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交易印花税的扣缴义务人是谁
证券交易印花税的扣缴义务人是谁
法律主观:
何谓印花税 印花税的定义 以经济活动中签立的各种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帐簿、权利许可证照等应税凭证文件为对象所课渗核征的税。印花税由纳税人按规定应税的比例和定额自行购买并粘贴印花,即完成纳税义务。 证券交易印花税,是从普通印花税中发展而来的,属于行为税类,根据一笔股票交易成交金额对买卖双方同时计征,基本税率为0.4%,基金和债券不征收印花税。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领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所列举凭证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规定缴纳印花税。 应纳税凭证: (1)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技术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 (2)产权转移书据; (3)营业账簿; (4)权利、许可证照; (5)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 印花税税目税率表 税目 范围 税率 纳税义务人 1购销合同 包括供应、预购、采购、购销结合及协作、调剂、补偿、易货等合同 按购销金额万分之三贴花 立合同人 2加工承揽合同 包括加工、定作、修缮、修理、印刷、广告、测绘、测试等合同 按加工或承揽收入万分之五贴花 立合同人 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 包括勘察、设计合同 按收取费用万分之五贴花 立合同人 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 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 按承包金额万分之三贴花 立合同人 5财产租赁合同 包括租赁房屋、船舶、飞机、机动车辆、机械、器具、设备等合同 按租赁金额千分之一贴花。税额不足一元的,按一元贴花 立合同人 6货物运输合同 包括民用航空运输、铁路运输、海上运输、内河运输、公路运输和联运合同 按运输费用万分之五贴花 立合同人 单据作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贴花 7仓储保管合同 包括仓储、保管合同 按仓储保管费用千分之一贴花 立合同人 仓单或栈单作为合同使丛烂掘用的,按合同贴花 8借款合同 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和借款人(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 按借款金额万分之零点五贴花 立合同人 单据作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贴花 9财产保险合同 包括财产、责任、保证、信用等保险合同 按保险费收入千分之一贴花 立合同人 单据作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贴花 10技术合同 包括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等合同 按所载金额万分之三贴花 立合同人 11产权转移书据 包括财产所有权和版权、商标专用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等转移书据 按所载金额万分之五贴花 12营业帐簿 生产、经营用帐册 记载资金的帐簿,按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的合计金额万分之五贴花。 立帐簿人 13权利、许可证照 包括政府部门发给的房屋产权证、工商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专利证、土地使用证 其他帐簿按件贴花五元 其他规定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的应税经济凭证所征收的一种税。1988年8月,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于同年10月1日起恢复征收。 印花税的特点 1、兼有凭证税和行为税性质; 2、征收范围广泛; 3、税收负担比较轻; 4、由纳税人自行完成纳税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领受本条例所列举凭证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1、立合同人,2、立账簿人,3、立据人,4、领受人。 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印花税根据不同征税项目,分别实行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两种征收方式。 (一)从价计税情况下计税依据的确定。1、各类经济合同,以合历判同上记载的金额、收入或费用为计税依据;2、产权转移书据以书据中所载的金额为计税依据;3、记载资金的营业账簿,以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两项合计的金额为计税依据。 (二)从量计税情况下计税依据的确定。实行从量计税的其他营业账簿和权利、许可证照,以计税数量为计税依据。 印花税的税率 现行印花税采用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两种税率。 比例税率有五档,即千分之1、千分之4、万分之5、万分之3和万分之0.5。 适用定额税率的是权利许可证照和营业账簿税目中的其他账簿,单位税额均为每件伍元。 具体请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中的印花税税目税率表 应纳税额的计算 按比例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的方法应纳税额=计税金额×适用税率 按定额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的方法应纳税额=凭证数量×单位税额
2021工行券商牌照发放时间?
正在研究,并没有正式实施。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在3月6日召开的例会上回应证监会将向国有四大行发放券商牌照一事,称:证监会正在研究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申请券商牌照的制度和配套安排,相关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公布实施尚无明确时间表。
市场传闻称,证监会将向银行发放证券牌照,优先考虑工商银行[-1.33% 资金 研报]、农业银行[-0.32% 资金 研报]、中国银行[-0.77% 资金 研报]、建设银行[-0.37% 资金研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且试点工作已进行,最快在两会前后公告实施。不过,这一传闻很快被四大行否认,均表示“不知情、未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