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并暗示暂停,鲍威尔称“现在降息为时过早”
1. 清粉机的使用方法?
一、清粉机的操作:
1、 保证在静止的情况下启动清粉机。
2、 开机后检查筛格中刷子的运行情况,应确保所有的刷子做全程往复运动
3、 检查筛格的锁紧情况,筛体运行中,若发现在筛道中有异常碰撞声,应拉出尾部筛格锁紧抽屉,对其进行合理调整,直至异常声音消除。
4、 风量的调节:根据进机物料质量和流量的不同,需要不同的空气量。
5、 风量调节的准则:
A、使物料呈沸腾状态向筛尾推进 (要沸腾不要翻腾) ;
B、气室吸风道中不应有物料沉积;
C、通过前后补风门开启1/4的空隙,观察吸风道中物料是否以螺旋状向中部出口移动并被吸出。若不移动,沉积在风道中,则应开大总风量调节活门,使风道中的物料被吸出。若观察不到物料移动,则应适当开大补风口活门,随之总风量调节活门也应相应调节,以风道中没有沉积物为准则。开大补风口活门时但要注意总风量。
D、再检查各物料的质量情况,进行风门和出料反板合理调节。
E、16个小风室风门调节的准则:(单位:毫米)
6、 筛下物的调节:借助筛体集料槽下面的料槽斗,可将筛下物分类,根据质量的好次,按要求流入输送槽排出,调节时只需将分料槽斗翻动到位即可。分料槽斗的翻动,由班长决定,操作工来做。调节的准则是:筛下物尾部分料槽斗内的物料,观察其颜色、质量,若纯胚乳颗粒不足70%时,应将其拨入渣磨系统。
7、 筛上物的调节:借助机器尾部的分料箱,可以把底层筛面的筛上物导入中层筛面的筛上物中,把中层筛上物导入上层筛上物中,可根据要求进行选择,调节时只需翻动分料槽斗到位即可。必须遵守同质合并的原则同时要保证各系统物料的平衡。
8、 进机物料的调节:观察进机物料在上层筛面的分布情况,若物料层厚度左右不均匀,可按以下步骤调节:A、打开进料箱上的有机玻璃门;B、旋松进料活门上的蝶形螺母。C、按料层的厚度情况将调节板的一侧向上或向下移动,使物料层均匀。D、旋紧蝶形螺母,观察物料分布情况,若还不均匀,重复以上步骤直至物料分布均匀为止。E、一般情况下各小气室风门一经调好不易经常调整(流量变化大时可调)只调总风门即可。
9、 筛格刷子的运行调节:筛格刷子是用来清理筛面的,它必须始终保持正常运行,做全程往复运动,并沿长度一致地充分接触筛面。若刷子不动,应视具体情况进行调节。造成不动的原因可能是:A 筛面松驰需张紧;B 滑道不平行需调正;C 撞块安装位置不正确过高或过低;D 撞块安装倾斜;E刷托磨损已严重;F 刷毛的角度不正确(毛炸),需用吹风机吹正或用水湿后压正。
10、筛网的装置要求及注意事项:
A、装置:筛网四周用裁好的白布带对齐缝制套口,套口是为穿塑料杆用,将套口塞入拉钩条的凹槽内,再将塑料杆穿入套口,即完成了拉钩条的安装,将装好拉钩条的筛网平盖在筛框上,将一边的拉钩条挂在筛框内的第一个钩槽内,再用专用钳子把对边的拉钩条挂在筛框的第一个钩槽内,待四边的拉钩条全部挂住钩槽后,使用专用钳子逐边将拉钩条挂在下一档钩槽内,直至筛面张紧。当需要取下筛网时,用专用钳子使拉钩条从筛框钩槽内脱开,即可将筛面取下。
B、注意事项:缝制筛网下料时应注意使相邻的两边为直角,尺寸必须精确,否则浪费材料。筛孔较小的,筛网弹性较好,故下料时要比筛孔大的筛网短一些。建议JMG18-36的筛网裁534mm×534mm ,JMG38-54的筛网裁529mm×529mm,筛网必须张紧,否则影响刷子运动,从而影响工艺效果。
二、清粉效果的评定和指标:
清粉机的清粉效果以物料灰分的降低程度和麦心的筛出率来表示,精选出的粗粒与清粉前物料的灰份相差愈大,筛出的粗粒愈多,清粉效果就愈好。一般情况下,质量高的物料,清粉后灰份下降率低,筛出率应较高,质量较差含麸较多的物料,清粉后灰份降低率高,而筛出率则较低。
1、评定标准:精选出的粗粒、筛出率:40%—60%,灰分将低率:45%—60%,精选出的中、细颗粒,筛出筛60%—75%,灰分降低率20%—40%。
2、评定要求:每半年应由清粉机所在楼层操作工,进行一次精粉机的效果评定、评定结果及时分析原因并上报,在评定时,筛出率和灰分降低率应综合评定。
3、评定方法:
A、灰分降低率:筛下物灰分较进机物灰分降低的程度。计算公式:(进机物灰分-筛下物灰分)÷进机物灰分×100%=灰分降低率。
B、筛出率:筛下物流量与进机物流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筛下物流量÷进机物流量×100%=筛出率。
三、筛网的配备及要求
1、清粉机筛网材料,应该是经过防静电处理的面粉专用网,因聚酯筛网变形小,容易保持张紧度,故建议使用聚酯筛网。
2、筛网选配:选配的原则是,同层前密后稀,同段上稀下密。选配方法,下层第一段筛网的孔径为进机物料全通筛网孔径,与留存筛网孔径的平均值,第四段筛号为物料的全通筛号,中间两段按前后两端筛号的差值平均分配,若差值较小时,相邻两格可选用同样筛号。同段上层比下层筛网放稀JMG2,当流量较大,要求筛下物比例增高或物料流动性较差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将所有筛面或某层筛面放稀JMG2-4。当进机物料为粒度较小的麦心时,因上升气流对物料穿孔影响较大,其筛网还应适当放稀。
3、要求:配备筛网时应考虑物料的粒度、品质、工作流量、筛上物与筛下物分配比例等综合进行。
四、注意事项:
1、从清粉机上抽出的筛框须始终直立,将一纵侧面(长边)着地,切勿将筛框窄的一面着地,也不能将筛柜平放在地上,以防刷子受力变形。
2、更换清粉机电机时,必须成双更换,更换橡胶弹簧时,不能单只更换,要成对更换。
3、保证振动电机两偏重块在对称状态下启动,以避免因其初始状态不对称,在自平衡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振幅。
4、各层的抽屉门压块结构不同,以使对应筛上物流经压块后,可落入各自的出口,所以各层压块不可互换。
5、筛格采用铝合金制造,拆卸时应轻拿轻放,用专用钳张紧筛网时,应注意张紧适度,并使拉钩条完全地嵌入在筛格的齿槽内,以防损坏或变形。
五、常见故障分析
1、电机不能启动的原因可能是:接触器或热继电器坏、电源缺相、振动电机坏等。
2、开机后有不正常声响的原因可能是:紧固螺栓松动,橡胶轴承损坏,振动体内有异物,压力门松动,电机不同步等。
3、进料口堵塞的原因可能是:瞬时进料超过额定产量太多,均匀板不灵活或太重,筛体内物料不畅等。
4、筛孔堵塞的原因可能是:刷子运行不畅、筛网松驰、进机物料水分高等。
5、物料在筛面上分布不均匀或走单边的原因可能是:进料机构喂料不均匀,筛体横向不水平,橡胶轴承磨损严重,橡胶弹簧变形量不一致等。
6、清粉效果差的原因可能是:进机物料粒度相差太大,进机物料含粉太多,进机流量超过产量指标,风量过小、筛网配备不当,筛面上物料分布不均、筛孔堵塞、筛网松驰、筛体运动不正常等。
六、影响清粉效果的因素
1、物料的性质及其在筛面上的分布状态:a 粒度的大小,粒度的均匀程度和含粉情况。b粒度悬殊过大的物料,尽管有气流的作用,也无法在筛面上形成按质量好坏的分层,所以清粉物料在入机前必须分级,以保证粒度基本均匀。c 大颗粒的物料质量好坏,悬浮速度差别很大。小颗粒的质量好坏,悬浮速度差别不明显。所以,粒度小的效果差,粒度大的效果好,粒度愈小,悬浮速度差别愈小,愈难分离。 d 要清粉的物料如含粉,在筛面上不易松散,流动性差,影响物料正常运动,所以清粉前必须把面粉筛干净。e 筛面上的物料必须有较好的自动分级,必须均匀地全部盖住筛面,如果不能保持有一个连续不断的料层接触并履盖整个筛面,就难免不纯净的物料会接触并穿过筛面。f 如果筛面上的物料薄厚不匀或出现无料的裸露区,空气就会从料层薄的地方或裸露区大量跑掉,其他地方的物料因失去空气的作用而不能正常分级,同样会给不纯物料以接触并穿过筛面的机会,使提纯效果变差。
2、筛面的张紧程度,筛面的清理和筛面横向是否水平:其中筛面张紧是设备正常运行一个重要条件,如果筛面松弛,将影响物料的正常分级运动和料层的均匀,甚至造成设备堵塞。如果筛孔堵塞,将影响物料和气流的穿过,使清粉效果变差,如果筛面横向不水平,将造成筛面两边料层厚度不一致或物料走单边。因此,在生产中要保证筛面横向水平,筛网张紧在筛框上,刷帚运行正常和有效。
3、筛网的配制必须适当,先密后稀,逐段放大,上稀下密,保证筛面铺满物料。
4、必须按要求保证筛面的斜度和振动频率。
5、物料的流量、稳定性和吸风。A单位流量的过高和过低,直接影响清粉效果。
2. pp弯曲模量什么意思?
弯曲模量,反应的是材料在弹性极限内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弯曲模量值越大,越不容易变形。公式:模量=应力/应变弯曲模量是衡量聚丙烯刚性的重要指标。弯曲模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弯曲模量越低。在相同的温度下,均聚聚丙烯的弯曲模量较大,共聚聚丙烯次之,弹性体改性聚丙烯弯曲量模量较低。PP蠕变:聚丙烯是一种黏弹性材料,表现出蠕变行为。蠕变是指在恒定应力作用下,变形随时间的延续而缓慢增长的现象。
蠕变的程度依赖于应力的大小,应力的种类、应力作用时间和温度。
在室温下,即使在较低的应力作用下,聚丙烯PP试样仍可表现出蠕变行为,撤去应力后,试样能够或多或少地恢复到原来的尺寸,恢复的程度与应力大小和类型有关。
可恢复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不可恢复的形变称为塑性形
3. 弹性性能公式推导?
弹性模量计算公式:E=σ/ε,E即为弹性模量,σ为应力,ε为应变。一般地讲,对弹性体施加一个外界作用,弹性体会发生形状的改变(称为“应变”)。
弹性模量计算公式
1什么是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的一般定义是:单向应力状态下应力除以该方向的应变。
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弹性模量的单位是达因每平方厘米。“弹性模量”是描述物质弹性的一个物理量,是一个统称,表示方法可以是“杨氏模量”、“体积模量”等。
2弹性模量应用
弹性模量是工程材料重要的性能参数,从宏观角度来说,弹性模量是衡量物体抵抗弹性变形能力大小的尺度,从微观角度来说,则是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键合强度的反映。凡影响键合强度的因素均能影响材料的弹性模量,如键合方式、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微观组织、温度等。因合金成分不同、热处理状态不同、冷塑性变形不同等,金属材料的杨氏模量值会有5%或者更大的波动。但是总体来说,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力学性能指标,合金化、热处理(纤维组织)、冷塑性变形等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小,温度、加载速率等外在因素对其影响也不大,所以一般工程应用中都把弹性模量作为常数。
弹性模量可视为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弹性模量E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单位弹性变形所需要的应力。它是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的指标,相当于普通弹簧中的刚度。
4. 标准差公式变形推导?
方差s^2 [ x1-x ^2+ x2-x ^2+ xn-x ^2]/n标准差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标准差计算公式的来源标准差是反应一组数据离散程度最常用的一种量化形式,是表示精密确的最要指标。虽然样本的真实值是不能知道,但是每个样本总是会有一个真实值的,不管它究竟是多少。可以想象,一个好的检测方法,基检测值应该很紧密的分散在真实值周围。如不紧密,那距真实值的就会大,准确性当然也就不好了,不可能想象离散度大的方法,会测出准确的结果。因此,离散度是评价方法的好坏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指标。一组数据怎样去评价与量化它的离散度?有很多种方法:1.极差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即最大值-最小值(也就是极差)来评价一组数据的离散度。这一方法最为常见,比如比赛中去掉最高最低分就是极差的具体应用。2.离均差的平方和由于误差的不可控性,因此只由两个数据来评判一组数据是不科学的。所以人们在要求更高的领域不使用极差来评判。其实,离散度就是数据偏离平均值的程度。因此将数据与均值之差(我们叫它离均差)加起来就能反映出一个准确的离散程度,越大离散度也就越大。但是由于偶然误差是成正态分布的,离均差有正有负,对于大样本离均差的代数相加为零的。为了避免正负问题,在数学有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取绝对值,也就是 常说的离均差绝对值相加。而为了避免符号问题,数学上最常用的是另一种方法--平方,这样就都成了非负数。因此,离均差的平方累加成了评价离散度一个指标。3.方差(S2)由于离均差的平方累加值与样本个数有关,只能反应相同样本的离散度,而实际工作中做比较很难做到相同的样本,因此为了消除样本个数的影响,增加可比性,将标准差求平均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方差成了评价离散度的较好指标。我们知道,样本量越大越能反映真实的情况,而算数均值却完全忽略了这个问题,对此统计学上早有考虑,在统计学中样本的均差多是除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电分常见问题总结------佚名.pdf
东华医疗智能报表部署.pdf
t0303机械强度校核报告.pdf
剑11解析剑11听力解析.pd
5. cmo指标公式源码?
CMO指标由Thomas Aspray于1989 年提出,是一种走势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识别行情的买卖趋势。CMO指标公式: CMO=(收盘价上涨日数累计收益率-收盘价下跌日数累计收益率)/(收盘价上涨日数累计收益率+收盘价下跌日数累计收益率)。CMO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识别行情的买卖趋势,可以通过分析CMO指标的值来判断买卖趋势,如果CMO指标的值大于50,表明行情处于上升趋势,可以做多;反之,如果CMO指标的值小于50,表明行情处于下降趋势,需要控制风险可以考虑做空。因此,CMO指标公式可以帮助投资者有效判断买卖趋势,可以有效提升投资成功率。
6. pp弯曲模量什么意思?
弯曲模量,反应的是材料在弹性极限内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弯曲模量值越大,越不容易变形。公式:模量=应力/应变弯曲模量是衡量聚丙烯刚性的重要指标。弯曲模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弯曲模量越低。在相同的温度下,均聚聚丙烯的弯曲模量较大,共聚聚丙烯次之,弹性体改性聚丙烯弯曲量模量较低。PP蠕变:聚丙烯是一种黏弹性材料,表现出蠕变行为。蠕变是指在恒定应力作用下,变形随时间的延续而缓慢增长的现象。
蠕变的程度依赖于应力的大小,应力的种类、应力作用时间和温度。
在室温下,即使在较低的应力作用下,聚丙烯PP试样仍可表现出蠕变行为,撤去应力后,试样能够或多或少地恢复到原来的尺寸,恢复的程度与应力大小和类型有关。
可恢复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不可恢复的形变称为塑性形
7. 标准差公式变形推导?
方差s^2 [ x1-x ^2+ x2-x ^2+ xn-x ^2]/n标准差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标准差计算公式的来源标准差是反应一组数据离散程度最常用的一种量化形式,是表示精密确的最要指标。虽然样本的真实值是不能知道,但是每个样本总是会有一个真实值的,不管它究竟是多少。可以想象,一个好的检测方法,基检测值应该很紧密的分散在真实值周围。如不紧密,那距真实值的就会大,准确性当然也就不好了,不可能想象离散度大的方法,会测出准确的结果。因此,离散度是评价方法的好坏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指标。一组数据怎样去评价与量化它的离散度?有很多种方法:1.极差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即最大值-最小值(也就是极差)来评价一组数据的离散度。这一方法最为常见,比如比赛中去掉最高最低分就是极差的具体应用。2.离均差的平方和由于误差的不可控性,因此只由两个数据来评判一组数据是不科学的。所以人们在要求更高的领域不使用极差来评判。其实,离散度就是数据偏离平均值的程度。因此将数据与均值之差(我们叫它离均差)加起来就能反映出一个准确的离散程度,越大离散度也就越大。但是由于偶然误差是成正态分布的,离均差有正有负,对于大样本离均差的代数相加为零的。为了避免正负问题,在数学有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取绝对值,也就是 常说的离均差绝对值相加。而为了避免符号问题,数学上最常用的是另一种方法--平方,这样就都成了非负数。因此,离均差的平方累加成了评价离散度一个指标。3.方差(S2)由于离均差的平方累加值与样本个数有关,只能反应相同样本的离散度,而实际工作中做比较很难做到相同的样本,因此为了消除样本个数的影响,增加可比性,将标准差求平均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方差成了评价离散度的较好指标。我们知道,样本量越大越能反映真实的情况,而算数均值却完全忽略了这个问题,对此统计学上早有考虑,在统计学中样本的均差多是除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电分常见问题总结------佚名.pdf
东华医疗智能报表部署.pdf
t0303机械强度校核报告.pdf
剑11解析剑11听力解析.pd
8. 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公式?
屈服强度=屈服时的力(N)/拉伸试样的原始面积(mm2);抗拉强度=拉伸试验断裂前的最大力(N)/拉伸试样的原始面积(mm2)
一、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区别
抗拉强度是通过单向拉伸试验获得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抗拉强度是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毕竟它是一个力学性能指标,它有它的计算方法,抗拉强度=断裂载荷/试样初始横截面积。
然而,通过上述公式计算的抗拉强度只有在金属发生很小塑性变形和几乎没有塑性变形时是准确的。当金属有明显塑性变形时,计算时用的截面积应该是断后测量的真实截面积,获得的抗拉强度称为真实抗拉强度。
这个抗拉强度指标是抵抗最大变形能力的指标,换言之,当变形到这个程度时,材料就断裂了,在单向拉伸的条件下无法发现更大的变形了,它是一个极限,也是特定的拉伸样品能承受外加载荷的极限,因此英文称为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有什么区别?
从典型的拉伸曲线上可以看出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区别
屈服强度也是金属材料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之一。屈服强度代表金属材料对起始塑性变形抗力,其英文表达为Yield strength。实际上这样讲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在拉伸曲线上,有些金属材料有明显的屈服点,而另一些金属材料并没有明显的屈服点,尤其对一些微观组织结构不均匀的材料更是如此,所以就需要人为定义塑性变形到一定程度时对应的抗力作用屈服强度,实际上这个人为界定的塑性变形数值之前,金属内部驱动力较低的滑移已经开动,所以并不能准确反应塑性变形的开始。
有些金属材料没有明显的屈服点,究其原因是多晶体金属塑性变形存在非同时性。多晶体金属变形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由无数同相晶粒或不同相晶粒构成。由于各晶粒的取向不同,在外力作用下,它们的变形不可能同时开始,而是那些滑移面阳适宜滑动的晶粒最先开始发生塑性变形,因此变形总是从那些比较弱的晶粒率先开始。多晶体金属还存在变形不均一性特点。它不仅体现在同一组成相的不同晶粒之间,也表现在不同组成相的不同晶粒之间。
9. 弹性性能公式推导?
弹性模量计算公式:E=σ/ε,E即为弹性模量,σ为应力,ε为应变。一般地讲,对弹性体施加一个外界作用,弹性体会发生形状的改变(称为“应变”)。
弹性模量计算公式
1什么是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的一般定义是:单向应力状态下应力除以该方向的应变。
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弹性模量的单位是达因每平方厘米。“弹性模量”是描述物质弹性的一个物理量,是一个统称,表示方法可以是“杨氏模量”、“体积模量”等。
2弹性模量应用
弹性模量是工程材料重要的性能参数,从宏观角度来说,弹性模量是衡量物体抵抗弹性变形能力大小的尺度,从微观角度来说,则是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键合强度的反映。凡影响键合强度的因素均能影响材料的弹性模量,如键合方式、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微观组织、温度等。因合金成分不同、热处理状态不同、冷塑性变形不同等,金属材料的杨氏模量值会有5%或者更大的波动。但是总体来说,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力学性能指标,合金化、热处理(纤维组织)、冷塑性变形等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小,温度、加载速率等外在因素对其影响也不大,所以一般工程应用中都把弹性模量作为常数。
弹性模量可视为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弹性模量E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单位弹性变形所需要的应力。它是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的指标,相当于普通弹簧中的刚度。
10. 断后收缩率计算公式?
断后收缩率(也称为“硬化指数”)是用于衡量聚合物材料断裂后抵抗变形的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断后收缩率 = [1 - (L0 / L1)] × 100%
其中,L0表示初始长度,L1表示断裂后的长度。
具体来说,如果初始长度为L0,断裂后的长度为L1,则断后收缩率为:
断后收缩率 = [1 - (L0 / L1)] × 100%
例如,如果初始长度为100毫米,断裂后的长度为80毫米,则断后收缩率为:
断后收缩率 = [1 - (100 / 80)] × 100% = (1 - 1.25) × 100% = 75%
11. cmo指标公式源码?
CMO指标由Thomas Aspray于1989 年提出,是一种走势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识别行情的买卖趋势。CMO指标公式: CMO=(收盘价上涨日数累计收益率-收盘价下跌日数累计收益率)/(收盘价上涨日数累计收益率+收盘价下跌日数累计收益率)。CMO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识别行情的买卖趋势,可以通过分析CMO指标的值来判断买卖趋势,如果CMO指标的值大于50,表明行情处于上升趋势,可以做多;反之,如果CMO指标的值小于50,表明行情处于下降趋势,需要控制风险可以考虑做空。因此,CMO指标公式可以帮助投资者有效判断买卖趋势,可以有效提升投资成功率。
12. 弹性性能公式推导?
弹性模量计算公式:E=σ/ε,E即为弹性模量,σ为应力,ε为应变。一般地讲,对弹性体施加一个外界作用,弹性体会发生形状的改变(称为“应变”)。
弹性模量计算公式
1什么是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的一般定义是:单向应力状态下应力除以该方向的应变。
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弹性模量的单位是达因每平方厘米。“弹性模量”是描述物质弹性的一个物理量,是一个统称,表示方法可以是“杨氏模量”、“体积模量”等。
2弹性模量应用
弹性模量是工程材料重要的性能参数,从宏观角度来说,弹性模量是衡量物体抵抗弹性变形能力大小的尺度,从微观角度来说,则是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键合强度的反映。凡影响键合强度的因素均能影响材料的弹性模量,如键合方式、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微观组织、温度等。因合金成分不同、热处理状态不同、冷塑性变形不同等,金属材料的杨氏模量值会有5%或者更大的波动。但是总体来说,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力学性能指标,合金化、热处理(纤维组织)、冷塑性变形等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小,温度、加载速率等外在因素对其影响也不大,所以一般工程应用中都把弹性模量作为常数。
弹性模量可视为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弹性模量E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单位弹性变形所需要的应力。它是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的指标,相当于普通弹簧中的刚度。
13. 清粉机的使用方法?
一、清粉机的操作:
1、 保证在静止的情况下启动清粉机。
2、 开机后检查筛格中刷子的运行情况,应确保所有的刷子做全程往复运动
3、 检查筛格的锁紧情况,筛体运行中,若发现在筛道中有异常碰撞声,应拉出尾部筛格锁紧抽屉,对其进行合理调整,直至异常声音消除。
4、 风量的调节:根据进机物料质量和流量的不同,需要不同的空气量。
5、 风量调节的准则:
A、使物料呈沸腾状态向筛尾推进 (要沸腾不要翻腾) ;
B、气室吸风道中不应有物料沉积;
C、通过前后补风门开启1/4的空隙,观察吸风道中物料是否以螺旋状向中部出口移动并被吸出。若不移动,沉积在风道中,则应开大总风量调节活门,使风道中的物料被吸出。若观察不到物料移动,则应适当开大补风口活门,随之总风量调节活门也应相应调节,以风道中没有沉积物为准则。开大补风口活门时但要注意总风量。
D、再检查各物料的质量情况,进行风门和出料反板合理调节。
E、16个小风室风门调节的准则:(单位:毫米)
6、 筛下物的调节:借助筛体集料槽下面的料槽斗,可将筛下物分类,根据质量的好次,按要求流入输送槽排出,调节时只需将分料槽斗翻动到位即可。分料槽斗的翻动,由班长决定,操作工来做。调节的准则是:筛下物尾部分料槽斗内的物料,观察其颜色、质量,若纯胚乳颗粒不足70%时,应将其拨入渣磨系统。
7、 筛上物的调节:借助机器尾部的分料箱,可以把底层筛面的筛上物导入中层筛面的筛上物中,把中层筛上物导入上层筛上物中,可根据要求进行选择,调节时只需翻动分料槽斗到位即可。必须遵守同质合并的原则同时要保证各系统物料的平衡。
8、 进机物料的调节:观察进机物料在上层筛面的分布情况,若物料层厚度左右不均匀,可按以下步骤调节:A、打开进料箱上的有机玻璃门;B、旋松进料活门上的蝶形螺母。C、按料层的厚度情况将调节板的一侧向上或向下移动,使物料层均匀。D、旋紧蝶形螺母,观察物料分布情况,若还不均匀,重复以上步骤直至物料分布均匀为止。E、一般情况下各小气室风门一经调好不易经常调整(流量变化大时可调)只调总风门即可。
9、 筛格刷子的运行调节:筛格刷子是用来清理筛面的,它必须始终保持正常运行,做全程往复运动,并沿长度一致地充分接触筛面。若刷子不动,应视具体情况进行调节。造成不动的原因可能是:A 筛面松驰需张紧;B 滑道不平行需调正;C 撞块安装位置不正确过高或过低;D 撞块安装倾斜;E刷托磨损已严重;F 刷毛的角度不正确(毛炸),需用吹风机吹正或用水湿后压正。
10、筛网的装置要求及注意事项:
A、装置:筛网四周用裁好的白布带对齐缝制套口,套口是为穿塑料杆用,将套口塞入拉钩条的凹槽内,再将塑料杆穿入套口,即完成了拉钩条的安装,将装好拉钩条的筛网平盖在筛框上,将一边的拉钩条挂在筛框内的第一个钩槽内,再用专用钳子把对边的拉钩条挂在筛框的第一个钩槽内,待四边的拉钩条全部挂住钩槽后,使用专用钳子逐边将拉钩条挂在下一档钩槽内,直至筛面张紧。当需要取下筛网时,用专用钳子使拉钩条从筛框钩槽内脱开,即可将筛面取下。
B、注意事项:缝制筛网下料时应注意使相邻的两边为直角,尺寸必须精确,否则浪费材料。筛孔较小的,筛网弹性较好,故下料时要比筛孔大的筛网短一些。建议JMG18-36的筛网裁534mm×534mm ,JMG38-54的筛网裁529mm×529mm,筛网必须张紧,否则影响刷子运动,从而影响工艺效果。
二、清粉效果的评定和指标:
清粉机的清粉效果以物料灰分的降低程度和麦心的筛出率来表示,精选出的粗粒与清粉前物料的灰份相差愈大,筛出的粗粒愈多,清粉效果就愈好。一般情况下,质量高的物料,清粉后灰份下降率低,筛出率应较高,质量较差含麸较多的物料,清粉后灰份降低率高,而筛出率则较低。
1、评定标准:精选出的粗粒、筛出率:40%—60%,灰分将低率:45%—60%,精选出的中、细颗粒,筛出筛60%—75%,灰分降低率20%—40%。
2、评定要求:每半年应由清粉机所在楼层操作工,进行一次精粉机的效果评定、评定结果及时分析原因并上报,在评定时,筛出率和灰分降低率应综合评定。
3、评定方法:
A、灰分降低率:筛下物灰分较进机物灰分降低的程度。计算公式:(进机物灰分-筛下物灰分)÷进机物灰分×100%=灰分降低率。
B、筛出率:筛下物流量与进机物流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筛下物流量÷进机物流量×100%=筛出率。
三、筛网的配备及要求
1、清粉机筛网材料,应该是经过防静电处理的面粉专用网,因聚酯筛网变形小,容易保持张紧度,故建议使用聚酯筛网。
2、筛网选配:选配的原则是,同层前密后稀,同段上稀下密。选配方法,下层第一段筛网的孔径为进机物料全通筛网孔径,与留存筛网孔径的平均值,第四段筛号为物料的全通筛号,中间两段按前后两端筛号的差值平均分配,若差值较小时,相邻两格可选用同样筛号。同段上层比下层筛网放稀JMG2,当流量较大,要求筛下物比例增高或物料流动性较差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将所有筛面或某层筛面放稀JMG2-4。当进机物料为粒度较小的麦心时,因上升气流对物料穿孔影响较大,其筛网还应适当放稀。
3、要求:配备筛网时应考虑物料的粒度、品质、工作流量、筛上物与筛下物分配比例等综合进行。
四、注意事项:
1、从清粉机上抽出的筛框须始终直立,将一纵侧面(长边)着地,切勿将筛框窄的一面着地,也不能将筛柜平放在地上,以防刷子受力变形。
2、更换清粉机电机时,必须成双更换,更换橡胶弹簧时,不能单只更换,要成对更换。
3、保证振动电机两偏重块在对称状态下启动,以避免因其初始状态不对称,在自平衡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振幅。
4、各层的抽屉门压块结构不同,以使对应筛上物流经压块后,可落入各自的出口,所以各层压块不可互换。
5、筛格采用铝合金制造,拆卸时应轻拿轻放,用专用钳张紧筛网时,应注意张紧适度,并使拉钩条完全地嵌入在筛格的齿槽内,以防损坏或变形。
五、常见故障分析
1、电机不能启动的原因可能是:接触器或热继电器坏、电源缺相、振动电机坏等。
2、开机后有不正常声响的原因可能是:紧固螺栓松动,橡胶轴承损坏,振动体内有异物,压力门松动,电机不同步等。
3、进料口堵塞的原因可能是:瞬时进料超过额定产量太多,均匀板不灵活或太重,筛体内物料不畅等。
4、筛孔堵塞的原因可能是:刷子运行不畅、筛网松驰、进机物料水分高等。
5、物料在筛面上分布不均匀或走单边的原因可能是:进料机构喂料不均匀,筛体横向不水平,橡胶轴承磨损严重,橡胶弹簧变形量不一致等。
6、清粉效果差的原因可能是:进机物料粒度相差太大,进机物料含粉太多,进机流量超过产量指标,风量过小、筛网配备不当,筛面上物料分布不均、筛孔堵塞、筛网松驰、筛体运动不正常等。
六、影响清粉效果的因素
1、物料的性质及其在筛面上的分布状态:a 粒度的大小,粒度的均匀程度和含粉情况。b粒度悬殊过大的物料,尽管有气流的作用,也无法在筛面上形成按质量好坏的分层,所以清粉物料在入机前必须分级,以保证粒度基本均匀。c 大颗粒的物料质量好坏,悬浮速度差别很大。小颗粒的质量好坏,悬浮速度差别不明显。所以,粒度小的效果差,粒度大的效果好,粒度愈小,悬浮速度差别愈小,愈难分离。 d 要清粉的物料如含粉,在筛面上不易松散,流动性差,影响物料正常运动,所以清粉前必须把面粉筛干净。e 筛面上的物料必须有较好的自动分级,必须均匀地全部盖住筛面,如果不能保持有一个连续不断的料层接触并履盖整个筛面,就难免不纯净的物料会接触并穿过筛面。f 如果筛面上的物料薄厚不匀或出现无料的裸露区,空气就会从料层薄的地方或裸露区大量跑掉,其他地方的物料因失去空气的作用而不能正常分级,同样会给不纯物料以接触并穿过筛面的机会,使提纯效果变差。
2、筛面的张紧程度,筛面的清理和筛面横向是否水平:其中筛面张紧是设备正常运行一个重要条件,如果筛面松弛,将影响物料的正常分级运动和料层的均匀,甚至造成设备堵塞。如果筛孔堵塞,将影响物料和气流的穿过,使清粉效果变差,如果筛面横向不水平,将造成筛面两边料层厚度不一致或物料走单边。因此,在生产中要保证筛面横向水平,筛网张紧在筛框上,刷帚运行正常和有效。
3、筛网的配制必须适当,先密后稀,逐段放大,上稀下密,保证筛面铺满物料。
4、必须按要求保证筛面的斜度和振动频率。
5、物料的流量、稳定性和吸风。A单位流量的过高和过低,直接影响清粉效果。
14. 断后收缩率计算公式?
断后收缩率(也称为“硬化指数”)是用于衡量聚合物材料断裂后抵抗变形的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断后收缩率 = [1 - (L0 / L1)] × 100%
其中,L0表示初始长度,L1表示断裂后的长度。
具体来说,如果初始长度为L0,断裂后的长度为L1,则断后收缩率为:
断后收缩率 = [1 - (L0 / L1)] × 100%
例如,如果初始长度为100毫米,断裂后的长度为80毫米,则断后收缩率为:
断后收缩率 = [1 - (100 / 80)] × 100% = (1 - 1.25) × 100% = 75%
15. 路面的使用要求指标有哪些?
是的,沥青路面使用要求指标不包含变形量。 沥青路面使用指标包括:承载能力、平整度、温度稳定性、抗滑能力、透水性、噪声量。具体为:
①承载能力 当车辆荷载作用在路面上,使路面结构内产生应力和应变,如果路面结构整体或某一结构层的强度或抗变形能力不足以抵抗这些应力和应变时,路面便出现开裂或变形(沉陷、车辙等),降低其服务水平。路面结构暴露在大气中,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周期性影响,也会使其承载能力下降。路面在长期使用中会出现疲劳损坏和塑性累积变形,需要维修养护,但频繁维修养护势必会干扰正常的交通运营。为此,路面必须满足设计年限的使用需要,具有足够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的能力,即具备相当高的强度和刚度。
②平整度 平整的路表面可减小车轮对路面的冲击力,行车产生附加的振动小不会造成车辆颠簸,能提高行车速度和舒适性,不增加运行费用。依靠先进的施工机具、精细的施工工艺、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及经常、及时的维修养护,可实现路面的高平整度。为减缓路面平整度的衰变速率,应重视路面结构及面层材料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③温度稳定性 路面材料特别是表面层材料,长期受到水文、温度、大气因素的作用,材料强度会下降,材料性状会变化,如沥青面层老化,弹性一黏性一塑性逐渐丧失,最终路况恶化,导致车辆运行质量下降。为此,路面必须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即具有较低的温度、湿度敏感度。
④抗滑能力 光滑的路表面使车轮缺乏足够的附着力,汽车在雨雪天行驶或紧急制动或转弯时,车轮易产生空转或溜滑危险,极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因此,路表面应平整、密实、粗糙、耐磨,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和较强的抗滑能力。路面抗滑能力强,可缩短汽车的制动距离,降低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频率。
⑤透水性 一般情况下,城镇道路路面应具有不透水性,以防止水分渗入道路结构层和土基,致使路面的使用功能丧失。
⑥噪声量 城市道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交通噪声,使人们出行感到不舒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城市区域应尽量使用低噪声路面,为营造静谧的社会环境创造条件。 近年我国城市开始修筑降噪排水路面,以提高城市道路的使用功能和减少城市交通噪声。沥青路面结构组合:上面(磨耗层)层采用OGFC沥青混合料,中面层、下(底)面层等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既满足沥青路面强度高、高低温性能好和平整密实等路用功能,又实现了城市道路排水降噪的环保功能。
16. 路面的使用要求指标有哪些?
是的,沥青路面使用要求指标不包含变形量。 沥青路面使用指标包括:承载能力、平整度、温度稳定性、抗滑能力、透水性、噪声量。具体为:
①承载能力 当车辆荷载作用在路面上,使路面结构内产生应力和应变,如果路面结构整体或某一结构层的强度或抗变形能力不足以抵抗这些应力和应变时,路面便出现开裂或变形(沉陷、车辙等),降低其服务水平。路面结构暴露在大气中,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周期性影响,也会使其承载能力下降。路面在长期使用中会出现疲劳损坏和塑性累积变形,需要维修养护,但频繁维修养护势必会干扰正常的交通运营。为此,路面必须满足设计年限的使用需要,具有足够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的能力,即具备相当高的强度和刚度。
②平整度 平整的路表面可减小车轮对路面的冲击力,行车产生附加的振动小不会造成车辆颠簸,能提高行车速度和舒适性,不增加运行费用。依靠先进的施工机具、精细的施工工艺、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及经常、及时的维修养护,可实现路面的高平整度。为减缓路面平整度的衰变速率,应重视路面结构及面层材料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③温度稳定性 路面材料特别是表面层材料,长期受到水文、温度、大气因素的作用,材料强度会下降,材料性状会变化,如沥青面层老化,弹性一黏性一塑性逐渐丧失,最终路况恶化,导致车辆运行质量下降。为此,路面必须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即具有较低的温度、湿度敏感度。
④抗滑能力 光滑的路表面使车轮缺乏足够的附着力,汽车在雨雪天行驶或紧急制动或转弯时,车轮易产生空转或溜滑危险,极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因此,路表面应平整、密实、粗糙、耐磨,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和较强的抗滑能力。路面抗滑能力强,可缩短汽车的制动距离,降低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频率。
⑤透水性 一般情况下,城镇道路路面应具有不透水性,以防止水分渗入道路结构层和土基,致使路面的使用功能丧失。
⑥噪声量 城市道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交通噪声,使人们出行感到不舒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城市区域应尽量使用低噪声路面,为营造静谧的社会环境创造条件。 近年我国城市开始修筑降噪排水路面,以提高城市道路的使用功能和减少城市交通噪声。沥青路面结构组合:上面(磨耗层)层采用OGFC沥青混合料,中面层、下(底)面层等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既满足沥青路面强度高、高低温性能好和平整密实等路用功能,又实现了城市道路排水降噪的环保功能。
17. 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公式?
屈服强度=屈服时的力(N)/拉伸试样的原始面积(mm2);抗拉强度=拉伸试验断裂前的最大力(N)/拉伸试样的原始面积(mm2)
一、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区别
抗拉强度是通过单向拉伸试验获得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抗拉强度是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毕竟它是一个力学性能指标,它有它的计算方法,抗拉强度=断裂载荷/试样初始横截面积。
然而,通过上述公式计算的抗拉强度只有在金属发生很小塑性变形和几乎没有塑性变形时是准确的。当金属有明显塑性变形时,计算时用的截面积应该是断后测量的真实截面积,获得的抗拉强度称为真实抗拉强度。
这个抗拉强度指标是抵抗最大变形能力的指标,换言之,当变形到这个程度时,材料就断裂了,在单向拉伸的条件下无法发现更大的变形了,它是一个极限,也是特定的拉伸样品能承受外加载荷的极限,因此英文称为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有什么区别?
从典型的拉伸曲线上可以看出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区别
屈服强度也是金属材料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之一。屈服强度代表金属材料对起始塑性变形抗力,其英文表达为Yield strength。实际上这样讲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在拉伸曲线上,有些金属材料有明显的屈服点,而另一些金属材料并没有明显的屈服点,尤其对一些微观组织结构不均匀的材料更是如此,所以就需要人为定义塑性变形到一定程度时对应的抗力作用屈服强度,实际上这个人为界定的塑性变形数值之前,金属内部驱动力较低的滑移已经开动,所以并不能准确反应塑性变形的开始。
有些金属材料没有明显的屈服点,究其原因是多晶体金属塑性变形存在非同时性。多晶体金属变形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由无数同相晶粒或不同相晶粒构成。由于各晶粒的取向不同,在外力作用下,它们的变形不可能同时开始,而是那些滑移面阳适宜滑动的晶粒最先开始发生塑性变形,因此变形总是从那些比较弱的晶粒率先开始。多晶体金属还存在变形不均一性特点。它不仅体现在同一组成相的不同晶粒之间,也表现在不同组成相的不同晶粒之间。
18. 断后收缩率计算公式?
断后收缩率(也称为“硬化指数”)是用于衡量聚合物材料断裂后抵抗变形的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断后收缩率 = [1 - (L0 / L1)] × 100%
其中,L0表示初始长度,L1表示断裂后的长度。
具体来说,如果初始长度为L0,断裂后的长度为L1,则断后收缩率为:
断后收缩率 = [1 - (L0 / L1)] × 100%
例如,如果初始长度为100毫米,断裂后的长度为80毫米,则断后收缩率为:
断后收缩率 = [1 - (100 / 80)] × 100% = (1 - 1.25) × 100% = 75%
19. 路面的使用要求指标有哪些?
是的,沥青路面使用要求指标不包含变形量。 沥青路面使用指标包括:承载能力、平整度、温度稳定性、抗滑能力、透水性、噪声量。具体为:
①承载能力 当车辆荷载作用在路面上,使路面结构内产生应力和应变,如果路面结构整体或某一结构层的强度或抗变形能力不足以抵抗这些应力和应变时,路面便出现开裂或变形(沉陷、车辙等),降低其服务水平。路面结构暴露在大气中,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周期性影响,也会使其承载能力下降。路面在长期使用中会出现疲劳损坏和塑性累积变形,需要维修养护,但频繁维修养护势必会干扰正常的交通运营。为此,路面必须满足设计年限的使用需要,具有足够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的能力,即具备相当高的强度和刚度。
②平整度 平整的路表面可减小车轮对路面的冲击力,行车产生附加的振动小不会造成车辆颠簸,能提高行车速度和舒适性,不增加运行费用。依靠先进的施工机具、精细的施工工艺、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及经常、及时的维修养护,可实现路面的高平整度。为减缓路面平整度的衰变速率,应重视路面结构及面层材料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③温度稳定性 路面材料特别是表面层材料,长期受到水文、温度、大气因素的作用,材料强度会下降,材料性状会变化,如沥青面层老化,弹性一黏性一塑性逐渐丧失,最终路况恶化,导致车辆运行质量下降。为此,路面必须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即具有较低的温度、湿度敏感度。
④抗滑能力 光滑的路表面使车轮缺乏足够的附着力,汽车在雨雪天行驶或紧急制动或转弯时,车轮易产生空转或溜滑危险,极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因此,路表面应平整、密实、粗糙、耐磨,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和较强的抗滑能力。路面抗滑能力强,可缩短汽车的制动距离,降低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频率。
⑤透水性 一般情况下,城镇道路路面应具有不透水性,以防止水分渗入道路结构层和土基,致使路面的使用功能丧失。
⑥噪声量 城市道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交通噪声,使人们出行感到不舒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城市区域应尽量使用低噪声路面,为营造静谧的社会环境创造条件。 近年我国城市开始修筑降噪排水路面,以提高城市道路的使用功能和减少城市交通噪声。沥青路面结构组合:上面(磨耗层)层采用OGFC沥青混合料,中面层、下(底)面层等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既满足沥青路面强度高、高低温性能好和平整密实等路用功能,又实现了城市道路排水降噪的环保功能。
20. cmo指标公式源码?
CMO指标由Thomas Aspray于1989 年提出,是一种走势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识别行情的买卖趋势。CMO指标公式: CMO=(收盘价上涨日数累计收益率-收盘价下跌日数累计收益率)/(收盘价上涨日数累计收益率+收盘价下跌日数累计收益率)。CMO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识别行情的买卖趋势,可以通过分析CMO指标的值来判断买卖趋势,如果CMO指标的值大于50,表明行情处于上升趋势,可以做多;反之,如果CMO指标的值小于50,表明行情处于下降趋势,需要控制风险可以考虑做空。因此,CMO指标公式可以帮助投资者有效判断买卖趋势,可以有效提升投资成功率。
21. pp弯曲模量什么意思?
弯曲模量,反应的是材料在弹性极限内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弯曲模量值越大,越不容易变形。公式:模量=应力/应变弯曲模量是衡量聚丙烯刚性的重要指标。弯曲模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弯曲模量越低。在相同的温度下,均聚聚丙烯的弯曲模量较大,共聚聚丙烯次之,弹性体改性聚丙烯弯曲量模量较低。PP蠕变:聚丙烯是一种黏弹性材料,表现出蠕变行为。蠕变是指在恒定应力作用下,变形随时间的延续而缓慢增长的现象。
蠕变的程度依赖于应力的大小,应力的种类、应力作用时间和温度。
在室温下,即使在较低的应力作用下,聚丙烯PP试样仍可表现出蠕变行为,撤去应力后,试样能够或多或少地恢复到原来的尺寸,恢复的程度与应力大小和类型有关。
可恢复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不可恢复的形变称为塑性形
22. 清粉机的使用方法?
一、清粉机的操作:
1、 保证在静止的情况下启动清粉机。
2、 开机后检查筛格中刷子的运行情况,应确保所有的刷子做全程往复运动
3、 检查筛格的锁紧情况,筛体运行中,若发现在筛道中有异常碰撞声,应拉出尾部筛格锁紧抽屉,对其进行合理调整,直至异常声音消除。
4、 风量的调节:根据进机物料质量和流量的不同,需要不同的空气量。
5、 风量调节的准则:
A、使物料呈沸腾状态向筛尾推进 (要沸腾不要翻腾) ;
B、气室吸风道中不应有物料沉积;
C、通过前后补风门开启1/4的空隙,观察吸风道中物料是否以螺旋状向中部出口移动并被吸出。若不移动,沉积在风道中,则应开大总风量调节活门,使风道中的物料被吸出。若观察不到物料移动,则应适当开大补风口活门,随之总风量调节活门也应相应调节,以风道中没有沉积物为准则。开大补风口活门时但要注意总风量。
D、再检查各物料的质量情况,进行风门和出料反板合理调节。
E、16个小风室风门调节的准则:(单位:毫米)
6、 筛下物的调节:借助筛体集料槽下面的料槽斗,可将筛下物分类,根据质量的好次,按要求流入输送槽排出,调节时只需将分料槽斗翻动到位即可。分料槽斗的翻动,由班长决定,操作工来做。调节的准则是:筛下物尾部分料槽斗内的物料,观察其颜色、质量,若纯胚乳颗粒不足70%时,应将其拨入渣磨系统。
7、 筛上物的调节:借助机器尾部的分料箱,可以把底层筛面的筛上物导入中层筛面的筛上物中,把中层筛上物导入上层筛上物中,可根据要求进行选择,调节时只需翻动分料槽斗到位即可。必须遵守同质合并的原则同时要保证各系统物料的平衡。
8、 进机物料的调节:观察进机物料在上层筛面的分布情况,若物料层厚度左右不均匀,可按以下步骤调节:A、打开进料箱上的有机玻璃门;B、旋松进料活门上的蝶形螺母。C、按料层的厚度情况将调节板的一侧向上或向下移动,使物料层均匀。D、旋紧蝶形螺母,观察物料分布情况,若还不均匀,重复以上步骤直至物料分布均匀为止。E、一般情况下各小气室风门一经调好不易经常调整(流量变化大时可调)只调总风门即可。
9、 筛格刷子的运行调节:筛格刷子是用来清理筛面的,它必须始终保持正常运行,做全程往复运动,并沿长度一致地充分接触筛面。若刷子不动,应视具体情况进行调节。造成不动的原因可能是:A 筛面松驰需张紧;B 滑道不平行需调正;C 撞块安装位置不正确过高或过低;D 撞块安装倾斜;E刷托磨损已严重;F 刷毛的角度不正确(毛炸),需用吹风机吹正或用水湿后压正。
10、筛网的装置要求及注意事项:
A、装置:筛网四周用裁好的白布带对齐缝制套口,套口是为穿塑料杆用,将套口塞入拉钩条的凹槽内,再将塑料杆穿入套口,即完成了拉钩条的安装,将装好拉钩条的筛网平盖在筛框上,将一边的拉钩条挂在筛框内的第一个钩槽内,再用专用钳子把对边的拉钩条挂在筛框的第一个钩槽内,待四边的拉钩条全部挂住钩槽后,使用专用钳子逐边将拉钩条挂在下一档钩槽内,直至筛面张紧。当需要取下筛网时,用专用钳子使拉钩条从筛框钩槽内脱开,即可将筛面取下。
B、注意事项:缝制筛网下料时应注意使相邻的两边为直角,尺寸必须精确,否则浪费材料。筛孔较小的,筛网弹性较好,故下料时要比筛孔大的筛网短一些。建议JMG18-36的筛网裁534mm×534mm ,JMG38-54的筛网裁529mm×529mm,筛网必须张紧,否则影响刷子运动,从而影响工艺效果。
二、清粉效果的评定和指标:
清粉机的清粉效果以物料灰分的降低程度和麦心的筛出率来表示,精选出的粗粒与清粉前物料的灰份相差愈大,筛出的粗粒愈多,清粉效果就愈好。一般情况下,质量高的物料,清粉后灰份下降率低,筛出率应较高,质量较差含麸较多的物料,清粉后灰份降低率高,而筛出率则较低。
1、评定标准:精选出的粗粒、筛出率:40%—60%,灰分将低率:45%—60%,精选出的中、细颗粒,筛出筛60%—75%,灰分降低率20%—40%。
2、评定要求:每半年应由清粉机所在楼层操作工,进行一次精粉机的效果评定、评定结果及时分析原因并上报,在评定时,筛出率和灰分降低率应综合评定。
3、评定方法:
A、灰分降低率:筛下物灰分较进机物灰分降低的程度。计算公式:(进机物灰分-筛下物灰分)÷进机物灰分×100%=灰分降低率。
B、筛出率:筛下物流量与进机物流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筛下物流量÷进机物流量×100%=筛出率。
三、筛网的配备及要求
1、清粉机筛网材料,应该是经过防静电处理的面粉专用网,因聚酯筛网变形小,容易保持张紧度,故建议使用聚酯筛网。
2、筛网选配:选配的原则是,同层前密后稀,同段上稀下密。选配方法,下层第一段筛网的孔径为进机物料全通筛网孔径,与留存筛网孔径的平均值,第四段筛号为物料的全通筛号,中间两段按前后两端筛号的差值平均分配,若差值较小时,相邻两格可选用同样筛号。同段上层比下层筛网放稀JMG2,当流量较大,要求筛下物比例增高或物料流动性较差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将所有筛面或某层筛面放稀JMG2-4。当进机物料为粒度较小的麦心时,因上升气流对物料穿孔影响较大,其筛网还应适当放稀。
3、要求:配备筛网时应考虑物料的粒度、品质、工作流量、筛上物与筛下物分配比例等综合进行。
四、注意事项:
1、从清粉机上抽出的筛框须始终直立,将一纵侧面(长边)着地,切勿将筛框窄的一面着地,也不能将筛柜平放在地上,以防刷子受力变形。
2、更换清粉机电机时,必须成双更换,更换橡胶弹簧时,不能单只更换,要成对更换。
3、保证振动电机两偏重块在对称状态下启动,以避免因其初始状态不对称,在自平衡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振幅。
4、各层的抽屉门压块结构不同,以使对应筛上物流经压块后,可落入各自的出口,所以各层压块不可互换。
5、筛格采用铝合金制造,拆卸时应轻拿轻放,用专用钳张紧筛网时,应注意张紧适度,并使拉钩条完全地嵌入在筛格的齿槽内,以防损坏或变形。
五、常见故障分析
1、电机不能启动的原因可能是:接触器或热继电器坏、电源缺相、振动电机坏等。
2、开机后有不正常声响的原因可能是:紧固螺栓松动,橡胶轴承损坏,振动体内有异物,压力门松动,电机不同步等。
3、进料口堵塞的原因可能是:瞬时进料超过额定产量太多,均匀板不灵活或太重,筛体内物料不畅等。
4、筛孔堵塞的原因可能是:刷子运行不畅、筛网松驰、进机物料水分高等。
5、物料在筛面上分布不均匀或走单边的原因可能是:进料机构喂料不均匀,筛体横向不水平,橡胶轴承磨损严重,橡胶弹簧变形量不一致等。
6、清粉效果差的原因可能是:进机物料粒度相差太大,进机物料含粉太多,进机流量超过产量指标,风量过小、筛网配备不当,筛面上物料分布不均、筛孔堵塞、筛网松驰、筛体运动不正常等。
六、影响清粉效果的因素
1、物料的性质及其在筛面上的分布状态:a 粒度的大小,粒度的均匀程度和含粉情况。b粒度悬殊过大的物料,尽管有气流的作用,也无法在筛面上形成按质量好坏的分层,所以清粉物料在入机前必须分级,以保证粒度基本均匀。c 大颗粒的物料质量好坏,悬浮速度差别很大。小颗粒的质量好坏,悬浮速度差别不明显。所以,粒度小的效果差,粒度大的效果好,粒度愈小,悬浮速度差别愈小,愈难分离。 d 要清粉的物料如含粉,在筛面上不易松散,流动性差,影响物料正常运动,所以清粉前必须把面粉筛干净。e 筛面上的物料必须有较好的自动分级,必须均匀地全部盖住筛面,如果不能保持有一个连续不断的料层接触并履盖整个筛面,就难免不纯净的物料会接触并穿过筛面。f 如果筛面上的物料薄厚不匀或出现无料的裸露区,空气就会从料层薄的地方或裸露区大量跑掉,其他地方的物料因失去空气的作用而不能正常分级,同样会给不纯物料以接触并穿过筛面的机会,使提纯效果变差。
2、筛面的张紧程度,筛面的清理和筛面横向是否水平:其中筛面张紧是设备正常运行一个重要条件,如果筛面松弛,将影响物料的正常分级运动和料层的均匀,甚至造成设备堵塞。如果筛孔堵塞,将影响物料和气流的穿过,使清粉效果变差,如果筛面横向不水平,将造成筛面两边料层厚度不一致或物料走单边。因此,在生产中要保证筛面横向水平,筛网张紧在筛框上,刷帚运行正常和有效。
3、筛网的配制必须适当,先密后稀,逐段放大,上稀下密,保证筛面铺满物料。
4、必须按要求保证筛面的斜度和振动频率。
5、物料的流量、稳定性和吸风。A单位流量的过高和过低,直接影响清粉效果。
23. 弹性性能公式推导?
弹性模量计算公式:E=σ/ε,E即为弹性模量,σ为应力,ε为应变。一般地讲,对弹性体施加一个外界作用,弹性体会发生形状的改变(称为“应变”)。
弹性模量计算公式
1什么是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的一般定义是:单向应力状态下应力除以该方向的应变。
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弹性模量的单位是达因每平方厘米。“弹性模量”是描述物质弹性的一个物理量,是一个统称,表示方法可以是“杨氏模量”、“体积模量”等。
2弹性模量应用
弹性模量是工程材料重要的性能参数,从宏观角度来说,弹性模量是衡量物体抵抗弹性变形能力大小的尺度,从微观角度来说,则是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键合强度的反映。凡影响键合强度的因素均能影响材料的弹性模量,如键合方式、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微观组织、温度等。因合金成分不同、热处理状态不同、冷塑性变形不同等,金属材料的杨氏模量值会有5%或者更大的波动。但是总体来说,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力学性能指标,合金化、热处理(纤维组织)、冷塑性变形等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小,温度、加载速率等外在因素对其影响也不大,所以一般工程应用中都把弹性模量作为常数。
弹性模量可视为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弹性模量E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单位弹性变形所需要的应力。它是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的指标,相当于普通弹簧中的刚度。
24. 标准差公式变形推导?
方差s^2 [ x1-x ^2+ x2-x ^2+ xn-x ^2]/n标准差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标准差计算公式的来源标准差是反应一组数据离散程度最常用的一种量化形式,是表示精密确的最要指标。虽然样本的真实值是不能知道,但是每个样本总是会有一个真实值的,不管它究竟是多少。可以想象,一个好的检测方法,基检测值应该很紧密的分散在真实值周围。如不紧密,那距真实值的就会大,准确性当然也就不好了,不可能想象离散度大的方法,会测出准确的结果。因此,离散度是评价方法的好坏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指标。一组数据怎样去评价与量化它的离散度?有很多种方法:1.极差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即最大值-最小值(也就是极差)来评价一组数据的离散度。这一方法最为常见,比如比赛中去掉最高最低分就是极差的具体应用。2.离均差的平方和由于误差的不可控性,因此只由两个数据来评判一组数据是不科学的。所以人们在要求更高的领域不使用极差来评判。其实,离散度就是数据偏离平均值的程度。因此将数据与均值之差(我们叫它离均差)加起来就能反映出一个准确的离散程度,越大离散度也就越大。但是由于偶然误差是成正态分布的,离均差有正有负,对于大样本离均差的代数相加为零的。为了避免正负问题,在数学有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取绝对值,也就是 常说的离均差绝对值相加。而为了避免符号问题,数学上最常用的是另一种方法--平方,这样就都成了非负数。因此,离均差的平方累加成了评价离散度一个指标。3.方差(S2)由于离均差的平方累加值与样本个数有关,只能反应相同样本的离散度,而实际工作中做比较很难做到相同的样本,因此为了消除样本个数的影响,增加可比性,将标准差求平均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方差成了评价离散度的较好指标。我们知道,样本量越大越能反映真实的情况,而算数均值却完全忽略了这个问题,对此统计学上早有考虑,在统计学中样本的均差多是除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电分常见问题总结------佚名.pdf
东华医疗智能报表部署.pdf
t0303机械强度校核报告.pdf
剑11解析剑11听力解析.pd
25. 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公式?
屈服强度=屈服时的力(N)/拉伸试样的原始面积(mm2);抗拉强度=拉伸试验断裂前的最大力(N)/拉伸试样的原始面积(mm2)
一、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区别
抗拉强度是通过单向拉伸试验获得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抗拉强度是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毕竟它是一个力学性能指标,它有它的计算方法,抗拉强度=断裂载荷/试样初始横截面积。
然而,通过上述公式计算的抗拉强度只有在金属发生很小塑性变形和几乎没有塑性变形时是准确的。当金属有明显塑性变形时,计算时用的截面积应该是断后测量的真实截面积,获得的抗拉强度称为真实抗拉强度。
这个抗拉强度指标是抵抗最大变形能力的指标,换言之,当变形到这个程度时,材料就断裂了,在单向拉伸的条件下无法发现更大的变形了,它是一个极限,也是特定的拉伸样品能承受外加载荷的极限,因此英文称为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有什么区别?
从典型的拉伸曲线上可以看出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区别
屈服强度也是金属材料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之一。屈服强度代表金属材料对起始塑性变形抗力,其英文表达为Yield strength。实际上这样讲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在拉伸曲线上,有些金属材料有明显的屈服点,而另一些金属材料并没有明显的屈服点,尤其对一些微观组织结构不均匀的材料更是如此,所以就需要人为定义塑性变形到一定程度时对应的抗力作用屈服强度,实际上这个人为界定的塑性变形数值之前,金属内部驱动力较低的滑移已经开动,所以并不能准确反应塑性变形的开始。
有些金属材料没有明显的屈服点,究其原因是多晶体金属塑性变形存在非同时性。多晶体金属变形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由无数同相晶粒或不同相晶粒构成。由于各晶粒的取向不同,在外力作用下,它们的变形不可能同时开始,而是那些滑移面阳适宜滑动的晶粒最先开始发生塑性变形,因此变形总是从那些比较弱的晶粒率先开始。多晶体金属还存在变形不均一性特点。它不仅体现在同一组成相的不同晶粒之间,也表现在不同组成相的不同晶粒之间。
26. 标准差公式变形推导?
方差s^2 [ x1-x ^2+ x2-x ^2+ xn-x ^2]/n标准差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标准差计算公式的来源标准差是反应一组数据离散程度最常用的一种量化形式,是表示精密确的最要指标。虽然样本的真实值是不能知道,但是每个样本总是会有一个真实值的,不管它究竟是多少。可以想象,一个好的检测方法,基检测值应该很紧密的分散在真实值周围。如不紧密,那距真实值的就会大,准确性当然也就不好了,不可能想象离散度大的方法,会测出准确的结果。因此,离散度是评价方法的好坏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指标。一组数据怎样去评价与量化它的离散度?有很多种方法:1.极差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即最大值-最小值(也就是极差)来评价一组数据的离散度。这一方法最为常见,比如比赛中去掉最高最低分就是极差的具体应用。2.离均差的平方和由于误差的不可控性,因此只由两个数据来评判一组数据是不科学的。所以人们在要求更高的领域不使用极差来评判。其实,离散度就是数据偏离平均值的程度。因此将数据与均值之差(我们叫它离均差)加起来就能反映出一个准确的离散程度,越大离散度也就越大。但是由于偶然误差是成正态分布的,离均差有正有负,对于大样本离均差的代数相加为零的。为了避免正负问题,在数学有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取绝对值,也就是 常说的离均差绝对值相加。而为了避免符号问题,数学上最常用的是另一种方法--平方,这样就都成了非负数。因此,离均差的平方累加成了评价离散度一个指标。3.方差(S2)由于离均差的平方累加值与样本个数有关,只能反应相同样本的离散度,而实际工作中做比较很难做到相同的样本,因此为了消除样本个数的影响,增加可比性,将标准差求平均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方差成了评价离散度的较好指标。我们知道,样本量越大越能反映真实的情况,而算数均值却完全忽略了这个问题,对此统计学上早有考虑,在统计学中样本的均差多是除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电分常见问题总结------佚名.pdf
东华医疗智能报表部署.pdf
t0303机械强度校核报告.pdf
剑11解析剑11听力解析.pd
27. 路面的使用要求指标有哪些?
是的,沥青路面使用要求指标不包含变形量。 沥青路面使用指标包括:承载能力、平整度、温度稳定性、抗滑能力、透水性、噪声量。具体为:
①承载能力 当车辆荷载作用在路面上,使路面结构内产生应力和应变,如果路面结构整体或某一结构层的强度或抗变形能力不足以抵抗这些应力和应变时,路面便出现开裂或变形(沉陷、车辙等),降低其服务水平。路面结构暴露在大气中,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周期性影响,也会使其承载能力下降。路面在长期使用中会出现疲劳损坏和塑性累积变形,需要维修养护,但频繁维修养护势必会干扰正常的交通运营。为此,路面必须满足设计年限的使用需要,具有足够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的能力,即具备相当高的强度和刚度。
②平整度 平整的路表面可减小车轮对路面的冲击力,行车产生附加的振动小不会造成车辆颠簸,能提高行车速度和舒适性,不增加运行费用。依靠先进的施工机具、精细的施工工艺、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及经常、及时的维修养护,可实现路面的高平整度。为减缓路面平整度的衰变速率,应重视路面结构及面层材料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③温度稳定性 路面材料特别是表面层材料,长期受到水文、温度、大气因素的作用,材料强度会下降,材料性状会变化,如沥青面层老化,弹性一黏性一塑性逐渐丧失,最终路况恶化,导致车辆运行质量下降。为此,路面必须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即具有较低的温度、湿度敏感度。
④抗滑能力 光滑的路表面使车轮缺乏足够的附着力,汽车在雨雪天行驶或紧急制动或转弯时,车轮易产生空转或溜滑危险,极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因此,路表面应平整、密实、粗糙、耐磨,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和较强的抗滑能力。路面抗滑能力强,可缩短汽车的制动距离,降低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频率。
⑤透水性 一般情况下,城镇道路路面应具有不透水性,以防止水分渗入道路结构层和土基,致使路面的使用功能丧失。
⑥噪声量 城市道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交通噪声,使人们出行感到不舒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城市区域应尽量使用低噪声路面,为营造静谧的社会环境创造条件。 近年我国城市开始修筑降噪排水路面,以提高城市道路的使用功能和减少城市交通噪声。沥青路面结构组合:上面(磨耗层)层采用OGFC沥青混合料,中面层、下(底)面层等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既满足沥青路面强度高、高低温性能好和平整密实等路用功能,又实现了城市道路排水降噪的环保功能。
28. 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公式?
屈服强度=屈服时的力(N)/拉伸试样的原始面积(mm2);抗拉强度=拉伸试验断裂前的最大力(N)/拉伸试样的原始面积(mm2)
一、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区别
抗拉强度是通过单向拉伸试验获得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抗拉强度是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毕竟它是一个力学性能指标,它有它的计算方法,抗拉强度=断裂载荷/试样初始横截面积。
然而,通过上述公式计算的抗拉强度只有在金属发生很小塑性变形和几乎没有塑性变形时是准确的。当金属有明显塑性变形时,计算时用的截面积应该是断后测量的真实截面积,获得的抗拉强度称为真实抗拉强度。
这个抗拉强度指标是抵抗最大变形能力的指标,换言之,当变形到这个程度时,材料就断裂了,在单向拉伸的条件下无法发现更大的变形了,它是一个极限,也是特定的拉伸样品能承受外加载荷的极限,因此英文称为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有什么区别?
从典型的拉伸曲线上可以看出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区别
屈服强度也是金属材料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之一。屈服强度代表金属材料对起始塑性变形抗力,其英文表达为Yield strength。实际上这样讲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在拉伸曲线上,有些金属材料有明显的屈服点,而另一些金属材料并没有明显的屈服点,尤其对一些微观组织结构不均匀的材料更是如此,所以就需要人为定义塑性变形到一定程度时对应的抗力作用屈服强度,实际上这个人为界定的塑性变形数值之前,金属内部驱动力较低的滑移已经开动,所以并不能准确反应塑性变形的开始。
有些金属材料没有明显的屈服点,究其原因是多晶体金属塑性变形存在非同时性。多晶体金属变形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由无数同相晶粒或不同相晶粒构成。由于各晶粒的取向不同,在外力作用下,它们的变形不可能同时开始,而是那些滑移面阳适宜滑动的晶粒最先开始发生塑性变形,因此变形总是从那些比较弱的晶粒率先开始。多晶体金属还存在变形不均一性特点。它不仅体现在同一组成相的不同晶粒之间,也表现在不同组成相的不同晶粒之间。
29. cmo指标公式源码?
CMO指标由Thomas Aspray于1989 年提出,是一种走势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识别行情的买卖趋势。CMO指标公式: CMO=(收盘价上涨日数累计收益率-收盘价下跌日数累计收益率)/(收盘价上涨日数累计收益率+收盘价下跌日数累计收益率)。CMO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识别行情的买卖趋势,可以通过分析CMO指标的值来判断买卖趋势,如果CMO指标的值大于50,表明行情处于上升趋势,可以做多;反之,如果CMO指标的值小于50,表明行情处于下降趋势,需要控制风险可以考虑做空。因此,CMO指标公式可以帮助投资者有效判断买卖趋势,可以有效提升投资成功率。
30. 断后收缩率计算公式?
断后收缩率(也称为“硬化指数”)是用于衡量聚合物材料断裂后抵抗变形的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断后收缩率 = [1 - (L0 / L1)] × 100%
其中,L0表示初始长度,L1表示断裂后的长度。
具体来说,如果初始长度为L0,断裂后的长度为L1,则断后收缩率为:
断后收缩率 = [1 - (L0 / L1)] × 100%
例如,如果初始长度为100毫米,断裂后的长度为80毫米,则断后收缩率为:
断后收缩率 = [1 - (100 / 80)] × 100% = (1 - 1.25) × 100% = 75%
31. 超屈比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为:
超屈比=(屈服强度/弹性模量)×100%。
其中,屈服强度为材料在受到拉压力下发生永久形变的强度;弹性模量是材料受到轴向压缩或拉力时单位应力下的相应应变。超屈比指的是材料在承受载荷时的最大变形程度与其强度和弹性模量之比,用于评估材料的可塑性和强度。
32. 超屈比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为:
超屈比=(屈服强度/弹性模量)×100%。
其中,屈服强度为材料在受到拉压力下发生永久形变的强度;弹性模量是材料受到轴向压缩或拉力时单位应力下的相应应变。超屈比指的是材料在承受载荷时的最大变形程度与其强度和弹性模量之比,用于评估材料的可塑性和强度。
33. 超屈比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为:
超屈比=(屈服强度/弹性模量)×100%。
其中,屈服强度为材料在受到拉压力下发生永久形变的强度;弹性模量是材料受到轴向压缩或拉力时单位应力下的相应应变。超屈比指的是材料在承受载荷时的最大变形程度与其强度和弹性模量之比,用于评估材料的可塑性和强度。
34. pp弯曲模量什么意思?
弯曲模量,反应的是材料在弹性极限内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弯曲模量值越大,越不容易变形。公式:模量=应力/应变弯曲模量是衡量聚丙烯刚性的重要指标。弯曲模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弯曲模量越低。在相同的温度下,均聚聚丙烯的弯曲模量较大,共聚聚丙烯次之,弹性体改性聚丙烯弯曲量模量较低。PP蠕变:聚丙烯是一种黏弹性材料,表现出蠕变行为。蠕变是指在恒定应力作用下,变形随时间的延续而缓慢增长的现象。
蠕变的程度依赖于应力的大小,应力的种类、应力作用时间和温度。
在室温下,即使在较低的应力作用下,聚丙烯PP试样仍可表现出蠕变行为,撤去应力后,试样能够或多或少地恢复到原来的尺寸,恢复的程度与应力大小和类型有关。
可恢复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不可恢复的形变称为塑性形
35. 超屈比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为:
超屈比=(屈服强度/弹性模量)×100%。
其中,屈服强度为材料在受到拉压力下发生永久形变的强度;弹性模量是材料受到轴向压缩或拉力时单位应力下的相应应变。超屈比指的是材料在承受载荷时的最大变形程度与其强度和弹性模量之比,用于评估材料的可塑性和强度。
36. 清粉机的使用方法?
一、清粉机的操作:
1、 保证在静止的情况下启动清粉机。
2、 开机后检查筛格中刷子的运行情况,应确保所有的刷子做全程往复运动
3、 检查筛格的锁紧情况,筛体运行中,若发现在筛道中有异常碰撞声,应拉出尾部筛格锁紧抽屉,对其进行合理调整,直至异常声音消除。
4、 风量的调节:根据进机物料质量和流量的不同,需要不同的空气量。
5、 风量调节的准则:
A、使物料呈沸腾状态向筛尾推进 (要沸腾不要翻腾) ;
B、气室吸风道中不应有物料沉积;
C、通过前后补风门开启1/4的空隙,观察吸风道中物料是否以螺旋状向中部出口移动并被吸出。若不移动,沉积在风道中,则应开大总风量调节活门,使风道中的物料被吸出。若观察不到物料移动,则应适当开大补风口活门,随之总风量调节活门也应相应调节,以风道中没有沉积物为准则。开大补风口活门时但要注意总风量。
D、再检查各物料的质量情况,进行风门和出料反板合理调节。
E、16个小风室风门调节的准则:(单位:毫米)
6、 筛下物的调节:借助筛体集料槽下面的料槽斗,可将筛下物分类,根据质量的好次,按要求流入输送槽排出,调节时只需将分料槽斗翻动到位即可。分料槽斗的翻动,由班长决定,操作工来做。调节的准则是:筛下物尾部分料槽斗内的物料,观察其颜色、质量,若纯胚乳颗粒不足70%时,应将其拨入渣磨系统。
7、 筛上物的调节:借助机器尾部的分料箱,可以把底层筛面的筛上物导入中层筛面的筛上物中,把中层筛上物导入上层筛上物中,可根据要求进行选择,调节时只需翻动分料槽斗到位即可。必须遵守同质合并的原则同时要保证各系统物料的平衡。
8、 进机物料的调节:观察进机物料在上层筛面的分布情况,若物料层厚度左右不均匀,可按以下步骤调节:A、打开进料箱上的有机玻璃门;B、旋松进料活门上的蝶形螺母。C、按料层的厚度情况将调节板的一侧向上或向下移动,使物料层均匀。D、旋紧蝶形螺母,观察物料分布情况,若还不均匀,重复以上步骤直至物料分布均匀为止。E、一般情况下各小气室风门一经调好不易经常调整(流量变化大时可调)只调总风门即可。
9、 筛格刷子的运行调节:筛格刷子是用来清理筛面的,它必须始终保持正常运行,做全程往复运动,并沿长度一致地充分接触筛面。若刷子不动,应视具体情况进行调节。造成不动的原因可能是:A 筛面松驰需张紧;B 滑道不平行需调正;C 撞块安装位置不正确过高或过低;D 撞块安装倾斜;E刷托磨损已严重;F 刷毛的角度不正确(毛炸),需用吹风机吹正或用水湿后压正。
10、筛网的装置要求及注意事项:
A、装置:筛网四周用裁好的白布带对齐缝制套口,套口是为穿塑料杆用,将套口塞入拉钩条的凹槽内,再将塑料杆穿入套口,即完成了拉钩条的安装,将装好拉钩条的筛网平盖在筛框上,将一边的拉钩条挂在筛框内的第一个钩槽内,再用专用钳子把对边的拉钩条挂在筛框的第一个钩槽内,待四边的拉钩条全部挂住钩槽后,使用专用钳子逐边将拉钩条挂在下一档钩槽内,直至筛面张紧。当需要取下筛网时,用专用钳子使拉钩条从筛框钩槽内脱开,即可将筛面取下。
B、注意事项:缝制筛网下料时应注意使相邻的两边为直角,尺寸必须精确,否则浪费材料。筛孔较小的,筛网弹性较好,故下料时要比筛孔大的筛网短一些。建议JMG18-36的筛网裁534mm×534mm ,JMG38-54的筛网裁529mm×529mm,筛网必须张紧,否则影响刷子运动,从而影响工艺效果。
二、清粉效果的评定和指标:
清粉机的清粉效果以物料灰分的降低程度和麦心的筛出率来表示,精选出的粗粒与清粉前物料的灰份相差愈大,筛出的粗粒愈多,清粉效果就愈好。一般情况下,质量高的物料,清粉后灰份下降率低,筛出率应较高,质量较差含麸较多的物料,清粉后灰份降低率高,而筛出率则较低。
1、评定标准:精选出的粗粒、筛出率:40%—60%,灰分将低率:45%—60%,精选出的中、细颗粒,筛出筛60%—75%,灰分降低率20%—40%。
2、评定要求:每半年应由清粉机所在楼层操作工,进行一次精粉机的效果评定、评定结果及时分析原因并上报,在评定时,筛出率和灰分降低率应综合评定。
3、评定方法:
A、灰分降低率:筛下物灰分较进机物灰分降低的程度。计算公式:(进机物灰分-筛下物灰分)÷进机物灰分×100%=灰分降低率。
B、筛出率:筛下物流量与进机物流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筛下物流量÷进机物流量×100%=筛出率。
三、筛网的配备及要求
1、清粉机筛网材料,应该是经过防静电处理的面粉专用网,因聚酯筛网变形小,容易保持张紧度,故建议使用聚酯筛网。
2、筛网选配:选配的原则是,同层前密后稀,同段上稀下密。选配方法,下层第一段筛网的孔径为进机物料全通筛网孔径,与留存筛网孔径的平均值,第四段筛号为物料的全通筛号,中间两段按前后两端筛号的差值平均分配,若差值较小时,相邻两格可选用同样筛号。同段上层比下层筛网放稀JMG2,当流量较大,要求筛下物比例增高或物料流动性较差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将所有筛面或某层筛面放稀JMG2-4。当进机物料为粒度较小的麦心时,因上升气流对物料穿孔影响较大,其筛网还应适当放稀。
3、要求:配备筛网时应考虑物料的粒度、品质、工作流量、筛上物与筛下物分配比例等综合进行。
四、注意事项:
1、从清粉机上抽出的筛框须始终直立,将一纵侧面(长边)着地,切勿将筛框窄的一面着地,也不能将筛柜平放在地上,以防刷子受力变形。
2、更换清粉机电机时,必须成双更换,更换橡胶弹簧时,不能单只更换,要成对更换。
3、保证振动电机两偏重块在对称状态下启动,以避免因其初始状态不对称,在自平衡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振幅。
4、各层的抽屉门压块结构不同,以使对应筛上物流经压块后,可落入各自的出口,所以各层压块不可互换。
5、筛格采用铝合金制造,拆卸时应轻拿轻放,用专用钳张紧筛网时,应注意张紧适度,并使拉钩条完全地嵌入在筛格的齿槽内,以防损坏或变形。
五、常见故障分析
1、电机不能启动的原因可能是:接触器或热继电器坏、电源缺相、振动电机坏等。
2、开机后有不正常声响的原因可能是:紧固螺栓松动,橡胶轴承损坏,振动体内有异物,压力门松动,电机不同步等。
3、进料口堵塞的原因可能是:瞬时进料超过额定产量太多,均匀板不灵活或太重,筛体内物料不畅等。
4、筛孔堵塞的原因可能是:刷子运行不畅、筛网松驰、进机物料水分高等。
5、物料在筛面上分布不均匀或走单边的原因可能是:进料机构喂料不均匀,筛体横向不水平,橡胶轴承磨损严重,橡胶弹簧变形量不一致等。
6、清粉效果差的原因可能是:进机物料粒度相差太大,进机物料含粉太多,进机流量超过产量指标,风量过小、筛网配备不当,筛面上物料分布不均、筛孔堵塞、筛网松驰、筛体运动不正常等。
六、影响清粉效果的因素
1、物料的性质及其在筛面上的分布状态:a 粒度的大小,粒度的均匀程度和含粉情况。b粒度悬殊过大的物料,尽管有气流的作用,也无法在筛面上形成按质量好坏的分层,所以清粉物料在入机前必须分级,以保证粒度基本均匀。c 大颗粒的物料质量好坏,悬浮速度差别很大。小颗粒的质量好坏,悬浮速度差别不明显。所以,粒度小的效果差,粒度大的效果好,粒度愈小,悬浮速度差别愈小,愈难分离。 d 要清粉的物料如含粉,在筛面上不易松散,流动性差,影响物料正常运动,所以清粉前必须把面粉筛干净。e 筛面上的物料必须有较好的自动分级,必须均匀地全部盖住筛面,如果不能保持有一个连续不断的料层接触并履盖整个筛面,就难免不纯净的物料会接触并穿过筛面。f 如果筛面上的物料薄厚不匀或出现无料的裸露区,空气就会从料层薄的地方或裸露区大量跑掉,其他地方的物料因失去空气的作用而不能正常分级,同样会给不纯物料以接触并穿过筛面的机会,使提纯效果变差。
2、筛面的张紧程度,筛面的清理和筛面横向是否水平:其中筛面张紧是设备正常运行一个重要条件,如果筛面松弛,将影响物料的正常分级运动和料层的均匀,甚至造成设备堵塞。如果筛孔堵塞,将影响物料和气流的穿过,使清粉效果变差,如果筛面横向不水平,将造成筛面两边料层厚度不一致或物料走单边。因此,在生产中要保证筛面横向水平,筛网张紧在筛框上,刷帚运行正常和有效。
3、筛网的配制必须适当,先密后稀,逐段放大,上稀下密,保证筛面铺满物料。
4、必须按要求保证筛面的斜度和振动频率。
5、物料的流量、稳定性和吸风。A单位流量的过高和过低,直接影响清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