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展望(如何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能源转型?)

中亿财经网 gengxing 2023-08-02 07:30:19

1. 如何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能源转型?

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坚持绿色生产、绿色技术、绿色制度一体推进,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举措,积极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能源清洁保供方面,开展整县屋顶光伏试点,实施一批地热、生物质等清洁供暖项目,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可再生能源供暖能力;加大清洁电力外引力度。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2. 推动能源转型的驱动力有哪些?

1 能源转型的驱动力有很多2 首先,环境保护意识的普及促使人们关注能源可持续发展;其次,传统能源的短缺和价格上涨,需要寻找新的能源替代方案;再次,政府政策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如减税、补贴等;另外,科技进步和创新也为能源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新的解决方案。3 能源转型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推动,促进科技进步和绿色发展,从而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愿景。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3. 能源系统转型的主要特征?

一是在能源供给侧实施清洁替代,能源消费侧实施电能替代,形成清洁主导、电为中心的能源格局,是世界能源转型的大势所趋。预计到2050年,全球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超过70%;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达220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达80%以上;全球用电量超过60万亿千瓦时,人均年用电量将达到6200千瓦时。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二是能源系统向全球互联互通发展。煤炭、石油、天然气都经历了由点对点供应向区域配置、跨国配置的发展历程。随着能源格局向清洁主导、电为中心转变,电网将成为未来能源配置的主要平台。未来,全球电网互联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输电规模越来越大,输送距离越来越远,跨国跨洲联网将从现在的“手拉手”变成“心连心”,从目前小功率交换、余缺互济为主,向大容量输电、大型能源基地向负荷中心直送直供转变。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三是能源产业向优质高效升级。以清洁主导、电为中心的能源转型,将有力推动能源产业从以化石能源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向以清洁能源和电力为中心的产业集群转变,新材料、新能源、储能、电动汽车、高效用电设备等绿色低碳产业比重将大幅增加,带动上下游产业转型升级。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四是融合集成是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一方面,高效清洁发电、先进输变电(特高压、柔性直流、超导输电等)、大电网运行控制、储能等电力技术不断创新突破;另一方面,能源电力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深度融合,打造具有高度可控性、灵活性的智慧能源系统,实现多能互补、智能互动,满足用户各种用能需求,推动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世界经济转型。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推动世界能源转型,就是要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实质是“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是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大范围配置、高效利用的重要平台。要凝聚各方力量,加快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实施“两个替代、一个提高、一个回归”(即实施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大幅提高电气化水平,让化石能源回归原材料属性),打造绿色低碳、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能源共同体,促进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4. 世界能源生产重心呈现什么趋势?

趋势一:能耗降低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中国将以更低能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源相关领域碳排放将于近年达峰。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与2018年版报告相比,《展望》中国部分新增美丽中国情景。在美丽中国情景下,以更低的能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前提。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在基准情景下,中国一次能源需求预计2035~2040年间进入峰值平台期,峰值为40亿吨标准油(57亿吨标准煤)。非化石能源与油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到2050年将超过煤炭,一次能源需求结构将加快优化,呈现非化石、煤炭和油气三足鼎立态势;同时,能源相关领域的碳排放将于2025~2030年间达峰。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氢能汽车方面,在基准情景下,2030年和2050年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将分别达到200万辆和1000万辆。报告认为,如果氢能汽车快速发展,2035年的购置成本与传统燃料车相当。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2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趋势二:消费引领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中国能源需求重心逐步转向生活消费侧,工业用能预计2025年达峰。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随着中国进入工业化后期,城镇化稳步推进,中国能源需求重心正逐步转向生活消费侧。具体表现为工业用能占比持续回落,建筑和交通用能占比不断提升。终端用能将在2035年前后达峰,其中工业用能在2025年前后达峰,交通用能在2035年后进入峰值平台期,建筑用能在2050年前有望保持增长,终端用能结构将继续维持电代煤、气代煤趋势。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智能化时代加快到来将推动用电量快速增长,2050年中国电力需求预计达12.2万亿千瓦时,发电结构将更加多元低碳,205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将在58%左右。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3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趋势三:产量提升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中国将长期深度参与全球油气市场,油气产量将稳步提升。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我国石油需求预计在2030年前后达峰,峰值为7亿吨左右,其中,交通用油占比将下降,但仍保持在50%以上,是石油需求的主导行业,石油的原料属性将得到极大提升,化工用油占比将从2018年的12.5%增至2050年的30%。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天然气将继续在我国工业、建筑、电力、交通等领域的用能结构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2035年和205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分别为6100亿和6900亿立方米。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国内原油产量在2030年前有望维持两亿吨,天然气产量将稳步提升,2050年预计达到3500亿立方米。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4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趋势四:低碳转型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世界能源加快向低碳转型,2050年清洁能源占比约56%。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报告预测,世界能源加快向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转型,2050年清洁能源占比约56%。基准情景下,世界经济稳步增长,城镇化和电气化持续推进,经济和人口增长仍是世界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因,2050年前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届时达182亿吨标准油,增速呈逐渐放缓态势。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新能源技术不断进步,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是未来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世界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2050年电力需求较2015年翻一番,其中发电增量的78%来自非化石能源发电。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5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趋势五:打破平衡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世界油气供应和需求呈不平衡状态,亚洲6年后将成唯一原油净流入地区。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报告预测,2050年油气占比约为55%。石油作为交通燃料和化工原料未来仍将继续增长,并将于2035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期。2050年世界石油需求49.3亿吨标油,较2015年增长13.7%,其中超过62%的需求增量来自亚太地区。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天然气具有清洁低碳、资源丰富、使用便捷等特征,在能源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未来,天然气需求持续增长,2050年达5.6万亿立方米,其中40%的增量来自亚太地区,亚洲天然气进口量的增加也使得全球天然气贸易更加活跃,液化天然气(LNG)贸易市场更加繁荣。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油气供应和需求极不平衡,未来世界油气的增长将更加集中于亚太地区,中东和北美作为未来油气供应的主要增长点,两地原油产量增量占世界总增量的82.8%,天然气增量占总增量的41.8%,这使得亚太地区在2025年成为世界唯一的原油净流入地区。2050年,约一半的原油产量来自待发现和待开发资源,投资需求巨大,油气生产西移、贸易东移趋势明显。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5. 推动能源转型的驱动力有哪些?

1 能源转型的驱动力有很多2 首先,环境保护意识的普及促使人们关注能源可持续发展;其次,传统能源的短缺和价格上涨,需要寻找新的能源替代方案;再次,政府政策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如减税、补贴等;另外,科技进步和创新也为能源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新的解决方案。3 能源转型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推动,促进科技进步和绿色发展,从而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愿景。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6. 推动能源转型的驱动力有哪些?

1 能源转型的驱动力有很多2 首先,环境保护意识的普及促使人们关注能源可持续发展;其次,传统能源的短缺和价格上涨,需要寻找新的能源替代方案;再次,政府政策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如减税、补贴等;另外,科技进步和创新也为能源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新的解决方案。3 能源转型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推动,促进科技进步和绿色发展,从而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愿景。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7.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三个阶段?

煤炭到天然气再到新能源的转变。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8. 推动能源转型的驱动力有哪些?

1 能源转型的驱动力有很多2 首先,环境保护意识的普及促使人们关注能源可持续发展;其次,传统能源的短缺和价格上涨,需要寻找新的能源替代方案;再次,政府政策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如减税、补贴等;另外,科技进步和创新也为能源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新的解决方案。3 能源转型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推动,促进科技进步和绿色发展,从而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愿景。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9. 能源行业现状及趋势?

能源行业的现状及趋势如下: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能源消费满足了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动力、热力等能量需求,是能源生产和供给的目的,是能源系统中的重要环节。能源消费方式直接决定了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也对能源供给提出了要求。“十三五”是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面临着新的能源需求形势,不仅要从能源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还要改变原有的能源消费方式,实现节能与转变能源消费方式相结合,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10.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三个阶段?

煤炭到天然气再到新能源的转变。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11. 电投能源未来前景?

一片光明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电投能源项目主要有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电业务,热力生产和供应等,都是为中国建设立下了很大功劳的建设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中国有着基建狂魔这样一个称呼,同时中国的崛起背后最大的推动力是工业化的成功,能源行业是工业的基础,能源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高度。未来中国的继续转型发展,要靠工业,要靠我们能源行业在科技、在民生领域持续不断地推动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12. 二战后能源转型的特点及影响历史?

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世界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上世纪60年代,世界逐渐降低煤炭消费比例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上世纪70至80年,世界经历了石油危机以后,开始丰富能源结构,增加能源安全。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降低,并调整为以石油、煤、核能和天然气为主,以太阳能、地热、风能、生物能源以及潮汐等新能源为辅的更加多元的能源结构。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同时,大规模建设核电站;2010年以来,日本受福岛核电事故的影响,核能消费量大幅下降,其他类型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不断提高,包括风能、热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垃圾发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在逐年递增。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13. 世界能源生产重心呈现什么趋势?

趋势一:能耗降低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中国将以更低能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源相关领域碳排放将于近年达峰。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与2018年版报告相比,《展望》中国部分新增美丽中国情景。在美丽中国情景下,以更低的能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前提。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在基准情景下,中国一次能源需求预计2035~2040年间进入峰值平台期,峰值为40亿吨标准油(57亿吨标准煤)。非化石能源与油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到2050年将超过煤炭,一次能源需求结构将加快优化,呈现非化石、煤炭和油气三足鼎立态势;同时,能源相关领域的碳排放将于2025~2030年间达峰。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氢能汽车方面,在基准情景下,2030年和2050年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将分别达到200万辆和1000万辆。报告认为,如果氢能汽车快速发展,2035年的购置成本与传统燃料车相当。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2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趋势二:消费引领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中国能源需求重心逐步转向生活消费侧,工业用能预计2025年达峰。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随着中国进入工业化后期,城镇化稳步推进,中国能源需求重心正逐步转向生活消费侧。具体表现为工业用能占比持续回落,建筑和交通用能占比不断提升。终端用能将在2035年前后达峰,其中工业用能在2025年前后达峰,交通用能在2035年后进入峰值平台期,建筑用能在2050年前有望保持增长,终端用能结构将继续维持电代煤、气代煤趋势。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智能化时代加快到来将推动用电量快速增长,2050年中国电力需求预计达12.2万亿千瓦时,发电结构将更加多元低碳,205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将在58%左右。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3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趋势三:产量提升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中国将长期深度参与全球油气市场,油气产量将稳步提升。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我国石油需求预计在2030年前后达峰,峰值为7亿吨左右,其中,交通用油占比将下降,但仍保持在50%以上,是石油需求的主导行业,石油的原料属性将得到极大提升,化工用油占比将从2018年的12.5%增至2050年的30%。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天然气将继续在我国工业、建筑、电力、交通等领域的用能结构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2035年和205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分别为6100亿和6900亿立方米。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国内原油产量在2030年前有望维持两亿吨,天然气产量将稳步提升,2050年预计达到3500亿立方米。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4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趋势四:低碳转型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世界能源加快向低碳转型,2050年清洁能源占比约56%。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报告预测,世界能源加快向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转型,2050年清洁能源占比约56%。基准情景下,世界经济稳步增长,城镇化和电气化持续推进,经济和人口增长仍是世界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因,2050年前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届时达182亿吨标准油,增速呈逐渐放缓态势。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新能源技术不断进步,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是未来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世界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2050年电力需求较2015年翻一番,其中发电增量的78%来自非化石能源发电。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5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趋势五:打破平衡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世界油气供应和需求呈不平衡状态,亚洲6年后将成唯一原油净流入地区。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报告预测,2050年油气占比约为55%。石油作为交通燃料和化工原料未来仍将继续增长,并将于2035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期。2050年世界石油需求49.3亿吨标油,较2015年增长13.7%,其中超过62%的需求增量来自亚太地区。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天然气具有清洁低碳、资源丰富、使用便捷等特征,在能源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未来,天然气需求持续增长,2050年达5.6万亿立方米,其中40%的增量来自亚太地区,亚洲天然气进口量的增加也使得全球天然气贸易更加活跃,液化天然气(LNG)贸易市场更加繁荣。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油气供应和需求极不平衡,未来世界油气的增长将更加集中于亚太地区,中东和北美作为未来油气供应的主要增长点,两地原油产量增量占世界总增量的82.8%,天然气增量占总增量的41.8%,这使得亚太地区在2025年成为世界唯一的原油净流入地区。2050年,约一半的原油产量来自待发现和待开发资源,投资需求巨大,油气生产西移、贸易东移趋势明显。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14. 能源行业现状及趋势?

能源行业的现状及趋势如下: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能源消费满足了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动力、热力等能量需求,是能源生产和供给的目的,是能源系统中的重要环节。能源消费方式直接决定了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也对能源供给提出了要求。“十三五”是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面临着新的能源需求形势,不仅要从能源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还要改变原有的能源消费方式,实现节能与转变能源消费方式相结合,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15. 世界能源生产重心呈现什么趋势?

趋势一:能耗降低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中国将以更低能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源相关领域碳排放将于近年达峰。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与2018年版报告相比,《展望》中国部分新增美丽中国情景。在美丽中国情景下,以更低的能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前提。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在基准情景下,中国一次能源需求预计2035~2040年间进入峰值平台期,峰值为40亿吨标准油(57亿吨标准煤)。非化石能源与油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到2050年将超过煤炭,一次能源需求结构将加快优化,呈现非化石、煤炭和油气三足鼎立态势;同时,能源相关领域的碳排放将于2025~2030年间达峰。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氢能汽车方面,在基准情景下,2030年和2050年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将分别达到200万辆和1000万辆。报告认为,如果氢能汽车快速发展,2035年的购置成本与传统燃料车相当。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2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趋势二:消费引领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中国能源需求重心逐步转向生活消费侧,工业用能预计2025年达峰。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随着中国进入工业化后期,城镇化稳步推进,中国能源需求重心正逐步转向生活消费侧。具体表现为工业用能占比持续回落,建筑和交通用能占比不断提升。终端用能将在2035年前后达峰,其中工业用能在2025年前后达峰,交通用能在2035年后进入峰值平台期,建筑用能在2050年前有望保持增长,终端用能结构将继续维持电代煤、气代煤趋势。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智能化时代加快到来将推动用电量快速增长,2050年中国电力需求预计达12.2万亿千瓦时,发电结构将更加多元低碳,205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将在58%左右。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3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趋势三:产量提升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中国将长期深度参与全球油气市场,油气产量将稳步提升。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我国石油需求预计在2030年前后达峰,峰值为7亿吨左右,其中,交通用油占比将下降,但仍保持在50%以上,是石油需求的主导行业,石油的原料属性将得到极大提升,化工用油占比将从2018年的12.5%增至2050年的30%。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天然气将继续在我国工业、建筑、电力、交通等领域的用能结构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2035年和205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分别为6100亿和6900亿立方米。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国内原油产量在2030年前有望维持两亿吨,天然气产量将稳步提升,2050年预计达到3500亿立方米。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4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趋势四:低碳转型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世界能源加快向低碳转型,2050年清洁能源占比约56%。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报告预测,世界能源加快向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转型,2050年清洁能源占比约56%。基准情景下,世界经济稳步增长,城镇化和电气化持续推进,经济和人口增长仍是世界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因,2050年前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届时达182亿吨标准油,增速呈逐渐放缓态势。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新能源技术不断进步,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是未来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世界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2050年电力需求较2015年翻一番,其中发电增量的78%来自非化石能源发电。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5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趋势五:打破平衡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世界油气供应和需求呈不平衡状态,亚洲6年后将成唯一原油净流入地区。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报告预测,2050年油气占比约为55%。石油作为交通燃料和化工原料未来仍将继续增长,并将于2035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期。2050年世界石油需求49.3亿吨标油,较2015年增长13.7%,其中超过62%的需求增量来自亚太地区。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天然气具有清洁低碳、资源丰富、使用便捷等特征,在能源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未来,天然气需求持续增长,2050年达5.6万亿立方米,其中40%的增量来自亚太地区,亚洲天然气进口量的增加也使得全球天然气贸易更加活跃,液化天然气(LNG)贸易市场更加繁荣。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油气供应和需求极不平衡,未来世界油气的增长将更加集中于亚太地区,中东和北美作为未来油气供应的主要增长点,两地原油产量增量占世界总增量的82.8%,天然气增量占总增量的41.8%,这使得亚太地区在2025年成为世界唯一的原油净流入地区。2050年,约一半的原油产量来自待发现和待开发资源,投资需求巨大,油气生产西移、贸易东移趋势明显。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16. 氢能源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1. 是积极的。2. 原因是氢能源具有许多优势,如高能量密度、无污染排放、可再生性等。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增加,氢能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备受关注。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投资和推动氢能源的发展,包括研究和开发氢能源技术、建设氢能源基础设施等。3. 氢能源的前景非常广阔。它可以应用于交通运输、能源储存、工业生产等领域。例如,氢燃料电池汽车已经开始商业化推广,氢能源还可以用于储能系统,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的问题。此外,氢能源还可以促进能源转型,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虽然氢能源在技术、成本等方面还存在挑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氢能源有望成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17. 氢能源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1. 是积极的。2. 原因是氢能源具有许多优势,如高能量密度、无污染排放、可再生性等。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增加,氢能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备受关注。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投资和推动氢能源的发展,包括研究和开发氢能源技术、建设氢能源基础设施等。3. 氢能源的前景非常广阔。它可以应用于交通运输、能源储存、工业生产等领域。例如,氢燃料电池汽车已经开始商业化推广,氢能源还可以用于储能系统,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的问题。此外,氢能源还可以促进能源转型,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虽然氢能源在技术、成本等方面还存在挑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氢能源有望成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18. 氢能源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1. 是积极的。2. 原因是氢能源具有许多优势,如高能量密度、无污染排放、可再生性等。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增加,氢能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备受关注。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投资和推动氢能源的发展,包括研究和开发氢能源技术、建设氢能源基础设施等。3. 氢能源的前景非常广阔。它可以应用于交通运输、能源储存、工业生产等领域。例如,氢燃料电池汽车已经开始商业化推广,氢能源还可以用于储能系统,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的问题。此外,氢能源还可以促进能源转型,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虽然氢能源在技术、成本等方面还存在挑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氢能源有望成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19. 氢能源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1. 是积极的。2. 原因是氢能源具有许多优势,如高能量密度、无污染排放、可再生性等。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增加,氢能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备受关注。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投资和推动氢能源的发展,包括研究和开发氢能源技术、建设氢能源基础设施等。3. 氢能源的前景非常广阔。它可以应用于交通运输、能源储存、工业生产等领域。例如,氢燃料电池汽车已经开始商业化推广,氢能源还可以用于储能系统,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的问题。此外,氢能源还可以促进能源转型,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虽然氢能源在技术、成本等方面还存在挑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氢能源有望成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20.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三个阶段?

煤炭到天然气再到新能源的转变。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21. 二战后能源转型的特点及影响历史?

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世界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上世纪60年代,世界逐渐降低煤炭消费比例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上世纪70至80年,世界经历了石油危机以后,开始丰富能源结构,增加能源安全。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降低,并调整为以石油、煤、核能和天然气为主,以太阳能、地热、风能、生物能源以及潮汐等新能源为辅的更加多元的能源结构。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同时,大规模建设核电站;2010年以来,日本受福岛核电事故的影响,核能消费量大幅下降,其他类型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不断提高,包括风能、热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垃圾发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在逐年递增。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22. 能源系统转型的主要特征?

一是在能源供给侧实施清洁替代,能源消费侧实施电能替代,形成清洁主导、电为中心的能源格局,是世界能源转型的大势所趋。预计到2050年,全球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超过70%;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达220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达80%以上;全球用电量超过60万亿千瓦时,人均年用电量将达到6200千瓦时。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二是能源系统向全球互联互通发展。煤炭、石油、天然气都经历了由点对点供应向区域配置、跨国配置的发展历程。随着能源格局向清洁主导、电为中心转变,电网将成为未来能源配置的主要平台。未来,全球电网互联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输电规模越来越大,输送距离越来越远,跨国跨洲联网将从现在的“手拉手”变成“心连心”,从目前小功率交换、余缺互济为主,向大容量输电、大型能源基地向负荷中心直送直供转变。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三是能源产业向优质高效升级。以清洁主导、电为中心的能源转型,将有力推动能源产业从以化石能源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向以清洁能源和电力为中心的产业集群转变,新材料、新能源、储能、电动汽车、高效用电设备等绿色低碳产业比重将大幅增加,带动上下游产业转型升级。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四是融合集成是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一方面,高效清洁发电、先进输变电(特高压、柔性直流、超导输电等)、大电网运行控制、储能等电力技术不断创新突破;另一方面,能源电力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深度融合,打造具有高度可控性、灵活性的智慧能源系统,实现多能互补、智能互动,满足用户各种用能需求,推动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世界经济转型。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推动世界能源转型,就是要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实质是“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是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大范围配置、高效利用的重要平台。要凝聚各方力量,加快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实施“两个替代、一个提高、一个回归”(即实施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大幅提高电气化水平,让化石能源回归原材料属性),打造绿色低碳、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能源共同体,促进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23. 如何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能源转型?

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坚持绿色生产、绿色技术、绿色制度一体推进,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举措,积极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能源清洁保供方面,开展整县屋顶光伏试点,实施一批地热、生物质等清洁供暖项目,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可再生能源供暖能力;加大清洁电力外引力度。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24. 电投能源未来前景?

一片光明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电投能源项目主要有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电业务,热力生产和供应等,都是为中国建设立下了很大功劳的建设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中国有着基建狂魔这样一个称呼,同时中国的崛起背后最大的推动力是工业化的成功,能源行业是工业的基础,能源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高度。未来中国的继续转型发展,要靠工业,要靠我们能源行业在科技、在民生领域持续不断地推动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25. 能源行业现状及趋势?

能源行业的现状及趋势如下: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能源消费满足了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动力、热力等能量需求,是能源生产和供给的目的,是能源系统中的重要环节。能源消费方式直接决定了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也对能源供给提出了要求。“十三五”是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面临着新的能源需求形势,不仅要从能源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还要改变原有的能源消费方式,实现节能与转变能源消费方式相结合,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26. 如何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能源转型?

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坚持绿色生产、绿色技术、绿色制度一体推进,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举措,积极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能源清洁保供方面,开展整县屋顶光伏试点,实施一批地热、生物质等清洁供暖项目,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可再生能源供暖能力;加大清洁电力外引力度。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27. 二战后能源转型的特点及影响历史?

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世界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上世纪60年代,世界逐渐降低煤炭消费比例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上世纪70至80年,世界经历了石油危机以后,开始丰富能源结构,增加能源安全。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降低,并调整为以石油、煤、核能和天然气为主,以太阳能、地热、风能、生物能源以及潮汐等新能源为辅的更加多元的能源结构。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同时,大规模建设核电站;2010年以来,日本受福岛核电事故的影响,核能消费量大幅下降,其他类型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不断提高,包括风能、热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垃圾发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在逐年递增。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28. 如何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能源转型?

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坚持绿色生产、绿色技术、绿色制度一体推进,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举措,积极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能源清洁保供方面,开展整县屋顶光伏试点,实施一批地热、生物质等清洁供暖项目,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可再生能源供暖能力;加大清洁电力外引力度。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29. 能源行业现状及趋势?

能源行业的现状及趋势如下: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能源消费满足了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动力、热力等能量需求,是能源生产和供给的目的,是能源系统中的重要环节。能源消费方式直接决定了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也对能源供给提出了要求。“十三五”是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面临着新的能源需求形势,不仅要从能源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还要改变原有的能源消费方式,实现节能与转变能源消费方式相结合,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30.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三个阶段?

煤炭到天然气再到新能源的转变。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31. 二战后能源转型的特点及影响历史?

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世界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上世纪60年代,世界逐渐降低煤炭消费比例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上世纪70至80年,世界经历了石油危机以后,开始丰富能源结构,增加能源安全。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降低,并调整为以石油、煤、核能和天然气为主,以太阳能、地热、风能、生物能源以及潮汐等新能源为辅的更加多元的能源结构。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同时,大规模建设核电站;2010年以来,日本受福岛核电事故的影响,核能消费量大幅下降,其他类型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不断提高,包括风能、热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垃圾发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在逐年递增。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32. 电投能源未来前景?

一片光明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电投能源项目主要有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电业务,热力生产和供应等,都是为中国建设立下了很大功劳的建设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中国有着基建狂魔这样一个称呼,同时中国的崛起背后最大的推动力是工业化的成功,能源行业是工业的基础,能源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高度。未来中国的继续转型发展,要靠工业,要靠我们能源行业在科技、在民生领域持续不断地推动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33. 电投能源未来前景?

一片光明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电投能源项目主要有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电业务,热力生产和供应等,都是为中国建设立下了很大功劳的建设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中国有着基建狂魔这样一个称呼,同时中国的崛起背后最大的推动力是工业化的成功,能源行业是工业的基础,能源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高度。未来中国的继续转型发展,要靠工业,要靠我们能源行业在科技、在民生领域持续不断地推动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34. 能源系统转型的主要特征?

一是在能源供给侧实施清洁替代,能源消费侧实施电能替代,形成清洁主导、电为中心的能源格局,是世界能源转型的大势所趋。预计到2050年,全球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超过70%;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达220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达80%以上;全球用电量超过60万亿千瓦时,人均年用电量将达到6200千瓦时。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二是能源系统向全球互联互通发展。煤炭、石油、天然气都经历了由点对点供应向区域配置、跨国配置的发展历程。随着能源格局向清洁主导、电为中心转变,电网将成为未来能源配置的主要平台。未来,全球电网互联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输电规模越来越大,输送距离越来越远,跨国跨洲联网将从现在的“手拉手”变成“心连心”,从目前小功率交换、余缺互济为主,向大容量输电、大型能源基地向负荷中心直送直供转变。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三是能源产业向优质高效升级。以清洁主导、电为中心的能源转型,将有力推动能源产业从以化石能源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向以清洁能源和电力为中心的产业集群转变,新材料、新能源、储能、电动汽车、高效用电设备等绿色低碳产业比重将大幅增加,带动上下游产业转型升级。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四是融合集成是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一方面,高效清洁发电、先进输变电(特高压、柔性直流、超导输电等)、大电网运行控制、储能等电力技术不断创新突破;另一方面,能源电力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深度融合,打造具有高度可控性、灵活性的智慧能源系统,实现多能互补、智能互动,满足用户各种用能需求,推动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世界经济转型。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推动世界能源转型,就是要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实质是“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是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大范围配置、高效利用的重要平台。要凝聚各方力量,加快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实施“两个替代、一个提高、一个回归”(即实施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大幅提高电气化水平,让化石能源回归原材料属性),打造绿色低碳、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能源共同体,促进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35. 能源系统转型的主要特征?

一是在能源供给侧实施清洁替代,能源消费侧实施电能替代,形成清洁主导、电为中心的能源格局,是世界能源转型的大势所趋。预计到2050年,全球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超过70%;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达220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达80%以上;全球用电量超过60万亿千瓦时,人均年用电量将达到6200千瓦时。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二是能源系统向全球互联互通发展。煤炭、石油、天然气都经历了由点对点供应向区域配置、跨国配置的发展历程。随着能源格局向清洁主导、电为中心转变,电网将成为未来能源配置的主要平台。未来,全球电网互联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输电规模越来越大,输送距离越来越远,跨国跨洲联网将从现在的“手拉手”变成“心连心”,从目前小功率交换、余缺互济为主,向大容量输电、大型能源基地向负荷中心直送直供转变。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三是能源产业向优质高效升级。以清洁主导、电为中心的能源转型,将有力推动能源产业从以化石能源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向以清洁能源和电力为中心的产业集群转变,新材料、新能源、储能、电动汽车、高效用电设备等绿色低碳产业比重将大幅增加,带动上下游产业转型升级。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四是融合集成是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一方面,高效清洁发电、先进输变电(特高压、柔性直流、超导输电等)、大电网运行控制、储能等电力技术不断创新突破;另一方面,能源电力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深度融合,打造具有高度可控性、灵活性的智慧能源系统,实现多能互补、智能互动,满足用户各种用能需求,推动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世界经济转型。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推动世界能源转型,就是要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实质是“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是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大范围配置、高效利用的重要平台。要凝聚各方力量,加快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实施“两个替代、一个提高、一个回归”(即实施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大幅提高电气化水平,让化石能源回归原材料属性),打造绿色低碳、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能源共同体,促进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36. 世界能源生产重心呈现什么趋势?

趋势一:能耗降低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中国将以更低能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源相关领域碳排放将于近年达峰。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与2018年版报告相比,《展望》中国部分新增美丽中国情景。在美丽中国情景下,以更低的能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前提。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在基准情景下,中国一次能源需求预计2035~2040年间进入峰值平台期,峰值为40亿吨标准油(57亿吨标准煤)。非化石能源与油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到2050年将超过煤炭,一次能源需求结构将加快优化,呈现非化石、煤炭和油气三足鼎立态势;同时,能源相关领域的碳排放将于2025~2030年间达峰。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氢能汽车方面,在基准情景下,2030年和2050年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将分别达到200万辆和1000万辆。报告认为,如果氢能汽车快速发展,2035年的购置成本与传统燃料车相当。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2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趋势二:消费引领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中国能源需求重心逐步转向生活消费侧,工业用能预计2025年达峰。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随着中国进入工业化后期,城镇化稳步推进,中国能源需求重心正逐步转向生活消费侧。具体表现为工业用能占比持续回落,建筑和交通用能占比不断提升。终端用能将在2035年前后达峰,其中工业用能在2025年前后达峰,交通用能在2035年后进入峰值平台期,建筑用能在2050年前有望保持增长,终端用能结构将继续维持电代煤、气代煤趋势。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智能化时代加快到来将推动用电量快速增长,2050年中国电力需求预计达12.2万亿千瓦时,发电结构将更加多元低碳,205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将在58%左右。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3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趋势三:产量提升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中国将长期深度参与全球油气市场,油气产量将稳步提升。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我国石油需求预计在2030年前后达峰,峰值为7亿吨左右,其中,交通用油占比将下降,但仍保持在50%以上,是石油需求的主导行业,石油的原料属性将得到极大提升,化工用油占比将从2018年的12.5%增至2050年的30%。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天然气将继续在我国工业、建筑、电力、交通等领域的用能结构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2035年和205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分别为6100亿和6900亿立方米。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国内原油产量在2030年前有望维持两亿吨,天然气产量将稳步提升,2050年预计达到3500亿立方米。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4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趋势四:低碳转型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世界能源加快向低碳转型,2050年清洁能源占比约56%。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报告预测,世界能源加快向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转型,2050年清洁能源占比约56%。基准情景下,世界经济稳步增长,城镇化和电气化持续推进,经济和人口增长仍是世界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因,2050年前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届时达182亿吨标准油,增速呈逐渐放缓态势。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新能源技术不断进步,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是未来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世界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2050年电力需求较2015年翻一番,其中发电增量的78%来自非化石能源发电。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5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趋势五:打破平衡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世界油气供应和需求呈不平衡状态,亚洲6年后将成唯一原油净流入地区。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报告预测,2050年油气占比约为55%。石油作为交通燃料和化工原料未来仍将继续增长,并将于2035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期。2050年世界石油需求49.3亿吨标油,较2015年增长13.7%,其中超过62%的需求增量来自亚太地区。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天然气具有清洁低碳、资源丰富、使用便捷等特征,在能源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未来,天然气需求持续增长,2050年达5.6万亿立方米,其中40%的增量来自亚太地区,亚洲天然气进口量的增加也使得全球天然气贸易更加活跃,液化天然气(LNG)贸易市场更加繁荣。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

油气供应和需求极不平衡,未来世界油气的增长将更加集中于亚太地区,中东和北美作为未来油气供应的主要增长点,两地原油产量增量占世界总增量的82.8%,天然气增量占总增量的41.8%,这使得亚太地区在2025年成为世界唯一的原油净流入地区。2050年,约一半的原油产量来自待发现和待开发资源,投资需求巨大,油气生产西移、贸易东移趋势明显。6Op中亿财经网财经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