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源是清洁能源吗(帕米尔高原有哪些矿藏?)
1. 帕米尔高原有哪些矿藏?
帕米尔高原是地球上两条巨大山带的山结,也是亚洲大陆南部和中部地区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兴都库什山脉的结就在帕米尔。这五大山脉,它群山起伏,连绵逶迤,雪峰群立,耸入云天。帕米尔高原上有广阔的牧场,在塔什库尔干河谷地,宜农宜牧,可种青稞、小麦等多种作物。帕米尔高原矿产资源丰富,铀矿储量居亚洲首位。有色金属铅、锌、钨、锑、汞等贮藏丰富,铅、锌矿、铁矿贮藏量居中亚第一位。 帕米尔高原上有广阔的牧场,在塔什库尔干河谷地,宜农宜牧,可种青稞、小麦等多种作物,高原上居民90%以上是塔吉克人。
2. 未来核能源汽车可以用吗?
在未来人类科技进步,可以清洁安全的将核能运用到汽车上,那个时候核能汽车就是普通的家庭用品。
3. 帕米尔高原有哪些矿藏?
帕米尔高原是地球上两条巨大山带的山结,也是亚洲大陆南部和中部地区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兴都库什山脉的结就在帕米尔。这五大山脉,它群山起伏,连绵逶迤,雪峰群立,耸入云天。帕米尔高原上有广阔的牧场,在塔什库尔干河谷地,宜农宜牧,可种青稞、小麦等多种作物。帕米尔高原矿产资源丰富,铀矿储量居亚洲首位。有色金属铅、锌、钨、锑、汞等贮藏丰富,铅、锌矿、铁矿贮藏量居中亚第一位。 帕米尔高原上有广阔的牧场,在塔什库尔干河谷地,宜农宜牧,可种青稞、小麦等多种作物,高原上居民90%以上是塔吉克人。
4. 太阳系核能源?
是核能源。
太阳是核聚变产生的,太阳内部连续不断发生核聚变反应,产生了巨大能量,所以太阳能的主要是核能。目前所利用的是太阳的光能,太阳能是一次能源,也是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的优点
太阳能有普遍性、无害、储量大、使用长久等优点,具体而言:
1、普遍:太阳光普照大地,没有地域的限制,无论陆地或海洋。无论高山或岛屿,都处处皆有,可直接开发和利用,便于采集,且无须开采和运输。
2、无害: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能源之一。
3、巨大:每年到达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约相当于130万亿吨煤,其总量属现今世界上可以开发的最大能源。
4、长久:根据太阳产生的核能速率估算,氢的贮量足够维持上百亿年,而地球的寿命也约为几十亿年,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太阳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
太阳能的作用
·太阳能提供了丰富电力。用太阳能发电,解决电力危机。
·太阳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能源。
·太阳提供了丰富的热能。如太阳能热水器。
5. 未来核能源汽车可以用吗?
在未来人类科技进步,可以清洁安全的将核能运用到汽车上,那个时候核能汽车就是普通的家庭用品。
6. 未来核能源汽车可以用吗?
在未来人类科技进步,可以清洁安全的将核能运用到汽车上,那个时候核能汽车就是普通的家庭用品。
7. 核聚变核裂变哪个是清洁能源?
核聚变是太阳能资源。核裂变是核电站,核能源。
8. 核能源的未来发展?
1.发展趋势明显
以化石燃料燃烧为主的火力发电是中国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中国电力部门的碳排放超过了一半以上,因此通过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以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将是中国二氧化碳减排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能源转型目标的关键。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既要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还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必须在短短不到40年的时间内实现能源转型,可谓任重道远。
中国未来非化石能源势必要进入大规模、高比例和市场化阶段,必将进一步引领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主流方向,必须充分发挥包括核能在内的低碳能源的市场主导作用,进而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主力能源的支撑。
核能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发展对于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国电力需求还将持续维持刚性增长局面。
由于天然铀的能量密度大,易于较大规模的长期储存,因此核能作为高效稳定的大型支撑性能源,将在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及电力供应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2.保持平稳有序的发展节奏
核能作为稳定可靠的清洁低碳能源,将是中国推进能源转型的重要选项。
作为兼具清洁低碳和可控出力的电源之一,核电能够比较好地匹配基础负荷的需求,可以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和确保国家能源安全,预计中国核能产业发展将持续保持积极安全有序发展的基本态势。
预计在“十四五”期间,中国将需要保持每年有8台左右核电机组核准开工的节奏,而核电发电量也有望获得大幅度的增加。
2025年,中国在运核电装机将达到7000万千瓦。
2030年,中国核电在运装机容量有望达到1.1亿千瓦,核能发电量占比达到7%。
2035年,中国核电占比可能达到10%左右。
2060年,中国核电占比可能达到20%,将与发达国家持平。
3.核能利用场景更加多元
从长期视角来看,中国必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长治久安之策。
根据中国能源资源条件,若要实现国家能源独立,那么就必须发展非化石能源,将非化石能源发展作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关键驱动力。
随着核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第四代先进核能技术的应用,除了和核能发电之外外,核能还应该有其他应用场景,比如区域城市供暖、供汽、制冷、海水淡化、工业工艺供热和核能制氢等多种综合利用的场景。
未来,中国应该发挥模块化小型堆、高温气冷堆、低温供热堆、海上浮动堆各自优势,结合国家综合能源的消费需求,建立发供热供冷、制氢、海水淡化等多能互补、多能连供的全区域中和能源体系,实现对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清洁能源。
根据研究和分析,到2060年,中国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和核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有可能将提高到80%-90%。
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量的比重可能将从目前的9.5%增长到60%-70%,而核电发电量的比重可能将从目前的5%增长到10%-20%,核电的装机容量将是目前装机容量的4.6-6.6倍,预计可以达到2.3亿-3.3亿千瓦。
虽然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来源,但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由于受到天气的影响而不稳定,需要发展稳定性电源以支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可以想象,中国未来将实施核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将传统核电企业逐步转向综合核能而且发展潜力可能巨大。
不过,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核能综合利用肯定面临诸多的技术难题,比如长距离输水和传热等系列问题、水热同传的材料问题、大规模储热技术以及运行方式问题、水热如何协同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等等问题。
对于基于第四代先进核能技术建立的核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项目,未来在商业化的推广过程中,可能面临着成本难以降低的问题,比如高温气冷堆技术的发电成本与比三代核电技术的发电成本相比,可能存在成本过高问题。
中国如果要大规模推广高温气冷堆,那么就需要不断降低成本,如果成本无法减低或没有优势,那么就不可能形成市场的竞争力。
另外,传统核电企业在转向核能综合利用时,必将面临行业格局的变革,需要重构商业模式,这也是未来势必遇到的重大挑战。
预计,国家将推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工作,落实先进核能示范工程项目建设。
9. 帕米尔高原有哪些矿藏?
帕米尔高原是地球上两条巨大山带的山结,也是亚洲大陆南部和中部地区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兴都库什山脉的结就在帕米尔。这五大山脉,它群山起伏,连绵逶迤,雪峰群立,耸入云天。帕米尔高原上有广阔的牧场,在塔什库尔干河谷地,宜农宜牧,可种青稞、小麦等多种作物。帕米尔高原矿产资源丰富,铀矿储量居亚洲首位。有色金属铅、锌、钨、锑、汞等贮藏丰富,铅、锌矿、铁矿贮藏量居中亚第一位。 帕米尔高原上有广阔的牧场,在塔什库尔干河谷地,宜农宜牧,可种青稞、小麦等多种作物,高原上居民90%以上是塔吉克人。
10. 核能源的未来发展?
1.发展趋势明显
以化石燃料燃烧为主的火力发电是中国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中国电力部门的碳排放超过了一半以上,因此通过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以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将是中国二氧化碳减排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能源转型目标的关键。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既要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还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必须在短短不到40年的时间内实现能源转型,可谓任重道远。
中国未来非化石能源势必要进入大规模、高比例和市场化阶段,必将进一步引领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主流方向,必须充分发挥包括核能在内的低碳能源的市场主导作用,进而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主力能源的支撑。
核能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发展对于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国电力需求还将持续维持刚性增长局面。
由于天然铀的能量密度大,易于较大规模的长期储存,因此核能作为高效稳定的大型支撑性能源,将在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及电力供应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2.保持平稳有序的发展节奏
核能作为稳定可靠的清洁低碳能源,将是中国推进能源转型的重要选项。
作为兼具清洁低碳和可控出力的电源之一,核电能够比较好地匹配基础负荷的需求,可以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和确保国家能源安全,预计中国核能产业发展将持续保持积极安全有序发展的基本态势。
预计在“十四五”期间,中国将需要保持每年有8台左右核电机组核准开工的节奏,而核电发电量也有望获得大幅度的增加。
2025年,中国在运核电装机将达到7000万千瓦。
2030年,中国核电在运装机容量有望达到1.1亿千瓦,核能发电量占比达到7%。
2035年,中国核电占比可能达到10%左右。
2060年,中国核电占比可能达到20%,将与发达国家持平。
3.核能利用场景更加多元
从长期视角来看,中国必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长治久安之策。
根据中国能源资源条件,若要实现国家能源独立,那么就必须发展非化石能源,将非化石能源发展作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关键驱动力。
随着核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第四代先进核能技术的应用,除了和核能发电之外外,核能还应该有其他应用场景,比如区域城市供暖、供汽、制冷、海水淡化、工业工艺供热和核能制氢等多种综合利用的场景。
未来,中国应该发挥模块化小型堆、高温气冷堆、低温供热堆、海上浮动堆各自优势,结合国家综合能源的消费需求,建立发供热供冷、制氢、海水淡化等多能互补、多能连供的全区域中和能源体系,实现对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清洁能源。
根据研究和分析,到2060年,中国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和核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有可能将提高到80%-90%。
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量的比重可能将从目前的9.5%增长到60%-70%,而核电发电量的比重可能将从目前的5%增长到10%-20%,核电的装机容量将是目前装机容量的4.6-6.6倍,预计可以达到2.3亿-3.3亿千瓦。
虽然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来源,但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由于受到天气的影响而不稳定,需要发展稳定性电源以支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可以想象,中国未来将实施核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将传统核电企业逐步转向综合核能而且发展潜力可能巨大。
不过,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核能综合利用肯定面临诸多的技术难题,比如长距离输水和传热等系列问题、水热同传的材料问题、大规模储热技术以及运行方式问题、水热如何协同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等等问题。
对于基于第四代先进核能技术建立的核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项目,未来在商业化的推广过程中,可能面临着成本难以降低的问题,比如高温气冷堆技术的发电成本与比三代核电技术的发电成本相比,可能存在成本过高问题。
中国如果要大规模推广高温气冷堆,那么就需要不断降低成本,如果成本无法减低或没有优势,那么就不可能形成市场的竞争力。
另外,传统核电企业在转向核能综合利用时,必将面临行业格局的变革,需要重构商业模式,这也是未来势必遇到的重大挑战。
预计,国家将推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工作,落实先进核能示范工程项目建设。
11. 核能的优点和缺点?
一、优点
1、清洁
与火电厂燃烧化石能源相比,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反应释放能量来发电。核能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2、环保
核能发电不会像化石能源发电那样产生二氧化碳。发展核电有助于减轻温室效应,改善气候环境
3、低耗
核电站所消耗的核燃料比同样功率的火电厂所消耗的化石燃料要少得多。
4、占地面积小
相对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来说,核能发电在占地规模及能源供应安全性方面有着显著优势。
例如,太阳能发电占地约为同等规模核能发电的20倍,风力约为80倍。另外,风能、太阳能受天气的影响较大,两者年满功率运行时数不到1500~2500小时,可运行率低于30%,远远低于核能发电的运行指标。
二、缺点
1、核能电厂会产生高低阶放射性废料,或者是使用过之核燃料,虽然所占体积不大,但因具有放射线,故必须慎重处理,且需面对相当大的政治困扰。
2、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因而比一般化石燃料电厂排放更多废热到环境裏,故核能电厂的热污染较严重。
3、核电厂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果在事故中释放到外界环境,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
12. 核能的优点和缺点?
一、优点
1、清洁
与火电厂燃烧化石能源相比,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反应释放能量来发电。核能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2、环保
核能发电不会像化石能源发电那样产生二氧化碳。发展核电有助于减轻温室效应,改善气候环境
3、低耗
核电站所消耗的核燃料比同样功率的火电厂所消耗的化石燃料要少得多。
4、占地面积小
相对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来说,核能发电在占地规模及能源供应安全性方面有着显著优势。
例如,太阳能发电占地约为同等规模核能发电的20倍,风力约为80倍。另外,风能、太阳能受天气的影响较大,两者年满功率运行时数不到1500~2500小时,可运行率低于30%,远远低于核能发电的运行指标。
二、缺点
1、核能电厂会产生高低阶放射性废料,或者是使用过之核燃料,虽然所占体积不大,但因具有放射线,故必须慎重处理,且需面对相当大的政治困扰。
2、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因而比一般化石燃料电厂排放更多废热到环境裏,故核能电厂的热污染较严重。
3、核电厂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果在事故中释放到外界环境,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
13. 核能的优点和缺点?
一、优点
1、清洁
与火电厂燃烧化石能源相比,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反应释放能量来发电。核能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2、环保
核能发电不会像化石能源发电那样产生二氧化碳。发展核电有助于减轻温室效应,改善气候环境
3、低耗
核电站所消耗的核燃料比同样功率的火电厂所消耗的化石燃料要少得多。
4、占地面积小
相对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来说,核能发电在占地规模及能源供应安全性方面有着显著优势。
例如,太阳能发电占地约为同等规模核能发电的20倍,风力约为80倍。另外,风能、太阳能受天气的影响较大,两者年满功率运行时数不到1500~2500小时,可运行率低于30%,远远低于核能发电的运行指标。
二、缺点
1、核能电厂会产生高低阶放射性废料,或者是使用过之核燃料,虽然所占体积不大,但因具有放射线,故必须慎重处理,且需面对相当大的政治困扰。
2、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因而比一般化石燃料电厂排放更多废热到环境裏,故核能电厂的热污染较严重。
3、核电厂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果在事故中释放到外界环境,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
14. 太阳系核能源?
是核能源。
太阳是核聚变产生的,太阳内部连续不断发生核聚变反应,产生了巨大能量,所以太阳能的主要是核能。目前所利用的是太阳的光能,太阳能是一次能源,也是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的优点
太阳能有普遍性、无害、储量大、使用长久等优点,具体而言:
1、普遍:太阳光普照大地,没有地域的限制,无论陆地或海洋。无论高山或岛屿,都处处皆有,可直接开发和利用,便于采集,且无须开采和运输。
2、无害: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能源之一。
3、巨大:每年到达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约相当于130万亿吨煤,其总量属现今世界上可以开发的最大能源。
4、长久:根据太阳产生的核能速率估算,氢的贮量足够维持上百亿年,而地球的寿命也约为几十亿年,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太阳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
太阳能的作用
·太阳能提供了丰富电力。用太阳能发电,解决电力危机。
·太阳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能源。
·太阳提供了丰富的热能。如太阳能热水器。
15. 太阳系核能源?
是核能源。
太阳是核聚变产生的,太阳内部连续不断发生核聚变反应,产生了巨大能量,所以太阳能的主要是核能。目前所利用的是太阳的光能,太阳能是一次能源,也是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的优点
太阳能有普遍性、无害、储量大、使用长久等优点,具体而言:
1、普遍:太阳光普照大地,没有地域的限制,无论陆地或海洋。无论高山或岛屿,都处处皆有,可直接开发和利用,便于采集,且无须开采和运输。
2、无害: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能源之一。
3、巨大:每年到达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约相当于130万亿吨煤,其总量属现今世界上可以开发的最大能源。
4、长久:根据太阳产生的核能速率估算,氢的贮量足够维持上百亿年,而地球的寿命也约为几十亿年,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太阳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
太阳能的作用
·太阳能提供了丰富电力。用太阳能发电,解决电力危机。
·太阳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能源。
·太阳提供了丰富的热能。如太阳能热水器。
16. 核聚变核裂变哪个是清洁能源?
核聚变是太阳能资源。核裂变是核电站,核能源。
17. lng天然气是新能源吗?
lng天然气不是新能源。lng同石油一样均属于化石类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与石油能源相比,由于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排放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它属于清洁能源。新能源指的是水能,风能,潮汐能,太阳能,生物能及核能源等可再生能源,所以说lng不是新能源。
18. lng天然气是新能源吗?
lng天然气不是新能源。lng同石油一样均属于化石类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与石油能源相比,由于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排放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它属于清洁能源。新能源指的是水能,风能,潮汐能,太阳能,生物能及核能源等可再生能源,所以说lng不是新能源。
19. 核能源是什么原理?
核能源的原理涉及到核裂变和核聚变两种核反应过程。
核裂变:
核裂变是指重核(如铀、钚)被撞击或吸收中子后,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较小的核片段的过程,同时伴随着大量能量的释放。核裂变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中子源:核裂变反应需要中子作为触发物,通常通过引入中子源来提供中子。常见的中子源有放射性物质(如铀-235、钚-239)或是由反应堆产生的中子。
核裂变:当中子与重核(如铀-235)相互作用时,核会变得不稳定,进而发生核裂变。核裂变将产生两个或多个子核片段,同时释放出中子和大量的能量。
能量转换:核裂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转化。通常,这些子核片段会带走一部分能量,但多余的能量会以形式转移到周围的物质中,如冷却剂(常见的是水或氦气),使其升温。
蒸汽产生:升温的冷却剂通常用于产生蒸汽。该蒸汽驱动涡轮机转动,进而带动电力发电机产生电力。
核聚变:
核聚变是指轻核(如氢同位素氘、氚)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发生相互融合的过程,形成较重的核素。与核裂变不同,核聚变的原理与太阳内部的能源产生机制类似。核聚变的基本步骤包括:
等离子体形成:通过加热和加压,将氢等轻核物质转变为等离子体状态。在极高温度下,电子从原子核分离开来,形成一个高度电离的等离子体。
碰撞与融合:在等离子体中,高速的质子(氢的核)以强大的排斥力相互碰撞。当反应条件合适时,两个氢原子核会融合成一个氦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能量释放: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以高速带电粒子和电磁辐射的形式传递出去。这些能量可以用来产生热能,进而驱动涡轮机和电力发电机产生电力。
核能源的原理在核电站中被利用来产生电力。这种能源对比传统化石燃料更高效,且排放的温室气体较少。然而,核能源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核废料处理、安全性和核扩散的风险等,需要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20. 核聚变核裂变哪个是清洁能源?
核聚变是太阳能资源。核裂变是核电站,核能源。
21. 未来核能源汽车可以用吗?
在未来人类科技进步,可以清洁安全的将核能运用到汽车上,那个时候核能汽车就是普通的家庭用品。
22. 核能源的未来发展?
1.发展趋势明显
以化石燃料燃烧为主的火力发电是中国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中国电力部门的碳排放超过了一半以上,因此通过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以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将是中国二氧化碳减排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能源转型目标的关键。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既要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还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必须在短短不到40年的时间内实现能源转型,可谓任重道远。
中国未来非化石能源势必要进入大规模、高比例和市场化阶段,必将进一步引领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主流方向,必须充分发挥包括核能在内的低碳能源的市场主导作用,进而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主力能源的支撑。
核能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发展对于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国电力需求还将持续维持刚性增长局面。
由于天然铀的能量密度大,易于较大规模的长期储存,因此核能作为高效稳定的大型支撑性能源,将在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及电力供应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2.保持平稳有序的发展节奏
核能作为稳定可靠的清洁低碳能源,将是中国推进能源转型的重要选项。
作为兼具清洁低碳和可控出力的电源之一,核电能够比较好地匹配基础负荷的需求,可以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和确保国家能源安全,预计中国核能产业发展将持续保持积极安全有序发展的基本态势。
预计在“十四五”期间,中国将需要保持每年有8台左右核电机组核准开工的节奏,而核电发电量也有望获得大幅度的增加。
2025年,中国在运核电装机将达到7000万千瓦。
2030年,中国核电在运装机容量有望达到1.1亿千瓦,核能发电量占比达到7%。
2035年,中国核电占比可能达到10%左右。
2060年,中国核电占比可能达到20%,将与发达国家持平。
3.核能利用场景更加多元
从长期视角来看,中国必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长治久安之策。
根据中国能源资源条件,若要实现国家能源独立,那么就必须发展非化石能源,将非化石能源发展作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关键驱动力。
随着核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第四代先进核能技术的应用,除了和核能发电之外外,核能还应该有其他应用场景,比如区域城市供暖、供汽、制冷、海水淡化、工业工艺供热和核能制氢等多种综合利用的场景。
未来,中国应该发挥模块化小型堆、高温气冷堆、低温供热堆、海上浮动堆各自优势,结合国家综合能源的消费需求,建立发供热供冷、制氢、海水淡化等多能互补、多能连供的全区域中和能源体系,实现对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清洁能源。
根据研究和分析,到2060年,中国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和核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有可能将提高到80%-90%。
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量的比重可能将从目前的9.5%增长到60%-70%,而核电发电量的比重可能将从目前的5%增长到10%-20%,核电的装机容量将是目前装机容量的4.6-6.6倍,预计可以达到2.3亿-3.3亿千瓦。
虽然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来源,但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由于受到天气的影响而不稳定,需要发展稳定性电源以支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可以想象,中国未来将实施核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将传统核电企业逐步转向综合核能而且发展潜力可能巨大。
不过,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核能综合利用肯定面临诸多的技术难题,比如长距离输水和传热等系列问题、水热同传的材料问题、大规模储热技术以及运行方式问题、水热如何协同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等等问题。
对于基于第四代先进核能技术建立的核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项目,未来在商业化的推广过程中,可能面临着成本难以降低的问题,比如高温气冷堆技术的发电成本与比三代核电技术的发电成本相比,可能存在成本过高问题。
中国如果要大规模推广高温气冷堆,那么就需要不断降低成本,如果成本无法减低或没有优势,那么就不可能形成市场的竞争力。
另外,传统核电企业在转向核能综合利用时,必将面临行业格局的变革,需要重构商业模式,这也是未来势必遇到的重大挑战。
预计,国家将推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工作,落实先进核能示范工程项目建设。
23. 核能源的未来发展?
1.发展趋势明显
以化石燃料燃烧为主的火力发电是中国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中国电力部门的碳排放超过了一半以上,因此通过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以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将是中国二氧化碳减排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能源转型目标的关键。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既要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还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必须在短短不到40年的时间内实现能源转型,可谓任重道远。
中国未来非化石能源势必要进入大规模、高比例和市场化阶段,必将进一步引领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主流方向,必须充分发挥包括核能在内的低碳能源的市场主导作用,进而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主力能源的支撑。
核能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发展对于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国电力需求还将持续维持刚性增长局面。
由于天然铀的能量密度大,易于较大规模的长期储存,因此核能作为高效稳定的大型支撑性能源,将在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及电力供应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2.保持平稳有序的发展节奏
核能作为稳定可靠的清洁低碳能源,将是中国推进能源转型的重要选项。
作为兼具清洁低碳和可控出力的电源之一,核电能够比较好地匹配基础负荷的需求,可以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和确保国家能源安全,预计中国核能产业发展将持续保持积极安全有序发展的基本态势。
预计在“十四五”期间,中国将需要保持每年有8台左右核电机组核准开工的节奏,而核电发电量也有望获得大幅度的增加。
2025年,中国在运核电装机将达到7000万千瓦。
2030年,中国核电在运装机容量有望达到1.1亿千瓦,核能发电量占比达到7%。
2035年,中国核电占比可能达到10%左右。
2060年,中国核电占比可能达到20%,将与发达国家持平。
3.核能利用场景更加多元
从长期视角来看,中国必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长治久安之策。
根据中国能源资源条件,若要实现国家能源独立,那么就必须发展非化石能源,将非化石能源发展作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关键驱动力。
随着核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第四代先进核能技术的应用,除了和核能发电之外外,核能还应该有其他应用场景,比如区域城市供暖、供汽、制冷、海水淡化、工业工艺供热和核能制氢等多种综合利用的场景。
未来,中国应该发挥模块化小型堆、高温气冷堆、低温供热堆、海上浮动堆各自优势,结合国家综合能源的消费需求,建立发供热供冷、制氢、海水淡化等多能互补、多能连供的全区域中和能源体系,实现对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清洁能源。
根据研究和分析,到2060年,中国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和核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有可能将提高到80%-90%。
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量的比重可能将从目前的9.5%增长到60%-70%,而核电发电量的比重可能将从目前的5%增长到10%-20%,核电的装机容量将是目前装机容量的4.6-6.6倍,预计可以达到2.3亿-3.3亿千瓦。
虽然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来源,但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由于受到天气的影响而不稳定,需要发展稳定性电源以支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可以想象,中国未来将实施核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将传统核电企业逐步转向综合核能而且发展潜力可能巨大。
不过,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核能综合利用肯定面临诸多的技术难题,比如长距离输水和传热等系列问题、水热同传的材料问题、大规模储热技术以及运行方式问题、水热如何协同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等等问题。
对于基于第四代先进核能技术建立的核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项目,未来在商业化的推广过程中,可能面临着成本难以降低的问题,比如高温气冷堆技术的发电成本与比三代核电技术的发电成本相比,可能存在成本过高问题。
中国如果要大规模推广高温气冷堆,那么就需要不断降低成本,如果成本无法减低或没有优势,那么就不可能形成市场的竞争力。
另外,传统核电企业在转向核能综合利用时,必将面临行业格局的变革,需要重构商业模式,这也是未来势必遇到的重大挑战。
预计,国家将推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工作,落实先进核能示范工程项目建设。
24. lng天然气是新能源吗?
lng天然气不是新能源。lng同石油一样均属于化石类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与石油能源相比,由于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排放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它属于清洁能源。新能源指的是水能,风能,潮汐能,太阳能,生物能及核能源等可再生能源,所以说lng不是新能源。
25. 核能源是什么原理?
核能源的原理涉及到核裂变和核聚变两种核反应过程。
核裂变:
核裂变是指重核(如铀、钚)被撞击或吸收中子后,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较小的核片段的过程,同时伴随着大量能量的释放。核裂变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中子源:核裂变反应需要中子作为触发物,通常通过引入中子源来提供中子。常见的中子源有放射性物质(如铀-235、钚-239)或是由反应堆产生的中子。
核裂变:当中子与重核(如铀-235)相互作用时,核会变得不稳定,进而发生核裂变。核裂变将产生两个或多个子核片段,同时释放出中子和大量的能量。
能量转换:核裂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转化。通常,这些子核片段会带走一部分能量,但多余的能量会以形式转移到周围的物质中,如冷却剂(常见的是水或氦气),使其升温。
蒸汽产生:升温的冷却剂通常用于产生蒸汽。该蒸汽驱动涡轮机转动,进而带动电力发电机产生电力。
核聚变:
核聚变是指轻核(如氢同位素氘、氚)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发生相互融合的过程,形成较重的核素。与核裂变不同,核聚变的原理与太阳内部的能源产生机制类似。核聚变的基本步骤包括:
等离子体形成:通过加热和加压,将氢等轻核物质转变为等离子体状态。在极高温度下,电子从原子核分离开来,形成一个高度电离的等离子体。
碰撞与融合:在等离子体中,高速的质子(氢的核)以强大的排斥力相互碰撞。当反应条件合适时,两个氢原子核会融合成一个氦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能量释放: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以高速带电粒子和电磁辐射的形式传递出去。这些能量可以用来产生热能,进而驱动涡轮机和电力发电机产生电力。
核能源的原理在核电站中被利用来产生电力。这种能源对比传统化石燃料更高效,且排放的温室气体较少。然而,核能源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核废料处理、安全性和核扩散的风险等,需要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26. 核能源是什么原理?
核能源的原理涉及到核裂变和核聚变两种核反应过程。
核裂变:
核裂变是指重核(如铀、钚)被撞击或吸收中子后,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较小的核片段的过程,同时伴随着大量能量的释放。核裂变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中子源:核裂变反应需要中子作为触发物,通常通过引入中子源来提供中子。常见的中子源有放射性物质(如铀-235、钚-239)或是由反应堆产生的中子。
核裂变:当中子与重核(如铀-235)相互作用时,核会变得不稳定,进而发生核裂变。核裂变将产生两个或多个子核片段,同时释放出中子和大量的能量。
能量转换:核裂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转化。通常,这些子核片段会带走一部分能量,但多余的能量会以形式转移到周围的物质中,如冷却剂(常见的是水或氦气),使其升温。
蒸汽产生:升温的冷却剂通常用于产生蒸汽。该蒸汽驱动涡轮机转动,进而带动电力发电机产生电力。
核聚变:
核聚变是指轻核(如氢同位素氘、氚)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发生相互融合的过程,形成较重的核素。与核裂变不同,核聚变的原理与太阳内部的能源产生机制类似。核聚变的基本步骤包括:
等离子体形成:通过加热和加压,将氢等轻核物质转变为等离子体状态。在极高温度下,电子从原子核分离开来,形成一个高度电离的等离子体。
碰撞与融合:在等离子体中,高速的质子(氢的核)以强大的排斥力相互碰撞。当反应条件合适时,两个氢原子核会融合成一个氦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能量释放: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以高速带电粒子和电磁辐射的形式传递出去。这些能量可以用来产生热能,进而驱动涡轮机和电力发电机产生电力。
核能源的原理在核电站中被利用来产生电力。这种能源对比传统化石燃料更高效,且排放的温室气体较少。然而,核能源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核废料处理、安全性和核扩散的风险等,需要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27. 核能源是什么原理?
核能源的原理涉及到核裂变和核聚变两种核反应过程。
核裂变:
核裂变是指重核(如铀、钚)被撞击或吸收中子后,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较小的核片段的过程,同时伴随着大量能量的释放。核裂变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中子源:核裂变反应需要中子作为触发物,通常通过引入中子源来提供中子。常见的中子源有放射性物质(如铀-235、钚-239)或是由反应堆产生的中子。
核裂变:当中子与重核(如铀-235)相互作用时,核会变得不稳定,进而发生核裂变。核裂变将产生两个或多个子核片段,同时释放出中子和大量的能量。
能量转换:核裂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转化。通常,这些子核片段会带走一部分能量,但多余的能量会以形式转移到周围的物质中,如冷却剂(常见的是水或氦气),使其升温。
蒸汽产生:升温的冷却剂通常用于产生蒸汽。该蒸汽驱动涡轮机转动,进而带动电力发电机产生电力。
核聚变:
核聚变是指轻核(如氢同位素氘、氚)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发生相互融合的过程,形成较重的核素。与核裂变不同,核聚变的原理与太阳内部的能源产生机制类似。核聚变的基本步骤包括:
等离子体形成:通过加热和加压,将氢等轻核物质转变为等离子体状态。在极高温度下,电子从原子核分离开来,形成一个高度电离的等离子体。
碰撞与融合:在等离子体中,高速的质子(氢的核)以强大的排斥力相互碰撞。当反应条件合适时,两个氢原子核会融合成一个氦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能量释放: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以高速带电粒子和电磁辐射的形式传递出去。这些能量可以用来产生热能,进而驱动涡轮机和电力发电机产生电力。
核能源的原理在核电站中被利用来产生电力。这种能源对比传统化石燃料更高效,且排放的温室气体较少。然而,核能源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核废料处理、安全性和核扩散的风险等,需要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28. 太阳系核能源?
是核能源。
太阳是核聚变产生的,太阳内部连续不断发生核聚变反应,产生了巨大能量,所以太阳能的主要是核能。目前所利用的是太阳的光能,太阳能是一次能源,也是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的优点
太阳能有普遍性、无害、储量大、使用长久等优点,具体而言:
1、普遍:太阳光普照大地,没有地域的限制,无论陆地或海洋。无论高山或岛屿,都处处皆有,可直接开发和利用,便于采集,且无须开采和运输。
2、无害: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能源之一。
3、巨大:每年到达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约相当于130万亿吨煤,其总量属现今世界上可以开发的最大能源。
4、长久:根据太阳产生的核能速率估算,氢的贮量足够维持上百亿年,而地球的寿命也约为几十亿年,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太阳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
太阳能的作用
·太阳能提供了丰富电力。用太阳能发电,解决电力危机。
·太阳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能源。
·太阳提供了丰富的热能。如太阳能热水器。
29. 帕米尔高原有哪些矿藏?
帕米尔高原是地球上两条巨大山带的山结,也是亚洲大陆南部和中部地区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兴都库什山脉的结就在帕米尔。这五大山脉,它群山起伏,连绵逶迤,雪峰群立,耸入云天。帕米尔高原上有广阔的牧场,在塔什库尔干河谷地,宜农宜牧,可种青稞、小麦等多种作物。帕米尔高原矿产资源丰富,铀矿储量居亚洲首位。有色金属铅、锌、钨、锑、汞等贮藏丰富,铅、锌矿、铁矿贮藏量居中亚第一位。 帕米尔高原上有广阔的牧场,在塔什库尔干河谷地,宜农宜牧,可种青稞、小麦等多种作物,高原上居民90%以上是塔吉克人。
30. lng天然气是新能源吗?
lng天然气不是新能源。lng同石油一样均属于化石类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与石油能源相比,由于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排放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它属于清洁能源。新能源指的是水能,风能,潮汐能,太阳能,生物能及核能源等可再生能源,所以说lng不是新能源。
31. 核聚变核裂变哪个是清洁能源?
核聚变是太阳能资源。核裂变是核电站,核能源。
32. 核能的优点和缺点?
一、优点
1、清洁
与火电厂燃烧化石能源相比,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反应释放能量来发电。核能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2、环保
核能发电不会像化石能源发电那样产生二氧化碳。发展核电有助于减轻温室效应,改善气候环境
3、低耗
核电站所消耗的核燃料比同样功率的火电厂所消耗的化石燃料要少得多。
4、占地面积小
相对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来说,核能发电在占地规模及能源供应安全性方面有着显著优势。
例如,太阳能发电占地约为同等规模核能发电的20倍,风力约为80倍。另外,风能、太阳能受天气的影响较大,两者年满功率运行时数不到1500~2500小时,可运行率低于30%,远远低于核能发电的运行指标。
二、缺点
1、核能电厂会产生高低阶放射性废料,或者是使用过之核燃料,虽然所占体积不大,但因具有放射线,故必须慎重处理,且需面对相当大的政治困扰。
2、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因而比一般化石燃料电厂排放更多废热到环境裏,故核能电厂的热污染较严重。
3、核电厂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果在事故中释放到外界环境,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