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目标的重大意义?(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内容?)
1. 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目标的重大意义?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期和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深化期,经济社会发展迈向和进入新常态,各项改革日益深入,环境保护面临重大转型和改善机遇。面对复杂而艰巨的环境保护形势和任务要求,需要正确识别当前的环境形势以及未来的重大环境保护问题。在此基础上,谋划“十三五”环境保护的规划体系、规划目标及基本策略,以更好的指导我国“十三五”环境保护工作,对于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全面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环保工作实现新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2. 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内容?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提升民生福祉的关键一环。绿色发展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社会和环境共生共荣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一直以来,沈阳深入贯彻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强化污染治理,坚决打赢大气治理、水治理、土壤环境治理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真正实现了经济与环境共生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扎实完成“十三五”规划中各项生态环保任务。
坚持绿色发展,就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自然生态的安全边界。百里水系,千顷绿地,绿水青山既是惠民利民的宝贵资源,也是得来不易的环保治理成果。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对城市的重要性,一刻都不能放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坚持统筹推进,在管理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制度法规。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补短板、强监管,切实巩固好治理成果,坚决防止出现反弹。
3. 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目标的重大意义?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期和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深化期,经济社会发展迈向和进入新常态,各项改革日益深入,环境保护面临重大转型和改善机遇。面对复杂而艰巨的环境保护形势和任务要求,需要正确识别当前的环境形势以及未来的重大环境保护问题。在此基础上,谋划“十三五”环境保护的规划体系、规划目标及基本策略,以更好的指导我国“十三五”环境保护工作,对于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全面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环保工作实现新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4. 2035生态环境什么目标实现?
2020年度中国十大环境新闻是:第一,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明确提出二〇三五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新目标;
第二,“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9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第三,中国提出力争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并宣布国家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
第四,开展第二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国务院有关部门纳入督察试点;
第五,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
第六,生态环境部建立环评审批和环境执法“两个正面清单”,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复工复产
第七,《长江保护法》揭开母亲河保护新篇章;
第八,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如期实现,同时,明确自2021年1月1日起,中国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
第九,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发布;
第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实现全覆盖。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日前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表示,总体上看,“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最大的五年,也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五年,认识程度之深、政策举措之实、投入力度之大、群众满意度之高前所未有,为“十四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探索积累了不少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2021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今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今天还同期公布了2020年度国际十大环境新闻,多国提出“碳中和”时间表,全球气候行动加速推进;山火、洪水等极端天气令全球处于“气候灾难”边缘;以及美国在《巴黎协定》上“一退一入”,应对气候变化立场出现转变等国际环境新闻上榜。
5. 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内容?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提升民生福祉的关键一环。绿色发展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社会和环境共生共荣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一直以来,沈阳深入贯彻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强化污染治理,坚决打赢大气治理、水治理、土壤环境治理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真正实现了经济与环境共生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扎实完成“十三五”规划中各项生态环保任务。
坚持绿色发展,就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自然生态的安全边界。百里水系,千顷绿地,绿水青山既是惠民利民的宝贵资源,也是得来不易的环保治理成果。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对城市的重要性,一刻都不能放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坚持统筹推进,在管理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制度法规。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补短板、强监管,切实巩固好治理成果,坚决防止出现反弹。
6. 2035生态环境什么目标实现?
2020年度中国十大环境新闻是:第一,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明确提出二〇三五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新目标;
第二,“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9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第三,中国提出力争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并宣布国家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
第四,开展第二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国务院有关部门纳入督察试点;
第五,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
第六,生态环境部建立环评审批和环境执法“两个正面清单”,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复工复产
第七,《长江保护法》揭开母亲河保护新篇章;
第八,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如期实现,同时,明确自2021年1月1日起,中国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
第九,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发布;
第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实现全覆盖。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日前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表示,总体上看,“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最大的五年,也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五年,认识程度之深、政策举措之实、投入力度之大、群众满意度之高前所未有,为“十四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探索积累了不少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2021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今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今天还同期公布了2020年度国际十大环境新闻,多国提出“碳中和”时间表,全球气候行动加速推进;山火、洪水等极端天气令全球处于“气候灾难”边缘;以及美国在《巴黎协定》上“一退一入”,应对气候变化立场出现转变等国际环境新闻上榜。
7. 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目标的重大意义?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期和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深化期,经济社会发展迈向和进入新常态,各项改革日益深入,环境保护面临重大转型和改善机遇。面对复杂而艰巨的环境保护形势和任务要求,需要正确识别当前的环境形势以及未来的重大环境保护问题。在此基础上,谋划“十三五”环境保护的规划体系、规划目标及基本策略,以更好的指导我国“十三五”环境保护工作,对于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全面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环保工作实现新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8. 2035生态环境什么目标实现?
2020年度中国十大环境新闻是:第一,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明确提出二〇三五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新目标;
第二,“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9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第三,中国提出力争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并宣布国家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
第四,开展第二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国务院有关部门纳入督察试点;
第五,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
第六,生态环境部建立环评审批和环境执法“两个正面清单”,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复工复产
第七,《长江保护法》揭开母亲河保护新篇章;
第八,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如期实现,同时,明确自2021年1月1日起,中国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
第九,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发布;
第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实现全覆盖。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日前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表示,总体上看,“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最大的五年,也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五年,认识程度之深、政策举措之实、投入力度之大、群众满意度之高前所未有,为“十四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探索积累了不少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2021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今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今天还同期公布了2020年度国际十大环境新闻,多国提出“碳中和”时间表,全球气候行动加速推进;山火、洪水等极端天气令全球处于“气候灾难”边缘;以及美国在《巴黎协定》上“一退一入”,应对气候变化立场出现转变等国际环境新闻上榜。
9. 2035生态环境什么目标实现?
2020年度中国十大环境新闻是:第一,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明确提出二〇三五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新目标;
第二,“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9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第三,中国提出力争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并宣布国家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
第四,开展第二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国务院有关部门纳入督察试点;
第五,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
第六,生态环境部建立环评审批和环境执法“两个正面清单”,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复工复产
第七,《长江保护法》揭开母亲河保护新篇章;
第八,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如期实现,同时,明确自2021年1月1日起,中国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
第九,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发布;
第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实现全覆盖。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日前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表示,总体上看,“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最大的五年,也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五年,认识程度之深、政策举措之实、投入力度之大、群众满意度之高前所未有,为“十四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探索积累了不少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2021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今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今天还同期公布了2020年度国际十大环境新闻,多国提出“碳中和”时间表,全球气候行动加速推进;山火、洪水等极端天气令全球处于“气候灾难”边缘;以及美国在《巴黎协定》上“一退一入”,应对气候变化立场出现转变等国际环境新闻上榜。
10. 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内容?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提升民生福祉的关键一环。绿色发展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社会和环境共生共荣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一直以来,沈阳深入贯彻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强化污染治理,坚决打赢大气治理、水治理、土壤环境治理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真正实现了经济与环境共生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扎实完成“十三五”规划中各项生态环保任务。
坚持绿色发展,就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自然生态的安全边界。百里水系,千顷绿地,绿水青山既是惠民利民的宝贵资源,也是得来不易的环保治理成果。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对城市的重要性,一刻都不能放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坚持统筹推进,在管理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制度法规。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补短板、强监管,切实巩固好治理成果,坚决防止出现反弹。
11. 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内容?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提升民生福祉的关键一环。绿色发展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社会和环境共生共荣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一直以来,沈阳深入贯彻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强化污染治理,坚决打赢大气治理、水治理、土壤环境治理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真正实现了经济与环境共生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扎实完成“十三五”规划中各项生态环保任务。
坚持绿色发展,就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自然生态的安全边界。百里水系,千顷绿地,绿水青山既是惠民利民的宝贵资源,也是得来不易的环保治理成果。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对城市的重要性,一刻都不能放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坚持统筹推进,在管理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制度法规。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补短板、强监管,切实巩固好治理成果,坚决防止出现反弹。
12. 环境保护的定义及对企业的作用?
1、让企业从经济角度看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不仅是公益和社会责任问题,推动绿色市场发展、降低气候变化风险,更是日益席卷全球的大潮流。
领先的全球性企业承诺实现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更主要是因为,他们认识到加强环境保护和降低气候变化风险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如果不从经济角度来寻求可持续的方案,企业很难长期参与其中,环境问题也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研究表明,提高企业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可以节省大量成本,从而把握新的绿色市场机遇。
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布的2017年度报告显示,到2040年,高效可再生能源技术市场价值将达到10.2万亿美元。
在中国,到2020年与环保有关的“绿色市场”价值将接近1万亿美元,未来5年,中国公共和私营部门有望在清洁能源行业投资8000亿美元。
在工作中曾与数百家公司紧密合作,我发现最强大的企业是那些能够使用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情、智慧地投资于未来,并对人类发展和地球环境承担责任的企业。
环境管理能够实现三赢,环境、企业和消费者都会从中受益
这就是有影响力的领先企业的价值,它们重视环保,可以促进相关商业生态链发生改变。
2、短期主义和愚昧是做生意的劲敌:
强调环保并不是新主张,但多年来在全球企业界推行时遇到的最主要挑战就是,环保技术往往投资巨大,迫于短期盈利压力,很多企业起初打造节能低碳生产方式的决心。
往往一步步沦为简单的公益行动甚至口号,真正把环保与企业运营结合起来的企业仍然有限。
CEO们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如何在一定时间内给出漂亮的股东回报,还要从长远角度考虑,企业真正的价值和竞争力是什么。
实践证明,能够形成壁垒的企业竞争力,一定需要长期积累和巨大投资。
优秀的CEO一定能够平衡好短期利益和长期价值,那些基业长青的成功企业,一定是用长期主义思维进行明智投资的企业。
要做好这种平衡需要经验和科技,运用新能源和绿色科技也需要专业知识和相关经验。
这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只有不断积累环境保护的知识、技术、人才和经验,不断学习,才能让有关环保的投资获得更大收益。
扩展资料:
未来中国环保产业结构将进一步调整,资源节约型产品、洁净产品的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将继续迅速发展;环境服务业的规模将逐步扩大。
城市污水处理、污泥处理、脱硫脱硝等重点领域环保投资将达到1.2万亿元,拉动环保产业产值1.32万亿元。
2015年10月15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环境服务价格政策。
统筹运用环保税收、收费及相关服务价格政策,加大经济杠杆调节力度,逐步使企业排放各类污染物承担的支出高于主动治理成本,提高企业主动治污减排的积极性。
在环保投资方面,环保部法规司司长李庆瑞公开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环保市场的总投资额有望达到17万亿元。
这将给环保市场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为环保产业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环境保护又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其内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
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液体、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的破坏、污染和影响。
(3)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
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
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
中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
13. 环境保护的定义及对企业的作用?
1、让企业从经济角度看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不仅是公益和社会责任问题,推动绿色市场发展、降低气候变化风险,更是日益席卷全球的大潮流。
领先的全球性企业承诺实现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更主要是因为,他们认识到加强环境保护和降低气候变化风险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如果不从经济角度来寻求可持续的方案,企业很难长期参与其中,环境问题也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研究表明,提高企业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可以节省大量成本,从而把握新的绿色市场机遇。
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布的2017年度报告显示,到2040年,高效可再生能源技术市场价值将达到10.2万亿美元。
在中国,到2020年与环保有关的“绿色市场”价值将接近1万亿美元,未来5年,中国公共和私营部门有望在清洁能源行业投资8000亿美元。
在工作中曾与数百家公司紧密合作,我发现最强大的企业是那些能够使用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情、智慧地投资于未来,并对人类发展和地球环境承担责任的企业。
环境管理能够实现三赢,环境、企业和消费者都会从中受益
这就是有影响力的领先企业的价值,它们重视环保,可以促进相关商业生态链发生改变。
2、短期主义和愚昧是做生意的劲敌:
强调环保并不是新主张,但多年来在全球企业界推行时遇到的最主要挑战就是,环保技术往往投资巨大,迫于短期盈利压力,很多企业起初打造节能低碳生产方式的决心。
往往一步步沦为简单的公益行动甚至口号,真正把环保与企业运营结合起来的企业仍然有限。
CEO们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如何在一定时间内给出漂亮的股东回报,还要从长远角度考虑,企业真正的价值和竞争力是什么。
实践证明,能够形成壁垒的企业竞争力,一定需要长期积累和巨大投资。
优秀的CEO一定能够平衡好短期利益和长期价值,那些基业长青的成功企业,一定是用长期主义思维进行明智投资的企业。
要做好这种平衡需要经验和科技,运用新能源和绿色科技也需要专业知识和相关经验。
这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只有不断积累环境保护的知识、技术、人才和经验,不断学习,才能让有关环保的投资获得更大收益。
扩展资料:
未来中国环保产业结构将进一步调整,资源节约型产品、洁净产品的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将继续迅速发展;环境服务业的规模将逐步扩大。
城市污水处理、污泥处理、脱硫脱硝等重点领域环保投资将达到1.2万亿元,拉动环保产业产值1.32万亿元。
2015年10月15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环境服务价格政策。
统筹运用环保税收、收费及相关服务价格政策,加大经济杠杆调节力度,逐步使企业排放各类污染物承担的支出高于主动治理成本,提高企业主动治污减排的积极性。
在环保投资方面,环保部法规司司长李庆瑞公开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环保市场的总投资额有望达到17万亿元。
这将给环保市场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为环保产业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环境保护又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其内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
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液体、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的破坏、污染和影响。
(3)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
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
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
中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
14. 环境保护的定义及对企业的作用?
1、让企业从经济角度看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不仅是公益和社会责任问题,推动绿色市场发展、降低气候变化风险,更是日益席卷全球的大潮流。
领先的全球性企业承诺实现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更主要是因为,他们认识到加强环境保护和降低气候变化风险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如果不从经济角度来寻求可持续的方案,企业很难长期参与其中,环境问题也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研究表明,提高企业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可以节省大量成本,从而把握新的绿色市场机遇。
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布的2017年度报告显示,到2040年,高效可再生能源技术市场价值将达到10.2万亿美元。
在中国,到2020年与环保有关的“绿色市场”价值将接近1万亿美元,未来5年,中国公共和私营部门有望在清洁能源行业投资8000亿美元。
在工作中曾与数百家公司紧密合作,我发现最强大的企业是那些能够使用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情、智慧地投资于未来,并对人类发展和地球环境承担责任的企业。
环境管理能够实现三赢,环境、企业和消费者都会从中受益
这就是有影响力的领先企业的价值,它们重视环保,可以促进相关商业生态链发生改变。
2、短期主义和愚昧是做生意的劲敌:
强调环保并不是新主张,但多年来在全球企业界推行时遇到的最主要挑战就是,环保技术往往投资巨大,迫于短期盈利压力,很多企业起初打造节能低碳生产方式的决心。
往往一步步沦为简单的公益行动甚至口号,真正把环保与企业运营结合起来的企业仍然有限。
CEO们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如何在一定时间内给出漂亮的股东回报,还要从长远角度考虑,企业真正的价值和竞争力是什么。
实践证明,能够形成壁垒的企业竞争力,一定需要长期积累和巨大投资。
优秀的CEO一定能够平衡好短期利益和长期价值,那些基业长青的成功企业,一定是用长期主义思维进行明智投资的企业。
要做好这种平衡需要经验和科技,运用新能源和绿色科技也需要专业知识和相关经验。
这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只有不断积累环境保护的知识、技术、人才和经验,不断学习,才能让有关环保的投资获得更大收益。
扩展资料:
未来中国环保产业结构将进一步调整,资源节约型产品、洁净产品的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将继续迅速发展;环境服务业的规模将逐步扩大。
城市污水处理、污泥处理、脱硫脱硝等重点领域环保投资将达到1.2万亿元,拉动环保产业产值1.32万亿元。
2015年10月15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环境服务价格政策。
统筹运用环保税收、收费及相关服务价格政策,加大经济杠杆调节力度,逐步使企业排放各类污染物承担的支出高于主动治理成本,提高企业主动治污减排的积极性。
在环保投资方面,环保部法规司司长李庆瑞公开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环保市场的总投资额有望达到17万亿元。
这将给环保市场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为环保产业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环境保护又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其内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
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液体、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的破坏、污染和影响。
(3)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
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
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
中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
15.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包括哪些?
国家规定的“十三五”期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有:
1、①大气环境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2、水环境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
“十三五”时期是遏制污染物排放增量、实现总量减排及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时期,对减排体系设计、减排技术、环境监管的有效性及各类政策工具的应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议在“十二五”工作的基础上,要在“十三五”减排政策顶层设计上下大力气,取舍破立,逐步实现以下五个方面的改革。
一、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是否符合总量控制要求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
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区域性污染物、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地区总氮、重点地区总磷。
16. 环境保护的定义及对企业的作用?
1、让企业从经济角度看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不仅是公益和社会责任问题,推动绿色市场发展、降低气候变化风险,更是日益席卷全球的大潮流。
领先的全球性企业承诺实现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更主要是因为,他们认识到加强环境保护和降低气候变化风险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如果不从经济角度来寻求可持续的方案,企业很难长期参与其中,环境问题也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研究表明,提高企业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可以节省大量成本,从而把握新的绿色市场机遇。
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布的2017年度报告显示,到2040年,高效可再生能源技术市场价值将达到10.2万亿美元。
在中国,到2020年与环保有关的“绿色市场”价值将接近1万亿美元,未来5年,中国公共和私营部门有望在清洁能源行业投资8000亿美元。
在工作中曾与数百家公司紧密合作,我发现最强大的企业是那些能够使用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情、智慧地投资于未来,并对人类发展和地球环境承担责任的企业。
环境管理能够实现三赢,环境、企业和消费者都会从中受益
这就是有影响力的领先企业的价值,它们重视环保,可以促进相关商业生态链发生改变。
2、短期主义和愚昧是做生意的劲敌:
强调环保并不是新主张,但多年来在全球企业界推行时遇到的最主要挑战就是,环保技术往往投资巨大,迫于短期盈利压力,很多企业起初打造节能低碳生产方式的决心。
往往一步步沦为简单的公益行动甚至口号,真正把环保与企业运营结合起来的企业仍然有限。
CEO们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如何在一定时间内给出漂亮的股东回报,还要从长远角度考虑,企业真正的价值和竞争力是什么。
实践证明,能够形成壁垒的企业竞争力,一定需要长期积累和巨大投资。
优秀的CEO一定能够平衡好短期利益和长期价值,那些基业长青的成功企业,一定是用长期主义思维进行明智投资的企业。
要做好这种平衡需要经验和科技,运用新能源和绿色科技也需要专业知识和相关经验。
这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只有不断积累环境保护的知识、技术、人才和经验,不断学习,才能让有关环保的投资获得更大收益。
扩展资料:
未来中国环保产业结构将进一步调整,资源节约型产品、洁净产品的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将继续迅速发展;环境服务业的规模将逐步扩大。
城市污水处理、污泥处理、脱硫脱硝等重点领域环保投资将达到1.2万亿元,拉动环保产业产值1.32万亿元。
2015年10月15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环境服务价格政策。
统筹运用环保税收、收费及相关服务价格政策,加大经济杠杆调节力度,逐步使企业排放各类污染物承担的支出高于主动治理成本,提高企业主动治污减排的积极性。
在环保投资方面,环保部法规司司长李庆瑞公开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环保市场的总投资额有望达到17万亿元。
这将给环保市场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为环保产业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环境保护又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其内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
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液体、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的破坏、污染和影响。
(3)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
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
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
中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
17.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包括哪些?
国家规定的“十三五”期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有:
1、①大气环境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2、水环境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
“十三五”时期是遏制污染物排放增量、实现总量减排及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时期,对减排体系设计、减排技术、环境监管的有效性及各类政策工具的应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议在“十二五”工作的基础上,要在“十三五”减排政策顶层设计上下大力气,取舍破立,逐步实现以下五个方面的改革。
一、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是否符合总量控制要求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
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区域性污染物、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地区总氮、重点地区总磷。
18.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包括哪些?
国家规定的“十三五”期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有:
1、①大气环境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2、水环境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
“十三五”时期是遏制污染物排放增量、实现总量减排及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时期,对减排体系设计、减排技术、环境监管的有效性及各类政策工具的应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议在“十二五”工作的基础上,要在“十三五”减排政策顶层设计上下大力气,取舍破立,逐步实现以下五个方面的改革。
一、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是否符合总量控制要求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
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区域性污染物、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地区总氮、重点地区总磷。
19. 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目标的重大意义?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期和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深化期,经济社会发展迈向和进入新常态,各项改革日益深入,环境保护面临重大转型和改善机遇。面对复杂而艰巨的环境保护形势和任务要求,需要正确识别当前的环境形势以及未来的重大环境保护问题。在此基础上,谋划“十三五”环境保护的规划体系、规划目标及基本策略,以更好的指导我国“十三五”环境保护工作,对于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全面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环保工作实现新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20.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包括哪些?
国家规定的“十三五”期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有:
1、①大气环境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2、水环境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
“十三五”时期是遏制污染物排放增量、实现总量减排及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时期,对减排体系设计、减排技术、环境监管的有效性及各类政策工具的应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议在“十二五”工作的基础上,要在“十三五”减排政策顶层设计上下大力气,取舍破立,逐步实现以下五个方面的改革。
一、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是否符合总量控制要求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
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区域性污染物、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地区总氮、重点地区总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