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和PPI严重倒挂说明什么问题?
CPI和PPI严重倒挂说明什么问题?
相对于PPI,CPI是一个滞后指标。但PPI 对CPI有一定的传导作用,这种传导作用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变化直接影响CPI 的变化;二是生资料出厂价格的变化,直接引起生消费品的企业生成本的变化,间接影响CPI 变化。例如石油价格涨价,会导致石化品涨价,石化品涨价导致化纤价格提高,进而导致纺织品和服装成本上升,从而推高消费品价格。因此在多数情况下CPI和PPI走势方向是相同的。
由于PPI 影响CPI 主要通过影响下企业的采购成本来实现,要受到种种环境因素制约,加上国家策对部分关键价格的策调控,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另外,由于PPI 和CPI 的调查内容明显不同,也会导致PPI 和CPI 的不一致。比如因为消费结构的原因,食品价格在我国CPI构成中权重很大,而在PPI构成中食品权重相对较小,而能源、原材料占很大比重,这种内容差异也会导致CPI和PPI出现走势差异乃至背离。
国内PPI和CPI“剪刀差”(倒挂)现象从08年5月份开始。5月PPI同比上涨8.2%,CPI上涨7.7%,PPI在本轮物价上涨中首次反超CPI0.5个百分点,6月则反超1.7个百分点,7月反超3.7个百分点,而8月这个“剪刀差”扩大至5.2个百分点。CPI和PPI倒挂显示制造企业毛利率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下滑趋势短期内难见拐点,未来业绩不容乐观。
分析师认为,就成本冲击来看,2004年以来以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代表的上游价格对工业企业利润的挤压非常明显,8月份该指数为15.3%,涨幅虽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但幅度依然很大,这使得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面临很大成本压力,企业盈利增长面临严峻挑战。
从上市公司2008年的半年报情况看,制造业是承受成本压力的主要行业。30个制造业子行业2008年前6个月销售利润率与上年同期相比,有17个子行业销售利润率出现下滑,其中有10个子行业销售利润率下降都在4.4%以上;12个子行业销售利润率有所提升,其中提升幅度最大的10个子行业销售利润率上升了8.9%以上。即使是行业龙头老大,也难以幸免。三一重工中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0.23%和下降1.02%,每股收益0.55元。公司混凝土机械的毛利率出现下滑。
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判断,受PPI上涨影响,下半年企业利润会进一步受挤压,企业生存更加艰难。他分析,中国企业多数为制造企业,特别是出口型制造企业,而制造部分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属于微笑曲线的最底端,议价能力弱。在上游原材料涨价和终端销售受控于人的情况下,只能自己消化涨价的因素,加上国家实施宏观经济紧缩政策等因素,企业经营困境无疑会进一步加剧。
为什么增加惯性环节会减小稳态误差?
增大开环增益可以减小稳态误差,提高系统的型别可以减小稳态误差,但是开环增益过大或者系统型别过高会降低系统的稳定性。
增大系统开环增益或增大扰动作用点前面前向通道增益。但开环增益增大将会影响动态性能,甚至系统变成不稳定,所以这个措施是受限制的。
在系统前向通道或在扰动作用点前面的前向通道设置串联积分环节。这个措施对消除稳态误差是有效的,但是,积分环节多了很容易造成系统结构不稳定。因此,串联积分环节的措施也是受到限制的。
对于有常值误差的系统来说,为了减小稳态误差,就得增大增益,而增益过大,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因此就有你前面所说“稳态误差减小,稳定性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