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靠什么火的?(晋江靠什么火的?)
晋江靠什么火的?
靠制鞋,这是因为,晋江市现有七万多家企业、50家上市公司,拥有中国鞋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中国休闲食品名城等15项“国字号”区域产业品牌,形成制鞋、纺织服装两个千亿产业集群,建材陶瓷、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等5个超百亿产业集群,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20年位居全国4—7位,综合经济实力连续27年居福建省第一。
晋江靠什么火的?
靠制鞋,这是因为,晋江市现有七万多家企业、50家上市公司,拥有中国鞋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中国休闲食品名城等15项“国字号”区域产业品牌,形成制鞋、纺织服装两个千亿产业集群,建材陶瓷、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等5个超百亿产业集群,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20年位居全国4—7位,综合经济实力连续27年居福建省第一。
晋江靠什么火的?
靠制鞋,这是因为,晋江市现有七万多家企业、50家上市公司,拥有中国鞋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中国休闲食品名城等15项“国字号”区域产业品牌,形成制鞋、纺织服装两个千亿产业集群,建材陶瓷、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等5个超百亿产业集群,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20年位居全国4—7位,综合经济实力连续27年居福建省第一。
九大攻坚行动和十大任务是什么?
01
产业成长攻坚行动
突出工业产业分量,实施“双百亿产业成长计划”“规上企业和企业税收五年倍增计划”,在大力培育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努力构建产业新格局,实现经济发展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
围绕“2+N”产业体系布局,重点培育新型装备制造、商贸物流两大支撑产业,全力培育成为百亿产业;统筹做强集装袋(吨包)、卫生防护、精细化工、大健康、电子商务、文化旅游、农业特色种植养殖深加工等N个特色产业,强化各类产业发展要素集聚,打造全县经济发展新动能。
新型装备制造产业要突出轴承、农机重点,加快推进轴承园区扩区,争列省级工业园区,在招大引强和转型升级上发力,发挥好轴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作用,加大省轴承行业协会影响力,加快建设轴承大道;依托铠特农机龙头企业,完善配套产业链条引进和培育,用好校企合作平台,引导万利特种车企业加快升级,支持金环钢构进一步做大做强,不断丰富新型装备制造产业内涵。
商贸物流产业要以金凤市场、陶山市场、金龙建材市场迁建升级为契机,加快与中农批、大连商品交易所合作步伐,建设“一园两中心”即以金凤市场为主的现代物流园区、禽蛋冷链物流中心、鸡蛋期货运营中心,争取列入省级物流园区布局和全省冷链物流产业节点,力争建成落地鸡蛋期货车板交割库项目,努力形成涵盖禽蛋、建材、医药、服装、日用食品等多品种现代物流体系。
要高标准筹备年终全市项目观摩,盯紧瑞森新药研发生产、成都尖峰旱雪、复合防火和智能调光玻璃、中润集装袋、鸣鹤轴承、华莱士鸡肉制品专供生产加工等洽谈项目,争取“十一”前集中开工一批亿元以上项目。全力推进中实智邦无纺布、晨光同创原料药、金霸王日化等在建项目进度,加快圣奥化妆品、华清OLED发光材料、瑞伯特性板材等项目竣工投产,形成谋划培育一批、招商引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投产达效一批的良好格局。
围绕特色产业布局,坚持“抓大不放小、引新不弃旧、亩均论英雄”理念,聚焦“两高三低”,发挥招商专班牵总作用,积极对接央企、500强、上市公司、行业领军企业,力争引进战略支撑强、科技含量高的好项目,展现招商实效。同时,加大向上争跑力度,加强沟通对接,抓住编制“十四五”规划有利时机,让更多的项目和工程进入上级盘子,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02
新型城镇化建设攻坚行动
坚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理念,实施“东优西扩”总体战略,突出县城提能级、强龙头,实现“新区引领、老城提升、新老融合、城乡共促”格局。
精心布局编规划
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抓好新老城区城市规划设计,科学划定生态、农业、城镇区域,为馆陶未来高质量发展留足空间。
精致县城建设提品质
新城区建设上,全力筹备全市城乡观摩活动,加快推进106国道绕城段改建工程,力争年底前开工,全面拉开城市框架,永济水镇项目10月底前一期商业完工;进一步完善新区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功能分区,有序推进县城核心区西移。老城区建设上,要汲取8·15内涝灾情教训,围绕陶山公园、棚户区改造、金凤街雨污分流提升改造等系列重点城建工程,加快实施老城区改造升级,不断补齐功能短板,提升城市服务能力。同时,加强生态廊道建设,将新老城区和公主湖、永济河、卫运河、南城公园等生态节点有机连接,构建15分钟生态慢行圈,实现城乡融合、生态融合。
精细管理上档次
以“三城同创”为抓手,加速推进城区网格化、智能化城市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完成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持续开展城乡居民文明素质教育,破除陈规陋习,形成“人人动手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社会文明新格局。
精美乡村建设补短板
坚持“一带多点全面”指导思想,依托永济河南北纵横的区位优势,沿河乡镇要成片联村发展特色产业种植,打造永济河生态农业旅游带;以中心镇和特色小镇为支撑点,推进小城镇建设,承接县城发展要素,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增强集聚产业、人口能力,发挥中心镇区和特色小镇辐射带动功能;全面推进全县域村庄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思路,有序推进中心村建设,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03
营商环境提升攻坚行动
深入开展“三创四建”活动,巩固拓展“双创双服”和“三深化三提升”活动成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项目企业审批效率,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良好环境。
盯紧盯实开发区扩区重大事宜,加快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能街、创业路、发展大道、紫阳大道、朝阳路等道路亮化提升工程,引导金融、通讯、物流等要素入区发展,完善供电、供水、污水管网、燃气管网等基础设施,提升开发区承载力。
全面处置“僵尸企业”,实现“腾笼换鸟”,有效盘活闲置资产。
严厉查处干扰企业生产、影响社会稳定的违法行为,全力打造风清气正、开放文明的发展环境,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04
以“双增收”(农村集体增收和全民增收)为重点的乡村振兴攻坚行动
农村集体增收方面
在扎实开展好集体土地回收再发包的基础上,坚持“一村一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进知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经营稳健的工商企业,充分利用我县传统产业优势,开展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探索“支部+企业+农户”的土地托管模式,建设果蔬标准化种植园区,推动要素融合、村企共建、抱团发展。组织有偿服务增加集体收入。项目属地村充分发挥地理优势,积极与园区、企业对接,通过劳务中介,及时传递用工信息,增加集体收入。积极争取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按照“围绕重点产业、突出集群效应、集中连片推进”的工作思路,推进全县集体经济发展。发挥好现有扶持项目快速增收的效能。
全民增收方面
坚持多措并举,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推进“一乡一业(多乡一业)、一村一品”,围绕蛋鸡、黄瓜、黄梨、大蒜、艾草、生猪、黑小麦等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打造特色鲜明、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馆陶农产品品牌,做大产业基地,做强新型经营主体,做优“馆陶黑小麦”“彭艾”“馆陶黄瓜”等特色品牌。依托现有特色小镇,继续擦亮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实施“文化+乡村旅游”战略,将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大运河文化等融入到乡村旅游中,打造乡村旅游独特文化名片,促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聚焦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实施优秀农技人员和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促进群众增收。
05
脱贫攻坚行动
坚持“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面落实“四不摘”要求,持续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创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消费扶贫等专项行动,全面提升脱贫攻坚工作质量、提高群众满意度,顺利通过省脱贫攻坚调查,2020年底前如期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自2021年开始,进一步完善、推进精准防贫工作,把产业防贫作为最重要的抓手,做强做大蛋鸡、黄瓜、黑小麦、晚秋黄梨、大蒜、艾草、粮食画、轴承等特色产业,扶持壮大东汝阿胶、常艾坊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让更多贫困群众融入产业链吃上产业饭;把就业、创业扶贫作为最重要的手段,建设农村劳动力就业网络平台,加大劳务输出、就近就业扶持力度,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把教育、健康、住房、饮水等作为最重要的保障措施,强化巩固提升,确保贫困现象不反弹、不回潮;进一步完善防贫救助措施,扩大防贫救助范围,做到应救尽救,确保全县群众在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06
蓝天碧水净土攻坚行动
蓝天攻坚行动
按照“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要求,对涉气工业企业实行生态环境监管差异化管控,降低污染物排放。圆满完成今年市定空气质量考核目标任务,摆脱和摘除不合格县的“黑帽子”。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用地结构,深化大气污染防治的治本之策。严控重点污染物深度减排,对化工、铸造、砖瓦窑、电力、喷涂等重点行业和涉VOCs企业等,实施综合治理,推进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全面推进清洁取暖、“散乱污”清零整治、工业企业达标排放、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管控,严控施工和道路扬尘,防治垃圾秸秆露天焚烧。
碧水攻坚行动
突出抓好重点河流综合治理,秤钩湾、果子园、北馆陶三个考核断面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完成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深入推进工业污水达标治理、城镇污水治理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严厉打击水污染违法行为,县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确保稳定达标。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实现县域全覆盖。
净土攻坚行动
土壤环境持续改善,完成全县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建立全县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名录以及耕地质量分类清单。强化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全县受污染耕地、再开发利用的污染地块,加快实现安全利用。
07
民生改善攻坚行动
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七有”,集中办成一批群众期盼的惠民实事。
优先发展教育
谋划举办全县第二届冰雪运动会,创建10所县级冰雪特色示范校,谋划新城区高中、小学建设,加快推进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改造升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常态招聘机制,着力培养优秀校长和教学名师。
提质公共服务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保障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完善交通布局,馆蝉线、馆峰线争取明年实施。深入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医共体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推动妇幼保健院顺利通过省级终审。
抓好社会保障
强化困难群体、特困人员兜底保障工作,加快推进企业职工社会保险扩面,推动机关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人员养老保险费正常征缴,下力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深化实施殡葬改革,加强移风易俗,推动殡葬事业绿色、科学、健康发展。
08
基层社会治理攻坚行动
积极探索以党建为统领、以自治为基础的基层治理新路径,深入开展“抓党建、防疫情、促脱贫、保小康”活动,进一步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好村级班子和农村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奖优罚劣,抓实乡镇党委书记星级化、农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化、农村党员精准化、农村优秀青年系统化等“四化管理机制”,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进一步深化乡镇改革和综合执法改革,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抓好农村“五位一体”组织体系建设,发挥红白理事会等民间组织作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移风易俗。
加快城区9个基层组织社区建设,形成系统、有效、扁平化的治理体系,加强村(社区)自治机制建设,实行好党员联户(网格员)制度。
09
底线夯实攻坚行动
坚持“不出事、再出彩”,全力做好做实底线性工作。
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要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坚持“疫情不结束、排查不止步”,严格重点领域管控,人群聚集公共场所、农贸市场、药店、门诊等重点部位要严格落实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加强对肉类加工企业、进口食品、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和物流环节的监管,密切监测疫情态势,及时研判疫情,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抓好平安建设
牢牢绷紧政治安全这根弦,加强网络舆情管控,压实压紧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深入推进“双创四进”活动,依法打击非法宗教活动,切实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决胜战,确保完成“六清”任务;落实党管武装制度,不断提升国防动员和应急应战能力。
抓好信访稳定
深入开展“一委一庭三中心”规范提升年活动,争创一批“三无乡”“三无村”,集中力量解决一批房地产、涉法涉诉、土地征迁、企业改制等重点领域信访积案。当前,要把做好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安保和信访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高度
九大攻坚行动和十大任务是什么?
01
产业成长攻坚行动
突出工业产业分量,实施“双百亿产业成长计划”“规上企业和企业税收五年倍增计划”,在大力培育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努力构建产业新格局,实现经济发展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
围绕“2+N”产业体系布局,重点培育新型装备制造、商贸物流两大支撑产业,全力培育成为百亿产业;统筹做强集装袋(吨包)、卫生防护、精细化工、大健康、电子商务、文化旅游、农业特色种植养殖深加工等N个特色产业,强化各类产业发展要素集聚,打造全县经济发展新动能。
新型装备制造产业要突出轴承、农机重点,加快推进轴承园区扩区,争列省级工业园区,在招大引强和转型升级上发力,发挥好轴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作用,加大省轴承行业协会影响力,加快建设轴承大道;依托铠特农机龙头企业,完善配套产业链条引进和培育,用好校企合作平台,引导万利特种车企业加快升级,支持金环钢构进一步做大做强,不断丰富新型装备制造产业内涵。
商贸物流产业要以金凤市场、陶山市场、金龙建材市场迁建升级为契机,加快与中农批、大连商品交易所合作步伐,建设“一园两中心”即以金凤市场为主的现代物流园区、禽蛋冷链物流中心、鸡蛋期货运营中心,争取列入省级物流园区布局和全省冷链物流产业节点,力争建成落地鸡蛋期货车板交割库项目,努力形成涵盖禽蛋、建材、医药、服装、日用食品等多品种现代物流体系。
要高标准筹备年终全市项目观摩,盯紧瑞森新药研发生产、成都尖峰旱雪、复合防火和智能调光玻璃、中润集装袋、鸣鹤轴承、华莱士鸡肉制品专供生产加工等洽谈项目,争取“十一”前集中开工一批亿元以上项目。全力推进中实智邦无纺布、晨光同创原料药、金霸王日化等在建项目进度,加快圣奥化妆品、华清OLED发光材料、瑞伯特性板材等项目竣工投产,形成谋划培育一批、招商引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投产达效一批的良好格局。
围绕特色产业布局,坚持“抓大不放小、引新不弃旧、亩均论英雄”理念,聚焦“两高三低”,发挥招商专班牵总作用,积极对接央企、500强、上市公司、行业领军企业,力争引进战略支撑强、科技含量高的好项目,展现招商实效。同时,加大向上争跑力度,加强沟通对接,抓住编制“十四五”规划有利时机,让更多的项目和工程进入上级盘子,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02
新型城镇化建设攻坚行动
坚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理念,实施“东优西扩”总体战略,突出县城提能级、强龙头,实现“新区引领、老城提升、新老融合、城乡共促”格局。
精心布局编规划
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抓好新老城区城市规划设计,科学划定生态、农业、城镇区域,为馆陶未来高质量发展留足空间。
精致县城建设提品质
新城区建设上,全力筹备全市城乡观摩活动,加快推进106国道绕城段改建工程,力争年底前开工,全面拉开城市框架,永济水镇项目10月底前一期商业完工;进一步完善新区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功能分区,有序推进县城核心区西移。老城区建设上,要汲取8·15内涝灾情教训,围绕陶山公园、棚户区改造、金凤街雨污分流提升改造等系列重点城建工程,加快实施老城区改造升级,不断补齐功能短板,提升城市服务能力。同时,加强生态廊道建设,将新老城区和公主湖、永济河、卫运河、南城公园等生态节点有机连接,构建15分钟生态慢行圈,实现城乡融合、生态融合。
精细管理上档次
以“三城同创”为抓手,加速推进城区网格化、智能化城市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完成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持续开展城乡居民文明素质教育,破除陈规陋习,形成“人人动手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社会文明新格局。
精美乡村建设补短板
坚持“一带多点全面”指导思想,依托永济河南北纵横的区位优势,沿河乡镇要成片联村发展特色产业种植,打造永济河生态农业旅游带;以中心镇和特色小镇为支撑点,推进小城镇建设,承接县城发展要素,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增强集聚产业、人口能力,发挥中心镇区和特色小镇辐射带动功能;全面推进全县域村庄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思路,有序推进中心村建设,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03
营商环境提升攻坚行动
深入开展“三创四建”活动,巩固拓展“双创双服”和“三深化三提升”活动成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项目企业审批效率,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良好环境。
盯紧盯实开发区扩区重大事宜,加快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能街、创业路、发展大道、紫阳大道、朝阳路等道路亮化提升工程,引导金融、通讯、物流等要素入区发展,完善供电、供水、污水管网、燃气管网等基础设施,提升开发区承载力。
全面处置“僵尸企业”,实现“腾笼换鸟”,有效盘活闲置资产。
严厉查处干扰企业生产、影响社会稳定的违法行为,全力打造风清气正、开放文明的发展环境,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04
以“双增收”(农村集体增收和全民增收)为重点的乡村振兴攻坚行动
农村集体增收方面
在扎实开展好集体土地回收再发包的基础上,坚持“一村一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进知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经营稳健的工商企业,充分利用我县传统产业优势,开展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探索“支部+企业+农户”的土地托管模式,建设果蔬标准化种植园区,推动要素融合、村企共建、抱团发展。组织有偿服务增加集体收入。项目属地村充分发挥地理优势,积极与园区、企业对接,通过劳务中介,及时传递用工信息,增加集体收入。积极争取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按照“围绕重点产业、突出集群效应、集中连片推进”的工作思路,推进全县集体经济发展。发挥好现有扶持项目快速增收的效能。
全民增收方面
坚持多措并举,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推进“一乡一业(多乡一业)、一村一品”,围绕蛋鸡、黄瓜、黄梨、大蒜、艾草、生猪、黑小麦等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打造特色鲜明、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馆陶农产品品牌,做大产业基地,做强新型经营主体,做优“馆陶黑小麦”“彭艾”“馆陶黄瓜”等特色品牌。依托现有特色小镇,继续擦亮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实施“文化+乡村旅游”战略,将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大运河文化等融入到乡村旅游中,打造乡村旅游独特文化名片,促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聚焦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实施优秀农技人员和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促进群众增收。
05
脱贫攻坚行动
坚持“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面落实“四不摘”要求,持续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创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消费扶贫等专项行动,全面提升脱贫攻坚工作质量、提高群众满意度,顺利通过省脱贫攻坚调查,2020年底前如期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自2021年开始,进一步完善、推进精准防贫工作,把产业防贫作为最重要的抓手,做强做大蛋鸡、黄瓜、黑小麦、晚秋黄梨、大蒜、艾草、粮食画、轴承等特色产业,扶持壮大东汝阿胶、常艾坊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让更多贫困群众融入产业链吃上产业饭;把就业、创业扶贫作为最重要的手段,建设农村劳动力就业网络平台,加大劳务输出、就近就业扶持力度,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把教育、健康、住房、饮水等作为最重要的保障措施,强化巩固提升,确保贫困现象不反弹、不回潮;进一步完善防贫救助措施,扩大防贫救助范围,做到应救尽救,确保全县群众在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06
蓝天碧水净土攻坚行动
蓝天攻坚行动
按照“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要求,对涉气工业企业实行生态环境监管差异化管控,降低污染物排放。圆满完成今年市定空气质量考核目标任务,摆脱和摘除不合格县的“黑帽子”。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用地结构,深化大气污染防治的治本之策。严控重点污染物深度减排,对化工、铸造、砖瓦窑、电力、喷涂等重点行业和涉VOCs企业等,实施综合治理,推进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全面推进清洁取暖、“散乱污”清零整治、工业企业达标排放、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管控,严控施工和道路扬尘,防治垃圾秸秆露天焚烧。
碧水攻坚行动
突出抓好重点河流综合治理,秤钩湾、果子园、北馆陶三个考核断面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完成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深入推进工业污水达标治理、城镇污水治理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严厉打击水污染违法行为,县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确保稳定达标。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实现县域全覆盖。
净土攻坚行动
土壤环境持续改善,完成全县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建立全县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名录以及耕地质量分类清单。强化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全县受污染耕地、再开发利用的污染地块,加快实现安全利用。
07
民生改善攻坚行动
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七有”,集中办成一批群众期盼的惠民实事。
优先发展教育
谋划举办全县第二届冰雪运动会,创建10所县级冰雪特色示范校,谋划新城区高中、小学建设,加快推进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改造升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常态招聘机制,着力培养优秀校长和教学名师。
提质公共服务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保障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完善交通布局,馆蝉线、馆峰线争取明年实施。深入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医共体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推动妇幼保健院顺利通过省级终审。
抓好社会保障
强化困难群体、特困人员兜底保障工作,加快推进企业职工社会保险扩面,推动机关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人员养老保险费正常征缴,下力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深化实施殡葬改革,加强移风易俗,推动殡葬事业绿色、科学、健康发展。
08
基层社会治理攻坚行动
积极探索以党建为统领、以自治为基础的基层治理新路径,深入开展“抓党建、防疫情、促脱贫、保小康”活动,进一步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好村级班子和农村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奖优罚劣,抓实乡镇党委书记星级化、农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化、农村党员精准化、农村优秀青年系统化等“四化管理机制”,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进一步深化乡镇改革和综合执法改革,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抓好农村“五位一体”组织体系建设,发挥红白理事会等民间组织作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移风易俗。
加快城区9个基层组织社区建设,形成系统、有效、扁平化的治理体系,加强村(社区)自治机制建设,实行好党员联户(网格员)制度。
09
底线夯实攻坚行动
坚持“不出事、再出彩”,全力做好做实底线性工作。
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要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坚持“疫情不结束、排查不止步”,严格重点领域管控,人群聚集公共场所、农贸市场、药店、门诊等重点部位要严格落实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加强对肉类加工企业、进口食品、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和物流环节的监管,密切监测疫情态势,及时研判疫情,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抓好平安建设
牢牢绷紧政治安全这根弦,加强网络舆情管控,压实压紧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深入推进“双创四进”活动,依法打击非法宗教活动,切实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决胜战,确保完成“六清”任务;落实党管武装制度,不断提升国防动员和应急应战能力。
抓好信访稳定
深入开展“一委一庭三中心”规范提升年活动,争创一批“三无乡”“三无村”,集中力量解决一批房地产、涉法涉诉、土地征迁、企业改制等重点领域信访积案。当前,要把做好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安保和信访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高度
九大攻坚行动和十大任务是什么?
01
产业成长攻坚行动
突出工业产业分量,实施“双百亿产业成长计划”“规上企业和企业税收五年倍增计划”,在大力培育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努力构建产业新格局,实现经济发展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
围绕“2+N”产业体系布局,重点培育新型装备制造、商贸物流两大支撑产业,全力培育成为百亿产业;统筹做强集装袋(吨包)、卫生防护、精细化工、大健康、电子商务、文化旅游、农业特色种植养殖深加工等N个特色产业,强化各类产业发展要素集聚,打造全县经济发展新动能。
新型装备制造产业要突出轴承、农机重点,加快推进轴承园区扩区,争列省级工业园区,在招大引强和转型升级上发力,发挥好轴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作用,加大省轴承行业协会影响力,加快建设轴承大道;依托铠特农机龙头企业,完善配套产业链条引进和培育,用好校企合作平台,引导万利特种车企业加快升级,支持金环钢构进一步做大做强,不断丰富新型装备制造产业内涵。
商贸物流产业要以金凤市场、陶山市场、金龙建材市场迁建升级为契机,加快与中农批、大连商品交易所合作步伐,建设“一园两中心”即以金凤市场为主的现代物流园区、禽蛋冷链物流中心、鸡蛋期货运营中心,争取列入省级物流园区布局和全省冷链物流产业节点,力争建成落地鸡蛋期货车板交割库项目,努力形成涵盖禽蛋、建材、医药、服装、日用食品等多品种现代物流体系。
要高标准筹备年终全市项目观摩,盯紧瑞森新药研发生产、成都尖峰旱雪、复合防火和智能调光玻璃、中润集装袋、鸣鹤轴承、华莱士鸡肉制品专供生产加工等洽谈项目,争取“十一”前集中开工一批亿元以上项目。全力推进中实智邦无纺布、晨光同创原料药、金霸王日化等在建项目进度,加快圣奥化妆品、华清OLED发光材料、瑞伯特性板材等项目竣工投产,形成谋划培育一批、招商引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投产达效一批的良好格局。
围绕特色产业布局,坚持“抓大不放小、引新不弃旧、亩均论英雄”理念,聚焦“两高三低”,发挥招商专班牵总作用,积极对接央企、500强、上市公司、行业领军企业,力争引进战略支撑强、科技含量高的好项目,展现招商实效。同时,加大向上争跑力度,加强沟通对接,抓住编制“十四五”规划有利时机,让更多的项目和工程进入上级盘子,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02
新型城镇化建设攻坚行动
坚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理念,实施“东优西扩”总体战略,突出县城提能级、强龙头,实现“新区引领、老城提升、新老融合、城乡共促”格局。
精心布局编规划
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抓好新老城区城市规划设计,科学划定生态、农业、城镇区域,为馆陶未来高质量发展留足空间。
精致县城建设提品质
新城区建设上,全力筹备全市城乡观摩活动,加快推进106国道绕城段改建工程,力争年底前开工,全面拉开城市框架,永济水镇项目10月底前一期商业完工;进一步完善新区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功能分区,有序推进县城核心区西移。老城区建设上,要汲取8·15内涝灾情教训,围绕陶山公园、棚户区改造、金凤街雨污分流提升改造等系列重点城建工程,加快实施老城区改造升级,不断补齐功能短板,提升城市服务能力。同时,加强生态廊道建设,将新老城区和公主湖、永济河、卫运河、南城公园等生态节点有机连接,构建15分钟生态慢行圈,实现城乡融合、生态融合。
精细管理上档次
以“三城同创”为抓手,加速推进城区网格化、智能化城市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完成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持续开展城乡居民文明素质教育,破除陈规陋习,形成“人人动手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社会文明新格局。
精美乡村建设补短板
坚持“一带多点全面”指导思想,依托永济河南北纵横的区位优势,沿河乡镇要成片联村发展特色产业种植,打造永济河生态农业旅游带;以中心镇和特色小镇为支撑点,推进小城镇建设,承接县城发展要素,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增强集聚产业、人口能力,发挥中心镇区和特色小镇辐射带动功能;全面推进全县域村庄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思路,有序推进中心村建设,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03
营商环境提升攻坚行动
深入开展“三创四建”活动,巩固拓展“双创双服”和“三深化三提升”活动成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项目企业审批效率,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良好环境。
盯紧盯实开发区扩区重大事宜,加快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能街、创业路、发展大道、紫阳大道、朝阳路等道路亮化提升工程,引导金融、通讯、物流等要素入区发展,完善供电、供水、污水管网、燃气管网等基础设施,提升开发区承载力。
全面处置“僵尸企业”,实现“腾笼换鸟”,有效盘活闲置资产。
严厉查处干扰企业生产、影响社会稳定的违法行为,全力打造风清气正、开放文明的发展环境,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04
以“双增收”(农村集体增收和全民增收)为重点的乡村振兴攻坚行动
农村集体增收方面
在扎实开展好集体土地回收再发包的基础上,坚持“一村一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进知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经营稳健的工商企业,充分利用我县传统产业优势,开展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探索“支部+企业+农户”的土地托管模式,建设果蔬标准化种植园区,推动要素融合、村企共建、抱团发展。组织有偿服务增加集体收入。项目属地村充分发挥地理优势,积极与园区、企业对接,通过劳务中介,及时传递用工信息,增加集体收入。积极争取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按照“围绕重点产业、突出集群效应、集中连片推进”的工作思路,推进全县集体经济发展。发挥好现有扶持项目快速增收的效能。
全民增收方面
坚持多措并举,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推进“一乡一业(多乡一业)、一村一品”,围绕蛋鸡、黄瓜、黄梨、大蒜、艾草、生猪、黑小麦等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打造特色鲜明、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馆陶农产品品牌,做大产业基地,做强新型经营主体,做优“馆陶黑小麦”“彭艾”“馆陶黄瓜”等特色品牌。依托现有特色小镇,继续擦亮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实施“文化+乡村旅游”战略,将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大运河文化等融入到乡村旅游中,打造乡村旅游独特文化名片,促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聚焦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实施优秀农技人员和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促进群众增收。
05
脱贫攻坚行动
坚持“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面落实“四不摘”要求,持续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创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消费扶贫等专项行动,全面提升脱贫攻坚工作质量、提高群众满意度,顺利通过省脱贫攻坚调查,2020年底前如期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自2021年开始,进一步完善、推进精准防贫工作,把产业防贫作为最重要的抓手,做强做大蛋鸡、黄瓜、黑小麦、晚秋黄梨、大蒜、艾草、粮食画、轴承等特色产业,扶持壮大东汝阿胶、常艾坊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让更多贫困群众融入产业链吃上产业饭;把就业、创业扶贫作为最重要的手段,建设农村劳动力就业网络平台,加大劳务输出、就近就业扶持力度,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把教育、健康、住房、饮水等作为最重要的保障措施,强化巩固提升,确保贫困现象不反弹、不回潮;进一步完善防贫救助措施,扩大防贫救助范围,做到应救尽救,确保全县群众在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06
蓝天碧水净土攻坚行动
蓝天攻坚行动
按照“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要求,对涉气工业企业实行生态环境监管差异化管控,降低污染物排放。圆满完成今年市定空气质量考核目标任务,摆脱和摘除不合格县的“黑帽子”。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用地结构,深化大气污染防治的治本之策。严控重点污染物深度减排,对化工、铸造、砖瓦窑、电力、喷涂等重点行业和涉VOCs企业等,实施综合治理,推进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全面推进清洁取暖、“散乱污”清零整治、工业企业达标排放、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管控,严控施工和道路扬尘,防治垃圾秸秆露天焚烧。
碧水攻坚行动
突出抓好重点河流综合治理,秤钩湾、果子园、北馆陶三个考核断面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完成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深入推进工业污水达标治理、城镇污水治理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严厉打击水污染违法行为,县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确保稳定达标。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实现县域全覆盖。
净土攻坚行动
土壤环境持续改善,完成全县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建立全县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名录以及耕地质量分类清单。强化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全县受污染耕地、再开发利用的污染地块,加快实现安全利用。
07
民生改善攻坚行动
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七有”,集中办成一批群众期盼的惠民实事。
优先发展教育
谋划举办全县第二届冰雪运动会,创建10所县级冰雪特色示范校,谋划新城区高中、小学建设,加快推进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改造升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常态招聘机制,着力培养优秀校长和教学名师。
提质公共服务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保障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完善交通布局,馆蝉线、馆峰线争取明年实施。深入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医共体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推动妇幼保健院顺利通过省级终审。
抓好社会保障
强化困难群体、特困人员兜底保障工作,加快推进企业职工社会保险扩面,推动机关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人员养老保险费正常征缴,下力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深化实施殡葬改革,加强移风易俗,推动殡葬事业绿色、科学、健康发展。
08
基层社会治理攻坚行动
积极探索以党建为统领、以自治为基础的基层治理新路径,深入开展“抓党建、防疫情、促脱贫、保小康”活动,进一步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好村级班子和农村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奖优罚劣,抓实乡镇党委书记星级化、农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化、农村党员精准化、农村优秀青年系统化等“四化管理机制”,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进一步深化乡镇改革和综合执法改革,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抓好农村“五位一体”组织体系建设,发挥红白理事会等民间组织作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移风易俗。
加快城区9个基层组织社区建设,形成系统、有效、扁平化的治理体系,加强村(社区)自治机制建设,实行好党员联户(网格员)制度。
09
底线夯实攻坚行动
坚持“不出事、再出彩”,全力做好做实底线性工作。
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要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坚持“疫情不结束、排查不止步”,严格重点领域管控,人群聚集公共场所、农贸市场、药店、门诊等重点部位要严格落实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加强对肉类加工企业、进口食品、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和物流环节的监管,密切监测疫情态势,及时研判疫情,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抓好平安建设
牢牢绷紧政治安全这根弦,加强网络舆情管控,压实压紧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深入推进“双创四进”活动,依法打击非法宗教活动,切实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决胜战,确保完成“六清”任务;落实党管武装制度,不断提升国防动员和应急应战能力。
抓好信访稳定
深入开展“一委一庭三中心”规范提升年活动,争创一批“三无乡”“三无村”,集中力量解决一批房地产、涉法涉诉、土地征迁、企业改制等重点领域信访积案。当前,要把做好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安保和信访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高度
湖北省仙桃市有哪些镇啊?
仙桃市共有15个镇,分别是郑场镇、毛嘴镇、剅河镇、三伏潭镇、胡场镇、长埫口镇、西流河镇、彭场镇、沙湖镇、杨林尾镇、张沟镇、郭河镇、沔城回族镇、通海口镇、陈场镇。
除上述15个镇外,仙桃市还包括3个街道,分别是干河街道、龙华山街道、沙嘴街道,共计18个乡级行政区。
扩展资料:
仙桃原名沔阳,位于湖北省中南部的江汉平原腹地,面积2538平方公里,地跨东经112°55'—113°49'、北纬30°04'—30°3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具有南北兼优的气候特点。仙桃历史文化悠久,经济充满活力,是全国百强县(市)、湖北首强县(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市。
中国唯一的体操之乡
仙桃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是中国著名的大侨乡,全国高考“状元县”,中国唯一的体操之乡。2008年北京奥运会,仙桃市创造了“一座小城,两位冠军,三枚金牌,四块奖牌”的世界体坛神话,仙桃是全国唯一的体操之乡,先后走出了李小双、李大双、杨威、郑李辉、廖辉等五位世界冠军,连续四届奥运会获得7枚奥运金牌、6枚奥运银牌。
2000年2月,国家体操训练管理中心授予仙桃市“中国体操之乡”和“世界冠军摇篮”两块“金字招牌”。
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
仙桃紧靠中国中部特大城市武汉,具有贯通南北、承东启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境内河渠网络相通,公路四通八达,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汉口火车站、长江武汉港均只1小时车程。
贯穿中国南北的京珠高速公路和贯穿东西的沪蓉高速公路在仙桃附近交汇,仙桃南到广州、北到北京、东到上海、西到成都等特大城市均在1000公里半径之内。
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
仙桃有耕地160万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全国重要的粮、棉、油、鱼、猪、蛋生产基地。全市粮食面积100万亩,棉花面积40万亩,油菜面积100万亩,蔬菜面积60万亩,水产面积56万亩,淡水产品养殖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二。年出栏生猪100多万头,出笼家禽8000多万只,禽蛋产量50万吨。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前景十分广阔。
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仙桃以轻结构、外向型为产业特色,已经形成以纺织、服装、无纺布及卫材制品、食品加工、医药化工、机械电子为主导的产业体系。纺织服装已具备年产1亿米中高档面料、5000万件成衣的生产能力,基本形成纺、织、染、整到服装加工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仙桃迈亚集团生产的高档服装是中国最好的西服面料,可与世界高档面料媲美。
仙桃市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台湾旺旺、福建亲亲、四川米老头、香港真巧、香港加多宝等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企业,呈现品牌集聚、产业集群的发展势头。机械电子产业以台湾健鼎、广东纳伟仕、北京神雾等实力企业为支撑,实现高点起跳,跨越发展,成为全市最具成长性的产业。
无纺布产业在扩张、升级、规范中加快发展,制品出口占全国45%的市场份额,跻身全国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基本竞争力百强。医药化工产业集聚德国拜尔斯道夫、香港丝宝、中国宜化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正由传统的小化工、农化工向现代大化工、精细化工转变。
仙桃正大力实施双百亿产业工程,以产业规划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做大做强五大主导产业,力争“十二五”期末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仙桃即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无纺布制造加工基地、华中地区最大的电子电路板生产基地、华中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食品加工基地和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同时运用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重点发展食品及环保产业聚集区、现代纺织产业聚集区、光电子及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都市工业聚集区。
怡人的投资居住环境
仙桃以轻纺城、生态城、休闲城为城市特色。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已成为江汉平原的信息中心、物流中心。三产业日趋繁荣,拥有一批星级酒店,一批大型购物广场,一批专业批发市场,成为区域性的物资贸易集散中心。城区建有四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备,产业配套齐全,政策环境优良,为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四川射洪县全国排名?
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18中国西部县域经济百强白皮书》正式发布。发布会上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西部县域经济100强(2018年)榜单”。榜单显示,射洪上榜居34位,在四川上榜的31县中,位居11位。
据了解,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坚持五大发展理念,遵循科学、系统、客观、可操作、可对比的基本原则,建立了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近三年平均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的“双百亿”门槛,筛选出150个西部县(县级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评比出西部百强县。该报告设计中国西部县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解读了西部县域百强的区域格局和发展特征。
湖北省仙桃市有哪些镇啊?
仙桃市共有15个镇,分别是郑场镇、毛嘴镇、剅河镇、三伏潭镇、胡场镇、长埫口镇、西流河镇、彭场镇、沙湖镇、杨林尾镇、张沟镇、郭河镇、沔城回族镇、通海口镇、陈场镇。
除上述15个镇外,仙桃市还包括3个街道,分别是干河街道、龙华山街道、沙嘴街道,共计18个乡级行政区。
扩展资料:
仙桃原名沔阳,位于湖北省中南部的江汉平原腹地,面积2538平方公里,地跨东经112°55'—113°49'、北纬30°04'—30°3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具有南北兼优的气候特点。仙桃历史文化悠久,经济充满活力,是全国百强县(市)、湖北首强县(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市。
中国唯一的体操之乡
仙桃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是中国著名的大侨乡,全国高考“状元县”,中国唯一的体操之乡。2008年北京奥运会,仙桃市创造了“一座小城,两位冠军,三枚金牌,四块奖牌”的世界体坛神话,仙桃是全国唯一的体操之乡,先后走出了李小双、李大双、杨威、郑李辉、廖辉等五位世界冠军,连续四届奥运会获得7枚奥运金牌、6枚奥运银牌。
2000年2月,国家体操训练管理中心授予仙桃市“中国体操之乡”和“世界冠军摇篮”两块“金字招牌”。
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
仙桃紧靠中国中部特大城市武汉,具有贯通南北、承东启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境内河渠网络相通,公路四通八达,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汉口火车站、长江武汉港均只1小时车程。
贯穿中国南北的京珠高速公路和贯穿东西的沪蓉高速公路在仙桃附近交汇,仙桃南到广州、北到北京、东到上海、西到成都等特大城市均在1000公里半径之内。
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
仙桃有耕地160万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全国重要的粮、棉、油、鱼、猪、蛋生产基地。全市粮食面积100万亩,棉花面积40万亩,油菜面积100万亩,蔬菜面积60万亩,水产面积56万亩,淡水产品养殖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二。年出栏生猪100多万头,出笼家禽8000多万只,禽蛋产量50万吨。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前景十分广阔。
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仙桃以轻结构、外向型为产业特色,已经形成以纺织、服装、无纺布及卫材制品、食品加工、医药化工、机械电子为主导的产业体系。纺织服装已具备年产1亿米中高档面料、5000万件成衣的生产能力,基本形成纺、织、染、整到服装加工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仙桃迈亚集团生产的高档服装是中国最好的西服面料,可与世界高档面料媲美。
仙桃市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台湾旺旺、福建亲亲、四川米老头、香港真巧、香港加多宝等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企业,呈现品牌集聚、产业集群的发展势头。机械电子产业以台湾健鼎、广东纳伟仕、北京神雾等实力企业为支撑,实现高点起跳,跨越发展,成为全市最具成长性的产业。
无纺布产业在扩张、升级、规范中加快发展,制品出口占全国45%的市场份额,跻身全国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基本竞争力百强。医药化工产业集聚德国拜尔斯道夫、香港丝宝、中国宜化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正由传统的小化工、农化工向现代大化工、精细化工转变。
仙桃正大力实施双百亿产业工程,以产业规划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做大做强五大主导产业,力争“十二五”期末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仙桃即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无纺布制造加工基地、华中地区最大的电子电路板生产基地、华中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食品加工基地和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同时运用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重点发展食品及环保产业聚集区、现代纺织产业聚集区、光电子及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都市工业聚集区。
怡人的投资居住环境
仙桃以轻纺城、生态城、休闲城为城市特色。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已成为江汉平原的信息中心、物流中心。三产业日趋繁荣,拥有一批星级酒店,一批大型购物广场,一批专业批发市场,成为区域性的物资贸易集散中心。城区建有四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备,产业配套齐全,政策环境优良,为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九大攻坚行动和十大任务是什么?
01
产业成长攻坚行动
突出工业产业分量,实施“双百亿产业成长计划”“规上企业和企业税收五年倍增计划”,在大力培育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努力构建产业新格局,实现经济发展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
围绕“2+N”产业体系布局,重点培育新型装备制造、商贸物流两大支撑产业,全力培育成为百亿产业;统筹做强集装袋(吨包)、卫生防护、精细化工、大健康、电子商务、文化旅游、农业特色种植养殖深加工等N个特色产业,强化各类产业发展要素集聚,打造全县经济发展新动能。
新型装备制造产业要突出轴承、农机重点,加快推进轴承园区扩区,争列省级工业园区,在招大引强和转型升级上发力,发挥好轴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作用,加大省轴承行业协会影响力,加快建设轴承大道;依托铠特农机龙头企业,完善配套产业链条引进和培育,用好校企合作平台,引导万利特种车企业加快升级,支持金环钢构进一步做大做强,不断丰富新型装备制造产业内涵。
商贸物流产业要以金凤市场、陶山市场、金龙建材市场迁建升级为契机,加快与中农批、大连商品交易所合作步伐,建设“一园两中心”即以金凤市场为主的现代物流园区、禽蛋冷链物流中心、鸡蛋期货运营中心,争取列入省级物流园区布局和全省冷链物流产业节点,力争建成落地鸡蛋期货车板交割库项目,努力形成涵盖禽蛋、建材、医药、服装、日用食品等多品种现代物流体系。
要高标准筹备年终全市项目观摩,盯紧瑞森新药研发生产、成都尖峰旱雪、复合防火和智能调光玻璃、中润集装袋、鸣鹤轴承、华莱士鸡肉制品专供生产加工等洽谈项目,争取“十一”前集中开工一批亿元以上项目。全力推进中实智邦无纺布、晨光同创原料药、金霸王日化等在建项目进度,加快圣奥化妆品、华清OLED发光材料、瑞伯特性板材等项目竣工投产,形成谋划培育一批、招商引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投产达效一批的良好格局。
围绕特色产业布局,坚持“抓大不放小、引新不弃旧、亩均论英雄”理念,聚焦“两高三低”,发挥招商专班牵总作用,积极对接央企、500强、上市公司、行业领军企业,力争引进战略支撑强、科技含量高的好项目,展现招商实效。同时,加大向上争跑力度,加强沟通对接,抓住编制“十四五”规划有利时机,让更多的项目和工程进入上级盘子,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02
新型城镇化建设攻坚行动
坚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理念,实施“东优西扩”总体战略,突出县城提能级、强龙头,实现“新区引领、老城提升、新老融合、城乡共促”格局。
精心布局编规划
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抓好新老城区城市规划设计,科学划定生态、农业、城镇区域,为馆陶未来高质量发展留足空间。
精致县城建设提品质
新城区建设上,全力筹备全市城乡观摩活动,加快推进106国道绕城段改建工程,力争年底前开工,全面拉开城市框架,永济水镇项目10月底前一期商业完工;进一步完善新区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功能分区,有序推进县城核心区西移。老城区建设上,要汲取8·15内涝灾情教训,围绕陶山公园、棚户区改造、金凤街雨污分流提升改造等系列重点城建工程,加快实施老城区改造升级,不断补齐功能短板,提升城市服务能力。同时,加强生态廊道建设,将新老城区和公主湖、永济河、卫运河、南城公园等生态节点有机连接,构建15分钟生态慢行圈,实现城乡融合、生态融合。
精细管理上档次
以“三城同创”为抓手,加速推进城区网格化、智能化城市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完成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持续开展城乡居民文明素质教育,破除陈规陋习,形成“人人动手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社会文明新格局。
精美乡村建设补短板
坚持“一带多点全面”指导思想,依托永济河南北纵横的区位优势,沿河乡镇要成片联村发展特色产业种植,打造永济河生态农业旅游带;以中心镇和特色小镇为支撑点,推进小城镇建设,承接县城发展要素,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增强集聚产业、人口能力,发挥中心镇区和特色小镇辐射带动功能;全面推进全县域村庄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思路,有序推进中心村建设,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03
营商环境提升攻坚行动
深入开展“三创四建”活动,巩固拓展“双创双服”和“三深化三提升”活动成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项目企业审批效率,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良好环境。
盯紧盯实开发区扩区重大事宜,加快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能街、创业路、发展大道、紫阳大道、朝阳路等道路亮化提升工程,引导金融、通讯、物流等要素入区发展,完善供电、供水、污水管网、燃气管网等基础设施,提升开发区承载力。
全面处置“僵尸企业”,实现“腾笼换鸟”,有效盘活闲置资产。
严厉查处干扰企业生产、影响社会稳定的违法行为,全力打造风清气正、开放文明的发展环境,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04
以“双增收”(农村集体增收和全民增收)为重点的乡村振兴攻坚行动
农村集体增收方面
在扎实开展好集体土地回收再发包的基础上,坚持“一村一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进知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经营稳健的工商企业,充分利用我县传统产业优势,开展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探索“支部+企业+农户”的土地托管模式,建设果蔬标准化种植园区,推动要素融合、村企共建、抱团发展。组织有偿服务增加集体收入。项目属地村充分发挥地理优势,积极与园区、企业对接,通过劳务中介,及时传递用工信息,增加集体收入。积极争取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按照“围绕重点产业、突出集群效应、集中连片推进”的工作思路,推进全县集体经济发展。发挥好现有扶持项目快速增收的效能。
全民增收方面
坚持多措并举,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推进“一乡一业(多乡一业)、一村一品”,围绕蛋鸡、黄瓜、黄梨、大蒜、艾草、生猪、黑小麦等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打造特色鲜明、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馆陶农产品品牌,做大产业基地,做强新型经营主体,做优“馆陶黑小麦”“彭艾”“馆陶黄瓜”等特色品牌。依托现有特色小镇,继续擦亮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实施“文化+乡村旅游”战略,将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大运河文化等融入到乡村旅游中,打造乡村旅游独特文化名片,促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聚焦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实施优秀农技人员和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促进群众增收。
05
脱贫攻坚行动
坚持“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面落实“四不摘”要求,持续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创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消费扶贫等专项行动,全面提升脱贫攻坚工作质量、提高群众满意度,顺利通过省脱贫攻坚调查,2020年底前如期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自2021年开始,进一步完善、推进精准防贫工作,把产业防贫作为最重要的抓手,做强做大蛋鸡、黄瓜、黑小麦、晚秋黄梨、大蒜、艾草、粮食画、轴承等特色产业,扶持壮大东汝阿胶、常艾坊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让更多贫困群众融入产业链吃上产业饭;把就业、创业扶贫作为最重要的手段,建设农村劳动力就业网络平台,加大劳务输出、就近就业扶持力度,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把教育、健康、住房、饮水等作为最重要的保障措施,强化巩固提升,确保贫困现象不反弹、不回潮;进一步完善防贫救助措施,扩大防贫救助范围,做到应救尽救,确保全县群众在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06
蓝天碧水净土攻坚行动
蓝天攻坚行动
按照“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要求,对涉气工业企业实行生态环境监管差异化管控,降低污染物排放。圆满完成今年市定空气质量考核目标任务,摆脱和摘除不合格县的“黑帽子”。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用地结构,深化大气污染防治的治本之策。严控重点污染物深度减排,对化工、铸造、砖瓦窑、电力、喷涂等重点行业和涉VOCs企业等,实施综合治理,推进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全面推进清洁取暖、“散乱污”清零整治、工业企业达标排放、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管控,严控施工和道路扬尘,防治垃圾秸秆露天焚烧。
碧水攻坚行动
突出抓好重点河流综合治理,秤钩湾、果子园、北馆陶三个考核断面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完成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深入推进工业污水达标治理、城镇污水治理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严厉打击水污染违法行为,县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确保稳定达标。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实现县域全覆盖。
净土攻坚行动
土壤环境持续改善,完成全县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建立全县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名录以及耕地质量分类清单。强化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全县受污染耕地、再开发利用的污染地块,加快实现安全利用。
07
民生改善攻坚行动
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七有”,集中办成一批群众期盼的惠民实事。
优先发展教育
谋划举办全县第二届冰雪运动会,创建10所县级冰雪特色示范校,谋划新城区高中、小学建设,加快推进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改造升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常态招聘机制,着力培养优秀校长和教学名师。
提质公共服务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保障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完善交通布局,馆蝉线、馆峰线争取明年实施。深入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医共体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推动妇幼保健院顺利通过省级终审。
抓好社会保障
强化困难群体、特困人员兜底保障工作,加快推进企业职工社会保险扩面,推动机关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人员养老保险费正常征缴,下力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深化实施殡葬改革,加强移风易俗,推动殡葬事业绿色、科学、健康发展。
08
基层社会治理攻坚行动
积极探索以党建为统领、以自治为基础的基层治理新路径,深入开展“抓党建、防疫情、促脱贫、保小康”活动,进一步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好村级班子和农村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奖优罚劣,抓实乡镇党委书记星级化、农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化、农村党员精准化、农村优秀青年系统化等“四化管理机制”,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进一步深化乡镇改革和综合执法改革,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抓好农村“五位一体”组织体系建设,发挥红白理事会等民间组织作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移风易俗。
加快城区9个基层组织社区建设,形成系统、有效、扁平化的治理体系,加强村(社区)自治机制建设,实行好党员联户(网格员)制度。
09
底线夯实攻坚行动
坚持“不出事、再出彩”,全力做好做实底线性工作。
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要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坚持“疫情不结束、排查不止步”,严格重点领域管控,人群聚集公共场所、农贸市场、药店、门诊等重点部位要严格落实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加强对肉类加工企业、进口食品、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和物流环节的监管,密切监测疫情态势,及时研判疫情,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抓好平安建设
牢牢绷紧政治安全这根弦,加强网络舆情管控,压实压紧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深入推进“双创四进”活动,依法打击非法宗教活动,切实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决胜战,确保完成“六清”任务;落实党管武装制度,不断提升国防动员和应急应战能力。
抓好信访稳定
深入开展“一委一庭三中心”规范提升年活动,争创一批“三无乡”“三无村”,集中力量解决一批房地产、涉法涉诉、土地征迁、企业改制等重点领域信访积案。当前,要把做好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安保和信访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高度
湖北省仙桃市有哪些镇啊?
仙桃市共有15个镇,分别是郑场镇、毛嘴镇、剅河镇、三伏潭镇、胡场镇、长埫口镇、西流河镇、彭场镇、沙湖镇、杨林尾镇、张沟镇、郭河镇、沔城回族镇、通海口镇、陈场镇。
除上述15个镇外,仙桃市还包括3个街道,分别是干河街道、龙华山街道、沙嘴街道,共计18个乡级行政区。
扩展资料:
仙桃原名沔阳,位于湖北省中南部的江汉平原腹地,面积2538平方公里,地跨东经112°55'—113°49'、北纬30°04'—30°3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具有南北兼优的气候特点。仙桃历史文化悠久,经济充满活力,是全国百强县(市)、湖北首强县(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市。
中国唯一的体操之乡
仙桃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是中国著名的大侨乡,全国高考“状元县”,中国唯一的体操之乡。2008年北京奥运会,仙桃市创造了“一座小城,两位冠军,三枚金牌,四块奖牌”的世界体坛神话,仙桃是全国唯一的体操之乡,先后走出了李小双、李大双、杨威、郑李辉、廖辉等五位世界冠军,连续四届奥运会获得7枚奥运金牌、6枚奥运银牌。
2000年2月,国家体操训练管理中心授予仙桃市“中国体操之乡”和“世界冠军摇篮”两块“金字招牌”。
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
仙桃紧靠中国中部特大城市武汉,具有贯通南北、承东启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境内河渠网络相通,公路四通八达,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汉口火车站、长江武汉港均只1小时车程。
贯穿中国南北的京珠高速公路和贯穿东西的沪蓉高速公路在仙桃附近交汇,仙桃南到广州、北到北京、东到上海、西到成都等特大城市均在1000公里半径之内。
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
仙桃有耕地160万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全国重要的粮、棉、油、鱼、猪、蛋生产基地。全市粮食面积100万亩,棉花面积40万亩,油菜面积100万亩,蔬菜面积60万亩,水产面积56万亩,淡水产品养殖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二。年出栏生猪100多万头,出笼家禽8000多万只,禽蛋产量50万吨。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前景十分广阔。
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仙桃以轻结构、外向型为产业特色,已经形成以纺织、服装、无纺布及卫材制品、食品加工、医药化工、机械电子为主导的产业体系。纺织服装已具备年产1亿米中高档面料、5000万件成衣的生产能力,基本形成纺、织、染、整到服装加工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仙桃迈亚集团生产的高档服装是中国最好的西服面料,可与世界高档面料媲美。
仙桃市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台湾旺旺、福建亲亲、四川米老头、香港真巧、香港加多宝等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企业,呈现品牌集聚、产业集群的发展势头。机械电子产业以台湾健鼎、广东纳伟仕、北京神雾等实力企业为支撑,实现高点起跳,跨越发展,成为全市最具成长性的产业。
无纺布产业在扩张、升级、规范中加快发展,制品出口占全国45%的市场份额,跻身全国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基本竞争力百强。医药化工产业集聚德国拜尔斯道夫、香港丝宝、中国宜化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正由传统的小化工、农化工向现代大化工、精细化工转变。
仙桃正大力实施双百亿产业工程,以产业规划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做大做强五大主导产业,力争“十二五”期末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仙桃即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无纺布制造加工基地、华中地区最大的电子电路板生产基地、华中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食品加工基地和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同时运用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重点发展食品及环保产业聚集区、现代纺织产业聚集区、光电子及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都市工业聚集区。
怡人的投资居住环境
仙桃以轻纺城、生态城、休闲城为城市特色。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已成为江汉平原的信息中心、物流中心。三产业日趋繁荣,拥有一批星级酒店,一批大型购物广场,一批专业批发市场,成为区域性的物资贸易集散中心。城区建有四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备,产业配套齐全,政策环境优良,为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四川射洪县全国排名?
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18中国西部县域经济百强白皮书》正式发布。发布会上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西部县域经济100强(2018年)榜单”。榜单显示,射洪上榜居34位,在四川上榜的31县中,位居11位。
据了解,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坚持五大发展理念,遵循科学、系统、客观、可操作、可对比的基本原则,建立了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近三年平均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的“双百亿”门槛,筛选出150个西部县(县级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评比出西部百强县。该报告设计中国西部县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解读了西部县域百强的区域格局和发展特征。
四川射洪县全国排名?
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18中国西部县域经济百强白皮书》正式发布。发布会上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西部县域经济100强(2018年)榜单”。榜单显示,射洪上榜居34位,在四川上榜的31县中,位居11位。
据了解,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坚持五大发展理念,遵循科学、系统、客观、可操作、可对比的基本原则,建立了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近三年平均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的“双百亿”门槛,筛选出150个西部县(县级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评比出西部百强县。该报告设计中国西部县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解读了西部县域百强的区域格局和发展特征。
晋江靠什么火的?
靠制鞋,这是因为,晋江市现有七万多家企业、50家上市公司,拥有中国鞋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中国休闲食品名城等15项“国字号”区域产业品牌,形成制鞋、纺织服装两个千亿产业集群,建材陶瓷、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等5个超百亿产业集群,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20年位居全国4—7位,综合经济实力连续27年居福建省第一。
四川射洪县全国排名?
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18中国西部县域经济百强白皮书》正式发布。发布会上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西部县域经济100强(2018年)榜单”。榜单显示,射洪上榜居34位,在四川上榜的31县中,位居11位。
据了解,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坚持五大发展理念,遵循科学、系统、客观、可操作、可对比的基本原则,建立了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近三年平均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的“双百亿”门槛,筛选出150个西部县(县级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评比出西部百强县。该报告设计中国西部县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解读了西部县域百强的区域格局和发展特征。
湖北省仙桃市有哪些镇啊?
仙桃市共有15个镇,分别是郑场镇、毛嘴镇、剅河镇、三伏潭镇、胡场镇、长埫口镇、西流河镇、彭场镇、沙湖镇、杨林尾镇、张沟镇、郭河镇、沔城回族镇、通海口镇、陈场镇。
除上述15个镇外,仙桃市还包括3个街道,分别是干河街道、龙华山街道、沙嘴街道,共计18个乡级行政区。
扩展资料:
仙桃原名沔阳,位于湖北省中南部的江汉平原腹地,面积2538平方公里,地跨东经112°55'—113°49'、北纬30°04'—30°3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具有南北兼优的气候特点。仙桃历史文化悠久,经济充满活力,是全国百强县(市)、湖北首强县(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市。
中国唯一的体操之乡
仙桃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是中国著名的大侨乡,全国高考“状元县”,中国唯一的体操之乡。2008年北京奥运会,仙桃市创造了“一座小城,两位冠军,三枚金牌,四块奖牌”的世界体坛神话,仙桃是全国唯一的体操之乡,先后走出了李小双、李大双、杨威、郑李辉、廖辉等五位世界冠军,连续四届奥运会获得7枚奥运金牌、6枚奥运银牌。
2000年2月,国家体操训练管理中心授予仙桃市“中国体操之乡”和“世界冠军摇篮”两块“金字招牌”。
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
仙桃紧靠中国中部特大城市武汉,具有贯通南北、承东启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境内河渠网络相通,公路四通八达,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汉口火车站、长江武汉港均只1小时车程。
贯穿中国南北的京珠高速公路和贯穿东西的沪蓉高速公路在仙桃附近交汇,仙桃南到广州、北到北京、东到上海、西到成都等特大城市均在1000公里半径之内。
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
仙桃有耕地160万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全国重要的粮、棉、油、鱼、猪、蛋生产基地。全市粮食面积100万亩,棉花面积40万亩,油菜面积100万亩,蔬菜面积60万亩,水产面积56万亩,淡水产品养殖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二。年出栏生猪100多万头,出笼家禽8000多万只,禽蛋产量50万吨。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前景十分广阔。
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仙桃以轻结构、外向型为产业特色,已经形成以纺织、服装、无纺布及卫材制品、食品加工、医药化工、机械电子为主导的产业体系。纺织服装已具备年产1亿米中高档面料、5000万件成衣的生产能力,基本形成纺、织、染、整到服装加工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仙桃迈亚集团生产的高档服装是中国最好的西服面料,可与世界高档面料媲美。
仙桃市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台湾旺旺、福建亲亲、四川米老头、香港真巧、香港加多宝等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企业,呈现品牌集聚、产业集群的发展势头。机械电子产业以台湾健鼎、广东纳伟仕、北京神雾等实力企业为支撑,实现高点起跳,跨越发展,成为全市最具成长性的产业。
无纺布产业在扩张、升级、规范中加快发展,制品出口占全国45%的市场份额,跻身全国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基本竞争力百强。医药化工产业集聚德国拜尔斯道夫、香港丝宝、中国宜化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正由传统的小化工、农化工向现代大化工、精细化工转变。
仙桃正大力实施双百亿产业工程,以产业规划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做大做强五大主导产业,力争“十二五”期末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仙桃即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无纺布制造加工基地、华中地区最大的电子电路板生产基地、华中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食品加工基地和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同时运用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重点发展食品及环保产业聚集区、现代纺织产业聚集区、光电子及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都市工业聚集区。
怡人的投资居住环境
仙桃以轻纺城、生态城、休闲城为城市特色。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已成为江汉平原的信息中心、物流中心。三产业日趋繁荣,拥有一批星级酒店,一批大型购物广场,一批专业批发市场,成为区域性的物资贸易集散中心。城区建有四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备,产业配套齐全,政策环境优良,为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