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额是时期指标(亏损和负增长的区别?)
1. 亏损和负增长的区别?
答:亏损是指生产产品销售价格低于生产成本。而负增长是指上年度是增长百分之4,而今年度则是上年度的增长的百分之九十。也表示在上年度增长的部分口占百分之九十,就是符增长百分之十。它们是两种的概念,也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两个指标。
2. 亏损和负增长的区别?
答:亏损是指生产产品销售价格低于生产成本。而负增长是指上年度是增长百分之4,而今年度则是上年度的增长的百分之九十。也表示在上年度增长的部分口占百分之九十,就是符增长百分之十。它们是两种的概念,也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两个指标。
3. 企业经营能力分析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盈利能力指标主要包括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六项。实务中,上市公司经常采用每股收益、每股股利、市盈率、每股净资产等指标评价其获利能力。
1、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营业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强。 在实务中,也经常使用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等指标来分析企业经营业务的获利水平。其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2、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其中: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成本费用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3、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是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值,反映了企业当期净利润中现金收益的保障程度,真实反映了企业盈余的质量。其计算公式为: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一般来说,当企业当期净利润大于0时,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应当大于1.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对现金的贡献越大。
4、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了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其中: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一般情况下,总资产报酬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5、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反映了企业自有资金的投资收益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100% 其中: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末数)/2 一般认为,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利益的保证程度越高。
6、资本收益率 资本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资本(即资本性投入及其资本溢价)的比率,反映企业实际获得投资额的回报水平。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本×100% 其中:平均资本=(实收资本年初数+资本公积+实收资本年末数+资本公积年末数)/2 上述资本公积仅指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7、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也称每股利润或每股盈余,是反映企业普通股股东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有企业利润或承担企业亏损的业绩评价指标。每股收益的计算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为: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其中,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一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和已回购时间一般按天数计算,在不影响计算结果的前提下,也可以按月份简化计算)。 稀释每股收益是在考虑潜在普通股稀释性影响的基础上,对基本每股收益的分子、分母进行调整后再计算的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越高,表明公司的获利能力越强。
4. 连续亏损概念什么意思?就是公司连续2年以上的亏损的意思。
亏损是盈利的对称。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净损失,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亏损有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两类。政策性亏损: 亦称计划亏损,是指按照国家政策,某些商品的销价低于进价,或进销持平,或销价略高于进价,但不足以抵偿流通费用,而发生的计划内亏损。
5. 企业经营能力分析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盈利能力指标主要包括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六项。实务中,上市公司经常采用每股收益、每股股利、市盈率、每股净资产等指标评价其获利能力。
1、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营业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强。 在实务中,也经常使用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等指标来分析企业经营业务的获利水平。其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2、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其中: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成本费用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3、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是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值,反映了企业当期净利润中现金收益的保障程度,真实反映了企业盈余的质量。其计算公式为: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一般来说,当企业当期净利润大于0时,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应当大于1.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对现金的贡献越大。
4、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了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其中: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一般情况下,总资产报酬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5、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反映了企业自有资金的投资收益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100% 其中: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末数)/2 一般认为,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利益的保证程度越高。
6、资本收益率 资本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资本(即资本性投入及其资本溢价)的比率,反映企业实际获得投资额的回报水平。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本×100% 其中:平均资本=(实收资本年初数+资本公积+实收资本年末数+资本公积年末数)/2 上述资本公积仅指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7、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也称每股利润或每股盈余,是反映企业普通股股东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有企业利润或承担企业亏损的业绩评价指标。每股收益的计算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为: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其中,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一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和已回购时间一般按天数计算,在不影响计算结果的前提下,也可以按月份简化计算)。 稀释每股收益是在考虑潜在普通股稀释性影响的基础上,对基本每股收益的分子、分母进行调整后再计算的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越高,表明公司的获利能力越强。
6. 亏损和负增长的区别?答:亏损是指生产产品销售价格低于生产成本。而负增长是指上年度是增长百分之4,而今年度则是上年度的增长的百分之九十。也表示在上年度增长的部分口占百分之九十,就是符增长百分之十。它们是两种的概念,也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两个指标。
7. 亏损和负增长的区别?
答:亏损是指生产产品销售价格低于生产成本。而负增长是指上年度是增长百分之4,而今年度则是上年度的增长的百分之九十。也表示在上年度增长的部分口占百分之九十,就是符增长百分之十。它们是两种的概念,也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两个指标。
8. 连续亏损概念什么意思?
就是公司连续2年以上的亏损的意思。
亏损是盈利的对称。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净损失,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亏损有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两类。政策性亏损: 亦称计划亏损,是指按照国家政策,某些商品的销价低于进价,或进销持平,或销价略高于进价,但不足以抵偿流通费用,而发生的计划内亏损。
9. 连续亏损概念什么意思?
就是公司连续2年以上的亏损的意思。
亏损是盈利的对称。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净损失,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亏损有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两类。政策性亏损: 亦称计划亏损,是指按照国家政策,某些商品的销价低于进价,或进销持平,或销价略高于进价,但不足以抵偿流通费用,而发生的计划内亏损。
10. 亏损面指什么,怎么计算的?
是一个部门、一个地区或一个商业系统、一个商业综合单位所属独立核算企业在计算期内 (一般是自年初至计算期末) 盈亏相抵后出现净亏损的企业数占全部企业单位数的比重,是反映工业企业亏损状况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
企业亏损面(%)=报告期亏损单位数/报告期全部单位数×100%。
1995、1996、1997、2005年中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面分别为25.06%、21.98%、23.61%、17.89%。
11. 亏损面指什么,怎么计算的?
是一个部门、一个地区或一个商业系统、一个商业综合单位所属独立核算企业在计算期内 (一般是自年初至计算期末) 盈亏相抵后出现净亏损的企业数占全部企业单位数的比重,是反映工业企业亏损状况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
企业亏损面(%)=报告期亏损单位数/报告期全部单位数×100%。
1995、1996、1997、2005年中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面分别为25.06%、21.98%、23.61%、17.89%。
12. 亏损面指什么,怎么计算的?
是一个部门、一个地区或一个商业系统、一个商业综合单位所属独立核算企业在计算期内 (一般是自年初至计算期末) 盈亏相抵后出现净亏损的企业数占全部企业单位数的比重,是反映工业企业亏损状况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
企业亏损面(%)=报告期亏损单位数/报告期全部单位数×100%。
1995、1996、1997、2005年中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面分别为25.06%、21.98%、23.61%、17.89%。
13. 亏损是什么意思?
亏损是盈利的对称。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净损失,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
亏损有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两类。
政策性亏损: 亦称计划亏损,是指按照国家政策,某些商品的销价低于进价,或进销持平,或销价略高于进价,但不足以抵偿流通费用,而发生的计划内亏损。这种亏损需经企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查同意,由国家或上级单位拨款弥补。
经营性亏损: 是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而发生的亏损。对于这种亏损,企业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扭亏为盈。
14. 连续亏损概念什么意思?
就是公司连续2年以上的亏损的意思。
亏损是盈利的对称。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净损失,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亏损有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两类。政策性亏损: 亦称计划亏损,是指按照国家政策,某些商品的销价低于进价,或进销持平,或销价略高于进价,但不足以抵偿流通费用,而发生的计划内亏损。
15. 亏损是什么意思?
亏损是盈利的对称。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净损失,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
亏损有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两类。
政策性亏损: 亦称计划亏损,是指按照国家政策,某些商品的销价低于进价,或进销持平,或销价略高于进价,但不足以抵偿流通费用,而发生的计划内亏损。这种亏损需经企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查同意,由国家或上级单位拨款弥补。
经营性亏损: 是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而发生的亏损。对于这种亏损,企业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扭亏为盈。
16. 亏损是什么意思?
亏损是盈利的对称。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净损失,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
亏损有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两类。
政策性亏损: 亦称计划亏损,是指按照国家政策,某些商品的销价低于进价,或进销持平,或销价略高于进价,但不足以抵偿流通费用,而发生的计划内亏损。这种亏损需经企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查同意,由国家或上级单位拨款弥补。
经营性亏损: 是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而发生的亏损。对于这种亏损,企业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扭亏为盈。
17. 企业经营能力分析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盈利能力指标主要包括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六项。实务中,上市公司经常采用每股收益、每股股利、市盈率、每股净资产等指标评价其获利能力。
1、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营业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强。 在实务中,也经常使用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等指标来分析企业经营业务的获利水平。其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2、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其中: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成本费用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3、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是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值,反映了企业当期净利润中现金收益的保障程度,真实反映了企业盈余的质量。其计算公式为: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一般来说,当企业当期净利润大于0时,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应当大于1.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对现金的贡献越大。
4、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了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其中: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一般情况下,总资产报酬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5、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反映了企业自有资金的投资收益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100% 其中: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末数)/2 一般认为,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利益的保证程度越高。
6、资本收益率 资本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资本(即资本性投入及其资本溢价)的比率,反映企业实际获得投资额的回报水平。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本×100% 其中:平均资本=(实收资本年初数+资本公积+实收资本年末数+资本公积年末数)/2 上述资本公积仅指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7、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也称每股利润或每股盈余,是反映企业普通股股东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有企业利润或承担企业亏损的业绩评价指标。每股收益的计算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为: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其中,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一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和已回购时间一般按天数计算,在不影响计算结果的前提下,也可以按月份简化计算)。 稀释每股收益是在考虑潜在普通股稀释性影响的基础上,对基本每股收益的分子、分母进行调整后再计算的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越高,表明公司的获利能力越强。
18. 亏损计算公式?亏损额/销售额*100%。
亏损率系商业部门或商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亏损额与商品销售额或资金额的比率。它表示商业部门或商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亏损的程度。
亏损率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亏损程度的一个指标。亏损率不仅可以作为判断亏损程度与否的标准,还可以让企业投资者以及管理者提前针对出现的问题作出合理的措施。一般来说没有统一的比例,因为在成立初期可能会亏损,到后面才盈利。
19. 亏损面指什么,怎么计算的?
是一个部门、一个地区或一个商业系统、一个商业综合单位所属独立核算企业在计算期内 (一般是自年初至计算期末) 盈亏相抵后出现净亏损的企业数占全部企业单位数的比重,是反映工业企业亏损状况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
企业亏损面(%)=报告期亏损单位数/报告期全部单位数×100%。
1995、1996、1997、2005年中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面分别为25.06%、21.98%、23.61%、17.89%。
20. 亏损计算公式?
亏损额/销售额*100%。
亏损率系商业部门或商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亏损额与商品销售额或资金额的比率。它表示商业部门或商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亏损的程度。
亏损率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亏损程度的一个指标。亏损率不仅可以作为判断亏损程度与否的标准,还可以让企业投资者以及管理者提前针对出现的问题作出合理的措施。一般来说没有统一的比例,因为在成立初期可能会亏损,到后面才盈利。
21. 当期损益是什么意思?
当期损益是指在会计期间内,企业所获得的收入减去其发生的费用和税费后所得到的净盈利或净亏损额。
这是一个反映企业业绩的重要指标,也是投资者、股东和潜在投资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关键数据之一。
当期损益有助于衡量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生产和经营产生的经济效益,从而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决策方向。当期损益的计算方法与会计科目的分类和关联有关。通常,收入包括销售收入、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等,费用包括员工工资、运营成本、财务费用等。
一旦计算出当期损益,企业就可以根据其盈利情况制定相应的财务策略,如调整营销战略、控制成本、管理投资等,以维持或改善经营状况,为企业创造更大利润和价值。
22. 亏损是什么意思?
亏损是盈利的对称。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净损失,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
亏损有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两类。
政策性亏损: 亦称计划亏损,是指按照国家政策,某些商品的销价低于进价,或进销持平,或销价略高于进价,但不足以抵偿流通费用,而发生的计划内亏损。这种亏损需经企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查同意,由国家或上级单位拨款弥补。
经营性亏损: 是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而发生的亏损。对于这种亏损,企业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扭亏为盈。
23. 亏损计算公式?
亏损额/销售额*100%。
亏损率系商业部门或商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亏损额与商品销售额或资金额的比率。它表示商业部门或商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亏损的程度。
亏损率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亏损程度的一个指标。亏损率不仅可以作为判断亏损程度与否的标准,还可以让企业投资者以及管理者提前针对出现的问题作出合理的措施。一般来说没有统一的比例,因为在成立初期可能会亏损,到后面才盈利。
24. 当期损益是什么意思?
当期损益是指在会计期间内,企业所获得的收入减去其发生的费用和税费后所得到的净盈利或净亏损额。
这是一个反映企业业绩的重要指标,也是投资者、股东和潜在投资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关键数据之一。
当期损益有助于衡量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生产和经营产生的经济效益,从而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决策方向。当期损益的计算方法与会计科目的分类和关联有关。通常,收入包括销售收入、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等,费用包括员工工资、运营成本、财务费用等。
一旦计算出当期损益,企业就可以根据其盈利情况制定相应的财务策略,如调整营销战略、控制成本、管理投资等,以维持或改善经营状况,为企业创造更大利润和价值。
25. 企业经营能力分析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盈利能力指标主要包括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六项。实务中,上市公司经常采用每股收益、每股股利、市盈率、每股净资产等指标评价其获利能力。
1、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营业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强。 在实务中,也经常使用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等指标来分析企业经营业务的获利水平。其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2、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其中: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成本费用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3、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是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值,反映了企业当期净利润中现金收益的保障程度,真实反映了企业盈余的质量。其计算公式为: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一般来说,当企业当期净利润大于0时,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应当大于1.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对现金的贡献越大。
4、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了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其中: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一般情况下,总资产报酬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5、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反映了企业自有资金的投资收益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100% 其中: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末数)/2 一般认为,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利益的保证程度越高。
6、资本收益率 资本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资本(即资本性投入及其资本溢价)的比率,反映企业实际获得投资额的回报水平。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本×100% 其中:平均资本=(实收资本年初数+资本公积+实收资本年末数+资本公积年末数)/2 上述资本公积仅指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7、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也称每股利润或每股盈余,是反映企业普通股股东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有企业利润或承担企业亏损的业绩评价指标。每股收益的计算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为: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其中,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一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和已回购时间一般按天数计算,在不影响计算结果的前提下,也可以按月份简化计算)。 稀释每股收益是在考虑潜在普通股稀释性影响的基础上,对基本每股收益的分子、分母进行调整后再计算的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越高,表明公司的获利能力越强。
26. 亏损计算公式?亏损额/销售额*100%。
亏损率系商业部门或商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亏损额与商品销售额或资金额的比率。它表示商业部门或商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亏损的程度。
亏损率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亏损程度的一个指标。亏损率不仅可以作为判断亏损程度与否的标准,还可以让企业投资者以及管理者提前针对出现的问题作出合理的措施。一般来说没有统一的比例,因为在成立初期可能会亏损,到后面才盈利。
27. 当期损益是什么意思?
当期损益是指在会计期间内,企业所获得的收入减去其发生的费用和税费后所得到的净盈利或净亏损额。
这是一个反映企业业绩的重要指标,也是投资者、股东和潜在投资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关键数据之一。
当期损益有助于衡量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生产和经营产生的经济效益,从而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决策方向。当期损益的计算方法与会计科目的分类和关联有关。通常,收入包括销售收入、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等,费用包括员工工资、运营成本、财务费用等。
一旦计算出当期损益,企业就可以根据其盈利情况制定相应的财务策略,如调整营销战略、控制成本、管理投资等,以维持或改善经营状况,为企业创造更大利润和价值。
28. 当期损益是什么意思?
当期损益是指在会计期间内,企业所获得的收入减去其发生的费用和税费后所得到的净盈利或净亏损额。
这是一个反映企业业绩的重要指标,也是投资者、股东和潜在投资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关键数据之一。
当期损益有助于衡量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生产和经营产生的经济效益,从而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决策方向。当期损益的计算方法与会计科目的分类和关联有关。通常,收入包括销售收入、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等,费用包括员工工资、运营成本、财务费用等。
一旦计算出当期损益,企业就可以根据其盈利情况制定相应的财务策略,如调整营销战略、控制成本、管理投资等,以维持或改善经营状况,为企业创造更大利润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