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昱能能源(公元后25年发生了什么?)
1. 公元后25年发生了什么?
公元25年群雄并起,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主要历史事件:
赤眉军与更始帝军火并
淮阳王更始三年正月(25),赤眉军徐宣、樊崇两部会师于弘家(今湖南灵宝北)枯枞山下,与更始政权讨难将军苏茂展开激战,苏茂军大败。赤眉军队伍迅速壮大,以万人为一营,其编三十营。同年三月,又与更始政权丞相李松军战于弘农务乡。李松军大败,战死三万余人。赤眉军随即进军至湖(即湖县,今陕西潼关以东)。
刘秀称帝
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新莽地皇三年(22)与其兄刘縯在舂陵起兵,众约七八千人。不久,与平林、下江农民合兵。次年,共同拥立刘玄为更始帝,刘秀任更始政权太常、偏将军。昆阳之战中,刘秀突围召集援兵大败新莽军队,立有大功。淮阳王更始二年(24),消灭据邯郸称帝的王郎,被封为萧王。同年秋天,击降并收编黄河以北地区的铜马、高湖、重连等部农民军,实力大大扩充,众至数十万。随即南下击破赤眉军别部及青犊、上江、铁胫等部农民军,并消灭更始政权驻守河北的谢躬军。又派邓禹西征,乘赤眉军和更始帝军激战之机,从中渔利。更始三年(25)正月,刘秀留寇恂、冯异等据守河内与更始政权留守洛阳的朱鲔相持,亲率大军北征,击溃尤来、大枪、五幡等部农民军。四月,回军南下。六月至鄗(今河北柏乡固城店),即皇帝位,建元建武。七月,派兵围攻洛阳,十月招降洛阳守将朱鲔,遂定都洛阳,建立了东汉王朝。
赤眉军立刘盆子为帝
刘盆子是城阳景王刘章的后裔。祖父刘宪,元帝时(前48—前33)土封为式侯,父亲赵萌又继承封爵。新莽时封国废除,刘盆子就成为平民。赤眉军过式时,刘盆子与其兄刘恭、刘茂被掠入军中。盆子派给右校卒中刘侠卿放牛。淮阳王更始三年(25)二月,赤眉军进军长安,军中巫师经常祀祠城阳景王,并宣扬城阳景王后代当为天子。方阳因怨恨更始帝杀其兄方望,也乘机劝樊另立刘氏宗室,以与更始政权抗衡。此年六月,赤眉军至郑(今陕西华县),樊崇在军中访求城阳景王后代,共得七十多人,其中刘盆子与其兄刘茂和前西安侯刘孝亲缘关系最近。樊崇等人商议,以古天子将兵称上将军,于是制作符竿,上写“上将军”三字,与无字符一并放在竹筒内;又设坛场祠城阳景王,请刘盆子三人抽符。刘盆子年纪最小,最后抽得有字符,诸将皆称臣叩拜,遂立为帝,号建世元年。盆子时年十五岁,散发跣足见众人叩拜顿时惊惶失措;做了皇帝后也仍然和牧童一起放牛玩耍。
赤眉军入长安
建武元年(25)七月,赤眉军立刘盆子为帝,建立政权。九月到达高陵(今陕西高陵),更始将领王匡、张卬归降,联兵攻破长安。更始帝刘玄单骑脱逃,后请降。赤眉军赦刘玄,封为畏威侯,后改封长沙王。十二月,赤眉部将谢禄缢杀刘玄。赤眉军攻占长安生,附近属县和地方势力遣使贡献,遭到赤眉兵卒的劫夺,民多次遭到暴掠。赤眉军诸将领骄横自满,目光短浅,对部众不加约束,以致公卿大会上大臣互相辩斗,兵众随意入宫抢酒肉吃,杀了一百多人才得以平息。建武二年正月,刘盆子对赤眉军的现状承担了责任, 樊崇等诸将闭营自守,恢复了长安秩序,百姓也纷纷回到长安。不久,士兵又抢掠如故。属县和地方势力据地自保。不久城中粮尽,赤眉军只好收载珍宝,火烧宫室,市里,退出长安,引兵西入安定(今甘肃固原)、北地(今甘肃庆阳北一带)活动。
刘永称帝
刘永,梁郡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梁孝王刘武八世孙。他元23年更始政权建立后,刘永至洛阳投奔更始帝,被封为梁王,以睢阳为都城。后闻更始政乱,遂起兵。以其弟刘防为辅国大将军,刘防弟少公为御史大夫,招沛(今江苏沛县)人周建等豪杰为将帅,先后攻下济阴、山阳、沛、楚、淮阳、汝南等二十八城。遣使 西防农民军将领佼强为横行将军,拜割据东海郡(今江苏省境内)的董宪为翼汉大将军,割据刘地的张步为辅汉大将军,联兵割据东方。等到建武元年(25)十一月,刘永又自称天子于睢阳。
匈奴立卢芳为帝
卢芳字君期,安定三水(今宁夏同心东)人。新莽时,诈称汉武帝曾孙刘文伯,欺世盗名。新莽末年,与三水属国羌胡起兵。更始政权建立后,征卢芳为骑都尉,命其镇抚安定以西。更始败亡后,被三水豪杰共立为上将军、西平王,并派使者与西羌、匈奴和亲。匈奴单于使名林王率数千骑迎卢芳兄弟入匈奴,立为汉帝。时五原人李兴、随昱,朔方人田飒,代郡人石鲔、闵堪,起兵自称将军。建武五年(29),李兴、闵堪迎卢芳入塞称帝,定都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关市西)占据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郡。后囝兴兄弟为卢芳所杀,田飒、桥扈以朔方、云中二郡投降汉朝。建武十二年,卢芳与其将军贾览共攻云中,随昱在九原反叛。卢芳仓悴弃辎重,与十余骑逃入匈奴。建武十六年,复入居高柳(今山西阳高县),派使者请降。光武帝乃封卢芳为代王赐缯二万匹,并诏卢芳明年正月来朝。此年冬天,卢芳入朝,至昌平(今北京昌平南),诏令停止前进。明年来朝,卢芳忧恐,复叛。被匈奴派兵迎至塞外。后十余年病死。
2. 公元后25年发生了什么?
公元25年群雄并起,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主要历史事件:
赤眉军与更始帝军火并
淮阳王更始三年正月(25),赤眉军徐宣、樊崇两部会师于弘家(今湖南灵宝北)枯枞山下,与更始政权讨难将军苏茂展开激战,苏茂军大败。赤眉军队伍迅速壮大,以万人为一营,其编三十营。同年三月,又与更始政权丞相李松军战于弘农务乡。李松军大败,战死三万余人。赤眉军随即进军至湖(即湖县,今陕西潼关以东)。
刘秀称帝
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新莽地皇三年(22)与其兄刘縯在舂陵起兵,众约七八千人。不久,与平林、下江农民合兵。次年,共同拥立刘玄为更始帝,刘秀任更始政权太常、偏将军。昆阳之战中,刘秀突围召集援兵大败新莽军队,立有大功。淮阳王更始二年(24),消灭据邯郸称帝的王郎,被封为萧王。同年秋天,击降并收编黄河以北地区的铜马、高湖、重连等部农民军,实力大大扩充,众至数十万。随即南下击破赤眉军别部及青犊、上江、铁胫等部农民军,并消灭更始政权驻守河北的谢躬军。又派邓禹西征,乘赤眉军和更始帝军激战之机,从中渔利。更始三年(25)正月,刘秀留寇恂、冯异等据守河内与更始政权留守洛阳的朱鲔相持,亲率大军北征,击溃尤来、大枪、五幡等部农民军。四月,回军南下。六月至鄗(今河北柏乡固城店),即皇帝位,建元建武。七月,派兵围攻洛阳,十月招降洛阳守将朱鲔,遂定都洛阳,建立了东汉王朝。
赤眉军立刘盆子为帝
刘盆子是城阳景王刘章的后裔。祖父刘宪,元帝时(前48—前33)土封为式侯,父亲赵萌又继承封爵。新莽时封国废除,刘盆子就成为平民。赤眉军过式时,刘盆子与其兄刘恭、刘茂被掠入军中。盆子派给右校卒中刘侠卿放牛。淮阳王更始三年(25)二月,赤眉军进军长安,军中巫师经常祀祠城阳景王,并宣扬城阳景王后代当为天子。方阳因怨恨更始帝杀其兄方望,也乘机劝樊另立刘氏宗室,以与更始政权抗衡。此年六月,赤眉军至郑(今陕西华县),樊崇在军中访求城阳景王后代,共得七十多人,其中刘盆子与其兄刘茂和前西安侯刘孝亲缘关系最近。樊崇等人商议,以古天子将兵称上将军,于是制作符竿,上写“上将军”三字,与无字符一并放在竹筒内;又设坛场祠城阳景王,请刘盆子三人抽符。刘盆子年纪最小,最后抽得有字符,诸将皆称臣叩拜,遂立为帝,号建世元年。盆子时年十五岁,散发跣足见众人叩拜顿时惊惶失措;做了皇帝后也仍然和牧童一起放牛玩耍。
赤眉军入长安
建武元年(25)七月,赤眉军立刘盆子为帝,建立政权。九月到达高陵(今陕西高陵),更始将领王匡、张卬归降,联兵攻破长安。更始帝刘玄单骑脱逃,后请降。赤眉军赦刘玄,封为畏威侯,后改封长沙王。十二月,赤眉部将谢禄缢杀刘玄。赤眉军攻占长安生,附近属县和地方势力遣使贡献,遭到赤眉兵卒的劫夺,民多次遭到暴掠。赤眉军诸将领骄横自满,目光短浅,对部众不加约束,以致公卿大会上大臣互相辩斗,兵众随意入宫抢酒肉吃,杀了一百多人才得以平息。建武二年正月,刘盆子对赤眉军的现状承担了责任, 樊崇等诸将闭营自守,恢复了长安秩序,百姓也纷纷回到长安。不久,士兵又抢掠如故。属县和地方势力据地自保。不久城中粮尽,赤眉军只好收载珍宝,火烧宫室,市里,退出长安,引兵西入安定(今甘肃固原)、北地(今甘肃庆阳北一带)活动。
刘永称帝
刘永,梁郡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梁孝王刘武八世孙。他元23年更始政权建立后,刘永至洛阳投奔更始帝,被封为梁王,以睢阳为都城。后闻更始政乱,遂起兵。以其弟刘防为辅国大将军,刘防弟少公为御史大夫,招沛(今江苏沛县)人周建等豪杰为将帅,先后攻下济阴、山阳、沛、楚、淮阳、汝南等二十八城。遣使 西防农民军将领佼强为横行将军,拜割据东海郡(今江苏省境内)的董宪为翼汉大将军,割据刘地的张步为辅汉大将军,联兵割据东方。等到建武元年(25)十一月,刘永又自称天子于睢阳。
匈奴立卢芳为帝
卢芳字君期,安定三水(今宁夏同心东)人。新莽时,诈称汉武帝曾孙刘文伯,欺世盗名。新莽末年,与三水属国羌胡起兵。更始政权建立后,征卢芳为骑都尉,命其镇抚安定以西。更始败亡后,被三水豪杰共立为上将军、西平王,并派使者与西羌、匈奴和亲。匈奴单于使名林王率数千骑迎卢芳兄弟入匈奴,立为汉帝。时五原人李兴、随昱,朔方人田飒,代郡人石鲔、闵堪,起兵自称将军。建武五年(29),李兴、闵堪迎卢芳入塞称帝,定都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关市西)占据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郡。后囝兴兄弟为卢芳所杀,田飒、桥扈以朔方、云中二郡投降汉朝。建武十二年,卢芳与其将军贾览共攻云中,随昱在九原反叛。卢芳仓悴弃辎重,与十余骑逃入匈奴。建武十六年,复入居高柳(今山西阳高县),派使者请降。光武帝乃封卢芳为代王赐缯二万匹,并诏卢芳明年正月来朝。此年冬天,卢芳入朝,至昌平(今北京昌平南),诏令停止前进。明年来朝,卢芳忧恐,复叛。被匈奴派兵迎至塞外。后十余年病死。
3. 公元后25年发生了什么?
公元25年群雄并起,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主要历史事件:
赤眉军与更始帝军火并
淮阳王更始三年正月(25),赤眉军徐宣、樊崇两部会师于弘家(今湖南灵宝北)枯枞山下,与更始政权讨难将军苏茂展开激战,苏茂军大败。赤眉军队伍迅速壮大,以万人为一营,其编三十营。同年三月,又与更始政权丞相李松军战于弘农务乡。李松军大败,战死三万余人。赤眉军随即进军至湖(即湖县,今陕西潼关以东)。
刘秀称帝
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新莽地皇三年(22)与其兄刘縯在舂陵起兵,众约七八千人。不久,与平林、下江农民合兵。次年,共同拥立刘玄为更始帝,刘秀任更始政权太常、偏将军。昆阳之战中,刘秀突围召集援兵大败新莽军队,立有大功。淮阳王更始二年(24),消灭据邯郸称帝的王郎,被封为萧王。同年秋天,击降并收编黄河以北地区的铜马、高湖、重连等部农民军,实力大大扩充,众至数十万。随即南下击破赤眉军别部及青犊、上江、铁胫等部农民军,并消灭更始政权驻守河北的谢躬军。又派邓禹西征,乘赤眉军和更始帝军激战之机,从中渔利。更始三年(25)正月,刘秀留寇恂、冯异等据守河内与更始政权留守洛阳的朱鲔相持,亲率大军北征,击溃尤来、大枪、五幡等部农民军。四月,回军南下。六月至鄗(今河北柏乡固城店),即皇帝位,建元建武。七月,派兵围攻洛阳,十月招降洛阳守将朱鲔,遂定都洛阳,建立了东汉王朝。
赤眉军立刘盆子为帝
刘盆子是城阳景王刘章的后裔。祖父刘宪,元帝时(前48—前33)土封为式侯,父亲赵萌又继承封爵。新莽时封国废除,刘盆子就成为平民。赤眉军过式时,刘盆子与其兄刘恭、刘茂被掠入军中。盆子派给右校卒中刘侠卿放牛。淮阳王更始三年(25)二月,赤眉军进军长安,军中巫师经常祀祠城阳景王,并宣扬城阳景王后代当为天子。方阳因怨恨更始帝杀其兄方望,也乘机劝樊另立刘氏宗室,以与更始政权抗衡。此年六月,赤眉军至郑(今陕西华县),樊崇在军中访求城阳景王后代,共得七十多人,其中刘盆子与其兄刘茂和前西安侯刘孝亲缘关系最近。樊崇等人商议,以古天子将兵称上将军,于是制作符竿,上写“上将军”三字,与无字符一并放在竹筒内;又设坛场祠城阳景王,请刘盆子三人抽符。刘盆子年纪最小,最后抽得有字符,诸将皆称臣叩拜,遂立为帝,号建世元年。盆子时年十五岁,散发跣足见众人叩拜顿时惊惶失措;做了皇帝后也仍然和牧童一起放牛玩耍。
赤眉军入长安
建武元年(25)七月,赤眉军立刘盆子为帝,建立政权。九月到达高陵(今陕西高陵),更始将领王匡、张卬归降,联兵攻破长安。更始帝刘玄单骑脱逃,后请降。赤眉军赦刘玄,封为畏威侯,后改封长沙王。十二月,赤眉部将谢禄缢杀刘玄。赤眉军攻占长安生,附近属县和地方势力遣使贡献,遭到赤眉兵卒的劫夺,民多次遭到暴掠。赤眉军诸将领骄横自满,目光短浅,对部众不加约束,以致公卿大会上大臣互相辩斗,兵众随意入宫抢酒肉吃,杀了一百多人才得以平息。建武二年正月,刘盆子对赤眉军的现状承担了责任, 樊崇等诸将闭营自守,恢复了长安秩序,百姓也纷纷回到长安。不久,士兵又抢掠如故。属县和地方势力据地自保。不久城中粮尽,赤眉军只好收载珍宝,火烧宫室,市里,退出长安,引兵西入安定(今甘肃固原)、北地(今甘肃庆阳北一带)活动。
刘永称帝
刘永,梁郡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梁孝王刘武八世孙。他元23年更始政权建立后,刘永至洛阳投奔更始帝,被封为梁王,以睢阳为都城。后闻更始政乱,遂起兵。以其弟刘防为辅国大将军,刘防弟少公为御史大夫,招沛(今江苏沛县)人周建等豪杰为将帅,先后攻下济阴、山阳、沛、楚、淮阳、汝南等二十八城。遣使 西防农民军将领佼强为横行将军,拜割据东海郡(今江苏省境内)的董宪为翼汉大将军,割据刘地的张步为辅汉大将军,联兵割据东方。等到建武元年(25)十一月,刘永又自称天子于睢阳。
匈奴立卢芳为帝
卢芳字君期,安定三水(今宁夏同心东)人。新莽时,诈称汉武帝曾孙刘文伯,欺世盗名。新莽末年,与三水属国羌胡起兵。更始政权建立后,征卢芳为骑都尉,命其镇抚安定以西。更始败亡后,被三水豪杰共立为上将军、西平王,并派使者与西羌、匈奴和亲。匈奴单于使名林王率数千骑迎卢芳兄弟入匈奴,立为汉帝。时五原人李兴、随昱,朔方人田飒,代郡人石鲔、闵堪,起兵自称将军。建武五年(29),李兴、闵堪迎卢芳入塞称帝,定都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关市西)占据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郡。后囝兴兄弟为卢芳所杀,田飒、桥扈以朔方、云中二郡投降汉朝。建武十二年,卢芳与其将军贾览共攻云中,随昱在九原反叛。卢芳仓悴弃辎重,与十余骑逃入匈奴。建武十六年,复入居高柳(今山西阳高县),派使者请降。光武帝乃封卢芳为代王赐缯二万匹,并诏卢芳明年正月来朝。此年冬天,卢芳入朝,至昌平(今北京昌平南),诏令停止前进。明年来朝,卢芳忧恐,复叛。被匈奴派兵迎至塞外。后十余年病死。
4. 公元后25年发生了什么?
公元25年群雄并起,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主要历史事件:
赤眉军与更始帝军火并
淮阳王更始三年正月(25),赤眉军徐宣、樊崇两部会师于弘家(今湖南灵宝北)枯枞山下,与更始政权讨难将军苏茂展开激战,苏茂军大败。赤眉军队伍迅速壮大,以万人为一营,其编三十营。同年三月,又与更始政权丞相李松军战于弘农务乡。李松军大败,战死三万余人。赤眉军随即进军至湖(即湖县,今陕西潼关以东)。
刘秀称帝
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新莽地皇三年(22)与其兄刘縯在舂陵起兵,众约七八千人。不久,与平林、下江农民合兵。次年,共同拥立刘玄为更始帝,刘秀任更始政权太常、偏将军。昆阳之战中,刘秀突围召集援兵大败新莽军队,立有大功。淮阳王更始二年(24),消灭据邯郸称帝的王郎,被封为萧王。同年秋天,击降并收编黄河以北地区的铜马、高湖、重连等部农民军,实力大大扩充,众至数十万。随即南下击破赤眉军别部及青犊、上江、铁胫等部农民军,并消灭更始政权驻守河北的谢躬军。又派邓禹西征,乘赤眉军和更始帝军激战之机,从中渔利。更始三年(25)正月,刘秀留寇恂、冯异等据守河内与更始政权留守洛阳的朱鲔相持,亲率大军北征,击溃尤来、大枪、五幡等部农民军。四月,回军南下。六月至鄗(今河北柏乡固城店),即皇帝位,建元建武。七月,派兵围攻洛阳,十月招降洛阳守将朱鲔,遂定都洛阳,建立了东汉王朝。
赤眉军立刘盆子为帝
刘盆子是城阳景王刘章的后裔。祖父刘宪,元帝时(前48—前33)土封为式侯,父亲赵萌又继承封爵。新莽时封国废除,刘盆子就成为平民。赤眉军过式时,刘盆子与其兄刘恭、刘茂被掠入军中。盆子派给右校卒中刘侠卿放牛。淮阳王更始三年(25)二月,赤眉军进军长安,军中巫师经常祀祠城阳景王,并宣扬城阳景王后代当为天子。方阳因怨恨更始帝杀其兄方望,也乘机劝樊另立刘氏宗室,以与更始政权抗衡。此年六月,赤眉军至郑(今陕西华县),樊崇在军中访求城阳景王后代,共得七十多人,其中刘盆子与其兄刘茂和前西安侯刘孝亲缘关系最近。樊崇等人商议,以古天子将兵称上将军,于是制作符竿,上写“上将军”三字,与无字符一并放在竹筒内;又设坛场祠城阳景王,请刘盆子三人抽符。刘盆子年纪最小,最后抽得有字符,诸将皆称臣叩拜,遂立为帝,号建世元年。盆子时年十五岁,散发跣足见众人叩拜顿时惊惶失措;做了皇帝后也仍然和牧童一起放牛玩耍。
赤眉军入长安
建武元年(25)七月,赤眉军立刘盆子为帝,建立政权。九月到达高陵(今陕西高陵),更始将领王匡、张卬归降,联兵攻破长安。更始帝刘玄单骑脱逃,后请降。赤眉军赦刘玄,封为畏威侯,后改封长沙王。十二月,赤眉部将谢禄缢杀刘玄。赤眉军攻占长安生,附近属县和地方势力遣使贡献,遭到赤眉兵卒的劫夺,民多次遭到暴掠。赤眉军诸将领骄横自满,目光短浅,对部众不加约束,以致公卿大会上大臣互相辩斗,兵众随意入宫抢酒肉吃,杀了一百多人才得以平息。建武二年正月,刘盆子对赤眉军的现状承担了责任, 樊崇等诸将闭营自守,恢复了长安秩序,百姓也纷纷回到长安。不久,士兵又抢掠如故。属县和地方势力据地自保。不久城中粮尽,赤眉军只好收载珍宝,火烧宫室,市里,退出长安,引兵西入安定(今甘肃固原)、北地(今甘肃庆阳北一带)活动。
刘永称帝
刘永,梁郡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梁孝王刘武八世孙。他元23年更始政权建立后,刘永至洛阳投奔更始帝,被封为梁王,以睢阳为都城。后闻更始政乱,遂起兵。以其弟刘防为辅国大将军,刘防弟少公为御史大夫,招沛(今江苏沛县)人周建等豪杰为将帅,先后攻下济阴、山阳、沛、楚、淮阳、汝南等二十八城。遣使 西防农民军将领佼强为横行将军,拜割据东海郡(今江苏省境内)的董宪为翼汉大将军,割据刘地的张步为辅汉大将军,联兵割据东方。等到建武元年(25)十一月,刘永又自称天子于睢阳。
匈奴立卢芳为帝
卢芳字君期,安定三水(今宁夏同心东)人。新莽时,诈称汉武帝曾孙刘文伯,欺世盗名。新莽末年,与三水属国羌胡起兵。更始政权建立后,征卢芳为骑都尉,命其镇抚安定以西。更始败亡后,被三水豪杰共立为上将军、西平王,并派使者与西羌、匈奴和亲。匈奴单于使名林王率数千骑迎卢芳兄弟入匈奴,立为汉帝。时五原人李兴、随昱,朔方人田飒,代郡人石鲔、闵堪,起兵自称将军。建武五年(29),李兴、闵堪迎卢芳入塞称帝,定都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关市西)占据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郡。后囝兴兄弟为卢芳所杀,田飒、桥扈以朔方、云中二郡投降汉朝。建武十二年,卢芳与其将军贾览共攻云中,随昱在九原反叛。卢芳仓悴弃辎重,与十余骑逃入匈奴。建武十六年,复入居高柳(今山西阳高县),派使者请降。光武帝乃封卢芳为代王赐缯二万匹,并诏卢芳明年正月来朝。此年冬天,卢芳入朝,至昌平(今北京昌平南),诏令停止前进。明年来朝,卢芳忧恐,复叛。被匈奴派兵迎至塞外。后十余年病死。
5. 赵尔丰的家族成员?
1. 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赵胜家族,战国时强宗大族。赵胜(?-前251),战国时赵国公子。平原君。赵武灵王赵雍之子,赵惠文王赵何之弟。有子孙赵代等。其后竟与赵俱亡。2. 马服(今河北邯郸市西北)赵奢家族,战国时军功世家。赵奢,以功封马服君。其子赵括(?-前260),善纸上谈兵。其后为马服氏,进而演为马姓。3. 苍梧(今广西梧州)赵光家族,秦汉时官宦世家。赵光,南越苍梧王,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封随桃侯。其子赵昌乐。赵光玄孙赵放。三者皆为随桃侯。4. 涿郡蠡吾(今河北肃宁)赵广汉家族,汉代名宦世家。赵广汉(?-前67),守京兆尹,其孙赵贡,其后代有名人,宋朝宗室自称为赵广汉之后。5. 新息(今河南息县)赵临家族,西汉豪门右族。赵临(?-前11),长女赵飞燕,次女昭仪,二子赵欣、赵钦,后徒家辽西。6. 平陵(今湖北均县)赵长年家族,西汉官宦世家。赵长年(?-前51),史记中的“赵成”。二子,赵欣、赵何齐。孙赵牧。7. 南阳宛(今河南南阳)赵憙家族,东汉官宦世家。赵憙(前4-80),长子赵代(或叫赵世),孙赵直,曾孙赵淑。8. 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赵岐家族,东汉名宦世家。赵岐,兄赵袭,族人赵息。9. 四川成都赵典家族,东汉文化世家。赵典,父赵戒,兄子赵谦、赵温。10. 安徽宿县东赵孝家族,东汉名宦世家。赵孝,父赵普,弟赵礼。11. 真定(今河北正定)赵云家族,三国武将世家。赵云,居四川成都府红花巷内。子赵统、赵广。12. 淮南(今安徽当涂)赵诱家族,两晋军功世家。赵诱,子赵龚、赵胤。13. 下邳(今江苏睢宁)赵伦之家族,南北朝隋唐官宦世家。汉丞相赵周后代。赵彪-赵裔-赵伦之。赵伦之姐姐赵安宗嫁刘翘,生刘裕(宋武帝)。赵伦之-赵伯符-赵倩。赵伦之七世孙赵绰-赵进、赵瑰。14. 山东平原赵彦深家族,南北朝隋唐官宦世家。原籍南阳赵氏,东汉太傅赵憙后代,赵彦深高祖父赵难北魏时任清河(后改名平原)太守,以后定居在此。赵彦深,本名赵隐,字彦深,北齐宰相。父亲赵奉伯。七子,赵元将、赵仲将、赵叔将、赵公方。赵元将-赵义纲。赵叔将-赵尹平。赵公方-赵仁溥、赵义高。15. 甘肃酒泉赵才家族,南北朝隋唐军功世家。赵愧-赵寿-赵才-赵道兴-赵文皎-赵玄俊-赵怀进。16. 河东(山西永济)赵君煦家族,隋唐官宦世家。天水赵氏分支。赵显和-赵世立-赵君煦-赵徽-赵睿冲-赵良器、赵良弼。赵良器,六子,赵密、赵扈、赵薰、赵复、赵纵、赵衮。赵良弼,三子,赵永、赵陕、赵潍。赵复,二子,赵元阳、赵真长,孙赵鲁,等五人。赵君煦,兄孙赵珍-赵匡、赵赞。17. 冀州(今河北冀县)赵捐家族,唐代文化世家。赵捐-赵博光、赵博宣、赵博文。18. 汲郡(今河南汲县)赵元亮家族,唐代官宦世家。原籍河南河间县。赵元亮-赵广微、赵需。19. 剑川(今云南大理北)赵善政家族,五代白族贵族世家。赵善政后事不明。20. 蔡州(今河南新蔡)赵德堙家族,唐五代军功世家。赵德堙-赵匡凝、赵匡明。子孙后居成都。21. 陕西华阴赵莹家族,五代官宦世家。赵溥-赵孺-赵居晦-赵莹-赵易则、赵易从。22. 秦州(今甘肃天水)赵延义家族,五代方术世家。赵省躬-赵师古-赵温珪-赵延义23. 涿州(今河北涿县)赵在礼家族赵景裕-赵士廉-赵元德-赵在礼,孙赵延勋。24. 幽州(今北京)赵德钧家族,五代宋军功世家。赵德钧,本名赵行实,义子赵延寿(本姓刘,父刘邧)-赵赞(原名赵美)。25. 真定(今河北正定)赵晁家族,五代宋军功世家。赵晁-赵延溥-赵承彬-赵咸一、赵咸熙。26. 范阳(今河北涿县)赵上交家族,五代宋官宦世家。赵光邺-赵简章-赵上交(894-961)-赵晙、赵“日严”(日+严)。27. 怀戎(今河北怀来)赵逢家族,五代宋军功世家。赵崇-赵逢-赵极。28. 河南洛阳赵安仁家族,五代宋文化世家。赵武-孙子是赵孚-赵安仁,字乐道,三子,赵温瑜、赵良规-赵尚宽。赵良规-赵君锡。29. 顿丘(今河南浚县)赵延进家族,五代宋军功世家。赵珲-赵延进-赵昂。30. 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赵邻几家族,宋代耕读世家。赵邻几-赵东之。31. 河南洛阳赵普家族,宋代豪门右族。原籍幽州蓟(今河北蓟县),因后唐幽州大帅赵德钧连年用兵,不堪其苦,赵迥举族迁到常山(今河北正定县),后又迁到洛阳(922-992)。赵冀-赵全宝-赵迥-赵普-赵承宗、赵承煦。赵普弟二人,赵固、赵安易(930-1005)。赵安易-赵承庆-赵从政。32. 山东乐陵赵镕家族,宋代官宦世家。赵镕(944-1000)-赵忠辅、赵忠愿、赵忠厚。33. 湖南衡山赵方家族,宋代军功世家。赵士羊-孙赵棠-赵方-赵董、赵疑、赵范、赵葵。赵方孙赵淮为赵葵从子。34. 汾州(今山西)孝义赵昌言家族,宋代名宦世家。赵睿-赵昌言35. 德州平原(今山东邹平县北)赵自化家族,宋代名医世家。赵自化,高祖赵常,父赵知岩,兄赵自正。36. 解州闻喜(今山西闻喜)赵鼎家族,宋代官宦世家。赵鼎-赵汾。37. 饶州余干(今江西余干)赵汝愚家族,宋代皇族的一支。赵汝愚,赵元佐七世孙。太宗派。父赵善应,子九人,长子赵崇宪、次赵崇度。赵崇宪-赵必愿。曾孙赵良淳。38. 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赵捈易澹蚊鞴倩率兰摇U話,字阅道(1007-1084)-赵屼-赵云。其后有一支迁居到浙江兰溪。赵年-赵晨-赵贤-赵志皋,字汝迈-赵凤梧。39. 凤翔周至(今陕西周至)赵瞻家族,宋代文化世家。原籍亳州永城。赵刚-赵瞻(1010-1082)-赵孝谌、赵献诚、不详、赵彦诒。40. (益都)赵氏(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区)赵平家族家风:严守礼教,诗书传家。北宋靖康年间,为避乱,迁蒙阴。始祖赵平,明永乐初年再迁益都的颜神镇。赵平-赵彦名-赵廷杰(南赵分支)、赵廷毅(北赵分支)。赵廷毅-赵课-赵振业-赵继美、赵双美、赵济美、赵进美、赵元美。赵进美(1620-1692)。赵继美-赵作肃。赵双美-赵作肱-赵执信(1662-1744)、赵执谷、赵执蒲、赵执黄、赵执绥。赵进美-赵作谋、赵作耳。赵元美-赵作羹。赵执信-赵愚、赵戆、赵“孙[心底]”、赵念、赵勰、赵庆。赵执信孙九人,曾孙八人。后人还有赵吉。41. 浙江嘉兴赵泊泽家族,宋代皇族的一支。赵泊泽(1133-1218),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赵世鸿-赵令睹-赵子裕-赵泊浩、赵泊汶、赵泊泽、赵泊浚。宋史记载,赵泊泽-赵师边、赵师然、赵师膳;但《赵泊泽墓志》明确记载:赵泊泽子男一人,师边。孙二人,赵希励、赵希扐-赵与侵。42. 明州(今浙江宁波)赵善湘家族,宋代皇族的一支。赵善湘,赵允让五世孙,父赵不陋。赵善湘子四人,赵汝櫄、 赵汝榟、赵汝榗、赵汝楳。43. 浙江东阳赵公藻家族,宋代皇族的一支。明代东阳四大姓之一为赵,清代东阳十大姓之一。赵公藻,赵廷美之后。其后赵与调、赵与淮、赵若恢。赵若恢家族迁城内。赵若恢之孙赵希德迁东阳巍山。后人,赵贤意,赵忠浩,赵祖鹏,赵明锋,赵睿荣,赵睿雍。同治初年,又有一支赵氏宗室,迁东阳降祥头,其祖为赵世将,随高宗赵构南渡,赐地于浙江永康,该家族迁东阳后使赵氏成为东阳十大姓之首。44. 冠氏(今山东冠县)赵天锡家族,元代军功世家。赵天锡,父赵林。六子,其中之一为赵贲亨。45. 临桃(今甘肃珉县)赵阿哥潘家族,元代藏族赵氏望族。赵巴命-阿哥昌-赵阿哥潘-赵重喜-赵官卓-赵德寿。46. 山东济南赵受益家族,元代文化世家赵受益(1235-1293),祖赵友,父赵成,世居青州西流河之南蔡家里。金末为避兵难,赵成举族迁济南。47. 蔚州(今河北蔚县)赵瑨家族,元代官宦世家赵瑨,父赵昆,兄赵珪,子赵秉温,孙赵惠。48. 山东成武赵昶家族,元代地方望族。南宋皇室赵氏后代。赵昶,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代孙东靖王之子。元初,姐弟三人为避元兵追杀,各自逃命。其兄赵旭,流落禹城。赵昶随其姐逃到成武境郜城集落户隐迹,以国号为姓,称宋昶,县内宋氏超过万人。宋氏族人皆称“赵宋一家”49. 颖川(今河南许昌)赵宏伟家族,元代官宦世家。赵宏伟(1282-1326),二子,赵思恭、思敬,孙赵琏、赵琬。50. 管城(今河南郑州)赵毓家族,元代名门望族。原籍唐州(今河南泌县),赵毓父赵福始迁至管城。长兄赵瑞,次兄赵选。51. 河北赞皇赵良弼家族,元代女真族赵氏望族。赵良弼(1216-1286),女真人,兄赵良贵-赵谠,从兄赵良材。子赵训。52. 山西怀仁赵璧家族,元代官宦世家。赵璧(1219-1276),二子,赵仁荣、仁恭。孙赵崇、赵弘。53. 永平府惠州赵炳家族和迁安赵胜家族,元代军功世家。赵炳,父赵弘。子六,仁显、仁表、仁荣、仁旭、仁举、兴轨。明代军功世家。赵胜,史称系出汉朝赵充国后代,世居河朔。至伯父赵赤(无嗣)和父亲赵再兴,于明初始徙家永平之迁安。两者同为一个家族,明惠州省入迁安,地处迁西。54. 上海乌泥泾镇赵如珪家族,元代著名耕读世家。赵如珪-赵庭芝。55. 四川成都赵世延家族,元代蒙古族赵氏望族。赵世延(1260-1336),曾祖“黑旦”公,祖父按竺迩,父赵黑梓。五子,三人知名,野峻台、月鲁、伯忽。56. 黄县(今山东烟台龙口)赵永福家族,元明地方望族。该家族原籍山东掖县,因避金兵,赵永福举家徙居此地。四子,赵仲礼、赵仲良、赵仲安、赵仲仁。后分东、西两支。57. 山阴(今浙江绍兴)赵俶家族,明代文化世家。赵俶-赵圭玉。58. 浙江余姚赵锦家族,明代官宦世家。赵锦,燕王德昭之后。南宋初年南迁余姚。赵玫-赵呙-赵埙-赵锦。59. 豪州(今安徽凤阳)赵德胜家族,明代军功世家。赵德胜-赵睿,赵德胜父赵仁,有五子,赵均祥、赵德胜、赵鉴、赵端、赵裕。赵端-赵麟-赵本-赵辅-赵承庆,赵承庆四传至玄孙赵光远。60. 益都(今山东青州)赵秉忠家族,明代文化世家。赵秉忠(1575-1627),族谱记载:“赵氏始祖赵谨,蓟州枣强县人,因花马州军兵作乱,兄弟偕逃,避居山东。一托足于临”月局“县之行山,一栖于益都县之郑母(村)”。父亲赵喜,第十四代孙赵焕斌把状元卷献给国家。61. 江苏常熟赵用贤家族,明代文化世家。其先世为宋宗室简国公赵仲谈-赵士鹏,守江阴军。十传至赵实,赘于常熟钱氏,遂家常熟,赵实-赵玭-赵承谦-赵用贤-长子赵琦美,赵用贤孙赵士春、赵士锦。62. 高邑(今河北元氏)赵南星家族,明代名宦世家。赵南星-赵清衡。63. 广州番禺赵介家族,明代文化世家。赵介-赵洁、赵绚、赵释、赵纯。64. 汝阳(今河南汝南)赵好德家族,明代官宦世家。赵好德-赵毅。65. 德化(今江西九江)赵光捈易澹鞔倩率兰摇U栽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