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区位理论(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区别?)
1. 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区别?
区域经济学(Regional Economics,也称地区经济学)是经济学与地理学交叉而形成的应用经济学。空间经济学一词常作为区域经济学的同义词。当区域经济学的课题特别涉及到城镇时,则使用城市经济学一词。区域经济学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关系协调的科学。 其与区位理论既有联系,也存在区别。区域经济学隶属于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应用经济理论体系。
产业经济学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产业”出发,探讨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以及研究这些规律的方法。
2. 与城市土地布局相关的区位论?
城市土地布局的区位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位置要素,位置是城市的第一个地理要素,它不仅表现为城市的整体及其与之关联的城镇体系,也表现在城市建成区的内部,区位论一直都是研究城市物质空间分异的基础理论。
2.距离要素,它作用于城市内部,出现了地域的分异,作用藏头诗市的外部,导致了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作用。市的外部,导致了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作用。
3.结构要素,城市地理的各种地域分析,实质上都是一种结构分析,如城市的经济结构、职能结构、人口结构、交通结构、工业结构和自然结构,城市结构研究的方向就是寻找城市结构不完整、不和谐的发生原因、表现方式及根治措施。
4.地域范围要素,地球上存在城市、农村和城市农村过渡地带的三种地域范围。
3. 产业区位指向名词解释?
区位指向是指某种生产要素对某一产业或企业所具有的特殊吸引力。根据区位指向进行产业分布,可以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获得比较优势。
补充
1.原料指向是指产业分布趋于接近原材料产地的倾向。当原料指数(地方性原料重量/制成品重量)大于1时,产业布点应靠近原料燃料产地;当原料指数小于1时,产业布点应靠近消费;当原料指数等于1时,产业布点设在两地之一均可。一般按此布点的产业有:制糖、榨油、纸浆与造纸、烧碱、水泥、木材和钢铁工业等。
2.市场指向是指某些产业靠近消费地比靠近原料产地布点有利的倾向。这类产业原料指数小于1,也包括产品不便于运输或保管的产业以及消费需求对生产影响较大的产业,如食品、家具、农机制造、硫酸工业等。
3.劳动力指向是指某些产业具有密集使用廉价劳动力的取向。一个产业的劳动成本指数(劳动成本/制成品重量)越大,则该产业依靠劳动力指向布点的趋势就越大,一般如纺织、服装、食品、造船工业等。
4.资金指向是指某些产业具有朝着资金丰裕地区布点的倾向,一般如重化工、机械工业等。
5.技术指向又称研究开发指向,主要是指随新技术变革而产生的一系列新兴产业朝着文化、教育、科技、发达的地区布点倾向,如电子、信息、生物基因工程等产业。
4. 产业区位的类型包括?
产业区位类型主要是根据影响产业主导区位不同来划分的。从经济因素上看,产业分布总是尽量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利润,不同产业的主导区位是不一样的。
有的产业需要大量的原料,原料运输成本很高,这种产业主导区位就是原料,因此便形成原料导向型产业,比如制糖厂。
有的产业产品运输还麻烦,费用很高,因此需要布局在靠近市场的地方,主导区位是市场,属于市场导向型产业,比如食品工业。
有的产业需要大量能源,能源费用占产业成本很高的比重,因此这种产业需要靠近能源产区,能源成了主导区位,属于动力导向型产业,比如冶金工业。
有的产业需要大量劳动力,技术要求又不高,劳动力因素成为主导区位,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比如服装制造。
5. 产业区位的类型包括?
产业区位类型主要是根据影响产业主导区位不同来划分的。从经济因素上看,产业分布总是尽量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利润,不同产业的主导区位是不一样的。
有的产业需要大量的原料,原料运输成本很高,这种产业主导区位就是原料,因此便形成原料导向型产业,比如制糖厂。
有的产业产品运输还麻烦,费用很高,因此需要布局在靠近市场的地方,主导区位是市场,属于市场导向型产业,比如食品工业。
有的产业需要大量能源,能源费用占产业成本很高的比重,因此这种产业需要靠近能源产区,能源成了主导区位,属于动力导向型产业,比如冶金工业。
有的产业需要大量劳动力,技术要求又不高,劳动力因素成为主导区位,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比如服装制造。
6. 与城市土地布局相关的区位论?
城市土地布局的区位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位置要素,位置是城市的第一个地理要素,它不仅表现为城市的整体及其与之关联的城镇体系,也表现在城市建成区的内部,区位论一直都是研究城市物质空间分异的基础理论。
2.距离要素,它作用于城市内部,出现了地域的分异,作用藏头诗市的外部,导致了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作用。市的外部,导致了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作用。
3.结构要素,城市地理的各种地域分析,实质上都是一种结构分析,如城市的经济结构、职能结构、人口结构、交通结构、工业结构和自然结构,城市结构研究的方向就是寻找城市结构不完整、不和谐的发生原因、表现方式及根治措施。
4.地域范围要素,地球上存在城市、农村和城市农村过渡地带的三种地域范围。
7. 产业区位指向名词解释?
区位指向是指某种生产要素对某一产业或企业所具有的特殊吸引力。根据区位指向进行产业分布,可以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获得比较优势。
补充
1.原料指向是指产业分布趋于接近原材料产地的倾向。当原料指数(地方性原料重量/制成品重量)大于1时,产业布点应靠近原料燃料产地;当原料指数小于1时,产业布点应靠近消费;当原料指数等于1时,产业布点设在两地之一均可。一般按此布点的产业有:制糖、榨油、纸浆与造纸、烧碱、水泥、木材和钢铁工业等。
2.市场指向是指某些产业靠近消费地比靠近原料产地布点有利的倾向。这类产业原料指数小于1,也包括产品不便于运输或保管的产业以及消费需求对生产影响较大的产业,如食品、家具、农机制造、硫酸工业等。
3.劳动力指向是指某些产业具有密集使用廉价劳动力的取向。一个产业的劳动成本指数(劳动成本/制成品重量)越大,则该产业依靠劳动力指向布点的趋势就越大,一般如纺织、服装、食品、造船工业等。
4.资金指向是指某些产业具有朝着资金丰裕地区布点的倾向,一般如重化工、机械工业等。
5.技术指向又称研究开发指向,主要是指随新技术变革而产生的一系列新兴产业朝着文化、教育、科技、发达的地区布点倾向,如电子、信息、生物基因工程等产业。
8. 产业区位指向名词解释?
区位指向是指某种生产要素对某一产业或企业所具有的特殊吸引力。根据区位指向进行产业分布,可以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获得比较优势。
补充
1.原料指向是指产业分布趋于接近原材料产地的倾向。当原料指数(地方性原料重量/制成品重量)大于1时,产业布点应靠近原料燃料产地;当原料指数小于1时,产业布点应靠近消费;当原料指数等于1时,产业布点设在两地之一均可。一般按此布点的产业有:制糖、榨油、纸浆与造纸、烧碱、水泥、木材和钢铁工业等。
2.市场指向是指某些产业靠近消费地比靠近原料产地布点有利的倾向。这类产业原料指数小于1,也包括产品不便于运输或保管的产业以及消费需求对生产影响较大的产业,如食品、家具、农机制造、硫酸工业等。
3.劳动力指向是指某些产业具有密集使用廉价劳动力的取向。一个产业的劳动成本指数(劳动成本/制成品重量)越大,则该产业依靠劳动力指向布点的趋势就越大,一般如纺织、服装、食品、造船工业等。
4.资金指向是指某些产业具有朝着资金丰裕地区布点的倾向,一般如重化工、机械工业等。
5.技术指向又称研究开发指向,主要是指随新技术变革而产生的一系列新兴产业朝着文化、教育、科技、发达的地区布点倾向,如电子、信息、生物基因工程等产业。
9. 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区别?
区域经济学(Regional Economics,也称地区经济学)是经济学与地理学交叉而形成的应用经济学。空间经济学一词常作为区域经济学的同义词。当区域经济学的课题特别涉及到城镇时,则使用城市经济学一词。区域经济学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关系协调的科学。 其与区位理论既有联系,也存在区别。区域经济学隶属于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应用经济理论体系。
产业经济学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产业”出发,探讨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以及研究这些规律的方法。
10. 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区别?
区域经济学(Regional Economics,也称地区经济学)是经济学与地理学交叉而形成的应用经济学。空间经济学一词常作为区域经济学的同义词。当区域经济学的课题特别涉及到城镇时,则使用城市经济学一词。区域经济学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关系协调的科学。 其与区位理论既有联系,也存在区别。区域经济学隶属于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应用经济理论体系。
产业经济学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产业”出发,探讨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以及研究这些规律的方法。
11. 产业区位指向名词解释?
区位指向是指某种生产要素对某一产业或企业所具有的特殊吸引力。根据区位指向进行产业分布,可以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获得比较优势。
补充
1.原料指向是指产业分布趋于接近原材料产地的倾向。当原料指数(地方性原料重量/制成品重量)大于1时,产业布点应靠近原料燃料产地;当原料指数小于1时,产业布点应靠近消费;当原料指数等于1时,产业布点设在两地之一均可。一般按此布点的产业有:制糖、榨油、纸浆与造纸、烧碱、水泥、木材和钢铁工业等。
2.市场指向是指某些产业靠近消费地比靠近原料产地布点有利的倾向。这类产业原料指数小于1,也包括产品不便于运输或保管的产业以及消费需求对生产影响较大的产业,如食品、家具、农机制造、硫酸工业等。
3.劳动力指向是指某些产业具有密集使用廉价劳动力的取向。一个产业的劳动成本指数(劳动成本/制成品重量)越大,则该产业依靠劳动力指向布点的趋势就越大,一般如纺织、服装、食品、造船工业等。
4.资金指向是指某些产业具有朝着资金丰裕地区布点的倾向,一般如重化工、机械工业等。
5.技术指向又称研究开发指向,主要是指随新技术变革而产生的一系列新兴产业朝着文化、教育、科技、发达的地区布点倾向,如电子、信息、生物基因工程等产业。
12. 产业区位的类型包括?
产业区位类型主要是根据影响产业主导区位不同来划分的。从经济因素上看,产业分布总是尽量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利润,不同产业的主导区位是不一样的。
有的产业需要大量的原料,原料运输成本很高,这种产业主导区位就是原料,因此便形成原料导向型产业,比如制糖厂。
有的产业产品运输还麻烦,费用很高,因此需要布局在靠近市场的地方,主导区位是市场,属于市场导向型产业,比如食品工业。
有的产业需要大量能源,能源费用占产业成本很高的比重,因此这种产业需要靠近能源产区,能源成了主导区位,属于动力导向型产业,比如冶金工业。
有的产业需要大量劳动力,技术要求又不高,劳动力因素成为主导区位,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比如服装制造。
13. 区位形成理论?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社会事物的空间位置及其结构关系的理论。具体地讲,最早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空间区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的理论,以后范围扩大到各种事物的位置问题。
区位理论的发展
一、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初创期(1920年代一1950年代)
1.新古典区位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其代表人物。
新古典区位理论(也可称为新古典经济学区位理论)是指以新古典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及A·韦伯为代表的传统区位理论体系。由于马歇尔在1920年出版了他的《经济学原理》,以及韦伯在1929年写出了《工业区位论》一书,而在1 920年代及1930年代初形成了新古典区位理论的第一波学术繁荣期。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对区位理论特别是区位理论中的产业集聚现象有三点重要的贡献。第一, 劳动力市场的共同分享(Laborforce pooling);第二,中间产品的投入与分享; 第三, 技术外溢(technology spillover)。由于这三个重要概念具有理论创新的突破性进展,因此从1920年代一直到1990年代,这三个基本定义便成为从新古典区位理论到以新经济地理学为核心的现代区位理论,在研究产业集聚现象时的共同理论基础。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另一位奠基者A·韦伯在1929年出版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则更进一步对集聚经济现象的形成机理、动力机制、集聚类型、竞争优势等等内容加以梳理与补充,使新古典区位理论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开端。
对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创立也做出一定贡献的还有这一时期的新古典经济学家,例如B·俄林、A·罗奈、w·伊萨德等人。他们主要是针对韦伯理论的薄弱之处,着重论证了工业区位、原材料产地及消费市场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2. 新古典区位理论的缺陷与不足。
尽管新古典区位理论奠定了以产业集聚作为切入点的分析方法,使得它在理论架构上逻辑比较严谨,层次比较分明,但也存在以下明显的不足之处:第一, 在方法上偏重于静态分析,缺乏全视角的动态分析;第二,它受新古典经济学的较大的影响,采用完全竞争市场、收益递减、完全理性人等等前提条件,与现实社会经济环境有很大的出入,使该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大打折扣。
二、新古典区位理论的渐变期(1960年代一1980年代)
如上文所述,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创立期虽然从1920年代延伸到1950年代,可是它第一波繁荣的时期却只有十几年(即从1920年到1930年代初)。从1930年代中期到1950年代,由新古典区位理论发展出来的产业集聚理论,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停滞期,西方的主流经济学界基本上把这一课题打入了冷宫。究其主要原因有二个:一是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受二战及冷战需求的刺激,尽管已开发出原子弹、氢弹等,但更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信息技术以及相关的信息经济仍然处于幼稚阶段。二是马歇尔、韦伯对集聚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并取得第一波研究成果的时代背景是1920 1930年代初,当时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处于工业经济时代,其集聚经济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当时的经济学家不可能超越时空,探讨信息经济所特有的处于高级阶段集聚经济问题。那么到了1950年以及其后的1960、1970、1980年以后,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又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呢?笔者以为,他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新古典区位理论进行了重大的修正与补充。
1. 行为经济学家的修正与补充。
1960 1980年,尽管区位理论本身尚未出现根本性突破,但在行为经济学方面的若干研究成果,却被大量运用到新古典区位理论方面,对它的完全理性经济人、完全竞争市场、完全信息等等脱离社会实际的前提假设进行了彻底的修正,认为做出区位选择的主体是人(或由人组成的决策团队),他们的决策行为是在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进行的,受个人(或由个人组成的团队)的需求、成本、感情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区位选择的结果未必是最佳的. 也可能是次佳(the secondbest),也可能连次佳也达不到,所以非完全理性经济人(行为经济学家所描述的决策主体)的决策过程,往往是动态的微调过程。对这些理论修正工作有贡献的代表性的人物是戴依(R.H.Day)、赛门(H.A.Simon)、史密斯(D.M.Sm_fh)等人。
2. 结构主义经济学家的贡献。
在行为经济学家开拓出新的成果的同时,结构主义经济学家也针对行为经济学家论点的缺陷,发表了他们的看法。女济学家梅西(D.Massey)指出,行为区位理论太过于强调个人(或团队)及企业,而忽视了个人、企业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她尤其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的重要性,这一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后来成为90年代现代区位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另一批结构主义区位论的倡导者则分析了西方跨国公司及大型企业的区位选择特征,以及它们的垄断本质对全球产业区位结构的互动影响。他们的代表人物是布劳戴尔(F.Braude1)、瓦伦斯泰因(I.Wallerstein)、默德尔斯基(G.Modelski)等人。总之,结构主义区位理论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结构因素、系统因素对区位选择或区位形成过程的影响,与行为经济学家比较,他们的分析框架更为宏观,更为全面,他们的这些研究成果,为9O年代现代区位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现代区位理论的空前繁荣期(1990一现在) 1990年以后,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格局进入了大改组、大发展的历史性阶段。世界政治出现了一超多强的新格局;信息技术、基因技术、航天技术....也进入了它们的高速发展期;在席卷全球的改革浪潮中,除了西方七强(美、日、德、英、法、意、加拿大)外,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的经济也初露锋芒。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现代区位理论应运而生,它带着丰硕的研究成果走上了经济理论舞台,并对二十一世纪的全球经济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现代区位理论的最权威的创立者,首推保罗·克鲁格曼(P.Krugman)及迈克尔·波特(M.E.Porter)两人。1990年,波特发表了一篇划时代的论文《国家竞争优势》(哈佛商业评论,1990年第二期);同样在1990年,他把上述论文的主要论点加以扩充与延伸,成为一本内容翔实的专著,书名仍然是:《国家竞争优势》。波特的上述成果打破了几十年来区位理论的沉闷局面,引发了西方经济学界研究区位理论及产业集聚的热潮。
尽管波特的贡献巨大,但还不能取得现代区位理论第一把交椅的地位,因为克鲁格曼以数量更多、内容更全面、影响面更大的区位理论,尤其是集聚理论有如繁星般的成果,夺取了此一领域最高的学术地位。从1990年开始,保罗j克鲁格曼发表的专著主要有:《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地理与贸易》、《发展、地理学与经济地理》、《空间经济: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至于论文则数量更多,牵涉的内容也更加专业。除了上述两位知名度最高的经济学家外,在此一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还包括:戈登、菲力普、雷科、哈里森、西尔、布雷那、科兰西等人。
14. 区位形成理论?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社会事物的空间位置及其结构关系的理论。具体地讲,最早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空间区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的理论,以后范围扩大到各种事物的位置问题。
区位理论的发展
一、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初创期(1920年代一1950年代)
1.新古典区位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其代表人物。
新古典区位理论(也可称为新古典经济学区位理论)是指以新古典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及A·韦伯为代表的传统区位理论体系。由于马歇尔在1920年出版了他的《经济学原理》,以及韦伯在1929年写出了《工业区位论》一书,而在1 920年代及1930年代初形成了新古典区位理论的第一波学术繁荣期。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对区位理论特别是区位理论中的产业集聚现象有三点重要的贡献。第一, 劳动力市场的共同分享(Laborforce pooling);第二,中间产品的投入与分享; 第三, 技术外溢(technology spillover)。由于这三个重要概念具有理论创新的突破性进展,因此从1920年代一直到1990年代,这三个基本定义便成为从新古典区位理论到以新经济地理学为核心的现代区位理论,在研究产业集聚现象时的共同理论基础。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另一位奠基者A·韦伯在1929年出版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则更进一步对集聚经济现象的形成机理、动力机制、集聚类型、竞争优势等等内容加以梳理与补充,使新古典区位理论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开端。
对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创立也做出一定贡献的还有这一时期的新古典经济学家,例如B·俄林、A·罗奈、w·伊萨德等人。他们主要是针对韦伯理论的薄弱之处,着重论证了工业区位、原材料产地及消费市场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2. 新古典区位理论的缺陷与不足。
尽管新古典区位理论奠定了以产业集聚作为切入点的分析方法,使得它在理论架构上逻辑比较严谨,层次比较分明,但也存在以下明显的不足之处:第一, 在方法上偏重于静态分析,缺乏全视角的动态分析;第二,它受新古典经济学的较大的影响,采用完全竞争市场、收益递减、完全理性人等等前提条件,与现实社会经济环境有很大的出入,使该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大打折扣。
二、新古典区位理论的渐变期(1960年代一1980年代)
如上文所述,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创立期虽然从1920年代延伸到1950年代,可是它第一波繁荣的时期却只有十几年(即从1920年到1930年代初)。从1930年代中期到1950年代,由新古典区位理论发展出来的产业集聚理论,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停滞期,西方的主流经济学界基本上把这一课题打入了冷宫。究其主要原因有二个:一是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受二战及冷战需求的刺激,尽管已开发出原子弹、氢弹等,但更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信息技术以及相关的信息经济仍然处于幼稚阶段。二是马歇尔、韦伯对集聚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并取得第一波研究成果的时代背景是1920 1930年代初,当时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处于工业经济时代,其集聚经济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当时的经济学家不可能超越时空,探讨信息经济所特有的处于高级阶段集聚经济问题。那么到了1950年以及其后的1960、1970、1980年以后,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又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呢?笔者以为,他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新古典区位理论进行了重大的修正与补充。
1. 行为经济学家的修正与补充。
1960 1980年,尽管区位理论本身尚未出现根本性突破,但在行为经济学方面的若干研究成果,却被大量运用到新古典区位理论方面,对它的完全理性经济人、完全竞争市场、完全信息等等脱离社会实际的前提假设进行了彻底的修正,认为做出区位选择的主体是人(或由人组成的决策团队),他们的决策行为是在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进行的,受个人(或由个人组成的团队)的需求、成本、感情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区位选择的结果未必是最佳的. 也可能是次佳(the secondbest),也可能连次佳也达不到,所以非完全理性经济人(行为经济学家所描述的决策主体)的决策过程,往往是动态的微调过程。对这些理论修正工作有贡献的代表性的人物是戴依(R.H.Day)、赛门(H.A.Simon)、史密斯(D.M.Sm_fh)等人。
2. 结构主义经济学家的贡献。
在行为经济学家开拓出新的成果的同时,结构主义经济学家也针对行为经济学家论点的缺陷,发表了他们的看法。女济学家梅西(D.Massey)指出,行为区位理论太过于强调个人(或团队)及企业,而忽视了个人、企业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她尤其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的重要性,这一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后来成为90年代现代区位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另一批结构主义区位论的倡导者则分析了西方跨国公司及大型企业的区位选择特征,以及它们的垄断本质对全球产业区位结构的互动影响。他们的代表人物是布劳戴尔(F.Braude1)、瓦伦斯泰因(I.Wallerstein)、默德尔斯基(G.Modelski)等人。总之,结构主义区位理论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结构因素、系统因素对区位选择或区位形成过程的影响,与行为经济学家比较,他们的分析框架更为宏观,更为全面,他们的这些研究成果,为9O年代现代区位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现代区位理论的空前繁荣期(1990一现在) 1990年以后,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格局进入了大改组、大发展的历史性阶段。世界政治出现了一超多强的新格局;信息技术、基因技术、航天技术....也进入了它们的高速发展期;在席卷全球的改革浪潮中,除了西方七强(美、日、德、英、法、意、加拿大)外,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的经济也初露锋芒。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现代区位理论应运而生,它带着丰硕的研究成果走上了经济理论舞台,并对二十一世纪的全球经济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现代区位理论的最权威的创立者,首推保罗·克鲁格曼(P.Krugman)及迈克尔·波特(M.E.Porter)两人。1990年,波特发表了一篇划时代的论文《国家竞争优势》(哈佛商业评论,1990年第二期);同样在1990年,他把上述论文的主要论点加以扩充与延伸,成为一本内容翔实的专著,书名仍然是:《国家竞争优势》。波特的上述成果打破了几十年来区位理论的沉闷局面,引发了西方经济学界研究区位理论及产业集聚的热潮。
尽管波特的贡献巨大,但还不能取得现代区位理论第一把交椅的地位,因为克鲁格曼以数量更多、内容更全面、影响面更大的区位理论,尤其是集聚理论有如繁星般的成果,夺取了此一领域最高的学术地位。从1990年开始,保罗j克鲁格曼发表的专著主要有:《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地理与贸易》、《发展、地理学与经济地理》、《空间经济: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至于论文则数量更多,牵涉的内容也更加专业。除了上述两位知名度最高的经济学家外,在此一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还包括:戈登、菲力普、雷科、哈里森、西尔、布雷那、科兰西等人。
15. 产业区位的类型包括?
产业区位类型主要是根据影响产业主导区位不同来划分的。从经济因素上看,产业分布总是尽量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利润,不同产业的主导区位是不一样的。
有的产业需要大量的原料,原料运输成本很高,这种产业主导区位就是原料,因此便形成原料导向型产业,比如制糖厂。
有的产业产品运输还麻烦,费用很高,因此需要布局在靠近市场的地方,主导区位是市场,属于市场导向型产业,比如食品工业。
有的产业需要大量能源,能源费用占产业成本很高的比重,因此这种产业需要靠近能源产区,能源成了主导区位,属于动力导向型产业,比如冶金工业。
有的产业需要大量劳动力,技术要求又不高,劳动力因素成为主导区位,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比如服装制造。
16. 区位形成理论?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社会事物的空间位置及其结构关系的理论。具体地讲,最早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空间区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的理论,以后范围扩大到各种事物的位置问题。
区位理论的发展
一、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初创期(1920年代一1950年代)
1.新古典区位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其代表人物。
新古典区位理论(也可称为新古典经济学区位理论)是指以新古典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及A·韦伯为代表的传统区位理论体系。由于马歇尔在1920年出版了他的《经济学原理》,以及韦伯在1929年写出了《工业区位论》一书,而在1 920年代及1930年代初形成了新古典区位理论的第一波学术繁荣期。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对区位理论特别是区位理论中的产业集聚现象有三点重要的贡献。第一, 劳动力市场的共同分享(Laborforce pooling);第二,中间产品的投入与分享; 第三, 技术外溢(technology spillover)。由于这三个重要概念具有理论创新的突破性进展,因此从1920年代一直到1990年代,这三个基本定义便成为从新古典区位理论到以新经济地理学为核心的现代区位理论,在研究产业集聚现象时的共同理论基础。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另一位奠基者A·韦伯在1929年出版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则更进一步对集聚经济现象的形成机理、动力机制、集聚类型、竞争优势等等内容加以梳理与补充,使新古典区位理论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开端。
对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创立也做出一定贡献的还有这一时期的新古典经济学家,例如B·俄林、A·罗奈、w·伊萨德等人。他们主要是针对韦伯理论的薄弱之处,着重论证了工业区位、原材料产地及消费市场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2. 新古典区位理论的缺陷与不足。
尽管新古典区位理论奠定了以产业集聚作为切入点的分析方法,使得它在理论架构上逻辑比较严谨,层次比较分明,但也存在以下明显的不足之处:第一, 在方法上偏重于静态分析,缺乏全视角的动态分析;第二,它受新古典经济学的较大的影响,采用完全竞争市场、收益递减、完全理性人等等前提条件,与现实社会经济环境有很大的出入,使该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大打折扣。
二、新古典区位理论的渐变期(1960年代一1980年代)
如上文所述,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创立期虽然从1920年代延伸到1950年代,可是它第一波繁荣的时期却只有十几年(即从1920年到1930年代初)。从1930年代中期到1950年代,由新古典区位理论发展出来的产业集聚理论,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停滞期,西方的主流经济学界基本上把这一课题打入了冷宫。究其主要原因有二个:一是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受二战及冷战需求的刺激,尽管已开发出原子弹、氢弹等,但更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信息技术以及相关的信息经济仍然处于幼稚阶段。二是马歇尔、韦伯对集聚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并取得第一波研究成果的时代背景是1920 1930年代初,当时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处于工业经济时代,其集聚经济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当时的经济学家不可能超越时空,探讨信息经济所特有的处于高级阶段集聚经济问题。那么到了1950年以及其后的1960、1970、1980年以后,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又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呢?笔者以为,他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新古典区位理论进行了重大的修正与补充。
1. 行为经济学家的修正与补充。
1960 1980年,尽管区位理论本身尚未出现根本性突破,但在行为经济学方面的若干研究成果,却被大量运用到新古典区位理论方面,对它的完全理性经济人、完全竞争市场、完全信息等等脱离社会实际的前提假设进行了彻底的修正,认为做出区位选择的主体是人(或由人组成的决策团队),他们的决策行为是在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进行的,受个人(或由个人组成的团队)的需求、成本、感情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区位选择的结果未必是最佳的. 也可能是次佳(the secondbest),也可能连次佳也达不到,所以非完全理性经济人(行为经济学家所描述的决策主体)的决策过程,往往是动态的微调过程。对这些理论修正工作有贡献的代表性的人物是戴依(R.H.Day)、赛门(H.A.Simon)、史密斯(D.M.Sm_fh)等人。
2. 结构主义经济学家的贡献。
在行为经济学家开拓出新的成果的同时,结构主义经济学家也针对行为经济学家论点的缺陷,发表了他们的看法。女济学家梅西(D.Massey)指出,行为区位理论太过于强调个人(或团队)及企业,而忽视了个人、企业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她尤其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的重要性,这一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后来成为90年代现代区位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另一批结构主义区位论的倡导者则分析了西方跨国公司及大型企业的区位选择特征,以及它们的垄断本质对全球产业区位结构的互动影响。他们的代表人物是布劳戴尔(F.Braude1)、瓦伦斯泰因(I.Wallerstein)、默德尔斯基(G.Modelski)等人。总之,结构主义区位理论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结构因素、系统因素对区位选择或区位形成过程的影响,与行为经济学家比较,他们的分析框架更为宏观,更为全面,他们的这些研究成果,为9O年代现代区位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现代区位理论的空前繁荣期(1990一现在) 1990年以后,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格局进入了大改组、大发展的历史性阶段。世界政治出现了一超多强的新格局;信息技术、基因技术、航天技术....也进入了它们的高速发展期;在席卷全球的改革浪潮中,除了西方七强(美、日、德、英、法、意、加拿大)外,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的经济也初露锋芒。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现代区位理论应运而生,它带着丰硕的研究成果走上了经济理论舞台,并对二十一世纪的全球经济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现代区位理论的最权威的创立者,首推保罗·克鲁格曼(P.Krugman)及迈克尔·波特(M.E.Porter)两人。1990年,波特发表了一篇划时代的论文《国家竞争优势》(哈佛商业评论,1990年第二期);同样在1990年,他把上述论文的主要论点加以扩充与延伸,成为一本内容翔实的专著,书名仍然是:《国家竞争优势》。波特的上述成果打破了几十年来区位理论的沉闷局面,引发了西方经济学界研究区位理论及产业集聚的热潮。
尽管波特的贡献巨大,但还不能取得现代区位理论第一把交椅的地位,因为克鲁格曼以数量更多、内容更全面、影响面更大的区位理论,尤其是集聚理论有如繁星般的成果,夺取了此一领域最高的学术地位。从1990年开始,保罗j克鲁格曼发表的专著主要有:《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地理与贸易》、《发展、地理学与经济地理》、《空间经济: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至于论文则数量更多,牵涉的内容也更加专业。除了上述两位知名度最高的经济学家外,在此一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还包括:戈登、菲力普、雷科、哈里森、西尔、布雷那、科兰西等人。
17. 人文地理学中的几个区位论?
一、农业区位论
1.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2. 主要区域农业生产条件
(1)我国江南丘陵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
①气候湿润多雨。②排水良好的坡地。③酸性土壤(红壤)。
(2)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3)尼罗河三角洲、我国新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4)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5)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
①自然条件: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草场面积广阔,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新西兰除外)。
②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饲料供应充足。
(6)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
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②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7)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的原因
①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
②境内有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8)城市郊区农业:上海市郊区农业(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区位分析
①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消费量大;交通方便;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二、工业区位论
1.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位置、土地、水源、能源、矿产、环境。
(2)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农业基础。
(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
(4)环境因素:盛行风下风向、河流下游、远离居住区和农田等(用于微观布局)。
例: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的原因:①本土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原料需大量进口;②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要大量出口;③沿海为平原,利于建厂;④岛国,多优良港口,利于原料与产品的进出口;工业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
2.城市工业布局
(1)主导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2)水源:产生污水工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远离水源。
(3)距离城市的远近: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远离城区。
(4)地形: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温,废气不宜扩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业。
(5)设置防护带: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减少对居民区的直接污染,美化环境。
(6)土地租金: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土地租金低。
(7)交通:沿交通线分布。
(8)环境: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
(9)资源:城市外围尽可能靠近资源分布区(例如:钢铁靠近铁矿、发电厂靠近煤炭基地)。
(10)工业联系:有投入—产出联系的企业多集中布局,而随着现代交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汽车、飞机制造等零部件生产企业与总装厂之间往往远距离地分散布局等。
3.城市工业区区位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1)不断向市区外缘迁移。 原因:城市土地日益紧张,工业企业污染环境的问题突出。
(2)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原因:工业生产活动的大量运输需求。
三.交通区位论
1.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
(1)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
(2)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就会。
2.社会因素
(1)加强地区间文化经济发展。
(2)加强民族团结。
(3)维持社会稳定与繁荣。
(4)巩固国防,维护国家统一。
3.技术因素
先进的技术是交通运输建设的重要保证。
4.自然因素
地形、气候、水文、地质等因素会影响交通线路的建设。
五.商业区位论
商业中心是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资集聚中心和服务中心,是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国内和国外商品流通的枢纽。商业中心的形成,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相对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二是要有便捷发达的交通运输。因此,一个地区内的人口数量及其分布,区内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的通达性,都是选择商业中心区位时必须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
(1)市场最优原则:商业建在消费人群集中的地区,如市中心的中心商务区、居民小区中的商业区等。
(2)交通最优原则:商业区建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如高速公路沿线。
18. 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区别?
区域经济学(Regional Economics,也称地区经济学)是经济学与地理学交叉而形成的应用经济学。空间经济学一词常作为区域经济学的同义词。当区域经济学的课题特别涉及到城镇时,则使用城市经济学一词。区域经济学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关系协调的科学。 其与区位理论既有联系,也存在区别。区域经济学隶属于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应用经济理论体系。
产业经济学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产业”出发,探讨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以及研究这些规律的方法。
19. 人文地理学中的几个区位论?
一、农业区位论
1.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2. 主要区域农业生产条件
(1)我国江南丘陵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
①气候湿润多雨。②排水良好的坡地。③酸性土壤(红壤)。
(2)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3)尼罗河三角洲、我国新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4)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5)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
①自然条件: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草场面积广阔,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新西兰除外)。
②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饲料供应充足。
(6)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
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②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7)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的原因
①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
②境内有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8)城市郊区农业:上海市郊区农业(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区位分析
①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消费量大;交通方便;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二、工业区位论
1.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位置、土地、水源、能源、矿产、环境。
(2)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农业基础。
(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
(4)环境因素:盛行风下风向、河流下游、远离居住区和农田等(用于微观布局)。
例: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的原因:①本土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原料需大量进口;②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要大量出口;③沿海为平原,利于建厂;④岛国,多优良港口,利于原料与产品的进出口;工业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
2.城市工业布局
(1)主导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2)水源:产生污水工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远离水源。
(3)距离城市的远近: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远离城区。
(4)地形: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温,废气不宜扩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业。
(5)设置防护带: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减少对居民区的直接污染,美化环境。
(6)土地租金: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土地租金低。
(7)交通:沿交通线分布。
(8)环境: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
(9)资源:城市外围尽可能靠近资源分布区(例如:钢铁靠近铁矿、发电厂靠近煤炭基地)。
(10)工业联系:有投入—产出联系的企业多集中布局,而随着现代交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汽车、飞机制造等零部件生产企业与总装厂之间往往远距离地分散布局等。
3.城市工业区区位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1)不断向市区外缘迁移。 原因:城市土地日益紧张,工业企业污染环境的问题突出。
(2)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原因:工业生产活动的大量运输需求。
三.交通区位论
1.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
(1)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
(2)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就会。
2.社会因素
(1)加强地区间文化经济发展。
(2)加强民族团结。
(3)维持社会稳定与繁荣。
(4)巩固国防,维护国家统一。
3.技术因素
先进的技术是交通运输建设的重要保证。
4.自然因素
地形、气候、水文、地质等因素会影响交通线路的建设。
五.商业区位论
商业中心是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资集聚中心和服务中心,是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国内和国外商品流通的枢纽。商业中心的形成,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相对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二是要有便捷发达的交通运输。因此,一个地区内的人口数量及其分布,区内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的通达性,都是选择商业中心区位时必须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
(1)市场最优原则:商业建在消费人群集中的地区,如市中心的中心商务区、居民小区中的商业区等。
(2)交通最优原则:商业区建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如高速公路沿线。
20. 与城市土地布局相关的区位论?
城市土地布局的区位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位置要素,位置是城市的第一个地理要素,它不仅表现为城市的整体及其与之关联的城镇体系,也表现在城市建成区的内部,区位论一直都是研究城市物质空间分异的基础理论。
2.距离要素,它作用于城市内部,出现了地域的分异,作用藏头诗市的外部,导致了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作用。市的外部,导致了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作用。
3.结构要素,城市地理的各种地域分析,实质上都是一种结构分析,如城市的经济结构、职能结构、人口结构、交通结构、工业结构和自然结构,城市结构研究的方向就是寻找城市结构不完整、不和谐的发生原因、表现方式及根治措施。
4.地域范围要素,地球上存在城市、农村和城市农村过渡地带的三种地域范围。
21. 人文地理学中的几个区位论?
一、农业区位论
1.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2. 主要区域农业生产条件
(1)我国江南丘陵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
①气候湿润多雨。②排水良好的坡地。③酸性土壤(红壤)。
(2)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3)尼罗河三角洲、我国新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4)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5)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
①自然条件: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草场面积广阔,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新西兰除外)。
②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饲料供应充足。
(6)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
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②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7)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的原因
①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
②境内有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8)城市郊区农业:上海市郊区农业(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区位分析
①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消费量大;交通方便;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二、工业区位论
1.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位置、土地、水源、能源、矿产、环境。
(2)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农业基础。
(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
(4)环境因素:盛行风下风向、河流下游、远离居住区和农田等(用于微观布局)。
例: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的原因:①本土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原料需大量进口;②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要大量出口;③沿海为平原,利于建厂;④岛国,多优良港口,利于原料与产品的进出口;工业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
2.城市工业布局
(1)主导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2)水源:产生污水工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远离水源。
(3)距离城市的远近: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远离城区。
(4)地形: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温,废气不宜扩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业。
(5)设置防护带: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减少对居民区的直接污染,美化环境。
(6)土地租金: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土地租金低。
(7)交通:沿交通线分布。
(8)环境: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
(9)资源:城市外围尽可能靠近资源分布区(例如:钢铁靠近铁矿、发电厂靠近煤炭基地)。
(10)工业联系:有投入—产出联系的企业多集中布局,而随着现代交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汽车、飞机制造等零部件生产企业与总装厂之间往往远距离地分散布局等。
3.城市工业区区位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1)不断向市区外缘迁移。 原因:城市土地日益紧张,工业企业污染环境的问题突出。
(2)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原因:工业生产活动的大量运输需求。
三.交通区位论
1.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
(1)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
(2)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就会。
2.社会因素
(1)加强地区间文化经济发展。
(2)加强民族团结。
(3)维持社会稳定与繁荣。
(4)巩固国防,维护国家统一。
3.技术因素
先进的技术是交通运输建设的重要保证。
4.自然因素
地形、气候、水文、地质等因素会影响交通线路的建设。
五.商业区位论
商业中心是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资集聚中心和服务中心,是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国内和国外商品流通的枢纽。商业中心的形成,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相对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二是要有便捷发达的交通运输。因此,一个地区内的人口数量及其分布,区内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的通达性,都是选择商业中心区位时必须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
(1)市场最优原则:商业建在消费人群集中的地区,如市中心的中心商务区、居民小区中的商业区等。
(2)交通最优原则:商业区建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如高速公路沿线。
22. 人文地理学中的几个区位论?
一、农业区位论
1.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2. 主要区域农业生产条件
(1)我国江南丘陵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
①气候湿润多雨。②排水良好的坡地。③酸性土壤(红壤)。
(2)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3)尼罗河三角洲、我国新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4)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5)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
①自然条件: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草场面积广阔,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新西兰除外)。
②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饲料供应充足。
(6)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
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②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7)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的原因
①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
②境内有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8)城市郊区农业:上海市郊区农业(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区位分析
①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消费量大;交通方便;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二、工业区位论
1.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位置、土地、水源、能源、矿产、环境。
(2)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农业基础。
(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
(4)环境因素:盛行风下风向、河流下游、远离居住区和农田等(用于微观布局)。
例: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的原因:①本土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原料需大量进口;②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要大量出口;③沿海为平原,利于建厂;④岛国,多优良港口,利于原料与产品的进出口;工业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
2.城市工业布局
(1)主导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2)水源:产生污水工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远离水源。
(3)距离城市的远近: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远离城区。
(4)地形: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温,废气不宜扩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业。
(5)设置防护带: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减少对居民区的直接污染,美化环境。
(6)土地租金: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土地租金低。
(7)交通:沿交通线分布。
(8)环境: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
(9)资源:城市外围尽可能靠近资源分布区(例如:钢铁靠近铁矿、发电厂靠近煤炭基地)。
(10)工业联系:有投入—产出联系的企业多集中布局,而随着现代交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汽车、飞机制造等零部件生产企业与总装厂之间往往远距离地分散布局等。
3.城市工业区区位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1)不断向市区外缘迁移。 原因:城市土地日益紧张,工业企业污染环境的问题突出。
(2)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原因:工业生产活动的大量运输需求。
三.交通区位论
1.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
(1)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
(2)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就会。
2.社会因素
(1)加强地区间文化经济发展。
(2)加强民族团结。
(3)维持社会稳定与繁荣。
(4)巩固国防,维护国家统一。
3.技术因素
先进的技术是交通运输建设的重要保证。
4.自然因素
地形、气候、水文、地质等因素会影响交通线路的建设。
五.商业区位论
商业中心是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资集聚中心和服务中心,是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国内和国外商品流通的枢纽。商业中心的形成,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相对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二是要有便捷发达的交通运输。因此,一个地区内的人口数量及其分布,区内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的通达性,都是选择商业中心区位时必须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
(1)市场最优原则:商业建在消费人群集中的地区,如市中心的中心商务区、居民小区中的商业区等。
(2)交通最优原则:商业区建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如高速公路沿线。
23. 区位形成理论?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社会事物的空间位置及其结构关系的理论。具体地讲,最早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空间区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的理论,以后范围扩大到各种事物的位置问题。
区位理论的发展
一、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初创期(1920年代一1950年代)
1.新古典区位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其代表人物。
新古典区位理论(也可称为新古典经济学区位理论)是指以新古典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及A·韦伯为代表的传统区位理论体系。由于马歇尔在1920年出版了他的《经济学原理》,以及韦伯在1929年写出了《工业区位论》一书,而在1 920年代及1930年代初形成了新古典区位理论的第一波学术繁荣期。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对区位理论特别是区位理论中的产业集聚现象有三点重要的贡献。第一, 劳动力市场的共同分享(Laborforce pooling);第二,中间产品的投入与分享; 第三, 技术外溢(technology spillover)。由于这三个重要概念具有理论创新的突破性进展,因此从1920年代一直到1990年代,这三个基本定义便成为从新古典区位理论到以新经济地理学为核心的现代区位理论,在研究产业集聚现象时的共同理论基础。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另一位奠基者A·韦伯在1929年出版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则更进一步对集聚经济现象的形成机理、动力机制、集聚类型、竞争优势等等内容加以梳理与补充,使新古典区位理论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开端。
对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创立也做出一定贡献的还有这一时期的新古典经济学家,例如B·俄林、A·罗奈、w·伊萨德等人。他们主要是针对韦伯理论的薄弱之处,着重论证了工业区位、原材料产地及消费市场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2. 新古典区位理论的缺陷与不足。
尽管新古典区位理论奠定了以产业集聚作为切入点的分析方法,使得它在理论架构上逻辑比较严谨,层次比较分明,但也存在以下明显的不足之处:第一, 在方法上偏重于静态分析,缺乏全视角的动态分析;第二,它受新古典经济学的较大的影响,采用完全竞争市场、收益递减、完全理性人等等前提条件,与现实社会经济环境有很大的出入,使该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大打折扣。
二、新古典区位理论的渐变期(1960年代一1980年代)
如上文所述,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创立期虽然从1920年代延伸到1950年代,可是它第一波繁荣的时期却只有十几年(即从1920年到1930年代初)。从1930年代中期到1950年代,由新古典区位理论发展出来的产业集聚理论,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停滞期,西方的主流经济学界基本上把这一课题打入了冷宫。究其主要原因有二个:一是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受二战及冷战需求的刺激,尽管已开发出原子弹、氢弹等,但更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信息技术以及相关的信息经济仍然处于幼稚阶段。二是马歇尔、韦伯对集聚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并取得第一波研究成果的时代背景是1920 1930年代初,当时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处于工业经济时代,其集聚经济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当时的经济学家不可能超越时空,探讨信息经济所特有的处于高级阶段集聚经济问题。那么到了1950年以及其后的1960、1970、1980年以后,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又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呢?笔者以为,他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新古典区位理论进行了重大的修正与补充。
1. 行为经济学家的修正与补充。
1960 1980年,尽管区位理论本身尚未出现根本性突破,但在行为经济学方面的若干研究成果,却被大量运用到新古典区位理论方面,对它的完全理性经济人、完全竞争市场、完全信息等等脱离社会实际的前提假设进行了彻底的修正,认为做出区位选择的主体是人(或由人组成的决策团队),他们的决策行为是在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进行的,受个人(或由个人组成的团队)的需求、成本、感情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区位选择的结果未必是最佳的. 也可能是次佳(the secondbest),也可能连次佳也达不到,所以非完全理性经济人(行为经济学家所描述的决策主体)的决策过程,往往是动态的微调过程。对这些理论修正工作有贡献的代表性的人物是戴依(R.H.Day)、赛门(H.A.Simon)、史密斯(D.M.Sm_fh)等人。
2. 结构主义经济学家的贡献。
在行为经济学家开拓出新的成果的同时,结构主义经济学家也针对行为经济学家论点的缺陷,发表了他们的看法。女济学家梅西(D.Massey)指出,行为区位理论太过于强调个人(或团队)及企业,而忽视了个人、企业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她尤其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的重要性,这一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后来成为90年代现代区位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另一批结构主义区位论的倡导者则分析了西方跨国公司及大型企业的区位选择特征,以及它们的垄断本质对全球产业区位结构的互动影响。他们的代表人物是布劳戴尔(F.Braude1)、瓦伦斯泰因(I.Wallerstein)、默德尔斯基(G.Modelski)等人。总之,结构主义区位理论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结构因素、系统因素对区位选择或区位形成过程的影响,与行为经济学家比较,他们的分析框架更为宏观,更为全面,他们的这些研究成果,为9O年代现代区位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现代区位理论的空前繁荣期(1990一现在) 1990年以后,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格局进入了大改组、大发展的历史性阶段。世界政治出现了一超多强的新格局;信息技术、基因技术、航天技术....也进入了它们的高速发展期;在席卷全球的改革浪潮中,除了西方七强(美、日、德、英、法、意、加拿大)外,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的经济也初露锋芒。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现代区位理论应运而生,它带着丰硕的研究成果走上了经济理论舞台,并对二十一世纪的全球经济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现代区位理论的最权威的创立者,首推保罗·克鲁格曼(P.Krugman)及迈克尔·波特(M.E.Porter)两人。1990年,波特发表了一篇划时代的论文《国家竞争优势》(哈佛商业评论,1990年第二期);同样在1990年,他把上述论文的主要论点加以扩充与延伸,成为一本内容翔实的专著,书名仍然是:《国家竞争优势》。波特的上述成果打破了几十年来区位理论的沉闷局面,引发了西方经济学界研究区位理论及产业集聚的热潮。
尽管波特的贡献巨大,但还不能取得现代区位理论第一把交椅的地位,因为克鲁格曼以数量更多、内容更全面、影响面更大的区位理论,尤其是集聚理论有如繁星般的成果,夺取了此一领域最高的学术地位。从1990年开始,保罗j克鲁格曼发表的专著主要有:《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地理与贸易》、《发展、地理学与经济地理》、《空间经济: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至于论文则数量更多,牵涉的内容也更加专业。除了上述两位知名度最高的经济学家外,在此一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还包括:戈登、菲力普、雷科、哈里森、西尔、布雷那、科兰西等人。
24. 与城市土地布局相关的区位论?
城市土地布局的区位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位置要素,位置是城市的第一个地理要素,它不仅表现为城市的整体及其与之关联的城镇体系,也表现在城市建成区的内部,区位论一直都是研究城市物质空间分异的基础理论。
2.距离要素,它作用于城市内部,出现了地域的分异,作用藏头诗市的外部,导致了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作用。市的外部,导致了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作用。
3.结构要素,城市地理的各种地域分析,实质上都是一种结构分析,如城市的经济结构、职能结构、人口结构、交通结构、工业结构和自然结构,城市结构研究的方向就是寻找城市结构不完整、不和谐的发生原因、表现方式及根治措施。
4.地域范围要素,地球上存在城市、农村和城市农村过渡地带的三种地域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