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并暗示暂停,鲍威尔称“现在降息为时过早”
1. 描述石油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石油的物理性质随其化学组成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不同性质的石油,对开发、集输、贮存、加工影响较大,因此其经济评价也各不相同。
1)石油的颜色 颜色与原油中含有的胶质、沥青质数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深色原油密度大、粘度高。液性明显的原油多呈淡色,甚至无色;粘性感强的原油,大多色暗,从深棕、墨绿到黑色。
2) 石油的臭味 是由于原油中所含的不同挥发组分而引起。芳香属组分含量高的原油具有一种醚臭味。
3) 石油的密度 指在地面标准条件下,脱气原油单位体积的质量。以吨每立方米(t/m3)或克每立方厘米(g/cm3)表示。石油相对密度(以往文献曾以比重表示)是15.5℃或20℃时原油密度与4℃时水的密度的比值。国际上常用A
4) 石油的粘度 指液体质点间移动的摩擦力,以m Pa·s表示。粘度大小决定着石油在地下、在管道中的流动性能。一般与原油的化学组成、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有密切关系。通常原油中含烷烃多、颜色浅、温度高、气溶量大时,粘度变小。而压力增大粘度也随之变大。地下原油粘度比地面的原油粘度小。
根据粘度大小,将原油划分为常规油(<100mPa·s),稠油(≥100~<10 000mPa·s),特稠油(≥10 000~50 000mPa·s)和超特稠油或称沥青( >50 000mPa·s)四类。
5) 石油的荧光反应 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受激发发光,并在照射后所发光立即消失的这种荧光反应特性,普遍被用于野外工作时作为判断岩石中是否含有石油显示的重要标志。按发光颜色的不同以及分布的情况,大体可推测所显示的石油组分及其百分含量。一般油质呈天蓝色,胶质呈黄绿色,沥青质呈棕褐色。
6) 石油的旋光性 石油在偏光下,具有把偏光面向右旋转的特性。偏转度一般小于1°。旋光性是有机质所特有的一种性质,而且当加温至300℃时即消失。因此,在研究石油生成时,常以这种旋光性和在石油中发现的素(由动植物色素如叶绿素或血红素变化而成,并在温度超过200℃时被破坏)的存在作为石油有机成因的依据。
7) 石油的溶解性 石油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如苯、香精、醚、三氯甲烷、硫化碳、四氯化碳等,也能局部溶解于酒精之中。原油又能溶解气体烃和固体烃化物以及脂膏-树脂、硫和碘等。
8) 石油的凝固点与含蜡量 凝固点系指原油从流动的液态变为不能流动的固态时的温度。
9) 石油的燃烧特性 石油和成品油可燃程度随温度而异,表现在闪点、燃点和自燃点的差异。
10) 石油的馏分组成 由于石油是由具不同沸点的烃化合物混合而成,因此通过控制不同的温度而可分别获得不同的石油产品
2. 原油质量常见的衡量标准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几点: 硫含量:欧二排放标准的汽油中硫的含量为不大于0.050,而与欧二标准相比,欧三排放标准中规定汽油中主要指标硫的含量要少三分之二,仅为不大于0.015,这将让汽车尾气排放的二氧化硫大大减少。 密度:指油品的质量(Mass)与其体积的比值,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常用单位:克/立方厘米、千克/立方米或公吨/立方米等。由于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密度不能脱离温度而独立存在。为便于比较,西方规定以15℃下之密度作为石油的标准密度,我国规定以石油及石油产品在标准温度(20℃)下的密度为标准密度,单位为g/cm3。 通常情况下:汽油ρ=(0.7~0.76)g/cm3,柴油ρ=(0.81~0.84)g/cm3。特别是在生产贮运过程中,如发现油品密度明显增大或减小,可以判断是否混入重质油或轻质油。 色度:我国石油产品颜色测定法把石油产品的颜色分为16个色号。依次加深为1.0、1.5、2.0、-颜色最深的为8.0。色泽的深浅取决于油中胶质含量的多少,胶质除去的越多,色泽就越浅。 十六烷值:这是表示柴油在柴油机中燃烧时的自燃性指标。常以纯正十六烷的十六烷值定为100,纯甲基萘的十六烷值定为零,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起来,可以得到十六烷值0至100的不同抗爆性等级的标准燃料,并在一定结构的单缸试验机上与待测柴油做对比。 凝点:指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停止流动时的最高温度。它是用来评价油品低温性能的项目。油品中的蜡含量越多,凝点就越高。柴油的标号是以研究柴油的凝固点为划分依据的。
3. 原油质量常见的衡量标准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几点: 硫含量:欧二排放标准的汽油中硫的含量为不大于0.050,而与欧二标准相比,欧三排放标准中规定汽油中主要指标硫的含量要少三分之二,仅为不大于0.015,这将让汽车尾气排放的二氧化硫大大减少。 密度:指油品的质量(Mass)与其体积的比值,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常用单位:克/立方厘米、千克/立方米或公吨/立方米等。由于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密度不能脱离温度而独立存在。为便于比较,西方规定以15℃下之密度作为石油的标准密度,我国规定以石油及石油产品在标准温度(20℃)下的密度为标准密度,单位为g/cm3。 通常情况下:汽油ρ=(0.7~0.76)g/cm3,柴油ρ=(0.81~0.84)g/cm3。特别是在生产贮运过程中,如发现油品密度明显增大或减小,可以判断是否混入重质油或轻质油。 色度:我国石油产品颜色测定法把石油产品的颜色分为16个色号。依次加深为1.0、1.5、2.0、-颜色最深的为8.0。色泽的深浅取决于油中胶质含量的多少,胶质除去的越多,色泽就越浅。 十六烷值:这是表示柴油在柴油机中燃烧时的自燃性指标。常以纯正十六烷的十六烷值定为100,纯甲基萘的十六烷值定为零,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起来,可以得到十六烷值0至100的不同抗爆性等级的标准燃料,并在一定结构的单缸试验机上与待测柴油做对比。 凝点:指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停止流动时的最高温度。它是用来评价油品低温性能的项目。油品中的蜡含量越多,凝点就越高。柴油的标号是以研究柴油的凝固点为划分依据的。
4. 原油质量常见的衡量标准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几点: 硫含量:欧二排放标准的汽油中硫的含量为不大于0.050,而与欧二标准相比,欧三排放标准中规定汽油中主要指标硫的含量要少三分之二,仅为不大于0.015,这将让汽车尾气排放的二氧化硫大大减少。 密度:指油品的质量(Mass)与其体积的比值,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常用单位:克/立方厘米、千克/立方米或公吨/立方米等。由于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密度不能脱离温度而独立存在。为便于比较,西方规定以15℃下之密度作为石油的标准密度,我国规定以石油及石油产品在标准温度(20℃)下的密度为标准密度,单位为g/cm3。 通常情况下:汽油ρ=(0.7~0.76)g/cm3,柴油ρ=(0.81~0.84)g/cm3。特别是在生产贮运过程中,如发现油品密度明显增大或减小,可以判断是否混入重质油或轻质油。 色度:我国石油产品颜色测定法把石油产品的颜色分为16个色号。依次加深为1.0、1.5、2.0、-颜色最深的为8.0。色泽的深浅取决于油中胶质含量的多少,胶质除去的越多,色泽就越浅。 十六烷值:这是表示柴油在柴油机中燃烧时的自燃性指标。常以纯正十六烷的十六烷值定为100,纯甲基萘的十六烷值定为零,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起来,可以得到十六烷值0至100的不同抗爆性等级的标准燃料,并在一定结构的单缸试验机上与待测柴油做对比。 凝点:指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停止流动时的最高温度。它是用来评价油品低温性能的项目。油品中的蜡含量越多,凝点就越高。柴油的标号是以研究柴油的凝固点为划分依据的。
5. 原油质量常见的衡量标准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几点: 硫含量:欧二排放标准的汽油中硫的含量为不大于0.050,而与欧二标准相比,欧三排放标准中规定汽油中主要指标硫的含量要少三分之二,仅为不大于0.015,这将让汽车尾气排放的二氧化硫大大减少。 密度:指油品的质量(Mass)与其体积的比值,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常用单位:克/立方厘米、千克/立方米或公吨/立方米等。由于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密度不能脱离温度而独立存在。为便于比较,西方规定以15℃下之密度作为石油的标准密度,我国规定以石油及石油产品在标准温度(20℃)下的密度为标准密度,单位为g/cm3。 通常情况下:汽油ρ=(0.7~0.76)g/cm3,柴油ρ=(0.81~0.84)g/cm3。特别是在生产贮运过程中,如发现油品密度明显增大或减小,可以判断是否混入重质油或轻质油。 色度:我国石油产品颜色测定法把石油产品的颜色分为16个色号。依次加深为1.0、1.5、2.0、-颜色最深的为8.0。色泽的深浅取决于油中胶质含量的多少,胶质除去的越多,色泽就越浅。 十六烷值:这是表示柴油在柴油机中燃烧时的自燃性指标。常以纯正十六烷的十六烷值定为100,纯甲基萘的十六烷值定为零,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起来,可以得到十六烷值0至100的不同抗爆性等级的标准燃料,并在一定结构的单缸试验机上与待测柴油做对比。 凝点:指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停止流动时的最高温度。它是用来评价油品低温性能的项目。油品中的蜡含量越多,凝点就越高。柴油的标号是以研究柴油的凝固点为划分依据的。
6. 描述石油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石油的物理性质随其化学组成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不同性质的石油,对开发、集输、贮存、加工影响较大,因此其经济评价也各不相同。
1)石油的颜色 颜色与原油中含有的胶质、沥青质数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深色原油密度大、粘度高。液性明显的原油多呈淡色,甚至无色;粘性感强的原油,大多色暗,从深棕、墨绿到黑色。
2) 石油的臭味 是由于原油中所含的不同挥发组分而引起。芳香属组分含量高的原油具有一种醚臭味。
3) 石油的密度 指在地面标准条件下,脱气原油单位体积的质量。以吨每立方米(t/m3)或克每立方厘米(g/cm3)表示。石油相对密度(以往文献曾以比重表示)是15.5℃或20℃时原油密度与4℃时水的密度的比值。国际上常用A
4) 石油的粘度 指液体质点间移动的摩擦力,以m Pa·s表示。粘度大小决定着石油在地下、在管道中的流动性能。一般与原油的化学组成、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有密切关系。通常原油中含烷烃多、颜色浅、温度高、气溶量大时,粘度变小。而压力增大粘度也随之变大。地下原油粘度比地面的原油粘度小。
根据粘度大小,将原油划分为常规油(<100mPa·s),稠油(≥100~<10 000mPa·s),特稠油(≥10 000~50 000mPa·s)和超特稠油或称沥青( >50 000mPa·s)四类。
5) 石油的荧光反应 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受激发发光,并在照射后所发光立即消失的这种荧光反应特性,普遍被用于野外工作时作为判断岩石中是否含有石油显示的重要标志。按发光颜色的不同以及分布的情况,大体可推测所显示的石油组分及其百分含量。一般油质呈天蓝色,胶质呈黄绿色,沥青质呈棕褐色。
6) 石油的旋光性 石油在偏光下,具有把偏光面向右旋转的特性。偏转度一般小于1°。旋光性是有机质所特有的一种性质,而且当加温至300℃时即消失。因此,在研究石油生成时,常以这种旋光性和在石油中发现的素(由动植物色素如叶绿素或血红素变化而成,并在温度超过200℃时被破坏)的存在作为石油有机成因的依据。
7) 石油的溶解性 石油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如苯、香精、醚、三氯甲烷、硫化碳、四氯化碳等,也能局部溶解于酒精之中。原油又能溶解气体烃和固体烃化物以及脂膏-树脂、硫和碘等。
8) 石油的凝固点与含蜡量 凝固点系指原油从流动的液态变为不能流动的固态时的温度。
9) 石油的燃烧特性 石油和成品油可燃程度随温度而异,表现在闪点、燃点和自燃点的差异。
10) 石油的馏分组成 由于石油是由具不同沸点的烃化合物混合而成,因此通过控制不同的温度而可分别获得不同的石油产品
7. 液蜡和白油区别?
1、白油属于矿物油的性质:由于这种超级的精制深度,在实际制造工艺中,难以对重质馏分实施,所以白油的分子量通常都在250-450范围之内。具有良好的氧化安定性,化学稳定性,光安定性,无色、无味,不腐蚀纤维纺织物。
液蜡属于石油产品,液蜡又称石蜡油,无色、无臭、无味,无荧光的油状液体,由重油经减压蒸馏而获得。
2、白油基本上是没有任何 味道,就跟水一样,但是液蜡对比白油稍有一点味道,尤其是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燃烧不充分的话略有一点味道。
3、白油比液蜡更纯净,更稳定且白油比液蜡的耐寒性好,白油凝点在-50左右,液化凝点在-25左右,且闪点在75-115之间,不属于危险品。
8. 描述石油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石油的物理性质随其化学组成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不同性质的石油,对开发、集输、贮存、加工影响较大,因此其经济评价也各不相同。
1)石油的颜色 颜色与原油中含有的胶质、沥青质数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深色原油密度大、粘度高。液性明显的原油多呈淡色,甚至无色;粘性感强的原油,大多色暗,从深棕、墨绿到黑色。
2) 石油的臭味 是由于原油中所含的不同挥发组分而引起。芳香属组分含量高的原油具有一种醚臭味。
3) 石油的密度 指在地面标准条件下,脱气原油单位体积的质量。以吨每立方米(t/m3)或克每立方厘米(g/cm3)表示。石油相对密度(以往文献曾以比重表示)是15.5℃或20℃时原油密度与4℃时水的密度的比值。国际上常用A
4) 石油的粘度 指液体质点间移动的摩擦力,以m Pa·s表示。粘度大小决定着石油在地下、在管道中的流动性能。一般与原油的化学组成、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有密切关系。通常原油中含烷烃多、颜色浅、温度高、气溶量大时,粘度变小。而压力增大粘度也随之变大。地下原油粘度比地面的原油粘度小。
根据粘度大小,将原油划分为常规油(<100mPa·s),稠油(≥100~<10 000mPa·s),特稠油(≥10 000~50 000mPa·s)和超特稠油或称沥青( >50 000mPa·s)四类。
5) 石油的荧光反应 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受激发发光,并在照射后所发光立即消失的这种荧光反应特性,普遍被用于野外工作时作为判断岩石中是否含有石油显示的重要标志。按发光颜色的不同以及分布的情况,大体可推测所显示的石油组分及其百分含量。一般油质呈天蓝色,胶质呈黄绿色,沥青质呈棕褐色。
6) 石油的旋光性 石油在偏光下,具有把偏光面向右旋转的特性。偏转度一般小于1°。旋光性是有机质所特有的一种性质,而且当加温至300℃时即消失。因此,在研究石油生成时,常以这种旋光性和在石油中发现的素(由动植物色素如叶绿素或血红素变化而成,并在温度超过200℃时被破坏)的存在作为石油有机成因的依据。
7) 石油的溶解性 石油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如苯、香精、醚、三氯甲烷、硫化碳、四氯化碳等,也能局部溶解于酒精之中。原油又能溶解气体烃和固体烃化物以及脂膏-树脂、硫和碘等。
8) 石油的凝固点与含蜡量 凝固点系指原油从流动的液态变为不能流动的固态时的温度。
9) 石油的燃烧特性 石油和成品油可燃程度随温度而异,表现在闪点、燃点和自燃点的差异。
10) 石油的馏分组成 由于石油是由具不同沸点的烃化合物混合而成,因此通过控制不同的温度而可分别获得不同的石油产品
9. 描述石油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石油的物理性质随其化学组成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不同性质的石油,对开发、集输、贮存、加工影响较大,因此其经济评价也各不相同。
1)石油的颜色 颜色与原油中含有的胶质、沥青质数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深色原油密度大、粘度高。液性明显的原油多呈淡色,甚至无色;粘性感强的原油,大多色暗,从深棕、墨绿到黑色。
2) 石油的臭味 是由于原油中所含的不同挥发组分而引起。芳香属组分含量高的原油具有一种醚臭味。
3) 石油的密度 指在地面标准条件下,脱气原油单位体积的质量。以吨每立方米(t/m3)或克每立方厘米(g/cm3)表示。石油相对密度(以往文献曾以比重表示)是15.5℃或20℃时原油密度与4℃时水的密度的比值。国际上常用A
4) 石油的粘度 指液体质点间移动的摩擦力,以m Pa·s表示。粘度大小决定着石油在地下、在管道中的流动性能。一般与原油的化学组成、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有密切关系。通常原油中含烷烃多、颜色浅、温度高、气溶量大时,粘度变小。而压力增大粘度也随之变大。地下原油粘度比地面的原油粘度小。
根据粘度大小,将原油划分为常规油(<100mPa·s),稠油(≥100~<10 000mPa·s),特稠油(≥10 000~50 000mPa·s)和超特稠油或称沥青( >50 000mPa·s)四类。
5) 石油的荧光反应 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受激发发光,并在照射后所发光立即消失的这种荧光反应特性,普遍被用于野外工作时作为判断岩石中是否含有石油显示的重要标志。按发光颜色的不同以及分布的情况,大体可推测所显示的石油组分及其百分含量。一般油质呈天蓝色,胶质呈黄绿色,沥青质呈棕褐色。
6) 石油的旋光性 石油在偏光下,具有把偏光面向右旋转的特性。偏转度一般小于1°。旋光性是有机质所特有的一种性质,而且当加温至300℃时即消失。因此,在研究石油生成时,常以这种旋光性和在石油中发现的素(由动植物色素如叶绿素或血红素变化而成,并在温度超过200℃时被破坏)的存在作为石油有机成因的依据。
7) 石油的溶解性 石油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如苯、香精、醚、三氯甲烷、硫化碳、四氯化碳等,也能局部溶解于酒精之中。原油又能溶解气体烃和固体烃化物以及脂膏-树脂、硫和碘等。
8) 石油的凝固点与含蜡量 凝固点系指原油从流动的液态变为不能流动的固态时的温度。
9) 石油的燃烧特性 石油和成品油可燃程度随温度而异,表现在闪点、燃点和自燃点的差异。
10) 石油的馏分组成 由于石油是由具不同沸点的烃化合物混合而成,因此通过控制不同的温度而可分别获得不同的石油产品
10. 液蜡和白油区别?
1、白油属于矿物油的性质:由于这种超级的精制深度,在实际制造工艺中,难以对重质馏分实施,所以白油的分子量通常都在250-450范围之内。具有良好的氧化安定性,化学稳定性,光安定性,无色、无味,不腐蚀纤维纺织物。
液蜡属于石油产品,液蜡又称石蜡油,无色、无臭、无味,无荧光的油状液体,由重油经减压蒸馏而获得。
2、白油基本上是没有任何 味道,就跟水一样,但是液蜡对比白油稍有一点味道,尤其是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燃烧不充分的话略有一点味道。
3、白油比液蜡更纯净,更稳定且白油比液蜡的耐寒性好,白油凝点在-50左右,液化凝点在-25左右,且闪点在75-115之间,不属于危险品。
11. 液蜡和白油区别?
1、白油属于矿物油的性质:由于这种超级的精制深度,在实际制造工艺中,难以对重质馏分实施,所以白油的分子量通常都在250-450范围之内。具有良好的氧化安定性,化学稳定性,光安定性,无色、无味,不腐蚀纤维纺织物。
液蜡属于石油产品,液蜡又称石蜡油,无色、无臭、无味,无荧光的油状液体,由重油经减压蒸馏而获得。
2、白油基本上是没有任何 味道,就跟水一样,但是液蜡对比白油稍有一点味道,尤其是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燃烧不充分的话略有一点味道。
3、白油比液蜡更纯净,更稳定且白油比液蜡的耐寒性好,白油凝点在-50左右,液化凝点在-25左右,且闪点在75-115之间,不属于危险品。
12. 液蜡和白油区别?
1、白油属于矿物油的性质:由于这种超级的精制深度,在实际制造工艺中,难以对重质馏分实施,所以白油的分子量通常都在250-450范围之内。具有良好的氧化安定性,化学稳定性,光安定性,无色、无味,不腐蚀纤维纺织物。
液蜡属于石油产品,液蜡又称石蜡油,无色、无臭、无味,无荧光的油状液体,由重油经减压蒸馏而获得。
2、白油基本上是没有任何 味道,就跟水一样,但是液蜡对比白油稍有一点味道,尤其是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燃烧不充分的话略有一点味道。
3、白油比液蜡更纯净,更稳定且白油比液蜡的耐寒性好,白油凝点在-50左右,液化凝点在-25左右,且闪点在75-115之间,不属于危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