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买伊利的股票
有人要买伊利的股票,那是因为伊利股份是中国股市的白马王子,收益不低,市盈率不高,盘子不是很大;因为伊利股份属于消费概念,是未来两节行情的重要标的之一;因为伊利股份也是“一带一路概念”股票;因为伊利股份多重概念集于一身,前期一直小步快跑,后市大家也都继续看好,赚钱效应堪比或者仅次于贵州茅台,我也想试试了!
伊利股票有没有在美国上市啊??
目前伊利股票没有在美国上市,但是伊利股份已经与美国最大牛奶公司DFA签署战略协议,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请问谁可以解答一下:伊利股票的市净率大约为3,但是市盈率高达70?
G伊利的股价为16.7,2005年报的净资产和每股收益分别为5.8和0.75,2006第一季度的这两个数字分别为6.11和0.24
你说的市净率=股票价格/每股净资产,不到三倍,
市盈率=股票价格/每股收益
但是市盈率应该按年度每股收益计算,你说的那个数字是按第一季度的收益计算的,是不对的.应该是20多倍,你说的那个70倍至多可以被称为动态市盈率.
伊利的创始人是谁?
郑俊怀。
郑俊怀(1950年9月),男,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人,现任黑龙江红星集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有中国“乳业教父”之称。原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俊怀在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厂和伊利公司任职的20多年中,率先在企业内部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在分配、人事、劳动用工制度方面大胆进行改革,使一个频临倒闭的手工作坊式小厂发展成年利润达百万元的中型企业。
1993年组织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使原来固定资产40多万元、年利税不足5万元的呼市回民奶食品厂发展成为全国大型乳业集团。与股份制改组前相比,净资产总额增长了118倍,销售收入增长了79倍,利润和税金分别增长了69倍和135倍。
扩展资料:
一、伊利创造的上市奇迹
郑俊怀把目光放到了全中国,1994年伊利建立自己的冰淇淋项目,进军全国冷饮市场,很快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冷饮生产企业,年利润达500多万元。
凭借这样强大的发展势头,1996年3月伊利股份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1亿元,当年主营业务收入3.55亿元,3年后就增长到11亿元。这是中国第一个上市的乳品企业。随后伊利股价一直保持遥遥领先。
二、独董风波引发猜测
当时伊利股份一直势头良好,年年派送现金,投资者信心十足,郑俊怀开始找操盘手坐庄。8年以后有人算了笔账,说伊利庄家赚了数亿元。但是这笔钱不会作为赢利进入公司。
2003年7月,金信信托代人以每股10元的低价,收购了2800万伊利股份的国家股,成为伊利的第一大股东。这个背后收购者成为伊利的控制人,大家纷纷猜测,这个人就是郑俊怀。
2004年6月,独董俞伯伟和王瑾要对公司专项审计,但被郑俊怀马上罢免,风波骤起。
三、事发,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