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统计结构(2021年中国各能源发电比例统计?)
1. 2021年中国各能源发电比例统计?
2021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后续逐年提高,确保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0%左右。
2. 主能源系统结构?
主能源系统包括能源管理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对建筑的电力、燃气、水等各分类能耗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并分析建筑能耗状况,实现建筑节能应用等。
通过能源计划,能源监控,能源统计,能源消费分析,重点能耗设备管理,能源计量设备管理等多种手段,使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能源成本比重,发展趋势有准确的掌握,并将企业的能源消费计划任务分解到各个生产部门车间,使节能工作责任明确,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3. 2020年工业能源消耗总量?
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数据约为49.7亿吨标准煤,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纲要制定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的目标,完成了能耗总量控制任务。
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数据还显示,2020年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升:初步核算,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所占比重下降1.0个百分点。根据《统计公报》,2019年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比为23.4%,煤炭消费为57.7%。
换言之,2020年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已升至24.5%;煤炭消费占比则已降至56.7%,实现了《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的“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58% 以下”的目标,推动了能源结构的持续优化。
4. 统计学六类指标?
1、按统计指标所说明的总体现象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外延指标)和质量指标(内涵指标)。
2、统计指标按作用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四类,分别反映现象的规模、水平、结构、比例、集中分散程度等数量特征。
3、统计指标按指标的时间标准的不同,可以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4、统计指标按指标的报告次序和准确性不同,可分为预计指标和终期指标;
5、统计指标按指标的用途不同,分为观察指标和考核指标。
注意:各种指标的分类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同一指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
分类
1. 统计指标按照其反映的内容或其数值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种。
总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规模的统计指标,通常以绝对数的形式来表现,因此又称为绝对数,例如土地面积、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又可以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又称时期数,它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期内的总量,如产品产量、能源生产总量、财政收入、商品零售额等。时期数通常可以累积,从而得到更长时期内的总量。时点指标又称时点数,它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总量,如年末人口数,科技机构数,公司员工数等。时点数通常不能累积,各时点数累计后没有实际意义。
相对指标又称相对数,是两个绝对数之比,如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率等。相对数的表现形式通常为比例和比率两种。
平均指标又称平均数或均值,它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空间或时间上的平均数量状况,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利润等。
2. 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总体现象的数量特性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1)数量指标: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水平和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如职工人数、工业总产值、工资总额等。
(2)质量指标: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的统计指标,一般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如计划完成程度、平均工资等。
由于统计指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内容,因此,统计指标的确定,一方面必须和经济理论对范畴所作的一般概括相符合,要以经济理论为指导,设置科学的统计指标;另一方面,统计指标又必须是对社会经济范畴的进一步具体化,才能确切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如政治经济学对劳动生产率这个经济范畴作了一般的概括说明,即劳动生产率是表明单位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使用价值。但劳动生产率作为一个统计指标时,就必须明确规定其劳动时间是指工人的劳动时间,还是企业全体职工道德劳动时间,即确定是工人劳动生产率还是全员劳动生产率。
3. 统计指标按管理功能作用不同,可以分为描述指标、评价指标和预警指标。
描述指标主要是反映社会经济运行的状况、过程和结果,提供对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基本认识,是统计信息的主题。如:反映社会经济条件的土地面积指标、自然资源拥有量指标、社会财富指标、劳动资源指标、科技力量指标;反映生产经营过程和结果的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工农业总产值指标、国民收入指标、固定资产指标、流动资金指标、利润指标;反映社会物质文化娱乐设施指标、医疗床位数指标等。
评价指标是用于对社会经济运行的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和考核,以检查工作质量或其他定额指标的结合作用。包括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和企业经济活动评价指标。
预警指标一般是用于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监测,对国民经济运行中即将发生的失衡、失控等进行预报、警示。通常选择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关键性、敏感性经济现象,建立相应的监测指标体系
5.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怎么算?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是指一个单位(例如家庭、企业或国家)在一年内所使用的所有能源的总消耗量,通常以千瓦时(kWh)或热量单位(BTU)表示。
要计算一个单位的年综合能源消费量,需要先确定该单位在一年内所使用的所有能源种类以及相应的能源用量,包括用于供暖、制冷、照明、电器、工业生产等方面的电力、天然气、石油产品等。然后将每种能源的用量乘以其对应的转换系数,从而可以将每种能源转换为相同的度量单位。
最后将转换后的结果相加,即可得到该单位的年综合能源消费量。
例如,假设某家庭在一年内使用了以下几种能源:电力10000 kWh,天然气5000 m3,燃油1000升和柴油200升。则该家庭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为:
10000 kWh × 1 kWh = 10000 kWh
5000 m3 × 10.37 kWh/m3 = 51850 kWh
1000 升 × 9.7 kWh/升 = 9700 kWh
200 升 × 9.2 kWh/升 = 1840 kWh
总计约74,390 kWh。
6. 2020年工业能源消耗总量?
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数据约为49.7亿吨标准煤,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纲要制定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的目标,完成了能耗总量控制任务。
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数据还显示,2020年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升:初步核算,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所占比重下降1.0个百分点。根据《统计公报》,2019年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比为23.4%,煤炭消费为57.7%。
换言之,2020年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已升至24.5%;煤炭消费占比则已降至56.7%,实现了《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的“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58% 以下”的目标,推动了能源结构的持续优化。
7. 统计学六类指标?
1、按统计指标所说明的总体现象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外延指标)和质量指标(内涵指标)。
2、统计指标按作用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四类,分别反映现象的规模、水平、结构、比例、集中分散程度等数量特征。
3、统计指标按指标的时间标准的不同,可以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4、统计指标按指标的报告次序和准确性不同,可分为预计指标和终期指标;
5、统计指标按指标的用途不同,分为观察指标和考核指标。
注意:各种指标的分类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同一指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
分类
1. 统计指标按照其反映的内容或其数值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种。
总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规模的统计指标,通常以绝对数的形式来表现,因此又称为绝对数,例如土地面积、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又可以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又称时期数,它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期内的总量,如产品产量、能源生产总量、财政收入、商品零售额等。时期数通常可以累积,从而得到更长时期内的总量。时点指标又称时点数,它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总量,如年末人口数,科技机构数,公司员工数等。时点数通常不能累积,各时点数累计后没有实际意义。
相对指标又称相对数,是两个绝对数之比,如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率等。相对数的表现形式通常为比例和比率两种。
平均指标又称平均数或均值,它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空间或时间上的平均数量状况,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利润等。
2. 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总体现象的数量特性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1)数量指标: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水平和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如职工人数、工业总产值、工资总额等。
(2)质量指标: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的统计指标,一般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如计划完成程度、平均工资等。
由于统计指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内容,因此,统计指标的确定,一方面必须和经济理论对范畴所作的一般概括相符合,要以经济理论为指导,设置科学的统计指标;另一方面,统计指标又必须是对社会经济范畴的进一步具体化,才能确切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如政治经济学对劳动生产率这个经济范畴作了一般的概括说明,即劳动生产率是表明单位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使用价值。但劳动生产率作为一个统计指标时,就必须明确规定其劳动时间是指工人的劳动时间,还是企业全体职工道德劳动时间,即确定是工人劳动生产率还是全员劳动生产率。
3. 统计指标按管理功能作用不同,可以分为描述指标、评价指标和预警指标。
描述指标主要是反映社会经济运行的状况、过程和结果,提供对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基本认识,是统计信息的主题。如:反映社会经济条件的土地面积指标、自然资源拥有量指标、社会财富指标、劳动资源指标、科技力量指标;反映生产经营过程和结果的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工农业总产值指标、国民收入指标、固定资产指标、流动资金指标、利润指标;反映社会物质文化娱乐设施指标、医疗床位数指标等。
评价指标是用于对社会经济运行的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和考核,以检查工作质量或其他定额指标的结合作用。包括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和企业经济活动评价指标。
预警指标一般是用于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监测,对国民经济运行中即将发生的失衡、失控等进行预报、警示。通常选择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关键性、敏感性经济现象,建立相应的监测指标体系
8. 统计学六类指标?
1、按统计指标所说明的总体现象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外延指标)和质量指标(内涵指标)。
2、统计指标按作用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四类,分别反映现象的规模、水平、结构、比例、集中分散程度等数量特征。
3、统计指标按指标的时间标准的不同,可以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4、统计指标按指标的报告次序和准确性不同,可分为预计指标和终期指标;
5、统计指标按指标的用途不同,分为观察指标和考核指标。
注意:各种指标的分类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同一指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
分类
1. 统计指标按照其反映的内容或其数值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种。
总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规模的统计指标,通常以绝对数的形式来表现,因此又称为绝对数,例如土地面积、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又可以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又称时期数,它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期内的总量,如产品产量、能源生产总量、财政收入、商品零售额等。时期数通常可以累积,从而得到更长时期内的总量。时点指标又称时点数,它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总量,如年末人口数,科技机构数,公司员工数等。时点数通常不能累积,各时点数累计后没有实际意义。
相对指标又称相对数,是两个绝对数之比,如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率等。相对数的表现形式通常为比例和比率两种。
平均指标又称平均数或均值,它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空间或时间上的平均数量状况,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利润等。
2. 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总体现象的数量特性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1)数量指标: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水平和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如职工人数、工业总产值、工资总额等。
(2)质量指标: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的统计指标,一般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如计划完成程度、平均工资等。
由于统计指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内容,因此,统计指标的确定,一方面必须和经济理论对范畴所作的一般概括相符合,要以经济理论为指导,设置科学的统计指标;另一方面,统计指标又必须是对社会经济范畴的进一步具体化,才能确切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如政治经济学对劳动生产率这个经济范畴作了一般的概括说明,即劳动生产率是表明单位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使用价值。但劳动生产率作为一个统计指标时,就必须明确规定其劳动时间是指工人的劳动时间,还是企业全体职工道德劳动时间,即确定是工人劳动生产率还是全员劳动生产率。
3. 统计指标按管理功能作用不同,可以分为描述指标、评价指标和预警指标。
描述指标主要是反映社会经济运行的状况、过程和结果,提供对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基本认识,是统计信息的主题。如:反映社会经济条件的土地面积指标、自然资源拥有量指标、社会财富指标、劳动资源指标、科技力量指标;反映生产经营过程和结果的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工农业总产值指标、国民收入指标、固定资产指标、流动资金指标、利润指标;反映社会物质文化娱乐设施指标、医疗床位数指标等。
评价指标是用于对社会经济运行的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和考核,以检查工作质量或其他定额指标的结合作用。包括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和企业经济活动评价指标。
预警指标一般是用于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监测,对国民经济运行中即将发生的失衡、失控等进行预报、警示。通常选择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关键性、敏感性经济现象,建立相应的监测指标体系
9. 统计学六类指标?
1、按统计指标所说明的总体现象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外延指标)和质量指标(内涵指标)。
2、统计指标按作用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四类,分别反映现象的规模、水平、结构、比例、集中分散程度等数量特征。
3、统计指标按指标的时间标准的不同,可以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4、统计指标按指标的报告次序和准确性不同,可分为预计指标和终期指标;
5、统计指标按指标的用途不同,分为观察指标和考核指标。
注意:各种指标的分类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同一指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
分类
1. 统计指标按照其反映的内容或其数值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种。
总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规模的统计指标,通常以绝对数的形式来表现,因此又称为绝对数,例如土地面积、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又可以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又称时期数,它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期内的总量,如产品产量、能源生产总量、财政收入、商品零售额等。时期数通常可以累积,从而得到更长时期内的总量。时点指标又称时点数,它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总量,如年末人口数,科技机构数,公司员工数等。时点数通常不能累积,各时点数累计后没有实际意义。
相对指标又称相对数,是两个绝对数之比,如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率等。相对数的表现形式通常为比例和比率两种。
平均指标又称平均数或均值,它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空间或时间上的平均数量状况,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利润等。
2. 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总体现象的数量特性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1)数量指标: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水平和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如职工人数、工业总产值、工资总额等。
(2)质量指标: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的统计指标,一般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如计划完成程度、平均工资等。
由于统计指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内容,因此,统计指标的确定,一方面必须和经济理论对范畴所作的一般概括相符合,要以经济理论为指导,设置科学的统计指标;另一方面,统计指标又必须是对社会经济范畴的进一步具体化,才能确切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如政治经济学对劳动生产率这个经济范畴作了一般的概括说明,即劳动生产率是表明单位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使用价值。但劳动生产率作为一个统计指标时,就必须明确规定其劳动时间是指工人的劳动时间,还是企业全体职工道德劳动时间,即确定是工人劳动生产率还是全员劳动生产率。
3. 统计指标按管理功能作用不同,可以分为描述指标、评价指标和预警指标。
描述指标主要是反映社会经济运行的状况、过程和结果,提供对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基本认识,是统计信息的主题。如:反映社会经济条件的土地面积指标、自然资源拥有量指标、社会财富指标、劳动资源指标、科技力量指标;反映生产经营过程和结果的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工农业总产值指标、国民收入指标、固定资产指标、流动资金指标、利润指标;反映社会物质文化娱乐设施指标、医疗床位数指标等。
评价指标是用于对社会经济运行的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和考核,以检查工作质量或其他定额指标的结合作用。包括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和企业经济活动评价指标。
预警指标一般是用于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监测,对国民经济运行中即将发生的失衡、失控等进行预报、警示。通常选择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关键性、敏感性经济现象,建立相应的监测指标体系
10.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怎么算?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是指一个单位(例如家庭、企业或国家)在一年内所使用的所有能源的总消耗量,通常以千瓦时(kWh)或热量单位(BTU)表示。
要计算一个单位的年综合能源消费量,需要先确定该单位在一年内所使用的所有能源种类以及相应的能源用量,包括用于供暖、制冷、照明、电器、工业生产等方面的电力、天然气、石油产品等。然后将每种能源的用量乘以其对应的转换系数,从而可以将每种能源转换为相同的度量单位。
最后将转换后的结果相加,即可得到该单位的年综合能源消费量。
例如,假设某家庭在一年内使用了以下几种能源:电力10000 kWh,天然气5000 m3,燃油1000升和柴油200升。则该家庭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为:
10000 kWh × 1 kWh = 10000 kWh
5000 m3 × 10.37 kWh/m3 = 51850 kWh
1000 升 × 9.7 kWh/升 = 9700 kWh
200 升 × 9.2 kWh/升 = 1840 kWh
总计约74,390 kWh。
11. 2021年中国各能源发电比例统计?
2021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后续逐年提高,确保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0%左右。
12. 2020年工业能源消耗总量?
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数据约为49.7亿吨标准煤,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纲要制定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的目标,完成了能耗总量控制任务。
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数据还显示,2020年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升:初步核算,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所占比重下降1.0个百分点。根据《统计公报》,2019年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比为23.4%,煤炭消费为57.7%。
换言之,2020年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已升至24.5%;煤炭消费占比则已降至56.7%,实现了《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的“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58% 以下”的目标,推动了能源结构的持续优化。
13. 主能源系统结构?
主能源系统包括能源管理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对建筑的电力、燃气、水等各分类能耗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并分析建筑能耗状况,实现建筑节能应用等。
通过能源计划,能源监控,能源统计,能源消费分析,重点能耗设备管理,能源计量设备管理等多种手段,使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能源成本比重,发展趋势有准确的掌握,并将企业的能源消费计划任务分解到各个生产部门车间,使节能工作责任明确,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14. 主能源系统结构?
主能源系统包括能源管理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对建筑的电力、燃气、水等各分类能耗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并分析建筑能耗状况,实现建筑节能应用等。
通过能源计划,能源监控,能源统计,能源消费分析,重点能耗设备管理,能源计量设备管理等多种手段,使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能源成本比重,发展趋势有准确的掌握,并将企业的能源消费计划任务分解到各个生产部门车间,使节能工作责任明确,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15. 2021年中国各能源发电比例统计?
2021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后续逐年提高,确保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0%左右。
16. 2020年工业能源消耗总量?
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数据约为49.7亿吨标准煤,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纲要制定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的目标,完成了能耗总量控制任务。
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数据还显示,2020年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升:初步核算,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所占比重下降1.0个百分点。根据《统计公报》,2019年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比为23.4%,煤炭消费为57.7%。
换言之,2020年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已升至24.5%;煤炭消费占比则已降至56.7%,实现了《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的“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58% 以下”的目标,推动了能源结构的持续优化。
17. 源泉插件怎么统计电气数量?
关于这个问题,要使用源泉插件统计电气数量,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打开源泉插件,在左侧的导航栏中找到“电气”选项,点击进入。
2. 在“电气”页面中,可以看到所有电气设备的列表。可以根据需要,添加、编辑或删除电气设备。
3. 对于每个电气设备,需要填写以下信息:设备名称、设备类型、额定功率、数量等。其中,数量即为需要统计的电气数量。
4. 填写完毕后,点击“保存”按钮,将数据保存到源泉系统中。
5. 在“电气”页面中,可以看到每个设备的数量信息,也可以通过“导出”功能将数据导出到Excel表格中,进行更详细的分析和处理。
总之,使用源泉插件统计电气数量非常方便,只需要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即可。同时,源泉插件还提供了其他丰富的功能,如能源管理、能耗分析、碳排放统计等,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能源和环境。
18.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怎么算?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是指一个单位(例如家庭、企业或国家)在一年内所使用的所有能源的总消耗量,通常以千瓦时(kWh)或热量单位(BTU)表示。
要计算一个单位的年综合能源消费量,需要先确定该单位在一年内所使用的所有能源种类以及相应的能源用量,包括用于供暖、制冷、照明、电器、工业生产等方面的电力、天然气、石油产品等。然后将每种能源的用量乘以其对应的转换系数,从而可以将每种能源转换为相同的度量单位。
最后将转换后的结果相加,即可得到该单位的年综合能源消费量。
例如,假设某家庭在一年内使用了以下几种能源:电力10000 kWh,天然气5000 m3,燃油1000升和柴油200升。则该家庭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为:
10000 kWh × 1 kWh = 10000 kWh
5000 m3 × 10.37 kWh/m3 = 51850 kWh
1000 升 × 9.7 kWh/升 = 9700 kWh
200 升 × 9.2 kWh/升 = 1840 kWh
总计约74,390 kWh。
19. 源泉插件怎么统计电气数量?
关于这个问题,要使用源泉插件统计电气数量,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打开源泉插件,在左侧的导航栏中找到“电气”选项,点击进入。
2. 在“电气”页面中,可以看到所有电气设备的列表。可以根据需要,添加、编辑或删除电气设备。
3. 对于每个电气设备,需要填写以下信息:设备名称、设备类型、额定功率、数量等。其中,数量即为需要统计的电气数量。
4. 填写完毕后,点击“保存”按钮,将数据保存到源泉系统中。
5. 在“电气”页面中,可以看到每个设备的数量信息,也可以通过“导出”功能将数据导出到Excel表格中,进行更详细的分析和处理。
总之,使用源泉插件统计电气数量非常方便,只需要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即可。同时,源泉插件还提供了其他丰富的功能,如能源管理、能耗分析、碳排放统计等,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能源和环境。
20.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怎么算?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是指一个单位(例如家庭、企业或国家)在一年内所使用的所有能源的总消耗量,通常以千瓦时(kWh)或热量单位(BTU)表示。
要计算一个单位的年综合能源消费量,需要先确定该单位在一年内所使用的所有能源种类以及相应的能源用量,包括用于供暖、制冷、照明、电器、工业生产等方面的电力、天然气、石油产品等。然后将每种能源的用量乘以其对应的转换系数,从而可以将每种能源转换为相同的度量单位。
最后将转换后的结果相加,即可得到该单位的年综合能源消费量。
例如,假设某家庭在一年内使用了以下几种能源:电力10000 kWh,天然气5000 m3,燃油1000升和柴油200升。则该家庭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为:
10000 kWh × 1 kWh = 10000 kWh
5000 m3 × 10.37 kWh/m3 = 51850 kWh
1000 升 × 9.7 kWh/升 = 9700 kWh
200 升 × 9.2 kWh/升 = 1840 kWh
总计约74,390 kWh。
21. 源泉插件怎么统计电气数量?
关于这个问题,要使用源泉插件统计电气数量,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打开源泉插件,在左侧的导航栏中找到“电气”选项,点击进入。
2. 在“电气”页面中,可以看到所有电气设备的列表。可以根据需要,添加、编辑或删除电气设备。
3. 对于每个电气设备,需要填写以下信息:设备名称、设备类型、额定功率、数量等。其中,数量即为需要统计的电气数量。
4. 填写完毕后,点击“保存”按钮,将数据保存到源泉系统中。
5. 在“电气”页面中,可以看到每个设备的数量信息,也可以通过“导出”功能将数据导出到Excel表格中,进行更详细的分析和处理。
总之,使用源泉插件统计电气数量非常方便,只需要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即可。同时,源泉插件还提供了其他丰富的功能,如能源管理、能耗分析、碳排放统计等,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能源和环境。
22. 2021年中国各能源发电比例统计?
2021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后续逐年提高,确保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0%左右。
23. 主能源系统结构?
主能源系统包括能源管理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对建筑的电力、燃气、水等各分类能耗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并分析建筑能耗状况,实现建筑节能应用等。
通过能源计划,能源监控,能源统计,能源消费分析,重点能耗设备管理,能源计量设备管理等多种手段,使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能源成本比重,发展趋势有准确的掌握,并将企业的能源消费计划任务分解到各个生产部门车间,使节能工作责任明确,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24. 源泉插件怎么统计电气数量?
关于这个问题,要使用源泉插件统计电气数量,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打开源泉插件,在左侧的导航栏中找到“电气”选项,点击进入。
2. 在“电气”页面中,可以看到所有电气设备的列表。可以根据需要,添加、编辑或删除电气设备。
3. 对于每个电气设备,需要填写以下信息:设备名称、设备类型、额定功率、数量等。其中,数量即为需要统计的电气数量。
4. 填写完毕后,点击“保存”按钮,将数据保存到源泉系统中。
5. 在“电气”页面中,可以看到每个设备的数量信息,也可以通过“导出”功能将数据导出到Excel表格中,进行更详细的分析和处理。
总之,使用源泉插件统计电气数量非常方便,只需要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即可。同时,源泉插件还提供了其他丰富的功能,如能源管理、能耗分析、碳排放统计等,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能源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