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意义(为什么要保持适度的外汇储备?)
1. 为什么要保持适度的外汇储备?
来源:中国外汇
1979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外汇管理总局,拉开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此后的四十载,我国外汇管理部门牢牢把握时代要求和改革方向,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之路。1994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外汇储备由中央银行集中统一管理,国家外汇管理总局设立了专门负责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的机构,沿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道路稳步前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部门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等一系列高强度外部冲击的严峻考验,打造出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朝气蓬勃、有战斗力的储备经营队伍,实现了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迄今为止,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连续十三年位居世界首位,经营管理能力在央行资产管理者中处于领先位置。在国际资产管理机构中跻身一流,为支持我国改革开放、维护经济金融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积跬步,至千里,探索适应
大规模外汇储备资产管理的经营制度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突破万亿美元,稳居世界首位。国家外汇管理总局成立之初,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仅为1.67亿美元。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改革开放系列措施的实施,外汇储备规模快速增长。1994年至2014年,我国外汇储备年均增幅超过30%,并于2006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2014年6月外汇储备规模创下历史峰值3.99万亿美元,较1994年增长了180多倍,较1978年年末增长近2.4万倍。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高位回稳,在全球仍遥遥领先。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727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规模的近30%,超过排名第二的日本两倍以上。
坚持三级授权管理制度,培育一流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团队。随着外汇储备规模的增长,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制度也不断趋于完善。一方面,坚持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储备的集中统一管理,实行国务院、人民银行、外汇局三级授权管理制度,不仅保障了各项目标的有机协调,也为外汇储备在国际市场上持续高效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团队不断壮大,不但人才逐步聚集,管理模式也日臻完善,更是以稳健的经营业绩,树立了专业化、负责任的大国投资者形象,受到了国际市场和同业的高度认可和赞誉。2014年,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团队被国际专业期刊《亚洲投资者》评为“最佳央行投资者”和“最佳中国投资者”,2015年再次荣获《亚洲投资者》评选的“最佳机构投资者”大奖。正如该刊所言,“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出色表现,论证了其机制设计和人员管理的高水平”。
历风雨、敢担当,
做好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外汇储备是我国改革开放宏观经济政策成功的重要支柱。外汇储备与国家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贸易政策、投资政策等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密切相关。在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至2014年期间,在外资快速流入我国的情况下,外汇储备作为流入资金的“蓄水池”,在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维护经济金融稳定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转型升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窗口。
外汇储备是抵御外部冲击的关键防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调查显示,一方面,许多发达经济体在2008年后开始增加外汇储备规模,作为应对外汇市场压力和失灵的预防性措施;另一方面,能源和资源出口型新兴市场经济体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和汇率波动的冲击,因此更加重视外汇储备的作用。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外汇储备都是抵御外部冲击、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保障。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也曾在不同历史时期受到不同程度的外部冲击。而正是充足的外汇储备,极大增强了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和人民币的信心,为我国提升主权评级、抵御外部冲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国家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外汇储备是提升央行信用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是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内容,高峰时期曾占央行资产负债表的85%以上。多年来,我国通过对外汇储备的稳健经营,确保了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健康,为央行实施可持续货币政策、维护国内金融稳定、稳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抓业务、谋发展,
打造具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资产管理机构
坚持多元化、分散化的投资策略,有效提升全领域资产经营管理能力。我国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坚持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的原则,遵循市场规律,从长期、战略的角度出发,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分散化配置。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的货币和资产结构不断优化,全领域投资能力稳步提升,投资组合覆盖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货币,涉及国际金融市场主要的资产品种,取得了在不同货币和资产间此消彼长、互补平衡的分散化效果。
搭建多层次、市场化的投资基准体系,管理模式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大规模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是一个国际性难题。多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团队借鉴国际经验,立足实际、深入思考、积极求解,建立了以投资基准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模式,并围绕投资基准逐步形成了从资产配置、投资经营到交易清算、会计核算、业绩评估、管理监督的一整套投资管理体系。实践证明,这种经营管理模式能够适应我国大规模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需要,也有利于投资管理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的风险管理措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外汇储备始终将风险防范放在首位,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框架,增强风险识别、评估和管理能力,丰富和提高风险管理工具和手段,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多年来,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团队重视加强对重大风险事件的前瞻性分析和预警,对储备规模快速增长、高位回稳以及多轮经济周期和市场波动的挑战,灵活妥善地加以应对,不仅保持了外汇储备资产的总体安全和流动性,还实现了经营业绩的稳定增长。
推进高效率、信息化的管理体系建设,打造高水平运营服务机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团队着手搭建全球化经营平台,先后在新加坡、香港、伦敦、纽约、法兰克福等国际金融中心设立了驻外机构,实现了24小时全球不间断经营,大幅提升了外汇储备跨时区、跨市场的投资运营能力,做到了与国际金融市场同时同步。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运营效率,大力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持续优化信息化项目建设及服务管理机制,搭建全方位信息化管理体系,有效提升了前、中、后台全业务流程运行效率。
搭平台、促合作,
遵循市场原则拓展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
坚持市场化运作,探索创新外汇储备运用渠道和方式。新世纪以来,外汇储备坚持市场化和商业化运作原则,不断拓展多元化运用,培育新的业务线投资能力。2011年,成立了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办公室,推动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迈上新台阶。一方面,牵头设立丝路基金、中拉产能合作投资基金和中非产能合作基金,注资中投国际、国新国际、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并以多种形式支持中非发展基金等多边基金;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国际多边合作,与国际金融公司、泛美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开展联合融资,对外投资合作能力大幅提升。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积极开展多层次国际合作。深入开展国际金融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机制的改革,支持世界经济共同发展。参与设立东盟十国与中日韩三国(10+3)区域外汇储备库,建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全力支持人民币加入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不断提升人民币的海外影响力。
深化履行出资人职责,审慎管理出资风险。加强对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的统筹协调,着力提升股权投资机构的公司治理水平,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推动董事监事增强履职意识和能力,引导股权投资机构开展规范化和专业化管理。始终把保障外汇储备资金安全放在首位,不断探索完善风险管理手段,保障多元化运用和项目的平稳运行。
回首过去的40年,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事业在改革开放的沃土中孕育,在国家蓬勃发展的春天里植根,历经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雨洗礼,结出了改革开放的累累硕果。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部门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国际市场运作经验,完善了有中国特色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模式。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中国已经迈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做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对于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更具重要意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部门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加积极稳健地做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工作,精益求精打造国际一流资产管理机构,为服务全面开放新格局做出更大的贡献。
2. 跨境资本管理规定?
跨境资金流动受到较为严格的管理规定
因为跨境资金流动涉及到货币政策和国家安全等方面,需要加强监管
同时为了防止资金外流和避税等情况,政府出台了诸多管理规定
例如,需要申报、备案等手续,不能随意转移或者汇出境外等等
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跨境资金流动的管理规定也相应进行了更新和调整
比如可以使用QDII和QFII等方式进行合规的跨境投资,或者通过健全的监管体系和法规规定来实现资本的合规流动
3. 为什么要保持适度的外汇储备?
来源:中国外汇
1979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外汇管理总局,拉开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此后的四十载,我国外汇管理部门牢牢把握时代要求和改革方向,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之路。1994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外汇储备由中央银行集中统一管理,国家外汇管理总局设立了专门负责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的机构,沿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道路稳步前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部门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等一系列高强度外部冲击的严峻考验,打造出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朝气蓬勃、有战斗力的储备经营队伍,实现了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迄今为止,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连续十三年位居世界首位,经营管理能力在央行资产管理者中处于领先位置。在国际资产管理机构中跻身一流,为支持我国改革开放、维护经济金融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积跬步,至千里,探索适应
大规模外汇储备资产管理的经营制度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突破万亿美元,稳居世界首位。国家外汇管理总局成立之初,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仅为1.67亿美元。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改革开放系列措施的实施,外汇储备规模快速增长。1994年至2014年,我国外汇储备年均增幅超过30%,并于2006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2014年6月外汇储备规模创下历史峰值3.99万亿美元,较1994年增长了180多倍,较1978年年末增长近2.4万倍。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高位回稳,在全球仍遥遥领先。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727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规模的近30%,超过排名第二的日本两倍以上。
坚持三级授权管理制度,培育一流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团队。随着外汇储备规模的增长,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制度也不断趋于完善。一方面,坚持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储备的集中统一管理,实行国务院、人民银行、外汇局三级授权管理制度,不仅保障了各项目标的有机协调,也为外汇储备在国际市场上持续高效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团队不断壮大,不但人才逐步聚集,管理模式也日臻完善,更是以稳健的经营业绩,树立了专业化、负责任的大国投资者形象,受到了国际市场和同业的高度认可和赞誉。2014年,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团队被国际专业期刊《亚洲投资者》评为“最佳央行投资者”和“最佳中国投资者”,2015年再次荣获《亚洲投资者》评选的“最佳机构投资者”大奖。正如该刊所言,“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出色表现,论证了其机制设计和人员管理的高水平”。
历风雨、敢担当,
做好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外汇储备是我国改革开放宏观经济政策成功的重要支柱。外汇储备与国家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贸易政策、投资政策等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密切相关。在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至2014年期间,在外资快速流入我国的情况下,外汇储备作为流入资金的“蓄水池”,在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维护经济金融稳定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转型升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窗口。
外汇储备是抵御外部冲击的关键防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调查显示,一方面,许多发达经济体在2008年后开始增加外汇储备规模,作为应对外汇市场压力和失灵的预防性措施;另一方面,能源和资源出口型新兴市场经济体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和汇率波动的冲击,因此更加重视外汇储备的作用。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外汇储备都是抵御外部冲击、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保障。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也曾在不同历史时期受到不同程度的外部冲击。而正是充足的外汇储备,极大增强了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和人民币的信心,为我国提升主权评级、抵御外部冲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国家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外汇储备是提升央行信用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是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内容,高峰时期曾占央行资产负债表的85%以上。多年来,我国通过对外汇储备的稳健经营,确保了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健康,为央行实施可持续货币政策、维护国内金融稳定、稳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抓业务、谋发展,
打造具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资产管理机构
坚持多元化、分散化的投资策略,有效提升全领域资产经营管理能力。我国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坚持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的原则,遵循市场规律,从长期、战略的角度出发,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分散化配置。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的货币和资产结构不断优化,全领域投资能力稳步提升,投资组合覆盖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货币,涉及国际金融市场主要的资产品种,取得了在不同货币和资产间此消彼长、互补平衡的分散化效果。
搭建多层次、市场化的投资基准体系,管理模式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大规模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是一个国际性难题。多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团队借鉴国际经验,立足实际、深入思考、积极求解,建立了以投资基准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模式,并围绕投资基准逐步形成了从资产配置、投资经营到交易清算、会计核算、业绩评估、管理监督的一整套投资管理体系。实践证明,这种经营管理模式能够适应我国大规模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需要,也有利于投资管理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的风险管理措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外汇储备始终将风险防范放在首位,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框架,增强风险识别、评估和管理能力,丰富和提高风险管理工具和手段,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多年来,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团队重视加强对重大风险事件的前瞻性分析和预警,对储备规模快速增长、高位回稳以及多轮经济周期和市场波动的挑战,灵活妥善地加以应对,不仅保持了外汇储备资产的总体安全和流动性,还实现了经营业绩的稳定增长。
推进高效率、信息化的管理体系建设,打造高水平运营服务机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团队着手搭建全球化经营平台,先后在新加坡、香港、伦敦、纽约、法兰克福等国际金融中心设立了驻外机构,实现了24小时全球不间断经营,大幅提升了外汇储备跨时区、跨市场的投资运营能力,做到了与国际金融市场同时同步。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运营效率,大力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持续优化信息化项目建设及服务管理机制,搭建全方位信息化管理体系,有效提升了前、中、后台全业务流程运行效率。
搭平台、促合作,
遵循市场原则拓展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
坚持市场化运作,探索创新外汇储备运用渠道和方式。新世纪以来,外汇储备坚持市场化和商业化运作原则,不断拓展多元化运用,培育新的业务线投资能力。2011年,成立了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办公室,推动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迈上新台阶。一方面,牵头设立丝路基金、中拉产能合作投资基金和中非产能合作基金,注资中投国际、国新国际、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并以多种形式支持中非发展基金等多边基金;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国际多边合作,与国际金融公司、泛美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开展联合融资,对外投资合作能力大幅提升。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积极开展多层次国际合作。深入开展国际金融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机制的改革,支持世界经济共同发展。参与设立东盟十国与中日韩三国(10+3)区域外汇储备库,建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全力支持人民币加入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不断提升人民币的海外影响力。
深化履行出资人职责,审慎管理出资风险。加强对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的统筹协调,着力提升股权投资机构的公司治理水平,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推动董事监事增强履职意识和能力,引导股权投资机构开展规范化和专业化管理。始终把保障外汇储备资金安全放在首位,不断探索完善风险管理手段,保障多元化运用和项目的平稳运行。
回首过去的40年,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事业在改革开放的沃土中孕育,在国家蓬勃发展的春天里植根,历经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雨洗礼,结出了改革开放的累累硕果。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部门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国际市场运作经验,完善了有中国特色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模式。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中国已经迈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做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对于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更具重要意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部门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加积极稳健地做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工作,精益求精打造国际一流资产管理机构,为服务全面开放新格局做出更大的贡献。
4. 外汇管控是什么意思?
外汇管控是指国家或地区采取一定措施来限制外汇(外国货币)的交易、流动或使用。外汇管控旨在调节国内外汇市场,保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并防止资金外流或外汇储备的减少。常见的外汇管控措施包括限制外币兑换、限制资本流动、设立外汇交易配额、强制汇率管理等。外汇管控通常由政府或央行负责制定和执行。
5. 跨境资本管理规定?
跨境资金流动受到较为严格的管理规定
因为跨境资金流动涉及到货币政策和国家安全等方面,需要加强监管
同时为了防止资金外流和避税等情况,政府出台了诸多管理规定
例如,需要申报、备案等手续,不能随意转移或者汇出境外等等
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跨境资金流动的管理规定也相应进行了更新和调整
比如可以使用QDII和QFII等方式进行合规的跨境投资,或者通过健全的监管体系和法规规定来实现资本的合规流动
6. 跨境资本管理规定?
跨境资金流动受到较为严格的管理规定
因为跨境资金流动涉及到货币政策和国家安全等方面,需要加强监管
同时为了防止资金外流和避税等情况,政府出台了诸多管理规定
例如,需要申报、备案等手续,不能随意转移或者汇出境外等等
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跨境资金流动的管理规定也相应进行了更新和调整
比如可以使用QDII和QFII等方式进行合规的跨境投资,或者通过健全的监管体系和法规规定来实现资本的合规流动
7. 外汇管控是什么意思?
外汇管控是指国家或地区采取一定措施来限制外汇(外国货币)的交易、流动或使用。外汇管控旨在调节国内外汇市场,保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并防止资金外流或外汇储备的减少。常见的外汇管控措施包括限制外币兑换、限制资本流动、设立外汇交易配额、强制汇率管理等。外汇管控通常由政府或央行负责制定和执行。
8. 为什么要保持适度的外汇储备?
来源:中国外汇
1979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外汇管理总局,拉开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此后的四十载,我国外汇管理部门牢牢把握时代要求和改革方向,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之路。1994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外汇储备由中央银行集中统一管理,国家外汇管理总局设立了专门负责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的机构,沿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道路稳步前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部门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等一系列高强度外部冲击的严峻考验,打造出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朝气蓬勃、有战斗力的储备经营队伍,实现了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迄今为止,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连续十三年位居世界首位,经营管理能力在央行资产管理者中处于领先位置。在国际资产管理机构中跻身一流,为支持我国改革开放、维护经济金融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积跬步,至千里,探索适应
大规模外汇储备资产管理的经营制度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突破万亿美元,稳居世界首位。国家外汇管理总局成立之初,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仅为1.67亿美元。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改革开放系列措施的实施,外汇储备规模快速增长。1994年至2014年,我国外汇储备年均增幅超过30%,并于2006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2014年6月外汇储备规模创下历史峰值3.99万亿美元,较1994年增长了180多倍,较1978年年末增长近2.4万倍。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高位回稳,在全球仍遥遥领先。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727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规模的近30%,超过排名第二的日本两倍以上。
坚持三级授权管理制度,培育一流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团队。随着外汇储备规模的增长,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制度也不断趋于完善。一方面,坚持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储备的集中统一管理,实行国务院、人民银行、外汇局三级授权管理制度,不仅保障了各项目标的有机协调,也为外汇储备在国际市场上持续高效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团队不断壮大,不但人才逐步聚集,管理模式也日臻完善,更是以稳健的经营业绩,树立了专业化、负责任的大国投资者形象,受到了国际市场和同业的高度认可和赞誉。2014年,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团队被国际专业期刊《亚洲投资者》评为“最佳央行投资者”和“最佳中国投资者”,2015年再次荣获《亚洲投资者》评选的“最佳机构投资者”大奖。正如该刊所言,“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出色表现,论证了其机制设计和人员管理的高水平”。
历风雨、敢担当,
做好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外汇储备是我国改革开放宏观经济政策成功的重要支柱。外汇储备与国家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贸易政策、投资政策等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密切相关。在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至2014年期间,在外资快速流入我国的情况下,外汇储备作为流入资金的“蓄水池”,在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维护经济金融稳定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转型升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窗口。
外汇储备是抵御外部冲击的关键防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调查显示,一方面,许多发达经济体在2008年后开始增加外汇储备规模,作为应对外汇市场压力和失灵的预防性措施;另一方面,能源和资源出口型新兴市场经济体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和汇率波动的冲击,因此更加重视外汇储备的作用。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外汇储备都是抵御外部冲击、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保障。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也曾在不同历史时期受到不同程度的外部冲击。而正是充足的外汇储备,极大增强了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和人民币的信心,为我国提升主权评级、抵御外部冲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国家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外汇储备是提升央行信用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是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内容,高峰时期曾占央行资产负债表的85%以上。多年来,我国通过对外汇储备的稳健经营,确保了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健康,为央行实施可持续货币政策、维护国内金融稳定、稳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抓业务、谋发展,
打造具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资产管理机构
坚持多元化、分散化的投资策略,有效提升全领域资产经营管理能力。我国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坚持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的原则,遵循市场规律,从长期、战略的角度出发,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分散化配置。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的货币和资产结构不断优化,全领域投资能力稳步提升,投资组合覆盖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货币,涉及国际金融市场主要的资产品种,取得了在不同货币和资产间此消彼长、互补平衡的分散化效果。
搭建多层次、市场化的投资基准体系,管理模式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大规模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是一个国际性难题。多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团队借鉴国际经验,立足实际、深入思考、积极求解,建立了以投资基准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模式,并围绕投资基准逐步形成了从资产配置、投资经营到交易清算、会计核算、业绩评估、管理监督的一整套投资管理体系。实践证明,这种经营管理模式能够适应我国大规模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需要,也有利于投资管理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的风险管理措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外汇储备始终将风险防范放在首位,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框架,增强风险识别、评估和管理能力,丰富和提高风险管理工具和手段,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多年来,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团队重视加强对重大风险事件的前瞻性分析和预警,对储备规模快速增长、高位回稳以及多轮经济周期和市场波动的挑战,灵活妥善地加以应对,不仅保持了外汇储备资产的总体安全和流动性,还实现了经营业绩的稳定增长。
推进高效率、信息化的管理体系建设,打造高水平运营服务机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团队着手搭建全球化经营平台,先后在新加坡、香港、伦敦、纽约、法兰克福等国际金融中心设立了驻外机构,实现了24小时全球不间断经营,大幅提升了外汇储备跨时区、跨市场的投资运营能力,做到了与国际金融市场同时同步。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运营效率,大力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持续优化信息化项目建设及服务管理机制,搭建全方位信息化管理体系,有效提升了前、中、后台全业务流程运行效率。
搭平台、促合作,
遵循市场原则拓展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
坚持市场化运作,探索创新外汇储备运用渠道和方式。新世纪以来,外汇储备坚持市场化和商业化运作原则,不断拓展多元化运用,培育新的业务线投资能力。2011年,成立了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办公室,推动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迈上新台阶。一方面,牵头设立丝路基金、中拉产能合作投资基金和中非产能合作基金,注资中投国际、国新国际、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并以多种形式支持中非发展基金等多边基金;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国际多边合作,与国际金融公司、泛美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开展联合融资,对外投资合作能力大幅提升。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积极开展多层次国际合作。深入开展国际金融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机制的改革,支持世界经济共同发展。参与设立东盟十国与中日韩三国(10+3)区域外汇储备库,建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全力支持人民币加入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不断提升人民币的海外影响力。
深化履行出资人职责,审慎管理出资风险。加强对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的统筹协调,着力提升股权投资机构的公司治理水平,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推动董事监事增强履职意识和能力,引导股权投资机构开展规范化和专业化管理。始终把保障外汇储备资金安全放在首位,不断探索完善风险管理手段,保障多元化运用和项目的平稳运行。
回首过去的40年,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事业在改革开放的沃土中孕育,在国家蓬勃发展的春天里植根,历经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雨洗礼,结出了改革开放的累累硕果。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部门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国际市场运作经验,完善了有中国特色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模式。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中国已经迈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做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对于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更具重要意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部门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加积极稳健地做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工作,精益求精打造国际一流资产管理机构,为服务全面开放新格局做出更大的贡献。
9. 什么是外汇资本金?
外币资本金通常是按照到账当天的中间价来记账,差额部分作为汇兑损益处理。外汇资本金账户是指外商投资企业中外投资方以外汇投入的资本金而设立的账户,其收入为中外投资方以外汇投入的资本金,支出为外商投资企业经常项目外汇支出和经外汇局批准的资本项目外汇支出。
10. 跨境资本管理规定?
跨境资金流动受到较为严格的管理规定
因为跨境资金流动涉及到货币政策和国家安全等方面,需要加强监管
同时为了防止资金外流和避税等情况,政府出台了诸多管理规定
例如,需要申报、备案等手续,不能随意转移或者汇出境外等等
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跨境资金流动的管理规定也相应进行了更新和调整
比如可以使用QDII和QFII等方式进行合规的跨境投资,或者通过健全的监管体系和法规规定来实现资本的合规流动
11. 什么是外汇资本金?
外币资本金通常是按照到账当天的中间价来记账,差额部分作为汇兑损益处理。外汇资本金账户是指外商投资企业中外投资方以外汇投入的资本金而设立的账户,其收入为中外投资方以外汇投入的资本金,支出为外商投资企业经常项目外汇支出和经外汇局批准的资本项目外汇支出。
12. 外汇管控是什么意思?
外汇管控是指国家或地区采取一定措施来限制外汇(外国货币)的交易、流动或使用。外汇管控旨在调节国内外汇市场,保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并防止资金外流或外汇储备的减少。常见的外汇管控措施包括限制外币兑换、限制资本流动、设立外汇交易配额、强制汇率管理等。外汇管控通常由政府或央行负责制定和执行。
13. 什么是外汇资本金?
外币资本金通常是按照到账当天的中间价来记账,差额部分作为汇兑损益处理。外汇资本金账户是指外商投资企业中外投资方以外汇投入的资本金而设立的账户,其收入为中外投资方以外汇投入的资本金,支出为外商投资企业经常项目外汇支出和经外汇局批准的资本项目外汇支出。
14. 外汇管控是什么意思?
外汇管控是指国家或地区采取一定措施来限制外汇(外国货币)的交易、流动或使用。外汇管控旨在调节国内外汇市场,保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并防止资金外流或外汇储备的减少。常见的外汇管控措施包括限制外币兑换、限制资本流动、设立外汇交易配额、强制汇率管理等。外汇管控通常由政府或央行负责制定和执行。
15. 什么是外汇资本金?
外币资本金通常是按照到账当天的中间价来记账,差额部分作为汇兑损益处理。外汇资本金账户是指外商投资企业中外投资方以外汇投入的资本金而设立的账户,其收入为中外投资方以外汇投入的资本金,支出为外商投资企业经常项目外汇支出和经外汇局批准的资本项目外汇支出。
16. 为什么要保持适度的外汇储备?
来源:中国外汇
1979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外汇管理总局,拉开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此后的四十载,我国外汇管理部门牢牢把握时代要求和改革方向,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之路。1994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外汇储备由中央银行集中统一管理,国家外汇管理总局设立了专门负责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的机构,沿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道路稳步前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部门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等一系列高强度外部冲击的严峻考验,打造出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朝气蓬勃、有战斗力的储备经营队伍,实现了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迄今为止,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连续十三年位居世界首位,经营管理能力在央行资产管理者中处于领先位置。在国际资产管理机构中跻身一流,为支持我国改革开放、维护经济金融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积跬步,至千里,探索适应
大规模外汇储备资产管理的经营制度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突破万亿美元,稳居世界首位。国家外汇管理总局成立之初,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仅为1.67亿美元。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改革开放系列措施的实施,外汇储备规模快速增长。1994年至2014年,我国外汇储备年均增幅超过30%,并于2006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2014年6月外汇储备规模创下历史峰值3.99万亿美元,较1994年增长了180多倍,较1978年年末增长近2.4万倍。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高位回稳,在全球仍遥遥领先。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727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规模的近30%,超过排名第二的日本两倍以上。
坚持三级授权管理制度,培育一流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团队。随着外汇储备规模的增长,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制度也不断趋于完善。一方面,坚持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储备的集中统一管理,实行国务院、人民银行、外汇局三级授权管理制度,不仅保障了各项目标的有机协调,也为外汇储备在国际市场上持续高效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团队不断壮大,不但人才逐步聚集,管理模式也日臻完善,更是以稳健的经营业绩,树立了专业化、负责任的大国投资者形象,受到了国际市场和同业的高度认可和赞誉。2014年,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团队被国际专业期刊《亚洲投资者》评为“最佳央行投资者”和“最佳中国投资者”,2015年再次荣获《亚洲投资者》评选的“最佳机构投资者”大奖。正如该刊所言,“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出色表现,论证了其机制设计和人员管理的高水平”。
历风雨、敢担当,
做好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外汇储备是我国改革开放宏观经济政策成功的重要支柱。外汇储备与国家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贸易政策、投资政策等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密切相关。在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至2014年期间,在外资快速流入我国的情况下,外汇储备作为流入资金的“蓄水池”,在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维护经济金融稳定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转型升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窗口。
外汇储备是抵御外部冲击的关键防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调查显示,一方面,许多发达经济体在2008年后开始增加外汇储备规模,作为应对外汇市场压力和失灵的预防性措施;另一方面,能源和资源出口型新兴市场经济体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和汇率波动的冲击,因此更加重视外汇储备的作用。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外汇储备都是抵御外部冲击、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保障。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也曾在不同历史时期受到不同程度的外部冲击。而正是充足的外汇储备,极大增强了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和人民币的信心,为我国提升主权评级、抵御外部冲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国家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外汇储备是提升央行信用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是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内容,高峰时期曾占央行资产负债表的85%以上。多年来,我国通过对外汇储备的稳健经营,确保了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健康,为央行实施可持续货币政策、维护国内金融稳定、稳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抓业务、谋发展,
打造具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资产管理机构
坚持多元化、分散化的投资策略,有效提升全领域资产经营管理能力。我国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坚持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的原则,遵循市场规律,从长期、战略的角度出发,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分散化配置。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的货币和资产结构不断优化,全领域投资能力稳步提升,投资组合覆盖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货币,涉及国际金融市场主要的资产品种,取得了在不同货币和资产间此消彼长、互补平衡的分散化效果。
搭建多层次、市场化的投资基准体系,管理模式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大规模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是一个国际性难题。多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团队借鉴国际经验,立足实际、深入思考、积极求解,建立了以投资基准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模式,并围绕投资基准逐步形成了从资产配置、投资经营到交易清算、会计核算、业绩评估、管理监督的一整套投资管理体系。实践证明,这种经营管理模式能够适应我国大规模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需要,也有利于投资管理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的风险管理措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外汇储备始终将风险防范放在首位,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框架,增强风险识别、评估和管理能力,丰富和提高风险管理工具和手段,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多年来,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团队重视加强对重大风险事件的前瞻性分析和预警,对储备规模快速增长、高位回稳以及多轮经济周期和市场波动的挑战,灵活妥善地加以应对,不仅保持了外汇储备资产的总体安全和流动性,还实现了经营业绩的稳定增长。
推进高效率、信息化的管理体系建设,打造高水平运营服务机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团队着手搭建全球化经营平台,先后在新加坡、香港、伦敦、纽约、法兰克福等国际金融中心设立了驻外机构,实现了24小时全球不间断经营,大幅提升了外汇储备跨时区、跨市场的投资运营能力,做到了与国际金融市场同时同步。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运营效率,大力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持续优化信息化项目建设及服务管理机制,搭建全方位信息化管理体系,有效提升了前、中、后台全业务流程运行效率。
搭平台、促合作,
遵循市场原则拓展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
坚持市场化运作,探索创新外汇储备运用渠道和方式。新世纪以来,外汇储备坚持市场化和商业化运作原则,不断拓展多元化运用,培育新的业务线投资能力。2011年,成立了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办公室,推动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迈上新台阶。一方面,牵头设立丝路基金、中拉产能合作投资基金和中非产能合作基金,注资中投国际、国新国际、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并以多种形式支持中非发展基金等多边基金;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国际多边合作,与国际金融公司、泛美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开展联合融资,对外投资合作能力大幅提升。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积极开展多层次国际合作。深入开展国际金融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机制的改革,支持世界经济共同发展。参与设立东盟十国与中日韩三国(10+3)区域外汇储备库,建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全力支持人民币加入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不断提升人民币的海外影响力。
深化履行出资人职责,审慎管理出资风险。加强对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的统筹协调,着力提升股权投资机构的公司治理水平,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推动董事监事增强履职意识和能力,引导股权投资机构开展规范化和专业化管理。始终把保障外汇储备资金安全放在首位,不断探索完善风险管理手段,保障多元化运用和项目的平稳运行。
回首过去的40年,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事业在改革开放的沃土中孕育,在国家蓬勃发展的春天里植根,历经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雨洗礼,结出了改革开放的累累硕果。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部门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国际市场运作经验,完善了有中国特色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模式。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中国已经迈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做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对于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更具重要意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部门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加积极稳健地做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工作,精益求精打造国际一流资产管理机构,为服务全面开放新格局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