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海洋产业(海南省海洋牧场能盈利吗?)
1. 海南省海洋牧场能盈利吗?
能啊,养殖海鲜各类海产品
2. 海南省海洋牧场能盈利吗?
能啊,养殖海鲜各类海产品
3. 海南省海洋牧场能盈利吗?
能啊,养殖海鲜各类海产品
4. 海南省海洋牧场能盈利吗?
能啊,养殖海鲜各类海产品
5. 三亚海洋牧场的特色定位是什么?
三亚蜈支洲岛于2011年5月启动了给鱼儿盖房子的项目海洋牧场。第一批投放人工鱼礁200个,相当于给鱼儿盖了2000空房子,三亚渔业资源丰富,海洋鱼类品种多为牧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6. 三亚海洋牧场的特色定位是什么?
三亚蜈支洲岛于2011年5月启动了给鱼儿盖房子的项目海洋牧场。第一批投放人工鱼礁200个,相当于给鱼儿盖了2000空房子,三亚渔业资源丰富,海洋鱼类品种多为牧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7. 如何发展海洋养殖业?
海水养殖是利用浅海、滩涂、港湾、围塘等海域进行饲养和繁殖海产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定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海洋水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为海水养殖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的海水鱼类养殖虽然发展的相对较晚,但随着海水鱼类苗种繁育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设施养殖技术与模式的不断创新,近年来海水鱼类养殖产量呈逐年递增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中国海水养殖业已从过去追求养殖面积扩大和养殖产量增加,转向更加注重品种结构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新的养殖技术和新的养殖品种不断推出,养殖领域进一步拓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工厂化养殖、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迅速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发展势头迅猛,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
通过对海水养殖发展前景分析,随着全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今年人口达到76亿,未来30多年预计增长50%,所以渔业从被打猎到被养殖的命运是注定的。中国的水产养殖历史很长,中国养殖量在2009年已超过70%。在全国捕捞量9000万吨中,中国捕捞量占16.9%,今年农业部提出中国捕捞量从1700万吨减少到1000万吨。
中国水产养殖品种中,虑食性和草(藻)食性鱼类占50%,杂食性鱼类占42%,肉食性鱼类占8%,过半的养殖种类并不依赖鱼粉,而且在鱼粉的利用率上也很高,每年中国水产养殖产业消耗的鲜杂鱼量约为690万吨。中国是一个纯的水产生产者,用较少的资源生产了更多的鱼虾。数据表明,中国养殖对世界贡献值为61.7%,这不单是对中国的贡献,也是对世界的贡献。
通过对海水养殖发展前景分析,目前中国养殖业面临着缺地、缺水、缺饲料原料、缺乏现代程化养殖技术、缺乏水产品加工后消费习惯、缺劳动力、缺良种、缺良药、缺品质保障、缺食品安全保障以及消费者信心不足、缺乏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缺失等多种挑战。但是,水产行业面临着挑战也伴随着机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国家,水产品总产量位列世界前茅,但养殖模式却相对粗放落后。近几年,随着水质不断恶化,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于是,寻求更加健康、高效的生态养殖模式迫在眉睫。以上便是海水养殖发展前景的所有分析了
8. 海南省有没有工厂?
有很多工厂
海南省工业发展情况介绍
一、建省15年来工业取得的成绩
建省15年来,我省工业利用特区优惠政策,发挥特区对外开放的优势,采取多种方式吸收国内外资金和技术,突破传统工业模式,得到长足发展。工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步提高,全省工业已初具规模,目前已拥有化工、汽车、医药、电力、食品、纺织、电子、机械、冶金、建材、轻工、卷烟等30多个行业,以及化肥、汽车、饮料、原盐、化纤、食糖、罐头、生铁、轮胎、摩托车等100多个产品,一些技术、资金密集的产业也正在崛起。省建15年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如下特点:
(一)工业结构得到改善。按照结构调整的比较优势和市场导向原则,我省工业结构调整始终将资源优势与国家需要、市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资源性工业。工业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及组织结构都得到了改善和调整,工业结构的总体格局逐步朝着优化方向发展,通过强化工业建设,促使传统工业焕发生机,继续成为我省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新兴工业如汽车、医药、化肥、饮料、纺织、摩托车、电子信息等工业行业迅速崛起,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各种所有制工业蓬勃发展。外商投资企业越来越多涉足工业领域,为海南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股份制工业企业也发展迅速,成为我省工业举足轻重的力量。
(三)基础工业特别是电力工业发展较快。建省后,电力工业建设投资度加大,发展迅速。到2002年底为止,我省电力装机容量已达到178万千瓦,110千伏输变电高压线路1890.97千米,220千伏输变电高压线路583.11千米,发电量达51.91亿千瓦时。
(四)建成了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如中海油气港湾化工、东方化肥、海宇镀锡薄板、亚太啤酒、海汽海马汽车、大广坝水利电力枢纽工业、兴业聚酯熔体直纺长丝、新大洲川崎摩托车发动机、陵水毛绦毛毯、洋浦木地板、椰风羊胎素、马村电厂、南山电厂、欣龙无纺、国投水泥等,此外还有一批大型工业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二、工业发展的条件及方向
(一)工业发展条件
1、资源条件
(1)海南部分矿产资源优势明显
海南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展的各类矿产有90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的55%。在全国已探明储量统计有41种,其中优质富铁矿、钛砂矿、锆英石、天然气、石油、玻璃用石英砂、蓝宝石、水晶、油叶岩、化肥用岩和沸石、黄金、水泥石灰岩、花岗岩、矿泉水等矿产都具有重要开发价值。海滨矿砂在全国也是有重要地位,石油天然气十分丰富,目前南海被认为世界四大油田之一。已探明的莺歌海海域和福山地区的丰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为海南省开发建设增添了新的动力。海南铁矿多年来一直为全国各大钢铁企业提供原料。海南省是我国钛精矿储量最多的省份,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东南沿海300公里长的地带上。海南稀有金属矿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2)海南热作资源丰富,经济价值高,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我国土地辽阔,但热带气候地区极小,海南热带作物相对于中国大陆是一个巨大的资源优势。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广,胶园遍布岛内各地。甘蔗种植自然条件优越,且发展较快。由于海南独特的热带气候优势,近年来,热带水果和反季节瓜菜的产量大幅提高,为海南水果及农产品的加工提供了原料保障。
(3)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海南拥有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占全国海域面积的三分之二。海岛沿岸及南海周围海域的热带海洋资源,其数量之丰,居全国首位。海南的海洋水产资源是发展我国热带海洋渔业的理想之地。海洋鱼类、海洋软件动物、海龟、藻、贝及虾类等种类繁多,开发利用经济价值极高。目前我省的海洋捕捞主要是近海捕捞,而远海、远洋丰富的生物资源尚未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
海南环岛沿岸的浅海滩涂十分广阔,是优良的海水养殖场,可利用养殖的浅海滩涂约38万多亩,但目前得到利用的滩涂面积仅占其中的很小一部分,其开发前景良好。
2、政策优势
海南省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全国人大授予我省地立特别立法权,为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除享受国家给予我省的各项优惠政策以外,我省还结合发展工业的指导思想,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
工业享有的主要优惠政策有:
(1)大型工业项目(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的项目,以下类同),在项目业主资本金到位后,我省发展与改革厅除了要认真做好本职各项服务外,还要积极向有关金融部门推荐,争取有关金融机构提前介入给予项目建设贷款和生产流动资金的支持。
(2)大型工业项目投资建成投产后,其自产产品(含实际加工增值20%以上的产品)出口,除国家规定照章纳税商品外,免征出口关税。
(3)大型工业项目用地可优惠出让,但其出让金不得低于取得该土地成本价格。对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较大的大型工业项目,政府也可将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给予支持。
(4)大型工业项目用水、用电优先供应,其端口接到厂界(以项目红线图为准),并减半负担水资源费。
(5)大型工业项目自投产之日起,除照章征收教育事业附加费、城市建设附加费等外,政府可将地方留成的增值税和地方分享的所得税为投资连续5年投入该项目,以支持企业发展。
(6)对列入国家或我省重点工业项目计划的项目,或对全省工业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并已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的技术改造及新建工业项目,可用专项资金安排一定比例的贴息,贴息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
(二)工业发展方向
1、加大天然油气的开发与利用,促进新兴工业的发展
未来5-10年,海南新兴工业的突破点是天然气的开发与利用。要抓住机遇,采取措施,加快构建海南天然综合开发基地的基本框架。我省天然气综合利用开发基地将由三个重要部分组成:一是以东方市为基点的南部化肥生产基地;二是以单管输气口为基点建设200-300万千瓦的天然气发电基地;三是以洋浦经济开发区为基点建成石油储备、中转、加工与出口基地。
2、发展生物制药业
海南是重要的南药基地,药用植物达3000多种,素有“天然药库”之称。同时还有丰富的海洋药物资源,并且具备发展医药工业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医药工业的发展。目前我省制药生产企业已发展到105家,能生产20多个剂型,特别是我国入世之后,我省制药行业审时度势,积极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投入力度,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开发,经济增长迅速,已逐步成为拉动我省经济增长的亮点行业。
3、发展海洋加工业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争创环境资源优势,培育具有海南特色的、竞争优势的精品产品。促进产业升级,使水产品加工从简单的生产加工型向综合加工利用与物流中心并举的方向发展,并以骨干企业为龙头,扩大生产规模,拉长生产链。
4、以汽车为龙头,发展一批围绕汽车加工配套的项目
以海南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为重点,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完善生产设施,尤其是要尽快建立形成协作进而实现自主研发能力,分步重点对汽车六大总成进行研制。围绕汽车、摩托车的生产建设一批高品质、专业化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发展生产车身、底盘、前后桥、座椅、汽车发动机等配套产品,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配套生产企业群体。
5、围绕农业和旅游业发展加工业
建设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旅游度假胜地,是我省提出的发展战略。我省具有丰富的热带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近年来进入我省旅游的国内外游客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促进了食品、旅游工艺品和纪念品的消费,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它不但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还可以满足旅游业的消费需要。
9. 三亚港海洋环境治理的意义?
优越的生态环境是三亚发展最大的资本和优势。“十三五”期间,三亚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全过程。
从山体复绿到海岸修复,从污染防治到景观提升,作为标杆旅游城市的三亚,把守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生命线,擦亮三亚良好生态环境的金字招牌,让青山常在,让清水长流,让空气常新。以水为媒,提升城市生态颜值。污染防治,扮靓城市生态底色。增绿添彩,构建绿色生态格局
10. 三亚港海洋环境治理的意义?
优越的生态环境是三亚发展最大的资本和优势。“十三五”期间,三亚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全过程。
从山体复绿到海岸修复,从污染防治到景观提升,作为标杆旅游城市的三亚,把守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生命线,擦亮三亚良好生态环境的金字招牌,让青山常在,让清水长流,让空气常新。以水为媒,提升城市生态颜值。污染防治,扮靓城市生态底色。增绿添彩,构建绿色生态格局
11. 三亚海洋牧场的特色定位是什么?
三亚蜈支洲岛于2011年5月启动了给鱼儿盖房子的项目海洋牧场。第一批投放人工鱼礁200个,相当于给鱼儿盖了2000空房子,三亚渔业资源丰富,海洋鱼类品种多为牧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12. 如何发展海洋养殖业?
海水养殖是利用浅海、滩涂、港湾、围塘等海域进行饲养和繁殖海产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定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海洋水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为海水养殖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的海水鱼类养殖虽然发展的相对较晚,但随着海水鱼类苗种繁育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设施养殖技术与模式的不断创新,近年来海水鱼类养殖产量呈逐年递增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中国海水养殖业已从过去追求养殖面积扩大和养殖产量增加,转向更加注重品种结构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新的养殖技术和新的养殖品种不断推出,养殖领域进一步拓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工厂化养殖、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迅速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发展势头迅猛,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
通过对海水养殖发展前景分析,随着全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今年人口达到76亿,未来30多年预计增长50%,所以渔业从被打猎到被养殖的命运是注定的。中国的水产养殖历史很长,中国养殖量在2009年已超过70%。在全国捕捞量9000万吨中,中国捕捞量占16.9%,今年农业部提出中国捕捞量从1700万吨减少到1000万吨。
中国水产养殖品种中,虑食性和草(藻)食性鱼类占50%,杂食性鱼类占42%,肉食性鱼类占8%,过半的养殖种类并不依赖鱼粉,而且在鱼粉的利用率上也很高,每年中国水产养殖产业消耗的鲜杂鱼量约为690万吨。中国是一个纯的水产生产者,用较少的资源生产了更多的鱼虾。数据表明,中国养殖对世界贡献值为61.7%,这不单是对中国的贡献,也是对世界的贡献。
通过对海水养殖发展前景分析,目前中国养殖业面临着缺地、缺水、缺饲料原料、缺乏现代程化养殖技术、缺乏水产品加工后消费习惯、缺劳动力、缺良种、缺良药、缺品质保障、缺食品安全保障以及消费者信心不足、缺乏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缺失等多种挑战。但是,水产行业面临着挑战也伴随着机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国家,水产品总产量位列世界前茅,但养殖模式却相对粗放落后。近几年,随着水质不断恶化,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于是,寻求更加健康、高效的生态养殖模式迫在眉睫。以上便是海水养殖发展前景的所有分析了
13. 如何发展海洋养殖业?
海水养殖是利用浅海、滩涂、港湾、围塘等海域进行饲养和繁殖海产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定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海洋水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为海水养殖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的海水鱼类养殖虽然发展的相对较晚,但随着海水鱼类苗种繁育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设施养殖技术与模式的不断创新,近年来海水鱼类养殖产量呈逐年递增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中国海水养殖业已从过去追求养殖面积扩大和养殖产量增加,转向更加注重品种结构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新的养殖技术和新的养殖品种不断推出,养殖领域进一步拓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工厂化养殖、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迅速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发展势头迅猛,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
通过对海水养殖发展前景分析,随着全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今年人口达到76亿,未来30多年预计增长50%,所以渔业从被打猎到被养殖的命运是注定的。中国的水产养殖历史很长,中国养殖量在2009年已超过70%。在全国捕捞量9000万吨中,中国捕捞量占16.9%,今年农业部提出中国捕捞量从1700万吨减少到1000万吨。
中国水产养殖品种中,虑食性和草(藻)食性鱼类占50%,杂食性鱼类占42%,肉食性鱼类占8%,过半的养殖种类并不依赖鱼粉,而且在鱼粉的利用率上也很高,每年中国水产养殖产业消耗的鲜杂鱼量约为690万吨。中国是一个纯的水产生产者,用较少的资源生产了更多的鱼虾。数据表明,中国养殖对世界贡献值为61.7%,这不单是对中国的贡献,也是对世界的贡献。
通过对海水养殖发展前景分析,目前中国养殖业面临着缺地、缺水、缺饲料原料、缺乏现代程化养殖技术、缺乏水产品加工后消费习惯、缺劳动力、缺良种、缺良药、缺品质保障、缺食品安全保障以及消费者信心不足、缺乏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缺失等多种挑战。但是,水产行业面临着挑战也伴随着机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国家,水产品总产量位列世界前茅,但养殖模式却相对粗放落后。近几年,随着水质不断恶化,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于是,寻求更加健康、高效的生态养殖模式迫在眉睫。以上便是海水养殖发展前景的所有分析了
14. 三亚濒临的海洋有哪些?
三亚濒临的海洋是南海。三亚市地处海南岛最南端,地理坐标介于北纬18°09′34″~18°37′27″、东经108°56′30″~109°48′28″之间。东邻陵水县,北依保亭县,西毗乐东县,南临南海。总面积1919.58平方千米。三亚北靠高山,南临大海,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形成一个狭长状的多角形。境内海岸线长258.65千米,有大小港湾19个。主要港口有三亚港、榆林港、南山港、铁炉港、六道港等。
主要海湾有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崖州湾、大东海湾、月亮湾等。有大小岛屿40个,主要岛屿10个。扩展资料三亚水文:三亚市境内有中、小河流12条,集雨面积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宁远河、藤桥河;集雨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三亚河、大茅水、龙江河。集雨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下的有九曲水、六道水、烧旗水、文昌水、东沟溪、茅彭水。根据三亚市水资源分布情况,可分为中、东、西部三个水系。中部水系以三亚河为主,包括大茅水。已兴建了4座中型水库,即汤他、福万、半岭和水源池水库。
中部水系以福万、水源池、半岭水库为城市供水源。
15. 如何发展海洋养殖业?
海水养殖是利用浅海、滩涂、港湾、围塘等海域进行饲养和繁殖海产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定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海洋水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为海水养殖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的海水鱼类养殖虽然发展的相对较晚,但随着海水鱼类苗种繁育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设施养殖技术与模式的不断创新,近年来海水鱼类养殖产量呈逐年递增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中国海水养殖业已从过去追求养殖面积扩大和养殖产量增加,转向更加注重品种结构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新的养殖技术和新的养殖品种不断推出,养殖领域进一步拓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工厂化养殖、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迅速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发展势头迅猛,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
通过对海水养殖发展前景分析,随着全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今年人口达到76亿,未来30多年预计增长50%,所以渔业从被打猎到被养殖的命运是注定的。中国的水产养殖历史很长,中国养殖量在2009年已超过70%。在全国捕捞量9000万吨中,中国捕捞量占16.9%,今年农业部提出中国捕捞量从1700万吨减少到1000万吨。
中国水产养殖品种中,虑食性和草(藻)食性鱼类占50%,杂食性鱼类占42%,肉食性鱼类占8%,过半的养殖种类并不依赖鱼粉,而且在鱼粉的利用率上也很高,每年中国水产养殖产业消耗的鲜杂鱼量约为690万吨。中国是一个纯的水产生产者,用较少的资源生产了更多的鱼虾。数据表明,中国养殖对世界贡献值为61.7%,这不单是对中国的贡献,也是对世界的贡献。
通过对海水养殖发展前景分析,目前中国养殖业面临着缺地、缺水、缺饲料原料、缺乏现代程化养殖技术、缺乏水产品加工后消费习惯、缺劳动力、缺良种、缺良药、缺品质保障、缺食品安全保障以及消费者信心不足、缺乏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缺失等多种挑战。但是,水产行业面临着挑战也伴随着机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国家,水产品总产量位列世界前茅,但养殖模式却相对粗放落后。近几年,随着水质不断恶化,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于是,寻求更加健康、高效的生态养殖模式迫在眉睫。以上便是海水养殖发展前景的所有分析了
16.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前途怎么样?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是一所专业性强、学科优势明显的本科院校,其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海洋科技和管理人才,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国家对海洋经济的重视和海洋产业链的逐步完善,未来海洋相关行业的需求将会逐渐增加,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毕业生将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学院在海洋科研领域也取得了优秀的成果,未来在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方面也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17.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前途怎么样?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是一所专业性强、学科优势明显的本科院校,其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海洋科技和管理人才,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国家对海洋经济的重视和海洋产业链的逐步完善,未来海洋相关行业的需求将会逐渐增加,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毕业生将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学院在海洋科研领域也取得了优秀的成果,未来在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方面也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18.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前途怎么样?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是一所专业性强、学科优势明显的本科院校,其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海洋科技和管理人才,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国家对海洋经济的重视和海洋产业链的逐步完善,未来海洋相关行业的需求将会逐渐增加,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毕业生将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学院在海洋科研领域也取得了优秀的成果,未来在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方面也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19. 三亚濒临的海洋有哪些?
三亚濒临的海洋是南海。三亚市地处海南岛最南端,地理坐标介于北纬18°09′34″~18°37′27″、东经108°56′30″~109°48′28″之间。东邻陵水县,北依保亭县,西毗乐东县,南临南海。总面积1919.58平方千米。三亚北靠高山,南临大海,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形成一个狭长状的多角形。境内海岸线长258.65千米,有大小港湾19个。主要港口有三亚港、榆林港、南山港、铁炉港、六道港等。
主要海湾有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崖州湾、大东海湾、月亮湾等。有大小岛屿40个,主要岛屿10个。扩展资料三亚水文:三亚市境内有中、小河流12条,集雨面积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宁远河、藤桥河;集雨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三亚河、大茅水、龙江河。集雨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下的有九曲水、六道水、烧旗水、文昌水、东沟溪、茅彭水。根据三亚市水资源分布情况,可分为中、东、西部三个水系。中部水系以三亚河为主,包括大茅水。已兴建了4座中型水库,即汤他、福万、半岭和水源池水库。
中部水系以福万、水源池、半岭水库为城市供水源。
20. 海南可以承接的产业?
据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海南将着重承接7个方面的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旅游和体育服饰、珍珠贝类、民族工艺品、纺织、家具制造等;能源矿产开发和加工业,包括新能源产业、油气化工、林纸一体化产业,石英砂、铁矿、石灰石等特定矿产资源精深加工;热带农产品及海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包括新能源汽车,房车、游艇、轻型水上飞机、潜水设备、高尔夫用具等旅游装备制造业,修造船和海洋工程等装备制造业,以及零部件制造等关联配套产业;现代服务业,包括旅游、商贸、物流、文化等产业,软件及信息服务、质量检验、科技创新、技术交易等生产性服务企业,以及金融服务等;高技术产业,包括南药、黎药、海洋药物等生物医药产业,太阳能光伏、特种玻璃、硅材料、膜材料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软件服务外包、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等;优化我省以成品油、光纤光缆、电气设备、钢铁制品、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和家具等行业为主导的加工贸易结构。
21. 海南可以承接的产业?
据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海南将着重承接7个方面的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旅游和体育服饰、珍珠贝类、民族工艺品、纺织、家具制造等;能源矿产开发和加工业,包括新能源产业、油气化工、林纸一体化产业,石英砂、铁矿、石灰石等特定矿产资源精深加工;热带农产品及海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包括新能源汽车,房车、游艇、轻型水上飞机、潜水设备、高尔夫用具等旅游装备制造业,修造船和海洋工程等装备制造业,以及零部件制造等关联配套产业;现代服务业,包括旅游、商贸、物流、文化等产业,软件及信息服务、质量检验、科技创新、技术交易等生产性服务企业,以及金融服务等;高技术产业,包括南药、黎药、海洋药物等生物医药产业,太阳能光伏、特种玻璃、硅材料、膜材料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软件服务外包、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等;优化我省以成品油、光纤光缆、电气设备、钢铁制品、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和家具等行业为主导的加工贸易结构。
22. 三亚的大海有什么营养?
以下是一些含在三亚海洋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1. 矿物质: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包括氯、钠、镁、硫、钙、钾、碘等,它们对人体健康有许多益处。例如,钙可以帮助强化骨骼,碘有助于甲状腺的正常运作。
2. 海洋生物:海洋生物是海洋营养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鱼类富含蛋白质和Omega-3脂肪酸,两者对于心脏健康都非常重要。还有很多贝类、虾蟹和海藻类食物,它们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3. 海洋植物:海洋植物,如海带、紫菜等,富含各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群和维生素A)、矿物质、膳食纤维以及抗氧化物质。
4. 海洋微生物: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微生物,如浮游植物,也拥有许多重要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以及一些有机物质。
因此,三亚的海洋是一个非常丰富的营养库,对于人体健康有诸多好处。
23. 三亚港海洋环境治理的意义?
优越的生态环境是三亚发展最大的资本和优势。“十三五”期间,三亚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全过程。
从山体复绿到海岸修复,从污染防治到景观提升,作为标杆旅游城市的三亚,把守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生命线,擦亮三亚良好生态环境的金字招牌,让青山常在,让清水长流,让空气常新。以水为媒,提升城市生态颜值。污染防治,扮靓城市生态底色。增绿添彩,构建绿色生态格局
24. 三亚的大海有什么营养?
以下是一些含在三亚海洋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1. 矿物质: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包括氯、钠、镁、硫、钙、钾、碘等,它们对人体健康有许多益处。例如,钙可以帮助强化骨骼,碘有助于甲状腺的正常运作。
2. 海洋生物:海洋生物是海洋营养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鱼类富含蛋白质和Omega-3脂肪酸,两者对于心脏健康都非常重要。还有很多贝类、虾蟹和海藻类食物,它们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3. 海洋植物:海洋植物,如海带、紫菜等,富含各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群和维生素A)、矿物质、膳食纤维以及抗氧化物质。
4. 海洋微生物: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微生物,如浮游植物,也拥有许多重要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以及一些有机物质。
因此,三亚的海洋是一个非常丰富的营养库,对于人体健康有诸多好处。
25. 三亚濒临的海洋有哪些?
三亚濒临的海洋是南海。三亚市地处海南岛最南端,地理坐标介于北纬18°09′34″~18°37′27″、东经108°56′30″~109°48′28″之间。东邻陵水县,北依保亭县,西毗乐东县,南临南海。总面积1919.58平方千米。三亚北靠高山,南临大海,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形成一个狭长状的多角形。境内海岸线长258.65千米,有大小港湾19个。主要港口有三亚港、榆林港、南山港、铁炉港、六道港等。
主要海湾有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崖州湾、大东海湾、月亮湾等。有大小岛屿40个,主要岛屿10个。扩展资料三亚水文:三亚市境内有中、小河流12条,集雨面积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宁远河、藤桥河;集雨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三亚河、大茅水、龙江河。集雨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下的有九曲水、六道水、烧旗水、文昌水、东沟溪、茅彭水。根据三亚市水资源分布情况,可分为中、东、西部三个水系。中部水系以三亚河为主,包括大茅水。已兴建了4座中型水库,即汤他、福万、半岭和水源池水库。
中部水系以福万、水源池、半岭水库为城市供水源。
26. 海南可以承接的产业?
据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海南将着重承接7个方面的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旅游和体育服饰、珍珠贝类、民族工艺品、纺织、家具制造等;能源矿产开发和加工业,包括新能源产业、油气化工、林纸一体化产业,石英砂、铁矿、石灰石等特定矿产资源精深加工;热带农产品及海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包括新能源汽车,房车、游艇、轻型水上飞机、潜水设备、高尔夫用具等旅游装备制造业,修造船和海洋工程等装备制造业,以及零部件制造等关联配套产业;现代服务业,包括旅游、商贸、物流、文化等产业,软件及信息服务、质量检验、科技创新、技术交易等生产性服务企业,以及金融服务等;高技术产业,包括南药、黎药、海洋药物等生物医药产业,太阳能光伏、特种玻璃、硅材料、膜材料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软件服务外包、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等;优化我省以成品油、光纤光缆、电气设备、钢铁制品、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和家具等行业为主导的加工贸易结构。
27. 海南省有没有工厂?
有很多工厂
海南省工业发展情况介绍
一、建省15年来工业取得的成绩
建省15年来,我省工业利用特区优惠政策,发挥特区对外开放的优势,采取多种方式吸收国内外资金和技术,突破传统工业模式,得到长足发展。工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步提高,全省工业已初具规模,目前已拥有化工、汽车、医药、电力、食品、纺织、电子、机械、冶金、建材、轻工、卷烟等30多个行业,以及化肥、汽车、饮料、原盐、化纤、食糖、罐头、生铁、轮胎、摩托车等100多个产品,一些技术、资金密集的产业也正在崛起。省建15年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如下特点:
(一)工业结构得到改善。按照结构调整的比较优势和市场导向原则,我省工业结构调整始终将资源优势与国家需要、市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资源性工业。工业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及组织结构都得到了改善和调整,工业结构的总体格局逐步朝着优化方向发展,通过强化工业建设,促使传统工业焕发生机,继续成为我省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新兴工业如汽车、医药、化肥、饮料、纺织、摩托车、电子信息等工业行业迅速崛起,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各种所有制工业蓬勃发展。外商投资企业越来越多涉足工业领域,为海南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股份制工业企业也发展迅速,成为我省工业举足轻重的力量。
(三)基础工业特别是电力工业发展较快。建省后,电力工业建设投资度加大,发展迅速。到2002年底为止,我省电力装机容量已达到178万千瓦,110千伏输变电高压线路1890.97千米,220千伏输变电高压线路583.11千米,发电量达51.91亿千瓦时。
(四)建成了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如中海油气港湾化工、东方化肥、海宇镀锡薄板、亚太啤酒、海汽海马汽车、大广坝水利电力枢纽工业、兴业聚酯熔体直纺长丝、新大洲川崎摩托车发动机、陵水毛绦毛毯、洋浦木地板、椰风羊胎素、马村电厂、南山电厂、欣龙无纺、国投水泥等,此外还有一批大型工业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二、工业发展的条件及方向
(一)工业发展条件
1、资源条件
(1)海南部分矿产资源优势明显
海南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展的各类矿产有90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的55%。在全国已探明储量统计有41种,其中优质富铁矿、钛砂矿、锆英石、天然气、石油、玻璃用石英砂、蓝宝石、水晶、油叶岩、化肥用岩和沸石、黄金、水泥石灰岩、花岗岩、矿泉水等矿产都具有重要开发价值。海滨矿砂在全国也是有重要地位,石油天然气十分丰富,目前南海被认为世界四大油田之一。已探明的莺歌海海域和福山地区的丰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为海南省开发建设增添了新的动力。海南铁矿多年来一直为全国各大钢铁企业提供原料。海南省是我国钛精矿储量最多的省份,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东南沿海300公里长的地带上。海南稀有金属矿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2)海南热作资源丰富,经济价值高,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我国土地辽阔,但热带气候地区极小,海南热带作物相对于中国大陆是一个巨大的资源优势。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广,胶园遍布岛内各地。甘蔗种植自然条件优越,且发展较快。由于海南独特的热带气候优势,近年来,热带水果和反季节瓜菜的产量大幅提高,为海南水果及农产品的加工提供了原料保障。
(3)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海南拥有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占全国海域面积的三分之二。海岛沿岸及南海周围海域的热带海洋资源,其数量之丰,居全国首位。海南的海洋水产资源是发展我国热带海洋渔业的理想之地。海洋鱼类、海洋软件动物、海龟、藻、贝及虾类等种类繁多,开发利用经济价值极高。目前我省的海洋捕捞主要是近海捕捞,而远海、远洋丰富的生物资源尚未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
海南环岛沿岸的浅海滩涂十分广阔,是优良的海水养殖场,可利用养殖的浅海滩涂约38万多亩,但目前得到利用的滩涂面积仅占其中的很小一部分,其开发前景良好。
2、政策优势
海南省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全国人大授予我省地立特别立法权,为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除享受国家给予我省的各项优惠政策以外,我省还结合发展工业的指导思想,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
工业享有的主要优惠政策有:
(1)大型工业项目(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的项目,以下类同),在项目业主资本金到位后,我省发展与改革厅除了要认真做好本职各项服务外,还要积极向有关金融部门推荐,争取有关金融机构提前介入给予项目建设贷款和生产流动资金的支持。
(2)大型工业项目投资建成投产后,其自产产品(含实际加工增值20%以上的产品)出口,除国家规定照章纳税商品外,免征出口关税。
(3)大型工业项目用地可优惠出让,但其出让金不得低于取得该土地成本价格。对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较大的大型工业项目,政府也可将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给予支持。
(4)大型工业项目用水、用电优先供应,其端口接到厂界(以项目红线图为准),并减半负担水资源费。
(5)大型工业项目自投产之日起,除照章征收教育事业附加费、城市建设附加费等外,政府可将地方留成的增值税和地方分享的所得税为投资连续5年投入该项目,以支持企业发展。
(6)对列入国家或我省重点工业项目计划的项目,或对全省工业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并已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的技术改造及新建工业项目,可用专项资金安排一定比例的贴息,贴息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
(二)工业发展方向
1、加大天然油气的开发与利用,促进新兴工业的发展
未来5-10年,海南新兴工业的突破点是天然气的开发与利用。要抓住机遇,采取措施,加快构建海南天然综合开发基地的基本框架。我省天然气综合利用开发基地将由三个重要部分组成:一是以东方市为基点的南部化肥生产基地;二是以单管输气口为基点建设200-300万千瓦的天然气发电基地;三是以洋浦经济开发区为基点建成石油储备、中转、加工与出口基地。
2、发展生物制药业
海南是重要的南药基地,药用植物达3000多种,素有“天然药库”之称。同时还有丰富的海洋药物资源,并且具备发展医药工业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医药工业的发展。目前我省制药生产企业已发展到105家,能生产20多个剂型,特别是我国入世之后,我省制药行业审时度势,积极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投入力度,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开发,经济增长迅速,已逐步成为拉动我省经济增长的亮点行业。
3、发展海洋加工业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争创环境资源优势,培育具有海南特色的、竞争优势的精品产品。促进产业升级,使水产品加工从简单的生产加工型向综合加工利用与物流中心并举的方向发展,并以骨干企业为龙头,扩大生产规模,拉长生产链。
4、以汽车为龙头,发展一批围绕汽车加工配套的项目
以海南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为重点,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完善生产设施,尤其是要尽快建立形成协作进而实现自主研发能力,分步重点对汽车六大总成进行研制。围绕汽车、摩托车的生产建设一批高品质、专业化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发展生产车身、底盘、前后桥、座椅、汽车发动机等配套产品,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配套生产企业群体。
5、围绕农业和旅游业发展加工业
建设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旅游度假胜地,是我省提出的发展战略。我省具有丰富的热带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近年来进入我省旅游的国内外游客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促进了食品、旅游工艺品和纪念品的消费,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它不但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还可以满足旅游业的消费需要。
28. 海南省有没有工厂?
有很多工厂
海南省工业发展情况介绍
一、建省15年来工业取得的成绩
建省15年来,我省工业利用特区优惠政策,发挥特区对外开放的优势,采取多种方式吸收国内外资金和技术,突破传统工业模式,得到长足发展。工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步提高,全省工业已初具规模,目前已拥有化工、汽车、医药、电力、食品、纺织、电子、机械、冶金、建材、轻工、卷烟等30多个行业,以及化肥、汽车、饮料、原盐、化纤、食糖、罐头、生铁、轮胎、摩托车等100多个产品,一些技术、资金密集的产业也正在崛起。省建15年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如下特点:
(一)工业结构得到改善。按照结构调整的比较优势和市场导向原则,我省工业结构调整始终将资源优势与国家需要、市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资源性工业。工业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及组织结构都得到了改善和调整,工业结构的总体格局逐步朝着优化方向发展,通过强化工业建设,促使传统工业焕发生机,继续成为我省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新兴工业如汽车、医药、化肥、饮料、纺织、摩托车、电子信息等工业行业迅速崛起,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各种所有制工业蓬勃发展。外商投资企业越来越多涉足工业领域,为海南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股份制工业企业也发展迅速,成为我省工业举足轻重的力量。
(三)基础工业特别是电力工业发展较快。建省后,电力工业建设投资度加大,发展迅速。到2002年底为止,我省电力装机容量已达到178万千瓦,110千伏输变电高压线路1890.97千米,220千伏输变电高压线路583.11千米,发电量达51.91亿千瓦时。
(四)建成了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如中海油气港湾化工、东方化肥、海宇镀锡薄板、亚太啤酒、海汽海马汽车、大广坝水利电力枢纽工业、兴业聚酯熔体直纺长丝、新大洲川崎摩托车发动机、陵水毛绦毛毯、洋浦木地板、椰风羊胎素、马村电厂、南山电厂、欣龙无纺、国投水泥等,此外还有一批大型工业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二、工业发展的条件及方向
(一)工业发展条件
1、资源条件
(1)海南部分矿产资源优势明显
海南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展的各类矿产有90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的55%。在全国已探明储量统计有41种,其中优质富铁矿、钛砂矿、锆英石、天然气、石油、玻璃用石英砂、蓝宝石、水晶、油叶岩、化肥用岩和沸石、黄金、水泥石灰岩、花岗岩、矿泉水等矿产都具有重要开发价值。海滨矿砂在全国也是有重要地位,石油天然气十分丰富,目前南海被认为世界四大油田之一。已探明的莺歌海海域和福山地区的丰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为海南省开发建设增添了新的动力。海南铁矿多年来一直为全国各大钢铁企业提供原料。海南省是我国钛精矿储量最多的省份,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东南沿海300公里长的地带上。海南稀有金属矿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2)海南热作资源丰富,经济价值高,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我国土地辽阔,但热带气候地区极小,海南热带作物相对于中国大陆是一个巨大的资源优势。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广,胶园遍布岛内各地。甘蔗种植自然条件优越,且发展较快。由于海南独特的热带气候优势,近年来,热带水果和反季节瓜菜的产量大幅提高,为海南水果及农产品的加工提供了原料保障。
(3)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海南拥有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占全国海域面积的三分之二。海岛沿岸及南海周围海域的热带海洋资源,其数量之丰,居全国首位。海南的海洋水产资源是发展我国热带海洋渔业的理想之地。海洋鱼类、海洋软件动物、海龟、藻、贝及虾类等种类繁多,开发利用经济价值极高。目前我省的海洋捕捞主要是近海捕捞,而远海、远洋丰富的生物资源尚未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
海南环岛沿岸的浅海滩涂十分广阔,是优良的海水养殖场,可利用养殖的浅海滩涂约38万多亩,但目前得到利用的滩涂面积仅占其中的很小一部分,其开发前景良好。
2、政策优势
海南省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全国人大授予我省地立特别立法权,为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除享受国家给予我省的各项优惠政策以外,我省还结合发展工业的指导思想,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
工业享有的主要优惠政策有:
(1)大型工业项目(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的项目,以下类同),在项目业主资本金到位后,我省发展与改革厅除了要认真做好本职各项服务外,还要积极向有关金融部门推荐,争取有关金融机构提前介入给予项目建设贷款和生产流动资金的支持。
(2)大型工业项目投资建成投产后,其自产产品(含实际加工增值20%以上的产品)出口,除国家规定照章纳税商品外,免征出口关税。
(3)大型工业项目用地可优惠出让,但其出让金不得低于取得该土地成本价格。对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较大的大型工业项目,政府也可将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给予支持。
(4)大型工业项目用水、用电优先供应,其端口接到厂界(以项目红线图为准),并减半负担水资源费。
(5)大型工业项目自投产之日起,除照章征收教育事业附加费、城市建设附加费等外,政府可将地方留成的增值税和地方分享的所得税为投资连续5年投入该项目,以支持企业发展。
(6)对列入国家或我省重点工业项目计划的项目,或对全省工业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并已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的技术改造及新建工业项目,可用专项资金安排一定比例的贴息,贴息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
(二)工业发展方向
1、加大天然油气的开发与利用,促进新兴工业的发展
未来5-10年,海南新兴工业的突破点是天然气的开发与利用。要抓住机遇,采取措施,加快构建海南天然综合开发基地的基本框架。我省天然气综合利用开发基地将由三个重要部分组成:一是以东方市为基点的南部化肥生产基地;二是以单管输气口为基点建设200-300万千瓦的天然气发电基地;三是以洋浦经济开发区为基点建成石油储备、中转、加工与出口基地。
2、发展生物制药业
海南是重要的南药基地,药用植物达3000多种,素有“天然药库”之称。同时还有丰富的海洋药物资源,并且具备发展医药工业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医药工业的发展。目前我省制药生产企业已发展到105家,能生产20多个剂型,特别是我国入世之后,我省制药行业审时度势,积极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投入力度,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开发,经济增长迅速,已逐步成为拉动我省经济增长的亮点行业。
3、发展海洋加工业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争创环境资源优势,培育具有海南特色的、竞争优势的精品产品。促进产业升级,使水产品加工从简单的生产加工型向综合加工利用与物流中心并举的方向发展,并以骨干企业为龙头,扩大生产规模,拉长生产链。
4、以汽车为龙头,发展一批围绕汽车加工配套的项目
以海南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为重点,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完善生产设施,尤其是要尽快建立形成协作进而实现自主研发能力,分步重点对汽车六大总成进行研制。围绕汽车、摩托车的生产建设一批高品质、专业化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发展生产车身、底盘、前后桥、座椅、汽车发动机等配套产品,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配套生产企业群体。
5、围绕农业和旅游业发展加工业
建设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旅游度假胜地,是我省提出的发展战略。我省具有丰富的热带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近年来进入我省旅游的国内外游客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促进了食品、旅游工艺品和纪念品的消费,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它不但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还可以满足旅游业的消费需要。
29. 三亚的大海有什么营养?
以下是一些含在三亚海洋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1. 矿物质: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包括氯、钠、镁、硫、钙、钾、碘等,它们对人体健康有许多益处。例如,钙可以帮助强化骨骼,碘有助于甲状腺的正常运作。
2. 海洋生物:海洋生物是海洋营养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鱼类富含蛋白质和Omega-3脂肪酸,两者对于心脏健康都非常重要。还有很多贝类、虾蟹和海藻类食物,它们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3. 海洋植物:海洋植物,如海带、紫菜等,富含各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群和维生素A)、矿物质、膳食纤维以及抗氧化物质。
4. 海洋微生物: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微生物,如浮游植物,也拥有许多重要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以及一些有机物质。
因此,三亚的海洋是一个非常丰富的营养库,对于人体健康有诸多好处。
30. 三亚濒临的海洋有哪些?
三亚濒临的海洋是南海。三亚市地处海南岛最南端,地理坐标介于北纬18°09′34″~18°37′27″、东经108°56′30″~109°48′28″之间。东邻陵水县,北依保亭县,西毗乐东县,南临南海。总面积1919.58平方千米。三亚北靠高山,南临大海,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形成一个狭长状的多角形。境内海岸线长258.65千米,有大小港湾19个。主要港口有三亚港、榆林港、南山港、铁炉港、六道港等。
主要海湾有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崖州湾、大东海湾、月亮湾等。有大小岛屿40个,主要岛屿10个。扩展资料三亚水文:三亚市境内有中、小河流12条,集雨面积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宁远河、藤桥河;集雨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三亚河、大茅水、龙江河。集雨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下的有九曲水、六道水、烧旗水、文昌水、东沟溪、茅彭水。根据三亚市水资源分布情况,可分为中、东、西部三个水系。中部水系以三亚河为主,包括大茅水。已兴建了4座中型水库,即汤他、福万、半岭和水源池水库。
中部水系以福万、水源池、半岭水库为城市供水源。
31.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前途怎么样?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是一所专业性强、学科优势明显的本科院校,其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海洋科技和管理人才,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国家对海洋经济的重视和海洋产业链的逐步完善,未来海洋相关行业的需求将会逐渐增加,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毕业生将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学院在海洋科研领域也取得了优秀的成果,未来在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方面也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32. 海南省有没有工厂?
有很多工厂
海南省工业发展情况介绍
一、建省15年来工业取得的成绩
建省15年来,我省工业利用特区优惠政策,发挥特区对外开放的优势,采取多种方式吸收国内外资金和技术,突破传统工业模式,得到长足发展。工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步提高,全省工业已初具规模,目前已拥有化工、汽车、医药、电力、食品、纺织、电子、机械、冶金、建材、轻工、卷烟等30多个行业,以及化肥、汽车、饮料、原盐、化纤、食糖、罐头、生铁、轮胎、摩托车等100多个产品,一些技术、资金密集的产业也正在崛起。省建15年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如下特点:
(一)工业结构得到改善。按照结构调整的比较优势和市场导向原则,我省工业结构调整始终将资源优势与国家需要、市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资源性工业。工业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及组织结构都得到了改善和调整,工业结构的总体格局逐步朝着优化方向发展,通过强化工业建设,促使传统工业焕发生机,继续成为我省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新兴工业如汽车、医药、化肥、饮料、纺织、摩托车、电子信息等工业行业迅速崛起,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各种所有制工业蓬勃发展。外商投资企业越来越多涉足工业领域,为海南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股份制工业企业也发展迅速,成为我省工业举足轻重的力量。
(三)基础工业特别是电力工业发展较快。建省后,电力工业建设投资度加大,发展迅速。到2002年底为止,我省电力装机容量已达到178万千瓦,110千伏输变电高压线路1890.97千米,220千伏输变电高压线路583.11千米,发电量达51.91亿千瓦时。
(四)建成了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如中海油气港湾化工、东方化肥、海宇镀锡薄板、亚太啤酒、海汽海马汽车、大广坝水利电力枢纽工业、兴业聚酯熔体直纺长丝、新大洲川崎摩托车发动机、陵水毛绦毛毯、洋浦木地板、椰风羊胎素、马村电厂、南山电厂、欣龙无纺、国投水泥等,此外还有一批大型工业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二、工业发展的条件及方向
(一)工业发展条件
1、资源条件
(1)海南部分矿产资源优势明显
海南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展的各类矿产有90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的55%。在全国已探明储量统计有41种,其中优质富铁矿、钛砂矿、锆英石、天然气、石油、玻璃用石英砂、蓝宝石、水晶、油叶岩、化肥用岩和沸石、黄金、水泥石灰岩、花岗岩、矿泉水等矿产都具有重要开发价值。海滨矿砂在全国也是有重要地位,石油天然气十分丰富,目前南海被认为世界四大油田之一。已探明的莺歌海海域和福山地区的丰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为海南省开发建设增添了新的动力。海南铁矿多年来一直为全国各大钢铁企业提供原料。海南省是我国钛精矿储量最多的省份,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东南沿海300公里长的地带上。海南稀有金属矿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2)海南热作资源丰富,经济价值高,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我国土地辽阔,但热带气候地区极小,海南热带作物相对于中国大陆是一个巨大的资源优势。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广,胶园遍布岛内各地。甘蔗种植自然条件优越,且发展较快。由于海南独特的热带气候优势,近年来,热带水果和反季节瓜菜的产量大幅提高,为海南水果及农产品的加工提供了原料保障。
(3)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海南拥有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占全国海域面积的三分之二。海岛沿岸及南海周围海域的热带海洋资源,其数量之丰,居全国首位。海南的海洋水产资源是发展我国热带海洋渔业的理想之地。海洋鱼类、海洋软件动物、海龟、藻、贝及虾类等种类繁多,开发利用经济价值极高。目前我省的海洋捕捞主要是近海捕捞,而远海、远洋丰富的生物资源尚未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
海南环岛沿岸的浅海滩涂十分广阔,是优良的海水养殖场,可利用养殖的浅海滩涂约38万多亩,但目前得到利用的滩涂面积仅占其中的很小一部分,其开发前景良好。
2、政策优势
海南省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全国人大授予我省地立特别立法权,为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除享受国家给予我省的各项优惠政策以外,我省还结合发展工业的指导思想,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
工业享有的主要优惠政策有:
(1)大型工业项目(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的项目,以下类同),在项目业主资本金到位后,我省发展与改革厅除了要认真做好本职各项服务外,还要积极向有关金融部门推荐,争取有关金融机构提前介入给予项目建设贷款和生产流动资金的支持。
(2)大型工业项目投资建成投产后,其自产产品(含实际加工增值20%以上的产品)出口,除国家规定照章纳税商品外,免征出口关税。
(3)大型工业项目用地可优惠出让,但其出让金不得低于取得该土地成本价格。对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较大的大型工业项目,政府也可将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给予支持。
(4)大型工业项目用水、用电优先供应,其端口接到厂界(以项目红线图为准),并减半负担水资源费。
(5)大型工业项目自投产之日起,除照章征收教育事业附加费、城市建设附加费等外,政府可将地方留成的增值税和地方分享的所得税为投资连续5年投入该项目,以支持企业发展。
(6)对列入国家或我省重点工业项目计划的项目,或对全省工业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并已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的技术改造及新建工业项目,可用专项资金安排一定比例的贴息,贴息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
(二)工业发展方向
1、加大天然油气的开发与利用,促进新兴工业的发展
未来5-10年,海南新兴工业的突破点是天然气的开发与利用。要抓住机遇,采取措施,加快构建海南天然综合开发基地的基本框架。我省天然气综合利用开发基地将由三个重要部分组成:一是以东方市为基点的南部化肥生产基地;二是以单管输气口为基点建设200-300万千瓦的天然气发电基地;三是以洋浦经济开发区为基点建成石油储备、中转、加工与出口基地。
2、发展生物制药业
海南是重要的南药基地,药用植物达3000多种,素有“天然药库”之称。同时还有丰富的海洋药物资源,并且具备发展医药工业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医药工业的发展。目前我省制药生产企业已发展到105家,能生产20多个剂型,特别是我国入世之后,我省制药行业审时度势,积极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投入力度,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开发,经济增长迅速,已逐步成为拉动我省经济增长的亮点行业。
3、发展海洋加工业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争创环境资源优势,培育具有海南特色的、竞争优势的精品产品。促进产业升级,使水产品加工从简单的生产加工型向综合加工利用与物流中心并举的方向发展,并以骨干企业为龙头,扩大生产规模,拉长生产链。
4、以汽车为龙头,发展一批围绕汽车加工配套的项目
以海南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为重点,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完善生产设施,尤其是要尽快建立形成协作进而实现自主研发能力,分步重点对汽车六大总成进行研制。围绕汽车、摩托车的生产建设一批高品质、专业化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发展生产车身、底盘、前后桥、座椅、汽车发动机等配套产品,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配套生产企业群体。
5、围绕农业和旅游业发展加工业
建设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旅游度假胜地,是我省提出的发展战略。我省具有丰富的热带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近年来进入我省旅游的国内外游客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促进了食品、旅游工艺品和纪念品的消费,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它不但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还可以满足旅游业的消费需要。
33. 三亚的大海有什么营养?
以下是一些含在三亚海洋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1. 矿物质: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包括氯、钠、镁、硫、钙、钾、碘等,它们对人体健康有许多益处。例如,钙可以帮助强化骨骼,碘有助于甲状腺的正常运作。
2. 海洋生物:海洋生物是海洋营养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鱼类富含蛋白质和Omega-3脂肪酸,两者对于心脏健康都非常重要。还有很多贝类、虾蟹和海藻类食物,它们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3. 海洋植物:海洋植物,如海带、紫菜等,富含各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群和维生素A)、矿物质、膳食纤维以及抗氧化物质。
4. 海洋微生物: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微生物,如浮游植物,也拥有许多重要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以及一些有机物质。
因此,三亚的海洋是一个非常丰富的营养库,对于人体健康有诸多好处。
34. 三亚港海洋环境治理的意义?
优越的生态环境是三亚发展最大的资本和优势。“十三五”期间,三亚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全过程。
从山体复绿到海岸修复,从污染防治到景观提升,作为标杆旅游城市的三亚,把守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生命线,擦亮三亚良好生态环境的金字招牌,让青山常在,让清水长流,让空气常新。以水为媒,提升城市生态颜值。污染防治,扮靓城市生态底色。增绿添彩,构建绿色生态格局
35. 三亚海洋牧场的特色定位是什么?
三亚蜈支洲岛于2011年5月启动了给鱼儿盖房子的项目海洋牧场。第一批投放人工鱼礁200个,相当于给鱼儿盖了2000空房子,三亚渔业资源丰富,海洋鱼类品种多为牧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36. 海南可以承接的产业?
据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海南将着重承接7个方面的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旅游和体育服饰、珍珠贝类、民族工艺品、纺织、家具制造等;能源矿产开发和加工业,包括新能源产业、油气化工、林纸一体化产业,石英砂、铁矿、石灰石等特定矿产资源精深加工;热带农产品及海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包括新能源汽车,房车、游艇、轻型水上飞机、潜水设备、高尔夫用具等旅游装备制造业,修造船和海洋工程等装备制造业,以及零部件制造等关联配套产业;现代服务业,包括旅游、商贸、物流、文化等产业,软件及信息服务、质量检验、科技创新、技术交易等生产性服务企业,以及金融服务等;高技术产业,包括南药、黎药、海洋药物等生物医药产业,太阳能光伏、特种玻璃、硅材料、膜材料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软件服务外包、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等;优化我省以成品油、光纤光缆、电气设备、钢铁制品、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和家具等行业为主导的加工贸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