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能源排行(世界能源消耗量排名2020?)
1. 世界能源消耗量排名2020?
能源,是指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这里的能量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可以为人类提供动能,机械能和能量的物质。
一次性能源是指从自然界取得未经改变或转变而直接利用的能源。如原煤、原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潮汐能、地热能、天然铀矿等。一次性能源又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前者指能够重复产生的天然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后者用一点少一点,主要是各类化石燃料、核燃料。2020年全球一次性能源消费量为556.63百亿亿焦耳,同比下降4.3%。
从消费地区来看,2020年亚太地区一次性能源消费量最多达253.25百亿亿焦耳;其次是北美地区一次性能源消费量为107.9百亿亿焦耳。
中国为全球一次性能源消费地区最高国家,其中2020年中国一次性能源消费量为145.46百亿亿焦耳,同比增长2.4%;其次是美国地区一次性能源消费量87.79百亿亿焦耳,同比下降7.5%。排名第三为印度,第四为俄罗斯。
从地区各类型能源消耗量来看,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消耗数量相对其他类型能源较少,其中北美地区可再生能源消耗量为7.04百亿亿焦耳;南美地区可再生能源消耗量达2.75百亿亿焦耳;欧洲地区可再生能源消耗量为8.94百亿亿焦耳;独联体可再生能源消耗量达0.08百亿亿焦耳;中东地区可再生能源消耗数量为0.17百亿亿焦耳;非洲地区可再生能源消耗数量为0.38百亿亿焦耳;亚太地区可再生能源消耗数量为12.36百亿亿焦耳。
2. 2021年5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
6月8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5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根据数据显示,5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62.3万辆,同比2020年5月增长1.0%,相比2019年5月增长3%,其中5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18.5万辆,同比增长 177.2%,环比 4 月增长 17.4%,尽管受到缺芯片等问题影响,但从数据来看,新能源车基本上没有明显销量损失。
3. 世界前三大能源国家?
一、中国(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中国是世界新能源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中国已经连续六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全球前15大风机厂商的市占率排名,中国企业排名第2、4、6、7、9、10、11、12、13、15,其中金风科技(全球第二)一度连续多年高居世界榜首。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龙头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十分突出,2020年,中国有207家企业入围“2020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数量位列全球第一。《2020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中,中国的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二,尤其是公司业务以新能源硅材料产业链、新能源装备制造为主;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排名中国第二,全球第五。
中国国家风电机组几乎引领了全球低风速,复杂地形风电机组的所有技术主要路线,尤其在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和每年新增装机容量上一骑绝尘,雄踞世界第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风光发电、特高压、绿色氢能等产业上都是全球引领者。中国是全球绿色氢能产业的引领者。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电解水制氢项目于2021年在中国宁夏投产。中国石化集团的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预计2023年中期建成投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在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中国的氢气需求量将在未来出现大幅增长。援引中国氢能联盟的分析指出,到2030年,中国每年的氢气需求量将从目前的 2000万吨增加至3500万吨,到 2050 年将接近6000万吨。
西班牙《机密报》日前也曾发文称,中国将戈壁沙漠变成了风能和太阳能的农场。报道指出,中国在西北地区安装了大规模的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中国将会长期成为全球利用新能源第一大国。
援引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分析师西蒙·尼古拉斯(Simon Nicholas)的话,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项目在中国的大规模开展,尤其是得益于中国拥有全球领先水平的超高压和特高压可远距离输电技术,因此,中国在新能源领域上的探索领先全球。
法国生态可持续发展网站“zegreenweb”曾经报道称,中国承诺将力争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将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模式的绿色低碳变革。报道指出,中国规划到2025年,原油年产量回升并稳定在2亿吨水平,天然气年产量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同时严格控制钢铁、化工、水泥等主要用煤行业煤炭消费,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早在2009年水电装机容量达1.97亿千瓦,居世界第一,风电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三。风电在我国已成为继水电、火电后最具成长性的能源;当时核电在建规模居世界第一,全世界在建核电机组规模第一。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利用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还是世界上太阳能光伏电池最大的生产国,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曾经约占全球产量的40%。
二、日本(全球节能领域及新能源技术典范)
日本是首屈一指的汽车制造强国和全球光伏产业强国。日本几乎所有新兴动力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氢能源电池、液流电池等)的研发技术都走在世界前列。比如锂离子电池领域,从1991年索尼公司就将含有液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带入电子设备的应用至今,液态锂电池已经成为全球目前最为成熟、使用最广泛的技术路线之一,索尼公司也成为世界上锂离子电池技术最权威的公司。日本的混动技术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早在1997年,日本汽车巨头丰田就率先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混合动力车——普锐斯,普锐斯在世界上大获成功。
日本的丰田还凭借混动技术申请了多达355项的专利,成为了混动技术最有发言权的车企。比如2010年推出的日产作为全球第一款真正意义上量产的电动车型,它在全球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新版聆风还曾经问鼎了欧洲2018上半年电动车的销量冠军。日产聆风还成为了世界上销量最多的纯电动车。
日本还拥有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第二大的厂商——日本松下,旗下电池的核心客户是特斯拉,其他客户包括大众、通用等。据悉,松下将与丰田、本田、日产等23家汽车、电池和材料企业联合开发固态电池,并计划到2022年全面掌握固态电池的相关技术。
日本在新能源领域,本田和丰田都是混动技术的佼佼者,而日产和三菱汽车却是纯电动车的领头羊。
4. 世界能源消耗量排名2020?
能源,是指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这里的能量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可以为人类提供动能,机械能和能量的物质。
一次性能源是指从自然界取得未经改变或转变而直接利用的能源。如原煤、原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潮汐能、地热能、天然铀矿等。一次性能源又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前者指能够重复产生的天然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后者用一点少一点,主要是各类化石燃料、核燃料。2020年全球一次性能源消费量为556.63百亿亿焦耳,同比下降4.3%。
从消费地区来看,2020年亚太地区一次性能源消费量最多达253.25百亿亿焦耳;其次是北美地区一次性能源消费量为107.9百亿亿焦耳。
中国为全球一次性能源消费地区最高国家,其中2020年中国一次性能源消费量为145.46百亿亿焦耳,同比增长2.4%;其次是美国地区一次性能源消费量87.79百亿亿焦耳,同比下降7.5%。排名第三为印度,第四为俄罗斯。
从地区各类型能源消耗量来看,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消耗数量相对其他类型能源较少,其中北美地区可再生能源消耗量为7.04百亿亿焦耳;南美地区可再生能源消耗量达2.75百亿亿焦耳;欧洲地区可再生能源消耗量为8.94百亿亿焦耳;独联体可再生能源消耗量达0.08百亿亿焦耳;中东地区可再生能源消耗数量为0.17百亿亿焦耳;非洲地区可再生能源消耗数量为0.38百亿亿焦耳;亚太地区可再生能源消耗数量为12.36百亿亿焦耳。
5. 2020中国新能源车销量排行榜2021?
排行第一是长安速腾,其次是上汽通用,再来是特斯拉,沃尔沃等
6. 2020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
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TOP10企业中,中国电池企业占据6席,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航锂电、远景AESC、国轩高科和亿纬锂能,合计市场份额达41.1%;LG能源、三星SDI和SKI三家韩系电池企业合计市场份额31.7%;松下全球市场份额20.2%。
三是全球装机排名变阵,中航锂电挺进前十。
GGII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企业依次是宁德时代、LG能源、松下、比亚迪、三星SDI、SKI、中航锂电、远景AESC、国轩高科和亿纬锂能。
7. 世界前三大能源国家?
一、中国(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中国是世界新能源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中国已经连续六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全球前15大风机厂商的市占率排名,中国企业排名第2、4、6、7、9、10、11、12、13、15,其中金风科技(全球第二)一度连续多年高居世界榜首。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龙头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十分突出,2020年,中国有207家企业入围“2020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数量位列全球第一。《2020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中,中国的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二,尤其是公司业务以新能源硅材料产业链、新能源装备制造为主;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排名中国第二,全球第五。
中国国家风电机组几乎引领了全球低风速,复杂地形风电机组的所有技术主要路线,尤其在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和每年新增装机容量上一骑绝尘,雄踞世界第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风光发电、特高压、绿色氢能等产业上都是全球引领者。中国是全球绿色氢能产业的引领者。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电解水制氢项目于2021年在中国宁夏投产。中国石化集团的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预计2023年中期建成投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在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中国的氢气需求量将在未来出现大幅增长。援引中国氢能联盟的分析指出,到2030年,中国每年的氢气需求量将从目前的 2000万吨增加至3500万吨,到 2050 年将接近6000万吨。
西班牙《机密报》日前也曾发文称,中国将戈壁沙漠变成了风能和太阳能的农场。报道指出,中国在西北地区安装了大规模的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中国将会长期成为全球利用新能源第一大国。
援引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分析师西蒙·尼古拉斯(Simon Nicholas)的话,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项目在中国的大规模开展,尤其是得益于中国拥有全球领先水平的超高压和特高压可远距离输电技术,因此,中国在新能源领域上的探索领先全球。
法国生态可持续发展网站“zegreenweb”曾经报道称,中国承诺将力争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将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模式的绿色低碳变革。报道指出,中国规划到2025年,原油年产量回升并稳定在2亿吨水平,天然气年产量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同时严格控制钢铁、化工、水泥等主要用煤行业煤炭消费,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早在2009年水电装机容量达1.97亿千瓦,居世界第一,风电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三。风电在我国已成为继水电、火电后最具成长性的能源;当时核电在建规模居世界第一,全世界在建核电机组规模第一。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利用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还是世界上太阳能光伏电池最大的生产国,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曾经约占全球产量的40%。
二、日本(全球节能领域及新能源技术典范)
日本是首屈一指的汽车制造强国和全球光伏产业强国。日本几乎所有新兴动力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氢能源电池、液流电池等)的研发技术都走在世界前列。比如锂离子电池领域,从1991年索尼公司就将含有液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带入电子设备的应用至今,液态锂电池已经成为全球目前最为成熟、使用最广泛的技术路线之一,索尼公司也成为世界上锂离子电池技术最权威的公司。日本的混动技术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早在1997年,日本汽车巨头丰田就率先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混合动力车——普锐斯,普锐斯在世界上大获成功。
日本的丰田还凭借混动技术申请了多达355项的专利,成为了混动技术最有发言权的车企。比如2010年推出的日产作为全球第一款真正意义上量产的电动车型,它在全球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新版聆风还曾经问鼎了欧洲2018上半年电动车的销量冠军。日产聆风还成为了世界上销量最多的纯电动车。
日本还拥有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第二大的厂商——日本松下,旗下电池的核心客户是特斯拉,其他客户包括大众、通用等。据悉,松下将与丰田、本田、日产等23家汽车、电池和材料企业联合开发固态电池,并计划到2022年全面掌握固态电池的相关技术。
日本在新能源领域,本田和丰田都是混动技术的佼佼者,而日产和三菱汽车却是纯电动车的领头羊。
8. 世界前三大能源国家?
一、中国(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中国是世界新能源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中国已经连续六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全球前15大风机厂商的市占率排名,中国企业排名第2、4、6、7、9、10、11、12、13、15,其中金风科技(全球第二)一度连续多年高居世界榜首。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龙头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十分突出,2020年,中国有207家企业入围“2020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数量位列全球第一。《2020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中,中国的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二,尤其是公司业务以新能源硅材料产业链、新能源装备制造为主;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排名中国第二,全球第五。
中国国家风电机组几乎引领了全球低风速,复杂地形风电机组的所有技术主要路线,尤其在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和每年新增装机容量上一骑绝尘,雄踞世界第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风光发电、特高压、绿色氢能等产业上都是全球引领者。中国是全球绿色氢能产业的引领者。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电解水制氢项目于2021年在中国宁夏投产。中国石化集团的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预计2023年中期建成投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在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中国的氢气需求量将在未来出现大幅增长。援引中国氢能联盟的分析指出,到2030年,中国每年的氢气需求量将从目前的 2000万吨增加至3500万吨,到 2050 年将接近6000万吨。
西班牙《机密报》日前也曾发文称,中国将戈壁沙漠变成了风能和太阳能的农场。报道指出,中国在西北地区安装了大规模的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中国将会长期成为全球利用新能源第一大国。
援引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分析师西蒙·尼古拉斯(Simon Nicholas)的话,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项目在中国的大规模开展,尤其是得益于中国拥有全球领先水平的超高压和特高压可远距离输电技术,因此,中国在新能源领域上的探索领先全球。
法国生态可持续发展网站“zegreenweb”曾经报道称,中国承诺将力争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将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模式的绿色低碳变革。报道指出,中国规划到2025年,原油年产量回升并稳定在2亿吨水平,天然气年产量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同时严格控制钢铁、化工、水泥等主要用煤行业煤炭消费,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早在2009年水电装机容量达1.97亿千瓦,居世界第一,风电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三。风电在我国已成为继水电、火电后最具成长性的能源;当时核电在建规模居世界第一,全世界在建核电机组规模第一。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利用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还是世界上太阳能光伏电池最大的生产国,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曾经约占全球产量的40%。
二、日本(全球节能领域及新能源技术典范)
日本是首屈一指的汽车制造强国和全球光伏产业强国。日本几乎所有新兴动力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氢能源电池、液流电池等)的研发技术都走在世界前列。比如锂离子电池领域,从1991年索尼公司就将含有液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带入电子设备的应用至今,液态锂电池已经成为全球目前最为成熟、使用最广泛的技术路线之一,索尼公司也成为世界上锂离子电池技术最权威的公司。日本的混动技术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早在1997年,日本汽车巨头丰田就率先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混合动力车——普锐斯,普锐斯在世界上大获成功。
日本的丰田还凭借混动技术申请了多达355项的专利,成为了混动技术最有发言权的车企。比如2010年推出的日产作为全球第一款真正意义上量产的电动车型,它在全球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新版聆风还曾经问鼎了欧洲2018上半年电动车的销量冠军。日产聆风还成为了世界上销量最多的纯电动车。
日本还拥有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第二大的厂商——日本松下,旗下电池的核心客户是特斯拉,其他客户包括大众、通用等。据悉,松下将与丰田、本田、日产等23家汽车、电池和材料企业联合开发固态电池,并计划到2022年全面掌握固态电池的相关技术。
日本在新能源领域,本田和丰田都是混动技术的佼佼者,而日产和三菱汽车却是纯电动车的领头羊。
9. 世界能源消耗量排名2020?
能源,是指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这里的能量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可以为人类提供动能,机械能和能量的物质。
一次性能源是指从自然界取得未经改变或转变而直接利用的能源。如原煤、原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潮汐能、地热能、天然铀矿等。一次性能源又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前者指能够重复产生的天然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后者用一点少一点,主要是各类化石燃料、核燃料。2020年全球一次性能源消费量为556.63百亿亿焦耳,同比下降4.3%。
从消费地区来看,2020年亚太地区一次性能源消费量最多达253.25百亿亿焦耳;其次是北美地区一次性能源消费量为107.9百亿亿焦耳。
中国为全球一次性能源消费地区最高国家,其中2020年中国一次性能源消费量为145.46百亿亿焦耳,同比增长2.4%;其次是美国地区一次性能源消费量87.79百亿亿焦耳,同比下降7.5%。排名第三为印度,第四为俄罗斯。
从地区各类型能源消耗量来看,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消耗数量相对其他类型能源较少,其中北美地区可再生能源消耗量为7.04百亿亿焦耳;南美地区可再生能源消耗量达2.75百亿亿焦耳;欧洲地区可再生能源消耗量为8.94百亿亿焦耳;独联体可再生能源消耗量达0.08百亿亿焦耳;中东地区可再生能源消耗数量为0.17百亿亿焦耳;非洲地区可再生能源消耗数量为0.38百亿亿焦耳;亚太地区可再生能源消耗数量为12.36百亿亿焦耳。
10. 2020中国新能源车销量排行榜2021?
排行第一是长安速腾,其次是上汽通用,再来是特斯拉,沃尔沃等
11. 世界各国发电量排名2020?
2020年全球总发电量为26.82万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9%,超过了2008-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时的跌幅。但可喜的是,煤炭发电全球占比下滑至35.1%,可再生能源在发电量中的占比从10.3%增长提升至11.7%。
发电量前五强: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
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发电量约为26.82万亿千瓦时,同比缩减0.9%。其中,咱们中国的发电量约为7.77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约为全球发电量的29%,继续在全球各国、地区中排首位。
第二名继续是美国,2020年的发电量约为4.287万亿千瓦时,同比缩减3.1%——约为全球发电量的16%,约为咱们中国发电量的55.1%。但考虑到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依然是美国领先。
印度依然排第三名。2020年的发电量约为1.561万亿千瓦时,同比缩减2.9%。约为全球发电量的5.8%,约为我国发电量的20%;第四名是俄罗斯,2020年发电量约为1.0854万亿千瓦时,同比缩减3.2%,全球占比约为4%。
日本继续排第五名,2020年的发电量约为1.0048万亿千瓦时,同比缩减2.7%,约为全球发电量的3.7%;之后是加拿大(全球占比2.4%)、巴西(全球占比2.31%)、韩国(全球占比2.14%)、德国(全球占比2.13%)、法国(全球占比1.96%)……
12. 世界前三大能源国家?
一、中国(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中国是世界新能源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中国已经连续六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全球前15大风机厂商的市占率排名,中国企业排名第2、4、6、7、9、10、11、12、13、15,其中金风科技(全球第二)一度连续多年高居世界榜首。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龙头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十分突出,2020年,中国有207家企业入围“2020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数量位列全球第一。《2020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中,中国的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二,尤其是公司业务以新能源硅材料产业链、新能源装备制造为主;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排名中国第二,全球第五。
中国国家风电机组几乎引领了全球低风速,复杂地形风电机组的所有技术主要路线,尤其在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和每年新增装机容量上一骑绝尘,雄踞世界第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风光发电、特高压、绿色氢能等产业上都是全球引领者。中国是全球绿色氢能产业的引领者。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电解水制氢项目于2021年在中国宁夏投产。中国石化集团的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预计2023年中期建成投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在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中国的氢气需求量将在未来出现大幅增长。援引中国氢能联盟的分析指出,到2030年,中国每年的氢气需求量将从目前的 2000万吨增加至3500万吨,到 2050 年将接近6000万吨。
西班牙《机密报》日前也曾发文称,中国将戈壁沙漠变成了风能和太阳能的农场。报道指出,中国在西北地区安装了大规模的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中国将会长期成为全球利用新能源第一大国。
援引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分析师西蒙·尼古拉斯(Simon Nicholas)的话,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项目在中国的大规模开展,尤其是得益于中国拥有全球领先水平的超高压和特高压可远距离输电技术,因此,中国在新能源领域上的探索领先全球。
法国生态可持续发展网站“zegreenweb”曾经报道称,中国承诺将力争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将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模式的绿色低碳变革。报道指出,中国规划到2025年,原油年产量回升并稳定在2亿吨水平,天然气年产量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同时严格控制钢铁、化工、水泥等主要用煤行业煤炭消费,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早在2009年水电装机容量达1.97亿千瓦,居世界第一,风电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三。风电在我国已成为继水电、火电后最具成长性的能源;当时核电在建规模居世界第一,全世界在建核电机组规模第一。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利用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还是世界上太阳能光伏电池最大的生产国,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曾经约占全球产量的40%。
二、日本(全球节能领域及新能源技术典范)
日本是首屈一指的汽车制造强国和全球光伏产业强国。日本几乎所有新兴动力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氢能源电池、液流电池等)的研发技术都走在世界前列。比如锂离子电池领域,从1991年索尼公司就将含有液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带入电子设备的应用至今,液态锂电池已经成为全球目前最为成熟、使用最广泛的技术路线之一,索尼公司也成为世界上锂离子电池技术最权威的公司。日本的混动技术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早在1997年,日本汽车巨头丰田就率先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混合动力车——普锐斯,普锐斯在世界上大获成功。
日本的丰田还凭借混动技术申请了多达355项的专利,成为了混动技术最有发言权的车企。比如2010年推出的日产作为全球第一款真正意义上量产的电动车型,它在全球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新版聆风还曾经问鼎了欧洲2018上半年电动车的销量冠军。日产聆风还成为了世界上销量最多的纯电动车。
日本还拥有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第二大的厂商——日本松下,旗下电池的核心客户是特斯拉,其他客户包括大众、通用等。据悉,松下将与丰田、本田、日产等23家汽车、电池和材料企业联合开发固态电池,并计划到2022年全面掌握固态电池的相关技术。
日本在新能源领域,本田和丰田都是混动技术的佼佼者,而日产和三菱汽车却是纯电动车的领头羊。
13. 2020世界碳排放量排行?
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排行榜如下:
1、中国:中国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超过60亿吨,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美国:排名第二的美国每年排放的温室气体达到59亿吨。此外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每年19.58吨,仅次于中国位居全球二。
3、俄罗斯:俄罗斯自1999年至2005年大规模扩大工业化生产,因此其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至17亿吨,排名第三。
4、印度:作为全球第四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印度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2.9亿吨,其人均排放量仅有1.2吨。
5、日本:因经济危机导致工业能源需求量下降,日本200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12.47亿吨,仍排名全球第五。
14. 新能源锂电池企业排名?
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成立于2011年,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解决方案。
比亚迪
比亚迪创立于1995年,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拥有行业领先的汽车电池技术,形成了完整的电池产业链,2020年3月推出刀片电池,全方位构建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从事电子、汽车、新能源和轨道交通等领域的上市企业。
亿纬锂能
亿纬锂能创立于2001年,国内知名的智慧互联能源方案提供商,集锂原电池/锂离子电池/电源系统/电子烟等核心业务,产品覆盖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安防/储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孚能科技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是赣州市与美国新能源材料开发公司——法拉塞斯能源公司合作项目,该项目主要生产锰酸锂汽车动力电池及相关产品。
欣旺达
欣旺达成立于1997年,国内领先的锂离子电池模组解决方案及产品提供商,集锂电池模组整体研发/制造及销售于一体的上市公司。
国轩高科
电池材料、电芯设计工艺等供应商和服务商,专门从事新型锂离子电池及其材料的研发、生产和经营的企业,产品涵盖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及电芯、动力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及储能型电池组等。
德赛电池
德赛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全球中小型移动电源领域佼佼者,国内锂电池制造领域的先行者,致力于锂电池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鹏辉能源
鹏辉能源成立于1994年,国内知名能源电池品牌,主要生产聚合物锂离子、锂离子、镍氢等二次充电电池,锂铁、锂锰、锂亚硫酰氯、锌空等一次电池。
博力威
博力威是一家以锂电池智能制造为基础的上市公司,主营产品涵盖储能锂电池/电动车锂电池/笔记本电池等产品系列,高新技术企业。
海芝通
深圳市海芝通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深圳建立了生产基地,并拥有独立的研发中心。主要生产聚合物锂电池,锂离子电池组,产品从成品电池组装扩展到电芯的生产,所有产品均通过了RoHS,UL和CE出口认证,综合能力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15. 世界能源消耗量排名2020?
能源,是指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这里的能量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可以为人类提供动能,机械能和能量的物质。
一次性能源是指从自然界取得未经改变或转变而直接利用的能源。如原煤、原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潮汐能、地热能、天然铀矿等。一次性能源又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前者指能够重复产生的天然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后者用一点少一点,主要是各类化石燃料、核燃料。2020年全球一次性能源消费量为556.63百亿亿焦耳,同比下降4.3%。
从消费地区来看,2020年亚太地区一次性能源消费量最多达253.25百亿亿焦耳;其次是北美地区一次性能源消费量为107.9百亿亿焦耳。
中国为全球一次性能源消费地区最高国家,其中2020年中国一次性能源消费量为145.46百亿亿焦耳,同比增长2.4%;其次是美国地区一次性能源消费量87.79百亿亿焦耳,同比下降7.5%。排名第三为印度,第四为俄罗斯。
从地区各类型能源消耗量来看,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消耗数量相对其他类型能源较少,其中北美地区可再生能源消耗量为7.04百亿亿焦耳;南美地区可再生能源消耗量达2.75百亿亿焦耳;欧洲地区可再生能源消耗量为8.94百亿亿焦耳;独联体可再生能源消耗量达0.08百亿亿焦耳;中东地区可再生能源消耗数量为0.17百亿亿焦耳;非洲地区可再生能源消耗数量为0.38百亿亿焦耳;亚太地区可再生能源消耗数量为12.36百亿亿焦耳。
16. 2020中国新能源车销量排行榜2021?
排行第一是长安速腾,其次是上汽通用,再来是特斯拉,沃尔沃等
17. 新能源锂电池企业排名?
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成立于2011年,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解决方案。
比亚迪
比亚迪创立于1995年,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拥有行业领先的汽车电池技术,形成了完整的电池产业链,2020年3月推出刀片电池,全方位构建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从事电子、汽车、新能源和轨道交通等领域的上市企业。
亿纬锂能
亿纬锂能创立于2001年,国内知名的智慧互联能源方案提供商,集锂原电池/锂离子电池/电源系统/电子烟等核心业务,产品覆盖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安防/储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孚能科技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是赣州市与美国新能源材料开发公司——法拉塞斯能源公司合作项目,该项目主要生产锰酸锂汽车动力电池及相关产品。
欣旺达
欣旺达成立于1997年,国内领先的锂离子电池模组解决方案及产品提供商,集锂电池模组整体研发/制造及销售于一体的上市公司。
国轩高科
电池材料、电芯设计工艺等供应商和服务商,专门从事新型锂离子电池及其材料的研发、生产和经营的企业,产品涵盖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及电芯、动力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及储能型电池组等。
德赛电池
德赛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全球中小型移动电源领域佼佼者,国内锂电池制造领域的先行者,致力于锂电池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鹏辉能源
鹏辉能源成立于1994年,国内知名能源电池品牌,主要生产聚合物锂离子、锂离子、镍氢等二次充电电池,锂铁、锂锰、锂亚硫酰氯、锌空等一次电池。
博力威
博力威是一家以锂电池智能制造为基础的上市公司,主营产品涵盖储能锂电池/电动车锂电池/笔记本电池等产品系列,高新技术企业。
海芝通
深圳市海芝通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深圳建立了生产基地,并拥有独立的研发中心。主要生产聚合物锂电池,锂离子电池组,产品从成品电池组装扩展到电芯的生产,所有产品均通过了RoHS,UL和CE出口认证,综合能力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18. 2021年5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
6月8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5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根据数据显示,5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62.3万辆,同比2020年5月增长1.0%,相比2019年5月增长3%,其中5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18.5万辆,同比增长 177.2%,环比 4 月增长 17.4%,尽管受到缺芯片等问题影响,但从数据来看,新能源车基本上没有明显销量损失。
19. 2020十大建议买混动车排行?
1、比亚迪秦PLUSDM-i
定位:紧凑型轿车
售价:9.98-16.58万
冠军版秦PLUS DM-i上市后,其性价比优势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实现了加量不加价,价格直接降至9.98-16.58万元。
与绝大部分紧凑型轿车相比,秦PLUS DM-i能够在驾驶体验、空间、能耗、用车成本等方面占据明显优势。
即便是没有充电条件,将秦PLUS DM-i当做油车来看,用车成本优势同样显著,从近期蝉联乘用车以及新能源车市场销冠的表现就可以看出,这款车到底有多受欢迎。
2、比亚迪 宋PLUS DM-i
定位:紧凑型SUV
售价:15.48-21.88万
宋PLUS DM-i其实也可以说是比亚迪最具性价比的新能源车之一,作为一台紧凑型SUV,宋PLUS DM-i的空间表现其实一点也不输很多中型SUV,而在DM-i混动系统的加持下,宋PLUS DM-i的日常真实油耗仅为4-5L/100km,同时还兼具43/85公里的WLTC纯电续航能力,用车成本优势非常突出。
与此同时,宋PLUS DM-i还有越级的配置和内饰用料,在15-20万区间内,宋PLUS DM-i算是把产品力做到了极致,因此它也才能够从荣放、威兰达、CR-V等强劲竞争对手身上抢走不少的市场份额。
3、丰田凯美瑞双擎
定位:中型轿车
售价:20.98-26.98万
凯美瑞作为主导国内B级车市场多年的经典车型,其省油耐用、质量稳定、维保便宜的优点早已深入人心,十分符合许多中国消费者的购车需求,如今在较大的优惠幅度下,凯美瑞双擎依旧保持着不错的销量表现。
该车型的空间表现、驾驶体验、乘坐舒适性,虽然并不算是同级别最佳,但也算是标杆级别的存在,毕竟能够长期霸占B级车销量前列的,除了雅阁就是凯美瑞了。
4、本田雅阁 锐·混动
定位:中型轿车
售价:19.98-25.98万
与凯美瑞同属B级油电混动车的本田雅阁混动,两者在很多方面其实都十分相近,燃油经济性、配置、舒适性等多方面都难分伯仲,但雅阁其实会更适合年轻消费者,原因在于雅阁混动有着更好的操控性,可以满足部分年轻消费者对于驾驶乐趣的需求。
同时,本田作为空间魔术大师,旗下的雅阁在空间利用率方面自然也要优于大部分竞争对手,而且雅阁的外观设计其实也更能够俘获年轻消费者的心。
5、丰田 卡罗拉 双擎
定位:紧凑型轿车
售价:13.18-15.98万
说起油电混合,想必大多数人都会立马想到丰田的混动,而卡罗拉双擎作为目前市场保有量最大的油电混合车型,也足以说明了消费者对于该车型的认可。
据大多数车主反馈,卡罗拉双擎日常行驶质感十分平顺,综合油耗为百公里6L左右,相对于其他传统燃油车,有着更低的出行、维保成本。而且丰田的THS混动系统发展至今,在技术方面也已经相当成熟,故障率非常低,车辆所使用的镍氢电池,在浅充浅放管理下,也不用担心容量衰减。
6、本田 CR-V e:HEV
定位:紧凑型SUV
售价:19.99-27.68万
作为本田旗下最具代表性的SUV车型,CR-V混动同样是依靠着多年良好的口碑,在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之下,仍然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如今随着新款CR-V混动版上市,相信该车型的市场表现也会重回往日。
可能是为了将燃油经济性提高到极致,本田CR-V混动开起来其实是非常平顺的,所以更适合作为一台日常代步工具,比雅阁更大的空间也能够让CR-V成为一台更好的家用车。
7、比亚迪 宋Pro DM-i
定位:紧凑型SUV
售价:13.58-16.58万
时隔两年半,宋Pro终于迎来了改款升级,对比旧款车型,新上市的冠军版一改此前的中庸造型,采用了最新的龙颜设计语言,乍一看甚至有点像小一号的唐DM-p。
动力总成基本没有变化,依旧沿用了1.5L的超混DM-i动力系统,WLTC综合油耗仅为5.3L/100km,纯电续航里程由原来的51/110公里变为71/110公里,且全系标配快充接口,在提升车辆基础配置的同时,还降低了车价以及购买门槛。
除了以上提升以外,比亚迪宋Pro DM-i依旧延续着用车成本低、空间大、配置丰富、性价比高的优点,不管是家用还是单纯的通勤代步,宋Pro DM-i冠军版都非常值得考虑。
8、丰田 锋兰达 双擎
定位:紧凑型SUV
售价:14.98-18.48万
锋兰达是丰田于2022年推出了入门级紧凑型SUV,与其同时上市的还有卡罗拉锐放,两者互为兄弟车型,定位高于C-HR/奕泽IZOA,低于RAV4荣放/威兰达。尽管锋兰达属于后起之秀,但却是首款搭载第五代丰田混动技术的车型,可见丰田对锋兰达寄予了厚望。
虽然锋兰达算是一款新车型,但相信它还是能够继承丰田的耐用、省油、省心、保值率高等多方面优良口碑,目前锋兰达也是丰田旗下最热销的SUV车型之一。
9、比亚迪 唐DM
定位:中型SUV
售价:20.98-33.18万
唐DM是比亚迪旗下唯一的一款7座SUV,尺寸为中型SUV,NEDC纯电续航里程为112/215/252公里,对比普通版的唐DM,新上市的冠军版提升主要在于乘坐舒适性,全系标配了FSD可变阻尼减震器以及铝合金悬架,乘坐舒适性有了明显的改善。
此外,唐DM冠军版的电池包增加了液态冷却功能,充电功率提升至40kW,车内配置、智能化座舱等方面也有显著提升。目前唐DM-i的冠军版的WLTC亏电油耗为5.85L/100km,NEDC工况下车辆的综合续航里程最长可达1200公里。
10、比亚迪 汉DM
定位:中大型轿车
售价:18.98-31.18万
作为一款车身尺寸达到中大型标准的轿车,汉DM的空间表现自然也是毋庸置疑地优秀,配置方面同样丝毫不吝啬,入门版的汉DM-i就标配了近乎完整的主动安全系统、驾驶辅助系统以及一些列舒适性、智能化配置。
另外,该车型的真实油耗为百公里5-6L,纯电续航里程有121KM、242KM、202KM三种选择,满油满电状态下最长的综合续航能力可达近1000公里。
如今2023款全系车型也都升级为铝合金悬架,并搭载FSD可变阻尼减震器,底盘方面的诟病也随之消除,也正是得益于各方面不错的综合表现,如今汉DM深受家庭群体和商务群体的青睐。
20. 新能源锂电池企业排名?
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成立于2011年,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解决方案。
比亚迪
比亚迪创立于1995年,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拥有行业领先的汽车电池技术,形成了完整的电池产业链,2020年3月推出刀片电池,全方位构建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从事电子、汽车、新能源和轨道交通等领域的上市企业。
亿纬锂能
亿纬锂能创立于2001年,国内知名的智慧互联能源方案提供商,集锂原电池/锂离子电池/电源系统/电子烟等核心业务,产品覆盖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安防/储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孚能科技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是赣州市与美国新能源材料开发公司——法拉塞斯能源公司合作项目,该项目主要生产锰酸锂汽车动力电池及相关产品。
欣旺达
欣旺达成立于1997年,国内领先的锂离子电池模组解决方案及产品提供商,集锂电池模组整体研发/制造及销售于一体的上市公司。
国轩高科
电池材料、电芯设计工艺等供应商和服务商,专门从事新型锂离子电池及其材料的研发、生产和经营的企业,产品涵盖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及电芯、动力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及储能型电池组等。
德赛电池
德赛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全球中小型移动电源领域佼佼者,国内锂电池制造领域的先行者,致力于锂电池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鹏辉能源
鹏辉能源成立于1994年,国内知名能源电池品牌,主要生产聚合物锂离子、锂离子、镍氢等二次充电电池,锂铁、锂锰、锂亚硫酰氯、锌空等一次电池。
博力威
博力威是一家以锂电池智能制造为基础的上市公司,主营产品涵盖储能锂电池/电动车锂电池/笔记本电池等产品系列,高新技术企业。
海芝通
深圳市海芝通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深圳建立了生产基地,并拥有独立的研发中心。主要生产聚合物锂电池,锂离子电池组,产品从成品电池组装扩展到电芯的生产,所有产品均通过了RoHS,UL和CE出口认证,综合能力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21. 2020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
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TOP10企业中,中国电池企业占据6席,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航锂电、远景AESC、国轩高科和亿纬锂能,合计市场份额达41.1%;LG能源、三星SDI和SKI三家韩系电池企业合计市场份额31.7%;松下全球市场份额20.2%。
三是全球装机排名变阵,中航锂电挺进前十。
GGII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企业依次是宁德时代、LG能源、松下、比亚迪、三星SDI、SKI、中航锂电、远景AESC、国轩高科和亿纬锂能。
22. 世界各国发电量排名2020?
2020年全球总发电量为26.82万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9%,超过了2008-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时的跌幅。但可喜的是,煤炭发电全球占比下滑至35.1%,可再生能源在发电量中的占比从10.3%增长提升至11.7%。
发电量前五强: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
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发电量约为26.82万亿千瓦时,同比缩减0.9%。其中,咱们中国的发电量约为7.77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约为全球发电量的29%,继续在全球各国、地区中排首位。
第二名继续是美国,2020年的发电量约为4.287万亿千瓦时,同比缩减3.1%——约为全球发电量的16%,约为咱们中国发电量的55.1%。但考虑到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依然是美国领先。
印度依然排第三名。2020年的发电量约为1.561万亿千瓦时,同比缩减2.9%。约为全球发电量的5.8%,约为我国发电量的20%;第四名是俄罗斯,2020年发电量约为1.0854万亿千瓦时,同比缩减3.2%,全球占比约为4%。
日本继续排第五名,2020年的发电量约为1.0048万亿千瓦时,同比缩减2.7%,约为全球发电量的3.7%;之后是加拿大(全球占比2.4%)、巴西(全球占比2.31%)、韩国(全球占比2.14%)、德国(全球占比2.13%)、法国(全球占比1.96%)……
23. 2020十大建议买混动车排行?
1、比亚迪秦PLUSDM-i
定位:紧凑型轿车
售价:9.98-16.58万
冠军版秦PLUS DM-i上市后,其性价比优势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实现了加量不加价,价格直接降至9.98-16.58万元。
与绝大部分紧凑型轿车相比,秦PLUS DM-i能够在驾驶体验、空间、能耗、用车成本等方面占据明显优势。
即便是没有充电条件,将秦PLUS DM-i当做油车来看,用车成本优势同样显著,从近期蝉联乘用车以及新能源车市场销冠的表现就可以看出,这款车到底有多受欢迎。
2、比亚迪 宋PLUS DM-i
定位:紧凑型SUV
售价:15.48-21.88万
宋PLUS DM-i其实也可以说是比亚迪最具性价比的新能源车之一,作为一台紧凑型SUV,宋PLUS DM-i的空间表现其实一点也不输很多中型SUV,而在DM-i混动系统的加持下,宋PLUS DM-i的日常真实油耗仅为4-5L/100km,同时还兼具43/85公里的WLTC纯电续航能力,用车成本优势非常突出。
与此同时,宋PLUS DM-i还有越级的配置和内饰用料,在15-20万区间内,宋PLUS DM-i算是把产品力做到了极致,因此它也才能够从荣放、威兰达、CR-V等强劲竞争对手身上抢走不少的市场份额。
3、丰田凯美瑞双擎
定位:中型轿车
售价:20.98-26.98万
凯美瑞作为主导国内B级车市场多年的经典车型,其省油耐用、质量稳定、维保便宜的优点早已深入人心,十分符合许多中国消费者的购车需求,如今在较大的优惠幅度下,凯美瑞双擎依旧保持着不错的销量表现。
该车型的空间表现、驾驶体验、乘坐舒适性,虽然并不算是同级别最佳,但也算是标杆级别的存在,毕竟能够长期霸占B级车销量前列的,除了雅阁就是凯美瑞了。
4、本田雅阁 锐·混动
定位:中型轿车
售价:19.98-25.98万
与凯美瑞同属B级油电混动车的本田雅阁混动,两者在很多方面其实都十分相近,燃油经济性、配置、舒适性等多方面都难分伯仲,但雅阁其实会更适合年轻消费者,原因在于雅阁混动有着更好的操控性,可以满足部分年轻消费者对于驾驶乐趣的需求。
同时,本田作为空间魔术大师,旗下的雅阁在空间利用率方面自然也要优于大部分竞争对手,而且雅阁的外观设计其实也更能够俘获年轻消费者的心。
5、丰田 卡罗拉 双擎
定位:紧凑型轿车
售价:13.18-15.98万
说起油电混合,想必大多数人都会立马想到丰田的混动,而卡罗拉双擎作为目前市场保有量最大的油电混合车型,也足以说明了消费者对于该车型的认可。
据大多数车主反馈,卡罗拉双擎日常行驶质感十分平顺,综合油耗为百公里6L左右,相对于其他传统燃油车,有着更低的出行、维保成本。而且丰田的THS混动系统发展至今,在技术方面也已经相当成熟,故障率非常低,车辆所使用的镍氢电池,在浅充浅放管理下,也不用担心容量衰减。
6、本田 CR-V e:HEV
定位:紧凑型SUV
售价:19.99-27.68万
作为本田旗下最具代表性的SUV车型,CR-V混动同样是依靠着多年良好的口碑,在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之下,仍然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如今随着新款CR-V混动版上市,相信该车型的市场表现也会重回往日。
可能是为了将燃油经济性提高到极致,本田CR-V混动开起来其实是非常平顺的,所以更适合作为一台日常代步工具,比雅阁更大的空间也能够让CR-V成为一台更好的家用车。
7、比亚迪 宋Pro DM-i
定位:紧凑型SUV
售价:13.58-16.58万
时隔两年半,宋Pro终于迎来了改款升级,对比旧款车型,新上市的冠军版一改此前的中庸造型,采用了最新的龙颜设计语言,乍一看甚至有点像小一号的唐DM-p。
动力总成基本没有变化,依旧沿用了1.5L的超混DM-i动力系统,WLTC综合油耗仅为5.3L/100km,纯电续航里程由原来的51/110公里变为71/110公里,且全系标配快充接口,在提升车辆基础配置的同时,还降低了车价以及购买门槛。
除了以上提升以外,比亚迪宋Pro DM-i依旧延续着用车成本低、空间大、配置丰富、性价比高的优点,不管是家用还是单纯的通勤代步,宋Pro DM-i冠军版都非常值得考虑。
8、丰田 锋兰达 双擎
定位:紧凑型SUV
售价:14.98-18.48万
锋兰达是丰田于2022年推出了入门级紧凑型SUV,与其同时上市的还有卡罗拉锐放,两者互为兄弟车型,定位高于C-HR/奕泽IZOA,低于RAV4荣放/威兰达。尽管锋兰达属于后起之秀,但却是首款搭载第五代丰田混动技术的车型,可见丰田对锋兰达寄予了厚望。
虽然锋兰达算是一款新车型,但相信它还是能够继承丰田的耐用、省油、省心、保值率高等多方面优良口碑,目前锋兰达也是丰田旗下最热销的SUV车型之一。
9、比亚迪 唐DM
定位:中型SUV
售价:20.98-33.18万
唐DM是比亚迪旗下唯一的一款7座SUV,尺寸为中型SUV,NEDC纯电续航里程为112/215/252公里,对比普通版的唐DM,新上市的冠军版提升主要在于乘坐舒适性,全系标配了FSD可变阻尼减震器以及铝合金悬架,乘坐舒适性有了明显的改善。
此外,唐DM冠军版的电池包增加了液态冷却功能,充电功率提升至40kW,车内配置、智能化座舱等方面也有显著提升。目前唐DM-i的冠军版的WLTC亏电油耗为5.85L/100km,NEDC工况下车辆的综合续航里程最长可达1200公里。
10、比亚迪 汉DM
定位:中大型轿车
售价:18.98-31.18万
作为一款车身尺寸达到中大型标准的轿车,汉DM的空间表现自然也是毋庸置疑地优秀,配置方面同样丝毫不吝啬,入门版的汉DM-i就标配了近乎完整的主动安全系统、驾驶辅助系统以及一些列舒适性、智能化配置。
另外,该车型的真实油耗为百公里5-6L,纯电续航里程有121KM、242KM、202KM三种选择,满油满电状态下最长的综合续航能力可达近1000公里。
如今2023款全系车型也都升级为铝合金悬架,并搭载FSD可变阻尼减震器,底盘方面的诟病也随之消除,也正是得益于各方面不错的综合表现,如今汉DM深受家庭群体和商务群体的青睐。
24. 世界各国发电量排名2020?
2020年全球总发电量为26.82万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9%,超过了2008-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时的跌幅。但可喜的是,煤炭发电全球占比下滑至35.1%,可再生能源在发电量中的占比从10.3%增长提升至11.7%。
发电量前五强: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
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发电量约为26.82万亿千瓦时,同比缩减0.9%。其中,咱们中国的发电量约为7.77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约为全球发电量的29%,继续在全球各国、地区中排首位。
第二名继续是美国,2020年的发电量约为4.287万亿千瓦时,同比缩减3.1%——约为全球发电量的16%,约为咱们中国发电量的55.1%。但考虑到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依然是美国领先。
印度依然排第三名。2020年的发电量约为1.561万亿千瓦时,同比缩减2.9%。约为全球发电量的5.8%,约为我国发电量的20%;第四名是俄罗斯,2020年发电量约为1.0854万亿千瓦时,同比缩减3.2%,全球占比约为4%。
日本继续排第五名,2020年的发电量约为1.0048万亿千瓦时,同比缩减2.7%,约为全球发电量的3.7%;之后是加拿大(全球占比2.4%)、巴西(全球占比2.31%)、韩国(全球占比2.14%)、德国(全球占比2.13%)、法国(全球占比1.96%)……
25. 世界各国发电量排名2020?
2020年全球总发电量为26.82万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9%,超过了2008-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时的跌幅。但可喜的是,煤炭发电全球占比下滑至35.1%,可再生能源在发电量中的占比从10.3%增长提升至11.7%。
发电量前五强: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
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发电量约为26.82万亿千瓦时,同比缩减0.9%。其中,咱们中国的发电量约为7.77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约为全球发电量的29%,继续在全球各国、地区中排首位。
第二名继续是美国,2020年的发电量约为4.287万亿千瓦时,同比缩减3.1%——约为全球发电量的16%,约为咱们中国发电量的55.1%。但考虑到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依然是美国领先。
印度依然排第三名。2020年的发电量约为1.561万亿千瓦时,同比缩减2.9%。约为全球发电量的5.8%,约为我国发电量的20%;第四名是俄罗斯,2020年发电量约为1.0854万亿千瓦时,同比缩减3.2%,全球占比约为4%。
日本继续排第五名,2020年的发电量约为1.0048万亿千瓦时,同比缩减2.7%,约为全球发电量的3.7%;之后是加拿大(全球占比2.4%)、巴西(全球占比2.31%)、韩国(全球占比2.14%)、德国(全球占比2.13%)、法国(全球占比1.96%)……
26. 2021年5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
6月8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5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根据数据显示,5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62.3万辆,同比2020年5月增长1.0%,相比2019年5月增长3%,其中5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18.5万辆,同比增长 177.2%,环比 4 月增长 17.4%,尽管受到缺芯片等问题影响,但从数据来看,新能源车基本上没有明显销量损失。
27. 2020十大建议买混动车排行?
1、比亚迪秦PLUSDM-i
定位:紧凑型轿车
售价:9.98-16.58万
冠军版秦PLUS DM-i上市后,其性价比优势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实现了加量不加价,价格直接降至9.98-16.58万元。
与绝大部分紧凑型轿车相比,秦PLUS DM-i能够在驾驶体验、空间、能耗、用车成本等方面占据明显优势。
即便是没有充电条件,将秦PLUS DM-i当做油车来看,用车成本优势同样显著,从近期蝉联乘用车以及新能源车市场销冠的表现就可以看出,这款车到底有多受欢迎。
2、比亚迪 宋PLUS DM-i
定位:紧凑型SUV
售价:15.48-21.88万
宋PLUS DM-i其实也可以说是比亚迪最具性价比的新能源车之一,作为一台紧凑型SUV,宋PLUS DM-i的空间表现其实一点也不输很多中型SUV,而在DM-i混动系统的加持下,宋PLUS DM-i的日常真实油耗仅为4-5L/100km,同时还兼具43/85公里的WLTC纯电续航能力,用车成本优势非常突出。
与此同时,宋PLUS DM-i还有越级的配置和内饰用料,在15-20万区间内,宋PLUS DM-i算是把产品力做到了极致,因此它也才能够从荣放、威兰达、CR-V等强劲竞争对手身上抢走不少的市场份额。
3、丰田凯美瑞双擎
定位:中型轿车
售价:20.98-26.98万
凯美瑞作为主导国内B级车市场多年的经典车型,其省油耐用、质量稳定、维保便宜的优点早已深入人心,十分符合许多中国消费者的购车需求,如今在较大的优惠幅度下,凯美瑞双擎依旧保持着不错的销量表现。
该车型的空间表现、驾驶体验、乘坐舒适性,虽然并不算是同级别最佳,但也算是标杆级别的存在,毕竟能够长期霸占B级车销量前列的,除了雅阁就是凯美瑞了。
4、本田雅阁 锐·混动
定位:中型轿车
售价:19.98-25.98万
与凯美瑞同属B级油电混动车的本田雅阁混动,两者在很多方面其实都十分相近,燃油经济性、配置、舒适性等多方面都难分伯仲,但雅阁其实会更适合年轻消费者,原因在于雅阁混动有着更好的操控性,可以满足部分年轻消费者对于驾驶乐趣的需求。
同时,本田作为空间魔术大师,旗下的雅阁在空间利用率方面自然也要优于大部分竞争对手,而且雅阁的外观设计其实也更能够俘获年轻消费者的心。
5、丰田 卡罗拉 双擎
定位:紧凑型轿车
售价:13.18-15.98万
说起油电混合,想必大多数人都会立马想到丰田的混动,而卡罗拉双擎作为目前市场保有量最大的油电混合车型,也足以说明了消费者对于该车型的认可。
据大多数车主反馈,卡罗拉双擎日常行驶质感十分平顺,综合油耗为百公里6L左右,相对于其他传统燃油车,有着更低的出行、维保成本。而且丰田的THS混动系统发展至今,在技术方面也已经相当成熟,故障率非常低,车辆所使用的镍氢电池,在浅充浅放管理下,也不用担心容量衰减。
6、本田 CR-V e:HEV
定位:紧凑型SUV
售价:19.99-27.68万
作为本田旗下最具代表性的SUV车型,CR-V混动同样是依靠着多年良好的口碑,在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之下,仍然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如今随着新款CR-V混动版上市,相信该车型的市场表现也会重回往日。
可能是为了将燃油经济性提高到极致,本田CR-V混动开起来其实是非常平顺的,所以更适合作为一台日常代步工具,比雅阁更大的空间也能够让CR-V成为一台更好的家用车。
7、比亚迪 宋Pro DM-i
定位:紧凑型SUV
售价:13.58-16.58万
时隔两年半,宋Pro终于迎来了改款升级,对比旧款车型,新上市的冠军版一改此前的中庸造型,采用了最新的龙颜设计语言,乍一看甚至有点像小一号的唐DM-p。
动力总成基本没有变化,依旧沿用了1.5L的超混DM-i动力系统,WLTC综合油耗仅为5.3L/100km,纯电续航里程由原来的51/110公里变为71/110公里,且全系标配快充接口,在提升车辆基础配置的同时,还降低了车价以及购买门槛。
除了以上提升以外,比亚迪宋Pro DM-i依旧延续着用车成本低、空间大、配置丰富、性价比高的优点,不管是家用还是单纯的通勤代步,宋Pro DM-i冠军版都非常值得考虑。
8、丰田 锋兰达 双擎
定位:紧凑型SUV
售价:14.98-18.48万
锋兰达是丰田于2022年推出了入门级紧凑型SUV,与其同时上市的还有卡罗拉锐放,两者互为兄弟车型,定位高于C-HR/奕泽IZOA,低于RAV4荣放/威兰达。尽管锋兰达属于后起之秀,但却是首款搭载第五代丰田混动技术的车型,可见丰田对锋兰达寄予了厚望。
虽然锋兰达算是一款新车型,但相信它还是能够继承丰田的耐用、省油、省心、保值率高等多方面优良口碑,目前锋兰达也是丰田旗下最热销的SUV车型之一。
9、比亚迪 唐DM
定位:中型SUV
售价:20.98-33.18万
唐DM是比亚迪旗下唯一的一款7座SUV,尺寸为中型SUV,NEDC纯电续航里程为112/215/252公里,对比普通版的唐DM,新上市的冠军版提升主要在于乘坐舒适性,全系标配了FSD可变阻尼减震器以及铝合金悬架,乘坐舒适性有了明显的改善。
此外,唐DM冠军版的电池包增加了液态冷却功能,充电功率提升至40kW,车内配置、智能化座舱等方面也有显著提升。目前唐DM-i的冠军版的WLTC亏电油耗为5.85L/100km,NEDC工况下车辆的综合续航里程最长可达1200公里。
10、比亚迪 汉DM
定位:中大型轿车
售价:18.98-31.18万
作为一款车身尺寸达到中大型标准的轿车,汉DM的空间表现自然也是毋庸置疑地优秀,配置方面同样丝毫不吝啬,入门版的汉DM-i就标配了近乎完整的主动安全系统、驾驶辅助系统以及一些列舒适性、智能化配置。
另外,该车型的真实油耗为百公里5-6L,纯电续航里程有121KM、242KM、202KM三种选择,满油满电状态下最长的综合续航能力可达近1000公里。
如今2023款全系车型也都升级为铝合金悬架,并搭载FSD可变阻尼减震器,底盘方面的诟病也随之消除,也正是得益于各方面不错的综合表现,如今汉DM深受家庭群体和商务群体的青睐。
28. 新能源锂电池企业排名?
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成立于2011年,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解决方案。
比亚迪
比亚迪创立于1995年,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拥有行业领先的汽车电池技术,形成了完整的电池产业链,2020年3月推出刀片电池,全方位构建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从事电子、汽车、新能源和轨道交通等领域的上市企业。
亿纬锂能
亿纬锂能创立于2001年,国内知名的智慧互联能源方案提供商,集锂原电池/锂离子电池/电源系统/电子烟等核心业务,产品覆盖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安防/储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孚能科技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是赣州市与美国新能源材料开发公司——法拉塞斯能源公司合作项目,该项目主要生产锰酸锂汽车动力电池及相关产品。
欣旺达
欣旺达成立于1997年,国内领先的锂离子电池模组解决方案及产品提供商,集锂电池模组整体研发/制造及销售于一体的上市公司。
国轩高科
电池材料、电芯设计工艺等供应商和服务商,专门从事新型锂离子电池及其材料的研发、生产和经营的企业,产品涵盖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及电芯、动力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及储能型电池组等。
德赛电池
德赛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全球中小型移动电源领域佼佼者,国内锂电池制造领域的先行者,致力于锂电池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鹏辉能源
鹏辉能源成立于1994年,国内知名能源电池品牌,主要生产聚合物锂离子、锂离子、镍氢等二次充电电池,锂铁、锂锰、锂亚硫酰氯、锌空等一次电池。
博力威
博力威是一家以锂电池智能制造为基础的上市公司,主营产品涵盖储能锂电池/电动车锂电池/笔记本电池等产品系列,高新技术企业。
海芝通
深圳市海芝通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深圳建立了生产基地,并拥有独立的研发中心。主要生产聚合物锂电池,锂离子电池组,产品从成品电池组装扩展到电芯的生产,所有产品均通过了RoHS,UL和CE出口认证,综合能力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29. 2021年5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
6月8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正式对外发布2021年5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根据数据显示,5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62.3万辆,同比2020年5月增长1.0%,相比2019年5月增长3%,其中5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18.5万辆,同比增长 177.2%,环比 4 月增长 17.4%,尽管受到缺芯片等问题影响,但从数据来看,新能源车基本上没有明显销量损失。
30. 2020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
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TOP10企业中,中国电池企业占据6席,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航锂电、远景AESC、国轩高科和亿纬锂能,合计市场份额达41.1%;LG能源、三星SDI和SKI三家韩系电池企业合计市场份额31.7%;松下全球市场份额20.2%。
三是全球装机排名变阵,中航锂电挺进前十。
GGII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企业依次是宁德时代、LG能源、松下、比亚迪、三星SDI、SKI、中航锂电、远景AESC、国轩高科和亿纬锂能。
31. 2020世界碳排放量排行?
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排行榜如下:
1、中国:中国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超过60亿吨,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美国:排名第二的美国每年排放的温室气体达到59亿吨。此外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每年19.58吨,仅次于中国位居全球二。
3、俄罗斯:俄罗斯自1999年至2005年大规模扩大工业化生产,因此其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至17亿吨,排名第三。
4、印度:作为全球第四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印度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2.9亿吨,其人均排放量仅有1.2吨。
5、日本:因经济危机导致工业能源需求量下降,日本200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12.47亿吨,仍排名全球第五。
32. 2020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
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TOP10企业中,中国电池企业占据6席,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航锂电、远景AESC、国轩高科和亿纬锂能,合计市场份额达41.1%;LG能源、三星SDI和SKI三家韩系电池企业合计市场份额31.7%;松下全球市场份额20.2%。
三是全球装机排名变阵,中航锂电挺进前十。
GGII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企业依次是宁德时代、LG能源、松下、比亚迪、三星SDI、SKI、中航锂电、远景AESC、国轩高科和亿纬锂能。
33. 2020世界碳排放量排行?
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排行榜如下:
1、中国:中国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超过60亿吨,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美国:排名第二的美国每年排放的温室气体达到59亿吨。此外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每年19.58吨,仅次于中国位居全球二。
3、俄罗斯:俄罗斯自1999年至2005年大规模扩大工业化生产,因此其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至17亿吨,排名第三。
4、印度:作为全球第四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印度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2.9亿吨,其人均排放量仅有1.2吨。
5、日本:因经济危机导致工业能源需求量下降,日本200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12.47亿吨,仍排名全球第五。
34. 2020十大建议买混动车排行?
1、比亚迪秦PLUSDM-i
定位:紧凑型轿车
售价:9.98-16.58万
冠军版秦PLUS DM-i上市后,其性价比优势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实现了加量不加价,价格直接降至9.98-16.58万元。
与绝大部分紧凑型轿车相比,秦PLUS DM-i能够在驾驶体验、空间、能耗、用车成本等方面占据明显优势。
即便是没有充电条件,将秦PLUS DM-i当做油车来看,用车成本优势同样显著,从近期蝉联乘用车以及新能源车市场销冠的表现就可以看出,这款车到底有多受欢迎。
2、比亚迪 宋PLUS DM-i
定位:紧凑型SUV
售价:15.48-21.88万
宋PLUS DM-i其实也可以说是比亚迪最具性价比的新能源车之一,作为一台紧凑型SUV,宋PLUS DM-i的空间表现其实一点也不输很多中型SUV,而在DM-i混动系统的加持下,宋PLUS DM-i的日常真实油耗仅为4-5L/100km,同时还兼具43/85公里的WLTC纯电续航能力,用车成本优势非常突出。
与此同时,宋PLUS DM-i还有越级的配置和内饰用料,在15-20万区间内,宋PLUS DM-i算是把产品力做到了极致,因此它也才能够从荣放、威兰达、CR-V等强劲竞争对手身上抢走不少的市场份额。
3、丰田凯美瑞双擎
定位:中型轿车
售价:20.98-26.98万
凯美瑞作为主导国内B级车市场多年的经典车型,其省油耐用、质量稳定、维保便宜的优点早已深入人心,十分符合许多中国消费者的购车需求,如今在较大的优惠幅度下,凯美瑞双擎依旧保持着不错的销量表现。
该车型的空间表现、驾驶体验、乘坐舒适性,虽然并不算是同级别最佳,但也算是标杆级别的存在,毕竟能够长期霸占B级车销量前列的,除了雅阁就是凯美瑞了。
4、本田雅阁 锐·混动
定位:中型轿车
售价:19.98-25.98万
与凯美瑞同属B级油电混动车的本田雅阁混动,两者在很多方面其实都十分相近,燃油经济性、配置、舒适性等多方面都难分伯仲,但雅阁其实会更适合年轻消费者,原因在于雅阁混动有着更好的操控性,可以满足部分年轻消费者对于驾驶乐趣的需求。
同时,本田作为空间魔术大师,旗下的雅阁在空间利用率方面自然也要优于大部分竞争对手,而且雅阁的外观设计其实也更能够俘获年轻消费者的心。
5、丰田 卡罗拉 双擎
定位:紧凑型轿车
售价:13.18-15.98万
说起油电混合,想必大多数人都会立马想到丰田的混动,而卡罗拉双擎作为目前市场保有量最大的油电混合车型,也足以说明了消费者对于该车型的认可。
据大多数车主反馈,卡罗拉双擎日常行驶质感十分平顺,综合油耗为百公里6L左右,相对于其他传统燃油车,有着更低的出行、维保成本。而且丰田的THS混动系统发展至今,在技术方面也已经相当成熟,故障率非常低,车辆所使用的镍氢电池,在浅充浅放管理下,也不用担心容量衰减。
6、本田 CR-V e:HEV
定位:紧凑型SUV
售价:19.99-27.68万
作为本田旗下最具代表性的SUV车型,CR-V混动同样是依靠着多年良好的口碑,在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之下,仍然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如今随着新款CR-V混动版上市,相信该车型的市场表现也会重回往日。
可能是为了将燃油经济性提高到极致,本田CR-V混动开起来其实是非常平顺的,所以更适合作为一台日常代步工具,比雅阁更大的空间也能够让CR-V成为一台更好的家用车。
7、比亚迪 宋Pro DM-i
定位:紧凑型SUV
售价:13.58-16.58万
时隔两年半,宋Pro终于迎来了改款升级,对比旧款车型,新上市的冠军版一改此前的中庸造型,采用了最新的龙颜设计语言,乍一看甚至有点像小一号的唐DM-p。
动力总成基本没有变化,依旧沿用了1.5L的超混DM-i动力系统,WLTC综合油耗仅为5.3L/100km,纯电续航里程由原来的51/110公里变为71/110公里,且全系标配快充接口,在提升车辆基础配置的同时,还降低了车价以及购买门槛。
除了以上提升以外,比亚迪宋Pro DM-i依旧延续着用车成本低、空间大、配置丰富、性价比高的优点,不管是家用还是单纯的通勤代步,宋Pro DM-i冠军版都非常值得考虑。
8、丰田 锋兰达 双擎
定位:紧凑型SUV
售价:14.98-18.48万
锋兰达是丰田于2022年推出了入门级紧凑型SUV,与其同时上市的还有卡罗拉锐放,两者互为兄弟车型,定位高于C-HR/奕泽IZOA,低于RAV4荣放/威兰达。尽管锋兰达属于后起之秀,但却是首款搭载第五代丰田混动技术的车型,可见丰田对锋兰达寄予了厚望。
虽然锋兰达算是一款新车型,但相信它还是能够继承丰田的耐用、省油、省心、保值率高等多方面优良口碑,目前锋兰达也是丰田旗下最热销的SUV车型之一。
9、比亚迪 唐DM
定位:中型SUV
售价:20.98-33.18万
唐DM是比亚迪旗下唯一的一款7座SUV,尺寸为中型SUV,NEDC纯电续航里程为112/215/252公里,对比普通版的唐DM,新上市的冠军版提升主要在于乘坐舒适性,全系标配了FSD可变阻尼减震器以及铝合金悬架,乘坐舒适性有了明显的改善。
此外,唐DM冠军版的电池包增加了液态冷却功能,充电功率提升至40kW,车内配置、智能化座舱等方面也有显著提升。目前唐DM-i的冠军版的WLTC亏电油耗为5.85L/100km,NEDC工况下车辆的综合续航里程最长可达1200公里。
10、比亚迪 汉DM
定位:中大型轿车
售价:18.98-31.18万
作为一款车身尺寸达到中大型标准的轿车,汉DM的空间表现自然也是毋庸置疑地优秀,配置方面同样丝毫不吝啬,入门版的汉DM-i就标配了近乎完整的主动安全系统、驾驶辅助系统以及一些列舒适性、智能化配置。
另外,该车型的真实油耗为百公里5-6L,纯电续航里程有121KM、242KM、202KM三种选择,满油满电状态下最长的综合续航能力可达近1000公里。
如今2023款全系车型也都升级为铝合金悬架,并搭载FSD可变阻尼减震器,底盘方面的诟病也随之消除,也正是得益于各方面不错的综合表现,如今汉DM深受家庭群体和商务群体的青睐。
35. 2020中国新能源车销量排行榜2021?
排行第一是长安速腾,其次是上汽通用,再来是特斯拉,沃尔沃等
36. 2020世界碳排放量排行?
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排行榜如下:
1、中国:中国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超过60亿吨,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美国:排名第二的美国每年排放的温室气体达到59亿吨。此外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每年19.58吨,仅次于中国位居全球二。
3、俄罗斯:俄罗斯自1999年至2005年大规模扩大工业化生产,因此其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至17亿吨,排名第三。
4、印度:作为全球第四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印度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2.9亿吨,其人均排放量仅有1.2吨。
5、日本:因经济危机导致工业能源需求量下降,日本200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12.47亿吨,仍排名全球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