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并暗示暂停,鲍威尔称“现在降息为时过早”
1.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比例多少比较好?
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自然是越少越好。
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很难不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为了体现数字化选股思路,在马夫选股法里把应收款占年度营业收入的比值作为参数,通过这一参数的大小给上市公司分进行四类评级,小于0.25的评级为A;介于0.25-0.5之间的评级为B;介于0.5-0.75之间的评级为C,其它评级为D。只有评级为A的上市公司才有资格进入马夫的投资组合里。
2.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比例多少比较好?
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自然是越少越好。
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很难不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为了体现数字化选股思路,在马夫选股法里把应收款占年度营业收入的比值作为参数,通过这一参数的大小给上市公司分进行四类评级,小于0.25的评级为A;介于0.25-0.5之间的评级为B;介于0.5-0.75之间的评级为C,其它评级为D。只有评级为A的上市公司才有资格进入马夫的投资组合里。
3. 降低应收账款的实施方案?
一、评估先行
赊账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影响应收账款风险的重要因素,如果能对其进行事先评估,那么风险将更容易防范。对于一般的企业而言.可以用以下的程序进行评估:
第一步.获取信息。包括信用申请企业的财务报表、银行资信证明、商业信用评级证明和其他供应商提供的客户信息、地方法庭判决登记簿、企业工商登记资料以及企业内部信用部门根据自身经验对信用申请者的信用评价。
第二步.可靠性分析。在收集相关信息后,企业要对这些不同来源的信息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可靠性分析,通过对这些信用信息的分析.判定对应收账款及时归还的可靠程度。
第三步,信用决策。这是信用评估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应收账款风险将在此产生。在完成了对必要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就必须做出是否提供信用.即应收账款是否生成的决策。实践中要注意根据客户对象.一分为二地区别对待。比如:对于新客户,首先要制定的决策是是否销售产品和提供信用:而对于老客户。就要确定提供多大的信用规模,即信用额度。
二、制度化管理
在企业经营中.应收账款大多属于日常性财务活动.一般发生都比较零散。风险点分散,不好集中控制。因此,先要对应收账款管理进行制度化,使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也可以看成是化解应收账款风险的前提条件。具体而言,有3条制度可循:
一是赊销审批制度。赊销业务应遵循规定的销售政策和信用政策,对符合赊销条件的客户.应经审批人批准后方可办理。超出政策规定的赊销业务。要实行集体决策审批,强化谨慎性原则.不得盲目追求销量而滥用信用.要尽量少产生应收账款,提高应收账款质量。
二是“销收”分离制度。企业内部的销售与收款职能应分开.销售人员应当避免接触现金.单位也应及时入账.最大程度地减少应收账款暴露。
三是定期检查制度。企业财务人员要对应收账款的收回情况进行监督.随时掌握应收账款余额,以及收回情况.对应收账款进行长期追踪。对于不同拖欠时间的欠款,可以采取不同的检查方案,最大程度地保证应收账款及时收回。
三、动态跟踪
现代市场经济瞬息万变,就连安然那样的业内“大腕”都能在瞬间灰飞烟灭,企业信用状况也是如此,上个月还款绰绰有余.但这个月、却又可能入不敷出。因此.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绝非一劳永逸.而是要常抓不懈,“动态跟踪”势在必行。
首先,要做好基础记录.了解客户付款的及时程度。基础记录工作包括企业对客户提供的信用条件.建立信用关系的日期,用户付款的时间.目前尚欠款数额以及客户信用等级变化等,只有掌握这些信息,才能及时获取相应的对策。
其次,要检查客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企业应对客户提供的每笔赊销业务,都要检查是否有超过信用期限的记录.并注意检验,客户所欠债务总额是否突破了信用额度。
再次,掌握客户已过信用期限的债务,密切监控客户已到期债务的增减动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与客户联系提醒其尽快付款.
最后,要加强对一线市场的走访.实时掌握最新的动态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审计.实现对账款余额的动态管理。
4.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比例多少比较好?
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自然是越少越好。
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很难不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为了体现数字化选股思路,在马夫选股法里把应收款占年度营业收入的比值作为参数,通过这一参数的大小给上市公司分进行四类评级,小于0.25的评级为A;介于0.25-0.5之间的评级为B;介于0.5-0.75之间的评级为C,其它评级为D。只有评级为A的上市公司才有资格进入马夫的投资组合里。
5. 降低应收账款的实施方案?
一、评估先行
赊账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影响应收账款风险的重要因素,如果能对其进行事先评估,那么风险将更容易防范。对于一般的企业而言.可以用以下的程序进行评估:
第一步.获取信息。包括信用申请企业的财务报表、银行资信证明、商业信用评级证明和其他供应商提供的客户信息、地方法庭判决登记簿、企业工商登记资料以及企业内部信用部门根据自身经验对信用申请者的信用评价。
第二步.可靠性分析。在收集相关信息后,企业要对这些不同来源的信息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可靠性分析,通过对这些信用信息的分析.判定对应收账款及时归还的可靠程度。
第三步,信用决策。这是信用评估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应收账款风险将在此产生。在完成了对必要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就必须做出是否提供信用.即应收账款是否生成的决策。实践中要注意根据客户对象.一分为二地区别对待。比如:对于新客户,首先要制定的决策是是否销售产品和提供信用:而对于老客户。就要确定提供多大的信用规模,即信用额度。
二、制度化管理
在企业经营中.应收账款大多属于日常性财务活动.一般发生都比较零散。风险点分散,不好集中控制。因此,先要对应收账款管理进行制度化,使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也可以看成是化解应收账款风险的前提条件。具体而言,有3条制度可循:
一是赊销审批制度。赊销业务应遵循规定的销售政策和信用政策,对符合赊销条件的客户.应经审批人批准后方可办理。超出政策规定的赊销业务。要实行集体决策审批,强化谨慎性原则.不得盲目追求销量而滥用信用.要尽量少产生应收账款,提高应收账款质量。
二是“销收”分离制度。企业内部的销售与收款职能应分开.销售人员应当避免接触现金.单位也应及时入账.最大程度地减少应收账款暴露。
三是定期检查制度。企业财务人员要对应收账款的收回情况进行监督.随时掌握应收账款余额,以及收回情况.对应收账款进行长期追踪。对于不同拖欠时间的欠款,可以采取不同的检查方案,最大程度地保证应收账款及时收回。
三、动态跟踪
现代市场经济瞬息万变,就连安然那样的业内“大腕”都能在瞬间灰飞烟灭,企业信用状况也是如此,上个月还款绰绰有余.但这个月、却又可能入不敷出。因此.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绝非一劳永逸.而是要常抓不懈,“动态跟踪”势在必行。
首先,要做好基础记录.了解客户付款的及时程度。基础记录工作包括企业对客户提供的信用条件.建立信用关系的日期,用户付款的时间.目前尚欠款数额以及客户信用等级变化等,只有掌握这些信息,才能及时获取相应的对策。
其次,要检查客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企业应对客户提供的每笔赊销业务,都要检查是否有超过信用期限的记录.并注意检验,客户所欠债务总额是否突破了信用额度。
再次,掌握客户已过信用期限的债务,密切监控客户已到期债务的增减动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与客户联系提醒其尽快付款.
最后,要加强对一线市场的走访.实时掌握最新的动态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审计.实现对账款余额的动态管理。
6. 应收账款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
1)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使企业效益下降。
由于企业的物流与资金流不一致,发出商品,开出销售发票,货款却不能同步回收,而销售已告成立,这种没有货款回笼的入账 销售收入,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销售业务损益产生,销售税金上缴及年内所得税预缴,如果涉及跨年度销售收入导致的应收账款,则可产生企业流动资产垫付股东年度分红。
企业因上述追求表面效益而产生的垫缴税款及垫付股东分红,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久而久之必将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进而导致企业实际经营状况被掩盖,影响企业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等,无法实现既定的效益目标。
2)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
由于我国企业实行的记账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发生的当期赊销全部记入当期收入。因此,企业账上利润的增加并不表示能如期实现现金流入。
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百分比来提取坏账准备,坏账准备率一般为3%~5%(特殊企业除外)。如果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提取的坏账准备,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企业应收款的大量存在,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本。
3)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赊销虽然能使企业产生较多的利润,但是并未真正使企业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4)从企业角度看应收账款风险。
资金链断裂破产风险。
一个企业没有稳定的现金流,不稳定性和债权、债务关系就意味着面临破产危险。
融资风险。金融机构放贷过程中都会详细调查客户的财务状况,应收账款过多意味着企业被迫计提较多坏账损失。
信用评级也会降低,从而影响到金融机构放贷决策。此外上下游合作商一旦确信你存在资金缺必然会对你采取从紧资金往来政策。
经营风险。
资金不足加借贷困难,不少业务被迫放弃,无法进行规模经营,降低经营成本,难于取得竞争优势。经营收缩势在必然。严重影响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造成企业资金的严重短缺,极不利于企业的再生产,同时也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信誉风险。
大量应收账款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风险,但是如果长期明显高于同行平均水平,就会给外界传递公司是通过低价促销维持经营优势而不是通过品牌取得竞争优势的信息。没有品牌信誉度不高无疑加剧经营的困难。
7. 应收账款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
1)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使企业效益下降。
由于企业的物流与资金流不一致,发出商品,开出销售发票,货款却不能同步回收,而销售已告成立,这种没有货款回笼的入账 销售收入,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销售业务损益产生,销售税金上缴及年内所得税预缴,如果涉及跨年度销售收入导致的应收账款,则可产生企业流动资产垫付股东年度分红。
企业因上述追求表面效益而产生的垫缴税款及垫付股东分红,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久而久之必将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进而导致企业实际经营状况被掩盖,影响企业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等,无法实现既定的效益目标。
2)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
由于我国企业实行的记账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发生的当期赊销全部记入当期收入。因此,企业账上利润的增加并不表示能如期实现现金流入。
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百分比来提取坏账准备,坏账准备率一般为3%~5%(特殊企业除外)。如果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提取的坏账准备,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企业应收款的大量存在,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本。
3)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赊销虽然能使企业产生较多的利润,但是并未真正使企业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4)从企业角度看应收账款风险。
资金链断裂破产风险。
一个企业没有稳定的现金流,不稳定性和债权、债务关系就意味着面临破产危险。
融资风险。金融机构放贷过程中都会详细调查客户的财务状况,应收账款过多意味着企业被迫计提较多坏账损失。
信用评级也会降低,从而影响到金融机构放贷决策。此外上下游合作商一旦确信你存在资金缺必然会对你采取从紧资金往来政策。
经营风险。
资金不足加借贷困难,不少业务被迫放弃,无法进行规模经营,降低经营成本,难于取得竞争优势。经营收缩势在必然。严重影响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造成企业资金的严重短缺,极不利于企业的再生产,同时也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信誉风险。
大量应收账款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风险,但是如果长期明显高于同行平均水平,就会给外界传递公司是通过低价促销维持经营优势而不是通过品牌取得竞争优势的信息。没有品牌信誉度不高无疑加剧经营的困难。
8. 应收账款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
1)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使企业效益下降。
由于企业的物流与资金流不一致,发出商品,开出销售发票,货款却不能同步回收,而销售已告成立,这种没有货款回笼的入账 销售收入,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销售业务损益产生,销售税金上缴及年内所得税预缴,如果涉及跨年度销售收入导致的应收账款,则可产生企业流动资产垫付股东年度分红。
企业因上述追求表面效益而产生的垫缴税款及垫付股东分红,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久而久之必将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进而导致企业实际经营状况被掩盖,影响企业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等,无法实现既定的效益目标。
2)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
由于我国企业实行的记账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发生的当期赊销全部记入当期收入。因此,企业账上利润的增加并不表示能如期实现现金流入。
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百分比来提取坏账准备,坏账准备率一般为3%~5%(特殊企业除外)。如果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提取的坏账准备,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企业应收款的大量存在,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本。
3)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赊销虽然能使企业产生较多的利润,但是并未真正使企业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4)从企业角度看应收账款风险。
资金链断裂破产风险。
一个企业没有稳定的现金流,不稳定性和债权、债务关系就意味着面临破产危险。
融资风险。金融机构放贷过程中都会详细调查客户的财务状况,应收账款过多意味着企业被迫计提较多坏账损失。
信用评级也会降低,从而影响到金融机构放贷决策。此外上下游合作商一旦确信你存在资金缺必然会对你采取从紧资金往来政策。
经营风险。
资金不足加借贷困难,不少业务被迫放弃,无法进行规模经营,降低经营成本,难于取得竞争优势。经营收缩势在必然。严重影响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造成企业资金的严重短缺,极不利于企业的再生产,同时也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信誉风险。
大量应收账款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风险,但是如果长期明显高于同行平均水平,就会给外界传递公司是通过低价促销维持经营优势而不是通过品牌取得竞争优势的信息。没有品牌信誉度不高无疑加剧经营的困难。
9. 降低应收账款的实施方案?
一、评估先行
赊账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影响应收账款风险的重要因素,如果能对其进行事先评估,那么风险将更容易防范。对于一般的企业而言.可以用以下的程序进行评估:
第一步.获取信息。包括信用申请企业的财务报表、银行资信证明、商业信用评级证明和其他供应商提供的客户信息、地方法庭判决登记簿、企业工商登记资料以及企业内部信用部门根据自身经验对信用申请者的信用评价。
第二步.可靠性分析。在收集相关信息后,企业要对这些不同来源的信息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可靠性分析,通过对这些信用信息的分析.判定对应收账款及时归还的可靠程度。
第三步,信用决策。这是信用评估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应收账款风险将在此产生。在完成了对必要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就必须做出是否提供信用.即应收账款是否生成的决策。实践中要注意根据客户对象.一分为二地区别对待。比如:对于新客户,首先要制定的决策是是否销售产品和提供信用:而对于老客户。就要确定提供多大的信用规模,即信用额度。
二、制度化管理
在企业经营中.应收账款大多属于日常性财务活动.一般发生都比较零散。风险点分散,不好集中控制。因此,先要对应收账款管理进行制度化,使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也可以看成是化解应收账款风险的前提条件。具体而言,有3条制度可循:
一是赊销审批制度。赊销业务应遵循规定的销售政策和信用政策,对符合赊销条件的客户.应经审批人批准后方可办理。超出政策规定的赊销业务。要实行集体决策审批,强化谨慎性原则.不得盲目追求销量而滥用信用.要尽量少产生应收账款,提高应收账款质量。
二是“销收”分离制度。企业内部的销售与收款职能应分开.销售人员应当避免接触现金.单位也应及时入账.最大程度地减少应收账款暴露。
三是定期检查制度。企业财务人员要对应收账款的收回情况进行监督.随时掌握应收账款余额,以及收回情况.对应收账款进行长期追踪。对于不同拖欠时间的欠款,可以采取不同的检查方案,最大程度地保证应收账款及时收回。
三、动态跟踪
现代市场经济瞬息万变,就连安然那样的业内“大腕”都能在瞬间灰飞烟灭,企业信用状况也是如此,上个月还款绰绰有余.但这个月、却又可能入不敷出。因此.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绝非一劳永逸.而是要常抓不懈,“动态跟踪”势在必行。
首先,要做好基础记录.了解客户付款的及时程度。基础记录工作包括企业对客户提供的信用条件.建立信用关系的日期,用户付款的时间.目前尚欠款数额以及客户信用等级变化等,只有掌握这些信息,才能及时获取相应的对策。
其次,要检查客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企业应对客户提供的每笔赊销业务,都要检查是否有超过信用期限的记录.并注意检验,客户所欠债务总额是否突破了信用额度。
再次,掌握客户已过信用期限的债务,密切监控客户已到期债务的增减动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与客户联系提醒其尽快付款.
最后,要加强对一线市场的走访.实时掌握最新的动态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审计.实现对账款余额的动态管理。
10. 应收账款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
1)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使企业效益下降。
由于企业的物流与资金流不一致,发出商品,开出销售发票,货款却不能同步回收,而销售已告成立,这种没有货款回笼的入账 销售收入,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销售业务损益产生,销售税金上缴及年内所得税预缴,如果涉及跨年度销售收入导致的应收账款,则可产生企业流动资产垫付股东年度分红。
企业因上述追求表面效益而产生的垫缴税款及垫付股东分红,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久而久之必将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进而导致企业实际经营状况被掩盖,影响企业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等,无法实现既定的效益目标。
2)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
由于我国企业实行的记账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发生的当期赊销全部记入当期收入。因此,企业账上利润的增加并不表示能如期实现现金流入。
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百分比来提取坏账准备,坏账准备率一般为3%~5%(特殊企业除外)。如果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提取的坏账准备,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企业应收款的大量存在,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本。
3)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赊销虽然能使企业产生较多的利润,但是并未真正使企业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4)从企业角度看应收账款风险。
资金链断裂破产风险。
一个企业没有稳定的现金流,不稳定性和债权、债务关系就意味着面临破产危险。
融资风险。金融机构放贷过程中都会详细调查客户的财务状况,应收账款过多意味着企业被迫计提较多坏账损失。
信用评级也会降低,从而影响到金融机构放贷决策。此外上下游合作商一旦确信你存在资金缺必然会对你采取从紧资金往来政策。
经营风险。
资金不足加借贷困难,不少业务被迫放弃,无法进行规模经营,降低经营成本,难于取得竞争优势。经营收缩势在必然。严重影响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造成企业资金的严重短缺,极不利于企业的再生产,同时也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信誉风险。
大量应收账款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风险,但是如果长期明显高于同行平均水平,就会给外界传递公司是通过低价促销维持经营优势而不是通过品牌取得竞争优势的信息。没有品牌信誉度不高无疑加剧经营的困难。
11.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比例多少比较好?
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自然是越少越好。
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很难不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为了体现数字化选股思路,在马夫选股法里把应收款占年度营业收入的比值作为参数,通过这一参数的大小给上市公司分进行四类评级,小于0.25的评级为A;介于0.25-0.5之间的评级为B;介于0.5-0.75之间的评级为C,其它评级为D。只有评级为A的上市公司才有资格进入马夫的投资组合里。
12. 降低应收账款的实施方案?
一、评估先行
赊账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影响应收账款风险的重要因素,如果能对其进行事先评估,那么风险将更容易防范。对于一般的企业而言.可以用以下的程序进行评估:
第一步.获取信息。包括信用申请企业的财务报表、银行资信证明、商业信用评级证明和其他供应商提供的客户信息、地方法庭判决登记簿、企业工商登记资料以及企业内部信用部门根据自身经验对信用申请者的信用评价。
第二步.可靠性分析。在收集相关信息后,企业要对这些不同来源的信息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可靠性分析,通过对这些信用信息的分析.判定对应收账款及时归还的可靠程度。
第三步,信用决策。这是信用评估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应收账款风险将在此产生。在完成了对必要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就必须做出是否提供信用.即应收账款是否生成的决策。实践中要注意根据客户对象.一分为二地区别对待。比如:对于新客户,首先要制定的决策是是否销售产品和提供信用:而对于老客户。就要确定提供多大的信用规模,即信用额度。
二、制度化管理
在企业经营中.应收账款大多属于日常性财务活动.一般发生都比较零散。风险点分散,不好集中控制。因此,先要对应收账款管理进行制度化,使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也可以看成是化解应收账款风险的前提条件。具体而言,有3条制度可循:
一是赊销审批制度。赊销业务应遵循规定的销售政策和信用政策,对符合赊销条件的客户.应经审批人批准后方可办理。超出政策规定的赊销业务。要实行集体决策审批,强化谨慎性原则.不得盲目追求销量而滥用信用.要尽量少产生应收账款,提高应收账款质量。
二是“销收”分离制度。企业内部的销售与收款职能应分开.销售人员应当避免接触现金.单位也应及时入账.最大程度地减少应收账款暴露。
三是定期检查制度。企业财务人员要对应收账款的收回情况进行监督.随时掌握应收账款余额,以及收回情况.对应收账款进行长期追踪。对于不同拖欠时间的欠款,可以采取不同的检查方案,最大程度地保证应收账款及时收回。
三、动态跟踪
现代市场经济瞬息万变,就连安然那样的业内“大腕”都能在瞬间灰飞烟灭,企业信用状况也是如此,上个月还款绰绰有余.但这个月、却又可能入不敷出。因此.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绝非一劳永逸.而是要常抓不懈,“动态跟踪”势在必行。
首先,要做好基础记录.了解客户付款的及时程度。基础记录工作包括企业对客户提供的信用条件.建立信用关系的日期,用户付款的时间.目前尚欠款数额以及客户信用等级变化等,只有掌握这些信息,才能及时获取相应的对策。
其次,要检查客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企业应对客户提供的每笔赊销业务,都要检查是否有超过信用期限的记录.并注意检验,客户所欠债务总额是否突破了信用额度。
再次,掌握客户已过信用期限的债务,密切监控客户已到期债务的增减动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与客户联系提醒其尽快付款.
最后,要加强对一线市场的走访.实时掌握最新的动态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审计.实现对账款余额的动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