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与茶文化和茶叶生产加工的区别?(茶叶供应链和产业链区别?)
茶艺与茶文化和茶叶生产加工的区别?
茶艺、茶文化和茶叶生产加工是茶叶产业中不同的方面,它们之间的区别如下:
1. 茶艺:茶艺是指泡茶的技艺和仪式,包括选茶、泡茶、品茶等一系列过程。茶艺注重的是泡茶的技巧和仪式感,强调的是泡茶过程中的美感和品位。茶艺师需要掌握茶叶的品种、质量、泡茶的水温、时间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泡茶的姿态、仪态等方面的训练,以展现出茶叶的最佳口感和香气。
2. 茶文化:茶文化是指与茶相关的传统文化,包括茶道、茶诗、茶歌、茶艺、茶文化节庆等方面。茶文化强调的是茶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哲学内涵,注重的是茶的精神层面和文化价值。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助于推广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提高人们对茶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3. 茶叶生产加工:茶叶生产加工是指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叶,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序,制成成品茶叶的过程。茶叶生产加工注重的是茶叶的质量、安全和卫生,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多个环节。茶叶生产加工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温度、湿度、时间等参数,以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总的来说,茶艺、茶文化和茶叶生产加工是茶叶产业中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它们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
茶叶供应链和产业链区别?
茶叶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区别如下
1. 概念不同。茶叶产业链和供应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产业链主要是指茶叶生产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者的整个生产和流通过程,而供应链则是指将茶叶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对客户需求进行快速响应和高效率的供应体系。
2. 生产流程不同。具体来说,茶叶产业链是一个包含多个环节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涉及到的环节包括原材料供应、研发、生产制造、销售配送等。不同的环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由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现代产业基础建设中,重要的是各个环节之间的协作和衔接,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高效、稳定和安全运行。
3. 而茶叶供应链则是针对茶叶产品流动而建立的一种环节全面贯穿的供应体系,包括原料供应、生产制造、成品配送、销售等环节的多个主体之间的协同作业,致力于实现对客户需求进行快速响应和高效率的供应体系。茶叶供应链的目标是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去优化生产、流通和销售等方面的效率和质量,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等综合目标。
茶艺与茶文化和茶叶生产加工的区别?
茶艺、茶文化和茶叶生产加工是茶叶产业中不同的方面,它们之间的区别如下:
1. 茶艺:茶艺是指泡茶的技艺和仪式,包括选茶、泡茶、品茶等一系列过程。茶艺注重的是泡茶的技巧和仪式感,强调的是泡茶过程中的美感和品位。茶艺师需要掌握茶叶的品种、质量、泡茶的水温、时间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泡茶的姿态、仪态等方面的训练,以展现出茶叶的最佳口感和香气。
2. 茶文化:茶文化是指与茶相关的传统文化,包括茶道、茶诗、茶歌、茶艺、茶文化节庆等方面。茶文化强调的是茶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哲学内涵,注重的是茶的精神层面和文化价值。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助于推广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提高人们对茶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3. 茶叶生产加工:茶叶生产加工是指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叶,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序,制成成品茶叶的过程。茶叶生产加工注重的是茶叶的质量、安全和卫生,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多个环节。茶叶生产加工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温度、湿度、时间等参数,以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总的来说,茶艺、茶文化和茶叶生产加工是茶叶产业中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它们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
茶叶供应链和产业链区别?
茶叶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区别如下
1. 概念不同。茶叶产业链和供应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产业链主要是指茶叶生产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者的整个生产和流通过程,而供应链则是指将茶叶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对客户需求进行快速响应和高效率的供应体系。
2. 生产流程不同。具体来说,茶叶产业链是一个包含多个环节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涉及到的环节包括原材料供应、研发、生产制造、销售配送等。不同的环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由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现代产业基础建设中,重要的是各个环节之间的协作和衔接,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高效、稳定和安全运行。
3. 而茶叶供应链则是针对茶叶产品流动而建立的一种环节全面贯穿的供应体系,包括原料供应、生产制造、成品配送、销售等环节的多个主体之间的协同作业,致力于实现对客户需求进行快速响应和高效率的供应体系。茶叶供应链的目标是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去优化生产、流通和销售等方面的效率和质量,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等综合目标。
茶叶供应链和产业链区别?
茶叶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区别如下
1. 概念不同。茶叶产业链和供应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产业链主要是指茶叶生产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者的整个生产和流通过程,而供应链则是指将茶叶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对客户需求进行快速响应和高效率的供应体系。
2. 生产流程不同。具体来说,茶叶产业链是一个包含多个环节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涉及到的环节包括原材料供应、研发、生产制造、销售配送等。不同的环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由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现代产业基础建设中,重要的是各个环节之间的协作和衔接,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高效、稳定和安全运行。
3. 而茶叶供应链则是针对茶叶产品流动而建立的一种环节全面贯穿的供应体系,包括原料供应、生产制造、成品配送、销售等环节的多个主体之间的协同作业,致力于实现对客户需求进行快速响应和高效率的供应体系。茶叶供应链的目标是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去优化生产、流通和销售等方面的效率和质量,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等综合目标。
茶艺与茶文化和茶叶生产加工的区别?
茶艺、茶文化和茶叶生产加工是茶叶产业中不同的方面,它们之间的区别如下:
1. 茶艺:茶艺是指泡茶的技艺和仪式,包括选茶、泡茶、品茶等一系列过程。茶艺注重的是泡茶的技巧和仪式感,强调的是泡茶过程中的美感和品位。茶艺师需要掌握茶叶的品种、质量、泡茶的水温、时间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泡茶的姿态、仪态等方面的训练,以展现出茶叶的最佳口感和香气。
2. 茶文化:茶文化是指与茶相关的传统文化,包括茶道、茶诗、茶歌、茶艺、茶文化节庆等方面。茶文化强调的是茶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哲学内涵,注重的是茶的精神层面和文化价值。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助于推广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提高人们对茶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3. 茶叶生产加工:茶叶生产加工是指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叶,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序,制成成品茶叶的过程。茶叶生产加工注重的是茶叶的质量、安全和卫生,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多个环节。茶叶生产加工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温度、湿度、时间等参数,以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总的来说,茶艺、茶文化和茶叶生产加工是茶叶产业中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它们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
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茶叶市场全面放开,茶叶生产经营主体异常活跃,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得到了快速提升。截至2021年底,我国茶叶产量318万吨,较上年增加24.82万吨,同比增长8.47%,首次突破300万吨。
二、茶叶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茶叶工艺逐渐成熟,仓储和运输系统的不完善将可能影响茶叶品质。高品质茶叶对茶色、茶香、茶味和鲜度都有要求,而温度、湿度、含氧量及阳光照射等都会对茶叶品质有较大影响。为满足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的要求,未来茶叶仓储和运输系统将向更加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茶叶供应链和产业链区别?
茶叶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区别如下
1. 概念不同。茶叶产业链和供应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产业链主要是指茶叶生产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者的整个生产和流通过程,而供应链则是指将茶叶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对客户需求进行快速响应和高效率的供应体系。
2. 生产流程不同。具体来说,茶叶产业链是一个包含多个环节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涉及到的环节包括原材料供应、研发、生产制造、销售配送等。不同的环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由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现代产业基础建设中,重要的是各个环节之间的协作和衔接,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高效、稳定和安全运行。
3. 而茶叶供应链则是针对茶叶产品流动而建立的一种环节全面贯穿的供应体系,包括原料供应、生产制造、成品配送、销售等环节的多个主体之间的协同作业,致力于实现对客户需求进行快速响应和高效率的供应体系。茶叶供应链的目标是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去优化生产、流通和销售等方面的效率和质量,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等综合目标。
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首先,茶叶消费需求趋于多元化
一,消费者对于茶叶品类选择多元化。消费者不再单纯地购买一种茶类,而倾向于多样化的尝试。
二,消费者对于茶叶购买动机多元化。随着茶叶发展的不断高级化、品牌化,消费者购买茶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品饮,还有赠送于人作为礼物的功用。而平时作为接人待客的一种佳品,也能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品位,营造一种高雅的氛围,这也成为消费者购买茶叶的动机之一。另外,对于那些拥有极高资本的藏茶家来说,藏茶自然是他们购进的首选。
三,而消费者对于茶食品、保健茶等茶叶相关消费需求也在多元化延伸。随着茶行业的不断发展,衍生出来的相关产品也在发展。而一些比较养生的、有利于健康的茶食品、保健茶也随之成为人们热衷消费的对象。随着这种趋势,也会反过来带动茶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其次,茶叶消费者认知逐渐改变
现代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对于茶叶的消费,消费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低层次的饮用需求了。
从“物质”到“精神”的消费变化逐渐明显,有一定消费能力的消费者在选购茶叶时越来越看重品质和品牌。相对应地,散装的、无品牌的茶叶市场份额正逐步缩小,消费者对茶叶从地域、品类的认识在逐渐过渡到对品牌的认识,更加注重包装档次、服务、店面风格、品牌管理等方面。这也促使茶行业不断进行新一轮的更新换代,经过一番番的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从而筛选出更适合未来市场的经营者。
最关键的是,消费者结构升级
无论哪一个行业,都是要看其社会发展的大形势。大势兴则事业兴。中国茶产业的衰荣在于未来的消费者市场,茶业消费的升级换代也不可避免。未来中国茶产业不再是以“温饱型”消费为主的市场,而是转向“小康享受型”消费为主。而这,也意味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消费潜力。茶消费发展至今,其地位不断升级,从小农型经济逐渐向高层消费发展,这种行业品位的不断提升,必将成就更为广大的市场。
茶行业的发展前景
1、生产更加专业细分
从茶类来说,各茶类的品种对环境都会有一定的要求,茶叶生长的区域特征决定了茶产区的细分,如安溪产铁观音、武夷山产岩茶、云南产普洱茶。
从加工产品来说,传统茶叶、茶饮料、速溶茶、袋泡茶等都会更专业。
2、产品更加注重质量
日前中国茶叶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超标的问题。部分品牌被抽检出不合格。
随着人们对茶叶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消费者愿意出高价买好茶的前提下,茶叶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管理检测一定会越来越严。
3、品牌更加强调信誉
中国茶叶品牌很多,但真正值得信赖的品牌还比较少。有些品牌靠广告推广来做大名气,没有死心踏地做品质,以质取胜。
这也是目前茶叶市场乱象之一。形成想找好茶的人找不到好茶,真正好茶又卖不出去的恶性循环。
4、营销更加趋于便捷
目前茶叶品牌可信度低,许多人都习惯品后再买。这就导致了,茶叶的销售务必走店铺营销的路子。随着电商的广泛使用,茶叶也挤入其中,但真正高档茶还是比较难销得动。因为没喝过,不敢花大价钱买高档茶。品牌与品质相匹配,是改变营销方式的根本。
茶艺与茶文化和茶叶生产加工的区别?
茶艺、茶文化和茶叶生产加工是茶叶产业中不同的方面,它们之间的区别如下:
1. 茶艺:茶艺是指泡茶的技艺和仪式,包括选茶、泡茶、品茶等一系列过程。茶艺注重的是泡茶的技巧和仪式感,强调的是泡茶过程中的美感和品位。茶艺师需要掌握茶叶的品种、质量、泡茶的水温、时间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泡茶的姿态、仪态等方面的训练,以展现出茶叶的最佳口感和香气。
2. 茶文化:茶文化是指与茶相关的传统文化,包括茶道、茶诗、茶歌、茶艺、茶文化节庆等方面。茶文化强调的是茶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哲学内涵,注重的是茶的精神层面和文化价值。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助于推广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提高人们对茶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3. 茶叶生产加工:茶叶生产加工是指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叶,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序,制成成品茶叶的过程。茶叶生产加工注重的是茶叶的质量、安全和卫生,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多个环节。茶叶生产加工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温度、湿度、时间等参数,以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总的来说,茶艺、茶文化和茶叶生产加工是茶叶产业中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它们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
茶艺与茶文化和茶叶生产加工的区别?
茶艺、茶文化和茶叶生产加工是茶叶产业中不同的方面,它们之间的区别如下:
1. 茶艺:茶艺是指泡茶的技艺和仪式,包括选茶、泡茶、品茶等一系列过程。茶艺注重的是泡茶的技巧和仪式感,强调的是泡茶过程中的美感和品位。茶艺师需要掌握茶叶的品种、质量、泡茶的水温、时间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泡茶的姿态、仪态等方面的训练,以展现出茶叶的最佳口感和香气。
2. 茶文化:茶文化是指与茶相关的传统文化,包括茶道、茶诗、茶歌、茶艺、茶文化节庆等方面。茶文化强调的是茶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哲学内涵,注重的是茶的精神层面和文化价值。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助于推广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提高人们对茶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3. 茶叶生产加工:茶叶生产加工是指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叶,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序,制成成品茶叶的过程。茶叶生产加工注重的是茶叶的质量、安全和卫生,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多个环节。茶叶生产加工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温度、湿度、时间等参数,以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总的来说,茶艺、茶文化和茶叶生产加工是茶叶产业中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它们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
中国茶叶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
1、行业上下游关系
中国茶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茶叶种植行业,中游是茶叶加工行业,下游主要是茶叶流通消费领域。
(1)茶叶种植
茶叶种植为茶叶加工提供最基础的原材料供应。中国的茶叶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以传统的生产加工方式为主,生产组织形式以(茶场、市场、公司)+农户为主;区域分布明显,新型茶区,尤其是绿茶快速发展;茶叶产业技术水平与先进产茶国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表现为茶树良种普及率低生产力整体水平低下。
(2)茶叶加工
茶叶加工属于茶行业产业链中间环节,对上游和下游的发展都起到一定的影响,同时上下游的发展对茶叶加工行业也有较大的影响。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加工工艺,茶产品结构也朝优质、有机、特色、质优价廉方向发展。但是,我国的茶叶加工行业仍然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等弊端。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茶叶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3)茶叶流通销费 费
流通销费环节是指产品(服务)由生产者到终端消费者的一系列过程,主要包含流通和消费两部分。其中,茶叶流通主要是通过贸易市场、批发市场、经销商等各种批发渠道进入茶庄、专卖店、茶馆以及商场专柜等零售商;近年来,茶加工企业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在批发渠道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直销渠道,不仅降低了流通环节的费用,还有利于在消费者当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在消费领域,根据消费习惯的不同,茶叶的消费主要可分为家庭消费、服务性消费、团体消费、礼品消费、休闲消费以及收藏消费等。
2、行业发展现状
(1)茶产业市场规模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中国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茶叶产业在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市场需求不断升级的双重挑战下,依然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各项经济指标均持续稳步增长。2015 年,全国(18 个产茶省)茶园面积扩增至 4,316 万亩,其中采摘面积 3,387 万亩,投产率达 78.5%;茶叶总产量增加至 227.8 万吨,农业产值达到 1,519.2 亿元;茶叶内销量预计达到 172 万吨,销售额约为 1,580 亿元;茶叶出口量继续保持在 30 万吨左右,出口金额上涨至 12 亿美元,出口单价超过 4000美元/吨。产业布局渐趋合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意识不断提升,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结构重组步伐加快,为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谋求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新空间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2016 年中国茶业经济形势简报》,2016 年,全国总面积接近 4,400 万亩,采摘面积 3,637 万亩;茶叶总产量约为 243 万吨,农业产值达到 1,680 亿元;茶叶内销量约为 182 万吨,销售额约为 2,002 亿元;茶叶出口总量 32.9 万吨,出口金额 14.8 亿美元,出口均价 4,490 美元/吨。
中国茶叶已经连续十年增产增收,茶园总面积和可采摘茶叶面积连年扩大,茶园总面积、茶叶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茶叶市场消费持续向好。我国的茶叶生产正在由依赖面积扩张的粗放发展向提高茶叶品质和综合利用率的集约发展转变。
(2)茶产业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品牌影响力和集中度均十分低,前四大品牌企业各自市场份额均不超过 5%,相比于台湾、英国等地存在巨大差异,造成国内企业竞争力低下。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从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统计和市场主体发展数据综合分析,截至 2015 年底,我国登记注册并实际运转的茶叶企业共有 53,976 家,与 2014 年的数量大体持平。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仅占 3%,其余 97%均为中小型企业。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
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目前总体仍呈现出“小散弱”的格局,品牌是“软肋”、市场是“瓶颈”,企业规模有限、综合实力偏弱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经济效益与规模基础不相符,2015 年我国茶园平均亩产为 67.3kg/亩,较 2010年平均亩产水平仅增长 1.8%,较 78.9kg/亩的世界平均水平也有较大差距。有规模优势做不大,有品质优势做不强,产业效益不均衡、标准化程度低、工业化水平不高、国际市场占有率有限是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矛盾和突出问题:
A、茶叶生产资源消耗度高,“绿色茶叶”仍存距离。
B、生产方式制约,资源利用率偏低。
C、产业延伸有限,结构单一。
D、经营方式落后,社会化生产融入不足。
E、科技贡献力有限,标准体系仍待完善。
F、国内市场产销脱节,结构性过剩显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国内消费者已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同时品牌茶叶又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快速占领市场,未来品牌茶叶市场份额将会继续提升,茶叶品牌化是未来发展趋势,有望催生大型龙头企业。
3、行业发展趋势
(1)政府发挥导向作用促进茶叶产业提档升级
茶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我国茶叶生产快速发展,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成为世界第一大产茶国。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实施,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消费结构加快升级,茶产业提档升级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2016年 10 月,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意见》强调到 2020 年的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为提高茶叶质量效益、提高茶产业竞争力、提高茶产业持续发展能力;2017 年 2 月 5 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新世纪以来首次明确提到“茶”,强调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提出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茶叶等产业提档升级。
(2)、茶叶消费多元化成产业发展新趋势
自 2016 年起,自饮茶展现出新的增长潜力,开始回归日常饮品的属性,2017年,茶行业市场将继续这一趋势。数据显示,过去 10 年间人均茶叶消费量复合增长率达到 11.1%。消费升级和人口红利的双重叠加,营造出更好的产业成长氛围。“国八条”发布以来,茶叶的产品结构也在逐步的调整,高端茶市场预冷,整体行业的利润率自 2013 年以来出现回落。行业利润的回落预示着茶叶的消费也渐渐回归饮品的基本属性。
从消费习惯来看,2017 年消费群体将进一步细分,多元化的消费观念成为茶叶消费的新趋势。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各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茶叶消费从最初的“礼品”、“自饮”不断的延伸和细化,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创新产品和新的茶叶衍生品的发展,将进一步满足不断分化的消费需求。
(3)更加注重品牌建设与品牌内涵发展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安全日益重视,己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
品牌内涵变得更加重要,符合消费者感知且独具特色的品牌将崭露头角。未来几年,茶行业“品类强,品牌弱”的局面还会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度同质化和简单粗放的品牌建设思维。在对消费者的调研中,“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首要关注因素。消费者对于知名茶企的品牌溢价接受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另一方面,新的业务模式以及跨界融合,将为茶企带来更多的机会。从“+互联网”、“+旅游”、“众商模式”、“私人订制”等新的业务模式和跨界融合不断出现。
(4)健康主题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
饮茶是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提高生活品质的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生活品质的诉求。饮茶人群的增长带动着茶叶市场规模扩张,促使茶业企业扩大生产,使一些品牌认可度高的茶叶企业脱颖而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茶类似的健康类食品,必然将进入千家万户。特别是在食品安全丑闻不断出现的今天,一些中高端人群,需要健康的食品和绿色的食品。
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首先,茶叶消费需求趋于多元化
一,消费者对于茶叶品类选择多元化。消费者不再单纯地购买一种茶类,而倾向于多样化的尝试。
二,消费者对于茶叶购买动机多元化。随着茶叶发展的不断高级化、品牌化,消费者购买茶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品饮,还有赠送于人作为礼物的功用。而平时作为接人待客的一种佳品,也能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品位,营造一种高雅的氛围,这也成为消费者购买茶叶的动机之一。另外,对于那些拥有极高资本的藏茶家来说,藏茶自然是他们购进的首选。
三,而消费者对于茶食品、保健茶等茶叶相关消费需求也在多元化延伸。随着茶行业的不断发展,衍生出来的相关产品也在发展。而一些比较养生的、有利于健康的茶食品、保健茶也随之成为人们热衷消费的对象。随着这种趋势,也会反过来带动茶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其次,茶叶消费者认知逐渐改变
现代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对于茶叶的消费,消费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低层次的饮用需求了。
从“物质”到“精神”的消费变化逐渐明显,有一定消费能力的消费者在选购茶叶时越来越看重品质和品牌。相对应地,散装的、无品牌的茶叶市场份额正逐步缩小,消费者对茶叶从地域、品类的认识在逐渐过渡到对品牌的认识,更加注重包装档次、服务、店面风格、品牌管理等方面。这也促使茶行业不断进行新一轮的更新换代,经过一番番的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从而筛选出更适合未来市场的经营者。
最关键的是,消费者结构升级
无论哪一个行业,都是要看其社会发展的大形势。大势兴则事业兴。中国茶产业的衰荣在于未来的消费者市场,茶业消费的升级换代也不可避免。未来中国茶产业不再是以“温饱型”消费为主的市场,而是转向“小康享受型”消费为主。而这,也意味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消费潜力。茶消费发展至今,其地位不断升级,从小农型经济逐渐向高层消费发展,这种行业品位的不断提升,必将成就更为广大的市场。
茶行业的发展前景
1、生产更加专业细分
从茶类来说,各茶类的品种对环境都会有一定的要求,茶叶生长的区域特征决定了茶产区的细分,如安溪产铁观音、武夷山产岩茶、云南产普洱茶。
从加工产品来说,传统茶叶、茶饮料、速溶茶、袋泡茶等都会更专业。
2、产品更加注重质量
日前中国茶叶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超标的问题。部分品牌被抽检出不合格。
随着人们对茶叶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消费者愿意出高价买好茶的前提下,茶叶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管理检测一定会越来越严。
3、品牌更加强调信誉
中国茶叶品牌很多,但真正值得信赖的品牌还比较少。有些品牌靠广告推广来做大名气,没有死心踏地做品质,以质取胜。
这也是目前茶叶市场乱象之一。形成想找好茶的人找不到好茶,真正好茶又卖不出去的恶性循环。
4、营销更加趋于便捷
目前茶叶品牌可信度低,许多人都习惯品后再买。这就导致了,茶叶的销售务必走店铺营销的路子。随着电商的广泛使用,茶叶也挤入其中,但真正高档茶还是比较难销得动。因为没喝过,不敢花大价钱买高档茶。品牌与品质相匹配,是改变营销方式的根本。
茶叶供应链和产业链区别?
茶叶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区别如下
1. 概念不同。茶叶产业链和供应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产业链主要是指茶叶生产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者的整个生产和流通过程,而供应链则是指将茶叶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对客户需求进行快速响应和高效率的供应体系。
2. 生产流程不同。具体来说,茶叶产业链是一个包含多个环节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涉及到的环节包括原材料供应、研发、生产制造、销售配送等。不同的环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由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现代产业基础建设中,重要的是各个环节之间的协作和衔接,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高效、稳定和安全运行。
3. 而茶叶供应链则是针对茶叶产品流动而建立的一种环节全面贯穿的供应体系,包括原料供应、生产制造、成品配送、销售等环节的多个主体之间的协同作业,致力于实现对客户需求进行快速响应和高效率的供应体系。茶叶供应链的目标是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去优化生产、流通和销售等方面的效率和质量,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等综合目标。
茶艺与茶文化和茶叶生产加工的区别?
茶艺、茶文化和茶叶生产加工是茶叶产业中不同的方面,它们之间的区别如下:
1. 茶艺:茶艺是指泡茶的技艺和仪式,包括选茶、泡茶、品茶等一系列过程。茶艺注重的是泡茶的技巧和仪式感,强调的是泡茶过程中的美感和品位。茶艺师需要掌握茶叶的品种、质量、泡茶的水温、时间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泡茶的姿态、仪态等方面的训练,以展现出茶叶的最佳口感和香气。
2. 茶文化:茶文化是指与茶相关的传统文化,包括茶道、茶诗、茶歌、茶艺、茶文化节庆等方面。茶文化强调的是茶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哲学内涵,注重的是茶的精神层面和文化价值。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助于推广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提高人们对茶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3. 茶叶生产加工:茶叶生产加工是指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叶,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序,制成成品茶叶的过程。茶叶生产加工注重的是茶叶的质量、安全和卫生,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多个环节。茶叶生产加工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温度、湿度、时间等参数,以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总的来说,茶艺、茶文化和茶叶生产加工是茶叶产业中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它们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
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首先,茶叶消费需求趋于多元化
一,消费者对于茶叶品类选择多元化。消费者不再单纯地购买一种茶类,而倾向于多样化的尝试。
二,消费者对于茶叶购买动机多元化。随着茶叶发展的不断高级化、品牌化,消费者购买茶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品饮,还有赠送于人作为礼物的功用。而平时作为接人待客的一种佳品,也能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品位,营造一种高雅的氛围,这也成为消费者购买茶叶的动机之一。另外,对于那些拥有极高资本的藏茶家来说,藏茶自然是他们购进的首选。
三,而消费者对于茶食品、保健茶等茶叶相关消费需求也在多元化延伸。随着茶行业的不断发展,衍生出来的相关产品也在发展。而一些比较养生的、有利于健康的茶食品、保健茶也随之成为人们热衷消费的对象。随着这种趋势,也会反过来带动茶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其次,茶叶消费者认知逐渐改变
现代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对于茶叶的消费,消费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低层次的饮用需求了。
从“物质”到“精神”的消费变化逐渐明显,有一定消费能力的消费者在选购茶叶时越来越看重品质和品牌。相对应地,散装的、无品牌的茶叶市场份额正逐步缩小,消费者对茶叶从地域、品类的认识在逐渐过渡到对品牌的认识,更加注重包装档次、服务、店面风格、品牌管理等方面。这也促使茶行业不断进行新一轮的更新换代,经过一番番的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从而筛选出更适合未来市场的经营者。
最关键的是,消费者结构升级
无论哪一个行业,都是要看其社会发展的大形势。大势兴则事业兴。中国茶产业的衰荣在于未来的消费者市场,茶业消费的升级换代也不可避免。未来中国茶产业不再是以“温饱型”消费为主的市场,而是转向“小康享受型”消费为主。而这,也意味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消费潜力。茶消费发展至今,其地位不断升级,从小农型经济逐渐向高层消费发展,这种行业品位的不断提升,必将成就更为广大的市场。
茶行业的发展前景
1、生产更加专业细分
从茶类来说,各茶类的品种对环境都会有一定的要求,茶叶生长的区域特征决定了茶产区的细分,如安溪产铁观音、武夷山产岩茶、云南产普洱茶。
从加工产品来说,传统茶叶、茶饮料、速溶茶、袋泡茶等都会更专业。
2、产品更加注重质量
日前中国茶叶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超标的问题。部分品牌被抽检出不合格。
随着人们对茶叶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消费者愿意出高价买好茶的前提下,茶叶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管理检测一定会越来越严。
3、品牌更加强调信誉
中国茶叶品牌很多,但真正值得信赖的品牌还比较少。有些品牌靠广告推广来做大名气,没有死心踏地做品质,以质取胜。
这也是目前茶叶市场乱象之一。形成想找好茶的人找不到好茶,真正好茶又卖不出去的恶性循环。
4、营销更加趋于便捷
目前茶叶品牌可信度低,许多人都习惯品后再买。这就导致了,茶叶的销售务必走店铺营销的路子。随着电商的广泛使用,茶叶也挤入其中,但真正高档茶还是比较难销得动。因为没喝过,不敢花大价钱买高档茶。品牌与品质相匹配,是改变营销方式的根本。
中国茶叶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
1、行业上下游关系
中国茶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茶叶种植行业,中游是茶叶加工行业,下游主要是茶叶流通消费领域。
(1)茶叶种植
茶叶种植为茶叶加工提供最基础的原材料供应。中国的茶叶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以传统的生产加工方式为主,生产组织形式以(茶场、市场、公司)+农户为主;区域分布明显,新型茶区,尤其是绿茶快速发展;茶叶产业技术水平与先进产茶国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表现为茶树良种普及率低生产力整体水平低下。
(2)茶叶加工
茶叶加工属于茶行业产业链中间环节,对上游和下游的发展都起到一定的影响,同时上下游的发展对茶叶加工行业也有较大的影响。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加工工艺,茶产品结构也朝优质、有机、特色、质优价廉方向发展。但是,我国的茶叶加工行业仍然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等弊端。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茶叶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3)茶叶流通销费 费
流通销费环节是指产品(服务)由生产者到终端消费者的一系列过程,主要包含流通和消费两部分。其中,茶叶流通主要是通过贸易市场、批发市场、经销商等各种批发渠道进入茶庄、专卖店、茶馆以及商场专柜等零售商;近年来,茶加工企业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在批发渠道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直销渠道,不仅降低了流通环节的费用,还有利于在消费者当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在消费领域,根据消费习惯的不同,茶叶的消费主要可分为家庭消费、服务性消费、团体消费、礼品消费、休闲消费以及收藏消费等。
2、行业发展现状
(1)茶产业市场规模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中国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茶叶产业在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市场需求不断升级的双重挑战下,依然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各项经济指标均持续稳步增长。2015 年,全国(18 个产茶省)茶园面积扩增至 4,316 万亩,其中采摘面积 3,387 万亩,投产率达 78.5%;茶叶总产量增加至 227.8 万吨,农业产值达到 1,519.2 亿元;茶叶内销量预计达到 172 万吨,销售额约为 1,580 亿元;茶叶出口量继续保持在 30 万吨左右,出口金额上涨至 12 亿美元,出口单价超过 4000美元/吨。产业布局渐趋合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意识不断提升,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结构重组步伐加快,为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谋求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新空间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2016 年中国茶业经济形势简报》,2016 年,全国总面积接近 4,400 万亩,采摘面积 3,637 万亩;茶叶总产量约为 243 万吨,农业产值达到 1,680 亿元;茶叶内销量约为 182 万吨,销售额约为 2,002 亿元;茶叶出口总量 32.9 万吨,出口金额 14.8 亿美元,出口均价 4,490 美元/吨。
中国茶叶已经连续十年增产增收,茶园总面积和可采摘茶叶面积连年扩大,茶园总面积、茶叶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茶叶市场消费持续向好。我国的茶叶生产正在由依赖面积扩张的粗放发展向提高茶叶品质和综合利用率的集约发展转变。
(2)茶产业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品牌影响力和集中度均十分低,前四大品牌企业各自市场份额均不超过 5%,相比于台湾、英国等地存在巨大差异,造成国内企业竞争力低下。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从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统计和市场主体发展数据综合分析,截至 2015 年底,我国登记注册并实际运转的茶叶企业共有 53,976 家,与 2014 年的数量大体持平。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仅占 3%,其余 97%均为中小型企业。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
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目前总体仍呈现出“小散弱”的格局,品牌是“软肋”、市场是“瓶颈”,企业规模有限、综合实力偏弱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经济效益与规模基础不相符,2015 年我国茶园平均亩产为 67.3kg/亩,较 2010年平均亩产水平仅增长 1.8%,较 78.9kg/亩的世界平均水平也有较大差距。有规模优势做不大,有品质优势做不强,产业效益不均衡、标准化程度低、工业化水平不高、国际市场占有率有限是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矛盾和突出问题:
A、茶叶生产资源消耗度高,“绿色茶叶”仍存距离。
B、生产方式制约,资源利用率偏低。
C、产业延伸有限,结构单一。
D、经营方式落后,社会化生产融入不足。
E、科技贡献力有限,标准体系仍待完善。
F、国内市场产销脱节,结构性过剩显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国内消费者已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同时品牌茶叶又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快速占领市场,未来品牌茶叶市场份额将会继续提升,茶叶品牌化是未来发展趋势,有望催生大型龙头企业。
3、行业发展趋势
(1)政府发挥导向作用促进茶叶产业提档升级
茶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我国茶叶生产快速发展,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成为世界第一大产茶国。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实施,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消费结构加快升级,茶产业提档升级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2016年 10 月,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意见》强调到 2020 年的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为提高茶叶质量效益、提高茶产业竞争力、提高茶产业持续发展能力;2017 年 2 月 5 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新世纪以来首次明确提到“茶”,强调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提出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茶叶等产业提档升级。
(2)、茶叶消费多元化成产业发展新趋势
自 2016 年起,自饮茶展现出新的增长潜力,开始回归日常饮品的属性,2017年,茶行业市场将继续这一趋势。数据显示,过去 10 年间人均茶叶消费量复合增长率达到 11.1%。消费升级和人口红利的双重叠加,营造出更好的产业成长氛围。“国八条”发布以来,茶叶的产品结构也在逐步的调整,高端茶市场预冷,整体行业的利润率自 2013 年以来出现回落。行业利润的回落预示着茶叶的消费也渐渐回归饮品的基本属性。
从消费习惯来看,2017 年消费群体将进一步细分,多元化的消费观念成为茶叶消费的新趋势。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各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茶叶消费从最初的“礼品”、“自饮”不断的延伸和细化,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创新产品和新的茶叶衍生品的发展,将进一步满足不断分化的消费需求。
(3)更加注重品牌建设与品牌内涵发展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安全日益重视,己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
品牌内涵变得更加重要,符合消费者感知且独具特色的品牌将崭露头角。未来几年,茶行业“品类强,品牌弱”的局面还会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度同质化和简单粗放的品牌建设思维。在对消费者的调研中,“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首要关注因素。消费者对于知名茶企的品牌溢价接受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另一方面,新的业务模式以及跨界融合,将为茶企带来更多的机会。从“+互联网”、“+旅游”、“众商模式”、“私人订制”等新的业务模式和跨界融合不断出现。
(4)健康主题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
饮茶是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提高生活品质的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生活品质的诉求。饮茶人群的增长带动着茶叶市场规模扩张,促使茶业企业扩大生产,使一些品牌认可度高的茶叶企业脱颖而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茶类似的健康类食品,必然将进入千家万户。特别是在食品安全丑闻不断出现的今天,一些中高端人群,需要健康的食品和绿色的食品。
中国茶叶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
1、行业上下游关系
中国茶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茶叶种植行业,中游是茶叶加工行业,下游主要是茶叶流通消费领域。
(1)茶叶种植
茶叶种植为茶叶加工提供最基础的原材料供应。中国的茶叶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以传统的生产加工方式为主,生产组织形式以(茶场、市场、公司)+农户为主;区域分布明显,新型茶区,尤其是绿茶快速发展;茶叶产业技术水平与先进产茶国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表现为茶树良种普及率低生产力整体水平低下。
(2)茶叶加工
茶叶加工属于茶行业产业链中间环节,对上游和下游的发展都起到一定的影响,同时上下游的发展对茶叶加工行业也有较大的影响。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加工工艺,茶产品结构也朝优质、有机、特色、质优价廉方向发展。但是,我国的茶叶加工行业仍然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等弊端。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茶叶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3)茶叶流通销费 费
流通销费环节是指产品(服务)由生产者到终端消费者的一系列过程,主要包含流通和消费两部分。其中,茶叶流通主要是通过贸易市场、批发市场、经销商等各种批发渠道进入茶庄、专卖店、茶馆以及商场专柜等零售商;近年来,茶加工企业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在批发渠道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直销渠道,不仅降低了流通环节的费用,还有利于在消费者当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在消费领域,根据消费习惯的不同,茶叶的消费主要可分为家庭消费、服务性消费、团体消费、礼品消费、休闲消费以及收藏消费等。
2、行业发展现状
(1)茶产业市场规模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中国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茶叶产业在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市场需求不断升级的双重挑战下,依然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各项经济指标均持续稳步增长。2015 年,全国(18 个产茶省)茶园面积扩增至 4,316 万亩,其中采摘面积 3,387 万亩,投产率达 78.5%;茶叶总产量增加至 227.8 万吨,农业产值达到 1,519.2 亿元;茶叶内销量预计达到 172 万吨,销售额约为 1,580 亿元;茶叶出口量继续保持在 30 万吨左右,出口金额上涨至 12 亿美元,出口单价超过 4000美元/吨。产业布局渐趋合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意识不断提升,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结构重组步伐加快,为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谋求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新空间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2016 年中国茶业经济形势简报》,2016 年,全国总面积接近 4,400 万亩,采摘面积 3,637 万亩;茶叶总产量约为 243 万吨,农业产值达到 1,680 亿元;茶叶内销量约为 182 万吨,销售额约为 2,002 亿元;茶叶出口总量 32.9 万吨,出口金额 14.8 亿美元,出口均价 4,490 美元/吨。
中国茶叶已经连续十年增产增收,茶园总面积和可采摘茶叶面积连年扩大,茶园总面积、茶叶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茶叶市场消费持续向好。我国的茶叶生产正在由依赖面积扩张的粗放发展向提高茶叶品质和综合利用率的集约发展转变。
(2)茶产业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品牌影响力和集中度均十分低,前四大品牌企业各自市场份额均不超过 5%,相比于台湾、英国等地存在巨大差异,造成国内企业竞争力低下。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从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统计和市场主体发展数据综合分析,截至 2015 年底,我国登记注册并实际运转的茶叶企业共有 53,976 家,与 2014 年的数量大体持平。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仅占 3%,其余 97%均为中小型企业。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
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目前总体仍呈现出“小散弱”的格局,品牌是“软肋”、市场是“瓶颈”,企业规模有限、综合实力偏弱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经济效益与规模基础不相符,2015 年我国茶园平均亩产为 67.3kg/亩,较 2010年平均亩产水平仅增长 1.8%,较 78.9kg/亩的世界平均水平也有较大差距。有规模优势做不大,有品质优势做不强,产业效益不均衡、标准化程度低、工业化水平不高、国际市场占有率有限是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矛盾和突出问题:
A、茶叶生产资源消耗度高,“绿色茶叶”仍存距离。
B、生产方式制约,资源利用率偏低。
C、产业延伸有限,结构单一。
D、经营方式落后,社会化生产融入不足。
E、科技贡献力有限,标准体系仍待完善。
F、国内市场产销脱节,结构性过剩显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国内消费者已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同时品牌茶叶又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快速占领市场,未来品牌茶叶市场份额将会继续提升,茶叶品牌化是未来发展趋势,有望催生大型龙头企业。
3、行业发展趋势
(1)政府发挥导向作用促进茶叶产业提档升级
茶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我国茶叶生产快速发展,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成为世界第一大产茶国。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实施,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消费结构加快升级,茶产业提档升级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2016年 10 月,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意见》强调到 2020 年的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为提高茶叶质量效益、提高茶产业竞争力、提高茶产业持续发展能力;2017 年 2 月 5 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新世纪以来首次明确提到“茶”,强调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提出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茶叶等产业提档升级。
(2)、茶叶消费多元化成产业发展新趋势
自 2016 年起,自饮茶展现出新的增长潜力,开始回归日常饮品的属性,2017年,茶行业市场将继续这一趋势。数据显示,过去 10 年间人均茶叶消费量复合增长率达到 11.1%。消费升级和人口红利的双重叠加,营造出更好的产业成长氛围。“国八条”发布以来,茶叶的产品结构也在逐步的调整,高端茶市场预冷,整体行业的利润率自 2013 年以来出现回落。行业利润的回落预示着茶叶的消费也渐渐回归饮品的基本属性。
从消费习惯来看,2017 年消费群体将进一步细分,多元化的消费观念成为茶叶消费的新趋势。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各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茶叶消费从最初的“礼品”、“自饮”不断的延伸和细化,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创新产品和新的茶叶衍生品的发展,将进一步满足不断分化的消费需求。
(3)更加注重品牌建设与品牌内涵发展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安全日益重视,己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
品牌内涵变得更加重要,符合消费者感知且独具特色的品牌将崭露头角。未来几年,茶行业“品类强,品牌弱”的局面还会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度同质化和简单粗放的品牌建设思维。在对消费者的调研中,“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首要关注因素。消费者对于知名茶企的品牌溢价接受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另一方面,新的业务模式以及跨界融合,将为茶企带来更多的机会。从“+互联网”、“+旅游”、“众商模式”、“私人订制”等新的业务模式和跨界融合不断出现。
(4)健康主题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
饮茶是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提高生活品质的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生活品质的诉求。饮茶人群的增长带动着茶叶市场规模扩张,促使茶业企业扩大生产,使一些品牌认可度高的茶叶企业脱颖而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茶类似的健康类食品,必然将进入千家万户。特别是在食品安全丑闻不断出现的今天,一些中高端人群,需要健康的食品和绿色的食品。
中国茶叶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
1、行业上下游关系
中国茶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茶叶种植行业,中游是茶叶加工行业,下游主要是茶叶流通消费领域。
(1)茶叶种植
茶叶种植为茶叶加工提供最基础的原材料供应。中国的茶叶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以传统的生产加工方式为主,生产组织形式以(茶场、市场、公司)+农户为主;区域分布明显,新型茶区,尤其是绿茶快速发展;茶叶产业技术水平与先进产茶国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表现为茶树良种普及率低生产力整体水平低下。
(2)茶叶加工
茶叶加工属于茶行业产业链中间环节,对上游和下游的发展都起到一定的影响,同时上下游的发展对茶叶加工行业也有较大的影响。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加工工艺,茶产品结构也朝优质、有机、特色、质优价廉方向发展。但是,我国的茶叶加工行业仍然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等弊端。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茶叶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3)茶叶流通销费 费
流通销费环节是指产品(服务)由生产者到终端消费者的一系列过程,主要包含流通和消费两部分。其中,茶叶流通主要是通过贸易市场、批发市场、经销商等各种批发渠道进入茶庄、专卖店、茶馆以及商场专柜等零售商;近年来,茶加工企业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在批发渠道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直销渠道,不仅降低了流通环节的费用,还有利于在消费者当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在消费领域,根据消费习惯的不同,茶叶的消费主要可分为家庭消费、服务性消费、团体消费、礼品消费、休闲消费以及收藏消费等。
2、行业发展现状
(1)茶产业市场规模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中国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茶叶产业在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市场需求不断升级的双重挑战下,依然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各项经济指标均持续稳步增长。2015 年,全国(18 个产茶省)茶园面积扩增至 4,316 万亩,其中采摘面积 3,387 万亩,投产率达 78.5%;茶叶总产量增加至 227.8 万吨,农业产值达到 1,519.2 亿元;茶叶内销量预计达到 172 万吨,销售额约为 1,580 亿元;茶叶出口量继续保持在 30 万吨左右,出口金额上涨至 12 亿美元,出口单价超过 4000美元/吨。产业布局渐趋合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意识不断提升,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结构重组步伐加快,为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谋求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新空间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2016 年中国茶业经济形势简报》,2016 年,全国总面积接近 4,400 万亩,采摘面积 3,637 万亩;茶叶总产量约为 243 万吨,农业产值达到 1,680 亿元;茶叶内销量约为 182 万吨,销售额约为 2,002 亿元;茶叶出口总量 32.9 万吨,出口金额 14.8 亿美元,出口均价 4,490 美元/吨。
中国茶叶已经连续十年增产增收,茶园总面积和可采摘茶叶面积连年扩大,茶园总面积、茶叶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茶叶市场消费持续向好。我国的茶叶生产正在由依赖面积扩张的粗放发展向提高茶叶品质和综合利用率的集约发展转变。
(2)茶产业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品牌影响力和集中度均十分低,前四大品牌企业各自市场份额均不超过 5%,相比于台湾、英国等地存在巨大差异,造成国内企业竞争力低下。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从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统计和市场主体发展数据综合分析,截至 2015 年底,我国登记注册并实际运转的茶叶企业共有 53,976 家,与 2014 年的数量大体持平。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仅占 3%,其余 97%均为中小型企业。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
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目前总体仍呈现出“小散弱”的格局,品牌是“软肋”、市场是“瓶颈”,企业规模有限、综合实力偏弱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经济效益与规模基础不相符,2015 年我国茶园平均亩产为 67.3kg/亩,较 2010年平均亩产水平仅增长 1.8%,较 78.9kg/亩的世界平均水平也有较大差距。有规模优势做不大,有品质优势做不强,产业效益不均衡、标准化程度低、工业化水平不高、国际市场占有率有限是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矛盾和突出问题:
A、茶叶生产资源消耗度高,“绿色茶叶”仍存距离。
B、生产方式制约,资源利用率偏低。
C、产业延伸有限,结构单一。
D、经营方式落后,社会化生产融入不足。
E、科技贡献力有限,标准体系仍待完善。
F、国内市场产销脱节,结构性过剩显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国内消费者已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同时品牌茶叶又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快速占领市场,未来品牌茶叶市场份额将会继续提升,茶叶品牌化是未来发展趋势,有望催生大型龙头企业。
3、行业发展趋势
(1)政府发挥导向作用促进茶叶产业提档升级
茶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我国茶叶生产快速发展,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成为世界第一大产茶国。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实施,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消费结构加快升级,茶产业提档升级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2016年 10 月,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意见》强调到 2020 年的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为提高茶叶质量效益、提高茶产业竞争力、提高茶产业持续发展能力;2017 年 2 月 5 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新世纪以来首次明确提到“茶”,强调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提出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茶叶等产业提档升级。
(2)、茶叶消费多元化成产业发展新趋势
自 2016 年起,自饮茶展现出新的增长潜力,开始回归日常饮品的属性,2017年,茶行业市场将继续这一趋势。数据显示,过去 10 年间人均茶叶消费量复合增长率达到 11.1%。消费升级和人口红利的双重叠加,营造出更好的产业成长氛围。“国八条”发布以来,茶叶的产品结构也在逐步的调整,高端茶市场预冷,整体行业的利润率自 2013 年以来出现回落。行业利润的回落预示着茶叶的消费也渐渐回归饮品的基本属性。
从消费习惯来看,2017 年消费群体将进一步细分,多元化的消费观念成为茶叶消费的新趋势。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各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茶叶消费从最初的“礼品”、“自饮”不断的延伸和细化,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创新产品和新的茶叶衍生品的发展,将进一步满足不断分化的消费需求。
(3)更加注重品牌建设与品牌内涵发展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安全日益重视,己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
品牌内涵变得更加重要,符合消费者感知且独具特色的品牌将崭露头角。未来几年,茶行业“品类强,品牌弱”的局面还会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度同质化和简单粗放的品牌建设思维。在对消费者的调研中,“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首要关注因素。消费者对于知名茶企的品牌溢价接受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另一方面,新的业务模式以及跨界融合,将为茶企带来更多的机会。从“+互联网”、“+旅游”、“众商模式”、“私人订制”等新的业务模式和跨界融合不断出现。
(4)健康主题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
饮茶是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提高生活品质的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生活品质的诉求。饮茶人群的增长带动着茶叶市场规模扩张,促使茶业企业扩大生产,使一些品牌认可度高的茶叶企业脱颖而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茶类似的健康类食品,必然将进入千家万户。特别是在食品安全丑闻不断出现的今天,一些中高端人群,需要健康的食品和绿色的食品。
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茶叶市场全面放开,茶叶生产经营主体异常活跃,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得到了快速提升。截至2021年底,我国茶叶产量318万吨,较上年增加24.82万吨,同比增长8.47%,首次突破300万吨。
二、茶叶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茶叶工艺逐渐成熟,仓储和运输系统的不完善将可能影响茶叶品质。高品质茶叶对茶色、茶香、茶味和鲜度都有要求,而温度、湿度、含氧量及阳光照射等都会对茶叶品质有较大影响。为满足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的要求,未来茶叶仓储和运输系统将向更加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首先,茶叶消费需求趋于多元化
一,消费者对于茶叶品类选择多元化。消费者不再单纯地购买一种茶类,而倾向于多样化的尝试。
二,消费者对于茶叶购买动机多元化。随着茶叶发展的不断高级化、品牌化,消费者购买茶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品饮,还有赠送于人作为礼物的功用。而平时作为接人待客的一种佳品,也能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品位,营造一种高雅的氛围,这也成为消费者购买茶叶的动机之一。另外,对于那些拥有极高资本的藏茶家来说,藏茶自然是他们购进的首选。
三,而消费者对于茶食品、保健茶等茶叶相关消费需求也在多元化延伸。随着茶行业的不断发展,衍生出来的相关产品也在发展。而一些比较养生的、有利于健康的茶食品、保健茶也随之成为人们热衷消费的对象。随着这种趋势,也会反过来带动茶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其次,茶叶消费者认知逐渐改变
现代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对于茶叶的消费,消费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低层次的饮用需求了。
从“物质”到“精神”的消费变化逐渐明显,有一定消费能力的消费者在选购茶叶时越来越看重品质和品牌。相对应地,散装的、无品牌的茶叶市场份额正逐步缩小,消费者对茶叶从地域、品类的认识在逐渐过渡到对品牌的认识,更加注重包装档次、服务、店面风格、品牌管理等方面。这也促使茶行业不断进行新一轮的更新换代,经过一番番的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从而筛选出更适合未来市场的经营者。
最关键的是,消费者结构升级
无论哪一个行业,都是要看其社会发展的大形势。大势兴则事业兴。中国茶产业的衰荣在于未来的消费者市场,茶业消费的升级换代也不可避免。未来中国茶产业不再是以“温饱型”消费为主的市场,而是转向“小康享受型”消费为主。而这,也意味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消费潜力。茶消费发展至今,其地位不断升级,从小农型经济逐渐向高层消费发展,这种行业品位的不断提升,必将成就更为广大的市场。
茶行业的发展前景
1、生产更加专业细分
从茶类来说,各茶类的品种对环境都会有一定的要求,茶叶生长的区域特征决定了茶产区的细分,如安溪产铁观音、武夷山产岩茶、云南产普洱茶。
从加工产品来说,传统茶叶、茶饮料、速溶茶、袋泡茶等都会更专业。
2、产品更加注重质量
日前中国茶叶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超标的问题。部分品牌被抽检出不合格。
随着人们对茶叶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消费者愿意出高价买好茶的前提下,茶叶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管理检测一定会越来越严。
3、品牌更加强调信誉
中国茶叶品牌很多,但真正值得信赖的品牌还比较少。有些品牌靠广告推广来做大名气,没有死心踏地做品质,以质取胜。
这也是目前茶叶市场乱象之一。形成想找好茶的人找不到好茶,真正好茶又卖不出去的恶性循环。
4、营销更加趋于便捷
目前茶叶品牌可信度低,许多人都习惯品后再买。这就导致了,茶叶的销售务必走店铺营销的路子。随着电商的广泛使用,茶叶也挤入其中,但真正高档茶还是比较难销得动。因为没喝过,不敢花大价钱买高档茶。品牌与品质相匹配,是改变营销方式的根本。
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茶叶市场全面放开,茶叶生产经营主体异常活跃,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得到了快速提升。截至2021年底,我国茶叶产量318万吨,较上年增加24.82万吨,同比增长8.47%,首次突破300万吨。
二、茶叶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茶叶工艺逐渐成熟,仓储和运输系统的不完善将可能影响茶叶品质。高品质茶叶对茶色、茶香、茶味和鲜度都有要求,而温度、湿度、含氧量及阳光照射等都会对茶叶品质有较大影响。为满足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的要求,未来茶叶仓储和运输系统将向更加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中国茶叶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
1、行业上下游关系
中国茶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茶叶种植行业,中游是茶叶加工行业,下游主要是茶叶流通消费领域。
(1)茶叶种植
茶叶种植为茶叶加工提供最基础的原材料供应。中国的茶叶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以传统的生产加工方式为主,生产组织形式以(茶场、市场、公司)+农户为主;区域分布明显,新型茶区,尤其是绿茶快速发展;茶叶产业技术水平与先进产茶国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表现为茶树良种普及率低生产力整体水平低下。
(2)茶叶加工
茶叶加工属于茶行业产业链中间环节,对上游和下游的发展都起到一定的影响,同时上下游的发展对茶叶加工行业也有较大的影响。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加工工艺,茶产品结构也朝优质、有机、特色、质优价廉方向发展。但是,我国的茶叶加工行业仍然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等弊端。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茶叶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3)茶叶流通销费 费
流通销费环节是指产品(服务)由生产者到终端消费者的一系列过程,主要包含流通和消费两部分。其中,茶叶流通主要是通过贸易市场、批发市场、经销商等各种批发渠道进入茶庄、专卖店、茶馆以及商场专柜等零售商;近年来,茶加工企业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在批发渠道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直销渠道,不仅降低了流通环节的费用,还有利于在消费者当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在消费领域,根据消费习惯的不同,茶叶的消费主要可分为家庭消费、服务性消费、团体消费、礼品消费、休闲消费以及收藏消费等。
2、行业发展现状
(1)茶产业市场规模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中国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茶叶产业在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市场需求不断升级的双重挑战下,依然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各项经济指标均持续稳步增长。2015 年,全国(18 个产茶省)茶园面积扩增至 4,316 万亩,其中采摘面积 3,387 万亩,投产率达 78.5%;茶叶总产量增加至 227.8 万吨,农业产值达到 1,519.2 亿元;茶叶内销量预计达到 172 万吨,销售额约为 1,580 亿元;茶叶出口量继续保持在 30 万吨左右,出口金额上涨至 12 亿美元,出口单价超过 4000美元/吨。产业布局渐趋合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意识不断提升,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结构重组步伐加快,为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谋求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新空间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2016 年中国茶业经济形势简报》,2016 年,全国总面积接近 4,400 万亩,采摘面积 3,637 万亩;茶叶总产量约为 243 万吨,农业产值达到 1,680 亿元;茶叶内销量约为 182 万吨,销售额约为 2,002 亿元;茶叶出口总量 32.9 万吨,出口金额 14.8 亿美元,出口均价 4,490 美元/吨。
中国茶叶已经连续十年增产增收,茶园总面积和可采摘茶叶面积连年扩大,茶园总面积、茶叶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茶叶市场消费持续向好。我国的茶叶生产正在由依赖面积扩张的粗放发展向提高茶叶品质和综合利用率的集约发展转变。
(2)茶产业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品牌影响力和集中度均十分低,前四大品牌企业各自市场份额均不超过 5%,相比于台湾、英国等地存在巨大差异,造成国内企业竞争力低下。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从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统计和市场主体发展数据综合分析,截至 2015 年底,我国登记注册并实际运转的茶叶企业共有 53,976 家,与 2014 年的数量大体持平。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仅占 3%,其余 97%均为中小型企业。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
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目前总体仍呈现出“小散弱”的格局,品牌是“软肋”、市场是“瓶颈”,企业规模有限、综合实力偏弱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经济效益与规模基础不相符,2015 年我国茶园平均亩产为 67.3kg/亩,较 2010年平均亩产水平仅增长 1.8%,较 78.9kg/亩的世界平均水平也有较大差距。有规模优势做不大,有品质优势做不强,产业效益不均衡、标准化程度低、工业化水平不高、国际市场占有率有限是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矛盾和突出问题:
A、茶叶生产资源消耗度高,“绿色茶叶”仍存距离。
B、生产方式制约,资源利用率偏低。
C、产业延伸有限,结构单一。
D、经营方式落后,社会化生产融入不足。
E、科技贡献力有限,标准体系仍待完善。
F、国内市场产销脱节,结构性过剩显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国内消费者已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同时品牌茶叶又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快速占领市场,未来品牌茶叶市场份额将会继续提升,茶叶品牌化是未来发展趋势,有望催生大型龙头企业。
3、行业发展趋势
(1)政府发挥导向作用促进茶叶产业提档升级
茶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我国茶叶生产快速发展,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成为世界第一大产茶国。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实施,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消费结构加快升级,茶产业提档升级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2016年 10 月,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意见》强调到 2020 年的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为提高茶叶质量效益、提高茶产业竞争力、提高茶产业持续发展能力;2017 年 2 月 5 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新世纪以来首次明确提到“茶”,强调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提出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茶叶等产业提档升级。
(2)、茶叶消费多元化成产业发展新趋势
自 2016 年起,自饮茶展现出新的增长潜力,开始回归日常饮品的属性,2017年,茶行业市场将继续这一趋势。数据显示,过去 10 年间人均茶叶消费量复合增长率达到 11.1%。消费升级和人口红利的双重叠加,营造出更好的产业成长氛围。“国八条”发布以来,茶叶的产品结构也在逐步的调整,高端茶市场预冷,整体行业的利润率自 2013 年以来出现回落。行业利润的回落预示着茶叶的消费也渐渐回归饮品的基本属性。
从消费习惯来看,2017 年消费群体将进一步细分,多元化的消费观念成为茶叶消费的新趋势。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各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茶叶消费从最初的“礼品”、“自饮”不断的延伸和细化,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创新产品和新的茶叶衍生品的发展,将进一步满足不断分化的消费需求。
(3)更加注重品牌建设与品牌内涵发展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安全日益重视,己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
品牌内涵变得更加重要,符合消费者感知且独具特色的品牌将崭露头角。未来几年,茶行业“品类强,品牌弱”的局面还会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度同质化和简单粗放的品牌建设思维。在对消费者的调研中,“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首要关注因素。消费者对于知名茶企的品牌溢价接受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另一方面,新的业务模式以及跨界融合,将为茶企带来更多的机会。从“+互联网”、“+旅游”、“众商模式”、“私人订制”等新的业务模式和跨界融合不断出现。
(4)健康主题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
饮茶是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提高生活品质的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生活品质的诉求。饮茶人群的增长带动着茶叶市场规模扩张,促使茶业企业扩大生产,使一些品牌认可度高的茶叶企业脱颖而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茶类似的健康类食品,必然将进入千家万户。特别是在食品安全丑闻不断出现的今天,一些中高端人群,需要健康的食品和绿色的食品。
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首先,茶叶消费需求趋于多元化
一,消费者对于茶叶品类选择多元化。消费者不再单纯地购买一种茶类,而倾向于多样化的尝试。
二,消费者对于茶叶购买动机多元化。随着茶叶发展的不断高级化、品牌化,消费者购买茶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品饮,还有赠送于人作为礼物的功用。而平时作为接人待客的一种佳品,也能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品位,营造一种高雅的氛围,这也成为消费者购买茶叶的动机之一。另外,对于那些拥有极高资本的藏茶家来说,藏茶自然是他们购进的首选。
三,而消费者对于茶食品、保健茶等茶叶相关消费需求也在多元化延伸。随着茶行业的不断发展,衍生出来的相关产品也在发展。而一些比较养生的、有利于健康的茶食品、保健茶也随之成为人们热衷消费的对象。随着这种趋势,也会反过来带动茶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其次,茶叶消费者认知逐渐改变
现代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对于茶叶的消费,消费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低层次的饮用需求了。
从“物质”到“精神”的消费变化逐渐明显,有一定消费能力的消费者在选购茶叶时越来越看重品质和品牌。相对应地,散装的、无品牌的茶叶市场份额正逐步缩小,消费者对茶叶从地域、品类的认识在逐渐过渡到对品牌的认识,更加注重包装档次、服务、店面风格、品牌管理等方面。这也促使茶行业不断进行新一轮的更新换代,经过一番番的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从而筛选出更适合未来市场的经营者。
最关键的是,消费者结构升级
无论哪一个行业,都是要看其社会发展的大形势。大势兴则事业兴。中国茶产业的衰荣在于未来的消费者市场,茶业消费的升级换代也不可避免。未来中国茶产业不再是以“温饱型”消费为主的市场,而是转向“小康享受型”消费为主。而这,也意味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消费潜力。茶消费发展至今,其地位不断升级,从小农型经济逐渐向高层消费发展,这种行业品位的不断提升,必将成就更为广大的市场。
茶行业的发展前景
1、生产更加专业细分
从茶类来说,各茶类的品种对环境都会有一定的要求,茶叶生长的区域特征决定了茶产区的细分,如安溪产铁观音、武夷山产岩茶、云南产普洱茶。
从加工产品来说,传统茶叶、茶饮料、速溶茶、袋泡茶等都会更专业。
2、产品更加注重质量
日前中国茶叶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超标的问题。部分品牌被抽检出不合格。
随着人们对茶叶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消费者愿意出高价买好茶的前提下,茶叶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管理检测一定会越来越严。
3、品牌更加强调信誉
中国茶叶品牌很多,但真正值得信赖的品牌还比较少。有些品牌靠广告推广来做大名气,没有死心踏地做品质,以质取胜。
这也是目前茶叶市场乱象之一。形成想找好茶的人找不到好茶,真正好茶又卖不出去的恶性循环。
4、营销更加趋于便捷
目前茶叶品牌可信度低,许多人都习惯品后再买。这就导致了,茶叶的销售务必走店铺营销的路子。随着电商的广泛使用,茶叶也挤入其中,但真正高档茶还是比较难销得动。因为没喝过,不敢花大价钱买高档茶。品牌与品质相匹配,是改变营销方式的根本。
茶艺与茶文化和茶叶生产加工的区别?
茶艺、茶文化和茶叶生产加工是茶叶产业中不同的方面,它们之间的区别如下:
1. 茶艺:茶艺是指泡茶的技艺和仪式,包括选茶、泡茶、品茶等一系列过程。茶艺注重的是泡茶的技巧和仪式感,强调的是泡茶过程中的美感和品位。茶艺师需要掌握茶叶的品种、质量、泡茶的水温、时间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泡茶的姿态、仪态等方面的训练,以展现出茶叶的最佳口感和香气。
2. 茶文化:茶文化是指与茶相关的传统文化,包括茶道、茶诗、茶歌、茶艺、茶文化节庆等方面。茶文化强调的是茶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哲学内涵,注重的是茶的精神层面和文化价值。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助于推广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提高人们对茶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3. 茶叶生产加工:茶叶生产加工是指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叶,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序,制成成品茶叶的过程。茶叶生产加工注重的是茶叶的质量、安全和卫生,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多个环节。茶叶生产加工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温度、湿度、时间等参数,以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总的来说,茶艺、茶文化和茶叶生产加工是茶叶产业中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它们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
中国茶叶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
1、行业上下游关系
中国茶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茶叶种植行业,中游是茶叶加工行业,下游主要是茶叶流通消费领域。
(1)茶叶种植
茶叶种植为茶叶加工提供最基础的原材料供应。中国的茶叶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以传统的生产加工方式为主,生产组织形式以(茶场、市场、公司)+农户为主;区域分布明显,新型茶区,尤其是绿茶快速发展;茶叶产业技术水平与先进产茶国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表现为茶树良种普及率低生产力整体水平低下。
(2)茶叶加工
茶叶加工属于茶行业产业链中间环节,对上游和下游的发展都起到一定的影响,同时上下游的发展对茶叶加工行业也有较大的影响。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加工工艺,茶产品结构也朝优质、有机、特色、质优价廉方向发展。但是,我国的茶叶加工行业仍然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等弊端。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茶叶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3)茶叶流通销费 费
流通销费环节是指产品(服务)由生产者到终端消费者的一系列过程,主要包含流通和消费两部分。其中,茶叶流通主要是通过贸易市场、批发市场、经销商等各种批发渠道进入茶庄、专卖店、茶馆以及商场专柜等零售商;近年来,茶加工企业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在批发渠道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直销渠道,不仅降低了流通环节的费用,还有利于在消费者当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在消费领域,根据消费习惯的不同,茶叶的消费主要可分为家庭消费、服务性消费、团体消费、礼品消费、休闲消费以及收藏消费等。
2、行业发展现状
(1)茶产业市场规模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中国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茶叶产业在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市场需求不断升级的双重挑战下,依然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各项经济指标均持续稳步增长。2015 年,全国(18 个产茶省)茶园面积扩增至 4,316 万亩,其中采摘面积 3,387 万亩,投产率达 78.5%;茶叶总产量增加至 227.8 万吨,农业产值达到 1,519.2 亿元;茶叶内销量预计达到 172 万吨,销售额约为 1,580 亿元;茶叶出口量继续保持在 30 万吨左右,出口金额上涨至 12 亿美元,出口单价超过 4000美元/吨。产业布局渐趋合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意识不断提升,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结构重组步伐加快,为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谋求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新空间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2016 年中国茶业经济形势简报》,2016 年,全国总面积接近 4,400 万亩,采摘面积 3,637 万亩;茶叶总产量约为 243 万吨,农业产值达到 1,680 亿元;茶叶内销量约为 182 万吨,销售额约为 2,002 亿元;茶叶出口总量 32.9 万吨,出口金额 14.8 亿美元,出口均价 4,490 美元/吨。
中国茶叶已经连续十年增产增收,茶园总面积和可采摘茶叶面积连年扩大,茶园总面积、茶叶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茶叶市场消费持续向好。我国的茶叶生产正在由依赖面积扩张的粗放发展向提高茶叶品质和综合利用率的集约发展转变。
(2)茶产业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品牌影响力和集中度均十分低,前四大品牌企业各自市场份额均不超过 5%,相比于台湾、英国等地存在巨大差异,造成国内企业竞争力低下。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从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统计和市场主体发展数据综合分析,截至 2015 年底,我国登记注册并实际运转的茶叶企业共有 53,976 家,与 2014 年的数量大体持平。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仅占 3%,其余 97%均为中小型企业。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
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目前总体仍呈现出“小散弱”的格局,品牌是“软肋”、市场是“瓶颈”,企业规模有限、综合实力偏弱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经济效益与规模基础不相符,2015 年我国茶园平均亩产为 67.3kg/亩,较 2010年平均亩产水平仅增长 1.8%,较 78.9kg/亩的世界平均水平也有较大差距。有规模优势做不大,有品质优势做不强,产业效益不均衡、标准化程度低、工业化水平不高、国际市场占有率有限是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矛盾和突出问题:
A、茶叶生产资源消耗度高,“绿色茶叶”仍存距离。
B、生产方式制约,资源利用率偏低。
C、产业延伸有限,结构单一。
D、经营方式落后,社会化生产融入不足。
E、科技贡献力有限,标准体系仍待完善。
F、国内市场产销脱节,结构性过剩显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国内消费者已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同时品牌茶叶又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快速占领市场,未来品牌茶叶市场份额将会继续提升,茶叶品牌化是未来发展趋势,有望催生大型龙头企业。
3、行业发展趋势
(1)政府发挥导向作用促进茶叶产业提档升级
茶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我国茶叶生产快速发展,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成为世界第一大产茶国。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实施,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消费结构加快升级,茶产业提档升级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2016年 10 月,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意见》强调到 2020 年的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为提高茶叶质量效益、提高茶产业竞争力、提高茶产业持续发展能力;2017 年 2 月 5 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新世纪以来首次明确提到“茶”,强调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提出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茶叶等产业提档升级。
(2)、茶叶消费多元化成产业发展新趋势
自 2016 年起,自饮茶展现出新的增长潜力,开始回归日常饮品的属性,2017年,茶行业市场将继续这一趋势。数据显示,过去 10 年间人均茶叶消费量复合增长率达到 11.1%。消费升级和人口红利的双重叠加,营造出更好的产业成长氛围。“国八条”发布以来,茶叶的产品结构也在逐步的调整,高端茶市场预冷,整体行业的利润率自 2013 年以来出现回落。行业利润的回落预示着茶叶的消费也渐渐回归饮品的基本属性。
从消费习惯来看,2017 年消费群体将进一步细分,多元化的消费观念成为茶叶消费的新趋势。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各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茶叶消费从最初的“礼品”、“自饮”不断的延伸和细化,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创新产品和新的茶叶衍生品的发展,将进一步满足不断分化的消费需求。
(3)更加注重品牌建设与品牌内涵发展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安全日益重视,己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
品牌内涵变得更加重要,符合消费者感知且独具特色的品牌将崭露头角。未来几年,茶行业“品类强,品牌弱”的局面还会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度同质化和简单粗放的品牌建设思维。在对消费者的调研中,“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首要关注因素。消费者对于知名茶企的品牌溢价接受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另一方面,新的业务模式以及跨界融合,将为茶企带来更多的机会。从“+互联网”、“+旅游”、“众商模式”、“私人订制”等新的业务模式和跨界融合不断出现。
(4)健康主题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
饮茶是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提高生活品质的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生活品质的诉求。饮茶人群的增长带动着茶叶市场规模扩张,促使茶业企业扩大生产,使一些品牌认可度高的茶叶企业脱颖而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茶类似的健康类食品,必然将进入千家万户。特别是在食品安全丑闻不断出现的今天,一些中高端人群,需要健康的食品和绿色的食品。
中国茶叶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
1、行业上下游关系
中国茶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茶叶种植行业,中游是茶叶加工行业,下游主要是茶叶流通消费领域。
(1)茶叶种植
茶叶种植为茶叶加工提供最基础的原材料供应。中国的茶叶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以传统的生产加工方式为主,生产组织形式以(茶场、市场、公司)+农户为主;区域分布明显,新型茶区,尤其是绿茶快速发展;茶叶产业技术水平与先进产茶国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表现为茶树良种普及率低生产力整体水平低下。
(2)茶叶加工
茶叶加工属于茶行业产业链中间环节,对上游和下游的发展都起到一定的影响,同时上下游的发展对茶叶加工行业也有较大的影响。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加工工艺,茶产品结构也朝优质、有机、特色、质优价廉方向发展。但是,我国的茶叶加工行业仍然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等弊端。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茶叶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3)茶叶流通销费 费
流通销费环节是指产品(服务)由生产者到终端消费者的一系列过程,主要包含流通和消费两部分。其中,茶叶流通主要是通过贸易市场、批发市场、经销商等各种批发渠道进入茶庄、专卖店、茶馆以及商场专柜等零售商;近年来,茶加工企业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在批发渠道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直销渠道,不仅降低了流通环节的费用,还有利于在消费者当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在消费领域,根据消费习惯的不同,茶叶的消费主要可分为家庭消费、服务性消费、团体消费、礼品消费、休闲消费以及收藏消费等。
2、行业发展现状
(1)茶产业市场规模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中国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茶叶产业在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市场需求不断升级的双重挑战下,依然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各项经济指标均持续稳步增长。2015 年,全国(18 个产茶省)茶园面积扩增至 4,316 万亩,其中采摘面积 3,387 万亩,投产率达 78.5%;茶叶总产量增加至 227.8 万吨,农业产值达到 1,519.2 亿元;茶叶内销量预计达到 172 万吨,销售额约为 1,580 亿元;茶叶出口量继续保持在 30 万吨左右,出口金额上涨至 12 亿美元,出口单价超过 4000美元/吨。产业布局渐趋合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意识不断提升,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结构重组步伐加快,为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谋求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新空间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2016 年中国茶业经济形势简报》,2016 年,全国总面积接近 4,400 万亩,采摘面积 3,637 万亩;茶叶总产量约为 243 万吨,农业产值达到 1,680 亿元;茶叶内销量约为 182 万吨,销售额约为 2,002 亿元;茶叶出口总量 32.9 万吨,出口金额 14.8 亿美元,出口均价 4,490 美元/吨。
中国茶叶已经连续十年增产增收,茶园总面积和可采摘茶叶面积连年扩大,茶园总面积、茶叶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茶叶市场消费持续向好。我国的茶叶生产正在由依赖面积扩张的粗放发展向提高茶叶品质和综合利用率的集约发展转变。
(2)茶产业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品牌影响力和集中度均十分低,前四大品牌企业各自市场份额均不超过 5%,相比于台湾、英国等地存在巨大差异,造成国内企业竞争力低下。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从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统计和市场主体发展数据综合分析,截至 2015 年底,我国登记注册并实际运转的茶叶企业共有 53,976 家,与 2014 年的数量大体持平。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仅占 3%,其余 97%均为中小型企业。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
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目前总体仍呈现出“小散弱”的格局,品牌是“软肋”、市场是“瓶颈”,企业规模有限、综合实力偏弱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经济效益与规模基础不相符,2015 年我国茶园平均亩产为 67.3kg/亩,较 2010年平均亩产水平仅增长 1.8%,较 78.9kg/亩的世界平均水平也有较大差距。有规模优势做不大,有品质优势做不强,产业效益不均衡、标准化程度低、工业化水平不高、国际市场占有率有限是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矛盾和突出问题:
A、茶叶生产资源消耗度高,“绿色茶叶”仍存距离。
B、生产方式制约,资源利用率偏低。
C、产业延伸有限,结构单一。
D、经营方式落后,社会化生产融入不足。
E、科技贡献力有限,标准体系仍待完善。
F、国内市场产销脱节,结构性过剩显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国内消费者已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同时品牌茶叶又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快速占领市场,未来品牌茶叶市场份额将会继续提升,茶叶品牌化是未来发展趋势,有望催生大型龙头企业。
3、行业发展趋势
(1)政府发挥导向作用促进茶叶产业提档升级
茶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我国茶叶生产快速发展,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成为世界第一大产茶国。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实施,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消费结构加快升级,茶产业提档升级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2016年 10 月,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意见》强调到 2020 年的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为提高茶叶质量效益、提高茶产业竞争力、提高茶产业持续发展能力;2017 年 2 月 5 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新世纪以来首次明确提到“茶”,强调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提出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茶叶等产业提档升级。
(2)、茶叶消费多元化成产业发展新趋势
自 2016 年起,自饮茶展现出新的增长潜力,开始回归日常饮品的属性,2017年,茶行业市场将继续这一趋势。数据显示,过去 10 年间人均茶叶消费量复合增长率达到 11.1%。消费升级和人口红利的双重叠加,营造出更好的产业成长氛围。“国八条”发布以来,茶叶的产品结构也在逐步的调整,高端茶市场预冷,整体行业的利润率自 2013 年以来出现回落。行业利润的回落预示着茶叶的消费也渐渐回归饮品的基本属性。
从消费习惯来看,2017 年消费群体将进一步细分,多元化的消费观念成为茶叶消费的新趋势。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各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茶叶消费从最初的“礼品”、“自饮”不断的延伸和细化,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创新产品和新的茶叶衍生品的发展,将进一步满足不断分化的消费需求。
(3)更加注重品牌建设与品牌内涵发展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安全日益重视,己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
品牌内涵变得更加重要,符合消费者感知且独具特色的品牌将崭露头角。未来几年,茶行业“品类强,品牌弱”的局面还会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度同质化和简单粗放的品牌建设思维。在对消费者的调研中,“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首要关注因素。消费者对于知名茶企的品牌溢价接受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另一方面,新的业务模式以及跨界融合,将为茶企带来更多的机会。从“+互联网”、“+旅游”、“众商模式”、“私人订制”等新的业务模式和跨界融合不断出现。
(4)健康主题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
饮茶是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提高生活品质的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生活品质的诉求。饮茶人群的增长带动着茶叶市场规模扩张,促使茶业企业扩大生产,使一些品牌认可度高的茶叶企业脱颖而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茶类似的健康类食品,必然将进入千家万户。特别是在食品安全丑闻不断出现的今天,一些中高端人群,需要健康的食品和绿色的食品。
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首先,茶叶消费需求趋于多元化
一,消费者对于茶叶品类选择多元化。消费者不再单纯地购买一种茶类,而倾向于多样化的尝试。
二,消费者对于茶叶购买动机多元化。随着茶叶发展的不断高级化、品牌化,消费者购买茶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品饮,还有赠送于人作为礼物的功用。而平时作为接人待客的一种佳品,也能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品位,营造一种高雅的氛围,这也成为消费者购买茶叶的动机之一。另外,对于那些拥有极高资本的藏茶家来说,藏茶自然是他们购进的首选。
三,而消费者对于茶食品、保健茶等茶叶相关消费需求也在多元化延伸。随着茶行业的不断发展,衍生出来的相关产品也在发展。而一些比较养生的、有利于健康的茶食品、保健茶也随之成为人们热衷消费的对象。随着这种趋势,也会反过来带动茶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其次,茶叶消费者认知逐渐改变
现代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对于茶叶的消费,消费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低层次的饮用需求了。
从“物质”到“精神”的消费变化逐渐明显,有一定消费能力的消费者在选购茶叶时越来越看重品质和品牌。相对应地,散装的、无品牌的茶叶市场份额正逐步缩小,消费者对茶叶从地域、品类的认识在逐渐过渡到对品牌的认识,更加注重包装档次、服务、店面风格、品牌管理等方面。这也促使茶行业不断进行新一轮的更新换代,经过一番番的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从而筛选出更适合未来市场的经营者。
最关键的是,消费者结构升级
无论哪一个行业,都是要看其社会发展的大形势。大势兴则事业兴。中国茶产业的衰荣在于未来的消费者市场,茶业消费的升级换代也不可避免。未来中国茶产业不再是以“温饱型”消费为主的市场,而是转向“小康享受型”消费为主。而这,也意味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消费潜力。茶消费发展至今,其地位不断升级,从小农型经济逐渐向高层消费发展,这种行业品位的不断提升,必将成就更为广大的市场。
茶行业的发展前景
1、生产更加专业细分
从茶类来说,各茶类的品种对环境都会有一定的要求,茶叶生长的区域特征决定了茶产区的细分,如安溪产铁观音、武夷山产岩茶、云南产普洱茶。
从加工产品来说,传统茶叶、茶饮料、速溶茶、袋泡茶等都会更专业。
2、产品更加注重质量
日前中国茶叶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超标的问题。部分品牌被抽检出不合格。
随着人们对茶叶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消费者愿意出高价买好茶的前提下,茶叶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管理检测一定会越来越严。
3、品牌更加强调信誉
中国茶叶品牌很多,但真正值得信赖的品牌还比较少。有些品牌靠广告推广来做大名气,没有死心踏地做品质,以质取胜。
这也是目前茶叶市场乱象之一。形成想找好茶的人找不到好茶,真正好茶又卖不出去的恶性循环。
4、营销更加趋于便捷
目前茶叶品牌可信度低,许多人都习惯品后再买。这就导致了,茶叶的销售务必走店铺营销的路子。随着电商的广泛使用,茶叶也挤入其中,但真正高档茶还是比较难销得动。因为没喝过,不敢花大价钱买高档茶。品牌与品质相匹配,是改变营销方式的根本。
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茶叶市场全面放开,茶叶生产经营主体异常活跃,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得到了快速提升。截至2021年底,我国茶叶产量318万吨,较上年增加24.82万吨,同比增长8.47%,首次突破300万吨。
二、茶叶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茶叶工艺逐渐成熟,仓储和运输系统的不完善将可能影响茶叶品质。高品质茶叶对茶色、茶香、茶味和鲜度都有要求,而温度、湿度、含氧量及阳光照射等都会对茶叶品质有较大影响。为满足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的要求,未来茶叶仓储和运输系统将向更加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首先,茶叶消费需求趋于多元化
一,消费者对于茶叶品类选择多元化。消费者不再单纯地购买一种茶类,而倾向于多样化的尝试。
二,消费者对于茶叶购买动机多元化。随着茶叶发展的不断高级化、品牌化,消费者购买茶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品饮,还有赠送于人作为礼物的功用。而平时作为接人待客的一种佳品,也能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品位,营造一种高雅的氛围,这也成为消费者购买茶叶的动机之一。另外,对于那些拥有极高资本的藏茶家来说,藏茶自然是他们购进的首选。
三,而消费者对于茶食品、保健茶等茶叶相关消费需求也在多元化延伸。随着茶行业的不断发展,衍生出来的相关产品也在发展。而一些比较养生的、有利于健康的茶食品、保健茶也随之成为人们热衷消费的对象。随着这种趋势,也会反过来带动茶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其次,茶叶消费者认知逐渐改变
现代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对于茶叶的消费,消费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低层次的饮用需求了。
从“物质”到“精神”的消费变化逐渐明显,有一定消费能力的消费者在选购茶叶时越来越看重品质和品牌。相对应地,散装的、无品牌的茶叶市场份额正逐步缩小,消费者对茶叶从地域、品类的认识在逐渐过渡到对品牌的认识,更加注重包装档次、服务、店面风格、品牌管理等方面。这也促使茶行业不断进行新一轮的更新换代,经过一番番的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从而筛选出更适合未来市场的经营者。
最关键的是,消费者结构升级
无论哪一个行业,都是要看其社会发展的大形势。大势兴则事业兴。中国茶产业的衰荣在于未来的消费者市场,茶业消费的升级换代也不可避免。未来中国茶产业不再是以“温饱型”消费为主的市场,而是转向“小康享受型”消费为主。而这,也意味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消费潜力。茶消费发展至今,其地位不断升级,从小农型经济逐渐向高层消费发展,这种行业品位的不断提升,必将成就更为广大的市场。
茶行业的发展前景
1、生产更加专业细分
从茶类来说,各茶类的品种对环境都会有一定的要求,茶叶生长的区域特征决定了茶产区的细分,如安溪产铁观音、武夷山产岩茶、云南产普洱茶。
从加工产品来说,传统茶叶、茶饮料、速溶茶、袋泡茶等都会更专业。
2、产品更加注重质量
日前中国茶叶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超标的问题。部分品牌被抽检出不合格。
随着人们对茶叶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消费者愿意出高价买好茶的前提下,茶叶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管理检测一定会越来越严。
3、品牌更加强调信誉
中国茶叶品牌很多,但真正值得信赖的品牌还比较少。有些品牌靠广告推广来做大名气,没有死心踏地做品质,以质取胜。
这也是目前茶叶市场乱象之一。形成想找好茶的人找不到好茶,真正好茶又卖不出去的恶性循环。
4、营销更加趋于便捷
目前茶叶品牌可信度低,许多人都习惯品后再买。这就导致了,茶叶的销售务必走店铺营销的路子。随着电商的广泛使用,茶叶也挤入其中,但真正高档茶还是比较难销得动。因为没喝过,不敢花大价钱买高档茶。品牌与品质相匹配,是改变营销方式的根本。
茶叶供应链和产业链区别?
茶叶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区别如下
1. 概念不同。茶叶产业链和供应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产业链主要是指茶叶生产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者的整个生产和流通过程,而供应链则是指将茶叶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对客户需求进行快速响应和高效率的供应体系。
2. 生产流程不同。具体来说,茶叶产业链是一个包含多个环节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涉及到的环节包括原材料供应、研发、生产制造、销售配送等。不同的环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由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现代产业基础建设中,重要的是各个环节之间的协作和衔接,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高效、稳定和安全运行。
3. 而茶叶供应链则是针对茶叶产品流动而建立的一种环节全面贯穿的供应体系,包括原料供应、生产制造、成品配送、销售等环节的多个主体之间的协同作业,致力于实现对客户需求进行快速响应和高效率的供应体系。茶叶供应链的目标是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去优化生产、流通和销售等方面的效率和质量,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等综合目标。
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茶叶市场全面放开,茶叶生产经营主体异常活跃,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得到了快速提升。截至2021年底,我国茶叶产量318万吨,较上年增加24.82万吨,同比增长8.47%,首次突破300万吨。
二、茶叶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茶叶工艺逐渐成熟,仓储和运输系统的不完善将可能影响茶叶品质。高品质茶叶对茶色、茶香、茶味和鲜度都有要求,而温度、湿度、含氧量及阳光照射等都会对茶叶品质有较大影响。为满足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的要求,未来茶叶仓储和运输系统将向更加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首先,茶叶消费需求趋于多元化
一,消费者对于茶叶品类选择多元化。消费者不再单纯地购买一种茶类,而倾向于多样化的尝试。
二,消费者对于茶叶购买动机多元化。随着茶叶发展的不断高级化、品牌化,消费者购买茶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品饮,还有赠送于人作为礼物的功用。而平时作为接人待客的一种佳品,也能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品位,营造一种高雅的氛围,这也成为消费者购买茶叶的动机之一。另外,对于那些拥有极高资本的藏茶家来说,藏茶自然是他们购进的首选。
三,而消费者对于茶食品、保健茶等茶叶相关消费需求也在多元化延伸。随着茶行业的不断发展,衍生出来的相关产品也在发展。而一些比较养生的、有利于健康的茶食品、保健茶也随之成为人们热衷消费的对象。随着这种趋势,也会反过来带动茶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其次,茶叶消费者认知逐渐改变
现代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对于茶叶的消费,消费者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低层次的饮用需求了。
从“物质”到“精神”的消费变化逐渐明显,有一定消费能力的消费者在选购茶叶时越来越看重品质和品牌。相对应地,散装的、无品牌的茶叶市场份额正逐步缩小,消费者对茶叶从地域、品类的认识在逐渐过渡到对品牌的认识,更加注重包装档次、服务、店面风格、品牌管理等方面。这也促使茶行业不断进行新一轮的更新换代,经过一番番的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从而筛选出更适合未来市场的经营者。
最关键的是,消费者结构升级
无论哪一个行业,都是要看其社会发展的大形势。大势兴则事业兴。中国茶产业的衰荣在于未来的消费者市场,茶业消费的升级换代也不可避免。未来中国茶产业不再是以“温饱型”消费为主的市场,而是转向“小康享受型”消费为主。而这,也意味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消费潜力。茶消费发展至今,其地位不断升级,从小农型经济逐渐向高层消费发展,这种行业品位的不断提升,必将成就更为广大的市场。
茶行业的发展前景
1、生产更加专业细分
从茶类来说,各茶类的品种对环境都会有一定的要求,茶叶生长的区域特征决定了茶产区的细分,如安溪产铁观音、武夷山产岩茶、云南产普洱茶。
从加工产品来说,传统茶叶、茶饮料、速溶茶、袋泡茶等都会更专业。
2、产品更加注重质量
日前中国茶叶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超标的问题。部分品牌被抽检出不合格。
随着人们对茶叶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消费者愿意出高价买好茶的前提下,茶叶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管理检测一定会越来越严。
3、品牌更加强调信誉
中国茶叶品牌很多,但真正值得信赖的品牌还比较少。有些品牌靠广告推广来做大名气,没有死心踏地做品质,以质取胜。
这也是目前茶叶市场乱象之一。形成想找好茶的人找不到好茶,真正好茶又卖不出去的恶性循环。
4、营销更加趋于便捷
目前茶叶品牌可信度低,许多人都习惯品后再买。这就导致了,茶叶的销售务必走店铺营销的路子。随着电商的广泛使用,茶叶也挤入其中,但真正高档茶还是比较难销得动。因为没喝过,不敢花大价钱买高档茶。品牌与品质相匹配,是改变营销方式的根本。
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茶叶市场全面放开,茶叶生产经营主体异常活跃,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得到了快速提升。截至2021年底,我国茶叶产量318万吨,较上年增加24.82万吨,同比增长8.47%,首次突破300万吨。
二、茶叶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茶叶工艺逐渐成熟,仓储和运输系统的不完善将可能影响茶叶品质。高品质茶叶对茶色、茶香、茶味和鲜度都有要求,而温度、湿度、含氧量及阳光照射等都会对茶叶品质有较大影响。为满足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的要求,未来茶叶仓储和运输系统将向更加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茶叶供应链和产业链区别?
茶叶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区别如下
1. 概念不同。茶叶产业链和供应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产业链主要是指茶叶生产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者的整个生产和流通过程,而供应链则是指将茶叶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对客户需求进行快速响应和高效率的供应体系。
2. 生产流程不同。具体来说,茶叶产业链是一个包含多个环节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涉及到的环节包括原材料供应、研发、生产制造、销售配送等。不同的环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由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现代产业基础建设中,重要的是各个环节之间的协作和衔接,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高效、稳定和安全运行。
3. 而茶叶供应链则是针对茶叶产品流动而建立的一种环节全面贯穿的供应体系,包括原料供应、生产制造、成品配送、销售等环节的多个主体之间的协同作业,致力于实现对客户需求进行快速响应和高效率的供应体系。茶叶供应链的目标是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去优化生产、流通和销售等方面的效率和质量,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等综合目标。
茶艺与茶文化和茶叶生产加工的区别?
茶艺、茶文化和茶叶生产加工是茶叶产业中不同的方面,它们之间的区别如下:
1. 茶艺:茶艺是指泡茶的技艺和仪式,包括选茶、泡茶、品茶等一系列过程。茶艺注重的是泡茶的技巧和仪式感,强调的是泡茶过程中的美感和品位。茶艺师需要掌握茶叶的品种、质量、泡茶的水温、时间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泡茶的姿态、仪态等方面的训练,以展现出茶叶的最佳口感和香气。
2. 茶文化:茶文化是指与茶相关的传统文化,包括茶道、茶诗、茶歌、茶艺、茶文化节庆等方面。茶文化强调的是茶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哲学内涵,注重的是茶的精神层面和文化价值。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助于推广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提高人们对茶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3. 茶叶生产加工:茶叶生产加工是指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叶,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序,制成成品茶叶的过程。茶叶生产加工注重的是茶叶的质量、安全和卫生,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多个环节。茶叶生产加工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温度、湿度、时间等参数,以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总的来说,茶艺、茶文化和茶叶生产加工是茶叶产业中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它们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
茶叶供应链和产业链区别?
茶叶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区别如下
1. 概念不同。茶叶产业链和供应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产业链主要是指茶叶生产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者的整个生产和流通过程,而供应链则是指将茶叶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对客户需求进行快速响应和高效率的供应体系。
2. 生产流程不同。具体来说,茶叶产业链是一个包含多个环节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涉及到的环节包括原材料供应、研发、生产制造、销售配送等。不同的环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由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现代产业基础建设中,重要的是各个环节之间的协作和衔接,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高效、稳定和安全运行。
3. 而茶叶供应链则是针对茶叶产品流动而建立的一种环节全面贯穿的供应体系,包括原料供应、生产制造、成品配送、销售等环节的多个主体之间的协同作业,致力于实现对客户需求进行快速响应和高效率的供应体系。茶叶供应链的目标是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去优化生产、流通和销售等方面的效率和质量,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等综合目标。
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茶叶市场全面放开,茶叶生产经营主体异常活跃,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得到了快速提升。截至2021年底,我国茶叶产量318万吨,较上年增加24.82万吨,同比增长8.47%,首次突破300万吨。
二、茶叶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茶叶工艺逐渐成熟,仓储和运输系统的不完善将可能影响茶叶品质。高品质茶叶对茶色、茶香、茶味和鲜度都有要求,而温度、湿度、含氧量及阳光照射等都会对茶叶品质有较大影响。为满足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的要求,未来茶叶仓储和运输系统将向更加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中国茶叶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
1、行业上下游关系
中国茶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茶叶种植行业,中游是茶叶加工行业,下游主要是茶叶流通消费领域。
(1)茶叶种植
茶叶种植为茶叶加工提供最基础的原材料供应。中国的茶叶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以传统的生产加工方式为主,生产组织形式以(茶场、市场、公司)+农户为主;区域分布明显,新型茶区,尤其是绿茶快速发展;茶叶产业技术水平与先进产茶国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表现为茶树良种普及率低生产力整体水平低下。
(2)茶叶加工
茶叶加工属于茶行业产业链中间环节,对上游和下游的发展都起到一定的影响,同时上下游的发展对茶叶加工行业也有较大的影响。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加工工艺,茶产品结构也朝优质、有机、特色、质优价廉方向发展。但是,我国的茶叶加工行业仍然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等弊端。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茶叶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3)茶叶流通销费 费
流通销费环节是指产品(服务)由生产者到终端消费者的一系列过程,主要包含流通和消费两部分。其中,茶叶流通主要是通过贸易市场、批发市场、经销商等各种批发渠道进入茶庄、专卖店、茶馆以及商场专柜等零售商;近年来,茶加工企业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在批发渠道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直销渠道,不仅降低了流通环节的费用,还有利于在消费者当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在消费领域,根据消费习惯的不同,茶叶的消费主要可分为家庭消费、服务性消费、团体消费、礼品消费、休闲消费以及收藏消费等。
2、行业发展现状
(1)茶产业市场规模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中国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茶叶产业在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市场需求不断升级的双重挑战下,依然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各项经济指标均持续稳步增长。2015 年,全国(18 个产茶省)茶园面积扩增至 4,316 万亩,其中采摘面积 3,387 万亩,投产率达 78.5%;茶叶总产量增加至 227.8 万吨,农业产值达到 1,519.2 亿元;茶叶内销量预计达到 172 万吨,销售额约为 1,580 亿元;茶叶出口量继续保持在 30 万吨左右,出口金额上涨至 12 亿美元,出口单价超过 4000美元/吨。产业布局渐趋合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意识不断提升,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结构重组步伐加快,为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谋求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新空间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2016 年中国茶业经济形势简报》,2016 年,全国总面积接近 4,400 万亩,采摘面积 3,637 万亩;茶叶总产量约为 243 万吨,农业产值达到 1,680 亿元;茶叶内销量约为 182 万吨,销售额约为 2,002 亿元;茶叶出口总量 32.9 万吨,出口金额 14.8 亿美元,出口均价 4,490 美元/吨。
中国茶叶已经连续十年增产增收,茶园总面积和可采摘茶叶面积连年扩大,茶园总面积、茶叶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茶叶市场消费持续向好。我国的茶叶生产正在由依赖面积扩张的粗放发展向提高茶叶品质和综合利用率的集约发展转变。
(2)茶产业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品牌影响力和集中度均十分低,前四大品牌企业各自市场份额均不超过 5%,相比于台湾、英国等地存在巨大差异,造成国内企业竞争力低下。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从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统计和市场主体发展数据综合分析,截至 2015 年底,我国登记注册并实际运转的茶叶企业共有 53,976 家,与 2014 年的数量大体持平。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仅占 3%,其余 97%均为中小型企业。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
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目前总体仍呈现出“小散弱”的格局,品牌是“软肋”、市场是“瓶颈”,企业规模有限、综合实力偏弱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经济效益与规模基础不相符,2015 年我国茶园平均亩产为 67.3kg/亩,较 2010年平均亩产水平仅增长 1.8%,较 78.9kg/亩的世界平均水平也有较大差距。有规模优势做不大,有品质优势做不强,产业效益不均衡、标准化程度低、工业化水平不高、国际市场占有率有限是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矛盾和突出问题:
A、茶叶生产资源消耗度高,“绿色茶叶”仍存距离。
B、生产方式制约,资源利用率偏低。
C、产业延伸有限,结构单一。
D、经营方式落后,社会化生产融入不足。
E、科技贡献力有限,标准体系仍待完善。
F、国内市场产销脱节,结构性过剩显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国内消费者已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同时品牌茶叶又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快速占领市场,未来品牌茶叶市场份额将会继续提升,茶叶品牌化是未来发展趋势,有望催生大型龙头企业。
3、行业发展趋势
(1)政府发挥导向作用促进茶叶产业提档升级
茶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我国茶叶生产快速发展,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成为世界第一大产茶国。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实施,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消费结构加快升级,茶产业提档升级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2016年 10 月,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意见》强调到 2020 年的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为提高茶叶质量效益、提高茶产业竞争力、提高茶产业持续发展能力;2017 年 2 月 5 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新世纪以来首次明确提到“茶”,强调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提出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茶叶等产业提档升级。
(2)、茶叶消费多元化成产业发展新趋势
自 2016 年起,自饮茶展现出新的增长潜力,开始回归日常饮品的属性,2017年,茶行业市场将继续这一趋势。数据显示,过去 10 年间人均茶叶消费量复合增长率达到 11.1%。消费升级和人口红利的双重叠加,营造出更好的产业成长氛围。“国八条”发布以来,茶叶的产品结构也在逐步的调整,高端茶市场预冷,整体行业的利润率自 2013 年以来出现回落。行业利润的回落预示着茶叶的消费也渐渐回归饮品的基本属性。
从消费习惯来看,2017 年消费群体将进一步细分,多元化的消费观念成为茶叶消费的新趋势。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各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茶叶消费从最初的“礼品”、“自饮”不断的延伸和细化,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创新产品和新的茶叶衍生品的发展,将进一步满足不断分化的消费需求。
(3)更加注重品牌建设与品牌内涵发展
目前我国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安全日益重视,己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
品牌内涵变得更加重要,符合消费者感知且独具特色的品牌将崭露头角。未来几年,茶行业“品类强,品牌弱”的局面还会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度同质化和简单粗放的品牌建设思维。在对消费者的调研中,“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首要关注因素。消费者对于知名茶企的品牌溢价接受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另一方面,新的业务模式以及跨界融合,将为茶企带来更多的机会。从“+互联网”、“+旅游”、“众商模式”、“私人订制”等新的业务模式和跨界融合不断出现。
(4)健康主题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
饮茶是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提高生活品质的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生活品质的诉求。饮茶人群的增长带动着茶叶市场规模扩张,促使茶业企业扩大生产,使一些品牌认可度高的茶叶企业脱颖而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茶类似的健康类食品,必然将进入千家万户。特别是在食品安全丑闻不断出现的今天,一些中高端人群,需要健康的食品和绿色的食品。
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茶叶市场全面放开,茶叶生产经营主体异常活跃,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得到了快速提升。截至2021年底,我国茶叶产量318万吨,较上年增加24.82万吨,同比增长8.47%,首次突破300万吨。
二、茶叶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茶叶工艺逐渐成熟,仓储和运输系统的不完善将可能影响茶叶品质。高品质茶叶对茶色、茶香、茶味和鲜度都有要求,而温度、湿度、含氧量及阳光照射等都会对茶叶品质有较大影响。为满足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的要求,未来茶叶仓储和运输系统将向更加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