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能源与氢能源产业链(光伏氢能源龙头有哪些?)
1. 光伏氢能源龙头有哪些?
1、亿利洁能(600277) 公司未来将光伏治沙确定为未来核心主业。 同时,积极探索通过治沙光伏延伸光伏制氢,通过治沙光伏发电制氢与工业用氢相结合创造绿电应用场景,助力国家碳中和目标实现。在政策的引领下,亿利集团也开始搭建以光氢为主的新能源体系,并让“光伏+制氢”成为产业链应用拓展的新模式。
2、佛燃能源(002911)已建成投运的佛山南庄站内制氢加氢加气一体化站应用了光伏绿电电解水制氢技术,除了绿电制氢外,该站还配备了站内天然气制氢设备。
3、美锦能源(000723)与京能科技、国华投资等企业合作,在内蒙古、宁东等地发展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通过光伏和风电制氢,推动源网荷储、绿电制绿氢。首航高科(002665)光伏制氢综合储能示范项目已获备案。
4、易事特(300376)储能变流器产品主要是面向于光伏/风电制氢,广泛应用于氢电耦合领域。
5、宝丰能源(600989)氢能项目已部分投产,将形成年产2.4亿标方氢气的产能。
6、晶科科技(601778)探索光伏制氢方案,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落地实施。
7、海马汽车(000572)于海口的首座制氢加氢一体化站采用太阳能发电→电解水制氢→氢能源汽车的全环节零碳排放产业链。
8、深圳能源 (000027)公司光伏制氢项目与海水电解制氢项目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9、中泰股份(300435)光伏制氢环节公司有储运技术储备。
10、杭氧股份(002430)中标光伏制氢首个氢氧压缩机项目,下游客户产业升级。
11、阳光电源(300274)氢能+光伏+储能,光伏逆变器销量全球第一,签署光伏制氢示范项目。
12、金智科技(002090) 南京创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EPC项目涉及光伏制氢的研发和利用,属于绿氢。
13、惠博普(002554) 公司官网表示,公司正重点发展新能源尤其是氢能等领域,业务方面正在开展水质净化厂内光伏发电制取绿氢项目。
2. 外资买入最多的3只氢能源股?
1.美锦能源(000723) $美锦能源(SZ000723)$
在氢能源产业链中布局涉及上中下游,公司未来有望成为大力发展氢能源政策下的最大“宠儿”。美锦能源主营焦化产品,焦炉煤气副产大量氢气,资源优势非常突出且成本低廉。另外,美锦能源也在积极推进加氢站的建设,目前已拥有7座加氢站,未来3-5年还将规划100座加氢站。此外,美锦能源目前是A股唯一一家拥有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完整体系的企业。在中游燃料电池端,美锦能源也参股了国内燃料电池电堆和膜电极生产商(鸿基创能和国鸿氢能),率先实现了国产化,美锦能源也控股了国内最大氢燃料电池车企飞驰科技。公司净资产收益率17.64%,毛利率29.85%,营业总收入157.71亿,同比增长75.7%,净利润20.25亿元,同比增长344.81%。
2.潍柴动力(000338) $潍柴动力(02338)$
这家公司是国内重卡、动力总成的主要生产商,目前已在全国开通燃料电池公交专线29条,运行里程超过800万公里。当下氢能源战略主要集中于重卡,与潍柴动力目前业务完美契合,公司也表示氢燃料电池将成为未来核心战略业务,业绩有比较大的想象空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13.02%,毛利率19.21%,营业总收入1664.29亿,同比增长12.92%,净利润79.00亿元,同比增长11.18%。
3.首航高科(002665) $首航高科(SZ002665)$
首航高科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空冷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以及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设计、生产、销售和集成,主导产品是电站空冷系统成套设备及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核心装备。首航节能在电站空冷领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核电合格供应商资质。公司净资产收益率8.62%,毛利率13.98%,营业总收入260.97亿,同比增长56.32%,净利润13.12亿元,同比增长1.62%。
3. 外资买入最多的3只氢能源股?
1.美锦能源(000723) $美锦能源(SZ000723)$
在氢能源产业链中布局涉及上中下游,公司未来有望成为大力发展氢能源政策下的最大“宠儿”。美锦能源主营焦化产品,焦炉煤气副产大量氢气,资源优势非常突出且成本低廉。另外,美锦能源也在积极推进加氢站的建设,目前已拥有7座加氢站,未来3-5年还将规划100座加氢站。此外,美锦能源目前是A股唯一一家拥有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完整体系的企业。在中游燃料电池端,美锦能源也参股了国内燃料电池电堆和膜电极生产商(鸿基创能和国鸿氢能),率先实现了国产化,美锦能源也控股了国内最大氢燃料电池车企飞驰科技。公司净资产收益率17.64%,毛利率29.85%,营业总收入157.71亿,同比增长75.7%,净利润20.25亿元,同比增长344.81%。
2.潍柴动力(000338) $潍柴动力(02338)$
这家公司是国内重卡、动力总成的主要生产商,目前已在全国开通燃料电池公交专线29条,运行里程超过800万公里。当下氢能源战略主要集中于重卡,与潍柴动力目前业务完美契合,公司也表示氢燃料电池将成为未来核心战略业务,业绩有比较大的想象空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13.02%,毛利率19.21%,营业总收入1664.29亿,同比增长12.92%,净利润79.00亿元,同比增长11.18%。
3.首航高科(002665) $首航高科(SZ002665)$
首航高科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空冷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以及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设计、生产、销售和集成,主导产品是电站空冷系统成套设备及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核心装备。首航节能在电站空冷领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核电合格供应商资质。公司净资产收益率8.62%,毛利率13.98%,营业总收入260.97亿,同比增长56.32%,净利润13.12亿元,同比增长1.62%。
4. 氢能九大龙头?
九名:宝丰能源
碳中和趋势受益者
在众多能源企业布局新能源的背景下,宝丰能源在最新的半年报中规划提出,用10年完成企业50%碳减排,用20年率先实现企业“碳中和”,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在新能源项目建设上,加快太阳能电解制氢储能及应用示范项目建设。
据悉,该项目可年产2.4亿标方“绿氢”和1.2亿标方“绿氧”,预计年新增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6万吨。
目前,宝丰能源总市值为1210亿。
第八名:吉电股份
探索氢能新业态的企业
吉电股份
已编制了氢能产业规划,并推进相关氢能产业项目落地,将在装备制造、绿氢制取、氢能储运、加氢设施、氢能示范交通、氢能应用等领域广泛布局。
全国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公司新能源装机占公司总装机比重47%,随着新能源业务的大力拓展,
新能源结构占比将实现过半,公司正在转型成为清洁能源为主的上市公司。
目前,吉电股份总市值为174亿。
第七名:鸿达兴业
PVC产业链布局最完善的公司
公司相继开展氢气制备、氢气加注、氢气储运、加氢站、移动加氢站、装备研究等技术储备布局,推动公司的氢能产业化发展。
拥有完整的聚氯乙烯(PVC)产业链、
土壤修复产业链和氢能产业链,形成了特有的循环经济产业圈。
目前,鸿达兴业总市值为166亿。
第六名:威孚高科
汽车燃料电池龙头
布局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业务是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
目前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国际、国内业务均进展顺利。
近年来,公司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已累计投资约8亿元,一方面,通过国际并购(收购IRD、Borit的100%股权),
构建了电堆核心零部件(膜电极、石墨双极板、金属双极板)关键技术能力。
目前,威孚高科总市值为227亿。
第五名:新奥股份
具有竞争力的上游供应商
公司积极布局氢能源产业链,在辽宁葫芦岛开工建设公司首个氢气供应项目,利用天然气经过加压脱硫及转化,再以变压吸附提取氢气,满足用户氢气需求,增加新收入来源同时扩大天然气产销量。同时参股投资上海加氢站建设,未来可结合现有能源基础设施优势,
为市场提供低碳能源供应,助力碳中和目标顺利达成。
目前,新奥股份总市值为553亿。
第四名:雪人股份
制冷设备龙头
公司长期从事空压机研发制造及燃料电池相关产品的研发,在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空压机、氢气循环泵)及液氢、加氢设备方面进行技术积累以及技术布局。
目前已有氢燃料电池系统、氢燃料电池空压机、氢气循环泵、氢气压缩与氢气液化等产品。
目前,雪人股份总市值为55亿。
第三名:兰石重装
重型装备龙头
氢能源领域公司围绕电解水制氢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分布式氢储能技术及应用、煤气化制氢技术、大型高压气态储氢容器的研发和制造、高压大流量氢气压缩机的设计及制造等展开技术研究,
为后续产业化埋下了伏笔。
目前,兰石重装总市值为66亿。
第二名:隆基股份
新能源龙头
隆基股份已正式入局氢能,旗下氢能科技公司于3月31日注册成功,创始人李振国亲自担任总经理。氢能与储能被列为前瞻谋划的六大未来产业之一。截至目前,已有10余个省及直辖市出台氢能产业专项扶持,超过40个市、县出台氢能产业相关方案。
2021年将是氢能快速发展的“吹哨”之年。
目前,隆基股份总市值为4760亿。
5. 外资买入最多的3只氢能源股?
1.美锦能源(000723) $美锦能源(SZ000723)$
在氢能源产业链中布局涉及上中下游,公司未来有望成为大力发展氢能源政策下的最大“宠儿”。美锦能源主营焦化产品,焦炉煤气副产大量氢气,资源优势非常突出且成本低廉。另外,美锦能源也在积极推进加氢站的建设,目前已拥有7座加氢站,未来3-5年还将规划100座加氢站。此外,美锦能源目前是A股唯一一家拥有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完整体系的企业。在中游燃料电池端,美锦能源也参股了国内燃料电池电堆和膜电极生产商(鸿基创能和国鸿氢能),率先实现了国产化,美锦能源也控股了国内最大氢燃料电池车企飞驰科技。公司净资产收益率17.64%,毛利率29.85%,营业总收入157.71亿,同比增长75.7%,净利润20.25亿元,同比增长344.81%。
2.潍柴动力(000338) $潍柴动力(02338)$
这家公司是国内重卡、动力总成的主要生产商,目前已在全国开通燃料电池公交专线29条,运行里程超过800万公里。当下氢能源战略主要集中于重卡,与潍柴动力目前业务完美契合,公司也表示氢燃料电池将成为未来核心战略业务,业绩有比较大的想象空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13.02%,毛利率19.21%,营业总收入1664.29亿,同比增长12.92%,净利润79.00亿元,同比增长11.18%。
3.首航高科(002665) $首航高科(SZ002665)$
首航高科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空冷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以及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设计、生产、销售和集成,主导产品是电站空冷系统成套设备及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核心装备。首航节能在电站空冷领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核电合格供应商资质。公司净资产收益率8.62%,毛利率13.98%,营业总收入260.97亿,同比增长56.32%,净利润13.12亿元,同比增长1.62%。
6. 氢能源五大龙头?
1、氢能源赛道大洋大机(002249)。
大洋电机是我们微电机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是同类电机产品的大型领先供应商。大洋电机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摩托车、电机机车、面包机、自动控制等行业,产品涉及单相电容异步电动机、罩极电机、直流电动机、单相串激电动机、外转子电容运转单相异步电动机等六大系列五百多个品种。
2、氢能源赛道渝三峡A(000565)。
渝三峡A主营为销售化工产品及原料、燃料油、建筑材料、润滑油、农产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玻璃仪器、环保材料、电气设备、机电产品、阀门管道设备、水溶性涂料、金属材料、包装材料、仪器仪表、电线电缆、摩托车(不含三轮摩托车)、摩托车零配件、汽车零部件等。
3、氢能源赛道卫星化学(002648)。
卫星化学是领先的丙烯酸生产商,是少数具备全产业链的丙烯酸及酯、高分子乳液和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商之一。坚持C2、C3双产业链布局,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致力于成为专注于技术与服务的多元化化工企业。
4、氢能源赛道凯美特气(002549)。
凯美特气是一家从事气体开发、应用、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的专业性公司。主要生产优质食品级二氧化碳和干冰。
5、氢能源赛道雪人股份(002639)。
雪人股份已成为一家以压缩机为核心产业,集余热回收发电、新能源、工业商业制冷及其成套制冷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工程安装、售后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7. 光伏氢能源龙头有哪些?
1、亿利洁能(600277) 公司未来将光伏治沙确定为未来核心主业。 同时,积极探索通过治沙光伏延伸光伏制氢,通过治沙光伏发电制氢与工业用氢相结合创造绿电应用场景,助力国家碳中和目标实现。在政策的引领下,亿利集团也开始搭建以光氢为主的新能源体系,并让“光伏+制氢”成为产业链应用拓展的新模式。
2、佛燃能源(002911)已建成投运的佛山南庄站内制氢加氢加气一体化站应用了光伏绿电电解水制氢技术,除了绿电制氢外,该站还配备了站内天然气制氢设备。
3、美锦能源(000723)与京能科技、国华投资等企业合作,在内蒙古、宁东等地发展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通过光伏和风电制氢,推动源网荷储、绿电制绿氢。首航高科(002665)光伏制氢综合储能示范项目已获备案。
4、易事特(300376)储能变流器产品主要是面向于光伏/风电制氢,广泛应用于氢电耦合领域。
5、宝丰能源(600989)氢能项目已部分投产,将形成年产2.4亿标方氢气的产能。
6、晶科科技(601778)探索光伏制氢方案,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落地实施。
7、海马汽车(000572)于海口的首座制氢加氢一体化站采用太阳能发电→电解水制氢→氢能源汽车的全环节零碳排放产业链。
8、深圳能源 (000027)公司光伏制氢项目与海水电解制氢项目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9、中泰股份(300435)光伏制氢环节公司有储运技术储备。
10、杭氧股份(002430)中标光伏制氢首个氢氧压缩机项目,下游客户产业升级。
11、阳光电源(300274)氢能+光伏+储能,光伏逆变器销量全球第一,签署光伏制氢示范项目。
12、金智科技(002090) 南京创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EPC项目涉及光伏制氢的研发和利用,属于绿氢。
13、惠博普(002554) 公司官网表示,公司正重点发展新能源尤其是氢能等领域,业务方面正在开展水质净化厂内光伏发电制取绿氢项目。
8. 氢能九大龙头?
九名:宝丰能源
碳中和趋势受益者
在众多能源企业布局新能源的背景下,宝丰能源在最新的半年报中规划提出,用10年完成企业50%碳减排,用20年率先实现企业“碳中和”,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在新能源项目建设上,加快太阳能电解制氢储能及应用示范项目建设。
据悉,该项目可年产2.4亿标方“绿氢”和1.2亿标方“绿氧”,预计年新增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6万吨。
目前,宝丰能源总市值为1210亿。
第八名:吉电股份
探索氢能新业态的企业
吉电股份
已编制了氢能产业规划,并推进相关氢能产业项目落地,将在装备制造、绿氢制取、氢能储运、加氢设施、氢能示范交通、氢能应用等领域广泛布局。
全国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公司新能源装机占公司总装机比重47%,随着新能源业务的大力拓展,
新能源结构占比将实现过半,公司正在转型成为清洁能源为主的上市公司。
目前,吉电股份总市值为174亿。
第七名:鸿达兴业
PVC产业链布局最完善的公司
公司相继开展氢气制备、氢气加注、氢气储运、加氢站、移动加氢站、装备研究等技术储备布局,推动公司的氢能产业化发展。
拥有完整的聚氯乙烯(PVC)产业链、
土壤修复产业链和氢能产业链,形成了特有的循环经济产业圈。
目前,鸿达兴业总市值为166亿。
第六名:威孚高科
汽车燃料电池龙头
布局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业务是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
目前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国际、国内业务均进展顺利。
近年来,公司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已累计投资约8亿元,一方面,通过国际并购(收购IRD、Borit的100%股权),
构建了电堆核心零部件(膜电极、石墨双极板、金属双极板)关键技术能力。
目前,威孚高科总市值为227亿。
第五名:新奥股份
具有竞争力的上游供应商
公司积极布局氢能源产业链,在辽宁葫芦岛开工建设公司首个氢气供应项目,利用天然气经过加压脱硫及转化,再以变压吸附提取氢气,满足用户氢气需求,增加新收入来源同时扩大天然气产销量。同时参股投资上海加氢站建设,未来可结合现有能源基础设施优势,
为市场提供低碳能源供应,助力碳中和目标顺利达成。
目前,新奥股份总市值为553亿。
第四名:雪人股份
制冷设备龙头
公司长期从事空压机研发制造及燃料电池相关产品的研发,在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空压机、氢气循环泵)及液氢、加氢设备方面进行技术积累以及技术布局。
目前已有氢燃料电池系统、氢燃料电池空压机、氢气循环泵、氢气压缩与氢气液化等产品。
目前,雪人股份总市值为55亿。
第三名:兰石重装
重型装备龙头
氢能源领域公司围绕电解水制氢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分布式氢储能技术及应用、煤气化制氢技术、大型高压气态储氢容器的研发和制造、高压大流量氢气压缩机的设计及制造等展开技术研究,
为后续产业化埋下了伏笔。
目前,兰石重装总市值为66亿。
第二名:隆基股份
新能源龙头
隆基股份已正式入局氢能,旗下氢能科技公司于3月31日注册成功,创始人李振国亲自担任总经理。氢能与储能被列为前瞻谋划的六大未来产业之一。截至目前,已有10余个省及直辖市出台氢能产业专项扶持,超过40个市、县出台氢能产业相关方案。
2021年将是氢能快速发展的“吹哨”之年。
目前,隆基股份总市值为4760亿。
9. 氢能源氦产业发展趋势?
目前,氢能源行业专利申请不断增长。作为产业链中重要的三个环节:制氢、储氢和燃料电池应用,是国家重点支持研发突破的。并且随着国内氢能源行业的发展,国家对氢能源的制取和储运愈发重视。
氢能源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氢能源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美锦能源(000723)、中国石化(600028)、卫星石化(002648)、嘉化能源(600273)、亿华通(688339)等。
10. 氢能源概念股最新排名?
目前没有统一的氢能源概念股排名,但可以根据市场表现和相关公司推广情况来推测哪些公司具备较大潜力。据我了解,在股市上,国内氢能源领域较为活跃的公司有比亚迪股份、广汽集团、北汽新能源、万华化学、南都电源等。其中,比亚迪股份因旗下的玻璃氧化物电池技术而备受关注,南都电源则因其氢燃料电池电堆技术亦备受关注。此外,随着全球对氢能源的重视,国外的氢能源公司也在不断涌现。例如,Plug Power、Bloom Energy、Nikola等公司近年来在纳斯达克上市,备受市场关注和追捧。因此,需要根据当下市场形势和公司表现,灵活选择各自的投资策略。
11. 氢能源氦产业发展趋势?
目前,氢能源行业专利申请不断增长。作为产业链中重要的三个环节:制氢、储氢和燃料电池应用,是国家重点支持研发突破的。并且随着国内氢能源行业的发展,国家对氢能源的制取和储运愈发重视。
氢能源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氢能源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美锦能源(000723)、中国石化(600028)、卫星石化(002648)、嘉化能源(600273)、亿华通(688339)等。
12. 氢能源上游原材料?
制氢产业链中上游为原料,主要包括煤炭、天然气、工业副产品等;中游为制氢技术方法,目前我国制氢的主要方法有煤制氢、天然气制氢、工业副产制氢及电解水制氢等;下游为氢气的储存,高压气态储氢技术、低温液态储氢技术,固态储氢技术及有机物液体储氢技术是国内常见的四种储氢技术。
13. 碳纤维和氢能源关系?
随着锂电池电动车的批量化、稳定化,氢能源汽车也开始受到汽车产业的重视,而碳纤维在氢能源汽车上的应用,其前景更加诱人。因为在氢能源汽车上,碳纤维不是选配件,而是必须件。以李总理访问日本参观的,行业内关注的丰田Mirai为例:
其中最核心部件的氢能源系统,包括储氢瓶、电池电极、电池堆结构材料,都用到碳纤维。特别是碳纤维储氢瓶是不可少,而电池电极用碳纤维材料性能提升很多。所以,相对于锂电池的电动车,碳纤维在氢能源汽车的应用更多。氢能源车对碳纤维是必须项,而不是加分项。而氢能源从产业链来说,也许碳纤维的代入感会更强!氢能源怎么回事,其实说起来也可以很简单:
上面这个方程式,初中以上都学过,氢和氧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释放出能量。而这个能量,就是驱动汽车的能量,整个过程清洁环保。空气中氧气很多?那么氢气哪里来了?我们很多人也做过另外一个实验就是电解水实验。但如何利用现有的电力系统,电解水产生氢气,在给氢能源车用。从热力学定理来看,肯定就不划算了!还可以用工业副产品的氢,很多化工厂可以产生副产品氢,但量有限。那怎么办?
其实还有其他思路,如风电制氢。目前风电的发展越来越快,风力的成本也下降很多,将逐渐风火同价,甚至未来还会进一步降低。所以风电制氢是一个好思路。特别是风电有一个特点,随着风的大小,波动比较大,如果发电并网,需要进行特殊处理。而风电制氢,只有建分布式风机就可以了!那么故事来了....知道最近几年,碳纤维应用发展最快在哪个领域吗?风电、风电、风电!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碳纤维应用在风电取得了巨大的成果,2016年用量超过航空航天,成为首位,近年一直稳步增长。
试想一下,碳纤维可以做风电叶片,风电制氢,推动氢能源汽车前进,需要加气站。就需要建更多的分布式风机电站制氢。氢能源汽车需要用碳纤维,风电也需要碳纤维。这种相互促进,可以形成良好的促进,推动量的增长和成本的下降, 对碳纤维产业,是一个完美的产业链。
现在锂电池电动车,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插上电源,充电,防止明天跑不动。但氢能源车,就不用了!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回家后第一件事也是插上充电头,但不是给汽车充电,而是汽车给家庭充电!试想一下,一个城市建立了不是分布式风机,发电制氢,并把氢气运输到加氢站,这个加氢站位于你家和上班路上,每天上下班路上,到加氢站,花个10分钟,加个氢,回家后,插上充电头插上充电头,第二天上下班,再加个氢。如果这个能源生态系统形成,我们是不是对电网的依赖性大大降低?对了,家庭还可能有小型的光伏电站!
狼爱上羊,是一个不可能的传说。但氢能源遇上碳纤维,有可能不仅仅是材料革命,还有可能是能源革命。
14. 氢能源五大龙头?
1、氢能源赛道大洋大机(002249)。
大洋电机是我们微电机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是同类电机产品的大型领先供应商。大洋电机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摩托车、电机机车、面包机、自动控制等行业,产品涉及单相电容异步电动机、罩极电机、直流电动机、单相串激电动机、外转子电容运转单相异步电动机等六大系列五百多个品种。
2、氢能源赛道渝三峡A(000565)。
渝三峡A主营为销售化工产品及原料、燃料油、建筑材料、润滑油、农产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玻璃仪器、环保材料、电气设备、机电产品、阀门管道设备、水溶性涂料、金属材料、包装材料、仪器仪表、电线电缆、摩托车(不含三轮摩托车)、摩托车零配件、汽车零部件等。
3、氢能源赛道卫星化学(002648)。
卫星化学是领先的丙烯酸生产商,是少数具备全产业链的丙烯酸及酯、高分子乳液和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商之一。坚持C2、C3双产业链布局,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致力于成为专注于技术与服务的多元化化工企业。
4、氢能源赛道凯美特气(002549)。
凯美特气是一家从事气体开发、应用、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的专业性公司。主要生产优质食品级二氧化碳和干冰。
5、氢能源赛道雪人股份(002639)。
雪人股份已成为一家以压缩机为核心产业,集余热回收发电、新能源、工业商业制冷及其成套制冷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工程安装、售后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15. 氢能源五大龙头?
1、氢能源赛道大洋大机(002249)。
大洋电机是我们微电机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是同类电机产品的大型领先供应商。大洋电机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摩托车、电机机车、面包机、自动控制等行业,产品涉及单相电容异步电动机、罩极电机、直流电动机、单相串激电动机、外转子电容运转单相异步电动机等六大系列五百多个品种。
2、氢能源赛道渝三峡A(000565)。
渝三峡A主营为销售化工产品及原料、燃料油、建筑材料、润滑油、农产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玻璃仪器、环保材料、电气设备、机电产品、阀门管道设备、水溶性涂料、金属材料、包装材料、仪器仪表、电线电缆、摩托车(不含三轮摩托车)、摩托车零配件、汽车零部件等。
3、氢能源赛道卫星化学(002648)。
卫星化学是领先的丙烯酸生产商,是少数具备全产业链的丙烯酸及酯、高分子乳液和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商之一。坚持C2、C3双产业链布局,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致力于成为专注于技术与服务的多元化化工企业。
4、氢能源赛道凯美特气(002549)。
凯美特气是一家从事气体开发、应用、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的专业性公司。主要生产优质食品级二氧化碳和干冰。
5、氢能源赛道雪人股份(002639)。
雪人股份已成为一家以压缩机为核心产业,集余热回收发电、新能源、工业商业制冷及其成套制冷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工程安装、售后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16. 外资买入最多的3只氢能源股?
1.美锦能源(000723) $美锦能源(SZ000723)$
在氢能源产业链中布局涉及上中下游,公司未来有望成为大力发展氢能源政策下的最大“宠儿”。美锦能源主营焦化产品,焦炉煤气副产大量氢气,资源优势非常突出且成本低廉。另外,美锦能源也在积极推进加氢站的建设,目前已拥有7座加氢站,未来3-5年还将规划100座加氢站。此外,美锦能源目前是A股唯一一家拥有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完整体系的企业。在中游燃料电池端,美锦能源也参股了国内燃料电池电堆和膜电极生产商(鸿基创能和国鸿氢能),率先实现了国产化,美锦能源也控股了国内最大氢燃料电池车企飞驰科技。公司净资产收益率17.64%,毛利率29.85%,营业总收入157.71亿,同比增长75.7%,净利润20.25亿元,同比增长344.81%。
2.潍柴动力(000338) $潍柴动力(02338)$
这家公司是国内重卡、动力总成的主要生产商,目前已在全国开通燃料电池公交专线29条,运行里程超过800万公里。当下氢能源战略主要集中于重卡,与潍柴动力目前业务完美契合,公司也表示氢燃料电池将成为未来核心战略业务,业绩有比较大的想象空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13.02%,毛利率19.21%,营业总收入1664.29亿,同比增长12.92%,净利润79.00亿元,同比增长11.18%。
3.首航高科(002665) $首航高科(SZ002665)$
首航高科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空冷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以及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设计、生产、销售和集成,主导产品是电站空冷系统成套设备及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核心装备。首航节能在电站空冷领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核电合格供应商资质。公司净资产收益率8.62%,毛利率13.98%,营业总收入260.97亿,同比增长56.32%,净利润13.12亿元,同比增长1.62%。
17. 氢能源五大龙头?
1、氢能源赛道大洋大机(002249)。
大洋电机是我们微电机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是同类电机产品的大型领先供应商。大洋电机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摩托车、电机机车、面包机、自动控制等行业,产品涉及单相电容异步电动机、罩极电机、直流电动机、单相串激电动机、外转子电容运转单相异步电动机等六大系列五百多个品种。
2、氢能源赛道渝三峡A(000565)。
渝三峡A主营为销售化工产品及原料、燃料油、建筑材料、润滑油、农产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玻璃仪器、环保材料、电气设备、机电产品、阀门管道设备、水溶性涂料、金属材料、包装材料、仪器仪表、电线电缆、摩托车(不含三轮摩托车)、摩托车零配件、汽车零部件等。
3、氢能源赛道卫星化学(002648)。
卫星化学是领先的丙烯酸生产商,是少数具备全产业链的丙烯酸及酯、高分子乳液和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商之一。坚持C2、C3双产业链布局,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致力于成为专注于技术与服务的多元化化工企业。
4、氢能源赛道凯美特气(002549)。
凯美特气是一家从事气体开发、应用、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的专业性公司。主要生产优质食品级二氧化碳和干冰。
5、氢能源赛道雪人股份(002639)。
雪人股份已成为一家以压缩机为核心产业,集余热回收发电、新能源、工业商业制冷及其成套制冷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工程安装、售后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18. 氢能源概念股最新排名?
目前没有统一的氢能源概念股排名,但可以根据市场表现和相关公司推广情况来推测哪些公司具备较大潜力。据我了解,在股市上,国内氢能源领域较为活跃的公司有比亚迪股份、广汽集团、北汽新能源、万华化学、南都电源等。其中,比亚迪股份因旗下的玻璃氧化物电池技术而备受关注,南都电源则因其氢燃料电池电堆技术亦备受关注。此外,随着全球对氢能源的重视,国外的氢能源公司也在不断涌现。例如,Plug Power、Bloom Energy、Nikola等公司近年来在纳斯达克上市,备受市场关注和追捧。因此,需要根据当下市场形势和公司表现,灵活选择各自的投资策略。
19. 氢能九大龙头?
九名:宝丰能源
碳中和趋势受益者
在众多能源企业布局新能源的背景下,宝丰能源在最新的半年报中规划提出,用10年完成企业50%碳减排,用20年率先实现企业“碳中和”,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在新能源项目建设上,加快太阳能电解制氢储能及应用示范项目建设。
据悉,该项目可年产2.4亿标方“绿氢”和1.2亿标方“绿氧”,预计年新增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6万吨。
目前,宝丰能源总市值为1210亿。
第八名:吉电股份
探索氢能新业态的企业
吉电股份
已编制了氢能产业规划,并推进相关氢能产业项目落地,将在装备制造、绿氢制取、氢能储运、加氢设施、氢能示范交通、氢能应用等领域广泛布局。
全国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公司新能源装机占公司总装机比重47%,随着新能源业务的大力拓展,
新能源结构占比将实现过半,公司正在转型成为清洁能源为主的上市公司。
目前,吉电股份总市值为174亿。
第七名:鸿达兴业
PVC产业链布局最完善的公司
公司相继开展氢气制备、氢气加注、氢气储运、加氢站、移动加氢站、装备研究等技术储备布局,推动公司的氢能产业化发展。
拥有完整的聚氯乙烯(PVC)产业链、
土壤修复产业链和氢能产业链,形成了特有的循环经济产业圈。
目前,鸿达兴业总市值为166亿。
第六名:威孚高科
汽车燃料电池龙头
布局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业务是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
目前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国际、国内业务均进展顺利。
近年来,公司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已累计投资约8亿元,一方面,通过国际并购(收购IRD、Borit的100%股权),
构建了电堆核心零部件(膜电极、石墨双极板、金属双极板)关键技术能力。
目前,威孚高科总市值为227亿。
第五名:新奥股份
具有竞争力的上游供应商
公司积极布局氢能源产业链,在辽宁葫芦岛开工建设公司首个氢气供应项目,利用天然气经过加压脱硫及转化,再以变压吸附提取氢气,满足用户氢气需求,增加新收入来源同时扩大天然气产销量。同时参股投资上海加氢站建设,未来可结合现有能源基础设施优势,
为市场提供低碳能源供应,助力碳中和目标顺利达成。
目前,新奥股份总市值为553亿。
第四名:雪人股份
制冷设备龙头
公司长期从事空压机研发制造及燃料电池相关产品的研发,在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空压机、氢气循环泵)及液氢、加氢设备方面进行技术积累以及技术布局。
目前已有氢燃料电池系统、氢燃料电池空压机、氢气循环泵、氢气压缩与氢气液化等产品。
目前,雪人股份总市值为55亿。
第三名:兰石重装
重型装备龙头
氢能源领域公司围绕电解水制氢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分布式氢储能技术及应用、煤气化制氢技术、大型高压气态储氢容器的研发和制造、高压大流量氢气压缩机的设计及制造等展开技术研究,
为后续产业化埋下了伏笔。
目前,兰石重装总市值为66亿。
第二名:隆基股份
新能源龙头
隆基股份已正式入局氢能,旗下氢能科技公司于3月31日注册成功,创始人李振国亲自担任总经理。氢能与储能被列为前瞻谋划的六大未来产业之一。截至目前,已有10余个省及直辖市出台氢能产业专项扶持,超过40个市、县出台氢能产业相关方案。
2021年将是氢能快速发展的“吹哨”之年。
目前,隆基股份总市值为4760亿。
20. 光伏氢能源龙头有哪些?
1、亿利洁能(600277) 公司未来将光伏治沙确定为未来核心主业。 同时,积极探索通过治沙光伏延伸光伏制氢,通过治沙光伏发电制氢与工业用氢相结合创造绿电应用场景,助力国家碳中和目标实现。在政策的引领下,亿利集团也开始搭建以光氢为主的新能源体系,并让“光伏+制氢”成为产业链应用拓展的新模式。
2、佛燃能源(002911)已建成投运的佛山南庄站内制氢加氢加气一体化站应用了光伏绿电电解水制氢技术,除了绿电制氢外,该站还配备了站内天然气制氢设备。
3、美锦能源(000723)与京能科技、国华投资等企业合作,在内蒙古、宁东等地发展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通过光伏和风电制氢,推动源网荷储、绿电制绿氢。首航高科(002665)光伏制氢综合储能示范项目已获备案。
4、易事特(300376)储能变流器产品主要是面向于光伏/风电制氢,广泛应用于氢电耦合领域。
5、宝丰能源(600989)氢能项目已部分投产,将形成年产2.4亿标方氢气的产能。
6、晶科科技(601778)探索光伏制氢方案,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落地实施。
7、海马汽车(000572)于海口的首座制氢加氢一体化站采用太阳能发电→电解水制氢→氢能源汽车的全环节零碳排放产业链。
8、深圳能源 (000027)公司光伏制氢项目与海水电解制氢项目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9、中泰股份(300435)光伏制氢环节公司有储运技术储备。
10、杭氧股份(002430)中标光伏制氢首个氢氧压缩机项目,下游客户产业升级。
11、阳光电源(300274)氢能+光伏+储能,光伏逆变器销量全球第一,签署光伏制氢示范项目。
12、金智科技(002090) 南京创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EPC项目涉及光伏制氢的研发和利用,属于绿氢。
13、惠博普(002554) 公司官网表示,公司正重点发展新能源尤其是氢能等领域,业务方面正在开展水质净化厂内光伏发电制取绿氢项目。
21. 光伏氢能源龙头有哪些?
1、亿利洁能(600277) 公司未来将光伏治沙确定为未来核心主业。 同时,积极探索通过治沙光伏延伸光伏制氢,通过治沙光伏发电制氢与工业用氢相结合创造绿电应用场景,助力国家碳中和目标实现。在政策的引领下,亿利集团也开始搭建以光氢为主的新能源体系,并让“光伏+制氢”成为产业链应用拓展的新模式。
2、佛燃能源(002911)已建成投运的佛山南庄站内制氢加氢加气一体化站应用了光伏绿电电解水制氢技术,除了绿电制氢外,该站还配备了站内天然气制氢设备。
3、美锦能源(000723)与京能科技、国华投资等企业合作,在内蒙古、宁东等地发展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通过光伏和风电制氢,推动源网荷储、绿电制绿氢。首航高科(002665)光伏制氢综合储能示范项目已获备案。
4、易事特(300376)储能变流器产品主要是面向于光伏/风电制氢,广泛应用于氢电耦合领域。
5、宝丰能源(600989)氢能项目已部分投产,将形成年产2.4亿标方氢气的产能。
6、晶科科技(601778)探索光伏制氢方案,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落地实施。
7、海马汽车(000572)于海口的首座制氢加氢一体化站采用太阳能发电→电解水制氢→氢能源汽车的全环节零碳排放产业链。
8、深圳能源 (000027)公司光伏制氢项目与海水电解制氢项目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9、中泰股份(300435)光伏制氢环节公司有储运技术储备。
10、杭氧股份(002430)中标光伏制氢首个氢氧压缩机项目,下游客户产业升级。
11、阳光电源(300274)氢能+光伏+储能,光伏逆变器销量全球第一,签署光伏制氢示范项目。
12、金智科技(002090) 南京创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EPC项目涉及光伏制氢的研发和利用,属于绿氢。
13、惠博普(002554) 公司官网表示,公司正重点发展新能源尤其是氢能等领域,业务方面正在开展水质净化厂内光伏发电制取绿氢项目。
22. 氢能源和电车哪个才是趋势?
目前看来,电动汽车才是未来的趋势。氢能源汽车大概率发展比较困难。氢能源汽车虽然更加环保,但是氢能源技术含量要求比较高,使用条件也更加苛刻,不如电动新能源汽车。
电动汽车目前技术相对成熟,容易普及,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23. 氢能源概念股最新排名?
目前没有统一的氢能源概念股排名,但可以根据市场表现和相关公司推广情况来推测哪些公司具备较大潜力。据我了解,在股市上,国内氢能源领域较为活跃的公司有比亚迪股份、广汽集团、北汽新能源、万华化学、南都电源等。其中,比亚迪股份因旗下的玻璃氧化物电池技术而备受关注,南都电源则因其氢燃料电池电堆技术亦备受关注。此外,随着全球对氢能源的重视,国外的氢能源公司也在不断涌现。例如,Plug Power、Bloom Energy、Nikola等公司近年来在纳斯达克上市,备受市场关注和追捧。因此,需要根据当下市场形势和公司表现,灵活选择各自的投资策略。
24. 氢能源是什么?
氢能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指的是利用氢气作为燃料来产生能量的能源形式。氢能源的概念源于氢气的高能量密度和零排放特性。通过将氢气与氧气反应,可以产生电能和热能,而且只会产生水蒸气作为副产品,对环境无污染。氢能源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交通运输、能源储存、工业生产等。它可以用于燃料电池车辆的驱动、储能系统的建设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供应等。
25. 氢能源和电车哪个才是趋势?
目前看来,电动汽车才是未来的趋势。氢能源汽车大概率发展比较困难。氢能源汽车虽然更加环保,但是氢能源技术含量要求比较高,使用条件也更加苛刻,不如电动新能源汽车。
电动汽车目前技术相对成熟,容易普及,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26. 氢能源是什么?
氢能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指的是利用氢气作为燃料来产生能量的能源形式。氢能源的概念源于氢气的高能量密度和零排放特性。通过将氢气与氧气反应,可以产生电能和热能,而且只会产生水蒸气作为副产品,对环境无污染。氢能源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交通运输、能源储存、工业生产等。它可以用于燃料电池车辆的驱动、储能系统的建设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供应等。
27. 氢能源概念股最新排名?
目前没有统一的氢能源概念股排名,但可以根据市场表现和相关公司推广情况来推测哪些公司具备较大潜力。据我了解,在股市上,国内氢能源领域较为活跃的公司有比亚迪股份、广汽集团、北汽新能源、万华化学、南都电源等。其中,比亚迪股份因旗下的玻璃氧化物电池技术而备受关注,南都电源则因其氢燃料电池电堆技术亦备受关注。此外,随着全球对氢能源的重视,国外的氢能源公司也在不断涌现。例如,Plug Power、Bloom Energy、Nikola等公司近年来在纳斯达克上市,备受市场关注和追捧。因此,需要根据当下市场形势和公司表现,灵活选择各自的投资策略。
28. 氢能源氦产业发展趋势?
目前,氢能源行业专利申请不断增长。作为产业链中重要的三个环节:制氢、储氢和燃料电池应用,是国家重点支持研发突破的。并且随着国内氢能源行业的发展,国家对氢能源的制取和储运愈发重视。
氢能源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氢能源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美锦能源(000723)、中国石化(600028)、卫星石化(002648)、嘉化能源(600273)、亿华通(688339)等。
29. 氢能源氦产业发展趋势?
目前,氢能源行业专利申请不断增长。作为产业链中重要的三个环节:制氢、储氢和燃料电池应用,是国家重点支持研发突破的。并且随着国内氢能源行业的发展,国家对氢能源的制取和储运愈发重视。
氢能源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氢能源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美锦能源(000723)、中国石化(600028)、卫星石化(002648)、嘉化能源(600273)、亿华通(688339)等。
30. 氢能源上游原材料?
制氢产业链中上游为原料,主要包括煤炭、天然气、工业副产品等;中游为制氢技术方法,目前我国制氢的主要方法有煤制氢、天然气制氢、工业副产制氢及电解水制氢等;下游为氢气的储存,高压气态储氢技术、低温液态储氢技术,固态储氢技术及有机物液体储氢技术是国内常见的四种储氢技术。
31. 碳纤维和氢能源关系?
随着锂电池电动车的批量化、稳定化,氢能源汽车也开始受到汽车产业的重视,而碳纤维在氢能源汽车上的应用,其前景更加诱人。因为在氢能源汽车上,碳纤维不是选配件,而是必须件。以李总理访问日本参观的,行业内关注的丰田Mirai为例:
其中最核心部件的氢能源系统,包括储氢瓶、电池电极、电池堆结构材料,都用到碳纤维。特别是碳纤维储氢瓶是不可少,而电池电极用碳纤维材料性能提升很多。所以,相对于锂电池的电动车,碳纤维在氢能源汽车的应用更多。氢能源车对碳纤维是必须项,而不是加分项。而氢能源从产业链来说,也许碳纤维的代入感会更强!氢能源怎么回事,其实说起来也可以很简单:
上面这个方程式,初中以上都学过,氢和氧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释放出能量。而这个能量,就是驱动汽车的能量,整个过程清洁环保。空气中氧气很多?那么氢气哪里来了?我们很多人也做过另外一个实验就是电解水实验。但如何利用现有的电力系统,电解水产生氢气,在给氢能源车用。从热力学定理来看,肯定就不划算了!还可以用工业副产品的氢,很多化工厂可以产生副产品氢,但量有限。那怎么办?
其实还有其他思路,如风电制氢。目前风电的发展越来越快,风力的成本也下降很多,将逐渐风火同价,甚至未来还会进一步降低。所以风电制氢是一个好思路。特别是风电有一个特点,随着风的大小,波动比较大,如果发电并网,需要进行特殊处理。而风电制氢,只有建分布式风机就可以了!那么故事来了....知道最近几年,碳纤维应用发展最快在哪个领域吗?风电、风电、风电!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碳纤维应用在风电取得了巨大的成果,2016年用量超过航空航天,成为首位,近年一直稳步增长。
试想一下,碳纤维可以做风电叶片,风电制氢,推动氢能源汽车前进,需要加气站。就需要建更多的分布式风机电站制氢。氢能源汽车需要用碳纤维,风电也需要碳纤维。这种相互促进,可以形成良好的促进,推动量的增长和成本的下降, 对碳纤维产业,是一个完美的产业链。
现在锂电池电动车,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插上电源,充电,防止明天跑不动。但氢能源车,就不用了!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回家后第一件事也是插上充电头,但不是给汽车充电,而是汽车给家庭充电!试想一下,一个城市建立了不是分布式风机,发电制氢,并把氢气运输到加氢站,这个加氢站位于你家和上班路上,每天上下班路上,到加氢站,花个10分钟,加个氢,回家后,插上充电头插上充电头,第二天上下班,再加个氢。如果这个能源生态系统形成,我们是不是对电网的依赖性大大降低?对了,家庭还可能有小型的光伏电站!
狼爱上羊,是一个不可能的传说。但氢能源遇上碳纤维,有可能不仅仅是材料革命,还有可能是能源革命。
32. 氢能源和电车哪个才是趋势?
目前看来,电动汽车才是未来的趋势。氢能源汽车大概率发展比较困难。氢能源汽车虽然更加环保,但是氢能源技术含量要求比较高,使用条件也更加苛刻,不如电动新能源汽车。
电动汽车目前技术相对成熟,容易普及,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33. 氢能源是什么?
氢能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指的是利用氢气作为燃料来产生能量的能源形式。氢能源的概念源于氢气的高能量密度和零排放特性。通过将氢气与氧气反应,可以产生电能和热能,而且只会产生水蒸气作为副产品,对环境无污染。氢能源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交通运输、能源储存、工业生产等。它可以用于燃料电池车辆的驱动、储能系统的建设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供应等。
34. 碳纤维和氢能源关系?
随着锂电池电动车的批量化、稳定化,氢能源汽车也开始受到汽车产业的重视,而碳纤维在氢能源汽车上的应用,其前景更加诱人。因为在氢能源汽车上,碳纤维不是选配件,而是必须件。以李总理访问日本参观的,行业内关注的丰田Mirai为例:
其中最核心部件的氢能源系统,包括储氢瓶、电池电极、电池堆结构材料,都用到碳纤维。特别是碳纤维储氢瓶是不可少,而电池电极用碳纤维材料性能提升很多。所以,相对于锂电池的电动车,碳纤维在氢能源汽车的应用更多。氢能源车对碳纤维是必须项,而不是加分项。而氢能源从产业链来说,也许碳纤维的代入感会更强!氢能源怎么回事,其实说起来也可以很简单:
上面这个方程式,初中以上都学过,氢和氧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释放出能量。而这个能量,就是驱动汽车的能量,整个过程清洁环保。空气中氧气很多?那么氢气哪里来了?我们很多人也做过另外一个实验就是电解水实验。但如何利用现有的电力系统,电解水产生氢气,在给氢能源车用。从热力学定理来看,肯定就不划算了!还可以用工业副产品的氢,很多化工厂可以产生副产品氢,但量有限。那怎么办?
其实还有其他思路,如风电制氢。目前风电的发展越来越快,风力的成本也下降很多,将逐渐风火同价,甚至未来还会进一步降低。所以风电制氢是一个好思路。特别是风电有一个特点,随着风的大小,波动比较大,如果发电并网,需要进行特殊处理。而风电制氢,只有建分布式风机就可以了!那么故事来了....知道最近几年,碳纤维应用发展最快在哪个领域吗?风电、风电、风电!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碳纤维应用在风电取得了巨大的成果,2016年用量超过航空航天,成为首位,近年一直稳步增长。
试想一下,碳纤维可以做风电叶片,风电制氢,推动氢能源汽车前进,需要加气站。就需要建更多的分布式风机电站制氢。氢能源汽车需要用碳纤维,风电也需要碳纤维。这种相互促进,可以形成良好的促进,推动量的增长和成本的下降, 对碳纤维产业,是一个完美的产业链。
现在锂电池电动车,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插上电源,充电,防止明天跑不动。但氢能源车,就不用了!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回家后第一件事也是插上充电头,但不是给汽车充电,而是汽车给家庭充电!试想一下,一个城市建立了不是分布式风机,发电制氢,并把氢气运输到加氢站,这个加氢站位于你家和上班路上,每天上下班路上,到加氢站,花个10分钟,加个氢,回家后,插上充电头插上充电头,第二天上下班,再加个氢。如果这个能源生态系统形成,我们是不是对电网的依赖性大大降低?对了,家庭还可能有小型的光伏电站!
狼爱上羊,是一个不可能的传说。但氢能源遇上碳纤维,有可能不仅仅是材料革命,还有可能是能源革命。
35. 氢能源和电车哪个才是趋势?
目前看来,电动汽车才是未来的趋势。氢能源汽车大概率发展比较困难。氢能源汽车虽然更加环保,但是氢能源技术含量要求比较高,使用条件也更加苛刻,不如电动新能源汽车。
电动汽车目前技术相对成熟,容易普及,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36. 氢能源上游原材料?
制氢产业链中上游为原料,主要包括煤炭、天然气、工业副产品等;中游为制氢技术方法,目前我国制氢的主要方法有煤制氢、天然气制氢、工业副产制氢及电解水制氢等;下游为氢气的储存,高压气态储氢技术、低温液态储氢技术,固态储氢技术及有机物液体储氢技术是国内常见的四种储氢技术。
37. 碳纤维和氢能源关系?
随着锂电池电动车的批量化、稳定化,氢能源汽车也开始受到汽车产业的重视,而碳纤维在氢能源汽车上的应用,其前景更加诱人。因为在氢能源汽车上,碳纤维不是选配件,而是必须件。以李总理访问日本参观的,行业内关注的丰田Mirai为例:
其中最核心部件的氢能源系统,包括储氢瓶、电池电极、电池堆结构材料,都用到碳纤维。特别是碳纤维储氢瓶是不可少,而电池电极用碳纤维材料性能提升很多。所以,相对于锂电池的电动车,碳纤维在氢能源汽车的应用更多。氢能源车对碳纤维是必须项,而不是加分项。而氢能源从产业链来说,也许碳纤维的代入感会更强!氢能源怎么回事,其实说起来也可以很简单:
上面这个方程式,初中以上都学过,氢和氧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释放出能量。而这个能量,就是驱动汽车的能量,整个过程清洁环保。空气中氧气很多?那么氢气哪里来了?我们很多人也做过另外一个实验就是电解水实验。但如何利用现有的电力系统,电解水产生氢气,在给氢能源车用。从热力学定理来看,肯定就不划算了!还可以用工业副产品的氢,很多化工厂可以产生副产品氢,但量有限。那怎么办?
其实还有其他思路,如风电制氢。目前风电的发展越来越快,风力的成本也下降很多,将逐渐风火同价,甚至未来还会进一步降低。所以风电制氢是一个好思路。特别是风电有一个特点,随着风的大小,波动比较大,如果发电并网,需要进行特殊处理。而风电制氢,只有建分布式风机就可以了!那么故事来了....知道最近几年,碳纤维应用发展最快在哪个领域吗?风电、风电、风电!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碳纤维应用在风电取得了巨大的成果,2016年用量超过航空航天,成为首位,近年一直稳步增长。
试想一下,碳纤维可以做风电叶片,风电制氢,推动氢能源汽车前进,需要加气站。就需要建更多的分布式风机电站制氢。氢能源汽车需要用碳纤维,风电也需要碳纤维。这种相互促进,可以形成良好的促进,推动量的增长和成本的下降, 对碳纤维产业,是一个完美的产业链。
现在锂电池电动车,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插上电源,充电,防止明天跑不动。但氢能源车,就不用了!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回家后第一件事也是插上充电头,但不是给汽车充电,而是汽车给家庭充电!试想一下,一个城市建立了不是分布式风机,发电制氢,并把氢气运输到加氢站,这个加氢站位于你家和上班路上,每天上下班路上,到加氢站,花个10分钟,加个氢,回家后,插上充电头插上充电头,第二天上下班,再加个氢。如果这个能源生态系统形成,我们是不是对电网的依赖性大大降低?对了,家庭还可能有小型的光伏电站!
狼爱上羊,是一个不可能的传说。但氢能源遇上碳纤维,有可能不仅仅是材料革命,还有可能是能源革命。
38. 氢能九大龙头?
九名:宝丰能源
碳中和趋势受益者
在众多能源企业布局新能源的背景下,宝丰能源在最新的半年报中规划提出,用10年完成企业50%碳减排,用20年率先实现企业“碳中和”,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在新能源项目建设上,加快太阳能电解制氢储能及应用示范项目建设。
据悉,该项目可年产2.4亿标方“绿氢”和1.2亿标方“绿氧”,预计年新增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6万吨。
目前,宝丰能源总市值为1210亿。
第八名:吉电股份
探索氢能新业态的企业
吉电股份
已编制了氢能产业规划,并推进相关氢能产业项目落地,将在装备制造、绿氢制取、氢能储运、加氢设施、氢能示范交通、氢能应用等领域广泛布局。
全国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公司新能源装机占公司总装机比重47%,随着新能源业务的大力拓展,
新能源结构占比将实现过半,公司正在转型成为清洁能源为主的上市公司。
目前,吉电股份总市值为174亿。
第七名:鸿达兴业
PVC产业链布局最完善的公司
公司相继开展氢气制备、氢气加注、氢气储运、加氢站、移动加氢站、装备研究等技术储备布局,推动公司的氢能产业化发展。
拥有完整的聚氯乙烯(PVC)产业链、
土壤修复产业链和氢能产业链,形成了特有的循环经济产业圈。
目前,鸿达兴业总市值为166亿。
第六名:威孚高科
汽车燃料电池龙头
布局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业务是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
目前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国际、国内业务均进展顺利。
近年来,公司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已累计投资约8亿元,一方面,通过国际并购(收购IRD、Borit的100%股权),
构建了电堆核心零部件(膜电极、石墨双极板、金属双极板)关键技术能力。
目前,威孚高科总市值为227亿。
第五名:新奥股份
具有竞争力的上游供应商
公司积极布局氢能源产业链,在辽宁葫芦岛开工建设公司首个氢气供应项目,利用天然气经过加压脱硫及转化,再以变压吸附提取氢气,满足用户氢气需求,增加新收入来源同时扩大天然气产销量。同时参股投资上海加氢站建设,未来可结合现有能源基础设施优势,
为市场提供低碳能源供应,助力碳中和目标顺利达成。
目前,新奥股份总市值为553亿。
第四名:雪人股份
制冷设备龙头
公司长期从事空压机研发制造及燃料电池相关产品的研发,在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空压机、氢气循环泵)及液氢、加氢设备方面进行技术积累以及技术布局。
目前已有氢燃料电池系统、氢燃料电池空压机、氢气循环泵、氢气压缩与氢气液化等产品。
目前,雪人股份总市值为55亿。
第三名:兰石重装
重型装备龙头
氢能源领域公司围绕电解水制氢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分布式氢储能技术及应用、煤气化制氢技术、大型高压气态储氢容器的研发和制造、高压大流量氢气压缩机的设计及制造等展开技术研究,
为后续产业化埋下了伏笔。
目前,兰石重装总市值为66亿。
第二名:隆基股份
新能源龙头
隆基股份已正式入局氢能,旗下氢能科技公司于3月31日注册成功,创始人李振国亲自担任总经理。氢能与储能被列为前瞻谋划的六大未来产业之一。截至目前,已有10余个省及直辖市出台氢能产业专项扶持,超过40个市、县出台氢能产业相关方案。
2021年将是氢能快速发展的“吹哨”之年。
目前,隆基股份总市值为4760亿。
39. 氢能源上游原材料?
制氢产业链中上游为原料,主要包括煤炭、天然气、工业副产品等;中游为制氢技术方法,目前我国制氢的主要方法有煤制氢、天然气制氢、工业副产制氢及电解水制氢等;下游为氢气的储存,高压气态储氢技术、低温液态储氢技术,固态储氢技术及有机物液体储氢技术是国内常见的四种储氢技术。
40. 氢能源是什么?
氢能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指的是利用氢气作为燃料来产生能量的能源形式。氢能源的概念源于氢气的高能量密度和零排放特性。通过将氢气与氧气反应,可以产生电能和热能,而且只会产生水蒸气作为副产品,对环境无污染。氢能源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交通运输、能源储存、工业生产等。它可以用于燃料电池车辆的驱动、储能系统的建设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供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