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产业增加值(产业增加值怎么算?)
1. 产业增加值怎么算?
1、经济增加值=税后经营利润-全部资本费用
2、经济增加值=期初投资资本×(期初投资资本回报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其中,全部资本费用=期初投资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1)税后净营业利润:此处的税后净营业利润,是经过相关调整后的利润。税后净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研发费用的调整+市场开拓费用的调整+员工培训费用的调整)X(1-所得税率)-递延所得税资产本年增加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本年增加额。其中,关于研发费用的调整,会计准则中的规定是研发过程分成两个阶段: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产生的费用全部费用化,开发阶段的费用有条件的资本化。
(2)资本总额
资本总额包括债券与股权,债券是债权人投入公司的,股权是股票持有人投入公司的。两者的区别就是对公司剩余价值的索取权不一样。考虑到会计处理中人为影响因素,对资本总额也需要进行调整。资本总额=资产总额+计提的各项减值准备-在建工程-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金融资产-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3)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债券成本X权重+股权成本X权重。
2. 产业增加值怎么算?
1、经济增加值=税后经营利润-全部资本费用
2、经济增加值=期初投资资本×(期初投资资本回报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其中,全部资本费用=期初投资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1)税后净营业利润:此处的税后净营业利润,是经过相关调整后的利润。税后净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研发费用的调整+市场开拓费用的调整+员工培训费用的调整)X(1-所得税率)-递延所得税资产本年增加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本年增加额。其中,关于研发费用的调整,会计准则中的规定是研发过程分成两个阶段: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产生的费用全部费用化,开发阶段的费用有条件的资本化。
(2)资本总额
资本总额包括债券与股权,债券是债权人投入公司的,股权是股票持有人投入公司的。两者的区别就是对公司剩余价值的索取权不一样。考虑到会计处理中人为影响因素,对资本总额也需要进行调整。资本总额=资产总额+计提的各项减值准备-在建工程-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金融资产-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3)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债券成本X权重+股权成本X权重。
3. 产业增加值怎么算?
1、经济增加值=税后经营利润-全部资本费用
2、经济增加值=期初投资资本×(期初投资资本回报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其中,全部资本费用=期初投资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1)税后净营业利润:此处的税后净营业利润,是经过相关调整后的利润。税后净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研发费用的调整+市场开拓费用的调整+员工培训费用的调整)X(1-所得税率)-递延所得税资产本年增加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本年增加额。其中,关于研发费用的调整,会计准则中的规定是研发过程分成两个阶段: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产生的费用全部费用化,开发阶段的费用有条件的资本化。
(2)资本总额
资本总额包括债券与股权,债券是债权人投入公司的,股权是股票持有人投入公司的。两者的区别就是对公司剩余价值的索取权不一样。考虑到会计处理中人为影响因素,对资本总额也需要进行调整。资本总额=资产总额+计提的各项减值准备-在建工程-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金融资产-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3)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债券成本X权重+股权成本X权重。
4.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是什么数据?
一般来说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制造业,第三产业是服务业;数据源于国家统计数据。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它们是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构成三部分。
所谓“产业增加值”指在一定时期内单位产值的增加值。 一般来说,产业增加值计算大致按如下规律进行:第一产业,按全值计算;第二产业,销售收入-采购支出;第三产业,比较复杂,一般按全值计算。
5. 产业增加值和增长量的区别?
1、概念不同增加值是指常住单位生产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增长量又称增减量是在一定时期内所增减的绝对量,即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它说明某种社会经济现象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加(或减少)了多少。计算结果为正值,表示增加量。计算结果为负值,表示减少量。由于比较的基期不同,增长量分为累计增长量和逐期增长量两种。
2、计算方法不同增加值按生产法计算,也可以按收入法计算。按生产法计算,它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按收入法计算,它等于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之和。
3、指标值不同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分为累积增长量和逐期增长量。这是两个时期某个指标的比较值。增加值一般是指国内生产总值的各行业构成值。比如:农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等等。生产法计算就是: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这是某时期某个指标值。
6. 2019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
2019年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4.9个百分点;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9.4%。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进一步巩固,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7.8%,高于资本形成总额26.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升级提质。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2%,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为45.9%,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7. 产值和产业增加值的区别?
一、两者的概述不同:
1、产值的概述: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2、增加值的概述:增加值是指常住单位生产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它可以按生产法计算,也可以按收入法计算。按生产法计算,它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按收入法计算,它等于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之和。
二、两者的计算不同:
1、产值的计算:产值利润率(%)=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100%。
2、增加值的计算: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
三、两者遵循的原则不同。
8.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是什么数据?
一般来说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制造业,第三产业是服务业;数据源于国家统计数据。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它们是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构成三部分。
所谓“产业增加值”指在一定时期内单位产值的增加值。 一般来说,产业增加值计算大致按如下规律进行:第一产业,按全值计算;第二产业,销售收入-采购支出;第三产业,比较复杂,一般按全值计算。
9.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是什么数据?
一般来说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制造业,第三产业是服务业;数据源于国家统计数据。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它们是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构成三部分。
所谓“产业增加值”指在一定时期内单位产值的增加值。 一般来说,产业增加值计算大致按如下规律进行:第一产业,按全值计算;第二产业,销售收入-采购支出;第三产业,比较复杂,一般按全值计算。
10. 产业增加值和增长量的区别?
1、概念不同增加值是指常住单位生产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增长量又称增减量是在一定时期内所增减的绝对量,即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它说明某种社会经济现象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加(或减少)了多少。计算结果为正值,表示增加量。计算结果为负值,表示减少量。由于比较的基期不同,增长量分为累计增长量和逐期增长量两种。
2、计算方法不同增加值按生产法计算,也可以按收入法计算。按生产法计算,它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按收入法计算,它等于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之和。
3、指标值不同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分为累积增长量和逐期增长量。这是两个时期某个指标的比较值。增加值一般是指国内生产总值的各行业构成值。比如:农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等等。生产法计算就是: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这是某时期某个指标值。
11. 产值和产业增加值的区别?
一、两者的概述不同:
1、产值的概述: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2、增加值的概述:增加值是指常住单位生产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它可以按生产法计算,也可以按收入法计算。按生产法计算,它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按收入法计算,它等于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之和。
二、两者的计算不同:
1、产值的计算:产值利润率(%)=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100%。
2、增加值的计算: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
三、两者遵循的原则不同。
12. 三大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怎么求?
三大产业增加值同增速这样求:
各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报告期各产业增加值-上年同期各产业增加值)/上年同期各产业增加值
增速有名义增速与实际增速。
计算名义增速时,报告期各行业增加值以现价计算。
计算实际增速时,报告期各行业增加值以不变价(上年同期价)计算。
13. 产值和产业增加值的区别?
一、两者的概述不同:
1、产值的概述: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2、增加值的概述:增加值是指常住单位生产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它可以按生产法计算,也可以按收入法计算。按生产法计算,它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按收入法计算,它等于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之和。
二、两者的计算不同:
1、产值的计算:产值利润率(%)=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100%。
2、增加值的计算: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
三、两者遵循的原则不同。
14. 2019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
2019年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4.9个百分点;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9.4%。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进一步巩固,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7.8%,高于资本形成总额26.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升级提质。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2%,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为45.9%,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15. 产业增加值怎么算?
1、经济增加值=税后经营利润-全部资本费用
2、经济增加值=期初投资资本×(期初投资资本回报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其中,全部资本费用=期初投资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1)税后净营业利润:此处的税后净营业利润,是经过相关调整后的利润。税后净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研发费用的调整+市场开拓费用的调整+员工培训费用的调整)X(1-所得税率)-递延所得税资产本年增加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本年增加额。其中,关于研发费用的调整,会计准则中的规定是研发过程分成两个阶段: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产生的费用全部费用化,开发阶段的费用有条件的资本化。
(2)资本总额
资本总额包括债券与股权,债券是债权人投入公司的,股权是股票持有人投入公司的。两者的区别就是对公司剩余价值的索取权不一样。考虑到会计处理中人为影响因素,对资本总额也需要进行调整。资本总额=资产总额+计提的各项减值准备-在建工程-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金融资产-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3)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债券成本X权重+股权成本X权重。
16. 三大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怎么求?
三大产业增加值同增速这样求:
各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报告期各产业增加值-上年同期各产业增加值)/上年同期各产业增加值
增速有名义增速与实际增速。
计算名义增速时,报告期各行业增加值以现价计算。
计算实际增速时,报告期各行业增加值以不变价(上年同期价)计算。
17. 三大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怎么求?
三大产业增加值同增速这样求:
各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报告期各产业增加值-上年同期各产业增加值)/上年同期各产业增加值
增速有名义增速与实际增速。
计算名义增速时,报告期各行业增加值以现价计算。
计算实际增速时,报告期各行业增加值以不变价(上年同期价)计算。
18.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是什么数据?
一般来说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制造业,第三产业是服务业;数据源于国家统计数据。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它们是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构成三部分。
所谓“产业增加值”指在一定时期内单位产值的增加值。 一般来说,产业增加值计算大致按如下规律进行:第一产业,按全值计算;第二产业,销售收入-采购支出;第三产业,比较复杂,一般按全值计算。
19. 产值和产业增加值的区别?
一、两者的概述不同:
1、产值的概述: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2、增加值的概述:增加值是指常住单位生产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它可以按生产法计算,也可以按收入法计算。按生产法计算,它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按收入法计算,它等于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之和。
二、两者的计算不同:
1、产值的计算:产值利润率(%)=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100%。
2、增加值的计算: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
三、两者遵循的原则不同。
20. 2019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
2019年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4.9个百分点;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9.4%。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进一步巩固,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7.8%,高于资本形成总额26.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升级提质。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2%,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为45.9%,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21. 产业增加值和增长量的区别?
1、概念不同增加值是指常住单位生产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增长量又称增减量是在一定时期内所增减的绝对量,即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它说明某种社会经济现象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加(或减少)了多少。计算结果为正值,表示增加量。计算结果为负值,表示减少量。由于比较的基期不同,增长量分为累计增长量和逐期增长量两种。
2、计算方法不同增加值按生产法计算,也可以按收入法计算。按生产法计算,它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按收入法计算,它等于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之和。
3、指标值不同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分为累积增长量和逐期增长量。这是两个时期某个指标的比较值。增加值一般是指国内生产总值的各行业构成值。比如:农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等等。生产法计算就是: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这是某时期某个指标值。
22. 2019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
2019年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4.9个百分点;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9.4%。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进一步巩固,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7.8%,高于资本形成总额26.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升级提质。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2%,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为45.9%,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23. 三大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怎么求?
三大产业增加值同增速这样求:
各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报告期各产业增加值-上年同期各产业增加值)/上年同期各产业增加值
增速有名义增速与实际增速。
计算名义增速时,报告期各行业增加值以现价计算。
计算实际增速时,报告期各行业增加值以不变价(上年同期价)计算。
24. 产业增加值和增长量的区别?
1、概念不同增加值是指常住单位生产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增长量又称增减量是在一定时期内所增减的绝对量,即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它说明某种社会经济现象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加(或减少)了多少。计算结果为正值,表示增加量。计算结果为负值,表示减少量。由于比较的基期不同,增长量分为累计增长量和逐期增长量两种。
2、计算方法不同增加值按生产法计算,也可以按收入法计算。按生产法计算,它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按收入法计算,它等于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之和。
3、指标值不同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分为累积增长量和逐期增长量。这是两个时期某个指标的比较值。增加值一般是指国内生产总值的各行业构成值。比如:农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等等。生产法计算就是: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这是某时期某个指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