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发展绿色物流的具体做法?(泉州私立中专学校哪所好?)
中远海发展绿色物流的具体做法?
交通强国建设中远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试点任务要点
一、绿色航运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推进现有集装箱、散货、杂货船舶受电设施升级改造,分步推动挂五星旗沿海航行船舶实施符合岸电要求的相关改造。推进港口岸电设施升级改造,重点推进连云港新东方码头、泉州太平洋码头、武汉阳逻国际港铁水联运码头等在建码头岸电配套设施改造建设。建立实施岸电使用制度,鼓励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总结岸电推广经验,提高岸电使用率。打造绿色航运样板工程和绿色航线,积极推进40万吨超大型干散货船航线岸电使用、津冀港口集装箱和干散货船舶岸电使用、自有船舶靠泊自有港口岸电使用,形成绿色航运建设和推广机制,完善相关标准规范。
(三)预期成果。
通过2年时间,完成35艘挂五星旗沿海航行集装箱船舶、16艘散货船舶、16艘杂货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完成连云港新东方码头等在建码头岸电配套设施改造4套。新建集装箱船舶、散货船舶全部加装船舶受电设施,船舶靠港使用岸电艘次年均增加10%以上,自有船舶靠泊自有港口岸电100%使用,年替代燃料量8万吨标准油,年减少二氧化碳25万吨。绿色航运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绿色航运机制、绿色航线建设等方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相关政策成果、技术标准等。
二、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加强航运数据共享。加强与航运产业链上下游、政府监管部门及相关行业对接,推动航运数据互联互通。依托区块链技术,强化多方数据共享,推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衔接。利用跨链存储、去中心化和加密技术,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开展航运区块链相关标准研究,推进航运数据安全制度建设。
2.优化航运服务流程。依托区块链电子数据的可靠性和不可更改性,改造传统航运服务模式和单证体系,建立多式联运全程“一单制”,优化航运服务流程。
3.拓展航运物流服务。推动航运物流信息透明化与全程共享。优化库存管理,促进供应链降本增效。基于航运物流全程可视化信息数据,提供物流征信服务,创新航运物流信用监管模式。
4.发展供应链金融。推动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借助区块链技术,保证物权凭证的真实性、可承兑性和防伪性,打通供应链金融信息通道,加强供应链金融产品研发。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初步建成,进口提货单、提单等海运单证基本完成电子化,初步实现区块链流转。危险货物全程监测监控、供应链金融产品开发取得有效进展。
通过3—5年时间,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基本建成,并实现航运领域多场景应用。航运物流实现“无纸化”“零接触”,航运数据安全保障达到新高度。在航运区块链建设方面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在海运全程单证数据、区块链流转流程、技术与接口标准、数据安全等方面形成相关标准规范。
三、集装箱管理系统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业务流程数字化。以运输产品为中心,标准化、数字化集装箱运输业务流程,实现产品运输全过程可视化。建立作业任务自动分配与自动监控工作机制,推进主动式、标准化和细节化管理,提升内部协同效率。
2.客户服务数字化。客户交互方式数字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预警功能和例外管理,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和业务操作效率,改善客户服务体验。
3.集装箱管理系统建设。推动航运业务规则数字化,建立集装箱舱位、设备资源预测分析模型,提升资产利用效率。依托大数据,加强船舶航速智能优化管理,减少能源浪费。以机器学习为重点,优化与模拟空箱调运配置,降低运输成本。搭建智能决策平台,自主研发算法模型,推动智能审批,提升市场及时响应能力。
(三)预期成果。
通过3年时间,基本建成集装箱管理系统,并在外贸核心业务开展应用。作业任务自动分配、自动监控等机制逐渐完善,实现主动式、标准化和细节化管理,内部协同效率显著提升。货物运输实现面向客户的全程可视化和例外预警。实现对船舶航速的智能优化管理和对空箱的优化调运配置,能源、资产利用效率有效提升。建成智能决策支持平台,市场及时响应能力大幅提高。
四、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建设应用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搭建航运数据集成平台。推动数据中台建设,加强大型航运企业数据、市场行情数据和互联网数据等整合。建设数据集成平台及展示平台,提高航运经营数据等业务的可视化程度。建设决策支持系统,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构建综合经营分析系统,提供生产运营、投资、财务、安全和人力资源等多维分析和自助服务。加强数据质量、元数据和数据安全统一管理。
2.提升航运数据集成平台能力。完善优化数据中台、决策支持系统、综合经营分析系统,打通数据壁垒、进行功能扩充,满足各业务部门需求。搭建数据实验室平台,实践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开展专项智能应用,提升扩展数据集市,新建投资、财务、采购等业务数据集市。扩展元数据、数据质量等数据管理功能。
3.加强智能航运应用。推动产业集群数据统一纳入数据中台,加强外部数据资源采集,拓展数据中台服务功能。优化数据实验室平台,建立深度学习框架与知识图谱,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分析与建模。扩建数据自助服务平台,推动集团级数据资产自主应用。优化和扩展“团队智能管理”“智慧舆情”等专项智能应用。优化数据管理功能,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数据自动化管理。研究构建航运指数体系。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完成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基础建设,初步实现数据管理和服务功能。航运业相关数据积累量达到60TB,建成不少于3个模型算法的算法库。
通过3—5年时间,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系统进一步优化,应用成效显著。建成150个应用服务封装,企业用户数量超过300家,系统用户数量超过2000人。建成不少于6个模型算法的模型算法库,建成航运业行业指数体系。航运数据赋能服务航运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五、智能船舶发展应用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船岸数据平台开发。建设船岸数据中心。推动智能航运数据可视化监管应用中心建设,开发应用营运能效优化管控、机舱设备健康运维辅助决策、船舶结构安全评估、发电机运行监管等数据应用系统。加强行业数据共享衔接,畅通船岸数据通道,提升海事监管、船舶安全等数据支撑能力。
2.企业智能船舶标准制定。建立智能船舶运营安全标准和评估体系。制定船舶智能化设备系统配套标准。搭建设计船舶智能化系统架构。研究制定集团智能船舶通信协议与接口、数据传输与交换等相关标准。
3.新技术集成应用。依托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雷达及自组网系统,增强大型集装箱船舶态势感知能力,开展感知图像识别及安全保障功能验证。推进远海、近海智能避碰及自主航行测试。加强货物状态监控与优化配载研究应用。
4.智能化方案应用推广。完善新造船项目技术规格书,增加智能船舶符号,增设集成平台、智能机舱、智能航行与智能能效等功能。研究制定营运船舶技改方案,增设智能船舶集成平台、智能能效、智能机舱等功能模块。强化智能船体结构应力监测能力,加快在大型散货船、矿砂船、大型油轮、大型集装箱船等船型中推广应用。开展全船能效监测与优化控制,优化以机舱综合能效为中心的能源管理模块。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智能船舶应用水平初见成效,形成企业智能船舶相关标准,完成船岸数据中心建设,智能船舶运营数据共享水平有效增强,数据信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3—5年时间,智能船舶应用水平显著提升,智能船舶营运数据实现深度应用,海事监管、船舶安全、营运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智能化方案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建成不少于100艘标配智能船舶系统的智能化船队。
泉州私立中专学校哪所好?
泉州私立学校排名前十名如下:
一、泉州市电子科技学校
泉州信息学院附属中专,泉州电子科技学校是一所面向全省招生的省部级重点中专,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单位、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
因雄厚的办学实力,规范的学校管理及严谨务实的校风,得到省市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该校“省部级重点中专”,泉州市委、市政府授予该校“泉州市文明学校”、“泉州市办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泉州市农业学校
泉州市农业学校 创办于1932年,前身是泉州私立平民中学和私立民生农校,办学迄今已有90年的历史,当代文豪巴金曾三次在此讲学,在30年代被誉为“不同凡响”的学校;共培养出近万多名各类技术人才,校友遍布海内外,其中最具有影响的校友如郑坚、黄旭东等人,皆出自于此。
三、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校园占地3.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是福建省绿化红旗单位、泉州市绿色学校。学校建立了数字化校园网、多媒体电教室、多功能语音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等现代化教学设施。
四、泉州敬德职业技术学校
泉州市敬德职业技术学校位于泉州市洛江区河市镇。系爱国台胞黄和平先生热心捐建,洛江区政府几年来投入巨资打造的公立职校。学校地处洛江区万亩经济开发区,交通便捷,万虹公路主干道从边而过,南邻华侨大学,北近仰恩大学及著名景区仙公山,西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清源山。
五、泉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
泉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为市旅游涉外酒店服务技能培训基地、省劳动厅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单位、全国计算机等级(NIT)考试培训及考试点、泉州市青年干部计算机培训基地。
学校连续多年被泉州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文明学校”、市“职教先进单位”,被市教育局命名为“创安先进单位”等。
六、养正中学
七、培元中学
八、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
九、福建省安溪第一中学
十、晋江市第一中学
泉州公立职校哪些比较好?
、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校园占地3.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是福建省绿化红旗单位、泉州市绿色学校。学校建立了数字化校园网、多媒体电教室、多功能语音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等现代化教学设施。
2、泉州市丰泽区成人中专学校
学校为福建省教育厅批准,由泉州市丰泽区人民政府创办的,具备颁发国家中专学历毕业文凭资格的一所公办中专学校。教学设备先进、拥有先进的电脑机房和多媒体教室;设置专业有特色:物业管理、物流管理、社区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
3、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坐落于著名侨乡、历史文化名城福建泉州市洛阳江畔,是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9年被确定为福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建设骨干高职院校;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4、黎明职业大学
黎明职业大学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由泉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建设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试点高校、福建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福建省文明学校。
5、泉州电力学校
泉州电力学校是原电力部属的中专学校,由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直接管理的一所全日制普通中专学校,创办于1984年4月,1994年经国家教委评估为国家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2003年2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泉州电力学校办学基础上设立福建电力中专。学院为专科层次的普通中等职业学校,以全日制高等专科教育为主,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
泉州公立职校哪些比较好?
、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校园占地3.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是福建省绿化红旗单位、泉州市绿色学校。学校建立了数字化校园网、多媒体电教室、多功能语音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等现代化教学设施。
2、泉州市丰泽区成人中专学校
学校为福建省教育厅批准,由泉州市丰泽区人民政府创办的,具备颁发国家中专学历毕业文凭资格的一所公办中专学校。教学设备先进、拥有先进的电脑机房和多媒体教室;设置专业有特色:物业管理、物流管理、社区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
3、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坐落于著名侨乡、历史文化名城福建泉州市洛阳江畔,是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9年被确定为福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建设骨干高职院校;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4、黎明职业大学
黎明职业大学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由泉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建设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试点高校、福建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福建省文明学校。
5、泉州电力学校
泉州电力学校是原电力部属的中专学校,由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直接管理的一所全日制普通中专学校,创办于1984年4月,1994年经国家教委评估为国家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2003年2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泉州电力学校办学基础上设立福建电力中专。学院为专科层次的普通中等职业学校,以全日制高等专科教育为主,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
泉州私立中专学校哪所好?
泉州私立学校排名前十名如下:
一、泉州市电子科技学校
泉州信息学院附属中专,泉州电子科技学校是一所面向全省招生的省部级重点中专,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单位、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
因雄厚的办学实力,规范的学校管理及严谨务实的校风,得到省市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该校“省部级重点中专”,泉州市委、市政府授予该校“泉州市文明学校”、“泉州市办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泉州市农业学校
泉州市农业学校 创办于1932年,前身是泉州私立平民中学和私立民生农校,办学迄今已有90年的历史,当代文豪巴金曾三次在此讲学,在30年代被誉为“不同凡响”的学校;共培养出近万多名各类技术人才,校友遍布海内外,其中最具有影响的校友如郑坚、黄旭东等人,皆出自于此。
三、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校园占地3.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是福建省绿化红旗单位、泉州市绿色学校。学校建立了数字化校园网、多媒体电教室、多功能语音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等现代化教学设施。
四、泉州敬德职业技术学校
泉州市敬德职业技术学校位于泉州市洛江区河市镇。系爱国台胞黄和平先生热心捐建,洛江区政府几年来投入巨资打造的公立职校。学校地处洛江区万亩经济开发区,交通便捷,万虹公路主干道从边而过,南邻华侨大学,北近仰恩大学及著名景区仙公山,西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清源山。
五、泉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
泉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为市旅游涉外酒店服务技能培训基地、省劳动厅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单位、全国计算机等级(NIT)考试培训及考试点、泉州市青年干部计算机培训基地。
学校连续多年被泉州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文明学校”、市“职教先进单位”,被市教育局命名为“创安先进单位”等。
六、养正中学
七、培元中学
八、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
九、福建省安溪第一中学
十、晋江市第一中学
中远海发展绿色物流的具体做法?
交通强国建设中远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试点任务要点
一、绿色航运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推进现有集装箱、散货、杂货船舶受电设施升级改造,分步推动挂五星旗沿海航行船舶实施符合岸电要求的相关改造。推进港口岸电设施升级改造,重点推进连云港新东方码头、泉州太平洋码头、武汉阳逻国际港铁水联运码头等在建码头岸电配套设施改造建设。建立实施岸电使用制度,鼓励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总结岸电推广经验,提高岸电使用率。打造绿色航运样板工程和绿色航线,积极推进40万吨超大型干散货船航线岸电使用、津冀港口集装箱和干散货船舶岸电使用、自有船舶靠泊自有港口岸电使用,形成绿色航运建设和推广机制,完善相关标准规范。
(三)预期成果。
通过2年时间,完成35艘挂五星旗沿海航行集装箱船舶、16艘散货船舶、16艘杂货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完成连云港新东方码头等在建码头岸电配套设施改造4套。新建集装箱船舶、散货船舶全部加装船舶受电设施,船舶靠港使用岸电艘次年均增加10%以上,自有船舶靠泊自有港口岸电100%使用,年替代燃料量8万吨标准油,年减少二氧化碳25万吨。绿色航运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绿色航运机制、绿色航线建设等方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相关政策成果、技术标准等。
二、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加强航运数据共享。加强与航运产业链上下游、政府监管部门及相关行业对接,推动航运数据互联互通。依托区块链技术,强化多方数据共享,推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衔接。利用跨链存储、去中心化和加密技术,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开展航运区块链相关标准研究,推进航运数据安全制度建设。
2.优化航运服务流程。依托区块链电子数据的可靠性和不可更改性,改造传统航运服务模式和单证体系,建立多式联运全程“一单制”,优化航运服务流程。
3.拓展航运物流服务。推动航运物流信息透明化与全程共享。优化库存管理,促进供应链降本增效。基于航运物流全程可视化信息数据,提供物流征信服务,创新航运物流信用监管模式。
4.发展供应链金融。推动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借助区块链技术,保证物权凭证的真实性、可承兑性和防伪性,打通供应链金融信息通道,加强供应链金融产品研发。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初步建成,进口提货单、提单等海运单证基本完成电子化,初步实现区块链流转。危险货物全程监测监控、供应链金融产品开发取得有效进展。
通过3—5年时间,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基本建成,并实现航运领域多场景应用。航运物流实现“无纸化”“零接触”,航运数据安全保障达到新高度。在航运区块链建设方面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在海运全程单证数据、区块链流转流程、技术与接口标准、数据安全等方面形成相关标准规范。
三、集装箱管理系统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业务流程数字化。以运输产品为中心,标准化、数字化集装箱运输业务流程,实现产品运输全过程可视化。建立作业任务自动分配与自动监控工作机制,推进主动式、标准化和细节化管理,提升内部协同效率。
2.客户服务数字化。客户交互方式数字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预警功能和例外管理,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和业务操作效率,改善客户服务体验。
3.集装箱管理系统建设。推动航运业务规则数字化,建立集装箱舱位、设备资源预测分析模型,提升资产利用效率。依托大数据,加强船舶航速智能优化管理,减少能源浪费。以机器学习为重点,优化与模拟空箱调运配置,降低运输成本。搭建智能决策平台,自主研发算法模型,推动智能审批,提升市场及时响应能力。
(三)预期成果。
通过3年时间,基本建成集装箱管理系统,并在外贸核心业务开展应用。作业任务自动分配、自动监控等机制逐渐完善,实现主动式、标准化和细节化管理,内部协同效率显著提升。货物运输实现面向客户的全程可视化和例外预警。实现对船舶航速的智能优化管理和对空箱的优化调运配置,能源、资产利用效率有效提升。建成智能决策支持平台,市场及时响应能力大幅提高。
四、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建设应用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搭建航运数据集成平台。推动数据中台建设,加强大型航运企业数据、市场行情数据和互联网数据等整合。建设数据集成平台及展示平台,提高航运经营数据等业务的可视化程度。建设决策支持系统,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构建综合经营分析系统,提供生产运营、投资、财务、安全和人力资源等多维分析和自助服务。加强数据质量、元数据和数据安全统一管理。
2.提升航运数据集成平台能力。完善优化数据中台、决策支持系统、综合经营分析系统,打通数据壁垒、进行功能扩充,满足各业务部门需求。搭建数据实验室平台,实践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开展专项智能应用,提升扩展数据集市,新建投资、财务、采购等业务数据集市。扩展元数据、数据质量等数据管理功能。
3.加强智能航运应用。推动产业集群数据统一纳入数据中台,加强外部数据资源采集,拓展数据中台服务功能。优化数据实验室平台,建立深度学习框架与知识图谱,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分析与建模。扩建数据自助服务平台,推动集团级数据资产自主应用。优化和扩展“团队智能管理”“智慧舆情”等专项智能应用。优化数据管理功能,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数据自动化管理。研究构建航运指数体系。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完成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基础建设,初步实现数据管理和服务功能。航运业相关数据积累量达到60TB,建成不少于3个模型算法的算法库。
通过3—5年时间,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系统进一步优化,应用成效显著。建成150个应用服务封装,企业用户数量超过300家,系统用户数量超过2000人。建成不少于6个模型算法的模型算法库,建成航运业行业指数体系。航运数据赋能服务航运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五、智能船舶发展应用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船岸数据平台开发。建设船岸数据中心。推动智能航运数据可视化监管应用中心建设,开发应用营运能效优化管控、机舱设备健康运维辅助决策、船舶结构安全评估、发电机运行监管等数据应用系统。加强行业数据共享衔接,畅通船岸数据通道,提升海事监管、船舶安全等数据支撑能力。
2.企业智能船舶标准制定。建立智能船舶运营安全标准和评估体系。制定船舶智能化设备系统配套标准。搭建设计船舶智能化系统架构。研究制定集团智能船舶通信协议与接口、数据传输与交换等相关标准。
3.新技术集成应用。依托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雷达及自组网系统,增强大型集装箱船舶态势感知能力,开展感知图像识别及安全保障功能验证。推进远海、近海智能避碰及自主航行测试。加强货物状态监控与优化配载研究应用。
4.智能化方案应用推广。完善新造船项目技术规格书,增加智能船舶符号,增设集成平台、智能机舱、智能航行与智能能效等功能。研究制定营运船舶技改方案,增设智能船舶集成平台、智能能效、智能机舱等功能模块。强化智能船体结构应力监测能力,加快在大型散货船、矿砂船、大型油轮、大型集装箱船等船型中推广应用。开展全船能效监测与优化控制,优化以机舱综合能效为中心的能源管理模块。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智能船舶应用水平初见成效,形成企业智能船舶相关标准,完成船岸数据中心建设,智能船舶运营数据共享水平有效增强,数据信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3—5年时间,智能船舶应用水平显著提升,智能船舶营运数据实现深度应用,海事监管、船舶安全、营运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智能化方案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建成不少于100艘标配智能船舶系统的智能化船队。
泉州公立职校哪些比较好?
、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校园占地3.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是福建省绿化红旗单位、泉州市绿色学校。学校建立了数字化校园网、多媒体电教室、多功能语音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等现代化教学设施。
2、泉州市丰泽区成人中专学校
学校为福建省教育厅批准,由泉州市丰泽区人民政府创办的,具备颁发国家中专学历毕业文凭资格的一所公办中专学校。教学设备先进、拥有先进的电脑机房和多媒体教室;设置专业有特色:物业管理、物流管理、社区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
3、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坐落于著名侨乡、历史文化名城福建泉州市洛阳江畔,是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9年被确定为福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建设骨干高职院校;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4、黎明职业大学
黎明职业大学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由泉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建设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试点高校、福建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福建省文明学校。
5、泉州电力学校
泉州电力学校是原电力部属的中专学校,由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直接管理的一所全日制普通中专学校,创办于1984年4月,1994年经国家教委评估为国家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2003年2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泉州电力学校办学基础上设立福建电力中专。学院为专科层次的普通中等职业学校,以全日制高等专科教育为主,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
泉州公立职校哪些比较好?
、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校园占地3.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是福建省绿化红旗单位、泉州市绿色学校。学校建立了数字化校园网、多媒体电教室、多功能语音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等现代化教学设施。
2、泉州市丰泽区成人中专学校
学校为福建省教育厅批准,由泉州市丰泽区人民政府创办的,具备颁发国家中专学历毕业文凭资格的一所公办中专学校。教学设备先进、拥有先进的电脑机房和多媒体教室;设置专业有特色:物业管理、物流管理、社区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
3、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坐落于著名侨乡、历史文化名城福建泉州市洛阳江畔,是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9年被确定为福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建设骨干高职院校;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4、黎明职业大学
黎明职业大学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由泉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建设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试点高校、福建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福建省文明学校。
5、泉州电力学校
泉州电力学校是原电力部属的中专学校,由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直接管理的一所全日制普通中专学校,创办于1984年4月,1994年经国家教委评估为国家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2003年2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泉州电力学校办学基础上设立福建电力中专。学院为专科层次的普通中等职业学校,以全日制高等专科教育为主,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
中远海发展绿色物流的具体做法?
交通强国建设中远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试点任务要点
一、绿色航运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推进现有集装箱、散货、杂货船舶受电设施升级改造,分步推动挂五星旗沿海航行船舶实施符合岸电要求的相关改造。推进港口岸电设施升级改造,重点推进连云港新东方码头、泉州太平洋码头、武汉阳逻国际港铁水联运码头等在建码头岸电配套设施改造建设。建立实施岸电使用制度,鼓励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总结岸电推广经验,提高岸电使用率。打造绿色航运样板工程和绿色航线,积极推进40万吨超大型干散货船航线岸电使用、津冀港口集装箱和干散货船舶岸电使用、自有船舶靠泊自有港口岸电使用,形成绿色航运建设和推广机制,完善相关标准规范。
(三)预期成果。
通过2年时间,完成35艘挂五星旗沿海航行集装箱船舶、16艘散货船舶、16艘杂货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完成连云港新东方码头等在建码头岸电配套设施改造4套。新建集装箱船舶、散货船舶全部加装船舶受电设施,船舶靠港使用岸电艘次年均增加10%以上,自有船舶靠泊自有港口岸电100%使用,年替代燃料量8万吨标准油,年减少二氧化碳25万吨。绿色航运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绿色航运机制、绿色航线建设等方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相关政策成果、技术标准等。
二、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加强航运数据共享。加强与航运产业链上下游、政府监管部门及相关行业对接,推动航运数据互联互通。依托区块链技术,强化多方数据共享,推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衔接。利用跨链存储、去中心化和加密技术,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开展航运区块链相关标准研究,推进航运数据安全制度建设。
2.优化航运服务流程。依托区块链电子数据的可靠性和不可更改性,改造传统航运服务模式和单证体系,建立多式联运全程“一单制”,优化航运服务流程。
3.拓展航运物流服务。推动航运物流信息透明化与全程共享。优化库存管理,促进供应链降本增效。基于航运物流全程可视化信息数据,提供物流征信服务,创新航运物流信用监管模式。
4.发展供应链金融。推动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借助区块链技术,保证物权凭证的真实性、可承兑性和防伪性,打通供应链金融信息通道,加强供应链金融产品研发。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初步建成,进口提货单、提单等海运单证基本完成电子化,初步实现区块链流转。危险货物全程监测监控、供应链金融产品开发取得有效进展。
通过3—5年时间,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基本建成,并实现航运领域多场景应用。航运物流实现“无纸化”“零接触”,航运数据安全保障达到新高度。在航运区块链建设方面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在海运全程单证数据、区块链流转流程、技术与接口标准、数据安全等方面形成相关标准规范。
三、集装箱管理系统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业务流程数字化。以运输产品为中心,标准化、数字化集装箱运输业务流程,实现产品运输全过程可视化。建立作业任务自动分配与自动监控工作机制,推进主动式、标准化和细节化管理,提升内部协同效率。
2.客户服务数字化。客户交互方式数字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预警功能和例外管理,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和业务操作效率,改善客户服务体验。
3.集装箱管理系统建设。推动航运业务规则数字化,建立集装箱舱位、设备资源预测分析模型,提升资产利用效率。依托大数据,加强船舶航速智能优化管理,减少能源浪费。以机器学习为重点,优化与模拟空箱调运配置,降低运输成本。搭建智能决策平台,自主研发算法模型,推动智能审批,提升市场及时响应能力。
(三)预期成果。
通过3年时间,基本建成集装箱管理系统,并在外贸核心业务开展应用。作业任务自动分配、自动监控等机制逐渐完善,实现主动式、标准化和细节化管理,内部协同效率显著提升。货物运输实现面向客户的全程可视化和例外预警。实现对船舶航速的智能优化管理和对空箱的优化调运配置,能源、资产利用效率有效提升。建成智能决策支持平台,市场及时响应能力大幅提高。
四、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建设应用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搭建航运数据集成平台。推动数据中台建设,加强大型航运企业数据、市场行情数据和互联网数据等整合。建设数据集成平台及展示平台,提高航运经营数据等业务的可视化程度。建设决策支持系统,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构建综合经营分析系统,提供生产运营、投资、财务、安全和人力资源等多维分析和自助服务。加强数据质量、元数据和数据安全统一管理。
2.提升航运数据集成平台能力。完善优化数据中台、决策支持系统、综合经营分析系统,打通数据壁垒、进行功能扩充,满足各业务部门需求。搭建数据实验室平台,实践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开展专项智能应用,提升扩展数据集市,新建投资、财务、采购等业务数据集市。扩展元数据、数据质量等数据管理功能。
3.加强智能航运应用。推动产业集群数据统一纳入数据中台,加强外部数据资源采集,拓展数据中台服务功能。优化数据实验室平台,建立深度学习框架与知识图谱,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分析与建模。扩建数据自助服务平台,推动集团级数据资产自主应用。优化和扩展“团队智能管理”“智慧舆情”等专项智能应用。优化数据管理功能,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数据自动化管理。研究构建航运指数体系。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完成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基础建设,初步实现数据管理和服务功能。航运业相关数据积累量达到60TB,建成不少于3个模型算法的算法库。
通过3—5年时间,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系统进一步优化,应用成效显著。建成150个应用服务封装,企业用户数量超过300家,系统用户数量超过2000人。建成不少于6个模型算法的模型算法库,建成航运业行业指数体系。航运数据赋能服务航运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五、智能船舶发展应用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船岸数据平台开发。建设船岸数据中心。推动智能航运数据可视化监管应用中心建设,开发应用营运能效优化管控、机舱设备健康运维辅助决策、船舶结构安全评估、发电机运行监管等数据应用系统。加强行业数据共享衔接,畅通船岸数据通道,提升海事监管、船舶安全等数据支撑能力。
2.企业智能船舶标准制定。建立智能船舶运营安全标准和评估体系。制定船舶智能化设备系统配套标准。搭建设计船舶智能化系统架构。研究制定集团智能船舶通信协议与接口、数据传输与交换等相关标准。
3.新技术集成应用。依托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雷达及自组网系统,增强大型集装箱船舶态势感知能力,开展感知图像识别及安全保障功能验证。推进远海、近海智能避碰及自主航行测试。加强货物状态监控与优化配载研究应用。
4.智能化方案应用推广。完善新造船项目技术规格书,增加智能船舶符号,增设集成平台、智能机舱、智能航行与智能能效等功能。研究制定营运船舶技改方案,增设智能船舶集成平台、智能能效、智能机舱等功能模块。强化智能船体结构应力监测能力,加快在大型散货船、矿砂船、大型油轮、大型集装箱船等船型中推广应用。开展全船能效监测与优化控制,优化以机舱综合能效为中心的能源管理模块。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智能船舶应用水平初见成效,形成企业智能船舶相关标准,完成船岸数据中心建设,智能船舶运营数据共享水平有效增强,数据信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3—5年时间,智能船舶应用水平显著提升,智能船舶营运数据实现深度应用,海事监管、船舶安全、营运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智能化方案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建成不少于100艘标配智能船舶系统的智能化船队。
泉州私立中专学校哪所好?
泉州私立学校排名前十名如下:
一、泉州市电子科技学校
泉州信息学院附属中专,泉州电子科技学校是一所面向全省招生的省部级重点中专,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单位、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
因雄厚的办学实力,规范的学校管理及严谨务实的校风,得到省市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该校“省部级重点中专”,泉州市委、市政府授予该校“泉州市文明学校”、“泉州市办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泉州市农业学校
泉州市农业学校 创办于1932年,前身是泉州私立平民中学和私立民生农校,办学迄今已有90年的历史,当代文豪巴金曾三次在此讲学,在30年代被誉为“不同凡响”的学校;共培养出近万多名各类技术人才,校友遍布海内外,其中最具有影响的校友如郑坚、黄旭东等人,皆出自于此。
三、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校园占地3.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是福建省绿化红旗单位、泉州市绿色学校。学校建立了数字化校园网、多媒体电教室、多功能语音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等现代化教学设施。
四、泉州敬德职业技术学校
泉州市敬德职业技术学校位于泉州市洛江区河市镇。系爱国台胞黄和平先生热心捐建,洛江区政府几年来投入巨资打造的公立职校。学校地处洛江区万亩经济开发区,交通便捷,万虹公路主干道从边而过,南邻华侨大学,北近仰恩大学及著名景区仙公山,西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清源山。
五、泉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
泉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为市旅游涉外酒店服务技能培训基地、省劳动厅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单位、全国计算机等级(NIT)考试培训及考试点、泉州市青年干部计算机培训基地。
学校连续多年被泉州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文明学校”、市“职教先进单位”,被市教育局命名为“创安先进单位”等。
六、养正中学
七、培元中学
八、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
九、福建省安溪第一中学
十、晋江市第一中学
中远海发展绿色物流的具体做法?
交通强国建设中远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试点任务要点
一、绿色航运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推进现有集装箱、散货、杂货船舶受电设施升级改造,分步推动挂五星旗沿海航行船舶实施符合岸电要求的相关改造。推进港口岸电设施升级改造,重点推进连云港新东方码头、泉州太平洋码头、武汉阳逻国际港铁水联运码头等在建码头岸电配套设施改造建设。建立实施岸电使用制度,鼓励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总结岸电推广经验,提高岸电使用率。打造绿色航运样板工程和绿色航线,积极推进40万吨超大型干散货船航线岸电使用、津冀港口集装箱和干散货船舶岸电使用、自有船舶靠泊自有港口岸电使用,形成绿色航运建设和推广机制,完善相关标准规范。
(三)预期成果。
通过2年时间,完成35艘挂五星旗沿海航行集装箱船舶、16艘散货船舶、16艘杂货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完成连云港新东方码头等在建码头岸电配套设施改造4套。新建集装箱船舶、散货船舶全部加装船舶受电设施,船舶靠港使用岸电艘次年均增加10%以上,自有船舶靠泊自有港口岸电100%使用,年替代燃料量8万吨标准油,年减少二氧化碳25万吨。绿色航运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绿色航运机制、绿色航线建设等方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相关政策成果、技术标准等。
二、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加强航运数据共享。加强与航运产业链上下游、政府监管部门及相关行业对接,推动航运数据互联互通。依托区块链技术,强化多方数据共享,推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衔接。利用跨链存储、去中心化和加密技术,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开展航运区块链相关标准研究,推进航运数据安全制度建设。
2.优化航运服务流程。依托区块链电子数据的可靠性和不可更改性,改造传统航运服务模式和单证体系,建立多式联运全程“一单制”,优化航运服务流程。
3.拓展航运物流服务。推动航运物流信息透明化与全程共享。优化库存管理,促进供应链降本增效。基于航运物流全程可视化信息数据,提供物流征信服务,创新航运物流信用监管模式。
4.发展供应链金融。推动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借助区块链技术,保证物权凭证的真实性、可承兑性和防伪性,打通供应链金融信息通道,加强供应链金融产品研发。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初步建成,进口提货单、提单等海运单证基本完成电子化,初步实现区块链流转。危险货物全程监测监控、供应链金融产品开发取得有效进展。
通过3—5年时间,基于区块链的航运商业网络平台基本建成,并实现航运领域多场景应用。航运物流实现“无纸化”“零接触”,航运数据安全保障达到新高度。在航运区块链建设方面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在海运全程单证数据、区块链流转流程、技术与接口标准、数据安全等方面形成相关标准规范。
三、集装箱管理系统建设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业务流程数字化。以运输产品为中心,标准化、数字化集装箱运输业务流程,实现产品运输全过程可视化。建立作业任务自动分配与自动监控工作机制,推进主动式、标准化和细节化管理,提升内部协同效率。
2.客户服务数字化。客户交互方式数字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预警功能和例外管理,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和业务操作效率,改善客户服务体验。
3.集装箱管理系统建设。推动航运业务规则数字化,建立集装箱舱位、设备资源预测分析模型,提升资产利用效率。依托大数据,加强船舶航速智能优化管理,减少能源浪费。以机器学习为重点,优化与模拟空箱调运配置,降低运输成本。搭建智能决策平台,自主研发算法模型,推动智能审批,提升市场及时响应能力。
(三)预期成果。
通过3年时间,基本建成集装箱管理系统,并在外贸核心业务开展应用。作业任务自动分配、自动监控等机制逐渐完善,实现主动式、标准化和细节化管理,内部协同效率显著提升。货物运输实现面向客户的全程可视化和例外预警。实现对船舶航速的智能优化管理和对空箱的优化调运配置,能源、资产利用效率有效提升。建成智能决策支持平台,市场及时响应能力大幅提高。
四、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建设应用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搭建航运数据集成平台。推动数据中台建设,加强大型航运企业数据、市场行情数据和互联网数据等整合。建设数据集成平台及展示平台,提高航运经营数据等业务的可视化程度。建设决策支持系统,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构建综合经营分析系统,提供生产运营、投资、财务、安全和人力资源等多维分析和自助服务。加强数据质量、元数据和数据安全统一管理。
2.提升航运数据集成平台能力。完善优化数据中台、决策支持系统、综合经营分析系统,打通数据壁垒、进行功能扩充,满足各业务部门需求。搭建数据实验室平台,实践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开展专项智能应用,提升扩展数据集市,新建投资、财务、采购等业务数据集市。扩展元数据、数据质量等数据管理功能。
3.加强智能航运应用。推动产业集群数据统一纳入数据中台,加强外部数据资源采集,拓展数据中台服务功能。优化数据实验室平台,建立深度学习框架与知识图谱,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分析与建模。扩建数据自助服务平台,推动集团级数据资产自主应用。优化和扩展“团队智能管理”“智慧舆情”等专项智能应用。优化数据管理功能,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数据自动化管理。研究构建航运指数体系。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完成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基础建设,初步实现数据管理和服务功能。航运业相关数据积累量达到60TB,建成不少于3个模型算法的算法库。
通过3—5年时间,航运数据集成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系统进一步优化,应用成效显著。建成150个应用服务封装,企业用户数量超过300家,系统用户数量超过2000人。建成不少于6个模型算法的模型算法库,建成航运业行业指数体系。航运数据赋能服务航运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五、智能船舶发展应用
(一)试点单位。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船岸数据平台开发。建设船岸数据中心。推动智能航运数据可视化监管应用中心建设,开发应用营运能效优化管控、机舱设备健康运维辅助决策、船舶结构安全评估、发电机运行监管等数据应用系统。加强行业数据共享衔接,畅通船岸数据通道,提升海事监管、船舶安全等数据支撑能力。
2.企业智能船舶标准制定。建立智能船舶运营安全标准和评估体系。制定船舶智能化设备系统配套标准。搭建设计船舶智能化系统架构。研究制定集团智能船舶通信协议与接口、数据传输与交换等相关标准。
3.新技术集成应用。依托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雷达及自组网系统,增强大型集装箱船舶态势感知能力,开展感知图像识别及安全保障功能验证。推进远海、近海智能避碰及自主航行测试。加强货物状态监控与优化配载研究应用。
4.智能化方案应用推广。完善新造船项目技术规格书,增加智能船舶符号,增设集成平台、智能机舱、智能航行与智能能效等功能。研究制定营运船舶技改方案,增设智能船舶集成平台、智能能效、智能机舱等功能模块。强化智能船体结构应力监测能力,加快在大型散货船、矿砂船、大型油轮、大型集装箱船等船型中推广应用。开展全船能效监测与优化控制,优化以机舱综合能效为中心的能源管理模块。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智能船舶应用水平初见成效,形成企业智能船舶相关标准,完成船岸数据中心建设,智能船舶运营数据共享水平有效增强,数据信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3—5年时间,智能船舶应用水平显著提升,智能船舶营运数据实现深度应用,海事监管、船舶安全、营运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智能化方案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建成不少于100艘标配智能船舶系统的智能化船队。
泉州私立中专学校哪所好?
泉州私立学校排名前十名如下:
一、泉州市电子科技学校
泉州信息学院附属中专,泉州电子科技学校是一所面向全省招生的省部级重点中专,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单位、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
因雄厚的办学实力,规范的学校管理及严谨务实的校风,得到省市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该校“省部级重点中专”,泉州市委、市政府授予该校“泉州市文明学校”、“泉州市办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泉州市农业学校
泉州市农业学校 创办于1932年,前身是泉州私立平民中学和私立民生农校,办学迄今已有90年的历史,当代文豪巴金曾三次在此讲学,在30年代被誉为“不同凡响”的学校;共培养出近万多名各类技术人才,校友遍布海内外,其中最具有影响的校友如郑坚、黄旭东等人,皆出自于此。
三、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校园占地3.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是福建省绿化红旗单位、泉州市绿色学校。学校建立了数字化校园网、多媒体电教室、多功能语音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等现代化教学设施。
四、泉州敬德职业技术学校
泉州市敬德职业技术学校位于泉州市洛江区河市镇。系爱国台胞黄和平先生热心捐建,洛江区政府几年来投入巨资打造的公立职校。学校地处洛江区万亩经济开发区,交通便捷,万虹公路主干道从边而过,南邻华侨大学,北近仰恩大学及著名景区仙公山,西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清源山。
五、泉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
泉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为市旅游涉外酒店服务技能培训基地、省劳动厅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单位、全国计算机等级(NIT)考试培训及考试点、泉州市青年干部计算机培训基地。
学校连续多年被泉州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文明学校”、市“职教先进单位”,被市教育局命名为“创安先进单位”等。
六、养正中学
七、培元中学
八、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
九、福建省安溪第一中学
十、晋江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