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浆三大指标工具(泥浆指标?)
1. 泥浆指标?
泥浆性能是指泥浆物理化学性质的反映。泥浆的性能用性能指标来考核。泥浆性能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指标。
(一)泥浆密度
单位体积泥浆的质量称为泥浆密度。计算式
地勘钻探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
泥浆密度的单位为g/cm3。
泥浆密度γ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泥浆中固相(黏土、岩粉、加重剂)的含量。
泥浆密度应针对不同地层进行调节。在正常钻进中应尽可能采用密度较小的泥浆。工程地质钻探常用泥浆的密度一般控制在1.03~1.20g/cm3范围内。
(二)泥浆固相含量
泥浆中所含有用(黏土)、无用(岩粉、沉砂)固相(体)颗粒占泥浆总量的百分率(多用体积比,少用质量比),称为泥浆固相含量。泥浆固相含量越低越好,低固相泥浆要求固相含量<4%。
(三)泥浆的流变性能
1.泥浆黏度
泥浆黏度是指泥浆流动时,其内部的液体分子间,固相颗粒间和液固相间所具有的内摩擦力表现。它是泥浆流动难易程度的一种表现指标。黏度的大小对钻进、排粉、保持孔底清洁和安全施工影响很大。工程钻探用泥浆黏度一般用漏斗黏度表示,控制在18~30s范围内。
钻探施工现场通常用1006型漏斗黏度计测定(所测出之值为相对黏度,它反映泥浆的表观黏度);有条件的施工机台,可采用ZNN-D2型或ZNN-D6型旋转黏度仪测定泥浆的绝对黏度和视黏度。
2.泥浆的触变性
泥浆被搅动时,其内部结构受到破坏,但在静止时其又恢复形成网状结构的特点,称为泥浆的触变性。
3.泥浆的静切力
泥浆静止时,受外力影响而开始流动所需的最小剪切应力称为静切力。一般采用1007型泥浆静切力计或ZNN-D6型旋转黏度仪测定。
(四)泥浆失水量与造壁性
1.泥浆失水量
当泥浆承受压差作用后,一部分自由水渗入孔壁岩层的数量,称为泥浆失水量,一般用B表示。
2.泥浆的造壁性
泥浆在失去自由水的同时,浆液中的黏土等固相颗粒在孔壁上形成泥皮的能力称为泥浆的造壁性。泥浆的造壁性一般用泥皮厚度(单位:mm)表示。
泥浆失水量要求:一般控制在B<15mL/30min(在0.7MPa压力下)。
泥皮厚度要求:<2mm。
现场多用1009型和ZNS型泥浆失水仪测定。
(五)泥浆含砂量
泥浆中不能通过200目筛孔(即直径大于0.074mm)砂粒占泥浆体积的百分数,称为泥浆含砂量。计算式为
地勘钻探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
泥浆含砂量要求:一般不大于4%。对于金刚石钻进,宜控制在小于1%。现场多用1004型或ZHN型含砂量测定仪测定。
(六)泥浆pH值
泥浆pH值是反映泥浆酸碱性强弱的指标。pH值为7时,泥浆为中性;pH值<7,泥浆呈酸性;pH值>7,泥浆呈碱性。
泥浆pH值一般应控制在8~10之间,呈微碱性;现场多用比色法(即广泛pH值试纸)进行测定。
(七)泥浆的胶体率与稳定性
1.泥浆的胶体率
表示泥浆中黏土颗粒分散和水化程度的指标称为泥浆的胶体率。
2.泥浆的稳定性
表示泥浆中黏土颗粒分散均匀程度的指标,称为泥浆的稳定性。
一般要求:泥浆胶体率应>95%;浆液下部分与上部分的相对密度差值<0.02。
(八)泥浆的润滑性与泥皮的黏滞性
此项指标对钻进工艺关系很大,特别是金刚石钻进,可用其改善泥浆润滑性,降磨减阻,提高机械转速。由于钻探机台测试条件不具备,因此现场通常不测此项指标。
2. 灌注钻孔桩:冲击钻,泥浆性能指标中相对密度、粘度含砂率、酸碱度、失水率等大了会如何,小了会如何?
(1)相对密度过大,对孔壁稳定性有利,但影响钻进效率,且易形成梅花孔,灌注过程中容易形成桩身夹泥等缺陷;相对密度过小,冲击钻进时钻碴不易悬浮,导致在孔底重复破碎,影响钻进效率,且孔壁稳定性较差,易于坍塌,灌注过程中如泥浆中含砂率较高时,易沉淀在混凝土顶面形成夹层。
(2)含砂率过大,一是影响钻孔效率,二是易沉淀形成孔底沉渣,三是在灌注过程中易形成桩身夹泥,因此含砂率应越小越好;但冲击钻要降低含砂率必须增加清孔时间,导致钻孔费用增加。
(3)对于酸碱度,一般要求泥浆的PH值要大于8,主要是泥浆(尤其是膨润土泥浆)在碱性条件下其性能更优更稳定。其次酸性环境对钻具的腐蚀较为严重。
(4)失水率大,泥浆在孔壁上形成的泥皮厚且疏松,不利于孔壁稳定;失水率小,泥浆在孔壁上形成的泥皮薄且韧性强,利于孔壁稳定。失水率理论上越小越好,但普通泥浆的失水率是很难降低的,如要降低需添加外加剂,泥浆成本将会很高。
(5)胶体率越高越好,说明泥浆性能越稳定。
(6)泥皮厚度越薄韧性越强泥浆质量越好,越厚越疏松泥浆质量越差。
(7)静切力越大,泥浆粘滞性越强,静切力越小,粘滞性越小。
(5)胶体率疏松
3. 灌注钻孔桩:冲击钻,泥浆性能指标中相对密度、粘度含砂率、酸碱度、失水率等大了会如何,小了会如何?
(1)相对密度过大,对孔壁稳定性有利,但影响钻进效率,且易形成梅花孔,灌注过程中容易形成桩身夹泥等缺陷;相对密度过小,冲击钻进时钻碴不易悬浮,导致在孔底重复破碎,影响钻进效率,且孔壁稳定性较差,易于坍塌,灌注过程中如泥浆中含砂率较高时,易沉淀在混凝土顶面形成夹层。
(2)含砂率过大,一是影响钻孔效率,二是易沉淀形成孔底沉渣,三是在灌注过程中易形成桩身夹泥,因此含砂率应越小越好;但冲击钻要降低含砂率必须增加清孔时间,导致钻孔费用增加。
(3)对于酸碱度,一般要求泥浆的PH值要大于8,主要是泥浆(尤其是膨润土泥浆)在碱性条件下其性能更优更稳定。其次酸性环境对钻具的腐蚀较为严重。
(4)失水率大,泥浆在孔壁上形成的泥皮厚且疏松,不利于孔壁稳定;失水率小,泥浆在孔壁上形成的泥皮薄且韧性强,利于孔壁稳定。失水率理论上越小越好,但普通泥浆的失水率是很难降低的,如要降低需添加外加剂,泥浆成本将会很高。
(5)胶体率越高越好,说明泥浆性能越稳定。
(6)泥皮厚度越薄韧性越强泥浆质量越好,越厚越疏松泥浆质量越差。
(7)静切力越大,泥浆粘滞性越强,静切力越小,粘滞性越小。
(5)胶体率疏松
4. 灌注钻孔桩:冲击钻,泥浆性能指标中相对密度、粘度含砂率、酸碱度、失水率等大了会如何,小了会如何?
(1)相对密度过大,对孔壁稳定性有利,但影响钻进效率,且易形成梅花孔,灌注过程中容易形成桩身夹泥等缺陷;相对密度过小,冲击钻进时钻碴不易悬浮,导致在孔底重复破碎,影响钻进效率,且孔壁稳定性较差,易于坍塌,灌注过程中如泥浆中含砂率较高时,易沉淀在混凝土顶面形成夹层。
(2)含砂率过大,一是影响钻孔效率,二是易沉淀形成孔底沉渣,三是在灌注过程中易形成桩身夹泥,因此含砂率应越小越好;但冲击钻要降低含砂率必须增加清孔时间,导致钻孔费用增加。
(3)对于酸碱度,一般要求泥浆的PH值要大于8,主要是泥浆(尤其是膨润土泥浆)在碱性条件下其性能更优更稳定。其次酸性环境对钻具的腐蚀较为严重。
(4)失水率大,泥浆在孔壁上形成的泥皮厚且疏松,不利于孔壁稳定;失水率小,泥浆在孔壁上形成的泥皮薄且韧性强,利于孔壁稳定。失水率理论上越小越好,但普通泥浆的失水率是很难降低的,如要降低需添加外加剂,泥浆成本将会很高。
(5)胶体率越高越好,说明泥浆性能越稳定。
(6)泥皮厚度越薄韧性越强泥浆质量越好,越厚越疏松泥浆质量越差。
(7)静切力越大,泥浆粘滞性越强,静切力越小,粘滞性越小。
(5)胶体率疏松
5. 泥浆指标?
泥浆性能是指泥浆物理化学性质的反映。泥浆的性能用性能指标来考核。泥浆性能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指标。
(一)泥浆密度
单位体积泥浆的质量称为泥浆密度。计算式
地勘钻探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
泥浆密度的单位为g/cm3。
泥浆密度γ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泥浆中固相(黏土、岩粉、加重剂)的含量。
泥浆密度应针对不同地层进行调节。在正常钻进中应尽可能采用密度较小的泥浆。工程地质钻探常用泥浆的密度一般控制在1.03~1.20g/cm3范围内。
(二)泥浆固相含量
泥浆中所含有用(黏土)、无用(岩粉、沉砂)固相(体)颗粒占泥浆总量的百分率(多用体积比,少用质量比),称为泥浆固相含量。泥浆固相含量越低越好,低固相泥浆要求固相含量<4%。
(三)泥浆的流变性能
1.泥浆黏度
泥浆黏度是指泥浆流动时,其内部的液体分子间,固相颗粒间和液固相间所具有的内摩擦力表现。它是泥浆流动难易程度的一种表现指标。黏度的大小对钻进、排粉、保持孔底清洁和安全施工影响很大。工程钻探用泥浆黏度一般用漏斗黏度表示,控制在18~30s范围内。
钻探施工现场通常用1006型漏斗黏度计测定(所测出之值为相对黏度,它反映泥浆的表观黏度);有条件的施工机台,可采用ZNN-D2型或ZNN-D6型旋转黏度仪测定泥浆的绝对黏度和视黏度。
2.泥浆的触变性
泥浆被搅动时,其内部结构受到破坏,但在静止时其又恢复形成网状结构的特点,称为泥浆的触变性。
3.泥浆的静切力
泥浆静止时,受外力影响而开始流动所需的最小剪切应力称为静切力。一般采用1007型泥浆静切力计或ZNN-D6型旋转黏度仪测定。
(四)泥浆失水量与造壁性
1.泥浆失水量
当泥浆承受压差作用后,一部分自由水渗入孔壁岩层的数量,称为泥浆失水量,一般用B表示。
2.泥浆的造壁性
泥浆在失去自由水的同时,浆液中的黏土等固相颗粒在孔壁上形成泥皮的能力称为泥浆的造壁性。泥浆的造壁性一般用泥皮厚度(单位:mm)表示。
泥浆失水量要求:一般控制在B<15mL/30min(在0.7MPa压力下)。
泥皮厚度要求:<2mm。
现场多用1009型和ZNS型泥浆失水仪测定。
(五)泥浆含砂量
泥浆中不能通过200目筛孔(即直径大于0.074mm)砂粒占泥浆体积的百分数,称为泥浆含砂量。计算式为
地勘钻探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
泥浆含砂量要求:一般不大于4%。对于金刚石钻进,宜控制在小于1%。现场多用1004型或ZHN型含砂量测定仪测定。
(六)泥浆pH值
泥浆pH值是反映泥浆酸碱性强弱的指标。pH值为7时,泥浆为中性;pH值<7,泥浆呈酸性;pH值>7,泥浆呈碱性。
泥浆pH值一般应控制在8~10之间,呈微碱性;现场多用比色法(即广泛pH值试纸)进行测定。
(七)泥浆的胶体率与稳定性
1.泥浆的胶体率
表示泥浆中黏土颗粒分散和水化程度的指标称为泥浆的胶体率。
2.泥浆的稳定性
表示泥浆中黏土颗粒分散均匀程度的指标,称为泥浆的稳定性。
一般要求:泥浆胶体率应>95%;浆液下部分与上部分的相对密度差值<0.02。
(八)泥浆的润滑性与泥皮的黏滞性
此项指标对钻进工艺关系很大,特别是金刚石钻进,可用其改善泥浆润滑性,降磨减阻,提高机械转速。由于钻探机台测试条件不具备,因此现场通常不测此项指标。
6. 怎么测泥浆含砂率?
泥浆含砂率的测定流程:
1、把泥浆充至测管上标有“泥浆”字样的刻线处,加清水至标有“水”的刻线处,堵死管口并摇振。
2、倾倒该混合物于滤筒中,丢弃通过滤筛的液态,再加清水于测管中,摇振后再倒入滤筒中,反复之,直至测管内清洁为止。
3、用清水冲洗筛网上所得的砂子,剔除残留泥浆。
4、把漏斗套进滤筒,然后慢慢翻转过来,并把漏斗嘴插入测管内,用清水把附在筛网上的砂子全部冲入管内。
5、待砂子沉淀后,读出砂子的百分含量。
6、将仪器清洗并擦干,收入箱内。
7. 旋挖桩泥浆三大指标规范要求?
钻孔灌注桩泥浆三大指标:泥浆比重不大于1.15,粘度不大于20pa.s,含砂率不大于2%。
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几类。
全套管施工法的施工顺序。其一般的施工过程是:平场地、铺设工作平台、安装钻机、压套管、钻进成孔、安放钢筋笼、放导管、浇注混凝土、拉拔套管、检查成桩质量。
全套管施工法的主要施工步骤除不需泥浆及清孔外,其它的与泥浆护壁法都类同。压入套管的垂直度,取决于挖掘开始阶段的5~6m深时的垂直度。因此应该随时用水准仪及铅垂校核其垂直度。
8. 泥浆指标的标准?
泥浆性能指标
1、泥浆比重:正循环旋转钻机、冲击钻机使用管形钻头钻孔时,入孔泥浆比重为 1.1~1.3; 正循环冲击钻机使用实心钻头钻孔时,孔底泥浆比重砂黏土不宜大于 1.3,大漂石、卵石层 不宜大于 1.4,岩石不宜大于 1.2;反循环旋转钻机入孔泥浆比重可为 1.05~1.15。
2、黏度:一般地层 16~22s,松散易坍地层 19~28s。 3、含砂率:新制泥浆不大于 4%。 4、胶体率:不小于 95%。 5、PH 值:应大于 6.5。 二、清孔 1、终孔后第一次清孔: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 2~3mm 颗粒,泥浆比重介于 1.1~ 1.2 之间。
2、安装钢筋笼后第二次清孔: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 2~3mm 颗粒,泥浆比重不大 于 1.1,含砂率小于 2%,粘度 17~20s;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设计无要求时,柱桩不大于 5cm,摩擦桩不大于 20cm。 三、钢筋笼 1、加工质量: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允许偏差±100mm;钢筋骨架直径允许偏差±10mm; 主钢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加强筋间距允许偏差±20mm;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允许偏 差±20mm;钢筋骨架垂直度允许偏差骨架长度 1%。
2、安装质量: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 5cm,底面高程偏差不大于±10cm。 四、钻机安装及钻孔 1、钻头或钻杆中心与护筒中心偏差不得大于 2cm。
9. 泥浆指标的标准?
泥浆性能指标
1、泥浆比重:正循环旋转钻机、冲击钻机使用管形钻头钻孔时,入孔泥浆比重为 1.1~1.3; 正循环冲击钻机使用实心钻头钻孔时,孔底泥浆比重砂黏土不宜大于 1.3,大漂石、卵石层 不宜大于 1.4,岩石不宜大于 1.2;反循环旋转钻机入孔泥浆比重可为 1.05~1.15。
2、黏度:一般地层 16~22s,松散易坍地层 19~28s。 3、含砂率:新制泥浆不大于 4%。 4、胶体率:不小于 95%。 5、PH 值:应大于 6.5。 二、清孔 1、终孔后第一次清孔: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 2~3mm 颗粒,泥浆比重介于 1.1~ 1.2 之间。
2、安装钢筋笼后第二次清孔: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 2~3mm 颗粒,泥浆比重不大 于 1.1,含砂率小于 2%,粘度 17~20s;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设计无要求时,柱桩不大于 5cm,摩擦桩不大于 20cm。 三、钢筋笼 1、加工质量: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允许偏差±100mm;钢筋骨架直径允许偏差±10mm; 主钢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加强筋间距允许偏差±20mm;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允许偏 差±20mm;钢筋骨架垂直度允许偏差骨架长度 1%。
2、安装质量: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 5cm,底面高程偏差不大于±10cm。 四、钻机安装及钻孔 1、钻头或钻杆中心与护筒中心偏差不得大于 2cm。
10. 泥浆指标?
泥浆性能是指泥浆物理化学性质的反映。泥浆的性能用性能指标来考核。泥浆性能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指标。
(一)泥浆密度
单位体积泥浆的质量称为泥浆密度。计算式
地勘钻探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
泥浆密度的单位为g/cm3。
泥浆密度γ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泥浆中固相(黏土、岩粉、加重剂)的含量。
泥浆密度应针对不同地层进行调节。在正常钻进中应尽可能采用密度较小的泥浆。工程地质钻探常用泥浆的密度一般控制在1.03~1.20g/cm3范围内。
(二)泥浆固相含量
泥浆中所含有用(黏土)、无用(岩粉、沉砂)固相(体)颗粒占泥浆总量的百分率(多用体积比,少用质量比),称为泥浆固相含量。泥浆固相含量越低越好,低固相泥浆要求固相含量<4%。
(三)泥浆的流变性能
1.泥浆黏度
泥浆黏度是指泥浆流动时,其内部的液体分子间,固相颗粒间和液固相间所具有的内摩擦力表现。它是泥浆流动难易程度的一种表现指标。黏度的大小对钻进、排粉、保持孔底清洁和安全施工影响很大。工程钻探用泥浆黏度一般用漏斗黏度表示,控制在18~30s范围内。
钻探施工现场通常用1006型漏斗黏度计测定(所测出之值为相对黏度,它反映泥浆的表观黏度);有条件的施工机台,可采用ZNN-D2型或ZNN-D6型旋转黏度仪测定泥浆的绝对黏度和视黏度。
2.泥浆的触变性
泥浆被搅动时,其内部结构受到破坏,但在静止时其又恢复形成网状结构的特点,称为泥浆的触变性。
3.泥浆的静切力
泥浆静止时,受外力影响而开始流动所需的最小剪切应力称为静切力。一般采用1007型泥浆静切力计或ZNN-D6型旋转黏度仪测定。
(四)泥浆失水量与造壁性
1.泥浆失水量
当泥浆承受压差作用后,一部分自由水渗入孔壁岩层的数量,称为泥浆失水量,一般用B表示。
2.泥浆的造壁性
泥浆在失去自由水的同时,浆液中的黏土等固相颗粒在孔壁上形成泥皮的能力称为泥浆的造壁性。泥浆的造壁性一般用泥皮厚度(单位:mm)表示。
泥浆失水量要求:一般控制在B<15mL/30min(在0.7MPa压力下)。
泥皮厚度要求:<2mm。
现场多用1009型和ZNS型泥浆失水仪测定。
(五)泥浆含砂量
泥浆中不能通过200目筛孔(即直径大于0.074mm)砂粒占泥浆体积的百分数,称为泥浆含砂量。计算式为
地勘钻探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
泥浆含砂量要求:一般不大于4%。对于金刚石钻进,宜控制在小于1%。现场多用1004型或ZHN型含砂量测定仪测定。
(六)泥浆pH值
泥浆pH值是反映泥浆酸碱性强弱的指标。pH值为7时,泥浆为中性;pH值<7,泥浆呈酸性;pH值>7,泥浆呈碱性。
泥浆pH值一般应控制在8~10之间,呈微碱性;现场多用比色法(即广泛pH值试纸)进行测定。
(七)泥浆的胶体率与稳定性
1.泥浆的胶体率
表示泥浆中黏土颗粒分散和水化程度的指标称为泥浆的胶体率。
2.泥浆的稳定性
表示泥浆中黏土颗粒分散均匀程度的指标,称为泥浆的稳定性。
一般要求:泥浆胶体率应>95%;浆液下部分与上部分的相对密度差值<0.02。
(八)泥浆的润滑性与泥皮的黏滞性
此项指标对钻进工艺关系很大,特别是金刚石钻进,可用其改善泥浆润滑性,降磨减阻,提高机械转速。由于钻探机台测试条件不具备,因此现场通常不测此项指标。
11. 泥浆指标的标准?
泥浆性能指标
1、泥浆比重:正循环旋转钻机、冲击钻机使用管形钻头钻孔时,入孔泥浆比重为 1.1~1.3; 正循环冲击钻机使用实心钻头钻孔时,孔底泥浆比重砂黏土不宜大于 1.3,大漂石、卵石层 不宜大于 1.4,岩石不宜大于 1.2;反循环旋转钻机入孔泥浆比重可为 1.05~1.15。
2、黏度:一般地层 16~22s,松散易坍地层 19~28s。 3、含砂率:新制泥浆不大于 4%。 4、胶体率:不小于 95%。 5、PH 值:应大于 6.5。 二、清孔 1、终孔后第一次清孔: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 2~3mm 颗粒,泥浆比重介于 1.1~ 1.2 之间。
2、安装钢筋笼后第二次清孔: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 2~3mm 颗粒,泥浆比重不大 于 1.1,含砂率小于 2%,粘度 17~20s;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设计无要求时,柱桩不大于 5cm,摩擦桩不大于 20cm。 三、钢筋笼 1、加工质量: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允许偏差±100mm;钢筋骨架直径允许偏差±10mm; 主钢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加强筋间距允许偏差±20mm;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允许偏 差±20mm;钢筋骨架垂直度允许偏差骨架长度 1%。
2、安装质量: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 5cm,底面高程偏差不大于±10cm。 四、钻机安装及钻孔 1、钻头或钻杆中心与护筒中心偏差不得大于 2cm。
12. 灌注桩泥浆检测标准?
泥浆性能指标:
1、比重:正循环钻机、冲击钻使用管形钻头时,入孔泥浆比重可为1.1~1.3,冲击钻使用实心钻头时,孔底泥浆比重不宜大于:粘土、粉土1.3;大漂石、卵石层1.4;岩石1.2。反循环钻机如孔泥浆比重1.05~1.15。
2、黏度:入孔泥浆粘度,一般地层为16~22s;松散易坍地层为19~28s。
13. 泥浆三大指样品描述?
三性能指标指比重、含砂量、粘度1、泥浆比重采用泥浆比重计测定。泥浆比重计由泥浆杯、秤杆等测量。泥浆杯装满泥浆加盖并擦净口溢泥浆,置于支架移游码使杠杆呈水平状态,读游码左侧所示刻度即泥浆比重。
该仪器使用前要用清水仪器进行校读数1.0处通增减杠杆右端金属颗粒调节2、施工现场采用漏斗粘度计测定泥浆粘度测量。用手指堵住漏斗面口量杯别500ml200ml泥浆别通滤网倒入漏斗打口让泥浆内径5mm度100mm管流用秒表测定流500ml所需间(s)即泥浆粘
14. 灌注桩泥浆检测标准?
泥浆性能指标:
1、比重:正循环钻机、冲击钻使用管形钻头时,入孔泥浆比重可为1.1~1.3,冲击钻使用实心钻头时,孔底泥浆比重不宜大于:粘土、粉土1.3;大漂石、卵石层1.4;岩石1.2。反循环钻机如孔泥浆比重1.05~1.15。
2、黏度:入孔泥浆粘度,一般地层为16~22s;松散易坍地层为19~28s。
15. 灌注桩泥浆检测标准?
泥浆性能指标:
1、比重:正循环钻机、冲击钻使用管形钻头时,入孔泥浆比重可为1.1~1.3,冲击钻使用实心钻头时,孔底泥浆比重不宜大于:粘土、粉土1.3;大漂石、卵石层1.4;岩石1.2。反循环钻机如孔泥浆比重1.05~1.15。
2、黏度:入孔泥浆粘度,一般地层为16~22s;松散易坍地层为19~28s。
16. 怎么测泥浆含砂率?
泥浆含砂率的测定流程:
1、把泥浆充至测管上标有“泥浆”字样的刻线处,加清水至标有“水”的刻线处,堵死管口并摇振。
2、倾倒该混合物于滤筒中,丢弃通过滤筛的液态,再加清水于测管中,摇振后再倒入滤筒中,反复之,直至测管内清洁为止。
3、用清水冲洗筛网上所得的砂子,剔除残留泥浆。
4、把漏斗套进滤筒,然后慢慢翻转过来,并把漏斗嘴插入测管内,用清水把附在筛网上的砂子全部冲入管内。
5、待砂子沉淀后,读出砂子的百分含量。
6、将仪器清洗并擦干,收入箱内。
17. 怎么测泥浆含砂率?
泥浆含砂率的测定流程:
1、把泥浆充至测管上标有“泥浆”字样的刻线处,加清水至标有“水”的刻线处,堵死管口并摇振。
2、倾倒该混合物于滤筒中,丢弃通过滤筛的液态,再加清水于测管中,摇振后再倒入滤筒中,反复之,直至测管内清洁为止。
3、用清水冲洗筛网上所得的砂子,剔除残留泥浆。
4、把漏斗套进滤筒,然后慢慢翻转过来,并把漏斗嘴插入测管内,用清水把附在筛网上的砂子全部冲入管内。
5、待砂子沉淀后,读出砂子的百分含量。
6、将仪器清洗并擦干,收入箱内。
18. 泥浆三大指样品描述?
三性能指标指比重、含砂量、粘度1、泥浆比重采用泥浆比重计测定。泥浆比重计由泥浆杯、秤杆等测量。泥浆杯装满泥浆加盖并擦净口溢泥浆,置于支架移游码使杠杆呈水平状态,读游码左侧所示刻度即泥浆比重。
该仪器使用前要用清水仪器进行校读数1.0处通增减杠杆右端金属颗粒调节2、施工现场采用漏斗粘度计测定泥浆粘度测量。用手指堵住漏斗面口量杯别500ml200ml泥浆别通滤网倒入漏斗打口让泥浆内径5mm度100mm管流用秒表测定流500ml所需间(s)即泥浆粘
19. 泥浆三大指样品描述?
三性能指标指比重、含砂量、粘度1、泥浆比重采用泥浆比重计测定。泥浆比重计由泥浆杯、秤杆等测量。泥浆杯装满泥浆加盖并擦净口溢泥浆,置于支架移游码使杠杆呈水平状态,读游码左侧所示刻度即泥浆比重。
该仪器使用前要用清水仪器进行校读数1.0处通增减杠杆右端金属颗粒调节2、施工现场采用漏斗粘度计测定泥浆粘度测量。用手指堵住漏斗面口量杯别500ml200ml泥浆别通滤网倒入漏斗打口让泥浆内径5mm度100mm管流用秒表测定流500ml所需间(s)即泥浆粘
20. 旋挖桩泥浆三大指标规范要求?
钻孔灌注桩泥浆三大指标:泥浆比重不大于1.15,粘度不大于20pa.s,含砂率不大于2%。
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几类。
全套管施工法的施工顺序。其一般的施工过程是:平场地、铺设工作平台、安装钻机、压套管、钻进成孔、安放钢筋笼、放导管、浇注混凝土、拉拔套管、检查成桩质量。
全套管施工法的主要施工步骤除不需泥浆及清孔外,其它的与泥浆护壁法都类同。压入套管的垂直度,取决于挖掘开始阶段的5~6m深时的垂直度。因此应该随时用水准仪及铅垂校核其垂直度。
21. 怎么测泥浆含砂率?
泥浆含砂率的测定流程:
1、把泥浆充至测管上标有“泥浆”字样的刻线处,加清水至标有“水”的刻线处,堵死管口并摇振。
2、倾倒该混合物于滤筒中,丢弃通过滤筛的液态,再加清水于测管中,摇振后再倒入滤筒中,反复之,直至测管内清洁为止。
3、用清水冲洗筛网上所得的砂子,剔除残留泥浆。
4、把漏斗套进滤筒,然后慢慢翻转过来,并把漏斗嘴插入测管内,用清水把附在筛网上的砂子全部冲入管内。
5、待砂子沉淀后,读出砂子的百分含量。
6、将仪器清洗并擦干,收入箱内。
22. 灌注桩泥浆检测标准?
泥浆性能指标:
1、比重:正循环钻机、冲击钻使用管形钻头时,入孔泥浆比重可为1.1~1.3,冲击钻使用实心钻头时,孔底泥浆比重不宜大于:粘土、粉土1.3;大漂石、卵石层1.4;岩石1.2。反循环钻机如孔泥浆比重1.05~1.15。
2、黏度:入孔泥浆粘度,一般地层为16~22s;松散易坍地层为19~28s。
23. 泥浆三大指样品描述?
三性能指标指比重、含砂量、粘度1、泥浆比重采用泥浆比重计测定。泥浆比重计由泥浆杯、秤杆等测量。泥浆杯装满泥浆加盖并擦净口溢泥浆,置于支架移游码使杠杆呈水平状态,读游码左侧所示刻度即泥浆比重。
该仪器使用前要用清水仪器进行校读数1.0处通增减杠杆右端金属颗粒调节2、施工现场采用漏斗粘度计测定泥浆粘度测量。用手指堵住漏斗面口量杯别500ml200ml泥浆别通滤网倒入漏斗打口让泥浆内径5mm度100mm管流用秒表测定流500ml所需间(s)即泥浆粘
24. 灌注钻孔桩:冲击钻,泥浆性能指标中相对密度、粘度含砂率、酸碱度、失水率等大了会如何,小了会如何?
(1)相对密度过大,对孔壁稳定性有利,但影响钻进效率,且易形成梅花孔,灌注过程中容易形成桩身夹泥等缺陷;相对密度过小,冲击钻进时钻碴不易悬浮,导致在孔底重复破碎,影响钻进效率,且孔壁稳定性较差,易于坍塌,灌注过程中如泥浆中含砂率较高时,易沉淀在混凝土顶面形成夹层。
(2)含砂率过大,一是影响钻孔效率,二是易沉淀形成孔底沉渣,三是在灌注过程中易形成桩身夹泥,因此含砂率应越小越好;但冲击钻要降低含砂率必须增加清孔时间,导致钻孔费用增加。
(3)对于酸碱度,一般要求泥浆的PH值要大于8,主要是泥浆(尤其是膨润土泥浆)在碱性条件下其性能更优更稳定。其次酸性环境对钻具的腐蚀较为严重。
(4)失水率大,泥浆在孔壁上形成的泥皮厚且疏松,不利于孔壁稳定;失水率小,泥浆在孔壁上形成的泥皮薄且韧性强,利于孔壁稳定。失水率理论上越小越好,但普通泥浆的失水率是很难降低的,如要降低需添加外加剂,泥浆成本将会很高。
(5)胶体率越高越好,说明泥浆性能越稳定。
(6)泥皮厚度越薄韧性越强泥浆质量越好,越厚越疏松泥浆质量越差。
(7)静切力越大,泥浆粘滞性越强,静切力越小,粘滞性越小。
(5)胶体率疏松
25. 旋挖桩泥浆三大指标规范要求?
钻孔灌注桩泥浆三大指标:泥浆比重不大于1.15,粘度不大于20pa.s,含砂率不大于2%。
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几类。
全套管施工法的施工顺序。其一般的施工过程是:平场地、铺设工作平台、安装钻机、压套管、钻进成孔、安放钢筋笼、放导管、浇注混凝土、拉拔套管、检查成桩质量。
全套管施工法的主要施工步骤除不需泥浆及清孔外,其它的与泥浆护壁法都类同。压入套管的垂直度,取决于挖掘开始阶段的5~6m深时的垂直度。因此应该随时用水准仪及铅垂校核其垂直度。
26. 泥浆指标?
泥浆性能是指泥浆物理化学性质的反映。泥浆的性能用性能指标来考核。泥浆性能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指标。
(一)泥浆密度
单位体积泥浆的质量称为泥浆密度。计算式
地勘钻探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
泥浆密度的单位为g/cm3。
泥浆密度γ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泥浆中固相(黏土、岩粉、加重剂)的含量。
泥浆密度应针对不同地层进行调节。在正常钻进中应尽可能采用密度较小的泥浆。工程地质钻探常用泥浆的密度一般控制在1.03~1.20g/cm3范围内。
(二)泥浆固相含量
泥浆中所含有用(黏土)、无用(岩粉、沉砂)固相(体)颗粒占泥浆总量的百分率(多用体积比,少用质量比),称为泥浆固相含量。泥浆固相含量越低越好,低固相泥浆要求固相含量<4%。
(三)泥浆的流变性能
1.泥浆黏度
泥浆黏度是指泥浆流动时,其内部的液体分子间,固相颗粒间和液固相间所具有的内摩擦力表现。它是泥浆流动难易程度的一种表现指标。黏度的大小对钻进、排粉、保持孔底清洁和安全施工影响很大。工程钻探用泥浆黏度一般用漏斗黏度表示,控制在18~30s范围内。
钻探施工现场通常用1006型漏斗黏度计测定(所测出之值为相对黏度,它反映泥浆的表观黏度);有条件的施工机台,可采用ZNN-D2型或ZNN-D6型旋转黏度仪测定泥浆的绝对黏度和视黏度。
2.泥浆的触变性
泥浆被搅动时,其内部结构受到破坏,但在静止时其又恢复形成网状结构的特点,称为泥浆的触变性。
3.泥浆的静切力
泥浆静止时,受外力影响而开始流动所需的最小剪切应力称为静切力。一般采用1007型泥浆静切力计或ZNN-D6型旋转黏度仪测定。
(四)泥浆失水量与造壁性
1.泥浆失水量
当泥浆承受压差作用后,一部分自由水渗入孔壁岩层的数量,称为泥浆失水量,一般用B表示。
2.泥浆的造壁性
泥浆在失去自由水的同时,浆液中的黏土等固相颗粒在孔壁上形成泥皮的能力称为泥浆的造壁性。泥浆的造壁性一般用泥皮厚度(单位:mm)表示。
泥浆失水量要求:一般控制在B<15mL/30min(在0.7MPa压力下)。
泥皮厚度要求:<2mm。
现场多用1009型和ZNS型泥浆失水仪测定。
(五)泥浆含砂量
泥浆中不能通过200目筛孔(即直径大于0.074mm)砂粒占泥浆体积的百分数,称为泥浆含砂量。计算式为
地勘钻探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
泥浆含砂量要求:一般不大于4%。对于金刚石钻进,宜控制在小于1%。现场多用1004型或ZHN型含砂量测定仪测定。
(六)泥浆pH值
泥浆pH值是反映泥浆酸碱性强弱的指标。pH值为7时,泥浆为中性;pH值<7,泥浆呈酸性;pH值>7,泥浆呈碱性。
泥浆pH值一般应控制在8~10之间,呈微碱性;现场多用比色法(即广泛pH值试纸)进行测定。
(七)泥浆的胶体率与稳定性
1.泥浆的胶体率
表示泥浆中黏土颗粒分散和水化程度的指标称为泥浆的胶体率。
2.泥浆的稳定性
表示泥浆中黏土颗粒分散均匀程度的指标,称为泥浆的稳定性。
一般要求:泥浆胶体率应>95%;浆液下部分与上部分的相对密度差值<0.02。
(八)泥浆的润滑性与泥皮的黏滞性
此项指标对钻进工艺关系很大,特别是金刚石钻进,可用其改善泥浆润滑性,降磨减阻,提高机械转速。由于钻探机台测试条件不具备,因此现场通常不测此项指标。
27. 旋挖桩泥浆三大指标规范要求?
钻孔灌注桩泥浆三大指标:泥浆比重不大于1.15,粘度不大于20pa.s,含砂率不大于2%。
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几类。
全套管施工法的施工顺序。其一般的施工过程是:平场地、铺设工作平台、安装钻机、压套管、钻进成孔、安放钢筋笼、放导管、浇注混凝土、拉拔套管、检查成桩质量。
全套管施工法的主要施工步骤除不需泥浆及清孔外,其它的与泥浆护壁法都类同。压入套管的垂直度,取决于挖掘开始阶段的5~6m深时的垂直度。因此应该随时用水准仪及铅垂校核其垂直度。
28. 泥浆指标的标准?
泥浆性能指标
1、泥浆比重:正循环旋转钻机、冲击钻机使用管形钻头钻孔时,入孔泥浆比重为 1.1~1.3; 正循环冲击钻机使用实心钻头钻孔时,孔底泥浆比重砂黏土不宜大于 1.3,大漂石、卵石层 不宜大于 1.4,岩石不宜大于 1.2;反循环旋转钻机入孔泥浆比重可为 1.05~1.15。
2、黏度:一般地层 16~22s,松散易坍地层 19~28s。 3、含砂率:新制泥浆不大于 4%。 4、胶体率:不小于 95%。 5、PH 值:应大于 6.5。 二、清孔 1、终孔后第一次清孔: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 2~3mm 颗粒,泥浆比重介于 1.1~ 1.2 之间。
2、安装钢筋笼后第二次清孔: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 2~3mm 颗粒,泥浆比重不大 于 1.1,含砂率小于 2%,粘度 17~20s;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设计无要求时,柱桩不大于 5cm,摩擦桩不大于 20cm。 三、钢筋笼 1、加工质量: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允许偏差±100mm;钢筋骨架直径允许偏差±10mm; 主钢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加强筋间距允许偏差±20mm;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允许偏 差±20mm;钢筋骨架垂直度允许偏差骨架长度 1%。
2、安装质量: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 5cm,底面高程偏差不大于±10cm。 四、钻机安装及钻孔 1、钻头或钻杆中心与护筒中心偏差不得大于 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