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船运股(中远海运股票四大龙头股?)
1. 中远海运股票四大龙头股?
中远海运股票作为中国国内最大的航运公司之一,是行业内龙头企业之一。
和中远海运并列为四大国内航运龙头的还有中海发展、中国船舶、山东海化等公司。这几家公司均在各自的航运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在选择投资航运龙头股票时,要综合考虑行业发展情况、公司估值、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因素,做出科学决策。
2. 中远海运股票四大龙头股?
中远海运股票作为中国国内最大的航运公司之一,是行业内龙头企业之一。
和中远海运并列为四大国内航运龙头的还有中海发展、中国船舶、山东海化等公司。这几家公司均在各自的航运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在选择投资航运龙头股票时,要综合考虑行业发展情况、公司估值、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因素,做出科学决策。
3. 上海本地海运股票?
上海本地股当中,海运的股票最主要就是上港集团。
上港集团的主营业务是,国内外货物(含集装箱)装卸(含过驳)、储存、中转和水陆运输;集装箱拆拼箱、清洗、修理、制造和租赁;国际航运、仓储、保管、加工、配送及物流信息管理;为国际旅客提供候船和上下船舶设施和服务;船舶引水、拖带,船务代理,货运代理;为船舶提供燃物料、生活品供应等船舶港口服务;港口设施租赁;港口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港口码头建设、管理和经营;港口起重设备、搬运机械、机电设备及配件的批发及进出口
4. 上海本地海运股票?
上海本地股当中,海运的股票最主要就是上港集团。
上港集团的主营业务是,国内外货物(含集装箱)装卸(含过驳)、储存、中转和水陆运输;集装箱拆拼箱、清洗、修理、制造和租赁;国际航运、仓储、保管、加工、配送及物流信息管理;为国际旅客提供候船和上下船舶设施和服务;船舶引水、拖带,船务代理,货运代理;为船舶提供燃物料、生活品供应等船舶港口服务;港口设施租赁;港口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港口码头建设、管理和经营;港口起重设备、搬运机械、机电设备及配件的批发及进出口
5. 海运保险公司十大排名?
第一名: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成立于1889年,与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的传奇紧密相连,后者成功将一家平庸的实体转变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
伯克希尔·哈撒韦现在是一家领先的投资管理综合集团,主要从事保险业务,并通过其子公司已进入铁路运输、金融、公用事业和能源、制造、服务和零售等其他领域。
该公司的市值为5119亿美元。
第二名:联合健康集团
联合健康集团(UnitedHealth Group)是美国一家多元化的医疗保健企业,为全球125个国家和地区的1.15亿人提供服务。联合健康分保险和服务两大业务板块,两者在获客、健康管理、数据联通上互为补充。
保险业务根据客户来源分成四大板块:雇主和个人业务、老年人业务、联邦医疗救助业务和国际业务;目前,商保业务覆盖全美超3000万人,是联合健康最重要的保费来源。
该公司的市值为2325亿美元。
第三名: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经发展成为金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该公司的市值为2213亿美元。
第四名:友邦保险
友邦保险集团(AIA Group)于1919年在新加坡成立,目前总部位于香港。它是最大的泛亚人寿保险集团,业务遍及18个不同的市场,包括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和柬埔寨。它专门从事人寿保险和其他金融服务。
友邦保险(AIA)曾是美国国际集团(AIG)寿险业务的领衔品牌。在08金融危机的之后,负债累累的AIG为了偿还政府债务,将AIA推向了国际合作市场。在向英国保诚变卖资产未果,引入中国战略投资者(中国人寿)失败后,友邦保险终于决定展开“自救”行动,于2012年在香港独立上市,自此便与AIG再无瓜葛。
友邦保险的市值为1163亿美元。
第五名:中国人寿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是中国大陆最大的国有保险和金融服务公司之一,也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集团业务涉及人寿保险,养老金计划,资产管理,财产和伤亡保险,投资控股和海外业务。
中国人寿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家分别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保险公司。
该公司的市值为1125亿美元。
第六名:德国安联
安联集团(Allianz)成立于1890年,是德国一家领先的金融服务公司,其客户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安联提供包括寿险和健康险,财产险和责任险,以及资产管理在内的核心业务,并为将近一半的世界五百强大企业提供不同类型的保险服务。
安联保险的市值为1032亿美元。
第七名:安达保险
安达保险(Chubb)是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财产及责任保险公司,在5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经营机构,为不同群体的客户提供商业和个人财产及责任保险、人身意外和补充医疗保险、再保险和人寿保险。
2015年,安达保险集团(ACE Ltd)以28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竞争对手丘博保险集团(Chubb Corp)。该集团在大中华地区继续使用将近20年的ACE中文名称,即“安达保险”,同时又沿用后者的英文名称Chubb。
安达保险的市值为696亿美元。
第八名:法国安盛
安盛(AXA)是全球领先的保险集团之一,在5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02亿客户,员工总数超过12.5万人。该集团的主要业务是财产和意外险、寿险、储蓄和资产管理。该公司于1816年在法国成立,由几家保险公司合并而成,总部设在巴黎。
2013年,由于收购中国天平车险50%的股份,安盛成为在中国运营的最大国际保险公司。去年,安盛又豪掷46亿收购安盛天平财险剩余的50%股权,这是外资机构第一次对排名前20的财险公司实现百分百控股,也是中国今年进一步金融对外开放后,外资对中国保险市场的最大一笔股权投资。
安盛集团的市值为645亿美元。
第九名:安森保险
安森保险(Anthem)创立于1944年,前身是WellPoint,于2014年12月刚刚改名,是美国第二大健康医疗保险公司。安森保险提供广泛的综合保健计划和各种专业产品,如人寿保险和残疾保险福利、牙科、视力、行为健康福利服务,以及长期保健保险和灵活支出账户,公司现拥有4000万保户。
在运用技术创新医疗解决方案方面,安森保险一直走在行业的前沿。2018年9月,安森保险与IBM达成新的技术服务协议,共同推进安森保险的数字化转型。根据协议,IBM将继续为安森保险的主机、数据中心服务器以及存储基础架构提供运营服务。此外,IBM 还将为安森保险构建一个人工智能 (AI) 环境,打造7X24 小时不间断永续的自动化基础架构管理。这将为安森保险的客户、医疗健康服务的供应商和员工,带来更大价值和机会。
安森保险的市值为638亿美元。
第十名:信诺保险
信诺保险(Cigna)创立于1792年,是美国最古老的健康保险公司之一,按照会员数计算,信诺是美国第四大公开上市的健康保险商。
信诺不仅仅是一家健康保险公司,更是一家全球性的健康服务公司。公司与经纪人和顾问密切合作,开发创新项目,帮助个人和家庭改善他们的健康、福祉和安全感,并降低他们的医疗成本。 此外,信诺还提供全球本地医生和医院网络以及24/7/365全天候的客户服务。
信诺保险的市值为630亿美元。
6. 中远海运股票四大龙头股?
中远海运股票作为中国国内最大的航运公司之一,是行业内龙头企业之一。
和中远海运并列为四大国内航运龙头的还有中海发展、中国船舶、山东海化等公司。这几家公司均在各自的航运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在选择投资航运龙头股票时,要综合考虑行业发展情况、公司估值、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因素,做出科学决策。
7. 海运保险公司十大排名?
第一名: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成立于1889年,与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的传奇紧密相连,后者成功将一家平庸的实体转变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
伯克希尔·哈撒韦现在是一家领先的投资管理综合集团,主要从事保险业务,并通过其子公司已进入铁路运输、金融、公用事业和能源、制造、服务和零售等其他领域。
该公司的市值为5119亿美元。
第二名:联合健康集团
联合健康集团(UnitedHealth Group)是美国一家多元化的医疗保健企业,为全球125个国家和地区的1.15亿人提供服务。联合健康分保险和服务两大业务板块,两者在获客、健康管理、数据联通上互为补充。
保险业务根据客户来源分成四大板块:雇主和个人业务、老年人业务、联邦医疗救助业务和国际业务;目前,商保业务覆盖全美超3000万人,是联合健康最重要的保费来源。
该公司的市值为2325亿美元。
第三名: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经发展成为金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该公司的市值为2213亿美元。
第四名:友邦保险
友邦保险集团(AIA Group)于1919年在新加坡成立,目前总部位于香港。它是最大的泛亚人寿保险集团,业务遍及18个不同的市场,包括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和柬埔寨。它专门从事人寿保险和其他金融服务。
友邦保险(AIA)曾是美国国际集团(AIG)寿险业务的领衔品牌。在08金融危机的之后,负债累累的AIG为了偿还政府债务,将AIA推向了国际合作市场。在向英国保诚变卖资产未果,引入中国战略投资者(中国人寿)失败后,友邦保险终于决定展开“自救”行动,于2012年在香港独立上市,自此便与AIG再无瓜葛。
友邦保险的市值为1163亿美元。
第五名:中国人寿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是中国大陆最大的国有保险和金融服务公司之一,也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集团业务涉及人寿保险,养老金计划,资产管理,财产和伤亡保险,投资控股和海外业务。
中国人寿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家分别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保险公司。
该公司的市值为1125亿美元。
第六名:德国安联
安联集团(Allianz)成立于1890年,是德国一家领先的金融服务公司,其客户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安联提供包括寿险和健康险,财产险和责任险,以及资产管理在内的核心业务,并为将近一半的世界五百强大企业提供不同类型的保险服务。
安联保险的市值为1032亿美元。
第七名:安达保险
安达保险(Chubb)是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财产及责任保险公司,在5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经营机构,为不同群体的客户提供商业和个人财产及责任保险、人身意外和补充医疗保险、再保险和人寿保险。
2015年,安达保险集团(ACE Ltd)以28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竞争对手丘博保险集团(Chubb Corp)。该集团在大中华地区继续使用将近20年的ACE中文名称,即“安达保险”,同时又沿用后者的英文名称Chubb。
安达保险的市值为696亿美元。
第八名:法国安盛
安盛(AXA)是全球领先的保险集团之一,在5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02亿客户,员工总数超过12.5万人。该集团的主要业务是财产和意外险、寿险、储蓄和资产管理。该公司于1816年在法国成立,由几家保险公司合并而成,总部设在巴黎。
2013年,由于收购中国天平车险50%的股份,安盛成为在中国运营的最大国际保险公司。去年,安盛又豪掷46亿收购安盛天平财险剩余的50%股权,这是外资机构第一次对排名前20的财险公司实现百分百控股,也是中国今年进一步金融对外开放后,外资对中国保险市场的最大一笔股权投资。
安盛集团的市值为645亿美元。
第九名:安森保险
安森保险(Anthem)创立于1944年,前身是WellPoint,于2014年12月刚刚改名,是美国第二大健康医疗保险公司。安森保险提供广泛的综合保健计划和各种专业产品,如人寿保险和残疾保险福利、牙科、视力、行为健康福利服务,以及长期保健保险和灵活支出账户,公司现拥有4000万保户。
在运用技术创新医疗解决方案方面,安森保险一直走在行业的前沿。2018年9月,安森保险与IBM达成新的技术服务协议,共同推进安森保险的数字化转型。根据协议,IBM将继续为安森保险的主机、数据中心服务器以及存储基础架构提供运营服务。此外,IBM 还将为安森保险构建一个人工智能 (AI) 环境,打造7X24 小时不间断永续的自动化基础架构管理。这将为安森保险的客户、医疗健康服务的供应商和员工,带来更大价值和机会。
安森保险的市值为638亿美元。
第十名:信诺保险
信诺保险(Cigna)创立于1792年,是美国最古老的健康保险公司之一,按照会员数计算,信诺是美国第四大公开上市的健康保险商。
信诺不仅仅是一家健康保险公司,更是一家全球性的健康服务公司。公司与经纪人和顾问密切合作,开发创新项目,帮助个人和家庭改善他们的健康、福祉和安全感,并降低他们的医疗成本。 此外,信诺还提供全球本地医生和医院网络以及24/7/365全天候的客户服务。
信诺保险的市值为630亿美元。
8. 中远海运股票四大龙头股?
中远海运股票作为中国国内最大的航运公司之一,是行业内龙头企业之一。
和中远海运并列为四大国内航运龙头的还有中海发展、中国船舶、山东海化等公司。这几家公司均在各自的航运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在选择投资航运龙头股票时,要综合考虑行业发展情况、公司估值、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因素,做出科学决策。
9. 上海本地海运股票?
上海本地股当中,海运的股票最主要就是上港集团。
上港集团的主营业务是,国内外货物(含集装箱)装卸(含过驳)、储存、中转和水陆运输;集装箱拆拼箱、清洗、修理、制造和租赁;国际航运、仓储、保管、加工、配送及物流信息管理;为国际旅客提供候船和上下船舶设施和服务;船舶引水、拖带,船务代理,货运代理;为船舶提供燃物料、生活品供应等船舶港口服务;港口设施租赁;港口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港口码头建设、管理和经营;港口起重设备、搬运机械、机电设备及配件的批发及进出口
10. 海运保险公司十大排名?
第一名: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成立于1889年,与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的传奇紧密相连,后者成功将一家平庸的实体转变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
伯克希尔·哈撒韦现在是一家领先的投资管理综合集团,主要从事保险业务,并通过其子公司已进入铁路运输、金融、公用事业和能源、制造、服务和零售等其他领域。
该公司的市值为5119亿美元。
第二名:联合健康集团
联合健康集团(UnitedHealth Group)是美国一家多元化的医疗保健企业,为全球125个国家和地区的1.15亿人提供服务。联合健康分保险和服务两大业务板块,两者在获客、健康管理、数据联通上互为补充。
保险业务根据客户来源分成四大板块:雇主和个人业务、老年人业务、联邦医疗救助业务和国际业务;目前,商保业务覆盖全美超3000万人,是联合健康最重要的保费来源。
该公司的市值为2325亿美元。
第三名: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经发展成为金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该公司的市值为2213亿美元。
第四名:友邦保险
友邦保险集团(AIA Group)于1919年在新加坡成立,目前总部位于香港。它是最大的泛亚人寿保险集团,业务遍及18个不同的市场,包括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和柬埔寨。它专门从事人寿保险和其他金融服务。
友邦保险(AIA)曾是美国国际集团(AIG)寿险业务的领衔品牌。在08金融危机的之后,负债累累的AIG为了偿还政府债务,将AIA推向了国际合作市场。在向英国保诚变卖资产未果,引入中国战略投资者(中国人寿)失败后,友邦保险终于决定展开“自救”行动,于2012年在香港独立上市,自此便与AIG再无瓜葛。
友邦保险的市值为1163亿美元。
第五名:中国人寿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是中国大陆最大的国有保险和金融服务公司之一,也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集团业务涉及人寿保险,养老金计划,资产管理,财产和伤亡保险,投资控股和海外业务。
中国人寿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家分别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保险公司。
该公司的市值为1125亿美元。
第六名:德国安联
安联集团(Allianz)成立于1890年,是德国一家领先的金融服务公司,其客户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安联提供包括寿险和健康险,财产险和责任险,以及资产管理在内的核心业务,并为将近一半的世界五百强大企业提供不同类型的保险服务。
安联保险的市值为1032亿美元。
第七名:安达保险
安达保险(Chubb)是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财产及责任保险公司,在5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经营机构,为不同群体的客户提供商业和个人财产及责任保险、人身意外和补充医疗保险、再保险和人寿保险。
2015年,安达保险集团(ACE Ltd)以28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竞争对手丘博保险集团(Chubb Corp)。该集团在大中华地区继续使用将近20年的ACE中文名称,即“安达保险”,同时又沿用后者的英文名称Chubb。
安达保险的市值为696亿美元。
第八名:法国安盛
安盛(AXA)是全球领先的保险集团之一,在5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02亿客户,员工总数超过12.5万人。该集团的主要业务是财产和意外险、寿险、储蓄和资产管理。该公司于1816年在法国成立,由几家保险公司合并而成,总部设在巴黎。
2013年,由于收购中国天平车险50%的股份,安盛成为在中国运营的最大国际保险公司。去年,安盛又豪掷46亿收购安盛天平财险剩余的50%股权,这是外资机构第一次对排名前20的财险公司实现百分百控股,也是中国今年进一步金融对外开放后,外资对中国保险市场的最大一笔股权投资。
安盛集团的市值为645亿美元。
第九名:安森保险
安森保险(Anthem)创立于1944年,前身是WellPoint,于2014年12月刚刚改名,是美国第二大健康医疗保险公司。安森保险提供广泛的综合保健计划和各种专业产品,如人寿保险和残疾保险福利、牙科、视力、行为健康福利服务,以及长期保健保险和灵活支出账户,公司现拥有4000万保户。
在运用技术创新医疗解决方案方面,安森保险一直走在行业的前沿。2018年9月,安森保险与IBM达成新的技术服务协议,共同推进安森保险的数字化转型。根据协议,IBM将继续为安森保险的主机、数据中心服务器以及存储基础架构提供运营服务。此外,IBM 还将为安森保险构建一个人工智能 (AI) 环境,打造7X24 小时不间断永续的自动化基础架构管理。这将为安森保险的客户、医疗健康服务的供应商和员工,带来更大价值和机会。
安森保险的市值为638亿美元。
第十名:信诺保险
信诺保险(Cigna)创立于1792年,是美国最古老的健康保险公司之一,按照会员数计算,信诺是美国第四大公开上市的健康保险商。
信诺不仅仅是一家健康保险公司,更是一家全球性的健康服务公司。公司与经纪人和顾问密切合作,开发创新项目,帮助个人和家庭改善他们的健康、福祉和安全感,并降低他们的医疗成本。 此外,信诺还提供全球本地医生和医院网络以及24/7/365全天候的客户服务。
信诺保险的市值为630亿美元。
11. 中国海运三大巨头是谁?
第一:“海洋之子”张荣发
相比现在排名靠前的首富们,张荣发一直对富豪榜之类的东西不感兴趣,因为他曾经的梦想能拥有一条自己的船,把自己对海运的知识和经验加以施展和发挥。张荣发属于老一辈企业家,出生于1927年的他几经乱世与战事,但那个时候却是机会最多的时候。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张荣发靠着唯一一艘20年的旧船起家,从跑一般人不敢跑且不热门的中东航线逐渐发家。
经过张荣发近40多年的耕耘,长荣海运已经拥有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队之一,目前已有150艘集装箱货轮的庞大船队。不管是在美国的旧金山、还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或是南非的开普敦,甚至是中国的上海,都能见到漆有“Evergreen”(长荣海运)的绿色集装箱车在街上飞驰。张荣发也是更是享有“世界船王”的美誉,而张荣发却称自己是“海洋之子”,因为张荣发从小就靠海边长大,天生就靠海吃饭。
在经过超过50年的发展后,张荣发的长荣集团已经与现代接轨,旗下业务不仅仅拥有海运业务,更拥有空运、内陆运输、货柜、酒店、制造等业务为一体的跨国集团。长荣集团目前资产总额超过1000亿元,航线遍布亚洲、美洲、欧洲、中南美洲、红海及地中海等。
第二:“现代郑和”董浩云
董浩云与船的联系是今天要说的三大船王中接触船最早的,出身于1912年的董浩云在经过几番周折之后,终于向自己的梦想航行。董浩云自幼向往大海,因此与终身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董浩云20岁就在天津航业公司工作,在积累了丰富的航运经验后,回到上海自己创办了中国航运信托公司,开创了中国、亚洲乃至世界航运史上的多项第一,因而享有“现代郑和”的美誉。
上个世纪40年代,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董浩云瞅准世纪通过银行信贷,陆续购置慈航、慈云、天龙、天平、天行等十艘轮船,建立起自己庞大的船队。当时董浩云派出天龙号由上海开往法国,创下完全由中国人独立驾驶跨越大西洋的壮举。在当时中国航运界能够驾驶巨轮漂洋过海的都是外国人,中国航运因为董浩云此举也震动了航运界。
后来,董浩云因为各种原因把公司迁往香港,并成立了“董氏航运集团”。在上个世纪80年代,董浩云的董氏集团就已经拥有各种船只149艘,总吨位达1100万吨,是当时世界“风流船王”奥纳西斯的一倍,董浩云也就顺势成为了当时的世界船王。不过随着董浩云的辞世,董浩云儿女接管了董氏航运集团之后,却无心经营海运,在去年年中,董浩云儿子董建华把上市旗舰东方海外国际以338亿卖给了中远海运以及上海国际港务。自此,董浩云经营了一辈子的航运谢幕,但董浩云依旧是中国的“世界船王”。
第三:“海龙王”包玉刚
与前两位船王一样,包玉刚从小就有一个海上之梦,但是在他在进入不惑之年之前却与自己的梦想背道而驰。13岁的包玉刚追随着自己的梦想进入了吴淞商船专科学校,20岁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毕业之后,却没能从事船舶业。而是去了一加银行当起了一名小职员。后来又进入了中央信托局保险部,凭着自己的努力以及在银行积累的经验,在短短的7年时间里成为了上海市银行副经理。30岁之前包玉刚的经历可谓是顺风顺水,但之后却毅然决然的辞去这份工作与父亲包兆龙带着10万的积蓄去了香港闯天下。
去了香港之后包玉刚和父亲做了一些小生意,也赚了点小钱,结果包玉刚却在思考接下来干什么?有天包玉刚想起了小时候的对海的向往,于是提出了海运的主意,虽然自己什么对航运什么都不懂,但决心做这件事之后包玉刚就一定要做到。于是开始四处了解关于船舶和航运的情况,认真研读有关船运和船舶方面的书籍。终于在包玉刚37岁的时候圆了自己的海上之梦。
包玉刚最早的船是一艘已经使用了28年,排水量只有8200吨的破船,但包玉刚却像得了个稀世珍宝一样,情人将它整修一番,并取名叫“金安”,并创立了环球公司,而这艘船也成为了包玉刚海上事业的开始。与另外两位船王不同的是,刚开始包玉刚买船却是为了租出去,并在赚到钱之后又继续买船再租出去。就这样包玉刚在船业上仅发展了25年,就成为了世界船王。在1980年,包玉刚的环球达到了巅峰,船数达到200多艘,总吨位达2000万吨。在1974年,曾闻名世界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在美国拜访了包玉刚,曾风趣的对他说:虽然我搞船队比你早,但与你相比,我只是一粒花生米。
在“海龙王”包玉刚的海上王国达成了顶峰,稳坐世界十大船王的第一把交易后,包玉刚的环球集团业务开始往陆地发展,并且兼营地产、码头仓储、公共交通等行业,历任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亚洲航业有限公司、世界航运及投资公司、世界海运及陆丰国际公司主席等职。甚至还曾被英国女王、比利时国王、巴拿马总统等授予爵士、勋章、奖章等。而包玉刚的这个“环球海上帝国”财富根本无法估值,因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拥有资产近200亿,却一直坚持不上市目前财产无法预估!不过在包玉刚病逝之后,这个巨大的“海上帝国”也逐渐被包玉刚的四女及女婿瓜分。
12. 中国海运三大巨头是谁?
第一:“海洋之子”张荣发
相比现在排名靠前的首富们,张荣发一直对富豪榜之类的东西不感兴趣,因为他曾经的梦想能拥有一条自己的船,把自己对海运的知识和经验加以施展和发挥。张荣发属于老一辈企业家,出生于1927年的他几经乱世与战事,但那个时候却是机会最多的时候。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张荣发靠着唯一一艘20年的旧船起家,从跑一般人不敢跑且不热门的中东航线逐渐发家。
经过张荣发近40多年的耕耘,长荣海运已经拥有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队之一,目前已有150艘集装箱货轮的庞大船队。不管是在美国的旧金山、还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或是南非的开普敦,甚至是中国的上海,都能见到漆有“Evergreen”(长荣海运)的绿色集装箱车在街上飞驰。张荣发也是更是享有“世界船王”的美誉,而张荣发却称自己是“海洋之子”,因为张荣发从小就靠海边长大,天生就靠海吃饭。
在经过超过50年的发展后,张荣发的长荣集团已经与现代接轨,旗下业务不仅仅拥有海运业务,更拥有空运、内陆运输、货柜、酒店、制造等业务为一体的跨国集团。长荣集团目前资产总额超过1000亿元,航线遍布亚洲、美洲、欧洲、中南美洲、红海及地中海等。
第二:“现代郑和”董浩云
董浩云与船的联系是今天要说的三大船王中接触船最早的,出身于1912年的董浩云在经过几番周折之后,终于向自己的梦想航行。董浩云自幼向往大海,因此与终身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董浩云20岁就在天津航业公司工作,在积累了丰富的航运经验后,回到上海自己创办了中国航运信托公司,开创了中国、亚洲乃至世界航运史上的多项第一,因而享有“现代郑和”的美誉。
上个世纪40年代,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董浩云瞅准世纪通过银行信贷,陆续购置慈航、慈云、天龙、天平、天行等十艘轮船,建立起自己庞大的船队。当时董浩云派出天龙号由上海开往法国,创下完全由中国人独立驾驶跨越大西洋的壮举。在当时中国航运界能够驾驶巨轮漂洋过海的都是外国人,中国航运因为董浩云此举也震动了航运界。
后来,董浩云因为各种原因把公司迁往香港,并成立了“董氏航运集团”。在上个世纪80年代,董浩云的董氏集团就已经拥有各种船只149艘,总吨位达1100万吨,是当时世界“风流船王”奥纳西斯的一倍,董浩云也就顺势成为了当时的世界船王。不过随着董浩云的辞世,董浩云儿女接管了董氏航运集团之后,却无心经营海运,在去年年中,董浩云儿子董建华把上市旗舰东方海外国际以338亿卖给了中远海运以及上海国际港务。自此,董浩云经营了一辈子的航运谢幕,但董浩云依旧是中国的“世界船王”。
第三:“海龙王”包玉刚
与前两位船王一样,包玉刚从小就有一个海上之梦,但是在他在进入不惑之年之前却与自己的梦想背道而驰。13岁的包玉刚追随着自己的梦想进入了吴淞商船专科学校,20岁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毕业之后,却没能从事船舶业。而是去了一加银行当起了一名小职员。后来又进入了中央信托局保险部,凭着自己的努力以及在银行积累的经验,在短短的7年时间里成为了上海市银行副经理。30岁之前包玉刚的经历可谓是顺风顺水,但之后却毅然决然的辞去这份工作与父亲包兆龙带着10万的积蓄去了香港闯天下。
去了香港之后包玉刚和父亲做了一些小生意,也赚了点小钱,结果包玉刚却在思考接下来干什么?有天包玉刚想起了小时候的对海的向往,于是提出了海运的主意,虽然自己什么对航运什么都不懂,但决心做这件事之后包玉刚就一定要做到。于是开始四处了解关于船舶和航运的情况,认真研读有关船运和船舶方面的书籍。终于在包玉刚37岁的时候圆了自己的海上之梦。
包玉刚最早的船是一艘已经使用了28年,排水量只有8200吨的破船,但包玉刚却像得了个稀世珍宝一样,情人将它整修一番,并取名叫“金安”,并创立了环球公司,而这艘船也成为了包玉刚海上事业的开始。与另外两位船王不同的是,刚开始包玉刚买船却是为了租出去,并在赚到钱之后又继续买船再租出去。就这样包玉刚在船业上仅发展了25年,就成为了世界船王。在1980年,包玉刚的环球达到了巅峰,船数达到200多艘,总吨位达2000万吨。在1974年,曾闻名世界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在美国拜访了包玉刚,曾风趣的对他说:虽然我搞船队比你早,但与你相比,我只是一粒花生米。
在“海龙王”包玉刚的海上王国达成了顶峰,稳坐世界十大船王的第一把交易后,包玉刚的环球集团业务开始往陆地发展,并且兼营地产、码头仓储、公共交通等行业,历任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亚洲航业有限公司、世界航运及投资公司、世界海运及陆丰国际公司主席等职。甚至还曾被英国女王、比利时国王、巴拿马总统等授予爵士、勋章、奖章等。而包玉刚的这个“环球海上帝国”财富根本无法估值,因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拥有资产近200亿,却一直坚持不上市目前财产无法预估!不过在包玉刚病逝之后,这个巨大的“海上帝国”也逐渐被包玉刚的四女及女婿瓜分。
13. 中国海运三大巨头是谁?
第一:“海洋之子”张荣发
相比现在排名靠前的首富们,张荣发一直对富豪榜之类的东西不感兴趣,因为他曾经的梦想能拥有一条自己的船,把自己对海运的知识和经验加以施展和发挥。张荣发属于老一辈企业家,出生于1927年的他几经乱世与战事,但那个时候却是机会最多的时候。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张荣发靠着唯一一艘20年的旧船起家,从跑一般人不敢跑且不热门的中东航线逐渐发家。
经过张荣发近40多年的耕耘,长荣海运已经拥有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队之一,目前已有150艘集装箱货轮的庞大船队。不管是在美国的旧金山、还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或是南非的开普敦,甚至是中国的上海,都能见到漆有“Evergreen”(长荣海运)的绿色集装箱车在街上飞驰。张荣发也是更是享有“世界船王”的美誉,而张荣发却称自己是“海洋之子”,因为张荣发从小就靠海边长大,天生就靠海吃饭。
在经过超过50年的发展后,张荣发的长荣集团已经与现代接轨,旗下业务不仅仅拥有海运业务,更拥有空运、内陆运输、货柜、酒店、制造等业务为一体的跨国集团。长荣集团目前资产总额超过1000亿元,航线遍布亚洲、美洲、欧洲、中南美洲、红海及地中海等。
第二:“现代郑和”董浩云
董浩云与船的联系是今天要说的三大船王中接触船最早的,出身于1912年的董浩云在经过几番周折之后,终于向自己的梦想航行。董浩云自幼向往大海,因此与终身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董浩云20岁就在天津航业公司工作,在积累了丰富的航运经验后,回到上海自己创办了中国航运信托公司,开创了中国、亚洲乃至世界航运史上的多项第一,因而享有“现代郑和”的美誉。
上个世纪40年代,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董浩云瞅准世纪通过银行信贷,陆续购置慈航、慈云、天龙、天平、天行等十艘轮船,建立起自己庞大的船队。当时董浩云派出天龙号由上海开往法国,创下完全由中国人独立驾驶跨越大西洋的壮举。在当时中国航运界能够驾驶巨轮漂洋过海的都是外国人,中国航运因为董浩云此举也震动了航运界。
后来,董浩云因为各种原因把公司迁往香港,并成立了“董氏航运集团”。在上个世纪80年代,董浩云的董氏集团就已经拥有各种船只149艘,总吨位达1100万吨,是当时世界“风流船王”奥纳西斯的一倍,董浩云也就顺势成为了当时的世界船王。不过随着董浩云的辞世,董浩云儿女接管了董氏航运集团之后,却无心经营海运,在去年年中,董浩云儿子董建华把上市旗舰东方海外国际以338亿卖给了中远海运以及上海国际港务。自此,董浩云经营了一辈子的航运谢幕,但董浩云依旧是中国的“世界船王”。
第三:“海龙王”包玉刚
与前两位船王一样,包玉刚从小就有一个海上之梦,但是在他在进入不惑之年之前却与自己的梦想背道而驰。13岁的包玉刚追随着自己的梦想进入了吴淞商船专科学校,20岁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毕业之后,却没能从事船舶业。而是去了一加银行当起了一名小职员。后来又进入了中央信托局保险部,凭着自己的努力以及在银行积累的经验,在短短的7年时间里成为了上海市银行副经理。30岁之前包玉刚的经历可谓是顺风顺水,但之后却毅然决然的辞去这份工作与父亲包兆龙带着10万的积蓄去了香港闯天下。
去了香港之后包玉刚和父亲做了一些小生意,也赚了点小钱,结果包玉刚却在思考接下来干什么?有天包玉刚想起了小时候的对海的向往,于是提出了海运的主意,虽然自己什么对航运什么都不懂,但决心做这件事之后包玉刚就一定要做到。于是开始四处了解关于船舶和航运的情况,认真研读有关船运和船舶方面的书籍。终于在包玉刚37岁的时候圆了自己的海上之梦。
包玉刚最早的船是一艘已经使用了28年,排水量只有8200吨的破船,但包玉刚却像得了个稀世珍宝一样,情人将它整修一番,并取名叫“金安”,并创立了环球公司,而这艘船也成为了包玉刚海上事业的开始。与另外两位船王不同的是,刚开始包玉刚买船却是为了租出去,并在赚到钱之后又继续买船再租出去。就这样包玉刚在船业上仅发展了25年,就成为了世界船王。在1980年,包玉刚的环球达到了巅峰,船数达到200多艘,总吨位达2000万吨。在1974年,曾闻名世界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在美国拜访了包玉刚,曾风趣的对他说:虽然我搞船队比你早,但与你相比,我只是一粒花生米。
在“海龙王”包玉刚的海上王国达成了顶峰,稳坐世界十大船王的第一把交易后,包玉刚的环球集团业务开始往陆地发展,并且兼营地产、码头仓储、公共交通等行业,历任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亚洲航业有限公司、世界航运及投资公司、世界海运及陆丰国际公司主席等职。甚至还曾被英国女王、比利时国王、巴拿马总统等授予爵士、勋章、奖章等。而包玉刚的这个“环球海上帝国”财富根本无法估值,因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拥有资产近200亿,却一直坚持不上市目前财产无法预估!不过在包玉刚病逝之后,这个巨大的“海上帝国”也逐渐被包玉刚的四女及女婿瓜分。
14. 海运保险公司十大排名?
第一名: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成立于1889年,与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的传奇紧密相连,后者成功将一家平庸的实体转变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
伯克希尔·哈撒韦现在是一家领先的投资管理综合集团,主要从事保险业务,并通过其子公司已进入铁路运输、金融、公用事业和能源、制造、服务和零售等其他领域。
该公司的市值为5119亿美元。
第二名:联合健康集团
联合健康集团(UnitedHealth Group)是美国一家多元化的医疗保健企业,为全球125个国家和地区的1.15亿人提供服务。联合健康分保险和服务两大业务板块,两者在获客、健康管理、数据联通上互为补充。
保险业务根据客户来源分成四大板块:雇主和个人业务、老年人业务、联邦医疗救助业务和国际业务;目前,商保业务覆盖全美超3000万人,是联合健康最重要的保费来源。
该公司的市值为2325亿美元。
第三名: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经发展成为金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该公司的市值为2213亿美元。
第四名:友邦保险
友邦保险集团(AIA Group)于1919年在新加坡成立,目前总部位于香港。它是最大的泛亚人寿保险集团,业务遍及18个不同的市场,包括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和柬埔寨。它专门从事人寿保险和其他金融服务。
友邦保险(AIA)曾是美国国际集团(AIG)寿险业务的领衔品牌。在08金融危机的之后,负债累累的AIG为了偿还政府债务,将AIA推向了国际合作市场。在向英国保诚变卖资产未果,引入中国战略投资者(中国人寿)失败后,友邦保险终于决定展开“自救”行动,于2012年在香港独立上市,自此便与AIG再无瓜葛。
友邦保险的市值为1163亿美元。
第五名:中国人寿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是中国大陆最大的国有保险和金融服务公司之一,也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集团业务涉及人寿保险,养老金计划,资产管理,财产和伤亡保险,投资控股和海外业务。
中国人寿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家分别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保险公司。
该公司的市值为1125亿美元。
第六名:德国安联
安联集团(Allianz)成立于1890年,是德国一家领先的金融服务公司,其客户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安联提供包括寿险和健康险,财产险和责任险,以及资产管理在内的核心业务,并为将近一半的世界五百强大企业提供不同类型的保险服务。
安联保险的市值为1032亿美元。
第七名:安达保险
安达保险(Chubb)是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财产及责任保险公司,在5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经营机构,为不同群体的客户提供商业和个人财产及责任保险、人身意外和补充医疗保险、再保险和人寿保险。
2015年,安达保险集团(ACE Ltd)以28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竞争对手丘博保险集团(Chubb Corp)。该集团在大中华地区继续使用将近20年的ACE中文名称,即“安达保险”,同时又沿用后者的英文名称Chubb。
安达保险的市值为696亿美元。
第八名:法国安盛
安盛(AXA)是全球领先的保险集团之一,在5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02亿客户,员工总数超过12.5万人。该集团的主要业务是财产和意外险、寿险、储蓄和资产管理。该公司于1816年在法国成立,由几家保险公司合并而成,总部设在巴黎。
2013年,由于收购中国天平车险50%的股份,安盛成为在中国运营的最大国际保险公司。去年,安盛又豪掷46亿收购安盛天平财险剩余的50%股权,这是外资机构第一次对排名前20的财险公司实现百分百控股,也是中国今年进一步金融对外开放后,外资对中国保险市场的最大一笔股权投资。
安盛集团的市值为645亿美元。
第九名:安森保险
安森保险(Anthem)创立于1944年,前身是WellPoint,于2014年12月刚刚改名,是美国第二大健康医疗保险公司。安森保险提供广泛的综合保健计划和各种专业产品,如人寿保险和残疾保险福利、牙科、视力、行为健康福利服务,以及长期保健保险和灵活支出账户,公司现拥有4000万保户。
在运用技术创新医疗解决方案方面,安森保险一直走在行业的前沿。2018年9月,安森保险与IBM达成新的技术服务协议,共同推进安森保险的数字化转型。根据协议,IBM将继续为安森保险的主机、数据中心服务器以及存储基础架构提供运营服务。此外,IBM 还将为安森保险构建一个人工智能 (AI) 环境,打造7X24 小时不间断永续的自动化基础架构管理。这将为安森保险的客户、医疗健康服务的供应商和员工,带来更大价值和机会。
安森保险的市值为638亿美元。
第十名:信诺保险
信诺保险(Cigna)创立于1792年,是美国最古老的健康保险公司之一,按照会员数计算,信诺是美国第四大公开上市的健康保险商。
信诺不仅仅是一家健康保险公司,更是一家全球性的健康服务公司。公司与经纪人和顾问密切合作,开发创新项目,帮助个人和家庭改善他们的健康、福祉和安全感,并降低他们的医疗成本。 此外,信诺还提供全球本地医生和医院网络以及24/7/365全天候的客户服务。
信诺保险的市值为630亿美元。
15. 中国海运三大巨头是谁?
第一:“海洋之子”张荣发
相比现在排名靠前的首富们,张荣发一直对富豪榜之类的东西不感兴趣,因为他曾经的梦想能拥有一条自己的船,把自己对海运的知识和经验加以施展和发挥。张荣发属于老一辈企业家,出生于1927年的他几经乱世与战事,但那个时候却是机会最多的时候。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张荣发靠着唯一一艘20年的旧船起家,从跑一般人不敢跑且不热门的中东航线逐渐发家。
经过张荣发近40多年的耕耘,长荣海运已经拥有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队之一,目前已有150艘集装箱货轮的庞大船队。不管是在美国的旧金山、还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或是南非的开普敦,甚至是中国的上海,都能见到漆有“Evergreen”(长荣海运)的绿色集装箱车在街上飞驰。张荣发也是更是享有“世界船王”的美誉,而张荣发却称自己是“海洋之子”,因为张荣发从小就靠海边长大,天生就靠海吃饭。
在经过超过50年的发展后,张荣发的长荣集团已经与现代接轨,旗下业务不仅仅拥有海运业务,更拥有空运、内陆运输、货柜、酒店、制造等业务为一体的跨国集团。长荣集团目前资产总额超过1000亿元,航线遍布亚洲、美洲、欧洲、中南美洲、红海及地中海等。
第二:“现代郑和”董浩云
董浩云与船的联系是今天要说的三大船王中接触船最早的,出身于1912年的董浩云在经过几番周折之后,终于向自己的梦想航行。董浩云自幼向往大海,因此与终身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董浩云20岁就在天津航业公司工作,在积累了丰富的航运经验后,回到上海自己创办了中国航运信托公司,开创了中国、亚洲乃至世界航运史上的多项第一,因而享有“现代郑和”的美誉。
上个世纪40年代,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董浩云瞅准世纪通过银行信贷,陆续购置慈航、慈云、天龙、天平、天行等十艘轮船,建立起自己庞大的船队。当时董浩云派出天龙号由上海开往法国,创下完全由中国人独立驾驶跨越大西洋的壮举。在当时中国航运界能够驾驶巨轮漂洋过海的都是外国人,中国航运因为董浩云此举也震动了航运界。
后来,董浩云因为各种原因把公司迁往香港,并成立了“董氏航运集团”。在上个世纪80年代,董浩云的董氏集团就已经拥有各种船只149艘,总吨位达1100万吨,是当时世界“风流船王”奥纳西斯的一倍,董浩云也就顺势成为了当时的世界船王。不过随着董浩云的辞世,董浩云儿女接管了董氏航运集团之后,却无心经营海运,在去年年中,董浩云儿子董建华把上市旗舰东方海外国际以338亿卖给了中远海运以及上海国际港务。自此,董浩云经营了一辈子的航运谢幕,但董浩云依旧是中国的“世界船王”。
第三:“海龙王”包玉刚
与前两位船王一样,包玉刚从小就有一个海上之梦,但是在他在进入不惑之年之前却与自己的梦想背道而驰。13岁的包玉刚追随着自己的梦想进入了吴淞商船专科学校,20岁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毕业之后,却没能从事船舶业。而是去了一加银行当起了一名小职员。后来又进入了中央信托局保险部,凭着自己的努力以及在银行积累的经验,在短短的7年时间里成为了上海市银行副经理。30岁之前包玉刚的经历可谓是顺风顺水,但之后却毅然决然的辞去这份工作与父亲包兆龙带着10万的积蓄去了香港闯天下。
去了香港之后包玉刚和父亲做了一些小生意,也赚了点小钱,结果包玉刚却在思考接下来干什么?有天包玉刚想起了小时候的对海的向往,于是提出了海运的主意,虽然自己什么对航运什么都不懂,但决心做这件事之后包玉刚就一定要做到。于是开始四处了解关于船舶和航运的情况,认真研读有关船运和船舶方面的书籍。终于在包玉刚37岁的时候圆了自己的海上之梦。
包玉刚最早的船是一艘已经使用了28年,排水量只有8200吨的破船,但包玉刚却像得了个稀世珍宝一样,情人将它整修一番,并取名叫“金安”,并创立了环球公司,而这艘船也成为了包玉刚海上事业的开始。与另外两位船王不同的是,刚开始包玉刚买船却是为了租出去,并在赚到钱之后又继续买船再租出去。就这样包玉刚在船业上仅发展了25年,就成为了世界船王。在1980年,包玉刚的环球达到了巅峰,船数达到200多艘,总吨位达2000万吨。在1974年,曾闻名世界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在美国拜访了包玉刚,曾风趣的对他说:虽然我搞船队比你早,但与你相比,我只是一粒花生米。
在“海龙王”包玉刚的海上王国达成了顶峰,稳坐世界十大船王的第一把交易后,包玉刚的环球集团业务开始往陆地发展,并且兼营地产、码头仓储、公共交通等行业,历任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亚洲航业有限公司、世界航运及投资公司、世界海运及陆丰国际公司主席等职。甚至还曾被英国女王、比利时国王、巴拿马总统等授予爵士、勋章、奖章等。而包玉刚的这个“环球海上帝国”财富根本无法估值,因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拥有资产近200亿,却一直坚持不上市目前财产无法预估!不过在包玉刚病逝之后,这个巨大的“海上帝国”也逐渐被包玉刚的四女及女婿瓜分。
16. 上海本地海运股票?
上海本地股当中,海运的股票最主要就是上港集团。
上港集团的主营业务是,国内外货物(含集装箱)装卸(含过驳)、储存、中转和水陆运输;集装箱拆拼箱、清洗、修理、制造和租赁;国际航运、仓储、保管、加工、配送及物流信息管理;为国际旅客提供候船和上下船舶设施和服务;船舶引水、拖带,船务代理,货运代理;为船舶提供燃物料、生活品供应等船舶港口服务;港口设施租赁;港口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港口码头建设、管理和经营;港口起重设备、搬运机械、机电设备及配件的批发及进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