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三大产业(甘肃省六大产业是什么苹果?)
1. 甘肃省六大产业是什么苹果?
富士苹果黄元帅苹果花牛苹果
2. 甘肃省六大产业是什么苹果?
富士苹果黄元帅苹果花牛苹果
3. 甘肃省六大产业是什么苹果?
富士苹果黄元帅苹果花牛苹果
4. 甘肃省六大产业是什么苹果?
富士苹果黄元帅苹果花牛苹果
5. 甘肃省四大主导产业?
甘肃省近年来大力发展清洁生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先进制造、文化旅游、通道物流、循环农业、中医中药、数据信息、军民融合十大生态产业。在十大生态产业中既有国家大力倡导、优先发展的产业,例如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又有突出甘肃优势、重点培育的产业,如循环农业、中医中药、文化旅游、通道物流、军民融合产业;还有紧盯发展趋势、着力提升的产业,主要是数据信息和先进制造产业。
其中,旅游业、农副产品加工、矿产资源、环保种草业成为甘肃四大主导产业。
6. 甘肃省四大主导产业?
甘肃省近年来大力发展清洁生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先进制造、文化旅游、通道物流、循环农业、中医中药、数据信息、军民融合十大生态产业。在十大生态产业中既有国家大力倡导、优先发展的产业,例如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又有突出甘肃优势、重点培育的产业,如循环农业、中医中药、文化旅游、通道物流、军民融合产业;还有紧盯发展趋势、着力提升的产业,主要是数据信息和先进制造产业。
其中,旅游业、农副产品加工、矿产资源、环保种草业成为甘肃四大主导产业。
7. 三抓三促是甘肃提出的吗?
是的,2023年2月13日。甘肃省委进行的会议显示,三抓三促行动是2023年2月13日提出的,全省“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一是抓住重点,抓住重大项目,抓住重大技术,抓住重大产业,抓住重大改革,抓住重大发。
8. 2020年甘肃省三大产业?
三大产业是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1、第一产业主要指生产食材以及其它一些生物材料的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直接以自然物为生产对象的产业(泛指农业。2、第二产业主要指加工制造产业(或指手工制作业),利用自然界和第一产业提供的基本材料进行加工处理。3、第三产业是指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现代服务业或商业),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通讯产业、商业、餐饮业、金融业、教育、公共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
9. 甘肃前进牧业厉害吗?
厉害。
甘肃前进牧业始建于2008年,是前进村党总支发起的、群众积极参与的股份制企业,以良种奶牛养殖、牧草种植加工、优质鲜奶生产为主导产业,是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中国优质奶源基地。
公司现有员工650余人,下辖11个牧场:前进牧场、汇源牧场、绿洲牧场、五泉牧场、蓼泉牧场、石岗墩万头牧场、神洲牧场、新华牧场、东联牧场、宝鸡牧场、德瑞万头牧场,资产总额13亿元,饲草基地3.5万亩,奶牛存栏28000头,日产高品质鲜奶250多吨,乳制品加工线1条,有日运输鲜奶能力达300吨的车队一个,产品远销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福建、广州等地,是伊利、蒙牛、新希望、菊乐、三联等乳制品加工企业的原奶供应合作伙伴。
公司在立足张掖辖区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前进牧业在董事长马志祥的带领下:一是做好奶牛养殖主业,预计2020年达到5万头养殖规模;二是向上游延伸产业链条,打造饲草料供应生产基地;三是联合大型企业,打造前进牧业自己的乳品加工基地,做大做强前进牧业品牌,为实现美好前进梦不断努力。
10. 甘肃省十大特色农业产品是什么?
甘肃省十大特色农业产品是:
1、瓜州蜜瓜
甘肃省瓜州县以盛产瓜果出名,早在唐代,就已使用“瓜 州”这一名称。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蜜瓜种植,种植面积已达8万多亩,产品远销国内多个省市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安西,古称“瓜州”,自古就以盛产“美瓜”而名扬中外,生产的“瓜州蜜瓜”有4个系列30多个品种,质脆汁多,香甜可口,清爽宜人,含糖量达14%一19%,是消暑止渴的佳品。有诗赞曰:冰泉浸绿玉,霸刀破黄金;凉冷消晚暑,清甘洗渴心。瓜州蜜瓜产地范围为甘肃省瓜州县瓜州乡、西湖乡、南岔镇、锁阳城镇、河东乡、双塔乡、布隆吉乡、三道沟镇、七墩乡、腰站子乡、沙河乡、梁湖乡、广至乡、渊泉镇、柳园镇、国营小宛农场16个乡镇、农场现辖行政区域。三……[详细]
2、庆阳苹果
庆阳属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具备优质苹果生产的全部7项主要生态指标和6项辅助指标,是全国优质红富士苹果最佳适生区。西峰、庆城、宁县、合水、正宁、镇原6个县区被列入全国苹果生产重点县。庆阳栽培苹果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有栽培绵苹果的记载。
3、武都花椒
武都地处甘肃南部,地处西秦岭南荣南麓,甘、陕、川三省交界地带,雨量充沛 ,气候温和,林草茂盛,资源丰富,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美称。居长江水系白龙江中游的武都区自古就是优质花椒的故乡,素有“千年椒乡”之美誉。又以花椒品质优异,民间冠以“大红袍”之称。武都——中国花椒之乡.武都是我国花椒原产地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目前,该区花椒种植面积90.4万亩,花椒年产量1020万公斤,堪称“中国花椒第一县”。武都花椒远近闻名,畅销全国,著名餐饮连锁小肥羊火锅店的花椒全部来自甘肃武都,可见其盛产的花椒的影响力。其中尤以武都花椒的颜色、麻味更胜,武都也因此被称作花椒之都。我国首座花椒博物馆在著名花椒之乡武都开馆。中国第一个花椒博物馆在武都开馆武都花椒品质优异,民间冠以“大红袍”之称。
4、陇西黄芪
陇西盛产100多种中药材,素有“千年药乡”之称,所产党参、黄芪、柴胡、板蓝根等药材质优量大,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享有“西北药都”、“中国黄芪之乡”等盛誉,已成为西北地产中药材生产、销售、种苗繁育和信息服务中心。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先后吸引了三九集团、千金药业、恒利药厂等企业在我县建基地、办企业、搞合作,药乡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 黄芪是甘肃陇西县著名特产之一,其生长气候高寒阴湿,土地肥沃疏松,具有黄芪生长独特优越的地理条件。黄芪由陇西栽培的历史悠久,独享其名。其性微温,味甘,属无污染产品,馈赠亲朋之珍品。
5、陇西白条党参
陇西良好的种植条件造就了白条党参的优异品质:其状呈圆柱形,芦下3厘米~5厘米处最粗,长15厘米~45厘米,直径0.4厘米~1.8厘米,具蛇形根头,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质较柔软带韧性,皮紧、肉厚、味甘,嚼之无渣,条长直、粗壮,色白质重,品质远好于全国其他产区党参,从而自成一品,国内外用户赞誉不绝。白条党参富含生物碱、挥发油、树脂、粘液质和维生素、蛋白质、淀粉、糖、矿物质等多种有益成分,有养血、健脾、补中、益气、降压、生津、抗癌之功效,常作为人参的代用品,俗称小人参。 文化典故陇西白条党参为菊梗科植物党参的干燥根,因其主产甘肃陇西,色白条直,富含多种药用成分和保健元素,被誉为陇西白条党参
6、岷县当归
岷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山区,洮河中淤。这里高寒阴湿,雨量充足,最适宜当归和其它中草药材的生长。 据史-载,岷县当归已有1400多年历史。 当归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肥大,叶为数回羽状复叶,夏季开白色花,复伞形花序,果实长椭圆形,侧棱有广翅。中医学上以根入药。其主根呈圆柱形或圆锥形,尾端渐细;表皮棕褐色或黄褐色,主根上端有不甚明显的环形皱纹;横断面是白色或淡黄棕色,有线状纹理,习称“菊花心”,中心有的有白色髓心;体质坚硬,吸潮后软韧。气特异岷县产药材300多种,尤以“岷当”驰名中外,有“千年药乡”之称。岷县适宜当归和其他中草药材的生长,有“千年药乡”的美称。当地阴湿、雨量足、高寒,“岷归”早在1500多年前当归就是贡品,极为珍贵的中草药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占到全球总需求量的54%。
7、苦水玫瑰
兰州市永登县苦水乡是全国著名的“玫瑰之乡”,苦水玫瑰以其迷人的馨香驰名中外。每当春夏季节,这里鲜花盛开,姹紫嫣红,到处飘期着玫瑰的芳香,吸引着慕名而来的游客。玫瑰的用途很广,经济价值极高,玫瑰花是做糕点、酿酒的必备香料,玫瑰油是香烟、香皂、香水和高级化妆品的主体原料。苦水玫瑰质量好,用它提取玫瑰油,精油率可与世界著名玫瑰产地保加利亚的蔷薇香精媲美。玫瑰的花和根可以入药,具有顺气和血,疏肝解郁的功效。地域范围永登县位于甘肃中部,兰州市西北部郊区。“苦水玫瑰”地理标志登记生产区域为苦水镇、红城镇、龙泉寺镇、大同镇、柳树乡、中堡镇、上川镇、城关镇、树屏镇、河桥镇、连城镇、武胜驿镇等12个乡镇96个行政村。
8、定西马铃薯
甘肃省的马铃薯产量名列全国,而定西县马铃薯产量又是甘肃省之首。甘肃是全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定西又是甘肃马铃薯最大主产区。经过多年发展,定西在马铃薯种植基地建设、良种工程、优质新品种应用与试验、仓储体系、合作经济组织、外销加工及市场扶植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鲜薯及薯制品走俏全国20多个省市区,并远销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9、玛曲欧拉羊
玛曲欧拉羊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草原的特产。欧拉羊是藏系绵羊种。体格高大粗犷、头狭长,多肉髯。四肢及颈、胸部多为黄褐色,纯白个体极少。欧拉羊突出的特点是体大膘肥肉多,成年公羊活重约75公斤,母羊约58公斤。耐高寒,生长快,肉质细腻,肉味鲜美。欧拉羊产于甘南州玛曲草原,是藏系绵羊种。体形高大,成年公羊体重75公斤,母羊重60来公斤,远大于一般羊种。耐高寒,生长快,肉质细腻,肉味鲜美。一、品种特点欧拉羊体格高,体重大,肉脂性能好,对高寒草原的低气压、严寒、潮湿等自然条件和四季放牧、常年露营放牧管理方式适应性很强。欧拉羊头稍长,呈锐三角形,鼻梁隆起,公、母羊绝大多数都有角,角形呈微螺旋状向左右平伸或略向前,尖端向外。四肢高而端正,背平直,胸、臀部发育良好。尾呈扁锥形,尾长13~20厘米。
10、瓜州枸杞
枸杞自古就被誉为生命之树,伴随着华夏文明从4000多年前的殷商文化走来,自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枸杞子在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方面,是十全十美的极品、神品。它源远流长的历史、扑朔迷离的传奇、神奇功效的药理、养生保健的饮食、红红火火的吉祥、特殊的地域环境、益寿养颜的健康果酒、西方的“超级水果”。枸杞子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枸杞的传奇文化是神化了的文化,可见枸杞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都有枸杞的传奇文化。古人认为常食枸杞可以“留住青春美色”、“与天地齐寿”,因此,枸杞花被称为“长生花”,枝条被称为“仙人杖”“西王母杖”。
11. 2020年甘肃省三大产业?
三大产业是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1、第一产业主要指生产食材以及其它一些生物材料的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直接以自然物为生产对象的产业(泛指农业。2、第二产业主要指加工制造产业(或指手工制作业),利用自然界和第一产业提供的基本材料进行加工处理。3、第三产业是指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现代服务业或商业),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通讯产业、商业、餐饮业、金融业、教育、公共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
12. 三抓三促是甘肃提出的吗?
是的,2023年2月13日。甘肃省委进行的会议显示,三抓三促行动是2023年2月13日提出的,全省“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一是抓住重点,抓住重大项目,抓住重大技术,抓住重大产业,抓住重大改革,抓住重大发。
13. 甘肃省十大特色农业产品是什么?
甘肃省十大特色农业产品是:
1、瓜州蜜瓜
甘肃省瓜州县以盛产瓜果出名,早在唐代,就已使用“瓜 州”这一名称。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蜜瓜种植,种植面积已达8万多亩,产品远销国内多个省市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安西,古称“瓜州”,自古就以盛产“美瓜”而名扬中外,生产的“瓜州蜜瓜”有4个系列30多个品种,质脆汁多,香甜可口,清爽宜人,含糖量达14%一19%,是消暑止渴的佳品。有诗赞曰:冰泉浸绿玉,霸刀破黄金;凉冷消晚暑,清甘洗渴心。瓜州蜜瓜产地范围为甘肃省瓜州县瓜州乡、西湖乡、南岔镇、锁阳城镇、河东乡、双塔乡、布隆吉乡、三道沟镇、七墩乡、腰站子乡、沙河乡、梁湖乡、广至乡、渊泉镇、柳园镇、国营小宛农场16个乡镇、农场现辖行政区域。三……[详细]
2、庆阳苹果
庆阳属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具备优质苹果生产的全部7项主要生态指标和6项辅助指标,是全国优质红富士苹果最佳适生区。西峰、庆城、宁县、合水、正宁、镇原6个县区被列入全国苹果生产重点县。庆阳栽培苹果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有栽培绵苹果的记载。
3、武都花椒
武都地处甘肃南部,地处西秦岭南荣南麓,甘、陕、川三省交界地带,雨量充沛 ,气候温和,林草茂盛,资源丰富,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美称。居长江水系白龙江中游的武都区自古就是优质花椒的故乡,素有“千年椒乡”之美誉。又以花椒品质优异,民间冠以“大红袍”之称。武都——中国花椒之乡.武都是我国花椒原产地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目前,该区花椒种植面积90.4万亩,花椒年产量1020万公斤,堪称“中国花椒第一县”。武都花椒远近闻名,畅销全国,著名餐饮连锁小肥羊火锅店的花椒全部来自甘肃武都,可见其盛产的花椒的影响力。其中尤以武都花椒的颜色、麻味更胜,武都也因此被称作花椒之都。我国首座花椒博物馆在著名花椒之乡武都开馆。中国第一个花椒博物馆在武都开馆武都花椒品质优异,民间冠以“大红袍”之称。
4、陇西黄芪
陇西盛产100多种中药材,素有“千年药乡”之称,所产党参、黄芪、柴胡、板蓝根等药材质优量大,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享有“西北药都”、“中国黄芪之乡”等盛誉,已成为西北地产中药材生产、销售、种苗繁育和信息服务中心。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先后吸引了三九集团、千金药业、恒利药厂等企业在我县建基地、办企业、搞合作,药乡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 黄芪是甘肃陇西县著名特产之一,其生长气候高寒阴湿,土地肥沃疏松,具有黄芪生长独特优越的地理条件。黄芪由陇西栽培的历史悠久,独享其名。其性微温,味甘,属无污染产品,馈赠亲朋之珍品。
5、陇西白条党参
陇西良好的种植条件造就了白条党参的优异品质:其状呈圆柱形,芦下3厘米~5厘米处最粗,长15厘米~45厘米,直径0.4厘米~1.8厘米,具蛇形根头,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质较柔软带韧性,皮紧、肉厚、味甘,嚼之无渣,条长直、粗壮,色白质重,品质远好于全国其他产区党参,从而自成一品,国内外用户赞誉不绝。白条党参富含生物碱、挥发油、树脂、粘液质和维生素、蛋白质、淀粉、糖、矿物质等多种有益成分,有养血、健脾、补中、益气、降压、生津、抗癌之功效,常作为人参的代用品,俗称小人参。 文化典故陇西白条党参为菊梗科植物党参的干燥根,因其主产甘肃陇西,色白条直,富含多种药用成分和保健元素,被誉为陇西白条党参
6、岷县当归
岷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山区,洮河中淤。这里高寒阴湿,雨量充足,最适宜当归和其它中草药材的生长。 据史-载,岷县当归已有1400多年历史。 当归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肥大,叶为数回羽状复叶,夏季开白色花,复伞形花序,果实长椭圆形,侧棱有广翅。中医学上以根入药。其主根呈圆柱形或圆锥形,尾端渐细;表皮棕褐色或黄褐色,主根上端有不甚明显的环形皱纹;横断面是白色或淡黄棕色,有线状纹理,习称“菊花心”,中心有的有白色髓心;体质坚硬,吸潮后软韧。气特异岷县产药材300多种,尤以“岷当”驰名中外,有“千年药乡”之称。岷县适宜当归和其他中草药材的生长,有“千年药乡”的美称。当地阴湿、雨量足、高寒,“岷归”早在1500多年前当归就是贡品,极为珍贵的中草药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占到全球总需求量的54%。
7、苦水玫瑰
兰州市永登县苦水乡是全国著名的“玫瑰之乡”,苦水玫瑰以其迷人的馨香驰名中外。每当春夏季节,这里鲜花盛开,姹紫嫣红,到处飘期着玫瑰的芳香,吸引着慕名而来的游客。玫瑰的用途很广,经济价值极高,玫瑰花是做糕点、酿酒的必备香料,玫瑰油是香烟、香皂、香水和高级化妆品的主体原料。苦水玫瑰质量好,用它提取玫瑰油,精油率可与世界著名玫瑰产地保加利亚的蔷薇香精媲美。玫瑰的花和根可以入药,具有顺气和血,疏肝解郁的功效。地域范围永登县位于甘肃中部,兰州市西北部郊区。“苦水玫瑰”地理标志登记生产区域为苦水镇、红城镇、龙泉寺镇、大同镇、柳树乡、中堡镇、上川镇、城关镇、树屏镇、河桥镇、连城镇、武胜驿镇等12个乡镇96个行政村。
8、定西马铃薯
甘肃省的马铃薯产量名列全国,而定西县马铃薯产量又是甘肃省之首。甘肃是全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定西又是甘肃马铃薯最大主产区。经过多年发展,定西在马铃薯种植基地建设、良种工程、优质新品种应用与试验、仓储体系、合作经济组织、外销加工及市场扶植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鲜薯及薯制品走俏全国20多个省市区,并远销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9、玛曲欧拉羊
玛曲欧拉羊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草原的特产。欧拉羊是藏系绵羊种。体格高大粗犷、头狭长,多肉髯。四肢及颈、胸部多为黄褐色,纯白个体极少。欧拉羊突出的特点是体大膘肥肉多,成年公羊活重约75公斤,母羊约58公斤。耐高寒,生长快,肉质细腻,肉味鲜美。欧拉羊产于甘南州玛曲草原,是藏系绵羊种。体形高大,成年公羊体重75公斤,母羊重60来公斤,远大于一般羊种。耐高寒,生长快,肉质细腻,肉味鲜美。一、品种特点欧拉羊体格高,体重大,肉脂性能好,对高寒草原的低气压、严寒、潮湿等自然条件和四季放牧、常年露营放牧管理方式适应性很强。欧拉羊头稍长,呈锐三角形,鼻梁隆起,公、母羊绝大多数都有角,角形呈微螺旋状向左右平伸或略向前,尖端向外。四肢高而端正,背平直,胸、臀部发育良好。尾呈扁锥形,尾长13~20厘米。
10、瓜州枸杞
枸杞自古就被誉为生命之树,伴随着华夏文明从4000多年前的殷商文化走来,自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枸杞子在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方面,是十全十美的极品、神品。它源远流长的历史、扑朔迷离的传奇、神奇功效的药理、养生保健的饮食、红红火火的吉祥、特殊的地域环境、益寿养颜的健康果酒、西方的“超级水果”。枸杞子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枸杞的传奇文化是神化了的文化,可见枸杞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都有枸杞的传奇文化。古人认为常食枸杞可以“留住青春美色”、“与天地齐寿”,因此,枸杞花被称为“长生花”,枝条被称为“仙人杖”“西王母杖”。
14. 甘肃省十大特色农业产品是什么?
甘肃省十大特色农业产品是:
1、瓜州蜜瓜
甘肃省瓜州县以盛产瓜果出名,早在唐代,就已使用“瓜 州”这一名称。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蜜瓜种植,种植面积已达8万多亩,产品远销国内多个省市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安西,古称“瓜州”,自古就以盛产“美瓜”而名扬中外,生产的“瓜州蜜瓜”有4个系列30多个品种,质脆汁多,香甜可口,清爽宜人,含糖量达14%一19%,是消暑止渴的佳品。有诗赞曰:冰泉浸绿玉,霸刀破黄金;凉冷消晚暑,清甘洗渴心。瓜州蜜瓜产地范围为甘肃省瓜州县瓜州乡、西湖乡、南岔镇、锁阳城镇、河东乡、双塔乡、布隆吉乡、三道沟镇、七墩乡、腰站子乡、沙河乡、梁湖乡、广至乡、渊泉镇、柳园镇、国营小宛农场16个乡镇、农场现辖行政区域。三……[详细]
2、庆阳苹果
庆阳属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具备优质苹果生产的全部7项主要生态指标和6项辅助指标,是全国优质红富士苹果最佳适生区。西峰、庆城、宁县、合水、正宁、镇原6个县区被列入全国苹果生产重点县。庆阳栽培苹果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有栽培绵苹果的记载。
3、武都花椒
武都地处甘肃南部,地处西秦岭南荣南麓,甘、陕、川三省交界地带,雨量充沛 ,气候温和,林草茂盛,资源丰富,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美称。居长江水系白龙江中游的武都区自古就是优质花椒的故乡,素有“千年椒乡”之美誉。又以花椒品质优异,民间冠以“大红袍”之称。武都——中国花椒之乡.武都是我国花椒原产地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目前,该区花椒种植面积90.4万亩,花椒年产量1020万公斤,堪称“中国花椒第一县”。武都花椒远近闻名,畅销全国,著名餐饮连锁小肥羊火锅店的花椒全部来自甘肃武都,可见其盛产的花椒的影响力。其中尤以武都花椒的颜色、麻味更胜,武都也因此被称作花椒之都。我国首座花椒博物馆在著名花椒之乡武都开馆。中国第一个花椒博物馆在武都开馆武都花椒品质优异,民间冠以“大红袍”之称。
4、陇西黄芪
陇西盛产100多种中药材,素有“千年药乡”之称,所产党参、黄芪、柴胡、板蓝根等药材质优量大,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享有“西北药都”、“中国黄芪之乡”等盛誉,已成为西北地产中药材生产、销售、种苗繁育和信息服务中心。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先后吸引了三九集团、千金药业、恒利药厂等企业在我县建基地、办企业、搞合作,药乡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 黄芪是甘肃陇西县著名特产之一,其生长气候高寒阴湿,土地肥沃疏松,具有黄芪生长独特优越的地理条件。黄芪由陇西栽培的历史悠久,独享其名。其性微温,味甘,属无污染产品,馈赠亲朋之珍品。
5、陇西白条党参
陇西良好的种植条件造就了白条党参的优异品质:其状呈圆柱形,芦下3厘米~5厘米处最粗,长15厘米~45厘米,直径0.4厘米~1.8厘米,具蛇形根头,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质较柔软带韧性,皮紧、肉厚、味甘,嚼之无渣,条长直、粗壮,色白质重,品质远好于全国其他产区党参,从而自成一品,国内外用户赞誉不绝。白条党参富含生物碱、挥发油、树脂、粘液质和维生素、蛋白质、淀粉、糖、矿物质等多种有益成分,有养血、健脾、补中、益气、降压、生津、抗癌之功效,常作为人参的代用品,俗称小人参。 文化典故陇西白条党参为菊梗科植物党参的干燥根,因其主产甘肃陇西,色白条直,富含多种药用成分和保健元素,被誉为陇西白条党参
6、岷县当归
岷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山区,洮河中淤。这里高寒阴湿,雨量充足,最适宜当归和其它中草药材的生长。 据史-载,岷县当归已有1400多年历史。 当归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肥大,叶为数回羽状复叶,夏季开白色花,复伞形花序,果实长椭圆形,侧棱有广翅。中医学上以根入药。其主根呈圆柱形或圆锥形,尾端渐细;表皮棕褐色或黄褐色,主根上端有不甚明显的环形皱纹;横断面是白色或淡黄棕色,有线状纹理,习称“菊花心”,中心有的有白色髓心;体质坚硬,吸潮后软韧。气特异岷县产药材300多种,尤以“岷当”驰名中外,有“千年药乡”之称。岷县适宜当归和其他中草药材的生长,有“千年药乡”的美称。当地阴湿、雨量足、高寒,“岷归”早在1500多年前当归就是贡品,极为珍贵的中草药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占到全球总需求量的54%。
7、苦水玫瑰
兰州市永登县苦水乡是全国著名的“玫瑰之乡”,苦水玫瑰以其迷人的馨香驰名中外。每当春夏季节,这里鲜花盛开,姹紫嫣红,到处飘期着玫瑰的芳香,吸引着慕名而来的游客。玫瑰的用途很广,经济价值极高,玫瑰花是做糕点、酿酒的必备香料,玫瑰油是香烟、香皂、香水和高级化妆品的主体原料。苦水玫瑰质量好,用它提取玫瑰油,精油率可与世界著名玫瑰产地保加利亚的蔷薇香精媲美。玫瑰的花和根可以入药,具有顺气和血,疏肝解郁的功效。地域范围永登县位于甘肃中部,兰州市西北部郊区。“苦水玫瑰”地理标志登记生产区域为苦水镇、红城镇、龙泉寺镇、大同镇、柳树乡、中堡镇、上川镇、城关镇、树屏镇、河桥镇、连城镇、武胜驿镇等12个乡镇96个行政村。
8、定西马铃薯
甘肃省的马铃薯产量名列全国,而定西县马铃薯产量又是甘肃省之首。甘肃是全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定西又是甘肃马铃薯最大主产区。经过多年发展,定西在马铃薯种植基地建设、良种工程、优质新品种应用与试验、仓储体系、合作经济组织、外销加工及市场扶植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鲜薯及薯制品走俏全国20多个省市区,并远销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9、玛曲欧拉羊
玛曲欧拉羊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草原的特产。欧拉羊是藏系绵羊种。体格高大粗犷、头狭长,多肉髯。四肢及颈、胸部多为黄褐色,纯白个体极少。欧拉羊突出的特点是体大膘肥肉多,成年公羊活重约75公斤,母羊约58公斤。耐高寒,生长快,肉质细腻,肉味鲜美。欧拉羊产于甘南州玛曲草原,是藏系绵羊种。体形高大,成年公羊体重75公斤,母羊重60来公斤,远大于一般羊种。耐高寒,生长快,肉质细腻,肉味鲜美。一、品种特点欧拉羊体格高,体重大,肉脂性能好,对高寒草原的低气压、严寒、潮湿等自然条件和四季放牧、常年露营放牧管理方式适应性很强。欧拉羊头稍长,呈锐三角形,鼻梁隆起,公、母羊绝大多数都有角,角形呈微螺旋状向左右平伸或略向前,尖端向外。四肢高而端正,背平直,胸、臀部发育良好。尾呈扁锥形,尾长13~20厘米。
10、瓜州枸杞
枸杞自古就被誉为生命之树,伴随着华夏文明从4000多年前的殷商文化走来,自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枸杞子在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方面,是十全十美的极品、神品。它源远流长的历史、扑朔迷离的传奇、神奇功效的药理、养生保健的饮食、红红火火的吉祥、特殊的地域环境、益寿养颜的健康果酒、西方的“超级水果”。枸杞子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枸杞的传奇文化是神化了的文化,可见枸杞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都有枸杞的传奇文化。古人认为常食枸杞可以“留住青春美色”、“与天地齐寿”,因此,枸杞花被称为“长生花”,枝条被称为“仙人杖”“西王母杖”。
15. 甘肃省十大特色农业产品是什么?
甘肃省十大特色农业产品是:
1、瓜州蜜瓜
甘肃省瓜州县以盛产瓜果出名,早在唐代,就已使用“瓜 州”这一名称。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蜜瓜种植,种植面积已达8万多亩,产品远销国内多个省市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安西,古称“瓜州”,自古就以盛产“美瓜”而名扬中外,生产的“瓜州蜜瓜”有4个系列30多个品种,质脆汁多,香甜可口,清爽宜人,含糖量达14%一19%,是消暑止渴的佳品。有诗赞曰:冰泉浸绿玉,霸刀破黄金;凉冷消晚暑,清甘洗渴心。瓜州蜜瓜产地范围为甘肃省瓜州县瓜州乡、西湖乡、南岔镇、锁阳城镇、河东乡、双塔乡、布隆吉乡、三道沟镇、七墩乡、腰站子乡、沙河乡、梁湖乡、广至乡、渊泉镇、柳园镇、国营小宛农场16个乡镇、农场现辖行政区域。三……[详细]
2、庆阳苹果
庆阳属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具备优质苹果生产的全部7项主要生态指标和6项辅助指标,是全国优质红富士苹果最佳适生区。西峰、庆城、宁县、合水、正宁、镇原6个县区被列入全国苹果生产重点县。庆阳栽培苹果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有栽培绵苹果的记载。
3、武都花椒
武都地处甘肃南部,地处西秦岭南荣南麓,甘、陕、川三省交界地带,雨量充沛 ,气候温和,林草茂盛,资源丰富,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美称。居长江水系白龙江中游的武都区自古就是优质花椒的故乡,素有“千年椒乡”之美誉。又以花椒品质优异,民间冠以“大红袍”之称。武都——中国花椒之乡.武都是我国花椒原产地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目前,该区花椒种植面积90.4万亩,花椒年产量1020万公斤,堪称“中国花椒第一县”。武都花椒远近闻名,畅销全国,著名餐饮连锁小肥羊火锅店的花椒全部来自甘肃武都,可见其盛产的花椒的影响力。其中尤以武都花椒的颜色、麻味更胜,武都也因此被称作花椒之都。我国首座花椒博物馆在著名花椒之乡武都开馆。中国第一个花椒博物馆在武都开馆武都花椒品质优异,民间冠以“大红袍”之称。
4、陇西黄芪
陇西盛产100多种中药材,素有“千年药乡”之称,所产党参、黄芪、柴胡、板蓝根等药材质优量大,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享有“西北药都”、“中国黄芪之乡”等盛誉,已成为西北地产中药材生产、销售、种苗繁育和信息服务中心。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先后吸引了三九集团、千金药业、恒利药厂等企业在我县建基地、办企业、搞合作,药乡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 黄芪是甘肃陇西县著名特产之一,其生长气候高寒阴湿,土地肥沃疏松,具有黄芪生长独特优越的地理条件。黄芪由陇西栽培的历史悠久,独享其名。其性微温,味甘,属无污染产品,馈赠亲朋之珍品。
5、陇西白条党参
陇西良好的种植条件造就了白条党参的优异品质:其状呈圆柱形,芦下3厘米~5厘米处最粗,长15厘米~45厘米,直径0.4厘米~1.8厘米,具蛇形根头,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质较柔软带韧性,皮紧、肉厚、味甘,嚼之无渣,条长直、粗壮,色白质重,品质远好于全国其他产区党参,从而自成一品,国内外用户赞誉不绝。白条党参富含生物碱、挥发油、树脂、粘液质和维生素、蛋白质、淀粉、糖、矿物质等多种有益成分,有养血、健脾、补中、益气、降压、生津、抗癌之功效,常作为人参的代用品,俗称小人参。 文化典故陇西白条党参为菊梗科植物党参的干燥根,因其主产甘肃陇西,色白条直,富含多种药用成分和保健元素,被誉为陇西白条党参
6、岷县当归
岷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山区,洮河中淤。这里高寒阴湿,雨量充足,最适宜当归和其它中草药材的生长。 据史-载,岷县当归已有1400多年历史。 当归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肥大,叶为数回羽状复叶,夏季开白色花,复伞形花序,果实长椭圆形,侧棱有广翅。中医学上以根入药。其主根呈圆柱形或圆锥形,尾端渐细;表皮棕褐色或黄褐色,主根上端有不甚明显的环形皱纹;横断面是白色或淡黄棕色,有线状纹理,习称“菊花心”,中心有的有白色髓心;体质坚硬,吸潮后软韧。气特异岷县产药材300多种,尤以“岷当”驰名中外,有“千年药乡”之称。岷县适宜当归和其他中草药材的生长,有“千年药乡”的美称。当地阴湿、雨量足、高寒,“岷归”早在1500多年前当归就是贡品,极为珍贵的中草药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占到全球总需求量的54%。
7、苦水玫瑰
兰州市永登县苦水乡是全国著名的“玫瑰之乡”,苦水玫瑰以其迷人的馨香驰名中外。每当春夏季节,这里鲜花盛开,姹紫嫣红,到处飘期着玫瑰的芳香,吸引着慕名而来的游客。玫瑰的用途很广,经济价值极高,玫瑰花是做糕点、酿酒的必备香料,玫瑰油是香烟、香皂、香水和高级化妆品的主体原料。苦水玫瑰质量好,用它提取玫瑰油,精油率可与世界著名玫瑰产地保加利亚的蔷薇香精媲美。玫瑰的花和根可以入药,具有顺气和血,疏肝解郁的功效。地域范围永登县位于甘肃中部,兰州市西北部郊区。“苦水玫瑰”地理标志登记生产区域为苦水镇、红城镇、龙泉寺镇、大同镇、柳树乡、中堡镇、上川镇、城关镇、树屏镇、河桥镇、连城镇、武胜驿镇等12个乡镇96个行政村。
8、定西马铃薯
甘肃省的马铃薯产量名列全国,而定西县马铃薯产量又是甘肃省之首。甘肃是全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定西又是甘肃马铃薯最大主产区。经过多年发展,定西在马铃薯种植基地建设、良种工程、优质新品种应用与试验、仓储体系、合作经济组织、外销加工及市场扶植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鲜薯及薯制品走俏全国20多个省市区,并远销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9、玛曲欧拉羊
玛曲欧拉羊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草原的特产。欧拉羊是藏系绵羊种。体格高大粗犷、头狭长,多肉髯。四肢及颈、胸部多为黄褐色,纯白个体极少。欧拉羊突出的特点是体大膘肥肉多,成年公羊活重约75公斤,母羊约58公斤。耐高寒,生长快,肉质细腻,肉味鲜美。欧拉羊产于甘南州玛曲草原,是藏系绵羊种。体形高大,成年公羊体重75公斤,母羊重60来公斤,远大于一般羊种。耐高寒,生长快,肉质细腻,肉味鲜美。一、品种特点欧拉羊体格高,体重大,肉脂性能好,对高寒草原的低气压、严寒、潮湿等自然条件和四季放牧、常年露营放牧管理方式适应性很强。欧拉羊头稍长,呈锐三角形,鼻梁隆起,公、母羊绝大多数都有角,角形呈微螺旋状向左右平伸或略向前,尖端向外。四肢高而端正,背平直,胸、臀部发育良好。尾呈扁锥形,尾长13~20厘米。
10、瓜州枸杞
枸杞自古就被誉为生命之树,伴随着华夏文明从4000多年前的殷商文化走来,自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枸杞子在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方面,是十全十美的极品、神品。它源远流长的历史、扑朔迷离的传奇、神奇功效的药理、养生保健的饮食、红红火火的吉祥、特殊的地域环境、益寿养颜的健康果酒、西方的“超级水果”。枸杞子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枸杞的传奇文化是神化了的文化,可见枸杞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都有枸杞的传奇文化。古人认为常食枸杞可以“留住青春美色”、“与天地齐寿”,因此,枸杞花被称为“长生花”,枝条被称为“仙人杖”“西王母杖”。
16. 2020年甘肃省三大产业?
三大产业是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1、第一产业主要指生产食材以及其它一些生物材料的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直接以自然物为生产对象的产业(泛指农业。2、第二产业主要指加工制造产业(或指手工制作业),利用自然界和第一产业提供的基本材料进行加工处理。3、第三产业是指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现代服务业或商业),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通讯产业、商业、餐饮业、金融业、教育、公共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
17. 三抓三促是甘肃提出的吗?
是的,2023年2月13日。甘肃省委进行的会议显示,三抓三促行动是2023年2月13日提出的,全省“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一是抓住重点,抓住重大项目,抓住重大技术,抓住重大产业,抓住重大改革,抓住重大发。
18. 甘肃前进牧业厉害吗?
厉害。
甘肃前进牧业始建于2008年,是前进村党总支发起的、群众积极参与的股份制企业,以良种奶牛养殖、牧草种植加工、优质鲜奶生产为主导产业,是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中国优质奶源基地。
公司现有员工650余人,下辖11个牧场:前进牧场、汇源牧场、绿洲牧场、五泉牧场、蓼泉牧场、石岗墩万头牧场、神洲牧场、新华牧场、东联牧场、宝鸡牧场、德瑞万头牧场,资产总额13亿元,饲草基地3.5万亩,奶牛存栏28000头,日产高品质鲜奶250多吨,乳制品加工线1条,有日运输鲜奶能力达300吨的车队一个,产品远销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福建、广州等地,是伊利、蒙牛、新希望、菊乐、三联等乳制品加工企业的原奶供应合作伙伴。
公司在立足张掖辖区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前进牧业在董事长马志祥的带领下:一是做好奶牛养殖主业,预计2020年达到5万头养殖规模;二是向上游延伸产业链条,打造饲草料供应生产基地;三是联合大型企业,打造前进牧业自己的乳品加工基地,做大做强前进牧业品牌,为实现美好前进梦不断努力。
19. 兰州的经济支柱产业是什么?
兰州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城市之一,在经济支柱产业这块还是远远落后与其他地区的,目前来说,兰州的经济支柱产业基本上是必须划分到传统产业里面的,兰州的支柱产业主要有8个:石油化工产业、有色冶金产业、装备制造产业、能源和新能源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产业、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20. 兰州的经济支柱产业是什么?
兰州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城市之一,在经济支柱产业这块还是远远落后与其他地区的,目前来说,兰州的经济支柱产业基本上是必须划分到传统产业里面的,兰州的支柱产业主要有8个:石油化工产业、有色冶金产业、装备制造产业、能源和新能源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产业、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21. 2021甘肃奶牛产业发展状况?
为推进津甘东西部科技创新协作专项“高产奶牛养殖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实施,2021年11月24日,天津奶牛(肉羊)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津甘“双地”科技特派员天津农科院马毅研究员带领天津博裕力牧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津甘双地科技特派员及体系高效繁育岗团队一行赴武威金宇浩睿农牧业有限公司2万头奶牛生态养殖园区,开展奶牛高效繁育及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培训,并现场指导当地技术人员胚胎移植技术的细节操作,以科技助力当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活动采取线上直播和线下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武威市科技局、古浪县政府、古浪县科技局、古浪县畜禽检验检疫中心、古浪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古浪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古浪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古浪县各乡镇相关人员及当地科技特派员、当地奶牛养殖企业技术人员共500人参加了培训和互动交流。马毅研究员就《母牛繁殖生理基础及常用繁殖技术》做了主题报告;津甘“双地”科技特派员、博裕力牧赵明礼畜牧师分享了《牛胚胎移植技术及其应用》,向当地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现状、发展前景及操作流程。马毅研究员团队一行还在金宇浩睿牧场内开展了胚胎移植技术的现场教学,并进行了实操练习。
此次活动也是津甘东西部科技创新协作专项“高产奶牛养殖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的重要内容。该项目启动以来,武威市科技局、古浪县科技局、武威市牛产业培育科技服务体系科技特派员牛产业专家小分队与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天津市奶业(肉羊)产业技术体系保持紧密沟通协作,目前项目实施成效显著。这次培训对于提升企业技术人员胚胎移植实操水平、深化津甘两地技术力量协同攻关、搭建津甘两地良种快繁技术科技合作桥梁具体有重要作用。
22. 兰州的经济支柱产业是什么?
兰州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城市之一,在经济支柱产业这块还是远远落后与其他地区的,目前来说,兰州的经济支柱产业基本上是必须划分到传统产业里面的,兰州的支柱产业主要有8个:石油化工产业、有色冶金产业、装备制造产业、能源和新能源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产业、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23. 2021甘肃奶牛产业发展状况?
为推进津甘东西部科技创新协作专项“高产奶牛养殖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实施,2021年11月24日,天津奶牛(肉羊)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津甘“双地”科技特派员天津农科院马毅研究员带领天津博裕力牧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津甘双地科技特派员及体系高效繁育岗团队一行赴武威金宇浩睿农牧业有限公司2万头奶牛生态养殖园区,开展奶牛高效繁育及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培训,并现场指导当地技术人员胚胎移植技术的细节操作,以科技助力当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活动采取线上直播和线下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武威市科技局、古浪县政府、古浪县科技局、古浪县畜禽检验检疫中心、古浪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古浪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古浪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古浪县各乡镇相关人员及当地科技特派员、当地奶牛养殖企业技术人员共500人参加了培训和互动交流。马毅研究员就《母牛繁殖生理基础及常用繁殖技术》做了主题报告;津甘“双地”科技特派员、博裕力牧赵明礼畜牧师分享了《牛胚胎移植技术及其应用》,向当地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现状、发展前景及操作流程。马毅研究员团队一行还在金宇浩睿牧场内开展了胚胎移植技术的现场教学,并进行了实操练习。
此次活动也是津甘东西部科技创新协作专项“高产奶牛养殖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的重要内容。该项目启动以来,武威市科技局、古浪县科技局、武威市牛产业培育科技服务体系科技特派员牛产业专家小分队与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天津市奶业(肉羊)产业技术体系保持紧密沟通协作,目前项目实施成效显著。这次培训对于提升企业技术人员胚胎移植实操水平、深化津甘两地技术力量协同攻关、搭建津甘两地良种快繁技术科技合作桥梁具体有重要作用。
24. 2021甘肃奶牛产业发展状况?
为推进津甘东西部科技创新协作专项“高产奶牛养殖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实施,2021年11月24日,天津奶牛(肉羊)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津甘“双地”科技特派员天津农科院马毅研究员带领天津博裕力牧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津甘双地科技特派员及体系高效繁育岗团队一行赴武威金宇浩睿农牧业有限公司2万头奶牛生态养殖园区,开展奶牛高效繁育及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培训,并现场指导当地技术人员胚胎移植技术的细节操作,以科技助力当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活动采取线上直播和线下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武威市科技局、古浪县政府、古浪县科技局、古浪县畜禽检验检疫中心、古浪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古浪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古浪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古浪县各乡镇相关人员及当地科技特派员、当地奶牛养殖企业技术人员共500人参加了培训和互动交流。马毅研究员就《母牛繁殖生理基础及常用繁殖技术》做了主题报告;津甘“双地”科技特派员、博裕力牧赵明礼畜牧师分享了《牛胚胎移植技术及其应用》,向当地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现状、发展前景及操作流程。马毅研究员团队一行还在金宇浩睿牧场内开展了胚胎移植技术的现场教学,并进行了实操练习。
此次活动也是津甘东西部科技创新协作专项“高产奶牛养殖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的重要内容。该项目启动以来,武威市科技局、古浪县科技局、武威市牛产业培育科技服务体系科技特派员牛产业专家小分队与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天津市奶业(肉羊)产业技术体系保持紧密沟通协作,目前项目实施成效显著。这次培训对于提升企业技术人员胚胎移植实操水平、深化津甘两地技术力量协同攻关、搭建津甘两地良种快繁技术科技合作桥梁具体有重要作用。
25. 2021甘肃奶牛产业发展状况?
为推进津甘东西部科技创新协作专项“高产奶牛养殖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实施,2021年11月24日,天津奶牛(肉羊)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津甘“双地”科技特派员天津农科院马毅研究员带领天津博裕力牧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津甘双地科技特派员及体系高效繁育岗团队一行赴武威金宇浩睿农牧业有限公司2万头奶牛生态养殖园区,开展奶牛高效繁育及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培训,并现场指导当地技术人员胚胎移植技术的细节操作,以科技助力当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活动采取线上直播和线下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武威市科技局、古浪县政府、古浪县科技局、古浪县畜禽检验检疫中心、古浪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古浪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古浪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古浪县各乡镇相关人员及当地科技特派员、当地奶牛养殖企业技术人员共500人参加了培训和互动交流。马毅研究员就《母牛繁殖生理基础及常用繁殖技术》做了主题报告;津甘“双地”科技特派员、博裕力牧赵明礼畜牧师分享了《牛胚胎移植技术及其应用》,向当地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现状、发展前景及操作流程。马毅研究员团队一行还在金宇浩睿牧场内开展了胚胎移植技术的现场教学,并进行了实操练习。
此次活动也是津甘东西部科技创新协作专项“高产奶牛养殖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的重要内容。该项目启动以来,武威市科技局、古浪县科技局、武威市牛产业培育科技服务体系科技特派员牛产业专家小分队与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天津市奶业(肉羊)产业技术体系保持紧密沟通协作,目前项目实施成效显著。这次培训对于提升企业技术人员胚胎移植实操水平、深化津甘两地技术力量协同攻关、搭建津甘两地良种快繁技术科技合作桥梁具体有重要作用。
26. 兰州的经济支柱产业是什么?
兰州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城市之一,在经济支柱产业这块还是远远落后与其他地区的,目前来说,兰州的经济支柱产业基本上是必须划分到传统产业里面的,兰州的支柱产业主要有8个:石油化工产业、有色冶金产业、装备制造产业、能源和新能源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产业、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27. 甘肃前进牧业厉害吗?
厉害。
甘肃前进牧业始建于2008年,是前进村党总支发起的、群众积极参与的股份制企业,以良种奶牛养殖、牧草种植加工、优质鲜奶生产为主导产业,是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中国优质奶源基地。
公司现有员工650余人,下辖11个牧场:前进牧场、汇源牧场、绿洲牧场、五泉牧场、蓼泉牧场、石岗墩万头牧场、神洲牧场、新华牧场、东联牧场、宝鸡牧场、德瑞万头牧场,资产总额13亿元,饲草基地3.5万亩,奶牛存栏28000头,日产高品质鲜奶250多吨,乳制品加工线1条,有日运输鲜奶能力达300吨的车队一个,产品远销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福建、广州等地,是伊利、蒙牛、新希望、菊乐、三联等乳制品加工企业的原奶供应合作伙伴。
公司在立足张掖辖区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前进牧业在董事长马志祥的带领下:一是做好奶牛养殖主业,预计2020年达到5万头养殖规模;二是向上游延伸产业链条,打造饲草料供应生产基地;三是联合大型企业,打造前进牧业自己的乳品加工基地,做大做强前进牧业品牌,为实现美好前进梦不断努力。
28. 2020年甘肃省三大产业?
三大产业是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1、第一产业主要指生产食材以及其它一些生物材料的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直接以自然物为生产对象的产业(泛指农业。2、第二产业主要指加工制造产业(或指手工制作业),利用自然界和第一产业提供的基本材料进行加工处理。3、第三产业是指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现代服务业或商业),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通讯产业、商业、餐饮业、金融业、教育、公共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
29. 三抓三促是甘肃提出的吗?
是的,2023年2月13日。甘肃省委进行的会议显示,三抓三促行动是2023年2月13日提出的,全省“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一是抓住重点,抓住重大项目,抓住重大技术,抓住重大产业,抓住重大改革,抓住重大发。
30. 甘肃前进牧业厉害吗?
厉害。
甘肃前进牧业始建于2008年,是前进村党总支发起的、群众积极参与的股份制企业,以良种奶牛养殖、牧草种植加工、优质鲜奶生产为主导产业,是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中国优质奶源基地。
公司现有员工650余人,下辖11个牧场:前进牧场、汇源牧场、绿洲牧场、五泉牧场、蓼泉牧场、石岗墩万头牧场、神洲牧场、新华牧场、东联牧场、宝鸡牧场、德瑞万头牧场,资产总额13亿元,饲草基地3.5万亩,奶牛存栏28000头,日产高品质鲜奶250多吨,乳制品加工线1条,有日运输鲜奶能力达300吨的车队一个,产品远销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福建、广州等地,是伊利、蒙牛、新希望、菊乐、三联等乳制品加工企业的原奶供应合作伙伴。
公司在立足张掖辖区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前进牧业在董事长马志祥的带领下:一是做好奶牛养殖主业,预计2020年达到5万头养殖规模;二是向上游延伸产业链条,打造饲草料供应生产基地;三是联合大型企业,打造前进牧业自己的乳品加工基地,做大做强前进牧业品牌,为实现美好前进梦不断努力。
31. 兰州哪些产业比较好发展?
兰州市具有较丰富的煤炭、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供给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原油、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
在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兰州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城市环境,扩大能源工业的生产能力,优先发展新能源开发、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服务三大领域,大力提高新能源利用的比重,打造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光伏、光热、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半导体照明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促进现代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培育能源和新能源产业成为兰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
兰州新能源产业大有可为
“打造一个新兰州,一是从形态上要跳出兰州,跳出兰州旧城的束缚,开辟一个新的空间形态上的兰州。打造一个新兰州,还要跳出兰州传统产业的包围,发展一个经济、技术意义上的新兰州,发展新兴产业。”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万曾炜曾对兰州提出了这样的建议,这与甘肃发展和培育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完全吻合。
今年,兰州市将通过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重振“兰州制造”,着力打造四大千亿支柱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八个百亿优势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集群作为兰州市培育壮大的百亿优势产业集群,今年将以兰西城市群“锂电—新能源汽车”产业为突破口,重点推进恒大三元软包动力电池、兰州新区氢能源产业园等重点项目。
在风电、光能装备产业发展迅猛的同时,新能源汽车业已是兰州市新兴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标杆,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小型电动乘用车、新能源公交车、动力电池材料前驱体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
目前,兰州广通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兰州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具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动力电池材料前驱体以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要发展主体,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2万吨/年高档电解铜箔项目正在建设。兰州广通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及电力储能项目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
“新能源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兰州市必须在已有的科技支撑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兰州独特的资源优势,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城市环境,打造电力、太阳能技术、煤炭综合利用、清洁供热、核能等产业链,做大做强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兰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风电光能装备产业发展迅猛
兰州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业基地。依托资源和产业优势推进清洁能源建设积极发展太阳能、风力和核电等新能源产业。特别是近年的兰洽会上,新能源项目更是成为签约项目的亮点。
目前,兰州市依托兰石集团、兰州电机、建投装备等企业,大力发展多规格、高可靠性兆瓦级以上大型风电设备,发展3-5MW以上风电整机等高端产品,实现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及技术的本地化。
与此同时,加快兆瓦级风电成套机组研发和产业化,提升风电机组设计及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技术水平,扩大规模化生产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对兆瓦级成套机组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加快新型风电机组及其配套产品的研制与开发。提高发电机、塔筒、大功率风电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打造风电装备制造及应用全产业链。
同步依托甘肃省太阳能集热发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兰州大成科技公司真空镀膜技术、兰州沃尔凯采暖设备公司太阳能集热板、蓝天浮法玻璃太阳能玻璃、蓝星多晶硅项目为龙头,形成从硅材料、太阳能电池与组件、真空集热管、大型储能装置、反射镜等部件到光伏光热电站成套设备制造的完整产业链。
目前,兰电电机、兰州大成等骨干企业,产业以电力变压器、电缆制造、塔筒制造、特种油漆等风机配套产品为主,一批生产企业快速发展,推进了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风机电缆、塔筒、配套组件以及防护油漆等的配套产业的发展。
新能源产业有的放矢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兰州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已涉及整车制造、新能源电池、汽车零部件、充电桩等。
据了解,兰州、西宁两地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交流全速推进,规划在兰西城市群大力推广应用两地合作研发生产的公交、客运、物流、环卫等新能源汽车。重点引进新能源汽车物联网与智能化、无人驾驶等先进技术,推进前沿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关节环节深度应用,提升兰州新能源汽车及关联产业融合创新能力。
整车制造方面,兰州市重点推进兰州广通、兰州知豆、兰石兰驼、亚太新能源、建投重工等新能源汽车企业稳产达产,逐步提升整车生产能力,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增程式新能源汽车,扩大物流、环卫等领域车型目录。积极引进轿车、SUV、氢燃料等新能源车型在兰州落地,推动兰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全车型发展。
围绕恒大新能源电池项目建设及其他拟引入的新能源电池企业开展产业链上游配套。依托金川科技、金川新材料等骨干企业,支持其扩大四氧化三钴、三元前驱体产能,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支持其以参股、合作等形式引入国内外实力较强的企业,发展钴酸锂、镍钴锰、镍钴铝等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
依托金川集团资源优势和金川科力远产业基础,在扩大提升储氢合金、3C民用镍氢电池系列产品基础上,加快建设新能源电单车用动力电池PACK项目,探索延伸布局泡沫镍、氢氧化镍、车用镍氢电池等产品。
充分发挥兰州有色、化工、新材料等资源优势,积极引进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企业,加大与东部知名汽车模具、轮毂、电控、内外饰件等生产企业对接力度,实现本地优势资源就地高附加值延伸发展。优化存量资源,推进兰州全钢胎、工程胎项目尽快恢复生产,为本地新能源汽车整车配套生产。推进兰州电机新能源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提升与兰石兰驼等本地企业协同配套能力。
兰州市还积极推动充电桩作为基础设施纳入城市、交通整体规划,促进城乡充电网络科学布局,积极推动在大型停车场、园区、风景区等公共场所安装充电桩,引导社区充电桩共建共享。重点依托宏祥电力、兰州海红、众邦集团等企业,加大创新支持力度,积极研发生产各类交、直流型充电桩以及配套充电线缆等产品。研究制定财政金融帮扶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大功率充电、自动充电等技术创新与示范应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充电桩建设运营,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毋庸置疑,新能源产业是当前全球能源战略的发展方向和举世瞩目的新经济增长点,兰州市已把新能源作为应对危机、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
32. 兰州哪些产业比较好发展?
兰州市具有较丰富的煤炭、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供给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原油、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
在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兰州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城市环境,扩大能源工业的生产能力,优先发展新能源开发、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服务三大领域,大力提高新能源利用的比重,打造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光伏、光热、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半导体照明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促进现代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培育能源和新能源产业成为兰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
兰州新能源产业大有可为
“打造一个新兰州,一是从形态上要跳出兰州,跳出兰州旧城的束缚,开辟一个新的空间形态上的兰州。打造一个新兰州,还要跳出兰州传统产业的包围,发展一个经济、技术意义上的新兰州,发展新兴产业。”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万曾炜曾对兰州提出了这样的建议,这与甘肃发展和培育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完全吻合。
今年,兰州市将通过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重振“兰州制造”,着力打造四大千亿支柱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八个百亿优势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集群作为兰州市培育壮大的百亿优势产业集群,今年将以兰西城市群“锂电—新能源汽车”产业为突破口,重点推进恒大三元软包动力电池、兰州新区氢能源产业园等重点项目。
在风电、光能装备产业发展迅猛的同时,新能源汽车业已是兰州市新兴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标杆,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小型电动乘用车、新能源公交车、动力电池材料前驱体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
目前,兰州广通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兰州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具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动力电池材料前驱体以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要发展主体,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2万吨/年高档电解铜箔项目正在建设。兰州广通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及电力储能项目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
“新能源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兰州市必须在已有的科技支撑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兰州独特的资源优势,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城市环境,打造电力、太阳能技术、煤炭综合利用、清洁供热、核能等产业链,做大做强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兰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风电光能装备产业发展迅猛
兰州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业基地。依托资源和产业优势推进清洁能源建设积极发展太阳能、风力和核电等新能源产业。特别是近年的兰洽会上,新能源项目更是成为签约项目的亮点。
目前,兰州市依托兰石集团、兰州电机、建投装备等企业,大力发展多规格、高可靠性兆瓦级以上大型风电设备,发展3-5MW以上风电整机等高端产品,实现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及技术的本地化。
与此同时,加快兆瓦级风电成套机组研发和产业化,提升风电机组设计及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技术水平,扩大规模化生产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对兆瓦级成套机组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加快新型风电机组及其配套产品的研制与开发。提高发电机、塔筒、大功率风电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打造风电装备制造及应用全产业链。
同步依托甘肃省太阳能集热发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兰州大成科技公司真空镀膜技术、兰州沃尔凯采暖设备公司太阳能集热板、蓝天浮法玻璃太阳能玻璃、蓝星多晶硅项目为龙头,形成从硅材料、太阳能电池与组件、真空集热管、大型储能装置、反射镜等部件到光伏光热电站成套设备制造的完整产业链。
目前,兰电电机、兰州大成等骨干企业,产业以电力变压器、电缆制造、塔筒制造、特种油漆等风机配套产品为主,一批生产企业快速发展,推进了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风机电缆、塔筒、配套组件以及防护油漆等的配套产业的发展。
新能源产业有的放矢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兰州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已涉及整车制造、新能源电池、汽车零部件、充电桩等。
据了解,兰州、西宁两地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交流全速推进,规划在兰西城市群大力推广应用两地合作研发生产的公交、客运、物流、环卫等新能源汽车。重点引进新能源汽车物联网与智能化、无人驾驶等先进技术,推进前沿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关节环节深度应用,提升兰州新能源汽车及关联产业融合创新能力。
整车制造方面,兰州市重点推进兰州广通、兰州知豆、兰石兰驼、亚太新能源、建投重工等新能源汽车企业稳产达产,逐步提升整车生产能力,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增程式新能源汽车,扩大物流、环卫等领域车型目录。积极引进轿车、SUV、氢燃料等新能源车型在兰州落地,推动兰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全车型发展。
围绕恒大新能源电池项目建设及其他拟引入的新能源电池企业开展产业链上游配套。依托金川科技、金川新材料等骨干企业,支持其扩大四氧化三钴、三元前驱体产能,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支持其以参股、合作等形式引入国内外实力较强的企业,发展钴酸锂、镍钴锰、镍钴铝等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
依托金川集团资源优势和金川科力远产业基础,在扩大提升储氢合金、3C民用镍氢电池系列产品基础上,加快建设新能源电单车用动力电池PACK项目,探索延伸布局泡沫镍、氢氧化镍、车用镍氢电池等产品。
充分发挥兰州有色、化工、新材料等资源优势,积极引进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企业,加大与东部知名汽车模具、轮毂、电控、内外饰件等生产企业对接力度,实现本地优势资源就地高附加值延伸发展。优化存量资源,推进兰州全钢胎、工程胎项目尽快恢复生产,为本地新能源汽车整车配套生产。推进兰州电机新能源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提升与兰石兰驼等本地企业协同配套能力。
兰州市还积极推动充电桩作为基础设施纳入城市、交通整体规划,促进城乡充电网络科学布局,积极推动在大型停车场、园区、风景区等公共场所安装充电桩,引导社区充电桩共建共享。重点依托宏祥电力、兰州海红、众邦集团等企业,加大创新支持力度,积极研发生产各类交、直流型充电桩以及配套充电线缆等产品。研究制定财政金融帮扶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大功率充电、自动充电等技术创新与示范应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充电桩建设运营,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毋庸置疑,新能源产业是当前全球能源战略的发展方向和举世瞩目的新经济增长点,兰州市已把新能源作为应对危机、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
33. 甘肃省四大主导产业?
甘肃省近年来大力发展清洁生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先进制造、文化旅游、通道物流、循环农业、中医中药、数据信息、军民融合十大生态产业。在十大生态产业中既有国家大力倡导、优先发展的产业,例如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又有突出甘肃优势、重点培育的产业,如循环农业、中医中药、文化旅游、通道物流、军民融合产业;还有紧盯发展趋势、着力提升的产业,主要是数据信息和先进制造产业。
其中,旅游业、农副产品加工、矿产资源、环保种草业成为甘肃四大主导产业。
34. 兰州哪些产业比较好发展?
兰州市具有较丰富的煤炭、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供给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原油、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
在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兰州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城市环境,扩大能源工业的生产能力,优先发展新能源开发、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服务三大领域,大力提高新能源利用的比重,打造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光伏、光热、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半导体照明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促进现代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培育能源和新能源产业成为兰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
兰州新能源产业大有可为
“打造一个新兰州,一是从形态上要跳出兰州,跳出兰州旧城的束缚,开辟一个新的空间形态上的兰州。打造一个新兰州,还要跳出兰州传统产业的包围,发展一个经济、技术意义上的新兰州,发展新兴产业。”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万曾炜曾对兰州提出了这样的建议,这与甘肃发展和培育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完全吻合。
今年,兰州市将通过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重振“兰州制造”,着力打造四大千亿支柱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八个百亿优势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集群作为兰州市培育壮大的百亿优势产业集群,今年将以兰西城市群“锂电—新能源汽车”产业为突破口,重点推进恒大三元软包动力电池、兰州新区氢能源产业园等重点项目。
在风电、光能装备产业发展迅猛的同时,新能源汽车业已是兰州市新兴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标杆,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小型电动乘用车、新能源公交车、动力电池材料前驱体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
目前,兰州广通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兰州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具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动力电池材料前驱体以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要发展主体,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2万吨/年高档电解铜箔项目正在建设。兰州广通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及电力储能项目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
“新能源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兰州市必须在已有的科技支撑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兰州独特的资源优势,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城市环境,打造电力、太阳能技术、煤炭综合利用、清洁供热、核能等产业链,做大做强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兰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风电光能装备产业发展迅猛
兰州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业基地。依托资源和产业优势推进清洁能源建设积极发展太阳能、风力和核电等新能源产业。特别是近年的兰洽会上,新能源项目更是成为签约项目的亮点。
目前,兰州市依托兰石集团、兰州电机、建投装备等企业,大力发展多规格、高可靠性兆瓦级以上大型风电设备,发展3-5MW以上风电整机等高端产品,实现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及技术的本地化。
与此同时,加快兆瓦级风电成套机组研发和产业化,提升风电机组设计及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技术水平,扩大规模化生产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对兆瓦级成套机组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加快新型风电机组及其配套产品的研制与开发。提高发电机、塔筒、大功率风电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打造风电装备制造及应用全产业链。
同步依托甘肃省太阳能集热发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兰州大成科技公司真空镀膜技术、兰州沃尔凯采暖设备公司太阳能集热板、蓝天浮法玻璃太阳能玻璃、蓝星多晶硅项目为龙头,形成从硅材料、太阳能电池与组件、真空集热管、大型储能装置、反射镜等部件到光伏光热电站成套设备制造的完整产业链。
目前,兰电电机、兰州大成等骨干企业,产业以电力变压器、电缆制造、塔筒制造、特种油漆等风机配套产品为主,一批生产企业快速发展,推进了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风机电缆、塔筒、配套组件以及防护油漆等的配套产业的发展。
新能源产业有的放矢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兰州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已涉及整车制造、新能源电池、汽车零部件、充电桩等。
据了解,兰州、西宁两地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交流全速推进,规划在兰西城市群大力推广应用两地合作研发生产的公交、客运、物流、环卫等新能源汽车。重点引进新能源汽车物联网与智能化、无人驾驶等先进技术,推进前沿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关节环节深度应用,提升兰州新能源汽车及关联产业融合创新能力。
整车制造方面,兰州市重点推进兰州广通、兰州知豆、兰石兰驼、亚太新能源、建投重工等新能源汽车企业稳产达产,逐步提升整车生产能力,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增程式新能源汽车,扩大物流、环卫等领域车型目录。积极引进轿车、SUV、氢燃料等新能源车型在兰州落地,推动兰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全车型发展。
围绕恒大新能源电池项目建设及其他拟引入的新能源电池企业开展产业链上游配套。依托金川科技、金川新材料等骨干企业,支持其扩大四氧化三钴、三元前驱体产能,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支持其以参股、合作等形式引入国内外实力较强的企业,发展钴酸锂、镍钴锰、镍钴铝等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
依托金川集团资源优势和金川科力远产业基础,在扩大提升储氢合金、3C民用镍氢电池系列产品基础上,加快建设新能源电单车用动力电池PACK项目,探索延伸布局泡沫镍、氢氧化镍、车用镍氢电池等产品。
充分发挥兰州有色、化工、新材料等资源优势,积极引进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企业,加大与东部知名汽车模具、轮毂、电控、内外饰件等生产企业对接力度,实现本地优势资源就地高附加值延伸发展。优化存量资源,推进兰州全钢胎、工程胎项目尽快恢复生产,为本地新能源汽车整车配套生产。推进兰州电机新能源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提升与兰石兰驼等本地企业协同配套能力。
兰州市还积极推动充电桩作为基础设施纳入城市、交通整体规划,促进城乡充电网络科学布局,积极推动在大型停车场、园区、风景区等公共场所安装充电桩,引导社区充电桩共建共享。重点依托宏祥电力、兰州海红、众邦集团等企业,加大创新支持力度,积极研发生产各类交、直流型充电桩以及配套充电线缆等产品。研究制定财政金融帮扶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大功率充电、自动充电等技术创新与示范应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充电桩建设运营,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毋庸置疑,新能源产业是当前全球能源战略的发展方向和举世瞩目的新经济增长点,兰州市已把新能源作为应对危机、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
35. 兰州哪些产业比较好发展?
兰州市具有较丰富的煤炭、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供给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原油、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
在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兰州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城市环境,扩大能源工业的生产能力,优先发展新能源开发、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服务三大领域,大力提高新能源利用的比重,打造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光伏、光热、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半导体照明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促进现代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培育能源和新能源产业成为兰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
兰州新能源产业大有可为
“打造一个新兰州,一是从形态上要跳出兰州,跳出兰州旧城的束缚,开辟一个新的空间形态上的兰州。打造一个新兰州,还要跳出兰州传统产业的包围,发展一个经济、技术意义上的新兰州,发展新兴产业。”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万曾炜曾对兰州提出了这样的建议,这与甘肃发展和培育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完全吻合。
今年,兰州市将通过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重振“兰州制造”,着力打造四大千亿支柱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八个百亿优势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集群作为兰州市培育壮大的百亿优势产业集群,今年将以兰西城市群“锂电—新能源汽车”产业为突破口,重点推进恒大三元软包动力电池、兰州新区氢能源产业园等重点项目。
在风电、光能装备产业发展迅猛的同时,新能源汽车业已是兰州市新兴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标杆,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小型电动乘用车、新能源公交车、动力电池材料前驱体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
目前,兰州广通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兰州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具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动力电池材料前驱体以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要发展主体,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2万吨/年高档电解铜箔项目正在建设。兰州广通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及电力储能项目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
“新能源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兰州市必须在已有的科技支撑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兰州独特的资源优势,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城市环境,打造电力、太阳能技术、煤炭综合利用、清洁供热、核能等产业链,做大做强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兰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风电光能装备产业发展迅猛
兰州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业基地。依托资源和产业优势推进清洁能源建设积极发展太阳能、风力和核电等新能源产业。特别是近年的兰洽会上,新能源项目更是成为签约项目的亮点。
目前,兰州市依托兰石集团、兰州电机、建投装备等企业,大力发展多规格、高可靠性兆瓦级以上大型风电设备,发展3-5MW以上风电整机等高端产品,实现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及技术的本地化。
与此同时,加快兆瓦级风电成套机组研发和产业化,提升风电机组设计及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技术水平,扩大规模化生产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对兆瓦级成套机组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加快新型风电机组及其配套产品的研制与开发。提高发电机、塔筒、大功率风电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打造风电装备制造及应用全产业链。
同步依托甘肃省太阳能集热发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兰州大成科技公司真空镀膜技术、兰州沃尔凯采暖设备公司太阳能集热板、蓝天浮法玻璃太阳能玻璃、蓝星多晶硅项目为龙头,形成从硅材料、太阳能电池与组件、真空集热管、大型储能装置、反射镜等部件到光伏光热电站成套设备制造的完整产业链。
目前,兰电电机、兰州大成等骨干企业,产业以电力变压器、电缆制造、塔筒制造、特种油漆等风机配套产品为主,一批生产企业快速发展,推进了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风机电缆、塔筒、配套组件以及防护油漆等的配套产业的发展。
新能源产业有的放矢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兰州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已涉及整车制造、新能源电池、汽车零部件、充电桩等。
据了解,兰州、西宁两地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交流全速推进,规划在兰西城市群大力推广应用两地合作研发生产的公交、客运、物流、环卫等新能源汽车。重点引进新能源汽车物联网与智能化、无人驾驶等先进技术,推进前沿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关节环节深度应用,提升兰州新能源汽车及关联产业融合创新能力。
整车制造方面,兰州市重点推进兰州广通、兰州知豆、兰石兰驼、亚太新能源、建投重工等新能源汽车企业稳产达产,逐步提升整车生产能力,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增程式新能源汽车,扩大物流、环卫等领域车型目录。积极引进轿车、SUV、氢燃料等新能源车型在兰州落地,推动兰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全车型发展。
围绕恒大新能源电池项目建设及其他拟引入的新能源电池企业开展产业链上游配套。依托金川科技、金川新材料等骨干企业,支持其扩大四氧化三钴、三元前驱体产能,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支持其以参股、合作等形式引入国内外实力较强的企业,发展钴酸锂、镍钴锰、镍钴铝等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
依托金川集团资源优势和金川科力远产业基础,在扩大提升储氢合金、3C民用镍氢电池系列产品基础上,加快建设新能源电单车用动力电池PACK项目,探索延伸布局泡沫镍、氢氧化镍、车用镍氢电池等产品。
充分发挥兰州有色、化工、新材料等资源优势,积极引进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企业,加大与东部知名汽车模具、轮毂、电控、内外饰件等生产企业对接力度,实现本地优势资源就地高附加值延伸发展。优化存量资源,推进兰州全钢胎、工程胎项目尽快恢复生产,为本地新能源汽车整车配套生产。推进兰州电机新能源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提升与兰石兰驼等本地企业协同配套能力。
兰州市还积极推动充电桩作为基础设施纳入城市、交通整体规划,促进城乡充电网络科学布局,积极推动在大型停车场、园区、风景区等公共场所安装充电桩,引导社区充电桩共建共享。重点依托宏祥电力、兰州海红、众邦集团等企业,加大创新支持力度,积极研发生产各类交、直流型充电桩以及配套充电线缆等产品。研究制定财政金融帮扶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大功率充电、自动充电等技术创新与示范应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充电桩建设运营,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毋庸置疑,新能源产业是当前全球能源战略的发展方向和举世瞩目的新经济增长点,兰州市已把新能源作为应对危机、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
36. 甘肃省四大主导产业?
甘肃省近年来大力发展清洁生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先进制造、文化旅游、通道物流、循环农业、中医中药、数据信息、军民融合十大生态产业。在十大生态产业中既有国家大力倡导、优先发展的产业,例如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又有突出甘肃优势、重点培育的产业,如循环农业、中医中药、文化旅游、通道物流、军民融合产业;还有紧盯发展趋势、着力提升的产业,主要是数据信息和先进制造产业。
其中,旅游业、农副产品加工、矿产资源、环保种草业成为甘肃四大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