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项目有什么(产业扶贫意义作用?)
1. 产业扶贫意义作用?
产业扶贫的意义
1、促进资源整合。在产业扶贫过程中,能够促进政府将党政部门、企业、高校等组织机构面向贫困人口的扶贫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经过充分论证和科学规划,分别投入技术、信息、资本、土地、劳动等要素来共同发展扶贫产业,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来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同时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强化扶贫主体与贫困户的合作关系,保障各方都能达到各自利益目标。
2、增强脱贫内生动力。所谓“扶贫先扶志,脱贫靠自己”。产业扶贫可以给到贫困户一定的就业岗位和工作培训,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其脱贫的内生动力。实现从原来的“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3、加速特色农业品牌的打造。产业扶贫中,会因地制宜将特色资源打造成特色产业,推动形成特色品牌,将“特色”转变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比如,通过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将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消费型商业、文化型旅游业等依托乡村资源衍生的新业态形成一个大产业链,促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而打响区域品牌知名度。
4、带动乡村人口回流。产业扶贫会产生更多的就业岗位,这也相当于是农村发展的一次“人口支援”,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有利于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力量,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2. 扶贫项目收益标准?
我们知道现如今产业类项目收益标准过高,影响乡镇和贫困村项目申报和实施的积极性。因为上级文件明确提出,产业类扶贫项目年收益率要按照项目投入资金的6%在第一年上缴、第二年,第三年在这个标准上还要有所递增。通过了解,乡镇和贫困村普遍反映这个收益率定得过高,影响了谋划申报项目的积极性,项目后续经营压力较大,容易造成一些建成项目闲置无人接管,只能采取将项目资金注入企业、农业合作社或农村产业大户经营的方式,但这又容易造成贫困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参与度不高,只坐等分红,容易滋生不劳得利的惰性思想,不利于对贫困户生产技能和自主脱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因此扶贫项目收益资金如何分配才能发挥正面激励效应,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和一般农户的满意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对此,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降低产业项目收益标准。积极向上级政策制定和扶贫部门反映,建议降低产业项目收益分配标准,提振乡镇和村屯实施产业项目的积极性。
二是政策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等经济组织参与产业扶贫。立足本地实际和产业优势,有目标地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经销等农业龙头企业、小微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根据其各自特点,分别以“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组织结构形式,与贫困农户建立产业发展利益连接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村集体经济、企业和农户共同发展。
3. 产业扶贫意义作用?
产业扶贫的意义
1、促进资源整合。在产业扶贫过程中,能够促进政府将党政部门、企业、高校等组织机构面向贫困人口的扶贫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经过充分论证和科学规划,分别投入技术、信息、资本、土地、劳动等要素来共同发展扶贫产业,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来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同时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强化扶贫主体与贫困户的合作关系,保障各方都能达到各自利益目标。
2、增强脱贫内生动力。所谓“扶贫先扶志,脱贫靠自己”。产业扶贫可以给到贫困户一定的就业岗位和工作培训,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其脱贫的内生动力。实现从原来的“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3、加速特色农业品牌的打造。产业扶贫中,会因地制宜将特色资源打造成特色产业,推动形成特色品牌,将“特色”转变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比如,通过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将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消费型商业、文化型旅游业等依托乡村资源衍生的新业态形成一个大产业链,促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而打响区域品牌知名度。
4、带动乡村人口回流。产业扶贫会产生更多的就业岗位,这也相当于是农村发展的一次“人口支援”,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有利于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力量,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4. 产业帮扶包括哪些?
1、特色种养扶贫模式
指的是利用贫困地区当地的资源优势来发展特色产品的种植业或养殖业,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打造贫困农村的特色产业,最终带动贫困户就地就业增收。
2、乡村休闲旅游扶贫模式
指通过投入部分资金对乡村进行整改和开发,开辟旅游业,发展农家乐,从而带动贫困户融入旅游产业链,实现脱贫致富。
3、资产收益扶贫模式
将自然资源、公共资产资本化或者股权化,等到经营主体产生效益后,按照之前制定的比例进行分红。
4、电商产业扶贫模式
指吸引贫困户从事电商及物流配送等相关产业,解决就业问题,同时还可以为贫困户提供购买物美价廉产品的机会。
5、光伏产业扶贫模式
指在房顶或者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农村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太阳能资源,从而为贫困户带来效益。
6、生态农业扶贫模式
指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循环经济、特色产业、生态旅游业,促进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7、边境贸易扶贫模式
通过在边境地区建设贸易基础相关设施,边贸扶贫产业园,同时改革升级边民互市贸易促进边境贸易繁荣,吸引贫困户在贸易产业链中就业。
5. 产业扶贫意义作用?
产业扶贫的意义
1、促进资源整合。在产业扶贫过程中,能够促进政府将党政部门、企业、高校等组织机构面向贫困人口的扶贫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经过充分论证和科学规划,分别投入技术、信息、资本、土地、劳动等要素来共同发展扶贫产业,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来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同时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强化扶贫主体与贫困户的合作关系,保障各方都能达到各自利益目标。
2、增强脱贫内生动力。所谓“扶贫先扶志,脱贫靠自己”。产业扶贫可以给到贫困户一定的就业岗位和工作培训,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其脱贫的内生动力。实现从原来的“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3、加速特色农业品牌的打造。产业扶贫中,会因地制宜将特色资源打造成特色产业,推动形成特色品牌,将“特色”转变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比如,通过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将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消费型商业、文化型旅游业等依托乡村资源衍生的新业态形成一个大产业链,促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而打响区域品牌知名度。
4、带动乡村人口回流。产业扶贫会产生更多的就业岗位,这也相当于是农村发展的一次“人口支援”,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有利于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力量,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6. 产业帮扶包括哪些?
1、特色种养扶贫模式
指的是利用贫困地区当地的资源优势来发展特色产品的种植业或养殖业,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打造贫困农村的特色产业,最终带动贫困户就地就业增收。
2、乡村休闲旅游扶贫模式
指通过投入部分资金对乡村进行整改和开发,开辟旅游业,发展农家乐,从而带动贫困户融入旅游产业链,实现脱贫致富。
3、资产收益扶贫模式
将自然资源、公共资产资本化或者股权化,等到经营主体产生效益后,按照之前制定的比例进行分红。
4、电商产业扶贫模式
指吸引贫困户从事电商及物流配送等相关产业,解决就业问题,同时还可以为贫困户提供购买物美价廉产品的机会。
5、光伏产业扶贫模式
指在房顶或者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农村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太阳能资源,从而为贫困户带来效益。
6、生态农业扶贫模式
指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循环经济、特色产业、生态旅游业,促进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7、边境贸易扶贫模式
通过在边境地区建设贸易基础相关设施,边贸扶贫产业园,同时改革升级边民互市贸易促进边境贸易繁荣,吸引贫困户在贸易产业链中就业。
7. 扶贫项目收益标准?
我们知道现如今产业类项目收益标准过高,影响乡镇和贫困村项目申报和实施的积极性。因为上级文件明确提出,产业类扶贫项目年收益率要按照项目投入资金的6%在第一年上缴、第二年,第三年在这个标准上还要有所递增。通过了解,乡镇和贫困村普遍反映这个收益率定得过高,影响了谋划申报项目的积极性,项目后续经营压力较大,容易造成一些建成项目闲置无人接管,只能采取将项目资金注入企业、农业合作社或农村产业大户经营的方式,但这又容易造成贫困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参与度不高,只坐等分红,容易滋生不劳得利的惰性思想,不利于对贫困户生产技能和自主脱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因此扶贫项目收益资金如何分配才能发挥正面激励效应,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和一般农户的满意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对此,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降低产业项目收益标准。积极向上级政策制定和扶贫部门反映,建议降低产业项目收益分配标准,提振乡镇和村屯实施产业项目的积极性。
二是政策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等经济组织参与产业扶贫。立足本地实际和产业优势,有目标地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经销等农业龙头企业、小微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根据其各自特点,分别以“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组织结构形式,与贫困农户建立产业发展利益连接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村集体经济、企业和农户共同发展。
8. 扶贫项目收益标准?
我们知道现如今产业类项目收益标准过高,影响乡镇和贫困村项目申报和实施的积极性。因为上级文件明确提出,产业类扶贫项目年收益率要按照项目投入资金的6%在第一年上缴、第二年,第三年在这个标准上还要有所递增。通过了解,乡镇和贫困村普遍反映这个收益率定得过高,影响了谋划申报项目的积极性,项目后续经营压力较大,容易造成一些建成项目闲置无人接管,只能采取将项目资金注入企业、农业合作社或农村产业大户经营的方式,但这又容易造成贫困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参与度不高,只坐等分红,容易滋生不劳得利的惰性思想,不利于对贫困户生产技能和自主脱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因此扶贫项目收益资金如何分配才能发挥正面激励效应,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和一般农户的满意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对此,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降低产业项目收益标准。积极向上级政策制定和扶贫部门反映,建议降低产业项目收益分配标准,提振乡镇和村屯实施产业项目的积极性。
二是政策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等经济组织参与产业扶贫。立足本地实际和产业优势,有目标地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经销等农业龙头企业、小微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根据其各自特点,分别以“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组织结构形式,与贫困农户建立产业发展利益连接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村集体经济、企业和农户共同发展。
9. 特殊行业大系统是个什么样的机构?
特殊行业大系统是一个由多个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组成的集中式管理机构。原因是特殊行业大系统包括多个专业部门,如公安、交通、能源等,这些部门通过大系统实现协同作战和信息共享,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此外,大系统还通过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来规范和管理这些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确保其行为符合规范,保障公众安全和利益。因此,特殊行业大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管理机构,对于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0. 特殊行业大系统是个什么样的机构?
特殊行业大系统是一个由多个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组成的集中式管理机构。原因是特殊行业大系统包括多个专业部门,如公安、交通、能源等,这些部门通过大系统实现协同作战和信息共享,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此外,大系统还通过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来规范和管理这些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确保其行为符合规范,保障公众安全和利益。因此,特殊行业大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管理机构,对于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 扶贫项目效益标准?
我们知道现如今产业类项目收益标准过高,影响乡镇和贫困村项目申报和实施的积极性。因为上级文件明确提出,产业类扶贫项目年收益率要按照项目投入资金的6%在第一年上缴、第二年,第三年在这个标准上还要有所递增。通过了解,乡镇和贫困村普遍反映这个收益率定得过高,影响了谋划申报项目的积极性,项目后续经营压力较大,容易造成一些建成项目闲置无人接管,只能采取将项目资金注入企业、农业合作社或农村产业大户经营的方式,但这又容易造成贫困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参与度不高,只坐等分红,容易滋生不劳得利的惰性思想,不利于对贫困户生产技能和自主脱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因此扶贫项目收益资金如何分配才能发挥正面激励效应,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和一般农户的满意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12. 扶贫项目收益标准?
我们知道现如今产业类项目收益标准过高,影响乡镇和贫困村项目申报和实施的积极性。因为上级文件明确提出,产业类扶贫项目年收益率要按照项目投入资金的6%在第一年上缴、第二年,第三年在这个标准上还要有所递增。通过了解,乡镇和贫困村普遍反映这个收益率定得过高,影响了谋划申报项目的积极性,项目后续经营压力较大,容易造成一些建成项目闲置无人接管,只能采取将项目资金注入企业、农业合作社或农村产业大户经营的方式,但这又容易造成贫困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参与度不高,只坐等分红,容易滋生不劳得利的惰性思想,不利于对贫困户生产技能和自主脱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因此扶贫项目收益资金如何分配才能发挥正面激励效应,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和一般农户的满意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对此,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降低产业项目收益标准。积极向上级政策制定和扶贫部门反映,建议降低产业项目收益分配标准,提振乡镇和村屯实施产业项目的积极性。
二是政策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等经济组织参与产业扶贫。立足本地实际和产业优势,有目标地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经销等农业龙头企业、小微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根据其各自特点,分别以“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组织结构形式,与贫困农户建立产业发展利益连接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村集体经济、企业和农户共同发展。
13. 2021年国家扶贫资助项目?
近几年,国家正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因此也带动了一批年轻人回农村创业。农村创业,有的项目国家是有扶持的。那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具体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一、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一:一村一品扶持
2021年,制定“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规范性指导意见。新认定400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公布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100亿元县、10亿元镇、1亿元村。
“一村一品”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二、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二:农业产业强镇扶持
聚焦镇(乡)域1―2个主导产业,吸引资本聚镇、能人入镇、技术进镇,建设一批标准原料基地、集约加工转化、区域主导产业、紧密利益联结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强镇,培育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打造主业强、百业兴、宜居宜业的农民区域服务中心。2021年,建设300个农业产业强镇。
农业产业强镇的落脚点在产业上,多指在特定区域中,特定的气候条件下的农业产业,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农业产业的相互融合,这种产业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更具有较强的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
三、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三:优势特色产业扶持
突出产业环节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建设主导产业突出、规模效益显著、产业链条健全、综合竞争力强的产值超100亿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产值超1000亿元的骨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乡村产业区域增长极和产业高地。2021年,支持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特色产业就是要以“特”制胜的产业。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积淀、成型的一种或几种特有的资源、文化、技术、管理、环境、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形成的具有国际、本国或本地区特色的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
四、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四:培育特色品牌扶持
开展乡村特色产业调查分析,指导乡村手工产业做精做细,打造“乡字号”“土字号”特色产业“金字招牌”。2021年,建立全国乡村特色产品目录,推介一批乡村特色产品和能工巧匠,宣传一批乡村特色产业知名品牌。
五、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五:农产品初加工扶持
强化标准引领和技术指南,扶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延时类初加工,发展粮变粉、豆变芽、肉变肠、奶变酪、菜变肴、果变汁等食品类初加工,培育一批农业食品融合企业。2021年,制定加快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的意见,制定促进农业与食品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
六、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六:农产品精深加工
培育一批生产标准、技术集成、管理科学、品牌知名和产业集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综合利用主体,推进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2021年,发布农产品加工业分行业10强企业,创建一批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
七、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七:农业食品创新平台
依托具备技术研发能力的地区和机构,建设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力争搭建一批平台,形成一套机制,攻克一批技术,转化一批成果,创制一批装备,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2021年,建设数个中国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完善一批国家农产品加工研发分中心,建立农产品加工业专家指导组等5个乡村产业专家指导组。
八、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八:农业全产业链
在县域内打造农业全产业链,遴选一批特色鲜明、链条健全、联结紧密、业态丰富、创业活跃的农业全产业链,拓展农业增值增效深度和功能价值开发广度。2021年,公布一批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模式和“链主”企业,组织召开全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
九、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九:龙头企业扶持
支持龙头企业参与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项目建设。组织龙头企业联农带农、联科带科,培育一批“产学研推用”紧密结合的“产创联合体”。2021年,制定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指导意见,指导开展龙头企业100强和专项10强遴选推介活动,树立一批龙头企业标杆。
十、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十:创建融合发展先导区
建设一批体制机制创新、政策落实落细、业态类型丰富、融合主体多元、联农带农紧密的融合发展先导区。2021年,创建一批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举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场交流活动。围绕解决“用地难、贷款难”问题,制定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文件,制定支持龙头企业贷款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意见。
总之,2021年国家扶持的十大项目都是围绕农村产业开展,现在农村创业发展正当值,有想法的小伙伴可以赶紧行动起来。
14. 产业帮扶包括哪些?
1、特色种养扶贫模式
指的是利用贫困地区当地的资源优势来发展特色产品的种植业或养殖业,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打造贫困农村的特色产业,最终带动贫困户就地就业增收。
2、乡村休闲旅游扶贫模式
指通过投入部分资金对乡村进行整改和开发,开辟旅游业,发展农家乐,从而带动贫困户融入旅游产业链,实现脱贫致富。
3、资产收益扶贫模式
将自然资源、公共资产资本化或者股权化,等到经营主体产生效益后,按照之前制定的比例进行分红。
4、电商产业扶贫模式
指吸引贫困户从事电商及物流配送等相关产业,解决就业问题,同时还可以为贫困户提供购买物美价廉产品的机会。
5、光伏产业扶贫模式
指在房顶或者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农村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太阳能资源,从而为贫困户带来效益。
6、生态农业扶贫模式
指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循环经济、特色产业、生态旅游业,促进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7、边境贸易扶贫模式
通过在边境地区建设贸易基础相关设施,边贸扶贫产业园,同时改革升级边民互市贸易促进边境贸易繁荣,吸引贫困户在贸易产业链中就业。
15. 扶贫项目效益标准?
我们知道现如今产业类项目收益标准过高,影响乡镇和贫困村项目申报和实施的积极性。因为上级文件明确提出,产业类扶贫项目年收益率要按照项目投入资金的6%在第一年上缴、第二年,第三年在这个标准上还要有所递增。通过了解,乡镇和贫困村普遍反映这个收益率定得过高,影响了谋划申报项目的积极性,项目后续经营压力较大,容易造成一些建成项目闲置无人接管,只能采取将项目资金注入企业、农业合作社或农村产业大户经营的方式,但这又容易造成贫困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参与度不高,只坐等分红,容易滋生不劳得利的惰性思想,不利于对贫困户生产技能和自主脱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因此扶贫项目收益资金如何分配才能发挥正面激励效应,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和一般农户的满意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16. 产业扶贫意义作用?
产业扶贫的意义
1、促进资源整合。在产业扶贫过程中,能够促进政府将党政部门、企业、高校等组织机构面向贫困人口的扶贫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经过充分论证和科学规划,分别投入技术、信息、资本、土地、劳动等要素来共同发展扶贫产业,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来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同时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强化扶贫主体与贫困户的合作关系,保障各方都能达到各自利益目标。
2、增强脱贫内生动力。所谓“扶贫先扶志,脱贫靠自己”。产业扶贫可以给到贫困户一定的就业岗位和工作培训,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其脱贫的内生动力。实现从原来的“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3、加速特色农业品牌的打造。产业扶贫中,会因地制宜将特色资源打造成特色产业,推动形成特色品牌,将“特色”转变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比如,通过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将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消费型商业、文化型旅游业等依托乡村资源衍生的新业态形成一个大产业链,促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而打响区域品牌知名度。
4、带动乡村人口回流。产业扶贫会产生更多的就业岗位,这也相当于是农村发展的一次“人口支援”,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有利于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力量,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17. 特殊行业大系统是个什么样的机构?
特殊行业大系统是一个由多个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组成的集中式管理机构。原因是特殊行业大系统包括多个专业部门,如公安、交通、能源等,这些部门通过大系统实现协同作战和信息共享,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此外,大系统还通过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来规范和管理这些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确保其行为符合规范,保障公众安全和利益。因此,特殊行业大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管理机构,对于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8. 扶贫项目效益标准?
我们知道现如今产业类项目收益标准过高,影响乡镇和贫困村项目申报和实施的积极性。因为上级文件明确提出,产业类扶贫项目年收益率要按照项目投入资金的6%在第一年上缴、第二年,第三年在这个标准上还要有所递增。通过了解,乡镇和贫困村普遍反映这个收益率定得过高,影响了谋划申报项目的积极性,项目后续经营压力较大,容易造成一些建成项目闲置无人接管,只能采取将项目资金注入企业、农业合作社或农村产业大户经营的方式,但这又容易造成贫困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参与度不高,只坐等分红,容易滋生不劳得利的惰性思想,不利于对贫困户生产技能和自主脱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因此扶贫项目收益资金如何分配才能发挥正面激励效应,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和一般农户的满意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19. 2021年国家扶贫资助项目?
近几年,国家正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因此也带动了一批年轻人回农村创业。农村创业,有的项目国家是有扶持的。那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具体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一、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一:一村一品扶持
2021年,制定“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规范性指导意见。新认定400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公布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100亿元县、10亿元镇、1亿元村。
“一村一品”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二、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二:农业产业强镇扶持
聚焦镇(乡)域1―2个主导产业,吸引资本聚镇、能人入镇、技术进镇,建设一批标准原料基地、集约加工转化、区域主导产业、紧密利益联结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强镇,培育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打造主业强、百业兴、宜居宜业的农民区域服务中心。2021年,建设300个农业产业强镇。
农业产业强镇的落脚点在产业上,多指在特定区域中,特定的气候条件下的农业产业,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农业产业的相互融合,这种产业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更具有较强的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
三、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三:优势特色产业扶持
突出产业环节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建设主导产业突出、规模效益显著、产业链条健全、综合竞争力强的产值超100亿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产值超1000亿元的骨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乡村产业区域增长极和产业高地。2021年,支持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特色产业就是要以“特”制胜的产业。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积淀、成型的一种或几种特有的资源、文化、技术、管理、环境、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形成的具有国际、本国或本地区特色的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
四、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四:培育特色品牌扶持
开展乡村特色产业调查分析,指导乡村手工产业做精做细,打造“乡字号”“土字号”特色产业“金字招牌”。2021年,建立全国乡村特色产品目录,推介一批乡村特色产品和能工巧匠,宣传一批乡村特色产业知名品牌。
五、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五:农产品初加工扶持
强化标准引领和技术指南,扶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延时类初加工,发展粮变粉、豆变芽、肉变肠、奶变酪、菜变肴、果变汁等食品类初加工,培育一批农业食品融合企业。2021年,制定加快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的意见,制定促进农业与食品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
六、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六:农产品精深加工
培育一批生产标准、技术集成、管理科学、品牌知名和产业集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综合利用主体,推进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2021年,发布农产品加工业分行业10强企业,创建一批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
七、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七:农业食品创新平台
依托具备技术研发能力的地区和机构,建设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力争搭建一批平台,形成一套机制,攻克一批技术,转化一批成果,创制一批装备,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2021年,建设数个中国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完善一批国家农产品加工研发分中心,建立农产品加工业专家指导组等5个乡村产业专家指导组。
八、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八:农业全产业链
在县域内打造农业全产业链,遴选一批特色鲜明、链条健全、联结紧密、业态丰富、创业活跃的农业全产业链,拓展农业增值增效深度和功能价值开发广度。2021年,公布一批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模式和“链主”企业,组织召开全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
九、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九:龙头企业扶持
支持龙头企业参与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项目建设。组织龙头企业联农带农、联科带科,培育一批“产学研推用”紧密结合的“产创联合体”。2021年,制定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指导意见,指导开展龙头企业100强和专项10强遴选推介活动,树立一批龙头企业标杆。
十、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十:创建融合发展先导区
建设一批体制机制创新、政策落实落细、业态类型丰富、融合主体多元、联农带农紧密的融合发展先导区。2021年,创建一批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举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场交流活动。围绕解决“用地难、贷款难”问题,制定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文件,制定支持龙头企业贷款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意见。
总之,2021年国家扶持的十大项目都是围绕农村产业开展,现在农村创业发展正当值,有想法的小伙伴可以赶紧行动起来。
20. 产业扶贫项目亏损怎么办?
首先是尽最大努力减少亏损!如果是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报告上级实地核查予以减免扶贫资金需要偿还那部分,如果是领导决策失误造成损失追查领导责任,根据调查组认定赔偿问题!
如果是个人承包项目扶贫造成损失原则上由承包人负责!
如果是股份合作承包项目按合同办事,自然灾害,人力不可抗拒的灾害报上级政府批核
21. 特殊行业大系统是个什么样的机构?
特殊行业大系统是一个由多个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组成的集中式管理机构。原因是特殊行业大系统包括多个专业部门,如公安、交通、能源等,这些部门通过大系统实现协同作战和信息共享,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此外,大系统还通过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来规范和管理这些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确保其行为符合规范,保障公众安全和利益。因此,特殊行业大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管理机构,对于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2021年国家扶贫资助项目?
近几年,国家正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因此也带动了一批年轻人回农村创业。农村创业,有的项目国家是有扶持的。那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具体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一、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一:一村一品扶持
2021年,制定“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规范性指导意见。新认定400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公布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100亿元县、10亿元镇、1亿元村。
“一村一品”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二、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二:农业产业强镇扶持
聚焦镇(乡)域1―2个主导产业,吸引资本聚镇、能人入镇、技术进镇,建设一批标准原料基地、集约加工转化、区域主导产业、紧密利益联结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强镇,培育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打造主业强、百业兴、宜居宜业的农民区域服务中心。2021年,建设300个农业产业强镇。
农业产业强镇的落脚点在产业上,多指在特定区域中,特定的气候条件下的农业产业,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农业产业的相互融合,这种产业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更具有较强的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
三、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三:优势特色产业扶持
突出产业环节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建设主导产业突出、规模效益显著、产业链条健全、综合竞争力强的产值超100亿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产值超1000亿元的骨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乡村产业区域增长极和产业高地。2021年,支持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特色产业就是要以“特”制胜的产业。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积淀、成型的一种或几种特有的资源、文化、技术、管理、环境、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形成的具有国际、本国或本地区特色的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
四、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四:培育特色品牌扶持
开展乡村特色产业调查分析,指导乡村手工产业做精做细,打造“乡字号”“土字号”特色产业“金字招牌”。2021年,建立全国乡村特色产品目录,推介一批乡村特色产品和能工巧匠,宣传一批乡村特色产业知名品牌。
五、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五:农产品初加工扶持
强化标准引领和技术指南,扶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延时类初加工,发展粮变粉、豆变芽、肉变肠、奶变酪、菜变肴、果变汁等食品类初加工,培育一批农业食品融合企业。2021年,制定加快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的意见,制定促进农业与食品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
六、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六:农产品精深加工
培育一批生产标准、技术集成、管理科学、品牌知名和产业集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综合利用主体,推进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2021年,发布农产品加工业分行业10强企业,创建一批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
七、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七:农业食品创新平台
依托具备技术研发能力的地区和机构,建设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力争搭建一批平台,形成一套机制,攻克一批技术,转化一批成果,创制一批装备,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2021年,建设数个中国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完善一批国家农产品加工研发分中心,建立农产品加工业专家指导组等5个乡村产业专家指导组。
八、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八:农业全产业链
在县域内打造农业全产业链,遴选一批特色鲜明、链条健全、联结紧密、业态丰富、创业活跃的农业全产业链,拓展农业增值增效深度和功能价值开发广度。2021年,公布一批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模式和“链主”企业,组织召开全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
九、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九:龙头企业扶持
支持龙头企业参与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项目建设。组织龙头企业联农带农、联科带科,培育一批“产学研推用”紧密结合的“产创联合体”。2021年,制定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指导意见,指导开展龙头企业100强和专项10强遴选推介活动,树立一批龙头企业标杆。
十、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十:创建融合发展先导区
建设一批体制机制创新、政策落实落细、业态类型丰富、融合主体多元、联农带农紧密的融合发展先导区。2021年,创建一批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举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场交流活动。围绕解决“用地难、贷款难”问题,制定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文件,制定支持龙头企业贷款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意见。
总之,2021年国家扶持的十大项目都是围绕农村产业开展,现在农村创业发展正当值,有想法的小伙伴可以赶紧行动起来。
23. 产业扶贫项目亏损怎么办?
首先是尽最大努力减少亏损!如果是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报告上级实地核查予以减免扶贫资金需要偿还那部分,如果是领导决策失误造成损失追查领导责任,根据调查组认定赔偿问题!
如果是个人承包项目扶贫造成损失原则上由承包人负责!
如果是股份合作承包项目按合同办事,自然灾害,人力不可抗拒的灾害报上级政府批核
24. 产业扶贫项目亏损怎么办?
首先是尽最大努力减少亏损!如果是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报告上级实地核查予以减免扶贫资金需要偿还那部分,如果是领导决策失误造成损失追查领导责任,根据调查组认定赔偿问题!
如果是个人承包项目扶贫造成损失原则上由承包人负责!
如果是股份合作承包项目按合同办事,自然灾害,人力不可抗拒的灾害报上级政府批核
25. 扶贫项目效益标准?
我们知道现如今产业类项目收益标准过高,影响乡镇和贫困村项目申报和实施的积极性。因为上级文件明确提出,产业类扶贫项目年收益率要按照项目投入资金的6%在第一年上缴、第二年,第三年在这个标准上还要有所递增。通过了解,乡镇和贫困村普遍反映这个收益率定得过高,影响了谋划申报项目的积极性,项目后续经营压力较大,容易造成一些建成项目闲置无人接管,只能采取将项目资金注入企业、农业合作社或农村产业大户经营的方式,但这又容易造成贫困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参与度不高,只坐等分红,容易滋生不劳得利的惰性思想,不利于对贫困户生产技能和自主脱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因此扶贫项目收益资金如何分配才能发挥正面激励效应,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和一般农户的满意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26. 产业帮扶包括哪些?
1、特色种养扶贫模式
指的是利用贫困地区当地的资源优势来发展特色产品的种植业或养殖业,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打造贫困农村的特色产业,最终带动贫困户就地就业增收。
2、乡村休闲旅游扶贫模式
指通过投入部分资金对乡村进行整改和开发,开辟旅游业,发展农家乐,从而带动贫困户融入旅游产业链,实现脱贫致富。
3、资产收益扶贫模式
将自然资源、公共资产资本化或者股权化,等到经营主体产生效益后,按照之前制定的比例进行分红。
4、电商产业扶贫模式
指吸引贫困户从事电商及物流配送等相关产业,解决就业问题,同时还可以为贫困户提供购买物美价廉产品的机会。
5、光伏产业扶贫模式
指在房顶或者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农村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太阳能资源,从而为贫困户带来效益。
6、生态农业扶贫模式
指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循环经济、特色产业、生态旅游业,促进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7、边境贸易扶贫模式
通过在边境地区建设贸易基础相关设施,边贸扶贫产业园,同时改革升级边民互市贸易促进边境贸易繁荣,吸引贫困户在贸易产业链中就业。
27. 产业扶贫项目亏损怎么办?
首先是尽最大努力减少亏损!如果是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报告上级实地核查予以减免扶贫资金需要偿还那部分,如果是领导决策失误造成损失追查领导责任,根据调查组认定赔偿问题!
如果是个人承包项目扶贫造成损失原则上由承包人负责!
如果是股份合作承包项目按合同办事,自然灾害,人力不可抗拒的灾害报上级政府批核
28. 2021年国家扶贫资助项目?
近几年,国家正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因此也带动了一批年轻人回农村创业。农村创业,有的项目国家是有扶持的。那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具体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一、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一:一村一品扶持
2021年,制定“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规范性指导意见。新认定400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公布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100亿元县、10亿元镇、1亿元村。
“一村一品”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二、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二:农业产业强镇扶持
聚焦镇(乡)域1―2个主导产业,吸引资本聚镇、能人入镇、技术进镇,建设一批标准原料基地、集约加工转化、区域主导产业、紧密利益联结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强镇,培育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打造主业强、百业兴、宜居宜业的农民区域服务中心。2021年,建设300个农业产业强镇。
农业产业强镇的落脚点在产业上,多指在特定区域中,特定的气候条件下的农业产业,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农业产业的相互融合,这种产业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更具有较强的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
三、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三:优势特色产业扶持
突出产业环节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建设主导产业突出、规模效益显著、产业链条健全、综合竞争力强的产值超100亿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产值超1000亿元的骨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乡村产业区域增长极和产业高地。2021年,支持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特色产业就是要以“特”制胜的产业。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积淀、成型的一种或几种特有的资源、文化、技术、管理、环境、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形成的具有国际、本国或本地区特色的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
四、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四:培育特色品牌扶持
开展乡村特色产业调查分析,指导乡村手工产业做精做细,打造“乡字号”“土字号”特色产业“金字招牌”。2021年,建立全国乡村特色产品目录,推介一批乡村特色产品和能工巧匠,宣传一批乡村特色产业知名品牌。
五、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五:农产品初加工扶持
强化标准引领和技术指南,扶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延时类初加工,发展粮变粉、豆变芽、肉变肠、奶变酪、菜变肴、果变汁等食品类初加工,培育一批农业食品融合企业。2021年,制定加快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的意见,制定促进农业与食品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
六、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六:农产品精深加工
培育一批生产标准、技术集成、管理科学、品牌知名和产业集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综合利用主体,推进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2021年,发布农产品加工业分行业10强企业,创建一批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
七、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七:农业食品创新平台
依托具备技术研发能力的地区和机构,建设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力争搭建一批平台,形成一套机制,攻克一批技术,转化一批成果,创制一批装备,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2021年,建设数个中国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完善一批国家农产品加工研发分中心,建立农产品加工业专家指导组等5个乡村产业专家指导组。
八、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八:农业全产业链
在县域内打造农业全产业链,遴选一批特色鲜明、链条健全、联结紧密、业态丰富、创业活跃的农业全产业链,拓展农业增值增效深度和功能价值开发广度。2021年,公布一批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模式和“链主”企业,组织召开全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
九、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九:龙头企业扶持
支持龙头企业参与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项目建设。组织龙头企业联农带农、联科带科,培育一批“产学研推用”紧密结合的“产创联合体”。2021年,制定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指导意见,指导开展龙头企业100强和专项10强遴选推介活动,树立一批龙头企业标杆。
十、2021国家扶持十大项目十:创建融合发展先导区
建设一批体制机制创新、政策落实落细、业态类型丰富、融合主体多元、联农带农紧密的融合发展先导区。2021年,创建一批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举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场交流活动。围绕解决“用地难、贷款难”问题,制定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文件,制定支持龙头企业贷款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意见。
总之,2021年国家扶持的十大项目都是围绕农村产业开展,现在农村创业发展正当值,有想法的小伙伴可以赶紧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