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产业调研报告(兽药企业该如何做好兽药产品推广?)
1. 兽药企业该如何做好兽药产品推广?
如今的社会,科技越来越发达,技术越来越先进,连人和动物生的病也是千奇百怪,尤其是禽病越来越难治,兽药也越来越难卖,再加上兽药厂家越来越多,这个足以使兽药企业的竞争力增大。但是,话又说回来,再难的事也有解决的方法,有实力的兽药企业终会在兽药行业中脱颖而出。下面,凭我本人的经验,来浅谈一下兽药企业该如何推广兽药产品: 2:兽药企业应该定位明确。兽药企业应该考虑兽药经销商或者养殖户的需求,然后定位自己的兽药产品,像惠诚兽药在这方面做的就很不错,他们经常派人去做市场调查,客观理性地分析他们的优劣势,然后进行改进,以至于现在打造成功了惠诚好兽药 成就名兽医的事实经典。惠诚好兽药,成就名兽医,作为经典广告语在业界广为流传,这说明郑州惠诚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在产品推广方面做得很成功,值得大家借鉴。 3:兽药企业要本着为养殖户节约用药,根治疾病的原则。兽药企业生产兽药,质量是关键,质量过关的兽药不怕无人问津,也不怕推广不了。像惠诚兽药,质量很有保证,让广大养殖户和兽药经销商都赞不绝口,他们都夸:‘惠诚好兽药 成就名兽医’这句话真是名副其实。所以,兽药企业一定要考虑让养殖户节约和受益,这样,才能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效益,才有利于兽药企业产品的推广。 4:兽药企业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推广兽药产品。电话营销、展会营销、会议营销、网络营销等等。我个人比较喜欢网络营销。前提是拥有过硬的产品质量、美观独特的包装、大气恢弘的网站、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有了这些你不管是去做百度排名还是去做行业网站宣传,都会给你带来很好的效果。 总之,兽药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也应该做兽药产品推广,因为做推广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有效率,效率高了业绩自然就会上去。
2. 兽药企业该如何做好兽药产品推广?
如今的社会,科技越来越发达,技术越来越先进,连人和动物生的病也是千奇百怪,尤其是禽病越来越难治,兽药也越来越难卖,再加上兽药厂家越来越多,这个足以使兽药企业的竞争力增大。但是,话又说回来,再难的事也有解决的方法,有实力的兽药企业终会在兽药行业中脱颖而出。下面,凭我本人的经验,来浅谈一下兽药企业该如何推广兽药产品: 2:兽药企业应该定位明确。兽药企业应该考虑兽药经销商或者养殖户的需求,然后定位自己的兽药产品,像惠诚兽药在这方面做的就很不错,他们经常派人去做市场调查,客观理性地分析他们的优劣势,然后进行改进,以至于现在打造成功了惠诚好兽药 成就名兽医的事实经典。惠诚好兽药,成就名兽医,作为经典广告语在业界广为流传,这说明郑州惠诚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在产品推广方面做得很成功,值得大家借鉴。 3:兽药企业要本着为养殖户节约用药,根治疾病的原则。兽药企业生产兽药,质量是关键,质量过关的兽药不怕无人问津,也不怕推广不了。像惠诚兽药,质量很有保证,让广大养殖户和兽药经销商都赞不绝口,他们都夸:‘惠诚好兽药 成就名兽医’这句话真是名副其实。所以,兽药企业一定要考虑让养殖户节约和受益,这样,才能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效益,才有利于兽药企业产品的推广。 4:兽药企业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推广兽药产品。电话营销、展会营销、会议营销、网络营销等等。我个人比较喜欢网络营销。前提是拥有过硬的产品质量、美观独特的包装、大气恢弘的网站、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有了这些你不管是去做百度排名还是去做行业网站宣传,都会给你带来很好的效果。 总之,兽药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也应该做兽药产品推广,因为做推广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有效率,效率高了业绩自然就会上去。
3. 特种养殖户现状分析及对策研判?
关于这个问题,特种养殖户是指养殖珍稀、特色、高价值的动物,如黑熊、金钱豹、孔雀、麝香等。目前,特种养殖户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市场需求不稳定。特种养殖的产品主要供应高端市场,随着市场需求的波动,特种养殖户的收益也会受到影响。
二、养殖成本高。特种养殖动物的饲养环境、饲料、医疗等成本都相对较高,对特种养殖户的经济压力较大。
三、法律法规不完善。特种养殖涉及到野生动物保护,但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特种养殖户在经营过程中容易面临法律风险。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强市场调查与需求预测,合理规划养殖规模,降低市场波动的影响。
二、探索饲料、兽药等配套设施共享的方式,降低养殖成本。
三、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明确特种养殖的准入条件、经营标准和责任义务,保障特种养殖户的合法权益。
四、推行产业化养殖,引入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提高养殖效益和规模。
五、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特种养殖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拓展市场渠道。
4. 畜牧局是做什么工作的?
畜牧局是负责良种畜禽的引进、培育与推广;主管种畜禽及畜产品的质量标准,按标准对种畜禽场进行验收,依法对种畜禽生产经营进行监督管理;负责畜牧业商品基地的建设管理工作;负责畜牧业环境保护工作的职能机构。
1、畜禽改良:畜禽良种的推广有力地促进了畜牧生产水平的提高。
2、疫病防治:认真贯彻〈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坚持依法治疫;采取以计划免疫为主的综合性仿制措施,努力降低畜禽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力推广“畜禽防疫技术承包责任制”和“畜禽防疫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检查地开展畜禽疫病防治新技术,努力提高畜禽疫病防治技术水平;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开展防疫检查评比,促进多项防疫措施的落实。
3、饲草饲料的试验与改良。
4、动物检疫:控制动物疫病的流行,促进养殖业发展,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5、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
6、监督兽药生产及销售。
7、畜牧执法:各级监督机构依法开展以查处经销病死畜禽及产品的违法行为为主的监督检查,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并对一批有争议的兽医卫生案件进行了行政复议。
8、科技推广畜牧科技信息。
9、畜牧统计:畜牧统计信息系统主要由畜牧生产报和季报、基点调查、畜产品调查月报和生产月报、畜牧兽医专业年报几个方面组成。
10、积极家禽业等畜牧业协会发展。
5. 苍城镇有多少间兽药店?
1. 我不知道具体有多少间兽药店。2. 因为苍城镇地广人稀,兽药店的数量需要具体调查才能确定。3. 如果需要购买兽药,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或电话咨询当地的兽医诊所或农资店,他们通常会提供兽药销售服务。
6. 特种养殖户现状分析及对策研判?
关于这个问题,特种养殖户是指养殖珍稀、特色、高价值的动物,如黑熊、金钱豹、孔雀、麝香等。目前,特种养殖户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市场需求不稳定。特种养殖的产品主要供应高端市场,随着市场需求的波动,特种养殖户的收益也会受到影响。
二、养殖成本高。特种养殖动物的饲养环境、饲料、医疗等成本都相对较高,对特种养殖户的经济压力较大。
三、法律法规不完善。特种养殖涉及到野生动物保护,但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特种养殖户在经营过程中容易面临法律风险。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强市场调查与需求预测,合理规划养殖规模,降低市场波动的影响。
二、探索饲料、兽药等配套设施共享的方式,降低养殖成本。
三、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明确特种养殖的准入条件、经营标准和责任义务,保障特种养殖户的合法权益。
四、推行产业化养殖,引入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提高养殖效益和规模。
五、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特种养殖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拓展市场渠道。
7. 特种养殖户现状分析及对策研判?
关于这个问题,特种养殖户是指养殖珍稀、特色、高价值的动物,如黑熊、金钱豹、孔雀、麝香等。目前,特种养殖户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市场需求不稳定。特种养殖的产品主要供应高端市场,随着市场需求的波动,特种养殖户的收益也会受到影响。
二、养殖成本高。特种养殖动物的饲养环境、饲料、医疗等成本都相对较高,对特种养殖户的经济压力较大。
三、法律法规不完善。特种养殖涉及到野生动物保护,但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特种养殖户在经营过程中容易面临法律风险。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强市场调查与需求预测,合理规划养殖规模,降低市场波动的影响。
二、探索饲料、兽药等配套设施共享的方式,降低养殖成本。
三、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明确特种养殖的准入条件、经营标准和责任义务,保障特种养殖户的合法权益。
四、推行产业化养殖,引入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提高养殖效益和规模。
五、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特种养殖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拓展市场渠道。
8. 兽药企业该如何做好兽药产品推广?
如今的社会,科技越来越发达,技术越来越先进,连人和动物生的病也是千奇百怪,尤其是禽病越来越难治,兽药也越来越难卖,再加上兽药厂家越来越多,这个足以使兽药企业的竞争力增大。但是,话又说回来,再难的事也有解决的方法,有实力的兽药企业终会在兽药行业中脱颖而出。下面,凭我本人的经验,来浅谈一下兽药企业该如何推广兽药产品: 2:兽药企业应该定位明确。兽药企业应该考虑兽药经销商或者养殖户的需求,然后定位自己的兽药产品,像惠诚兽药在这方面做的就很不错,他们经常派人去做市场调查,客观理性地分析他们的优劣势,然后进行改进,以至于现在打造成功了惠诚好兽药 成就名兽医的事实经典。惠诚好兽药,成就名兽医,作为经典广告语在业界广为流传,这说明郑州惠诚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在产品推广方面做得很成功,值得大家借鉴。 3:兽药企业要本着为养殖户节约用药,根治疾病的原则。兽药企业生产兽药,质量是关键,质量过关的兽药不怕无人问津,也不怕推广不了。像惠诚兽药,质量很有保证,让广大养殖户和兽药经销商都赞不绝口,他们都夸:‘惠诚好兽药 成就名兽医’这句话真是名副其实。所以,兽药企业一定要考虑让养殖户节约和受益,这样,才能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效益,才有利于兽药企业产品的推广。 4:兽药企业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推广兽药产品。电话营销、展会营销、会议营销、网络营销等等。我个人比较喜欢网络营销。前提是拥有过硬的产品质量、美观独特的包装、大气恢弘的网站、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有了这些你不管是去做百度排名还是去做行业网站宣传,都会给你带来很好的效果。 总之,兽药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也应该做兽药产品推广,因为做推广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有效率,效率高了业绩自然就会上去。
9. 苍城镇有多少间兽药店?
1. 我不知道具体有多少间兽药店。2. 因为苍城镇地广人稀,兽药店的数量需要具体调查才能确定。3. 如果需要购买兽药,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或电话咨询当地的兽医诊所或农资店,他们通常会提供兽药销售服务。
10. 畜牧局是做什么工作的?
畜牧局是负责良种畜禽的引进、培育与推广;主管种畜禽及畜产品的质量标准,按标准对种畜禽场进行验收,依法对种畜禽生产经营进行监督管理;负责畜牧业商品基地的建设管理工作;负责畜牧业环境保护工作的职能机构。
1、畜禽改良:畜禽良种的推广有力地促进了畜牧生产水平的提高。
2、疫病防治:认真贯彻〈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坚持依法治疫;采取以计划免疫为主的综合性仿制措施,努力降低畜禽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力推广“畜禽防疫技术承包责任制”和“畜禽防疫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检查地开展畜禽疫病防治新技术,努力提高畜禽疫病防治技术水平;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开展防疫检查评比,促进多项防疫措施的落实。
3、饲草饲料的试验与改良。
4、动物检疫:控制动物疫病的流行,促进养殖业发展,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5、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
6、监督兽药生产及销售。
7、畜牧执法:各级监督机构依法开展以查处经销病死畜禽及产品的违法行为为主的监督检查,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并对一批有争议的兽医卫生案件进行了行政复议。
8、科技推广畜牧科技信息。
9、畜牧统计:畜牧统计信息系统主要由畜牧生产报和季报、基点调查、畜产品调查月报和生产月报、畜牧兽医专业年报几个方面组成。
10、积极家禽业等畜牧业协会发展。
11. 畜牧局是做什么工作的?
畜牧局是负责良种畜禽的引进、培育与推广;主管种畜禽及畜产品的质量标准,按标准对种畜禽场进行验收,依法对种畜禽生产经营进行监督管理;负责畜牧业商品基地的建设管理工作;负责畜牧业环境保护工作的职能机构。
1、畜禽改良:畜禽良种的推广有力地促进了畜牧生产水平的提高。
2、疫病防治:认真贯彻〈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坚持依法治疫;采取以计划免疫为主的综合性仿制措施,努力降低畜禽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力推广“畜禽防疫技术承包责任制”和“畜禽防疫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检查地开展畜禽疫病防治新技术,努力提高畜禽疫病防治技术水平;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开展防疫检查评比,促进多项防疫措施的落实。
3、饲草饲料的试验与改良。
4、动物检疫:控制动物疫病的流行,促进养殖业发展,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5、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
6、监督兽药生产及销售。
7、畜牧执法:各级监督机构依法开展以查处经销病死畜禽及产品的违法行为为主的监督检查,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并对一批有争议的兽医卫生案件进行了行政复议。
8、科技推广畜牧科技信息。
9、畜牧统计:畜牧统计信息系统主要由畜牧生产报和季报、基点调查、畜产品调查月报和生产月报、畜牧兽医专业年报几个方面组成。
10、积极家禽业等畜牧业协会发展。
12. 兽药企业该如何做好兽药产品推广?
如今的社会,科技越来越发达,技术越来越先进,连人和动物生的病也是千奇百怪,尤其是禽病越来越难治,兽药也越来越难卖,再加上兽药厂家越来越多,这个足以使兽药企业的竞争力增大。但是,话又说回来,再难的事也有解决的方法,有实力的兽药企业终会在兽药行业中脱颖而出。下面,凭我本人的经验,来浅谈一下兽药企业该如何推广兽药产品: 2:兽药企业应该定位明确。兽药企业应该考虑兽药经销商或者养殖户的需求,然后定位自己的兽药产品,像惠诚兽药在这方面做的就很不错,他们经常派人去做市场调查,客观理性地分析他们的优劣势,然后进行改进,以至于现在打造成功了惠诚好兽药 成就名兽医的事实经典。惠诚好兽药,成就名兽医,作为经典广告语在业界广为流传,这说明郑州惠诚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在产品推广方面做得很成功,值得大家借鉴。 3:兽药企业要本着为养殖户节约用药,根治疾病的原则。兽药企业生产兽药,质量是关键,质量过关的兽药不怕无人问津,也不怕推广不了。像惠诚兽药,质量很有保证,让广大养殖户和兽药经销商都赞不绝口,他们都夸:‘惠诚好兽药 成就名兽医’这句话真是名副其实。所以,兽药企业一定要考虑让养殖户节约和受益,这样,才能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效益,才有利于兽药企业产品的推广。 4:兽药企业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推广兽药产品。电话营销、展会营销、会议营销、网络营销等等。我个人比较喜欢网络营销。前提是拥有过硬的产品质量、美观独特的包装、大气恢弘的网站、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有了这些你不管是去做百度排名还是去做行业网站宣传,都会给你带来很好的效果。 总之,兽药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也应该做兽药产品推广,因为做推广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有效率,效率高了业绩自然就会上去。
13. 苍城镇有多少间兽药店?
1. 我不知道具体有多少间兽药店。2. 因为苍城镇地广人稀,兽药店的数量需要具体调查才能确定。3. 如果需要购买兽药,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或电话咨询当地的兽医诊所或农资店,他们通常会提供兽药销售服务。
14. 兽药质量风险管理的定义是什么?
)定义 兽药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国家立法授予的权力及国家
的兽药标准、法规,对兽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单位的兽药
质量进行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兽药管理条例》第44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行使兽药监督管理权。
兽药检验工作由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兽药检验机构承担。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认定其他检验机构承担兽药检验工作。
兽药管理
(二)兽药质量监督管理的内容
实行新兽药审批制度、生产审批制度、进口兽药注册登记和检验制度。
建立和执行兽药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
兽药品种的整顿和淘汰。
调查和处理兽药产品质量、中毒事故、取缔假劣兽药、处理不合格兽药,执行行政处罚。
15. 特种养殖户现状分析及对策研判?
关于这个问题,特种养殖户是指养殖珍稀、特色、高价值的动物,如黑熊、金钱豹、孔雀、麝香等。目前,特种养殖户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市场需求不稳定。特种养殖的产品主要供应高端市场,随着市场需求的波动,特种养殖户的收益也会受到影响。
二、养殖成本高。特种养殖动物的饲养环境、饲料、医疗等成本都相对较高,对特种养殖户的经济压力较大。
三、法律法规不完善。特种养殖涉及到野生动物保护,但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特种养殖户在经营过程中容易面临法律风险。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强市场调查与需求预测,合理规划养殖规模,降低市场波动的影响。
二、探索饲料、兽药等配套设施共享的方式,降低养殖成本。
三、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明确特种养殖的准入条件、经营标准和责任义务,保障特种养殖户的合法权益。
四、推行产业化养殖,引入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提高养殖效益和规模。
五、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特种养殖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拓展市场渠道。
16. 畜牧局是干什么的?
一、指导全区畜牧业生产,引导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信息化建设,负责畜牧业项目的论证、审定、申报、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负责畜牧业统计分析、信息发布工作。
二、负责全区动物防疫、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动物防疫监督工作。
三、负责全区畜产品和畜牧业生产资料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四、负责畜禽养殖、兽药、饲草饲料监督管理工作,实施相关行政许可。
(七)负责兽医医政、兽药药政药检、兽医卫生监督管理、负责官方兽医、执业兽医的管理工作。
(八)负责全区畜禽屠宰监督管理工作。
(九)负责全区畜牧业结构调整、畜牧环保、信息工程、市场体系建设、产业化经营的规划和组织实施工作。
(十)承办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17. 畜牧局是干什么的?
一、指导全区畜牧业生产,引导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信息化建设,负责畜牧业项目的论证、审定、申报、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负责畜牧业统计分析、信息发布工作。
二、负责全区动物防疫、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动物防疫监督工作。
三、负责全区畜产品和畜牧业生产资料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四、负责畜禽养殖、兽药、饲草饲料监督管理工作,实施相关行政许可。
(七)负责兽医医政、兽药药政药检、兽医卫生监督管理、负责官方兽医、执业兽医的管理工作。
(八)负责全区畜禽屠宰监督管理工作。
(九)负责全区畜牧业结构调整、畜牧环保、信息工程、市场体系建设、产业化经营的规划和组织实施工作。
(十)承办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18. 如何进一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育,培育壮大农村技能型、知识型人才队伍,是解决“三农”问题中将来谁种田、种好田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为更好地加快培育我县新型职业农民,根据县政协要求,我们对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县农业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
在我们县乡村人口172461人。有劳动力资源90563人,占乡村人口的52.5%,其中男劳动力资源占59.3%、女劳动力资源占41.7%。在农业农村劳动力资源中乡村从业的人员85536人,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94%。在从业劳动力中真正从事农业的只有41693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48.7%。2016年外出(含离乡)的劳动力28888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3.8%。
二、县新型职业农民情况
我们不完整的将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村能工巧匠、农机维修工、农村操作员、农村经纪人等作为新型职业农民来统计的话,据不完全调查统计,目前,全县共有新型职业农民2916人,占乡村从业劳动力总数的3.41%。其中,脐橙、茶叶、刺葡萄、蔬菜等种植能手397人,占新型职业农民总数的13.6%;生猪、肉兔、甲鱼、山羊等养殖能手324人,占11.1%;茶叶等农产品加工能手70人,占2.4%;农民合作社带头人175人,占6.07%;农村经纪人82人,占2.8%;动物防疫员124人,占4.25%;农机操作手430人,占14.74%;农机维修员200人,占6.86%;蔬菜园艺工、农村建筑匠、沼气工、渔业船员等能工巧匠359人,占12.3%;农民信息员170人,占5.82%;乡镇旅游员335人,占11.49%;乡镇兽医员、农药销售员、兽药经销员250人,占8.57%。
三、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途径
新型职业农民是近两年提出的新概念,在农民培育上,目前我县主要有四条途径:
(一)县农粮局的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为提高农民劳动力转移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和科学种田水平,从2016年开始,农粮局开展了以阳光工程为重点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每年培训农民在2000人左右,到2016年培训农民15900人次。同时结合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器械推广,每年还开展速成技术培训5000人次左右。
(二)县果茶局每年开展柑橘肥水管理、修剪、黄龙病防控技术培训1000人次左右。
(三)县就业局每年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2600人左右,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推动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四)县职业中专每年开展职业知识教育2000人左右。
四、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新型职业农民现状看:
一是数量严重不足。全县共有新型职业农民2916人,占乡村人口总数的1.69%,占乡村从业劳动力总数的3.4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中专、高中以上学历占3.9%的比例,比现代农业发达县市农业农村人才占比差距更大。
二是分布不均。从此次统计的数字看,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大多集中在种养方面、农机操作维修和农村能工巧匠方面,种养能手合计721名,占总数的24.7%,农机操作维修630人,占21.6%,农村能工巧匠359人,占12.3%,而加工、管理、经营、农村经纪人、技能型等其他类型人才严重不足,人才行业分布极不平衡。
三是结构不够合理。从年龄结构来看,青年农村实用人才数量较少,大部分农村实用人才年纪在45岁以上,队伍普遍年纪较大,有进一步老化现象。
四是从文化知识结构来看,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较多,且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尤其是高技能、高层次人才紧缺。从性别结构方来看,女性农村实用人才少。
(二)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要求看:
一是时间上存在矛盾。新型职业农民系统培训真正要让农民系统掌握一门基本的业务技能,需要较长时间,按省要求生产经营型至少要15天以上,专业技能型也要5天以上。现阶段农村中青年大部分外出打工,在家务农的大部分50岁以上,而且都经营着如脐橙、水稻、生猪等一、二项主要产业,要离开家中一、二天也许还可以,要五、六天离开家来学习培训,家中的产业受到影响,相当困难。即使走得开,农民在家打工一天100多元,而培训五、六天就少赚五、六百元,一般农民是很难想得开的。
二是学习内容上矛盾。要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就必须系统的学习培训,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而50多岁以上的农民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听系统的学习乏味,甚至听不懂。短期快餐应对式培训、培训时间短、重点突出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要系统提高农民的业务技能又很难。
三是培训经费上矛盾。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经费如果可以争取到上面项目支持,农民培训的教材、吃、住等费用是可以解决的。但培训还要资料整理等管理费用,这部分费用都是要县财政配套解决的,而目前大部分县财政配套资金是根本不可能到位的。所以在培训上,存在部门多做事、多垫钱,没有积极性。
(三)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渠道看:虽然有农业部门、人事就业部门、教育部门等,但培育的角度不一,而且都以速成培训居多,很难达到提高整体综合素质的效果。
五、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几点建议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我县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最现实的关系到将来十年、二十年后谁来种田、种好田的问题。如何推进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建议如下:
(一)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农民参与培育积极性。如对于培训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颁发合格证书,新型职业农民在发展产业上给予政策扶持,提供信贷、用地、品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特别是项目和资金扶持,使他们实实在在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充分调动新型职业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同时设立政府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金,对于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5天以上培训合格的,除来回车费、吃住报销外,还给予适当的误工补贴。
(二)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保障培训效果。如培训内容要切合当前实际,农民有强烈的需求;培训教材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俗易懂;培训的师资力量,既要有较好的理论水平,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农民学了几天真正学到知识,尝到甜头。
(三)保障农民培训经费,调动部门积极性。县财政要站在支持农业农村长远发展的大计上,支持农业,切实保障培训部门的工作经费,最基本的项目配套经费必须到位,做到既有钱养兵,也要有钱打仗,调动培训部门的工作积极性。
(四)改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途径,培育农业农村持久人才。目前的农业部门、人事就业部门对农民的培育对象都是中、老年为主,而且都是在家从事农业农村的为重点。这部分劳动力,十年、二十年就老化。真正农业农村的后继力量还是在现在的青年人,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点、应该在八O、九O、甚至00后身上,因此加强现在初、高中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应该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中之重、长远之计。这几代人,不管他以后种不种田,他们生在农村,有农业切身体会,将来不能打工了,回来农村了,也有知识的积累。
19. 如何进一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育,培育壮大农村技能型、知识型人才队伍,是解决“三农”问题中将来谁种田、种好田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为更好地加快培育我县新型职业农民,根据县政协要求,我们对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县农业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
在我们县乡村人口172461人。有劳动力资源90563人,占乡村人口的52.5%,其中男劳动力资源占59.3%、女劳动力资源占41.7%。在农业农村劳动力资源中乡村从业的人员85536人,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94%。在从业劳动力中真正从事农业的只有41693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48.7%。2016年外出(含离乡)的劳动力28888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3.8%。
二、县新型职业农民情况
我们不完整的将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村能工巧匠、农机维修工、农村操作员、农村经纪人等作为新型职业农民来统计的话,据不完全调查统计,目前,全县共有新型职业农民2916人,占乡村从业劳动力总数的3.41%。其中,脐橙、茶叶、刺葡萄、蔬菜等种植能手397人,占新型职业农民总数的13.6%;生猪、肉兔、甲鱼、山羊等养殖能手324人,占11.1%;茶叶等农产品加工能手70人,占2.4%;农民合作社带头人175人,占6.07%;农村经纪人82人,占2.8%;动物防疫员124人,占4.25%;农机操作手430人,占14.74%;农机维修员200人,占6.86%;蔬菜园艺工、农村建筑匠、沼气工、渔业船员等能工巧匠359人,占12.3%;农民信息员170人,占5.82%;乡镇旅游员335人,占11.49%;乡镇兽医员、农药销售员、兽药经销员250人,占8.57%。
三、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途径
新型职业农民是近两年提出的新概念,在农民培育上,目前我县主要有四条途径:
(一)县农粮局的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为提高农民劳动力转移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和科学种田水平,从2016年开始,农粮局开展了以阳光工程为重点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每年培训农民在2000人左右,到2016年培训农民15900人次。同时结合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器械推广,每年还开展速成技术培训5000人次左右。
(二)县果茶局每年开展柑橘肥水管理、修剪、黄龙病防控技术培训1000人次左右。
(三)县就业局每年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2600人左右,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推动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四)县职业中专每年开展职业知识教育2000人左右。
四、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新型职业农民现状看:
一是数量严重不足。全县共有新型职业农民2916人,占乡村人口总数的1.69%,占乡村从业劳动力总数的3.4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中专、高中以上学历占3.9%的比例,比现代农业发达县市农业农村人才占比差距更大。
二是分布不均。从此次统计的数字看,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大多集中在种养方面、农机操作维修和农村能工巧匠方面,种养能手合计721名,占总数的24.7%,农机操作维修630人,占21.6%,农村能工巧匠359人,占12.3%,而加工、管理、经营、农村经纪人、技能型等其他类型人才严重不足,人才行业分布极不平衡。
三是结构不够合理。从年龄结构来看,青年农村实用人才数量较少,大部分农村实用人才年纪在45岁以上,队伍普遍年纪较大,有进一步老化现象。
四是从文化知识结构来看,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较多,且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尤其是高技能、高层次人才紧缺。从性别结构方来看,女性农村实用人才少。
(二)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要求看:
一是时间上存在矛盾。新型职业农民系统培训真正要让农民系统掌握一门基本的业务技能,需要较长时间,按省要求生产经营型至少要15天以上,专业技能型也要5天以上。现阶段农村中青年大部分外出打工,在家务农的大部分50岁以上,而且都经营着如脐橙、水稻、生猪等一、二项主要产业,要离开家中一、二天也许还可以,要五、六天离开家来学习培训,家中的产业受到影响,相当困难。即使走得开,农民在家打工一天100多元,而培训五、六天就少赚五、六百元,一般农民是很难想得开的。
二是学习内容上矛盾。要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就必须系统的学习培训,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而50多岁以上的农民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听系统的学习乏味,甚至听不懂。短期快餐应对式培训、培训时间短、重点突出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要系统提高农民的业务技能又很难。
三是培训经费上矛盾。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经费如果可以争取到上面项目支持,农民培训的教材、吃、住等费用是可以解决的。但培训还要资料整理等管理费用,这部分费用都是要县财政配套解决的,而目前大部分县财政配套资金是根本不可能到位的。所以在培训上,存在部门多做事、多垫钱,没有积极性。
(三)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渠道看:虽然有农业部门、人事就业部门、教育部门等,但培育的角度不一,而且都以速成培训居多,很难达到提高整体综合素质的效果。
五、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几点建议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我县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最现实的关系到将来十年、二十年后谁来种田、种好田的问题。如何推进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建议如下:
(一)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农民参与培育积极性。如对于培训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颁发合格证书,新型职业农民在发展产业上给予政策扶持,提供信贷、用地、品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特别是项目和资金扶持,使他们实实在在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充分调动新型职业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同时设立政府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金,对于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5天以上培训合格的,除来回车费、吃住报销外,还给予适当的误工补贴。
(二)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保障培训效果。如培训内容要切合当前实际,农民有强烈的需求;培训教材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俗易懂;培训的师资力量,既要有较好的理论水平,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农民学了几天真正学到知识,尝到甜头。
(三)保障农民培训经费,调动部门积极性。县财政要站在支持农业农村长远发展的大计上,支持农业,切实保障培训部门的工作经费,最基本的项目配套经费必须到位,做到既有钱养兵,也要有钱打仗,调动培训部门的工作积极性。
(四)改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途径,培育农业农村持久人才。目前的农业部门、人事就业部门对农民的培育对象都是中、老年为主,而且都是在家从事农业农村的为重点。这部分劳动力,十年、二十年就老化。真正农业农村的后继力量还是在现在的青年人,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点、应该在八O、九O、甚至00后身上,因此加强现在初、高中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应该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中之重、长远之计。这几代人,不管他以后种不种田,他们生在农村,有农业切身体会,将来不能打工了,回来农村了,也有知识的积累。
20. 如何进一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育,培育壮大农村技能型、知识型人才队伍,是解决“三农”问题中将来谁种田、种好田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为更好地加快培育我县新型职业农民,根据县政协要求,我们对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县农业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
在我们县乡村人口172461人。有劳动力资源90563人,占乡村人口的52.5%,其中男劳动力资源占59.3%、女劳动力资源占41.7%。在农业农村劳动力资源中乡村从业的人员85536人,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94%。在从业劳动力中真正从事农业的只有41693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48.7%。2016年外出(含离乡)的劳动力28888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3.8%。
二、县新型职业农民情况
我们不完整的将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村能工巧匠、农机维修工、农村操作员、农村经纪人等作为新型职业农民来统计的话,据不完全调查统计,目前,全县共有新型职业农民2916人,占乡村从业劳动力总数的3.41%。其中,脐橙、茶叶、刺葡萄、蔬菜等种植能手397人,占新型职业农民总数的13.6%;生猪、肉兔、甲鱼、山羊等养殖能手324人,占11.1%;茶叶等农产品加工能手70人,占2.4%;农民合作社带头人175人,占6.07%;农村经纪人82人,占2.8%;动物防疫员124人,占4.25%;农机操作手430人,占14.74%;农机维修员200人,占6.86%;蔬菜园艺工、农村建筑匠、沼气工、渔业船员等能工巧匠359人,占12.3%;农民信息员170人,占5.82%;乡镇旅游员335人,占11.49%;乡镇兽医员、农药销售员、兽药经销员250人,占8.57%。
三、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途径
新型职业农民是近两年提出的新概念,在农民培育上,目前我县主要有四条途径:
(一)县农粮局的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为提高农民劳动力转移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和科学种田水平,从2016年开始,农粮局开展了以阳光工程为重点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每年培训农民在2000人左右,到2016年培训农民15900人次。同时结合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器械推广,每年还开展速成技术培训5000人次左右。
(二)县果茶局每年开展柑橘肥水管理、修剪、黄龙病防控技术培训1000人次左右。
(三)县就业局每年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2600人左右,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推动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四)县职业中专每年开展职业知识教育2000人左右。
四、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新型职业农民现状看:
一是数量严重不足。全县共有新型职业农民2916人,占乡村人口总数的1.69%,占乡村从业劳动力总数的3.4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中专、高中以上学历占3.9%的比例,比现代农业发达县市农业农村人才占比差距更大。
二是分布不均。从此次统计的数字看,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大多集中在种养方面、农机操作维修和农村能工巧匠方面,种养能手合计721名,占总数的24.7%,农机操作维修630人,占21.6%,农村能工巧匠359人,占12.3%,而加工、管理、经营、农村经纪人、技能型等其他类型人才严重不足,人才行业分布极不平衡。
三是结构不够合理。从年龄结构来看,青年农村实用人才数量较少,大部分农村实用人才年纪在45岁以上,队伍普遍年纪较大,有进一步老化现象。
四是从文化知识结构来看,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较多,且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尤其是高技能、高层次人才紧缺。从性别结构方来看,女性农村实用人才少。
(二)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要求看:
一是时间上存在矛盾。新型职业农民系统培训真正要让农民系统掌握一门基本的业务技能,需要较长时间,按省要求生产经营型至少要15天以上,专业技能型也要5天以上。现阶段农村中青年大部分外出打工,在家务农的大部分50岁以上,而且都经营着如脐橙、水稻、生猪等一、二项主要产业,要离开家中一、二天也许还可以,要五、六天离开家来学习培训,家中的产业受到影响,相当困难。即使走得开,农民在家打工一天100多元,而培训五、六天就少赚五、六百元,一般农民是很难想得开的。
二是学习内容上矛盾。要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就必须系统的学习培训,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而50多岁以上的农民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听系统的学习乏味,甚至听不懂。短期快餐应对式培训、培训时间短、重点突出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要系统提高农民的业务技能又很难。
三是培训经费上矛盾。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经费如果可以争取到上面项目支持,农民培训的教材、吃、住等费用是可以解决的。但培训还要资料整理等管理费用,这部分费用都是要县财政配套解决的,而目前大部分县财政配套资金是根本不可能到位的。所以在培训上,存在部门多做事、多垫钱,没有积极性。
(三)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渠道看:虽然有农业部门、人事就业部门、教育部门等,但培育的角度不一,而且都以速成培训居多,很难达到提高整体综合素质的效果。
五、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几点建议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我县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最现实的关系到将来十年、二十年后谁来种田、种好田的问题。如何推进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建议如下:
(一)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农民参与培育积极性。如对于培训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颁发合格证书,新型职业农民在发展产业上给予政策扶持,提供信贷、用地、品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特别是项目和资金扶持,使他们实实在在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充分调动新型职业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同时设立政府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金,对于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5天以上培训合格的,除来回车费、吃住报销外,还给予适当的误工补贴。
(二)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保障培训效果。如培训内容要切合当前实际,农民有强烈的需求;培训教材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俗易懂;培训的师资力量,既要有较好的理论水平,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农民学了几天真正学到知识,尝到甜头。
(三)保障农民培训经费,调动部门积极性。县财政要站在支持农业农村长远发展的大计上,支持农业,切实保障培训部门的工作经费,最基本的项目配套经费必须到位,做到既有钱养兵,也要有钱打仗,调动培训部门的工作积极性。
(四)改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途径,培育农业农村持久人才。目前的农业部门、人事就业部门对农民的培育对象都是中、老年为主,而且都是在家从事农业农村的为重点。这部分劳动力,十年、二十年就老化。真正农业农村的后继力量还是在现在的青年人,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点、应该在八O、九O、甚至00后身上,因此加强现在初、高中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应该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中之重、长远之计。这几代人,不管他以后种不种田,他们生在农村,有农业切身体会,将来不能打工了,回来农村了,也有知识的积累。
21. 畜牧局是干什么的?
一、指导全区畜牧业生产,引导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信息化建设,负责畜牧业项目的论证、审定、申报、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负责畜牧业统计分析、信息发布工作。
二、负责全区动物防疫、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动物防疫监督工作。
三、负责全区畜产品和畜牧业生产资料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四、负责畜禽养殖、兽药、饲草饲料监督管理工作,实施相关行政许可。
(七)负责兽医医政、兽药药政药检、兽医卫生监督管理、负责官方兽医、执业兽医的管理工作。
(八)负责全区畜禽屠宰监督管理工作。
(九)负责全区畜牧业结构调整、畜牧环保、信息工程、市场体系建设、产业化经营的规划和组织实施工作。
(十)承办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2. 兽药质量风险管理的定义是什么?
)定义 兽药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国家立法授予的权力及国家
的兽药标准、法规,对兽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单位的兽药
质量进行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兽药管理条例》第44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行使兽药监督管理权。
兽药检验工作由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兽药检验机构承担。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认定其他检验机构承担兽药检验工作。
兽药管理
(二)兽药质量监督管理的内容
实行新兽药审批制度、生产审批制度、进口兽药注册登记和检验制度。
建立和执行兽药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
兽药品种的整顿和淘汰。
调查和处理兽药产品质量、中毒事故、取缔假劣兽药、处理不合格兽药,执行行政处罚。
23. 兽药质量风险管理的定义是什么?
)定义 兽药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国家立法授予的权力及国家
的兽药标准、法规,对兽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单位的兽药
质量进行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兽药管理条例》第44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行使兽药监督管理权。
兽药检验工作由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兽药检验机构承担。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认定其他检验机构承担兽药检验工作。
兽药管理
(二)兽药质量监督管理的内容
实行新兽药审批制度、生产审批制度、进口兽药注册登记和检验制度。
建立和执行兽药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
兽药品种的整顿和淘汰。
调查和处理兽药产品质量、中毒事故、取缔假劣兽药、处理不合格兽药,执行行政处罚。
24. 兽药质量风险管理的定义是什么?
)定义 兽药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国家立法授予的权力及国家
的兽药标准、法规,对兽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单位的兽药
质量进行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兽药管理条例》第44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行使兽药监督管理权。
兽药检验工作由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兽药检验机构承担。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认定其他检验机构承担兽药检验工作。
兽药管理
(二)兽药质量监督管理的内容
实行新兽药审批制度、生产审批制度、进口兽药注册登记和检验制度。
建立和执行兽药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
兽药品种的整顿和淘汰。
调查和处理兽药产品质量、中毒事故、取缔假劣兽药、处理不合格兽药,执行行政处罚。
25. 畜牧局是干什么的?
一、指导全区畜牧业生产,引导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信息化建设,负责畜牧业项目的论证、审定、申报、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负责畜牧业统计分析、信息发布工作。
二、负责全区动物防疫、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动物防疫监督工作。
三、负责全区畜产品和畜牧业生产资料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四、负责畜禽养殖、兽药、饲草饲料监督管理工作,实施相关行政许可。
(七)负责兽医医政、兽药药政药检、兽医卫生监督管理、负责官方兽医、执业兽医的管理工作。
(八)负责全区畜禽屠宰监督管理工作。
(九)负责全区畜牧业结构调整、畜牧环保、信息工程、市场体系建设、产业化经营的规划和组织实施工作。
(十)承办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6. 畜牧局是做什么工作的?
畜牧局是负责良种畜禽的引进、培育与推广;主管种畜禽及畜产品的质量标准,按标准对种畜禽场进行验收,依法对种畜禽生产经营进行监督管理;负责畜牧业商品基地的建设管理工作;负责畜牧业环境保护工作的职能机构。
1、畜禽改良:畜禽良种的推广有力地促进了畜牧生产水平的提高。
2、疫病防治:认真贯彻〈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坚持依法治疫;采取以计划免疫为主的综合性仿制措施,努力降低畜禽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力推广“畜禽防疫技术承包责任制”和“畜禽防疫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检查地开展畜禽疫病防治新技术,努力提高畜禽疫病防治技术水平;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开展防疫检查评比,促进多项防疫措施的落实。
3、饲草饲料的试验与改良。
4、动物检疫:控制动物疫病的流行,促进养殖业发展,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5、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
6、监督兽药生产及销售。
7、畜牧执法:各级监督机构依法开展以查处经销病死畜禽及产品的违法行为为主的监督检查,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并对一批有争议的兽医卫生案件进行了行政复议。
8、科技推广畜牧科技信息。
9、畜牧统计:畜牧统计信息系统主要由畜牧生产报和季报、基点调查、畜产品调查月报和生产月报、畜牧兽医专业年报几个方面组成。
10、积极家禽业等畜牧业协会发展。
27. 如何进一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育,培育壮大农村技能型、知识型人才队伍,是解决“三农”问题中将来谁种田、种好田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为更好地加快培育我县新型职业农民,根据县政协要求,我们对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县农业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
在我们县乡村人口172461人。有劳动力资源90563人,占乡村人口的52.5%,其中男劳动力资源占59.3%、女劳动力资源占41.7%。在农业农村劳动力资源中乡村从业的人员85536人,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94%。在从业劳动力中真正从事农业的只有41693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48.7%。2016年外出(含离乡)的劳动力28888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3.8%。
二、县新型职业农民情况
我们不完整的将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村能工巧匠、农机维修工、农村操作员、农村经纪人等作为新型职业农民来统计的话,据不完全调查统计,目前,全县共有新型职业农民2916人,占乡村从业劳动力总数的3.41%。其中,脐橙、茶叶、刺葡萄、蔬菜等种植能手397人,占新型职业农民总数的13.6%;生猪、肉兔、甲鱼、山羊等养殖能手324人,占11.1%;茶叶等农产品加工能手70人,占2.4%;农民合作社带头人175人,占6.07%;农村经纪人82人,占2.8%;动物防疫员124人,占4.25%;农机操作手430人,占14.74%;农机维修员200人,占6.86%;蔬菜园艺工、农村建筑匠、沼气工、渔业船员等能工巧匠359人,占12.3%;农民信息员170人,占5.82%;乡镇旅游员335人,占11.49%;乡镇兽医员、农药销售员、兽药经销员250人,占8.57%。
三、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途径
新型职业农民是近两年提出的新概念,在农民培育上,目前我县主要有四条途径:
(一)县农粮局的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为提高农民劳动力转移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和科学种田水平,从2016年开始,农粮局开展了以阳光工程为重点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每年培训农民在2000人左右,到2016年培训农民15900人次。同时结合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器械推广,每年还开展速成技术培训5000人次左右。
(二)县果茶局每年开展柑橘肥水管理、修剪、黄龙病防控技术培训1000人次左右。
(三)县就业局每年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2600人左右,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推动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四)县职业中专每年开展职业知识教育2000人左右。
四、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新型职业农民现状看:
一是数量严重不足。全县共有新型职业农民2916人,占乡村人口总数的1.69%,占乡村从业劳动力总数的3.4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中专、高中以上学历占3.9%的比例,比现代农业发达县市农业农村人才占比差距更大。
二是分布不均。从此次统计的数字看,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大多集中在种养方面、农机操作维修和农村能工巧匠方面,种养能手合计721名,占总数的24.7%,农机操作维修630人,占21.6%,农村能工巧匠359人,占12.3%,而加工、管理、经营、农村经纪人、技能型等其他类型人才严重不足,人才行业分布极不平衡。
三是结构不够合理。从年龄结构来看,青年农村实用人才数量较少,大部分农村实用人才年纪在45岁以上,队伍普遍年纪较大,有进一步老化现象。
四是从文化知识结构来看,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较多,且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尤其是高技能、高层次人才紧缺。从性别结构方来看,女性农村实用人才少。
(二)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要求看:
一是时间上存在矛盾。新型职业农民系统培训真正要让农民系统掌握一门基本的业务技能,需要较长时间,按省要求生产经营型至少要15天以上,专业技能型也要5天以上。现阶段农村中青年大部分外出打工,在家务农的大部分50岁以上,而且都经营着如脐橙、水稻、生猪等一、二项主要产业,要离开家中一、二天也许还可以,要五、六天离开家来学习培训,家中的产业受到影响,相当困难。即使走得开,农民在家打工一天100多元,而培训五、六天就少赚五、六百元,一般农民是很难想得开的。
二是学习内容上矛盾。要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就必须系统的学习培训,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而50多岁以上的农民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听系统的学习乏味,甚至听不懂。短期快餐应对式培训、培训时间短、重点突出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要系统提高农民的业务技能又很难。
三是培训经费上矛盾。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经费如果可以争取到上面项目支持,农民培训的教材、吃、住等费用是可以解决的。但培训还要资料整理等管理费用,这部分费用都是要县财政配套解决的,而目前大部分县财政配套资金是根本不可能到位的。所以在培训上,存在部门多做事、多垫钱,没有积极性。
(三)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渠道看:虽然有农业部门、人事就业部门、教育部门等,但培育的角度不一,而且都以速成培训居多,很难达到提高整体综合素质的效果。
五、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几点建议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我县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最现实的关系到将来十年、二十年后谁来种田、种好田的问题。如何推进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建议如下:
(一)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农民参与培育积极性。如对于培训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颁发合格证书,新型职业农民在发展产业上给予政策扶持,提供信贷、用地、品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特别是项目和资金扶持,使他们实实在在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充分调动新型职业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同时设立政府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金,对于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5天以上培训合格的,除来回车费、吃住报销外,还给予适当的误工补贴。
(二)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保障培训效果。如培训内容要切合当前实际,农民有强烈的需求;培训教材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俗易懂;培训的师资力量,既要有较好的理论水平,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农民学了几天真正学到知识,尝到甜头。
(三)保障农民培训经费,调动部门积极性。县财政要站在支持农业农村长远发展的大计上,支持农业,切实保障培训部门的工作经费,最基本的项目配套经费必须到位,做到既有钱养兵,也要有钱打仗,调动培训部门的工作积极性。
(四)改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途径,培育农业农村持久人才。目前的农业部门、人事就业部门对农民的培育对象都是中、老年为主,而且都是在家从事农业农村的为重点。这部分劳动力,十年、二十年就老化。真正农业农村的后继力量还是在现在的青年人,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点、应该在八O、九O、甚至00后身上,因此加强现在初、高中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应该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中之重、长远之计。这几代人,不管他以后种不种田,他们生在农村,有农业切身体会,将来不能打工了,回来农村了,也有知识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