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产业网(内蒙古十大产业排名?)
1. 内蒙古十大产业排名?
十大产业是指,内蒙古实施的新能源倍增、灵活电网、控煤减碳、源网荷储、再电气化、绿氢经济、数字能源、惠民提升、科技赋能、区域合作10项工程。据介绍,内蒙古初步计划在“十四五”时期实施400余个项目、完成投资近万亿元。
内蒙古能源局表示,“十四五”时期,内蒙古新建煤矿重点在鄂尔多斯布局,光伏发电重点在沙漠荒漠、采煤沉陷区、露天煤矿排土场布局。
内蒙古将推进光伏+生态治理建设,风电重点向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包头、巴彦淖尔、阿拉善等地倾斜,并在资源条件较好的沿边境地区推进连片开发建设。
内蒙古坚持将控煤减碳作为硬约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
陈铮说,内蒙古除“十三五”结转以及民生急需、保障安全的煤电外,严控新上煤电,将最大限度以新能源满足内蒙古新增用能需求,全面实施散煤清洁替代,“十四五”时期煤炭消费占比降低10个百分点,推动电力行业率先实现碳达峰。
2. 内蒙古十大主导产业?
内蒙古实施的新能源倍增、灵活电网、控煤减碳、源网荷储、再电气化、绿氢经济、数字能源、惠民提升、科技赋能、区域合作10项工程。据介绍,内蒙古初步计划在“十四五”时期实施400余个项目、完成投资近万亿元。
内蒙古能源局表示,“十四五”时期,内蒙古新建煤矿重点在鄂尔多斯布局,光伏发电重点在沙漠荒漠、采煤沉陷区、露天煤矿排土场布局。
3. 内蒙古十大主导产业?
内蒙古实施的新能源倍增、灵活电网、控煤减碳、源网荷储、再电气化、绿氢经济、数字能源、惠民提升、科技赋能、区域合作10项工程。据介绍,内蒙古初步计划在“十四五”时期实施400余个项目、完成投资近万亿元。
内蒙古能源局表示,“十四五”时期,内蒙古新建煤矿重点在鄂尔多斯布局,光伏发电重点在沙漠荒漠、采煤沉陷区、露天煤矿排土场布局。
4. 内蒙古十大主导产业?
内蒙古实施的新能源倍增、灵活电网、控煤减碳、源网荷储、再电气化、绿氢经济、数字能源、惠民提升、科技赋能、区域合作10项工程。据介绍,内蒙古初步计划在“十四五”时期实施400余个项目、完成投资近万亿元。
内蒙古能源局表示,“十四五”时期,内蒙古新建煤矿重点在鄂尔多斯布局,光伏发电重点在沙漠荒漠、采煤沉陷区、露天煤矿排土场布局。
5. 内蒙古十大主导产业?
内蒙古实施的新能源倍增、灵活电网、控煤减碳、源网荷储、再电气化、绿氢经济、数字能源、惠民提升、科技赋能、区域合作10项工程。据介绍,内蒙古初步计划在“十四五”时期实施400余个项目、完成投资近万亿元。
内蒙古能源局表示,“十四五”时期,内蒙古新建煤矿重点在鄂尔多斯布局,光伏发电重点在沙漠荒漠、采煤沉陷区、露天煤矿排土场布局。
6. 贵州从哪些方面来打响绿色产业品牌?
贵州将从六个方面来打响绿色农业品牌:
一、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翻番百日攻坚
截止去年底,我省冷链库容仅为27万吨,冷藏车220余辆,分别只占全国的二百分之一和四百分之一,离农产品外销上行的需求有较大差距。为了有效补齐流通设施短板,省商务厅以贵阳、六盘水、黔南三个全国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试点城市为抓手,启动了22个冷库建设。商务厅对项目建设实施周调度,实时掌握新进度、解决新问题。当前已新建投用冷库容量15万吨,冷藏车230余辆;在建冷库库容近30万吨,其中20万吨库容将于今年下半年投用。
二、省内集配送体系建设百日攻坚
我省农贸市场批发较为散乱,无法形成规模化的集配体系。为此,省商务厅将全力建设至少40个上联生产、中联流通、后联销售的农产品集配中心,满足全省集配服务功能需求。一是推动地方加快流通集配设施的公益性供给,降低流通成本。省商务厅拿出1亿元资金,支持20个农商联动示范县(区)建设农产品集配中心。二是引导遵义铁投、勤邦等省内大型企业打造集配项目。目前,已投入运营的有5个,已启动建设的有31个。此外,商务厅还鼓励遵义铁投设立10亿元的农产品收储基金,以农产品集配中心为载体,构建在市价低时向农户保底收购,构建错峰、错季的集配保底模式,提高农产品市场附加值。
三、省外、境外销售通道百日攻坚
为建立长期稳定的省外、境外销售渠道,商务厅计划打造北上广渝4个分销展示中心、2个省内集配销加工中心和2个边贸销售中心。一是加快对全国骨干批发市场的布局。拿出奖励资金以商通商,评选出贵州合力等6家企业在北京、上海、珠三角、重庆和云南河口等地建设贵州农产品销售窗口。二是借船出海打通境外渠道。勤邦公司在河口口岸建设的贵州2000平方展销中心和750吨库容冷库已基本完工,本月底投入使用。通过云南河口口岸建设贵州农产品销售窗口,推动贵州商贸集团与河口县签署了跨境投资合作1亿元的分销中心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截止目前,通过河口口岸已向东南亚出口贵州农产品,三个月销售超亿元,其中鸡蛋3500吨(17.5万件,金沙、黔西、开阳),土豆1800吨(黔西、六盘水、锦屏)。该窗口还中标马来西亚马铃薯采购订单,将在一年内向马来西亚交割60万吨贵州马铃薯,向越南交割1万吨梨子和1千吨板栗,总货值超10亿元,7月1日开始供应。
四、重点产品标准品牌质量体系建设百日攻坚
为确保农产品质量稳定,打响贵州农产品品牌,省商务厅正在建立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目前,通过大量调研制定了《绿色贵州生态鸡(蛋)流通标准》,精确指导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协调了贵州科学院、贵州标准化院、甲骨文三家单位以修文为试点,启动农产品(鸡、蛋)溯源体系建设,现在工作进展顺利,下步将以此为经验在全省范围内逐步进行推广。同时,省商务厅正在打造统一标识形象、统一质量要求的贵州农产品公共品牌,该设计项目已于6月21日开标,中标单位是G20峰会的设计服务商北京东道公司,相关工作已经在有序开展开展。
五、农商互联大数据公共平台建设百日攻坚
为充分发挥大数据资源优势,反向精准指导农户生产,省商务厅搭建了农商互联大数据公共平台。一是开发投用微信端“农商数据”信息平台,现已发布3293家企业4153条关于蔬菜、药材、菌类、畜禽等农产品的数据,采购企业可通过该平台直接联系生产企业。当前,入驻该平台的企业还在不断增加。二是开发投用“美乘网”交易平台。平台已与水利水电学院、机械工业学校等5所高校达成合作,有8个高校食堂已上线长期采购。三是与大型电商企业开展线上线下融合销售。通过阿里产地仓、京东直采、苏宁窗口采购等方式加强合作,助推我省农产品“泉涌”。
六、新增百亿长期稳定订单百日攻坚
为切实帮助群众增收,省商务厅把新增百亿长期稳定订单作为重要目标,通过邀商洽谈加快与大型采购商对接的步伐。6月4日,上海联华等公司在贵州签订13个长期供货协议,货值2.7亿元,其中年供应马铃薯15万吨,黑毛猪19000头。6月22日,广州贸促会组织40余家大型采购企业来黔开展产销对接考察,签订长期供货协议12个,涉及资金约2亿元。7月省商务厅还将举行“全国百家知名连锁大型超市入黔采购”活动,建立更多的长期稳定订单。
7. 贵州从哪些方面来打响绿色产业品牌?
贵州将从六个方面来打响绿色农业品牌:
一、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翻番百日攻坚
截止去年底,我省冷链库容仅为27万吨,冷藏车220余辆,分别只占全国的二百分之一和四百分之一,离农产品外销上行的需求有较大差距。为了有效补齐流通设施短板,省商务厅以贵阳、六盘水、黔南三个全国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试点城市为抓手,启动了22个冷库建设。商务厅对项目建设实施周调度,实时掌握新进度、解决新问题。当前已新建投用冷库容量15万吨,冷藏车230余辆;在建冷库库容近30万吨,其中20万吨库容将于今年下半年投用。
二、省内集配送体系建设百日攻坚
我省农贸市场批发较为散乱,无法形成规模化的集配体系。为此,省商务厅将全力建设至少40个上联生产、中联流通、后联销售的农产品集配中心,满足全省集配服务功能需求。一是推动地方加快流通集配设施的公益性供给,降低流通成本。省商务厅拿出1亿元资金,支持20个农商联动示范县(区)建设农产品集配中心。二是引导遵义铁投、勤邦等省内大型企业打造集配项目。目前,已投入运营的有5个,已启动建设的有31个。此外,商务厅还鼓励遵义铁投设立10亿元的农产品收储基金,以农产品集配中心为载体,构建在市价低时向农户保底收购,构建错峰、错季的集配保底模式,提高农产品市场附加值。
三、省外、境外销售通道百日攻坚
为建立长期稳定的省外、境外销售渠道,商务厅计划打造北上广渝4个分销展示中心、2个省内集配销加工中心和2个边贸销售中心。一是加快对全国骨干批发市场的布局。拿出奖励资金以商通商,评选出贵州合力等6家企业在北京、上海、珠三角、重庆和云南河口等地建设贵州农产品销售窗口。二是借船出海打通境外渠道。勤邦公司在河口口岸建设的贵州2000平方展销中心和750吨库容冷库已基本完工,本月底投入使用。通过云南河口口岸建设贵州农产品销售窗口,推动贵州商贸集团与河口县签署了跨境投资合作1亿元的分销中心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截止目前,通过河口口岸已向东南亚出口贵州农产品,三个月销售超亿元,其中鸡蛋3500吨(17.5万件,金沙、黔西、开阳),土豆1800吨(黔西、六盘水、锦屏)。该窗口还中标马来西亚马铃薯采购订单,将在一年内向马来西亚交割60万吨贵州马铃薯,向越南交割1万吨梨子和1千吨板栗,总货值超10亿元,7月1日开始供应。
四、重点产品标准品牌质量体系建设百日攻坚
为确保农产品质量稳定,打响贵州农产品品牌,省商务厅正在建立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目前,通过大量调研制定了《绿色贵州生态鸡(蛋)流通标准》,精确指导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协调了贵州科学院、贵州标准化院、甲骨文三家单位以修文为试点,启动农产品(鸡、蛋)溯源体系建设,现在工作进展顺利,下步将以此为经验在全省范围内逐步进行推广。同时,省商务厅正在打造统一标识形象、统一质量要求的贵州农产品公共品牌,该设计项目已于6月21日开标,中标单位是G20峰会的设计服务商北京东道公司,相关工作已经在有序开展开展。
五、农商互联大数据公共平台建设百日攻坚
为充分发挥大数据资源优势,反向精准指导农户生产,省商务厅搭建了农商互联大数据公共平台。一是开发投用微信端“农商数据”信息平台,现已发布3293家企业4153条关于蔬菜、药材、菌类、畜禽等农产品的数据,采购企业可通过该平台直接联系生产企业。当前,入驻该平台的企业还在不断增加。二是开发投用“美乘网”交易平台。平台已与水利水电学院、机械工业学校等5所高校达成合作,有8个高校食堂已上线长期采购。三是与大型电商企业开展线上线下融合销售。通过阿里产地仓、京东直采、苏宁窗口采购等方式加强合作,助推我省农产品“泉涌”。
六、新增百亿长期稳定订单百日攻坚
为切实帮助群众增收,省商务厅把新增百亿长期稳定订单作为重要目标,通过邀商洽谈加快与大型采购商对接的步伐。6月4日,上海联华等公司在贵州签订13个长期供货协议,货值2.7亿元,其中年供应马铃薯15万吨,黑毛猪19000头。6月22日,广州贸促会组织40余家大型采购企业来黔开展产销对接考察,签订长期供货协议12个,涉及资金约2亿元。7月省商务厅还将举行“全国百家知名连锁大型超市入黔采购”活动,建立更多的长期稳定订单。
8. 贵州从哪些方面来打响绿色产业品牌?
贵州将从六个方面来打响绿色农业品牌:
一、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翻番百日攻坚
截止去年底,我省冷链库容仅为27万吨,冷藏车220余辆,分别只占全国的二百分之一和四百分之一,离农产品外销上行的需求有较大差距。为了有效补齐流通设施短板,省商务厅以贵阳、六盘水、黔南三个全国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试点城市为抓手,启动了22个冷库建设。商务厅对项目建设实施周调度,实时掌握新进度、解决新问题。当前已新建投用冷库容量15万吨,冷藏车230余辆;在建冷库库容近30万吨,其中20万吨库容将于今年下半年投用。
二、省内集配送体系建设百日攻坚
我省农贸市场批发较为散乱,无法形成规模化的集配体系。为此,省商务厅将全力建设至少40个上联生产、中联流通、后联销售的农产品集配中心,满足全省集配服务功能需求。一是推动地方加快流通集配设施的公益性供给,降低流通成本。省商务厅拿出1亿元资金,支持20个农商联动示范县(区)建设农产品集配中心。二是引导遵义铁投、勤邦等省内大型企业打造集配项目。目前,已投入运营的有5个,已启动建设的有31个。此外,商务厅还鼓励遵义铁投设立10亿元的农产品收储基金,以农产品集配中心为载体,构建在市价低时向农户保底收购,构建错峰、错季的集配保底模式,提高农产品市场附加值。
三、省外、境外销售通道百日攻坚
为建立长期稳定的省外、境外销售渠道,商务厅计划打造北上广渝4个分销展示中心、2个省内集配销加工中心和2个边贸销售中心。一是加快对全国骨干批发市场的布局。拿出奖励资金以商通商,评选出贵州合力等6家企业在北京、上海、珠三角、重庆和云南河口等地建设贵州农产品销售窗口。二是借船出海打通境外渠道。勤邦公司在河口口岸建设的贵州2000平方展销中心和750吨库容冷库已基本完工,本月底投入使用。通过云南河口口岸建设贵州农产品销售窗口,推动贵州商贸集团与河口县签署了跨境投资合作1亿元的分销中心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截止目前,通过河口口岸已向东南亚出口贵州农产品,三个月销售超亿元,其中鸡蛋3500吨(17.5万件,金沙、黔西、开阳),土豆1800吨(黔西、六盘水、锦屏)。该窗口还中标马来西亚马铃薯采购订单,将在一年内向马来西亚交割60万吨贵州马铃薯,向越南交割1万吨梨子和1千吨板栗,总货值超10亿元,7月1日开始供应。
四、重点产品标准品牌质量体系建设百日攻坚
为确保农产品质量稳定,打响贵州农产品品牌,省商务厅正在建立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目前,通过大量调研制定了《绿色贵州生态鸡(蛋)流通标准》,精确指导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协调了贵州科学院、贵州标准化院、甲骨文三家单位以修文为试点,启动农产品(鸡、蛋)溯源体系建设,现在工作进展顺利,下步将以此为经验在全省范围内逐步进行推广。同时,省商务厅正在打造统一标识形象、统一质量要求的贵州农产品公共品牌,该设计项目已于6月21日开标,中标单位是G20峰会的设计服务商北京东道公司,相关工作已经在有序开展开展。
五、农商互联大数据公共平台建设百日攻坚
为充分发挥大数据资源优势,反向精准指导农户生产,省商务厅搭建了农商互联大数据公共平台。一是开发投用微信端“农商数据”信息平台,现已发布3293家企业4153条关于蔬菜、药材、菌类、畜禽等农产品的数据,采购企业可通过该平台直接联系生产企业。当前,入驻该平台的企业还在不断增加。二是开发投用“美乘网”交易平台。平台已与水利水电学院、机械工业学校等5所高校达成合作,有8个高校食堂已上线长期采购。三是与大型电商企业开展线上线下融合销售。通过阿里产地仓、京东直采、苏宁窗口采购等方式加强合作,助推我省农产品“泉涌”。
六、新增百亿长期稳定订单百日攻坚
为切实帮助群众增收,省商务厅把新增百亿长期稳定订单作为重要目标,通过邀商洽谈加快与大型采购商对接的步伐。6月4日,上海联华等公司在贵州签订13个长期供货协议,货值2.7亿元,其中年供应马铃薯15万吨,黑毛猪19000头。6月22日,广州贸促会组织40余家大型采购企业来黔开展产销对接考察,签订长期供货协议12个,涉及资金约2亿元。7月省商务厅还将举行“全国百家知名连锁大型超市入黔采购”活动,建立更多的长期稳定订单。
9. 内蒙古十大产业排名?
十大产业是指,内蒙古实施的新能源倍增、灵活电网、控煤减碳、源网荷储、再电气化、绿氢经济、数字能源、惠民提升、科技赋能、区域合作10项工程。据介绍,内蒙古初步计划在“十四五”时期实施400余个项目、完成投资近万亿元。
内蒙古能源局表示,“十四五”时期,内蒙古新建煤矿重点在鄂尔多斯布局,光伏发电重点在沙漠荒漠、采煤沉陷区、露天煤矿排土场布局。
内蒙古将推进光伏+生态治理建设,风电重点向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包头、巴彦淖尔、阿拉善等地倾斜,并在资源条件较好的沿边境地区推进连片开发建设。
内蒙古坚持将控煤减碳作为硬约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
陈铮说,内蒙古除“十三五”结转以及民生急需、保障安全的煤电外,严控新上煤电,将最大限度以新能源满足内蒙古新增用能需求,全面实施散煤清洁替代,“十四五”时期煤炭消费占比降低10个百分点,推动电力行业率先实现碳达峰。
10. 内蒙古十大产业排名?
十大产业是指,内蒙古实施的新能源倍增、灵活电网、控煤减碳、源网荷储、再电气化、绿氢经济、数字能源、惠民提升、科技赋能、区域合作10项工程。据介绍,内蒙古初步计划在“十四五”时期实施400余个项目、完成投资近万亿元。
内蒙古能源局表示,“十四五”时期,内蒙古新建煤矿重点在鄂尔多斯布局,光伏发电重点在沙漠荒漠、采煤沉陷区、露天煤矿排土场布局。
内蒙古将推进光伏+生态治理建设,风电重点向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包头、巴彦淖尔、阿拉善等地倾斜,并在资源条件较好的沿边境地区推进连片开发建设。
内蒙古坚持将控煤减碳作为硬约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
陈铮说,内蒙古除“十三五”结转以及民生急需、保障安全的煤电外,严控新上煤电,将最大限度以新能源满足内蒙古新增用能需求,全面实施散煤清洁替代,“十四五”时期煤炭消费占比降低10个百分点,推动电力行业率先实现碳达峰。
11. 贵州从哪些方面来打响绿色产业品牌?
贵州将从六个方面来打响绿色农业品牌:
一、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翻番百日攻坚
截止去年底,我省冷链库容仅为27万吨,冷藏车220余辆,分别只占全国的二百分之一和四百分之一,离农产品外销上行的需求有较大差距。为了有效补齐流通设施短板,省商务厅以贵阳、六盘水、黔南三个全国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试点城市为抓手,启动了22个冷库建设。商务厅对项目建设实施周调度,实时掌握新进度、解决新问题。当前已新建投用冷库容量15万吨,冷藏车230余辆;在建冷库库容近30万吨,其中20万吨库容将于今年下半年投用。
二、省内集配送体系建设百日攻坚
我省农贸市场批发较为散乱,无法形成规模化的集配体系。为此,省商务厅将全力建设至少40个上联生产、中联流通、后联销售的农产品集配中心,满足全省集配服务功能需求。一是推动地方加快流通集配设施的公益性供给,降低流通成本。省商务厅拿出1亿元资金,支持20个农商联动示范县(区)建设农产品集配中心。二是引导遵义铁投、勤邦等省内大型企业打造集配项目。目前,已投入运营的有5个,已启动建设的有31个。此外,商务厅还鼓励遵义铁投设立10亿元的农产品收储基金,以农产品集配中心为载体,构建在市价低时向农户保底收购,构建错峰、错季的集配保底模式,提高农产品市场附加值。
三、省外、境外销售通道百日攻坚
为建立长期稳定的省外、境外销售渠道,商务厅计划打造北上广渝4个分销展示中心、2个省内集配销加工中心和2个边贸销售中心。一是加快对全国骨干批发市场的布局。拿出奖励资金以商通商,评选出贵州合力等6家企业在北京、上海、珠三角、重庆和云南河口等地建设贵州农产品销售窗口。二是借船出海打通境外渠道。勤邦公司在河口口岸建设的贵州2000平方展销中心和750吨库容冷库已基本完工,本月底投入使用。通过云南河口口岸建设贵州农产品销售窗口,推动贵州商贸集团与河口县签署了跨境投资合作1亿元的分销中心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截止目前,通过河口口岸已向东南亚出口贵州农产品,三个月销售超亿元,其中鸡蛋3500吨(17.5万件,金沙、黔西、开阳),土豆1800吨(黔西、六盘水、锦屏)。该窗口还中标马来西亚马铃薯采购订单,将在一年内向马来西亚交割60万吨贵州马铃薯,向越南交割1万吨梨子和1千吨板栗,总货值超10亿元,7月1日开始供应。
四、重点产品标准品牌质量体系建设百日攻坚
为确保农产品质量稳定,打响贵州农产品品牌,省商务厅正在建立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目前,通过大量调研制定了《绿色贵州生态鸡(蛋)流通标准》,精确指导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协调了贵州科学院、贵州标准化院、甲骨文三家单位以修文为试点,启动农产品(鸡、蛋)溯源体系建设,现在工作进展顺利,下步将以此为经验在全省范围内逐步进行推广。同时,省商务厅正在打造统一标识形象、统一质量要求的贵州农产品公共品牌,该设计项目已于6月21日开标,中标单位是G20峰会的设计服务商北京东道公司,相关工作已经在有序开展开展。
五、农商互联大数据公共平台建设百日攻坚
为充分发挥大数据资源优势,反向精准指导农户生产,省商务厅搭建了农商互联大数据公共平台。一是开发投用微信端“农商数据”信息平台,现已发布3293家企业4153条关于蔬菜、药材、菌类、畜禽等农产品的数据,采购企业可通过该平台直接联系生产企业。当前,入驻该平台的企业还在不断增加。二是开发投用“美乘网”交易平台。平台已与水利水电学院、机械工业学校等5所高校达成合作,有8个高校食堂已上线长期采购。三是与大型电商企业开展线上线下融合销售。通过阿里产地仓、京东直采、苏宁窗口采购等方式加强合作,助推我省农产品“泉涌”。
六、新增百亿长期稳定订单百日攻坚
为切实帮助群众增收,省商务厅把新增百亿长期稳定订单作为重要目标,通过邀商洽谈加快与大型采购商对接的步伐。6月4日,上海联华等公司在贵州签订13个长期供货协议,货值2.7亿元,其中年供应马铃薯15万吨,黑毛猪19000头。6月22日,广州贸促会组织40余家大型采购企业来黔开展产销对接考察,签订长期供货协议12个,涉及资金约2亿元。7月省商务厅还将举行“全国百家知名连锁大型超市入黔采购”活动,建立更多的长期稳定订单。
12. 内蒙古十大产业排名?
十大产业是指,内蒙古实施的新能源倍增、灵活电网、控煤减碳、源网荷储、再电气化、绿氢经济、数字能源、惠民提升、科技赋能、区域合作10项工程。据介绍,内蒙古初步计划在“十四五”时期实施400余个项目、完成投资近万亿元。
内蒙古能源局表示,“十四五”时期,内蒙古新建煤矿重点在鄂尔多斯布局,光伏发电重点在沙漠荒漠、采煤沉陷区、露天煤矿排土场布局。
内蒙古将推进光伏+生态治理建设,风电重点向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包头、巴彦淖尔、阿拉善等地倾斜,并在资源条件较好的沿边境地区推进连片开发建设。
内蒙古坚持将控煤减碳作为硬约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
陈铮说,内蒙古除“十三五”结转以及民生急需、保障安全的煤电外,严控新上煤电,将最大限度以新能源满足内蒙古新增用能需求,全面实施散煤清洁替代,“十四五”时期煤炭消费占比降低10个百分点,推动电力行业率先实现碳达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