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景能源和赤峰(乌海市是县级市吗?)
1. 乌海市是县级市吗?
乌海市不是县级市,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1976年由原巴彦淖尔盟的乌达市、伊克昭盟的海勃湾市合并而成,下辖三个县级行政区,分别为海勃湾、乌达和海南,市政府所在地是海勃湾地区。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有“塞外煤城”的美誉,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煤化工基地之一。
乌海市素有“黄河明珠”的美誉,三山环抱,一水中流,民风淳厚,被誉为镶嵌在黄河金腰带上的一颗明珠。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于2010年4月开工建设,2013年9月开始蓄水,形成118平方公里水面的“乌海湖”,水面面积是杭州西湖的20倍、宁夏沙湖的5.4倍,届时乌海市将成为依山傍水、水绕城中、特色鲜明的独特格局,环境更加优美,成为名副其实的“黄河明珠”。
乌海市境内资源富集,素以“乌金之海”著称。乌海市煤炭资源丰富,炼焦用煤占内蒙古已探明焦煤储量的60%,经济以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冶金为主。属于典型的资源型经济。优质焦煤、煤系高岭土、石灰岩、铁矿石、石英砂、白云岩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好、易开采、相对集中配套、工业利用价值高。其中,优质焦煤占内蒙古已探明储量的75%,是国家重要的焦煤基地;石灰石远景储量在200亿吨以上,煤系高岭土储量11亿吨以上。潜在的经济价值在4000亿元以上,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优势为乌海的矿业发展提供了资源保证。
2. 乌海市是县级市吗?
乌海市不是县级市,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1976年由原巴彦淖尔盟的乌达市、伊克昭盟的海勃湾市合并而成,下辖三个县级行政区,分别为海勃湾、乌达和海南,市政府所在地是海勃湾地区。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有“塞外煤城”的美誉,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煤化工基地之一。
乌海市素有“黄河明珠”的美誉,三山环抱,一水中流,民风淳厚,被誉为镶嵌在黄河金腰带上的一颗明珠。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于2010年4月开工建设,2013年9月开始蓄水,形成118平方公里水面的“乌海湖”,水面面积是杭州西湖的20倍、宁夏沙湖的5.4倍,届时乌海市将成为依山傍水、水绕城中、特色鲜明的独特格局,环境更加优美,成为名副其实的“黄河明珠”。
乌海市境内资源富集,素以“乌金之海”著称。乌海市煤炭资源丰富,炼焦用煤占内蒙古已探明焦煤储量的60%,经济以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冶金为主。属于典型的资源型经济。优质焦煤、煤系高岭土、石灰岩、铁矿石、石英砂、白云岩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好、易开采、相对集中配套、工业利用价值高。其中,优质焦煤占内蒙古已探明储量的75%,是国家重要的焦煤基地;石灰石远景储量在200亿吨以上,煤系高岭土储量11亿吨以上。潜在的经济价值在4000亿元以上,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优势为乌海的矿业发展提供了资源保证。
3. 乌海市是县级市吗?
乌海市不是县级市,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1976年由原巴彦淖尔盟的乌达市、伊克昭盟的海勃湾市合并而成,下辖三个县级行政区,分别为海勃湾、乌达和海南,市政府所在地是海勃湾地区。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有“塞外煤城”的美誉,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煤化工基地之一。
乌海市素有“黄河明珠”的美誉,三山环抱,一水中流,民风淳厚,被誉为镶嵌在黄河金腰带上的一颗明珠。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于2010年4月开工建设,2013年9月开始蓄水,形成118平方公里水面的“乌海湖”,水面面积是杭州西湖的20倍、宁夏沙湖的5.4倍,届时乌海市将成为依山傍水、水绕城中、特色鲜明的独特格局,环境更加优美,成为名副其实的“黄河明珠”。
乌海市境内资源富集,素以“乌金之海”著称。乌海市煤炭资源丰富,炼焦用煤占内蒙古已探明焦煤储量的60%,经济以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冶金为主。属于典型的资源型经济。优质焦煤、煤系高岭土、石灰岩、铁矿石、石英砂、白云岩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好、易开采、相对集中配套、工业利用价值高。其中,优质焦煤占内蒙古已探明储量的75%,是国家重要的焦煤基地;石灰石远景储量在200亿吨以上,煤系高岭土储量11亿吨以上。潜在的经济价值在4000亿元以上,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优势为乌海的矿业发展提供了资源保证。
4. 乌海市是县级市吗?
乌海市不是县级市,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1976年由原巴彦淖尔盟的乌达市、伊克昭盟的海勃湾市合并而成,下辖三个县级行政区,分别为海勃湾、乌达和海南,市政府所在地是海勃湾地区。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有“塞外煤城”的美誉,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煤化工基地之一。
乌海市素有“黄河明珠”的美誉,三山环抱,一水中流,民风淳厚,被誉为镶嵌在黄河金腰带上的一颗明珠。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于2010年4月开工建设,2013年9月开始蓄水,形成118平方公里水面的“乌海湖”,水面面积是杭州西湖的20倍、宁夏沙湖的5.4倍,届时乌海市将成为依山傍水、水绕城中、特色鲜明的独特格局,环境更加优美,成为名副其实的“黄河明珠”。
乌海市境内资源富集,素以“乌金之海”著称。乌海市煤炭资源丰富,炼焦用煤占内蒙古已探明焦煤储量的60%,经济以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冶金为主。属于典型的资源型经济。优质焦煤、煤系高岭土、石灰岩、铁矿石、石英砂、白云岩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好、易开采、相对集中配套、工业利用价值高。其中,优质焦煤占内蒙古已探明储量的75%,是国家重要的焦煤基地;石灰石远景储量在200亿吨以上,煤系高岭土储量11亿吨以上。潜在的经济价值在4000亿元以上,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优势为乌海的矿业发展提供了资源保证。
5. 赤峰市占地面积有多少?
答:赤峰市总面积90021平方千米,
赤峰市,原称昭乌达盟,内蒙古自治区辖地级市,位于内蒙古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东南与朝阳接壤,西南与承德毗邻,东部与通辽相连,西北与锡林郭勒盟交界;地处内陆,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全市总面积90021平方千米,下辖3区7旗2县;截至2021年底,全市常住人口401.9万。
赤峰名为红山之意,因城区东北部赭红色山峰而得名,蒙古语“乌兰哈达”,地处东北、华北地区结合部,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是首都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是内蒙古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赤峰全市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以境内地名命名的文化8个,因红山文化“国宝”碧玉龙的发现,赤峰又被称为“玉龙之乡”。
赤峰地区曾是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辽上京和辽中京分别坐落在巴林左旗和宁城县境内。2018年12月,赤峰被确定为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19年8月13日,入选全国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22年,赤峰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48.4亿元,同比增长2%。
中文名:赤峰市
外文名:Chifeng(英)Улаанхад/Ulanqada(西里尔、拉丁蒙文)
别名:昭乌达盟、乌兰哈达
行政区划代码:1504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内蒙古自治区
地理位置:内蒙古东南部,东北地区西部
面积:90021 km2
下辖地区:3个区、2个县、7个旗
政府驻地:松山区玉龙大街1号[53]
电话区号:0476
邮政编码:024000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
人口数量:401.9 万(2021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贡格尔草原、达里诺尔湖、红山国家森林公园、阿斯哈图石林
机场:赤峰玉龙机场、阿鲁科尔沁机场
火车站:赤峰站、赤峰南站
车牌代码:蒙D
地区生产总值:2148.4 亿元(2022年)
历史沿革
晚商到战国,活动于赤峰的主要是东胡系民族。战国后期,燕在边境构筑的燕北长城,从赤峰南部穿过。赤峰南部为燕之右北平郡,治所在宁城黑城。燕国辖狗泽都、阳安都、白庚都、酉城都
秦并六国,迄于隋唐。
北燕时,立归善王。
唐贞观年间,设饶乐都督府(治今宁城县西)和松漠都督府(治今林西县南)。
辽代,全境属上京临潢府(治临潢县,在今巴林左旗)和中京大定府(治大定县、长兴县,在今宁城县)。上京是辽朝前期的首都,中京是最大的陪都、中后期实际上的首都。同时,辽朝在今赤峰境内设中京道松山州(治松山县,在今松山区西)、高州(治三韩县,在今松山区东北)、恩州(治恩化县,在今喀喇沁旗东)、武安州(治沃野县,在今敖汉旗东);又设有上京道祖州(治咸宁县、长霸县,在今巴林左旗)、怀州(治扶余县,在今巴林左旗)、庆州(治玄德县,在今巴林右旗北)、丰州(在今翁牛特旗)、仪坤州(治广义县,在今克什克腾旗东南)、饶州(治长乐县,在今林西县)、松山州(在今巴林右旗东)。
金代,地方行政区域设置为路、府、州、县。今赤峰市区、敖汉旗、喀喇沁旗、宁城县属北京路北京大定府(治大定县、长兴县,在今宁城县),克什克腾旗、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翁牛特旗属临潢府路临潢府(治临潢县,在今巴林左旗),林西县、巴林右旗大部属临潢府路庆州(治朔平县,在今巴林右旗北)。
元代,属中书省的上都路松州(在今松山区西)、辽阳行省的大宁路(治大宁县,在今宁城县西)、全宁路(治全宁县,在今翁牛特旗)和应昌路(治应昌县,在今克什克腾旗西)。
明代,在边疆地区设置都司、卫所和属部进行控制。地区的设置大体以永乐(1403-1424年)初年为线,分两个时期。前期属北平行都司(治大宁卫,在今宁城县西),辖有大宁卫、全宁卫(在今翁牛特旗)、老哈河卫(奈曼旗西、敖汉旗北);后期属奴儿干都司所辖的兀良哈三卫。
清代,大部属昭乌达盟,部分属卓索图盟
民国前期,全境先后属于热河特别区和热河省。1933年日军侵占了热河省全境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到1949年10月1日,南部分别属于热辽行政公署设置的热中专区、二十二专区和热辽专区。北部先属东蒙古自治政府设置的“昭乌达省”和热北专区,后属昭乌达盟。统属热河省。
1949年10月1日到1955年12月31日,北部为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辖阿鲁科尔沁、巴林左、巴林右、克什克腾4旗和林西县;南部敖汉、喀喇沁、翁牛特3旗和宁城、赤峰、乌丹3县及赤峰市属热河省。
1956年1月1日,热河省撤销,其所辖敖汉、喀喇沁、翁牛特3旗,宁城、赤峰、乌丹3县划入昭乌达盟,昭乌达盟人民委员会由林东迁驻赤峰
1969年7月5日,昭乌达盟从内蒙古自治区划归辽宁省。
1979年7月1日,昭乌达盟由辽宁省划回内蒙古自治区。
1983年10月9日,全境称昭乌达盟,辖阿鲁科尔沁、巴林左、巴林右、克什克腾、翁牛特、喀喇沁、敖汉7旗,林西、宁城、赤峰3县和赤峰市。
1983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昭乌达盟行政公署建制,建立赤峰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其所辖地域与原昭乌达盟所辖地域相同。新建立的赤峰市设3区,管辖7旗2县,即:红山区、郊区、元宝山区;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林西县、宁城县。
199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赤峰市郊区更名为松山区。
行政区划
至2018年底,赤峰市下辖3区、7旗、2县,即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林西县、宁城县。有21个街道办事处,132个苏木、乡镇。赤峰市人民政府驻松山区玉龙大街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赤峰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东北地区西端,西辽河上游,大兴安岭西南段山脉与燕山北麓山地,内蒙古高原、西辽河平原的复合截接部位。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横贯赤峰中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41°17′10″-45°24′15″,东经116°21′07″-120°58′52″。总面积9002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赤峰市地处内蒙古东南部,位于大兴安岭南段和燕山北麓山地,西拉木伦河南北与老哈河流域广大地区,是内蒙古高原、冀北丘陵和辽宁平原的截接复合部位,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呈三面环山、西高东低、多山多丘陵的地貌特征。赤峰市地形地貌情况复杂多样,层峦叠嶂,丘陵起伏,峡谷相间,沟壑纵横,只有小块山间平地和沿河冲积平原,结构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土地自然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川地、平地交错分布。大体分为四个地形区:北部山地丘陵区、南部山地丘陵区、西部高平原区、东部平原区,海拔高300~2000米。东部在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汇流处大兴三角地区,海拔高不足300米,为赤峰市地势最低地带;西部克旗、松山区和河北省围场县交界处的大光顶子山,海拔高2067米,为赤峰市第一高峰。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南段、努鲁儿虎和七老图三条山脉。全市地势比高1700米左右。河流基本顺自然地势自西而东,汇入西辽河入海,水流湍急,落差较大
气候
赤峰市地处内陆,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0-7℃,全市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381毫米,大部地区为350-450毫米。由于受地形和季风影响,降水量分布趋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全市各地日照时数多在2800-3100小时。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雪少风多。春季升温快,干旱多风。夏季短促,雨量集中。秋季气温下降快,霜冻来临早,多晴朗天气。
水文
赤峰市境内共有4条流域,即西辽河流域、内陆河流域、大凌河流域、滦河流域。流域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333条,形成了西辽河、新开河、叫来河、大凌河、达里诺尔、锡林郭勒、老哈河、滦河八大水系。全市有大小湖泊128个,其中常年水域面积1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12个。面积最大的达里诺尔湖为苏打型半咸水湖,最大的人工湖是红山水库,容量可达25.6亿立方米。其他比较著名的有其甘泡子、布日敦泡子、达拉哈湖、小河沿水乡等。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赤峰市地处辽河流域的最上游,是西辽河流域的主要产流区。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汛期降水占全年80%以上,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600-2500毫米。全市水资源总量为38.98亿立方米。水资源人均占有水量851立方米,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40%,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700立方米的警戒线,属于典型的水资源匮乏地区。
土地资源
赤峰市土壤总面积13306万亩。共分17个类型、39个亚类、142个土属。棕壤、暗棕壤、灰色森林土,是赤峰市境内的主要山地土壤,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14.5%。
植物资源
赤峰市地形、气候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性决定了植被类型的多样性,赤峰市处于华北、东北以及蒙古植物区系的交接地带,各植物区系在市境内相互渗入,植被成分复杂,又具有一定的过渡性。主要植被类型可划分森林、灌丛草原、草甸草原、干草原、草甸、沼泽、沙生等植被。赤峰南部地区多华北植物种类,东部多东北植物种类,北部多为大兴安岭植物种类。由于赤峰地理位置独特,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野生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全市共有野生植物1863种,其中586种植物具有野生药用价值、739种植物具有饲用价值。
动物资源
赤峰市共查明脊椎动物497种,其中鱼类37种,两栖类5种,爬行类15种,哺乳类63种,鸟类37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2种,包含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54种。境内老哈河和西拉木伦河沿岸湿地、红山水库、达里诺尔、扎格斯台等内陆湖湿地和草原区是鹤类、大鸨、大天鹅、雁鸭类候鸟的迁徙通道和驿站,其中雁鸭类迁徙候鸟是赤峰市迁徙和繁殖候鸟的主体,迁徙季节,仅达里诺尔就停歇大天鹅7万余只,大天鹅和鸿雁在各湖沼都有大量停歇栖息。广大的次生林区是猛禽生息繁衍的地方。
矿产资源
赤峰市地跨大兴安岭和华北地台北缘两大金属成矿带,是国内重要的贵金属和有色金属基地之一。2010年,赤峰市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成为全国仅有此殊荣的地级市。据专家估测,全市矿产资源远景储量的潜在价值在5万亿元以上。全市已发现矿产资源83种、矿产地1600多处,主要矿产有铜、铅、锌、锡、钨、钼等有色金属,金、银等贵金属以及锰、铁等黑金属,储量丰富,价值可观。境内石灰石、萤石、硅石、电气石、叶腊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其中,巴林石已成为四大国石之一。现全市已设探矿权900多个、采矿权857个,已建成敖汉旗撰山子金矿、敖汉旗金厂沟梁金矿、松山区柴胡栏子金矿、喀喇沁旗大水清金矿、克什克腾旗拜仁达坝银矿、克什克腾旗银都矿业银多金属矿、巴林左旗白音诺尔铅锌矿、巴林左旗红岭铅锌矿、巴林左旗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林西大井子银铜矿、阿旗敖仑花铜钼矿、克旗黄岗梁铁矿、克旗维拉斯托铅锌矿、元宝山煤矿等一大批骨干型矿山企业。主要矿产资源保有储量:金271.3吨,银3.4万吨、铜87万吨、铅552.8万吨、锌907.4万吨、钨14.9万吨、锡84.5万吨、钼41.5万吨、铁5.9亿吨、煤30亿吨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赤峰市常住人口为4035967人。
截至2021年底,赤峰市常住人口401.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5.8万人,乡村人口186.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3.7%,比上年增长0.6个百分点。男性人口204.3万人,女性人口197.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7万人,出生率6.8‰;死亡人口3.1万人,死亡率为7.7‰。
赤峰市有蒙、汉、回、满等30多个民族。
6. 赤峰市占地面积有多少?
答:赤峰市总面积90021平方千米,
赤峰市,原称昭乌达盟,内蒙古自治区辖地级市,位于内蒙古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东南与朝阳接壤,西南与承德毗邻,东部与通辽相连,西北与锡林郭勒盟交界;地处内陆,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全市总面积90021平方千米,下辖3区7旗2县;截至2021年底,全市常住人口401.9万。
赤峰名为红山之意,因城区东北部赭红色山峰而得名,蒙古语“乌兰哈达”,地处东北、华北地区结合部,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是首都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是内蒙古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赤峰全市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以境内地名命名的文化8个,因红山文化“国宝”碧玉龙的发现,赤峰又被称为“玉龙之乡”。
赤峰地区曾是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辽上京和辽中京分别坐落在巴林左旗和宁城县境内。2018年12月,赤峰被确定为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19年8月13日,入选全国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22年,赤峰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48.4亿元,同比增长2%。
中文名:赤峰市
外文名:Chifeng(英)Улаанхад/Ulanqada(西里尔、拉丁蒙文)
别名:昭乌达盟、乌兰哈达
行政区划代码:1504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内蒙古自治区
地理位置:内蒙古东南部,东北地区西部
面积:90021 km2
下辖地区:3个区、2个县、7个旗
政府驻地:松山区玉龙大街1号[53]
电话区号:0476
邮政编码:024000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
人口数量:401.9 万(2021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贡格尔草原、达里诺尔湖、红山国家森林公园、阿斯哈图石林
机场:赤峰玉龙机场、阿鲁科尔沁机场
火车站:赤峰站、赤峰南站
车牌代码:蒙D
地区生产总值:2148.4 亿元(2022年)
历史沿革
晚商到战国,活动于赤峰的主要是东胡系民族。战国后期,燕在边境构筑的燕北长城,从赤峰南部穿过。赤峰南部为燕之右北平郡,治所在宁城黑城。燕国辖狗泽都、阳安都、白庚都、酉城都
秦并六国,迄于隋唐。
北燕时,立归善王。
唐贞观年间,设饶乐都督府(治今宁城县西)和松漠都督府(治今林西县南)。
辽代,全境属上京临潢府(治临潢县,在今巴林左旗)和中京大定府(治大定县、长兴县,在今宁城县)。上京是辽朝前期的首都,中京是最大的陪都、中后期实际上的首都。同时,辽朝在今赤峰境内设中京道松山州(治松山县,在今松山区西)、高州(治三韩县,在今松山区东北)、恩州(治恩化县,在今喀喇沁旗东)、武安州(治沃野县,在今敖汉旗东);又设有上京道祖州(治咸宁县、长霸县,在今巴林左旗)、怀州(治扶余县,在今巴林左旗)、庆州(治玄德县,在今巴林右旗北)、丰州(在今翁牛特旗)、仪坤州(治广义县,在今克什克腾旗东南)、饶州(治长乐县,在今林西县)、松山州(在今巴林右旗东)。
金代,地方行政区域设置为路、府、州、县。今赤峰市区、敖汉旗、喀喇沁旗、宁城县属北京路北京大定府(治大定县、长兴县,在今宁城县),克什克腾旗、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翁牛特旗属临潢府路临潢府(治临潢县,在今巴林左旗),林西县、巴林右旗大部属临潢府路庆州(治朔平县,在今巴林右旗北)。
元代,属中书省的上都路松州(在今松山区西)、辽阳行省的大宁路(治大宁县,在今宁城县西)、全宁路(治全宁县,在今翁牛特旗)和应昌路(治应昌县,在今克什克腾旗西)。
明代,在边疆地区设置都司、卫所和属部进行控制。地区的设置大体以永乐(1403-1424年)初年为线,分两个时期。前期属北平行都司(治大宁卫,在今宁城县西),辖有大宁卫、全宁卫(在今翁牛特旗)、老哈河卫(奈曼旗西、敖汉旗北);后期属奴儿干都司所辖的兀良哈三卫。
清代,大部属昭乌达盟,部分属卓索图盟
民国前期,全境先后属于热河特别区和热河省。1933年日军侵占了热河省全境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到1949年10月1日,南部分别属于热辽行政公署设置的热中专区、二十二专区和热辽专区。北部先属东蒙古自治政府设置的“昭乌达省”和热北专区,后属昭乌达盟。统属热河省。
1949年10月1日到1955年12月31日,北部为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辖阿鲁科尔沁、巴林左、巴林右、克什克腾4旗和林西县;南部敖汉、喀喇沁、翁牛特3旗和宁城、赤峰、乌丹3县及赤峰市属热河省。
1956年1月1日,热河省撤销,其所辖敖汉、喀喇沁、翁牛特3旗,宁城、赤峰、乌丹3县划入昭乌达盟,昭乌达盟人民委员会由林东迁驻赤峰
1969年7月5日,昭乌达盟从内蒙古自治区划归辽宁省。
1979年7月1日,昭乌达盟由辽宁省划回内蒙古自治区。
1983年10月9日,全境称昭乌达盟,辖阿鲁科尔沁、巴林左、巴林右、克什克腾、翁牛特、喀喇沁、敖汉7旗,林西、宁城、赤峰3县和赤峰市。
1983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昭乌达盟行政公署建制,建立赤峰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其所辖地域与原昭乌达盟所辖地域相同。新建立的赤峰市设3区,管辖7旗2县,即:红山区、郊区、元宝山区;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林西县、宁城县。
199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赤峰市郊区更名为松山区。
行政区划
至2018年底,赤峰市下辖3区、7旗、2县,即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林西县、宁城县。有21个街道办事处,132个苏木、乡镇。赤峰市人民政府驻松山区玉龙大街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赤峰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东北地区西端,西辽河上游,大兴安岭西南段山脉与燕山北麓山地,内蒙古高原、西辽河平原的复合截接部位。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横贯赤峰中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41°17′10″-45°24′15″,东经116°21′07″-120°58′52″。总面积9002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赤峰市地处内蒙古东南部,位于大兴安岭南段和燕山北麓山地,西拉木伦河南北与老哈河流域广大地区,是内蒙古高原、冀北丘陵和辽宁平原的截接复合部位,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呈三面环山、西高东低、多山多丘陵的地貌特征。赤峰市地形地貌情况复杂多样,层峦叠嶂,丘陵起伏,峡谷相间,沟壑纵横,只有小块山间平地和沿河冲积平原,结构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土地自然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川地、平地交错分布。大体分为四个地形区:北部山地丘陵区、南部山地丘陵区、西部高平原区、东部平原区,海拔高300~2000米。东部在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汇流处大兴三角地区,海拔高不足300米,为赤峰市地势最低地带;西部克旗、松山区和河北省围场县交界处的大光顶子山,海拔高2067米,为赤峰市第一高峰。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南段、努鲁儿虎和七老图三条山脉。全市地势比高1700米左右。河流基本顺自然地势自西而东,汇入西辽河入海,水流湍急,落差较大
气候
赤峰市地处内陆,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0-7℃,全市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381毫米,大部地区为350-450毫米。由于受地形和季风影响,降水量分布趋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全市各地日照时数多在2800-3100小时。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雪少风多。春季升温快,干旱多风。夏季短促,雨量集中。秋季气温下降快,霜冻来临早,多晴朗天气。
水文
赤峰市境内共有4条流域,即西辽河流域、内陆河流域、大凌河流域、滦河流域。流域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333条,形成了西辽河、新开河、叫来河、大凌河、达里诺尔、锡林郭勒、老哈河、滦河八大水系。全市有大小湖泊128个,其中常年水域面积1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12个。面积最大的达里诺尔湖为苏打型半咸水湖,最大的人工湖是红山水库,容量可达25.6亿立方米。其他比较著名的有其甘泡子、布日敦泡子、达拉哈湖、小河沿水乡等。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赤峰市地处辽河流域的最上游,是西辽河流域的主要产流区。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汛期降水占全年80%以上,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600-2500毫米。全市水资源总量为38.98亿立方米。水资源人均占有水量851立方米,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40%,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700立方米的警戒线,属于典型的水资源匮乏地区。
土地资源
赤峰市土壤总面积13306万亩。共分17个类型、39个亚类、142个土属。棕壤、暗棕壤、灰色森林土,是赤峰市境内的主要山地土壤,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14.5%。
植物资源
赤峰市地形、气候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性决定了植被类型的多样性,赤峰市处于华北、东北以及蒙古植物区系的交接地带,各植物区系在市境内相互渗入,植被成分复杂,又具有一定的过渡性。主要植被类型可划分森林、灌丛草原、草甸草原、干草原、草甸、沼泽、沙生等植被。赤峰南部地区多华北植物种类,东部多东北植物种类,北部多为大兴安岭植物种类。由于赤峰地理位置独特,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野生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全市共有野生植物1863种,其中586种植物具有野生药用价值、739种植物具有饲用价值。
动物资源
赤峰市共查明脊椎动物497种,其中鱼类37种,两栖类5种,爬行类15种,哺乳类63种,鸟类37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2种,包含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54种。境内老哈河和西拉木伦河沿岸湿地、红山水库、达里诺尔、扎格斯台等内陆湖湿地和草原区是鹤类、大鸨、大天鹅、雁鸭类候鸟的迁徙通道和驿站,其中雁鸭类迁徙候鸟是赤峰市迁徙和繁殖候鸟的主体,迁徙季节,仅达里诺尔就停歇大天鹅7万余只,大天鹅和鸿雁在各湖沼都有大量停歇栖息。广大的次生林区是猛禽生息繁衍的地方。
矿产资源
赤峰市地跨大兴安岭和华北地台北缘两大金属成矿带,是国内重要的贵金属和有色金属基地之一。2010年,赤峰市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成为全国仅有此殊荣的地级市。据专家估测,全市矿产资源远景储量的潜在价值在5万亿元以上。全市已发现矿产资源83种、矿产地1600多处,主要矿产有铜、铅、锌、锡、钨、钼等有色金属,金、银等贵金属以及锰、铁等黑金属,储量丰富,价值可观。境内石灰石、萤石、硅石、电气石、叶腊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其中,巴林石已成为四大国石之一。现全市已设探矿权900多个、采矿权857个,已建成敖汉旗撰山子金矿、敖汉旗金厂沟梁金矿、松山区柴胡栏子金矿、喀喇沁旗大水清金矿、克什克腾旗拜仁达坝银矿、克什克腾旗银都矿业银多金属矿、巴林左旗白音诺尔铅锌矿、巴林左旗红岭铅锌矿、巴林左旗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林西大井子银铜矿、阿旗敖仑花铜钼矿、克旗黄岗梁铁矿、克旗维拉斯托铅锌矿、元宝山煤矿等一大批骨干型矿山企业。主要矿产资源保有储量:金271.3吨,银3.4万吨、铜87万吨、铅552.8万吨、锌907.4万吨、钨14.9万吨、锡84.5万吨、钼41.5万吨、铁5.9亿吨、煤30亿吨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赤峰市常住人口为4035967人。
截至2021年底,赤峰市常住人口401.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5.8万人,乡村人口186.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3.7%,比上年增长0.6个百分点。男性人口204.3万人,女性人口197.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7万人,出生率6.8‰;死亡人口3.1万人,死亡率为7.7‰。
赤峰市有蒙、汉、回、满等30多个民族。
7. 赤峰市占地面积有多少?
答:赤峰市总面积90021平方千米,
赤峰市,原称昭乌达盟,内蒙古自治区辖地级市,位于内蒙古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东南与朝阳接壤,西南与承德毗邻,东部与通辽相连,西北与锡林郭勒盟交界;地处内陆,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全市总面积90021平方千米,下辖3区7旗2县;截至2021年底,全市常住人口401.9万。
赤峰名为红山之意,因城区东北部赭红色山峰而得名,蒙古语“乌兰哈达”,地处东北、华北地区结合部,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是首都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是内蒙古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赤峰全市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以境内地名命名的文化8个,因红山文化“国宝”碧玉龙的发现,赤峰又被称为“玉龙之乡”。
赤峰地区曾是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辽上京和辽中京分别坐落在巴林左旗和宁城县境内。2018年12月,赤峰被确定为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19年8月13日,入选全国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22年,赤峰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48.4亿元,同比增长2%。
中文名:赤峰市
外文名:Chifeng(英)Улаанхад/Ulanqada(西里尔、拉丁蒙文)
别名:昭乌达盟、乌兰哈达
行政区划代码:1504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内蒙古自治区
地理位置:内蒙古东南部,东北地区西部
面积:90021 km2
下辖地区:3个区、2个县、7个旗
政府驻地:松山区玉龙大街1号[53]
电话区号:0476
邮政编码:024000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
人口数量:401.9 万(2021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贡格尔草原、达里诺尔湖、红山国家森林公园、阿斯哈图石林
机场:赤峰玉龙机场、阿鲁科尔沁机场
火车站:赤峰站、赤峰南站
车牌代码:蒙D
地区生产总值:2148.4 亿元(2022年)
历史沿革
晚商到战国,活动于赤峰的主要是东胡系民族。战国后期,燕在边境构筑的燕北长城,从赤峰南部穿过。赤峰南部为燕之右北平郡,治所在宁城黑城。燕国辖狗泽都、阳安都、白庚都、酉城都
秦并六国,迄于隋唐。
北燕时,立归善王。
唐贞观年间,设饶乐都督府(治今宁城县西)和松漠都督府(治今林西县南)。
辽代,全境属上京临潢府(治临潢县,在今巴林左旗)和中京大定府(治大定县、长兴县,在今宁城县)。上京是辽朝前期的首都,中京是最大的陪都、中后期实际上的首都。同时,辽朝在今赤峰境内设中京道松山州(治松山县,在今松山区西)、高州(治三韩县,在今松山区东北)、恩州(治恩化县,在今喀喇沁旗东)、武安州(治沃野县,在今敖汉旗东);又设有上京道祖州(治咸宁县、长霸县,在今巴林左旗)、怀州(治扶余县,在今巴林左旗)、庆州(治玄德县,在今巴林右旗北)、丰州(在今翁牛特旗)、仪坤州(治广义县,在今克什克腾旗东南)、饶州(治长乐县,在今林西县)、松山州(在今巴林右旗东)。
金代,地方行政区域设置为路、府、州、县。今赤峰市区、敖汉旗、喀喇沁旗、宁城县属北京路北京大定府(治大定县、长兴县,在今宁城县),克什克腾旗、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翁牛特旗属临潢府路临潢府(治临潢县,在今巴林左旗),林西县、巴林右旗大部属临潢府路庆州(治朔平县,在今巴林右旗北)。
元代,属中书省的上都路松州(在今松山区西)、辽阳行省的大宁路(治大宁县,在今宁城县西)、全宁路(治全宁县,在今翁牛特旗)和应昌路(治应昌县,在今克什克腾旗西)。
明代,在边疆地区设置都司、卫所和属部进行控制。地区的设置大体以永乐(1403-1424年)初年为线,分两个时期。前期属北平行都司(治大宁卫,在今宁城县西),辖有大宁卫、全宁卫(在今翁牛特旗)、老哈河卫(奈曼旗西、敖汉旗北);后期属奴儿干都司所辖的兀良哈三卫。
清代,大部属昭乌达盟,部分属卓索图盟
民国前期,全境先后属于热河特别区和热河省。1933年日军侵占了热河省全境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到1949年10月1日,南部分别属于热辽行政公署设置的热中专区、二十二专区和热辽专区。北部先属东蒙古自治政府设置的“昭乌达省”和热北专区,后属昭乌达盟。统属热河省。
1949年10月1日到1955年12月31日,北部为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辖阿鲁科尔沁、巴林左、巴林右、克什克腾4旗和林西县;南部敖汉、喀喇沁、翁牛特3旗和宁城、赤峰、乌丹3县及赤峰市属热河省。
1956年1月1日,热河省撤销,其所辖敖汉、喀喇沁、翁牛特3旗,宁城、赤峰、乌丹3县划入昭乌达盟,昭乌达盟人民委员会由林东迁驻赤峰
1969年7月5日,昭乌达盟从内蒙古自治区划归辽宁省。
1979年7月1日,昭乌达盟由辽宁省划回内蒙古自治区。
1983年10月9日,全境称昭乌达盟,辖阿鲁科尔沁、巴林左、巴林右、克什克腾、翁牛特、喀喇沁、敖汉7旗,林西、宁城、赤峰3县和赤峰市。
1983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昭乌达盟行政公署建制,建立赤峰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其所辖地域与原昭乌达盟所辖地域相同。新建立的赤峰市设3区,管辖7旗2县,即:红山区、郊区、元宝山区;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林西县、宁城县。
199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赤峰市郊区更名为松山区。
行政区划
至2018年底,赤峰市下辖3区、7旗、2县,即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林西县、宁城县。有21个街道办事处,132个苏木、乡镇。赤峰市人民政府驻松山区玉龙大街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赤峰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东北地区西端,西辽河上游,大兴安岭西南段山脉与燕山北麓山地,内蒙古高原、西辽河平原的复合截接部位。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横贯赤峰中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41°17′10″-45°24′15″,东经116°21′07″-120°58′52″。总面积9002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赤峰市地处内蒙古东南部,位于大兴安岭南段和燕山北麓山地,西拉木伦河南北与老哈河流域广大地区,是内蒙古高原、冀北丘陵和辽宁平原的截接复合部位,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呈三面环山、西高东低、多山多丘陵的地貌特征。赤峰市地形地貌情况复杂多样,层峦叠嶂,丘陵起伏,峡谷相间,沟壑纵横,只有小块山间平地和沿河冲积平原,结构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土地自然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川地、平地交错分布。大体分为四个地形区:北部山地丘陵区、南部山地丘陵区、西部高平原区、东部平原区,海拔高300~2000米。东部在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汇流处大兴三角地区,海拔高不足300米,为赤峰市地势最低地带;西部克旗、松山区和河北省围场县交界处的大光顶子山,海拔高2067米,为赤峰市第一高峰。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南段、努鲁儿虎和七老图三条山脉。全市地势比高1700米左右。河流基本顺自然地势自西而东,汇入西辽河入海,水流湍急,落差较大
气候
赤峰市地处内陆,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0-7℃,全市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381毫米,大部地区为350-450毫米。由于受地形和季风影响,降水量分布趋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全市各地日照时数多在2800-3100小时。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雪少风多。春季升温快,干旱多风。夏季短促,雨量集中。秋季气温下降快,霜冻来临早,多晴朗天气。
水文
赤峰市境内共有4条流域,即西辽河流域、内陆河流域、大凌河流域、滦河流域。流域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333条,形成了西辽河、新开河、叫来河、大凌河、达里诺尔、锡林郭勒、老哈河、滦河八大水系。全市有大小湖泊128个,其中常年水域面积1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12个。面积最大的达里诺尔湖为苏打型半咸水湖,最大的人工湖是红山水库,容量可达25.6亿立方米。其他比较著名的有其甘泡子、布日敦泡子、达拉哈湖、小河沿水乡等。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赤峰市地处辽河流域的最上游,是西辽河流域的主要产流区。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汛期降水占全年80%以上,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600-2500毫米。全市水资源总量为38.98亿立方米。水资源人均占有水量851立方米,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40%,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700立方米的警戒线,属于典型的水资源匮乏地区。
土地资源
赤峰市土壤总面积13306万亩。共分17个类型、39个亚类、142个土属。棕壤、暗棕壤、灰色森林土,是赤峰市境内的主要山地土壤,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14.5%。
植物资源
赤峰市地形、气候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性决定了植被类型的多样性,赤峰市处于华北、东北以及蒙古植物区系的交接地带,各植物区系在市境内相互渗入,植被成分复杂,又具有一定的过渡性。主要植被类型可划分森林、灌丛草原、草甸草原、干草原、草甸、沼泽、沙生等植被。赤峰南部地区多华北植物种类,东部多东北植物种类,北部多为大兴安岭植物种类。由于赤峰地理位置独特,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野生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全市共有野生植物1863种,其中586种植物具有野生药用价值、739种植物具有饲用价值。
动物资源
赤峰市共查明脊椎动物497种,其中鱼类37种,两栖类5种,爬行类15种,哺乳类63种,鸟类37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2种,包含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54种。境内老哈河和西拉木伦河沿岸湿地、红山水库、达里诺尔、扎格斯台等内陆湖湿地和草原区是鹤类、大鸨、大天鹅、雁鸭类候鸟的迁徙通道和驿站,其中雁鸭类迁徙候鸟是赤峰市迁徙和繁殖候鸟的主体,迁徙季节,仅达里诺尔就停歇大天鹅7万余只,大天鹅和鸿雁在各湖沼都有大量停歇栖息。广大的次生林区是猛禽生息繁衍的地方。
矿产资源
赤峰市地跨大兴安岭和华北地台北缘两大金属成矿带,是国内重要的贵金属和有色金属基地之一。2010年,赤峰市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成为全国仅有此殊荣的地级市。据专家估测,全市矿产资源远景储量的潜在价值在5万亿元以上。全市已发现矿产资源83种、矿产地1600多处,主要矿产有铜、铅、锌、锡、钨、钼等有色金属,金、银等贵金属以及锰、铁等黑金属,储量丰富,价值可观。境内石灰石、萤石、硅石、电气石、叶腊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其中,巴林石已成为四大国石之一。现全市已设探矿权900多个、采矿权857个,已建成敖汉旗撰山子金矿、敖汉旗金厂沟梁金矿、松山区柴胡栏子金矿、喀喇沁旗大水清金矿、克什克腾旗拜仁达坝银矿、克什克腾旗银都矿业银多金属矿、巴林左旗白音诺尔铅锌矿、巴林左旗红岭铅锌矿、巴林左旗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林西大井子银铜矿、阿旗敖仑花铜钼矿、克旗黄岗梁铁矿、克旗维拉斯托铅锌矿、元宝山煤矿等一大批骨干型矿山企业。主要矿产资源保有储量:金271.3吨,银3.4万吨、铜87万吨、铅552.8万吨、锌907.4万吨、钨14.9万吨、锡84.5万吨、钼41.5万吨、铁5.9亿吨、煤30亿吨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赤峰市常住人口为4035967人。
截至2021年底,赤峰市常住人口401.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5.8万人,乡村人口186.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3.7%,比上年增长0.6个百分点。男性人口204.3万人,女性人口197.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7万人,出生率6.8‰;死亡人口3.1万人,死亡率为7.7‰。
赤峰市有蒙、汉、回、满等30多个民族。
8. 赤峰市占地面积有多少?
答:赤峰市总面积90021平方千米,
赤峰市,原称昭乌达盟,内蒙古自治区辖地级市,位于内蒙古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东南与朝阳接壤,西南与承德毗邻,东部与通辽相连,西北与锡林郭勒盟交界;地处内陆,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全市总面积90021平方千米,下辖3区7旗2县;截至2021年底,全市常住人口401.9万。
赤峰名为红山之意,因城区东北部赭红色山峰而得名,蒙古语“乌兰哈达”,地处东北、华北地区结合部,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是首都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是内蒙古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赤峰全市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以境内地名命名的文化8个,因红山文化“国宝”碧玉龙的发现,赤峰又被称为“玉龙之乡”。
赤峰地区曾是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辽上京和辽中京分别坐落在巴林左旗和宁城县境内。2018年12月,赤峰被确定为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19年8月13日,入选全国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22年,赤峰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48.4亿元,同比增长2%。
中文名:赤峰市
外文名:Chifeng(英)Улаанхад/Ulanqada(西里尔、拉丁蒙文)
别名:昭乌达盟、乌兰哈达
行政区划代码:1504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内蒙古自治区
地理位置:内蒙古东南部,东北地区西部
面积:90021 km2
下辖地区:3个区、2个县、7个旗
政府驻地:松山区玉龙大街1号[53]
电话区号:0476
邮政编码:024000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
人口数量:401.9 万(2021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贡格尔草原、达里诺尔湖、红山国家森林公园、阿斯哈图石林
机场:赤峰玉龙机场、阿鲁科尔沁机场
火车站:赤峰站、赤峰南站
车牌代码:蒙D
地区生产总值:2148.4 亿元(2022年)
历史沿革
晚商到战国,活动于赤峰的主要是东胡系民族。战国后期,燕在边境构筑的燕北长城,从赤峰南部穿过。赤峰南部为燕之右北平郡,治所在宁城黑城。燕国辖狗泽都、阳安都、白庚都、酉城都
秦并六国,迄于隋唐。
北燕时,立归善王。
唐贞观年间,设饶乐都督府(治今宁城县西)和松漠都督府(治今林西县南)。
辽代,全境属上京临潢府(治临潢县,在今巴林左旗)和中京大定府(治大定县、长兴县,在今宁城县)。上京是辽朝前期的首都,中京是最大的陪都、中后期实际上的首都。同时,辽朝在今赤峰境内设中京道松山州(治松山县,在今松山区西)、高州(治三韩县,在今松山区东北)、恩州(治恩化县,在今喀喇沁旗东)、武安州(治沃野县,在今敖汉旗东);又设有上京道祖州(治咸宁县、长霸县,在今巴林左旗)、怀州(治扶余县,在今巴林左旗)、庆州(治玄德县,在今巴林右旗北)、丰州(在今翁牛特旗)、仪坤州(治广义县,在今克什克腾旗东南)、饶州(治长乐县,在今林西县)、松山州(在今巴林右旗东)。
金代,地方行政区域设置为路、府、州、县。今赤峰市区、敖汉旗、喀喇沁旗、宁城县属北京路北京大定府(治大定县、长兴县,在今宁城县),克什克腾旗、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翁牛特旗属临潢府路临潢府(治临潢县,在今巴林左旗),林西县、巴林右旗大部属临潢府路庆州(治朔平县,在今巴林右旗北)。
元代,属中书省的上都路松州(在今松山区西)、辽阳行省的大宁路(治大宁县,在今宁城县西)、全宁路(治全宁县,在今翁牛特旗)和应昌路(治应昌县,在今克什克腾旗西)。
明代,在边疆地区设置都司、卫所和属部进行控制。地区的设置大体以永乐(1403-1424年)初年为线,分两个时期。前期属北平行都司(治大宁卫,在今宁城县西),辖有大宁卫、全宁卫(在今翁牛特旗)、老哈河卫(奈曼旗西、敖汉旗北);后期属奴儿干都司所辖的兀良哈三卫。
清代,大部属昭乌达盟,部分属卓索图盟
民国前期,全境先后属于热河特别区和热河省。1933年日军侵占了热河省全境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到1949年10月1日,南部分别属于热辽行政公署设置的热中专区、二十二专区和热辽专区。北部先属东蒙古自治政府设置的“昭乌达省”和热北专区,后属昭乌达盟。统属热河省。
1949年10月1日到1955年12月31日,北部为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辖阿鲁科尔沁、巴林左、巴林右、克什克腾4旗和林西县;南部敖汉、喀喇沁、翁牛特3旗和宁城、赤峰、乌丹3县及赤峰市属热河省。
1956年1月1日,热河省撤销,其所辖敖汉、喀喇沁、翁牛特3旗,宁城、赤峰、乌丹3县划入昭乌达盟,昭乌达盟人民委员会由林东迁驻赤峰
1969年7月5日,昭乌达盟从内蒙古自治区划归辽宁省。
1979年7月1日,昭乌达盟由辽宁省划回内蒙古自治区。
1983年10月9日,全境称昭乌达盟,辖阿鲁科尔沁、巴林左、巴林右、克什克腾、翁牛特、喀喇沁、敖汉7旗,林西、宁城、赤峰3县和赤峰市。
1983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昭乌达盟行政公署建制,建立赤峰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其所辖地域与原昭乌达盟所辖地域相同。新建立的赤峰市设3区,管辖7旗2县,即:红山区、郊区、元宝山区;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林西县、宁城县。
199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赤峰市郊区更名为松山区。
行政区划
至2018年底,赤峰市下辖3区、7旗、2县,即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林西县、宁城县。有21个街道办事处,132个苏木、乡镇。赤峰市人民政府驻松山区玉龙大街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赤峰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东北地区西端,西辽河上游,大兴安岭西南段山脉与燕山北麓山地,内蒙古高原、西辽河平原的复合截接部位。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横贯赤峰中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41°17′10″-45°24′15″,东经116°21′07″-120°58′52″。总面积9002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赤峰市地处内蒙古东南部,位于大兴安岭南段和燕山北麓山地,西拉木伦河南北与老哈河流域广大地区,是内蒙古高原、冀北丘陵和辽宁平原的截接复合部位,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呈三面环山、西高东低、多山多丘陵的地貌特征。赤峰市地形地貌情况复杂多样,层峦叠嶂,丘陵起伏,峡谷相间,沟壑纵横,只有小块山间平地和沿河冲积平原,结构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土地自然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川地、平地交错分布。大体分为四个地形区:北部山地丘陵区、南部山地丘陵区、西部高平原区、东部平原区,海拔高300~2000米。东部在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汇流处大兴三角地区,海拔高不足300米,为赤峰市地势最低地带;西部克旗、松山区和河北省围场县交界处的大光顶子山,海拔高2067米,为赤峰市第一高峰。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南段、努鲁儿虎和七老图三条山脉。全市地势比高1700米左右。河流基本顺自然地势自西而东,汇入西辽河入海,水流湍急,落差较大
气候
赤峰市地处内陆,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0-7℃,全市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381毫米,大部地区为350-450毫米。由于受地形和季风影响,降水量分布趋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全市各地日照时数多在2800-3100小时。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雪少风多。春季升温快,干旱多风。夏季短促,雨量集中。秋季气温下降快,霜冻来临早,多晴朗天气。
水文
赤峰市境内共有4条流域,即西辽河流域、内陆河流域、大凌河流域、滦河流域。流域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333条,形成了西辽河、新开河、叫来河、大凌河、达里诺尔、锡林郭勒、老哈河、滦河八大水系。全市有大小湖泊128个,其中常年水域面积1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12个。面积最大的达里诺尔湖为苏打型半咸水湖,最大的人工湖是红山水库,容量可达25.6亿立方米。其他比较著名的有其甘泡子、布日敦泡子、达拉哈湖、小河沿水乡等。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赤峰市地处辽河流域的最上游,是西辽河流域的主要产流区。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汛期降水占全年80%以上,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600-2500毫米。全市水资源总量为38.98亿立方米。水资源人均占有水量851立方米,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40%,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700立方米的警戒线,属于典型的水资源匮乏地区。
土地资源
赤峰市土壤总面积13306万亩。共分17个类型、39个亚类、142个土属。棕壤、暗棕壤、灰色森林土,是赤峰市境内的主要山地土壤,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14.5%。
植物资源
赤峰市地形、气候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性决定了植被类型的多样性,赤峰市处于华北、东北以及蒙古植物区系的交接地带,各植物区系在市境内相互渗入,植被成分复杂,又具有一定的过渡性。主要植被类型可划分森林、灌丛草原、草甸草原、干草原、草甸、沼泽、沙生等植被。赤峰南部地区多华北植物种类,东部多东北植物种类,北部多为大兴安岭植物种类。由于赤峰地理位置独特,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野生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全市共有野生植物1863种,其中586种植物具有野生药用价值、739种植物具有饲用价值。
动物资源
赤峰市共查明脊椎动物497种,其中鱼类37种,两栖类5种,爬行类15种,哺乳类63种,鸟类37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2种,包含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54种。境内老哈河和西拉木伦河沿岸湿地、红山水库、达里诺尔、扎格斯台等内陆湖湿地和草原区是鹤类、大鸨、大天鹅、雁鸭类候鸟的迁徙通道和驿站,其中雁鸭类迁徙候鸟是赤峰市迁徙和繁殖候鸟的主体,迁徙季节,仅达里诺尔就停歇大天鹅7万余只,大天鹅和鸿雁在各湖沼都有大量停歇栖息。广大的次生林区是猛禽生息繁衍的地方。
矿产资源
赤峰市地跨大兴安岭和华北地台北缘两大金属成矿带,是国内重要的贵金属和有色金属基地之一。2010年,赤峰市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成为全国仅有此殊荣的地级市。据专家估测,全市矿产资源远景储量的潜在价值在5万亿元以上。全市已发现矿产资源83种、矿产地1600多处,主要矿产有铜、铅、锌、锡、钨、钼等有色金属,金、银等贵金属以及锰、铁等黑金属,储量丰富,价值可观。境内石灰石、萤石、硅石、电气石、叶腊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其中,巴林石已成为四大国石之一。现全市已设探矿权900多个、采矿权857个,已建成敖汉旗撰山子金矿、敖汉旗金厂沟梁金矿、松山区柴胡栏子金矿、喀喇沁旗大水清金矿、克什克腾旗拜仁达坝银矿、克什克腾旗银都矿业银多金属矿、巴林左旗白音诺尔铅锌矿、巴林左旗红岭铅锌矿、巴林左旗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林西大井子银铜矿、阿旗敖仑花铜钼矿、克旗黄岗梁铁矿、克旗维拉斯托铅锌矿、元宝山煤矿等一大批骨干型矿山企业。主要矿产资源保有储量:金271.3吨,银3.4万吨、铜87万吨、铅552.8万吨、锌907.4万吨、钨14.9万吨、锡84.5万吨、钼41.5万吨、铁5.9亿吨、煤30亿吨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赤峰市常住人口为4035967人。
截至2021年底,赤峰市常住人口401.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5.8万人,乡村人口186.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3.7%,比上年增长0.6个百分点。男性人口204.3万人,女性人口197.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7万人,出生率6.8‰;死亡人口3.1万人,死亡率为7.7‰。
赤峰市有蒙、汉、回、满等30多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