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监管的十项指标(新巴塞尔协议的框架下,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包括哪些?)
1. 新巴塞尔协议的框架下,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包括哪些?
新巴塞尔协议的框架下,对于银行流动性监管有四个主要指标,即: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融资比例、贷存比和流动性比例。
1、流动性覆盖率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在设定的严重流动性压力情景下,能够保持充足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并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来满足未来30日的流动性需求。
计算公式:流动性覆盖率=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
2、净稳定融资比例是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另一个流动性监管指标,用于度量银行较长期限内可使用的稳定资金来源对其表内外资产业务发展的支持能力。该比率的分子是银行可用的各项稳定资金来源,分母是银行发展各类资产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来源。
根据中国银监会2011年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商业银行的净稳定融资比例均不得低于100%。
3、贷存比,即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贷款资产占存款负债的比例,又称存贷比。影响贷存比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家对银行贷存比的上限管理(会逐步放开)、国家针对贷款增速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存款由于利率变动或居民拓宽投资理财渠道(如居民将存款更多地投向股市就会提升银行贷存比)、以及各家银行不同的资产质量状况和经营策略等因素。
4、流动性比率是最常用的财务指标,它用于测量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性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其计算数据来自于资产负债表。一般说来,流动性比率越高,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越强。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性比率的主要因素。
2. 新巴塞尔协议的框架下,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包括哪些?
新巴塞尔协议的框架下,对于银行流动性监管有四个主要指标,即: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融资比例、贷存比和流动性比例。
1、流动性覆盖率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在设定的严重流动性压力情景下,能够保持充足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并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来满足未来30日的流动性需求。
计算公式:流动性覆盖率=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
2、净稳定融资比例是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另一个流动性监管指标,用于度量银行较长期限内可使用的稳定资金来源对其表内外资产业务发展的支持能力。该比率的分子是银行可用的各项稳定资金来源,分母是银行发展各类资产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来源。
根据中国银监会2011年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商业银行的净稳定融资比例均不得低于100%。
3、贷存比,即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贷款资产占存款负债的比例,又称存贷比。影响贷存比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家对银行贷存比的上限管理(会逐步放开)、国家针对贷款增速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存款由于利率变动或居民拓宽投资理财渠道(如居民将存款更多地投向股市就会提升银行贷存比)、以及各家银行不同的资产质量状况和经营策略等因素。
4、流动性比率是最常用的财务指标,它用于测量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性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其计算数据来自于资产负债表。一般说来,流动性比率越高,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越强。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性比率的主要因素。
3. 高风险银行的界定标准?
高风险银行通常指那些存在较大财务风险的银行。在国内,通常是指那些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或其他衡量银行偿付能力的指标严重不达标的银行。以下是一些衡量高风险银行的常用指标:
1. 资本充足率:通常按照监管要求进行计算,并需要满足特定的比例要求。如果资本充足率过低,那么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降低,容易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
2. 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率是指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如果不良贷款率过高,那么意味着银行贷款的风险评估不准确或不严格,容易导致未来偿债困难。
3. 资产质量:银行的资产质量反映其风险抵御能力。银行的资产中,如有大量的不良资产或几乎没有收益权值较高的资产,即表明风险高。
4.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较高的银行,相对来说业务风险更低一些;但如果银行的正常营收依赖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则意味着其主营业务风险较大。
5. 经营管理水平:包括银行的经营管理机制、业务管理机制、风险管理机制等。如果银行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那么容易导致全局风险传导和风险控制能力下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银行监管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高风险银行的界定标准也请根据当地监管要求进行判断。
4. 银监会资本充足率要大于8%的依据是什么?
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规定该项指标的目的在于抑制风险资产的过度膨胀,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各国金融管理当局一般都有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管制,目的是监测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资本充足率有不同的口径,主要比率有资本对存款的比率、资本对负债的比率、资本对总资产的比率、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率等。作为国际银行监督管理基础的《巴塞尔协议》规定,资本充足率以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来衡量,其目标标准比率为8%。
5. 高风险银行的界定标准?
高风险银行通常指那些存在较大财务风险的银行。在国内,通常是指那些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或其他衡量银行偿付能力的指标严重不达标的银行。以下是一些衡量高风险银行的常用指标:
1. 资本充足率:通常按照监管要求进行计算,并需要满足特定的比例要求。如果资本充足率过低,那么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降低,容易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
2. 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率是指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如果不良贷款率过高,那么意味着银行贷款的风险评估不准确或不严格,容易导致未来偿债困难。
3. 资产质量:银行的资产质量反映其风险抵御能力。银行的资产中,如有大量的不良资产或几乎没有收益权值较高的资产,即表明风险高。
4.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较高的银行,相对来说业务风险更低一些;但如果银行的正常营收依赖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则意味着其主营业务风险较大。
5. 经营管理水平:包括银行的经营管理机制、业务管理机制、风险管理机制等。如果银行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那么容易导致全局风险传导和风险控制能力下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银行监管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高风险银行的界定标准也请根据当地监管要求进行判断。
6. 请问银行业务里的杠杆率具体指的是什么?
银行贷出去的钱只有一部分是自己的,公众的存款是算作银行的负债,这部分是银行是要给利息的,拿着“借来的”负债去放贷,这就是加杠杆。也不是所有钱都能贷出去,以前还有个监管指标叫“存贷比”或者应该叫“贷存比”更恰当,贷款不得超过存款的75%,这个是监管层为了控制银行扩张规模设置的监管指标,后来放松了,没有硬性规定了。另外推荐你了解一下资本充足率这个指标,或者直接看一下银行的财报,目前大多数银行的2018年的年报都出来了。
7. 请问银行业务里的杠杆率具体指的是什么?
银行贷出去的钱只有一部分是自己的,公众的存款是算作银行的负债,这部分是银行是要给利息的,拿着“借来的”负债去放贷,这就是加杠杆。也不是所有钱都能贷出去,以前还有个监管指标叫“存贷比”或者应该叫“贷存比”更恰当,贷款不得超过存款的75%,这个是监管层为了控制银行扩张规模设置的监管指标,后来放松了,没有硬性规定了。另外推荐你了解一下资本充足率这个指标,或者直接看一下银行的财报,目前大多数银行的2018年的年报都出来了。
8. 高风险银行的界定标准?
高风险银行通常指那些存在较大财务风险的银行。在国内,通常是指那些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或其他衡量银行偿付能力的指标严重不达标的银行。以下是一些衡量高风险银行的常用指标:
1. 资本充足率:通常按照监管要求进行计算,并需要满足特定的比例要求。如果资本充足率过低,那么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降低,容易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
2. 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率是指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如果不良贷款率过高,那么意味着银行贷款的风险评估不准确或不严格,容易导致未来偿债困难。
3. 资产质量:银行的资产质量反映其风险抵御能力。银行的资产中,如有大量的不良资产或几乎没有收益权值较高的资产,即表明风险高。
4.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较高的银行,相对来说业务风险更低一些;但如果银行的正常营收依赖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则意味着其主营业务风险较大。
5. 经营管理水平:包括银行的经营管理机制、业务管理机制、风险管理机制等。如果银行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那么容易导致全局风险传导和风险控制能力下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银行监管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高风险银行的界定标准也请根据当地监管要求进行判断。
9. 银监会有哪些监管指标?
1、风险水平包括四类:流动性风险指标:流动性比例、核心负债依存度、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信用风险指标:不良贷款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全部关联度;市场风险指标: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利率风险敏感度;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损失率。
2、风险迁徙:正常贷款迁徙率、不良贷款迁徙率。
3、风险抵补三类:盈利能力:成本收入比、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准备金充足程度: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准备充足率、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程度: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杠杆率。
10. 银监会资本充足率要大于8%的依据是什么?
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规定该项指标的目的在于抑制风险资产的过度膨胀,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各国金融管理当局一般都有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管制,目的是监测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资本充足率有不同的口径,主要比率有资本对存款的比率、资本对负债的比率、资本对总资产的比率、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率等。作为国际银行监督管理基础的《巴塞尔协议》规定,资本充足率以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来衡量,其目标标准比率为8%。
11. 高风险银行的界定标准?
高风险银行通常指那些存在较大财务风险的银行。在国内,通常是指那些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或其他衡量银行偿付能力的指标严重不达标的银行。以下是一些衡量高风险银行的常用指标:
1. 资本充足率:通常按照监管要求进行计算,并需要满足特定的比例要求。如果资本充足率过低,那么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降低,容易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
2. 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率是指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如果不良贷款率过高,那么意味着银行贷款的风险评估不准确或不严格,容易导致未来偿债困难。
3. 资产质量:银行的资产质量反映其风险抵御能力。银行的资产中,如有大量的不良资产或几乎没有收益权值较高的资产,即表明风险高。
4.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较高的银行,相对来说业务风险更低一些;但如果银行的正常营收依赖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则意味着其主营业务风险较大。
5. 经营管理水平:包括银行的经营管理机制、业务管理机制、风险管理机制等。如果银行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那么容易导致全局风险传导和风险控制能力下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银行监管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高风险银行的界定标准也请根据当地监管要求进行判断。
12. 请问银行业务里的杠杆率具体指的是什么?
银行贷出去的钱只有一部分是自己的,公众的存款是算作银行的负债,这部分是银行是要给利息的,拿着“借来的”负债去放贷,这就是加杠杆。也不是所有钱都能贷出去,以前还有个监管指标叫“存贷比”或者应该叫“贷存比”更恰当,贷款不得超过存款的75%,这个是监管层为了控制银行扩张规模设置的监管指标,后来放松了,没有硬性规定了。另外推荐你了解一下资本充足率这个指标,或者直接看一下银行的财报,目前大多数银行的2018年的年报都出来了。
13. 超额备付率监管标准?
从流动性来看,各项流动性指标处于非常稳健的水平。流动性比例是50.03%,这个比例的最低监管要求是25%,高出监管标准一倍。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是2.02%,存贷比是70.55%,流动性覆盖率是123.26%,它的最低监管标准是不低于100%。所以,从这些流动性指标看,整个银行业流动性充足,资产负债匹配性较强。
14. 新巴塞尔协议的框架下,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包括哪些?
新巴塞尔协议的框架下,对于银行流动性监管有四个主要指标,即: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融资比例、贷存比和流动性比例。
1、流动性覆盖率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在设定的严重流动性压力情景下,能够保持充足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并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来满足未来30日的流动性需求。
计算公式:流动性覆盖率=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
2、净稳定融资比例是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另一个流动性监管指标,用于度量银行较长期限内可使用的稳定资金来源对其表内外资产业务发展的支持能力。该比率的分子是银行可用的各项稳定资金来源,分母是银行发展各类资产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来源。
根据中国银监会2011年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商业银行的净稳定融资比例均不得低于100%。
3、贷存比,即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贷款资产占存款负债的比例,又称存贷比。影响贷存比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家对银行贷存比的上限管理(会逐步放开)、国家针对贷款增速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存款由于利率变动或居民拓宽投资理财渠道(如居民将存款更多地投向股市就会提升银行贷存比)、以及各家银行不同的资产质量状况和经营策略等因素。
4、流动性比率是最常用的财务指标,它用于测量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性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其计算数据来自于资产负债表。一般说来,流动性比率越高,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越强。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性比率的主要因素。
15. 超额备付率监管标准?
从流动性来看,各项流动性指标处于非常稳健的水平。流动性比例是50.03%,这个比例的最低监管要求是25%,高出监管标准一倍。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是2.02%,存贷比是70.55%,流动性覆盖率是123.26%,它的最低监管标准是不低于100%。所以,从这些流动性指标看,整个银行业流动性充足,资产负债匹配性较强。
16. 银监会资本充足率要大于8%的依据是什么?
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规定该项指标的目的在于抑制风险资产的过度膨胀,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各国金融管理当局一般都有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管制,目的是监测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资本充足率有不同的口径,主要比率有资本对存款的比率、资本对负债的比率、资本对总资产的比率、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率等。作为国际银行监督管理基础的《巴塞尔协议》规定,资本充足率以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来衡量,其目标标准比率为8%。
17. 银监会有哪些监管指标?
1、风险水平包括四类:流动性风险指标:流动性比例、核心负债依存度、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信用风险指标:不良贷款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全部关联度;市场风险指标: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利率风险敏感度;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损失率。
2、风险迁徙:正常贷款迁徙率、不良贷款迁徙率。
3、风险抵补三类:盈利能力:成本收入比、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准备金充足程度: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准备充足率、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程度: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杠杆率。
18. 超额备付率监管标准?
从流动性来看,各项流动性指标处于非常稳健的水平。流动性比例是50.03%,这个比例的最低监管要求是25%,高出监管标准一倍。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是2.02%,存贷比是70.55%,流动性覆盖率是123.26%,它的最低监管标准是不低于100%。所以,从这些流动性指标看,整个银行业流动性充足,资产负债匹配性较强。
19. 银行两参一控什么意思?
回答如下:"银行两参一控"是指银行的两个参考点和一个控制点,具体包括:
1. 存款基准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这两个参考点是银行制定贷款和储蓄利率时的基准,也是银行利率调整的重要依据。
2. 存款准备金率:这是银行必须按照规定存放在央行的一定比例的存款,控制银行的资金流动性和信贷投放。
3. 货币供应量:这是央行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控制的,它直接影响整个市场的资金供应和需求。
银行两参一控的目的是确保银行的贷款和储蓄利率合理,同时控制银行的风险和资金流动性。
20. 请问银行业务里的杠杆率具体指的是什么?
银行贷出去的钱只有一部分是自己的,公众的存款是算作银行的负债,这部分是银行是要给利息的,拿着“借来的”负债去放贷,这就是加杠杆。也不是所有钱都能贷出去,以前还有个监管指标叫“存贷比”或者应该叫“贷存比”更恰当,贷款不得超过存款的75%,这个是监管层为了控制银行扩张规模设置的监管指标,后来放松了,没有硬性规定了。另外推荐你了解一下资本充足率这个指标,或者直接看一下银行的财报,目前大多数银行的2018年的年报都出来了。
21. 银行两参一控什么意思?
回答如下:"银行两参一控"是指银行的两个参考点和一个控制点,具体包括:
1. 存款基准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这两个参考点是银行制定贷款和储蓄利率时的基准,也是银行利率调整的重要依据。
2. 存款准备金率:这是银行必须按照规定存放在央行的一定比例的存款,控制银行的资金流动性和信贷投放。
3. 货币供应量:这是央行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控制的,它直接影响整个市场的资金供应和需求。
银行两参一控的目的是确保银行的贷款和储蓄利率合理,同时控制银行的风险和资金流动性。
22. 新巴塞尔协议的框架下,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包括哪些?
新巴塞尔协议的框架下,对于银行流动性监管有四个主要指标,即: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融资比例、贷存比和流动性比例。
1、流动性覆盖率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在设定的严重流动性压力情景下,能够保持充足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并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来满足未来30日的流动性需求。
计算公式:流动性覆盖率=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
2、净稳定融资比例是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另一个流动性监管指标,用于度量银行较长期限内可使用的稳定资金来源对其表内外资产业务发展的支持能力。该比率的分子是银行可用的各项稳定资金来源,分母是银行发展各类资产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来源。
根据中国银监会2011年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商业银行的净稳定融资比例均不得低于100%。
3、贷存比,即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贷款资产占存款负债的比例,又称存贷比。影响贷存比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家对银行贷存比的上限管理(会逐步放开)、国家针对贷款增速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存款由于利率变动或居民拓宽投资理财渠道(如居民将存款更多地投向股市就会提升银行贷存比)、以及各家银行不同的资产质量状况和经营策略等因素。
4、流动性比率是最常用的财务指标,它用于测量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性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其计算数据来自于资产负债表。一般说来,流动性比率越高,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越强。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性比率的主要因素。
23. 银监会资本充足率要大于8%的依据是什么?
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规定该项指标的目的在于抑制风险资产的过度膨胀,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各国金融管理当局一般都有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管制,目的是监测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资本充足率有不同的口径,主要比率有资本对存款的比率、资本对负债的比率、资本对总资产的比率、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率等。作为国际银行监督管理基础的《巴塞尔协议》规定,资本充足率以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来衡量,其目标标准比率为8%。
24. 银行两参一控什么意思?
回答如下:"银行两参一控"是指银行的两个参考点和一个控制点,具体包括:
1. 存款基准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这两个参考点是银行制定贷款和储蓄利率时的基准,也是银行利率调整的重要依据。
2. 存款准备金率:这是银行必须按照规定存放在央行的一定比例的存款,控制银行的资金流动性和信贷投放。
3. 货币供应量:这是央行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控制的,它直接影响整个市场的资金供应和需求。
银行两参一控的目的是确保银行的贷款和储蓄利率合理,同时控制银行的风险和资金流动性。
25. 银监会有哪些监管指标?
1、风险水平包括四类:流动性风险指标:流动性比例、核心负债依存度、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信用风险指标:不良贷款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全部关联度;市场风险指标: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利率风险敏感度;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损失率。
2、风险迁徙:正常贷款迁徙率、不良贷款迁徙率。
3、风险抵补三类:盈利能力:成本收入比、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准备金充足程度: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准备充足率、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程度: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杠杆率。
26. 银监会有哪些监管指标?
1、风险水平包括四类:流动性风险指标:流动性比例、核心负债依存度、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信用风险指标:不良贷款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全部关联度;市场风险指标: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利率风险敏感度;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损失率。
2、风险迁徙:正常贷款迁徙率、不良贷款迁徙率。
3、风险抵补三类:盈利能力:成本收入比、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准备金充足程度: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准备充足率、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程度: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杠杆率。
27. 银行两参一控什么意思?
回答如下:"银行两参一控"是指银行的两个参考点和一个控制点,具体包括:
1. 存款基准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这两个参考点是银行制定贷款和储蓄利率时的基准,也是银行利率调整的重要依据。
2. 存款准备金率:这是银行必须按照规定存放在央行的一定比例的存款,控制银行的资金流动性和信贷投放。
3. 货币供应量:这是央行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控制的,它直接影响整个市场的资金供应和需求。
银行两参一控的目的是确保银行的贷款和储蓄利率合理,同时控制银行的风险和资金流动性。
28. 超额备付率监管标准?
从流动性来看,各项流动性指标处于非常稳健的水平。流动性比例是50.03%,这个比例的最低监管要求是25%,高出监管标准一倍。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是2.02%,存贷比是70.55%,流动性覆盖率是123.26%,它的最低监管标准是不低于100%。所以,从这些流动性指标看,整个银行业流动性充足,资产负债匹配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