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示范区(宁夏十大特色产业?)
1. 宁夏十大特色产业?
1、枸杞
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依法维护市场信誉并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不愧对于中国枸杞之乡品牌的称号。
2、葡萄酒
增强产区优势,提升品牌价值,打造领军企业,并把贺兰山东麓打造成葡萄酒之都。
3、奶产业
强化良种繁育、品牌经营、利益联结以及精深加工的能力,壮大主体,在保障奶品质的同时提升效益,打造高端奶之乡。
4、肉牛和滩羊
延长产业链,从而提升产品附加值,根据环境载畜力合理安排牛羊的分布数量以及繁殖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打造高端肉牛生产基地以及中国滩羊之乡。
5、电子信息科技
释放本地区的优势,打牢基础,增加电子设备的产出量,将宁夏打造成在西部具有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的聚集地。
6、新型材料
大力发展具有高纯度、高强度、高精度、高性能特点的新材料,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同时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7、绿色食品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同时建立标准体系,扩大经营规模,加强市场监管,打造在全国都具有一定地位的绿色食品加工优势区。
8、清洁能源
重点开发光伏、风电、水电、氢能等领域,加快开发速度,高效利用能源,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
9、文化旅游
挖掘品牌的价值,扩大开放合作的力度,同时改善服务条件,把宁夏打造成西部国际旅游的目的地。
10、农业
是宁夏的主打业。
2. 长春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属于哪个区?
长春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位置:长春市东北部哈长经济带。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总面积512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210平方公里,拓展区包括隶属于长春新区的长德经济开发区、空港经济开发区。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引领区、中韩全方位宽领域合作的先行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新引擎。选址在长春市区东北部,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进行建设,构建“一核、两翼、多园”的空间格局。
其中“一核”指:以干雾海河生态走廊、雾开河生态走廊之间区域为主,集聚研发设计、影视文化、动漫游戏、医疗美容等产业,打造示范区高端服务业发展核心区;“两翼”为依托长春国际陆港打造“西部陆港”高端制造业集聚区,依托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打造“东部空港”临空产业集聚区;“多园”指建设多个集聚集约发展的专业产业园区,包括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医药医疗、健康食品、影视动漫、航空物流、临空制造等园区,配套建设国际商务功能区。依托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
3. 中国适合光伏发电的地区?
中国适合发展光伏的地区在西北地区,青海、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和北部的内蒙、山西。
1.西北地区海拔越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较高,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2.西北地区雨量少,光照资源丰富,光照资源丰富,太阳辐射量年均为4000-6500兆焦/平方米,年日照时数为2000-3100小时,日照百分率45%-75%,是中国日照资源较丰富地区。
3.大型太阳能发电站
宁夏(盐池)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电站(2000MW)
这是截止目前全球最大的单体光伏电站项目,总规划装机量2000MW,占地约6万亩。按照宁夏的光照条件,这一2000MW项目建成后,年平均上网电量289419万度。
腾格里沙漠太阳能发公园(1547MW)
内蒙古乌海光伏领跑技术基地(1300MW)
山西芮城光伏领跑技术基地(1020MW)
武威金太阳园985MW光伏电站
龙羊峡大坝太阳能公园(850MW)
山西大同国家先进技术光伏基地3000MW
山西阳泉国家先进技术光伏基地2000MW
4. 宁夏十大特色产业?
1、枸杞
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依法维护市场信誉并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不愧对于中国枸杞之乡品牌的称号。
2、葡萄酒
增强产区优势,提升品牌价值,打造领军企业,并把贺兰山东麓打造成葡萄酒之都。
3、奶产业
强化良种繁育、品牌经营、利益联结以及精深加工的能力,壮大主体,在保障奶品质的同时提升效益,打造高端奶之乡。
4、肉牛和滩羊
延长产业链,从而提升产品附加值,根据环境载畜力合理安排牛羊的分布数量以及繁殖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打造高端肉牛生产基地以及中国滩羊之乡。
5、电子信息科技
释放本地区的优势,打牢基础,增加电子设备的产出量,将宁夏打造成在西部具有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的聚集地。
6、新型材料
大力发展具有高纯度、高强度、高精度、高性能特点的新材料,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同时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7、绿色食品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同时建立标准体系,扩大经营规模,加强市场监管,打造在全国都具有一定地位的绿色食品加工优势区。
8、清洁能源
重点开发光伏、风电、水电、氢能等领域,加快开发速度,高效利用能源,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
9、文化旅游
挖掘品牌的价值,扩大开放合作的力度,同时改善服务条件,把宁夏打造成西部国际旅游的目的地。
10、农业
是宁夏的主打业。
5. 长春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属于哪个区?
长春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位置:长春市东北部哈长经济带。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总面积512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210平方公里,拓展区包括隶属于长春新区的长德经济开发区、空港经济开发区。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引领区、中韩全方位宽领域合作的先行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新引擎。选址在长春市区东北部,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进行建设,构建“一核、两翼、多园”的空间格局。
其中“一核”指:以干雾海河生态走廊、雾开河生态走廊之间区域为主,集聚研发设计、影视文化、动漫游戏、医疗美容等产业,打造示范区高端服务业发展核心区;“两翼”为依托长春国际陆港打造“西部陆港”高端制造业集聚区,依托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打造“东部空港”临空产业集聚区;“多园”指建设多个集聚集约发展的专业产业园区,包括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医药医疗、健康食品、影视动漫、航空物流、临空制造等园区,配套建设国际商务功能区。依托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
6. 长春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属于哪个区?
长春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位置:长春市东北部哈长经济带。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总面积512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210平方公里,拓展区包括隶属于长春新区的长德经济开发区、空港经济开发区。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引领区、中韩全方位宽领域合作的先行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新引擎。选址在长春市区东北部,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进行建设,构建“一核、两翼、多园”的空间格局。
其中“一核”指:以干雾海河生态走廊、雾开河生态走廊之间区域为主,集聚研发设计、影视文化、动漫游戏、医疗美容等产业,打造示范区高端服务业发展核心区;“两翼”为依托长春国际陆港打造“西部陆港”高端制造业集聚区,依托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打造“东部空港”临空产业集聚区;“多园”指建设多个集聚集约发展的专业产业园区,包括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医药医疗、健康食品、影视动漫、航空物流、临空制造等园区,配套建设国际商务功能区。依托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
7. 中国适合光伏发电的地区?
中国适合发展光伏的地区在西北地区,青海、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和北部的内蒙、山西。
1.西北地区海拔越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较高,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2.西北地区雨量少,光照资源丰富,光照资源丰富,太阳辐射量年均为4000-6500兆焦/平方米,年日照时数为2000-3100小时,日照百分率45%-75%,是中国日照资源较丰富地区。
3.大型太阳能发电站
宁夏(盐池)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电站(2000MW)
这是截止目前全球最大的单体光伏电站项目,总规划装机量2000MW,占地约6万亩。按照宁夏的光照条件,这一2000MW项目建成后,年平均上网电量289419万度。
腾格里沙漠太阳能发公园(1547MW)
内蒙古乌海光伏领跑技术基地(1300MW)
山西芮城光伏领跑技术基地(1020MW)
武威金太阳园985MW光伏电站
龙羊峡大坝太阳能公园(850MW)
山西大同国家先进技术光伏基地3000MW
山西阳泉国家先进技术光伏基地2000MW
8. 中国适合光伏发电的地区?
中国适合发展光伏的地区在西北地区,青海、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和北部的内蒙、山西。
1.西北地区海拔越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较高,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2.西北地区雨量少,光照资源丰富,光照资源丰富,太阳辐射量年均为4000-6500兆焦/平方米,年日照时数为2000-3100小时,日照百分率45%-75%,是中国日照资源较丰富地区。
3.大型太阳能发电站
宁夏(盐池)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电站(2000MW)
这是截止目前全球最大的单体光伏电站项目,总规划装机量2000MW,占地约6万亩。按照宁夏的光照条件,这一2000MW项目建成后,年平均上网电量289419万度。
腾格里沙漠太阳能发公园(1547MW)
内蒙古乌海光伏领跑技术基地(1300MW)
山西芮城光伏领跑技术基地(1020MW)
武威金太阳园985MW光伏电站
龙羊峡大坝太阳能公园(850MW)
山西大同国家先进技术光伏基地3000MW
山西阳泉国家先进技术光伏基地2000MW
9. 宁夏十大特色产业?
1、枸杞
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依法维护市场信誉并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不愧对于中国枸杞之乡品牌的称号。
2、葡萄酒
增强产区优势,提升品牌价值,打造领军企业,并把贺兰山东麓打造成葡萄酒之都。
3、奶产业
强化良种繁育、品牌经营、利益联结以及精深加工的能力,壮大主体,在保障奶品质的同时提升效益,打造高端奶之乡。
4、肉牛和滩羊
延长产业链,从而提升产品附加值,根据环境载畜力合理安排牛羊的分布数量以及繁殖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打造高端肉牛生产基地以及中国滩羊之乡。
5、电子信息科技
释放本地区的优势,打牢基础,增加电子设备的产出量,将宁夏打造成在西部具有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的聚集地。
6、新型材料
大力发展具有高纯度、高强度、高精度、高性能特点的新材料,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同时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7、绿色食品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同时建立标准体系,扩大经营规模,加强市场监管,打造在全国都具有一定地位的绿色食品加工优势区。
8、清洁能源
重点开发光伏、风电、水电、氢能等领域,加快开发速度,高效利用能源,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
9、文化旅游
挖掘品牌的价值,扩大开放合作的力度,同时改善服务条件,把宁夏打造成西部国际旅游的目的地。
10、农业
是宁夏的主打业。
10. 长春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属于哪个区?
长春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位置:长春市东北部哈长经济带。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总面积512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210平方公里,拓展区包括隶属于长春新区的长德经济开发区、空港经济开发区。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引领区、中韩全方位宽领域合作的先行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新引擎。选址在长春市区东北部,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进行建设,构建“一核、两翼、多园”的空间格局。
其中“一核”指:以干雾海河生态走廊、雾开河生态走廊之间区域为主,集聚研发设计、影视文化、动漫游戏、医疗美容等产业,打造示范区高端服务业发展核心区;“两翼”为依托长春国际陆港打造“西部陆港”高端制造业集聚区,依托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打造“东部空港”临空产业集聚区;“多园”指建设多个集聚集约发展的专业产业园区,包括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医药医疗、健康食品、影视动漫、航空物流、临空制造等园区,配套建设国际商务功能区。依托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
11. 2022年吉林省新能源发展趋势?
近日,中共吉林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体会议新闻发布会召开,发布会介绍了吉林省2025年以及2030年的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的发展目标。
具体目标是到2025年,要达到新能源装机3000万千瓦(30GW),无论装机规模,还是发电量都要超过水上三峡。 到2030年时,装机规模目标是三个三峡,达到6000多万千瓦,这样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能够更好实现。
到2020年,吉林省累计新能源装机920万千瓦,其中风电582万千瓦,光伏338万千瓦。如果到2025年要达到30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则意味着, 十四五期间,吉林省将新上2080万千瓦(20.8GW)新能源项目,平均每年大约新增400万千瓦(4GW)。
目前,吉林省在建新能源项目将近600万千瓦。今年在建风电装机是以前十几年、二十年的总和,意味着吉林省在新能源产业发展正处于加速期。
发布会强调,吉林省将坚定不移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打造国家级新能源基地和绿色能源示范区。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坚持用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工业、农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走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之路,坚决遏制“两高一资”项目盲目发展,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要坚决拿下来。抓住绿色低碳技术这个支撑,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我省碳排放第三方核查复核、碳排放配额清缴履约等工作,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省能源局局长王相民表示,打造“陆上风光三峡”是建设清洁能源大省的战略性举措,对于加快我省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能源结构,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促进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意义非常重大。
吉林省有丰富的风光资源和充裕的土地资源,西部风光资源加在一起可装机容量达到1.15亿千瓦,而目前我们仅仅开发8%左右,920万千瓦左右,吉林省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所以吉林省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建设吉林自己的三峡工程。
下一步,将通过“内引外通”做大新能源电力消纳空间。
内引是对内招商引资。通过白城、松原两个绿电园区增加省内用电量,从而增强新能源省内的消纳能力。
外通是打通特高压对外通道。把清洁电力送到华北、华东,使我们的电力为他们服务,这样新能源比例会更加大。
当前,吉林省能源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全力推进吉林“陆上风光三峡”、“吉电南送”特高压通道等重大能源项目建设,全力推进落实“11125”新能源发展重点任务,即“一个基地、一条通道、一条产业链,两个园区,五大工程”。
一个基地——国家级新能源生产基地(吉林“陆上风光三峡”)。
利用我省西部地区丰富的风光资源和充裕的土地优势, 全力推进“国家级新能源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打造3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即省内消纳基地、新能源外送基地、新能源转化(制氢)基地,形成吉林“陆上风光三峡”,建设成为国家级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一条通道——吉电南送特高压通道。
积极推进以吉林省西部为起点的“吉电南送”特高压外送通道,将吉林省清洁电力送往华北、华东(京津冀鲁豫江浙沪)等电力负荷中心,深度参与全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一条产业链——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
重点发展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氢能制备、储能技术、动力电池等装备制造业,延伸发展其他配套装备制造业,打造装备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建成相对完整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
两个园区——白城、松原两个“绿电”园区。
依托西部地区新能源资源优势,采取新能源直供园区用电,打造“新能源+储能+局域电网”的源网荷储模式,降低用电成本,推进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园区建设“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实现园区内企业用能绿色、管理智能、电价优惠的目标,破解我省用电总量小、电价高等难题,吸引用电大户落户园区,扩大我省用电总量,促进新能源消纳。
五大工程——
一是有序推动生物质能源利用工程。开展生物质发电、供暖、制气等多元化利用,提升综合能源利用效率。
二是加快实施抽水蓄能建设工程。形成千万千瓦级装机规模,提升东北地区应急调峰能力。
三是积极开展氢能开发利用工程。建设“两基地,一走廊”,即长春氢能产业创新研发、装备制造、商业应用基地,白城国家级“绿氢”规模化供应基地,“长春—白城”氢能走廊。
四是开展电能替代工程。通过推广电能清洁供暖,加快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等措施,扩大用电总量,提高电气化水平。
五是实施新能源乡村振兴工程。的行政村开展分布式光伏开发,稳定村集体收入,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12. 郫都区智慧科技城有什么规划?
智慧科技城将重点打造研发设计、信息服务、创业孵化三大产业。其未来目标,是成为职住平衡、产城融合的“郫都智慧产业示范区”。
郫都区提出的七大转化路径之一,“科创引领,升级价值赋能”,要将智慧科技城片区打造成吸引高智人才的创智型公园化国际产业社区,以5G、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科技推动片区建设。
具体到板块内部布局,会在东西主轴形成一个T型产业核心,以智慧科技办公、数字文创公园、都市时尚消费为三大核心功能区。
13. 南阳示范区属于哪个区?
南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由河南省人民政府2010年12月正式批准成立南阳新区。2011年11月成立党工委、管委会,2012年3月完成了空间托管移交并正式运行。2014年1月更名为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南阳新区规划面积192平方公里,以南阳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为依托,西北以白河为界,东至许平南高速,北至南水北调总干渠,南至溧河乡南边界。目前实际托管面积168平方公里,辖新店乡、白河街道、枣林街道、姜营街道4个乡(街)、58个村社区,常住人口22.5万。示范区的发展定位是南阳新兴区域经济中心核心区、科教人才创新新高地、数字南阳先行区、生态养生宜居地。
14. 郫都区智慧科技城有什么规划?
智慧科技城将重点打造研发设计、信息服务、创业孵化三大产业。其未来目标,是成为职住平衡、产城融合的“郫都智慧产业示范区”。
郫都区提出的七大转化路径之一,“科创引领,升级价值赋能”,要将智慧科技城片区打造成吸引高智人才的创智型公园化国际产业社区,以5G、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科技推动片区建设。
具体到板块内部布局,会在东西主轴形成一个T型产业核心,以智慧科技办公、数字文创公园、都市时尚消费为三大核心功能区。
15. 南阳示范区属于哪个区?
南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由河南省人民政府2010年12月正式批准成立南阳新区。2011年11月成立党工委、管委会,2012年3月完成了空间托管移交并正式运行。2014年1月更名为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南阳新区规划面积192平方公里,以南阳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为依托,西北以白河为界,东至许平南高速,北至南水北调总干渠,南至溧河乡南边界。目前实际托管面积168平方公里,辖新店乡、白河街道、枣林街道、姜营街道4个乡(街)、58个村社区,常住人口22.5万。示范区的发展定位是南阳新兴区域经济中心核心区、科教人才创新新高地、数字南阳先行区、生态养生宜居地。
16. 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是国企吗?
是国企。202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支持设立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这是全国首个以“创新”为主题的国际合作示范区。中日示范区位于京台高速两侧,大兴区西红门镇、瀛海镇、青云店镇、黄村镇四镇交界处,定位为“一区”“五园”,其中“一区”为产业核心区,“五园”为中小企业总部园、临空高端产业园、生物科学及大健康园、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园、新能源汽车园。
17. 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是国企吗?
是国企。202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支持设立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这是全国首个以“创新”为主题的国际合作示范区。中日示范区位于京台高速两侧,大兴区西红门镇、瀛海镇、青云店镇、黄村镇四镇交界处,定位为“一区”“五园”,其中“一区”为产业核心区,“五园”为中小企业总部园、临空高端产业园、生物科学及大健康园、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园、新能源汽车园。
18. 郫都区智慧科技城有什么规划?
智慧科技城将重点打造研发设计、信息服务、创业孵化三大产业。其未来目标,是成为职住平衡、产城融合的“郫都智慧产业示范区”。
郫都区提出的七大转化路径之一,“科创引领,升级价值赋能”,要将智慧科技城片区打造成吸引高智人才的创智型公园化国际产业社区,以5G、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科技推动片区建设。
具体到板块内部布局,会在东西主轴形成一个T型产业核心,以智慧科技办公、数字文创公园、都市时尚消费为三大核心功能区。
19. 2022年吉林省新能源发展趋势?
近日,中共吉林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体会议新闻发布会召开,发布会介绍了吉林省2025年以及2030年的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的发展目标。
具体目标是到2025年,要达到新能源装机3000万千瓦(30GW),无论装机规模,还是发电量都要超过水上三峡。 到2030年时,装机规模目标是三个三峡,达到6000多万千瓦,这样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能够更好实现。
到2020年,吉林省累计新能源装机920万千瓦,其中风电582万千瓦,光伏338万千瓦。如果到2025年要达到30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则意味着, 十四五期间,吉林省将新上2080万千瓦(20.8GW)新能源项目,平均每年大约新增400万千瓦(4GW)。
目前,吉林省在建新能源项目将近600万千瓦。今年在建风电装机是以前十几年、二十年的总和,意味着吉林省在新能源产业发展正处于加速期。
发布会强调,吉林省将坚定不移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打造国家级新能源基地和绿色能源示范区。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坚持用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工业、农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走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之路,坚决遏制“两高一资”项目盲目发展,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要坚决拿下来。抓住绿色低碳技术这个支撑,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我省碳排放第三方核查复核、碳排放配额清缴履约等工作,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省能源局局长王相民表示,打造“陆上风光三峡”是建设清洁能源大省的战略性举措,对于加快我省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能源结构,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促进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意义非常重大。
吉林省有丰富的风光资源和充裕的土地资源,西部风光资源加在一起可装机容量达到1.15亿千瓦,而目前我们仅仅开发8%左右,920万千瓦左右,吉林省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所以吉林省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建设吉林自己的三峡工程。
下一步,将通过“内引外通”做大新能源电力消纳空间。
内引是对内招商引资。通过白城、松原两个绿电园区增加省内用电量,从而增强新能源省内的消纳能力。
外通是打通特高压对外通道。把清洁电力送到华北、华东,使我们的电力为他们服务,这样新能源比例会更加大。
当前,吉林省能源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全力推进吉林“陆上风光三峡”、“吉电南送”特高压通道等重大能源项目建设,全力推进落实“11125”新能源发展重点任务,即“一个基地、一条通道、一条产业链,两个园区,五大工程”。
一个基地——国家级新能源生产基地(吉林“陆上风光三峡”)。
利用我省西部地区丰富的风光资源和充裕的土地优势, 全力推进“国家级新能源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打造3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即省内消纳基地、新能源外送基地、新能源转化(制氢)基地,形成吉林“陆上风光三峡”,建设成为国家级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一条通道——吉电南送特高压通道。
积极推进以吉林省西部为起点的“吉电南送”特高压外送通道,将吉林省清洁电力送往华北、华东(京津冀鲁豫江浙沪)等电力负荷中心,深度参与全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一条产业链——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
重点发展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氢能制备、储能技术、动力电池等装备制造业,延伸发展其他配套装备制造业,打造装备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建成相对完整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
两个园区——白城、松原两个“绿电”园区。
依托西部地区新能源资源优势,采取新能源直供园区用电,打造“新能源+储能+局域电网”的源网荷储模式,降低用电成本,推进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园区建设“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实现园区内企业用能绿色、管理智能、电价优惠的目标,破解我省用电总量小、电价高等难题,吸引用电大户落户园区,扩大我省用电总量,促进新能源消纳。
五大工程——
一是有序推动生物质能源利用工程。开展生物质发电、供暖、制气等多元化利用,提升综合能源利用效率。
二是加快实施抽水蓄能建设工程。形成千万千瓦级装机规模,提升东北地区应急调峰能力。
三是积极开展氢能开发利用工程。建设“两基地,一走廊”,即长春氢能产业创新研发、装备制造、商业应用基地,白城国家级“绿氢”规模化供应基地,“长春—白城”氢能走廊。
四是开展电能替代工程。通过推广电能清洁供暖,加快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等措施,扩大用电总量,提高电气化水平。
五是实施新能源乡村振兴工程。的行政村开展分布式光伏开发,稳定村集体收入,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20. 南通长风新能源公司怎么样?
南通长风新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三夹沙港池内侧,注册资本为20000万人民币,成立于2019-09-17,目前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是海洋工程专用设备、石油钻采专用设备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安装;金属压力容器、海洋风电塔架、钢管桩、导管架设计、制造、销售;钢结构件设计、制作;普通货物道路运输;水上货物运输;通用设备、建筑工程用机械、自有房屋租赁;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一般项目:金属材料销售;金属链条及其他金属制品销售;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金属结构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作为通州湾示范区重点企业,长风新能源一季度产值达3亿元,同比增幅超100%,疫情期间1500名员工坚持在岗生产。公司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缴纳五险一金。
21. 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是国企吗?
是国企。202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支持设立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这是全国首个以“创新”为主题的国际合作示范区。中日示范区位于京台高速两侧,大兴区西红门镇、瀛海镇、青云店镇、黄村镇四镇交界处,定位为“一区”“五园”,其中“一区”为产业核心区,“五园”为中小企业总部园、临空高端产业园、生物科学及大健康园、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园、新能源汽车园。
22. 2022年吉林省新能源发展趋势?
近日,中共吉林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体会议新闻发布会召开,发布会介绍了吉林省2025年以及2030年的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的发展目标。
具体目标是到2025年,要达到新能源装机3000万千瓦(30GW),无论装机规模,还是发电量都要超过水上三峡。 到2030年时,装机规模目标是三个三峡,达到6000多万千瓦,这样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能够更好实现。
到2020年,吉林省累计新能源装机920万千瓦,其中风电582万千瓦,光伏338万千瓦。如果到2025年要达到30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则意味着, 十四五期间,吉林省将新上2080万千瓦(20.8GW)新能源项目,平均每年大约新增400万千瓦(4GW)。
目前,吉林省在建新能源项目将近600万千瓦。今年在建风电装机是以前十几年、二十年的总和,意味着吉林省在新能源产业发展正处于加速期。
发布会强调,吉林省将坚定不移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打造国家级新能源基地和绿色能源示范区。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坚持用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工业、农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走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之路,坚决遏制“两高一资”项目盲目发展,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要坚决拿下来。抓住绿色低碳技术这个支撑,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我省碳排放第三方核查复核、碳排放配额清缴履约等工作,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省能源局局长王相民表示,打造“陆上风光三峡”是建设清洁能源大省的战略性举措,对于加快我省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能源结构,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促进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意义非常重大。
吉林省有丰富的风光资源和充裕的土地资源,西部风光资源加在一起可装机容量达到1.15亿千瓦,而目前我们仅仅开发8%左右,920万千瓦左右,吉林省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所以吉林省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建设吉林自己的三峡工程。
下一步,将通过“内引外通”做大新能源电力消纳空间。
内引是对内招商引资。通过白城、松原两个绿电园区增加省内用电量,从而增强新能源省内的消纳能力。
外通是打通特高压对外通道。把清洁电力送到华北、华东,使我们的电力为他们服务,这样新能源比例会更加大。
当前,吉林省能源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全力推进吉林“陆上风光三峡”、“吉电南送”特高压通道等重大能源项目建设,全力推进落实“11125”新能源发展重点任务,即“一个基地、一条通道、一条产业链,两个园区,五大工程”。
一个基地——国家级新能源生产基地(吉林“陆上风光三峡”)。
利用我省西部地区丰富的风光资源和充裕的土地优势, 全力推进“国家级新能源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打造3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即省内消纳基地、新能源外送基地、新能源转化(制氢)基地,形成吉林“陆上风光三峡”,建设成为国家级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一条通道——吉电南送特高压通道。
积极推进以吉林省西部为起点的“吉电南送”特高压外送通道,将吉林省清洁电力送往华北、华东(京津冀鲁豫江浙沪)等电力负荷中心,深度参与全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一条产业链——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
重点发展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氢能制备、储能技术、动力电池等装备制造业,延伸发展其他配套装备制造业,打造装备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建成相对完整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
两个园区——白城、松原两个“绿电”园区。
依托西部地区新能源资源优势,采取新能源直供园区用电,打造“新能源+储能+局域电网”的源网荷储模式,降低用电成本,推进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园区建设“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实现园区内企业用能绿色、管理智能、电价优惠的目标,破解我省用电总量小、电价高等难题,吸引用电大户落户园区,扩大我省用电总量,促进新能源消纳。
五大工程——
一是有序推动生物质能源利用工程。开展生物质发电、供暖、制气等多元化利用,提升综合能源利用效率。
二是加快实施抽水蓄能建设工程。形成千万千瓦级装机规模,提升东北地区应急调峰能力。
三是积极开展氢能开发利用工程。建设“两基地,一走廊”,即长春氢能产业创新研发、装备制造、商业应用基地,白城国家级“绿氢”规模化供应基地,“长春—白城”氢能走廊。
四是开展电能替代工程。通过推广电能清洁供暖,加快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等措施,扩大用电总量,提高电气化水平。
五是实施新能源乡村振兴工程。的行政村开展分布式光伏开发,稳定村集体收入,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23. 南阳示范区属于哪个区?
南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由河南省人民政府2010年12月正式批准成立南阳新区。2011年11月成立党工委、管委会,2012年3月完成了空间托管移交并正式运行。2014年1月更名为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南阳新区规划面积192平方公里,以南阳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为依托,西北以白河为界,东至许平南高速,北至南水北调总干渠,南至溧河乡南边界。目前实际托管面积168平方公里,辖新店乡、白河街道、枣林街道、姜营街道4个乡(街)、58个村社区,常住人口22.5万。示范区的发展定位是南阳新兴区域经济中心核心区、科教人才创新新高地、数字南阳先行区、生态养生宜居地。
24. 2022年吉林省新能源发展趋势?
近日,中共吉林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体会议新闻发布会召开,发布会介绍了吉林省2025年以及2030年的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的发展目标。
具体目标是到2025年,要达到新能源装机3000万千瓦(30GW),无论装机规模,还是发电量都要超过水上三峡。 到2030年时,装机规模目标是三个三峡,达到6000多万千瓦,这样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能够更好实现。
到2020年,吉林省累计新能源装机920万千瓦,其中风电582万千瓦,光伏338万千瓦。如果到2025年要达到30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则意味着, 十四五期间,吉林省将新上2080万千瓦(20.8GW)新能源项目,平均每年大约新增400万千瓦(4GW)。
目前,吉林省在建新能源项目将近600万千瓦。今年在建风电装机是以前十几年、二十年的总和,意味着吉林省在新能源产业发展正处于加速期。
发布会强调,吉林省将坚定不移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打造国家级新能源基地和绿色能源示范区。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坚持用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工业、农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走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之路,坚决遏制“两高一资”项目盲目发展,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要坚决拿下来。抓住绿色低碳技术这个支撑,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我省碳排放第三方核查复核、碳排放配额清缴履约等工作,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省能源局局长王相民表示,打造“陆上风光三峡”是建设清洁能源大省的战略性举措,对于加快我省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能源结构,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促进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意义非常重大。
吉林省有丰富的风光资源和充裕的土地资源,西部风光资源加在一起可装机容量达到1.15亿千瓦,而目前我们仅仅开发8%左右,920万千瓦左右,吉林省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所以吉林省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建设吉林自己的三峡工程。
下一步,将通过“内引外通”做大新能源电力消纳空间。
内引是对内招商引资。通过白城、松原两个绿电园区增加省内用电量,从而增强新能源省内的消纳能力。
外通是打通特高压对外通道。把清洁电力送到华北、华东,使我们的电力为他们服务,这样新能源比例会更加大。
当前,吉林省能源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全力推进吉林“陆上风光三峡”、“吉电南送”特高压通道等重大能源项目建设,全力推进落实“11125”新能源发展重点任务,即“一个基地、一条通道、一条产业链,两个园区,五大工程”。
一个基地——国家级新能源生产基地(吉林“陆上风光三峡”)。
利用我省西部地区丰富的风光资源和充裕的土地优势, 全力推进“国家级新能源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打造3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即省内消纳基地、新能源外送基地、新能源转化(制氢)基地,形成吉林“陆上风光三峡”,建设成为国家级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一条通道——吉电南送特高压通道。
积极推进以吉林省西部为起点的“吉电南送”特高压外送通道,将吉林省清洁电力送往华北、华东(京津冀鲁豫江浙沪)等电力负荷中心,深度参与全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一条产业链——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
重点发展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氢能制备、储能技术、动力电池等装备制造业,延伸发展其他配套装备制造业,打造装备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建成相对完整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
两个园区——白城、松原两个“绿电”园区。
依托西部地区新能源资源优势,采取新能源直供园区用电,打造“新能源+储能+局域电网”的源网荷储模式,降低用电成本,推进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园区建设“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实现园区内企业用能绿色、管理智能、电价优惠的目标,破解我省用电总量小、电价高等难题,吸引用电大户落户园区,扩大我省用电总量,促进新能源消纳。
五大工程——
一是有序推动生物质能源利用工程。开展生物质发电、供暖、制气等多元化利用,提升综合能源利用效率。
二是加快实施抽水蓄能建设工程。形成千万千瓦级装机规模,提升东北地区应急调峰能力。
三是积极开展氢能开发利用工程。建设“两基地,一走廊”,即长春氢能产业创新研发、装备制造、商业应用基地,白城国家级“绿氢”规模化供应基地,“长春—白城”氢能走廊。
四是开展电能替代工程。通过推广电能清洁供暖,加快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等措施,扩大用电总量,提高电气化水平。
五是实施新能源乡村振兴工程。的行政村开展分布式光伏开发,稳定村集体收入,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25. 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是国企吗?
是国企。202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支持设立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这是全国首个以“创新”为主题的国际合作示范区。中日示范区位于京台高速两侧,大兴区西红门镇、瀛海镇、青云店镇、黄村镇四镇交界处,定位为“一区”“五园”,其中“一区”为产业核心区,“五园”为中小企业总部园、临空高端产业园、生物科学及大健康园、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园、新能源汽车园。
26. 南阳示范区属于哪个区?
南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由河南省人民政府2010年12月正式批准成立南阳新区。2011年11月成立党工委、管委会,2012年3月完成了空间托管移交并正式运行。2014年1月更名为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南阳新区规划面积192平方公里,以南阳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为依托,西北以白河为界,东至许平南高速,北至南水北调总干渠,南至溧河乡南边界。目前实际托管面积168平方公里,辖新店乡、白河街道、枣林街道、姜营街道4个乡(街)、58个村社区,常住人口22.5万。示范区的发展定位是南阳新兴区域经济中心核心区、科教人才创新新高地、数字南阳先行区、生态养生宜居地。
27. 南通长风新能源公司怎么样?
南通长风新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三夹沙港池内侧,注册资本为20000万人民币,成立于2019-09-17,目前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是海洋工程专用设备、石油钻采专用设备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安装;金属压力容器、海洋风电塔架、钢管桩、导管架设计、制造、销售;钢结构件设计、制作;普通货物道路运输;水上货物运输;通用设备、建筑工程用机械、自有房屋租赁;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一般项目:金属材料销售;金属链条及其他金属制品销售;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金属结构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作为通州湾示范区重点企业,长风新能源一季度产值达3亿元,同比增幅超100%,疫情期间1500名员工坚持在岗生产。公司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缴纳五险一金。
28. 南通长风新能源公司怎么样?
南通长风新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三夹沙港池内侧,注册资本为20000万人民币,成立于2019-09-17,目前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是海洋工程专用设备、石油钻采专用设备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安装;金属压力容器、海洋风电塔架、钢管桩、导管架设计、制造、销售;钢结构件设计、制作;普通货物道路运输;水上货物运输;通用设备、建筑工程用机械、自有房屋租赁;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一般项目:金属材料销售;金属链条及其他金属制品销售;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金属结构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作为通州湾示范区重点企业,长风新能源一季度产值达3亿元,同比增幅超100%,疫情期间1500名员工坚持在岗生产。公司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缴纳五险一金。
29. 郫都区智慧科技城有什么规划?
智慧科技城将重点打造研发设计、信息服务、创业孵化三大产业。其未来目标,是成为职住平衡、产城融合的“郫都智慧产业示范区”。
郫都区提出的七大转化路径之一,“科创引领,升级价值赋能”,要将智慧科技城片区打造成吸引高智人才的创智型公园化国际产业社区,以5G、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科技推动片区建设。
具体到板块内部布局,会在东西主轴形成一个T型产业核心,以智慧科技办公、数字文创公园、都市时尚消费为三大核心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