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配电清洁能源(增量配电业务概念?)
1. 增量配电业务概念?
增量配电业务意思是指新增加的配电网业务。
2. 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介绍?
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2000-12-26在湖南省郴州市注册成立的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注册地址位于郴州市北湖区国庆南路36号。
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310007225163081,企业法人范培顺,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凭本企业《电力业务许可证》核定的范围从事电力业务(有效期至2028年7月31日);城市供水;污水处理;清洁(新)能源及增量配电业务;电力、市政工程的设计、承装、承修、承试和咨询服务;房屋及设施的租赁服务,提供小水电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信息咨询(不含中介)服务;法律法规允许的投资业务,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湖南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232427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5000万以上规模的企业中,共21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2家公司,具有33处分支机构。
通过
百度企业信用
查看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3. 增量配电网什么意思?
增量:顾名思义就是原来没有,现在有了,就叫增量;增量配电网:也就是新增加的配电网叫增量配电网。
增量配电网资产包括两部分:
一是对于历史形成的,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和晋能集团有限公司以外的存量配电网资产,可视为增量配电业务;
二是纳入配电网年度建设计划中,电压等级在110千伏及以下的新增配电网。
4. 增量配网盈利模式?
一、购售电收益
二、配电网“过网费”收益
三、配电网容量费用
四、综合能源收益
(1)提升园区企业形象。
(2)综合能源销售。
(3)新能源发电补贴。
(4)参与分布式发电交易。
(5)新能源发电绿证补贴收益。
(6)CCER转让抵扣碳排放配额。
(7)电力需求侧响应服务收益。
五、增值服务收益
(1)电力集中运维服务
(2)用户电力工程服务
(3)用户能效管理服务
(4)电力数据服务
5. 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介绍?
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2000-12-26在湖南省郴州市注册成立的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注册地址位于郴州市北湖区国庆南路36号。
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310007225163081,企业法人范培顺,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凭本企业《电力业务许可证》核定的范围从事电力业务(有效期至2028年7月31日);城市供水;污水处理;清洁(新)能源及增量配电业务;电力、市政工程的设计、承装、承修、承试和咨询服务;房屋及设施的租赁服务,提供小水电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信息咨询(不含中介)服务;法律法规允许的投资业务,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湖南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232427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5000万以上规模的企业中,共21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2家公司,具有33处分支机构。
通过
百度企业信用
查看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6. 分布式光伏超过6mw怎么办?
6兆瓦及以上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要纳入项目库管理范围;6兆瓦以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含户用光伏项目)不纳入项目库管理范围,各地根据当地整体开发方案和电网消纳条件推进实施,由电网企业(含增量配网)优先保障并网消纳。
7. 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介绍?
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2000-12-26在湖南省郴州市注册成立的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注册地址位于郴州市北湖区国庆南路36号。
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310007225163081,企业法人范培顺,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凭本企业《电力业务许可证》核定的范围从事电力业务(有效期至2028年7月31日);城市供水;污水处理;清洁(新)能源及增量配电业务;电力、市政工程的设计、承装、承修、承试和咨询服务;房屋及设施的租赁服务,提供小水电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信息咨询(不含中介)服务;法律法规允许的投资业务,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湖南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232427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5000万以上规模的企业中,共21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2家公司,具有33处分支机构。
通过
百度企业信用
查看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8. 金开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国企吗?
金开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国企。
金开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开新能”)系国有控股的沪市主板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天津市国资委。
公司立足新能源开发和综合能源服务主业,以服务国家“碳达峰 碳中和”、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重大战略为目标,以现代化公司治理结构及市场化经营机制为保障,坚持高质量、可持续、互惠共赢的发展思路,构建以新能源、新技术、数字化为核心的“三条曲线”业务布局,在以光伏、风电等多种形式的新能源电站投资、建设及运维为主的业务基础上,积极拓展储能、氢能、电力交易、增量配网、智慧城市业务等多种形式的能源延伸服务。
9. 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介绍?
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2000-12-26在湖南省郴州市注册成立的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注册地址位于郴州市北湖区国庆南路36号。
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310007225163081,企业法人范培顺,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凭本企业《电力业务许可证》核定的范围从事电力业务(有效期至2028年7月31日);城市供水;污水处理;清洁(新)能源及增量配电业务;电力、市政工程的设计、承装、承修、承试和咨询服务;房屋及设施的租赁服务,提供小水电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信息咨询(不含中介)服务;法律法规允许的投资业务,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湖南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232427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5000万以上规模的企业中,共21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2家公司,具有33处分支机构。
通过
百度企业信用
查看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10. 增量配电网什么意思?
增量:顾名思义就是原来没有,现在有了,就叫增量;增量配电网:也就是新增加的配电网叫增量配电网。
增量配电网资产包括两部分:
一是对于历史形成的,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和晋能集团有限公司以外的存量配电网资产,可视为增量配电业务;
二是纳入配电网年度建设计划中,电压等级在110千伏及以下的新增配电网。
11. 增量配电业务概念?
增量配电业务意思是指新增加的配电网业务。
12. 增量配电业务概念?
增量配电业务意思是指新增加的配电网业务。
13. 增量配网盈利模式?
一、购售电收益
二、配电网“过网费”收益
三、配电网容量费用
四、综合能源收益
(1)提升园区企业形象。
(2)综合能源销售。
(3)新能源发电补贴。
(4)参与分布式发电交易。
(5)新能源发电绿证补贴收益。
(6)CCER转让抵扣碳排放配额。
(7)电力需求侧响应服务收益。
五、增值服务收益
(1)电力集中运维服务
(2)用户电力工程服务
(3)用户能效管理服务
(4)电力数据服务
14. 分布式光伏超过6mw怎么办?
6兆瓦及以上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要纳入项目库管理范围;6兆瓦以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含户用光伏项目)不纳入项目库管理范围,各地根据当地整体开发方案和电网消纳条件推进实施,由电网企业(含增量配网)优先保障并网消纳。
15. 分布式光伏超过6mw怎么办?
6兆瓦及以上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要纳入项目库管理范围;6兆瓦以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含户用光伏项目)不纳入项目库管理范围,各地根据当地整体开发方案和电网消纳条件推进实施,由电网企业(含增量配网)优先保障并网消纳。
16. 增量配电网什么意思?
增量:顾名思义就是原来没有,现在有了,就叫增量;增量配电网:也就是新增加的配电网叫增量配电网。
增量配电网资产包括两部分:
一是对于历史形成的,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和晋能集团有限公司以外的存量配电网资产,可视为增量配电业务;
二是纳入配电网年度建设计划中,电压等级在110千伏及以下的新增配电网。
17. 12345投诉电费过高有用吗?
您好,投诉电费过高可能会有一些效果,但具体结果取决于投诉的途径、相关法规和政策,以及相关部门的处理方式。
1. 提醒供电公司:通过投诉,你可以向供电公司提醒他们关注电费过高的问题。供电公司可能会主动查找原因并解决问题,以保持客户满意度和声誉。
2. 引起监管机构的关注:如果供电公司无法解决问题,你可以将投诉提交给相关的监管机构,如能源监管机构或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监管机构可能会对供电公司展开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公平的电费计算和收费。
3. 寻求法律援助:如果投诉无果,你还可以咨询律师,了解是否有法律途径来解决电费过高的问题。这可能包括起诉供电公司,要求赔偿或要求重新计算电费。
需要注意的是,投诉电费过高可能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如电表读数、电器使用情况记录等。此外,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以及与当地监管机构联系,是提高投诉效果的关键。
18. 金开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国企吗?
金开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国企。
金开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开新能”)系国有控股的沪市主板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天津市国资委。
公司立足新能源开发和综合能源服务主业,以服务国家“碳达峰 碳中和”、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重大战略为目标,以现代化公司治理结构及市场化经营机制为保障,坚持高质量、可持续、互惠共赢的发展思路,构建以新能源、新技术、数字化为核心的“三条曲线”业务布局,在以光伏、风电等多种形式的新能源电站投资、建设及运维为主的业务基础上,积极拓展储能、氢能、电力交易、增量配网、智慧城市业务等多种形式的能源延伸服务。
19. 增量配网盈利模式?
一、购售电收益
二、配电网“过网费”收益
三、配电网容量费用
四、综合能源收益
(1)提升园区企业形象。
(2)综合能源销售。
(3)新能源发电补贴。
(4)参与分布式发电交易。
(5)新能源发电绿证补贴收益。
(6)CCER转让抵扣碳排放配额。
(7)电力需求侧响应服务收益。
五、增值服务收益
(1)电力集中运维服务
(2)用户电力工程服务
(3)用户能效管理服务
(4)电力数据服务
20. 增量配电业务概念?
增量配电业务意思是指新增加的配电网业务。
21. 分布式光伏超过6mw怎么办?
6兆瓦及以上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要纳入项目库管理范围;6兆瓦以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含户用光伏项目)不纳入项目库管理范围,各地根据当地整体开发方案和电网消纳条件推进实施,由电网企业(含增量配网)优先保障并网消纳。
22. 12345投诉电费过高有用吗?
您好,投诉电费过高可能会有一些效果,但具体结果取决于投诉的途径、相关法规和政策,以及相关部门的处理方式。
1. 提醒供电公司:通过投诉,你可以向供电公司提醒他们关注电费过高的问题。供电公司可能会主动查找原因并解决问题,以保持客户满意度和声誉。
2. 引起监管机构的关注:如果供电公司无法解决问题,你可以将投诉提交给相关的监管机构,如能源监管机构或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监管机构可能会对供电公司展开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公平的电费计算和收费。
3. 寻求法律援助:如果投诉无果,你还可以咨询律师,了解是否有法律途径来解决电费过高的问题。这可能包括起诉供电公司,要求赔偿或要求重新计算电费。
需要注意的是,投诉电费过高可能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如电表读数、电器使用情况记录等。此外,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以及与当地监管机构联系,是提高投诉效果的关键。
23. 金开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国企吗?
金开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国企。
金开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开新能”)系国有控股的沪市主板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天津市国资委。
公司立足新能源开发和综合能源服务主业,以服务国家“碳达峰 碳中和”、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重大战略为目标,以现代化公司治理结构及市场化经营机制为保障,坚持高质量、可持续、互惠共赢的发展思路,构建以新能源、新技术、数字化为核心的“三条曲线”业务布局,在以光伏、风电等多种形式的新能源电站投资、建设及运维为主的业务基础上,积极拓展储能、氢能、电力交易、增量配网、智慧城市业务等多种形式的能源延伸服务。
24. 增量配网盈利模式?
一、购售电收益
二、配电网“过网费”收益
三、配电网容量费用
四、综合能源收益
(1)提升园区企业形象。
(2)综合能源销售。
(3)新能源发电补贴。
(4)参与分布式发电交易。
(5)新能源发电绿证补贴收益。
(6)CCER转让抵扣碳排放配额。
(7)电力需求侧响应服务收益。
五、增值服务收益
(1)电力集中运维服务
(2)用户电力工程服务
(3)用户能效管理服务
(4)电力数据服务
25. 12345投诉电费过高有用吗?
您好,投诉电费过高可能会有一些效果,但具体结果取决于投诉的途径、相关法规和政策,以及相关部门的处理方式。
1. 提醒供电公司:通过投诉,你可以向供电公司提醒他们关注电费过高的问题。供电公司可能会主动查找原因并解决问题,以保持客户满意度和声誉。
2. 引起监管机构的关注:如果供电公司无法解决问题,你可以将投诉提交给相关的监管机构,如能源监管机构或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监管机构可能会对供电公司展开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公平的电费计算和收费。
3. 寻求法律援助:如果投诉无果,你还可以咨询律师,了解是否有法律途径来解决电费过高的问题。这可能包括起诉供电公司,要求赔偿或要求重新计算电费。
需要注意的是,投诉电费过高可能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如电表读数、电器使用情况记录等。此外,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以及与当地监管机构联系,是提高投诉效果的关键。
26. 12345投诉电费过高有用吗?
您好,投诉电费过高可能会有一些效果,但具体结果取决于投诉的途径、相关法规和政策,以及相关部门的处理方式。
1. 提醒供电公司:通过投诉,你可以向供电公司提醒他们关注电费过高的问题。供电公司可能会主动查找原因并解决问题,以保持客户满意度和声誉。
2. 引起监管机构的关注:如果供电公司无法解决问题,你可以将投诉提交给相关的监管机构,如能源监管机构或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监管机构可能会对供电公司展开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公平的电费计算和收费。
3. 寻求法律援助:如果投诉无果,你还可以咨询律师,了解是否有法律途径来解决电费过高的问题。这可能包括起诉供电公司,要求赔偿或要求重新计算电费。
需要注意的是,投诉电费过高可能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如电表读数、电器使用情况记录等。此外,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以及与当地监管机构联系,是提高投诉效果的关键。
27. 金开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国企吗?
金开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国企。
金开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开新能”)系国有控股的沪市主板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天津市国资委。
公司立足新能源开发和综合能源服务主业,以服务国家“碳达峰 碳中和”、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重大战略为目标,以现代化公司治理结构及市场化经营机制为保障,坚持高质量、可持续、互惠共赢的发展思路,构建以新能源、新技术、数字化为核心的“三条曲线”业务布局,在以光伏、风电等多种形式的新能源电站投资、建设及运维为主的业务基础上,积极拓展储能、氢能、电力交易、增量配网、智慧城市业务等多种形式的能源延伸服务。
28. 电力改革2020年怎么改?
2020年改革攻坚重点工作安排国家电网体改【2020】8号文解读
一、改革攻坚重点工作
(一)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
力争完成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引战工作,积极征集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意向投资者。基本完成电动汽车、国康集团、通航公司、新源公司等二级单位混改。在信息通信、综合能源等新兴业务领域扩大混改实施范围。年内完成国网智能在科创板上市。上半年完成首批金融资产上市。国家部委确定的7家“双百企业”和4家混改试点企业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选取浙江送变电公司等部分施工设计单位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研究探索跨区输电、抽水蓄能、国际业务上市可行性。引资本与转机制并重,建立混改企业更加贴近市场的激励约束机制。
解读:混改力度进一步加大,特高压工程核心垄断业务引入社会资本意义重大,有利于输电成本及收益的清晰;二级单位与新兴业务混改、上市提出具体范围与目标。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自去年底国网826号文提出严控电网投资、不再安排抽水蓄能电站投资以及电网侧储能项目之后的三个月,此次国网换帅再次重提跨区输电及抽水蓄能(具体项目见国网2020年重点工作),彰显国网履行社会责任的态度和决心,同时电网侧储能是否可以通过政策扶持及股份制市场化参与可密切关注。
新能源企业可探索特高压输电工程参股、与国网二级公司及金融企业混改,区域型电网侧储能项目投资机会研究。
(二)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压实各级法人治理主体责任,选优配强董事监事,强化董事会监事会运行机制。采取“内转外聘”方式,在市场化单位加快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健全考核、薪酬、退出机制。在上市公司推广股权激励。在省电科院、经研院扩大科技型企业岗位分红,探索试行项目收益分红。在电动汽车、电商公司等新兴业务企业探索开展虚拟股权、虚拟分红等激励措施。
解读:二级公司及省公司非主业单位内部改革、走向市场的重要信号,同时也为新能源企业提供更多技术资源与市场资源共享合作机会。
(三)大力推进集团管控模式变革
按照“15+N”要求,优化总部组织架构,破除部门壁垒,加构、编制“双降”目标。完善总部权责清单,组织开展第三批“放管服”,压减审批事项,对省公司实行“战略+运营”型管控,对市场化产业、金融单位实行“战略+财务”型管控,提高二级单位自主权。有关二级单位相应调整组织架构,梯次放权授权,优化制度流程。
解读:“放管服”力度空前加大,对国网“三集五大”管理模式进行彻底变革,省公司自主权增加(战略+运营管控),有利于新能源项目接入审批及外送工程审批建设效率提升。
(四)着力推动监管业务与非监管业务有效隔离
从组织架构、管理方式、财务核算上,对监管业务与非监管业务实施有效隔离、分类管控。夯实产业、金融单位的市场化主体地位,规范开展与省公司的关联交易,强化内控制度,合规披露信息,促进非监管业务主体以公允价格获得相关业务,解决“靠企吃企”问题。
解读:主辅深度剥离释放信号强烈,电网旗下安装、制造、服务全面市场化,规范与省公司关联交易,解决“靠企吃企”问题。
(五)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研究提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方案,加快市场建设步伐。稳步推进现货市场建设,实现省间现货市场试运行和6家试点单位省级现货市场长周期结算运行,具备条件的非试点单位力争年底启动试运行。全面完成省级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造,建立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的新机制。
解读:结合2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推进电力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及能源局发布《电力现货市场信息披露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看,属于国网响应性攻坚任务,为交易机构独立运行奠定基础和总结经验。
(六)持续做好输配电价改革
落实国家各项降价降费政策,严格执行第二个监管周期输配电价,持续优化成本结构。做好输配电价改革与全面放开经营性发用电计划的衔接,积极推动国家妥善解决交叉补贴问题,探索保底供电的工商业电价与交易电价的联动机制。加快建立“平台化”电费结算新体系,在现货试点省份开展试点。适应输配电价改革,调整优化公司成本管控、投资运营等经营策略。
解读:国网近年来在降终端用户电价方面响应积极,近期针对疫期复工出台阶段性降电价政策,惠及大工业和一般工商业用户,减免电费额度489亿元。另外在国家发改委2月份出台《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和《区域电网输电价格定价办法》后,输配电价要求成本清晰化与合理化。输配电价改革已到关键阶段,成本结构优化势在必行,同时籍此也可以推动国家妥善解决历史性交叉补贴问题,以及探索市场化交易电价联动结算机制。
同时终端用户电价降低及输配电价改革也对新能源发电(包括整装与分布式项目)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会。
(七)继续推进增量配电改革试点
配合政府加快推进试点项目落地见效。积极支持社会主体参与试点项目,公平优质高效提供并网服务。健全公司参与增量配电业务全环节长效工作机制,研究试点项目退出保障机制。创新运作模式,建成投运一批公司控股的典型示范项目。
解读:密切关注,增量配电业务近年来进展滞缓不顺,前三批试点项目仅有5个项目建成(占2%),最大的障碍阻力来自电网,此次国网换帅将推进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列入重点任务,提出“配合政府加快推进试点项目落地见效。积极支持社会主体参与试点项目,公平优质高效提供并网服务”,需拭目以待。
同时提到建成投运一批国网控股的典型示范项目。这虽与之前国家发改委不建议电网及政府投资平台控股的要求有悖,但也是目前增量配网业务良莠不齐有关系,这也许是国网建一批电网控股、社会参股的典型示范项目起到标杆引领作用的初衷。
根据目前降电价趋势及用户用电对服务和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增量配电业务的“价差收益”已显“鸡肋”,需要挖潜“增值”业务收益才能生存,这也是许多小业主会逐渐放弃的原因。
(八)积极培育发展新业务
促进新业务发展的体制机制。落实工业芯片、IGBT、储能、智能终端、北斗及地理信息等新业务实施方案。推进产业单位与省公司合作,在电动汽车、综合能源、基础资源商业化运营等领域成立合资公司,打造公司创新发展新平台。
解读:本报告通篇未见“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字眼,但并不意味着物联网基础工作不做,工业芯片、智能终端、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案实施从业务创新角度赋予了电力物联网新的内涵。
(九)努力创新客户服务新模式
推动传统业务、能源电商、能源金融等跨领域业务的互联互通、深入融合,构建“网上国网”多元化产品生态。全面优化线上办电流程,实现线上业务“一证通办”。健全电网资源、需求等信息公开机制,深度开展阳光业扩服务。主动精准向客户提供综合能效服务,提升客户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解读:提供主动精确的“综合能效服务”而非“综合能源服务”,提升服务价值,体现国网开展基于大数据应用的综合能源服务能力和信心。
(十)稳步推进“省管产业单位”改革
9月份完成“集体所有制”企业压减、产权关系搭建、产业管理公司规范运营等改革任务,年底前基本完成非核心业务处置。全面开展省管产业单位内控及合规专项提升活动,规范关联交易、工程分包、物资采购等管理。大力推进“省管产业单位”。
(十一)稳妥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有关传统业务
10月份基本完成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深化医疗机构改革,年内完成疗养机构改革。有序退出传统装备制造、房地产、宾馆酒店等业务。基本完成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
解读:(十)、(十一)项是(三)、(四)的具体细化,轻装上阵,专注主业。
(十二)合力推进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
分类分档细化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关键指标,以关键指标引领创建工作。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发挥上海、天津等典型弓领单位创新探索和先行先试作用,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攻坚力度,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好经验总结和交流互鉴,推动公司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要求
(一)压实改革工作责任。各部门单位务必深刻认识改革攻坚突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进一步强化改革担当,逐级压实责任。各级主要负责同志作为改革第一责任人,要亲力亲为,重点改革项目亲自对接,重大改革方案亲自把关,关键工作环节亲自协调。要强化联合攻坚,打破部门专业壁垒,破除上下层级障碍,形成横向协同、层层负责的工作责任体系,为改革攻坚突破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二)健全改革督导机制。各部门各单要健全台账管理机制,把改革重点任务逐项细化分解,纳入本部门本单位年度重点工作总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压茬推进。要健全督察督办机制,对照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书,对改革进展情况及时跟踪检查,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督导加快改革进度。要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把改革推进落实情况的入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按体系,有效激发攻坚突破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开拓奋力改革工作新局面。要支持鼓励各项改革实施单位大胆闯、大胆试,及时总结提炼改革经验,遊选攻坚突破典型做法,进行重点宣传推广,营造奋勇争先深化改革的良好氛围。要做好与政府部门的汇报沟通和舆论引导,树立公司深化改革形象。要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进度,强化工作统筹和过程管控,确保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
29. 电力改革2020年怎么改?
2020年改革攻坚重点工作安排国家电网体改【2020】8号文解读
一、改革攻坚重点工作
(一)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
力争完成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引战工作,积极征集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意向投资者。基本完成电动汽车、国康集团、通航公司、新源公司等二级单位混改。在信息通信、综合能源等新兴业务领域扩大混改实施范围。年内完成国网智能在科创板上市。上半年完成首批金融资产上市。国家部委确定的7家“双百企业”和4家混改试点企业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选取浙江送变电公司等部分施工设计单位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研究探索跨区输电、抽水蓄能、国际业务上市可行性。引资本与转机制并重,建立混改企业更加贴近市场的激励约束机制。
解读:混改力度进一步加大,特高压工程核心垄断业务引入社会资本意义重大,有利于输电成本及收益的清晰;二级单位与新兴业务混改、上市提出具体范围与目标。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自去年底国网826号文提出严控电网投资、不再安排抽水蓄能电站投资以及电网侧储能项目之后的三个月,此次国网换帅再次重提跨区输电及抽水蓄能(具体项目见国网2020年重点工作),彰显国网履行社会责任的态度和决心,同时电网侧储能是否可以通过政策扶持及股份制市场化参与可密切关注。
新能源企业可探索特高压输电工程参股、与国网二级公司及金融企业混改,区域型电网侧储能项目投资机会研究。
(二)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压实各级法人治理主体责任,选优配强董事监事,强化董事会监事会运行机制。采取“内转外聘”方式,在市场化单位加快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健全考核、薪酬、退出机制。在上市公司推广股权激励。在省电科院、经研院扩大科技型企业岗位分红,探索试行项目收益分红。在电动汽车、电商公司等新兴业务企业探索开展虚拟股权、虚拟分红等激励措施。
解读:二级公司及省公司非主业单位内部改革、走向市场的重要信号,同时也为新能源企业提供更多技术资源与市场资源共享合作机会。
(三)大力推进集团管控模式变革
按照“15+N”要求,优化总部组织架构,破除部门壁垒,加构、编制“双降”目标。完善总部权责清单,组织开展第三批“放管服”,压减审批事项,对省公司实行“战略+运营”型管控,对市场化产业、金融单位实行“战略+财务”型管控,提高二级单位自主权。有关二级单位相应调整组织架构,梯次放权授权,优化制度流程。
解读:“放管服”力度空前加大,对国网“三集五大”管理模式进行彻底变革,省公司自主权增加(战略+运营管控),有利于新能源项目接入审批及外送工程审批建设效率提升。
(四)着力推动监管业务与非监管业务有效隔离
从组织架构、管理方式、财务核算上,对监管业务与非监管业务实施有效隔离、分类管控。夯实产业、金融单位的市场化主体地位,规范开展与省公司的关联交易,强化内控制度,合规披露信息,促进非监管业务主体以公允价格获得相关业务,解决“靠企吃企”问题。
解读:主辅深度剥离释放信号强烈,电网旗下安装、制造、服务全面市场化,规范与省公司关联交易,解决“靠企吃企”问题。
(五)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研究提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方案,加快市场建设步伐。稳步推进现货市场建设,实现省间现货市场试运行和6家试点单位省级现货市场长周期结算运行,具备条件的非试点单位力争年底启动试运行。全面完成省级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造,建立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的新机制。
解读:结合2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推进电力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及能源局发布《电力现货市场信息披露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看,属于国网响应性攻坚任务,为交易机构独立运行奠定基础和总结经验。
(六)持续做好输配电价改革
落实国家各项降价降费政策,严格执行第二个监管周期输配电价,持续优化成本结构。做好输配电价改革与全面放开经营性发用电计划的衔接,积极推动国家妥善解决交叉补贴问题,探索保底供电的工商业电价与交易电价的联动机制。加快建立“平台化”电费结算新体系,在现货试点省份开展试点。适应输配电价改革,调整优化公司成本管控、投资运营等经营策略。
解读:国网近年来在降终端用户电价方面响应积极,近期针对疫期复工出台阶段性降电价政策,惠及大工业和一般工商业用户,减免电费额度489亿元。另外在国家发改委2月份出台《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和《区域电网输电价格定价办法》后,输配电价要求成本清晰化与合理化。输配电价改革已到关键阶段,成本结构优化势在必行,同时籍此也可以推动国家妥善解决历史性交叉补贴问题,以及探索市场化交易电价联动结算机制。
同时终端用户电价降低及输配电价改革也对新能源发电(包括整装与分布式项目)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会。
(七)继续推进增量配电改革试点
配合政府加快推进试点项目落地见效。积极支持社会主体参与试点项目,公平优质高效提供并网服务。健全公司参与增量配电业务全环节长效工作机制,研究试点项目退出保障机制。创新运作模式,建成投运一批公司控股的典型示范项目。
解读:密切关注,增量配电业务近年来进展滞缓不顺,前三批试点项目仅有5个项目建成(占2%),最大的障碍阻力来自电网,此次国网换帅将推进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列入重点任务,提出“配合政府加快推进试点项目落地见效。积极支持社会主体参与试点项目,公平优质高效提供并网服务”,需拭目以待。
同时提到建成投运一批国网控股的典型示范项目。这虽与之前国家发改委不建议电网及政府投资平台控股的要求有悖,但也是目前增量配网业务良莠不齐有关系,这也许是国网建一批电网控股、社会参股的典型示范项目起到标杆引领作用的初衷。
根据目前降电价趋势及用户用电对服务和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增量配电业务的“价差收益”已显“鸡肋”,需要挖潜“增值”业务收益才能生存,这也是许多小业主会逐渐放弃的原因。
(八)积极培育发展新业务
促进新业务发展的体制机制。落实工业芯片、IGBT、储能、智能终端、北斗及地理信息等新业务实施方案。推进产业单位与省公司合作,在电动汽车、综合能源、基础资源商业化运营等领域成立合资公司,打造公司创新发展新平台。
解读:本报告通篇未见“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字眼,但并不意味着物联网基础工作不做,工业芯片、智能终端、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案实施从业务创新角度赋予了电力物联网新的内涵。
(九)努力创新客户服务新模式
推动传统业务、能源电商、能源金融等跨领域业务的互联互通、深入融合,构建“网上国网”多元化产品生态。全面优化线上办电流程,实现线上业务“一证通办”。健全电网资源、需求等信息公开机制,深度开展阳光业扩服务。主动精准向客户提供综合能效服务,提升客户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解读:提供主动精确的“综合能效服务”而非“综合能源服务”,提升服务价值,体现国网开展基于大数据应用的综合能源服务能力和信心。
(十)稳步推进“省管产业单位”改革
9月份完成“集体所有制”企业压减、产权关系搭建、产业管理公司规范运营等改革任务,年底前基本完成非核心业务处置。全面开展省管产业单位内控及合规专项提升活动,规范关联交易、工程分包、物资采购等管理。大力推进“省管产业单位”。
(十一)稳妥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有关传统业务
10月份基本完成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深化医疗机构改革,年内完成疗养机构改革。有序退出传统装备制造、房地产、宾馆酒店等业务。基本完成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
解读:(十)、(十一)项是(三)、(四)的具体细化,轻装上阵,专注主业。
(十二)合力推进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
分类分档细化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关键指标,以关键指标引领创建工作。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发挥上海、天津等典型弓领单位创新探索和先行先试作用,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攻坚力度,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好经验总结和交流互鉴,推动公司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要求
(一)压实改革工作责任。各部门单位务必深刻认识改革攻坚突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进一步强化改革担当,逐级压实责任。各级主要负责同志作为改革第一责任人,要亲力亲为,重点改革项目亲自对接,重大改革方案亲自把关,关键工作环节亲自协调。要强化联合攻坚,打破部门专业壁垒,破除上下层级障碍,形成横向协同、层层负责的工作责任体系,为改革攻坚突破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二)健全改革督导机制。各部门各单要健全台账管理机制,把改革重点任务逐项细化分解,纳入本部门本单位年度重点工作总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压茬推进。要健全督察督办机制,对照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书,对改革进展情况及时跟踪检查,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督导加快改革进度。要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把改革推进落实情况的入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按体系,有效激发攻坚突破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开拓奋力改革工作新局面。要支持鼓励各项改革实施单位大胆闯、大胆试,及时总结提炼改革经验,遊选攻坚突破典型做法,进行重点宣传推广,营造奋勇争先深化改革的良好氛围。要做好与政府部门的汇报沟通和舆论引导,树立公司深化改革形象。要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进度,强化工作统筹和过程管控,确保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
30. 电力改革2020年怎么改?
2020年改革攻坚重点工作安排国家电网体改【2020】8号文解读
一、改革攻坚重点工作
(一)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
力争完成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引战工作,积极征集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意向投资者。基本完成电动汽车、国康集团、通航公司、新源公司等二级单位混改。在信息通信、综合能源等新兴业务领域扩大混改实施范围。年内完成国网智能在科创板上市。上半年完成首批金融资产上市。国家部委确定的7家“双百企业”和4家混改试点企业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选取浙江送变电公司等部分施工设计单位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研究探索跨区输电、抽水蓄能、国际业务上市可行性。引资本与转机制并重,建立混改企业更加贴近市场的激励约束机制。
解读:混改力度进一步加大,特高压工程核心垄断业务引入社会资本意义重大,有利于输电成本及收益的清晰;二级单位与新兴业务混改、上市提出具体范围与目标。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自去年底国网826号文提出严控电网投资、不再安排抽水蓄能电站投资以及电网侧储能项目之后的三个月,此次国网换帅再次重提跨区输电及抽水蓄能(具体项目见国网2020年重点工作),彰显国网履行社会责任的态度和决心,同时电网侧储能是否可以通过政策扶持及股份制市场化参与可密切关注。
新能源企业可探索特高压输电工程参股、与国网二级公司及金融企业混改,区域型电网侧储能项目投资机会研究。
(二)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压实各级法人治理主体责任,选优配强董事监事,强化董事会监事会运行机制。采取“内转外聘”方式,在市场化单位加快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健全考核、薪酬、退出机制。在上市公司推广股权激励。在省电科院、经研院扩大科技型企业岗位分红,探索试行项目收益分红。在电动汽车、电商公司等新兴业务企业探索开展虚拟股权、虚拟分红等激励措施。
解读:二级公司及省公司非主业单位内部改革、走向市场的重要信号,同时也为新能源企业提供更多技术资源与市场资源共享合作机会。
(三)大力推进集团管控模式变革
按照“15+N”要求,优化总部组织架构,破除部门壁垒,加构、编制“双降”目标。完善总部权责清单,组织开展第三批“放管服”,压减审批事项,对省公司实行“战略+运营”型管控,对市场化产业、金融单位实行“战略+财务”型管控,提高二级单位自主权。有关二级单位相应调整组织架构,梯次放权授权,优化制度流程。
解读:“放管服”力度空前加大,对国网“三集五大”管理模式进行彻底变革,省公司自主权增加(战略+运营管控),有利于新能源项目接入审批及外送工程审批建设效率提升。
(四)着力推动监管业务与非监管业务有效隔离
从组织架构、管理方式、财务核算上,对监管业务与非监管业务实施有效隔离、分类管控。夯实产业、金融单位的市场化主体地位,规范开展与省公司的关联交易,强化内控制度,合规披露信息,促进非监管业务主体以公允价格获得相关业务,解决“靠企吃企”问题。
解读:主辅深度剥离释放信号强烈,电网旗下安装、制造、服务全面市场化,规范与省公司关联交易,解决“靠企吃企”问题。
(五)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研究提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方案,加快市场建设步伐。稳步推进现货市场建设,实现省间现货市场试运行和6家试点单位省级现货市场长周期结算运行,具备条件的非试点单位力争年底启动试运行。全面完成省级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造,建立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的新机制。
解读:结合2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推进电力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及能源局发布《电力现货市场信息披露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看,属于国网响应性攻坚任务,为交易机构独立运行奠定基础和总结经验。
(六)持续做好输配电价改革
落实国家各项降价降费政策,严格执行第二个监管周期输配电价,持续优化成本结构。做好输配电价改革与全面放开经营性发用电计划的衔接,积极推动国家妥善解决交叉补贴问题,探索保底供电的工商业电价与交易电价的联动机制。加快建立“平台化”电费结算新体系,在现货试点省份开展试点。适应输配电价改革,调整优化公司成本管控、投资运营等经营策略。
解读:国网近年来在降终端用户电价方面响应积极,近期针对疫期复工出台阶段性降电价政策,惠及大工业和一般工商业用户,减免电费额度489亿元。另外在国家发改委2月份出台《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和《区域电网输电价格定价办法》后,输配电价要求成本清晰化与合理化。输配电价改革已到关键阶段,成本结构优化势在必行,同时籍此也可以推动国家妥善解决历史性交叉补贴问题,以及探索市场化交易电价联动结算机制。
同时终端用户电价降低及输配电价改革也对新能源发电(包括整装与分布式项目)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会。
(七)继续推进增量配电改革试点
配合政府加快推进试点项目落地见效。积极支持社会主体参与试点项目,公平优质高效提供并网服务。健全公司参与增量配电业务全环节长效工作机制,研究试点项目退出保障机制。创新运作模式,建成投运一批公司控股的典型示范项目。
解读:密切关注,增量配电业务近年来进展滞缓不顺,前三批试点项目仅有5个项目建成(占2%),最大的障碍阻力来自电网,此次国网换帅将推进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列入重点任务,提出“配合政府加快推进试点项目落地见效。积极支持社会主体参与试点项目,公平优质高效提供并网服务”,需拭目以待。
同时提到建成投运一批国网控股的典型示范项目。这虽与之前国家发改委不建议电网及政府投资平台控股的要求有悖,但也是目前增量配网业务良莠不齐有关系,这也许是国网建一批电网控股、社会参股的典型示范项目起到标杆引领作用的初衷。
根据目前降电价趋势及用户用电对服务和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增量配电业务的“价差收益”已显“鸡肋”,需要挖潜“增值”业务收益才能生存,这也是许多小业主会逐渐放弃的原因。
(八)积极培育发展新业务
促进新业务发展的体制机制。落实工业芯片、IGBT、储能、智能终端、北斗及地理信息等新业务实施方案。推进产业单位与省公司合作,在电动汽车、综合能源、基础资源商业化运营等领域成立合资公司,打造公司创新发展新平台。
解读:本报告通篇未见“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字眼,但并不意味着物联网基础工作不做,工业芯片、智能终端、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案实施从业务创新角度赋予了电力物联网新的内涵。
(九)努力创新客户服务新模式
推动传统业务、能源电商、能源金融等跨领域业务的互联互通、深入融合,构建“网上国网”多元化产品生态。全面优化线上办电流程,实现线上业务“一证通办”。健全电网资源、需求等信息公开机制,深度开展阳光业扩服务。主动精准向客户提供综合能效服务,提升客户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解读:提供主动精确的“综合能效服务”而非“综合能源服务”,提升服务价值,体现国网开展基于大数据应用的综合能源服务能力和信心。
(十)稳步推进“省管产业单位”改革
9月份完成“集体所有制”企业压减、产权关系搭建、产业管理公司规范运营等改革任务,年底前基本完成非核心业务处置。全面开展省管产业单位内控及合规专项提升活动,规范关联交易、工程分包、物资采购等管理。大力推进“省管产业单位”。
(十一)稳妥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有关传统业务
10月份基本完成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深化医疗机构改革,年内完成疗养机构改革。有序退出传统装备制造、房地产、宾馆酒店等业务。基本完成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
解读:(十)、(十一)项是(三)、(四)的具体细化,轻装上阵,专注主业。
(十二)合力推进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
分类分档细化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关键指标,以关键指标引领创建工作。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发挥上海、天津等典型弓领单位创新探索和先行先试作用,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攻坚力度,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好经验总结和交流互鉴,推动公司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要求
(一)压实改革工作责任。各部门单位务必深刻认识改革攻坚突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进一步强化改革担当,逐级压实责任。各级主要负责同志作为改革第一责任人,要亲力亲为,重点改革项目亲自对接,重大改革方案亲自把关,关键工作环节亲自协调。要强化联合攻坚,打破部门专业壁垒,破除上下层级障碍,形成横向协同、层层负责的工作责任体系,为改革攻坚突破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二)健全改革督导机制。各部门各单要健全台账管理机制,把改革重点任务逐项细化分解,纳入本部门本单位年度重点工作总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压茬推进。要健全督察督办机制,对照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书,对改革进展情况及时跟踪检查,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督导加快改革进度。要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把改革推进落实情况的入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按体系,有效激发攻坚突破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开拓奋力改革工作新局面。要支持鼓励各项改革实施单位大胆闯、大胆试,及时总结提炼改革经验,遊选攻坚突破典型做法,进行重点宣传推广,营造奋勇争先深化改革的良好氛围。要做好与政府部门的汇报沟通和舆论引导,树立公司深化改革形象。要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进度,强化工作统筹和过程管控,确保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
31. 电力改革2020年怎么改?
2020年改革攻坚重点工作安排国家电网体改【2020】8号文解读
一、改革攻坚重点工作
(一)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
力争完成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引战工作,积极征集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意向投资者。基本完成电动汽车、国康集团、通航公司、新源公司等二级单位混改。在信息通信、综合能源等新兴业务领域扩大混改实施范围。年内完成国网智能在科创板上市。上半年完成首批金融资产上市。国家部委确定的7家“双百企业”和4家混改试点企业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选取浙江送变电公司等部分施工设计单位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研究探索跨区输电、抽水蓄能、国际业务上市可行性。引资本与转机制并重,建立混改企业更加贴近市场的激励约束机制。
解读:混改力度进一步加大,特高压工程核心垄断业务引入社会资本意义重大,有利于输电成本及收益的清晰;二级单位与新兴业务混改、上市提出具体范围与目标。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自去年底国网826号文提出严控电网投资、不再安排抽水蓄能电站投资以及电网侧储能项目之后的三个月,此次国网换帅再次重提跨区输电及抽水蓄能(具体项目见国网2020年重点工作),彰显国网履行社会责任的态度和决心,同时电网侧储能是否可以通过政策扶持及股份制市场化参与可密切关注。
新能源企业可探索特高压输电工程参股、与国网二级公司及金融企业混改,区域型电网侧储能项目投资机会研究。
(二)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压实各级法人治理主体责任,选优配强董事监事,强化董事会监事会运行机制。采取“内转外聘”方式,在市场化单位加快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健全考核、薪酬、退出机制。在上市公司推广股权激励。在省电科院、经研院扩大科技型企业岗位分红,探索试行项目收益分红。在电动汽车、电商公司等新兴业务企业探索开展虚拟股权、虚拟分红等激励措施。
解读:二级公司及省公司非主业单位内部改革、走向市场的重要信号,同时也为新能源企业提供更多技术资源与市场资源共享合作机会。
(三)大力推进集团管控模式变革
按照“15+N”要求,优化总部组织架构,破除部门壁垒,加构、编制“双降”目标。完善总部权责清单,组织开展第三批“放管服”,压减审批事项,对省公司实行“战略+运营”型管控,对市场化产业、金融单位实行“战略+财务”型管控,提高二级单位自主权。有关二级单位相应调整组织架构,梯次放权授权,优化制度流程。
解读:“放管服”力度空前加大,对国网“三集五大”管理模式进行彻底变革,省公司自主权增加(战略+运营管控),有利于新能源项目接入审批及外送工程审批建设效率提升。
(四)着力推动监管业务与非监管业务有效隔离
从组织架构、管理方式、财务核算上,对监管业务与非监管业务实施有效隔离、分类管控。夯实产业、金融单位的市场化主体地位,规范开展与省公司的关联交易,强化内控制度,合规披露信息,促进非监管业务主体以公允价格获得相关业务,解决“靠企吃企”问题。
解读:主辅深度剥离释放信号强烈,电网旗下安装、制造、服务全面市场化,规范与省公司关联交易,解决“靠企吃企”问题。
(五)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研究提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方案,加快市场建设步伐。稳步推进现货市场建设,实现省间现货市场试运行和6家试点单位省级现货市场长周期结算运行,具备条件的非试点单位力争年底启动试运行。全面完成省级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造,建立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的新机制。
解读:结合2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推进电力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及能源局发布《电力现货市场信息披露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看,属于国网响应性攻坚任务,为交易机构独立运行奠定基础和总结经验。
(六)持续做好输配电价改革
落实国家各项降价降费政策,严格执行第二个监管周期输配电价,持续优化成本结构。做好输配电价改革与全面放开经营性发用电计划的衔接,积极推动国家妥善解决交叉补贴问题,探索保底供电的工商业电价与交易电价的联动机制。加快建立“平台化”电费结算新体系,在现货试点省份开展试点。适应输配电价改革,调整优化公司成本管控、投资运营等经营策略。
解读:国网近年来在降终端用户电价方面响应积极,近期针对疫期复工出台阶段性降电价政策,惠及大工业和一般工商业用户,减免电费额度489亿元。另外在国家发改委2月份出台《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和《区域电网输电价格定价办法》后,输配电价要求成本清晰化与合理化。输配电价改革已到关键阶段,成本结构优化势在必行,同时籍此也可以推动国家妥善解决历史性交叉补贴问题,以及探索市场化交易电价联动结算机制。
同时终端用户电价降低及输配电价改革也对新能源发电(包括整装与分布式项目)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会。
(七)继续推进增量配电改革试点
配合政府加快推进试点项目落地见效。积极支持社会主体参与试点项目,公平优质高效提供并网服务。健全公司参与增量配电业务全环节长效工作机制,研究试点项目退出保障机制。创新运作模式,建成投运一批公司控股的典型示范项目。
解读:密切关注,增量配电业务近年来进展滞缓不顺,前三批试点项目仅有5个项目建成(占2%),最大的障碍阻力来自电网,此次国网换帅将推进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列入重点任务,提出“配合政府加快推进试点项目落地见效。积极支持社会主体参与试点项目,公平优质高效提供并网服务”,需拭目以待。
同时提到建成投运一批国网控股的典型示范项目。这虽与之前国家发改委不建议电网及政府投资平台控股的要求有悖,但也是目前增量配网业务良莠不齐有关系,这也许是国网建一批电网控股、社会参股的典型示范项目起到标杆引领作用的初衷。
根据目前降电价趋势及用户用电对服务和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增量配电业务的“价差收益”已显“鸡肋”,需要挖潜“增值”业务收益才能生存,这也是许多小业主会逐渐放弃的原因。
(八)积极培育发展新业务
促进新业务发展的体制机制。落实工业芯片、IGBT、储能、智能终端、北斗及地理信息等新业务实施方案。推进产业单位与省公司合作,在电动汽车、综合能源、基础资源商业化运营等领域成立合资公司,打造公司创新发展新平台。
解读:本报告通篇未见“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字眼,但并不意味着物联网基础工作不做,工业芯片、智能终端、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案实施从业务创新角度赋予了电力物联网新的内涵。
(九)努力创新客户服务新模式
推动传统业务、能源电商、能源金融等跨领域业务的互联互通、深入融合,构建“网上国网”多元化产品生态。全面优化线上办电流程,实现线上业务“一证通办”。健全电网资源、需求等信息公开机制,深度开展阳光业扩服务。主动精准向客户提供综合能效服务,提升客户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解读:提供主动精确的“综合能效服务”而非“综合能源服务”,提升服务价值,体现国网开展基于大数据应用的综合能源服务能力和信心。
(十)稳步推进“省管产业单位”改革
9月份完成“集体所有制”企业压减、产权关系搭建、产业管理公司规范运营等改革任务,年底前基本完成非核心业务处置。全面开展省管产业单位内控及合规专项提升活动,规范关联交易、工程分包、物资采购等管理。大力推进“省管产业单位”。
(十一)稳妥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有关传统业务
10月份基本完成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深化医疗机构改革,年内完成疗养机构改革。有序退出传统装备制造、房地产、宾馆酒店等业务。基本完成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
解读:(十)、(十一)项是(三)、(四)的具体细化,轻装上阵,专注主业。
(十二)合力推进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
分类分档细化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关键指标,以关键指标引领创建工作。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发挥上海、天津等典型弓领单位创新探索和先行先试作用,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攻坚力度,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好经验总结和交流互鉴,推动公司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要求
(一)压实改革工作责任。各部门单位务必深刻认识改革攻坚突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进一步强化改革担当,逐级压实责任。各级主要负责同志作为改革第一责任人,要亲力亲为,重点改革项目亲自对接,重大改革方案亲自把关,关键工作环节亲自协调。要强化联合攻坚,打破部门专业壁垒,破除上下层级障碍,形成横向协同、层层负责的工作责任体系,为改革攻坚突破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二)健全改革督导机制。各部门各单要健全台账管理机制,把改革重点任务逐项细化分解,纳入本部门本单位年度重点工作总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压茬推进。要健全督察督办机制,对照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书,对改革进展情况及时跟踪检查,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督导加快改革进度。要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把改革推进落实情况的入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按体系,有效激发攻坚突破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开拓奋力改革工作新局面。要支持鼓励各项改革实施单位大胆闯、大胆试,及时总结提炼改革经验,遊选攻坚突破典型做法,进行重点宣传推广,营造奋勇争先深化改革的良好氛围。要做好与政府部门的汇报沟通和舆论引导,树立公司深化改革形象。要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进度,强化工作统筹和过程管控,确保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
32. 增量配电网什么意思?
增量:顾名思义就是原来没有,现在有了,就叫增量;增量配电网:也就是新增加的配电网叫增量配电网。
增量配电网资产包括两部分:
一是对于历史形成的,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和晋能集团有限公司以外的存量配电网资产,可视为增量配电业务;
二是纳入配电网年度建设计划中,电压等级在110千伏及以下的新增配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