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经济的三大指标(金融发展是什么,应当选择用什么样的指标来衡量金融发展的程度?)
1. 金融发展是什么,应当选择用什么样的指标来衡量金融发展的程度?
金融发展是指通过完善金融系统的功能,提高金融系统的效率,使得金融系统更为充分发挥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衡量金融发展程度的指标:
(1)金融相关率:一定时期内社会金融活动总量与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金融活动总量一般用金融资产总额表示。
(2)货币比率:一定经济范围内通过货币进行商品与服务交换的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2. 金融发展是什么,应当选择用什么样的指标来衡量金融发展的程度?
金融发展是指通过完善金融系统的功能,提高金融系统的效率,使得金融系统更为充分发挥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衡量金融发展程度的指标:
(1)金融相关率:一定时期内社会金融活动总量与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金融活动总量一般用金融资产总额表示。
(2)货币比率:一定经济范围内通过货币进行商品与服务交换的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3. 旅游业发展影响指标有哪些?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这三部分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国内旅游市场稳步增长
根据中国文旅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9年,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平稳增长;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首次突破50亿人次,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突破60亿人次,达到60.06亿人次,较2018年同比增长8.43%。
2010-2019年,我国旅游业总规模实现稳步增长,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0年旅游总收入为1.57万亿元,2019年国内旅游总收入为6.65万亿元,创历史新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7.36%,较2018年同比增长11.06%。
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作用,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大小则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观察的重要指标。2019年,中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11.05%,达到2014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从2014年的10.39%到2019年的11.05%,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
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一方面反映出中国旅游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并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旅游业为内需拉动经济提供动力。
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旅游市场
根据中国文旅部发布的国庆节假期八天的旅游市场数据,2013-2019年,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旅游收入逐年增长,但增速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19年旅游收入突破6000亿元,达到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5%。2020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
从各地国庆假期接待游客数量来看,2020年,河南省接待游客数位列全国第一,全省共接待游客7234.98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增长了9.09%;江西接待游客6809.75万人,全国游客数量排名第二;山西接待游客5246.89万人次,全国排名第三。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疫情受损最严重的湖北旅游业恢复较快,2020年10月1日至8日,全省共接待游客5228.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8.29亿元,分别恢复到去年国庆假期的82.74%和72.26%。
从各省旅游收入来看,2020年国庆假期期间,江苏、江西及贵州三省旅游收入排名全国前三,分别实现旅游收入512.55亿元、398.81亿元以及367.21亿元。
中国旅游行业趋势分析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预计2020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将负增长15.5%,全年同比减少9.3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负增长20.6%,全年旅游收入减少1.18万亿元。到2020年底,预计全国游客人数下降至50.74亿人次,全国旅游收入降至4.55万亿元。
但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消费主体和消费观念观念的改变,旅游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可观。因此前瞻预测,至2025年,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83亿元。
4. 决策的四个维度?
内因四个维度
维度1——产品
企业生存,依赖于产品(广义上的产品,包括服务,后同)。卖什么产品,或提供什么服务,是经营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从产品维度中,可分解出的关键信息指标有:品质、品牌、差异、优势、利润、包装和研发等。
品质是立足之本,是经营者优先考虑的要素。没有好品质,企业无法安稳生存。品牌的重要性,已越为人们认识。是走自主品牌路线,或给知名品牌代工,不同决策导致不同结果。
与同类产品的差异,是企业脱颖而出的制胜关键,产品的优势(如成本优势、技术优势、功能优势和性价比等),是企业竞争的法宝,而盈利能力,则无论从收益角度还是从抵消成本角度,都直接涉及企业生存问题。在商品经济发达社会,产品包装的重要性,甚至高于产品品质,新产品研发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以上这些关键信息指标,都是经营者涉及与产品有关的决策时须考虑的内容。当然,我们还可举出其他代表产品的关键信息指标。
维度2——生产设施
要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企业须具备一定生产或服务设施,统称生产设施。生产设施是经营的物质基础。代表生产设施维度的关键信息指标有:非流动资产(包括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和知识产权等)、产能、生产设施的市场价值和新增生产设施投资等。
自有非流动资产通常构成企业生产设施(广义的生产设施,包括办公设施和生活设施)的主要部分,但企业有时未必全部拥有生产设施,而采用租赁方式。生产设施在某时间段(如一年)的生产能力(产能),是衡量企业实力的重要指标。而产能利用率,则是衡量生产效率和投资效率的主要标志。生产设施的市值,既可用来衡量装备新旧程度及科技含量高低,又可成为调整经营方式的依据。比如,一家地理位置处于闹市区的生产企业,停止生产转而将厂房出租给商业用户,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更加丰厚。对生产设施的新投资或处置,是经营者在应对产能短缺或过剩时要考虑的因素。
维度3——人力资源
产品是人在生产设施上制造出来的。从本质说,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维度中有代表性的关键信息指标有:质量、适用度、生产率、忠诚、依赖、储备和培训等。
企业需要一定质量(即素质与数量)的员工。但员工素质过高,或数量过多,超出企业需求,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反之,员工素质过低,或数量不足,会导致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和效率低下,这是员工适用度的问题。无庸赘言,劳动生产率是企业最重要经营指标,而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直接影响业绩和稳定。企业对员工过度依赖,导致经营风险增加,有无人才储备,对长期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员工的培训,是维持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但同时给企业带来负担。以上这些,都是经营者在决策时需要认真考虑的因素。
维度4——资金
有了生产设施、人力资源和既定产品,尚不足以开始或维持经营活动,还须有资金。资金维度的关键信息指标有:股本、贷款、收入、成本、费用、投资和现金流等。
从企业融资角度,资金来源有股本金和贷款等直接和间接融资方式,收入带来的现金,是经营活动自身的造血功能,主营业务成本和三项费用,则耗用企业资金。在多数情况下,投资占用企业资金,收回投资,则使企业获得资金。控制三项费用,减少资金支出,是困扰企业家的经营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生存的唯一指标,是时刻保持处于正现金流状态。
二、外因四个维度
以上讨论了影响企业经营决策的内部因素,并从4个维度,对各自的关键信息指标进行了简要论述。企业在决策过程中,不仅要面对内部因素,也须同时面对诸多外部因素。下面也从四个维度,继续探讨各自的关键信息指标。
维度5——市场
产品须有市场,才有销路。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企业为市场生产。市场维度中具代表性的关键信息指标有:区域、新市场、供求关系、市场覆盖率和市场份额等。
市场都存在于特定区域中。广义的区域概念,也包括互联网。区域的选择,对经营者至关重要。同样的企业,选择不同的市场区域,经营结果会完全不同。产品定位也属于市场选择。选择高端市场、中端市场还是低端市场,是决策的问题。此外,市场可能饱和、萎缩甚至消失,只有不断开发新市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供求关系影响企业经营战略的确定,市场覆盖率和市场份额,也都是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
维度6——客户
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在市场中发掘、服务并维持客户,是经营活动的关键环节。客户维度中的关键信息指标有:质量、新客户、忠诚、依赖、关系和客户服务等。
客户的质量,即客户的品质与数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好客户使企业如鱼得水,无支付能力的客户甚至会将企业拖垮。因此,企业须不断开发新客户,以保持持久生命力。客户忠诚度,可决定企业命运,而企业对客户的依赖度,则是判断企业风险的重要标志。维护客户关系,改善客户服务,都是经营者最关心的问题。
维度7——供应商
在高度分工的社会,多数企业都无法独立完成生产全过程,必须依靠供应商,提供原材料或服务。供应商对企业生存的影响,并不亚于客户。供应商维度中有代表性的关键信息指标如:质量、新供应商、忠诚、依赖和认证及管理等。
供应商质量,即供应商的品质和数量。供应商品质对企业影响重大。三鹿奶粉因无道德供应商供应含有三聚氰胺的原奶,终导致信誉扫地而破产,就是生动的例子。企业须不断开发新供应商,不受制于人。供应商忠诚度,决定企业能否稳定经营,而企业对供应商的依赖度,也是判断风险的重要指标。供应商认证与供应商管理,在于建立稳固的后方供应线。
维度8——宏观环境
企业处于宏观环境中,不可避免受到宏观世界影响。国内外形势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化,是经营者决策时考虑的因素。如果缺乏对相关宏观环境的了解、判断和预测,便难以做出正确决策。宏观环境维度涵盖内容十分广泛,我们仅举其中部分关键信息指标加以观察,如:价格、法定比例关系、经济政策、法规和突发事件等。
无论产品还是原材料,其价格走势、需求或供应量,都受宏观环境影响,是经营者决策的重要因素。汇率、银行贷款利率、投资者信心、资本市场气氛和通货膨胀率等,也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业绩。法定比例关系的调整,如:所得税率、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折旧率、摊销率等,乃至中央及地方经济政策的出台,如:补贴、减免、退税、救助和优惠等,无一不是决策须考虑的重要指标。法律规定,如:环保要求、政府监督和经营许可等,乃至突发事件如:洪旱灾、地震、火灾、海啸、金融风暴和战争等,都是经营者需考虑的宏观因素。
5. 决策的四个维度?
内因四个维度
维度1——产品
企业生存,依赖于产品(广义上的产品,包括服务,后同)。卖什么产品,或提供什么服务,是经营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从产品维度中,可分解出的关键信息指标有:品质、品牌、差异、优势、利润、包装和研发等。
品质是立足之本,是经营者优先考虑的要素。没有好品质,企业无法安稳生存。品牌的重要性,已越为人们认识。是走自主品牌路线,或给知名品牌代工,不同决策导致不同结果。
与同类产品的差异,是企业脱颖而出的制胜关键,产品的优势(如成本优势、技术优势、功能优势和性价比等),是企业竞争的法宝,而盈利能力,则无论从收益角度还是从抵消成本角度,都直接涉及企业生存问题。在商品经济发达社会,产品包装的重要性,甚至高于产品品质,新产品研发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以上这些关键信息指标,都是经营者涉及与产品有关的决策时须考虑的内容。当然,我们还可举出其他代表产品的关键信息指标。
维度2——生产设施
要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企业须具备一定生产或服务设施,统称生产设施。生产设施是经营的物质基础。代表生产设施维度的关键信息指标有:非流动资产(包括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和知识产权等)、产能、生产设施的市场价值和新增生产设施投资等。
自有非流动资产通常构成企业生产设施(广义的生产设施,包括办公设施和生活设施)的主要部分,但企业有时未必全部拥有生产设施,而采用租赁方式。生产设施在某时间段(如一年)的生产能力(产能),是衡量企业实力的重要指标。而产能利用率,则是衡量生产效率和投资效率的主要标志。生产设施的市值,既可用来衡量装备新旧程度及科技含量高低,又可成为调整经营方式的依据。比如,一家地理位置处于闹市区的生产企业,停止生产转而将厂房出租给商业用户,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更加丰厚。对生产设施的新投资或处置,是经营者在应对产能短缺或过剩时要考虑的因素。
维度3——人力资源
产品是人在生产设施上制造出来的。从本质说,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维度中有代表性的关键信息指标有:质量、适用度、生产率、忠诚、依赖、储备和培训等。
企业需要一定质量(即素质与数量)的员工。但员工素质过高,或数量过多,超出企业需求,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反之,员工素质过低,或数量不足,会导致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和效率低下,这是员工适用度的问题。无庸赘言,劳动生产率是企业最重要经营指标,而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直接影响业绩和稳定。企业对员工过度依赖,导致经营风险增加,有无人才储备,对长期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员工的培训,是维持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但同时给企业带来负担。以上这些,都是经营者在决策时需要认真考虑的因素。
维度4——资金
有了生产设施、人力资源和既定产品,尚不足以开始或维持经营活动,还须有资金。资金维度的关键信息指标有:股本、贷款、收入、成本、费用、投资和现金流等。
从企业融资角度,资金来源有股本金和贷款等直接和间接融资方式,收入带来的现金,是经营活动自身的造血功能,主营业务成本和三项费用,则耗用企业资金。在多数情况下,投资占用企业资金,收回投资,则使企业获得资金。控制三项费用,减少资金支出,是困扰企业家的经营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生存的唯一指标,是时刻保持处于正现金流状态。
二、外因四个维度
以上讨论了影响企业经营决策的内部因素,并从4个维度,对各自的关键信息指标进行了简要论述。企业在决策过程中,不仅要面对内部因素,也须同时面对诸多外部因素。下面也从四个维度,继续探讨各自的关键信息指标。
维度5——市场
产品须有市场,才有销路。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企业为市场生产。市场维度中具代表性的关键信息指标有:区域、新市场、供求关系、市场覆盖率和市场份额等。
市场都存在于特定区域中。广义的区域概念,也包括互联网。区域的选择,对经营者至关重要。同样的企业,选择不同的市场区域,经营结果会完全不同。产品定位也属于市场选择。选择高端市场、中端市场还是低端市场,是决策的问题。此外,市场可能饱和、萎缩甚至消失,只有不断开发新市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供求关系影响企业经营战略的确定,市场覆盖率和市场份额,也都是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
维度6——客户
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在市场中发掘、服务并维持客户,是经营活动的关键环节。客户维度中的关键信息指标有:质量、新客户、忠诚、依赖、关系和客户服务等。
客户的质量,即客户的品质与数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好客户使企业如鱼得水,无支付能力的客户甚至会将企业拖垮。因此,企业须不断开发新客户,以保持持久生命力。客户忠诚度,可决定企业命运,而企业对客户的依赖度,则是判断企业风险的重要标志。维护客户关系,改善客户服务,都是经营者最关心的问题。
维度7——供应商
在高度分工的社会,多数企业都无法独立完成生产全过程,必须依靠供应商,提供原材料或服务。供应商对企业生存的影响,并不亚于客户。供应商维度中有代表性的关键信息指标如:质量、新供应商、忠诚、依赖和认证及管理等。
供应商质量,即供应商的品质和数量。供应商品质对企业影响重大。三鹿奶粉因无道德供应商供应含有三聚氰胺的原奶,终导致信誉扫地而破产,就是生动的例子。企业须不断开发新供应商,不受制于人。供应商忠诚度,决定企业能否稳定经营,而企业对供应商的依赖度,也是判断风险的重要指标。供应商认证与供应商管理,在于建立稳固的后方供应线。
维度8——宏观环境
企业处于宏观环境中,不可避免受到宏观世界影响。国内外形势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化,是经营者决策时考虑的因素。如果缺乏对相关宏观环境的了解、判断和预测,便难以做出正确决策。宏观环境维度涵盖内容十分广泛,我们仅举其中部分关键信息指标加以观察,如:价格、法定比例关系、经济政策、法规和突发事件等。
无论产品还是原材料,其价格走势、需求或供应量,都受宏观环境影响,是经营者决策的重要因素。汇率、银行贷款利率、投资者信心、资本市场气氛和通货膨胀率等,也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业绩。法定比例关系的调整,如:所得税率、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折旧率、摊销率等,乃至中央及地方经济政策的出台,如:补贴、减免、退税、救助和优惠等,无一不是决策须考虑的重要指标。法律规定,如:环保要求、政府监督和经营许可等,乃至突发事件如:洪旱灾、地震、火灾、海啸、金融风暴和战争等,都是经营者需考虑的宏观因素。
6. 旅游业发展影响指标有哪些?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这三部分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国内旅游市场稳步增长
根据中国文旅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9年,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平稳增长;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首次突破50亿人次,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突破60亿人次,达到60.06亿人次,较2018年同比增长8.43%。
2010-2019年,我国旅游业总规模实现稳步增长,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0年旅游总收入为1.57万亿元,2019年国内旅游总收入为6.65万亿元,创历史新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7.36%,较2018年同比增长11.06%。
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作用,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大小则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观察的重要指标。2019年,中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11.05%,达到2014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从2014年的10.39%到2019年的11.05%,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
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一方面反映出中国旅游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并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旅游业为内需拉动经济提供动力。
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旅游市场
根据中国文旅部发布的国庆节假期八天的旅游市场数据,2013-2019年,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旅游收入逐年增长,但增速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19年旅游收入突破6000亿元,达到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5%。2020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
从各地国庆假期接待游客数量来看,2020年,河南省接待游客数位列全国第一,全省共接待游客7234.98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增长了9.09%;江西接待游客6809.75万人,全国游客数量排名第二;山西接待游客5246.89万人次,全国排名第三。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疫情受损最严重的湖北旅游业恢复较快,2020年10月1日至8日,全省共接待游客5228.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8.29亿元,分别恢复到去年国庆假期的82.74%和72.26%。
从各省旅游收入来看,2020年国庆假期期间,江苏、江西及贵州三省旅游收入排名全国前三,分别实现旅游收入512.55亿元、398.81亿元以及367.21亿元。
中国旅游行业趋势分析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预计2020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将负增长15.5%,全年同比减少9.3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负增长20.6%,全年旅游收入减少1.18万亿元。到2020年底,预计全国游客人数下降至50.74亿人次,全国旅游收入降至4.55万亿元。
但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消费主体和消费观念观念的改变,旅游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可观。因此前瞻预测,至2025年,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83亿元。
7. 金融发展是什么,应当选择用什么样的指标来衡量金融发展的程度?
金融发展是指通过完善金融系统的功能,提高金融系统的效率,使得金融系统更为充分发挥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衡量金融发展程度的指标:
(1)金融相关率:一定时期内社会金融活动总量与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金融活动总量一般用金融资产总额表示。
(2)货币比率:一定经济范围内通过货币进行商品与服务交换的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8. 旅游业发展影响指标有哪些?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这三部分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国内旅游市场稳步增长
根据中国文旅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9年,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平稳增长;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首次突破50亿人次,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突破60亿人次,达到60.06亿人次,较2018年同比增长8.43%。
2010-2019年,我国旅游业总规模实现稳步增长,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0年旅游总收入为1.57万亿元,2019年国内旅游总收入为6.65万亿元,创历史新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7.36%,较2018年同比增长11.06%。
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作用,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大小则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观察的重要指标。2019年,中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11.05%,达到2014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从2014年的10.39%到2019年的11.05%,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
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一方面反映出中国旅游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并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旅游业为内需拉动经济提供动力。
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旅游市场
根据中国文旅部发布的国庆节假期八天的旅游市场数据,2013-2019年,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旅游收入逐年增长,但增速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19年旅游收入突破6000亿元,达到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5%。2020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
从各地国庆假期接待游客数量来看,2020年,河南省接待游客数位列全国第一,全省共接待游客7234.98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增长了9.09%;江西接待游客6809.75万人,全国游客数量排名第二;山西接待游客5246.89万人次,全国排名第三。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疫情受损最严重的湖北旅游业恢复较快,2020年10月1日至8日,全省共接待游客5228.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8.29亿元,分别恢复到去年国庆假期的82.74%和72.26%。
从各省旅游收入来看,2020年国庆假期期间,江苏、江西及贵州三省旅游收入排名全国前三,分别实现旅游收入512.55亿元、398.81亿元以及367.21亿元。
中国旅游行业趋势分析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预计2020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将负增长15.5%,全年同比减少9.3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负增长20.6%,全年旅游收入减少1.18万亿元。到2020年底,预计全国游客人数下降至50.74亿人次,全国旅游收入降至4.55万亿元。
但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消费主体和消费观念观念的改变,旅游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可观。因此前瞻预测,至2025年,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83亿元。
9. 决策的四个维度?
内因四个维度
维度1——产品
企业生存,依赖于产品(广义上的产品,包括服务,后同)。卖什么产品,或提供什么服务,是经营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从产品维度中,可分解出的关键信息指标有:品质、品牌、差异、优势、利润、包装和研发等。
品质是立足之本,是经营者优先考虑的要素。没有好品质,企业无法安稳生存。品牌的重要性,已越为人们认识。是走自主品牌路线,或给知名品牌代工,不同决策导致不同结果。
与同类产品的差异,是企业脱颖而出的制胜关键,产品的优势(如成本优势、技术优势、功能优势和性价比等),是企业竞争的法宝,而盈利能力,则无论从收益角度还是从抵消成本角度,都直接涉及企业生存问题。在商品经济发达社会,产品包装的重要性,甚至高于产品品质,新产品研发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以上这些关键信息指标,都是经营者涉及与产品有关的决策时须考虑的内容。当然,我们还可举出其他代表产品的关键信息指标。
维度2——生产设施
要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企业须具备一定生产或服务设施,统称生产设施。生产设施是经营的物质基础。代表生产设施维度的关键信息指标有:非流动资产(包括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和知识产权等)、产能、生产设施的市场价值和新增生产设施投资等。
自有非流动资产通常构成企业生产设施(广义的生产设施,包括办公设施和生活设施)的主要部分,但企业有时未必全部拥有生产设施,而采用租赁方式。生产设施在某时间段(如一年)的生产能力(产能),是衡量企业实力的重要指标。而产能利用率,则是衡量生产效率和投资效率的主要标志。生产设施的市值,既可用来衡量装备新旧程度及科技含量高低,又可成为调整经营方式的依据。比如,一家地理位置处于闹市区的生产企业,停止生产转而将厂房出租给商业用户,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更加丰厚。对生产设施的新投资或处置,是经营者在应对产能短缺或过剩时要考虑的因素。
维度3——人力资源
产品是人在生产设施上制造出来的。从本质说,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维度中有代表性的关键信息指标有:质量、适用度、生产率、忠诚、依赖、储备和培训等。
企业需要一定质量(即素质与数量)的员工。但员工素质过高,或数量过多,超出企业需求,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反之,员工素质过低,或数量不足,会导致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和效率低下,这是员工适用度的问题。无庸赘言,劳动生产率是企业最重要经营指标,而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直接影响业绩和稳定。企业对员工过度依赖,导致经营风险增加,有无人才储备,对长期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员工的培训,是维持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但同时给企业带来负担。以上这些,都是经营者在决策时需要认真考虑的因素。
维度4——资金
有了生产设施、人力资源和既定产品,尚不足以开始或维持经营活动,还须有资金。资金维度的关键信息指标有:股本、贷款、收入、成本、费用、投资和现金流等。
从企业融资角度,资金来源有股本金和贷款等直接和间接融资方式,收入带来的现金,是经营活动自身的造血功能,主营业务成本和三项费用,则耗用企业资金。在多数情况下,投资占用企业资金,收回投资,则使企业获得资金。控制三项费用,减少资金支出,是困扰企业家的经营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生存的唯一指标,是时刻保持处于正现金流状态。
二、外因四个维度
以上讨论了影响企业经营决策的内部因素,并从4个维度,对各自的关键信息指标进行了简要论述。企业在决策过程中,不仅要面对内部因素,也须同时面对诸多外部因素。下面也从四个维度,继续探讨各自的关键信息指标。
维度5——市场
产品须有市场,才有销路。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企业为市场生产。市场维度中具代表性的关键信息指标有:区域、新市场、供求关系、市场覆盖率和市场份额等。
市场都存在于特定区域中。广义的区域概念,也包括互联网。区域的选择,对经营者至关重要。同样的企业,选择不同的市场区域,经营结果会完全不同。产品定位也属于市场选择。选择高端市场、中端市场还是低端市场,是决策的问题。此外,市场可能饱和、萎缩甚至消失,只有不断开发新市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供求关系影响企业经营战略的确定,市场覆盖率和市场份额,也都是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
维度6——客户
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在市场中发掘、服务并维持客户,是经营活动的关键环节。客户维度中的关键信息指标有:质量、新客户、忠诚、依赖、关系和客户服务等。
客户的质量,即客户的品质与数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好客户使企业如鱼得水,无支付能力的客户甚至会将企业拖垮。因此,企业须不断开发新客户,以保持持久生命力。客户忠诚度,可决定企业命运,而企业对客户的依赖度,则是判断企业风险的重要标志。维护客户关系,改善客户服务,都是经营者最关心的问题。
维度7——供应商
在高度分工的社会,多数企业都无法独立完成生产全过程,必须依靠供应商,提供原材料或服务。供应商对企业生存的影响,并不亚于客户。供应商维度中有代表性的关键信息指标如:质量、新供应商、忠诚、依赖和认证及管理等。
供应商质量,即供应商的品质和数量。供应商品质对企业影响重大。三鹿奶粉因无道德供应商供应含有三聚氰胺的原奶,终导致信誉扫地而破产,就是生动的例子。企业须不断开发新供应商,不受制于人。供应商忠诚度,决定企业能否稳定经营,而企业对供应商的依赖度,也是判断风险的重要指标。供应商认证与供应商管理,在于建立稳固的后方供应线。
维度8——宏观环境
企业处于宏观环境中,不可避免受到宏观世界影响。国内外形势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化,是经营者决策时考虑的因素。如果缺乏对相关宏观环境的了解、判断和预测,便难以做出正确决策。宏观环境维度涵盖内容十分广泛,我们仅举其中部分关键信息指标加以观察,如:价格、法定比例关系、经济政策、法规和突发事件等。
无论产品还是原材料,其价格走势、需求或供应量,都受宏观环境影响,是经营者决策的重要因素。汇率、银行贷款利率、投资者信心、资本市场气氛和通货膨胀率等,也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业绩。法定比例关系的调整,如:所得税率、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折旧率、摊销率等,乃至中央及地方经济政策的出台,如:补贴、减免、退税、救助和优惠等,无一不是决策须考虑的重要指标。法律规定,如:环保要求、政府监督和经营许可等,乃至突发事件如:洪旱灾、地震、火灾、海啸、金融风暴和战争等,都是经营者需考虑的宏观因素。
10. 旅游业发展影响指标有哪些?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这三部分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国内旅游市场稳步增长
根据中国文旅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9年,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平稳增长;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首次突破50亿人次,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突破60亿人次,达到60.06亿人次,较2018年同比增长8.43%。
2010-2019年,我国旅游业总规模实现稳步增长,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0年旅游总收入为1.57万亿元,2019年国内旅游总收入为6.65万亿元,创历史新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7.36%,较2018年同比增长11.06%。
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作用,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大小则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观察的重要指标。2019年,中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11.05%,达到2014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从2014年的10.39%到2019年的11.05%,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
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一方面反映出中国旅游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并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旅游业为内需拉动经济提供动力。
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旅游市场
根据中国文旅部发布的国庆节假期八天的旅游市场数据,2013-2019年,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旅游收入逐年增长,但增速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19年旅游收入突破6000亿元,达到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5%。2020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
从各地国庆假期接待游客数量来看,2020年,河南省接待游客数位列全国第一,全省共接待游客7234.98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增长了9.09%;江西接待游客6809.75万人,全国游客数量排名第二;山西接待游客5246.89万人次,全国排名第三。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疫情受损最严重的湖北旅游业恢复较快,2020年10月1日至8日,全省共接待游客5228.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8.29亿元,分别恢复到去年国庆假期的82.74%和72.26%。
从各省旅游收入来看,2020年国庆假期期间,江苏、江西及贵州三省旅游收入排名全国前三,分别实现旅游收入512.55亿元、398.81亿元以及367.21亿元。
中国旅游行业趋势分析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预计2020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将负增长15.5%,全年同比减少9.3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负增长20.6%,全年旅游收入减少1.18万亿元。到2020年底,预计全国游客人数下降至50.74亿人次,全国旅游收入降至4.55万亿元。
但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消费主体和消费观念观念的改变,旅游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可观。因此前瞻预测,至2025年,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83亿元。
11. 金融发展是什么,应当选择用什么样的指标来衡量金融发展的程度?
金融发展是指通过完善金融系统的功能,提高金融系统的效率,使得金融系统更为充分发挥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衡量金融发展程度的指标:
(1)金融相关率:一定时期内社会金融活动总量与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金融活动总量一般用金融资产总额表示。
(2)货币比率:一定经济范围内通过货币进行商品与服务交换的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12. 决策的四个维度?
内因四个维度
维度1——产品
企业生存,依赖于产品(广义上的产品,包括服务,后同)。卖什么产品,或提供什么服务,是经营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从产品维度中,可分解出的关键信息指标有:品质、品牌、差异、优势、利润、包装和研发等。
品质是立足之本,是经营者优先考虑的要素。没有好品质,企业无法安稳生存。品牌的重要性,已越为人们认识。是走自主品牌路线,或给知名品牌代工,不同决策导致不同结果。
与同类产品的差异,是企业脱颖而出的制胜关键,产品的优势(如成本优势、技术优势、功能优势和性价比等),是企业竞争的法宝,而盈利能力,则无论从收益角度还是从抵消成本角度,都直接涉及企业生存问题。在商品经济发达社会,产品包装的重要性,甚至高于产品品质,新产品研发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以上这些关键信息指标,都是经营者涉及与产品有关的决策时须考虑的内容。当然,我们还可举出其他代表产品的关键信息指标。
维度2——生产设施
要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企业须具备一定生产或服务设施,统称生产设施。生产设施是经营的物质基础。代表生产设施维度的关键信息指标有:非流动资产(包括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和知识产权等)、产能、生产设施的市场价值和新增生产设施投资等。
自有非流动资产通常构成企业生产设施(广义的生产设施,包括办公设施和生活设施)的主要部分,但企业有时未必全部拥有生产设施,而采用租赁方式。生产设施在某时间段(如一年)的生产能力(产能),是衡量企业实力的重要指标。而产能利用率,则是衡量生产效率和投资效率的主要标志。生产设施的市值,既可用来衡量装备新旧程度及科技含量高低,又可成为调整经营方式的依据。比如,一家地理位置处于闹市区的生产企业,停止生产转而将厂房出租给商业用户,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更加丰厚。对生产设施的新投资或处置,是经营者在应对产能短缺或过剩时要考虑的因素。
维度3——人力资源
产品是人在生产设施上制造出来的。从本质说,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维度中有代表性的关键信息指标有:质量、适用度、生产率、忠诚、依赖、储备和培训等。
企业需要一定质量(即素质与数量)的员工。但员工素质过高,或数量过多,超出企业需求,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反之,员工素质过低,或数量不足,会导致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和效率低下,这是员工适用度的问题。无庸赘言,劳动生产率是企业最重要经营指标,而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直接影响业绩和稳定。企业对员工过度依赖,导致经营风险增加,有无人才储备,对长期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员工的培训,是维持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但同时给企业带来负担。以上这些,都是经营者在决策时需要认真考虑的因素。
维度4——资金
有了生产设施、人力资源和既定产品,尚不足以开始或维持经营活动,还须有资金。资金维度的关键信息指标有:股本、贷款、收入、成本、费用、投资和现金流等。
从企业融资角度,资金来源有股本金和贷款等直接和间接融资方式,收入带来的现金,是经营活动自身的造血功能,主营业务成本和三项费用,则耗用企业资金。在多数情况下,投资占用企业资金,收回投资,则使企业获得资金。控制三项费用,减少资金支出,是困扰企业家的经营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生存的唯一指标,是时刻保持处于正现金流状态。
二、外因四个维度
以上讨论了影响企业经营决策的内部因素,并从4个维度,对各自的关键信息指标进行了简要论述。企业在决策过程中,不仅要面对内部因素,也须同时面对诸多外部因素。下面也从四个维度,继续探讨各自的关键信息指标。
维度5——市场
产品须有市场,才有销路。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企业为市场生产。市场维度中具代表性的关键信息指标有:区域、新市场、供求关系、市场覆盖率和市场份额等。
市场都存在于特定区域中。广义的区域概念,也包括互联网。区域的选择,对经营者至关重要。同样的企业,选择不同的市场区域,经营结果会完全不同。产品定位也属于市场选择。选择高端市场、中端市场还是低端市场,是决策的问题。此外,市场可能饱和、萎缩甚至消失,只有不断开发新市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供求关系影响企业经营战略的确定,市场覆盖率和市场份额,也都是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
维度6——客户
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在市场中发掘、服务并维持客户,是经营活动的关键环节。客户维度中的关键信息指标有:质量、新客户、忠诚、依赖、关系和客户服务等。
客户的质量,即客户的品质与数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好客户使企业如鱼得水,无支付能力的客户甚至会将企业拖垮。因此,企业须不断开发新客户,以保持持久生命力。客户忠诚度,可决定企业命运,而企业对客户的依赖度,则是判断企业风险的重要标志。维护客户关系,改善客户服务,都是经营者最关心的问题。
维度7——供应商
在高度分工的社会,多数企业都无法独立完成生产全过程,必须依靠供应商,提供原材料或服务。供应商对企业生存的影响,并不亚于客户。供应商维度中有代表性的关键信息指标如:质量、新供应商、忠诚、依赖和认证及管理等。
供应商质量,即供应商的品质和数量。供应商品质对企业影响重大。三鹿奶粉因无道德供应商供应含有三聚氰胺的原奶,终导致信誉扫地而破产,就是生动的例子。企业须不断开发新供应商,不受制于人。供应商忠诚度,决定企业能否稳定经营,而企业对供应商的依赖度,也是判断风险的重要指标。供应商认证与供应商管理,在于建立稳固的后方供应线。
维度8——宏观环境
企业处于宏观环境中,不可避免受到宏观世界影响。国内外形势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化,是经营者决策时考虑的因素。如果缺乏对相关宏观环境的了解、判断和预测,便难以做出正确决策。宏观环境维度涵盖内容十分广泛,我们仅举其中部分关键信息指标加以观察,如:价格、法定比例关系、经济政策、法规和突发事件等。
无论产品还是原材料,其价格走势、需求或供应量,都受宏观环境影响,是经营者决策的重要因素。汇率、银行贷款利率、投资者信心、资本市场气氛和通货膨胀率等,也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业绩。法定比例关系的调整,如:所得税率、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折旧率、摊销率等,乃至中央及地方经济政策的出台,如:补贴、减免、退税、救助和优惠等,无一不是决策须考虑的重要指标。法律规定,如:环保要求、政府监督和经营许可等,乃至突发事件如:洪旱灾、地震、火灾、海啸、金融风暴和战争等,都是经营者需考虑的宏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