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股票算是次新股,他的标准是什么啊
一、什么样的股票算是次新股,他的标准是什么啊
你好,次新股:如果一个公司在上市后的一年之内没有分红送股,或者股价未被市场主力明显炒作的话,可以把这样的股票归纳入次新股板块。
【特点】
1.次新股的资本公积金都比较高,具有较强的股本扩张潜力;
2.行情一旦展开,次新股就会表现出更多的弹性,上档阻力相对较轻;
3.股业绩风险较低。
【区别】比新股(近几个交易周上市的股票)上市的时间要更早一些,但又比老股票(上市有三年以上时间的股票)要晚一些。严格意义上讲,其上市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一年。
【特点】在临近年末的时候,次新股由于上市的时间较短,业绩方面一般不会出现异常的变化,这样年报的业绩风险就基本不存在,可以说从规避年报地雷的角度来说,次新股是年报公布阶段相对最为安全的板块。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二、财富公式:1.4万×(1+20%)×40=1.0281亿 是如何得出的??
这个公式是不对的,14000*(1+20%)^40=20576801.95元,这是第一年的投入40年后的积累.那么还有第二年,第三年……的投入积累呢。
计算是这样的:
每年14000元,连续40年,按20%的年收益算.计算公式是这样的:14000*[(1+20%)+(1+20%)^2+(1+20%)^3+……+(1+20%)^40]
简化后为:14000*{(1+20%)*[(1+20%)^40-1]}/20%=123376811.7元
说明:^2为2次方,以此类推.
你的得数1.0281,是在每年末积下14000元进行投资,实际是连续投资39年,最后一年的积累还没有收益,直接加上.计算是:14000*{(1+20%)*[(1+20%)^39-1]}/20%+14000=1.028140098亿元
三、高考政治经济学计算题方法
政治经济学和哲学是考试的难点,建议同学们好好复习,下面给出一些题目。供同学参考。如果你能把下面的10道计算题理解并掌握(要求速度快),那么政治经济学这门科目的计算选择题目可高枕无忧了。
计算题(考试以选择题形式出题)
1、假定某一资本的剩余价值率为100%,该资本4年周转一次,试问该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为多少?
答案:M1=m1×n =100%×1/4 =0.25×100%=25%
2、一张面额为100元的股票,预计股息为8%,银行此时的存款利率为5%,求股票的理论价格应是多少?
答案:股票理论价格==预期股息收益÷银行同期存款利率==(100×8%)÷5%==160元
3、某一年度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为42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10次,求货币需要量?若货币流通量为5250亿元时,求货币的流通速度?
答案:货币需要量(M)==PQ×V==42000/10==4200(亿)
货币流通速度==PQ/M==42000/5250==8(次)
4、某一时期,流通中货币需要量为30000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了50000亿元,求此时货币的贬值程度?
答案: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流通市场货币需求量/纸币流通总量==30000(1+20%)/50000 ==0.72则 纸币贬值了(10.72)×100%==28%
5、某企业持有一张面值为10000元的票据到银行贴现,该票据尚须73天才能到期,在年贴现率为10%的情况下,试问企业能得到的贴现值为多少?
答案:贴现金额==票据金额×(1年贴现率*贴现日至到期日时间)
==10000×(110%×73/360 ==9797.22(元)
6、某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其中不变资本800万元,可变资本200万元,获得剩余价值200万元,其利润率是多少?
答案:P1==m/c+v=200/(200+800)==20%
7、某企业原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9:1,工人平均每月工资为500元,本月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采用了新的机器设备,使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到19:1.试问,在不追加资本的情况下,由于有机构成的提高,被排挤出工厂的人数是多少?
答案:在工厂有机构成未提高之前工人的每月的工资总额为:1000万×1/9+1=100万。因每个工人的工资为500元,故工厂的工人总数为100万/500=2000人。
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的每月的工资总额为1000万×1/19+1=50万,因每个工人的工资额仍为500元,所以本月工厂工人总数是50万元/500元=1000人。
所以现在每月被排挤出工厂的人数是2000人1000人=1000人。
8、已知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是1500元,加上到期的支付总额200元,减去彼此抵消的支付600元,假定同一货币的流通次数为5次。求流通货币的总额X的数值?
答案:X=(1500元+200元600元)/5次=220元。流通中需要货币总额的数量为220元。
9、某企业年产10000件商品。固定资本额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投入流动资本额为5万元,周转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200人,月平均工资30元,每件商品的社会价值为30元。请计算:
(1)、m1是多少?
(2)、年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是多少次?
(3)、M1是多少?
答案:(1)、m=30元×10000件(商品总社会价值)10000元(固定资本年周转额)5万元×12/3(流动资本年 周转额)=300000元10000元-200000元=90000万元。
m1=90000元m/30元×200元×12月=125%.(2)、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10000元(固定资本周转额)+200000元(流动资本周转额)÷[100000元(固定资本)+50000元(流动资本)]=1.4次。
(3)、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计算方法1:由(1)已知M=90000元。预付可变资本额为30元×200人×3个月=18000元。
M1=90000元/18000元=500%.计算方法2:M1=m1×n=125%×12/3=500%.
10、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为;
第一部类:4000c+1000v+1000m=6000第二部类:1600c+800v+800m=3200两大部类的积累率均为25%.试计算,为实现扩大再生产,如果第I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为9:1,那么第II部类追加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是多少?
答案:扩大后的第一部类的生产模式为:4000c+225Δc+1000v+25Δv+750m/x=6000根据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基本公式I(v+Δv+m/x)=II(c+Δc)
则第II部类扩大再生产的模式为1600c+175Δc+800v+25Δv+600m/x=3200第II部类追加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c:v应是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