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乌龙指事件让公司罚了多少钱?
光大乌龙指事件让公司罚了多少钱?
光大证券(601788)因816事件被处罚5.23亿元
光大证券11月14日公告,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因816事件涉嫌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共计被处罚5.23亿元。相关4位责任人每人罚款60万元,并予以市场禁入,董秘则被处罚20万元。
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对公司内幕交易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审理,并依法向光大证券、徐浩明、杨赤忠、沈诗光、杨剑波告知了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当事人脊乎均提交了书面陈述、申辩材料,未要求听证。本案现已调查、审理终结。经查明,根据《证券法》第七十五条第二款第(八)项和《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八十二条第(十一)项的规定,光大证券在进行ETF套利交易时,因程序错误,其所使用的策略交易系统以234亿元的巨量资金申购180ETF成份股,实际成交72.7亿元为内幕信息。光大证券2013年8月16日下午将所持股票转换为180ETF和50ETF并卖出的行为和2013年8月16日下午卖出股指期货空头合约IF1309、IF1312共计6,240张的行为,构成《证券法》第二百零二条和《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七十条所述内幕交易行为。徐浩明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杨赤忠、沈诗光、杨剑波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根据《证券法》第二百零二条和《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七十条的规定,中国证监会决定:1、没收光大证券ETF内幕交易违法所得13,070,806.63元,并处以违法所得5倍的罚款;没收光大证券股指期货内幕交易违法所得74,143,471.45元,并处以违法所得5倍的罚款。
上述两项罚没款共计523,285,668.48元。
对光大证券ETF内幕交易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徐浩明、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杨赤忠、沈诗光、杨剑波给予警告嫌薯,分别处以30万元罚款;对光大证券股指期货内幕交易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徐浩明、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杨赤忠、沈诗光、杨剑波给予警告,分别处樱者悉以30万元罚款。上述两项罚款每人合计60万元。
另外,中国证监会下发《市场禁入决定书》,决定内幕交易行为相关责任人徐浩明、杨赤忠、沈诗光、杨剑波为终身证券市场禁入者、期货市场禁止进入者。中国证监会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对时任董事会秘书梅键的信息误导行为,责令改正,并处以20万元罚款。
5.23亿元。
请问各位大侠,有没有关于纺织行业的案例 啊?
纺织行业的两极分化愈来愈严重!
今年纺织行业一季报公布,大部分公司盈利同比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在罗莱家纺上看到,在原料及用工成本大幅上升的背景下,涨价也已成为纺织服装行业的一个关键词,而提价能力的不同也决定着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在未来高成本时代,行业内两极分化的趋势会更加明显,具有品牌、渠道、产品及综合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将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业绩也将稳步提升。
首先、今年一季度纺织服装出口金额大幅增长超出预期。海关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486.27亿美元,同比增长23.96%。其中,纺织品出口201.65亿美元,同比增长32.71%,服装及其附件出口284.61亿美元,同比增长18.42%。业界认为,在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环境下,国内出口企业纷纷提高出口产品价格,出口产品价格每月环比均在不断提高,幅度在5%-10%左右,致使出口金额也大幅度增长。Wind数据统计正早显示,截至4月27日,申银万国纺织服装行业已有54家上市公司公布2011年度一季报,超过七成公司盈利同比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仅有4家公司净利润亏损,另有10家公司业绩同比出现下滑。净利润同比增幅在50%以上的公司则有19家。一季报显示,在国内外经济均明显复苏的背景下,无论是出口还是内需市场都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也给纺织服装行业营造了良好的运营环境,行业向好态势在未来一段时间有望继续保持。同时,内销市场也不甘落后。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总额达2014亿元,同比增长22.3%,增速大大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的增速,既显示出内需市场旺盛的需求和活力,又标志着行业中中大型企业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加强。由于国内外纺织市场需求回暖,公司产品价格同比上涨、毛利率上升、同比基数低等原因,常山股份(000158,股吧)(000158)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81倍,公司同时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1600万元-20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9.61%-149.51%。原料及用工成本的上升成为目前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主要压力,而一些具有规模、质量、研发和产业链配套等综合竞争力的企业的成本转嫁能力也超过了市场预期。老牌纺织企业鲁泰(000726)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净利润达到2亿元,同比增长40.17%。公司销售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主导产品面料和衬衣销量的增加以及产品价格的提升,其中价格的提升作用对一季度影响更大。
其次、由于不少纺织服装企业都是依订单生产,从一些品牌企业的春夏订货会情况来看,订单同比增速都基本在30%以上,业界因此预计2011年纺织服装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速可能超过40%。不过,日益走高的CPI对于大众纺织服装的消费也有一定的挤出效应。申银万举芹雀国证券王立平表示,在今年CPI较高背景下,由于成本上涨带动产品价格上涨,国内整体服装零售终端的销量增长不会很大。在此背景下,更看好提价能力强、单价高、客户对价格较不敏感的中高端商务休闲男装和家纺,这些企业盈利的增长更多靠提价带来毛利率的上升。在出口方面,光大证券(601788,股吧)李捷认为,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双重影响以及中国庞大的外贸基数下,继续扩展原有市场空间面临天花板问题,预计2011年纺织出口增速将降至10%-15%左右,提价将成为出口增长的主要拉动者。2011年原材料及人工费的大幅上涨等不利因素将使行业中企业出现两极分化态势,订单向大企业集中使得龙头企业更看重订单质量,而更多的中首薯、小企业或将退出市场竞争。高成本时代,纺织产业结构调整也成为必然,优势资源将加速向大企业流动。据罗莱家纺上的文章了解到行业内具有一定品牌优势、渠道优势、产品优势的龙头企业将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