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如何实现中国高端制造业突破性发展?)
1. 中国制造2025如何实现中国高端制造业突破性发展?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它明确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国的“三步走”战略。“中国制造2025”既立足当前,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中国制造2025”又着眼长远,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描绘了宏伟蓝图,部署了发展要求。即,以“1条主线”、“8项战略决策”、“9个重点任务”为抓手,实现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4大转变”。
“1条主线”: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
“8项战略决策”: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9个重点任务”: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4大转变”: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从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实现从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实现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性制造转变。
2. 国家未来重点发展的七大产业?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一)节能环保产业要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网络,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生物产业要面向人民健康、农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重大需求,强化生物资源利用等共性关键技术和工艺装备开发,加快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提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
(五)新能源产业要发展技术成熟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生物质发电、沼气等,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化。
(六)新材料产业要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建立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加快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形成产业化体系。
3. 中国制造2025如何实现中国高端制造业突破性发展?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它明确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国的“三步走”战略。“中国制造2025”既立足当前,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中国制造2025”又着眼长远,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描绘了宏伟蓝图,部署了发展要求。即,以“1条主线”、“8项战略决策”、“9个重点任务”为抓手,实现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4大转变”。
“1条主线”: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
“8项战略决策”: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9个重点任务”: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4大转变”: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从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实现从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实现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性制造转变。
4. 中国制造2025高端装备制造七大领域?
一是攻关键。以高端装备、短板装备和智能装备为切入点,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知识经验积累,持续提升自主开发和系统集成能力。
二是强基础。深入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开展重点领域一揽子突破和一条龙应用计划,启动实施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重大工程,加快建设新材料、机器人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三是抓示范。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和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鼓励因地制宜、先行先试。择优创建一批“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争取在金融、土地、人才以及改革创新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
四是促融合。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分类推进智能工厂、数字车间、智慧园区建设。积极培育“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加快推动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双创”平台。
五是提质量。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工程,开展优质制造行动,建立优质制造标准体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制造业企业开拓创新、追求卓越,苦练内功、精益求精。
六是育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完善技术入股、股权激励、科技成果收益分配等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更好推进成果转化。
七是优环境。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引导各地围绕优势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切实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5. 国家未来重点发展的七大产业?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一)节能环保产业要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网络,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生物产业要面向人民健康、农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重大需求,强化生物资源利用等共性关键技术和工艺装备开发,加快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提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
(五)新能源产业要发展技术成熟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生物质发电、沼气等,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化。
(六)新材料产业要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建立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加快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形成产业化体系。
6. 中国制造2025高端装备制造七大领域?
一是攻关键。以高端装备、短板装备和智能装备为切入点,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知识经验积累,持续提升自主开发和系统集成能力。
二是强基础。深入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开展重点领域一揽子突破和一条龙应用计划,启动实施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重大工程,加快建设新材料、机器人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三是抓示范。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和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鼓励因地制宜、先行先试。择优创建一批“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争取在金融、土地、人才以及改革创新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
四是促融合。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分类推进智能工厂、数字车间、智慧园区建设。积极培育“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加快推动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双创”平台。
五是提质量。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工程,开展优质制造行动,建立优质制造标准体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制造业企业开拓创新、追求卓越,苦练内功、精益求精。
六是育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完善技术入股、股权激励、科技成果收益分配等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更好推进成果转化。
七是优环境。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引导各地围绕优势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切实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7. 国家装备制造业政策?
装备制造业是为经济各部门进行简单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装备的各类制造业的总称,是工业的核心部分,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工作母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任,可以说它是工业的心脏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是支撑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划分(GB/T 4754-2017),其范围具体包括8个行业大类中的重工业:
(1)金属制品业( 不包括塘瓷和不锈钢及类似日用金属制品制造业)。
(2)通用设备制造业。
(3) 专用设备制造业(不包括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
(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不包括摩托车和自行车制造业)。
(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不包括电池、家用电力及非电力家用器具和照明器具的制造业)。
(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不包括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
(7)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不包括眼镜和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8)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划分(GB/T 4754-2017)中,对应的行业代码是33、34、35、36、37、38、39、40、43
8. 中国制造2025如何实现中国高端制造业突破性发展?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它明确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国的“三步走”战略。“中国制造2025”既立足当前,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中国制造2025”又着眼长远,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描绘了宏伟蓝图,部署了发展要求。即,以“1条主线”、“8项战略决策”、“9个重点任务”为抓手,实现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4大转变”。
“1条主线”: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
“8项战略决策”: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9个重点任务”: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4大转变”: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从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实现从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实现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性制造转变。
9. 国家装备制造业政策?
装备制造业是为经济各部门进行简单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装备的各类制造业的总称,是工业的核心部分,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工作母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任,可以说它是工业的心脏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是支撑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划分(GB/T 4754-2017),其范围具体包括8个行业大类中的重工业:
(1)金属制品业( 不包括塘瓷和不锈钢及类似日用金属制品制造业)。
(2)通用设备制造业。
(3) 专用设备制造业(不包括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
(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不包括摩托车和自行车制造业)。
(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不包括电池、家用电力及非电力家用器具和照明器具的制造业)。
(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不包括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
(7)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不包括眼镜和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8)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划分(GB/T 4754-2017)中,对应的行业代码是33、34、35、36、37、38、39、40、43
10. 中国制造2025高端装备制造七大领域?
一是攻关键。以高端装备、短板装备和智能装备为切入点,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知识经验积累,持续提升自主开发和系统集成能力。
二是强基础。深入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开展重点领域一揽子突破和一条龙应用计划,启动实施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重大工程,加快建设新材料、机器人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三是抓示范。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和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鼓励因地制宜、先行先试。择优创建一批“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争取在金融、土地、人才以及改革创新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
四是促融合。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分类推进智能工厂、数字车间、智慧园区建设。积极培育“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加快推动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双创”平台。
五是提质量。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工程,开展优质制造行动,建立优质制造标准体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制造业企业开拓创新、追求卓越,苦练内功、精益求精。
六是育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完善技术入股、股权激励、科技成果收益分配等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更好推进成果转化。
七是优环境。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引导各地围绕优势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切实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11. 中国制造2025如何实现中国高端制造业突破性发展?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它明确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国的“三步走”战略。“中国制造2025”既立足当前,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中国制造2025”又着眼长远,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描绘了宏伟蓝图,部署了发展要求。即,以“1条主线”、“8项战略决策”、“9个重点任务”为抓手,实现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4大转变”。
“1条主线”: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
“8项战略决策”: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9个重点任务”: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4大转变”: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从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实现从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实现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性制造转变。
12. 中国制造2025如何实现中国高端制造业突破性发展?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它明确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国的“三步走”战略。“中国制造2025”既立足当前,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中国制造2025”又着眼长远,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描绘了宏伟蓝图,部署了发展要求。即,以“1条主线”、“8项战略决策”、“9个重点任务”为抓手,实现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4大转变”。
“1条主线”: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
“8项战略决策”: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9个重点任务”: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4大转变”: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从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实现从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实现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性制造转变。
13. 2021高端制造发展趋势?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各种技术装备的制造业总称,是制造类产品的“工作母机”。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环节,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突出特点,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水平和整体经济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承担了“替代进口”的使命。
14. 中国制造2025高端装备制造七大领域?
一是攻关键。以高端装备、短板装备和智能装备为切入点,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知识经验积累,持续提升自主开发和系统集成能力。
二是强基础。深入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开展重点领域一揽子突破和一条龙应用计划,启动实施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重大工程,加快建设新材料、机器人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三是抓示范。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和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鼓励因地制宜、先行先试。择优创建一批“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争取在金融、土地、人才以及改革创新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
四是促融合。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分类推进智能工厂、数字车间、智慧园区建设。积极培育“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加快推动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双创”平台。
五是提质量。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工程,开展优质制造行动,建立优质制造标准体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制造业企业开拓创新、追求卓越,苦练内功、精益求精。
六是育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完善技术入股、股权激励、科技成果收益分配等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更好推进成果转化。
七是优环境。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引导各地围绕优势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切实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15. 国家未来重点发展的七大产业?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一)节能环保产业要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网络,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生物产业要面向人民健康、农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重大需求,强化生物资源利用等共性关键技术和工艺装备开发,加快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提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
(五)新能源产业要发展技术成熟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生物质发电、沼气等,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化。
(六)新材料产业要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建立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加快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形成产业化体系。
16. 国家装备制造业政策?
装备制造业是为经济各部门进行简单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装备的各类制造业的总称,是工业的核心部分,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工作母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任,可以说它是工业的心脏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是支撑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划分(GB/T 4754-2017),其范围具体包括8个行业大类中的重工业:
(1)金属制品业( 不包括塘瓷和不锈钢及类似日用金属制品制造业)。
(2)通用设备制造业。
(3) 专用设备制造业(不包括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
(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不包括摩托车和自行车制造业)。
(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不包括电池、家用电力及非电力家用器具和照明器具的制造业)。
(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不包括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
(7)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不包括眼镜和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8)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划分(GB/T 4754-2017)中,对应的行业代码是33、34、35、36、37、38、39、40、43
17. 国家装备制造业政策?
装备制造业是为经济各部门进行简单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装备的各类制造业的总称,是工业的核心部分,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工作母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任,可以说它是工业的心脏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是支撑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划分(GB/T 4754-2017),其范围具体包括8个行业大类中的重工业:
(1)金属制品业( 不包括塘瓷和不锈钢及类似日用金属制品制造业)。
(2)通用设备制造业。
(3) 专用设备制造业(不包括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
(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不包括摩托车和自行车制造业)。
(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不包括电池、家用电力及非电力家用器具和照明器具的制造业)。
(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不包括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
(7)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不包括眼镜和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8)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划分(GB/T 4754-2017)中,对应的行业代码是33、34、35、36、37、38、39、40、43
18. 中国制造2025高端装备制造七大领域?
一是攻关键。以高端装备、短板装备和智能装备为切入点,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知识经验积累,持续提升自主开发和系统集成能力。
二是强基础。深入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开展重点领域一揽子突破和一条龙应用计划,启动实施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重大工程,加快建设新材料、机器人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三是抓示范。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和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鼓励因地制宜、先行先试。择优创建一批“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争取在金融、土地、人才以及改革创新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
四是促融合。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分类推进智能工厂、数字车间、智慧园区建设。积极培育“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加快推动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双创”平台。
五是提质量。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工程,开展优质制造行动,建立优质制造标准体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制造业企业开拓创新、追求卓越,苦练内功、精益求精。
六是育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完善技术入股、股权激励、科技成果收益分配等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更好推进成果转化。
七是优环境。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引导各地围绕优势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切实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19. 中国制造2025高端装备制造七大领域?
一是攻关键。以高端装备、短板装备和智能装备为切入点,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知识经验积累,持续提升自主开发和系统集成能力。
二是强基础。深入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开展重点领域一揽子突破和一条龙应用计划,启动实施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重大工程,加快建设新材料、机器人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三是抓示范。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和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鼓励因地制宜、先行先试。择优创建一批“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争取在金融、土地、人才以及改革创新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
四是促融合。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分类推进智能工厂、数字车间、智慧园区建设。积极培育“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加快推动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双创”平台。
五是提质量。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工程,开展优质制造行动,建立优质制造标准体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制造业企业开拓创新、追求卓越,苦练内功、精益求精。
六是育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完善技术入股、股权激励、科技成果收益分配等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更好推进成果转化。
七是优环境。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引导各地围绕优势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切实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20. 国家装备制造业政策?
装备制造业是为经济各部门进行简单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装备的各类制造业的总称,是工业的核心部分,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工作母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任,可以说它是工业的心脏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是支撑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划分(GB/T 4754-2017),其范围具体包括8个行业大类中的重工业:
(1)金属制品业( 不包括塘瓷和不锈钢及类似日用金属制品制造业)。
(2)通用设备制造业。
(3) 专用设备制造业(不包括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
(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不包括摩托车和自行车制造业)。
(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不包括电池、家用电力及非电力家用器具和照明器具的制造业)。
(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不包括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
(7)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不包括眼镜和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8)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划分(GB/T 4754-2017)中,对应的行业代码是33、34、35、36、37、38、39、40、43
21. 国家装备制造业政策?
装备制造业是为经济各部门进行简单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装备的各类制造业的总称,是工业的核心部分,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工作母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任,可以说它是工业的心脏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是支撑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划分(GB/T 4754-2017),其范围具体包括8个行业大类中的重工业:
(1)金属制品业( 不包括塘瓷和不锈钢及类似日用金属制品制造业)。
(2)通用设备制造业。
(3) 专用设备制造业(不包括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
(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不包括摩托车和自行车制造业)。
(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不包括电池、家用电力及非电力家用器具和照明器具的制造业)。
(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不包括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
(7)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不包括眼镜和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8)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划分(GB/T 4754-2017)中,对应的行业代码是33、34、35、36、37、38、39、40、43
22. 中国制造2025高端装备制造七大领域?
一是攻关键。以高端装备、短板装备和智能装备为切入点,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知识经验积累,持续提升自主开发和系统集成能力。
二是强基础。深入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开展重点领域一揽子突破和一条龙应用计划,启动实施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重大工程,加快建设新材料、机器人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三是抓示范。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和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鼓励因地制宜、先行先试。择优创建一批“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争取在金融、土地、人才以及改革创新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
四是促融合。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分类推进智能工厂、数字车间、智慧园区建设。积极培育“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加快推动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双创”平台。
五是提质量。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工程,开展优质制造行动,建立优质制造标准体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制造业企业开拓创新、追求卓越,苦练内功、精益求精。
六是育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完善技术入股、股权激励、科技成果收益分配等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更好推进成果转化。
七是优环境。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引导各地围绕优势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切实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23. 国家未来重点发展的七大产业?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一)节能环保产业要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网络,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生物产业要面向人民健康、农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重大需求,强化生物资源利用等共性关键技术和工艺装备开发,加快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提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
(五)新能源产业要发展技术成熟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生物质发电、沼气等,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化。
(六)新材料产业要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建立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加快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形成产业化体系。
24. 国家未来重点发展的七大产业?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一)节能环保产业要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网络,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生物产业要面向人民健康、农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重大需求,强化生物资源利用等共性关键技术和工艺装备开发,加快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提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
(五)新能源产业要发展技术成熟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生物质发电、沼气等,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化。
(六)新材料产业要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建立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加快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形成产业化体系。
25. 中国制造2025高端装备制造七大领域?
一是攻关键。以高端装备、短板装备和智能装备为切入点,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知识经验积累,持续提升自主开发和系统集成能力。
二是强基础。深入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开展重点领域一揽子突破和一条龙应用计划,启动实施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重大工程,加快建设新材料、机器人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三是抓示范。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和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鼓励因地制宜、先行先试。择优创建一批“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争取在金融、土地、人才以及改革创新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
四是促融合。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分类推进智能工厂、数字车间、智慧园区建设。积极培育“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加快推动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双创”平台。
五是提质量。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工程,开展优质制造行动,建立优质制造标准体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制造业企业开拓创新、追求卓越,苦练内功、精益求精。
六是育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完善技术入股、股权激励、科技成果收益分配等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更好推进成果转化。
七是优环境。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引导各地围绕优势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切实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26. 中国制造2025如何实现中国高端制造业突破性发展?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它明确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国的“三步走”战略。“中国制造2025”既立足当前,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中国制造2025”又着眼长远,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描绘了宏伟蓝图,部署了发展要求。即,以“1条主线”、“8项战略决策”、“9个重点任务”为抓手,实现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4大转变”。
“1条主线”: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
“8项战略决策”: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9个重点任务”: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4大转变”: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从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实现从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实现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性制造转变。
27. 国家未来重点发展的七大产业?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一)节能环保产业要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网络,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生物产业要面向人民健康、农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重大需求,强化生物资源利用等共性关键技术和工艺装备开发,加快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提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
(五)新能源产业要发展技术成熟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生物质发电、沼气等,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化。
(六)新材料产业要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建立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加快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形成产业化体系。
28. 2021高端制造发展趋势?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各种技术装备的制造业总称,是制造类产品的“工作母机”。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环节,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突出特点,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水平和整体经济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承担了“替代进口”的使命。
29. 2022年装备制造行业发展趋势?
参考《2016-2021年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十二五”,我国装备制造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行业经济规模保持增长,具有传统规模优势的汽车、发电设备、数控机床等重点产品产量继续领先全球。高端装备自主研发成果显著,部分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到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已发展成为规模宏大、体系完整、具有一定水平、能参与国际竞争和基本保证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成熟产业。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价值重构、竞争格局改变和创新驱动的主战场。我国装备制造业如何实现突破、企业“走出去”如何规避贸易风险和贸易摩擦、如何借势“中国制造 2025”加速发展,成为共同关注的话题。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很多,国内市场潜力巨大、资金比较充裕、人力资源也十分丰厚。但不可否认,由于历史较短、条件受限,与国际强手相比,我国尚处于追赶先进水平的阶段,粗放发展、核心能力不足、供给不充分都在影响着产业前进的步伐。
30. 国家未来重点发展的七大产业?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一)节能环保产业要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网络,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生物产业要面向人民健康、农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重大需求,强化生物资源利用等共性关键技术和工艺装备开发,加快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提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
(五)新能源产业要发展技术成熟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生物质发电、沼气等,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化。
(六)新材料产业要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建立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加快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形成产业化体系。
31. 国家装备制造业政策?
装备制造业是为经济各部门进行简单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装备的各类制造业的总称,是工业的核心部分,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工作母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任,可以说它是工业的心脏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是支撑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划分(GB/T 4754-2017),其范围具体包括8个行业大类中的重工业:
(1)金属制品业( 不包括塘瓷和不锈钢及类似日用金属制品制造业)。
(2)通用设备制造业。
(3) 专用设备制造业(不包括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
(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不包括摩托车和自行车制造业)。
(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不包括电池、家用电力及非电力家用器具和照明器具的制造业)。
(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不包括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
(7)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不包括眼镜和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8)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划分(GB/T 4754-2017)中,对应的行业代码是33、34、35、36、37、38、39、40、43
32. 国家未来重点发展的七大产业?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一)节能环保产业要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网络,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生物产业要面向人民健康、农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重大需求,强化生物资源利用等共性关键技术和工艺装备开发,加快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提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
(五)新能源产业要发展技术成熟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生物质发电、沼气等,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化。
(六)新材料产业要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建立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加快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形成产业化体系。
33. 2021高端制造发展趋势?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各种技术装备的制造业总称,是制造类产品的“工作母机”。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环节,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突出特点,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水平和整体经济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承担了“替代进口”的使命。
34. 2021高端制造发展趋势?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各种技术装备的制造业总称,是制造类产品的“工作母机”。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环节,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突出特点,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水平和整体经济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承担了“替代进口”的使命。
35. 2021高端制造发展趋势?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各种技术装备的制造业总称,是制造类产品的“工作母机”。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环节,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突出特点,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水平和整体经济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承担了“替代进口”的使命。
36. 国家装备制造业政策?
装备制造业是为经济各部门进行简单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装备的各类制造业的总称,是工业的核心部分,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工作母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任,可以说它是工业的心脏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是支撑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划分(GB/T 4754-2017),其范围具体包括8个行业大类中的重工业:
(1)金属制品业( 不包括塘瓷和不锈钢及类似日用金属制品制造业)。
(2)通用设备制造业。
(3) 专用设备制造业(不包括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
(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不包括摩托车和自行车制造业)。
(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不包括电池、家用电力及非电力家用器具和照明器具的制造业)。
(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不包括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
(7)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不包括眼镜和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8)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划分(GB/T 4754-2017)中,对应的行业代码是33、34、35、36、37、38、39、40、43
37. 中国制造2025如何实现中国高端制造业突破性发展?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它明确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国的“三步走”战略。“中国制造2025”既立足当前,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中国制造2025”又着眼长远,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描绘了宏伟蓝图,部署了发展要求。即,以“1条主线”、“8项战略决策”、“9个重点任务”为抓手,实现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4大转变”。
“1条主线”: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
“8项战略决策”: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9个重点任务”: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4大转变”: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从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实现从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实现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性制造转变。
38. 中国制造2025如何实现中国高端制造业突破性发展?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它明确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国的“三步走”战略。“中国制造2025”既立足当前,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中国制造2025”又着眼长远,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描绘了宏伟蓝图,部署了发展要求。即,以“1条主线”、“8项战略决策”、“9个重点任务”为抓手,实现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4大转变”。
“1条主线”: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
“8项战略决策”: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9个重点任务”: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4大转变”: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从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实现从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实现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性制造转变。
39. 2021高端制造发展趋势?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各种技术装备的制造业总称,是制造类产品的“工作母机”。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环节,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突出特点,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水平和整体经济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承担了“替代进口”的使命。
40. 二十一世纪三大支柱产业
主要有三个:
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是服务业
三、是现代制造业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能源包括非化石燃料、光伏、核电等等。最高决策层拍板,核能率先发展,因为去年完成了技术创新,实现了第四代核电装备,解决了断水和地震的问题。
2、新材料新材料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因为需求巨大。日本电饭锅就用了新材料,大飞机的机壳技术突破也很快,船的动力系统发生重大突破,都是因为新材料的突破。
3、生命生物工程生物工程将改变世界。比如未来的体检是基因体检,基因体检能提前获知将患什么病症。现在治疗癌症已经找到了药物进入细胞的理论通道;北京大学发现了老年呆痴的细胞病变过程。
4、高端装备制造我国装备不行的原因,是制造装备的装备不行。比如核磁共振装备还不能生产,全靠进口。高端装备制造发展起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很大。
二、服务业
1、消费服务业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餐饮商贸、儿童服务、健康医疗、养老消费。目前我国都属于短缺,如看病难。消费服务业要走阶层化、个性化之路,消费阶层化是消费的突出趋势。大规模的模仿性消费将退潮,消费服务不再是以营销为中心,而是以客户为中心。
2、生产服务指生产配套服务、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等。服装、建筑、工业产品等等的设计,就是生产服务。生产与设计分离,高度专业化,设计的搞设计,生产的专攻生产。
3、商务服务投行、咨询、证券等等,非银行金融服务放开,商务服务应运而生,未来有巨大发展前景。
4、精神服务人类有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足球为什么能产业化?就是一种发泄的精神享受。
三、现代制造业
1、飞机既搞大飞机,也搞低空飞机,需求都很大。美国5万架低空飞机,我国目前才100架。私人飞机买不起,但租得起,市场很大,所以应当作为发展重点,有可能将发展成为第三大飞机制造商。飞机制造涉及到14个子行业。
2、高铁装备制造高铁技术是成功的,高铁还带动了钢铁以及其它很多产业。比如,包头钢铁厂早就不生产建筑钢了,转而生产轨道钢。
3、现代船舶制造现代船舶制造是成为海洋大国的必然要求,因为资源大部分从海上来。海上通道一旦被截断,就会很被动,所以航母编队很重要。航母编队不光是航母,还要一系列的配套保护设施。
41. 安次区高新区最新规划?
目前是要建设成为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要产业、以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新城。这个规划的出台是为了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创新驱动和科技创新能力。规划中还包括新建科技园区、智能硬件产业园等一系列具体项目,以促进高新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速度。
42. 安次区高新区最新规划?
目前是要建设成为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要产业、以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新城。这个规划的出台是为了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创新驱动和科技创新能力。规划中还包括新建科技园区、智能硬件产业园等一系列具体项目,以促进高新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速度。
43. 二十一世纪三大支柱产业
主要有三个:
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是服务业
三、是现代制造业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能源包括非化石燃料、光伏、核电等等。最高决策层拍板,核能率先发展,因为去年完成了技术创新,实现了第四代核电装备,解决了断水和地震的问题。
2、新材料新材料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因为需求巨大。日本电饭锅就用了新材料,大飞机的机壳技术突破也很快,船的动力系统发生重大突破,都是因为新材料的突破。
3、生命生物工程生物工程将改变世界。比如未来的体检是基因体检,基因体检能提前获知将患什么病症。现在治疗癌症已经找到了药物进入细胞的理论通道;北京大学发现了老年呆痴的细胞病变过程。
4、高端装备制造我国装备不行的原因,是制造装备的装备不行。比如核磁共振装备还不能生产,全靠进口。高端装备制造发展起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很大。
二、服务业
1、消费服务业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餐饮商贸、儿童服务、健康医疗、养老消费。目前我国都属于短缺,如看病难。消费服务业要走阶层化、个性化之路,消费阶层化是消费的突出趋势。大规模的模仿性消费将退潮,消费服务不再是以营销为中心,而是以客户为中心。
2、生产服务指生产配套服务、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等。服装、建筑、工业产品等等的设计,就是生产服务。生产与设计分离,高度专业化,设计的搞设计,生产的专攻生产。
3、商务服务投行、咨询、证券等等,非银行金融服务放开,商务服务应运而生,未来有巨大发展前景。
4、精神服务人类有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足球为什么能产业化?就是一种发泄的精神享受。
三、现代制造业
1、飞机既搞大飞机,也搞低空飞机,需求都很大。美国5万架低空飞机,我国目前才100架。私人飞机买不起,但租得起,市场很大,所以应当作为发展重点,有可能将发展成为第三大飞机制造商。飞机制造涉及到14个子行业。
2、高铁装备制造高铁技术是成功的,高铁还带动了钢铁以及其它很多产业。比如,包头钢铁厂早就不生产建筑钢了,转而生产轨道钢。
3、现代船舶制造现代船舶制造是成为海洋大国的必然要求,因为资源大部分从海上来。海上通道一旦被截断,就会很被动,所以航母编队很重要。航母编队不光是航母,还要一系列的配套保护设施。
44. 二十一世纪三大支柱产业
主要有三个:
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是服务业
三、是现代制造业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能源包括非化石燃料、光伏、核电等等。最高决策层拍板,核能率先发展,因为去年完成了技术创新,实现了第四代核电装备,解决了断水和地震的问题。
2、新材料新材料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因为需求巨大。日本电饭锅就用了新材料,大飞机的机壳技术突破也很快,船的动力系统发生重大突破,都是因为新材料的突破。
3、生命生物工程生物工程将改变世界。比如未来的体检是基因体检,基因体检能提前获知将患什么病症。现在治疗癌症已经找到了药物进入细胞的理论通道;北京大学发现了老年呆痴的细胞病变过程。
4、高端装备制造我国装备不行的原因,是制造装备的装备不行。比如核磁共振装备还不能生产,全靠进口。高端装备制造发展起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很大。
二、服务业
1、消费服务业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餐饮商贸、儿童服务、健康医疗、养老消费。目前我国都属于短缺,如看病难。消费服务业要走阶层化、个性化之路,消费阶层化是消费的突出趋势。大规模的模仿性消费将退潮,消费服务不再是以营销为中心,而是以客户为中心。
2、生产服务指生产配套服务、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等。服装、建筑、工业产品等等的设计,就是生产服务。生产与设计分离,高度专业化,设计的搞设计,生产的专攻生产。
3、商务服务投行、咨询、证券等等,非银行金融服务放开,商务服务应运而生,未来有巨大发展前景。
4、精神服务人类有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足球为什么能产业化?就是一种发泄的精神享受。
三、现代制造业
1、飞机既搞大飞机,也搞低空飞机,需求都很大。美国5万架低空飞机,我国目前才100架。私人飞机买不起,但租得起,市场很大,所以应当作为发展重点,有可能将发展成为第三大飞机制造商。飞机制造涉及到14个子行业。
2、高铁装备制造高铁技术是成功的,高铁还带动了钢铁以及其它很多产业。比如,包头钢铁厂早就不生产建筑钢了,转而生产轨道钢。
3、现代船舶制造现代船舶制造是成为海洋大国的必然要求,因为资源大部分从海上来。海上通道一旦被截断,就会很被动,所以航母编队很重要。航母编队不光是航母,还要一系列的配套保护设施。
45. 2021高端制造发展趋势?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各种技术装备的制造业总称,是制造类产品的“工作母机”。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环节,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突出特点,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水平和整体经济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承担了“替代进口”的使命。
46. 2021高端制造发展趋势?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各种技术装备的制造业总称,是制造类产品的“工作母机”。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环节,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突出特点,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水平和整体经济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承担了“替代进口”的使命。
47. 安次区高新区最新规划?
目前是要建设成为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要产业、以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新城。这个规划的出台是为了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创新驱动和科技创新能力。规划中还包括新建科技园区、智能硬件产业园等一系列具体项目,以促进高新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速度。
48. 2022年装备制造行业发展趋势?
参考《2016-2021年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十二五”,我国装备制造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行业经济规模保持增长,具有传统规模优势的汽车、发电设备、数控机床等重点产品产量继续领先全球。高端装备自主研发成果显著,部分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到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已发展成为规模宏大、体系完整、具有一定水平、能参与国际竞争和基本保证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成熟产业。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价值重构、竞争格局改变和创新驱动的主战场。我国装备制造业如何实现突破、企业“走出去”如何规避贸易风险和贸易摩擦、如何借势“中国制造 2025”加速发展,成为共同关注的话题。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很多,国内市场潜力巨大、资金比较充裕、人力资源也十分丰厚。但不可否认,由于历史较短、条件受限,与国际强手相比,我国尚处于追赶先进水平的阶段,粗放发展、核心能力不足、供给不充分都在影响着产业前进的步伐。
49. 2022年装备制造行业发展趋势?
参考《2016-2021年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十二五”,我国装备制造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行业经济规模保持增长,具有传统规模优势的汽车、发电设备、数控机床等重点产品产量继续领先全球。高端装备自主研发成果显著,部分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到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已发展成为规模宏大、体系完整、具有一定水平、能参与国际竞争和基本保证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成熟产业。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价值重构、竞争格局改变和创新驱动的主战场。我国装备制造业如何实现突破、企业“走出去”如何规避贸易风险和贸易摩擦、如何借势“中国制造 2025”加速发展,成为共同关注的话题。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很多,国内市场潜力巨大、资金比较充裕、人力资源也十分丰厚。但不可否认,由于历史较短、条件受限,与国际强手相比,我国尚处于追赶先进水平的阶段,粗放发展、核心能力不足、供给不充分都在影响着产业前进的步伐。
50. 安次区高新区最新规划?
目前是要建设成为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要产业、以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新城。这个规划的出台是为了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创新驱动和科技创新能力。规划中还包括新建科技园区、智能硬件产业园等一系列具体项目,以促进高新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速度。
51. 安次区高新区最新规划?
目前是要建设成为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要产业、以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新城。这个规划的出台是为了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创新驱动和科技创新能力。规划中还包括新建科技园区、智能硬件产业园等一系列具体项目,以促进高新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速度。
52. 二十一世纪三大支柱产业
主要有三个:
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是服务业
三、是现代制造业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能源包括非化石燃料、光伏、核电等等。最高决策层拍板,核能率先发展,因为去年完成了技术创新,实现了第四代核电装备,解决了断水和地震的问题。
2、新材料新材料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因为需求巨大。日本电饭锅就用了新材料,大飞机的机壳技术突破也很快,船的动力系统发生重大突破,都是因为新材料的突破。
3、生命生物工程生物工程将改变世界。比如未来的体检是基因体检,基因体检能提前获知将患什么病症。现在治疗癌症已经找到了药物进入细胞的理论通道;北京大学发现了老年呆痴的细胞病变过程。
4、高端装备制造我国装备不行的原因,是制造装备的装备不行。比如核磁共振装备还不能生产,全靠进口。高端装备制造发展起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很大。
二、服务业
1、消费服务业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餐饮商贸、儿童服务、健康医疗、养老消费。目前我国都属于短缺,如看病难。消费服务业要走阶层化、个性化之路,消费阶层化是消费的突出趋势。大规模的模仿性消费将退潮,消费服务不再是以营销为中心,而是以客户为中心。
2、生产服务指生产配套服务、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等。服装、建筑、工业产品等等的设计,就是生产服务。生产与设计分离,高度专业化,设计的搞设计,生产的专攻生产。
3、商务服务投行、咨询、证券等等,非银行金融服务放开,商务服务应运而生,未来有巨大发展前景。
4、精神服务人类有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足球为什么能产业化?就是一种发泄的精神享受。
三、现代制造业
1、飞机既搞大飞机,也搞低空飞机,需求都很大。美国5万架低空飞机,我国目前才100架。私人飞机买不起,但租得起,市场很大,所以应当作为发展重点,有可能将发展成为第三大飞机制造商。飞机制造涉及到14个子行业。
2、高铁装备制造高铁技术是成功的,高铁还带动了钢铁以及其它很多产业。比如,包头钢铁厂早就不生产建筑钢了,转而生产轨道钢。
3、现代船舶制造现代船舶制造是成为海洋大国的必然要求,因为资源大部分从海上来。海上通道一旦被截断,就会很被动,所以航母编队很重要。航母编队不光是航母,还要一系列的配套保护设施。
53. 2022年装备制造行业发展趋势?
参考《2016-2021年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十二五”,我国装备制造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行业经济规模保持增长,具有传统规模优势的汽车、发电设备、数控机床等重点产品产量继续领先全球。高端装备自主研发成果显著,部分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到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已发展成为规模宏大、体系完整、具有一定水平、能参与国际竞争和基本保证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成熟产业。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价值重构、竞争格局改变和创新驱动的主战场。我国装备制造业如何实现突破、企业“走出去”如何规避贸易风险和贸易摩擦、如何借势“中国制造 2025”加速发展,成为共同关注的话题。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很多,国内市场潜力巨大、资金比较充裕、人力资源也十分丰厚。但不可否认,由于历史较短、条件受限,与国际强手相比,我国尚处于追赶先进水平的阶段,粗放发展、核心能力不足、供给不充分都在影响着产业前进的步伐。
54. 二十一世纪三大支柱产业
主要有三个:
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是服务业
三、是现代制造业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能源包括非化石燃料、光伏、核电等等。最高决策层拍板,核能率先发展,因为去年完成了技术创新,实现了第四代核电装备,解决了断水和地震的问题。
2、新材料新材料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因为需求巨大。日本电饭锅就用了新材料,大飞机的机壳技术突破也很快,船的动力系统发生重大突破,都是因为新材料的突破。
3、生命生物工程生物工程将改变世界。比如未来的体检是基因体检,基因体检能提前获知将患什么病症。现在治疗癌症已经找到了药物进入细胞的理论通道;北京大学发现了老年呆痴的细胞病变过程。
4、高端装备制造我国装备不行的原因,是制造装备的装备不行。比如核磁共振装备还不能生产,全靠进口。高端装备制造发展起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很大。
二、服务业
1、消费服务业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餐饮商贸、儿童服务、健康医疗、养老消费。目前我国都属于短缺,如看病难。消费服务业要走阶层化、个性化之路,消费阶层化是消费的突出趋势。大规模的模仿性消费将退潮,消费服务不再是以营销为中心,而是以客户为中心。
2、生产服务指生产配套服务、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等。服装、建筑、工业产品等等的设计,就是生产服务。生产与设计分离,高度专业化,设计的搞设计,生产的专攻生产。
3、商务服务投行、咨询、证券等等,非银行金融服务放开,商务服务应运而生,未来有巨大发展前景。
4、精神服务人类有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足球为什么能产业化?就是一种发泄的精神享受。
三、现代制造业
1、飞机既搞大飞机,也搞低空飞机,需求都很大。美国5万架低空飞机,我国目前才100架。私人飞机买不起,但租得起,市场很大,所以应当作为发展重点,有可能将发展成为第三大飞机制造商。飞机制造涉及到14个子行业。
2、高铁装备制造高铁技术是成功的,高铁还带动了钢铁以及其它很多产业。比如,包头钢铁厂早就不生产建筑钢了,转而生产轨道钢。
3、现代船舶制造现代船舶制造是成为海洋大国的必然要求,因为资源大部分从海上来。海上通道一旦被截断,就会很被动,所以航母编队很重要。航母编队不光是航母,还要一系列的配套保护设施。
55. 二十一世纪三大支柱产业
主要有三个:
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是服务业
三、是现代制造业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能源包括非化石燃料、光伏、核电等等。最高决策层拍板,核能率先发展,因为去年完成了技术创新,实现了第四代核电装备,解决了断水和地震的问题。
2、新材料新材料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因为需求巨大。日本电饭锅就用了新材料,大飞机的机壳技术突破也很快,船的动力系统发生重大突破,都是因为新材料的突破。
3、生命生物工程生物工程将改变世界。比如未来的体检是基因体检,基因体检能提前获知将患什么病症。现在治疗癌症已经找到了药物进入细胞的理论通道;北京大学发现了老年呆痴的细胞病变过程。
4、高端装备制造我国装备不行的原因,是制造装备的装备不行。比如核磁共振装备还不能生产,全靠进口。高端装备制造发展起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很大。
二、服务业
1、消费服务业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餐饮商贸、儿童服务、健康医疗、养老消费。目前我国都属于短缺,如看病难。消费服务业要走阶层化、个性化之路,消费阶层化是消费的突出趋势。大规模的模仿性消费将退潮,消费服务不再是以营销为中心,而是以客户为中心。
2、生产服务指生产配套服务、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等。服装、建筑、工业产品等等的设计,就是生产服务。生产与设计分离,高度专业化,设计的搞设计,生产的专攻生产。
3、商务服务投行、咨询、证券等等,非银行金融服务放开,商务服务应运而生,未来有巨大发展前景。
4、精神服务人类有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足球为什么能产业化?就是一种发泄的精神享受。
三、现代制造业
1、飞机既搞大飞机,也搞低空飞机,需求都很大。美国5万架低空飞机,我国目前才100架。私人飞机买不起,但租得起,市场很大,所以应当作为发展重点,有可能将发展成为第三大飞机制造商。飞机制造涉及到14个子行业。
2、高铁装备制造高铁技术是成功的,高铁还带动了钢铁以及其它很多产业。比如,包头钢铁厂早就不生产建筑钢了,转而生产轨道钢。
3、现代船舶制造现代船舶制造是成为海洋大国的必然要求,因为资源大部分从海上来。海上通道一旦被截断,就会很被动,所以航母编队很重要。航母编队不光是航母,还要一系列的配套保护设施。
56. 安次区高新区最新规划?
目前是要建设成为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要产业、以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新城。这个规划的出台是为了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创新驱动和科技创新能力。规划中还包括新建科技园区、智能硬件产业园等一系列具体项目,以促进高新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速度。
57. 安次区高新区最新规划?
目前是要建设成为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要产业、以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新城。这个规划的出台是为了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创新驱动和科技创新能力。规划中还包括新建科技园区、智能硬件产业园等一系列具体项目,以促进高新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速度。
58. 二十一世纪三大支柱产业
主要有三个:
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是服务业
三、是现代制造业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能源包括非化石燃料、光伏、核电等等。最高决策层拍板,核能率先发展,因为去年完成了技术创新,实现了第四代核电装备,解决了断水和地震的问题。
2、新材料新材料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因为需求巨大。日本电饭锅就用了新材料,大飞机的机壳技术突破也很快,船的动力系统发生重大突破,都是因为新材料的突破。
3、生命生物工程生物工程将改变世界。比如未来的体检是基因体检,基因体检能提前获知将患什么病症。现在治疗癌症已经找到了药物进入细胞的理论通道;北京大学发现了老年呆痴的细胞病变过程。
4、高端装备制造我国装备不行的原因,是制造装备的装备不行。比如核磁共振装备还不能生产,全靠进口。高端装备制造发展起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很大。
二、服务业
1、消费服务业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餐饮商贸、儿童服务、健康医疗、养老消费。目前我国都属于短缺,如看病难。消费服务业要走阶层化、个性化之路,消费阶层化是消费的突出趋势。大规模的模仿性消费将退潮,消费服务不再是以营销为中心,而是以客户为中心。
2、生产服务指生产配套服务、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等。服装、建筑、工业产品等等的设计,就是生产服务。生产与设计分离,高度专业化,设计的搞设计,生产的专攻生产。
3、商务服务投行、咨询、证券等等,非银行金融服务放开,商务服务应运而生,未来有巨大发展前景。
4、精神服务人类有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足球为什么能产业化?就是一种发泄的精神享受。
三、现代制造业
1、飞机既搞大飞机,也搞低空飞机,需求都很大。美国5万架低空飞机,我国目前才100架。私人飞机买不起,但租得起,市场很大,所以应当作为发展重点,有可能将发展成为第三大飞机制造商。飞机制造涉及到14个子行业。
2、高铁装备制造高铁技术是成功的,高铁还带动了钢铁以及其它很多产业。比如,包头钢铁厂早就不生产建筑钢了,转而生产轨道钢。
3、现代船舶制造现代船舶制造是成为海洋大国的必然要求,因为资源大部分从海上来。海上通道一旦被截断,就会很被动,所以航母编队很重要。航母编队不光是航母,还要一系列的配套保护设施。
59. 2022年装备制造行业发展趋势?
参考《2016-2021年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十二五”,我国装备制造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行业经济规模保持增长,具有传统规模优势的汽车、发电设备、数控机床等重点产品产量继续领先全球。高端装备自主研发成果显著,部分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到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已发展成为规模宏大、体系完整、具有一定水平、能参与国际竞争和基本保证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成熟产业。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价值重构、竞争格局改变和创新驱动的主战场。我国装备制造业如何实现突破、企业“走出去”如何规避贸易风险和贸易摩擦、如何借势“中国制造 2025”加速发展,成为共同关注的话题。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很多,国内市场潜力巨大、资金比较充裕、人力资源也十分丰厚。但不可否认,由于历史较短、条件受限,与国际强手相比,我国尚处于追赶先进水平的阶段,粗放发展、核心能力不足、供给不充分都在影响着产业前进的步伐。
60. 2022年装备制造行业发展趋势?
参考《2016-2021年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十二五”,我国装备制造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行业经济规模保持增长,具有传统规模优势的汽车、发电设备、数控机床等重点产品产量继续领先全球。高端装备自主研发成果显著,部分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到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已发展成为规模宏大、体系完整、具有一定水平、能参与国际竞争和基本保证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成熟产业。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价值重构、竞争格局改变和创新驱动的主战场。我国装备制造业如何实现突破、企业“走出去”如何规避贸易风险和贸易摩擦、如何借势“中国制造 2025”加速发展,成为共同关注的话题。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很多,国内市场潜力巨大、资金比较充裕、人力资源也十分丰厚。但不可否认,由于历史较短、条件受限,与国际强手相比,我国尚处于追赶先进水平的阶段,粗放发展、核心能力不足、供给不充分都在影响着产业前进的步伐。
61. 2022年装备制造行业发展趋势?
参考《2016-2021年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十二五”,我国装备制造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行业经济规模保持增长,具有传统规模优势的汽车、发电设备、数控机床等重点产品产量继续领先全球。高端装备自主研发成果显著,部分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到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已发展成为规模宏大、体系完整、具有一定水平、能参与国际竞争和基本保证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成熟产业。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价值重构、竞争格局改变和创新驱动的主战场。我国装备制造业如何实现突破、企业“走出去”如何规避贸易风险和贸易摩擦、如何借势“中国制造 2025”加速发展,成为共同关注的话题。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很多,国内市场潜力巨大、资金比较充裕、人力资源也十分丰厚。但不可否认,由于历史较短、条件受限,与国际强手相比,我国尚处于追赶先进水平的阶段,粗放发展、核心能力不足、供给不充分都在影响着产业前进的步伐。
62. 2022年装备制造行业发展趋势?
参考《2016-2021年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十二五”,我国装备制造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行业经济规模保持增长,具有传统规模优势的汽车、发电设备、数控机床等重点产品产量继续领先全球。高端装备自主研发成果显著,部分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到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已发展成为规模宏大、体系完整、具有一定水平、能参与国际竞争和基本保证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成熟产业。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价值重构、竞争格局改变和创新驱动的主战场。我国装备制造业如何实现突破、企业“走出去”如何规避贸易风险和贸易摩擦、如何借势“中国制造 2025”加速发展,成为共同关注的话题。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很多,国内市场潜力巨大、资金比较充裕、人力资源也十分丰厚。但不可否认,由于历史较短、条件受限,与国际强手相比,我国尚处于追赶先进水平的阶段,粗放发展、核心能力不足、供给不充分都在影响着产业前进的步伐。
63. 二十一世纪三大支柱产业
主要有三个:
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是服务业
三、是现代制造业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能源包括非化石燃料、光伏、核电等等。最高决策层拍板,核能率先发展,因为去年完成了技术创新,实现了第四代核电装备,解决了断水和地震的问题。
2、新材料新材料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因为需求巨大。日本电饭锅就用了新材料,大飞机的机壳技术突破也很快,船的动力系统发生重大突破,都是因为新材料的突破。
3、生命生物工程生物工程将改变世界。比如未来的体检是基因体检,基因体检能提前获知将患什么病症。现在治疗癌症已经找到了药物进入细胞的理论通道;北京大学发现了老年呆痴的细胞病变过程。
4、高端装备制造我国装备不行的原因,是制造装备的装备不行。比如核磁共振装备还不能生产,全靠进口。高端装备制造发展起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很大。
二、服务业
1、消费服务业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餐饮商贸、儿童服务、健康医疗、养老消费。目前我国都属于短缺,如看病难。消费服务业要走阶层化、个性化之路,消费阶层化是消费的突出趋势。大规模的模仿性消费将退潮,消费服务不再是以营销为中心,而是以客户为中心。
2、生产服务指生产配套服务、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等。服装、建筑、工业产品等等的设计,就是生产服务。生产与设计分离,高度专业化,设计的搞设计,生产的专攻生产。
3、商务服务投行、咨询、证券等等,非银行金融服务放开,商务服务应运而生,未来有巨大发展前景。
4、精神服务人类有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足球为什么能产业化?就是一种发泄的精神享受。
三、现代制造业
1、飞机既搞大飞机,也搞低空飞机,需求都很大。美国5万架低空飞机,我国目前才100架。私人飞机买不起,但租得起,市场很大,所以应当作为发展重点,有可能将发展成为第三大飞机制造商。飞机制造涉及到14个子行业。
2、高铁装备制造高铁技术是成功的,高铁还带动了钢铁以及其它很多产业。比如,包头钢铁厂早就不生产建筑钢了,转而生产轨道钢。
3、现代船舶制造现代船舶制造是成为海洋大国的必然要求,因为资源大部分从海上来。海上通道一旦被截断,就会很被动,所以航母编队很重要。航母编队不光是航母,还要一系列的配套保护设施。
64. 安次区高新区最新规划?
目前是要建设成为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要产业、以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新城。这个规划的出台是为了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创新驱动和科技创新能力。规划中还包括新建科技园区、智能硬件产业园等一系列具体项目,以促进高新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