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精准脱贫实施方案(三帮扶一推动实施方案?)
1. 三帮扶一推动实施方案?
一是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1.帮助脱贫群众、边缘户解决生活上的一些困难。
2.积极参与春耕生产,帮助脱贫户、边缘户解决春耕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二是帮助群众划产业项目。结合当地实际,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推进农业生产和庭院经济。
1.在保证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与县直包保干部一起帮助脱贫户、边缘户划庭院经济,确保达到一村一品,条件不具备的,至少达到一屯一品。
2.帮扶有条件、有望的脱贫户、边缘户规划一个种植或养殖项目,并协助申请小额信贷。
3.配合镇、村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尽快落地落实。
三是帮扶乡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1.配合乡村开展垃圾清理、整治占道经营、整治乱堆乱放、拆除违章建筑等工作。
2.配合乡村做好道路两侧、屯内主要街道两侧、群众房前屋后的绿化美化工作。
3.配合乡村推进乡村振兴精品路线加快工程进度。
2. 三帮扶一推动实施方案?
一是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1.帮助脱贫群众、边缘户解决生活上的一些困难。
2.积极参与春耕生产,帮助脱贫户、边缘户解决春耕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二是帮助群众划产业项目。结合当地实际,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推进农业生产和庭院经济。
1.在保证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与县直包保干部一起帮助脱贫户、边缘户划庭院经济,确保达到一村一品,条件不具备的,至少达到一屯一品。
2.帮扶有条件、有望的脱贫户、边缘户规划一个种植或养殖项目,并协助申请小额信贷。
3.配合镇、村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尽快落地落实。
三是帮扶乡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1.配合乡村开展垃圾清理、整治占道经营、整治乱堆乱放、拆除违章建筑等工作。
2.配合乡村做好道路两侧、屯内主要街道两侧、群众房前屋后的绿化美化工作。
3.配合乡村推进乡村振兴精品路线加快工程进度。
3. 三帮扶一推动实施方案?
一是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1.帮助脱贫群众、边缘户解决生活上的一些困难。
2.积极参与春耕生产,帮助脱贫户、边缘户解决春耕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二是帮助群众划产业项目。结合当地实际,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推进农业生产和庭院经济。
1.在保证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与县直包保干部一起帮助脱贫户、边缘户划庭院经济,确保达到一村一品,条件不具备的,至少达到一屯一品。
2.帮扶有条件、有望的脱贫户、边缘户规划一个种植或养殖项目,并协助申请小额信贷。
3.配合镇、村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尽快落地落实。
三是帮扶乡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1.配合乡村开展垃圾清理、整治占道经营、整治乱堆乱放、拆除违章建筑等工作。
2.配合乡村做好道路两侧、屯内主要街道两侧、群众房前屋后的绿化美化工作。
3.配合乡村推进乡村振兴精品路线加快工程进度。
4. 三帮扶一推动实施方案?
一是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1.帮助脱贫群众、边缘户解决生活上的一些困难。
2.积极参与春耕生产,帮助脱贫户、边缘户解决春耕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二是帮助群众划产业项目。结合当地实际,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推进农业生产和庭院经济。
1.在保证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与县直包保干部一起帮助脱贫户、边缘户划庭院经济,确保达到一村一品,条件不具备的,至少达到一屯一品。
2.帮扶有条件、有望的脱贫户、边缘户规划一个种植或养殖项目,并协助申请小额信贷。
3.配合镇、村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尽快落地落实。
三是帮扶乡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1.配合乡村开展垃圾清理、整治占道经营、整治乱堆乱放、拆除违章建筑等工作。
2.配合乡村做好道路两侧、屯内主要街道两侧、群众房前屋后的绿化美化工作。
3.配合乡村推进乡村振兴精品路线加快工程进度。
5. 产业奖补实施方案?
产业发展奖补政策对象为脱贫不稳定、边缘易致贫、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三类户”。
奖补标准
(一)种植产业:新植果园1亩以上,每亩补助200元;马铃薯、玉米(含饲用玉米)、油料、豆类和小杂粮种植1亩以上,每亩补助150元;中药材种植1亩以上,每亩补助600元;露地蔬菜1亩以上,每亩补助1000元;新建设施蔬菜每标准棚补助2000元。
(二)养殖产业:牛(驴、马、骡)新增1头补助4000元、2头及以上补助6000元;新增1头平凉红牛基础母牛奖补5000元,新增2头及以上奖补8000元;猪每头补助400元,每户补助不超过2000元; 基础母牛每头保护补贴500元;平凉红牛基础母牛且当年产犊为平凉红牛的,在原保护补贴基础上再增加补贴1000元;新建标准化暖棚每座补助4000元。
6. 呼伦贝尔乡村振兴方案?
呼伦贝尔市出台了《呼伦贝尔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并制定了《呼伦贝尔市2021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同时,呼伦贝尔市还加强了对脱贫地区的帮扶,以提升脱贫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具体的呼伦贝尔乡村振兴方案可能需要根据不同的实施年份和具体政策来具体分析,建议您查阅相关政策文件或咨询相关部门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7. 产业奖补实施方案?
产业发展奖补政策对象为脱贫不稳定、边缘易致贫、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三类户”。
奖补标准
(一)种植产业:新植果园1亩以上,每亩补助200元;马铃薯、玉米(含饲用玉米)、油料、豆类和小杂粮种植1亩以上,每亩补助150元;中药材种植1亩以上,每亩补助600元;露地蔬菜1亩以上,每亩补助1000元;新建设施蔬菜每标准棚补助2000元。
(二)养殖产业:牛(驴、马、骡)新增1头补助4000元、2头及以上补助6000元;新增1头平凉红牛基础母牛奖补5000元,新增2头及以上奖补8000元;猪每头补助400元,每户补助不超过2000元; 基础母牛每头保护补贴500元;平凉红牛基础母牛且当年产犊为平凉红牛的,在原保护补贴基础上再增加补贴1000元;新建标准化暖棚每座补助4000元。
8. 呼伦贝尔乡村振兴方案?
呼伦贝尔市出台了《呼伦贝尔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并制定了《呼伦贝尔市2021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同时,呼伦贝尔市还加强了对脱贫地区的帮扶,以提升脱贫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具体的呼伦贝尔乡村振兴方案可能需要根据不同的实施年份和具体政策来具体分析,建议您查阅相关政策文件或咨询相关部门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9. 产业奖补实施方案?
产业发展奖补政策对象为脱贫不稳定、边缘易致贫、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三类户”。
奖补标准
(一)种植产业:新植果园1亩以上,每亩补助200元;马铃薯、玉米(含饲用玉米)、油料、豆类和小杂粮种植1亩以上,每亩补助150元;中药材种植1亩以上,每亩补助600元;露地蔬菜1亩以上,每亩补助1000元;新建设施蔬菜每标准棚补助2000元。
(二)养殖产业:牛(驴、马、骡)新增1头补助4000元、2头及以上补助6000元;新增1头平凉红牛基础母牛奖补5000元,新增2头及以上奖补8000元;猪每头补助400元,每户补助不超过2000元; 基础母牛每头保护补贴500元;平凉红牛基础母牛且当年产犊为平凉红牛的,在原保护补贴基础上再增加补贴1000元;新建标准化暖棚每座补助4000元。
10. 青海省乡村振兴八大行动实施方案?
2022年,全省以稳粮保供、脱贫攻坚巩固、产业增效、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主体培育、科技支撑、改革创新等“八大行动”为主抓手,做好全年“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近一个月来,全省上下传压力、激动力、聚合力,“三力”齐发,扎实推进“八大行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
11. 呼伦贝尔乡村振兴方案?
呼伦贝尔市出台了《呼伦贝尔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并制定了《呼伦贝尔市2021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同时,呼伦贝尔市还加强了对脱贫地区的帮扶,以提升脱贫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具体的呼伦贝尔乡村振兴方案可能需要根据不同的实施年份和具体政策来具体分析,建议您查阅相关政策文件或咨询相关部门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12. 青海省乡村振兴八大行动实施方案?
2022年,全省以稳粮保供、脱贫攻坚巩固、产业增效、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主体培育、科技支撑、改革创新等“八大行动”为主抓手,做好全年“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近一个月来,全省上下传压力、激动力、聚合力,“三力”齐发,扎实推进“八大行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
13. 青海省乡村振兴八大行动实施方案?
2022年,全省以稳粮保供、脱贫攻坚巩固、产业增效、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主体培育、科技支撑、改革创新等“八大行动”为主抓手,做好全年“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近一个月来,全省上下传压力、激动力、聚合力,“三力”齐发,扎实推进“八大行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
14. 青海省乡村振兴八大行动实施方案?
2022年,全省以稳粮保供、脱贫攻坚巩固、产业增效、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主体培育、科技支撑、改革创新等“八大行动”为主抓手,做好全年“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近一个月来,全省上下传压力、激动力、聚合力,“三力”齐发,扎实推进“八大行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
15. 产业奖补实施方案?
产业发展奖补政策对象为脱贫不稳定、边缘易致贫、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三类户”。
奖补标准
(一)种植产业:新植果园1亩以上,每亩补助200元;马铃薯、玉米(含饲用玉米)、油料、豆类和小杂粮种植1亩以上,每亩补助150元;中药材种植1亩以上,每亩补助600元;露地蔬菜1亩以上,每亩补助1000元;新建设施蔬菜每标准棚补助2000元。
(二)养殖产业:牛(驴、马、骡)新增1头补助4000元、2头及以上补助6000元;新增1头平凉红牛基础母牛奖补5000元,新增2头及以上奖补8000元;猪每头补助400元,每户补助不超过2000元; 基础母牛每头保护补贴500元;平凉红牛基础母牛且当年产犊为平凉红牛的,在原保护补贴基础上再增加补贴1000元;新建标准化暖棚每座补助4000元。
16. 乡村公岗管理办法实施方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保障有就业需求无法外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可能致贫人口就近就地就业,加快推进脱贫攻坚步伐,结合省市人社、财政、扶贫、妇联《关于印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实施细则的通知》精神和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乡村公益性岗位是指在脱贫攻坚期间,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开发的用于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可能致贫人口就业的服务性、辅助性岗位,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以及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
第三条 乡村公益性岗位由市人社局、市扶贫办、市财政局、市妇联负责统筹开发,实行“县定、乡聘乡管、村用”的管理机制。
第二章 岗位设置
第四条 岗位开发设置遵循因事设岗、以岗定人、因岗定责、总量控制的原则。结合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行政村的大小和实际工作需要,科学合理设置岗位。经县(市、区)人社部门同意后,组织实施。
第五条 主要设置爱心理发员、乡村道路维护员、乡村保洁员、乡村绿化员、乡村水电保障员、农村养老服务员、村级就业社保协管员、乡村公共安全管理员、乡村公益设施管理员等类别的岗位,从事乡村公共服务工作。具体承担以下工作:
1.爱心理发员。通过建立“爱心发屋”,为本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农村特困供养人员、残疾人等免费提供理发服务。
2.乡村道路维护员。负责本村乡村道路日常维护和管理,路面清扫、路肩整修及公路沿线各类堆积物清理等工作,对因洪水等自然灾害损毁路段的情况及时报告并参与紧急抢修工作。
3.乡村保洁员。负责本村公共区域卫生的保洁、清扫和管理,督促、监督农户对自家产生的垃圾及时清理,保持院落周边洁净,确保实现村域卫生院门净、路面净、路边净、墙根净、花坛绿化带净的“五净”标准。
4.乡村绿化员。负责本村通村道路两侧、河渠池塘以及其他公共区域的绿化和管理。协助做好乡镇安排的绿化美化任务。
5.乡村水电保障员。负责本村农村饮水工程村级、社级管网、入户工程的日常管理、维护和抢修工作,水务突发事件的上报和应急处置,山洪预警“户户知”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搞好河坝、灌溉渠道等其他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协助做好村民用电的服务和保障工作。
6.农村养老服务员。对有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即农村敬老院)的乡村,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
7.村级就业社保协管员。协助实施辖区内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工作,做好辖区内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协助搞好救灾救济、优待抚恤、拥军优属和弱势群体救助工作。
8.乡村公共安全管理员。负责本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时排查调处各种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秩序。协助掌握辖区治安动态,做好治安信息收集、反馈,搞好群防群治工作。负责本村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负责本村房屋等建筑安全的排摸、提醒和上报工作。做好区域内水库、池塘以及河流周边等重点危险部位的安全提醒、安全巡查和管理工作。负责本村公共卫生防疫工作,协助做好防疫知识宣传、疫情排查统计等工作。
9.乡村公益设施管理员。负责村级阵地、文化广场、乡村舞台、体育器械、路灯、公厕、垃圾箱、排水渠等公益设施管理。
以上类别和内容各县(市、区)可根据实际适当调整。
第六条 乡村公益性岗位和生态护林员上岗人员及其他类似乡村公益性岗位上岗人员不能重叠,一个贫困户最多安排一人到乡村公益性岗位及类似岗位工作。
第七条 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由乡镇统一管理,原则上不跨村聘用。
第三章 岗位对象
第八条 上岗人员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已列入当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范围(含历年已脱贫人口)和可能致贫人口(以县扶贫部门备案的为准);
2.非一、二类低保对象(三、四类低保对象可纳入);
3.非村干部家庭成员(村干部包括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和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村文书等享受财政较高补助人员);
4.政治素质良好,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对符合以上条件、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贫困残疾人家庭成员、贫困重病家庭成员、贫困家庭妇女、易地扶贫零散搬迁的贫困家庭成员优先安排。爱心理发员优先安排有一定理发基础的农村妇女。
第四章 申报招聘
第九条 公益性岗位招聘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公告。乡镇政府在符合条件的村组张贴选聘公告。公告应当包括招聘岗位、工作职责、具体任务、招聘名额、上岗资格条件、岗位报酬等。
(二)申报。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根据自身条件和意愿,通过村委会向当地乡镇政府申报,提交相关资料。
(三)审核。根据申报材料和选聘条件,乡镇政府组织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研究确定拟聘人员。
(四)公示。乡镇政府对拟聘人员名单在行政村的醒目位置进行张榜公示,征求村民意见,公布举报电话。公示期不少于 5个工作日。
(五)聘用。公示期满后,对没有问题或者反映问题不影响聘用的,报经县(市、区)扶贫办审核、人社局审定后,由乡镇政府与其签订聘用协议。
第十条 岗前培训。聘用人员确定后,县(市、区)或乡镇应当按岗位类别组织开展岗前培训,使其掌握岗位所需的基本规范和技能,熟悉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相关要求,并及时安排上岗开展工作。
第五章 岗位待遇及资金保障
第十一条 聘用人员上岗后,按月及时发放岗位补贴。岗位补贴经县(市、区)人社局审核后,由同级财政部门通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到户“一卡通”发放。用人单位初次申请岗位补贴时,须提供聘用人员花名册、“一卡通”卡号、聘用协议、考勤表、补贴核定表等材料。以后每次申请聘用人员岗位补贴时,提供补贴核定表、考勤表及考核意见等。
第十二条 岗位补贴原则上为每人每月500元,如县(市、区)自行提高标准,提高部分由县(市、区)自行解决。
第十三条 各县(市、区)或乡镇要及时为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商业保险)。
第十四条 省级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开发的岗位,岗位补贴资金由省财政厅联合省人社厅按任务数统一下达各县(市、区)。县(市、区)配套开发的岗位,补贴资金由县(市、区)自行解决。
第六章 岗位管理
第十五条 乡镇政府与聘用人员签订《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聘用协议》。协议中应当明确工作岗位、职责任务、工作纪律、工作时间和具体要求等。聘用协议实行一年一签,一年期满后考核合格,经双方同意,可以续签。
第十六条 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工作量应当与岗位补贴相适应。补贴标准为500元/月的,原则上每月上岗时间不少于30小时;补贴标准高于500元/月的,要相应延长上岗时间。
第十七条 聘用人员实行台账管理,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应当建立公益性岗位管理制度,确定专人负责聘用人员的日常管理和考核。
第十八条 考核实行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考核内容应当包括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工作纪律、工作质量、出勤及群众满意度等情况,具体办法由各乡镇或村根据岗位实际制定。
第十九条 考核结果应当与是否续聘及岗位补贴挂钩。对平时考核不合格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谈话提醒、批评教育、停发补贴等措施进行处理;年终考核不合格人员,应当取消其上岗资格,退出公益岗位。
第二十条 退出。有下列情形的之一的,应退出乡村公益性岗位:
(一)入学、服兵役、转入城镇、户籍迁出或移居本村之外的;
(二)刑事犯罪的;
(三)终止就业需求的;
(四)不按规定要求履行岗位职责的;
(五)由他人长期顶替上岗的;
(六)通过其他渠道已实现就业的;
(七)年终考核不合格的;
(八)其他不适合继续担任公益性岗位的情形。
第二十一条 递补。凡有人员退出时,村委会应及时报告乡镇政府,并同时报告县(市、区)人社部门,停止发放岗位补贴。空缺岗位由乡镇政府按程序予以补充,未经申报自行补充岗位人员或安置不符合条件人员的,不予发放岗位补贴。
第七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要严格按政策规定和程序办事,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对优亲厚友、暗箱操作以及虚报、谎报、套取资金等行为,将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及责任人的责任。岗位补贴资金坚持专款专用、公开透明的原则,严格执行资金管理制度,自觉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仅适用于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开发的乡村公益性岗位,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由平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本办法与国家和省市出台的相关政策不一致的,以国家和省市规定为准。
17. 乡村公岗管理办法实施方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保障有就业需求无法外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可能致贫人口就近就地就业,加快推进脱贫攻坚步伐,结合省市人社、财政、扶贫、妇联《关于印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实施细则的通知》精神和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乡村公益性岗位是指在脱贫攻坚期间,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开发的用于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可能致贫人口就业的服务性、辅助性岗位,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以及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
第三条 乡村公益性岗位由市人社局、市扶贫办、市财政局、市妇联负责统筹开发,实行“县定、乡聘乡管、村用”的管理机制。
第二章 岗位设置
第四条 岗位开发设置遵循因事设岗、以岗定人、因岗定责、总量控制的原则。结合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行政村的大小和实际工作需要,科学合理设置岗位。经县(市、区)人社部门同意后,组织实施。
第五条 主要设置爱心理发员、乡村道路维护员、乡村保洁员、乡村绿化员、乡村水电保障员、农村养老服务员、村级就业社保协管员、乡村公共安全管理员、乡村公益设施管理员等类别的岗位,从事乡村公共服务工作。具体承担以下工作:
1.爱心理发员。通过建立“爱心发屋”,为本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农村特困供养人员、残疾人等免费提供理发服务。
2.乡村道路维护员。负责本村乡村道路日常维护和管理,路面清扫、路肩整修及公路沿线各类堆积物清理等工作,对因洪水等自然灾害损毁路段的情况及时报告并参与紧急抢修工作。
3.乡村保洁员。负责本村公共区域卫生的保洁、清扫和管理,督促、监督农户对自家产生的垃圾及时清理,保持院落周边洁净,确保实现村域卫生院门净、路面净、路边净、墙根净、花坛绿化带净的“五净”标准。
4.乡村绿化员。负责本村通村道路两侧、河渠池塘以及其他公共区域的绿化和管理。协助做好乡镇安排的绿化美化任务。
5.乡村水电保障员。负责本村农村饮水工程村级、社级管网、入户工程的日常管理、维护和抢修工作,水务突发事件的上报和应急处置,山洪预警“户户知”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搞好河坝、灌溉渠道等其他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协助做好村民用电的服务和保障工作。
6.农村养老服务员。对有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即农村敬老院)的乡村,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
7.村级就业社保协管员。协助实施辖区内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工作,做好辖区内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协助搞好救灾救济、优待抚恤、拥军优属和弱势群体救助工作。
8.乡村公共安全管理员。负责本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时排查调处各种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秩序。协助掌握辖区治安动态,做好治安信息收集、反馈,搞好群防群治工作。负责本村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负责本村房屋等建筑安全的排摸、提醒和上报工作。做好区域内水库、池塘以及河流周边等重点危险部位的安全提醒、安全巡查和管理工作。负责本村公共卫生防疫工作,协助做好防疫知识宣传、疫情排查统计等工作。
9.乡村公益设施管理员。负责村级阵地、文化广场、乡村舞台、体育器械、路灯、公厕、垃圾箱、排水渠等公益设施管理。
以上类别和内容各县(市、区)可根据实际适当调整。
第六条 乡村公益性岗位和生态护林员上岗人员及其他类似乡村公益性岗位上岗人员不能重叠,一个贫困户最多安排一人到乡村公益性岗位及类似岗位工作。
第七条 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由乡镇统一管理,原则上不跨村聘用。
第三章 岗位对象
第八条 上岗人员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已列入当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范围(含历年已脱贫人口)和可能致贫人口(以县扶贫部门备案的为准);
2.非一、二类低保对象(三、四类低保对象可纳入);
3.非村干部家庭成员(村干部包括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和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村文书等享受财政较高补助人员);
4.政治素质良好,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对符合以上条件、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贫困残疾人家庭成员、贫困重病家庭成员、贫困家庭妇女、易地扶贫零散搬迁的贫困家庭成员优先安排。爱心理发员优先安排有一定理发基础的农村妇女。
第四章 申报招聘
第九条 公益性岗位招聘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公告。乡镇政府在符合条件的村组张贴选聘公告。公告应当包括招聘岗位、工作职责、具体任务、招聘名额、上岗资格条件、岗位报酬等。
(二)申报。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根据自身条件和意愿,通过村委会向当地乡镇政府申报,提交相关资料。
(三)审核。根据申报材料和选聘条件,乡镇政府组织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研究确定拟聘人员。
(四)公示。乡镇政府对拟聘人员名单在行政村的醒目位置进行张榜公示,征求村民意见,公布举报电话。公示期不少于 5个工作日。
(五)聘用。公示期满后,对没有问题或者反映问题不影响聘用的,报经县(市、区)扶贫办审核、人社局审定后,由乡镇政府与其签订聘用协议。
第十条 岗前培训。聘用人员确定后,县(市、区)或乡镇应当按岗位类别组织开展岗前培训,使其掌握岗位所需的基本规范和技能,熟悉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相关要求,并及时安排上岗开展工作。
第五章 岗位待遇及资金保障
第十一条 聘用人员上岗后,按月及时发放岗位补贴。岗位补贴经县(市、区)人社局审核后,由同级财政部门通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到户“一卡通”发放。用人单位初次申请岗位补贴时,须提供聘用人员花名册、“一卡通”卡号、聘用协议、考勤表、补贴核定表等材料。以后每次申请聘用人员岗位补贴时,提供补贴核定表、考勤表及考核意见等。
第十二条 岗位补贴原则上为每人每月500元,如县(市、区)自行提高标准,提高部分由县(市、区)自行解决。
第十三条 各县(市、区)或乡镇要及时为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商业保险)。
第十四条 省级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开发的岗位,岗位补贴资金由省财政厅联合省人社厅按任务数统一下达各县(市、区)。县(市、区)配套开发的岗位,补贴资金由县(市、区)自行解决。
第六章 岗位管理
第十五条 乡镇政府与聘用人员签订《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聘用协议》。协议中应当明确工作岗位、职责任务、工作纪律、工作时间和具体要求等。聘用协议实行一年一签,一年期满后考核合格,经双方同意,可以续签。
第十六条 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工作量应当与岗位补贴相适应。补贴标准为500元/月的,原则上每月上岗时间不少于30小时;补贴标准高于500元/月的,要相应延长上岗时间。
第十七条 聘用人员实行台账管理,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应当建立公益性岗位管理制度,确定专人负责聘用人员的日常管理和考核。
第十八条 考核实行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考核内容应当包括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工作纪律、工作质量、出勤及群众满意度等情况,具体办法由各乡镇或村根据岗位实际制定。
第十九条 考核结果应当与是否续聘及岗位补贴挂钩。对平时考核不合格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谈话提醒、批评教育、停发补贴等措施进行处理;年终考核不合格人员,应当取消其上岗资格,退出公益岗位。
第二十条 退出。有下列情形的之一的,应退出乡村公益性岗位:
(一)入学、服兵役、转入城镇、户籍迁出或移居本村之外的;
(二)刑事犯罪的;
(三)终止就业需求的;
(四)不按规定要求履行岗位职责的;
(五)由他人长期顶替上岗的;
(六)通过其他渠道已实现就业的;
(七)年终考核不合格的;
(八)其他不适合继续担任公益性岗位的情形。
第二十一条 递补。凡有人员退出时,村委会应及时报告乡镇政府,并同时报告县(市、区)人社部门,停止发放岗位补贴。空缺岗位由乡镇政府按程序予以补充,未经申报自行补充岗位人员或安置不符合条件人员的,不予发放岗位补贴。
第七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要严格按政策规定和程序办事,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对优亲厚友、暗箱操作以及虚报、谎报、套取资金等行为,将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及责任人的责任。岗位补贴资金坚持专款专用、公开透明的原则,严格执行资金管理制度,自觉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仅适用于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开发的乡村公益性岗位,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由平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本办法与国家和省市出台的相关政策不一致的,以国家和省市规定为准。
18. 乡村公岗管理办法实施方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保障有就业需求无法外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可能致贫人口就近就地就业,加快推进脱贫攻坚步伐,结合省市人社、财政、扶贫、妇联《关于印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实施细则的通知》精神和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乡村公益性岗位是指在脱贫攻坚期间,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开发的用于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可能致贫人口就业的服务性、辅助性岗位,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以及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
第三条 乡村公益性岗位由市人社局、市扶贫办、市财政局、市妇联负责统筹开发,实行“县定、乡聘乡管、村用”的管理机制。
第二章 岗位设置
第四条 岗位开发设置遵循因事设岗、以岗定人、因岗定责、总量控制的原则。结合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行政村的大小和实际工作需要,科学合理设置岗位。经县(市、区)人社部门同意后,组织实施。
第五条 主要设置爱心理发员、乡村道路维护员、乡村保洁员、乡村绿化员、乡村水电保障员、农村养老服务员、村级就业社保协管员、乡村公共安全管理员、乡村公益设施管理员等类别的岗位,从事乡村公共服务工作。具体承担以下工作:
1.爱心理发员。通过建立“爱心发屋”,为本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农村特困供养人员、残疾人等免费提供理发服务。
2.乡村道路维护员。负责本村乡村道路日常维护和管理,路面清扫、路肩整修及公路沿线各类堆积物清理等工作,对因洪水等自然灾害损毁路段的情况及时报告并参与紧急抢修工作。
3.乡村保洁员。负责本村公共区域卫生的保洁、清扫和管理,督促、监督农户对自家产生的垃圾及时清理,保持院落周边洁净,确保实现村域卫生院门净、路面净、路边净、墙根净、花坛绿化带净的“五净”标准。
4.乡村绿化员。负责本村通村道路两侧、河渠池塘以及其他公共区域的绿化和管理。协助做好乡镇安排的绿化美化任务。
5.乡村水电保障员。负责本村农村饮水工程村级、社级管网、入户工程的日常管理、维护和抢修工作,水务突发事件的上报和应急处置,山洪预警“户户知”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搞好河坝、灌溉渠道等其他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协助做好村民用电的服务和保障工作。
6.农村养老服务员。对有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即农村敬老院)的乡村,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
7.村级就业社保协管员。协助实施辖区内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工作,做好辖区内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协助搞好救灾救济、优待抚恤、拥军优属和弱势群体救助工作。
8.乡村公共安全管理员。负责本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时排查调处各种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秩序。协助掌握辖区治安动态,做好治安信息收集、反馈,搞好群防群治工作。负责本村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负责本村房屋等建筑安全的排摸、提醒和上报工作。做好区域内水库、池塘以及河流周边等重点危险部位的安全提醒、安全巡查和管理工作。负责本村公共卫生防疫工作,协助做好防疫知识宣传、疫情排查统计等工作。
9.乡村公益设施管理员。负责村级阵地、文化广场、乡村舞台、体育器械、路灯、公厕、垃圾箱、排水渠等公益设施管理。
以上类别和内容各县(市、区)可根据实际适当调整。
第六条 乡村公益性岗位和生态护林员上岗人员及其他类似乡村公益性岗位上岗人员不能重叠,一个贫困户最多安排一人到乡村公益性岗位及类似岗位工作。
第七条 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由乡镇统一管理,原则上不跨村聘用。
第三章 岗位对象
第八条 上岗人员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已列入当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范围(含历年已脱贫人口)和可能致贫人口(以县扶贫部门备案的为准);
2.非一、二类低保对象(三、四类低保对象可纳入);
3.非村干部家庭成员(村干部包括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和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村文书等享受财政较高补助人员);
4.政治素质良好,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对符合以上条件、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贫困残疾人家庭成员、贫困重病家庭成员、贫困家庭妇女、易地扶贫零散搬迁的贫困家庭成员优先安排。爱心理发员优先安排有一定理发基础的农村妇女。
第四章 申报招聘
第九条 公益性岗位招聘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公告。乡镇政府在符合条件的村组张贴选聘公告。公告应当包括招聘岗位、工作职责、具体任务、招聘名额、上岗资格条件、岗位报酬等。
(二)申报。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根据自身条件和意愿,通过村委会向当地乡镇政府申报,提交相关资料。
(三)审核。根据申报材料和选聘条件,乡镇政府组织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研究确定拟聘人员。
(四)公示。乡镇政府对拟聘人员名单在行政村的醒目位置进行张榜公示,征求村民意见,公布举报电话。公示期不少于 5个工作日。
(五)聘用。公示期满后,对没有问题或者反映问题不影响聘用的,报经县(市、区)扶贫办审核、人社局审定后,由乡镇政府与其签订聘用协议。
第十条 岗前培训。聘用人员确定后,县(市、区)或乡镇应当按岗位类别组织开展岗前培训,使其掌握岗位所需的基本规范和技能,熟悉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相关要求,并及时安排上岗开展工作。
第五章 岗位待遇及资金保障
第十一条 聘用人员上岗后,按月及时发放岗位补贴。岗位补贴经县(市、区)人社局审核后,由同级财政部门通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到户“一卡通”发放。用人单位初次申请岗位补贴时,须提供聘用人员花名册、“一卡通”卡号、聘用协议、考勤表、补贴核定表等材料。以后每次申请聘用人员岗位补贴时,提供补贴核定表、考勤表及考核意见等。
第十二条 岗位补贴原则上为每人每月500元,如县(市、区)自行提高标准,提高部分由县(市、区)自行解决。
第十三条 各县(市、区)或乡镇要及时为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商业保险)。
第十四条 省级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开发的岗位,岗位补贴资金由省财政厅联合省人社厅按任务数统一下达各县(市、区)。县(市、区)配套开发的岗位,补贴资金由县(市、区)自行解决。
第六章 岗位管理
第十五条 乡镇政府与聘用人员签订《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聘用协议》。协议中应当明确工作岗位、职责任务、工作纪律、工作时间和具体要求等。聘用协议实行一年一签,一年期满后考核合格,经双方同意,可以续签。
第十六条 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工作量应当与岗位补贴相适应。补贴标准为500元/月的,原则上每月上岗时间不少于30小时;补贴标准高于500元/月的,要相应延长上岗时间。
第十七条 聘用人员实行台账管理,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应当建立公益性岗位管理制度,确定专人负责聘用人员的日常管理和考核。
第十八条 考核实行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考核内容应当包括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工作纪律、工作质量、出勤及群众满意度等情况,具体办法由各乡镇或村根据岗位实际制定。
第十九条 考核结果应当与是否续聘及岗位补贴挂钩。对平时考核不合格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谈话提醒、批评教育、停发补贴等措施进行处理;年终考核不合格人员,应当取消其上岗资格,退出公益岗位。
第二十条 退出。有下列情形的之一的,应退出乡村公益性岗位:
(一)入学、服兵役、转入城镇、户籍迁出或移居本村之外的;
(二)刑事犯罪的;
(三)终止就业需求的;
(四)不按规定要求履行岗位职责的;
(五)由他人长期顶替上岗的;
(六)通过其他渠道已实现就业的;
(七)年终考核不合格的;
(八)其他不适合继续担任公益性岗位的情形。
第二十一条 递补。凡有人员退出时,村委会应及时报告乡镇政府,并同时报告县(市、区)人社部门,停止发放岗位补贴。空缺岗位由乡镇政府按程序予以补充,未经申报自行补充岗位人员或安置不符合条件人员的,不予发放岗位补贴。
第七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要严格按政策规定和程序办事,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对优亲厚友、暗箱操作以及虚报、谎报、套取资金等行为,将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及责任人的责任。岗位补贴资金坚持专款专用、公开透明的原则,严格执行资金管理制度,自觉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仅适用于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开发的乡村公益性岗位,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由平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本办法与国家和省市出台的相关政策不一致的,以国家和省市规定为准。
19. 呼伦贝尔乡村振兴方案?
呼伦贝尔市出台了《呼伦贝尔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并制定了《呼伦贝尔市2021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同时,呼伦贝尔市还加强了对脱贫地区的帮扶,以提升脱贫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具体的呼伦贝尔乡村振兴方案可能需要根据不同的实施年份和具体政策来具体分析,建议您查阅相关政策文件或咨询相关部门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20. 乡村公岗管理办法实施方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保障有就业需求无法外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可能致贫人口就近就地就业,加快推进脱贫攻坚步伐,结合省市人社、财政、扶贫、妇联《关于印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实施细则的通知》精神和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乡村公益性岗位是指在脱贫攻坚期间,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开发的用于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可能致贫人口就业的服务性、辅助性岗位,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以及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
第三条 乡村公益性岗位由市人社局、市扶贫办、市财政局、市妇联负责统筹开发,实行“县定、乡聘乡管、村用”的管理机制。
第二章 岗位设置
第四条 岗位开发设置遵循因事设岗、以岗定人、因岗定责、总量控制的原则。结合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行政村的大小和实际工作需要,科学合理设置岗位。经县(市、区)人社部门同意后,组织实施。
第五条 主要设置爱心理发员、乡村道路维护员、乡村保洁员、乡村绿化员、乡村水电保障员、农村养老服务员、村级就业社保协管员、乡村公共安全管理员、乡村公益设施管理员等类别的岗位,从事乡村公共服务工作。具体承担以下工作:
1.爱心理发员。通过建立“爱心发屋”,为本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农村特困供养人员、残疾人等免费提供理发服务。
2.乡村道路维护员。负责本村乡村道路日常维护和管理,路面清扫、路肩整修及公路沿线各类堆积物清理等工作,对因洪水等自然灾害损毁路段的情况及时报告并参与紧急抢修工作。
3.乡村保洁员。负责本村公共区域卫生的保洁、清扫和管理,督促、监督农户对自家产生的垃圾及时清理,保持院落周边洁净,确保实现村域卫生院门净、路面净、路边净、墙根净、花坛绿化带净的“五净”标准。
4.乡村绿化员。负责本村通村道路两侧、河渠池塘以及其他公共区域的绿化和管理。协助做好乡镇安排的绿化美化任务。
5.乡村水电保障员。负责本村农村饮水工程村级、社级管网、入户工程的日常管理、维护和抢修工作,水务突发事件的上报和应急处置,山洪预警“户户知”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搞好河坝、灌溉渠道等其他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协助做好村民用电的服务和保障工作。
6.农村养老服务员。对有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即农村敬老院)的乡村,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
7.村级就业社保协管员。协助实施辖区内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工作,做好辖区内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协助搞好救灾救济、优待抚恤、拥军优属和弱势群体救助工作。
8.乡村公共安全管理员。负责本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时排查调处各种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秩序。协助掌握辖区治安动态,做好治安信息收集、反馈,搞好群防群治工作。负责本村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负责本村房屋等建筑安全的排摸、提醒和上报工作。做好区域内水库、池塘以及河流周边等重点危险部位的安全提醒、安全巡查和管理工作。负责本村公共卫生防疫工作,协助做好防疫知识宣传、疫情排查统计等工作。
9.乡村公益设施管理员。负责村级阵地、文化广场、乡村舞台、体育器械、路灯、公厕、垃圾箱、排水渠等公益设施管理。
以上类别和内容各县(市、区)可根据实际适当调整。
第六条 乡村公益性岗位和生态护林员上岗人员及其他类似乡村公益性岗位上岗人员不能重叠,一个贫困户最多安排一人到乡村公益性岗位及类似岗位工作。
第七条 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由乡镇统一管理,原则上不跨村聘用。
第三章 岗位对象
第八条 上岗人员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已列入当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范围(含历年已脱贫人口)和可能致贫人口(以县扶贫部门备案的为准);
2.非一、二类低保对象(三、四类低保对象可纳入);
3.非村干部家庭成员(村干部包括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和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村文书等享受财政较高补助人员);
4.政治素质良好,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对符合以上条件、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贫困残疾人家庭成员、贫困重病家庭成员、贫困家庭妇女、易地扶贫零散搬迁的贫困家庭成员优先安排。爱心理发员优先安排有一定理发基础的农村妇女。
第四章 申报招聘
第九条 公益性岗位招聘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公告。乡镇政府在符合条件的村组张贴选聘公告。公告应当包括招聘岗位、工作职责、具体任务、招聘名额、上岗资格条件、岗位报酬等。
(二)申报。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根据自身条件和意愿,通过村委会向当地乡镇政府申报,提交相关资料。
(三)审核。根据申报材料和选聘条件,乡镇政府组织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研究确定拟聘人员。
(四)公示。乡镇政府对拟聘人员名单在行政村的醒目位置进行张榜公示,征求村民意见,公布举报电话。公示期不少于 5个工作日。
(五)聘用。公示期满后,对没有问题或者反映问题不影响聘用的,报经县(市、区)扶贫办审核、人社局审定后,由乡镇政府与其签订聘用协议。
第十条 岗前培训。聘用人员确定后,县(市、区)或乡镇应当按岗位类别组织开展岗前培训,使其掌握岗位所需的基本规范和技能,熟悉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相关要求,并及时安排上岗开展工作。
第五章 岗位待遇及资金保障
第十一条 聘用人员上岗后,按月及时发放岗位补贴。岗位补贴经县(市、区)人社局审核后,由同级财政部门通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到户“一卡通”发放。用人单位初次申请岗位补贴时,须提供聘用人员花名册、“一卡通”卡号、聘用协议、考勤表、补贴核定表等材料。以后每次申请聘用人员岗位补贴时,提供补贴核定表、考勤表及考核意见等。
第十二条 岗位补贴原则上为每人每月500元,如县(市、区)自行提高标准,提高部分由县(市、区)自行解决。
第十三条 各县(市、区)或乡镇要及时为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商业保险)。
第十四条 省级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开发的岗位,岗位补贴资金由省财政厅联合省人社厅按任务数统一下达各县(市、区)。县(市、区)配套开发的岗位,补贴资金由县(市、区)自行解决。
第六章 岗位管理
第十五条 乡镇政府与聘用人员签订《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聘用协议》。协议中应当明确工作岗位、职责任务、工作纪律、工作时间和具体要求等。聘用协议实行一年一签,一年期满后考核合格,经双方同意,可以续签。
第十六条 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工作量应当与岗位补贴相适应。补贴标准为500元/月的,原则上每月上岗时间不少于30小时;补贴标准高于500元/月的,要相应延长上岗时间。
第十七条 聘用人员实行台账管理,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应当建立公益性岗位管理制度,确定专人负责聘用人员的日常管理和考核。
第十八条 考核实行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考核内容应当包括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工作纪律、工作质量、出勤及群众满意度等情况,具体办法由各乡镇或村根据岗位实际制定。
第十九条 考核结果应当与是否续聘及岗位补贴挂钩。对平时考核不合格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谈话提醒、批评教育、停发补贴等措施进行处理;年终考核不合格人员,应当取消其上岗资格,退出公益岗位。
第二十条 退出。有下列情形的之一的,应退出乡村公益性岗位:
(一)入学、服兵役、转入城镇、户籍迁出或移居本村之外的;
(二)刑事犯罪的;
(三)终止就业需求的;
(四)不按规定要求履行岗位职责的;
(五)由他人长期顶替上岗的;
(六)通过其他渠道已实现就业的;
(七)年终考核不合格的;
(八)其他不适合继续担任公益性岗位的情形。
第二十一条 递补。凡有人员退出时,村委会应及时报告乡镇政府,并同时报告县(市、区)人社部门,停止发放岗位补贴。空缺岗位由乡镇政府按程序予以补充,未经申报自行补充岗位人员或安置不符合条件人员的,不予发放岗位补贴。
第七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要严格按政策规定和程序办事,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对优亲厚友、暗箱操作以及虚报、谎报、套取资金等行为,将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及责任人的责任。岗位补贴资金坚持专款专用、公开透明的原则,严格执行资金管理制度,自觉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仅适用于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开发的乡村公益性岗位,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由平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本办法与国家和省市出台的相关政策不一致的,以国家和省市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