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产业发展规划(苜蓿粉是什么做的?)
1. 苜蓿粉是什么做的?
苜蓿粉一般为原料紫花苜蓿所制成,它的功效如下:1.补充营养。苜蓿粉含有丰富植物蛋白和粗纤维,这些物质被人体吸收之后能够促进人体代谢,提高身体各器官功能;2.润肺止咳。苜蓿素和苜蓿酚等营养成分是天然的药用物质,可以消除人体内的炎症,滋阴润燥,保持肺部功能稳定;3.预防贫血。这款产品中大量的微量元素铁和丰富的维生素对提高人体造血功能有非常大的好处,可以增强人类血液中血红细胞的活性
2. 田菁苜蓿什么时候种?
苜蓿草适合每年的8~9月种植。
苜蓿草种植技术
苜蓿生长适应性广泛,可以在各种类型的土壤中生长,且均能获得一定的产量,但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做为一个新的产业并成为商品推向市场,创建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突破旧的传统观念,改进传统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方法,向其他经济作物那样精耕细作,将其作为一个主导产业来抓。因此,在选择地块、灌溉条件、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等措施上要掌握以下要点:
一、整地
1、选地:选择土壤肥力较好、水利设施完善的一二类土地种植,瘠薄土壤、无水利设施的地块种植只能做为改土肥地的一项农业措施,并不能获得理想效益。对于低凹雨后易积水的地块不能种植,苜蓿泡水48小时将会窒息死亡。在种植上要侧重于大面积连片,以便适宜各种机械作业。
2、整地
(1)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一般轮作期为5―6年较为合理。因而播前要深翻、耙麽、压实,达到各种要求,以利于播后出苗。
(2)要平整好土地,要求地面平整,不能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以影响机械收割打捆作业和种植户收入(土地不平在收割打捆时将会出现茬口过高捡拾不净等)。
(3)对于杂草生长严重的地块在播前7―10天用氟乐灵(100毫升/亩)进行地面喷洒,以减轻杂草危害,对多年生不易杀死根孽型杂草播前用百草枯、草甘膦、2.4―D进行喷打。
(4)施肥:苜蓿根系发达,且扎根很深,因此在种植前结合整地,每亩深施农家肥1―2方,过磷酸钙50―100公斤做底肥,或30公斤二铵和20公斤尿素。
(5)对于没有喷灌设施的水浇地,根据割草机的割草幅度,结合整地起垄打埂,便于今后的田间浇水,目前使用割草机幅度为2.5米。
二、播种
1、播期
苜蓿可以春播、夏播和秋播,但以秋播为最好,秋播杂草少,土壤水分充足,利于出苗和根系生长,最佳时期为8月10日―15日,适宜播期在9月15日前。
2、播种方法:采用机械条播方式,适宜行距30厘米,便于中耕除草,追施肥料。
3、播量:一般为0.6―0.7公斤/亩(种籽的发芽率要在95%以上),播量过大将会影响大田的群体生长,苗细、苗弱。为了便于掌握播量,可用过筛的二铵或一铵与种籽混播。
4、播种深度:一般为0.5―2厘米,土壤粘性较大的应浅一些,目的是出全苗出好苗。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为保证苜蓿系饲草的质量和纯净度,达到国内外市场商品草的要求标准,以及种植户的直接经济效益,中耕除草的田间管理尤为重要,因而在苜蓿生长的各个阶段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做到地无荒草,确保收购工作和出口质量和要求(杂草含量5%以下)。
2、追肥
每年返青和收割一次后,根据土壤肥力和底肥量,每亩追施尿素2.5―5公斤,氯化钾2―4公斤,磷肥10公斤。以保证下一茬的生长需要和产量要求。
3、浇水
为了提高苜蓿的产量,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根据降水和田间分情况,结合追肥及时浇好越冬水和返青水,每收割一次后,也要及时浇水,以促进再生。
4、查苗补种
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发现缺苗垄断的地方,要及时补种,补种方法多采用雨后补种。
5、病虫害防治
苜蓿常见的害虫主要有:蚜虫、蓟马、地老虎、棉钤虫等,但一般年份不会造成危害。特殊自然条件下,如有虫害发生,将针对实际情况对症防治。对鼠害可结合浇水和投药堵洞的方式防治。
3. 紫花苜蓿的品种和类型有哪些?
在饲用作物中,苜蓿栽培的历史最悠久,栽培的范围最广,种植的面积最大,育种的时间最早,培育出的品种最多。据初步统计,全世界育成的品种约在350个左右,其中,美国已有200多个栽培品种经过了鉴定获准生产注册,促进了苜蓿产业的发展。 苜蓿栽培品种追根溯源,最早都起源于Fraconian型,Provence型和Cossack型,Ladak型和Turkestan型紫花苜蓿。经过引种,改良群体,综合品种,种内杂交和品系杂交,衍生和培育出一系列优良品种。
1.Fraconian型杂花苜蓿 在德国由紫花苜蓿与当地野生黄花苜蓿自然杂交而形成的抗寒型杂花苜蓿(M.varia)。1875年,德国移民W.Grimm从家乡带到美国栽培。经过多年栽培和选育形成抗寒性品种Grimm(1910),使苜蓿推进到美国北部各洲种植。1908年Grimm苜蓿被引种到加拿大栽培,在北美洲经过引种和选育,衍生和培育出Grimm451、Grimm666、Beaver和Ferax等品种。
2.Provence型杂花苜蓿 在法国由紫花苜蓿与当地黄花苜蓿自然杂交而形成的抗寒型杂花苜蓿。通过进一步栽培和选育,在法国培育出Provence,在新西兰培育出Meilborough,在澳大利亚培育出Hurter.River等一系列品种。
3.Cossack型杂花苜蓿 在前苏联欧洲东南部草原上形成的抗寒性杂花苜蓿。在19世纪末由V.Willians引种到美国,并与从亚洲克什米尔地区引进的Ladak型紫花苜蓿和从土耳其引进的Turkestan型紫花苜蓿,通过选择和杂交,衍生和培育出Ranger、Vernal、Ramble522、525、Titan.WL202和WL210等一系列优良品种。
4..Flemish.型紫花苜蓿 在法国形成的一个早熟、抗寒的紫花苜蓿类型。在此基础上,欧洲选育出Flemande、Dupuits、Alfa、Maga等品种;在北美洲选育出Glacier、Suranac、Anchor、Warrior、Angus等一系列Flemish型苜蓿品种。上述这些老的苜蓿型及品种,不仅在早期苜蓿生产和畜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直到现在也是苜蓿育种最基础的遗传资源,对现代苜蓿育种产生了重要影响。仅从1987年至1991年美国颁布的15个苜蓿品种,如Alfagraze、WL45、WL323、Ok49、5472、5373、5311、5333和5715等新的苜蓿品种都有上述老苜蓿类型和品种的遗传基础。 中国从西域引进栽培苜蓿的历史悠久,在不同地区的生态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栽培和选择,形成许多适应各地栽培的地方品种。据曹致中等(1995)研究认为:中国的地方品种大致可分为7个类型:南疆绿洲生态型、黄土高原生态型、汾渭河谷生态型、华北平原生态型、蒙古高原生态型、苏北平原生态型和松嫩平原生态型。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上述苜蓿类型及其地方品种基础上采用常规育种方法,到2002年中国育成苜蓿栽培品种31个,其中,育成品种11个,地方品种18个,野生栽培品种1个,引进品种1个,为苜蓿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优良品种。
4. 田菁苜蓿什么时候种?
苜蓿草适合每年的8~9月种植。
苜蓿草种植技术
苜蓿生长适应性广泛,可以在各种类型的土壤中生长,且均能获得一定的产量,但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做为一个新的产业并成为商品推向市场,创建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突破旧的传统观念,改进传统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方法,向其他经济作物那样精耕细作,将其作为一个主导产业来抓。因此,在选择地块、灌溉条件、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等措施上要掌握以下要点:
一、整地
1、选地:选择土壤肥力较好、水利设施完善的一二类土地种植,瘠薄土壤、无水利设施的地块种植只能做为改土肥地的一项农业措施,并不能获得理想效益。对于低凹雨后易积水的地块不能种植,苜蓿泡水48小时将会窒息死亡。在种植上要侧重于大面积连片,以便适宜各种机械作业。
2、整地
(1)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一般轮作期为5―6年较为合理。因而播前要深翻、耙麽、压实,达到各种要求,以利于播后出苗。
(2)要平整好土地,要求地面平整,不能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以影响机械收割打捆作业和种植户收入(土地不平在收割打捆时将会出现茬口过高捡拾不净等)。
(3)对于杂草生长严重的地块在播前7―10天用氟乐灵(100毫升/亩)进行地面喷洒,以减轻杂草危害,对多年生不易杀死根孽型杂草播前用百草枯、草甘膦、2.4―D进行喷打。
(4)施肥:苜蓿根系发达,且扎根很深,因此在种植前结合整地,每亩深施农家肥1―2方,过磷酸钙50―100公斤做底肥,或30公斤二铵和20公斤尿素。
(5)对于没有喷灌设施的水浇地,根据割草机的割草幅度,结合整地起垄打埂,便于今后的田间浇水,目前使用割草机幅度为2.5米。
二、播种
1、播期
苜蓿可以春播、夏播和秋播,但以秋播为最好,秋播杂草少,土壤水分充足,利于出苗和根系生长,最佳时期为8月10日―15日,适宜播期在9月15日前。
2、播种方法:采用机械条播方式,适宜行距30厘米,便于中耕除草,追施肥料。
3、播量:一般为0.6―0.7公斤/亩(种籽的发芽率要在95%以上),播量过大将会影响大田的群体生长,苗细、苗弱。为了便于掌握播量,可用过筛的二铵或一铵与种籽混播。
4、播种深度:一般为0.5―2厘米,土壤粘性较大的应浅一些,目的是出全苗出好苗。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为保证苜蓿系饲草的质量和纯净度,达到国内外市场商品草的要求标准,以及种植户的直接经济效益,中耕除草的田间管理尤为重要,因而在苜蓿生长的各个阶段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做到地无荒草,确保收购工作和出口质量和要求(杂草含量5%以下)。
2、追肥
每年返青和收割一次后,根据土壤肥力和底肥量,每亩追施尿素2.5―5公斤,氯化钾2―4公斤,磷肥10公斤。以保证下一茬的生长需要和产量要求。
3、浇水
为了提高苜蓿的产量,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根据降水和田间分情况,结合追肥及时浇好越冬水和返青水,每收割一次后,也要及时浇水,以促进再生。
4、查苗补种
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发现缺苗垄断的地方,要及时补种,补种方法多采用雨后补种。
5、病虫害防治
苜蓿常见的害虫主要有:蚜虫、蓟马、地老虎、棉钤虫等,但一般年份不会造成危害。特殊自然条件下,如有虫害发生,将针对实际情况对症防治。对鼠害可结合浇水和投药堵洞的方式防治。
5. 苜蓿粉是什么做的?
苜蓿粉一般为原料紫花苜蓿所制成,它的功效如下:1.补充营养。苜蓿粉含有丰富植物蛋白和粗纤维,这些物质被人体吸收之后能够促进人体代谢,提高身体各器官功能;2.润肺止咳。苜蓿素和苜蓿酚等营养成分是天然的药用物质,可以消除人体内的炎症,滋阴润燥,保持肺部功能稳定;3.预防贫血。这款产品中大量的微量元素铁和丰富的维生素对提高人体造血功能有非常大的好处,可以增强人类血液中血红细胞的活性
6. 紫花苜蓿的品种和类型有哪些?
在饲用作物中,苜蓿栽培的历史最悠久,栽培的范围最广,种植的面积最大,育种的时间最早,培育出的品种最多。据初步统计,全世界育成的品种约在350个左右,其中,美国已有200多个栽培品种经过了鉴定获准生产注册,促进了苜蓿产业的发展。 苜蓿栽培品种追根溯源,最早都起源于Fraconian型,Provence型和Cossack型,Ladak型和Turkestan型紫花苜蓿。经过引种,改良群体,综合品种,种内杂交和品系杂交,衍生和培育出一系列优良品种。
1.Fraconian型杂花苜蓿 在德国由紫花苜蓿与当地野生黄花苜蓿自然杂交而形成的抗寒型杂花苜蓿(M.varia)。1875年,德国移民W.Grimm从家乡带到美国栽培。经过多年栽培和选育形成抗寒性品种Grimm(1910),使苜蓿推进到美国北部各洲种植。1908年Grimm苜蓿被引种到加拿大栽培,在北美洲经过引种和选育,衍生和培育出Grimm451、Grimm666、Beaver和Ferax等品种。
2.Provence型杂花苜蓿 在法国由紫花苜蓿与当地黄花苜蓿自然杂交而形成的抗寒型杂花苜蓿。通过进一步栽培和选育,在法国培育出Provence,在新西兰培育出Meilborough,在澳大利亚培育出Hurter.River等一系列品种。
3.Cossack型杂花苜蓿 在前苏联欧洲东南部草原上形成的抗寒性杂花苜蓿。在19世纪末由V.Willians引种到美国,并与从亚洲克什米尔地区引进的Ladak型紫花苜蓿和从土耳其引进的Turkestan型紫花苜蓿,通过选择和杂交,衍生和培育出Ranger、Vernal、Ramble522、525、Titan.WL202和WL210等一系列优良品种。
4..Flemish.型紫花苜蓿 在法国形成的一个早熟、抗寒的紫花苜蓿类型。在此基础上,欧洲选育出Flemande、Dupuits、Alfa、Maga等品种;在北美洲选育出Glacier、Suranac、Anchor、Warrior、Angus等一系列Flemish型苜蓿品种。上述这些老的苜蓿型及品种,不仅在早期苜蓿生产和畜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直到现在也是苜蓿育种最基础的遗传资源,对现代苜蓿育种产生了重要影响。仅从1987年至1991年美国颁布的15个苜蓿品种,如Alfagraze、WL45、WL323、Ok49、5472、5373、5311、5333和5715等新的苜蓿品种都有上述老苜蓿类型和品种的遗传基础。 中国从西域引进栽培苜蓿的历史悠久,在不同地区的生态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栽培和选择,形成许多适应各地栽培的地方品种。据曹致中等(1995)研究认为:中国的地方品种大致可分为7个类型:南疆绿洲生态型、黄土高原生态型、汾渭河谷生态型、华北平原生态型、蒙古高原生态型、苏北平原生态型和松嫩平原生态型。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上述苜蓿类型及其地方品种基础上采用常规育种方法,到2002年中国育成苜蓿栽培品种31个,其中,育成品种11个,地方品种18个,野生栽培品种1个,引进品种1个,为苜蓿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优良品种。
7. 紫花苜蓿的品种和类型有哪些?
在饲用作物中,苜蓿栽培的历史最悠久,栽培的范围最广,种植的面积最大,育种的时间最早,培育出的品种最多。据初步统计,全世界育成的品种约在350个左右,其中,美国已有200多个栽培品种经过了鉴定获准生产注册,促进了苜蓿产业的发展。 苜蓿栽培品种追根溯源,最早都起源于Fraconian型,Provence型和Cossack型,Ladak型和Turkestan型紫花苜蓿。经过引种,改良群体,综合品种,种内杂交和品系杂交,衍生和培育出一系列优良品种。
1.Fraconian型杂花苜蓿 在德国由紫花苜蓿与当地野生黄花苜蓿自然杂交而形成的抗寒型杂花苜蓿(M.varia)。1875年,德国移民W.Grimm从家乡带到美国栽培。经过多年栽培和选育形成抗寒性品种Grimm(1910),使苜蓿推进到美国北部各洲种植。1908年Grimm苜蓿被引种到加拿大栽培,在北美洲经过引种和选育,衍生和培育出Grimm451、Grimm666、Beaver和Ferax等品种。
2.Provence型杂花苜蓿 在法国由紫花苜蓿与当地黄花苜蓿自然杂交而形成的抗寒型杂花苜蓿。通过进一步栽培和选育,在法国培育出Provence,在新西兰培育出Meilborough,在澳大利亚培育出Hurter.River等一系列品种。
3.Cossack型杂花苜蓿 在前苏联欧洲东南部草原上形成的抗寒性杂花苜蓿。在19世纪末由V.Willians引种到美国,并与从亚洲克什米尔地区引进的Ladak型紫花苜蓿和从土耳其引进的Turkestan型紫花苜蓿,通过选择和杂交,衍生和培育出Ranger、Vernal、Ramble522、525、Titan.WL202和WL210等一系列优良品种。
4..Flemish.型紫花苜蓿 在法国形成的一个早熟、抗寒的紫花苜蓿类型。在此基础上,欧洲选育出Flemande、Dupuits、Alfa、Maga等品种;在北美洲选育出Glacier、Suranac、Anchor、Warrior、Angus等一系列Flemish型苜蓿品种。上述这些老的苜蓿型及品种,不仅在早期苜蓿生产和畜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直到现在也是苜蓿育种最基础的遗传资源,对现代苜蓿育种产生了重要影响。仅从1987年至1991年美国颁布的15个苜蓿品种,如Alfagraze、WL45、WL323、Ok49、5472、5373、5311、5333和5715等新的苜蓿品种都有上述老苜蓿类型和品种的遗传基础。 中国从西域引进栽培苜蓿的历史悠久,在不同地区的生态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栽培和选择,形成许多适应各地栽培的地方品种。据曹致中等(1995)研究认为:中国的地方品种大致可分为7个类型:南疆绿洲生态型、黄土高原生态型、汾渭河谷生态型、华北平原生态型、蒙古高原生态型、苏北平原生态型和松嫩平原生态型。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上述苜蓿类型及其地方品种基础上采用常规育种方法,到2002年中国育成苜蓿栽培品种31个,其中,育成品种11个,地方品种18个,野生栽培品种1个,引进品种1个,为苜蓿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优良品种。
8. 田菁苜蓿什么时候种?
苜蓿草适合每年的8~9月种植。
苜蓿草种植技术
苜蓿生长适应性广泛,可以在各种类型的土壤中生长,且均能获得一定的产量,但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做为一个新的产业并成为商品推向市场,创建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突破旧的传统观念,改进传统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方法,向其他经济作物那样精耕细作,将其作为一个主导产业来抓。因此,在选择地块、灌溉条件、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等措施上要掌握以下要点:
一、整地
1、选地:选择土壤肥力较好、水利设施完善的一二类土地种植,瘠薄土壤、无水利设施的地块种植只能做为改土肥地的一项农业措施,并不能获得理想效益。对于低凹雨后易积水的地块不能种植,苜蓿泡水48小时将会窒息死亡。在种植上要侧重于大面积连片,以便适宜各种机械作业。
2、整地
(1)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一般轮作期为5―6年较为合理。因而播前要深翻、耙麽、压实,达到各种要求,以利于播后出苗。
(2)要平整好土地,要求地面平整,不能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以影响机械收割打捆作业和种植户收入(土地不平在收割打捆时将会出现茬口过高捡拾不净等)。
(3)对于杂草生长严重的地块在播前7―10天用氟乐灵(100毫升/亩)进行地面喷洒,以减轻杂草危害,对多年生不易杀死根孽型杂草播前用百草枯、草甘膦、2.4―D进行喷打。
(4)施肥:苜蓿根系发达,且扎根很深,因此在种植前结合整地,每亩深施农家肥1―2方,过磷酸钙50―100公斤做底肥,或30公斤二铵和20公斤尿素。
(5)对于没有喷灌设施的水浇地,根据割草机的割草幅度,结合整地起垄打埂,便于今后的田间浇水,目前使用割草机幅度为2.5米。
二、播种
1、播期
苜蓿可以春播、夏播和秋播,但以秋播为最好,秋播杂草少,土壤水分充足,利于出苗和根系生长,最佳时期为8月10日―15日,适宜播期在9月15日前。
2、播种方法:采用机械条播方式,适宜行距30厘米,便于中耕除草,追施肥料。
3、播量:一般为0.6―0.7公斤/亩(种籽的发芽率要在95%以上),播量过大将会影响大田的群体生长,苗细、苗弱。为了便于掌握播量,可用过筛的二铵或一铵与种籽混播。
4、播种深度:一般为0.5―2厘米,土壤粘性较大的应浅一些,目的是出全苗出好苗。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为保证苜蓿系饲草的质量和纯净度,达到国内外市场商品草的要求标准,以及种植户的直接经济效益,中耕除草的田间管理尤为重要,因而在苜蓿生长的各个阶段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做到地无荒草,确保收购工作和出口质量和要求(杂草含量5%以下)。
2、追肥
每年返青和收割一次后,根据土壤肥力和底肥量,每亩追施尿素2.5―5公斤,氯化钾2―4公斤,磷肥10公斤。以保证下一茬的生长需要和产量要求。
3、浇水
为了提高苜蓿的产量,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根据降水和田间分情况,结合追肥及时浇好越冬水和返青水,每收割一次后,也要及时浇水,以促进再生。
4、查苗补种
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发现缺苗垄断的地方,要及时补种,补种方法多采用雨后补种。
5、病虫害防治
苜蓿常见的害虫主要有:蚜虫、蓟马、地老虎、棉钤虫等,但一般年份不会造成危害。特殊自然条件下,如有虫害发生,将针对实际情况对症防治。对鼠害可结合浇水和投药堵洞的方式防治。
9. 苜蓿粉是什么做的?
苜蓿粉一般为原料紫花苜蓿所制成,它的功效如下:1.补充营养。苜蓿粉含有丰富植物蛋白和粗纤维,这些物质被人体吸收之后能够促进人体代谢,提高身体各器官功能;2.润肺止咳。苜蓿素和苜蓿酚等营养成分是天然的药用物质,可以消除人体内的炎症,滋阴润燥,保持肺部功能稳定;3.预防贫血。这款产品中大量的微量元素铁和丰富的维生素对提高人体造血功能有非常大的好处,可以增强人类血液中血红细胞的活性
10. 田菁苜蓿什么时候种?
苜蓿草适合每年的8~9月种植。
苜蓿草种植技术
苜蓿生长适应性广泛,可以在各种类型的土壤中生长,且均能获得一定的产量,但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做为一个新的产业并成为商品推向市场,创建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突破旧的传统观念,改进传统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方法,向其他经济作物那样精耕细作,将其作为一个主导产业来抓。因此,在选择地块、灌溉条件、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等措施上要掌握以下要点:
一、整地
1、选地:选择土壤肥力较好、水利设施完善的一二类土地种植,瘠薄土壤、无水利设施的地块种植只能做为改土肥地的一项农业措施,并不能获得理想效益。对于低凹雨后易积水的地块不能种植,苜蓿泡水48小时将会窒息死亡。在种植上要侧重于大面积连片,以便适宜各种机械作业。
2、整地
(1)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一般轮作期为5―6年较为合理。因而播前要深翻、耙麽、压实,达到各种要求,以利于播后出苗。
(2)要平整好土地,要求地面平整,不能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以影响机械收割打捆作业和种植户收入(土地不平在收割打捆时将会出现茬口过高捡拾不净等)。
(3)对于杂草生长严重的地块在播前7―10天用氟乐灵(100毫升/亩)进行地面喷洒,以减轻杂草危害,对多年生不易杀死根孽型杂草播前用百草枯、草甘膦、2.4―D进行喷打。
(4)施肥:苜蓿根系发达,且扎根很深,因此在种植前结合整地,每亩深施农家肥1―2方,过磷酸钙50―100公斤做底肥,或30公斤二铵和20公斤尿素。
(5)对于没有喷灌设施的水浇地,根据割草机的割草幅度,结合整地起垄打埂,便于今后的田间浇水,目前使用割草机幅度为2.5米。
二、播种
1、播期
苜蓿可以春播、夏播和秋播,但以秋播为最好,秋播杂草少,土壤水分充足,利于出苗和根系生长,最佳时期为8月10日―15日,适宜播期在9月15日前。
2、播种方法:采用机械条播方式,适宜行距30厘米,便于中耕除草,追施肥料。
3、播量:一般为0.6―0.7公斤/亩(种籽的发芽率要在95%以上),播量过大将会影响大田的群体生长,苗细、苗弱。为了便于掌握播量,可用过筛的二铵或一铵与种籽混播。
4、播种深度:一般为0.5―2厘米,土壤粘性较大的应浅一些,目的是出全苗出好苗。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为保证苜蓿系饲草的质量和纯净度,达到国内外市场商品草的要求标准,以及种植户的直接经济效益,中耕除草的田间管理尤为重要,因而在苜蓿生长的各个阶段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做到地无荒草,确保收购工作和出口质量和要求(杂草含量5%以下)。
2、追肥
每年返青和收割一次后,根据土壤肥力和底肥量,每亩追施尿素2.5―5公斤,氯化钾2―4公斤,磷肥10公斤。以保证下一茬的生长需要和产量要求。
3、浇水
为了提高苜蓿的产量,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根据降水和田间分情况,结合追肥及时浇好越冬水和返青水,每收割一次后,也要及时浇水,以促进再生。
4、查苗补种
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发现缺苗垄断的地方,要及时补种,补种方法多采用雨后补种。
5、病虫害防治
苜蓿常见的害虫主要有:蚜虫、蓟马、地老虎、棉钤虫等,但一般年份不会造成危害。特殊自然条件下,如有虫害发生,将针对实际情况对症防治。对鼠害可结合浇水和投药堵洞的方式防治。
11. 紫花苜蓿的品种和类型有哪些?
在饲用作物中,苜蓿栽培的历史最悠久,栽培的范围最广,种植的面积最大,育种的时间最早,培育出的品种最多。据初步统计,全世界育成的品种约在350个左右,其中,美国已有200多个栽培品种经过了鉴定获准生产注册,促进了苜蓿产业的发展。 苜蓿栽培品种追根溯源,最早都起源于Fraconian型,Provence型和Cossack型,Ladak型和Turkestan型紫花苜蓿。经过引种,改良群体,综合品种,种内杂交和品系杂交,衍生和培育出一系列优良品种。
1.Fraconian型杂花苜蓿 在德国由紫花苜蓿与当地野生黄花苜蓿自然杂交而形成的抗寒型杂花苜蓿(M.varia)。1875年,德国移民W.Grimm从家乡带到美国栽培。经过多年栽培和选育形成抗寒性品种Grimm(1910),使苜蓿推进到美国北部各洲种植。1908年Grimm苜蓿被引种到加拿大栽培,在北美洲经过引种和选育,衍生和培育出Grimm451、Grimm666、Beaver和Ferax等品种。
2.Provence型杂花苜蓿 在法国由紫花苜蓿与当地黄花苜蓿自然杂交而形成的抗寒型杂花苜蓿。通过进一步栽培和选育,在法国培育出Provence,在新西兰培育出Meilborough,在澳大利亚培育出Hurter.River等一系列品种。
3.Cossack型杂花苜蓿 在前苏联欧洲东南部草原上形成的抗寒性杂花苜蓿。在19世纪末由V.Willians引种到美国,并与从亚洲克什米尔地区引进的Ladak型紫花苜蓿和从土耳其引进的Turkestan型紫花苜蓿,通过选择和杂交,衍生和培育出Ranger、Vernal、Ramble522、525、Titan.WL202和WL210等一系列优良品种。
4..Flemish.型紫花苜蓿 在法国形成的一个早熟、抗寒的紫花苜蓿类型。在此基础上,欧洲选育出Flemande、Dupuits、Alfa、Maga等品种;在北美洲选育出Glacier、Suranac、Anchor、Warrior、Angus等一系列Flemish型苜蓿品种。上述这些老的苜蓿型及品种,不仅在早期苜蓿生产和畜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直到现在也是苜蓿育种最基础的遗传资源,对现代苜蓿育种产生了重要影响。仅从1987年至1991年美国颁布的15个苜蓿品种,如Alfagraze、WL45、WL323、Ok49、5472、5373、5311、5333和5715等新的苜蓿品种都有上述老苜蓿类型和品种的遗传基础。 中国从西域引进栽培苜蓿的历史悠久,在不同地区的生态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栽培和选择,形成许多适应各地栽培的地方品种。据曹致中等(1995)研究认为:中国的地方品种大致可分为7个类型:南疆绿洲生态型、黄土高原生态型、汾渭河谷生态型、华北平原生态型、蒙古高原生态型、苏北平原生态型和松嫩平原生态型。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上述苜蓿类型及其地方品种基础上采用常规育种方法,到2002年中国育成苜蓿栽培品种31个,其中,育成品种11个,地方品种18个,野生栽培品种1个,引进品种1个,为苜蓿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优良品种。
12. 阜康农业历史发展 ?
阜康的农业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在这个地区的早期历史中,主要种植小麦,粟和高粱等农作物,并以渔猎为主要生活方式。
在唐代,种植棉花和桑蚕成为了当地的主要产业。到了元代和明代,阜康的土地开始产生大量棉花和麻类作物,阜康作为北疆最大的棉米集散地之一,开始发展成为北疆地区重要的商贸中心和棉布加工基地。
20世纪初,阜康地区的农业生产逐渐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196年至198年间,阜康地区相继成立了一些农场和农村合作社,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此后,随着农业技术和设施的不断提高和改善,阜康的农业生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目前,阜康的主要农产品包括棉花、小麦、玉米、烟草、水稻、花生、苜蓿、葡萄等,阜康市还被国务院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示范区命名为“中国葡萄之都”。农业对于阜康市经济的贡献依旧较大,阜康市政府也一直致力于推进农业的现代化,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农业资源、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将农村经济作为阜康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13. 苜蓿粉是什么做的?
苜蓿粉一般为原料紫花苜蓿所制成,它的功效如下:1.补充营养。苜蓿粉含有丰富植物蛋白和粗纤维,这些物质被人体吸收之后能够促进人体代谢,提高身体各器官功能;2.润肺止咳。苜蓿素和苜蓿酚等营养成分是天然的药用物质,可以消除人体内的炎症,滋阴润燥,保持肺部功能稳定;3.预防贫血。这款产品中大量的微量元素铁和丰富的维生素对提高人体造血功能有非常大的好处,可以增强人类血液中血红细胞的活性
14. 阜康农业历史发展 ?
阜康的农业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在这个地区的早期历史中,主要种植小麦,粟和高粱等农作物,并以渔猎为主要生活方式。
在唐代,种植棉花和桑蚕成为了当地的主要产业。到了元代和明代,阜康的土地开始产生大量棉花和麻类作物,阜康作为北疆最大的棉米集散地之一,开始发展成为北疆地区重要的商贸中心和棉布加工基地。
20世纪初,阜康地区的农业生产逐渐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196年至198年间,阜康地区相继成立了一些农场和农村合作社,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此后,随着农业技术和设施的不断提高和改善,阜康的农业生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目前,阜康的主要农产品包括棉花、小麦、玉米、烟草、水稻、花生、苜蓿、葡萄等,阜康市还被国务院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示范区命名为“中国葡萄之都”。农业对于阜康市经济的贡献依旧较大,阜康市政府也一直致力于推进农业的现代化,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农业资源、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将农村经济作为阜康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15. 阜康农业历史发展 ?
阜康的农业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在这个地区的早期历史中,主要种植小麦,粟和高粱等农作物,并以渔猎为主要生活方式。
在唐代,种植棉花和桑蚕成为了当地的主要产业。到了元代和明代,阜康的土地开始产生大量棉花和麻类作物,阜康作为北疆最大的棉米集散地之一,开始发展成为北疆地区重要的商贸中心和棉布加工基地。
20世纪初,阜康地区的农业生产逐渐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196年至198年间,阜康地区相继成立了一些农场和农村合作社,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此后,随着农业技术和设施的不断提高和改善,阜康的农业生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目前,阜康的主要农产品包括棉花、小麦、玉米、烟草、水稻、花生、苜蓿、葡萄等,阜康市还被国务院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示范区命名为“中国葡萄之都”。农业对于阜康市经济的贡献依旧较大,阜康市政府也一直致力于推进农业的现代化,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农业资源、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将农村经济作为阜康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16. 阜康农业历史发展 ?
阜康的农业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在这个地区的早期历史中,主要种植小麦,粟和高粱等农作物,并以渔猎为主要生活方式。
在唐代,种植棉花和桑蚕成为了当地的主要产业。到了元代和明代,阜康的土地开始产生大量棉花和麻类作物,阜康作为北疆最大的棉米集散地之一,开始发展成为北疆地区重要的商贸中心和棉布加工基地。
20世纪初,阜康地区的农业生产逐渐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196年至198年间,阜康地区相继成立了一些农场和农村合作社,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此后,随着农业技术和设施的不断提高和改善,阜康的农业生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目前,阜康的主要农产品包括棉花、小麦、玉米、烟草、水稻、花生、苜蓿、葡萄等,阜康市还被国务院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示范区命名为“中国葡萄之都”。农业对于阜康市经济的贡献依旧较大,阜康市政府也一直致力于推进农业的现代化,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农业资源、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将农村经济作为阜康市发展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