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能源现状(电力供应面临的问题?)
1. 电力供应面临的问题?
当前电力行业主要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如何保证电力行业的消费朝着健康有序得方向发展呢?当前电力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电力需求增长明显放缓。由于缺乏统筹的电力规划指导,电源装机仍旧保持快速增长,使得全国多数地区存在电力供应大于电力需求的问题。2016年,东北、西北电网富余程度均比2015年有所加剧。
(二)部分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过快,消纳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受运行机制不健全、电力需求增长放缓、系统调峰资源不足以及电力外送能力有限等因素影响,我国弃水、弃风、弃光规模持续攀升,但部分消纳困难的地区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上半年,全国弃风电量达到323亿千瓦时,弃风率为21%,同比上升6个百分点。甘肃、新疆、吉林、内蒙古弃风率均超过30%。此外,西南地区弃水、西北地区弃光的规模也有所上升。
(三)电力需求增长缓慢,电力企业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对电网企业而言,受电力需求增长缓慢影响,售电量增长乏力,加之电力体制改革将使售电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难以靠售电支撑收入、利润的较快增长。对发电企业而言,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持续下降,上网电价有所下调,电煤价格上升,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收缩。
相关建议
(一)加强电力统筹规划,促进电力工业健康发展。
一是综合考虑资源禀赋、环境空间、电力需求等因素,统一规划电源与电网的发展目标、结构及布局,实现电源与电网之间、电源与电源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统筹规划。二是统筹可再生能源开发与消纳市场,科学确定可再生能源项目规模和布局,同步规划建设调峰电源、外送通道。三是加快建设淮南—南京—上海等跨区输电工程,尽快核准后续工程,尽快启动一批项目前期工作,尽快明确送端电源,实现送出工程与跨区输电本体工程建设进度匹配。
(二)电力过剩现象明显,需要有序调节。
加大淘汰落后机组力度,细化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加强监督管理处理。
(三)行政与市场手段相结合,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
构建全国范围内的电力电量平衡、调峰资源共享和各类资源互补的可再生能源消纳平台,扩大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范围,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二是加大新能源场站储能设施建设等,提高系统调峰能力。三是完善市场化机制,研究制定灵活的发电上网和负荷侧峰谷电价机制,引导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错峰发用电;加快建立辅助服务市场,提高常规火电机组参与调峰的积极性。四是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消纳配合制度,弃能严重地区要进一步加强对购电地方政府的沟通与协调。
(四)内部挖潜与市场开拓并举,实现电力企业提质增效。
2. 电力属于能源吗?
电力是能源。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现于19世纪70 年代,电力的发现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
3. 电力一般什么时候有行情?
电力行情一般在冬季和夏季有较高的价格。因为在冬季和夏季,人们的用电量非常大,很多地方需要加大供电量来满足需求,而且在冬季,北方地区需要使用电暖器来取暖,这也会增加用电量,因此电力的需求量增加,价格自然会上涨。此外,当能源供应紧张时,也可能会导致电力价格上涨。需要注意的是,电力价格也和煤价、天气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具体的行情变化还需仔细观察和分析。
4. 2021年新能源五大电力集团排名?
2021年五大发电集团排名依次为华能国际、国电电力、大唐集团、华电国际、国投电力。
两大电网公司均强势上榜,其中国家电网排名第4位,南方电网排名第21位,五大发电集团排名则未进入500强。
据最新的五大发电集团品牌价值排名数据显示,华能国际品牌价值较去年减少2.9%,继续排名第一;国电电力品牌价值较去年减少1.6%,依然排名第二;大唐集团品牌价值较去年增加11.2%,排名升至第三;华电国际品牌价值较去年减少6.6%,排名退居第四;国投电力品牌价值较去年减少2.9%,排名降至第五。
5.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化学有前途吗?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化学非常有前途,东北电力大学的毕业生毕业后都在国家电网工作,工作待遇非常高,东北电力大学简称东电位于吉林省,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之一,学校创建于1949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
6. 电力行业的前景如何?
自从电力走入普通人民的生活,咱们就越来越离不开电。吃饭、睡觉、娱乐、工作、学习……都与电力息息相关。
2018年全国用电情况分析。
回首2018年,我国的供电情况总体来看较为宽松。
2018年全国总用电量为684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比上一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全国全口径发电量699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电力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
2016年全国总用电量达59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2017年全国总用电量达630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
2018年全国总用电量达684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
目前预测2019年的全国用电量将突破70000亿千瓦时,而在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约为6.08%,并预测到2023年全国用电量将达到91308亿千瓦时。
根据2018年的数据,我们发现,从产业分布上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的用电量大幅增长,城乡居民的生活用电也增长比较快。
而占比统计依然是:第二产业最多,其次第三产业,然后城乡居民用电,最后第一产业。
2019年电力行业继续高质量发展
目前从2018年的电力消费结构上看,电力生产绿色低碳发展,电力高质量发展已经初见成效。
2019年,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重点领域将是增量配电网改革试点、电价传导机制、电价政策落实、电能替代等。
目前,电能替代(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等)对于电力消费增长的贡献率很大。发电装机绿色转型持续推进,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快速增长。新能源发电也开始成为主要的发电类型。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
目前中国电力发展的不利因素有?
1、电力改革与市场化建设进入艰难状态
(1)政府协调难,各地标准异
中央各个部门、中央地方之间、政府与市场主体、电力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协调难度大, 规则各不相同,标准也是各地各异。
(2)跨地区交易存在壁垒
由于市场交易体系不健全、品种不完善、信息不对称,制约清洁能源跨区域交易与消纳规模,难以体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优势。
(3)电力价格体系待完善
当前电力上游至电力各产业链乃至用户侧价格仍以计划调控为主导,缺乏合理的市场化疏导机制。
(4)支撑增量配电试点的相关政策规范和发展规划缺乏,相关法规不清晰,配电存量与增量的区域划分与建设发展存在困难。
2、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存在严峻考验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持续转型,大电网在不断延伸,电压等级也不断提高,随着而来大容量高参数的发动机组也在不断增多,电力系统的维护以及运行越发复杂,特别是对于信息技术等新技术应用带来的新挑战,对于系统和维护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3、环保要求使得成本提高
近年来,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问题,电力行业也随着推出了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企业因此也增加了环保改造的成本。
目前中国电力发展的有利因素有?
1、电力体制改革持续深化
(1)国家针对电力发展做出重大决策部署,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进电力价格机制改革。
(2)开展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放开发用电计划,建构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
(3)防范化解煤电产业能量过剩的风险,有效加快煤电企业重组整合的步伐。
(4)建立独立输配电价体系,全面推进跨省跨区域输电价格改革,这也是促进包括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内的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通的重要保障措施。
2、开拓海外电力市场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电力企业逐步开拓海外市场。
据统计,近几年来我国对外投资已经有40个项目,9个国家,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地区。
3、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可再生能源也得到不断发展,据统计,2017年我国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53.7%,首次超过50%,电源结构持续优化。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38.8%,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东、中部地区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全国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的76.0%,比上年提高18.1个百分点,新能源发电布局继续向东中部转移。
4、降低一半工商业用电价格
2018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和《政府工作报告》关于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的要求,决定分两批实施降价措施,落实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下降10%的目标要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