主页氢能源(中国氢能有限公司百科?)
1. 中国氢能有限公司百科?
国企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能源集团于2019年6月设立的全资二级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氢能源为主业,代表国家能源集团打造运营国家级的“中国氢能联盟”,并已建成投运国内第一个35MPa/70MPa双模国际标准的江苏如皋加氢站,初步形成了“专注氢能制备、储运和加氢基础设施等氢能供应链建设”的公司发展定位。
2. 002386有氢能源吗?
有氢能源。002386天原股份的主业是化学工业品包括钛白粉、Pvc聚乙烯等也涉足碳酸铁锂、煤化工等。企业生产的副产品包括氢气。
3. 亿利健康产业怎么样?
挺好的。
亿利集团健康产业精准聚焦沙漠光氢新能源与生态康养“双主业”,并持续创新发展新材料、新热力、生态科技服务业务。沙漠新能源复制推广库布其“生态光能科技服务”光伏治沙成功模式
4. 兴发集团有锂电池概念吗?
没有锂电池概念,有中芯概念、磷化工、有机硅、半导体、消毒剂、氢能源、草甘磷、氟化工、稀缺资源、化工原料概念。
兴发集团是一家以磷化工系列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主业的上市公司。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精细磷酸盐生产企业之一。
5. 新能源电池概念?
1、先导智能:
2019年每股收益0.8684元,净利润 7.66亿元,同比去年增长3.12%。先导智能的中标项目为卷绕机设备,泰坦新动力的中标项目为化成机及容量机设备,以上设备主要用于新能源电池的生产加工。
2、凌云股份:
2019年每股收益-0.1400元,净利润 -6984万元,同比去年增长-125.67%。2019年5月11日,董秘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具备高强度轻量化车身件产品和新能源电池盒两项全过程研发能力,可以生产氢燃料电池盒,并与部分客户进行技术交流和项目沟通。
3、格林美:
2020年每股收益0.0900元,净利润 4.13亿元。拥有中国最完整的稀有金属(钴镍钨等)资源化循环产业链,建成废旧电池与动力电池大循环产业链;公司生产的动力三元前驱体材料成为世界动力电池三元材料的优质关键原料,三元前驱体8万吨/年的产能居世界行业前列,是世界高镍与单晶前驱体的核心制造企业18年新能源电池材料收入79.64亿元,营收占比57.39%。
4、亿纬锂能:
2020年每股收益0.8900元,净利润 16.5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8.54%。”在国务院两次提及新能源上下游领域发展的大背景下,新能源电池及电动车等两大领域,也将倍受扶持与鼓励。
5、时万:
2019年每股收益-0.9400元,净利润 -2.78亿元。新能源电池制造业务是公司集中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的核心主业,目前拥有九夷能源和九夷锂能两个经营主体。
6、道氏技术:
2019年每股收益0.0500元,净利润 2400万元,同比去年增长-89.09%。钴资源供给刚性且紧缺格局延续,通过介入钴资源的上游原料布局,佳纳能源提高了新能源电池重要原材料钴的资源储备;通过从刚果直接获得钴矿产品,佳纳能源降低了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对营业成本的影响。
7、东方精工:
2020年每股收益0.2600元,净利润 3.89亿元,同比去年增长-78.83%。2016年7月28日晚公告,公司拟支付现金18.05亿元、并以9.2元/股发行3.2亿股,作价47.5亿元,收购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6. 中石化和国家能源集团哪个大?
中石化大,中国第二大化石能源制氢(灰氢)企业中石化集团决定走出舒适圈,进军可再生能源制氢(绿氢)产业。
据《财经》记者了解,中石化资本公司及其旗下恩泽海河(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下称“恩泽基金”)将共同出资2亿元,与美国康明斯公司组成股权比例50:50的合资公司,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领域开展技术研发、设备产销等业务。
“绿氢是氢能产业未来的终极技术,灰氢和蓝氢(灰氢+碳捕集技术)都只是过渡。” 恩泽基金总经理周雨萱对《财经》记者说,我们将利用中石化集团目前的产业资源,围绕绿氢产业链做一系列布局。
10月10日,中石化资本公司、恩泽基金和康明斯公司在北京签署合作意向书,将利用各方优势和资源,共同促进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开发及推广,推进绿氢产业发展。
恩泽是中石化集团发起设立的第一支基金。与康明斯组建合资公司是恩泽基金的第一笔对外投资。周雨萱表示,“电解水制氢(绿氢)设备在欧洲的需求量已快速增长,相信中国的需求也会很快爆发。我们和康明斯将尽快完成合资公司的审批和组建,计划在一到两年内完成工厂的建设和产品的生产销售。”
中石化方面和康明斯的绿氢合资公司将以康明斯旗下水吉能(Hydrogenics)公司的技术为基础,进行质子交换膜、碱性水电解和燃料电池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具体的产能和工厂选址还在考量之中,合资公司预计将以一个新的品牌推出相关产品。
康明斯自2009年以来就与中石化开展合作,此前主要是提供钻井设备和服务。康明斯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研发有20多年的历史。2019年9月,该公司收购了加拿大水吉能公司,推动了其氢燃料技术在商业市场的规模化应用。
康明斯公司副总裁石内森(Nathan Stoner)10日在签署合作意向书之后表示,康明斯拥有全球领先的绿氢生产技术,还在武汉建立了氢能技术实验室。我们期待与中石化携手,为制氢市场提供更多可能性,同时进一步投资并推动绿氢技术的发展与突破。
氢气是炼化产业的中间产品,也是原材料。作为中国最大的炼化企业,中石化集团拥有仅次于国家能源集团的制氢产能。2019年,中石化氢气产量约为300万吨,占全国氢气产量的14%左右。包括中石化在内的中国制氢企业,绝大多数采用的都是煤制氢等化石能源制氢的技术。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的氢能源结构中,煤制氢占比62%,天然气制氢占19%,电解水制氢仅占1%。
表:中国制氢企业前十强
中石化不打算把氢仅作为炼化产业的副产品,而是将其作为一个新的能源产品开发。目前,中石化已在广东、浙江、上海等地已建成并投用若干油氢合建示范站。
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主要有三种:碱性水电解槽(AE)、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槽(PEM)和固体氧化物水电解槽(SOE)。其中成本最低、技术最成熟的是AE;PEM效率更高,但成本也更高。康明斯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是PEM,其在北美建设20MWPEM项目将于2020年底投入使用,这是目前PEM水电解制氢领域装机量最大的项目。
对于中石化来说,要大规模商业化推广绿氢技术,除了要生产性价比更优的制氢设备,还要看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下降情况。在电解水制氢的成本结构里,原料成本即电价成本的占比超过85%。鉴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情况,诸多业内人士预计,绿氢在2030年以后才能成为主流,灰氢和蓝氢仍然是中短期内的主力。
周雨萱认为,中国的绿氢市场已经萌芽,目前布局绿氢是抓住市场的先机。中石化此前在灰氢方面拥有的技术、市场,为绿氢业务发展做好了铺垫,有助于实现绿氢产业的大发展。
恩泽基金一期规模为20亿元,主要有限合伙人为中石化资本,其他有限合伙人包括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天津海河产业基金和佛山市南海金融高新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石化资本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中石化集团下属公司,初始注册资本100亿元。
未来,中石化以及恩泽基金将在氢能领域有更多的投资和布局。据《财经》记者了解,恩泽基金二期和三期的募集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恩泽基金的二期计划募集欧元基金,聚焦交通和能源的转型方向,氢能产业链将是投资的重点之一。
中石化资本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黄文生介绍说,恩泽基金的使命是通过财务投资的方式发现战略的投资机会。围绕中石化主业,布局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不同于此前直接投资的方式,中石化首次以设立私募基金的方式进行投资,是因为“我们希望用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布局新兴战略产业。 ”黄文生
7. 中石化和国家能源集团哪个大?
中石化大,中国第二大化石能源制氢(灰氢)企业中石化集团决定走出舒适圈,进军可再生能源制氢(绿氢)产业。
据《财经》记者了解,中石化资本公司及其旗下恩泽海河(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下称“恩泽基金”)将共同出资2亿元,与美国康明斯公司组成股权比例50:50的合资公司,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领域开展技术研发、设备产销等业务。
“绿氢是氢能产业未来的终极技术,灰氢和蓝氢(灰氢+碳捕集技术)都只是过渡。” 恩泽基金总经理周雨萱对《财经》记者说,我们将利用中石化集团目前的产业资源,围绕绿氢产业链做一系列布局。
10月10日,中石化资本公司、恩泽基金和康明斯公司在北京签署合作意向书,将利用各方优势和资源,共同促进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开发及推广,推进绿氢产业发展。
恩泽是中石化集团发起设立的第一支基金。与康明斯组建合资公司是恩泽基金的第一笔对外投资。周雨萱表示,“电解水制氢(绿氢)设备在欧洲的需求量已快速增长,相信中国的需求也会很快爆发。我们和康明斯将尽快完成合资公司的审批和组建,计划在一到两年内完成工厂的建设和产品的生产销售。”
中石化方面和康明斯的绿氢合资公司将以康明斯旗下水吉能(Hydrogenics)公司的技术为基础,进行质子交换膜、碱性水电解和燃料电池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具体的产能和工厂选址还在考量之中,合资公司预计将以一个新的品牌推出相关产品。
康明斯自2009年以来就与中石化开展合作,此前主要是提供钻井设备和服务。康明斯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研发有20多年的历史。2019年9月,该公司收购了加拿大水吉能公司,推动了其氢燃料技术在商业市场的规模化应用。
康明斯公司副总裁石内森(Nathan Stoner)10日在签署合作意向书之后表示,康明斯拥有全球领先的绿氢生产技术,还在武汉建立了氢能技术实验室。我们期待与中石化携手,为制氢市场提供更多可能性,同时进一步投资并推动绿氢技术的发展与突破。
氢气是炼化产业的中间产品,也是原材料。作为中国最大的炼化企业,中石化集团拥有仅次于国家能源集团的制氢产能。2019年,中石化氢气产量约为300万吨,占全国氢气产量的14%左右。包括中石化在内的中国制氢企业,绝大多数采用的都是煤制氢等化石能源制氢的技术。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的氢能源结构中,煤制氢占比62%,天然气制氢占19%,电解水制氢仅占1%。
表:中国制氢企业前十强
中石化不打算把氢仅作为炼化产业的副产品,而是将其作为一个新的能源产品开发。目前,中石化已在广东、浙江、上海等地已建成并投用若干油氢合建示范站。
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主要有三种:碱性水电解槽(AE)、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槽(PEM)和固体氧化物水电解槽(SOE)。其中成本最低、技术最成熟的是AE;PEM效率更高,但成本也更高。康明斯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是PEM,其在北美建设20MWPEM项目将于2020年底投入使用,这是目前PEM水电解制氢领域装机量最大的项目。
对于中石化来说,要大规模商业化推广绿氢技术,除了要生产性价比更优的制氢设备,还要看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下降情况。在电解水制氢的成本结构里,原料成本即电价成本的占比超过85%。鉴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情况,诸多业内人士预计,绿氢在2030年以后才能成为主流,灰氢和蓝氢仍然是中短期内的主力。
周雨萱认为,中国的绿氢市场已经萌芽,目前布局绿氢是抓住市场的先机。中石化此前在灰氢方面拥有的技术、市场,为绿氢业务发展做好了铺垫,有助于实现绿氢产业的大发展。
恩泽基金一期规模为20亿元,主要有限合伙人为中石化资本,其他有限合伙人包括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天津海河产业基金和佛山市南海金融高新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石化资本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中石化集团下属公司,初始注册资本100亿元。
未来,中石化以及恩泽基金将在氢能领域有更多的投资和布局。据《财经》记者了解,恩泽基金二期和三期的募集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恩泽基金的二期计划募集欧元基金,聚焦交通和能源的转型方向,氢能产业链将是投资的重点之一。
中石化资本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黄文生介绍说,恩泽基金的使命是通过财务投资的方式发现战略的投资机会。围绕中石化主业,布局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不同于此前直接投资的方式,中石化首次以设立私募基金的方式进行投资,是因为“我们希望用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布局新兴战略产业。 ”黄文生
8. 新能源电池概念?
1、先导智能:
2019年每股收益0.8684元,净利润 7.66亿元,同比去年增长3.12%。先导智能的中标项目为卷绕机设备,泰坦新动力的中标项目为化成机及容量机设备,以上设备主要用于新能源电池的生产加工。
2、凌云股份:
2019年每股收益-0.1400元,净利润 -6984万元,同比去年增长-125.67%。2019年5月11日,董秘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具备高强度轻量化车身件产品和新能源电池盒两项全过程研发能力,可以生产氢燃料电池盒,并与部分客户进行技术交流和项目沟通。
3、格林美:
2020年每股收益0.0900元,净利润 4.13亿元。拥有中国最完整的稀有金属(钴镍钨等)资源化循环产业链,建成废旧电池与动力电池大循环产业链;公司生产的动力三元前驱体材料成为世界动力电池三元材料的优质关键原料,三元前驱体8万吨/年的产能居世界行业前列,是世界高镍与单晶前驱体的核心制造企业18年新能源电池材料收入79.64亿元,营收占比57.39%。
4、亿纬锂能:
2020年每股收益0.8900元,净利润 16.5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8.54%。”在国务院两次提及新能源上下游领域发展的大背景下,新能源电池及电动车等两大领域,也将倍受扶持与鼓励。
5、时万:
2019年每股收益-0.9400元,净利润 -2.78亿元。新能源电池制造业务是公司集中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的核心主业,目前拥有九夷能源和九夷锂能两个经营主体。
6、道氏技术:
2019年每股收益0.0500元,净利润 2400万元,同比去年增长-89.09%。钴资源供给刚性且紧缺格局延续,通过介入钴资源的上游原料布局,佳纳能源提高了新能源电池重要原材料钴的资源储备;通过从刚果直接获得钴矿产品,佳纳能源降低了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对营业成本的影响。
7、东方精工:
2020年每股收益0.2600元,净利润 3.89亿元,同比去年增长-78.83%。2016年7月28日晚公告,公司拟支付现金18.05亿元、并以9.2元/股发行3.2亿股,作价47.5亿元,收购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9. 新能源电池概念?
1、先导智能:
2019年每股收益0.8684元,净利润 7.66亿元,同比去年增长3.12%。先导智能的中标项目为卷绕机设备,泰坦新动力的中标项目为化成机及容量机设备,以上设备主要用于新能源电池的生产加工。
2、凌云股份:
2019年每股收益-0.1400元,净利润 -6984万元,同比去年增长-125.67%。2019年5月11日,董秘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具备高强度轻量化车身件产品和新能源电池盒两项全过程研发能力,可以生产氢燃料电池盒,并与部分客户进行技术交流和项目沟通。
3、格林美:
2020年每股收益0.0900元,净利润 4.13亿元。拥有中国最完整的稀有金属(钴镍钨等)资源化循环产业链,建成废旧电池与动力电池大循环产业链;公司生产的动力三元前驱体材料成为世界动力电池三元材料的优质关键原料,三元前驱体8万吨/年的产能居世界行业前列,是世界高镍与单晶前驱体的核心制造企业18年新能源电池材料收入79.64亿元,营收占比57.39%。
4、亿纬锂能:
2020年每股收益0.8900元,净利润 16.5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8.54%。”在国务院两次提及新能源上下游领域发展的大背景下,新能源电池及电动车等两大领域,也将倍受扶持与鼓励。
5、时万:
2019年每股收益-0.9400元,净利润 -2.78亿元。新能源电池制造业务是公司集中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的核心主业,目前拥有九夷能源和九夷锂能两个经营主体。
6、道氏技术:
2019年每股收益0.0500元,净利润 2400万元,同比去年增长-89.09%。钴资源供给刚性且紧缺格局延续,通过介入钴资源的上游原料布局,佳纳能源提高了新能源电池重要原材料钴的资源储备;通过从刚果直接获得钴矿产品,佳纳能源降低了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对营业成本的影响。
7、东方精工:
2020年每股收益0.2600元,净利润 3.89亿元,同比去年增长-78.83%。2016年7月28日晚公告,公司拟支付现金18.05亿元、并以9.2元/股发行3.2亿股,作价47.5亿元,收购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10. 中国氢能有限公司百科?
国企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能源集团于2019年6月设立的全资二级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氢能源为主业,代表国家能源集团打造运营国家级的“中国氢能联盟”,并已建成投运国内第一个35MPa/70MPa双模国际标准的江苏如皋加氢站,初步形成了“专注氢能制备、储运和加氢基础设施等氢能供应链建设”的公司发展定位。
11. 中石化和国家能源集团哪个大?
中石化大,中国第二大化石能源制氢(灰氢)企业中石化集团决定走出舒适圈,进军可再生能源制氢(绿氢)产业。
据《财经》记者了解,中石化资本公司及其旗下恩泽海河(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下称“恩泽基金”)将共同出资2亿元,与美国康明斯公司组成股权比例50:50的合资公司,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领域开展技术研发、设备产销等业务。
“绿氢是氢能产业未来的终极技术,灰氢和蓝氢(灰氢+碳捕集技术)都只是过渡。” 恩泽基金总经理周雨萱对《财经》记者说,我们将利用中石化集团目前的产业资源,围绕绿氢产业链做一系列布局。
10月10日,中石化资本公司、恩泽基金和康明斯公司在北京签署合作意向书,将利用各方优势和资源,共同促进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开发及推广,推进绿氢产业发展。
恩泽是中石化集团发起设立的第一支基金。与康明斯组建合资公司是恩泽基金的第一笔对外投资。周雨萱表示,“电解水制氢(绿氢)设备在欧洲的需求量已快速增长,相信中国的需求也会很快爆发。我们和康明斯将尽快完成合资公司的审批和组建,计划在一到两年内完成工厂的建设和产品的生产销售。”
中石化方面和康明斯的绿氢合资公司将以康明斯旗下水吉能(Hydrogenics)公司的技术为基础,进行质子交换膜、碱性水电解和燃料电池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具体的产能和工厂选址还在考量之中,合资公司预计将以一个新的品牌推出相关产品。
康明斯自2009年以来就与中石化开展合作,此前主要是提供钻井设备和服务。康明斯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研发有20多年的历史。2019年9月,该公司收购了加拿大水吉能公司,推动了其氢燃料技术在商业市场的规模化应用。
康明斯公司副总裁石内森(Nathan Stoner)10日在签署合作意向书之后表示,康明斯拥有全球领先的绿氢生产技术,还在武汉建立了氢能技术实验室。我们期待与中石化携手,为制氢市场提供更多可能性,同时进一步投资并推动绿氢技术的发展与突破。
氢气是炼化产业的中间产品,也是原材料。作为中国最大的炼化企业,中石化集团拥有仅次于国家能源集团的制氢产能。2019年,中石化氢气产量约为300万吨,占全国氢气产量的14%左右。包括中石化在内的中国制氢企业,绝大多数采用的都是煤制氢等化石能源制氢的技术。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的氢能源结构中,煤制氢占比62%,天然气制氢占19%,电解水制氢仅占1%。
表:中国制氢企业前十强
中石化不打算把氢仅作为炼化产业的副产品,而是将其作为一个新的能源产品开发。目前,中石化已在广东、浙江、上海等地已建成并投用若干油氢合建示范站。
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主要有三种:碱性水电解槽(AE)、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槽(PEM)和固体氧化物水电解槽(SOE)。其中成本最低、技术最成熟的是AE;PEM效率更高,但成本也更高。康明斯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是PEM,其在北美建设20MWPEM项目将于2020年底投入使用,这是目前PEM水电解制氢领域装机量最大的项目。
对于中石化来说,要大规模商业化推广绿氢技术,除了要生产性价比更优的制氢设备,还要看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下降情况。在电解水制氢的成本结构里,原料成本即电价成本的占比超过85%。鉴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情况,诸多业内人士预计,绿氢在2030年以后才能成为主流,灰氢和蓝氢仍然是中短期内的主力。
周雨萱认为,中国的绿氢市场已经萌芽,目前布局绿氢是抓住市场的先机。中石化此前在灰氢方面拥有的技术、市场,为绿氢业务发展做好了铺垫,有助于实现绿氢产业的大发展。
恩泽基金一期规模为20亿元,主要有限合伙人为中石化资本,其他有限合伙人包括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天津海河产业基金和佛山市南海金融高新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石化资本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中石化集团下属公司,初始注册资本100亿元。
未来,中石化以及恩泽基金将在氢能领域有更多的投资和布局。据《财经》记者了解,恩泽基金二期和三期的募集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恩泽基金的二期计划募集欧元基金,聚焦交通和能源的转型方向,氢能产业链将是投资的重点之一。
中石化资本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黄文生介绍说,恩泽基金的使命是通过财务投资的方式发现战略的投资机会。围绕中石化主业,布局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不同于此前直接投资的方式,中石化首次以设立私募基金的方式进行投资,是因为“我们希望用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布局新兴战略产业。 ”黄文生
12. 中石化和国家能源集团哪个大?
中石化大,中国第二大化石能源制氢(灰氢)企业中石化集团决定走出舒适圈,进军可再生能源制氢(绿氢)产业。
据《财经》记者了解,中石化资本公司及其旗下恩泽海河(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下称“恩泽基金”)将共同出资2亿元,与美国康明斯公司组成股权比例50:50的合资公司,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领域开展技术研发、设备产销等业务。
“绿氢是氢能产业未来的终极技术,灰氢和蓝氢(灰氢+碳捕集技术)都只是过渡。” 恩泽基金总经理周雨萱对《财经》记者说,我们将利用中石化集团目前的产业资源,围绕绿氢产业链做一系列布局。
10月10日,中石化资本公司、恩泽基金和康明斯公司在北京签署合作意向书,将利用各方优势和资源,共同促进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开发及推广,推进绿氢产业发展。
恩泽是中石化集团发起设立的第一支基金。与康明斯组建合资公司是恩泽基金的第一笔对外投资。周雨萱表示,“电解水制氢(绿氢)设备在欧洲的需求量已快速增长,相信中国的需求也会很快爆发。我们和康明斯将尽快完成合资公司的审批和组建,计划在一到两年内完成工厂的建设和产品的生产销售。”
中石化方面和康明斯的绿氢合资公司将以康明斯旗下水吉能(Hydrogenics)公司的技术为基础,进行质子交换膜、碱性水电解和燃料电池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具体的产能和工厂选址还在考量之中,合资公司预计将以一个新的品牌推出相关产品。
康明斯自2009年以来就与中石化开展合作,此前主要是提供钻井设备和服务。康明斯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研发有20多年的历史。2019年9月,该公司收购了加拿大水吉能公司,推动了其氢燃料技术在商业市场的规模化应用。
康明斯公司副总裁石内森(Nathan Stoner)10日在签署合作意向书之后表示,康明斯拥有全球领先的绿氢生产技术,还在武汉建立了氢能技术实验室。我们期待与中石化携手,为制氢市场提供更多可能性,同时进一步投资并推动绿氢技术的发展与突破。
氢气是炼化产业的中间产品,也是原材料。作为中国最大的炼化企业,中石化集团拥有仅次于国家能源集团的制氢产能。2019年,中石化氢气产量约为300万吨,占全国氢气产量的14%左右。包括中石化在内的中国制氢企业,绝大多数采用的都是煤制氢等化石能源制氢的技术。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的氢能源结构中,煤制氢占比62%,天然气制氢占19%,电解水制氢仅占1%。
表:中国制氢企业前十强
中石化不打算把氢仅作为炼化产业的副产品,而是将其作为一个新的能源产品开发。目前,中石化已在广东、浙江、上海等地已建成并投用若干油氢合建示范站。
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主要有三种:碱性水电解槽(AE)、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槽(PEM)和固体氧化物水电解槽(SOE)。其中成本最低、技术最成熟的是AE;PEM效率更高,但成本也更高。康明斯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是PEM,其在北美建设20MWPEM项目将于2020年底投入使用,这是目前PEM水电解制氢领域装机量最大的项目。
对于中石化来说,要大规模商业化推广绿氢技术,除了要生产性价比更优的制氢设备,还要看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下降情况。在电解水制氢的成本结构里,原料成本即电价成本的占比超过85%。鉴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情况,诸多业内人士预计,绿氢在2030年以后才能成为主流,灰氢和蓝氢仍然是中短期内的主力。
周雨萱认为,中国的绿氢市场已经萌芽,目前布局绿氢是抓住市场的先机。中石化此前在灰氢方面拥有的技术、市场,为绿氢业务发展做好了铺垫,有助于实现绿氢产业的大发展。
恩泽基金一期规模为20亿元,主要有限合伙人为中石化资本,其他有限合伙人包括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天津海河产业基金和佛山市南海金融高新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石化资本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中石化集团下属公司,初始注册资本100亿元。
未来,中石化以及恩泽基金将在氢能领域有更多的投资和布局。据《财经》记者了解,恩泽基金二期和三期的募集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恩泽基金的二期计划募集欧元基金,聚焦交通和能源的转型方向,氢能产业链将是投资的重点之一。
中石化资本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黄文生介绍说,恩泽基金的使命是通过财务投资的方式发现战略的投资机会。围绕中石化主业,布局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不同于此前直接投资的方式,中石化首次以设立私募基金的方式进行投资,是因为“我们希望用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布局新兴战略产业。 ”黄文生
13. 新能源电池概念?
1、先导智能:
2019年每股收益0.8684元,净利润 7.66亿元,同比去年增长3.12%。先导智能的中标项目为卷绕机设备,泰坦新动力的中标项目为化成机及容量机设备,以上设备主要用于新能源电池的生产加工。
2、凌云股份:
2019年每股收益-0.1400元,净利润 -6984万元,同比去年增长-125.67%。2019年5月11日,董秘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具备高强度轻量化车身件产品和新能源电池盒两项全过程研发能力,可以生产氢燃料电池盒,并与部分客户进行技术交流和项目沟通。
3、格林美:
2020年每股收益0.0900元,净利润 4.13亿元。拥有中国最完整的稀有金属(钴镍钨等)资源化循环产业链,建成废旧电池与动力电池大循环产业链;公司生产的动力三元前驱体材料成为世界动力电池三元材料的优质关键原料,三元前驱体8万吨/年的产能居世界行业前列,是世界高镍与单晶前驱体的核心制造企业18年新能源电池材料收入79.64亿元,营收占比57.39%。
4、亿纬锂能:
2020年每股收益0.8900元,净利润 16.5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8.54%。”在国务院两次提及新能源上下游领域发展的大背景下,新能源电池及电动车等两大领域,也将倍受扶持与鼓励。
5、时万:
2019年每股收益-0.9400元,净利润 -2.78亿元。新能源电池制造业务是公司集中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的核心主业,目前拥有九夷能源和九夷锂能两个经营主体。
6、道氏技术:
2019年每股收益0.0500元,净利润 2400万元,同比去年增长-89.09%。钴资源供给刚性且紧缺格局延续,通过介入钴资源的上游原料布局,佳纳能源提高了新能源电池重要原材料钴的资源储备;通过从刚果直接获得钴矿产品,佳纳能源降低了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对营业成本的影响。
7、东方精工:
2020年每股收益0.2600元,净利润 3.89亿元,同比去年增长-78.83%。2016年7月28日晚公告,公司拟支付现金18.05亿元、并以9.2元/股发行3.2亿股,作价47.5亿元,收购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14. 中国氢能有限公司百科?
国企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能源集团于2019年6月设立的全资二级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氢能源为主业,代表国家能源集团打造运营国家级的“中国氢能联盟”,并已建成投运国内第一个35MPa/70MPa双模国际标准的江苏如皋加氢站,初步形成了“专注氢能制备、储运和加氢基础设施等氢能供应链建设”的公司发展定位。
15. 002386有氢能源吗?
有氢能源。002386天原股份的主业是化学工业品包括钛白粉、Pvc聚乙烯等也涉足碳酸铁锂、煤化工等。企业生产的副产品包括氢气。
16. 亿利集团是上市公司吗?
是,集团所属控股企业亿利洁能于2000年在沪上市。资产逾1000亿元,员工8000人。在国家绿色低碳和“双循环”发展大背景下,亿利集团精准聚焦沙漠光氢新能源与生态康养“双主业”,并持续创新发展新材料、新热力、生态科技服务业务。
沙漠新能源复制推广库布其“生态光能科技服务”光伏治沙成功模式,以氢储能,以光治沙,以农促产,打造千万千瓦级“光农氢”一体化综合体;城市生态康养以医养为内核,以园艺环境康养和人居康养为外核,实现生态科技服务与生态康养服务融合发展,为亿万城市居民提供生态康养服务。
17. 亿利健康产业怎么样?
挺好的。
亿利集团健康产业精准聚焦沙漠光氢新能源与生态康养“双主业”,并持续创新发展新材料、新热力、生态科技服务业务。沙漠新能源复制推广库布其“生态光能科技服务”光伏治沙成功模式
18. 亿利集团是上市公司吗?
是,集团所属控股企业亿利洁能于2000年在沪上市。资产逾1000亿元,员工8000人。在国家绿色低碳和“双循环”发展大背景下,亿利集团精准聚焦沙漠光氢新能源与生态康养“双主业”,并持续创新发展新材料、新热力、生态科技服务业务。
沙漠新能源复制推广库布其“生态光能科技服务”光伏治沙成功模式,以氢储能,以光治沙,以农促产,打造千万千瓦级“光农氢”一体化综合体;城市生态康养以医养为内核,以园艺环境康养和人居康养为外核,实现生态科技服务与生态康养服务融合发展,为亿万城市居民提供生态康养服务。
19. 亿利健康产业怎么样?
挺好的。
亿利集团健康产业精准聚焦沙漠光氢新能源与生态康养“双主业”,并持续创新发展新材料、新热力、生态科技服务业务。沙漠新能源复制推广库布其“生态光能科技服务”光伏治沙成功模式
20. 兴发集团有锂电池概念吗?
没有锂电池概念,有中芯概念、磷化工、有机硅、半导体、消毒剂、氢能源、草甘磷、氟化工、稀缺资源、化工原料概念。
兴发集团是一家以磷化工系列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主业的上市公司。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精细磷酸盐生产企业之一。
21. 亿利集团是上市公司吗?
是,集团所属控股企业亿利洁能于2000年在沪上市。资产逾1000亿元,员工8000人。在国家绿色低碳和“双循环”发展大背景下,亿利集团精准聚焦沙漠光氢新能源与生态康养“双主业”,并持续创新发展新材料、新热力、生态科技服务业务。
沙漠新能源复制推广库布其“生态光能科技服务”光伏治沙成功模式,以氢储能,以光治沙,以农促产,打造千万千瓦级“光农氢”一体化综合体;城市生态康养以医养为内核,以园艺环境康养和人居康养为外核,实现生态科技服务与生态康养服务融合发展,为亿万城市居民提供生态康养服务。
22. 亿利健康产业怎么样?
挺好的。
亿利集团健康产业精准聚焦沙漠光氢新能源与生态康养“双主业”,并持续创新发展新材料、新热力、生态科技服务业务。沙漠新能源复制推广库布其“生态光能科技服务”光伏治沙成功模式
23. 002386有氢能源吗?
有氢能源。002386天原股份的主业是化学工业品包括钛白粉、Pvc聚乙烯等也涉足碳酸铁锂、煤化工等。企业生产的副产品包括氢气。
24. 兴发集团有锂电池概念吗?
没有锂电池概念,有中芯概念、磷化工、有机硅、半导体、消毒剂、氢能源、草甘磷、氟化工、稀缺资源、化工原料概念。
兴发集团是一家以磷化工系列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主业的上市公司。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精细磷酸盐生产企业之一。
25. 002386有氢能源吗?
有氢能源。002386天原股份的主业是化学工业品包括钛白粉、Pvc聚乙烯等也涉足碳酸铁锂、煤化工等。企业生产的副产品包括氢气。
26. 中国氢能有限公司百科?
国企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能源集团于2019年6月设立的全资二级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氢能源为主业,代表国家能源集团打造运营国家级的“中国氢能联盟”,并已建成投运国内第一个35MPa/70MPa双模国际标准的江苏如皋加氢站,初步形成了“专注氢能制备、储运和加氢基础设施等氢能供应链建设”的公司发展定位。
27. 兴发集团有锂电池概念吗?
没有锂电池概念,有中芯概念、磷化工、有机硅、半导体、消毒剂、氢能源、草甘磷、氟化工、稀缺资源、化工原料概念。
兴发集团是一家以磷化工系列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主业的上市公司。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精细磷酸盐生产企业之一。
28. 亿利集团是上市公司吗?
是,集团所属控股企业亿利洁能于2000年在沪上市。资产逾1000亿元,员工8000人。在国家绿色低碳和“双循环”发展大背景下,亿利集团精准聚焦沙漠光氢新能源与生态康养“双主业”,并持续创新发展新材料、新热力、生态科技服务业务。
沙漠新能源复制推广库布其“生态光能科技服务”光伏治沙成功模式,以氢储能,以光治沙,以农促产,打造千万千瓦级“光农氢”一体化综合体;城市生态康养以医养为内核,以园艺环境康养和人居康养为外核,实现生态科技服务与生态康养服务融合发展,为亿万城市居民提供生态康养服务。
29. 中国十大储氢公司排名?
十大制氢企业:
国家能源集团
国家能源集团在氢能源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煤化工板块年产超过400万吨氢气,已具备能供应4000万辆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制氢能力,世界排名第一。
2018年10月11日,国家能源集团下属准能集团,与氢能科技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及潍柴控股集团签署了《200吨级以上氢能重载矿用卡车研发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发氢动力矿车。这是继客运公交专线之后,中国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化发展在交通领域迈出的新步伐。
中国石化
中国石化经营着全球最大的炼油业务和全球第二大化工业务,提供能源解决方案,通过3万多个服务站提供完善的销售。
2017年12月,中石化与佛山市、云浮市签署加氢加油合建站项目协议,项目拟在原有加油站基础上增设加氢功能,合建为加氢加油合建站。合建站的合建形式为二级加油站与三级加氢站合建,合建后为一级加氢加油合建站。这不仅有效节约土地成本,还可以依靠现有加油站销售网点,这种模式在国内尚属首创。
2018年9月5日,HydrogenCouncil(氢能委员会是一个全球氢能技术的CEO联盟)公布了新成员企业名单,中石化(SINOPEC)成为指导成员级别企业。至此共有五家中国企业在会,分别是长城汽车、潍柴、国家能源集团、中石化、Re-Fire重塑科技。
2018年10月,中石化与亿华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氢气供应、车辆加氢、加氢站运营等方面展开全面深入合作。
2018年10月25-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这是日本首相时隔七年后的首次中国之旅。在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中石化与日本最大的石油进口承销商JXTG签署了一项关于氢能的意向合作协议。这表明中石化集团已在开始从石化能源向低碳、零碳、零排放能源转型。
华昌化工
华昌化工是江苏华昌(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企业,始建于1970年,1999年改制,2004年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一家以化工为主业的A股上市公司,中国化工百强企业,江苏较大的肥料制造商,苏州市十大民营企业之一。目前,企业已经形成了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等多产品的产业格局。
公司所在地江苏省张家港市氢源丰富,华昌化工近日发布了关于原料结构调整技术改造项目二期投产的公告,公司二期项目可生产合成气(氢气、一氧化碳),装置合成气生产能力总计为110000立方/小时,在氢气制取方面,每年可生产氢气达20万吨。
东华能源
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华能源”)成立于1996年,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烷烃资源的进口、销售和深加工,公司致力于将国际优质烷烃资源与中国经济增长需求相结合,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材料产业,打造国内最大的烷烃资源综合运营商。公司于2008年3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221。
东华能源可利用丙烷脱氢、乙烷裂解来产生氢气,目前已成为绿色能源的供应商,其副产氢客户为凯凌化工、华昌化等企业。此外,东华能源还积极向下游氢燃料电池加气加氢站拓展。
东华能源的2套66万吨/年的丙烷脱氢装置每年可产氢6万吨。
美锦能源
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美锦能源”)成立于1992年,前身为福州天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天宇电气”),199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0723)。公司主要从事煤炭、焦化生产和销售,拥有储量丰富的煤炭和煤层气资源,具备“煤-焦-气-化”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是全国最大的独立商品焦生产基地之一。
氢气是公司焦化业务的副产品:焦炭生产过程中释放焦炉气,焦炉气含有50%的氢气。根据公司660万吨焦炭产能核算,公司一年仅副产氢气就可以达到5.9万吨,可以满足约3.7万辆小轿或1.2万辆中型卡车或者9000辆大型客车一年的使用量。公司控股的佛山市飞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生产氢燃料电池客车并首次实现出口的公司。
金能科技
金能科技是一家资源综合利用型、经济循环式的综合性化工企业,2017年5月11日,上海A股上市(股票代码603113)。主要产品有对甲酚、山梨酸(钾)、炭黑、白炭黑、甲醇、焦炭、丙烯、聚丙烯等,应用于医药、食品、钢铁、汽车、塑料、化纤等多个领域。
金能科技新材料与氢能源综合利用项目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Lummus工艺,采用国内独特的循环生产模式,建设90万吨/年丙烷脱氢与8×6万吨/年绿色炭黑循环利用项目、6.5亿立方/年清洁氢能源项目。公司每年可副产氢气4.1万吨。
卫星石化
浙江卫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648,股票简称:卫星石化)是国内最大、全球前五大丙烯酸制造商,是国内第一家以丙烷为原料形成C产业一体化格局的民营上市企业。公司总部坐落于浙江嘉兴,卫星石化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化工行业最具竞争力500强企业、中国专用化学品制造行业最具竞争力50强企业。
卫星石化于2019年4月12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以自有资金设立浙江卫星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更好地发挥丙烷脱氢、乙烷裂解的清洁工艺优势,将生产过程中富余的氢气,开展氢能源业务拓展、参与氢能利用技术开发、寻求加氢站建设设,以及积极参与国内氢能利用产业的发展。
巨正源股份
深圳巨正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广东省广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最大的省属国有企业之一)的控股企业,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的公众公司,证券代码:831200,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成品油及化工品贸易、燃油及化工品储罐、燃料油船运、码头运作业务等。
东莞巨正源120万吨/年丙烷脱氢制高性能聚丙烯项目,日前在沙田镇立沙岛精细化工园区完成了产品分离塔吊装仪式,标志着项目建设全面进入攻坚阶段。
鸿达兴业
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6月25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证券简称:鸿达兴业,证券代码:002002,注册资本人民币2,588,713,789元。公司的主营产品及服务包括土壤调理剂、环保脱硫剂等环保产品,提供土壤治理、脱硫脱硝等环境修复工程服务;PVC、改性PVC、PVC建筑模板、PVC医药包装材料、PVC生态屋等PVC新材料;
公司于2016年12月投资设立内蒙古鸿达氢能源及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致力于氢气的存储及应用研究。
滨化股份
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滨化股份,601678SH)注册资本15.444亿元,总资产106.6亿元,具有五十年丰富的烧碱和环氧丙烷生产经验,是我国重要的环氧丙烷及烧碱产品生产商和三氯乙烯、油田助剂供应商。滨化股份于2010年2月23日在上交所成功挂牌上市。2018年,滨化股份实现营业收入67.5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3.38亿元,实现利税13.38亿元,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公司与北京亿华通共同出资设立了山东滨华氢能源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方向是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提供氢气。资料显示,滨华氢能于2017年9月由滨化股份与亿华通合资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其中滨化股份以货币方式出资4500万元,占滨华氢能注册资本90%,亿华通以技术出资500万元,占滨华氢能注册资本10%。
30. 中国十大储氢公司排名?
十大制氢企业:
国家能源集团
国家能源集团在氢能源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煤化工板块年产超过400万吨氢气,已具备能供应4000万辆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制氢能力,世界排名第一。
2018年10月11日,国家能源集团下属准能集团,与氢能科技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及潍柴控股集团签署了《200吨级以上氢能重载矿用卡车研发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发氢动力矿车。这是继客运公交专线之后,中国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化发展在交通领域迈出的新步伐。
中国石化
中国石化经营着全球最大的炼油业务和全球第二大化工业务,提供能源解决方案,通过3万多个服务站提供完善的销售。
2017年12月,中石化与佛山市、云浮市签署加氢加油合建站项目协议,项目拟在原有加油站基础上增设加氢功能,合建为加氢加油合建站。合建站的合建形式为二级加油站与三级加氢站合建,合建后为一级加氢加油合建站。这不仅有效节约土地成本,还可以依靠现有加油站销售网点,这种模式在国内尚属首创。
2018年9月5日,HydrogenCouncil(氢能委员会是一个全球氢能技术的CEO联盟)公布了新成员企业名单,中石化(SINOPEC)成为指导成员级别企业。至此共有五家中国企业在会,分别是长城汽车、潍柴、国家能源集团、中石化、Re-Fire重塑科技。
2018年10月,中石化与亿华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氢气供应、车辆加氢、加氢站运营等方面展开全面深入合作。
2018年10月25-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这是日本首相时隔七年后的首次中国之旅。在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中石化与日本最大的石油进口承销商JXTG签署了一项关于氢能的意向合作协议。这表明中石化集团已在开始从石化能源向低碳、零碳、零排放能源转型。
华昌化工
华昌化工是江苏华昌(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企业,始建于1970年,1999年改制,2004年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一家以化工为主业的A股上市公司,中国化工百强企业,江苏较大的肥料制造商,苏州市十大民营企业之一。目前,企业已经形成了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等多产品的产业格局。
公司所在地江苏省张家港市氢源丰富,华昌化工近日发布了关于原料结构调整技术改造项目二期投产的公告,公司二期项目可生产合成气(氢气、一氧化碳),装置合成气生产能力总计为110000立方/小时,在氢气制取方面,每年可生产氢气达20万吨。
东华能源
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华能源”)成立于1996年,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烷烃资源的进口、销售和深加工,公司致力于将国际优质烷烃资源与中国经济增长需求相结合,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材料产业,打造国内最大的烷烃资源综合运营商。公司于2008年3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221。
东华能源可利用丙烷脱氢、乙烷裂解来产生氢气,目前已成为绿色能源的供应商,其副产氢客户为凯凌化工、华昌化等企业。此外,东华能源还积极向下游氢燃料电池加气加氢站拓展。
东华能源的2套66万吨/年的丙烷脱氢装置每年可产氢6万吨。
美锦能源
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美锦能源”)成立于1992年,前身为福州天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天宇电气”),199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0723)。公司主要从事煤炭、焦化生产和销售,拥有储量丰富的煤炭和煤层气资源,具备“煤-焦-气-化”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是全国最大的独立商品焦生产基地之一。
氢气是公司焦化业务的副产品:焦炭生产过程中释放焦炉气,焦炉气含有50%的氢气。根据公司660万吨焦炭产能核算,公司一年仅副产氢气就可以达到5.9万吨,可以满足约3.7万辆小轿或1.2万辆中型卡车或者9000辆大型客车一年的使用量。公司控股的佛山市飞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生产氢燃料电池客车并首次实现出口的公司。
金能科技
金能科技是一家资源综合利用型、经济循环式的综合性化工企业,2017年5月11日,上海A股上市(股票代码603113)。主要产品有对甲酚、山梨酸(钾)、炭黑、白炭黑、甲醇、焦炭、丙烯、聚丙烯等,应用于医药、食品、钢铁、汽车、塑料、化纤等多个领域。
金能科技新材料与氢能源综合利用项目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Lummus工艺,采用国内独特的循环生产模式,建设90万吨/年丙烷脱氢与8×6万吨/年绿色炭黑循环利用项目、6.5亿立方/年清洁氢能源项目。公司每年可副产氢气4.1万吨。
卫星石化
浙江卫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648,股票简称:卫星石化)是国内最大、全球前五大丙烯酸制造商,是国内第一家以丙烷为原料形成C产业一体化格局的民营上市企业。公司总部坐落于浙江嘉兴,卫星石化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化工行业最具竞争力500强企业、中国专用化学品制造行业最具竞争力50强企业。
卫星石化于2019年4月12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以自有资金设立浙江卫星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更好地发挥丙烷脱氢、乙烷裂解的清洁工艺优势,将生产过程中富余的氢气,开展氢能源业务拓展、参与氢能利用技术开发、寻求加氢站建设设,以及积极参与国内氢能利用产业的发展。
巨正源股份
深圳巨正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广东省广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最大的省属国有企业之一)的控股企业,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的公众公司,证券代码:831200,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成品油及化工品贸易、燃油及化工品储罐、燃料油船运、码头运作业务等。
东莞巨正源120万吨/年丙烷脱氢制高性能聚丙烯项目,日前在沙田镇立沙岛精细化工园区完成了产品分离塔吊装仪式,标志着项目建设全面进入攻坚阶段。
鸿达兴业
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6月25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证券简称:鸿达兴业,证券代码:002002,注册资本人民币2,588,713,789元。公司的主营产品及服务包括土壤调理剂、环保脱硫剂等环保产品,提供土壤治理、脱硫脱硝等环境修复工程服务;PVC、改性PVC、PVC建筑模板、PVC医药包装材料、PVC生态屋等PVC新材料;
公司于2016年12月投资设立内蒙古鸿达氢能源及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致力于氢气的存储及应用研究。
滨化股份
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滨化股份,601678SH)注册资本15.444亿元,总资产106.6亿元,具有五十年丰富的烧碱和环氧丙烷生产经验,是我国重要的环氧丙烷及烧碱产品生产商和三氯乙烯、油田助剂供应商。滨化股份于2010年2月23日在上交所成功挂牌上市。2018年,滨化股份实现营业收入67.5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3.38亿元,实现利税13.38亿元,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公司与北京亿华通共同出资设立了山东滨华氢能源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方向是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提供氢气。资料显示,滨华氢能于2017年9月由滨化股份与亿华通合资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其中滨化股份以货币方式出资4500万元,占滨华氢能注册资本90%,亿华通以技术出资500万元,占滨华氢能注册资本10%。
31. 中国十大储氢公司排名?
十大制氢企业:
国家能源集团
国家能源集团在氢能源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煤化工板块年产超过400万吨氢气,已具备能供应4000万辆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制氢能力,世界排名第一。
2018年10月11日,国家能源集团下属准能集团,与氢能科技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及潍柴控股集团签署了《200吨级以上氢能重载矿用卡车研发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发氢动力矿车。这是继客运公交专线之后,中国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化发展在交通领域迈出的新步伐。
中国石化
中国石化经营着全球最大的炼油业务和全球第二大化工业务,提供能源解决方案,通过3万多个服务站提供完善的销售。
2017年12月,中石化与佛山市、云浮市签署加氢加油合建站项目协议,项目拟在原有加油站基础上增设加氢功能,合建为加氢加油合建站。合建站的合建形式为二级加油站与三级加氢站合建,合建后为一级加氢加油合建站。这不仅有效节约土地成本,还可以依靠现有加油站销售网点,这种模式在国内尚属首创。
2018年9月5日,HydrogenCouncil(氢能委员会是一个全球氢能技术的CEO联盟)公布了新成员企业名单,中石化(SINOPEC)成为指导成员级别企业。至此共有五家中国企业在会,分别是长城汽车、潍柴、国家能源集团、中石化、Re-Fire重塑科技。
2018年10月,中石化与亿华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氢气供应、车辆加氢、加氢站运营等方面展开全面深入合作。
2018年10月25-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这是日本首相时隔七年后的首次中国之旅。在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中石化与日本最大的石油进口承销商JXTG签署了一项关于氢能的意向合作协议。这表明中石化集团已在开始从石化能源向低碳、零碳、零排放能源转型。
华昌化工
华昌化工是江苏华昌(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企业,始建于1970年,1999年改制,2004年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一家以化工为主业的A股上市公司,中国化工百强企业,江苏较大的肥料制造商,苏州市十大民营企业之一。目前,企业已经形成了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等多产品的产业格局。
公司所在地江苏省张家港市氢源丰富,华昌化工近日发布了关于原料结构调整技术改造项目二期投产的公告,公司二期项目可生产合成气(氢气、一氧化碳),装置合成气生产能力总计为110000立方/小时,在氢气制取方面,每年可生产氢气达20万吨。
东华能源
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华能源”)成立于1996年,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烷烃资源的进口、销售和深加工,公司致力于将国际优质烷烃资源与中国经济增长需求相结合,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材料产业,打造国内最大的烷烃资源综合运营商。公司于2008年3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221。
东华能源可利用丙烷脱氢、乙烷裂解来产生氢气,目前已成为绿色能源的供应商,其副产氢客户为凯凌化工、华昌化等企业。此外,东华能源还积极向下游氢燃料电池加气加氢站拓展。
东华能源的2套66万吨/年的丙烷脱氢装置每年可产氢6万吨。
美锦能源
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美锦能源”)成立于1992年,前身为福州天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天宇电气”),199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0723)。公司主要从事煤炭、焦化生产和销售,拥有储量丰富的煤炭和煤层气资源,具备“煤-焦-气-化”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是全国最大的独立商品焦生产基地之一。
氢气是公司焦化业务的副产品:焦炭生产过程中释放焦炉气,焦炉气含有50%的氢气。根据公司660万吨焦炭产能核算,公司一年仅副产氢气就可以达到5.9万吨,可以满足约3.7万辆小轿或1.2万辆中型卡车或者9000辆大型客车一年的使用量。公司控股的佛山市飞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生产氢燃料电池客车并首次实现出口的公司。
金能科技
金能科技是一家资源综合利用型、经济循环式的综合性化工企业,2017年5月11日,上海A股上市(股票代码603113)。主要产品有对甲酚、山梨酸(钾)、炭黑、白炭黑、甲醇、焦炭、丙烯、聚丙烯等,应用于医药、食品、钢铁、汽车、塑料、化纤等多个领域。
金能科技新材料与氢能源综合利用项目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Lummus工艺,采用国内独特的循环生产模式,建设90万吨/年丙烷脱氢与8×6万吨/年绿色炭黑循环利用项目、6.5亿立方/年清洁氢能源项目。公司每年可副产氢气4.1万吨。
卫星石化
浙江卫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648,股票简称:卫星石化)是国内最大、全球前五大丙烯酸制造商,是国内第一家以丙烷为原料形成C产业一体化格局的民营上市企业。公司总部坐落于浙江嘉兴,卫星石化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化工行业最具竞争力500强企业、中国专用化学品制造行业最具竞争力50强企业。
卫星石化于2019年4月12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以自有资金设立浙江卫星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更好地发挥丙烷脱氢、乙烷裂解的清洁工艺优势,将生产过程中富余的氢气,开展氢能源业务拓展、参与氢能利用技术开发、寻求加氢站建设设,以及积极参与国内氢能利用产业的发展。
巨正源股份
深圳巨正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广东省广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最大的省属国有企业之一)的控股企业,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的公众公司,证券代码:831200,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成品油及化工品贸易、燃油及化工品储罐、燃料油船运、码头运作业务等。
东莞巨正源120万吨/年丙烷脱氢制高性能聚丙烯项目,日前在沙田镇立沙岛精细化工园区完成了产品分离塔吊装仪式,标志着项目建设全面进入攻坚阶段。
鸿达兴业
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6月25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证券简称:鸿达兴业,证券代码:002002,注册资本人民币2,588,713,789元。公司的主营产品及服务包括土壤调理剂、环保脱硫剂等环保产品,提供土壤治理、脱硫脱硝等环境修复工程服务;PVC、改性PVC、PVC建筑模板、PVC医药包装材料、PVC生态屋等PVC新材料;
公司于2016年12月投资设立内蒙古鸿达氢能源及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致力于氢气的存储及应用研究。
滨化股份
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滨化股份,601678SH)注册资本15.444亿元,总资产106.6亿元,具有五十年丰富的烧碱和环氧丙烷生产经验,是我国重要的环氧丙烷及烧碱产品生产商和三氯乙烯、油田助剂供应商。滨化股份于2010年2月23日在上交所成功挂牌上市。2018年,滨化股份实现营业收入67.5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3.38亿元,实现利税13.38亿元,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公司与北京亿华通共同出资设立了山东滨华氢能源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方向是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提供氢气。资料显示,滨华氢能于2017年9月由滨化股份与亿华通合资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其中滨化股份以货币方式出资4500万元,占滨华氢能注册资本90%,亿华通以技术出资500万元,占滨华氢能注册资本10%。
32. 中国十大储氢公司排名?
十大制氢企业:
国家能源集团
国家能源集团在氢能源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煤化工板块年产超过400万吨氢气,已具备能供应4000万辆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制氢能力,世界排名第一。
2018年10月11日,国家能源集团下属准能集团,与氢能科技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及潍柴控股集团签署了《200吨级以上氢能重载矿用卡车研发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发氢动力矿车。这是继客运公交专线之后,中国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化发展在交通领域迈出的新步伐。
中国石化
中国石化经营着全球最大的炼油业务和全球第二大化工业务,提供能源解决方案,通过3万多个服务站提供完善的销售。
2017年12月,中石化与佛山市、云浮市签署加氢加油合建站项目协议,项目拟在原有加油站基础上增设加氢功能,合建为加氢加油合建站。合建站的合建形式为二级加油站与三级加氢站合建,合建后为一级加氢加油合建站。这不仅有效节约土地成本,还可以依靠现有加油站销售网点,这种模式在国内尚属首创。
2018年9月5日,HydrogenCouncil(氢能委员会是一个全球氢能技术的CEO联盟)公布了新成员企业名单,中石化(SINOPEC)成为指导成员级别企业。至此共有五家中国企业在会,分别是长城汽车、潍柴、国家能源集团、中石化、Re-Fire重塑科技。
2018年10月,中石化与亿华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氢气供应、车辆加氢、加氢站运营等方面展开全面深入合作。
2018年10月25-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这是日本首相时隔七年后的首次中国之旅。在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中石化与日本最大的石油进口承销商JXTG签署了一项关于氢能的意向合作协议。这表明中石化集团已在开始从石化能源向低碳、零碳、零排放能源转型。
华昌化工
华昌化工是江苏华昌(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企业,始建于1970年,1999年改制,2004年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一家以化工为主业的A股上市公司,中国化工百强企业,江苏较大的肥料制造商,苏州市十大民营企业之一。目前,企业已经形成了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等多产品的产业格局。
公司所在地江苏省张家港市氢源丰富,华昌化工近日发布了关于原料结构调整技术改造项目二期投产的公告,公司二期项目可生产合成气(氢气、一氧化碳),装置合成气生产能力总计为110000立方/小时,在氢气制取方面,每年可生产氢气达20万吨。
东华能源
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华能源”)成立于1996年,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烷烃资源的进口、销售和深加工,公司致力于将国际优质烷烃资源与中国经济增长需求相结合,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材料产业,打造国内最大的烷烃资源综合运营商。公司于2008年3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221。
东华能源可利用丙烷脱氢、乙烷裂解来产生氢气,目前已成为绿色能源的供应商,其副产氢客户为凯凌化工、华昌化等企业。此外,东华能源还积极向下游氢燃料电池加气加氢站拓展。
东华能源的2套66万吨/年的丙烷脱氢装置每年可产氢6万吨。
美锦能源
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美锦能源”)成立于1992年,前身为福州天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天宇电气”),199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0723)。公司主要从事煤炭、焦化生产和销售,拥有储量丰富的煤炭和煤层气资源,具备“煤-焦-气-化”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是全国最大的独立商品焦生产基地之一。
氢气是公司焦化业务的副产品:焦炭生产过程中释放焦炉气,焦炉气含有50%的氢气。根据公司660万吨焦炭产能核算,公司一年仅副产氢气就可以达到5.9万吨,可以满足约3.7万辆小轿或1.2万辆中型卡车或者9000辆大型客车一年的使用量。公司控股的佛山市飞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生产氢燃料电池客车并首次实现出口的公司。
金能科技
金能科技是一家资源综合利用型、经济循环式的综合性化工企业,2017年5月11日,上海A股上市(股票代码603113)。主要产品有对甲酚、山梨酸(钾)、炭黑、白炭黑、甲醇、焦炭、丙烯、聚丙烯等,应用于医药、食品、钢铁、汽车、塑料、化纤等多个领域。
金能科技新材料与氢能源综合利用项目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Lummus工艺,采用国内独特的循环生产模式,建设90万吨/年丙烷脱氢与8×6万吨/年绿色炭黑循环利用项目、6.5亿立方/年清洁氢能源项目。公司每年可副产氢气4.1万吨。
卫星石化
浙江卫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648,股票简称:卫星石化)是国内最大、全球前五大丙烯酸制造商,是国内第一家以丙烷为原料形成C产业一体化格局的民营上市企业。公司总部坐落于浙江嘉兴,卫星石化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化工行业最具竞争力500强企业、中国专用化学品制造行业最具竞争力50强企业。
卫星石化于2019年4月12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以自有资金设立浙江卫星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更好地发挥丙烷脱氢、乙烷裂解的清洁工艺优势,将生产过程中富余的氢气,开展氢能源业务拓展、参与氢能利用技术开发、寻求加氢站建设设,以及积极参与国内氢能利用产业的发展。
巨正源股份
深圳巨正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广东省广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最大的省属国有企业之一)的控股企业,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的公众公司,证券代码:831200,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成品油及化工品贸易、燃油及化工品储罐、燃料油船运、码头运作业务等。
东莞巨正源120万吨/年丙烷脱氢制高性能聚丙烯项目,日前在沙田镇立沙岛精细化工园区完成了产品分离塔吊装仪式,标志着项目建设全面进入攻坚阶段。
鸿达兴业
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6月25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证券简称:鸿达兴业,证券代码:002002,注册资本人民币2,588,713,789元。公司的主营产品及服务包括土壤调理剂、环保脱硫剂等环保产品,提供土壤治理、脱硫脱硝等环境修复工程服务;PVC、改性PVC、PVC建筑模板、PVC医药包装材料、PVC生态屋等PVC新材料;
公司于2016年12月投资设立内蒙古鸿达氢能源及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致力于氢气的存储及应用研究。
滨化股份
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滨化股份,601678SH)注册资本15.444亿元,总资产106.6亿元,具有五十年丰富的烧碱和环氧丙烷生产经验,是我国重要的环氧丙烷及烧碱产品生产商和三氯乙烯、油田助剂供应商。滨化股份于2010年2月23日在上交所成功挂牌上市。2018年,滨化股份实现营业收入67.5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3.38亿元,实现利税13.38亿元,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公司与北京亿华通共同出资设立了山东滨华氢能源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方向是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提供氢气。资料显示,滨华氢能于2017年9月由滨化股份与亿华通合资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其中滨化股份以货币方式出资4500万元,占滨华氢能注册资本90%,亿华通以技术出资500万元,占滨华氢能注册资本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