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风险管理的策略技术
一、战略风险管理的策略技术
1.各自实质的理解:
1.1 战略管理为达到内部控制中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一种管理控制手段或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控制方法;
1.2 风险管理为实现企业整体内部控制目标,进而对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的一种风险评估机制;属于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风险评估要素;
1.3 内部控制实质为一种由全体员工为合理保证实现企业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详见《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2.各自关系
2.1战略管理,战略管理的目标实为实现战略目标,战略目标作为内部控制的五大控制目标之一,涉及企业长远利益的实现问题,企业管理培训,www.cxdguangli.com因此战略管理其实是内部控制体系中为实现战略目标而执行的一系列控制活动;
2.2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目标实为评估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并提出风险管理策略;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一大要素即是“风险评估”,其实为达到内部控制目标的风险评估机制,如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
2.2.1 目标设定
2.2.2 风险识别
2.2.3 风险分析 (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发生后的影响程度)实为对风险属性的确定
2.2.4 风险应对 (如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风险承受)
3.总结
以前我国《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提到的内部控制的定义及实质内容来看,战略管理、风险管理实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一种有效控制活动和管理工具,从属于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如果你所指为cpa教材中的《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一书,我想可能是作者从有利于读者理解的角度,从不同唯度来阐释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和理念。
另外,财会〔2012〕3号 《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中相关问题解释第1号的通知》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也进行了解释:
4.如何协调好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充分吸收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强调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统一。内部控制的目标就是防范和控制风险,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风险管理的目标也是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二者都要求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因此,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协调统一的整体。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由不同机构负责。对此,企业可以对有关机构和业务进行整合,从工作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工作执行的方法、程序等方面,将内部控制建设和风险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避免职能交叉、资源浪费、重复劳动,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供参考。
二、HSE五种风险控制工具是什么
HSE是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危害识别和风险控制是HSE管理核心所在,作为以研发设计为龙头的EPC工程公司,惠生工程始终坚持“工艺安全管理(PSM)”和“行为安全管理(BSM)”并重,积极引入HAZOP、LOPA和SIL等工艺安全分析方法,抓住工艺过程的本质安全;建立并动态优化覆盖惠生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危险源识别、控制数据库。
三、如何学注会《战略》:风险管理工具有哪些
1、风险承担:亦称风险保留、风险自留。对于重大风险,一般不应采用风险承担。
企业风险评估的结果对于是否采用风险承担影响很大。未能辨识出的风险,企业只能采用风险承担。辨识出的风险,企业也可能由于以下几种原因采用风险承担:(1)缺乏能力进行主动管理,对这部分风险只能承担;(2)没有其他备选方案;(3)从成本效益考虑,这一方案是最适宜的方案。
2、风险规避:指企业回避、停止或退出蕴含某一风险的商业活动或商业环境,避免成为风险的所有人。例如:(1)退出某一市场以避免激烈竞争;(2)拒绝与信用不好的交易对手进行交易;(3)外包某项对工人健康安全风险较高的工作;(4)停止生产可能有潜在客户安全隐患的产品;(5)禁止各业务单位在金融市场进行投机;(6)不准员工访问某些网站或下载某些内容。
四、新版gmp 质量风险管理常用的工具有哪些
除了正常的质量七大工具,故障树使用的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