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结算系统叫什么(请详细解释国际汇款业务中的中间行、代理行、通知行、议付行、转汇行、清算行(结算行)的具体概念。急?)
1. 请详细解释国际汇款业务中的中间行、代理行、通知行、议付行、转汇行、清算行(结算行)的具体概念。急?
中间行:是指汇款过程中只承担资金划转角色的银行。用于国际汇款,中间行不是付款人或收款人的银行。
代理行:是指银行间为开展业务合作,双方交换密押、签字样本的银行。在业务往来(如报文、资金划转)中,银行间能够通过密押或签字样本确定业务的真实性。代理行之间有的需要开立账户,满足资金清算的要求,这是账户行关系。
通知行:是负责出口信用证通知的银行。信用证开证行将信用证发送到信用证通知行,信用证通知行在核对信用证真实性后,将信用证通知受益人(出口商)。
议付行:是对信用证进行议付的银行。出口商完成生产和货物装运后,将信用证规定的单据提交给信用证规定的议付银行,议付行对单据进行议付(一种融资方式,即:付对价)。
转汇行:转汇行是指受另外一家银行指示,帮助将款项汇到收款人的银行。转汇行一般是指国内同业银行。在汇款业务时,一家银行自己无法将资金汇到收款人所在的银行时,将资金划转到转汇行,委转汇行作为资金划转“通道”,帮助将资金汇到收款人。
清算行:负责资金清算的银行。银行在汇款过程中,需要对资金进行划转,参加资金划转的银行是清算行。
correspondence bank:代理行
clearing bank:清算行
2.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中债登,上海清算所,上交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作用和区别?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场所,属于前台部门,作用与沪深交易所相似。
中债登,上海清算所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托管结算机构,属于后台部门。3.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中债登,上海清算所,上交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作用和区别?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场所,属于前台部门,作用与沪深交易所相似。
中债登,上海清算所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托管结算机构,属于后台部门。4. 中国银行包括外汇业务吗?
中国银行作为传统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中国银行在外汇业务和国际结算业务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专业经验,利用完善的国际交易网络系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国际结算服务和外汇保值、增值、投资理财和以规避汇率风险为目的的业务。
包括资金业务:外汇买卖、外汇金融衍生产品和人民币资金交易;投资理财:汇聚宝、债券宝、外汇宝、期权宝、两得宝、黄金宝、春夏秋冬和外汇理财以及国际结算。
5.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中债登,上海清算所,上交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作用和区别?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场所,属于前台部门,作用与沪深交易所相似。
中债登,上海清算所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托管结算机构,属于后台部门。6.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中债登,上海清算所,上交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作用和区别?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场所,属于前台部门,作用与沪深交易所相似。
中债登,上海清算所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托管结算机构,属于后台部门。7. 请详细解释国际汇款业务中的中间行、代理行、通知行、议付行、转汇行、清算行(结算行)的具体概念。急?
中间行:是指汇款过程中只承担资金划转角色的银行。用于国际汇款,中间行不是付款人或收款人的银行。
代理行:是指银行间为开展业务合作,双方交换密押、签字样本的银行。在业务往来(如报文、资金划转)中,银行间能够通过密押或签字样本确定业务的真实性。代理行之间有的需要开立账户,满足资金清算的要求,这是账户行关系。
通知行:是负责出口信用证通知的银行。信用证开证行将信用证发送到信用证通知行,信用证通知行在核对信用证真实性后,将信用证通知受益人(出口商)。
议付行:是对信用证进行议付的银行。出口商完成生产和货物装运后,将信用证规定的单据提交给信用证规定的议付银行,议付行对单据进行议付(一种融资方式,即:付对价)。
转汇行:转汇行是指受另外一家银行指示,帮助将款项汇到收款人的银行。转汇行一般是指国内同业银行。在汇款业务时,一家银行自己无法将资金汇到收款人所在的银行时,将资金划转到转汇行,委转汇行作为资金划转“通道”,帮助将资金汇到收款人。
清算行:负责资金清算的银行。银行在汇款过程中,需要对资金进行划转,参加资金划转的银行是清算行。
correspondence bank:代理行
clearing bank:清算行
8. 中国银行包括外汇业务吗?
中国银行作为传统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中国银行在外汇业务和国际结算业务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专业经验,利用完善的国际交易网络系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国际结算服务和外汇保值、增值、投资理财和以规避汇率风险为目的的业务。
包括资金业务:外汇买卖、外汇金融衍生产品和人民币资金交易;投资理财:汇聚宝、债券宝、外汇宝、期权宝、两得宝、黄金宝、春夏秋冬和外汇理财以及国际结算。
9. 国际结算中swift是什么系统?
环球银行电信协会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是国际上最重要的金融通信网络之一。通过该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把原本互不往来的金融机构全部串联起来,进行信息交换。该系统主要提供通信服务,专为其成员金融机构传送同汇兑有关的各种信息。成员行接收到这种信息后,将其转送到相应的资金调拨系统或清算系统内,再由后者进行各种必要的资金转账处理(1)SWIFT的历史为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初期,欧洲和北美的一些大银行,开始对通用的国际金融电文交换处理程序进行可行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应该建立一个国际化的金融处理系统,该系统要能正确、安全、低成本和快速地传递标准的国际资金调拨信息。于是,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些大银行于1973年5月正式成立SWIFT组织,负责设计、建立和管理SWIFT国际网络,以便在该组织成员间进行国际金融信息的传输和确定路由。1977年夏,完成了环球同业金融电信网络(SWIFT网络)系统的各项建设和开发工作,并正式投入运营。SWIFT组织的总部设在比利时。其创始会员为欧洲和北美洲15个国家的239个大银行。之后,其成员银行数逐年迅速增加。从1987年开始,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包括经纪人、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等,开始使用SWIFT。到2001年底时,全球已有196个国家和地区的7457个金融机构联接使用SWIFT。1980年SWIFT联接到香港。我国的中国银行于1983年加入SWIFT,是SWIFT组织的第1034家成员行,并于1985年5月正式开通使用,成为我国与国际金融标准接轨的重要里程碑。之后,我国的各国有商业银行及上海和深圳的证券交易所,也先后加入SWIFT。进入90年代后,除国有商业银行外,中国所有可以办理国际银行业务的外资和侨资银行以及地方性银行纷纷加入SWIFT。SWIFT的使用也从总行逐步扩展到分行。1995年,SWIFT在北京电报大楼和上海长话大楼设立了SWIFT访问点SAP(SWIFT Access Point),它们分别与新加坡和香港的SWIFT区域处理中心主节点连接,为用户提供自动路由选择。为更好地为亚太地区用户服务,SWIFT于1994年在香港设立了除美国和荷兰之外的第三个支持中心,这样,中国用户就可得到SWIFT支持中心讲中文的员工的技术服务。(2)SWIFT组织SWIFT组织是在布鲁赛尔注册的一家比利时合作组织。它分配给每个成员银行的份额是由该成员实际使用SWIFT网的通信量来决定的。占系统总交易量1. 5%以上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才有资格被任命为董事会成员。每个成员行在参加SWIFT时,需要一次支付参加费、安装费,支付用于购买接口设备的费用;支付的培训费,由每个银行采用的实现手段而定。SWIFT的成员行每个季度支付一次通信费用。通信费是基于路由和通信量定价的。在1981年,由少于325个字符组成的一条正常信息在20分钟提交时,费用是18BF(当时,1BF约等于2美分)。传输比325个字符长的信息(有的财务报表可长达2000个字符)时,按比例增加费用。高优先权的信息增收特别费(在1981年时为36BF)。(3)SWIFT提供的通信服务SWIFT的目标是,在所有金融市场,为其成员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通关服务,以满足成员金融机构及其终端客户的需求。现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的外汇交易电文,基本上都是通过SWIFT传输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SWIFT仅为全球的金融系统提供通信服务,不直接参与资金的转移处理服务。SWIFT提供的服务包括:①提供全球性通信服务。196个国家和地区的7457个金融机构SWIFT网络连接。②提供接口服务。使用户能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网络存取。③存储和转发电文(Store-and-forward Messaging)服务。2001年转发的电文达15亿条。④交互信息传送(Interactive Message)服务。为提高服务的响应性和灵活性,1997年SWIFT宣布,计划开发基于IP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交互信息传送服务,作为存储和转发电文服务的补充。SWIFT2000年开始提供这种交互服务。⑤文件传送服务。1992年开始提供银行间的文件传送IFT(Interbank File Transfer)服务,用于传送处理批量支付和重复交易的电文。⑥电文路由(Message Routing)服务。通过SWIFT传输的电文可同时拷贝给第三方,以便能由第三方进行电子资金转账处理,或转道另一网络完成支付结算、或证券交易结算、或外汇交易结算处理。⑦具有冗余的通信能力为客户提供通信服务。SWIFT的设计能力是每天传输1100万条电文,而当前每日传送500万条电文,这些电文划拨的资金以万亿美元计。SWIFT提供240种以上电文标准。SWIFT的电文标准格式,已经成为国际银行间数据交换的标准语言。SWIFT的标准部门,每年都要根据用户需求,总结现有的电文格式,研究制订新格式计划。鉴于SWIFT在外汇交易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的金融网络和金融应用系统,必须与SWIFT接轨。因此,我国银行的电文,或者直接采用SWIFT格式,或者基于SWIFT格式SWIFT支持支付、证券、债券和贸易等业务电文的通信。通过SWIFT传输的电文类型包括客户汇兑(Customer Transfer)、银行汇兑(Bank Transfer)、贷记/借记通知(Credit/Debit Advice)、财务报表(Statement)、外汇买卖和金融市场的确认(Foreign Exchange and Money Market Confirmations)、托收(Collections)、黄金及贵金属交易(Gold/Precious Metal)、.跟单信用证(Documentary Credits)、银行同业证券交易(InterBank Securities Trading)、余额报告(Balance Reporting)、支付系统(Payment Systems)等各种与汇兑有关的信息等。
10. 国际结算中swift是什么系统?
环球银行电信协会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是国际上最重要的金融通信网络之一。通过该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把原本互不往来的金融机构全部串联起来,进行信息交换。该系统主要提供通信服务,专为其成员金融机构传送同汇兑有关的各种信息。成员行接收到这种信息后,将其转送到相应的资金调拨系统或清算系统内,再由后者进行各种必要的资金转账处理(1)SWIFT的历史为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初期,欧洲和北美的一些大银行,开始对通用的国际金融电文交换处理程序进行可行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应该建立一个国际化的金融处理系统,该系统要能正确、安全、低成本和快速地传递标准的国际资金调拨信息。于是,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些大银行于1973年5月正式成立SWIFT组织,负责设计、建立和管理SWIFT国际网络,以便在该组织成员间进行国际金融信息的传输和确定路由。1977年夏,完成了环球同业金融电信网络(SWIFT网络)系统的各项建设和开发工作,并正式投入运营。SWIFT组织的总部设在比利时。其创始会员为欧洲和北美洲15个国家的239个大银行。之后,其成员银行数逐年迅速增加。从1987年开始,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包括经纪人、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等,开始使用SWIFT。到2001年底时,全球已有196个国家和地区的7457个金融机构联接使用SWIFT。1980年SWIFT联接到香港。我国的中国银行于1983年加入SWIFT,是SWIFT组织的第1034家成员行,并于1985年5月正式开通使用,成为我国与国际金融标准接轨的重要里程碑。之后,我国的各国有商业银行及上海和深圳的证券交易所,也先后加入SWIFT。进入90年代后,除国有商业银行外,中国所有可以办理国际银行业务的外资和侨资银行以及地方性银行纷纷加入SWIFT。SWIFT的使用也从总行逐步扩展到分行。1995年,SWIFT在北京电报大楼和上海长话大楼设立了SWIFT访问点SAP(SWIFT Access Point),它们分别与新加坡和香港的SWIFT区域处理中心主节点连接,为用户提供自动路由选择。为更好地为亚太地区用户服务,SWIFT于1994年在香港设立了除美国和荷兰之外的第三个支持中心,这样,中国用户就可得到SWIFT支持中心讲中文的员工的技术服务。(2)SWIFT组织SWIFT组织是在布鲁赛尔注册的一家比利时合作组织。它分配给每个成员银行的份额是由该成员实际使用SWIFT网的通信量来决定的。占系统总交易量1. 5%以上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才有资格被任命为董事会成员。每个成员行在参加SWIFT时,需要一次支付参加费、安装费,支付用于购买接口设备的费用;支付的培训费,由每个银行采用的实现手段而定。SWIFT的成员行每个季度支付一次通信费用。通信费是基于路由和通信量定价的。在1981年,由少于325个字符组成的一条正常信息在20分钟提交时,费用是18BF(当时,1BF约等于2美分)。传输比325个字符长的信息(有的财务报表可长达2000个字符)时,按比例增加费用。高优先权的信息增收特别费(在1981年时为36BF)。(3)SWIFT提供的通信服务SWIFT的目标是,在所有金融市场,为其成员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通关服务,以满足成员金融机构及其终端客户的需求。现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的外汇交易电文,基本上都是通过SWIFT传输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SWIFT仅为全球的金融系统提供通信服务,不直接参与资金的转移处理服务。SWIFT提供的服务包括:①提供全球性通信服务。196个国家和地区的7457个金融机构SWIFT网络连接。②提供接口服务。使用户能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网络存取。③存储和转发电文(Store-and-forward Messaging)服务。2001年转发的电文达15亿条。④交互信息传送(Interactive Message)服务。为提高服务的响应性和灵活性,1997年SWIFT宣布,计划开发基于IP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交互信息传送服务,作为存储和转发电文服务的补充。SWIFT2000年开始提供这种交互服务。⑤文件传送服务。1992年开始提供银行间的文件传送IFT(Interbank File Transfer)服务,用于传送处理批量支付和重复交易的电文。⑥电文路由(Message Routing)服务。通过SWIFT传输的电文可同时拷贝给第三方,以便能由第三方进行电子资金转账处理,或转道另一网络完成支付结算、或证券交易结算、或外汇交易结算处理。⑦具有冗余的通信能力为客户提供通信服务。SWIFT的设计能力是每天传输1100万条电文,而当前每日传送500万条电文,这些电文划拨的资金以万亿美元计。SWIFT提供240种以上电文标准。SWIFT的电文标准格式,已经成为国际银行间数据交换的标准语言。SWIFT的标准部门,每年都要根据用户需求,总结现有的电文格式,研究制订新格式计划。鉴于SWIFT在外汇交易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的金融网络和金融应用系统,必须与SWIFT接轨。因此,我国银行的电文,或者直接采用SWIFT格式,或者基于SWIFT格式SWIFT支持支付、证券、债券和贸易等业务电文的通信。通过SWIFT传输的电文类型包括客户汇兑(Customer Transfer)、银行汇兑(Bank Transfer)、贷记/借记通知(Credit/Debit Advice)、财务报表(Statement)、外汇买卖和金融市场的确认(Foreign Exchange and Money Market Confirmations)、托收(Collections)、黄金及贵金属交易(Gold/Precious Metal)、.跟单信用证(Documentary Credits)、银行同业证券交易(InterBank Securities Trading)、余额报告(Balance Reporting)、支付系统(Payment Systems)等各种与汇兑有关的信息等。
11. 国际结算中swift是什么系统?
环球银行电信协会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是国际上最重要的金融通信网络之一。通过该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把原本互不往来的金融机构全部串联起来,进行信息交换。该系统主要提供通信服务,专为其成员金融机构传送同汇兑有关的各种信息。成员行接收到这种信息后,将其转送到相应的资金调拨系统或清算系统内,再由后者进行各种必要的资金转账处理(1)SWIFT的历史为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初期,欧洲和北美的一些大银行,开始对通用的国际金融电文交换处理程序进行可行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应该建立一个国际化的金融处理系统,该系统要能正确、安全、低成本和快速地传递标准的国际资金调拨信息。于是,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些大银行于1973年5月正式成立SWIFT组织,负责设计、建立和管理SWIFT国际网络,以便在该组织成员间进行国际金融信息的传输和确定路由。1977年夏,完成了环球同业金融电信网络(SWIFT网络)系统的各项建设和开发工作,并正式投入运营。SWIFT组织的总部设在比利时。其创始会员为欧洲和北美洲15个国家的239个大银行。之后,其成员银行数逐年迅速增加。从1987年开始,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包括经纪人、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等,开始使用SWIFT。到2001年底时,全球已有196个国家和地区的7457个金融机构联接使用SWIFT。1980年SWIFT联接到香港。我国的中国银行于1983年加入SWIFT,是SWIFT组织的第1034家成员行,并于1985年5月正式开通使用,成为我国与国际金融标准接轨的重要里程碑。之后,我国的各国有商业银行及上海和深圳的证券交易所,也先后加入SWIFT。进入90年代后,除国有商业银行外,中国所有可以办理国际银行业务的外资和侨资银行以及地方性银行纷纷加入SWIFT。SWIFT的使用也从总行逐步扩展到分行。1995年,SWIFT在北京电报大楼和上海长话大楼设立了SWIFT访问点SAP(SWIFT Access Point),它们分别与新加坡和香港的SWIFT区域处理中心主节点连接,为用户提供自动路由选择。为更好地为亚太地区用户服务,SWIFT于1994年在香港设立了除美国和荷兰之外的第三个支持中心,这样,中国用户就可得到SWIFT支持中心讲中文的员工的技术服务。(2)SWIFT组织SWIFT组织是在布鲁赛尔注册的一家比利时合作组织。它分配给每个成员银行的份额是由该成员实际使用SWIFT网的通信量来决定的。占系统总交易量1. 5%以上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才有资格被任命为董事会成员。每个成员行在参加SWIFT时,需要一次支付参加费、安装费,支付用于购买接口设备的费用;支付的培训费,由每个银行采用的实现手段而定。SWIFT的成员行每个季度支付一次通信费用。通信费是基于路由和通信量定价的。在1981年,由少于325个字符组成的一条正常信息在20分钟提交时,费用是18BF(当时,1BF约等于2美分)。传输比325个字符长的信息(有的财务报表可长达2000个字符)时,按比例增加费用。高优先权的信息增收特别费(在1981年时为36BF)。(3)SWIFT提供的通信服务SWIFT的目标是,在所有金融市场,为其成员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通关服务,以满足成员金融机构及其终端客户的需求。现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的外汇交易电文,基本上都是通过SWIFT传输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SWIFT仅为全球的金融系统提供通信服务,不直接参与资金的转移处理服务。SWIFT提供的服务包括:①提供全球性通信服务。196个国家和地区的7457个金融机构SWIFT网络连接。②提供接口服务。使用户能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网络存取。③存储和转发电文(Store-and-forward Messaging)服务。2001年转发的电文达15亿条。④交互信息传送(Interactive Message)服务。为提高服务的响应性和灵活性,1997年SWIFT宣布,计划开发基于IP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交互信息传送服务,作为存储和转发电文服务的补充。SWIFT2000年开始提供这种交互服务。⑤文件传送服务。1992年开始提供银行间的文件传送IFT(Interbank File Transfer)服务,用于传送处理批量支付和重复交易的电文。⑥电文路由(Message Routing)服务。通过SWIFT传输的电文可同时拷贝给第三方,以便能由第三方进行电子资金转账处理,或转道另一网络完成支付结算、或证券交易结算、或外汇交易结算处理。⑦具有冗余的通信能力为客户提供通信服务。SWIFT的设计能力是每天传输1100万条电文,而当前每日传送500万条电文,这些电文划拨的资金以万亿美元计。SWIFT提供240种以上电文标准。SWIFT的电文标准格式,已经成为国际银行间数据交换的标准语言。SWIFT的标准部门,每年都要根据用户需求,总结现有的电文格式,研究制订新格式计划。鉴于SWIFT在外汇交易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的金融网络和金融应用系统,必须与SWIFT接轨。因此,我国银行的电文,或者直接采用SWIFT格式,或者基于SWIFT格式SWIFT支持支付、证券、债券和贸易等业务电文的通信。通过SWIFT传输的电文类型包括客户汇兑(Customer Transfer)、银行汇兑(Bank Transfer)、贷记/借记通知(Credit/Debit Advice)、财务报表(Statement)、外汇买卖和金融市场的确认(Foreign Exchange and Money Market Confirmations)、托收(Collections)、黄金及贵金属交易(Gold/Precious Metal)、.跟单信用证(Documentary Credits)、银行同业证券交易(InterBank Securities Trading)、余额报告(Balance Reporting)、支付系统(Payment Systems)等各种与汇兑有关的信息等。
12. cls系统是什么?
cls系统(Clear Screen)是指在计算机命令行上使用的一个命令,用于清空当前窗口的显示内容。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可以通过运行cmd.exe命令来打开命令行窗口,在命令行窗口中输入cls命令,按下回车键,就可以清除窗口中之前的所有输出信息,从而获得一个全新的命令行界面。
这个命令通常用于清理窗口内容,以便更好地查看和管理命令行输出信息。此外,在各种编程语言中,也可以使用相应的函数或语句来清除命令行或控制台窗口中的输出信息,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操作环境。
13. 国际结算中swift是什么系统?
环球银行电信协会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是国际上最重要的金融通信网络之一。通过该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把原本互不往来的金融机构全部串联起来,进行信息交换。该系统主要提供通信服务,专为其成员金融机构传送同汇兑有关的各种信息。成员行接收到这种信息后,将其转送到相应的资金调拨系统或清算系统内,再由后者进行各种必要的资金转账处理(1)SWIFT的历史为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初期,欧洲和北美的一些大银行,开始对通用的国际金融电文交换处理程序进行可行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应该建立一个国际化的金融处理系统,该系统要能正确、安全、低成本和快速地传递标准的国际资金调拨信息。于是,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些大银行于1973年5月正式成立SWIFT组织,负责设计、建立和管理SWIFT国际网络,以便在该组织成员间进行国际金融信息的传输和确定路由。1977年夏,完成了环球同业金融电信网络(SWIFT网络)系统的各项建设和开发工作,并正式投入运营。SWIFT组织的总部设在比利时。其创始会员为欧洲和北美洲15个国家的239个大银行。之后,其成员银行数逐年迅速增加。从1987年开始,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包括经纪人、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等,开始使用SWIFT。到2001年底时,全球已有196个国家和地区的7457个金融机构联接使用SWIFT。1980年SWIFT联接到香港。我国的中国银行于1983年加入SWIFT,是SWIFT组织的第1034家成员行,并于1985年5月正式开通使用,成为我国与国际金融标准接轨的重要里程碑。之后,我国的各国有商业银行及上海和深圳的证券交易所,也先后加入SWIFT。进入90年代后,除国有商业银行外,中国所有可以办理国际银行业务的外资和侨资银行以及地方性银行纷纷加入SWIFT。SWIFT的使用也从总行逐步扩展到分行。1995年,SWIFT在北京电报大楼和上海长话大楼设立了SWIFT访问点SAP(SWIFT Access Point),它们分别与新加坡和香港的SWIFT区域处理中心主节点连接,为用户提供自动路由选择。为更好地为亚太地区用户服务,SWIFT于1994年在香港设立了除美国和荷兰之外的第三个支持中心,这样,中国用户就可得到SWIFT支持中心讲中文的员工的技术服务。(2)SWIFT组织SWIFT组织是在布鲁赛尔注册的一家比利时合作组织。它分配给每个成员银行的份额是由该成员实际使用SWIFT网的通信量来决定的。占系统总交易量1. 5%以上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才有资格被任命为董事会成员。每个成员行在参加SWIFT时,需要一次支付参加费、安装费,支付用于购买接口设备的费用;支付的培训费,由每个银行采用的实现手段而定。SWIFT的成员行每个季度支付一次通信费用。通信费是基于路由和通信量定价的。在1981年,由少于325个字符组成的一条正常信息在20分钟提交时,费用是18BF(当时,1BF约等于2美分)。传输比325个字符长的信息(有的财务报表可长达2000个字符)时,按比例增加费用。高优先权的信息增收特别费(在1981年时为36BF)。(3)SWIFT提供的通信服务SWIFT的目标是,在所有金融市场,为其成员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通关服务,以满足成员金融机构及其终端客户的需求。现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的外汇交易电文,基本上都是通过SWIFT传输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SWIFT仅为全球的金融系统提供通信服务,不直接参与资金的转移处理服务。SWIFT提供的服务包括:①提供全球性通信服务。196个国家和地区的7457个金融机构SWIFT网络连接。②提供接口服务。使用户能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网络存取。③存储和转发电文(Store-and-forward Messaging)服务。2001年转发的电文达15亿条。④交互信息传送(Interactive Message)服务。为提高服务的响应性和灵活性,1997年SWIFT宣布,计划开发基于IP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交互信息传送服务,作为存储和转发电文服务的补充。SWIFT2000年开始提供这种交互服务。⑤文件传送服务。1992年开始提供银行间的文件传送IFT(Interbank File Transfer)服务,用于传送处理批量支付和重复交易的电文。⑥电文路由(Message Routing)服务。通过SWIFT传输的电文可同时拷贝给第三方,以便能由第三方进行电子资金转账处理,或转道另一网络完成支付结算、或证券交易结算、或外汇交易结算处理。⑦具有冗余的通信能力为客户提供通信服务。SWIFT的设计能力是每天传输1100万条电文,而当前每日传送500万条电文,这些电文划拨的资金以万亿美元计。SWIFT提供240种以上电文标准。SWIFT的电文标准格式,已经成为国际银行间数据交换的标准语言。SWIFT的标准部门,每年都要根据用户需求,总结现有的电文格式,研究制订新格式计划。鉴于SWIFT在外汇交易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的金融网络和金融应用系统,必须与SWIFT接轨。因此,我国银行的电文,或者直接采用SWIFT格式,或者基于SWIFT格式SWIFT支持支付、证券、债券和贸易等业务电文的通信。通过SWIFT传输的电文类型包括客户汇兑(Customer Transfer)、银行汇兑(Bank Transfer)、贷记/借记通知(Credit/Debit Advice)、财务报表(Statement)、外汇买卖和金融市场的确认(Foreign Exchange and Money Market Confirmations)、托收(Collections)、黄金及贵金属交易(Gold/Precious Metal)、.跟单信用证(Documentary Credits)、银行同业证券交易(InterBank Securities Trading)、余额报告(Balance Reporting)、支付系统(Payment Systems)等各种与汇兑有关的信息等。
14. 中国银行包括外汇业务吗?
中国银行作为传统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中国银行在外汇业务和国际结算业务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专业经验,利用完善的国际交易网络系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国际结算服务和外汇保值、增值、投资理财和以规避汇率风险为目的的业务。
包括资金业务:外汇买卖、外汇金融衍生产品和人民币资金交易;投资理财:汇聚宝、债券宝、外汇宝、期权宝、两得宝、黄金宝、春夏秋冬和外汇理财以及国际结算。
15. 中国银行包括外汇业务吗?
中国银行作为传统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中国银行在外汇业务和国际结算业务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专业经验,利用完善的国际交易网络系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国际结算服务和外汇保值、增值、投资理财和以规避汇率风险为目的的业务。
包括资金业务:外汇买卖、外汇金融衍生产品和人民币资金交易;投资理财:汇聚宝、债券宝、外汇宝、期权宝、两得宝、黄金宝、春夏秋冬和外汇理财以及国际结算。
16. cls系统是什么?
cls系统(Clear Screen)是指在计算机命令行上使用的一个命令,用于清空当前窗口的显示内容。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可以通过运行cmd.exe命令来打开命令行窗口,在命令行窗口中输入cls命令,按下回车键,就可以清除窗口中之前的所有输出信息,从而获得一个全新的命令行界面。
这个命令通常用于清理窗口内容,以便更好地查看和管理命令行输出信息。此外,在各种编程语言中,也可以使用相应的函数或语句来清除命令行或控制台窗口中的输出信息,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操作环境。
17. 城银清算系统是什么?
1. 城银清算系统是一个金融系统。2. 城银清算系统是指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开发和运营的一套金融清算系统,用于处理银行间的支付结算、资金清算和风险管理等业务。它的主要功能包括资金结算、证券交易结算、外汇结算等,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支付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3. 城银清算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有助于提高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它不仅可以提供高效的支付结算服务,还可以帮助监管机构监控和管理金融风险,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和保护金融机构和客户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18. cls系统是什么?
cls系统(Clear Screen)是指在计算机命令行上使用的一个命令,用于清空当前窗口的显示内容。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可以通过运行cmd.exe命令来打开命令行窗口,在命令行窗口中输入cls命令,按下回车键,就可以清除窗口中之前的所有输出信息,从而获得一个全新的命令行界面。
这个命令通常用于清理窗口内容,以便更好地查看和管理命令行输出信息。此外,在各种编程语言中,也可以使用相应的函数或语句来清除命令行或控制台窗口中的输出信息,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操作环境。
19. 城银清算系统是什么?
1. 城银清算系统是一个金融系统。2. 城银清算系统是指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开发和运营的一套金融清算系统,用于处理银行间的支付结算、资金清算和风险管理等业务。它的主要功能包括资金结算、证券交易结算、外汇结算等,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支付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3. 城银清算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有助于提高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它不仅可以提供高效的支付结算服务,还可以帮助监管机构监控和管理金融风险,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和保护金融机构和客户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20. cls系统是什么?
cls系统(Clear Screen)是指在计算机命令行上使用的一个命令,用于清空当前窗口的显示内容。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可以通过运行cmd.exe命令来打开命令行窗口,在命令行窗口中输入cls命令,按下回车键,就可以清除窗口中之前的所有输出信息,从而获得一个全新的命令行界面。
这个命令通常用于清理窗口内容,以便更好地查看和管理命令行输出信息。此外,在各种编程语言中,也可以使用相应的函数或语句来清除命令行或控制台窗口中的输出信息,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操作环境。
21. 城银清算系统是什么?
1. 城银清算系统是一个金融系统。2. 城银清算系统是指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开发和运营的一套金融清算系统,用于处理银行间的支付结算、资金清算和风险管理等业务。它的主要功能包括资金结算、证券交易结算、外汇结算等,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支付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3. 城银清算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有助于提高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它不仅可以提供高效的支付结算服务,还可以帮助监管机构监控和管理金融风险,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和保护金融机构和客户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22. 城银清算系统是什么?
1. 城银清算系统是一个金融系统。2. 城银清算系统是指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开发和运营的一套金融清算系统,用于处理银行间的支付结算、资金清算和风险管理等业务。它的主要功能包括资金结算、证券交易结算、外汇结算等,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支付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3. 城银清算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有助于提高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它不仅可以提供高效的支付结算服务,还可以帮助监管机构监控和管理金融风险,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和保护金融机构和客户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23. 请详细解释国际汇款业务中的中间行、代理行、通知行、议付行、转汇行、清算行(结算行)的具体概念。急?
中间行:是指汇款过程中只承担资金划转角色的银行。用于国际汇款,中间行不是付款人或收款人的银行。
代理行:是指银行间为开展业务合作,双方交换密押、签字样本的银行。在业务往来(如报文、资金划转)中,银行间能够通过密押或签字样本确定业务的真实性。代理行之间有的需要开立账户,满足资金清算的要求,这是账户行关系。
通知行:是负责出口信用证通知的银行。信用证开证行将信用证发送到信用证通知行,信用证通知行在核对信用证真实性后,将信用证通知受益人(出口商)。
议付行:是对信用证进行议付的银行。出口商完成生产和货物装运后,将信用证规定的单据提交给信用证规定的议付银行,议付行对单据进行议付(一种融资方式,即:付对价)。
转汇行:转汇行是指受另外一家银行指示,帮助将款项汇到收款人的银行。转汇行一般是指国内同业银行。在汇款业务时,一家银行自己无法将资金汇到收款人所在的银行时,将资金划转到转汇行,委转汇行作为资金划转“通道”,帮助将资金汇到收款人。
清算行:负责资金清算的银行。银行在汇款过程中,需要对资金进行划转,参加资金划转的银行是清算行。
correspondence bank:代理行
clearing bank:清算行
24. 请详细解释国际汇款业务中的中间行、代理行、通知行、议付行、转汇行、清算行(结算行)的具体概念。急?
中间行:是指汇款过程中只承担资金划转角色的银行。用于国际汇款,中间行不是付款人或收款人的银行。
代理行:是指银行间为开展业务合作,双方交换密押、签字样本的银行。在业务往来(如报文、资金划转)中,银行间能够通过密押或签字样本确定业务的真实性。代理行之间有的需要开立账户,满足资金清算的要求,这是账户行关系。
通知行:是负责出口信用证通知的银行。信用证开证行将信用证发送到信用证通知行,信用证通知行在核对信用证真实性后,将信用证通知受益人(出口商)。
议付行:是对信用证进行议付的银行。出口商完成生产和货物装运后,将信用证规定的单据提交给信用证规定的议付银行,议付行对单据进行议付(一种融资方式,即:付对价)。
转汇行:转汇行是指受另外一家银行指示,帮助将款项汇到收款人的银行。转汇行一般是指国内同业银行。在汇款业务时,一家银行自己无法将资金汇到收款人所在的银行时,将资金划转到转汇行,委转汇行作为资金划转“通道”,帮助将资金汇到收款人。
清算行:负责资金清算的银行。银行在汇款过程中,需要对资金进行划转,参加资金划转的银行是清算行。
correspondence bank:代理行
clearing bank:清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