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外汇交易信号源(费斯托气压数显表说明书?)
1. 费斯托气压数显表说明书?
回答如下:费斯托气压数显表说明书是一个详细介绍费斯托气压数显表的使用、安装和维护的文档。以下是一份可能包含的常见内容:
1. 产品简介:介绍费斯托气压数显表的基本信息,包括型号、规格、功能等。
2. 安全注意事项:列出使用该数显表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避免电器触电、正确接线等。
3. 安装指南:提供详细的安装步骤和示意图,包括固定数显表、连接电源和信号源等。
4. 数显表操作说明:介绍数显表的各个按钮、显示屏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如调整显示模式、切换单位等。
5. 校准和调试:说明如何进行数显表的校准和调试,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6. 维护和保养:提供定期维护数显表的建议,如清洁显示屏、检查电源线路等。
7. 故障排除:列出数显表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帮助用户自行解决故障。
8. 技术参数:列出数显表的技术规格,包括测量范围、精度、工作温度等。
9. 附件和配件:介绍数显表附带的附件和配件,如电源适配器、通信线缆等。
10. 售后服务:提供联系方式和售后服务政策,以便用户在需要时获取技术支持或维修服务。
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的费斯托气压数显表说明书可能会根据产品型号和制造商的要求有所不同。用户在使用数显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照说明进行操作,以确保正确使用和维护数显表。
2. 海洋声学技术的应用概述?
海洋研究和开发所用的水声技术,如回声探测、被动探测、水声通讯、水声遥测和水声遥控等。 回声探测 利用一组换能器发射声信号,通过另一组换能器接收从目标反射的回声信号,再由处理后的信号判断目标的参数和性质。 回声测深仪 它向海底发射一束较窄的声脉冲,测量此信号由海底反射并回到水听器的时间,在声速已知的条件下,就可测出船只所在处的水深。现代大功率的测深仪,能够描绘出最深洋底的形状。多波束式或多振子的测深仪,可同时获得多个水深点的数据,并往往采用数字显示,和计算机联用而自动绘制海底地形图。 多普勒导航仪(多普勒声呐) 根据多普勒效应,若船只和海底有相对运动,回波信号就会产生频移。同时测量 4个波束中由于船只对海底相对运动而出现的频移,经信号处理后,就可精确地测出船只对海底的运动速度,并画出航迹来。多普勒声呐也是一种引导大型船只靠岸的有效工具。 鱼探仪 由它获得的鱼群回波,可大致判断出鱼群的位置、范围和密集程度。通常使用的垂直鱼探仪,可以探测底层的鱼类;水平鱼探仪则以探测上层和中层的鱼类为主。采用电子扫描等先进技术之后,探测的范围就大得多。 侧扫描声纳(海底地貌仪) 用以调查海底地质地貌的水声设备,种类很多,这是其中的一种。在船的两侧安装垂直方向角较宽而水平方向角很窄的一组换能器,记录海底的散射回波,就可获得离两侧船舷一定距离内精细的海底地貌声图。为了适应深水探测的需要,也可把换能器置于拖曳体中。此仪器还可用于海底油管的铺设检查和沉埋物的搜索等水下工程中。浅地层剖面仪使用低频声信号,可以穿透地层,从其回波的分析获得底质的结构资料,故广泛应用于水下工程的地质勘探。地震探测系统使用大功率低频声源、多道接收拖曳电缆和多道数据处理记录系统,可以取得深层地质结构的资料,用于海底石油及其他矿物的勘探等。爆炸声源发出的大功率低频声波,可以穿透到很深的底层。若在离爆炸源较远的海上放置一系列水听器,就可以接收到由不同地层传来的折射波,为海底地质结构、水下石油资源等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在海洋水文观测中,已越来越多地应用水声测量仪器。如果把回声探测仪作相应的修改,安放于海底,使它向海面发射声脉冲,就可以测量波高和周期等,并从波高平均值的变化,获得潮位的变化规律。若把换能器安装于船舷外侧,也可测出波浪的要素。利用随海流运动的散射体的回波会出现多普勒频移的特性,可制成多普勒海流计,它可以不破坏流场而测量瞬时的低速海流。根据声波通过固定距离的传输时间和声速成比例的关系,可制成声速计,它能实时地测量海水的声速。在海洋水文调查中广泛应用水声仪器设备,是一项重大的技术改进。 被动探测 它探测水中传来的声信息,由此判断发声体的位置和特性。其所测听的声源可分为自然声源和人为声源两类。 自然声源 不少海洋中的动物,能够发声(见海洋生物发声)。故可利用被动探测系统监视鱼群的回游特性,并根据鱼类声音的特性来判断鱼群的种类,为海洋捕捞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深海水下的水听器系统,还能准确地测出水下地震、水下火山爆发的位置和估计其强度等。 人为声源 鱼类对声音很敏感,并有好恶之分。故可以发出它们喜欢的声音加以诱集,发出它们不喜欢听的声音加以驱逐。根据这原理制成的声诱鱼器和驱鱼器,已开始应用于海洋捕捞中。根据不同目的,分别采用连续的、脉冲的或其他调制方式的信号源,将一种小型的声信标缚于鱼体或纳入其胃中,用被动声呐跟踪,很适合于海洋生物习性的现场研究。跟踪放于海底的小型发声体,能够了解海底石砾等的移动状态,一种船只和飞机遇险的声信标,在船只和飞机沉没于水下的一定期间内,能发出声信号以指示它的位置。利用带有声信标的中性浮标,可以测量深层的海流,如赤道深层流等。 水声通讯 利用声波在水下传递信息。通讯的双方在水下都设置有发射器和接收器。这种通讯有两种方式:①载波语言调制声波或直接辐射语言声波。后者用于距离较近的潜水员间的通信。②数字编码是水声设备中常作为指令和控制的通讯方式。目前广泛使用的水声应答器便是数字编码通讯的典型设备,它按事先安排好的程序,自行完成各应答器和主机间的通讯。水声应答器可用于水下载体的导航和跟踪,帮助钻探船和平台准确寻找井口位置,监视水下的施工,传递水下遥测系统各水文参数讯号等。 水声遥测系统 把所要测量的水下环境参数变换成水声信息之后,传到处理船只或岸站来,经过水声接收机处理,重新转换成相应的环境参数信息。 海洋水文参数的水声遥测仪 它以声传输代替了操作麻烦的电缆。可以把此仪器和遥测浮标系统结合起来,由一系列的水下浮标把测量的参数通过水声信道传输到母浮标,再由母浮标把它转换成无线电信号而传到调查船或岸站来,这种遥测方式具有实时、大面积、快速和连续测量等优点。 网位仪 水下部件缚于拖网的网口上,把获得的信息变成水声信号发射到船上来,从而监测鱼网的高度、开口的状态、拖绳的拉力、鱼群入网和分布的状态及遥测网口周围的水温等,这对提高鱼获量很有帮助。 水声遥控系统 包括船上声指令发射机、水下声指令接收机和相应的控制机构。例如,利用水声释放器按水声释放指令把水下浮筒放掉,使其浮出水面,以便船只跟踪回收。这种遥控技术,广泛应用于海洋调查、水下工程、石油钻探和地震测量等方面,对水下油井的流量、防喷器架、输油管道的阀门和水下爆炸等,都可采用水下遥控方式。各种海洋自动机,如无人深潜器、海底自走车的行动及机械手的动作,也可采用水声遥控。 总之,水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海洋研究和海洋开发的各个方面,但因海水介质是一种复杂多变和多途径的声信道,水声干扰又很强烈,如上水声信息的检测仍存在一系列困难,使水声仪器的可靠性、分辨率等性能的提高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此,今后必须加强水声传输规律等基础理论的研究,注意探索新技术在水声方面应用的可能性。
3. 费斯托气压数显表说明书?
回答如下:费斯托气压数显表说明书是一个详细介绍费斯托气压数显表的使用、安装和维护的文档。以下是一份可能包含的常见内容:
1. 产品简介:介绍费斯托气压数显表的基本信息,包括型号、规格、功能等。
2. 安全注意事项:列出使用该数显表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避免电器触电、正确接线等。
3. 安装指南:提供详细的安装步骤和示意图,包括固定数显表、连接电源和信号源等。
4. 数显表操作说明:介绍数显表的各个按钮、显示屏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如调整显示模式、切换单位等。
5. 校准和调试:说明如何进行数显表的校准和调试,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6. 维护和保养:提供定期维护数显表的建议,如清洁显示屏、检查电源线路等。
7. 故障排除:列出数显表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帮助用户自行解决故障。
8. 技术参数:列出数显表的技术规格,包括测量范围、精度、工作温度等。
9. 附件和配件:介绍数显表附带的附件和配件,如电源适配器、通信线缆等。
10. 售后服务:提供联系方式和售后服务政策,以便用户在需要时获取技术支持或维修服务。
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的费斯托气压数显表说明书可能会根据产品型号和制造商的要求有所不同。用户在使用数显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照说明进行操作,以确保正确使用和维护数显表。
4. 海洋声学技术的应用概述?
海洋研究和开发所用的水声技术,如回声探测、被动探测、水声通讯、水声遥测和水声遥控等。 回声探测 利用一组换能器发射声信号,通过另一组换能器接收从目标反射的回声信号,再由处理后的信号判断目标的参数和性质。 回声测深仪 它向海底发射一束较窄的声脉冲,测量此信号由海底反射并回到水听器的时间,在声速已知的条件下,就可测出船只所在处的水深。现代大功率的测深仪,能够描绘出最深洋底的形状。多波束式或多振子的测深仪,可同时获得多个水深点的数据,并往往采用数字显示,和计算机联用而自动绘制海底地形图。 多普勒导航仪(多普勒声呐) 根据多普勒效应,若船只和海底有相对运动,回波信号就会产生频移。同时测量 4个波束中由于船只对海底相对运动而出现的频移,经信号处理后,就可精确地测出船只对海底的运动速度,并画出航迹来。多普勒声呐也是一种引导大型船只靠岸的有效工具。 鱼探仪 由它获得的鱼群回波,可大致判断出鱼群的位置、范围和密集程度。通常使用的垂直鱼探仪,可以探测底层的鱼类;水平鱼探仪则以探测上层和中层的鱼类为主。采用电子扫描等先进技术之后,探测的范围就大得多。 侧扫描声纳(海底地貌仪) 用以调查海底地质地貌的水声设备,种类很多,这是其中的一种。在船的两侧安装垂直方向角较宽而水平方向角很窄的一组换能器,记录海底的散射回波,就可获得离两侧船舷一定距离内精细的海底地貌声图。为了适应深水探测的需要,也可把换能器置于拖曳体中。此仪器还可用于海底油管的铺设检查和沉埋物的搜索等水下工程中。浅地层剖面仪使用低频声信号,可以穿透地层,从其回波的分析获得底质的结构资料,故广泛应用于水下工程的地质勘探。地震探测系统使用大功率低频声源、多道接收拖曳电缆和多道数据处理记录系统,可以取得深层地质结构的资料,用于海底石油及其他矿物的勘探等。爆炸声源发出的大功率低频声波,可以穿透到很深的底层。若在离爆炸源较远的海上放置一系列水听器,就可以接收到由不同地层传来的折射波,为海底地质结构、水下石油资源等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在海洋水文观测中,已越来越多地应用水声测量仪器。如果把回声探测仪作相应的修改,安放于海底,使它向海面发射声脉冲,就可以测量波高和周期等,并从波高平均值的变化,获得潮位的变化规律。若把换能器安装于船舷外侧,也可测出波浪的要素。利用随海流运动的散射体的回波会出现多普勒频移的特性,可制成多普勒海流计,它可以不破坏流场而测量瞬时的低速海流。根据声波通过固定距离的传输时间和声速成比例的关系,可制成声速计,它能实时地测量海水的声速。在海洋水文调查中广泛应用水声仪器设备,是一项重大的技术改进。 被动探测 它探测水中传来的声信息,由此判断发声体的位置和特性。其所测听的声源可分为自然声源和人为声源两类。 自然声源 不少海洋中的动物,能够发声(见海洋生物发声)。故可利用被动探测系统监视鱼群的回游特性,并根据鱼类声音的特性来判断鱼群的种类,为海洋捕捞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深海水下的水听器系统,还能准确地测出水下地震、水下火山爆发的位置和估计其强度等。 人为声源 鱼类对声音很敏感,并有好恶之分。故可以发出它们喜欢的声音加以诱集,发出它们不喜欢听的声音加以驱逐。根据这原理制成的声诱鱼器和驱鱼器,已开始应用于海洋捕捞中。根据不同目的,分别采用连续的、脉冲的或其他调制方式的信号源,将一种小型的声信标缚于鱼体或纳入其胃中,用被动声呐跟踪,很适合于海洋生物习性的现场研究。跟踪放于海底的小型发声体,能够了解海底石砾等的移动状态,一种船只和飞机遇险的声信标,在船只和飞机沉没于水下的一定期间内,能发出声信号以指示它的位置。利用带有声信标的中性浮标,可以测量深层的海流,如赤道深层流等。 水声通讯 利用声波在水下传递信息。通讯的双方在水下都设置有发射器和接收器。这种通讯有两种方式:①载波语言调制声波或直接辐射语言声波。后者用于距离较近的潜水员间的通信。②数字编码是水声设备中常作为指令和控制的通讯方式。目前广泛使用的水声应答器便是数字编码通讯的典型设备,它按事先安排好的程序,自行完成各应答器和主机间的通讯。水声应答器可用于水下载体的导航和跟踪,帮助钻探船和平台准确寻找井口位置,监视水下的施工,传递水下遥测系统各水文参数讯号等。 水声遥测系统 把所要测量的水下环境参数变换成水声信息之后,传到处理船只或岸站来,经过水声接收机处理,重新转换成相应的环境参数信息。 海洋水文参数的水声遥测仪 它以声传输代替了操作麻烦的电缆。可以把此仪器和遥测浮标系统结合起来,由一系列的水下浮标把测量的参数通过水声信道传输到母浮标,再由母浮标把它转换成无线电信号而传到调查船或岸站来,这种遥测方式具有实时、大面积、快速和连续测量等优点。 网位仪 水下部件缚于拖网的网口上,把获得的信息变成水声信号发射到船上来,从而监测鱼网的高度、开口的状态、拖绳的拉力、鱼群入网和分布的状态及遥测网口周围的水温等,这对提高鱼获量很有帮助。 水声遥控系统 包括船上声指令发射机、水下声指令接收机和相应的控制机构。例如,利用水声释放器按水声释放指令把水下浮筒放掉,使其浮出水面,以便船只跟踪回收。这种遥控技术,广泛应用于海洋调查、水下工程、石油钻探和地震测量等方面,对水下油井的流量、防喷器架、输油管道的阀门和水下爆炸等,都可采用水下遥控方式。各种海洋自动机,如无人深潜器、海底自走车的行动及机械手的动作,也可采用水声遥控。 总之,水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海洋研究和海洋开发的各个方面,但因海水介质是一种复杂多变和多途径的声信道,水声干扰又很强烈,如上水声信息的检测仍存在一系列困难,使水声仪器的可靠性、分辨率等性能的提高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此,今后必须加强水声传输规律等基础理论的研究,注意探索新技术在水声方面应用的可能性。
5. 海洋声学技术的应用概述?
海洋研究和开发所用的水声技术,如回声探测、被动探测、水声通讯、水声遥测和水声遥控等。 回声探测 利用一组换能器发射声信号,通过另一组换能器接收从目标反射的回声信号,再由处理后的信号判断目标的参数和性质。 回声测深仪 它向海底发射一束较窄的声脉冲,测量此信号由海底反射并回到水听器的时间,在声速已知的条件下,就可测出船只所在处的水深。现代大功率的测深仪,能够描绘出最深洋底的形状。多波束式或多振子的测深仪,可同时获得多个水深点的数据,并往往采用数字显示,和计算机联用而自动绘制海底地形图。 多普勒导航仪(多普勒声呐) 根据多普勒效应,若船只和海底有相对运动,回波信号就会产生频移。同时测量 4个波束中由于船只对海底相对运动而出现的频移,经信号处理后,就可精确地测出船只对海底的运动速度,并画出航迹来。多普勒声呐也是一种引导大型船只靠岸的有效工具。 鱼探仪 由它获得的鱼群回波,可大致判断出鱼群的位置、范围和密集程度。通常使用的垂直鱼探仪,可以探测底层的鱼类;水平鱼探仪则以探测上层和中层的鱼类为主。采用电子扫描等先进技术之后,探测的范围就大得多。 侧扫描声纳(海底地貌仪) 用以调查海底地质地貌的水声设备,种类很多,这是其中的一种。在船的两侧安装垂直方向角较宽而水平方向角很窄的一组换能器,记录海底的散射回波,就可获得离两侧船舷一定距离内精细的海底地貌声图。为了适应深水探测的需要,也可把换能器置于拖曳体中。此仪器还可用于海底油管的铺设检查和沉埋物的搜索等水下工程中。浅地层剖面仪使用低频声信号,可以穿透地层,从其回波的分析获得底质的结构资料,故广泛应用于水下工程的地质勘探。地震探测系统使用大功率低频声源、多道接收拖曳电缆和多道数据处理记录系统,可以取得深层地质结构的资料,用于海底石油及其他矿物的勘探等。爆炸声源发出的大功率低频声波,可以穿透到很深的底层。若在离爆炸源较远的海上放置一系列水听器,就可以接收到由不同地层传来的折射波,为海底地质结构、水下石油资源等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在海洋水文观测中,已越来越多地应用水声测量仪器。如果把回声探测仪作相应的修改,安放于海底,使它向海面发射声脉冲,就可以测量波高和周期等,并从波高平均值的变化,获得潮位的变化规律。若把换能器安装于船舷外侧,也可测出波浪的要素。利用随海流运动的散射体的回波会出现多普勒频移的特性,可制成多普勒海流计,它可以不破坏流场而测量瞬时的低速海流。根据声波通过固定距离的传输时间和声速成比例的关系,可制成声速计,它能实时地测量海水的声速。在海洋水文调查中广泛应用水声仪器设备,是一项重大的技术改进。 被动探测 它探测水中传来的声信息,由此判断发声体的位置和特性。其所测听的声源可分为自然声源和人为声源两类。 自然声源 不少海洋中的动物,能够发声(见海洋生物发声)。故可利用被动探测系统监视鱼群的回游特性,并根据鱼类声音的特性来判断鱼群的种类,为海洋捕捞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深海水下的水听器系统,还能准确地测出水下地震、水下火山爆发的位置和估计其强度等。 人为声源 鱼类对声音很敏感,并有好恶之分。故可以发出它们喜欢的声音加以诱集,发出它们不喜欢听的声音加以驱逐。根据这原理制成的声诱鱼器和驱鱼器,已开始应用于海洋捕捞中。根据不同目的,分别采用连续的、脉冲的或其他调制方式的信号源,将一种小型的声信标缚于鱼体或纳入其胃中,用被动声呐跟踪,很适合于海洋生物习性的现场研究。跟踪放于海底的小型发声体,能够了解海底石砾等的移动状态,一种船只和飞机遇险的声信标,在船只和飞机沉没于水下的一定期间内,能发出声信号以指示它的位置。利用带有声信标的中性浮标,可以测量深层的海流,如赤道深层流等。 水声通讯 利用声波在水下传递信息。通讯的双方在水下都设置有发射器和接收器。这种通讯有两种方式:①载波语言调制声波或直接辐射语言声波。后者用于距离较近的潜水员间的通信。②数字编码是水声设备中常作为指令和控制的通讯方式。目前广泛使用的水声应答器便是数字编码通讯的典型设备,它按事先安排好的程序,自行完成各应答器和主机间的通讯。水声应答器可用于水下载体的导航和跟踪,帮助钻探船和平台准确寻找井口位置,监视水下的施工,传递水下遥测系统各水文参数讯号等。 水声遥测系统 把所要测量的水下环境参数变换成水声信息之后,传到处理船只或岸站来,经过水声接收机处理,重新转换成相应的环境参数信息。 海洋水文参数的水声遥测仪 它以声传输代替了操作麻烦的电缆。可以把此仪器和遥测浮标系统结合起来,由一系列的水下浮标把测量的参数通过水声信道传输到母浮标,再由母浮标把它转换成无线电信号而传到调查船或岸站来,这种遥测方式具有实时、大面积、快速和连续测量等优点。 网位仪 水下部件缚于拖网的网口上,把获得的信息变成水声信号发射到船上来,从而监测鱼网的高度、开口的状态、拖绳的拉力、鱼群入网和分布的状态及遥测网口周围的水温等,这对提高鱼获量很有帮助。 水声遥控系统 包括船上声指令发射机、水下声指令接收机和相应的控制机构。例如,利用水声释放器按水声释放指令把水下浮筒放掉,使其浮出水面,以便船只跟踪回收。这种遥控技术,广泛应用于海洋调查、水下工程、石油钻探和地震测量等方面,对水下油井的流量、防喷器架、输油管道的阀门和水下爆炸等,都可采用水下遥控方式。各种海洋自动机,如无人深潜器、海底自走车的行动及机械手的动作,也可采用水声遥控。 总之,水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海洋研究和海洋开发的各个方面,但因海水介质是一种复杂多变和多途径的声信道,水声干扰又很强烈,如上水声信息的检测仍存在一系列困难,使水声仪器的可靠性、分辨率等性能的提高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此,今后必须加强水声传输规律等基础理论的研究,注意探索新技术在水声方面应用的可能性。
6. 仪表接线箱接线规范?
仪表接地规范
1.0.1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自动控制工程的仪表、plc、dcs、计算机系统等的接地设计,装置的改造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不适用于操作控制室、dcs机房、计算机机房等的防静电接地设计。
1.0.2接地系统按功能可分为保护接地、工作接地与仪表系统防雷接地。
1.0.3执行本规范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2保护接地
2.0.1用电仪表、自控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由于绝缘破坏而有可能带危险电压时,均应作保护接地。
它们包括:仪表盘、仪表柜、仪表箱、plc及dcs机柜、操作站及辅助设备、供电盘、供电箱、接线盒、电缆槽、电缆托盘、穿线管、铠装电缆的铠装护层等。
2.0.224V或低于24V供电的现场仪表、变送器、就地开关等,若无特殊要求时,可不作保护接地。
2.0.3安装在非爆炸危险场所的金属表盘上的按钮、信号灯、继电器等小型低压电器的金属外壳,当与已接地的金属表盘框架电气接触良好时,可不作保护接地。
3工作接地
3.0.1仪表、plc、dcs、计算机系统等,应作工作接地。工作接地包括:信号回路接地、屏蔽接地、本质安全仪表系统接地。
3.0.2当仪表、plc、dcs、计算机系统等电子设备,需要建立统一的基准电位时,应进行信号回路接地。
3.0.3当plc、dcs、计算机系统与模拟仪表联用时,应对模拟系统与数字系统两者提供一个公共的信号回路接地点。
3.0.4仪表系统中用以降低电磁干扰的部件(如电缆的屏蔽层、排扰线、仪表上的屏蔽接地端子等),应作屏蔽接地。除信号源本身接地者外,屏蔽接地应在控制室侧实施。
3.0.5本质安全仪表系统中必须接地的本安关联设备,应根据仪表制造厂的要求可靠接地。
3.0.6本质安全仪表系统的信号回路地和屏蔽地,可通过接地汇流与本质安全地连接在一
起。
4仪表系统防雷接地
4.0.1位于多雷击区或强雷击区内的石油化工装置,当控制室内plc、dcs、计算机系统仪表电缆引入处及现场仪表已设置了电涌保护器时,电涌保护器应进行仪表系统防雷接地。
4.0.2在强雷击区室外架空敷设且不在金属电缆槽内或穿管的多芯电缆,其备用芯宜作防雷接地。
5接地连接方式和接地电阻要求
5.0。1仪表、plc、dcs、计算机系统等电子设备的保护接地,应接至厂区电气系统接地网,接地电阻小于4Ω。
5.0.2仪表、plc、dcs、计算机系统等电子设备的工作接地(信号回路接地、屏蔽接地),可按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5.0.2.1当厂区电气系统接地网接地电阻值小于4Ω,且能满足仪表系统的要求而仪表制造厂又无特殊要求时,可直接接至厂区电气系统接地网;
5.0.2.2当厂区电气系统接地网接地电阻值较大或仪表制造厂有特殊要求时,应独立设置仪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应小于4Ω(或按仪表制造厂要求确定)。
5.0.3一般情况下,仪表回路和系统,应只有一个信号回路接地点。当使用变压器耦合型隔离器或光电耦合型隔离器时,在隔离器两侧也可分别设置信号回路接地点。
5.0.4传送信号用导线的屏蔽层,应在仪表盘(柜)的接地端子或接地汇流排处接地,不应浮空或重复接地。
5.0.5本质安全仪表系统的齐纳型安全栅接地系统,宜独立设置,接地电阻应小于1Ω。本质安全仪表系统的接地极宜保持独立,且与厂区电气系统接地网或其他仪表系统接地网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5.0m。
5.0.6控制室侧的仪表系统防雷(电涌保护器)接地,如现有仪表系统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Ω时,可与仪表的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共用接地极;否则应独立设置接地系统,使仪表系统防雷(电涌保护器)接地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Ω。
5.0.7现场变送器的防雷(电涌保护器)接地,可采用将仪表本体连接到已接地的金属电缆穿线管等方法实现。
6接地体的设置
6.0.1当电气系统接地网符合本规范的要求时,仪表系统不应单独设置接地体。
6.0.2下列情况,应单独设置仪表系统接地体:
6.0.2.1需要单独设置的本质安全仪表系统;
6.0.2.2需要单独设置的dcs或计算机系统;
6.0.2.3电气系统接地网接地电阻不能满足仪表系统接地要求时;
6.0.2.4仪表系统对噪声敏感,抗干扰要求高时;
6.0.2.5单独设置接地体较为经济、合理时。
7接地连线及连接要求
7.0.1仪表系统的接地连线,应采用多股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
7.0.2仪表系统的接地连接,应根据不同要求分别接至下列设施:
7.0.2.1单独设置的仪表系统接地体;
7.0.2.2厂区电气系统接地网;
7.0.2.3电气系统在不同装置或不同界区分设的接地分配器。
7.0.3个别现场仪表、电缆接线盒等的保护接地连接,可就近接至已接地的金属构件或金属管道,但不得接至输送可燃性物质的金属管道。利用以上设施作接地连接时,应保证其接地的连续性可靠性,且应满足仪表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7.0.4接地连线的截面,可根据接地电阻值的要求及连接仪表的数量和接地连线的长度按表7.0.4选用。
7.0.5仪表盘、仪表柜、控制柜上需要接地的仪表,应连接到接地端子或接地汇流排。接地汇流排可采用25mm×6mm铜条制作,应设置绝缘支架支撑。
7.0.6仪表盘、仪表柜、控制柜内的接地端子或接地汇流排,经各自的接地分干线连接至接地连接板,再由接地总干线与接地体连接。各汇流排、分干线应彼此绝缘。
7.0.7接地连接板应采用铜板制作,且应采用绝缘支架固定。
7.0.8接地支线的连接、接地分干线的连接、接地总干线与接地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应设置铜制接线片,并采用铜制紧固件固定。
7.0.9各类接地连线中,严禁接入开关或熔断器。
7.0.10仪表系统接地点的位置,应有明显的标志,接地连线应为绿色。
附录a用词说明
本规范条文中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在执行时按下述说明区别对待:
a,0.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a.0.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a.0.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7. 仪表接线箱接线规范?
仪表接地规范
1.0.1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自动控制工程的仪表、plc、dcs、计算机系统等的接地设计,装置的改造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不适用于操作控制室、dcs机房、计算机机房等的防静电接地设计。
1.0.2接地系统按功能可分为保护接地、工作接地与仪表系统防雷接地。
1.0.3执行本规范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2保护接地
2.0.1用电仪表、自控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由于绝缘破坏而有可能带危险电压时,均应作保护接地。
它们包括:仪表盘、仪表柜、仪表箱、plc及dcs机柜、操作站及辅助设备、供电盘、供电箱、接线盒、电缆槽、电缆托盘、穿线管、铠装电缆的铠装护层等。
2.0.224V或低于24V供电的现场仪表、变送器、就地开关等,若无特殊要求时,可不作保护接地。
2.0.3安装在非爆炸危险场所的金属表盘上的按钮、信号灯、继电器等小型低压电器的金属外壳,当与已接地的金属表盘框架电气接触良好时,可不作保护接地。
3工作接地
3.0.1仪表、plc、dcs、计算机系统等,应作工作接地。工作接地包括:信号回路接地、屏蔽接地、本质安全仪表系统接地。
3.0.2当仪表、plc、dcs、计算机系统等电子设备,需要建立统一的基准电位时,应进行信号回路接地。
3.0.3当plc、dcs、计算机系统与模拟仪表联用时,应对模拟系统与数字系统两者提供一个公共的信号回路接地点。
3.0.4仪表系统中用以降低电磁干扰的部件(如电缆的屏蔽层、排扰线、仪表上的屏蔽接地端子等),应作屏蔽接地。除信号源本身接地者外,屏蔽接地应在控制室侧实施。
3.0.5本质安全仪表系统中必须接地的本安关联设备,应根据仪表制造厂的要求可靠接地。
3.0.6本质安全仪表系统的信号回路地和屏蔽地,可通过接地汇流与本质安全地连接在一
起。
4仪表系统防雷接地
4.0.1位于多雷击区或强雷击区内的石油化工装置,当控制室内plc、dcs、计算机系统仪表电缆引入处及现场仪表已设置了电涌保护器时,电涌保护器应进行仪表系统防雷接地。
4.0.2在强雷击区室外架空敷设且不在金属电缆槽内或穿管的多芯电缆,其备用芯宜作防雷接地。
5接地连接方式和接地电阻要求
5.0。1仪表、plc、dcs、计算机系统等电子设备的保护接地,应接至厂区电气系统接地网,接地电阻小于4Ω。
5.0.2仪表、plc、dcs、计算机系统等电子设备的工作接地(信号回路接地、屏蔽接地),可按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5.0.2.1当厂区电气系统接地网接地电阻值小于4Ω,且能满足仪表系统的要求而仪表制造厂又无特殊要求时,可直接接至厂区电气系统接地网;
5.0.2.2当厂区电气系统接地网接地电阻值较大或仪表制造厂有特殊要求时,应独立设置仪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应小于4Ω(或按仪表制造厂要求确定)。
5.0.3一般情况下,仪表回路和系统,应只有一个信号回路接地点。当使用变压器耦合型隔离器或光电耦合型隔离器时,在隔离器两侧也可分别设置信号回路接地点。
5.0.4传送信号用导线的屏蔽层,应在仪表盘(柜)的接地端子或接地汇流排处接地,不应浮空或重复接地。
5.0.5本质安全仪表系统的齐纳型安全栅接地系统,宜独立设置,接地电阻应小于1Ω。本质安全仪表系统的接地极宜保持独立,且与厂区电气系统接地网或其他仪表系统接地网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5.0m。
5.0.6控制室侧的仪表系统防雷(电涌保护器)接地,如现有仪表系统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Ω时,可与仪表的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共用接地极;否则应独立设置接地系统,使仪表系统防雷(电涌保护器)接地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Ω。
5.0.7现场变送器的防雷(电涌保护器)接地,可采用将仪表本体连接到已接地的金属电缆穿线管等方法实现。
6接地体的设置
6.0.1当电气系统接地网符合本规范的要求时,仪表系统不应单独设置接地体。
6.0.2下列情况,应单独设置仪表系统接地体:
6.0.2.1需要单独设置的本质安全仪表系统;
6.0.2.2需要单独设置的dcs或计算机系统;
6.0.2.3电气系统接地网接地电阻不能满足仪表系统接地要求时;
6.0.2.4仪表系统对噪声敏感,抗干扰要求高时;
6.0.2.5单独设置接地体较为经济、合理时。
7接地连线及连接要求
7.0.1仪表系统的接地连线,应采用多股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
7.0.2仪表系统的接地连接,应根据不同要求分别接至下列设施:
7.0.2.1单独设置的仪表系统接地体;
7.0.2.2厂区电气系统接地网;
7.0.2.3电气系统在不同装置或不同界区分设的接地分配器。
7.0.3个别现场仪表、电缆接线盒等的保护接地连接,可就近接至已接地的金属构件或金属管道,但不得接至输送可燃性物质的金属管道。利用以上设施作接地连接时,应保证其接地的连续性可靠性,且应满足仪表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7.0.4接地连线的截面,可根据接地电阻值的要求及连接仪表的数量和接地连线的长度按表7.0.4选用。
7.0.5仪表盘、仪表柜、控制柜上需要接地的仪表,应连接到接地端子或接地汇流排。接地汇流排可采用25mm×6mm铜条制作,应设置绝缘支架支撑。
7.0.6仪表盘、仪表柜、控制柜内的接地端子或接地汇流排,经各自的接地分干线连接至接地连接板,再由接地总干线与接地体连接。各汇流排、分干线应彼此绝缘。
7.0.7接地连接板应采用铜板制作,且应采用绝缘支架固定。
7.0.8接地支线的连接、接地分干线的连接、接地总干线与接地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应设置铜制接线片,并采用铜制紧固件固定。
7.0.9各类接地连线中,严禁接入开关或熔断器。
7.0.10仪表系统接地点的位置,应有明显的标志,接地连线应为绿色。
附录a用词说明
本规范条文中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在执行时按下述说明区别对待:
a,0.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a.0.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a.0.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8. 费斯托气压数显表说明书?
回答如下:费斯托气压数显表说明书是一个详细介绍费斯托气压数显表的使用、安装和维护的文档。以下是一份可能包含的常见内容:
1. 产品简介:介绍费斯托气压数显表的基本信息,包括型号、规格、功能等。
2. 安全注意事项:列出使用该数显表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避免电器触电、正确接线等。
3. 安装指南:提供详细的安装步骤和示意图,包括固定数显表、连接电源和信号源等。
4. 数显表操作说明:介绍数显表的各个按钮、显示屏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如调整显示模式、切换单位等。
5. 校准和调试:说明如何进行数显表的校准和调试,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6. 维护和保养:提供定期维护数显表的建议,如清洁显示屏、检查电源线路等。
7. 故障排除:列出数显表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帮助用户自行解决故障。
8. 技术参数:列出数显表的技术规格,包括测量范围、精度、工作温度等。
9. 附件和配件:介绍数显表附带的附件和配件,如电源适配器、通信线缆等。
10. 售后服务:提供联系方式和售后服务政策,以便用户在需要时获取技术支持或维修服务。
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的费斯托气压数显表说明书可能会根据产品型号和制造商的要求有所不同。用户在使用数显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照说明进行操作,以确保正确使用和维护数显表。
9. 海洋声学技术的应用概述?
海洋研究和开发所用的水声技术,如回声探测、被动探测、水声通讯、水声遥测和水声遥控等。 回声探测 利用一组换能器发射声信号,通过另一组换能器接收从目标反射的回声信号,再由处理后的信号判断目标的参数和性质。 回声测深仪 它向海底发射一束较窄的声脉冲,测量此信号由海底反射并回到水听器的时间,在声速已知的条件下,就可测出船只所在处的水深。现代大功率的测深仪,能够描绘出最深洋底的形状。多波束式或多振子的测深仪,可同时获得多个水深点的数据,并往往采用数字显示,和计算机联用而自动绘制海底地形图。 多普勒导航仪(多普勒声呐) 根据多普勒效应,若船只和海底有相对运动,回波信号就会产生频移。同时测量 4个波束中由于船只对海底相对运动而出现的频移,经信号处理后,就可精确地测出船只对海底的运动速度,并画出航迹来。多普勒声呐也是一种引导大型船只靠岸的有效工具。 鱼探仪 由它获得的鱼群回波,可大致判断出鱼群的位置、范围和密集程度。通常使用的垂直鱼探仪,可以探测底层的鱼类;水平鱼探仪则以探测上层和中层的鱼类为主。采用电子扫描等先进技术之后,探测的范围就大得多。 侧扫描声纳(海底地貌仪) 用以调查海底地质地貌的水声设备,种类很多,这是其中的一种。在船的两侧安装垂直方向角较宽而水平方向角很窄的一组换能器,记录海底的散射回波,就可获得离两侧船舷一定距离内精细的海底地貌声图。为了适应深水探测的需要,也可把换能器置于拖曳体中。此仪器还可用于海底油管的铺设检查和沉埋物的搜索等水下工程中。浅地层剖面仪使用低频声信号,可以穿透地层,从其回波的分析获得底质的结构资料,故广泛应用于水下工程的地质勘探。地震探测系统使用大功率低频声源、多道接收拖曳电缆和多道数据处理记录系统,可以取得深层地质结构的资料,用于海底石油及其他矿物的勘探等。爆炸声源发出的大功率低频声波,可以穿透到很深的底层。若在离爆炸源较远的海上放置一系列水听器,就可以接收到由不同地层传来的折射波,为海底地质结构、水下石油资源等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在海洋水文观测中,已越来越多地应用水声测量仪器。如果把回声探测仪作相应的修改,安放于海底,使它向海面发射声脉冲,就可以测量波高和周期等,并从波高平均值的变化,获得潮位的变化规律。若把换能器安装于船舷外侧,也可测出波浪的要素。利用随海流运动的散射体的回波会出现多普勒频移的特性,可制成多普勒海流计,它可以不破坏流场而测量瞬时的低速海流。根据声波通过固定距离的传输时间和声速成比例的关系,可制成声速计,它能实时地测量海水的声速。在海洋水文调查中广泛应用水声仪器设备,是一项重大的技术改进。 被动探测 它探测水中传来的声信息,由此判断发声体的位置和特性。其所测听的声源可分为自然声源和人为声源两类。 自然声源 不少海洋中的动物,能够发声(见海洋生物发声)。故可利用被动探测系统监视鱼群的回游特性,并根据鱼类声音的特性来判断鱼群的种类,为海洋捕捞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深海水下的水听器系统,还能准确地测出水下地震、水下火山爆发的位置和估计其强度等。 人为声源 鱼类对声音很敏感,并有好恶之分。故可以发出它们喜欢的声音加以诱集,发出它们不喜欢听的声音加以驱逐。根据这原理制成的声诱鱼器和驱鱼器,已开始应用于海洋捕捞中。根据不同目的,分别采用连续的、脉冲的或其他调制方式的信号源,将一种小型的声信标缚于鱼体或纳入其胃中,用被动声呐跟踪,很适合于海洋生物习性的现场研究。跟踪放于海底的小型发声体,能够了解海底石砾等的移动状态,一种船只和飞机遇险的声信标,在船只和飞机沉没于水下的一定期间内,能发出声信号以指示它的位置。利用带有声信标的中性浮标,可以测量深层的海流,如赤道深层流等。 水声通讯 利用声波在水下传递信息。通讯的双方在水下都设置有发射器和接收器。这种通讯有两种方式:①载波语言调制声波或直接辐射语言声波。后者用于距离较近的潜水员间的通信。②数字编码是水声设备中常作为指令和控制的通讯方式。目前广泛使用的水声应答器便是数字编码通讯的典型设备,它按事先安排好的程序,自行完成各应答器和主机间的通讯。水声应答器可用于水下载体的导航和跟踪,帮助钻探船和平台准确寻找井口位置,监视水下的施工,传递水下遥测系统各水文参数讯号等。 水声遥测系统 把所要测量的水下环境参数变换成水声信息之后,传到处理船只或岸站来,经过水声接收机处理,重新转换成相应的环境参数信息。 海洋水文参数的水声遥测仪 它以声传输代替了操作麻烦的电缆。可以把此仪器和遥测浮标系统结合起来,由一系列的水下浮标把测量的参数通过水声信道传输到母浮标,再由母浮标把它转换成无线电信号而传到调查船或岸站来,这种遥测方式具有实时、大面积、快速和连续测量等优点。 网位仪 水下部件缚于拖网的网口上,把获得的信息变成水声信号发射到船上来,从而监测鱼网的高度、开口的状态、拖绳的拉力、鱼群入网和分布的状态及遥测网口周围的水温等,这对提高鱼获量很有帮助。 水声遥控系统 包括船上声指令发射机、水下声指令接收机和相应的控制机构。例如,利用水声释放器按水声释放指令把水下浮筒放掉,使其浮出水面,以便船只跟踪回收。这种遥控技术,广泛应用于海洋调查、水下工程、石油钻探和地震测量等方面,对水下油井的流量、防喷器架、输油管道的阀门和水下爆炸等,都可采用水下遥控方式。各种海洋自动机,如无人深潜器、海底自走车的行动及机械手的动作,也可采用水声遥控。 总之,水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海洋研究和海洋开发的各个方面,但因海水介质是一种复杂多变和多途径的声信道,水声干扰又很强烈,如上水声信息的检测仍存在一系列困难,使水声仪器的可靠性、分辨率等性能的提高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此,今后必须加强水声传输规律等基础理论的研究,注意探索新技术在水声方面应用的可能性。
10. 仪表接线箱接线规范?
仪表接地规范
1.0.1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自动控制工程的仪表、plc、dcs、计算机系统等的接地设计,装置的改造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不适用于操作控制室、dcs机房、计算机机房等的防静电接地设计。
1.0.2接地系统按功能可分为保护接地、工作接地与仪表系统防雷接地。
1.0.3执行本规范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2保护接地
2.0.1用电仪表、自控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由于绝缘破坏而有可能带危险电压时,均应作保护接地。
它们包括:仪表盘、仪表柜、仪表箱、plc及dcs机柜、操作站及辅助设备、供电盘、供电箱、接线盒、电缆槽、电缆托盘、穿线管、铠装电缆的铠装护层等。
2.0.224V或低于24V供电的现场仪表、变送器、就地开关等,若无特殊要求时,可不作保护接地。
2.0.3安装在非爆炸危险场所的金属表盘上的按钮、信号灯、继电器等小型低压电器的金属外壳,当与已接地的金属表盘框架电气接触良好时,可不作保护接地。
3工作接地
3.0.1仪表、plc、dcs、计算机系统等,应作工作接地。工作接地包括:信号回路接地、屏蔽接地、本质安全仪表系统接地。
3.0.2当仪表、plc、dcs、计算机系统等电子设备,需要建立统一的基准电位时,应进行信号回路接地。
3.0.3当plc、dcs、计算机系统与模拟仪表联用时,应对模拟系统与数字系统两者提供一个公共的信号回路接地点。
3.0.4仪表系统中用以降低电磁干扰的部件(如电缆的屏蔽层、排扰线、仪表上的屏蔽接地端子等),应作屏蔽接地。除信号源本身接地者外,屏蔽接地应在控制室侧实施。
3.0.5本质安全仪表系统中必须接地的本安关联设备,应根据仪表制造厂的要求可靠接地。
3.0.6本质安全仪表系统的信号回路地和屏蔽地,可通过接地汇流与本质安全地连接在一
起。
4仪表系统防雷接地
4.0.1位于多雷击区或强雷击区内的石油化工装置,当控制室内plc、dcs、计算机系统仪表电缆引入处及现场仪表已设置了电涌保护器时,电涌保护器应进行仪表系统防雷接地。
4.0.2在强雷击区室外架空敷设且不在金属电缆槽内或穿管的多芯电缆,其备用芯宜作防雷接地。
5接地连接方式和接地电阻要求
5.0。1仪表、plc、dcs、计算机系统等电子设备的保护接地,应接至厂区电气系统接地网,接地电阻小于4Ω。
5.0.2仪表、plc、dcs、计算机系统等电子设备的工作接地(信号回路接地、屏蔽接地),可按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5.0.2.1当厂区电气系统接地网接地电阻值小于4Ω,且能满足仪表系统的要求而仪表制造厂又无特殊要求时,可直接接至厂区电气系统接地网;
5.0.2.2当厂区电气系统接地网接地电阻值较大或仪表制造厂有特殊要求时,应独立设置仪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应小于4Ω(或按仪表制造厂要求确定)。
5.0.3一般情况下,仪表回路和系统,应只有一个信号回路接地点。当使用变压器耦合型隔离器或光电耦合型隔离器时,在隔离器两侧也可分别设置信号回路接地点。
5.0.4传送信号用导线的屏蔽层,应在仪表盘(柜)的接地端子或接地汇流排处接地,不应浮空或重复接地。
5.0.5本质安全仪表系统的齐纳型安全栅接地系统,宜独立设置,接地电阻应小于1Ω。本质安全仪表系统的接地极宜保持独立,且与厂区电气系统接地网或其他仪表系统接地网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5.0m。
5.0.6控制室侧的仪表系统防雷(电涌保护器)接地,如现有仪表系统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Ω时,可与仪表的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共用接地极;否则应独立设置接地系统,使仪表系统防雷(电涌保护器)接地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Ω。
5.0.7现场变送器的防雷(电涌保护器)接地,可采用将仪表本体连接到已接地的金属电缆穿线管等方法实现。
6接地体的设置
6.0.1当电气系统接地网符合本规范的要求时,仪表系统不应单独设置接地体。
6.0.2下列情况,应单独设置仪表系统接地体:
6.0.2.1需要单独设置的本质安全仪表系统;
6.0.2.2需要单独设置的dcs或计算机系统;
6.0.2.3电气系统接地网接地电阻不能满足仪表系统接地要求时;
6.0.2.4仪表系统对噪声敏感,抗干扰要求高时;
6.0.2.5单独设置接地体较为经济、合理时。
7接地连线及连接要求
7.0.1仪表系统的接地连线,应采用多股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
7.0.2仪表系统的接地连接,应根据不同要求分别接至下列设施:
7.0.2.1单独设置的仪表系统接地体;
7.0.2.2厂区电气系统接地网;
7.0.2.3电气系统在不同装置或不同界区分设的接地分配器。
7.0.3个别现场仪表、电缆接线盒等的保护接地连接,可就近接至已接地的金属构件或金属管道,但不得接至输送可燃性物质的金属管道。利用以上设施作接地连接时,应保证其接地的连续性可靠性,且应满足仪表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7.0.4接地连线的截面,可根据接地电阻值的要求及连接仪表的数量和接地连线的长度按表7.0.4选用。
7.0.5仪表盘、仪表柜、控制柜上需要接地的仪表,应连接到接地端子或接地汇流排。接地汇流排可采用25mm×6mm铜条制作,应设置绝缘支架支撑。
7.0.6仪表盘、仪表柜、控制柜内的接地端子或接地汇流排,经各自的接地分干线连接至接地连接板,再由接地总干线与接地体连接。各汇流排、分干线应彼此绝缘。
7.0.7接地连接板应采用铜板制作,且应采用绝缘支架固定。
7.0.8接地支线的连接、接地分干线的连接、接地总干线与接地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应设置铜制接线片,并采用铜制紧固件固定。
7.0.9各类接地连线中,严禁接入开关或熔断器。
7.0.10仪表系统接地点的位置,应有明显的标志,接地连线应为绿色。
附录a用词说明
本规范条文中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在执行时按下述说明区别对待:
a,0.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a.0.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a.0.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11. 费斯托气压数显表说明书?
回答如下:费斯托气压数显表说明书是一个详细介绍费斯托气压数显表的使用、安装和维护的文档。以下是一份可能包含的常见内容:
1. 产品简介:介绍费斯托气压数显表的基本信息,包括型号、规格、功能等。
2. 安全注意事项:列出使用该数显表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避免电器触电、正确接线等。
3. 安装指南:提供详细的安装步骤和示意图,包括固定数显表、连接电源和信号源等。
4. 数显表操作说明:介绍数显表的各个按钮、显示屏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如调整显示模式、切换单位等。
5. 校准和调试:说明如何进行数显表的校准和调试,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6. 维护和保养:提供定期维护数显表的建议,如清洁显示屏、检查电源线路等。
7. 故障排除:列出数显表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帮助用户自行解决故障。
8. 技术参数:列出数显表的技术规格,包括测量范围、精度、工作温度等。
9. 附件和配件:介绍数显表附带的附件和配件,如电源适配器、通信线缆等。
10. 售后服务:提供联系方式和售后服务政策,以便用户在需要时获取技术支持或维修服务。
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的费斯托气压数显表说明书可能会根据产品型号和制造商的要求有所不同。用户在使用数显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照说明进行操作,以确保正确使用和维护数显表。
12. 仪表接线箱接线规范?
仪表接地规范
1.0.1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自动控制工程的仪表、plc、dcs、计算机系统等的接地设计,装置的改造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不适用于操作控制室、dcs机房、计算机机房等的防静电接地设计。
1.0.2接地系统按功能可分为保护接地、工作接地与仪表系统防雷接地。
1.0.3执行本规范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2保护接地
2.0.1用电仪表、自控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由于绝缘破坏而有可能带危险电压时,均应作保护接地。
它们包括:仪表盘、仪表柜、仪表箱、plc及dcs机柜、操作站及辅助设备、供电盘、供电箱、接线盒、电缆槽、电缆托盘、穿线管、铠装电缆的铠装护层等。
2.0.224V或低于24V供电的现场仪表、变送器、就地开关等,若无特殊要求时,可不作保护接地。
2.0.3安装在非爆炸危险场所的金属表盘上的按钮、信号灯、继电器等小型低压电器的金属外壳,当与已接地的金属表盘框架电气接触良好时,可不作保护接地。
3工作接地
3.0.1仪表、plc、dcs、计算机系统等,应作工作接地。工作接地包括:信号回路接地、屏蔽接地、本质安全仪表系统接地。
3.0.2当仪表、plc、dcs、计算机系统等电子设备,需要建立统一的基准电位时,应进行信号回路接地。
3.0.3当plc、dcs、计算机系统与模拟仪表联用时,应对模拟系统与数字系统两者提供一个公共的信号回路接地点。
3.0.4仪表系统中用以降低电磁干扰的部件(如电缆的屏蔽层、排扰线、仪表上的屏蔽接地端子等),应作屏蔽接地。除信号源本身接地者外,屏蔽接地应在控制室侧实施。
3.0.5本质安全仪表系统中必须接地的本安关联设备,应根据仪表制造厂的要求可靠接地。
3.0.6本质安全仪表系统的信号回路地和屏蔽地,可通过接地汇流与本质安全地连接在一
起。
4仪表系统防雷接地
4.0.1位于多雷击区或强雷击区内的石油化工装置,当控制室内plc、dcs、计算机系统仪表电缆引入处及现场仪表已设置了电涌保护器时,电涌保护器应进行仪表系统防雷接地。
4.0.2在强雷击区室外架空敷设且不在金属电缆槽内或穿管的多芯电缆,其备用芯宜作防雷接地。
5接地连接方式和接地电阻要求
5.0。1仪表、plc、dcs、计算机系统等电子设备的保护接地,应接至厂区电气系统接地网,接地电阻小于4Ω。
5.0.2仪表、plc、dcs、计算机系统等电子设备的工作接地(信号回路接地、屏蔽接地),可按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5.0.2.1当厂区电气系统接地网接地电阻值小于4Ω,且能满足仪表系统的要求而仪表制造厂又无特殊要求时,可直接接至厂区电气系统接地网;
5.0.2.2当厂区电气系统接地网接地电阻值较大或仪表制造厂有特殊要求时,应独立设置仪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应小于4Ω(或按仪表制造厂要求确定)。
5.0.3一般情况下,仪表回路和系统,应只有一个信号回路接地点。当使用变压器耦合型隔离器或光电耦合型隔离器时,在隔离器两侧也可分别设置信号回路接地点。
5.0.4传送信号用导线的屏蔽层,应在仪表盘(柜)的接地端子或接地汇流排处接地,不应浮空或重复接地。
5.0.5本质安全仪表系统的齐纳型安全栅接地系统,宜独立设置,接地电阻应小于1Ω。本质安全仪表系统的接地极宜保持独立,且与厂区电气系统接地网或其他仪表系统接地网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5.0m。
5.0.6控制室侧的仪表系统防雷(电涌保护器)接地,如现有仪表系统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Ω时,可与仪表的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共用接地极;否则应独立设置接地系统,使仪表系统防雷(电涌保护器)接地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Ω。
5.0.7现场变送器的防雷(电涌保护器)接地,可采用将仪表本体连接到已接地的金属电缆穿线管等方法实现。
6接地体的设置
6.0.1当电气系统接地网符合本规范的要求时,仪表系统不应单独设置接地体。
6.0.2下列情况,应单独设置仪表系统接地体:
6.0.2.1需要单独设置的本质安全仪表系统;
6.0.2.2需要单独设置的dcs或计算机系统;
6.0.2.3电气系统接地网接地电阻不能满足仪表系统接地要求时;
6.0.2.4仪表系统对噪声敏感,抗干扰要求高时;
6.0.2.5单独设置接地体较为经济、合理时。
7接地连线及连接要求
7.0.1仪表系统的接地连线,应采用多股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
7.0.2仪表系统的接地连接,应根据不同要求分别接至下列设施:
7.0.2.1单独设置的仪表系统接地体;
7.0.2.2厂区电气系统接地网;
7.0.2.3电气系统在不同装置或不同界区分设的接地分配器。
7.0.3个别现场仪表、电缆接线盒等的保护接地连接,可就近接至已接地的金属构件或金属管道,但不得接至输送可燃性物质的金属管道。利用以上设施作接地连接时,应保证其接地的连续性可靠性,且应满足仪表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7.0.4接地连线的截面,可根据接地电阻值的要求及连接仪表的数量和接地连线的长度按表7.0.4选用。
7.0.5仪表盘、仪表柜、控制柜上需要接地的仪表,应连接到接地端子或接地汇流排。接地汇流排可采用25mm×6mm铜条制作,应设置绝缘支架支撑。
7.0.6仪表盘、仪表柜、控制柜内的接地端子或接地汇流排,经各自的接地分干线连接至接地连接板,再由接地总干线与接地体连接。各汇流排、分干线应彼此绝缘。
7.0.7接地连接板应采用铜板制作,且应采用绝缘支架固定。
7.0.8接地支线的连接、接地分干线的连接、接地总干线与接地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应设置铜制接线片,并采用铜制紧固件固定。
7.0.9各类接地连线中,严禁接入开关或熔断器。
7.0.10仪表系统接地点的位置,应有明显的标志,接地连线应为绿色。
附录a用词说明
本规范条文中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在执行时按下述说明区别对待:
a,0.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a.0.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a.0.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