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系统性风险从哪些方面体现
一、基金系统性风险从哪些方面体现
一。什么是系统性风险?
首先,要知道,任何投资活动都有风险。其实,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风险的概念归根到底就是:“我的投资是否会遭受亏损?亏损的可能性有多大?”。那么,什么是系统性风险呢?。所谓系统性风险就是由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对整个市场(例如,金融、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所造成的风险。这种风险不只是对某个特定企业或行业造成不利影响,因而,这种风险不能通过分散投资的方法予以消除。因此,又称之为不可分散风险。
二。什么是非系统风险?
理解了系统性风险,也就不难理解非系统性风险了。显然,非系统风险是与系统风险相对应的。非系统性风险就是由于个别公司、企业或行业的特定事件所造成的风险。例如,公司的工人罢工、失去重要的销售合同、诉讼失败、违约、违法等事件造成的风险。这类风险只影响一个或少数企业或行业,不会对整个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例如,前段时期房地产行业类股票,就遇到房地产不景气的影响,该类股票价格就出现下跌,造成亏损的现象。这类风险可以通过分散化、多样化投资的方法来分散或规避。也就是俗话所说:“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面”的意思。
三。什么是不可抗力风险?
顾名思义,不可抗力风险就是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例如战争、自然灾害等因素所造成的风险。
四。开放式基金有哪些风险?
开放式基金是一种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工具。它不同于银行存款或国债,不能保证投资者一定获得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于开放式基金的风险主要包括:
1。流动性风险:
任何一种投资工具都存在流动性风险,也就是当投资者需要卖出所投资的品种时,面临的变现困难和不能以适当的价格变现的风险。相对于股票和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有所不同,由于基金管理人在正常情况下必须以基金资产净值为基准承担赎回义务,因此,投资者不存在由于在适当价位找不到买家的流动性风险。但是,在极端情况下,例如,当基金面临巨额赎回或暂停赎回的情况下,基金投资者有可能不能以当日基金单位净值全部赎回。如果投资者选择延迟赎回,则要承担后续赎回日基金单位净值下跌的风险;
2。申购、赎回价格未知风险:
开放式基金的申购数量(份额)、赎回金额是以基金交易日的基金单位净值加减有关费用计算。但是,投资者在当日进行申购、赎回基金单位时,用于计算的申购数量和赎回金额的则是下一个基金交易日所公布的基金单位净值(因当日基金单位净值,要等股市闭市后才能计算出来)。因此,投资者在申购、赎回时,无法准确预知会以什么价格成交,这种风险就是开放式基金的申购、赎回价格未知风险。相对于短期投资者,这种风险对长期投资者要小得多;
3。基金投资风险:
开放式基金的投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等。前者是指基金所投资的证卷市场价格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波动,导致基金收益水平变化的风险;后者是指基金在交易过程中发生交收违约或者基金投资的债卷出现违约,拒绝支付到期本息,导致基金资产损失的风险;
4。管理风险:
这是指基金运作各当事人的管理水平对投资者带来的风险;
5。操作或技术风险:
指基金管理人(即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托管人(通常为商业银行),注册登记机构或代销机构(商业银行、证卷营业部)等当事人的业务操作或技术系统出现问题时,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风险;
6。不可抗力风险:
这是指诸如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发生时,给基金投资者带来的风险。
避开开放式基金投资风险的主要方法是选择信誉良好,管理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健全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必要时还可咨询和听取投资专家和顾问的意见。
二、谁是中国金融体系中最大的系统性风险
房价,炒房族热衷用住房贷款、消费贷款、甚至商业贷款去买房,然后以房养房,如果房价跌了,中国之银行资产至少缩水1/3,因为房价跌了,很多人手中的房产价值不足以偿还银行的贷款,各种短供,还有各地的政府性基金贷款以后都要靠卖地来偿还,房价跌了,地卖给谁去。而且到时候由房地产衍生至金融、制造甚至农业服务业的地震式塌方,比金融海啸可怕十倍都不止。中国世界五百强,房地产企业和资源企业占了多半,这些企业提供的岗位也非常的多,其实炒房之所以这么热,一是某些投资渠道被限制,比方说资源,二是中国缺乏创新力,各种山寨货卖的贼火,自毁长城。三,货币超发好大喜功。总结的还是太片面。
三、股市中的系统性风险是指什么???
累积涨幅过大,各种指标都是严重超卖。
这种风险会在股市过热时产生,如07年的6000点时最狂热,老少妇儒皆谈股市,各种媒体大吹还要上8000-10000点。
四、金融系统如何改革才能降低系统风险性?
金融系统是家庭、公司和政府为执行其金融决策而使用的一套市场和中介机构,包括股票、债券和其他证券的市场,还包括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中介机构。[1]
资金通过金融系统从资金盈余方流向资金短缺方。这些资金通常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发生流动。[1]
系统建设金融系统的建设同其他行业电子化系统的建设一样,主要是采用“生命周期法”进行。“生命周期法”有时也叫做分阶段建设法或分步骤建设法,其主要思想是将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按照时间顺序和所采用的工程方法分解成若干个容易实现的阶段或任务,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或一个任务一个任务的去实现。通常,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工作基础,后一个阶段只有在前一个阶段圆满完成后才能正式开始。因此,通过这种系统工程方法,无论多么大的工程或多么复杂的系统,都可以有条不紊的,分步骤分阶段建设成功。
系统建设的周期,通常可划分为项目起动、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程序设计、系统测试、投产应用和运行维护等八个阶段。如果将生命周期中的保个阶段分布在时间横坐标上,而将工作量、人力需求、计算机资源或资金需求等,以垂直方向的纵坐标表示,各种曲线表明:系统建设每个阶段任务所需的人力、计算机资源等都可以给出定量化的估计。所以,每个阶段都可以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进行,从而保证了任何大系统建设任务的高效完成。
银行管理信息系统自身,由于其业务特点所致,可以划分成柜台业务处理子系统、联行清算业务处理子系统、内部管理子系统和新型服务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同样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如柜台业务处理子系统又可以再次划分为存款、贷款、储蓄、汇兑等多种业务处理系统。而对于每种电子化业务处理系统的建设,都可以采用生命周期法进行管理,它是保质保量完成金融电子化系统建设的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