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江淮新能源(赣州出了哪些名人?)
1. 赣州出了哪些名人?
1、钟绍京
钟绍京(公元659年-公元746年),字可大,唐代兴国清德乡(今江西兴国县长岗乡上社)人,江南第一宰相。系三国魏国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
历史上把钟姓这两个著名书法家,钟繇称“大钟”,钟绍京称“小钟”。江西地方志列“十大乡贤”之一。官至中书令,越国公。有《灵飞经》等作品传世。
为纪念唐代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钟氏后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修建的“越国公祠”显示了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钟氏家族名望的显赫与迁徙的源流。
2、綦毋潜
綦毋潜(生卒年不详),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诗人。约开元十四年(约726年)前后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
迁右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綦毋潜才名盛于当时,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过从甚密。
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其诗1卷,共26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3、陈恕
陈恕(约公元945年—1004年),字仲言,北宋江西石城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进士,任澧州通判。后被召入朝,升为工部郎中、知大名府。
陈恕政纪严明,办事果断,按期完成了城防工程,抵御了契丹兵。因功升为户部副使;再升为右谏议大夫,知澧州。后改任河北东路营田制置使,再升为盐铁使。
陈恕整顿赋税,疏通货财,使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长。太宗十分器重,亲自在殿柱上题写“真盐铁陈恕”五个大字,以示褒奖。991年、(淳化二年)升为参知政事,位居副相。
他主管国家财政,前后达十余年之久。卒时,年仅五十九岁。真宗曾为之废朝举哀,赠吏部尚书。《宋史》赞其“能吏之首”。
4、曾几
2. 赣州出了哪些名人?
1、钟绍京
钟绍京(公元659年-公元746年),字可大,唐代兴国清德乡(今江西兴国县长岗乡上社)人,江南第一宰相。系三国魏国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
历史上把钟姓这两个著名书法家,钟繇称“大钟”,钟绍京称“小钟”。江西地方志列“十大乡贤”之一。官至中书令,越国公。有《灵飞经》等作品传世。
为纪念唐代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钟氏后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修建的“越国公祠”显示了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钟氏家族名望的显赫与迁徙的源流。
2、綦毋潜
綦毋潜(生卒年不详),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诗人。约开元十四年(约726年)前后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
迁右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綦毋潜才名盛于当时,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过从甚密。
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其诗1卷,共26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3、陈恕
陈恕(约公元945年—1004年),字仲言,北宋江西石城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进士,任澧州通判。后被召入朝,升为工部郎中、知大名府。
陈恕政纪严明,办事果断,按期完成了城防工程,抵御了契丹兵。因功升为户部副使;再升为右谏议大夫,知澧州。后改任河北东路营田制置使,再升为盐铁使。
陈恕整顿赋税,疏通货财,使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长。太宗十分器重,亲自在殿柱上题写“真盐铁陈恕”五个大字,以示褒奖。991年、(淳化二年)升为参知政事,位居副相。
他主管国家财政,前后达十余年之久。卒时,年仅五十九岁。真宗曾为之废朝举哀,赠吏部尚书。《宋史》赞其“能吏之首”。
4、曾几
3. 2023江西降分补录的本科学校有哪些?
北京大学昌平校区
中央民族大学丰台校区
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昌平校区
华南师范大学汕皂校区
山西大学东山校区、
青岛农业大学平度校区
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
西湖大学云谷校区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江淮校区
4. 明朝宜春侯黄彬后人?
1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的黄姓为明朝宜春侯黄彬后人
2.黄彬(?-1390年),江夏(今湖北武汉)人,明朝将领。初从欧普祥起义。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劝普祥归降朱元璋,授江西行省参政。普祥死,领其众,从常遇春征赣州,定江西,进江淮行省中书左丞。洪武三年(1370年),封宜春侯。五年副邓愈征古州(今贵州黎平西北),次年从徐达镇北平(今北京),又练兵沂州(今山东临沂)、临清。后坐胡惟庸党死。黄彬初从欧普祥起义。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劝欧普祥归降朱元璋,授任江西行省参政。欧普祥死后,统领其部众,跟随常遇春征讨赣州,平定江西,进升为江淮行省中书左丞。洪武三年(1370年),封为宜春侯。洪武五年(1372年),黄彬为副将,跟随邓愈征讨古州(今贵州黎平西北),洪武六年(1373年),跟随徐达镇守北平(今北京),又练兵沂州(今山东临沂)、临清。后坐胡惟庸党死。
5. 明朝宜春侯黄彬后人?
1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的黄姓为明朝宜春侯黄彬后人
2.黄彬(?-1390年),江夏(今湖北武汉)人,明朝将领。初从欧普祥起义。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劝普祥归降朱元璋,授江西行省参政。普祥死,领其众,从常遇春征赣州,定江西,进江淮行省中书左丞。洪武三年(1370年),封宜春侯。五年副邓愈征古州(今贵州黎平西北),次年从徐达镇北平(今北京),又练兵沂州(今山东临沂)、临清。后坐胡惟庸党死。黄彬初从欧普祥起义。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劝欧普祥归降朱元璋,授任江西行省参政。欧普祥死后,统领其部众,跟随常遇春征讨赣州,平定江西,进升为江淮行省中书左丞。洪武三年(1370年),封为宜春侯。洪武五年(1372年),黄彬为副将,跟随邓愈征讨古州(今贵州黎平西北),洪武六年(1373年),跟随徐达镇守北平(今北京),又练兵沂州(今山东临沂)、临清。后坐胡惟庸党死。
6. 2023江西降分补录的本科学校有哪些?
北京大学昌平校区
中央民族大学丰台校区
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昌平校区
华南师范大学汕皂校区
山西大学东山校区、
青岛农业大学平度校区
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
西湖大学云谷校区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江淮校区
7. 明朝宜春侯黄彬后人?
1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的黄姓为明朝宜春侯黄彬后人
2.黄彬(?-1390年),江夏(今湖北武汉)人,明朝将领。初从欧普祥起义。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劝普祥归降朱元璋,授江西行省参政。普祥死,领其众,从常遇春征赣州,定江西,进江淮行省中书左丞。洪武三年(1370年),封宜春侯。五年副邓愈征古州(今贵州黎平西北),次年从徐达镇北平(今北京),又练兵沂州(今山东临沂)、临清。后坐胡惟庸党死。黄彬初从欧普祥起义。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劝欧普祥归降朱元璋,授任江西行省参政。欧普祥死后,统领其部众,跟随常遇春征讨赣州,平定江西,进升为江淮行省中书左丞。洪武三年(1370年),封为宜春侯。洪武五年(1372年),黄彬为副将,跟随邓愈征讨古州(今贵州黎平西北),洪武六年(1373年),跟随徐达镇守北平(今北京),又练兵沂州(今山东临沂)、临清。后坐胡惟庸党死。
8. 赣州出了哪些名人?
1、钟绍京
钟绍京(公元659年-公元746年),字可大,唐代兴国清德乡(今江西兴国县长岗乡上社)人,江南第一宰相。系三国魏国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
历史上把钟姓这两个著名书法家,钟繇称“大钟”,钟绍京称“小钟”。江西地方志列“十大乡贤”之一。官至中书令,越国公。有《灵飞经》等作品传世。
为纪念唐代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钟氏后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修建的“越国公祠”显示了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钟氏家族名望的显赫与迁徙的源流。
2、綦毋潜
綦毋潜(生卒年不详),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诗人。约开元十四年(约726年)前后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
迁右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綦毋潜才名盛于当时,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过从甚密。
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其诗1卷,共26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3、陈恕
陈恕(约公元945年—1004年),字仲言,北宋江西石城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进士,任澧州通判。后被召入朝,升为工部郎中、知大名府。
陈恕政纪严明,办事果断,按期完成了城防工程,抵御了契丹兵。因功升为户部副使;再升为右谏议大夫,知澧州。后改任河北东路营田制置使,再升为盐铁使。
陈恕整顿赋税,疏通货财,使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长。太宗十分器重,亲自在殿柱上题写“真盐铁陈恕”五个大字,以示褒奖。991年、(淳化二年)升为参知政事,位居副相。
他主管国家财政,前后达十余年之久。卒时,年仅五十九岁。真宗曾为之废朝举哀,赠吏部尚书。《宋史》赞其“能吏之首”。
4、曾几
9. 2023江西降分补录的本科学校有哪些?
北京大学昌平校区
中央民族大学丰台校区
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昌平校区
华南师范大学汕皂校区
山西大学东山校区、
青岛农业大学平度校区
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
西湖大学云谷校区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江淮校区
10. 2023江西降分补录的本科学校有哪些?
北京大学昌平校区
中央民族大学丰台校区
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昌平校区
华南师范大学汕皂校区
山西大学东山校区、
青岛农业大学平度校区
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
西湖大学云谷校区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江淮校区
11. 赣是哪个城市?
赣简称称“赣”(gàn),又称江右、别称赣鄱大地,是指我国省级行政区江西,省会是南昌。
江西,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简称“赣”,省会南昌市。地处中国东南部,北纬24°29′14″至30°04′41″,东经113°34′36″至118°28′58″之间,东邻浙江省、福建省,南连广东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省、安徽省而共接长江;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全省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辖11个地级市,100个县(市、区);常住人口4592.3万(2016年末)[1]。
江西开发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商朝时期,江西境内有干越国,已进入青铜器时代,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一致。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三国分争江西。民国时期,清朝的府、州、厅一律改为县;江西省共辖81县。
江西别称赣鄱大地,是江南“鱼米之乡”,古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自古以来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众多,庐山、滕王阁、婺源、龙虎山、井冈山等闻名海内外。江西汉语方言主要有赣语、客家语、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吴语和徽语。
12. 赣是哪个城市?
赣简称称“赣”(gàn),又称江右、别称赣鄱大地,是指我国省级行政区江西,省会是南昌。
江西,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简称“赣”,省会南昌市。地处中国东南部,北纬24°29′14″至30°04′41″,东经113°34′36″至118°28′58″之间,东邻浙江省、福建省,南连广东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省、安徽省而共接长江;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全省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辖11个地级市,100个县(市、区);常住人口4592.3万(2016年末)[1]。
江西开发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商朝时期,江西境内有干越国,已进入青铜器时代,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一致。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三国分争江西。民国时期,清朝的府、州、厅一律改为县;江西省共辖81县。
江西别称赣鄱大地,是江南“鱼米之乡”,古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自古以来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众多,庐山、滕王阁、婺源、龙虎山、井冈山等闻名海内外。江西汉语方言主要有赣语、客家语、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吴语和徽语。
13. 赣是哪个城市?
赣简称称“赣”(gàn),又称江右、别称赣鄱大地,是指我国省级行政区江西,省会是南昌。
江西,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简称“赣”,省会南昌市。地处中国东南部,北纬24°29′14″至30°04′41″,东经113°34′36″至118°28′58″之间,东邻浙江省、福建省,南连广东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省、安徽省而共接长江;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全省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辖11个地级市,100个县(市、区);常住人口4592.3万(2016年末)[1]。
江西开发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商朝时期,江西境内有干越国,已进入青铜器时代,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一致。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三国分争江西。民国时期,清朝的府、州、厅一律改为县;江西省共辖81县。
江西别称赣鄱大地,是江南“鱼米之乡”,古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自古以来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众多,庐山、滕王阁、婺源、龙虎山、井冈山等闻名海内外。江西汉语方言主要有赣语、客家语、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吴语和徽语。
14. 赣州出了哪些名人?
1、钟绍京
钟绍京(公元659年-公元746年),字可大,唐代兴国清德乡(今江西兴国县长岗乡上社)人,江南第一宰相。系三国魏国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
历史上把钟姓这两个著名书法家,钟繇称“大钟”,钟绍京称“小钟”。江西地方志列“十大乡贤”之一。官至中书令,越国公。有《灵飞经》等作品传世。
为纪念唐代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钟氏后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修建的“越国公祠”显示了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钟氏家族名望的显赫与迁徙的源流。
2、綦毋潜
綦毋潜(生卒年不详),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诗人。约开元十四年(约726年)前后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
迁右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綦毋潜才名盛于当时,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过从甚密。
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其诗1卷,共26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3、陈恕
陈恕(约公元945年—1004年),字仲言,北宋江西石城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进士,任澧州通判。后被召入朝,升为工部郎中、知大名府。
陈恕政纪严明,办事果断,按期完成了城防工程,抵御了契丹兵。因功升为户部副使;再升为右谏议大夫,知澧州。后改任河北东路营田制置使,再升为盐铁使。
陈恕整顿赋税,疏通货财,使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长。太宗十分器重,亲自在殿柱上题写“真盐铁陈恕”五个大字,以示褒奖。991年、(淳化二年)升为参知政事,位居副相。
他主管国家财政,前后达十余年之久。卒时,年仅五十九岁。真宗曾为之废朝举哀,赠吏部尚书。《宋史》赞其“能吏之首”。
4、曾几
15. 赣是哪个城市?
赣简称称“赣”(gàn),又称江右、别称赣鄱大地,是指我国省级行政区江西,省会是南昌。
江西,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简称“赣”,省会南昌市。地处中国东南部,北纬24°29′14″至30°04′41″,东经113°34′36″至118°28′58″之间,东邻浙江省、福建省,南连广东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省、安徽省而共接长江;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全省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辖11个地级市,100个县(市、区);常住人口4592.3万(2016年末)[1]。
江西开发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商朝时期,江西境内有干越国,已进入青铜器时代,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一致。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三国分争江西。民国时期,清朝的府、州、厅一律改为县;江西省共辖81县。
江西别称赣鄱大地,是江南“鱼米之乡”,古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自古以来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众多,庐山、滕王阁、婺源、龙虎山、井冈山等闻名海内外。江西汉语方言主要有赣语、客家语、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吴语和徽语。
16. 明朝宜春侯黄彬后人?
1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的黄姓为明朝宜春侯黄彬后人
2.黄彬(?-1390年),江夏(今湖北武汉)人,明朝将领。初从欧普祥起义。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劝普祥归降朱元璋,授江西行省参政。普祥死,领其众,从常遇春征赣州,定江西,进江淮行省中书左丞。洪武三年(1370年),封宜春侯。五年副邓愈征古州(今贵州黎平西北),次年从徐达镇北平(今北京),又练兵沂州(今山东临沂)、临清。后坐胡惟庸党死。黄彬初从欧普祥起义。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劝欧普祥归降朱元璋,授任江西行省参政。欧普祥死后,统领其部众,跟随常遇春征讨赣州,平定江西,进升为江淮行省中书左丞。洪武三年(1370年),封为宜春侯。洪武五年(1372年),黄彬为副将,跟随邓愈征讨古州(今贵州黎平西北),洪武六年(1373年),跟随徐达镇守北平(今北京),又练兵沂州(今山东临沂)、临清。后坐胡惟庸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