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下调外汇存款(定期存款利率下调的原因?)
1. 定期存款利率下调的原因?
一是顺应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要求
2015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放开了对存款利率的行政性管制,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简称利率自律机制)成员在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内自主确定存款利率水平。
2021年6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形成方式,由存款基准利率乘以一定倍数形成,改为加上一定基点确定。
2022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这一机制的建立,可促进银行跟踪市场利率变化,提升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能力,维护存款市场良性竞争秩序。
2022年4月下旬,工农中建交邮储等国有银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均已下调了其 1 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部分地方法人机构也相应作出下调。5月部分地方性中小银行跟随下调了长期存款利率。
2022年9月,主要银行又根据当时的市场变化,进一步主动下调了存款利率,其他银行也陆续跟进调整。
当时,大部分银行已经主动下调过存款利率。2023年以来的存款利率下调主要是上次没有调整的中小银行补充下调,也有一些银行是在春节前后存款利率上调后的回调。
2023年4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增加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情况(扣分项)”。其中明确,若银行各关键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季度月均值较上年第二季度月均值调整幅度低于合意调整幅度的,在“定价行为”得分(总分100分)基础上扣分。
《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将“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情况”纳入考核,成为推动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的因素之一。
二是净息差收窄背景下银行通过调降存款利率来稳定净息差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呈逐季下降之势,2022年第四季度净息差为1.91%,同比下降17个基点。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行的净息差下降14个基点,城商行净息差下降24个基点,农商行下降23个基点,降幅明显。
息差走势具有行业性、阶段性特征。从具体银行看,例如,2022年工商银行净利息差为1.73%,比2021年均下降19个基点。招商银行2023年一季度净利差2.18%,同比下降21个基点,环比下降8 个基点。
在银行净息差收窄的背景下 银行降低存款利率,有利于降低负债成本,延缓息差收窄压力,稳定净息差水平。
三是,从资金供给看,居民存款增长较快,推动存款利率下降
近年来我国居民存款增长较快,2022年以来存款增长较为明显,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2023年一季度我国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同比多增4.5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
在存款增加的同时,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4月26日,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银行存款增加是市场化行为,消费者综合考虑风险收益的匹配性,一部分理财产品转移到了存款上来。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4月20日表示,在市场利率整体已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根据市场供求变化,综合考虑自身经营情况,灵活调整存款利率,不同银行的调整幅度、节奏和时机自然就会有所差异,这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环境下的正常现象。
邹澜指出,通过自律机制协调,由大型银行根据市场条件变化率先调整存款利率,中小银行根据自身情况跟进和补充调整,保持与大型银行的存款利率差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障银行负债稳定性,保持合理息差,实现持续稳健经营,增强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和可持续性。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发挥好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维护好市场竞争秩序,为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利率环境
2. 定期存款利率下调的原因?
一是顺应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要求
2015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放开了对存款利率的行政性管制,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简称利率自律机制)成员在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内自主确定存款利率水平。
2021年6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形成方式,由存款基准利率乘以一定倍数形成,改为加上一定基点确定。
2022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这一机制的建立,可促进银行跟踪市场利率变化,提升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能力,维护存款市场良性竞争秩序。
2022年4月下旬,工农中建交邮储等国有银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均已下调了其 1 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部分地方法人机构也相应作出下调。5月部分地方性中小银行跟随下调了长期存款利率。
2022年9月,主要银行又根据当时的市场变化,进一步主动下调了存款利率,其他银行也陆续跟进调整。
当时,大部分银行已经主动下调过存款利率。2023年以来的存款利率下调主要是上次没有调整的中小银行补充下调,也有一些银行是在春节前后存款利率上调后的回调。
2023年4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增加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情况(扣分项)”。其中明确,若银行各关键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季度月均值较上年第二季度月均值调整幅度低于合意调整幅度的,在“定价行为”得分(总分100分)基础上扣分。
《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将“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情况”纳入考核,成为推动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的因素之一。
二是净息差收窄背景下银行通过调降存款利率来稳定净息差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呈逐季下降之势,2022年第四季度净息差为1.91%,同比下降17个基点。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行的净息差下降14个基点,城商行净息差下降24个基点,农商行下降23个基点,降幅明显。
息差走势具有行业性、阶段性特征。从具体银行看,例如,2022年工商银行净利息差为1.73%,比2021年均下降19个基点。招商银行2023年一季度净利差2.18%,同比下降21个基点,环比下降8 个基点。
在银行净息差收窄的背景下 银行降低存款利率,有利于降低负债成本,延缓息差收窄压力,稳定净息差水平。
三是,从资金供给看,居民存款增长较快,推动存款利率下降
近年来我国居民存款增长较快,2022年以来存款增长较为明显,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2023年一季度我国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同比多增4.5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
在存款增加的同时,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4月26日,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银行存款增加是市场化行为,消费者综合考虑风险收益的匹配性,一部分理财产品转移到了存款上来。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4月20日表示,在市场利率整体已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根据市场供求变化,综合考虑自身经营情况,灵活调整存款利率,不同银行的调整幅度、节奏和时机自然就会有所差异,这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环境下的正常现象。
邹澜指出,通过自律机制协调,由大型银行根据市场条件变化率先调整存款利率,中小银行根据自身情况跟进和补充调整,保持与大型银行的存款利率差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障银行负债稳定性,保持合理息差,实现持续稳健经营,增强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和可持续性。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发挥好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维护好市场竞争秩序,为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利率环境
3. 定期存款利率下调的原因?
一是顺应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要求
2015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放开了对存款利率的行政性管制,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简称利率自律机制)成员在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内自主确定存款利率水平。
2021年6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形成方式,由存款基准利率乘以一定倍数形成,改为加上一定基点确定。
2022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这一机制的建立,可促进银行跟踪市场利率变化,提升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能力,维护存款市场良性竞争秩序。
2022年4月下旬,工农中建交邮储等国有银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均已下调了其 1 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部分地方法人机构也相应作出下调。5月部分地方性中小银行跟随下调了长期存款利率。
2022年9月,主要银行又根据当时的市场变化,进一步主动下调了存款利率,其他银行也陆续跟进调整。
当时,大部分银行已经主动下调过存款利率。2023年以来的存款利率下调主要是上次没有调整的中小银行补充下调,也有一些银行是在春节前后存款利率上调后的回调。
2023年4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增加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情况(扣分项)”。其中明确,若银行各关键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季度月均值较上年第二季度月均值调整幅度低于合意调整幅度的,在“定价行为”得分(总分100分)基础上扣分。
《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将“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情况”纳入考核,成为推动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的因素之一。
二是净息差收窄背景下银行通过调降存款利率来稳定净息差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呈逐季下降之势,2022年第四季度净息差为1.91%,同比下降17个基点。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行的净息差下降14个基点,城商行净息差下降24个基点,农商行下降23个基点,降幅明显。
息差走势具有行业性、阶段性特征。从具体银行看,例如,2022年工商银行净利息差为1.73%,比2021年均下降19个基点。招商银行2023年一季度净利差2.18%,同比下降21个基点,环比下降8 个基点。
在银行净息差收窄的背景下 银行降低存款利率,有利于降低负债成本,延缓息差收窄压力,稳定净息差水平。
三是,从资金供给看,居民存款增长较快,推动存款利率下降
近年来我国居民存款增长较快,2022年以来存款增长较为明显,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2023年一季度我国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同比多增4.5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
在存款增加的同时,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4月26日,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银行存款增加是市场化行为,消费者综合考虑风险收益的匹配性,一部分理财产品转移到了存款上来。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4月20日表示,在市场利率整体已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根据市场供求变化,综合考虑自身经营情况,灵活调整存款利率,不同银行的调整幅度、节奏和时机自然就会有所差异,这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环境下的正常现象。
邹澜指出,通过自律机制协调,由大型银行根据市场条件变化率先调整存款利率,中小银行根据自身情况跟进和补充调整,保持与大型银行的存款利率差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障银行负债稳定性,保持合理息差,实现持续稳健经营,增强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和可持续性。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发挥好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维护好市场竞争秩序,为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利率环境
4. 定期存款利率下调的原因?
一是顺应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要求
2015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放开了对存款利率的行政性管制,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简称利率自律机制)成员在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内自主确定存款利率水平。
2021年6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形成方式,由存款基准利率乘以一定倍数形成,改为加上一定基点确定。
2022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这一机制的建立,可促进银行跟踪市场利率变化,提升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能力,维护存款市场良性竞争秩序。
2022年4月下旬,工农中建交邮储等国有银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均已下调了其 1 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部分地方法人机构也相应作出下调。5月部分地方性中小银行跟随下调了长期存款利率。
2022年9月,主要银行又根据当时的市场变化,进一步主动下调了存款利率,其他银行也陆续跟进调整。
当时,大部分银行已经主动下调过存款利率。2023年以来的存款利率下调主要是上次没有调整的中小银行补充下调,也有一些银行是在春节前后存款利率上调后的回调。
2023年4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增加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情况(扣分项)”。其中明确,若银行各关键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季度月均值较上年第二季度月均值调整幅度低于合意调整幅度的,在“定价行为”得分(总分100分)基础上扣分。
《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将“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情况”纳入考核,成为推动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的因素之一。
二是净息差收窄背景下银行通过调降存款利率来稳定净息差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呈逐季下降之势,2022年第四季度净息差为1.91%,同比下降17个基点。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行的净息差下降14个基点,城商行净息差下降24个基点,农商行下降23个基点,降幅明显。
息差走势具有行业性、阶段性特征。从具体银行看,例如,2022年工商银行净利息差为1.73%,比2021年均下降19个基点。招商银行2023年一季度净利差2.18%,同比下降21个基点,环比下降8 个基点。
在银行净息差收窄的背景下 银行降低存款利率,有利于降低负债成本,延缓息差收窄压力,稳定净息差水平。
三是,从资金供给看,居民存款增长较快,推动存款利率下降
近年来我国居民存款增长较快,2022年以来存款增长较为明显,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2023年一季度我国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同比多增4.5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
在存款增加的同时,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4月26日,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银行存款增加是市场化行为,消费者综合考虑风险收益的匹配性,一部分理财产品转移到了存款上来。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4月20日表示,在市场利率整体已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根据市场供求变化,综合考虑自身经营情况,灵活调整存款利率,不同银行的调整幅度、节奏和时机自然就会有所差异,这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环境下的正常现象。
邹澜指出,通过自律机制协调,由大型银行根据市场条件变化率先调整存款利率,中小银行根据自身情况跟进和补充调整,保持与大型银行的存款利率差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障银行负债稳定性,保持合理息差,实现持续稳健经营,增强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和可持续性。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发挥好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维护好市场竞争秩序,为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利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