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英农业新三板上市(河南省林州市合涧镇石板沟有哪些景区?)
1. 河南省林州市合涧镇石板沟有哪些景区?
红旗渠构筑在风景如画的太行山悬崖峭壁之上,达到了“雄者愈雄,险者愈险”的审美高度,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其工程量之大,工程之艰巨,工程美学价值之高,堪称人间奇迹。红旗渠不仅有雄险的自然景观,而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国际国内素有很高的知名度。仅干渠以上建筑物就有722个,其中著名的十余处工程,如红旗渠源、青年洞、空心坝、总干渠分水闸、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红英汇流、桃园渡槽、曙光洞、夺丰渡槽、水力发电站等,均可作为一级旅游资源进行开发。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主要工程之一,位于任村镇卢家拐村西,从鬼斧神工、陡峭如切的小鬼脸上穿过。因参加凿洞的突击队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故取名叫“青年洞”。由分水苑风景区乘车上行30公里,可到达青年洞风景区。这里山高水险,红旗渠悬挂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八米宽的红旗渠从山中穿过,各种文物点缀其中,天下一绝“一线天”有胜黄山,峨嵋之誉;情景交融“阳凤垴”可环视四周,触景生情,情趣满怀;胆颤心惊“铁索桥”,可凌空倚云,飘若天仙;攀崖悬壁“凌空栈道”,可体现艰苦创业的雄心壮志;轻松潇洒“滑行道”可与上山的艰难形成极大的反差。到此一游,既可观赏太行“雄、险、奇、秀”之美景,又可通过红旗渠等艰苦创业的实物使人们进一步领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真谛,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林州市旅游景点 青年洞由分水苑风景区乘车上行30公里,可到达青年洞风景区。这里山高水险,红旗渠悬挂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八米宽的红旗渠从山中穿过,各种文物点缀其中,天下一绝“一线天”有胜黄山,峨嵋之誉;情景交融“阳凤垴”可环视四周,触景生情,情趣满怀;胆颤心惊“铁索桥”,可凌空倚云,飘若天仙;攀崖悬壁“凌空栈道”,可体现艰苦创业的雄心壮志;轻松潇洒“滑行道”可与上山的艰难形成极大的反差。到此一游,既可观赏太行“雄、险、奇、秀”之美景,又可通过红旗渠等艰苦创业的实物使人们进一步领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真谛,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林州市旅游景点 黄华神苑是红旗渠·林虑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之一。黄华神苑又称黄华山,位于林州市区西7公里处,是一个以“幽谷、密林、飞瀑、古寺、黄花”五大特色而著名的山岳型风景区。?
据《林县志》记载:黄华山因“每岁晚秋,黄花满谷,故名。”华同花。黄华山一年两度黄花盛开,阳春三月,满山遍野连翘花,将黄华山打扮得流金溢彩,从山脚到山顶,随着气温的逐步升高,次第开放,花期可达一个月左右,十分壮观;每到秋末,满山遍野黄菊花,散发着诱人的芳香,令人陶醉。
黄华山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北京大学著名地理与环境学系教授陈传康,将黄华山风景概括为:“黄华神苑寺观藏,觉慈三院少林系,王母二世道家宗,天开图画风水收。”早在战国时期,赵国即在此屯兵作战,修筑长城,留下了赵南古长城遗址。赵武灵王,一代天骄,目光远大,决心改革,以振国力,他最有名的“谋胡服、习骑射”的军事变革,就在黄华商定。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山水游成熟时期,魏刘邵撰《赵都赋》中,有“置酒黄华会馆”记载。东晋年间,高僧道安在黄华游说传教。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有黄华山水风光,传说北齐丞相高欢在黄华插天峰下修建有避暑宫,现留有遗址。
天下名山僧占多,黄华神苑风景区,与历代僧 的开发建设密不可分。隋、唐时期,羽士王津携母在黄华山学道,母亡,遂建王母祠以纪念。
宋、元时期,是黄华山寺庙建设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黄华山创建了上寺、慈明院,维修扩建了下寺和王母祠。金代文学家、书画家王庭筠在黄华山隐居十年,创办了黄华书院。金代著名诗人、史学家元好问,慕名登临黄华山,写下了气势磅礴的《黄华水帘》诗。元朝时,觉仁寺十分兴盛,数百名和尚诵经习武,与中原少林寺同宗齐名,第三代主持菊庵禅师,闻名于林州黄华,建功于嵩山少林,元朝皇帝谕旨,他成为管理全国佛教的总禅师。元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被请到少林寺任方丈。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文学家、朝内中书参知政事许有壬游林虑山,著有《林虑山游记》一文,对黄华山、洪谷山风光作了记述。
万泉湖 万泉湖风景区以其拥有豫北三大涌泉群之一—石门涌泉,长年喷涌汇流成湖,四季山清水秀成景而得名,景区内大小泉水百余眼,日出水量68800吨,汇集湖面长4000余米,深20余米,凡来此观光游览者,无不对此涓涓山泉、碧波水面称奇叫绝。
万泉湖风景区的独特景观,还有石门古寺、沉金岛池、洞泉神水、探水神龟、慕景之椿和天仙桥等,沿南北两条道路有雷音寺、关蒂庙、洪泉河、络丝潭、阳台寺等名胜古迹,绮丽迷人的神话传说有雷音幕鼓、阳台晨钟、淇河晚照、石门涌泉和龙泉沟胜景,相传远古,闻名林州。景区内山道迂回,湖水碧波,宜游宜垂,景色秀丽,独具一格。
古来文人墨客常游于此,近年来林州参观游览红旗渠和太行山风景的人们慕名前来万泉湖观光,同声赞叹“旅游不到万泉湖,林州美景没看够”,红旗渠源远流长,万泉湖山清水秀,万泉湖景区作为林州旅游开发建设的一颗璀璨明珠,令万千游客注目,使各级政府所重视。
仙台山
仙台山是太行大峡谷主要景区之一,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红旗渠的故乡河南省林州市境内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中国文联书画写生基地-----林虑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太行大峡谷为“北雄风光最胜处”,仙台山则是太行大峡谷代表性景点之一。一峰独秀的仙桃峰是观赏太行大峡谷全景的最佳位置,也是太行大峡谷的标志性景点,被专家誉为“仙台远眺”景观。高21.8米的豫北第一大观音在绿树中掩映,闪耀着神秘的光芒。甲骨文十二生肖和百家姓时刻展示着古老岩层和古老文字的完美结合,带您进入“凭石问古”的独特意境。仙台山适合开展野营,攀岩,拓展,穿越等户外活动,是河南省户外运动联盟指定户外活动基地。已经形成观光游览,户外运动为一体的休闲型景区。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绿树成荫、苍翠欲滴、临海茫茫、形成独有的森林环境。太行山第一溶洞——五龙洞最高处达40米,钟乳石造型各异,形态万千。出通天洞,观鳄鱼石,神功石,听金鸡报晓(石),望五百罗汉岩,过四大金刚(石)把手的山门便可达天生桥。桥跨30米,高11.8米,其跨度之大,桥身之高为华北之最。各种奇石造型及魔岩造型地貌,体现出洞古、石奇、林幽的意境。
林州市旅游景点洪谷山简介
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是“红旗渠、林虑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之一。
洪谷山历史悠久,估计璀璨。景区内有省级文物五处,市级二处。洪谷寺初建于北齐天宝年间,先后有众多僧人云游挂锡,洪谷唐塔,巍然耸立,体现了唐代佛教文化兴盛之景况;北齐金灯寺石窟建在万丈悬崖之上,白云缭绕,神秘莫测;明代知县谢思聪造福于民,再次开渠引水,创建林州最早水利工程——谢公渠。
五代著名画家荆浩在此买田数亩,躬耕自食,沐浴闪光,隐居作画,字号“洪谷子”创立了“北方山水全景画派”,被称为“山水画开宗巨匠”。景区内还有摩崖石塔、千佛洞、三尊真容像碑、灵鹫寺等宝贵文物。
地址:林州市 合涧镇
唐塔
民间传说
龟驮经书
在洪谷有一个高高地悬崖峭壁的峰头,很像一只大龟雄卧,一块方石凌空飞来落在龟背上,人称“龟驮经书”。据传,东魏时代,洪谷佛教活动十分盛行,住着一位很有名的大和尚,佛号义泓禅师,他云游全国名山各寺,来到洪谷,爱上了这里的山水,于是纠正庇材,用了三年时间,将洪谷寺建成,大殿巍巍,金壁辉煌,各地佛教徒们骆绎不绝,洪谷寺名声大振。洪谷河瀑布大潭有一只大龟,常常在溪边晒太阳,一个小和尚到河边打水发现后,将他捉到寺内,献给义泓烹饪做汤。义泓见此特大乌龟,少说也有五百年的寿命,十分高兴,认为是洪谷活着的先师,是一大山灵,于是召集全寺和尚,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册封仪式,封它为“佛门先师”,并将其送回洪谷河潭中。说来也怪,每到洪谷寺大的佛教祭日,这只大龟就要出来亮相。于是,洪谷河大神显灵的消息不胫而走,来此地烧香磕头的人蜂拥而至,也使洪谷寺香火更加旺盛,为洪谷寺的扩建和修缮积聚了不少钱财,寺后又建起了藏经阁,收藏了许多珍贵经书。义泓禅师圆寂的当天晚上,藏经阁里的经书突然不见了,众僧人十分惊慌,纳闷是谁盗去经书。大家认真观察阁内留下的蛛丝马迹,只在一把椅子上发现有四只乌龟爪印。后来,众和尚发现山峰上出现一个巨型乌龟化身,身上背着四四方方的大石头,传为乌龟见义泓禅师而死,心情十分悲痛,与禅师建立了深厚感情的大乌龟托着他留下的经书,要随他而去,义泓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卧人死了,但佛教是永恒的,要将经书永远留给后世,于是将身驮经书而来的乌龟点化于此。
火烧狮子山
从洪谷寺西望,一座小山如雄狮高卧,翘首南天,气势磅礴,这是洪谷镇山的一大山灵和地脉,人称“狮子山”。狮子山上有两个小山峰,人称“和尚戏尼姑”。这里有个“火烧狮子山”的传说。
唐朝中期,是洪谷寺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好多知名僧人。到了唐末,战乱四起,民不聊生,佛寺开始衰落,洪谷寺来了一个说是从少林寺运有过来的僧人,高高地个子,肥头大耳,自称是走遍天下名山名寺通经达礼的佛门之人。
谁知此人是个聚众闹事,坑蒙拐骗、欺辱民女的地痞,府衙正在派兵捉拿,他削发为僧,披上袈裟,隐避逃匿于林虑洪谷寺中。时间住久了,他本性复发,又干起了坑蒙拐骗,欺辱民女的勾当,和山里山外尼姑勾勾搭搭,不行正道,被众和尚深恶痛绝。后来风声传到府衙,正是此人就是被通缉的要犯,知府派兵前来捉拿。他携一尼姑跑到狮子山树林中躲藏,大臣下令放火烧山,将此假和尚和尼姑烧死,直到现在,山上还留下和尚石和尼姑石两个小山峰。
戒猴日献花果的
在洪谷风景区北崖上有个古山洞,名曰:“戒猴洞”,此洞有个“戒猴日献花果的”的神气传说。
1400多年前的北齐时期,洪谷佛教已兴盛起来,加之这里山水风景优美,前来学佛诵经的人骆绎不绝。这个自然山洞,即为佛徒诵经的地方。
当时,洪谷山高林密,住着一群猴子,当佛徒前来诵经时,猴王就领着它的家族守在路旁,等待游人仍给他们东西吃,人与猴和睦相处,天长日久,猴王也大胆的进到山洞里来,它看到佛教徒席地而坐,双手合十,诵经不止,猴子的模仿性很大,也学者佛教徒的姿势,端坐下来,双手合十。作出十分虔诚的样子,听念诵经。大家看到这猴王十分非常有灵性,对它特别的尊重和宠爱。有一天,寺院的主持问它:“你如果愿意受戒,成为佛门弟子,就点点头,如不愿意就摇摇头。”此猴点了点头,表示愿意受戒。寺院主持就在菩萨面前按照佛教仪规给他受了戒,正是成为戒猴。说来也怪,戒猴看到佛徒们前来进香,带来水果馒头等贡品,它也每天到山里采来山果,作为贡品摆在佛像面前。从此这里有了“戒猴日献果”的故事,这个山洞就叫“戒猴洞”了。
洪谷《圆公马山塔记》碑文就有这样的记载:“按传齐天保佑中,广禅师居之,有大猴日献花果,听经法,洞因得名。”
谢思聪当砚台
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河北省滋阳县(今河北省形唐县)人士谢思聪调任林州知县。他上任后,看到林县干旱缺水,农业生产年年欠收,百姓饥渴交困的情况,心中十分沉重。他想,我是朝廷名官,黎明百姓乃衣食父母,必须发展生产,解民之困。
有一次,他携友到洪谷春游,看到一群百姓赤脊光背结社到洪谷河取水乞雨,大受启发,他想到把大家的望水盼水的迫切心情引导到凿渠引水上来,当场问乞雨百姓:“如果修渠引水出山,你们是否愿意干?"大家非常赞同,并连连给他磕头。
谢知县很快组织当地社首,查看地形,勘查渠线,计算费用,研究此事,确定了按地亩,人口,牲畜数目出工摊粮等筹资办法,引水渠道随机动工。
第二天,他带县衙到乡下查问筹资情况,在肖街村看到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婆婆领着一个头缠白孝的六岁小孙孙来向社首捐物,手里那之一副银手镯,向社首说:“孙子他爹娘因病都亡故了,我人老了孙子还小,干不动活了,我家已无他物,就送上我一直保存的一副银手镯,你们把他当了换成钱,共修渠用吧。”说罢,听说县太爷来了,一老一小又连忙跪下磕头。
谢知县被老百姓这一被撞之举感动了,他回到县衙,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铜砚台,交给衙役说:“你去把他当了,把钱捐出去,支援老百姓渠。”谢知县的砚台上刻有一个“谢”字,当铺老板听说知县当钱支援修渠,心中十分感动和钦佩,给了个高价,将烟台收藏起来。
三年后,取道修通了,各村社首纠集老百姓敲锣打鼓来到县衙,感谢县令为民引水之功德,大家抬着一块巨匾,匾上刻着两行字:“誉县令当砚台之举,铭谢公兴水利之恩。”当铺老板也赶来了,用红布包了一个小东西,解开一看,是谢公所当之砚,他说:“谢公珍物,物归原主。”官民互相叩拜,场面喜庆热烈。
天平山
天平山为林虑之脊,位于林州市区西8公里,因其“峰势峻极、上平于天”而得名,素有“北雄风光最胜处”之美誉。宋代三朝宰相韩琦曾赞曰“林虑天平山者,天下绝胜之镜也。”
宋朝殿中侍御史柳开叹曰“虽善工亦不可图画”。区内清晰蜿蜒,水声潺潺,三步一瀑,五步一潭,青山、密林、繁华交相辉映,妙趣天成。少林武术创始人僧稠在此修建天平寺,被称为“莲花佛国”。
王相岩 王相岩,又名老道岩,宝泉岩。位于林州市石板岩乡南2公里处。这里山峦起伏,奇峰异立,林深谷幽,涛声隐隐,真是奇妙无穷,美不胜收。
王相岩东有朱雀峰、北有青龙峰、南有白虎峰、西有金龟望日峰,这些大自然的奇妙杰作,正与人们常说的“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即为风水宝地相吻合。古代殷商王高宗武丁和奴隶出身的宰相傅说幼时在此生活居住;东汉名士夏馥曾在此隐居;明代河北肥乡道士赵得秀曾在此修身;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许三礼曾在此避暑。
这里为什么叫王相岩?在3300多年前,殷商王武丁和奴隶 出身的宰相傅说,曾在这里居住过,王者相者住过的地方叫王相岩,住过的小村叫王相村。
傅说是商朝第二个奴隶出身的宰相,他和商汤时期的伊尹被称为历史上的奴隶双壁,他们都是业绩辉焊商朝第22个国王武丁,在位59年。他少年时,被父亲小乙送往殷都西部的林虑山,和平民奴隶一起生活:武丁生活于下层,学会了耕作的劳动本领养成了简朴的生活习惯,并和奴隶傅说交上了朋友,傅说觉得武丁虽是商王的儿子,却没有贵族的高傲,能和贫民平等相处,很赞赏武丁。武丁和傅说在一块生活期间,感到傅说很有雄才大略,可惜是个奴隶,无人能重用他。
武丁为起用傅说,苦思冥想,谋划出了一条妙计,即利用人们的迷信心里,演了一幕威震文武百官的哑剧。
一天,武丁对大臣们说:“我当了国王,希望有一个大才大德的人帮助我治理国家,请大家举荐。大臣议论纷纷,挨个把王公贵族的名字数了一遍,武丁总是摇头叹息。蓦然间竟晕了过去,经一阵抢救,才慢慢醒来,却一言不发。就这样,武丁在宫里整整昏睡三年不语。一天,甘盘正在召集大臣们议事,武丁突然大笑起来,大臣们顿时惊呆了,武丁说:“我们商朝有希望了!我梦见先王,他给我推荐了一位大圣人,名叫傅说,说这人定能辅佐我治理好国家。大臣们信以为真,立即遵照武丁指的方向找去。最后在林虑山找到了傅说。傅说被接到殷都王宫。武丁见到当年的好朋友傅说,喜出望外,连连点头。于是 赶快让傅说换了朝服,拜为宰相,并让大臣们尊称傅说为“梦父”。傅说竭尽文韬武略之才,利用三年功夫,辅佐武丁把朝政治理的秩序井然,使商王朝达到了空前的发展。人们把他住过的悬崖岩洞称为“王相岩”,并在这里建了傅说雕像,绝壁崖头的千年古橡树,被称为王相树;他经常砍柴的山岭被称为王相岭;他经常来往活动的山沟,称为王相沟,沟口叫王相口他用过的水井叫王相并;王相树对面崭头有傅说占卜坐的石椅,称为王相椅。
2. 历史上惩恶扬善的名人和故事?
宋慈
宋慈(1186年-1249年),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人,南宋法医学家。
宋慈“博采近世所传诸书”,“会儿粹之,厘而正之”,加上多年实践经验,“增以己见”,终写成《洗冤集录》。他四任提点刑狱司,以身作则,慎重狱事,正如其所言,他真正做到了“独于狱案,审之又审,不敢萌一毫慢易心”。宋慈提出了一个合格法官的普世标准—洗冤泽物!
宋慈断明洞房凶杀案:南宋绍定末年,汀州府长汀县令赵明汝年事已高,将致仕回乡,朝廷已委派宋慈为长汀县令,十日后将从南昌来汀赴任。连日来,县衙上下人等都为新旧交接之事忙碌着。
一日早晨,一名叫苏三的人跑到县衙来报案:
“离城不远的三里坪村有孟家讨亲,本是一件喜事,谁知酒后客散,三更时分新郎突然死在床上。发觉后,一家人号啕大哭,新娘子脸色刷白,不知何因。”
老县令赵明汝一听事关人命案件,顾不得将致仕回乡,立即与县丞严必修带着仵作皂隶前去白家验尸。仵作验后报道:
“禀老爷,死者口歪舌紫,脸色青白,系中毒身死。”
赵县令回到大厅提问新娘,看她善良端庄,吓得全身打颤,不像是个新婚之夜毒杀丈夫的凶手。县令便叫大家退下,独把新娘与县衙文书留下。县令温声问道:
“我且问你,你要从实回话。你刚拜堂成亲,洞房花烛夜,想来没有什么仇怨,新郎究竟怎样死的,只要你说出实情,本县当秉公处理。”
新娘看县官口气温和,便边泣边诉:“民女名叫白兰花,昨天未时左右到达孟家,以前从没有来过。新郎怎样会死,民女也想不出道理。”
“你们俩见过面,谈过话吗?是何人给你们做媒的?”
“他到过民女家一次,阿妈叫民女出来斟茶,民女斟完茶后便进去,彼此并没有谈过话。过后爹妈提起这桩婚事征询民女意愿,民女就依从了爹妈的话,同意了这桩婚事,至于是谁作媒介绍的,民女不清楚。”
“拜堂后新郎曾进房吗,是什么时候?”
“天将黑时,听见外边客人上席,婶娘端了食物进来说:‘兰花,你也饿了,这面碗鸡要你两口子吃,这是规矩。’婶娘走后,民女朦胧间看到窗外有个影子进来,在桌边站立片刻又走出去了。只因民女头上遮着头盖,看不清楚他的面庞。
“你们新婚同床,总有话说,得老实交待清楚。”
“新郎进房来掀我的头盖道:‘兰花,这面碗鸡我们一同吃吧!’民女不想吃,便没有回答。只见他喝了几口汤,并自言自语地说,我喝醉酒了。说完就自已脱衣上床,等民女脱衣上床,他已睡着,没有谈话。”
“他死前情况怎样,总不可能是睡着无声无息地死去。”
“睡了没多久,民女发觉他翻来覆去,口里哼哼唧唧着说,好难受!民女起身一看,见他脸色大变,汗出如浆,口吐白沫。民女吓坏了,慌忙打开房门喊救人,等家中人进来,他已不会动弹,已气绝身亡。”说到这儿,兰花不由哭出声来。
“莫哭,莫哭,本县问你,你以前曾和别人谈过婚姻吗?”兰花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只是俯首说:“没……没……”,因为她年方十七,一向都在家中烧火、洗衣、养猪,很少和外人接触。
接着,县令又提问了死者的父母,老人家回道:
“儿子身体一向健旺,怎么一进新房就会死去,莫不是和这媳妇前世有冤!”接着又说:“她……她是个扫帚星,克夫命呀!”
再提审死者的婶娘:“鸡是你端进房的,是谁放毒,或者说有人唆使你放毒,故意陷害于她,如不老实交待将动刑受苦。”
婶娘哭道:“民妇先前并不认识她,与她无仇无恨,我怎么会放毒?我不曾生养,把侄儿视作亲生。老爷,民妇冤枉啊!”
赵县令与县丞观察新房,见桌上那碗面碗鸡犹在,即命呼狗来吃,不久立毙。县令嘱将死者入棺而不钉盖,候再检验。把“犯妇”兰花与婶娘上枷,押回县衙。
是夜赵县令召县丞磋商。因他即将致仕回乡,意欲县丞办理此案。县丞严必修是个老官吏,素以办案“快刀斩乱麻”著称。此时心中存了个小九九,本就想在新县令宋慈上任前展示自己的才能,听老县令如此说,正中下怀,便一口允承了下来。
翌日,县丞严必修开堂,传来死者父母、报案人苏三、地保孟老四,在狱中提出“犯妇”兰花与婶娘。堂上两边皂隶,吆喝助威,吓得兰花浑身颤抖。严必修叫开了兰花的枷,问道:
“新婚之夜,应该两情融洽,为何竟谋杀亲夫?”
“民女……民女没有谋杀亲夫。”
严必修一拍惊堂木,喝问道:“已经验明死者口歪舌紫,脸色青白,鸡中有毒。房中又只有你两人。证据确凿,岂容你抵赖?”
“大老爷,我和他只见过一面,无冤无仇,怎会害死他?况且我父母作主,自己愿意嫁给他的。”
“看你娥眉杏眼,颇有姿色,难道无人勾引吗,到了县衙大堂,你还是老实招供了吧,免受皮肉之苦。”
兰花回答道:“民女平日多在家中做事,有时出门下田也与父兄同去,实无勾引情事,大老爷,你可要有真凭实据啊,不能冤枉民女啊!”
严必修一听,双眉倒竖,吼道:“好一张利嘴啊,看来本就是个刁妇。哼,大堂之上,你想隐瞒抵赖,可打错主意。我再问你,为什么洞房之夜要谋杀亲夫,用的什么毒药?”
兰花泪流满面,高声喊道:“大老爷,民女确实冤枉啊!”
严必修又问死者父母:“你们可知道她以前曾和谁家谈过亲,曾有谁常和她家有来往?”
“这可不知道,只听说她做事很勤快,人都夸她,只是我儿在酒席上还好好的,一进新房就死在床上,不知谁放的毒?”
县丞严必修又问报案人苏三:“为什么他家里人不来报案,而是你来报案,你和他家是何亲故,如此关心?”
苏三答道:“小民与他家是邻居,因见他全家都恸哭在房中,事关人命案子,怎能无关呢?”
再问婶娘:“面碗鸡她的家娘不端,却要你端?放毒的事肯定与你有关,如不实说,当判你与犯妇同罪。”
婶娘吓得连连叩头道:“大老爷啊!民妇冤枉啊,民妇一向待侄儿视如亲生,岂会狠心放毒,可也没见谁放毒啊?”
县丞严必修问来问去,不得要领,心里烦躁,便一拍惊堂木,指着兰花道:
“房中只你二人在场,新郎死在床上,人证物证俱在,你不招,那就尝尝苦刑的滋味,或许你就老实肯招了。”说完,他抓起一支刑签丢在地上,喊声“上刑”。
但见两个如狼似虎的皂吏冲上前来,把兰花十指上了夹。俗话说“十指痛人心”,钳夹一抽紧,只痛得她如针刺心肝,额上滴滴汗珠如豆,一霎间便晕了过去。县丞方才叫松刑。皂隶在这兰花脸上喷了些冷水,好一会才苏醒过来。县丞瞪着眼斥道:
“白兰花,到了县衙大堂,怎容你抵赖,你招还是不招?”
秀兰十指紫黑,疼痛难忍。县丞的话她听不清楚,只觉得两耳轰鸣,好久都答不上话来。县丞见了,大怒,又吼道:
“大刑伺候。”
两个皂隶抬上一盆火炭,里面烧着两把火红的烙铁。兰花看了全身都凉了半截。她想:“这是前世的冤债,招也是死,不招受尽苦刑也是死。”她横下一条心,大声回答道:
“看来只有做个冤死鬼了!我招就是了,是我毒死的!”
县丞严必修狞笑道:“你用什么毒药,什么时候放的?”
兰花只听说过砒霜会毒死人,就说:“是用砒霜,没有旁人的时候放在鸡汤里。”
“你为什么要毒死他?”兰花实在说不出原因,便低头不语。县丞见她不答,也不去理她,当堂判道:
“杀人偿命,法不徇情,既然招认,你就在供词上画押吧!”
兰花心如铅铁,撑起身子在“口供”记录上面连画了三个圈圈。县丞一声“退堂”。狱吏上前给秀兰戴了枷,把她打入死牢里。
县丞严必修向县令禀报了审案经过,赵县令心有疑虑,他思考再三道:“人命关天,不草率,可将案情如实上报,等新县令上任后再行定夺。”
且说报案人苏三与孟家隔邻,先以捕蛇为业,后做起贩牛生意,颇有资财,却爱好女色。他原配毛氏是童养媳成婚,由于姿色平常,为人老实,苏三嫌弃,婚后一年多就诬其不贞,一纸休书把她逐回娘家。苏三往赣南诸县贩牛,赶回汀城出售,常住于营背街金沙河畔的悦朋客栈。
客栈老板娘柳红英虽年近三十,却白皙娇好,眼睛水灵,擅长炒炖牛肉,卤腊拼盘,更善于招徕宾客,故生意做得红火。
她原是苦弥岽下山里人,随夫来到城里开客栈,不到一年,丈夫征调南疆服役。此后,单靠红英独立撑持门店。苏三做牛贩生意,有时滞销,便也自宰牛出售,有时便宜赊卖给红英加工,方便顾客。闲着无事也帮红英做引起粗活,红英对他颇有好感。
悦朋客栈原是旧房,年前典来装修的,今老房东去世,欠下债务,后代要将房产卖掉。一日,红英对苏三试探道:“苏老板,这房子我想买下,只是还差点款项不敷,不知苏老板能否代借我一些银子吗?利息按月照付。”
苏三对她早已垂涎三尺,便赶快拿出银两包袱道:“这里有买牛的银钱80两,先借与你,算什么息?待你有钱还我就是。”红英很是感激。当夜,红英炒了几盘菜,亲自陪苏三喝酒,边喝边谈,两人都有醉意。苏三挑逗道:“你很难得,丈夫出门一年余,没人敢进你房间半步,你难道真的不感寂寞?”
“每天累得腰酸腰痛,哪里还懂得什么寂寞。”苏三看她酒后两颊红晕,饶有春意,便轻声道:“我能进房一步吗?”红英望着他佯嗔道:“你不怕打就进来。”“你不关房门,我就敢进去。”
是夜二更过后,房客都已睡静。苏三悄悄摸到红英房门口,见房内尚有烛光,一推门,果然末关。他便大胆进房,把门关了。这一夜,久旱逢雨,一对男女,自是情意浓洽,相识恨晚。自此成为露水夫妻。“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久了,桃色新闻便传扬开了。
二年多后,红英丈夫自南疆回来,以战功封为偏将,因作战时大腿受伤,调回长汀兼管缉盗之职。一对情人虽然情意尚存,却没有机会接触,于是红英便劝苏三另找一个年青的妻子。
白兰花长得清秀娴静,在于县西村算是个美女。苏三早已垂涎,曾托人说亲,愿出90两白银为聘金。由于苏三有“艳事”传闻,兰花父母均不同意。有次苏三、兰花在田坝相遇,苏三赠金戒指为铒,不料兰花看都不看,忙转身快步走回家中。不久,她受聘给孟家。
这使苏三感到恼火,心里忿恨。婚前,苏三曾找孟清,说他与兰花家先有谈婚,不应夺人之爱,孟清道:“婚姻全凭缘份,怎能说是夺人之爱?”“我愿送你白银50两,劝你把这婚事退了,别找一个俏婚妇。”“你有钱不要摆阔气。”气得苏三挥着拳头骂娘,被个白头樵夫听到。这是一条线索。只是县丞严必修没有深入查访,凭主观判断,岂能不造成冤案!这是后话。
新县令宋慈不日上任,赵县令已告养回家。县丞谒见宋县令,不免谈到“新娘毒死新郎”一案。宋慈关心民瘼,当天就调了案卷、验尸记录,发现了不少疑点。翌日,宋慈派出亲信随从到事发地三里坪和兰花娘家于县西村暗中查访,自已亲自带着衙役、差隶、仵作到三里坪再次开棺验尸。
到了三里坪,由于这段时间天气较冷,故开棺后察看尸体尚未腐烂,只是臭气难闻。宋慈命抬出坪中检验,周围站着不少人观望。仵作喷过烧酒,几个衙役把尸体抬在谷笪上反复认真检验。宋慈问仵作:“是否砒霜致毒?还是其他毒药引发致死?”
仵作认真验过,答道:“不是砒霜,因仍无血,也不是断肠草,因腹脐肛门无血;尸体青白,舌头与双手黑紫色,要开腔检查。”宋慈乃亲自检验一遍,并道:“据前次验尸记录,有一只大狗将放毒鸡肉与汤食尽,二刻钟全身痉挛而死,找出这只死狗来。”不久,孟家人将已埋土的死狗拖来。宋慈命仵作先将胸腹部毛剃去,明显颜色呈青白而带有紫色斑点,再剖开胸腹腔,胃内有鸡肉糜烂残渣,细验后发现有蛇腥气。宋慈乃入屋私问死者父亲道:“此地有以捉蛇养蛇为业的人吗?”其父答道:“有,隔邻苏三,”即报案人。此时派到三里坪调查的吏员来报:“报案人苏三忙于打探消息,事有可疑。”
宋慈命吏员在苏三近邻带一老年妇女来问话,宋慈与老妇闲谈约四五刻钟,然后让她回家。宋慈随即派人暗里跟着,看有谁找她问话。果然苏三到她家中,询问宋慈问话情况。宋慈便迅传苏三到来问道:“你当时报案是怎样报的?”苏三滚瓜烂熟又说了一遍。宋慈瞪着眼睛看了他一刻,却不再问讯,看他虽然故作镇静,脸上却皮肉颤动,惊恐不安。宋慈便命搜查其家,搜出毒蛇20条,蛇毒1瓶。宋县令已经心中有数,便命本村地保孟老四上前问道:“你应该有有去孟家喝喜酒,可曾看见苏三,他中途有没有离开过席位?你要如实讲来,如有包庇,其罪不赦。”
“禀大人,苏三确有来喝喜酒,还与我同桌;但觉得他精神恍惚,中途确曾离开过席,好似无心喝酒。另外,我还发现村后一个小鱼塘,大小鱼都死光了。”宋慈命衙役数人前往小鱼塘将水放干,寻找有无什么物证。二刻钟后回报,在塘底搜出小瓷瓶一个,与苏三家中搜出蛇毒瓶子一模一样。至此,所有证据都指向报案人苏三。宋慈便在孟家门口传言,如有人知道苏三情况,前来揭发作证者赏银十两;知情不报者,犯包庇罪,判处坐牢监禁。然后宋慈一行押着人犯苏三回衙,关入单人囚牢。
几天后,去于县西村调查取证的已回,并带来兰花胞兄,呈申冤状。去营背悦朋客栈附近调查取证的也陆续取证回衙。宋慈遂定于寒食节那天开堂审判洞房凶杀一案。
开审这天,宋县令主审,主薄古采英、县尉陈正夫陪审。县丞严必修及仵作一旁听审。宋慈先叫白兰花上堂,除去枷镣,再传兰花胞兄上堂道:“白令明,你的申冤状,我已看过,你再陈述一遍。”
白令明下跪下道:“胞妹兰花确实冤枉!她年方十八岁。胆小怕事。她的婚事,是由我父母作主,她自己亦表示同意。往日孟清来我家,只见过一面,无仇无恨,何以新婚之夜,兰花会毒死新郎?县衙老爷既没有到我村调查,也没有去调查三里村孟家有无仇人,就一审定案,我白令明愿以生命担保我胞妹决不会新婚之夜无缘无故毒杀新郎。请青天大老爷审清案情,以免滥杀无辜,造成冤案。请大人明察。”
“孟家提亲之前,还有谁家来你家提过亲,有无本村人与你妹频繁往来?你得说实话,方能救你妹一命。”
“有牛贩子苏三来提过亲,肯出90两白银为聘礼,还说等到我大婚时他还会尽力帮助。
“苏三愿出90两,你父母为何没有答应他?”
“婚姻要靠双方自愿;总得要妹妹自己愿意方可。苏三虽有钱财,但他年龄比我妹大十来岁,更主要的是他在西村名声不好,曾骗奸过杂货店的女儿,又和古家媳妇打得火热,故好人家女子谁也不肯嫁给他。”
宋慈道:“你讲的如果不是实话,要判诬告罪,下去吧!”
接着又提问悦朋客栈女老板柳红英道:
“你开客栈的资金是否苏三所出?据调查,你曾和苏三同居过,得了多少银两,按实说来,本县当酌情处理。”
柳红英自知有错,据实道:
“民妇夫妻上城开客栈,全是丈夫筹措资金。丈夫被调南疆出征后,苏三来住店,因买店时民妇向他借得白银80两。民妇并没意思勾引他。一夜酒后,他偷进民妇房中,民妇无力抗拒,就糊里糊涂做下了蠢事。此后来来往往,有过一段时间,,这是实话。但民妇并非卖身自贱。自丈夫归后,他不敢来,从此再没有纠葛。”
宋慈又传白头老樵夫上堂问话,老樵夫陈述苏三某日曾与死者孟清争执的原话。
宋慈道:“据重新验尸,是蛇毒致死。三里坪村只有罪犯苏三养毒蛇。现请主簿宣读重新验尸及调查的经过。”读毕,提案犯苏三上堂。宋慈问道:“现人证物证俱在,你尚有何言?”苏三无话可说,面色灰白,遂命画押。宋慈判道:
“罪犯苏三好色,为争娶兰花不成,忿而用毒液谋杀孟清,罪大恶极,处以极刑,候呈州守批复执行。红英与罪犯勾搭成奸,罚白银100两为孟家治丧之用。兰花无罪释放,由其兄带回家中。白兰花,只是本县要问,你为何画押时连画三个圈圈。”
兰花上前跪拜谢恩。然后道:
“天冤枉人,有神不灵;地冤枉人,有地无门;人冤枉人,无罪受刑!”
宋慈听着,眼瞪严必修训斥道道:“为官执法者要重证据,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尔为官二十多年靠酷刑逼供,造成冤案,停职候参。仵作验尸马虎应付,判坐牢半年,以示儆戒。”经此一案,汀城百姓无不称誉宋慈为宋青天。
3. 河南省林州市合涧镇石板沟有哪些景区?
红旗渠构筑在风景如画的太行山悬崖峭壁之上,达到了“雄者愈雄,险者愈险”的审美高度,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其工程量之大,工程之艰巨,工程美学价值之高,堪称人间奇迹。红旗渠不仅有雄险的自然景观,而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国际国内素有很高的知名度。仅干渠以上建筑物就有722个,其中著名的十余处工程,如红旗渠源、青年洞、空心坝、总干渠分水闸、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红英汇流、桃园渡槽、曙光洞、夺丰渡槽、水力发电站等,均可作为一级旅游资源进行开发。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主要工程之一,位于任村镇卢家拐村西,从鬼斧神工、陡峭如切的小鬼脸上穿过。因参加凿洞的突击队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故取名叫“青年洞”。由分水苑风景区乘车上行30公里,可到达青年洞风景区。这里山高水险,红旗渠悬挂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八米宽的红旗渠从山中穿过,各种文物点缀其中,天下一绝“一线天”有胜黄山,峨嵋之誉;情景交融“阳凤垴”可环视四周,触景生情,情趣满怀;胆颤心惊“铁索桥”,可凌空倚云,飘若天仙;攀崖悬壁“凌空栈道”,可体现艰苦创业的雄心壮志;轻松潇洒“滑行道”可与上山的艰难形成极大的反差。到此一游,既可观赏太行“雄、险、奇、秀”之美景,又可通过红旗渠等艰苦创业的实物使人们进一步领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真谛,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林州市旅游景点 青年洞由分水苑风景区乘车上行30公里,可到达青年洞风景区。这里山高水险,红旗渠悬挂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八米宽的红旗渠从山中穿过,各种文物点缀其中,天下一绝“一线天”有胜黄山,峨嵋之誉;情景交融“阳凤垴”可环视四周,触景生情,情趣满怀;胆颤心惊“铁索桥”,可凌空倚云,飘若天仙;攀崖悬壁“凌空栈道”,可体现艰苦创业的雄心壮志;轻松潇洒“滑行道”可与上山的艰难形成极大的反差。到此一游,既可观赏太行“雄、险、奇、秀”之美景,又可通过红旗渠等艰苦创业的实物使人们进一步领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真谛,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林州市旅游景点 黄华神苑是红旗渠·林虑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之一。黄华神苑又称黄华山,位于林州市区西7公里处,是一个以“幽谷、密林、飞瀑、古寺、黄花”五大特色而著名的山岳型风景区。?
据《林县志》记载:黄华山因“每岁晚秋,黄花满谷,故名。”华同花。黄华山一年两度黄花盛开,阳春三月,满山遍野连翘花,将黄华山打扮得流金溢彩,从山脚到山顶,随着气温的逐步升高,次第开放,花期可达一个月左右,十分壮观;每到秋末,满山遍野黄菊花,散发着诱人的芳香,令人陶醉。
黄华山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北京大学著名地理与环境学系教授陈传康,将黄华山风景概括为:“黄华神苑寺观藏,觉慈三院少林系,王母二世道家宗,天开图画风水收。”早在战国时期,赵国即在此屯兵作战,修筑长城,留下了赵南古长城遗址。赵武灵王,一代天骄,目光远大,决心改革,以振国力,他最有名的“谋胡服、习骑射”的军事变革,就在黄华商定。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山水游成熟时期,魏刘邵撰《赵都赋》中,有“置酒黄华会馆”记载。东晋年间,高僧道安在黄华游说传教。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有黄华山水风光,传说北齐丞相高欢在黄华插天峰下修建有避暑宫,现留有遗址。
天下名山僧占多,黄华神苑风景区,与历代僧 的开发建设密不可分。隋、唐时期,羽士王津携母在黄华山学道,母亡,遂建王母祠以纪念。
宋、元时期,是黄华山寺庙建设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黄华山创建了上寺、慈明院,维修扩建了下寺和王母祠。金代文学家、书画家王庭筠在黄华山隐居十年,创办了黄华书院。金代著名诗人、史学家元好问,慕名登临黄华山,写下了气势磅礴的《黄华水帘》诗。元朝时,觉仁寺十分兴盛,数百名和尚诵经习武,与中原少林寺同宗齐名,第三代主持菊庵禅师,闻名于林州黄华,建功于嵩山少林,元朝皇帝谕旨,他成为管理全国佛教的总禅师。元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被请到少林寺任方丈。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文学家、朝内中书参知政事许有壬游林虑山,著有《林虑山游记》一文,对黄华山、洪谷山风光作了记述。
万泉湖 万泉湖风景区以其拥有豫北三大涌泉群之一—石门涌泉,长年喷涌汇流成湖,四季山清水秀成景而得名,景区内大小泉水百余眼,日出水量68800吨,汇集湖面长4000余米,深20余米,凡来此观光游览者,无不对此涓涓山泉、碧波水面称奇叫绝。
万泉湖风景区的独特景观,还有石门古寺、沉金岛池、洞泉神水、探水神龟、慕景之椿和天仙桥等,沿南北两条道路有雷音寺、关蒂庙、洪泉河、络丝潭、阳台寺等名胜古迹,绮丽迷人的神话传说有雷音幕鼓、阳台晨钟、淇河晚照、石门涌泉和龙泉沟胜景,相传远古,闻名林州。景区内山道迂回,湖水碧波,宜游宜垂,景色秀丽,独具一格。
古来文人墨客常游于此,近年来林州参观游览红旗渠和太行山风景的人们慕名前来万泉湖观光,同声赞叹“旅游不到万泉湖,林州美景没看够”,红旗渠源远流长,万泉湖山清水秀,万泉湖景区作为林州旅游开发建设的一颗璀璨明珠,令万千游客注目,使各级政府所重视。
仙台山
仙台山是太行大峡谷主要景区之一,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红旗渠的故乡河南省林州市境内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中国文联书画写生基地-----林虑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太行大峡谷为“北雄风光最胜处”,仙台山则是太行大峡谷代表性景点之一。一峰独秀的仙桃峰是观赏太行大峡谷全景的最佳位置,也是太行大峡谷的标志性景点,被专家誉为“仙台远眺”景观。高21.8米的豫北第一大观音在绿树中掩映,闪耀着神秘的光芒。甲骨文十二生肖和百家姓时刻展示着古老岩层和古老文字的完美结合,带您进入“凭石问古”的独特意境。仙台山适合开展野营,攀岩,拓展,穿越等户外活动,是河南省户外运动联盟指定户外活动基地。已经形成观光游览,户外运动为一体的休闲型景区。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绿树成荫、苍翠欲滴、临海茫茫、形成独有的森林环境。太行山第一溶洞——五龙洞最高处达40米,钟乳石造型各异,形态万千。出通天洞,观鳄鱼石,神功石,听金鸡报晓(石),望五百罗汉岩,过四大金刚(石)把手的山门便可达天生桥。桥跨30米,高11.8米,其跨度之大,桥身之高为华北之最。各种奇石造型及魔岩造型地貌,体现出洞古、石奇、林幽的意境。
林州市旅游景点洪谷山简介
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是“红旗渠、林虑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之一。
洪谷山历史悠久,估计璀璨。景区内有省级文物五处,市级二处。洪谷寺初建于北齐天宝年间,先后有众多僧人云游挂锡,洪谷唐塔,巍然耸立,体现了唐代佛教文化兴盛之景况;北齐金灯寺石窟建在万丈悬崖之上,白云缭绕,神秘莫测;明代知县谢思聪造福于民,再次开渠引水,创建林州最早水利工程——谢公渠。
五代著名画家荆浩在此买田数亩,躬耕自食,沐浴闪光,隐居作画,字号“洪谷子”创立了“北方山水全景画派”,被称为“山水画开宗巨匠”。景区内还有摩崖石塔、千佛洞、三尊真容像碑、灵鹫寺等宝贵文物。
地址:林州市 合涧镇
唐塔
民间传说
龟驮经书
在洪谷有一个高高地悬崖峭壁的峰头,很像一只大龟雄卧,一块方石凌空飞来落在龟背上,人称“龟驮经书”。据传,东魏时代,洪谷佛教活动十分盛行,住着一位很有名的大和尚,佛号义泓禅师,他云游全国名山各寺,来到洪谷,爱上了这里的山水,于是纠正庇材,用了三年时间,将洪谷寺建成,大殿巍巍,金壁辉煌,各地佛教徒们骆绎不绝,洪谷寺名声大振。洪谷河瀑布大潭有一只大龟,常常在溪边晒太阳,一个小和尚到河边打水发现后,将他捉到寺内,献给义泓烹饪做汤。义泓见此特大乌龟,少说也有五百年的寿命,十分高兴,认为是洪谷活着的先师,是一大山灵,于是召集全寺和尚,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册封仪式,封它为“佛门先师”,并将其送回洪谷河潭中。说来也怪,每到洪谷寺大的佛教祭日,这只大龟就要出来亮相。于是,洪谷河大神显灵的消息不胫而走,来此地烧香磕头的人蜂拥而至,也使洪谷寺香火更加旺盛,为洪谷寺的扩建和修缮积聚了不少钱财,寺后又建起了藏经阁,收藏了许多珍贵经书。义泓禅师圆寂的当天晚上,藏经阁里的经书突然不见了,众僧人十分惊慌,纳闷是谁盗去经书。大家认真观察阁内留下的蛛丝马迹,只在一把椅子上发现有四只乌龟爪印。后来,众和尚发现山峰上出现一个巨型乌龟化身,身上背着四四方方的大石头,传为乌龟见义泓禅师而死,心情十分悲痛,与禅师建立了深厚感情的大乌龟托着他留下的经书,要随他而去,义泓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卧人死了,但佛教是永恒的,要将经书永远留给后世,于是将身驮经书而来的乌龟点化于此。
火烧狮子山
从洪谷寺西望,一座小山如雄狮高卧,翘首南天,气势磅礴,这是洪谷镇山的一大山灵和地脉,人称“狮子山”。狮子山上有两个小山峰,人称“和尚戏尼姑”。这里有个“火烧狮子山”的传说。
唐朝中期,是洪谷寺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好多知名僧人。到了唐末,战乱四起,民不聊生,佛寺开始衰落,洪谷寺来了一个说是从少林寺运有过来的僧人,高高地个子,肥头大耳,自称是走遍天下名山名寺通经达礼的佛门之人。
谁知此人是个聚众闹事,坑蒙拐骗、欺辱民女的地痞,府衙正在派兵捉拿,他削发为僧,披上袈裟,隐避逃匿于林虑洪谷寺中。时间住久了,他本性复发,又干起了坑蒙拐骗,欺辱民女的勾当,和山里山外尼姑勾勾搭搭,不行正道,被众和尚深恶痛绝。后来风声传到府衙,正是此人就是被通缉的要犯,知府派兵前来捉拿。他携一尼姑跑到狮子山树林中躲藏,大臣下令放火烧山,将此假和尚和尼姑烧死,直到现在,山上还留下和尚石和尼姑石两个小山峰。
戒猴日献花果的
在洪谷风景区北崖上有个古山洞,名曰:“戒猴洞”,此洞有个“戒猴日献花果的”的神气传说。
1400多年前的北齐时期,洪谷佛教已兴盛起来,加之这里山水风景优美,前来学佛诵经的人骆绎不绝。这个自然山洞,即为佛徒诵经的地方。
当时,洪谷山高林密,住着一群猴子,当佛徒前来诵经时,猴王就领着它的家族守在路旁,等待游人仍给他们东西吃,人与猴和睦相处,天长日久,猴王也大胆的进到山洞里来,它看到佛教徒席地而坐,双手合十,诵经不止,猴子的模仿性很大,也学者佛教徒的姿势,端坐下来,双手合十。作出十分虔诚的样子,听念诵经。大家看到这猴王十分非常有灵性,对它特别的尊重和宠爱。有一天,寺院的主持问它:“你如果愿意受戒,成为佛门弟子,就点点头,如不愿意就摇摇头。”此猴点了点头,表示愿意受戒。寺院主持就在菩萨面前按照佛教仪规给他受了戒,正是成为戒猴。说来也怪,戒猴看到佛徒们前来进香,带来水果馒头等贡品,它也每天到山里采来山果,作为贡品摆在佛像面前。从此这里有了“戒猴日献果”的故事,这个山洞就叫“戒猴洞”了。
洪谷《圆公马山塔记》碑文就有这样的记载:“按传齐天保佑中,广禅师居之,有大猴日献花果,听经法,洞因得名。”
谢思聪当砚台
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河北省滋阳县(今河北省形唐县)人士谢思聪调任林州知县。他上任后,看到林县干旱缺水,农业生产年年欠收,百姓饥渴交困的情况,心中十分沉重。他想,我是朝廷名官,黎明百姓乃衣食父母,必须发展生产,解民之困。
有一次,他携友到洪谷春游,看到一群百姓赤脊光背结社到洪谷河取水乞雨,大受启发,他想到把大家的望水盼水的迫切心情引导到凿渠引水上来,当场问乞雨百姓:“如果修渠引水出山,你们是否愿意干?"大家非常赞同,并连连给他磕头。
谢知县很快组织当地社首,查看地形,勘查渠线,计算费用,研究此事,确定了按地亩,人口,牲畜数目出工摊粮等筹资办法,引水渠道随机动工。
第二天,他带县衙到乡下查问筹资情况,在肖街村看到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婆婆领着一个头缠白孝的六岁小孙孙来向社首捐物,手里那之一副银手镯,向社首说:“孙子他爹娘因病都亡故了,我人老了孙子还小,干不动活了,我家已无他物,就送上我一直保存的一副银手镯,你们把他当了换成钱,共修渠用吧。”说罢,听说县太爷来了,一老一小又连忙跪下磕头。
谢知县被老百姓这一被撞之举感动了,他回到县衙,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铜砚台,交给衙役说:“你去把他当了,把钱捐出去,支援老百姓渠。”谢知县的砚台上刻有一个“谢”字,当铺老板听说知县当钱支援修渠,心中十分感动和钦佩,给了个高价,将烟台收藏起来。
三年后,取道修通了,各村社首纠集老百姓敲锣打鼓来到县衙,感谢县令为民引水之功德,大家抬着一块巨匾,匾上刻着两行字:“誉县令当砚台之举,铭谢公兴水利之恩。”当铺老板也赶来了,用红布包了一个小东西,解开一看,是谢公所当之砚,他说:“谢公珍物,物归原主。”官民互相叩拜,场面喜庆热烈。
天平山
天平山为林虑之脊,位于林州市区西8公里,因其“峰势峻极、上平于天”而得名,素有“北雄风光最胜处”之美誉。宋代三朝宰相韩琦曾赞曰“林虑天平山者,天下绝胜之镜也。”
宋朝殿中侍御史柳开叹曰“虽善工亦不可图画”。区内清晰蜿蜒,水声潺潺,三步一瀑,五步一潭,青山、密林、繁华交相辉映,妙趣天成。少林武术创始人僧稠在此修建天平寺,被称为“莲花佛国”。
王相岩 王相岩,又名老道岩,宝泉岩。位于林州市石板岩乡南2公里处。这里山峦起伏,奇峰异立,林深谷幽,涛声隐隐,真是奇妙无穷,美不胜收。
王相岩东有朱雀峰、北有青龙峰、南有白虎峰、西有金龟望日峰,这些大自然的奇妙杰作,正与人们常说的“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即为风水宝地相吻合。古代殷商王高宗武丁和奴隶出身的宰相傅说幼时在此生活居住;东汉名士夏馥曾在此隐居;明代河北肥乡道士赵得秀曾在此修身;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许三礼曾在此避暑。
这里为什么叫王相岩?在3300多年前,殷商王武丁和奴隶 出身的宰相傅说,曾在这里居住过,王者相者住过的地方叫王相岩,住过的小村叫王相村。
傅说是商朝第二个奴隶出身的宰相,他和商汤时期的伊尹被称为历史上的奴隶双壁,他们都是业绩辉焊商朝第22个国王武丁,在位59年。他少年时,被父亲小乙送往殷都西部的林虑山,和平民奴隶一起生活:武丁生活于下层,学会了耕作的劳动本领养成了简朴的生活习惯,并和奴隶傅说交上了朋友,傅说觉得武丁虽是商王的儿子,却没有贵族的高傲,能和贫民平等相处,很赞赏武丁。武丁和傅说在一块生活期间,感到傅说很有雄才大略,可惜是个奴隶,无人能重用他。
武丁为起用傅说,苦思冥想,谋划出了一条妙计,即利用人们的迷信心里,演了一幕威震文武百官的哑剧。
一天,武丁对大臣们说:“我当了国王,希望有一个大才大德的人帮助我治理国家,请大家举荐。大臣议论纷纷,挨个把王公贵族的名字数了一遍,武丁总是摇头叹息。蓦然间竟晕了过去,经一阵抢救,才慢慢醒来,却一言不发。就这样,武丁在宫里整整昏睡三年不语。一天,甘盘正在召集大臣们议事,武丁突然大笑起来,大臣们顿时惊呆了,武丁说:“我们商朝有希望了!我梦见先王,他给我推荐了一位大圣人,名叫傅说,说这人定能辅佐我治理好国家。大臣们信以为真,立即遵照武丁指的方向找去。最后在林虑山找到了傅说。傅说被接到殷都王宫。武丁见到当年的好朋友傅说,喜出望外,连连点头。于是 赶快让傅说换了朝服,拜为宰相,并让大臣们尊称傅说为“梦父”。傅说竭尽文韬武略之才,利用三年功夫,辅佐武丁把朝政治理的秩序井然,使商王朝达到了空前的发展。人们把他住过的悬崖岩洞称为“王相岩”,并在这里建了傅说雕像,绝壁崖头的千年古橡树,被称为王相树;他经常砍柴的山岭被称为王相岭;他经常来往活动的山沟,称为王相沟,沟口叫王相口他用过的水井叫王相并;王相树对面崭头有傅说占卜坐的石椅,称为王相椅。
4. 历史上惩恶扬善的名人和故事?
宋慈
宋慈(1186年-1249年),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人,南宋法医学家。
宋慈“博采近世所传诸书”,“会儿粹之,厘而正之”,加上多年实践经验,“增以己见”,终写成《洗冤集录》。他四任提点刑狱司,以身作则,慎重狱事,正如其所言,他真正做到了“独于狱案,审之又审,不敢萌一毫慢易心”。宋慈提出了一个合格法官的普世标准—洗冤泽物!
宋慈断明洞房凶杀案:南宋绍定末年,汀州府长汀县令赵明汝年事已高,将致仕回乡,朝廷已委派宋慈为长汀县令,十日后将从南昌来汀赴任。连日来,县衙上下人等都为新旧交接之事忙碌着。
一日早晨,一名叫苏三的人跑到县衙来报案:
“离城不远的三里坪村有孟家讨亲,本是一件喜事,谁知酒后客散,三更时分新郎突然死在床上。发觉后,一家人号啕大哭,新娘子脸色刷白,不知何因。”
老县令赵明汝一听事关人命案件,顾不得将致仕回乡,立即与县丞严必修带着仵作皂隶前去白家验尸。仵作验后报道:
“禀老爷,死者口歪舌紫,脸色青白,系中毒身死。”
赵县令回到大厅提问新娘,看她善良端庄,吓得全身打颤,不像是个新婚之夜毒杀丈夫的凶手。县令便叫大家退下,独把新娘与县衙文书留下。县令温声问道:
“我且问你,你要从实回话。你刚拜堂成亲,洞房花烛夜,想来没有什么仇怨,新郎究竟怎样死的,只要你说出实情,本县当秉公处理。”
新娘看县官口气温和,便边泣边诉:“民女名叫白兰花,昨天未时左右到达孟家,以前从没有来过。新郎怎样会死,民女也想不出道理。”
“你们俩见过面,谈过话吗?是何人给你们做媒的?”
“他到过民女家一次,阿妈叫民女出来斟茶,民女斟完茶后便进去,彼此并没有谈过话。过后爹妈提起这桩婚事征询民女意愿,民女就依从了爹妈的话,同意了这桩婚事,至于是谁作媒介绍的,民女不清楚。”
“拜堂后新郎曾进房吗,是什么时候?”
“天将黑时,听见外边客人上席,婶娘端了食物进来说:‘兰花,你也饿了,这面碗鸡要你两口子吃,这是规矩。’婶娘走后,民女朦胧间看到窗外有个影子进来,在桌边站立片刻又走出去了。只因民女头上遮着头盖,看不清楚他的面庞。
“你们新婚同床,总有话说,得老实交待清楚。”
“新郎进房来掀我的头盖道:‘兰花,这面碗鸡我们一同吃吧!’民女不想吃,便没有回答。只见他喝了几口汤,并自言自语地说,我喝醉酒了。说完就自已脱衣上床,等民女脱衣上床,他已睡着,没有谈话。”
“他死前情况怎样,总不可能是睡着无声无息地死去。”
“睡了没多久,民女发觉他翻来覆去,口里哼哼唧唧着说,好难受!民女起身一看,见他脸色大变,汗出如浆,口吐白沫。民女吓坏了,慌忙打开房门喊救人,等家中人进来,他已不会动弹,已气绝身亡。”说到这儿,兰花不由哭出声来。
“莫哭,莫哭,本县问你,你以前曾和别人谈过婚姻吗?”兰花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只是俯首说:“没……没……”,因为她年方十七,一向都在家中烧火、洗衣、养猪,很少和外人接触。
接着,县令又提问了死者的父母,老人家回道:
“儿子身体一向健旺,怎么一进新房就会死去,莫不是和这媳妇前世有冤!”接着又说:“她……她是个扫帚星,克夫命呀!”
再提审死者的婶娘:“鸡是你端进房的,是谁放毒,或者说有人唆使你放毒,故意陷害于她,如不老实交待将动刑受苦。”
婶娘哭道:“民妇先前并不认识她,与她无仇无恨,我怎么会放毒?我不曾生养,把侄儿视作亲生。老爷,民妇冤枉啊!”
赵县令与县丞观察新房,见桌上那碗面碗鸡犹在,即命呼狗来吃,不久立毙。县令嘱将死者入棺而不钉盖,候再检验。把“犯妇”兰花与婶娘上枷,押回县衙。
是夜赵县令召县丞磋商。因他即将致仕回乡,意欲县丞办理此案。县丞严必修是个老官吏,素以办案“快刀斩乱麻”著称。此时心中存了个小九九,本就想在新县令宋慈上任前展示自己的才能,听老县令如此说,正中下怀,便一口允承了下来。
翌日,县丞严必修开堂,传来死者父母、报案人苏三、地保孟老四,在狱中提出“犯妇”兰花与婶娘。堂上两边皂隶,吆喝助威,吓得兰花浑身颤抖。严必修叫开了兰花的枷,问道:
“新婚之夜,应该两情融洽,为何竟谋杀亲夫?”
“民女……民女没有谋杀亲夫。”
严必修一拍惊堂木,喝问道:“已经验明死者口歪舌紫,脸色青白,鸡中有毒。房中又只有你两人。证据确凿,岂容你抵赖?”
“大老爷,我和他只见过一面,无冤无仇,怎会害死他?况且我父母作主,自己愿意嫁给他的。”
“看你娥眉杏眼,颇有姿色,难道无人勾引吗,到了县衙大堂,你还是老实招供了吧,免受皮肉之苦。”
兰花回答道:“民女平日多在家中做事,有时出门下田也与父兄同去,实无勾引情事,大老爷,你可要有真凭实据啊,不能冤枉民女啊!”
严必修一听,双眉倒竖,吼道:“好一张利嘴啊,看来本就是个刁妇。哼,大堂之上,你想隐瞒抵赖,可打错主意。我再问你,为什么洞房之夜要谋杀亲夫,用的什么毒药?”
兰花泪流满面,高声喊道:“大老爷,民女确实冤枉啊!”
严必修又问死者父母:“你们可知道她以前曾和谁家谈过亲,曾有谁常和她家有来往?”
“这可不知道,只听说她做事很勤快,人都夸她,只是我儿在酒席上还好好的,一进新房就死在床上,不知谁放的毒?”
县丞严必修又问报案人苏三:“为什么他家里人不来报案,而是你来报案,你和他家是何亲故,如此关心?”
苏三答道:“小民与他家是邻居,因见他全家都恸哭在房中,事关人命案子,怎能无关呢?”
再问婶娘:“面碗鸡她的家娘不端,却要你端?放毒的事肯定与你有关,如不实说,当判你与犯妇同罪。”
婶娘吓得连连叩头道:“大老爷啊!民妇冤枉啊,民妇一向待侄儿视如亲生,岂会狠心放毒,可也没见谁放毒啊?”
县丞严必修问来问去,不得要领,心里烦躁,便一拍惊堂木,指着兰花道:
“房中只你二人在场,新郎死在床上,人证物证俱在,你不招,那就尝尝苦刑的滋味,或许你就老实肯招了。”说完,他抓起一支刑签丢在地上,喊声“上刑”。
但见两个如狼似虎的皂吏冲上前来,把兰花十指上了夹。俗话说“十指痛人心”,钳夹一抽紧,只痛得她如针刺心肝,额上滴滴汗珠如豆,一霎间便晕了过去。县丞方才叫松刑。皂隶在这兰花脸上喷了些冷水,好一会才苏醒过来。县丞瞪着眼斥道:
“白兰花,到了县衙大堂,怎容你抵赖,你招还是不招?”
秀兰十指紫黑,疼痛难忍。县丞的话她听不清楚,只觉得两耳轰鸣,好久都答不上话来。县丞见了,大怒,又吼道:
“大刑伺候。”
两个皂隶抬上一盆火炭,里面烧着两把火红的烙铁。兰花看了全身都凉了半截。她想:“这是前世的冤债,招也是死,不招受尽苦刑也是死。”她横下一条心,大声回答道:
“看来只有做个冤死鬼了!我招就是了,是我毒死的!”
县丞严必修狞笑道:“你用什么毒药,什么时候放的?”
兰花只听说过砒霜会毒死人,就说:“是用砒霜,没有旁人的时候放在鸡汤里。”
“你为什么要毒死他?”兰花实在说不出原因,便低头不语。县丞见她不答,也不去理她,当堂判道:
“杀人偿命,法不徇情,既然招认,你就在供词上画押吧!”
兰花心如铅铁,撑起身子在“口供”记录上面连画了三个圈圈。县丞一声“退堂”。狱吏上前给秀兰戴了枷,把她打入死牢里。
县丞严必修向县令禀报了审案经过,赵县令心有疑虑,他思考再三道:“人命关天,不草率,可将案情如实上报,等新县令上任后再行定夺。”
且说报案人苏三与孟家隔邻,先以捕蛇为业,后做起贩牛生意,颇有资财,却爱好女色。他原配毛氏是童养媳成婚,由于姿色平常,为人老实,苏三嫌弃,婚后一年多就诬其不贞,一纸休书把她逐回娘家。苏三往赣南诸县贩牛,赶回汀城出售,常住于营背街金沙河畔的悦朋客栈。
客栈老板娘柳红英虽年近三十,却白皙娇好,眼睛水灵,擅长炒炖牛肉,卤腊拼盘,更善于招徕宾客,故生意做得红火。
她原是苦弥岽下山里人,随夫来到城里开客栈,不到一年,丈夫征调南疆服役。此后,单靠红英独立撑持门店。苏三做牛贩生意,有时滞销,便也自宰牛出售,有时便宜赊卖给红英加工,方便顾客。闲着无事也帮红英做引起粗活,红英对他颇有好感。
悦朋客栈原是旧房,年前典来装修的,今老房东去世,欠下债务,后代要将房产卖掉。一日,红英对苏三试探道:“苏老板,这房子我想买下,只是还差点款项不敷,不知苏老板能否代借我一些银子吗?利息按月照付。”
苏三对她早已垂涎三尺,便赶快拿出银两包袱道:“这里有买牛的银钱80两,先借与你,算什么息?待你有钱还我就是。”红英很是感激。当夜,红英炒了几盘菜,亲自陪苏三喝酒,边喝边谈,两人都有醉意。苏三挑逗道:“你很难得,丈夫出门一年余,没人敢进你房间半步,你难道真的不感寂寞?”
“每天累得腰酸腰痛,哪里还懂得什么寂寞。”苏三看她酒后两颊红晕,饶有春意,便轻声道:“我能进房一步吗?”红英望着他佯嗔道:“你不怕打就进来。”“你不关房门,我就敢进去。”
是夜二更过后,房客都已睡静。苏三悄悄摸到红英房门口,见房内尚有烛光,一推门,果然末关。他便大胆进房,把门关了。这一夜,久旱逢雨,一对男女,自是情意浓洽,相识恨晚。自此成为露水夫妻。“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久了,桃色新闻便传扬开了。
二年多后,红英丈夫自南疆回来,以战功封为偏将,因作战时大腿受伤,调回长汀兼管缉盗之职。一对情人虽然情意尚存,却没有机会接触,于是红英便劝苏三另找一个年青的妻子。
白兰花长得清秀娴静,在于县西村算是个美女。苏三早已垂涎,曾托人说亲,愿出90两白银为聘金。由于苏三有“艳事”传闻,兰花父母均不同意。有次苏三、兰花在田坝相遇,苏三赠金戒指为铒,不料兰花看都不看,忙转身快步走回家中。不久,她受聘给孟家。
这使苏三感到恼火,心里忿恨。婚前,苏三曾找孟清,说他与兰花家先有谈婚,不应夺人之爱,孟清道:“婚姻全凭缘份,怎能说是夺人之爱?”“我愿送你白银50两,劝你把这婚事退了,别找一个俏婚妇。”“你有钱不要摆阔气。”气得苏三挥着拳头骂娘,被个白头樵夫听到。这是一条线索。只是县丞严必修没有深入查访,凭主观判断,岂能不造成冤案!这是后话。
新县令宋慈不日上任,赵县令已告养回家。县丞谒见宋县令,不免谈到“新娘毒死新郎”一案。宋慈关心民瘼,当天就调了案卷、验尸记录,发现了不少疑点。翌日,宋慈派出亲信随从到事发地三里坪和兰花娘家于县西村暗中查访,自已亲自带着衙役、差隶、仵作到三里坪再次开棺验尸。
到了三里坪,由于这段时间天气较冷,故开棺后察看尸体尚未腐烂,只是臭气难闻。宋慈命抬出坪中检验,周围站着不少人观望。仵作喷过烧酒,几个衙役把尸体抬在谷笪上反复认真检验。宋慈问仵作:“是否砒霜致毒?还是其他毒药引发致死?”
仵作认真验过,答道:“不是砒霜,因仍无血,也不是断肠草,因腹脐肛门无血;尸体青白,舌头与双手黑紫色,要开腔检查。”宋慈乃亲自检验一遍,并道:“据前次验尸记录,有一只大狗将放毒鸡肉与汤食尽,二刻钟全身痉挛而死,找出这只死狗来。”不久,孟家人将已埋土的死狗拖来。宋慈命仵作先将胸腹部毛剃去,明显颜色呈青白而带有紫色斑点,再剖开胸腹腔,胃内有鸡肉糜烂残渣,细验后发现有蛇腥气。宋慈乃入屋私问死者父亲道:“此地有以捉蛇养蛇为业的人吗?”其父答道:“有,隔邻苏三,”即报案人。此时派到三里坪调查的吏员来报:“报案人苏三忙于打探消息,事有可疑。”
宋慈命吏员在苏三近邻带一老年妇女来问话,宋慈与老妇闲谈约四五刻钟,然后让她回家。宋慈随即派人暗里跟着,看有谁找她问话。果然苏三到她家中,询问宋慈问话情况。宋慈便迅传苏三到来问道:“你当时报案是怎样报的?”苏三滚瓜烂熟又说了一遍。宋慈瞪着眼睛看了他一刻,却不再问讯,看他虽然故作镇静,脸上却皮肉颤动,惊恐不安。宋慈便命搜查其家,搜出毒蛇20条,蛇毒1瓶。宋县令已经心中有数,便命本村地保孟老四上前问道:“你应该有有去孟家喝喜酒,可曾看见苏三,他中途有没有离开过席位?你要如实讲来,如有包庇,其罪不赦。”
“禀大人,苏三确有来喝喜酒,还与我同桌;但觉得他精神恍惚,中途确曾离开过席,好似无心喝酒。另外,我还发现村后一个小鱼塘,大小鱼都死光了。”宋慈命衙役数人前往小鱼塘将水放干,寻找有无什么物证。二刻钟后回报,在塘底搜出小瓷瓶一个,与苏三家中搜出蛇毒瓶子一模一样。至此,所有证据都指向报案人苏三。宋慈便在孟家门口传言,如有人知道苏三情况,前来揭发作证者赏银十两;知情不报者,犯包庇罪,判处坐牢监禁。然后宋慈一行押着人犯苏三回衙,关入单人囚牢。
几天后,去于县西村调查取证的已回,并带来兰花胞兄,呈申冤状。去营背悦朋客栈附近调查取证的也陆续取证回衙。宋慈遂定于寒食节那天开堂审判洞房凶杀一案。
开审这天,宋县令主审,主薄古采英、县尉陈正夫陪审。县丞严必修及仵作一旁听审。宋慈先叫白兰花上堂,除去枷镣,再传兰花胞兄上堂道:“白令明,你的申冤状,我已看过,你再陈述一遍。”
白令明下跪下道:“胞妹兰花确实冤枉!她年方十八岁。胆小怕事。她的婚事,是由我父母作主,她自己亦表示同意。往日孟清来我家,只见过一面,无仇无恨,何以新婚之夜,兰花会毒死新郎?县衙老爷既没有到我村调查,也没有去调查三里村孟家有无仇人,就一审定案,我白令明愿以生命担保我胞妹决不会新婚之夜无缘无故毒杀新郎。请青天大老爷审清案情,以免滥杀无辜,造成冤案。请大人明察。”
“孟家提亲之前,还有谁家来你家提过亲,有无本村人与你妹频繁往来?你得说实话,方能救你妹一命。”
“有牛贩子苏三来提过亲,肯出90两白银为聘礼,还说等到我大婚时他还会尽力帮助。
“苏三愿出90两,你父母为何没有答应他?”
“婚姻要靠双方自愿;总得要妹妹自己愿意方可。苏三虽有钱财,但他年龄比我妹大十来岁,更主要的是他在西村名声不好,曾骗奸过杂货店的女儿,又和古家媳妇打得火热,故好人家女子谁也不肯嫁给他。”
宋慈道:“你讲的如果不是实话,要判诬告罪,下去吧!”
接着又提问悦朋客栈女老板柳红英道:
“你开客栈的资金是否苏三所出?据调查,你曾和苏三同居过,得了多少银两,按实说来,本县当酌情处理。”
柳红英自知有错,据实道:
“民妇夫妻上城开客栈,全是丈夫筹措资金。丈夫被调南疆出征后,苏三来住店,因买店时民妇向他借得白银80两。民妇并没意思勾引他。一夜酒后,他偷进民妇房中,民妇无力抗拒,就糊里糊涂做下了蠢事。此后来来往往,有过一段时间,,这是实话。但民妇并非卖身自贱。自丈夫归后,他不敢来,从此再没有纠葛。”
宋慈又传白头老樵夫上堂问话,老樵夫陈述苏三某日曾与死者孟清争执的原话。
宋慈道:“据重新验尸,是蛇毒致死。三里坪村只有罪犯苏三养毒蛇。现请主簿宣读重新验尸及调查的经过。”读毕,提案犯苏三上堂。宋慈问道:“现人证物证俱在,你尚有何言?”苏三无话可说,面色灰白,遂命画押。宋慈判道:
“罪犯苏三好色,为争娶兰花不成,忿而用毒液谋杀孟清,罪大恶极,处以极刑,候呈州守批复执行。红英与罪犯勾搭成奸,罚白银100两为孟家治丧之用。兰花无罪释放,由其兄带回家中。白兰花,只是本县要问,你为何画押时连画三个圈圈。”
兰花上前跪拜谢恩。然后道:
“天冤枉人,有神不灵;地冤枉人,有地无门;人冤枉人,无罪受刑!”
宋慈听着,眼瞪严必修训斥道道:“为官执法者要重证据,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尔为官二十多年靠酷刑逼供,造成冤案,停职候参。仵作验尸马虎应付,判坐牢半年,以示儆戒。”经此一案,汀城百姓无不称誉宋慈为宋青天。
5. 河南省林州市合涧镇石板沟有哪些景区?
红旗渠构筑在风景如画的太行山悬崖峭壁之上,达到了“雄者愈雄,险者愈险”的审美高度,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其工程量之大,工程之艰巨,工程美学价值之高,堪称人间奇迹。红旗渠不仅有雄险的自然景观,而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国际国内素有很高的知名度。仅干渠以上建筑物就有722个,其中著名的十余处工程,如红旗渠源、青年洞、空心坝、总干渠分水闸、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红英汇流、桃园渡槽、曙光洞、夺丰渡槽、水力发电站等,均可作为一级旅游资源进行开发。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主要工程之一,位于任村镇卢家拐村西,从鬼斧神工、陡峭如切的小鬼脸上穿过。因参加凿洞的突击队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故取名叫“青年洞”。由分水苑风景区乘车上行30公里,可到达青年洞风景区。这里山高水险,红旗渠悬挂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八米宽的红旗渠从山中穿过,各种文物点缀其中,天下一绝“一线天”有胜黄山,峨嵋之誉;情景交融“阳凤垴”可环视四周,触景生情,情趣满怀;胆颤心惊“铁索桥”,可凌空倚云,飘若天仙;攀崖悬壁“凌空栈道”,可体现艰苦创业的雄心壮志;轻松潇洒“滑行道”可与上山的艰难形成极大的反差。到此一游,既可观赏太行“雄、险、奇、秀”之美景,又可通过红旗渠等艰苦创业的实物使人们进一步领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真谛,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林州市旅游景点 青年洞由分水苑风景区乘车上行30公里,可到达青年洞风景区。这里山高水险,红旗渠悬挂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八米宽的红旗渠从山中穿过,各种文物点缀其中,天下一绝“一线天”有胜黄山,峨嵋之誉;情景交融“阳凤垴”可环视四周,触景生情,情趣满怀;胆颤心惊“铁索桥”,可凌空倚云,飘若天仙;攀崖悬壁“凌空栈道”,可体现艰苦创业的雄心壮志;轻松潇洒“滑行道”可与上山的艰难形成极大的反差。到此一游,既可观赏太行“雄、险、奇、秀”之美景,又可通过红旗渠等艰苦创业的实物使人们进一步领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真谛,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林州市旅游景点 黄华神苑是红旗渠·林虑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之一。黄华神苑又称黄华山,位于林州市区西7公里处,是一个以“幽谷、密林、飞瀑、古寺、黄花”五大特色而著名的山岳型风景区。?
据《林县志》记载:黄华山因“每岁晚秋,黄花满谷,故名。”华同花。黄华山一年两度黄花盛开,阳春三月,满山遍野连翘花,将黄华山打扮得流金溢彩,从山脚到山顶,随着气温的逐步升高,次第开放,花期可达一个月左右,十分壮观;每到秋末,满山遍野黄菊花,散发着诱人的芳香,令人陶醉。
黄华山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北京大学著名地理与环境学系教授陈传康,将黄华山风景概括为:“黄华神苑寺观藏,觉慈三院少林系,王母二世道家宗,天开图画风水收。”早在战国时期,赵国即在此屯兵作战,修筑长城,留下了赵南古长城遗址。赵武灵王,一代天骄,目光远大,决心改革,以振国力,他最有名的“谋胡服、习骑射”的军事变革,就在黄华商定。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山水游成熟时期,魏刘邵撰《赵都赋》中,有“置酒黄华会馆”记载。东晋年间,高僧道安在黄华游说传教。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有黄华山水风光,传说北齐丞相高欢在黄华插天峰下修建有避暑宫,现留有遗址。
天下名山僧占多,黄华神苑风景区,与历代僧 的开发建设密不可分。隋、唐时期,羽士王津携母在黄华山学道,母亡,遂建王母祠以纪念。
宋、元时期,是黄华山寺庙建设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黄华山创建了上寺、慈明院,维修扩建了下寺和王母祠。金代文学家、书画家王庭筠在黄华山隐居十年,创办了黄华书院。金代著名诗人、史学家元好问,慕名登临黄华山,写下了气势磅礴的《黄华水帘》诗。元朝时,觉仁寺十分兴盛,数百名和尚诵经习武,与中原少林寺同宗齐名,第三代主持菊庵禅师,闻名于林州黄华,建功于嵩山少林,元朝皇帝谕旨,他成为管理全国佛教的总禅师。元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被请到少林寺任方丈。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文学家、朝内中书参知政事许有壬游林虑山,著有《林虑山游记》一文,对黄华山、洪谷山风光作了记述。
万泉湖 万泉湖风景区以其拥有豫北三大涌泉群之一—石门涌泉,长年喷涌汇流成湖,四季山清水秀成景而得名,景区内大小泉水百余眼,日出水量68800吨,汇集湖面长4000余米,深20余米,凡来此观光游览者,无不对此涓涓山泉、碧波水面称奇叫绝。
万泉湖风景区的独特景观,还有石门古寺、沉金岛池、洞泉神水、探水神龟、慕景之椿和天仙桥等,沿南北两条道路有雷音寺、关蒂庙、洪泉河、络丝潭、阳台寺等名胜古迹,绮丽迷人的神话传说有雷音幕鼓、阳台晨钟、淇河晚照、石门涌泉和龙泉沟胜景,相传远古,闻名林州。景区内山道迂回,湖水碧波,宜游宜垂,景色秀丽,独具一格。
古来文人墨客常游于此,近年来林州参观游览红旗渠和太行山风景的人们慕名前来万泉湖观光,同声赞叹“旅游不到万泉湖,林州美景没看够”,红旗渠源远流长,万泉湖山清水秀,万泉湖景区作为林州旅游开发建设的一颗璀璨明珠,令万千游客注目,使各级政府所重视。
仙台山
仙台山是太行大峡谷主要景区之一,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红旗渠的故乡河南省林州市境内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中国文联书画写生基地-----林虑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太行大峡谷为“北雄风光最胜处”,仙台山则是太行大峡谷代表性景点之一。一峰独秀的仙桃峰是观赏太行大峡谷全景的最佳位置,也是太行大峡谷的标志性景点,被专家誉为“仙台远眺”景观。高21.8米的豫北第一大观音在绿树中掩映,闪耀着神秘的光芒。甲骨文十二生肖和百家姓时刻展示着古老岩层和古老文字的完美结合,带您进入“凭石问古”的独特意境。仙台山适合开展野营,攀岩,拓展,穿越等户外活动,是河南省户外运动联盟指定户外活动基地。已经形成观光游览,户外运动为一体的休闲型景区。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绿树成荫、苍翠欲滴、临海茫茫、形成独有的森林环境。太行山第一溶洞——五龙洞最高处达40米,钟乳石造型各异,形态万千。出通天洞,观鳄鱼石,神功石,听金鸡报晓(石),望五百罗汉岩,过四大金刚(石)把手的山门便可达天生桥。桥跨30米,高11.8米,其跨度之大,桥身之高为华北之最。各种奇石造型及魔岩造型地貌,体现出洞古、石奇、林幽的意境。
林州市旅游景点洪谷山简介
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是“红旗渠、林虑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之一。
洪谷山历史悠久,估计璀璨。景区内有省级文物五处,市级二处。洪谷寺初建于北齐天宝年间,先后有众多僧人云游挂锡,洪谷唐塔,巍然耸立,体现了唐代佛教文化兴盛之景况;北齐金灯寺石窟建在万丈悬崖之上,白云缭绕,神秘莫测;明代知县谢思聪造福于民,再次开渠引水,创建林州最早水利工程——谢公渠。
五代著名画家荆浩在此买田数亩,躬耕自食,沐浴闪光,隐居作画,字号“洪谷子”创立了“北方山水全景画派”,被称为“山水画开宗巨匠”。景区内还有摩崖石塔、千佛洞、三尊真容像碑、灵鹫寺等宝贵文物。
地址:林州市 合涧镇
唐塔
民间传说
龟驮经书
在洪谷有一个高高地悬崖峭壁的峰头,很像一只大龟雄卧,一块方石凌空飞来落在龟背上,人称“龟驮经书”。据传,东魏时代,洪谷佛教活动十分盛行,住着一位很有名的大和尚,佛号义泓禅师,他云游全国名山各寺,来到洪谷,爱上了这里的山水,于是纠正庇材,用了三年时间,将洪谷寺建成,大殿巍巍,金壁辉煌,各地佛教徒们骆绎不绝,洪谷寺名声大振。洪谷河瀑布大潭有一只大龟,常常在溪边晒太阳,一个小和尚到河边打水发现后,将他捉到寺内,献给义泓烹饪做汤。义泓见此特大乌龟,少说也有五百年的寿命,十分高兴,认为是洪谷活着的先师,是一大山灵,于是召集全寺和尚,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册封仪式,封它为“佛门先师”,并将其送回洪谷河潭中。说来也怪,每到洪谷寺大的佛教祭日,这只大龟就要出来亮相。于是,洪谷河大神显灵的消息不胫而走,来此地烧香磕头的人蜂拥而至,也使洪谷寺香火更加旺盛,为洪谷寺的扩建和修缮积聚了不少钱财,寺后又建起了藏经阁,收藏了许多珍贵经书。义泓禅师圆寂的当天晚上,藏经阁里的经书突然不见了,众僧人十分惊慌,纳闷是谁盗去经书。大家认真观察阁内留下的蛛丝马迹,只在一把椅子上发现有四只乌龟爪印。后来,众和尚发现山峰上出现一个巨型乌龟化身,身上背着四四方方的大石头,传为乌龟见义泓禅师而死,心情十分悲痛,与禅师建立了深厚感情的大乌龟托着他留下的经书,要随他而去,义泓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卧人死了,但佛教是永恒的,要将经书永远留给后世,于是将身驮经书而来的乌龟点化于此。
火烧狮子山
从洪谷寺西望,一座小山如雄狮高卧,翘首南天,气势磅礴,这是洪谷镇山的一大山灵和地脉,人称“狮子山”。狮子山上有两个小山峰,人称“和尚戏尼姑”。这里有个“火烧狮子山”的传说。
唐朝中期,是洪谷寺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好多知名僧人。到了唐末,战乱四起,民不聊生,佛寺开始衰落,洪谷寺来了一个说是从少林寺运有过来的僧人,高高地个子,肥头大耳,自称是走遍天下名山名寺通经达礼的佛门之人。
谁知此人是个聚众闹事,坑蒙拐骗、欺辱民女的地痞,府衙正在派兵捉拿,他削发为僧,披上袈裟,隐避逃匿于林虑洪谷寺中。时间住久了,他本性复发,又干起了坑蒙拐骗,欺辱民女的勾当,和山里山外尼姑勾勾搭搭,不行正道,被众和尚深恶痛绝。后来风声传到府衙,正是此人就是被通缉的要犯,知府派兵前来捉拿。他携一尼姑跑到狮子山树林中躲藏,大臣下令放火烧山,将此假和尚和尼姑烧死,直到现在,山上还留下和尚石和尼姑石两个小山峰。
戒猴日献花果的
在洪谷风景区北崖上有个古山洞,名曰:“戒猴洞”,此洞有个“戒猴日献花果的”的神气传说。
1400多年前的北齐时期,洪谷佛教已兴盛起来,加之这里山水风景优美,前来学佛诵经的人骆绎不绝。这个自然山洞,即为佛徒诵经的地方。
当时,洪谷山高林密,住着一群猴子,当佛徒前来诵经时,猴王就领着它的家族守在路旁,等待游人仍给他们东西吃,人与猴和睦相处,天长日久,猴王也大胆的进到山洞里来,它看到佛教徒席地而坐,双手合十,诵经不止,猴子的模仿性很大,也学者佛教徒的姿势,端坐下来,双手合十。作出十分虔诚的样子,听念诵经。大家看到这猴王十分非常有灵性,对它特别的尊重和宠爱。有一天,寺院的主持问它:“你如果愿意受戒,成为佛门弟子,就点点头,如不愿意就摇摇头。”此猴点了点头,表示愿意受戒。寺院主持就在菩萨面前按照佛教仪规给他受了戒,正是成为戒猴。说来也怪,戒猴看到佛徒们前来进香,带来水果馒头等贡品,它也每天到山里采来山果,作为贡品摆在佛像面前。从此这里有了“戒猴日献果”的故事,这个山洞就叫“戒猴洞”了。
洪谷《圆公马山塔记》碑文就有这样的记载:“按传齐天保佑中,广禅师居之,有大猴日献花果,听经法,洞因得名。”
谢思聪当砚台
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河北省滋阳县(今河北省形唐县)人士谢思聪调任林州知县。他上任后,看到林县干旱缺水,农业生产年年欠收,百姓饥渴交困的情况,心中十分沉重。他想,我是朝廷名官,黎明百姓乃衣食父母,必须发展生产,解民之困。
有一次,他携友到洪谷春游,看到一群百姓赤脊光背结社到洪谷河取水乞雨,大受启发,他想到把大家的望水盼水的迫切心情引导到凿渠引水上来,当场问乞雨百姓:“如果修渠引水出山,你们是否愿意干?"大家非常赞同,并连连给他磕头。
谢知县很快组织当地社首,查看地形,勘查渠线,计算费用,研究此事,确定了按地亩,人口,牲畜数目出工摊粮等筹资办法,引水渠道随机动工。
第二天,他带县衙到乡下查问筹资情况,在肖街村看到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婆婆领着一个头缠白孝的六岁小孙孙来向社首捐物,手里那之一副银手镯,向社首说:“孙子他爹娘因病都亡故了,我人老了孙子还小,干不动活了,我家已无他物,就送上我一直保存的一副银手镯,你们把他当了换成钱,共修渠用吧。”说罢,听说县太爷来了,一老一小又连忙跪下磕头。
谢知县被老百姓这一被撞之举感动了,他回到县衙,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铜砚台,交给衙役说:“你去把他当了,把钱捐出去,支援老百姓渠。”谢知县的砚台上刻有一个“谢”字,当铺老板听说知县当钱支援修渠,心中十分感动和钦佩,给了个高价,将烟台收藏起来。
三年后,取道修通了,各村社首纠集老百姓敲锣打鼓来到县衙,感谢县令为民引水之功德,大家抬着一块巨匾,匾上刻着两行字:“誉县令当砚台之举,铭谢公兴水利之恩。”当铺老板也赶来了,用红布包了一个小东西,解开一看,是谢公所当之砚,他说:“谢公珍物,物归原主。”官民互相叩拜,场面喜庆热烈。
天平山
天平山为林虑之脊,位于林州市区西8公里,因其“峰势峻极、上平于天”而得名,素有“北雄风光最胜处”之美誉。宋代三朝宰相韩琦曾赞曰“林虑天平山者,天下绝胜之镜也。”
宋朝殿中侍御史柳开叹曰“虽善工亦不可图画”。区内清晰蜿蜒,水声潺潺,三步一瀑,五步一潭,青山、密林、繁华交相辉映,妙趣天成。少林武术创始人僧稠在此修建天平寺,被称为“莲花佛国”。
王相岩 王相岩,又名老道岩,宝泉岩。位于林州市石板岩乡南2公里处。这里山峦起伏,奇峰异立,林深谷幽,涛声隐隐,真是奇妙无穷,美不胜收。
王相岩东有朱雀峰、北有青龙峰、南有白虎峰、西有金龟望日峰,这些大自然的奇妙杰作,正与人们常说的“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即为风水宝地相吻合。古代殷商王高宗武丁和奴隶出身的宰相傅说幼时在此生活居住;东汉名士夏馥曾在此隐居;明代河北肥乡道士赵得秀曾在此修身;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许三礼曾在此避暑。
这里为什么叫王相岩?在3300多年前,殷商王武丁和奴隶 出身的宰相傅说,曾在这里居住过,王者相者住过的地方叫王相岩,住过的小村叫王相村。
傅说是商朝第二个奴隶出身的宰相,他和商汤时期的伊尹被称为历史上的奴隶双壁,他们都是业绩辉焊商朝第22个国王武丁,在位59年。他少年时,被父亲小乙送往殷都西部的林虑山,和平民奴隶一起生活:武丁生活于下层,学会了耕作的劳动本领养成了简朴的生活习惯,并和奴隶傅说交上了朋友,傅说觉得武丁虽是商王的儿子,却没有贵族的高傲,能和贫民平等相处,很赞赏武丁。武丁和傅说在一块生活期间,感到傅说很有雄才大略,可惜是个奴隶,无人能重用他。
武丁为起用傅说,苦思冥想,谋划出了一条妙计,即利用人们的迷信心里,演了一幕威震文武百官的哑剧。
一天,武丁对大臣们说:“我当了国王,希望有一个大才大德的人帮助我治理国家,请大家举荐。大臣议论纷纷,挨个把王公贵族的名字数了一遍,武丁总是摇头叹息。蓦然间竟晕了过去,经一阵抢救,才慢慢醒来,却一言不发。就这样,武丁在宫里整整昏睡三年不语。一天,甘盘正在召集大臣们议事,武丁突然大笑起来,大臣们顿时惊呆了,武丁说:“我们商朝有希望了!我梦见先王,他给我推荐了一位大圣人,名叫傅说,说这人定能辅佐我治理好国家。大臣们信以为真,立即遵照武丁指的方向找去。最后在林虑山找到了傅说。傅说被接到殷都王宫。武丁见到当年的好朋友傅说,喜出望外,连连点头。于是 赶快让傅说换了朝服,拜为宰相,并让大臣们尊称傅说为“梦父”。傅说竭尽文韬武略之才,利用三年功夫,辅佐武丁把朝政治理的秩序井然,使商王朝达到了空前的发展。人们把他住过的悬崖岩洞称为“王相岩”,并在这里建了傅说雕像,绝壁崖头的千年古橡树,被称为王相树;他经常砍柴的山岭被称为王相岭;他经常来往活动的山沟,称为王相沟,沟口叫王相口他用过的水井叫王相并;王相树对面崭头有傅说占卜坐的石椅,称为王相椅。
6. 历史上惩恶扬善的名人和故事?
宋慈
宋慈(1186年-1249年),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人,南宋法医学家。
宋慈“博采近世所传诸书”,“会儿粹之,厘而正之”,加上多年实践经验,“增以己见”,终写成《洗冤集录》。他四任提点刑狱司,以身作则,慎重狱事,正如其所言,他真正做到了“独于狱案,审之又审,不敢萌一毫慢易心”。宋慈提出了一个合格法官的普世标准—洗冤泽物!
宋慈断明洞房凶杀案:南宋绍定末年,汀州府长汀县令赵明汝年事已高,将致仕回乡,朝廷已委派宋慈为长汀县令,十日后将从南昌来汀赴任。连日来,县衙上下人等都为新旧交接之事忙碌着。
一日早晨,一名叫苏三的人跑到县衙来报案:
“离城不远的三里坪村有孟家讨亲,本是一件喜事,谁知酒后客散,三更时分新郎突然死在床上。发觉后,一家人号啕大哭,新娘子脸色刷白,不知何因。”
老县令赵明汝一听事关人命案件,顾不得将致仕回乡,立即与县丞严必修带着仵作皂隶前去白家验尸。仵作验后报道:
“禀老爷,死者口歪舌紫,脸色青白,系中毒身死。”
赵县令回到大厅提问新娘,看她善良端庄,吓得全身打颤,不像是个新婚之夜毒杀丈夫的凶手。县令便叫大家退下,独把新娘与县衙文书留下。县令温声问道:
“我且问你,你要从实回话。你刚拜堂成亲,洞房花烛夜,想来没有什么仇怨,新郎究竟怎样死的,只要你说出实情,本县当秉公处理。”
新娘看县官口气温和,便边泣边诉:“民女名叫白兰花,昨天未时左右到达孟家,以前从没有来过。新郎怎样会死,民女也想不出道理。”
“你们俩见过面,谈过话吗?是何人给你们做媒的?”
“他到过民女家一次,阿妈叫民女出来斟茶,民女斟完茶后便进去,彼此并没有谈过话。过后爹妈提起这桩婚事征询民女意愿,民女就依从了爹妈的话,同意了这桩婚事,至于是谁作媒介绍的,民女不清楚。”
“拜堂后新郎曾进房吗,是什么时候?”
“天将黑时,听见外边客人上席,婶娘端了食物进来说:‘兰花,你也饿了,这面碗鸡要你两口子吃,这是规矩。’婶娘走后,民女朦胧间看到窗外有个影子进来,在桌边站立片刻又走出去了。只因民女头上遮着头盖,看不清楚他的面庞。
“你们新婚同床,总有话说,得老实交待清楚。”
“新郎进房来掀我的头盖道:‘兰花,这面碗鸡我们一同吃吧!’民女不想吃,便没有回答。只见他喝了几口汤,并自言自语地说,我喝醉酒了。说完就自已脱衣上床,等民女脱衣上床,他已睡着,没有谈话。”
“他死前情况怎样,总不可能是睡着无声无息地死去。”
“睡了没多久,民女发觉他翻来覆去,口里哼哼唧唧着说,好难受!民女起身一看,见他脸色大变,汗出如浆,口吐白沫。民女吓坏了,慌忙打开房门喊救人,等家中人进来,他已不会动弹,已气绝身亡。”说到这儿,兰花不由哭出声来。
“莫哭,莫哭,本县问你,你以前曾和别人谈过婚姻吗?”兰花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只是俯首说:“没……没……”,因为她年方十七,一向都在家中烧火、洗衣、养猪,很少和外人接触。
接着,县令又提问了死者的父母,老人家回道:
“儿子身体一向健旺,怎么一进新房就会死去,莫不是和这媳妇前世有冤!”接着又说:“她……她是个扫帚星,克夫命呀!”
再提审死者的婶娘:“鸡是你端进房的,是谁放毒,或者说有人唆使你放毒,故意陷害于她,如不老实交待将动刑受苦。”
婶娘哭道:“民妇先前并不认识她,与她无仇无恨,我怎么会放毒?我不曾生养,把侄儿视作亲生。老爷,民妇冤枉啊!”
赵县令与县丞观察新房,见桌上那碗面碗鸡犹在,即命呼狗来吃,不久立毙。县令嘱将死者入棺而不钉盖,候再检验。把“犯妇”兰花与婶娘上枷,押回县衙。
是夜赵县令召县丞磋商。因他即将致仕回乡,意欲县丞办理此案。县丞严必修是个老官吏,素以办案“快刀斩乱麻”著称。此时心中存了个小九九,本就想在新县令宋慈上任前展示自己的才能,听老县令如此说,正中下怀,便一口允承了下来。
翌日,县丞严必修开堂,传来死者父母、报案人苏三、地保孟老四,在狱中提出“犯妇”兰花与婶娘。堂上两边皂隶,吆喝助威,吓得兰花浑身颤抖。严必修叫开了兰花的枷,问道:
“新婚之夜,应该两情融洽,为何竟谋杀亲夫?”
“民女……民女没有谋杀亲夫。”
严必修一拍惊堂木,喝问道:“已经验明死者口歪舌紫,脸色青白,鸡中有毒。房中又只有你两人。证据确凿,岂容你抵赖?”
“大老爷,我和他只见过一面,无冤无仇,怎会害死他?况且我父母作主,自己愿意嫁给他的。”
“看你娥眉杏眼,颇有姿色,难道无人勾引吗,到了县衙大堂,你还是老实招供了吧,免受皮肉之苦。”
兰花回答道:“民女平日多在家中做事,有时出门下田也与父兄同去,实无勾引情事,大老爷,你可要有真凭实据啊,不能冤枉民女啊!”
严必修一听,双眉倒竖,吼道:“好一张利嘴啊,看来本就是个刁妇。哼,大堂之上,你想隐瞒抵赖,可打错主意。我再问你,为什么洞房之夜要谋杀亲夫,用的什么毒药?”
兰花泪流满面,高声喊道:“大老爷,民女确实冤枉啊!”
严必修又问死者父母:“你们可知道她以前曾和谁家谈过亲,曾有谁常和她家有来往?”
“这可不知道,只听说她做事很勤快,人都夸她,只是我儿在酒席上还好好的,一进新房就死在床上,不知谁放的毒?”
县丞严必修又问报案人苏三:“为什么他家里人不来报案,而是你来报案,你和他家是何亲故,如此关心?”
苏三答道:“小民与他家是邻居,因见他全家都恸哭在房中,事关人命案子,怎能无关呢?”
再问婶娘:“面碗鸡她的家娘不端,却要你端?放毒的事肯定与你有关,如不实说,当判你与犯妇同罪。”
婶娘吓得连连叩头道:“大老爷啊!民妇冤枉啊,民妇一向待侄儿视如亲生,岂会狠心放毒,可也没见谁放毒啊?”
县丞严必修问来问去,不得要领,心里烦躁,便一拍惊堂木,指着兰花道:
“房中只你二人在场,新郎死在床上,人证物证俱在,你不招,那就尝尝苦刑的滋味,或许你就老实肯招了。”说完,他抓起一支刑签丢在地上,喊声“上刑”。
但见两个如狼似虎的皂吏冲上前来,把兰花十指上了夹。俗话说“十指痛人心”,钳夹一抽紧,只痛得她如针刺心肝,额上滴滴汗珠如豆,一霎间便晕了过去。县丞方才叫松刑。皂隶在这兰花脸上喷了些冷水,好一会才苏醒过来。县丞瞪着眼斥道:
“白兰花,到了县衙大堂,怎容你抵赖,你招还是不招?”
秀兰十指紫黑,疼痛难忍。县丞的话她听不清楚,只觉得两耳轰鸣,好久都答不上话来。县丞见了,大怒,又吼道:
“大刑伺候。”
两个皂隶抬上一盆火炭,里面烧着两把火红的烙铁。兰花看了全身都凉了半截。她想:“这是前世的冤债,招也是死,不招受尽苦刑也是死。”她横下一条心,大声回答道:
“看来只有做个冤死鬼了!我招就是了,是我毒死的!”
县丞严必修狞笑道:“你用什么毒药,什么时候放的?”
兰花只听说过砒霜会毒死人,就说:“是用砒霜,没有旁人的时候放在鸡汤里。”
“你为什么要毒死他?”兰花实在说不出原因,便低头不语。县丞见她不答,也不去理她,当堂判道:
“杀人偿命,法不徇情,既然招认,你就在供词上画押吧!”
兰花心如铅铁,撑起身子在“口供”记录上面连画了三个圈圈。县丞一声“退堂”。狱吏上前给秀兰戴了枷,把她打入死牢里。
县丞严必修向县令禀报了审案经过,赵县令心有疑虑,他思考再三道:“人命关天,不草率,可将案情如实上报,等新县令上任后再行定夺。”
且说报案人苏三与孟家隔邻,先以捕蛇为业,后做起贩牛生意,颇有资财,却爱好女色。他原配毛氏是童养媳成婚,由于姿色平常,为人老实,苏三嫌弃,婚后一年多就诬其不贞,一纸休书把她逐回娘家。苏三往赣南诸县贩牛,赶回汀城出售,常住于营背街金沙河畔的悦朋客栈。
客栈老板娘柳红英虽年近三十,却白皙娇好,眼睛水灵,擅长炒炖牛肉,卤腊拼盘,更善于招徕宾客,故生意做得红火。
她原是苦弥岽下山里人,随夫来到城里开客栈,不到一年,丈夫征调南疆服役。此后,单靠红英独立撑持门店。苏三做牛贩生意,有时滞销,便也自宰牛出售,有时便宜赊卖给红英加工,方便顾客。闲着无事也帮红英做引起粗活,红英对他颇有好感。
悦朋客栈原是旧房,年前典来装修的,今老房东去世,欠下债务,后代要将房产卖掉。一日,红英对苏三试探道:“苏老板,这房子我想买下,只是还差点款项不敷,不知苏老板能否代借我一些银子吗?利息按月照付。”
苏三对她早已垂涎三尺,便赶快拿出银两包袱道:“这里有买牛的银钱80两,先借与你,算什么息?待你有钱还我就是。”红英很是感激。当夜,红英炒了几盘菜,亲自陪苏三喝酒,边喝边谈,两人都有醉意。苏三挑逗道:“你很难得,丈夫出门一年余,没人敢进你房间半步,你难道真的不感寂寞?”
“每天累得腰酸腰痛,哪里还懂得什么寂寞。”苏三看她酒后两颊红晕,饶有春意,便轻声道:“我能进房一步吗?”红英望着他佯嗔道:“你不怕打就进来。”“你不关房门,我就敢进去。”
是夜二更过后,房客都已睡静。苏三悄悄摸到红英房门口,见房内尚有烛光,一推门,果然末关。他便大胆进房,把门关了。这一夜,久旱逢雨,一对男女,自是情意浓洽,相识恨晚。自此成为露水夫妻。“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久了,桃色新闻便传扬开了。
二年多后,红英丈夫自南疆回来,以战功封为偏将,因作战时大腿受伤,调回长汀兼管缉盗之职。一对情人虽然情意尚存,却没有机会接触,于是红英便劝苏三另找一个年青的妻子。
白兰花长得清秀娴静,在于县西村算是个美女。苏三早已垂涎,曾托人说亲,愿出90两白银为聘金。由于苏三有“艳事”传闻,兰花父母均不同意。有次苏三、兰花在田坝相遇,苏三赠金戒指为铒,不料兰花看都不看,忙转身快步走回家中。不久,她受聘给孟家。
这使苏三感到恼火,心里忿恨。婚前,苏三曾找孟清,说他与兰花家先有谈婚,不应夺人之爱,孟清道:“婚姻全凭缘份,怎能说是夺人之爱?”“我愿送你白银50两,劝你把这婚事退了,别找一个俏婚妇。”“你有钱不要摆阔气。”气得苏三挥着拳头骂娘,被个白头樵夫听到。这是一条线索。只是县丞严必修没有深入查访,凭主观判断,岂能不造成冤案!这是后话。
新县令宋慈不日上任,赵县令已告养回家。县丞谒见宋县令,不免谈到“新娘毒死新郎”一案。宋慈关心民瘼,当天就调了案卷、验尸记录,发现了不少疑点。翌日,宋慈派出亲信随从到事发地三里坪和兰花娘家于县西村暗中查访,自已亲自带着衙役、差隶、仵作到三里坪再次开棺验尸。
到了三里坪,由于这段时间天气较冷,故开棺后察看尸体尚未腐烂,只是臭气难闻。宋慈命抬出坪中检验,周围站着不少人观望。仵作喷过烧酒,几个衙役把尸体抬在谷笪上反复认真检验。宋慈问仵作:“是否砒霜致毒?还是其他毒药引发致死?”
仵作认真验过,答道:“不是砒霜,因仍无血,也不是断肠草,因腹脐肛门无血;尸体青白,舌头与双手黑紫色,要开腔检查。”宋慈乃亲自检验一遍,并道:“据前次验尸记录,有一只大狗将放毒鸡肉与汤食尽,二刻钟全身痉挛而死,找出这只死狗来。”不久,孟家人将已埋土的死狗拖来。宋慈命仵作先将胸腹部毛剃去,明显颜色呈青白而带有紫色斑点,再剖开胸腹腔,胃内有鸡肉糜烂残渣,细验后发现有蛇腥气。宋慈乃入屋私问死者父亲道:“此地有以捉蛇养蛇为业的人吗?”其父答道:“有,隔邻苏三,”即报案人。此时派到三里坪调查的吏员来报:“报案人苏三忙于打探消息,事有可疑。”
宋慈命吏员在苏三近邻带一老年妇女来问话,宋慈与老妇闲谈约四五刻钟,然后让她回家。宋慈随即派人暗里跟着,看有谁找她问话。果然苏三到她家中,询问宋慈问话情况。宋慈便迅传苏三到来问道:“你当时报案是怎样报的?”苏三滚瓜烂熟又说了一遍。宋慈瞪着眼睛看了他一刻,却不再问讯,看他虽然故作镇静,脸上却皮肉颤动,惊恐不安。宋慈便命搜查其家,搜出毒蛇20条,蛇毒1瓶。宋县令已经心中有数,便命本村地保孟老四上前问道:“你应该有有去孟家喝喜酒,可曾看见苏三,他中途有没有离开过席位?你要如实讲来,如有包庇,其罪不赦。”
“禀大人,苏三确有来喝喜酒,还与我同桌;但觉得他精神恍惚,中途确曾离开过席,好似无心喝酒。另外,我还发现村后一个小鱼塘,大小鱼都死光了。”宋慈命衙役数人前往小鱼塘将水放干,寻找有无什么物证。二刻钟后回报,在塘底搜出小瓷瓶一个,与苏三家中搜出蛇毒瓶子一模一样。至此,所有证据都指向报案人苏三。宋慈便在孟家门口传言,如有人知道苏三情况,前来揭发作证者赏银十两;知情不报者,犯包庇罪,判处坐牢监禁。然后宋慈一行押着人犯苏三回衙,关入单人囚牢。
几天后,去于县西村调查取证的已回,并带来兰花胞兄,呈申冤状。去营背悦朋客栈附近调查取证的也陆续取证回衙。宋慈遂定于寒食节那天开堂审判洞房凶杀一案。
开审这天,宋县令主审,主薄古采英、县尉陈正夫陪审。县丞严必修及仵作一旁听审。宋慈先叫白兰花上堂,除去枷镣,再传兰花胞兄上堂道:“白令明,你的申冤状,我已看过,你再陈述一遍。”
白令明下跪下道:“胞妹兰花确实冤枉!她年方十八岁。胆小怕事。她的婚事,是由我父母作主,她自己亦表示同意。往日孟清来我家,只见过一面,无仇无恨,何以新婚之夜,兰花会毒死新郎?县衙老爷既没有到我村调查,也没有去调查三里村孟家有无仇人,就一审定案,我白令明愿以生命担保我胞妹决不会新婚之夜无缘无故毒杀新郎。请青天大老爷审清案情,以免滥杀无辜,造成冤案。请大人明察。”
“孟家提亲之前,还有谁家来你家提过亲,有无本村人与你妹频繁往来?你得说实话,方能救你妹一命。”
“有牛贩子苏三来提过亲,肯出90两白银为聘礼,还说等到我大婚时他还会尽力帮助。
“苏三愿出90两,你父母为何没有答应他?”
“婚姻要靠双方自愿;总得要妹妹自己愿意方可。苏三虽有钱财,但他年龄比我妹大十来岁,更主要的是他在西村名声不好,曾骗奸过杂货店的女儿,又和古家媳妇打得火热,故好人家女子谁也不肯嫁给他。”
宋慈道:“你讲的如果不是实话,要判诬告罪,下去吧!”
接着又提问悦朋客栈女老板柳红英道:
“你开客栈的资金是否苏三所出?据调查,你曾和苏三同居过,得了多少银两,按实说来,本县当酌情处理。”
柳红英自知有错,据实道:
“民妇夫妻上城开客栈,全是丈夫筹措资金。丈夫被调南疆出征后,苏三来住店,因买店时民妇向他借得白银80两。民妇并没意思勾引他。一夜酒后,他偷进民妇房中,民妇无力抗拒,就糊里糊涂做下了蠢事。此后来来往往,有过一段时间,,这是实话。但民妇并非卖身自贱。自丈夫归后,他不敢来,从此再没有纠葛。”
宋慈又传白头老樵夫上堂问话,老樵夫陈述苏三某日曾与死者孟清争执的原话。
宋慈道:“据重新验尸,是蛇毒致死。三里坪村只有罪犯苏三养毒蛇。现请主簿宣读重新验尸及调查的经过。”读毕,提案犯苏三上堂。宋慈问道:“现人证物证俱在,你尚有何言?”苏三无话可说,面色灰白,遂命画押。宋慈判道:
“罪犯苏三好色,为争娶兰花不成,忿而用毒液谋杀孟清,罪大恶极,处以极刑,候呈州守批复执行。红英与罪犯勾搭成奸,罚白银100两为孟家治丧之用。兰花无罪释放,由其兄带回家中。白兰花,只是本县要问,你为何画押时连画三个圈圈。”
兰花上前跪拜谢恩。然后道:
“天冤枉人,有神不灵;地冤枉人,有地无门;人冤枉人,无罪受刑!”
宋慈听着,眼瞪严必修训斥道道:“为官执法者要重证据,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尔为官二十多年靠酷刑逼供,造成冤案,停职候参。仵作验尸马虎应付,判坐牢半年,以示儆戒。”经此一案,汀城百姓无不称誉宋慈为宋青天。
7. 河南省林州市合涧镇石板沟有哪些景区?
红旗渠构筑在风景如画的太行山悬崖峭壁之上,达到了“雄者愈雄,险者愈险”的审美高度,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其工程量之大,工程之艰巨,工程美学价值之高,堪称人间奇迹。红旗渠不仅有雄险的自然景观,而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国际国内素有很高的知名度。仅干渠以上建筑物就有722个,其中著名的十余处工程,如红旗渠源、青年洞、空心坝、总干渠分水闸、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红英汇流、桃园渡槽、曙光洞、夺丰渡槽、水力发电站等,均可作为一级旅游资源进行开发。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主要工程之一,位于任村镇卢家拐村西,从鬼斧神工、陡峭如切的小鬼脸上穿过。因参加凿洞的突击队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故取名叫“青年洞”。由分水苑风景区乘车上行30公里,可到达青年洞风景区。这里山高水险,红旗渠悬挂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八米宽的红旗渠从山中穿过,各种文物点缀其中,天下一绝“一线天”有胜黄山,峨嵋之誉;情景交融“阳凤垴”可环视四周,触景生情,情趣满怀;胆颤心惊“铁索桥”,可凌空倚云,飘若天仙;攀崖悬壁“凌空栈道”,可体现艰苦创业的雄心壮志;轻松潇洒“滑行道”可与上山的艰难形成极大的反差。到此一游,既可观赏太行“雄、险、奇、秀”之美景,又可通过红旗渠等艰苦创业的实物使人们进一步领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真谛,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林州市旅游景点 青年洞由分水苑风景区乘车上行30公里,可到达青年洞风景区。这里山高水险,红旗渠悬挂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八米宽的红旗渠从山中穿过,各种文物点缀其中,天下一绝“一线天”有胜黄山,峨嵋之誉;情景交融“阳凤垴”可环视四周,触景生情,情趣满怀;胆颤心惊“铁索桥”,可凌空倚云,飘若天仙;攀崖悬壁“凌空栈道”,可体现艰苦创业的雄心壮志;轻松潇洒“滑行道”可与上山的艰难形成极大的反差。到此一游,既可观赏太行“雄、险、奇、秀”之美景,又可通过红旗渠等艰苦创业的实物使人们进一步领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真谛,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林州市旅游景点 黄华神苑是红旗渠·林虑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之一。黄华神苑又称黄华山,位于林州市区西7公里处,是一个以“幽谷、密林、飞瀑、古寺、黄花”五大特色而著名的山岳型风景区。?
据《林县志》记载:黄华山因“每岁晚秋,黄花满谷,故名。”华同花。黄华山一年两度黄花盛开,阳春三月,满山遍野连翘花,将黄华山打扮得流金溢彩,从山脚到山顶,随着气温的逐步升高,次第开放,花期可达一个月左右,十分壮观;每到秋末,满山遍野黄菊花,散发着诱人的芳香,令人陶醉。
黄华山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北京大学著名地理与环境学系教授陈传康,将黄华山风景概括为:“黄华神苑寺观藏,觉慈三院少林系,王母二世道家宗,天开图画风水收。”早在战国时期,赵国即在此屯兵作战,修筑长城,留下了赵南古长城遗址。赵武灵王,一代天骄,目光远大,决心改革,以振国力,他最有名的“谋胡服、习骑射”的军事变革,就在黄华商定。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山水游成熟时期,魏刘邵撰《赵都赋》中,有“置酒黄华会馆”记载。东晋年间,高僧道安在黄华游说传教。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有黄华山水风光,传说北齐丞相高欢在黄华插天峰下修建有避暑宫,现留有遗址。
天下名山僧占多,黄华神苑风景区,与历代僧 的开发建设密不可分。隋、唐时期,羽士王津携母在黄华山学道,母亡,遂建王母祠以纪念。
宋、元时期,是黄华山寺庙建设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黄华山创建了上寺、慈明院,维修扩建了下寺和王母祠。金代文学家、书画家王庭筠在黄华山隐居十年,创办了黄华书院。金代著名诗人、史学家元好问,慕名登临黄华山,写下了气势磅礴的《黄华水帘》诗。元朝时,觉仁寺十分兴盛,数百名和尚诵经习武,与中原少林寺同宗齐名,第三代主持菊庵禅师,闻名于林州黄华,建功于嵩山少林,元朝皇帝谕旨,他成为管理全国佛教的总禅师。元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被请到少林寺任方丈。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文学家、朝内中书参知政事许有壬游林虑山,著有《林虑山游记》一文,对黄华山、洪谷山风光作了记述。
万泉湖 万泉湖风景区以其拥有豫北三大涌泉群之一—石门涌泉,长年喷涌汇流成湖,四季山清水秀成景而得名,景区内大小泉水百余眼,日出水量68800吨,汇集湖面长4000余米,深20余米,凡来此观光游览者,无不对此涓涓山泉、碧波水面称奇叫绝。
万泉湖风景区的独特景观,还有石门古寺、沉金岛池、洞泉神水、探水神龟、慕景之椿和天仙桥等,沿南北两条道路有雷音寺、关蒂庙、洪泉河、络丝潭、阳台寺等名胜古迹,绮丽迷人的神话传说有雷音幕鼓、阳台晨钟、淇河晚照、石门涌泉和龙泉沟胜景,相传远古,闻名林州。景区内山道迂回,湖水碧波,宜游宜垂,景色秀丽,独具一格。
古来文人墨客常游于此,近年来林州参观游览红旗渠和太行山风景的人们慕名前来万泉湖观光,同声赞叹“旅游不到万泉湖,林州美景没看够”,红旗渠源远流长,万泉湖山清水秀,万泉湖景区作为林州旅游开发建设的一颗璀璨明珠,令万千游客注目,使各级政府所重视。
仙台山
仙台山是太行大峡谷主要景区之一,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红旗渠的故乡河南省林州市境内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中国文联书画写生基地-----林虑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太行大峡谷为“北雄风光最胜处”,仙台山则是太行大峡谷代表性景点之一。一峰独秀的仙桃峰是观赏太行大峡谷全景的最佳位置,也是太行大峡谷的标志性景点,被专家誉为“仙台远眺”景观。高21.8米的豫北第一大观音在绿树中掩映,闪耀着神秘的光芒。甲骨文十二生肖和百家姓时刻展示着古老岩层和古老文字的完美结合,带您进入“凭石问古”的独特意境。仙台山适合开展野营,攀岩,拓展,穿越等户外活动,是河南省户外运动联盟指定户外活动基地。已经形成观光游览,户外运动为一体的休闲型景区。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绿树成荫、苍翠欲滴、临海茫茫、形成独有的森林环境。太行山第一溶洞——五龙洞最高处达40米,钟乳石造型各异,形态万千。出通天洞,观鳄鱼石,神功石,听金鸡报晓(石),望五百罗汉岩,过四大金刚(石)把手的山门便可达天生桥。桥跨30米,高11.8米,其跨度之大,桥身之高为华北之最。各种奇石造型及魔岩造型地貌,体现出洞古、石奇、林幽的意境。
林州市旅游景点洪谷山简介
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是“红旗渠、林虑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之一。
洪谷山历史悠久,估计璀璨。景区内有省级文物五处,市级二处。洪谷寺初建于北齐天宝年间,先后有众多僧人云游挂锡,洪谷唐塔,巍然耸立,体现了唐代佛教文化兴盛之景况;北齐金灯寺石窟建在万丈悬崖之上,白云缭绕,神秘莫测;明代知县谢思聪造福于民,再次开渠引水,创建林州最早水利工程——谢公渠。
五代著名画家荆浩在此买田数亩,躬耕自食,沐浴闪光,隐居作画,字号“洪谷子”创立了“北方山水全景画派”,被称为“山水画开宗巨匠”。景区内还有摩崖石塔、千佛洞、三尊真容像碑、灵鹫寺等宝贵文物。
地址:林州市 合涧镇
唐塔
民间传说
龟驮经书
在洪谷有一个高高地悬崖峭壁的峰头,很像一只大龟雄卧,一块方石凌空飞来落在龟背上,人称“龟驮经书”。据传,东魏时代,洪谷佛教活动十分盛行,住着一位很有名的大和尚,佛号义泓禅师,他云游全国名山各寺,来到洪谷,爱上了这里的山水,于是纠正庇材,用了三年时间,将洪谷寺建成,大殿巍巍,金壁辉煌,各地佛教徒们骆绎不绝,洪谷寺名声大振。洪谷河瀑布大潭有一只大龟,常常在溪边晒太阳,一个小和尚到河边打水发现后,将他捉到寺内,献给义泓烹饪做汤。义泓见此特大乌龟,少说也有五百年的寿命,十分高兴,认为是洪谷活着的先师,是一大山灵,于是召集全寺和尚,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册封仪式,封它为“佛门先师”,并将其送回洪谷河潭中。说来也怪,每到洪谷寺大的佛教祭日,这只大龟就要出来亮相。于是,洪谷河大神显灵的消息不胫而走,来此地烧香磕头的人蜂拥而至,也使洪谷寺香火更加旺盛,为洪谷寺的扩建和修缮积聚了不少钱财,寺后又建起了藏经阁,收藏了许多珍贵经书。义泓禅师圆寂的当天晚上,藏经阁里的经书突然不见了,众僧人十分惊慌,纳闷是谁盗去经书。大家认真观察阁内留下的蛛丝马迹,只在一把椅子上发现有四只乌龟爪印。后来,众和尚发现山峰上出现一个巨型乌龟化身,身上背着四四方方的大石头,传为乌龟见义泓禅师而死,心情十分悲痛,与禅师建立了深厚感情的大乌龟托着他留下的经书,要随他而去,义泓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卧人死了,但佛教是永恒的,要将经书永远留给后世,于是将身驮经书而来的乌龟点化于此。
火烧狮子山
从洪谷寺西望,一座小山如雄狮高卧,翘首南天,气势磅礴,这是洪谷镇山的一大山灵和地脉,人称“狮子山”。狮子山上有两个小山峰,人称“和尚戏尼姑”。这里有个“火烧狮子山”的传说。
唐朝中期,是洪谷寺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好多知名僧人。到了唐末,战乱四起,民不聊生,佛寺开始衰落,洪谷寺来了一个说是从少林寺运有过来的僧人,高高地个子,肥头大耳,自称是走遍天下名山名寺通经达礼的佛门之人。
谁知此人是个聚众闹事,坑蒙拐骗、欺辱民女的地痞,府衙正在派兵捉拿,他削发为僧,披上袈裟,隐避逃匿于林虑洪谷寺中。时间住久了,他本性复发,又干起了坑蒙拐骗,欺辱民女的勾当,和山里山外尼姑勾勾搭搭,不行正道,被众和尚深恶痛绝。后来风声传到府衙,正是此人就是被通缉的要犯,知府派兵前来捉拿。他携一尼姑跑到狮子山树林中躲藏,大臣下令放火烧山,将此假和尚和尼姑烧死,直到现在,山上还留下和尚石和尼姑石两个小山峰。
戒猴日献花果的
在洪谷风景区北崖上有个古山洞,名曰:“戒猴洞”,此洞有个“戒猴日献花果的”的神气传说。
1400多年前的北齐时期,洪谷佛教已兴盛起来,加之这里山水风景优美,前来学佛诵经的人骆绎不绝。这个自然山洞,即为佛徒诵经的地方。
当时,洪谷山高林密,住着一群猴子,当佛徒前来诵经时,猴王就领着它的家族守在路旁,等待游人仍给他们东西吃,人与猴和睦相处,天长日久,猴王也大胆的进到山洞里来,它看到佛教徒席地而坐,双手合十,诵经不止,猴子的模仿性很大,也学者佛教徒的姿势,端坐下来,双手合十。作出十分虔诚的样子,听念诵经。大家看到这猴王十分非常有灵性,对它特别的尊重和宠爱。有一天,寺院的主持问它:“你如果愿意受戒,成为佛门弟子,就点点头,如不愿意就摇摇头。”此猴点了点头,表示愿意受戒。寺院主持就在菩萨面前按照佛教仪规给他受了戒,正是成为戒猴。说来也怪,戒猴看到佛徒们前来进香,带来水果馒头等贡品,它也每天到山里采来山果,作为贡品摆在佛像面前。从此这里有了“戒猴日献果”的故事,这个山洞就叫“戒猴洞”了。
洪谷《圆公马山塔记》碑文就有这样的记载:“按传齐天保佑中,广禅师居之,有大猴日献花果,听经法,洞因得名。”
谢思聪当砚台
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河北省滋阳县(今河北省形唐县)人士谢思聪调任林州知县。他上任后,看到林县干旱缺水,农业生产年年欠收,百姓饥渴交困的情况,心中十分沉重。他想,我是朝廷名官,黎明百姓乃衣食父母,必须发展生产,解民之困。
有一次,他携友到洪谷春游,看到一群百姓赤脊光背结社到洪谷河取水乞雨,大受启发,他想到把大家的望水盼水的迫切心情引导到凿渠引水上来,当场问乞雨百姓:“如果修渠引水出山,你们是否愿意干?"大家非常赞同,并连连给他磕头。
谢知县很快组织当地社首,查看地形,勘查渠线,计算费用,研究此事,确定了按地亩,人口,牲畜数目出工摊粮等筹资办法,引水渠道随机动工。
第二天,他带县衙到乡下查问筹资情况,在肖街村看到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婆婆领着一个头缠白孝的六岁小孙孙来向社首捐物,手里那之一副银手镯,向社首说:“孙子他爹娘因病都亡故了,我人老了孙子还小,干不动活了,我家已无他物,就送上我一直保存的一副银手镯,你们把他当了换成钱,共修渠用吧。”说罢,听说县太爷来了,一老一小又连忙跪下磕头。
谢知县被老百姓这一被撞之举感动了,他回到县衙,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铜砚台,交给衙役说:“你去把他当了,把钱捐出去,支援老百姓渠。”谢知县的砚台上刻有一个“谢”字,当铺老板听说知县当钱支援修渠,心中十分感动和钦佩,给了个高价,将烟台收藏起来。
三年后,取道修通了,各村社首纠集老百姓敲锣打鼓来到县衙,感谢县令为民引水之功德,大家抬着一块巨匾,匾上刻着两行字:“誉县令当砚台之举,铭谢公兴水利之恩。”当铺老板也赶来了,用红布包了一个小东西,解开一看,是谢公所当之砚,他说:“谢公珍物,物归原主。”官民互相叩拜,场面喜庆热烈。
天平山
天平山为林虑之脊,位于林州市区西8公里,因其“峰势峻极、上平于天”而得名,素有“北雄风光最胜处”之美誉。宋代三朝宰相韩琦曾赞曰“林虑天平山者,天下绝胜之镜也。”
宋朝殿中侍御史柳开叹曰“虽善工亦不可图画”。区内清晰蜿蜒,水声潺潺,三步一瀑,五步一潭,青山、密林、繁华交相辉映,妙趣天成。少林武术创始人僧稠在此修建天平寺,被称为“莲花佛国”。
王相岩 王相岩,又名老道岩,宝泉岩。位于林州市石板岩乡南2公里处。这里山峦起伏,奇峰异立,林深谷幽,涛声隐隐,真是奇妙无穷,美不胜收。
王相岩东有朱雀峰、北有青龙峰、南有白虎峰、西有金龟望日峰,这些大自然的奇妙杰作,正与人们常说的“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即为风水宝地相吻合。古代殷商王高宗武丁和奴隶出身的宰相傅说幼时在此生活居住;东汉名士夏馥曾在此隐居;明代河北肥乡道士赵得秀曾在此修身;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许三礼曾在此避暑。
这里为什么叫王相岩?在3300多年前,殷商王武丁和奴隶 出身的宰相傅说,曾在这里居住过,王者相者住过的地方叫王相岩,住过的小村叫王相村。
傅说是商朝第二个奴隶出身的宰相,他和商汤时期的伊尹被称为历史上的奴隶双壁,他们都是业绩辉焊商朝第22个国王武丁,在位59年。他少年时,被父亲小乙送往殷都西部的林虑山,和平民奴隶一起生活:武丁生活于下层,学会了耕作的劳动本领养成了简朴的生活习惯,并和奴隶傅说交上了朋友,傅说觉得武丁虽是商王的儿子,却没有贵族的高傲,能和贫民平等相处,很赞赏武丁。武丁和傅说在一块生活期间,感到傅说很有雄才大略,可惜是个奴隶,无人能重用他。
武丁为起用傅说,苦思冥想,谋划出了一条妙计,即利用人们的迷信心里,演了一幕威震文武百官的哑剧。
一天,武丁对大臣们说:“我当了国王,希望有一个大才大德的人帮助我治理国家,请大家举荐。大臣议论纷纷,挨个把王公贵族的名字数了一遍,武丁总是摇头叹息。蓦然间竟晕了过去,经一阵抢救,才慢慢醒来,却一言不发。就这样,武丁在宫里整整昏睡三年不语。一天,甘盘正在召集大臣们议事,武丁突然大笑起来,大臣们顿时惊呆了,武丁说:“我们商朝有希望了!我梦见先王,他给我推荐了一位大圣人,名叫傅说,说这人定能辅佐我治理好国家。大臣们信以为真,立即遵照武丁指的方向找去。最后在林虑山找到了傅说。傅说被接到殷都王宫。武丁见到当年的好朋友傅说,喜出望外,连连点头。于是 赶快让傅说换了朝服,拜为宰相,并让大臣们尊称傅说为“梦父”。傅说竭尽文韬武略之才,利用三年功夫,辅佐武丁把朝政治理的秩序井然,使商王朝达到了空前的发展。人们把他住过的悬崖岩洞称为“王相岩”,并在这里建了傅说雕像,绝壁崖头的千年古橡树,被称为王相树;他经常砍柴的山岭被称为王相岭;他经常来往活动的山沟,称为王相沟,沟口叫王相口他用过的水井叫王相并;王相树对面崭头有傅说占卜坐的石椅,称为王相椅。
8. 历史上惩恶扬善的名人和故事?
宋慈
宋慈(1186年-1249年),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人,南宋法医学家。
宋慈“博采近世所传诸书”,“会儿粹之,厘而正之”,加上多年实践经验,“增以己见”,终写成《洗冤集录》。他四任提点刑狱司,以身作则,慎重狱事,正如其所言,他真正做到了“独于狱案,审之又审,不敢萌一毫慢易心”。宋慈提出了一个合格法官的普世标准—洗冤泽物!
宋慈断明洞房凶杀案:南宋绍定末年,汀州府长汀县令赵明汝年事已高,将致仕回乡,朝廷已委派宋慈为长汀县令,十日后将从南昌来汀赴任。连日来,县衙上下人等都为新旧交接之事忙碌着。
一日早晨,一名叫苏三的人跑到县衙来报案:
“离城不远的三里坪村有孟家讨亲,本是一件喜事,谁知酒后客散,三更时分新郎突然死在床上。发觉后,一家人号啕大哭,新娘子脸色刷白,不知何因。”
老县令赵明汝一听事关人命案件,顾不得将致仕回乡,立即与县丞严必修带着仵作皂隶前去白家验尸。仵作验后报道:
“禀老爷,死者口歪舌紫,脸色青白,系中毒身死。”
赵县令回到大厅提问新娘,看她善良端庄,吓得全身打颤,不像是个新婚之夜毒杀丈夫的凶手。县令便叫大家退下,独把新娘与县衙文书留下。县令温声问道:
“我且问你,你要从实回话。你刚拜堂成亲,洞房花烛夜,想来没有什么仇怨,新郎究竟怎样死的,只要你说出实情,本县当秉公处理。”
新娘看县官口气温和,便边泣边诉:“民女名叫白兰花,昨天未时左右到达孟家,以前从没有来过。新郎怎样会死,民女也想不出道理。”
“你们俩见过面,谈过话吗?是何人给你们做媒的?”
“他到过民女家一次,阿妈叫民女出来斟茶,民女斟完茶后便进去,彼此并没有谈过话。过后爹妈提起这桩婚事征询民女意愿,民女就依从了爹妈的话,同意了这桩婚事,至于是谁作媒介绍的,民女不清楚。”
“拜堂后新郎曾进房吗,是什么时候?”
“天将黑时,听见外边客人上席,婶娘端了食物进来说:‘兰花,你也饿了,这面碗鸡要你两口子吃,这是规矩。’婶娘走后,民女朦胧间看到窗外有个影子进来,在桌边站立片刻又走出去了。只因民女头上遮着头盖,看不清楚他的面庞。
“你们新婚同床,总有话说,得老实交待清楚。”
“新郎进房来掀我的头盖道:‘兰花,这面碗鸡我们一同吃吧!’民女不想吃,便没有回答。只见他喝了几口汤,并自言自语地说,我喝醉酒了。说完就自已脱衣上床,等民女脱衣上床,他已睡着,没有谈话。”
“他死前情况怎样,总不可能是睡着无声无息地死去。”
“睡了没多久,民女发觉他翻来覆去,口里哼哼唧唧着说,好难受!民女起身一看,见他脸色大变,汗出如浆,口吐白沫。民女吓坏了,慌忙打开房门喊救人,等家中人进来,他已不会动弹,已气绝身亡。”说到这儿,兰花不由哭出声来。
“莫哭,莫哭,本县问你,你以前曾和别人谈过婚姻吗?”兰花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只是俯首说:“没……没……”,因为她年方十七,一向都在家中烧火、洗衣、养猪,很少和外人接触。
接着,县令又提问了死者的父母,老人家回道:
“儿子身体一向健旺,怎么一进新房就会死去,莫不是和这媳妇前世有冤!”接着又说:“她……她是个扫帚星,克夫命呀!”
再提审死者的婶娘:“鸡是你端进房的,是谁放毒,或者说有人唆使你放毒,故意陷害于她,如不老实交待将动刑受苦。”
婶娘哭道:“民妇先前并不认识她,与她无仇无恨,我怎么会放毒?我不曾生养,把侄儿视作亲生。老爷,民妇冤枉啊!”
赵县令与县丞观察新房,见桌上那碗面碗鸡犹在,即命呼狗来吃,不久立毙。县令嘱将死者入棺而不钉盖,候再检验。把“犯妇”兰花与婶娘上枷,押回县衙。
是夜赵县令召县丞磋商。因他即将致仕回乡,意欲县丞办理此案。县丞严必修是个老官吏,素以办案“快刀斩乱麻”著称。此时心中存了个小九九,本就想在新县令宋慈上任前展示自己的才能,听老县令如此说,正中下怀,便一口允承了下来。
翌日,县丞严必修开堂,传来死者父母、报案人苏三、地保孟老四,在狱中提出“犯妇”兰花与婶娘。堂上两边皂隶,吆喝助威,吓得兰花浑身颤抖。严必修叫开了兰花的枷,问道:
“新婚之夜,应该两情融洽,为何竟谋杀亲夫?”
“民女……民女没有谋杀亲夫。”
严必修一拍惊堂木,喝问道:“已经验明死者口歪舌紫,脸色青白,鸡中有毒。房中又只有你两人。证据确凿,岂容你抵赖?”
“大老爷,我和他只见过一面,无冤无仇,怎会害死他?况且我父母作主,自己愿意嫁给他的。”
“看你娥眉杏眼,颇有姿色,难道无人勾引吗,到了县衙大堂,你还是老实招供了吧,免受皮肉之苦。”
兰花回答道:“民女平日多在家中做事,有时出门下田也与父兄同去,实无勾引情事,大老爷,你可要有真凭实据啊,不能冤枉民女啊!”
严必修一听,双眉倒竖,吼道:“好一张利嘴啊,看来本就是个刁妇。哼,大堂之上,你想隐瞒抵赖,可打错主意。我再问你,为什么洞房之夜要谋杀亲夫,用的什么毒药?”
兰花泪流满面,高声喊道:“大老爷,民女确实冤枉啊!”
严必修又问死者父母:“你们可知道她以前曾和谁家谈过亲,曾有谁常和她家有来往?”
“这可不知道,只听说她做事很勤快,人都夸她,只是我儿在酒席上还好好的,一进新房就死在床上,不知谁放的毒?”
县丞严必修又问报案人苏三:“为什么他家里人不来报案,而是你来报案,你和他家是何亲故,如此关心?”
苏三答道:“小民与他家是邻居,因见他全家都恸哭在房中,事关人命案子,怎能无关呢?”
再问婶娘:“面碗鸡她的家娘不端,却要你端?放毒的事肯定与你有关,如不实说,当判你与犯妇同罪。”
婶娘吓得连连叩头道:“大老爷啊!民妇冤枉啊,民妇一向待侄儿视如亲生,岂会狠心放毒,可也没见谁放毒啊?”
县丞严必修问来问去,不得要领,心里烦躁,便一拍惊堂木,指着兰花道:
“房中只你二人在场,新郎死在床上,人证物证俱在,你不招,那就尝尝苦刑的滋味,或许你就老实肯招了。”说完,他抓起一支刑签丢在地上,喊声“上刑”。
但见两个如狼似虎的皂吏冲上前来,把兰花十指上了夹。俗话说“十指痛人心”,钳夹一抽紧,只痛得她如针刺心肝,额上滴滴汗珠如豆,一霎间便晕了过去。县丞方才叫松刑。皂隶在这兰花脸上喷了些冷水,好一会才苏醒过来。县丞瞪着眼斥道:
“白兰花,到了县衙大堂,怎容你抵赖,你招还是不招?”
秀兰十指紫黑,疼痛难忍。县丞的话她听不清楚,只觉得两耳轰鸣,好久都答不上话来。县丞见了,大怒,又吼道:
“大刑伺候。”
两个皂隶抬上一盆火炭,里面烧着两把火红的烙铁。兰花看了全身都凉了半截。她想:“这是前世的冤债,招也是死,不招受尽苦刑也是死。”她横下一条心,大声回答道:
“看来只有做个冤死鬼了!我招就是了,是我毒死的!”
县丞严必修狞笑道:“你用什么毒药,什么时候放的?”
兰花只听说过砒霜会毒死人,就说:“是用砒霜,没有旁人的时候放在鸡汤里。”
“你为什么要毒死他?”兰花实在说不出原因,便低头不语。县丞见她不答,也不去理她,当堂判道:
“杀人偿命,法不徇情,既然招认,你就在供词上画押吧!”
兰花心如铅铁,撑起身子在“口供”记录上面连画了三个圈圈。县丞一声“退堂”。狱吏上前给秀兰戴了枷,把她打入死牢里。
县丞严必修向县令禀报了审案经过,赵县令心有疑虑,他思考再三道:“人命关天,不草率,可将案情如实上报,等新县令上任后再行定夺。”
且说报案人苏三与孟家隔邻,先以捕蛇为业,后做起贩牛生意,颇有资财,却爱好女色。他原配毛氏是童养媳成婚,由于姿色平常,为人老实,苏三嫌弃,婚后一年多就诬其不贞,一纸休书把她逐回娘家。苏三往赣南诸县贩牛,赶回汀城出售,常住于营背街金沙河畔的悦朋客栈。
客栈老板娘柳红英虽年近三十,却白皙娇好,眼睛水灵,擅长炒炖牛肉,卤腊拼盘,更善于招徕宾客,故生意做得红火。
她原是苦弥岽下山里人,随夫来到城里开客栈,不到一年,丈夫征调南疆服役。此后,单靠红英独立撑持门店。苏三做牛贩生意,有时滞销,便也自宰牛出售,有时便宜赊卖给红英加工,方便顾客。闲着无事也帮红英做引起粗活,红英对他颇有好感。
悦朋客栈原是旧房,年前典来装修的,今老房东去世,欠下债务,后代要将房产卖掉。一日,红英对苏三试探道:“苏老板,这房子我想买下,只是还差点款项不敷,不知苏老板能否代借我一些银子吗?利息按月照付。”
苏三对她早已垂涎三尺,便赶快拿出银两包袱道:“这里有买牛的银钱80两,先借与你,算什么息?待你有钱还我就是。”红英很是感激。当夜,红英炒了几盘菜,亲自陪苏三喝酒,边喝边谈,两人都有醉意。苏三挑逗道:“你很难得,丈夫出门一年余,没人敢进你房间半步,你难道真的不感寂寞?”
“每天累得腰酸腰痛,哪里还懂得什么寂寞。”苏三看她酒后两颊红晕,饶有春意,便轻声道:“我能进房一步吗?”红英望着他佯嗔道:“你不怕打就进来。”“你不关房门,我就敢进去。”
是夜二更过后,房客都已睡静。苏三悄悄摸到红英房门口,见房内尚有烛光,一推门,果然末关。他便大胆进房,把门关了。这一夜,久旱逢雨,一对男女,自是情意浓洽,相识恨晚。自此成为露水夫妻。“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久了,桃色新闻便传扬开了。
二年多后,红英丈夫自南疆回来,以战功封为偏将,因作战时大腿受伤,调回长汀兼管缉盗之职。一对情人虽然情意尚存,却没有机会接触,于是红英便劝苏三另找一个年青的妻子。
白兰花长得清秀娴静,在于县西村算是个美女。苏三早已垂涎,曾托人说亲,愿出90两白银为聘金。由于苏三有“艳事”传闻,兰花父母均不同意。有次苏三、兰花在田坝相遇,苏三赠金戒指为铒,不料兰花看都不看,忙转身快步走回家中。不久,她受聘给孟家。
这使苏三感到恼火,心里忿恨。婚前,苏三曾找孟清,说他与兰花家先有谈婚,不应夺人之爱,孟清道:“婚姻全凭缘份,怎能说是夺人之爱?”“我愿送你白银50两,劝你把这婚事退了,别找一个俏婚妇。”“你有钱不要摆阔气。”气得苏三挥着拳头骂娘,被个白头樵夫听到。这是一条线索。只是县丞严必修没有深入查访,凭主观判断,岂能不造成冤案!这是后话。
新县令宋慈不日上任,赵县令已告养回家。县丞谒见宋县令,不免谈到“新娘毒死新郎”一案。宋慈关心民瘼,当天就调了案卷、验尸记录,发现了不少疑点。翌日,宋慈派出亲信随从到事发地三里坪和兰花娘家于县西村暗中查访,自已亲自带着衙役、差隶、仵作到三里坪再次开棺验尸。
到了三里坪,由于这段时间天气较冷,故开棺后察看尸体尚未腐烂,只是臭气难闻。宋慈命抬出坪中检验,周围站着不少人观望。仵作喷过烧酒,几个衙役把尸体抬在谷笪上反复认真检验。宋慈问仵作:“是否砒霜致毒?还是其他毒药引发致死?”
仵作认真验过,答道:“不是砒霜,因仍无血,也不是断肠草,因腹脐肛门无血;尸体青白,舌头与双手黑紫色,要开腔检查。”宋慈乃亲自检验一遍,并道:“据前次验尸记录,有一只大狗将放毒鸡肉与汤食尽,二刻钟全身痉挛而死,找出这只死狗来。”不久,孟家人将已埋土的死狗拖来。宋慈命仵作先将胸腹部毛剃去,明显颜色呈青白而带有紫色斑点,再剖开胸腹腔,胃内有鸡肉糜烂残渣,细验后发现有蛇腥气。宋慈乃入屋私问死者父亲道:“此地有以捉蛇养蛇为业的人吗?”其父答道:“有,隔邻苏三,”即报案人。此时派到三里坪调查的吏员来报:“报案人苏三忙于打探消息,事有可疑。”
宋慈命吏员在苏三近邻带一老年妇女来问话,宋慈与老妇闲谈约四五刻钟,然后让她回家。宋慈随即派人暗里跟着,看有谁找她问话。果然苏三到她家中,询问宋慈问话情况。宋慈便迅传苏三到来问道:“你当时报案是怎样报的?”苏三滚瓜烂熟又说了一遍。宋慈瞪着眼睛看了他一刻,却不再问讯,看他虽然故作镇静,脸上却皮肉颤动,惊恐不安。宋慈便命搜查其家,搜出毒蛇20条,蛇毒1瓶。宋县令已经心中有数,便命本村地保孟老四上前问道:“你应该有有去孟家喝喜酒,可曾看见苏三,他中途有没有离开过席位?你要如实讲来,如有包庇,其罪不赦。”
“禀大人,苏三确有来喝喜酒,还与我同桌;但觉得他精神恍惚,中途确曾离开过席,好似无心喝酒。另外,我还发现村后一个小鱼塘,大小鱼都死光了。”宋慈命衙役数人前往小鱼塘将水放干,寻找有无什么物证。二刻钟后回报,在塘底搜出小瓷瓶一个,与苏三家中搜出蛇毒瓶子一模一样。至此,所有证据都指向报案人苏三。宋慈便在孟家门口传言,如有人知道苏三情况,前来揭发作证者赏银十两;知情不报者,犯包庇罪,判处坐牢监禁。然后宋慈一行押着人犯苏三回衙,关入单人囚牢。
几天后,去于县西村调查取证的已回,并带来兰花胞兄,呈申冤状。去营背悦朋客栈附近调查取证的也陆续取证回衙。宋慈遂定于寒食节那天开堂审判洞房凶杀一案。
开审这天,宋县令主审,主薄古采英、县尉陈正夫陪审。县丞严必修及仵作一旁听审。宋慈先叫白兰花上堂,除去枷镣,再传兰花胞兄上堂道:“白令明,你的申冤状,我已看过,你再陈述一遍。”
白令明下跪下道:“胞妹兰花确实冤枉!她年方十八岁。胆小怕事。她的婚事,是由我父母作主,她自己亦表示同意。往日孟清来我家,只见过一面,无仇无恨,何以新婚之夜,兰花会毒死新郎?县衙老爷既没有到我村调查,也没有去调查三里村孟家有无仇人,就一审定案,我白令明愿以生命担保我胞妹决不会新婚之夜无缘无故毒杀新郎。请青天大老爷审清案情,以免滥杀无辜,造成冤案。请大人明察。”
“孟家提亲之前,还有谁家来你家提过亲,有无本村人与你妹频繁往来?你得说实话,方能救你妹一命。”
“有牛贩子苏三来提过亲,肯出90两白银为聘礼,还说等到我大婚时他还会尽力帮助。
“苏三愿出90两,你父母为何没有答应他?”
“婚姻要靠双方自愿;总得要妹妹自己愿意方可。苏三虽有钱财,但他年龄比我妹大十来岁,更主要的是他在西村名声不好,曾骗奸过杂货店的女儿,又和古家媳妇打得火热,故好人家女子谁也不肯嫁给他。”
宋慈道:“你讲的如果不是实话,要判诬告罪,下去吧!”
接着又提问悦朋客栈女老板柳红英道:
“你开客栈的资金是否苏三所出?据调查,你曾和苏三同居过,得了多少银两,按实说来,本县当酌情处理。”
柳红英自知有错,据实道:
“民妇夫妻上城开客栈,全是丈夫筹措资金。丈夫被调南疆出征后,苏三来住店,因买店时民妇向他借得白银80两。民妇并没意思勾引他。一夜酒后,他偷进民妇房中,民妇无力抗拒,就糊里糊涂做下了蠢事。此后来来往往,有过一段时间,,这是实话。但民妇并非卖身自贱。自丈夫归后,他不敢来,从此再没有纠葛。”
宋慈又传白头老樵夫上堂问话,老樵夫陈述苏三某日曾与死者孟清争执的原话。
宋慈道:“据重新验尸,是蛇毒致死。三里坪村只有罪犯苏三养毒蛇。现请主簿宣读重新验尸及调查的经过。”读毕,提案犯苏三上堂。宋慈问道:“现人证物证俱在,你尚有何言?”苏三无话可说,面色灰白,遂命画押。宋慈判道:
“罪犯苏三好色,为争娶兰花不成,忿而用毒液谋杀孟清,罪大恶极,处以极刑,候呈州守批复执行。红英与罪犯勾搭成奸,罚白银100两为孟家治丧之用。兰花无罪释放,由其兄带回家中。白兰花,只是本县要问,你为何画押时连画三个圈圈。”
兰花上前跪拜谢恩。然后道:
“天冤枉人,有神不灵;地冤枉人,有地无门;人冤枉人,无罪受刑!”
宋慈听着,眼瞪严必修训斥道道:“为官执法者要重证据,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尔为官二十多年靠酷刑逼供,造成冤案,停职候参。仵作验尸马虎应付,判坐牢半年,以示儆戒。”经此一案,汀城百姓无不称誉宋慈为宋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