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内容?(产业经济学有哪些课程?)
1. 2021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内容?
必背内容
1、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中国的国体与政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务。
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价值取向、道德修养、行为规范。
3、法律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等(报考全省法院、检察院系统法律专业职位的加试内容,包括上述范围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知识)。
4、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汉字、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党政机关公文基本知识、常用公文写作、常用事务文书写作、公文处理。
5、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金融经济、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科学前沿、科技常识。
6、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建议:
1、根据报考类别潜心研究历年试题,掌握命题规律和高频考点,并进行系统复习。
2、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对重要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进一步提高应试能力。
3、注重平时的知识储备,不断提高用书本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产业经济学有哪些课程?
经济学这个专业的基础课或者说核心课程是: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学说史、计量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
经济类学科不会数学是不可以的,所以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必须的
还有经济学这个专业的基础课或者说核心课程是: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学说史、计量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那就把数学学好,以后复习起来相对轻松写,还有就是英语一定要弄好
3. 2021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内容?
必背内容
1、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中国的国体与政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务。
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价值取向、道德修养、行为规范。
3、法律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等(报考全省法院、检察院系统法律专业职位的加试内容,包括上述范围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知识)。
4、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汉字、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党政机关公文基本知识、常用公文写作、常用事务文书写作、公文处理。
5、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金融经济、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科学前沿、科技常识。
6、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建议:
1、根据报考类别潜心研究历年试题,掌握命题规律和高频考点,并进行系统复习。
2、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对重要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进一步提高应试能力。
3、注重平时的知识储备,不断提高用书本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2021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内容?
必背内容
1、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中国的国体与政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务。
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价值取向、道德修养、行为规范。
3、法律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等(报考全省法院、检察院系统法律专业职位的加试内容,包括上述范围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知识)。
4、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汉字、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党政机关公文基本知识、常用公文写作、常用事务文书写作、公文处理。
5、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金融经济、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科学前沿、科技常识。
6、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建议:
1、根据报考类别潜心研究历年试题,掌握命题规律和高频考点,并进行系统复习。
2、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对重要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进一步提高应试能力。
3、注重平时的知识储备,不断提高用书本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产业经济学有哪些课程?
经济学这个专业的基础课或者说核心课程是: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学说史、计量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
经济类学科不会数学是不可以的,所以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必须的
还有经济学这个专业的基础课或者说核心课程是: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学说史、计量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那就把数学学好,以后复习起来相对轻松写,还有就是英语一定要弄好
6. 七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复习资料?
1.1亚洲及欧洲 “亚细亚”和“欧罗巴”: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 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相望。 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三大特征:1.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差异: 亚洲 欧洲 平均海拔 高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对高对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小 主要地形 高原、山地 平原 地形分布 中部高,四周平原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著;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大河众多的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内流区面积广大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总人口达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 1.2 非洲 国家最多的大洲:“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非洲有54个独立国家,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国家。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 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约占全洲面积的。 炎热的气候:非洲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非洲热带草原的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 气候特点:气温高;干旱地区广;气候类型成南北对称分布。 丰饶的资源: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 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亟待发展的经济: 1.3 美洲: “新大陆”: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 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移民与经济: 第二章 了解地区 2.1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有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马来群岛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2万多个大小岛屿的总称。马来群岛的大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山岭河多,平原较少,河流湍急。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日本被称为“地震国” 地区 地形特征 河流特征 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 由北向南 马来群岛 地势崎岖 短小湍急。 马六甲海峡: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西洋、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富饶的矿产: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泰国天然橡胶和棕榄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的石油,马来西亚的锡都居世界第一位。 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地区则人口稀少。 2.2 南亚 南亚次大陆: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的地区。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总面积约430万平方千米。 三大地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一年分三季:三季分为3-5月为热季;6-10月为雨季;11至次年2月为凉季 宗教与社会:佛教;印度教;巴基斯坦伊斯兰教。 人口与经济: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人口约13亿,占世界人口的1/5强。 2.3 西亚 五海三洲之地: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亚洲;非洲;欧洲。 这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 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农作物需要引水灌溉,以色列国做得最突出。 阿拉伯国家:宗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世界石油宝库:占世界总产量的25%。通过波斯湾运出。石油输出路线: 2.4 欧洲西部 位置与范围: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包括30多个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 雄厚的经济实力: 繁荣的旅游业: 2.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冰雪世界: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原、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当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洲则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 极地科学考察:中国的长城站(6213′S;5858′W)中国的中山站(6925′S;7610′E) 第三章 走进国家 3.1 日本(Japan):东亚岛国: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3900多个岛屿组成。首都东京。通用语言:日语。 多山的地形: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国土的3/4为山地丘陵。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富士山:著名的活火山,海拔3776名,为日本最高峰。 湿润的气候:日本主要属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东西融合的文化:在古代,日本文化受我国影响。在近代,欧美文化广泛影响到日本。日本人的衣服:和服;日本人最喜爱的传统食品:寿司 发达的经济:二战后,日本发挥自身的人力资源和海上运输优势,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技,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使本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居世界前列。日本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加工制作业、高科技产业、国际贸易、金融业和信息产业都位居世界先进行列。主要工作部门有电子、家用电器、汽车、造船、钢铁、化学、纺织、精密机械等。日本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但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渔业生产大国。日本的交通运输也相当发达。主要城市:东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人口达1200多万。 3.2 埃及(Egypt):地跨两洲: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简称,绝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亚洲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埃及领土面积逾100万平方千米。 宗教:伊斯兰;首都:开罗(千年古都)。 沙漠广布:埃及北部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世界上最长的河?尼罗河,埃及人称之为母亲河,中国的母亲河是黄河。 文明古国: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雄伟的狮身人面像、神秘的木乃伊、庄严的神庙、象形文字、天文历法。埃及金字塔: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中国的秦皇陵的兵马俑也是七大奇迹之一。 发展中的工农业:农业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这里是非洲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以生产长绒棉著称,长绒棉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3.3 俄罗斯(Russia):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幅员辽阔,令图170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两个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平原广大:俄罗斯地势东高西低,大河和山脉呈伟大的地形区的重要界线。俄罗斯领土中,有70%是旷阔的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丰富的资源:西伯利亚的贝加尔基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淡水最多的湖泊。俄罗斯的石油开采量居世界第三位。黄金产量居世界第2位。改革中的经济:俄罗斯是重要的工业大国,能源、钢铁、机械、化学、航空航天等部门地位突出。俄罗斯主要的农产品有谷物、马铃薯、亚麻和乳肉制品。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的农业区。俄罗斯在1991年由苏联解体为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位于东欧平原。西伯利亚的开发: 3.4 法国(France): 欧洲的经济大国:国土:面积55万平方千米。人口:5889万人。首都:巴黎。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和丘陵占全国的4/5。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变化小,全年将水分平均匀。生产:小麦产量居世界前列。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概述:法国的工业也很发达。重要工业资源煤、铁等矿产比较丰富。 文化与旅游:法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景色秀丽的自然风光,浪漫多情的民风民俗,高雅的艺术,新潮的时装……法国在1999年的外国游客接待量是世界首位。旅游业也是法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3.5 美国(United States):美国的领土:组成:阿拉斯加州、“本土”、夏威夷州。国旗:星条旗。 高度发达地经济:美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他的工业总产量一直居世界首位。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美国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运输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发展工业具有许多优势。美国是世界上的工业大国。在对外贸易方面,美国既是输出工农业产品最多、出口贸易额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进口小汽车、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人口与城市:人口在2000年为2.82亿;人种绝大多数为欧洲迁移的白种人,也有美国原来的少部分黑人。美国人口分布不均。美国人口稠密地区是沿海平原和五大湖附近。而西部高原山地人口稀疏。 美国首都华盛顿,位于哥伦比亚特区。纽约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港口,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洛杉矶是美国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港口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圣弗朗西斯科由名旧金山、三藩市,是美国太平洋沿岸的金融、贸易、教育和文化中心之一,也是著名的天然良港。 3.6 巴西(Brazil):亚马逊(孙)平原与亚马孙(逊)河: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国家,国土面积854.7万平方千米。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亚马逊平原部分约占全境的1/3,其余部分基本上属巴西高原。这里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林中幽暗湿润,人烟稀少,通行苦难。亚马逊河支流众多、水流平缓,航运便利。河口为喇叭形海湾,宽达300多千米,洪水季节一片汪洋,号称“河海”。 发展迅速的经济: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巴西拥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水平比较高。巴西农业机械化程序较高,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的铁矿储量大,且大部分是富铁矿。巴西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国内供电量中的比重逐渐提高。 人口与城市: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总人口达1.70亿人。巴西的最大城市圣保罗城市。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亚。 3.7 澳大利亚(Australia):拥有一个大陆: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西北面与亚洲相邻,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大陆遥遥相望,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等周围岛屿,面积约774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六位。澳大利亚首都是堪培拉。通用语言是英语。 低平的地形: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平均海拔近30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西部是宽广平坦的高原;中部平原区面积约占大陆总面积的25%;东部山地北起的约克角半岛。 古老的动物: 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和适宜发展农牧业。由“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美誉。请采纳。
7. 七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复习资料?
1.1亚洲及欧洲 “亚细亚”和“欧罗巴”: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 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相望。 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三大特征:1.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差异: 亚洲 欧洲 平均海拔 高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对高对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小 主要地形 高原、山地 平原 地形分布 中部高,四周平原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著;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大河众多的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内流区面积广大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总人口达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 1.2 非洲 国家最多的大洲:“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非洲有54个独立国家,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国家。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 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约占全洲面积的。 炎热的气候:非洲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非洲热带草原的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 气候特点:气温高;干旱地区广;气候类型成南北对称分布。 丰饶的资源: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 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亟待发展的经济: 1.3 美洲: “新大陆”: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 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移民与经济: 第二章 了解地区 2.1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有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马来群岛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2万多个大小岛屿的总称。马来群岛的大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山岭河多,平原较少,河流湍急。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日本被称为“地震国” 地区 地形特征 河流特征 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 由北向南 马来群岛 地势崎岖 短小湍急。 马六甲海峡: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西洋、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富饶的矿产: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泰国天然橡胶和棕榄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的石油,马来西亚的锡都居世界第一位。 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地区则人口稀少。 2.2 南亚 南亚次大陆: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的地区。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总面积约430万平方千米。 三大地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一年分三季:三季分为3-5月为热季;6-10月为雨季;11至次年2月为凉季 宗教与社会:佛教;印度教;巴基斯坦伊斯兰教。 人口与经济: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人口约13亿,占世界人口的1/5强。 2.3 西亚 五海三洲之地: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亚洲;非洲;欧洲。 这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 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农作物需要引水灌溉,以色列国做得最突出。 阿拉伯国家:宗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世界石油宝库:占世界总产量的25%。通过波斯湾运出。石油输出路线: 2.4 欧洲西部 位置与范围: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包括30多个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 雄厚的经济实力: 繁荣的旅游业: 2.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冰雪世界: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原、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当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洲则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 极地科学考察:中国的长城站(6213′S;5858′W)中国的中山站(6925′S;7610′E) 第三章 走进国家 3.1 日本(Japan):东亚岛国: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3900多个岛屿组成。首都东京。通用语言:日语。 多山的地形: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国土的3/4为山地丘陵。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富士山:著名的活火山,海拔3776名,为日本最高峰。 湿润的气候:日本主要属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东西融合的文化:在古代,日本文化受我国影响。在近代,欧美文化广泛影响到日本。日本人的衣服:和服;日本人最喜爱的传统食品:寿司 发达的经济:二战后,日本发挥自身的人力资源和海上运输优势,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技,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使本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居世界前列。日本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加工制作业、高科技产业、国际贸易、金融业和信息产业都位居世界先进行列。主要工作部门有电子、家用电器、汽车、造船、钢铁、化学、纺织、精密机械等。日本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但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渔业生产大国。日本的交通运输也相当发达。主要城市:东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人口达1200多万。 3.2 埃及(Egypt):地跨两洲: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简称,绝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亚洲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埃及领土面积逾100万平方千米。 宗教:伊斯兰;首都:开罗(千年古都)。 沙漠广布:埃及北部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世界上最长的河?尼罗河,埃及人称之为母亲河,中国的母亲河是黄河。 文明古国: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雄伟的狮身人面像、神秘的木乃伊、庄严的神庙、象形文字、天文历法。埃及金字塔: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中国的秦皇陵的兵马俑也是七大奇迹之一。 发展中的工农业:农业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这里是非洲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以生产长绒棉著称,长绒棉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3.3 俄罗斯(Russia):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幅员辽阔,令图170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两个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平原广大:俄罗斯地势东高西低,大河和山脉呈伟大的地形区的重要界线。俄罗斯领土中,有70%是旷阔的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丰富的资源:西伯利亚的贝加尔基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淡水最多的湖泊。俄罗斯的石油开采量居世界第三位。黄金产量居世界第2位。改革中的经济:俄罗斯是重要的工业大国,能源、钢铁、机械、化学、航空航天等部门地位突出。俄罗斯主要的农产品有谷物、马铃薯、亚麻和乳肉制品。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的农业区。俄罗斯在1991年由苏联解体为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位于东欧平原。西伯利亚的开发: 3.4 法国(France): 欧洲的经济大国:国土:面积55万平方千米。人口:5889万人。首都:巴黎。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和丘陵占全国的4/5。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变化小,全年将水分平均匀。生产:小麦产量居世界前列。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概述:法国的工业也很发达。重要工业资源煤、铁等矿产比较丰富。 文化与旅游:法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景色秀丽的自然风光,浪漫多情的民风民俗,高雅的艺术,新潮的时装……法国在1999年的外国游客接待量是世界首位。旅游业也是法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3.5 美国(United States):美国的领土:组成:阿拉斯加州、“本土”、夏威夷州。国旗:星条旗。 高度发达地经济:美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他的工业总产量一直居世界首位。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美国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运输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发展工业具有许多优势。美国是世界上的工业大国。在对外贸易方面,美国既是输出工农业产品最多、出口贸易额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进口小汽车、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人口与城市:人口在2000年为2.82亿;人种绝大多数为欧洲迁移的白种人,也有美国原来的少部分黑人。美国人口分布不均。美国人口稠密地区是沿海平原和五大湖附近。而西部高原山地人口稀疏。 美国首都华盛顿,位于哥伦比亚特区。纽约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港口,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洛杉矶是美国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港口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圣弗朗西斯科由名旧金山、三藩市,是美国太平洋沿岸的金融、贸易、教育和文化中心之一,也是著名的天然良港。 3.6 巴西(Brazil):亚马逊(孙)平原与亚马孙(逊)河: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国家,国土面积854.7万平方千米。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亚马逊平原部分约占全境的1/3,其余部分基本上属巴西高原。这里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林中幽暗湿润,人烟稀少,通行苦难。亚马逊河支流众多、水流平缓,航运便利。河口为喇叭形海湾,宽达300多千米,洪水季节一片汪洋,号称“河海”。 发展迅速的经济: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巴西拥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水平比较高。巴西农业机械化程序较高,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的铁矿储量大,且大部分是富铁矿。巴西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国内供电量中的比重逐渐提高。 人口与城市: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总人口达1.70亿人。巴西的最大城市圣保罗城市。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亚。 3.7 澳大利亚(Australia):拥有一个大陆: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西北面与亚洲相邻,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大陆遥遥相望,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等周围岛屿,面积约774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六位。澳大利亚首都是堪培拉。通用语言是英语。 低平的地形: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平均海拔近30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西部是宽广平坦的高原;中部平原区面积约占大陆总面积的25%;东部山地北起的约克角半岛。 古老的动物: 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和适宜发展农牧业。由“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美誉。请采纳。
8. 产业经济学有哪些课程?
经济学这个专业的基础课或者说核心课程是: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学说史、计量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
经济类学科不会数学是不可以的,所以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必须的
还有经济学这个专业的基础课或者说核心课程是: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学说史、计量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那就把数学学好,以后复习起来相对轻松写,还有就是英语一定要弄好
9. 七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复习资料?
1.1亚洲及欧洲 “亚细亚”和“欧罗巴”: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 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相望。 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三大特征:1.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差异: 亚洲 欧洲 平均海拔 高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对高对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小 主要地形 高原、山地 平原 地形分布 中部高,四周平原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著;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大河众多的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内流区面积广大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总人口达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 1.2 非洲 国家最多的大洲:“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非洲有54个独立国家,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国家。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 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约占全洲面积的。 炎热的气候:非洲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非洲热带草原的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 气候特点:气温高;干旱地区广;气候类型成南北对称分布。 丰饶的资源: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 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亟待发展的经济: 1.3 美洲: “新大陆”: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 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移民与经济: 第二章 了解地区 2.1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有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马来群岛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2万多个大小岛屿的总称。马来群岛的大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山岭河多,平原较少,河流湍急。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日本被称为“地震国” 地区 地形特征 河流特征 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 由北向南 马来群岛 地势崎岖 短小湍急。 马六甲海峡: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西洋、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富饶的矿产: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泰国天然橡胶和棕榄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的石油,马来西亚的锡都居世界第一位。 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地区则人口稀少。 2.2 南亚 南亚次大陆: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的地区。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总面积约430万平方千米。 三大地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一年分三季:三季分为3-5月为热季;6-10月为雨季;11至次年2月为凉季 宗教与社会:佛教;印度教;巴基斯坦伊斯兰教。 人口与经济: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人口约13亿,占世界人口的1/5强。 2.3 西亚 五海三洲之地: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亚洲;非洲;欧洲。 这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 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农作物需要引水灌溉,以色列国做得最突出。 阿拉伯国家:宗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世界石油宝库:占世界总产量的25%。通过波斯湾运出。石油输出路线: 2.4 欧洲西部 位置与范围: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包括30多个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 雄厚的经济实力: 繁荣的旅游业: 2.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冰雪世界: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原、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当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洲则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 极地科学考察:中国的长城站(6213′S;5858′W)中国的中山站(6925′S;7610′E) 第三章 走进国家 3.1 日本(Japan):东亚岛国: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3900多个岛屿组成。首都东京。通用语言:日语。 多山的地形: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国土的3/4为山地丘陵。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富士山:著名的活火山,海拔3776名,为日本最高峰。 湿润的气候:日本主要属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东西融合的文化:在古代,日本文化受我国影响。在近代,欧美文化广泛影响到日本。日本人的衣服:和服;日本人最喜爱的传统食品:寿司 发达的经济:二战后,日本发挥自身的人力资源和海上运输优势,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技,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使本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居世界前列。日本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加工制作业、高科技产业、国际贸易、金融业和信息产业都位居世界先进行列。主要工作部门有电子、家用电器、汽车、造船、钢铁、化学、纺织、精密机械等。日本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但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渔业生产大国。日本的交通运输也相当发达。主要城市:东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人口达1200多万。 3.2 埃及(Egypt):地跨两洲: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简称,绝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亚洲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埃及领土面积逾100万平方千米。 宗教:伊斯兰;首都:开罗(千年古都)。 沙漠广布:埃及北部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世界上最长的河?尼罗河,埃及人称之为母亲河,中国的母亲河是黄河。 文明古国: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雄伟的狮身人面像、神秘的木乃伊、庄严的神庙、象形文字、天文历法。埃及金字塔: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中国的秦皇陵的兵马俑也是七大奇迹之一。 发展中的工农业:农业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这里是非洲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以生产长绒棉著称,长绒棉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3.3 俄罗斯(Russia):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幅员辽阔,令图170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两个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平原广大:俄罗斯地势东高西低,大河和山脉呈伟大的地形区的重要界线。俄罗斯领土中,有70%是旷阔的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丰富的资源:西伯利亚的贝加尔基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淡水最多的湖泊。俄罗斯的石油开采量居世界第三位。黄金产量居世界第2位。改革中的经济:俄罗斯是重要的工业大国,能源、钢铁、机械、化学、航空航天等部门地位突出。俄罗斯主要的农产品有谷物、马铃薯、亚麻和乳肉制品。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的农业区。俄罗斯在1991年由苏联解体为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位于东欧平原。西伯利亚的开发: 3.4 法国(France): 欧洲的经济大国:国土:面积55万平方千米。人口:5889万人。首都:巴黎。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和丘陵占全国的4/5。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变化小,全年将水分平均匀。生产:小麦产量居世界前列。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概述:法国的工业也很发达。重要工业资源煤、铁等矿产比较丰富。 文化与旅游:法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景色秀丽的自然风光,浪漫多情的民风民俗,高雅的艺术,新潮的时装……法国在1999年的外国游客接待量是世界首位。旅游业也是法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3.5 美国(United States):美国的领土:组成:阿拉斯加州、“本土”、夏威夷州。国旗:星条旗。 高度发达地经济:美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他的工业总产量一直居世界首位。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美国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运输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发展工业具有许多优势。美国是世界上的工业大国。在对外贸易方面,美国既是输出工农业产品最多、出口贸易额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进口小汽车、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人口与城市:人口在2000年为2.82亿;人种绝大多数为欧洲迁移的白种人,也有美国原来的少部分黑人。美国人口分布不均。美国人口稠密地区是沿海平原和五大湖附近。而西部高原山地人口稀疏。 美国首都华盛顿,位于哥伦比亚特区。纽约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港口,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洛杉矶是美国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港口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圣弗朗西斯科由名旧金山、三藩市,是美国太平洋沿岸的金融、贸易、教育和文化中心之一,也是著名的天然良港。 3.6 巴西(Brazil):亚马逊(孙)平原与亚马孙(逊)河: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国家,国土面积854.7万平方千米。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亚马逊平原部分约占全境的1/3,其余部分基本上属巴西高原。这里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林中幽暗湿润,人烟稀少,通行苦难。亚马逊河支流众多、水流平缓,航运便利。河口为喇叭形海湾,宽达300多千米,洪水季节一片汪洋,号称“河海”。 发展迅速的经济: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巴西拥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水平比较高。巴西农业机械化程序较高,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的铁矿储量大,且大部分是富铁矿。巴西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国内供电量中的比重逐渐提高。 人口与城市: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总人口达1.70亿人。巴西的最大城市圣保罗城市。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亚。 3.7 澳大利亚(Australia):拥有一个大陆: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西北面与亚洲相邻,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大陆遥遥相望,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等周围岛屿,面积约774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六位。澳大利亚首都是堪培拉。通用语言是英语。 低平的地形: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平均海拔近30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西部是宽广平坦的高原;中部平原区面积约占大陆总面积的25%;东部山地北起的约克角半岛。 古老的动物: 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和适宜发展农牧业。由“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美誉。请采纳。
10. 2021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内容?
必背内容
1、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中国的国体与政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务。
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价值取向、道德修养、行为规范。
3、法律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等(报考全省法院、检察院系统法律专业职位的加试内容,包括上述范围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知识)。
4、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汉字、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党政机关公文基本知识、常用公文写作、常用事务文书写作、公文处理。
5、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金融经济、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科学前沿、科技常识。
6、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
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建议:
1、根据报考类别潜心研究历年试题,掌握命题规律和高频考点,并进行系统复习。
2、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对重要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进一步提高应试能力。
3、注重平时的知识储备,不断提高用书本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 七年级下册地理(湘教版)复习资料?
1.1亚洲及欧洲 “亚细亚”和“欧罗巴”: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 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相望。 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三大特征:1.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差异: 亚洲 欧洲 平均海拔 高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对高对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小 主要地形 高原、山地 平原 地形分布 中部高,四周平原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著;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大河众多的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内流区面积广大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总人口达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 1.2 非洲 国家最多的大洲:“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非洲有54个独立国家,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国家。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 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约占全洲面积的。 炎热的气候:非洲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非洲热带草原的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 气候特点:气温高;干旱地区广;气候类型成南北对称分布。 丰饶的资源: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 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亟待发展的经济: 1.3 美洲: “新大陆”: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 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移民与经济: 第二章 了解地区 2.1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有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马来群岛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2万多个大小岛屿的总称。马来群岛的大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山岭河多,平原较少,河流湍急。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日本被称为“地震国” 地区 地形特征 河流特征 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 由北向南 马来群岛 地势崎岖 短小湍急。 马六甲海峡: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西洋、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富饶的矿产: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泰国天然橡胶和棕榄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的石油,马来西亚的锡都居世界第一位。 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地区则人口稀少。 2.2 南亚 南亚次大陆: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的地区。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总面积约430万平方千米。 三大地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一年分三季:三季分为3-5月为热季;6-10月为雨季;11至次年2月为凉季 宗教与社会:佛教;印度教;巴基斯坦伊斯兰教。 人口与经济: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人口约13亿,占世界人口的1/5强。 2.3 西亚 五海三洲之地: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亚洲;非洲;欧洲。 这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 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农作物需要引水灌溉,以色列国做得最突出。 阿拉伯国家:宗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世界石油宝库:占世界总产量的25%。通过波斯湾运出。石油输出路线: 2.4 欧洲西部 位置与范围: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包括30多个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 雄厚的经济实力: 繁荣的旅游业: 2.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冰雪世界: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原、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当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洲则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 极地科学考察:中国的长城站(6213′S;5858′W)中国的中山站(6925′S;7610′E) 第三章 走进国家 3.1 日本(Japan):东亚岛国: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3900多个岛屿组成。首都东京。通用语言:日语。 多山的地形: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国土的3/4为山地丘陵。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富士山:著名的活火山,海拔3776名,为日本最高峰。 湿润的气候:日本主要属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东西融合的文化:在古代,日本文化受我国影响。在近代,欧美文化广泛影响到日本。日本人的衣服:和服;日本人最喜爱的传统食品:寿司 发达的经济:二战后,日本发挥自身的人力资源和海上运输优势,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技,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使本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居世界前列。日本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加工制作业、高科技产业、国际贸易、金融业和信息产业都位居世界先进行列。主要工作部门有电子、家用电器、汽车、造船、钢铁、化学、纺织、精密机械等。日本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但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渔业生产大国。日本的交通运输也相当发达。主要城市:东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人口达1200多万。 3.2 埃及(Egypt):地跨两洲: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简称,绝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亚洲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埃及领土面积逾100万平方千米。 宗教:伊斯兰;首都:开罗(千年古都)。 沙漠广布:埃及北部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世界上最长的河?尼罗河,埃及人称之为母亲河,中国的母亲河是黄河。 文明古国: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雄伟的狮身人面像、神秘的木乃伊、庄严的神庙、象形文字、天文历法。埃及金字塔: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中国的秦皇陵的兵马俑也是七大奇迹之一。 发展中的工农业:农业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这里是非洲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以生产长绒棉著称,长绒棉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3.3 俄罗斯(Russia):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幅员辽阔,令图170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两个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平原广大:俄罗斯地势东高西低,大河和山脉呈伟大的地形区的重要界线。俄罗斯领土中,有70%是旷阔的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丰富的资源:西伯利亚的贝加尔基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淡水最多的湖泊。俄罗斯的石油开采量居世界第三位。黄金产量居世界第2位。改革中的经济:俄罗斯是重要的工业大国,能源、钢铁、机械、化学、航空航天等部门地位突出。俄罗斯主要的农产品有谷物、马铃薯、亚麻和乳肉制品。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的农业区。俄罗斯在1991年由苏联解体为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位于东欧平原。西伯利亚的开发: 3.4 法国(France): 欧洲的经济大国:国土:面积55万平方千米。人口:5889万人。首都:巴黎。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和丘陵占全国的4/5。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变化小,全年将水分平均匀。生产:小麦产量居世界前列。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概述:法国的工业也很发达。重要工业资源煤、铁等矿产比较丰富。 文化与旅游:法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景色秀丽的自然风光,浪漫多情的民风民俗,高雅的艺术,新潮的时装……法国在1999年的外国游客接待量是世界首位。旅游业也是法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3.5 美国(United States):美国的领土:组成:阿拉斯加州、“本土”、夏威夷州。国旗:星条旗。 高度发达地经济:美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他的工业总产量一直居世界首位。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美国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运输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发展工业具有许多优势。美国是世界上的工业大国。在对外贸易方面,美国既是输出工农业产品最多、出口贸易额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进口小汽车、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人口与城市:人口在2000年为2.82亿;人种绝大多数为欧洲迁移的白种人,也有美国原来的少部分黑人。美国人口分布不均。美国人口稠密地区是沿海平原和五大湖附近。而西部高原山地人口稀疏。 美国首都华盛顿,位于哥伦比亚特区。纽约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港口,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洛杉矶是美国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港口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圣弗朗西斯科由名旧金山、三藩市,是美国太平洋沿岸的金融、贸易、教育和文化中心之一,也是著名的天然良港。 3.6 巴西(Brazil):亚马逊(孙)平原与亚马孙(逊)河: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国家,国土面积854.7万平方千米。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亚马逊平原部分约占全境的1/3,其余部分基本上属巴西高原。这里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林中幽暗湿润,人烟稀少,通行苦难。亚马逊河支流众多、水流平缓,航运便利。河口为喇叭形海湾,宽达300多千米,洪水季节一片汪洋,号称“河海”。 发展迅速的经济: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巴西拥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水平比较高。巴西农业机械化程序较高,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的铁矿储量大,且大部分是富铁矿。巴西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国内供电量中的比重逐渐提高。 人口与城市: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总人口达1.70亿人。巴西的最大城市圣保罗城市。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亚。 3.7 澳大利亚(Australia):拥有一个大陆: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西北面与亚洲相邻,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大陆遥遥相望,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等周围岛屿,面积约774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六位。澳大利亚首都是堪培拉。通用语言是英语。 低平的地形: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平均海拔近30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西部是宽广平坦的高原;中部平原区面积约占大陆总面积的25%;东部山地北起的约克角半岛。 古老的动物: 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和适宜发展农牧业。由“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美誉。请采纳。
12. 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考试内容一样吗?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11
一、名词解释 经济区域:一国之内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和自主权益,在专业 经济区域 化分工仲担负一定职能、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 经济增长:通常指一定时期内区域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增加,确 经济增长 切地说是在提高经济质量和经济效益前提下区域经济规模在数量上 的扩大。 配第---克拉克定理: 配第 克拉克定理:随着全社会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 克拉克定理 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 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人们称这种由产业结构变化 的规律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 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 集聚效应是使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趋 向于集聚的作用力及其作用的结果。扩散效应是指促使资源,要素和 部分经济活动由地理空间上的过度集聚转而趋向分散分布的作用力 及其作用的结果,以及促使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主动地而非消 极被动地避免聚集不经济现象的作用力及其作用的结果。 前向效益与后向效应:前向效应是指对上游产业的劳动效应,由 前向效益与后向效应 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老年人的需求将带动传统商品等一系列上游 产业的发展。后向效应是指对下游产业的推力效应,老年产业的形成 将为服装、食品、特殊商品、交通、旅游、娱乐、老年福利设施、住 宅、社区服务业等多种行业、产业带来多种发展机遇。
经济区划: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按照既定的区划原则、指标 经济区划 和标准,正确地识别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并把它们的空间边界划分出 来:二是着重对各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经济现状与潜力进行分 析,找出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突出矛盾与问题,依据全国或上 一级经济区发展的总要求、宗战略,对各经济区未来的发展方向、目 标、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调整与演变等进行战略性谋划,提出相应 的对策。 区域差异与区域优势: 区域差异与区域优势 区域差异表示区域结构在经济发展中的多 方面差别,如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条件、经济总量和结构、资源配置 效率等方面的差别。 区域优势是指一个区域客观存在的比较有利的自 然、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以及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区域经济 运行所形成的具有跨区域意义的经济门。 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先发优势通常存在于发达国家或地区,指 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 的是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或地区在发展中多拥有的有利条件。 后发优势通常存在于发展中家或地区, 指的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和迟 缓的国家和地区在发展中所具有的有利条件, 使之处于对经济发达国 家的赶超状态。 劳动地域分工: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区域,根据各自的条件和外 劳动地域分工 部环境, 在发挥优势的前提下进行产业和产品生产方面的分工劳动和 协作,是社会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上的有机组合。 初级区际贸易与高级区际贸易: 初级区际贸易与高级区际贸易 初级区际贸易指由于自然条件不 同形成的产品差异而引起的贸易,它主要起着胡同不有无、取长补短
的作用。 高级区际贸易指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因生产结构相异而形成 的交换关系, 最高级的区际贸易是高度分工基础上形成的高度协作关 系。 城市与城市化:城市是以一定的空间巍峨界限的,以非农业人口 城市与城市化 为主体的,集约人口与经济的复杂社会综合体。城市化是指随着经济 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农业经济活动不断地 进行空间上的集聚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 县域经济:是行政区与经济区重合的区域经济,作为以县为组建 县域经济 的县级经济,其行政管辖的边界是划定的;作为长期发展自然形成的、 与周边城乡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其经济活动的边界是动态的、模糊 的。 二、简答题 1 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有哪些, 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有哪些, 它们对支持和推动区域经济运行有哪些 意义? ( 意义?p(19-20) ) 答: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有:①自然条件与历史基础;自然资源是 一种基础性的物质因素,对区域劳动生产率提高、产业结构形成和资 本原始积累都有重要作用。历史基础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凝 结。历史形成的生产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②人口与劳 动力;从消费角度讲人类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从生产者角度讲 一定的人口数量和适当的人口增长是保证区域劳动力供给的前提。 劳 动力的数量和质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③资本;区域经济 发展的现实说明,积累资金、引进资金、争取资金确实是经济起飞的
关键一环,区域资本的形成和有效使用,最各种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 起着黏合作用。④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日益显示其对当代经济发展的 巨大推动作用,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⑤组织与管 理;区域组织、管理效率决定区域的资源配置能力。 2 区域经济成长可划分为哪些阶段, 区域经济成长可划分为哪些阶段, 哪些阶段 每个阶段有什么特征?p 36-38) 每个阶段有什么特征? ( ) 答:经济成长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起步阶段即工业化准备阶 段; 经济增长呈上升趋势, 但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认仍相当低下, 资金、技术、人才是发展的瓶颈。②起飞阶段即工业化初期及其后的 持续成长阶段;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长足发展,区域经济和居民收入 持续增长。③成熟阶段即工业化后期阶段;经过长期的持续成长,区 域经济进入了一个稳定增长产业更替的阶段。城乡关系趋于协调融 合。④提升阶段即工业化时期的新成长阶段;在宏观背景上意味着工 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任务已经实现, 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将让位于以知 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 3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p(93-95)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 ) 答: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及其特点:①极核式空间结构;指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增长极成为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 动的极核, 对区域内其他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区 域空间结构。增长极一旦形成,便会产生区域要素的极化过程。以其 强大的吸引与辐射功能, 对区域其他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主 导作用。②点轴式空间结构;它是在极核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由区域内的增长极与周围其他的经济活动集聚点,借助于交通通
信能源供给等线路连接起来而构成, 彼此间具有紧密联系或功能互补 的点轴式空间结构。在经济轴线形成后,位于轴线上的增长极和其他 点将会因发展条件的改善而使发展加速、规模扩大,并因此而引起轴 线规模的相应扩大。③网络式空间结构;是以点轴式空间结构为基础 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以各种交通通信动力供给等线路为枢纽带,将区 域内各地不同等级不同类型与功能的经济活动集聚点互相连接和沟 通而形成的网络式空间结构。一个点可能与多个点发生联系,以满足 获取发展所需的足够资源要素以及开拓市场的需要。 4 区域空间经济活动中的区位指向性可分为哪些类型,各有什么内 区域空间经济活动中的区位指向性可分为哪些类型, 位指向 涵?(P97) ) 答:所谓区位指向性,是指经济活动(或产业部门、行业、企业) 在选择最佳区位时, 向能够满足自身主要布局要求或适合自身技术特 点的特定区位接近的倾向性。有以下几种类型:①自然条件和自然资 源指向。 这类区位指向是指经济活动的区位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分 布的强烈制约, 在空间分布上趋向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适宜而又集 中的地方。②原料地指向。某些在生产过程中中耗费原料多或原料不 适宜远距离、长时间运输的经济活动,它们的区位倾向于选择在原料 集中供给地,因而表现为这种原料地指向。③燃料动力指向。一些经 济活动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劳力供给, 它们在区位选择上一般倾 向于尽可能靠近燃料动力供给地。④劳动力指向。部分经济活动在生 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劳动力或对某种类型的劳动力有很强的依赖 性, 因而其区位选择明显地趋向于合适的劳动力集中且供给充裕的地
方,从而表现为劳动力指向。⑤消费市场指向。某些经济活动是直接 为消费者服务的, 或是其生产经营对市场需求变化及市场行情波动很 敏感,或是其产品因笨重、体积庞大、易腐烂变质等原因而不宜远距 离运输,因而它们的区位选择趋向于消费市场。⑥交通枢纽指向。有 些经济活动的运输费用在其产品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大, 或是为了 便于从不同的地方获得原材料于燃料, 或是为了便于向多个市场地发 送产品,它们在区位选择上往往趋向于运费最低或运输便捷的地方, 从而就常常分布在交通枢纽。 5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用可持续发展观察区域经济有哪些新特点?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用可持续发展观察区域经济有哪些新特点? p(136-138) ( ) 答: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 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它包括三大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 原则,共同性原则。从可持续发展可以观察出以下区域经济特点:第 一,作为可持续发展空间载体的区域,是既有经济区域特征,又有自 然地理特征的区域。比如说,西部大开发仲四川提出“建设长江上游 生态屏障” ,西北荒漠地区提出“重建秀美山川” 。第二,作为可持续 发展的区域经济活动,其经济增长、结构基础,更加依赖于资源永续 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自然资源环境生态能否提供可 持续发展的供给, 成为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的关键。 第三, 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效益、 环境效益、 生态效益具有外溢性特征, 因而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 由于区域之间经济社会 发展不平衡,客观上存在区域差异和发展差距,因而可持续发展中的
区域协调、城乡协调更有新的涵义和重要性。 6 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手段主要有哪些?(P242) 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手段主要有哪些? 答:1、公共投资政策。这是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基本的,也 是最重要的手段。改革开放,特别是 1994 年我国实施的分税制改革, 从经济利益关系上重新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地方政府实施有效 地公共投资政策才成为现实。2、市场政策。主要是指对经济杠杆的 运用。 如地方政府为调控生产要素流出而采取的地区市场政策---财政 补贴政策、减免税收政策等,以及为吸引生产要素向区内流入的地区 市场政策----高工资吸引人才政策、提供优越投资环境的政策等。3、 边缘地区政策。区域的边缘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一向受到地方 政府的重视,并对这些边缘地区采取一些特殊的扶持政策,以调节生 产要素的流向。
13. 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考试内容一样吗?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11
一、名词解释 经济区域:一国之内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和自主权益,在专业 经济区域 化分工仲担负一定职能、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 经济增长:通常指一定时期内区域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增加,确 经济增长 切地说是在提高经济质量和经济效益前提下区域经济规模在数量上 的扩大。 配第---克拉克定理: 配第 克拉克定理:随着全社会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 克拉克定理 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 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人们称这种由产业结构变化 的规律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 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 集聚效应是使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趋 向于集聚的作用力及其作用的结果。扩散效应是指促使资源,要素和 部分经济活动由地理空间上的过度集聚转而趋向分散分布的作用力 及其作用的结果,以及促使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主动地而非消 极被动地避免聚集不经济现象的作用力及其作用的结果。 前向效益与后向效应:前向效应是指对上游产业的劳动效应,由 前向效益与后向效应 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老年人的需求将带动传统商品等一系列上游 产业的发展。后向效应是指对下游产业的推力效应,老年产业的形成 将为服装、食品、特殊商品、交通、旅游、娱乐、老年福利设施、住 宅、社区服务业等多种行业、产业带来多种发展机遇。
经济区划: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按照既定的区划原则、指标 经济区划 和标准,正确地识别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并把它们的空间边界划分出 来:二是着重对各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经济现状与潜力进行分 析,找出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突出矛盾与问题,依据全国或上 一级经济区发展的总要求、宗战略,对各经济区未来的发展方向、目 标、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调整与演变等进行战略性谋划,提出相应 的对策。 区域差异与区域优势: 区域差异与区域优势 区域差异表示区域结构在经济发展中的多 方面差别,如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条件、经济总量和结构、资源配置 效率等方面的差别。 区域优势是指一个区域客观存在的比较有利的自 然、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以及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区域经济 运行所形成的具有跨区域意义的经济门。 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先发优势通常存在于发达国家或地区,指 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 的是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或地区在发展中多拥有的有利条件。 后发优势通常存在于发展中家或地区, 指的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和迟 缓的国家和地区在发展中所具有的有利条件, 使之处于对经济发达国 家的赶超状态。 劳动地域分工: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区域,根据各自的条件和外 劳动地域分工 部环境, 在发挥优势的前提下进行产业和产品生产方面的分工劳动和 协作,是社会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上的有机组合。 初级区际贸易与高级区际贸易: 初级区际贸易与高级区际贸易 初级区际贸易指由于自然条件不 同形成的产品差异而引起的贸易,它主要起着胡同不有无、取长补短
的作用。 高级区际贸易指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因生产结构相异而形成 的交换关系, 最高级的区际贸易是高度分工基础上形成的高度协作关 系。 城市与城市化:城市是以一定的空间巍峨界限的,以非农业人口 城市与城市化 为主体的,集约人口与经济的复杂社会综合体。城市化是指随着经济 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农业经济活动不断地 进行空间上的集聚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 县域经济:是行政区与经济区重合的区域经济,作为以县为组建 县域经济 的县级经济,其行政管辖的边界是划定的;作为长期发展自然形成的、 与周边城乡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其经济活动的边界是动态的、模糊 的。 二、简答题 1 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有哪些, 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有哪些, 它们对支持和推动区域经济运行有哪些 意义? ( 意义?p(19-20) ) 答: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有:①自然条件与历史基础;自然资源是 一种基础性的物质因素,对区域劳动生产率提高、产业结构形成和资 本原始积累都有重要作用。历史基础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凝 结。历史形成的生产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②人口与劳 动力;从消费角度讲人类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从生产者角度讲 一定的人口数量和适当的人口增长是保证区域劳动力供给的前提。 劳 动力的数量和质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③资本;区域经济 发展的现实说明,积累资金、引进资金、争取资金确实是经济起飞的
关键一环,区域资本的形成和有效使用,最各种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 起着黏合作用。④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日益显示其对当代经济发展的 巨大推动作用,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⑤组织与管 理;区域组织、管理效率决定区域的资源配置能力。 2 区域经济成长可划分为哪些阶段, 区域经济成长可划分为哪些阶段, 哪些阶段 每个阶段有什么特征?p 36-38) 每个阶段有什么特征? ( ) 答:经济成长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起步阶段即工业化准备阶 段; 经济增长呈上升趋势, 但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认仍相当低下, 资金、技术、人才是发展的瓶颈。②起飞阶段即工业化初期及其后的 持续成长阶段;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长足发展,区域经济和居民收入 持续增长。③成熟阶段即工业化后期阶段;经过长期的持续成长,区 域经济进入了一个稳定增长产业更替的阶段。城乡关系趋于协调融 合。④提升阶段即工业化时期的新成长阶段;在宏观背景上意味着工 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任务已经实现, 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将让位于以知 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 3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p(93-95)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 ) 答: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及其特点:①极核式空间结构;指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增长极成为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 动的极核, 对区域内其他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区 域空间结构。增长极一旦形成,便会产生区域要素的极化过程。以其 强大的吸引与辐射功能, 对区域其他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主 导作用。②点轴式空间结构;它是在极核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由区域内的增长极与周围其他的经济活动集聚点,借助于交通通
信能源供给等线路连接起来而构成, 彼此间具有紧密联系或功能互补 的点轴式空间结构。在经济轴线形成后,位于轴线上的增长极和其他 点将会因发展条件的改善而使发展加速、规模扩大,并因此而引起轴 线规模的相应扩大。③网络式空间结构;是以点轴式空间结构为基础 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以各种交通通信动力供给等线路为枢纽带,将区 域内各地不同等级不同类型与功能的经济活动集聚点互相连接和沟 通而形成的网络式空间结构。一个点可能与多个点发生联系,以满足 获取发展所需的足够资源要素以及开拓市场的需要。 4 区域空间经济活动中的区位指向性可分为哪些类型,各有什么内 区域空间经济活动中的区位指向性可分为哪些类型, 位指向 涵?(P97) ) 答:所谓区位指向性,是指经济活动(或产业部门、行业、企业) 在选择最佳区位时, 向能够满足自身主要布局要求或适合自身技术特 点的特定区位接近的倾向性。有以下几种类型:①自然条件和自然资 源指向。 这类区位指向是指经济活动的区位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分 布的强烈制约, 在空间分布上趋向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适宜而又集 中的地方。②原料地指向。某些在生产过程中中耗费原料多或原料不 适宜远距离、长时间运输的经济活动,它们的区位倾向于选择在原料 集中供给地,因而表现为这种原料地指向。③燃料动力指向。一些经 济活动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劳力供给, 它们在区位选择上一般倾 向于尽可能靠近燃料动力供给地。④劳动力指向。部分经济活动在生 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劳动力或对某种类型的劳动力有很强的依赖 性, 因而其区位选择明显地趋向于合适的劳动力集中且供给充裕的地
方,从而表现为劳动力指向。⑤消费市场指向。某些经济活动是直接 为消费者服务的, 或是其生产经营对市场需求变化及市场行情波动很 敏感,或是其产品因笨重、体积庞大、易腐烂变质等原因而不宜远距 离运输,因而它们的区位选择趋向于消费市场。⑥交通枢纽指向。有 些经济活动的运输费用在其产品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大, 或是为了 便于从不同的地方获得原材料于燃料, 或是为了便于向多个市场地发 送产品,它们在区位选择上往往趋向于运费最低或运输便捷的地方, 从而就常常分布在交通枢纽。 5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用可持续发展观察区域经济有哪些新特点?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用可持续发展观察区域经济有哪些新特点? p(136-138) ( ) 答: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 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它包括三大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 原则,共同性原则。从可持续发展可以观察出以下区域经济特点:第 一,作为可持续发展空间载体的区域,是既有经济区域特征,又有自 然地理特征的区域。比如说,西部大开发仲四川提出“建设长江上游 生态屏障” ,西北荒漠地区提出“重建秀美山川” 。第二,作为可持续 发展的区域经济活动,其经济增长、结构基础,更加依赖于资源永续 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自然资源环境生态能否提供可 持续发展的供给, 成为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的关键。 第三, 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效益、 环境效益、 生态效益具有外溢性特征, 因而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 由于区域之间经济社会 发展不平衡,客观上存在区域差异和发展差距,因而可持续发展中的
区域协调、城乡协调更有新的涵义和重要性。 6 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手段主要有哪些?(P242) 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手段主要有哪些? 答:1、公共投资政策。这是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基本的,也 是最重要的手段。改革开放,特别是 1994 年我国实施的分税制改革, 从经济利益关系上重新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地方政府实施有效 地公共投资政策才成为现实。2、市场政策。主要是指对经济杠杆的 运用。 如地方政府为调控生产要素流出而采取的地区市场政策---财政 补贴政策、减免税收政策等,以及为吸引生产要素向区内流入的地区 市场政策----高工资吸引人才政策、提供优越投资环境的政策等。3、 边缘地区政策。区域的边缘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一向受到地方 政府的重视,并对这些边缘地区采取一些特殊的扶持政策,以调节生 产要素的流向。
14. 产业经济学有哪些课程?
经济学这个专业的基础课或者说核心课程是: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学说史、计量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
经济类学科不会数学是不可以的,所以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必须的
还有经济学这个专业的基础课或者说核心课程是: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学说史、计量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那就把数学学好,以后复习起来相对轻松写,还有就是英语一定要弄好
15. 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考试内容一样吗?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11
一、名词解释 经济区域:一国之内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和自主权益,在专业 经济区域 化分工仲担负一定职能、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 经济增长:通常指一定时期内区域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增加,确 经济增长 切地说是在提高经济质量和经济效益前提下区域经济规模在数量上 的扩大。 配第---克拉克定理: 配第 克拉克定理:随着全社会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 克拉克定理 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 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人们称这种由产业结构变化 的规律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 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 集聚效应是使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趋 向于集聚的作用力及其作用的结果。扩散效应是指促使资源,要素和 部分经济活动由地理空间上的过度集聚转而趋向分散分布的作用力 及其作用的结果,以及促使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主动地而非消 极被动地避免聚集不经济现象的作用力及其作用的结果。 前向效益与后向效应:前向效应是指对上游产业的劳动效应,由 前向效益与后向效应 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老年人的需求将带动传统商品等一系列上游 产业的发展。后向效应是指对下游产业的推力效应,老年产业的形成 将为服装、食品、特殊商品、交通、旅游、娱乐、老年福利设施、住 宅、社区服务业等多种行业、产业带来多种发展机遇。
经济区划: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按照既定的区划原则、指标 经济区划 和标准,正确地识别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并把它们的空间边界划分出 来:二是着重对各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经济现状与潜力进行分 析,找出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突出矛盾与问题,依据全国或上 一级经济区发展的总要求、宗战略,对各经济区未来的发展方向、目 标、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调整与演变等进行战略性谋划,提出相应 的对策。 区域差异与区域优势: 区域差异与区域优势 区域差异表示区域结构在经济发展中的多 方面差别,如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条件、经济总量和结构、资源配置 效率等方面的差别。 区域优势是指一个区域客观存在的比较有利的自 然、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以及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区域经济 运行所形成的具有跨区域意义的经济门。 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先发优势通常存在于发达国家或地区,指 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 的是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或地区在发展中多拥有的有利条件。 后发优势通常存在于发展中家或地区, 指的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和迟 缓的国家和地区在发展中所具有的有利条件, 使之处于对经济发达国 家的赶超状态。 劳动地域分工: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区域,根据各自的条件和外 劳动地域分工 部环境, 在发挥优势的前提下进行产业和产品生产方面的分工劳动和 协作,是社会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上的有机组合。 初级区际贸易与高级区际贸易: 初级区际贸易与高级区际贸易 初级区际贸易指由于自然条件不 同形成的产品差异而引起的贸易,它主要起着胡同不有无、取长补短
的作用。 高级区际贸易指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因生产结构相异而形成 的交换关系, 最高级的区际贸易是高度分工基础上形成的高度协作关 系。 城市与城市化:城市是以一定的空间巍峨界限的,以非农业人口 城市与城市化 为主体的,集约人口与经济的复杂社会综合体。城市化是指随着经济 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农业经济活动不断地 进行空间上的集聚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 县域经济:是行政区与经济区重合的区域经济,作为以县为组建 县域经济 的县级经济,其行政管辖的边界是划定的;作为长期发展自然形成的、 与周边城乡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其经济活动的边界是动态的、模糊 的。 二、简答题 1 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有哪些, 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有哪些, 它们对支持和推动区域经济运行有哪些 意义? ( 意义?p(19-20) ) 答: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有:①自然条件与历史基础;自然资源是 一种基础性的物质因素,对区域劳动生产率提高、产业结构形成和资 本原始积累都有重要作用。历史基础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凝 结。历史形成的生产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②人口与劳 动力;从消费角度讲人类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从生产者角度讲 一定的人口数量和适当的人口增长是保证区域劳动力供给的前提。 劳 动力的数量和质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③资本;区域经济 发展的现实说明,积累资金、引进资金、争取资金确实是经济起飞的
关键一环,区域资本的形成和有效使用,最各种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 起着黏合作用。④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日益显示其对当代经济发展的 巨大推动作用,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⑤组织与管 理;区域组织、管理效率决定区域的资源配置能力。 2 区域经济成长可划分为哪些阶段, 区域经济成长可划分为哪些阶段, 哪些阶段 每个阶段有什么特征?p 36-38) 每个阶段有什么特征? ( ) 答:经济成长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起步阶段即工业化准备阶 段; 经济增长呈上升趋势, 但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认仍相当低下, 资金、技术、人才是发展的瓶颈。②起飞阶段即工业化初期及其后的 持续成长阶段;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长足发展,区域经济和居民收入 持续增长。③成熟阶段即工业化后期阶段;经过长期的持续成长,区 域经济进入了一个稳定增长产业更替的阶段。城乡关系趋于协调融 合。④提升阶段即工业化时期的新成长阶段;在宏观背景上意味着工 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任务已经实现, 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将让位于以知 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 3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p(93-95)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 ) 答: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及其特点:①极核式空间结构;指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增长极成为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 动的极核, 对区域内其他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区 域空间结构。增长极一旦形成,便会产生区域要素的极化过程。以其 强大的吸引与辐射功能, 对区域其他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主 导作用。②点轴式空间结构;它是在极核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由区域内的增长极与周围其他的经济活动集聚点,借助于交通通
信能源供给等线路连接起来而构成, 彼此间具有紧密联系或功能互补 的点轴式空间结构。在经济轴线形成后,位于轴线上的增长极和其他 点将会因发展条件的改善而使发展加速、规模扩大,并因此而引起轴 线规模的相应扩大。③网络式空间结构;是以点轴式空间结构为基础 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以各种交通通信动力供给等线路为枢纽带,将区 域内各地不同等级不同类型与功能的经济活动集聚点互相连接和沟 通而形成的网络式空间结构。一个点可能与多个点发生联系,以满足 获取发展所需的足够资源要素以及开拓市场的需要。 4 区域空间经济活动中的区位指向性可分为哪些类型,各有什么内 区域空间经济活动中的区位指向性可分为哪些类型, 位指向 涵?(P97) ) 答:所谓区位指向性,是指经济活动(或产业部门、行业、企业) 在选择最佳区位时, 向能够满足自身主要布局要求或适合自身技术特 点的特定区位接近的倾向性。有以下几种类型:①自然条件和自然资 源指向。 这类区位指向是指经济活动的区位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分 布的强烈制约, 在空间分布上趋向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适宜而又集 中的地方。②原料地指向。某些在生产过程中中耗费原料多或原料不 适宜远距离、长时间运输的经济活动,它们的区位倾向于选择在原料 集中供给地,因而表现为这种原料地指向。③燃料动力指向。一些经 济活动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劳力供给, 它们在区位选择上一般倾 向于尽可能靠近燃料动力供给地。④劳动力指向。部分经济活动在生 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劳动力或对某种类型的劳动力有很强的依赖 性, 因而其区位选择明显地趋向于合适的劳动力集中且供给充裕的地
方,从而表现为劳动力指向。⑤消费市场指向。某些经济活动是直接 为消费者服务的, 或是其生产经营对市场需求变化及市场行情波动很 敏感,或是其产品因笨重、体积庞大、易腐烂变质等原因而不宜远距 离运输,因而它们的区位选择趋向于消费市场。⑥交通枢纽指向。有 些经济活动的运输费用在其产品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大, 或是为了 便于从不同的地方获得原材料于燃料, 或是为了便于向多个市场地发 送产品,它们在区位选择上往往趋向于运费最低或运输便捷的地方, 从而就常常分布在交通枢纽。 5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用可持续发展观察区域经济有哪些新特点?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用可持续发展观察区域经济有哪些新特点? p(136-138) ( ) 答: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 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它包括三大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 原则,共同性原则。从可持续发展可以观察出以下区域经济特点:第 一,作为可持续发展空间载体的区域,是既有经济区域特征,又有自 然地理特征的区域。比如说,西部大开发仲四川提出“建设长江上游 生态屏障” ,西北荒漠地区提出“重建秀美山川” 。第二,作为可持续 发展的区域经济活动,其经济增长、结构基础,更加依赖于资源永续 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自然资源环境生态能否提供可 持续发展的供给, 成为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的关键。 第三, 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效益、 环境效益、 生态效益具有外溢性特征, 因而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 由于区域之间经济社会 发展不平衡,客观上存在区域差异和发展差距,因而可持续发展中的
区域协调、城乡协调更有新的涵义和重要性。 6 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手段主要有哪些?(P242) 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手段主要有哪些? 答:1、公共投资政策。这是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基本的,也 是最重要的手段。改革开放,特别是 1994 年我国实施的分税制改革, 从经济利益关系上重新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地方政府实施有效 地公共投资政策才成为现实。2、市场政策。主要是指对经济杠杆的 运用。 如地方政府为调控生产要素流出而采取的地区市场政策---财政 补贴政策、减免税收政策等,以及为吸引生产要素向区内流入的地区 市场政策----高工资吸引人才政策、提供优越投资环境的政策等。3、 边缘地区政策。区域的边缘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一向受到地方 政府的重视,并对这些边缘地区采取一些特殊的扶持政策,以调节生 产要素的流向。
16. 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考试内容一样吗?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11
一、名词解释 经济区域:一国之内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和自主权益,在专业 经济区域 化分工仲担负一定职能、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 经济增长:通常指一定时期内区域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增加,确 经济增长 切地说是在提高经济质量和经济效益前提下区域经济规模在数量上 的扩大。 配第---克拉克定理: 配第 克拉克定理:随着全社会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 克拉克定理 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 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人们称这种由产业结构变化 的规律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 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 集聚效应是使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趋 向于集聚的作用力及其作用的结果。扩散效应是指促使资源,要素和 部分经济活动由地理空间上的过度集聚转而趋向分散分布的作用力 及其作用的结果,以及促使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主动地而非消 极被动地避免聚集不经济现象的作用力及其作用的结果。 前向效益与后向效应:前向效应是指对上游产业的劳动效应,由 前向效益与后向效应 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老年人的需求将带动传统商品等一系列上游 产业的发展。后向效应是指对下游产业的推力效应,老年产业的形成 将为服装、食品、特殊商品、交通、旅游、娱乐、老年福利设施、住 宅、社区服务业等多种行业、产业带来多种发展机遇。
经济区划: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按照既定的区划原则、指标 经济区划 和标准,正确地识别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并把它们的空间边界划分出 来:二是着重对各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经济现状与潜力进行分 析,找出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突出矛盾与问题,依据全国或上 一级经济区发展的总要求、宗战略,对各经济区未来的发展方向、目 标、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调整与演变等进行战略性谋划,提出相应 的对策。 区域差异与区域优势: 区域差异与区域优势 区域差异表示区域结构在经济发展中的多 方面差别,如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条件、经济总量和结构、资源配置 效率等方面的差别。 区域优势是指一个区域客观存在的比较有利的自 然、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以及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区域经济 运行所形成的具有跨区域意义的经济门。 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先发优势通常存在于发达国家或地区,指 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 的是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或地区在发展中多拥有的有利条件。 后发优势通常存在于发展中家或地区, 指的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和迟 缓的国家和地区在发展中所具有的有利条件, 使之处于对经济发达国 家的赶超状态。 劳动地域分工: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区域,根据各自的条件和外 劳动地域分工 部环境, 在发挥优势的前提下进行产业和产品生产方面的分工劳动和 协作,是社会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上的有机组合。 初级区际贸易与高级区际贸易: 初级区际贸易与高级区际贸易 初级区际贸易指由于自然条件不 同形成的产品差异而引起的贸易,它主要起着胡同不有无、取长补短
的作用。 高级区际贸易指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因生产结构相异而形成 的交换关系, 最高级的区际贸易是高度分工基础上形成的高度协作关 系。 城市与城市化:城市是以一定的空间巍峨界限的,以非农业人口 城市与城市化 为主体的,集约人口与经济的复杂社会综合体。城市化是指随着经济 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农业经济活动不断地 进行空间上的集聚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 县域经济:是行政区与经济区重合的区域经济,作为以县为组建 县域经济 的县级经济,其行政管辖的边界是划定的;作为长期发展自然形成的、 与周边城乡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其经济活动的边界是动态的、模糊 的。 二、简答题 1 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有哪些, 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有哪些, 它们对支持和推动区域经济运行有哪些 意义? ( 意义?p(19-20) ) 答: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有:①自然条件与历史基础;自然资源是 一种基础性的物质因素,对区域劳动生产率提高、产业结构形成和资 本原始积累都有重要作用。历史基础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凝 结。历史形成的生产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②人口与劳 动力;从消费角度讲人类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从生产者角度讲 一定的人口数量和适当的人口增长是保证区域劳动力供给的前提。 劳 动力的数量和质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③资本;区域经济 发展的现实说明,积累资金、引进资金、争取资金确实是经济起飞的
关键一环,区域资本的形成和有效使用,最各种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 起着黏合作用。④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日益显示其对当代经济发展的 巨大推动作用,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⑤组织与管 理;区域组织、管理效率决定区域的资源配置能力。 2 区域经济成长可划分为哪些阶段, 区域经济成长可划分为哪些阶段, 哪些阶段 每个阶段有什么特征?p 36-38) 每个阶段有什么特征? ( ) 答:经济成长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起步阶段即工业化准备阶 段; 经济增长呈上升趋势, 但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认仍相当低下, 资金、技术、人才是发展的瓶颈。②起飞阶段即工业化初期及其后的 持续成长阶段;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长足发展,区域经济和居民收入 持续增长。③成熟阶段即工业化后期阶段;经过长期的持续成长,区 域经济进入了一个稳定增长产业更替的阶段。城乡关系趋于协调融 合。④提升阶段即工业化时期的新成长阶段;在宏观背景上意味着工 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任务已经实现, 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将让位于以知 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 3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p(93-95)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 ) 答: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及其特点:①极核式空间结构;指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增长极成为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 动的极核, 对区域内其他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区 域空间结构。增长极一旦形成,便会产生区域要素的极化过程。以其 强大的吸引与辐射功能, 对区域其他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主 导作用。②点轴式空间结构;它是在极核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由区域内的增长极与周围其他的经济活动集聚点,借助于交通通
信能源供给等线路连接起来而构成, 彼此间具有紧密联系或功能互补 的点轴式空间结构。在经济轴线形成后,位于轴线上的增长极和其他 点将会因发展条件的改善而使发展加速、规模扩大,并因此而引起轴 线规模的相应扩大。③网络式空间结构;是以点轴式空间结构为基础 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以各种交通通信动力供给等线路为枢纽带,将区 域内各地不同等级不同类型与功能的经济活动集聚点互相连接和沟 通而形成的网络式空间结构。一个点可能与多个点发生联系,以满足 获取发展所需的足够资源要素以及开拓市场的需要。 4 区域空间经济活动中的区位指向性可分为哪些类型,各有什么内 区域空间经济活动中的区位指向性可分为哪些类型, 位指向 涵?(P97) ) 答:所谓区位指向性,是指经济活动(或产业部门、行业、企业) 在选择最佳区位时, 向能够满足自身主要布局要求或适合自身技术特 点的特定区位接近的倾向性。有以下几种类型:①自然条件和自然资 源指向。 这类区位指向是指经济活动的区位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分 布的强烈制约, 在空间分布上趋向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适宜而又集 中的地方。②原料地指向。某些在生产过程中中耗费原料多或原料不 适宜远距离、长时间运输的经济活动,它们的区位倾向于选择在原料 集中供给地,因而表现为这种原料地指向。③燃料动力指向。一些经 济活动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劳力供给, 它们在区位选择上一般倾 向于尽可能靠近燃料动力供给地。④劳动力指向。部分经济活动在生 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劳动力或对某种类型的劳动力有很强的依赖 性, 因而其区位选择明显地趋向于合适的劳动力集中且供给充裕的地
方,从而表现为劳动力指向。⑤消费市场指向。某些经济活动是直接 为消费者服务的, 或是其生产经营对市场需求变化及市场行情波动很 敏感,或是其产品因笨重、体积庞大、易腐烂变质等原因而不宜远距 离运输,因而它们的区位选择趋向于消费市场。⑥交通枢纽指向。有 些经济活动的运输费用在其产品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大, 或是为了 便于从不同的地方获得原材料于燃料, 或是为了便于向多个市场地发 送产品,它们在区位选择上往往趋向于运费最低或运输便捷的地方, 从而就常常分布在交通枢纽。 5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用可持续发展观察区域经济有哪些新特点?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用可持续发展观察区域经济有哪些新特点? p(136-138) ( ) 答: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 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它包括三大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 原则,共同性原则。从可持续发展可以观察出以下区域经济特点:第 一,作为可持续发展空间载体的区域,是既有经济区域特征,又有自 然地理特征的区域。比如说,西部大开发仲四川提出“建设长江上游 生态屏障” ,西北荒漠地区提出“重建秀美山川” 。第二,作为可持续 发展的区域经济活动,其经济增长、结构基础,更加依赖于资源永续 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自然资源环境生态能否提供可 持续发展的供给, 成为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的关键。 第三, 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效益、 环境效益、 生态效益具有外溢性特征, 因而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 由于区域之间经济社会 发展不平衡,客观上存在区域差异和发展差距,因而可持续发展中的
区域协调、城乡协调更有新的涵义和重要性。 6 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手段主要有哪些?(P242) 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手段主要有哪些? 答:1、公共投资政策。这是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基本的,也 是最重要的手段。改革开放,特别是 1994 年我国实施的分税制改革, 从经济利益关系上重新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地方政府实施有效 地公共投资政策才成为现实。2、市场政策。主要是指对经济杠杆的 运用。 如地方政府为调控生产要素流出而采取的地区市场政策---财政 补贴政策、减免税收政策等,以及为吸引生产要素向区内流入的地区 市场政策----高工资吸引人才政策、提供优越投资环境的政策等。3、 边缘地区政策。区域的边缘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一向受到地方 政府的重视,并对这些边缘地区采取一些特殊的扶持政策,以调节生 产要素的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