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橡胶集团的运转情况如何?
玲珑橡胶集团的运转情况如何?
建厂初期
1975年1986年
1975年,山东玲珑橡胶有限公司的前身“招远轮胎制修厂”正式成立。 筹建之初以县车辆修配厂维修门市部为基础,厂房为招远县锁厂旧址,300平方米土房。 作为一个县办集体企业,当时主要以翻新、修补旧轮胎为主,全厂职工不足100人,总资产不足50万元。1986年底职工人数108人,厂区占地面积11891.46平方米,建筑面积4521平方米,实现产值310、6万元,12年时间里,企业生产方式一成不变,设备陈旧,工厂管理混乱,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是濒临倒闭。
二次创业篇
1987年2000年
1987年,现任公司董事长的王希成临危受命,成为企业第八任厂长,他和新组成的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提出了“路边到路中,路中争上游”的发展方针,拉开了轮胎制造的帷幕,企业的产品也逐步由低档马车胎扩展到卡车胎、工程胎和高档轿车轮胎。13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借技改扩规模,靠管理增效益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工程胎、载重胎、轻卡胎、农用胎、轿车胎五大系列200多个规格品种,成为国内最大的斜交胎生产企业之一,进入国内轮胎业前10名,实现了由轮胎制修向斜交胎规模化发展的转变。
1987年到1990年,轮胎产量大幅度增长,品种不断增加,“一年一大步,年年都有新项目”,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实力逐步雄厚。
1991到1994年为深化改革、完善配套、抓管理等级阶段。企业本着“填平补齐,完善配套”的原则,每年技改投资都在2000多万元以上,形成了具有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的轮胎硫化生产流水线。取得国家自营进出口业务经营权,并一跃跨入中国100家最大橡胶企业和中国橡胶行业50家最佳效益企业行列,
1995到2000年为抢抓机遇求发展、依靠技改增活力、脚踏实地稳步发展阶段。1993年开始,连续8年夺得全市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出口创汇、利税、上交利税和人均利税六个第一,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外。2000年完成产值 12.5亿元,利税 6122.4万元。
跨越式发展篇
2001年至今
2001年开始为公司跨越式发展阶段,公司以新上子午胎生产线项目为契机,创建精益高效的山东玲珑。
2001年,公司总的经营思路是“稳定斜交胎生产,大力发展子午胎,兴建轮胎工业园”,由单一斜交胎生产向子午胎结构调整。2001年公司股份制改造成功,形成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新的管理体系。2001年9月23日,公司第一条半钢子午胎生产线顺利投产;11月10日公司全钢子午胎项目开工建设,2002年10月19日第一条全钢子午胎成功下线,创造行业子午胎建设的“玲珑速度”,公司实现了斜交、半钢、全钢系列化生产,逐步向轮胎专业化和规模化挺进。
2003年开始,公司员工发扬“快速反应、雷厉风行,追求卓越,永创新高”的工作作风,定位“三字一词”,提升“四种速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产品档次化,管理现代化,市场国际化,营销品牌化,以抢抓机遇、快速反应为主旋律的新一轮营销战略全面启动。公司逐步完成由单一产业发展跨向产业集群,优势整合成为国内最具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轮胎制造业基地。三年时间完成技改投入20多亿元,实施建设全钢、半钢、热电、碳黑、钢丝、水泥、粉煤灰砖等项目,架构了以轮胎主业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64亿元,出口创汇3亿美元,轮胎产量1000万套,总资产达到50多亿元,职工总数8000人,入围世界轮胎20强,全国同行业前3强。
公司长远规划
十一五期间,公司将借助轮胎工业园进行集约化生产,努力实现“1321”工程,即职工达到1万人,轮胎总产量3000万套,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成为具有世界一流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轮胎制造基地。
玲珑轮胎的发展史
1975年1986年
1975年,山东玲珑橡胶有限公司的前身“招远轮胎制修厂”正式成立。 筹建之初以县车辆修配厂维修门市部为基础,厂房为招远县锁厂旧址,300平方米土房。 作为一个县办集体企业,当时主要以翻新、修补旧轮胎为主,全厂职工不足100人,总资产不足50万元。1986年底职工人数108人,厂区占地面积11891.46平方米,建筑面积4521平方米,实现产值310、6万元,12年时间里,企业生产方式一成不变,设备陈旧,工厂管理混乱,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是濒临倒闭。 1987年2000年
1987年,现任公司董事长的王希成临危受命,成为企业第八任厂长,他和新组成的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提出了“路边到路中,路中争上游”的发展方针,拉开了轮胎制造的帷幕,企业的产品也逐步由低档马车胎扩展到卡车胎、工程胎和高档轿车轮胎。13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借技改扩规模,靠管理增效益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工程胎、载重胎、轻卡胎、农用胎、轿车胎五大系列200多个规格品种,成为国内最大的斜交胎生产企业之一,进入国内轮胎业前10名,实现了由轮胎制修向斜交胎规模化发展的转变。
1987年到1990年,轮胎产量大幅度增长,品种不断增加,“一年一大步,年年都有新项目”,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实力逐步雄厚。
1991到1994年为深化改革、完善配套、抓管理等级阶段。企业本着“填平补齐,完善配套”的原则,每年技改投资都在2000多万元以上,形成了具有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的轮胎硫化生产流水线。取得国家自营进出口业务经营权,并一跃跨入中国100家最大橡胶企业和中国橡胶行业50家最佳效益企业行列,
1995到2000年为抢抓机遇求发展、依靠技改增活力、脚踏实地稳步发展阶段。1993年开始,连续8年夺得全市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出口创汇、利税、上交利税和人均利税六个第一,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外。2000年完成产值 12.5亿元,利税 6122.4万元。 2001年至今
2001年开始为公司跨越式发展阶段,公司以新上子午胎生产线项目为契机,创建精益高效的山东玲珑。
2001年,公司总的经营思路是“稳定斜交胎生产,大力发展子午胎,兴建轮胎工业园”,由单一斜交胎生产向子午胎结构调整。2001年公司股份制改造成功,形成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新的管理体系。2001年9月23日,公司第一条半钢子午胎生产线顺利投产;11月10日公司全钢子午胎项目开工建设,2002年10月19日第一条全钢子午胎成功下线,创造行业子午胎建设的“玲珑速度”,公司实现了斜交、半钢、全钢系列化生产,逐步向轮胎专业化和规模化挺进。
2003年开始,公司员工发扬“快速反应、雷厉风行,追求卓越,永创新高”的工作作风,定位“三字一词”,提升“四种速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产品档次化,管理现代化,市场国际化,营销品牌化,以抢抓机遇、快速反应为主旋律的新一轮营销战略全面启动。公司逐步完成由单一产业发展跨向产业集群,优势整合成为国内最具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轮胎制造业基地。三年时间完成技改投入20多亿元,实施建设全钢、半钢、热电、碳黑、钢丝、水泥、粉煤灰砖等项目,架构了以轮胎主业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64亿元,出口创汇3亿美元,轮胎产量1000万套,总资产达到50多亿元,职工总数8000人,入围世界轮胎20强,全国同行业前3强。 十一五期间,公司将借助轮胎工业园进行集约化生产,努力实现“1321”工程,即职工达到1万人,轮胎总产量3000万套,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成为具有世界一流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轮胎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