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智慧产业园(2021年安庆重大项目开工?)
1. 2021年安庆重大项目开工?
丰元锂电池项目
11月27日上午,丰元锂电池正极材料安庆生产基地项目奠基仪式在安庆经开区圆梦新区举行。
项目占地132亩,投产后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该项目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丰元股份首个在异地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项目的开工建设,也对安庆经开区千亿汽车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具有重要意义。
特创电子园
11月28日上午,安庆特创电子科技产业园项目奠基仪式在安庆经开区举行。
该项目由惠州市特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建筑面积达23.77万平方米,引进先进的智能化、信息化生产技术及设备,建设全自动化智慧工厂。项目主要市场方向是汽车电子,全部建成后可形成年生产800万平方米线路板的生产能力,将致力打造成为安徽省线路板龙头企业、国内顶尖的汽车电子PCB供应商。
智能充电桩项目
11月30日,年产50万台(套)智能充电桩项目开工仪式在安庆经开区老峰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举行;
该项目由上海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庆挚达智能充电设备投资,总投资3亿元,建设SMD、THT涂敷线等自动化智能充电桩生产车间,面积约2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50万台(套)智能充电桩生产能力,对于进一步延伸园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横江集团工业园
11月30日,安庆横江集团工业园项目奠基仪式在安庆经开区圆梦新区举行。
该项目由安庆横江集团投资建设,占地37亩,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建设高低压开关柜生产基地、检测中心、电力规划设计院以及研发中心。
2. 安庆福田雷萨是国企还是私企?
福田雷萨企业是混合所有制企业!雷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30日,注册资本6亿元,是国家积极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单位,由雷萨管理层持股平台和安庆市政府产业引导资金,共同打造的高端生态产业联盟,主要经营工程机械、环卫装备、专用车、智慧物流、金融服务、产业平台投资、工业互联网、商贸、医疗科技等业务板块,面向全球中高端工程机械和特种车辆用户。安庆是雷萨股份的全球总部所在地,也是雷萨股份的创新中心、业务管理与运营中心。
3. 2021年安庆重大项目开工?
丰元锂电池项目
11月27日上午,丰元锂电池正极材料安庆生产基地项目奠基仪式在安庆经开区圆梦新区举行。
项目占地132亩,投产后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该项目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丰元股份首个在异地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项目的开工建设,也对安庆经开区千亿汽车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具有重要意义。
特创电子园
11月28日上午,安庆特创电子科技产业园项目奠基仪式在安庆经开区举行。
该项目由惠州市特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建筑面积达23.77万平方米,引进先进的智能化、信息化生产技术及设备,建设全自动化智慧工厂。项目主要市场方向是汽车电子,全部建成后可形成年生产800万平方米线路板的生产能力,将致力打造成为安徽省线路板龙头企业、国内顶尖的汽车电子PCB供应商。
智能充电桩项目
11月30日,年产50万台(套)智能充电桩项目开工仪式在安庆经开区老峰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举行;
该项目由上海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庆挚达智能充电设备投资,总投资3亿元,建设SMD、THT涂敷线等自动化智能充电桩生产车间,面积约2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50万台(套)智能充电桩生产能力,对于进一步延伸园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横江集团工业园
11月30日,安庆横江集团工业园项目奠基仪式在安庆经开区圆梦新区举行。
该项目由安庆横江集团投资建设,占地37亩,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建设高低压开关柜生产基地、检测中心、电力规划设计院以及研发中心。
4. 安庆福田雷萨是国企还是私企?
福田雷萨企业是混合所有制企业!雷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30日,注册资本6亿元,是国家积极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单位,由雷萨管理层持股平台和安庆市政府产业引导资金,共同打造的高端生态产业联盟,主要经营工程机械、环卫装备、专用车、智慧物流、金融服务、产业平台投资、工业互联网、商贸、医疗科技等业务板块,面向全球中高端工程机械和特种车辆用户。安庆是雷萨股份的全球总部所在地,也是雷萨股份的创新中心、业务管理与运营中心。
5. 大有时空科技有限公司是国企吗?
不是国企,是民营企业。
国汽大有时空科技(安庆)有限公司于2021年02月05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严刚,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卫星导航多模增强应用服务系统集成;卫星遥感应用系统集成;卫星技术综合应用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卫星导航服务;地理遥感信息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设施建设运营等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数据处理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大数据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导航终端制造;导航终端销售;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车载设备销售;物联网设备销售;可穿戴智能设备销售;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销售;软件销售;导航、测绘、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销售;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等。
6. 2021年安庆重大项目开工?
丰元锂电池项目
11月27日上午,丰元锂电池正极材料安庆生产基地项目奠基仪式在安庆经开区圆梦新区举行。
项目占地132亩,投产后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该项目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丰元股份首个在异地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项目的开工建设,也对安庆经开区千亿汽车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具有重要意义。
特创电子园
11月28日上午,安庆特创电子科技产业园项目奠基仪式在安庆经开区举行。
该项目由惠州市特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建筑面积达23.77万平方米,引进先进的智能化、信息化生产技术及设备,建设全自动化智慧工厂。项目主要市场方向是汽车电子,全部建成后可形成年生产800万平方米线路板的生产能力,将致力打造成为安徽省线路板龙头企业、国内顶尖的汽车电子PCB供应商。
智能充电桩项目
11月30日,年产50万台(套)智能充电桩项目开工仪式在安庆经开区老峰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举行;
该项目由上海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庆挚达智能充电设备投资,总投资3亿元,建设SMD、THT涂敷线等自动化智能充电桩生产车间,面积约2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50万台(套)智能充电桩生产能力,对于进一步延伸园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横江集团工业园
11月30日,安庆横江集团工业园项目奠基仪式在安庆经开区圆梦新区举行。
该项目由安庆横江集团投资建设,占地37亩,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建设高低压开关柜生产基地、检测中心、电力规划设计院以及研发中心。
7. 2021年安庆重大项目开工?
丰元锂电池项目
11月27日上午,丰元锂电池正极材料安庆生产基地项目奠基仪式在安庆经开区圆梦新区举行。
项目占地132亩,投产后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该项目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丰元股份首个在异地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项目的开工建设,也对安庆经开区千亿汽车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具有重要意义。
特创电子园
11月28日上午,安庆特创电子科技产业园项目奠基仪式在安庆经开区举行。
该项目由惠州市特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建筑面积达23.77万平方米,引进先进的智能化、信息化生产技术及设备,建设全自动化智慧工厂。项目主要市场方向是汽车电子,全部建成后可形成年生产800万平方米线路板的生产能力,将致力打造成为安徽省线路板龙头企业、国内顶尖的汽车电子PCB供应商。
智能充电桩项目
11月30日,年产50万台(套)智能充电桩项目开工仪式在安庆经开区老峰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举行;
该项目由上海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庆挚达智能充电设备投资,总投资3亿元,建设SMD、THT涂敷线等自动化智能充电桩生产车间,面积约2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50万台(套)智能充电桩生产能力,对于进一步延伸园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横江集团工业园
11月30日,安庆横江集团工业园项目奠基仪式在安庆经开区圆梦新区举行。
该项目由安庆横江集团投资建设,占地37亩,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建设高低压开关柜生产基地、检测中心、电力规划设计院以及研发中心。
8. 安庆福田雷萨是国企还是私企?
福田雷萨企业是混合所有制企业!雷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30日,注册资本6亿元,是国家积极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单位,由雷萨管理层持股平台和安庆市政府产业引导资金,共同打造的高端生态产业联盟,主要经营工程机械、环卫装备、专用车、智慧物流、金融服务、产业平台投资、工业互联网、商贸、医疗科技等业务板块,面向全球中高端工程机械和特种车辆用户。安庆是雷萨股份的全球总部所在地,也是雷萨股份的创新中心、业务管理与运营中心。
9. 大有时空科技有限公司是国企吗?
不是国企,是民营企业。
国汽大有时空科技(安庆)有限公司于2021年02月05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严刚,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卫星导航多模增强应用服务系统集成;卫星遥感应用系统集成;卫星技术综合应用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卫星导航服务;地理遥感信息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设施建设运营等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数据处理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大数据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导航终端制造;导航终端销售;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车载设备销售;物联网设备销售;可穿戴智能设备销售;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销售;软件销售;导航、测绘、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销售;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等。
10. 大有时空科技有限公司是国企吗?
不是国企,是民营企业。
国汽大有时空科技(安庆)有限公司于2021年02月05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严刚,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卫星导航多模增强应用服务系统集成;卫星遥感应用系统集成;卫星技术综合应用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卫星导航服务;地理遥感信息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设施建设运营等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数据处理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大数据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导航终端制造;导航终端销售;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车载设备销售;物联网设备销售;可穿戴智能设备销售;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销售;软件销售;导航、测绘、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销售;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等。
11. 正威集团有多少员工?
正威国际集团(世界500强第91位)是由产业经济发展起来的新一代电子信息和新材料完整产业链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集团,近年来大力发展产业投资与科技智慧园区开发、战略投资与财务投资、交易平台等业务。在金属新材料领域位列世界前列。
集团目前拥有员工18000余名,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应全球业务发展,在国内成立了华东、北方、西北总部,在亚洲、欧洲、美洲等地设有国际总部。
2018年,集团实现营业额逾5000亿元,位列2018年世界500强第111名,中国企业500强第27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6名,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第2名。
集团采用区隔互动式人才战略主导的关联多元化新商业模式,在做大做强新一代电子信息主业的同时,积极向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等领域进军。
目前,集团旗下拥有深圳金属新材料产业园、江西赣州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安徽铜陵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兰州新区正威电子信息产业园、辽宁营口高威金属新材料产业园、正威新疆“一带一路”产业园、山东正威光电集成集群项目产业园、正威天津新材料智慧科技城、珠海海威科技创新中心、四川广安宏威金属和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园、辽宁营口聚酰亚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园、郑州航空港正威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新加坡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正威(美国)通用钼业产业园、湖南郴州国际矿产资源交易中心、贵州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河南洛阳金属交易中心、安徽安庆汉玉产业园、梧州国际宝玉石文化创意产业园、魏紫姚黄红木艺术品产业园、正威园艺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园。
集团在全球拥有三大研发中心,即瑞士研发中心、美国研发中心和新加坡研发中心,同时与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例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盛顿大学、纽约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安徽大学等合作发展教育事业。
集团在全球拥有超过十平方公里的商业开发园区,一百平方公里工业开发园区,一千平方公里采矿区,一万平方公里矿区面积,十万平方公里探矿权面积,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总价值逾10万亿元;已累积专利2000多项,今年将新增专利350多项。历经二十年的发展,集团实现了从区域的、单一行业到世界的、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集团的发展得益于党和国家的英明领导,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好,得益于对五大规律的正确把握,得益于开阔的人才发展空间与人力资源整合,得益于公司经济学与方案经济学的指导与实践深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集团将顺势而上,努力实施国际化市场、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管理,以及“大增长极、大产业链、大产业园”的新商业模式。秉承文、战、投、融、管、退,即文战先行,投融并举,管退有序的企业发展哲学,走超常规发展之路,打造全球产业链最完整、产品质量最好、最值得信赖和尊重的服务商,进入世界百强企业行列,实现正威“振兴民族精神,实现产业报国”的企业使命!
集团战略合作伙伴包括但不限于:中船重工、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恒大、美的集团、招商银行等中国央企或世界500强。
12. 大有时空科技有限公司是国企吗?
不是国企,是民营企业。
国汽大有时空科技(安庆)有限公司于2021年02月05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严刚,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卫星导航多模增强应用服务系统集成;卫星遥感应用系统集成;卫星技术综合应用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卫星导航服务;地理遥感信息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设施建设运营等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数据处理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大数据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导航终端制造;导航终端销售;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车载设备销售;物联网设备销售;可穿戴智能设备销售;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销售;软件销售;导航、测绘、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销售;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等。
13. 正威集团有多少员工?
正威国际集团(世界500强第91位)是由产业经济发展起来的新一代电子信息和新材料完整产业链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集团,近年来大力发展产业投资与科技智慧园区开发、战略投资与财务投资、交易平台等业务。在金属新材料领域位列世界前列。
集团目前拥有员工18000余名,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应全球业务发展,在国内成立了华东、北方、西北总部,在亚洲、欧洲、美洲等地设有国际总部。
2018年,集团实现营业额逾5000亿元,位列2018年世界500强第111名,中国企业500强第27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6名,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第2名。
集团采用区隔互动式人才战略主导的关联多元化新商业模式,在做大做强新一代电子信息主业的同时,积极向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等领域进军。
目前,集团旗下拥有深圳金属新材料产业园、江西赣州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安徽铜陵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兰州新区正威电子信息产业园、辽宁营口高威金属新材料产业园、正威新疆“一带一路”产业园、山东正威光电集成集群项目产业园、正威天津新材料智慧科技城、珠海海威科技创新中心、四川广安宏威金属和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园、辽宁营口聚酰亚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园、郑州航空港正威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新加坡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正威(美国)通用钼业产业园、湖南郴州国际矿产资源交易中心、贵州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河南洛阳金属交易中心、安徽安庆汉玉产业园、梧州国际宝玉石文化创意产业园、魏紫姚黄红木艺术品产业园、正威园艺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园。
集团在全球拥有三大研发中心,即瑞士研发中心、美国研发中心和新加坡研发中心,同时与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例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盛顿大学、纽约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安徽大学等合作发展教育事业。
集团在全球拥有超过十平方公里的商业开发园区,一百平方公里工业开发园区,一千平方公里采矿区,一万平方公里矿区面积,十万平方公里探矿权面积,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总价值逾10万亿元;已累积专利2000多项,今年将新增专利350多项。历经二十年的发展,集团实现了从区域的、单一行业到世界的、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集团的发展得益于党和国家的英明领导,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好,得益于对五大规律的正确把握,得益于开阔的人才发展空间与人力资源整合,得益于公司经济学与方案经济学的指导与实践深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集团将顺势而上,努力实施国际化市场、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管理,以及“大增长极、大产业链、大产业园”的新商业模式。秉承文、战、投、融、管、退,即文战先行,投融并举,管退有序的企业发展哲学,走超常规发展之路,打造全球产业链最完整、产品质量最好、最值得信赖和尊重的服务商,进入世界百强企业行列,实现正威“振兴民族精神,实现产业报国”的企业使命!
集团战略合作伙伴包括但不限于:中船重工、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恒大、美的集团、招商银行等中国央企或世界500强。
14. 安庆福田雷萨是国企还是私企?
福田雷萨企业是混合所有制企业!雷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30日,注册资本6亿元,是国家积极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单位,由雷萨管理层持股平台和安庆市政府产业引导资金,共同打造的高端生态产业联盟,主要经营工程机械、环卫装备、专用车、智慧物流、金融服务、产业平台投资、工业互联网、商贸、医疗科技等业务板块,面向全球中高端工程机械和特种车辆用户。安庆是雷萨股份的全球总部所在地,也是雷萨股份的创新中心、业务管理与运营中心。
15. 正威集团有多少员工?
正威国际集团(世界500强第91位)是由产业经济发展起来的新一代电子信息和新材料完整产业链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集团,近年来大力发展产业投资与科技智慧园区开发、战略投资与财务投资、交易平台等业务。在金属新材料领域位列世界前列。
集团目前拥有员工18000余名,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应全球业务发展,在国内成立了华东、北方、西北总部,在亚洲、欧洲、美洲等地设有国际总部。
2018年,集团实现营业额逾5000亿元,位列2018年世界500强第111名,中国企业500强第27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6名,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第2名。
集团采用区隔互动式人才战略主导的关联多元化新商业模式,在做大做强新一代电子信息主业的同时,积极向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等领域进军。
目前,集团旗下拥有深圳金属新材料产业园、江西赣州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安徽铜陵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兰州新区正威电子信息产业园、辽宁营口高威金属新材料产业园、正威新疆“一带一路”产业园、山东正威光电集成集群项目产业园、正威天津新材料智慧科技城、珠海海威科技创新中心、四川广安宏威金属和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园、辽宁营口聚酰亚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园、郑州航空港正威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新加坡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正威(美国)通用钼业产业园、湖南郴州国际矿产资源交易中心、贵州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河南洛阳金属交易中心、安徽安庆汉玉产业园、梧州国际宝玉石文化创意产业园、魏紫姚黄红木艺术品产业园、正威园艺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园。
集团在全球拥有三大研发中心,即瑞士研发中心、美国研发中心和新加坡研发中心,同时与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例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盛顿大学、纽约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安徽大学等合作发展教育事业。
集团在全球拥有超过十平方公里的商业开发园区,一百平方公里工业开发园区,一千平方公里采矿区,一万平方公里矿区面积,十万平方公里探矿权面积,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总价值逾10万亿元;已累积专利2000多项,今年将新增专利350多项。历经二十年的发展,集团实现了从区域的、单一行业到世界的、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集团的发展得益于党和国家的英明领导,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好,得益于对五大规律的正确把握,得益于开阔的人才发展空间与人力资源整合,得益于公司经济学与方案经济学的指导与实践深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集团将顺势而上,努力实施国际化市场、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管理,以及“大增长极、大产业链、大产业园”的新商业模式。秉承文、战、投、融、管、退,即文战先行,投融并举,管退有序的企业发展哲学,走超常规发展之路,打造全球产业链最完整、产品质量最好、最值得信赖和尊重的服务商,进入世界百强企业行列,实现正威“振兴民族精神,实现产业报国”的企业使命!
集团战略合作伙伴包括但不限于:中船重工、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恒大、美的集团、招商银行等中国央企或世界500强。
16. 正威集团有多少员工?
正威国际集团(世界500强第91位)是由产业经济发展起来的新一代电子信息和新材料完整产业链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集团,近年来大力发展产业投资与科技智慧园区开发、战略投资与财务投资、交易平台等业务。在金属新材料领域位列世界前列。
集团目前拥有员工18000余名,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应全球业务发展,在国内成立了华东、北方、西北总部,在亚洲、欧洲、美洲等地设有国际总部。
2018年,集团实现营业额逾5000亿元,位列2018年世界500强第111名,中国企业500强第27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6名,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第2名。
集团采用区隔互动式人才战略主导的关联多元化新商业模式,在做大做强新一代电子信息主业的同时,积极向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等领域进军。
目前,集团旗下拥有深圳金属新材料产业园、江西赣州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安徽铜陵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兰州新区正威电子信息产业园、辽宁营口高威金属新材料产业园、正威新疆“一带一路”产业园、山东正威光电集成集群项目产业园、正威天津新材料智慧科技城、珠海海威科技创新中心、四川广安宏威金属和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园、辽宁营口聚酰亚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园、郑州航空港正威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新加坡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正威(美国)通用钼业产业园、湖南郴州国际矿产资源交易中心、贵州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河南洛阳金属交易中心、安徽安庆汉玉产业园、梧州国际宝玉石文化创意产业园、魏紫姚黄红木艺术品产业园、正威园艺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园。
集团在全球拥有三大研发中心,即瑞士研发中心、美国研发中心和新加坡研发中心,同时与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例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盛顿大学、纽约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安徽大学等合作发展教育事业。
集团在全球拥有超过十平方公里的商业开发园区,一百平方公里工业开发园区,一千平方公里采矿区,一万平方公里矿区面积,十万平方公里探矿权面积,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总价值逾10万亿元;已累积专利2000多项,今年将新增专利350多项。历经二十年的发展,集团实现了从区域的、单一行业到世界的、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集团的发展得益于党和国家的英明领导,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好,得益于对五大规律的正确把握,得益于开阔的人才发展空间与人力资源整合,得益于公司经济学与方案经济学的指导与实践深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集团将顺势而上,努力实施国际化市场、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管理,以及“大增长极、大产业链、大产业园”的新商业模式。秉承文、战、投、融、管、退,即文战先行,投融并举,管退有序的企业发展哲学,走超常规发展之路,打造全球产业链最完整、产品质量最好、最值得信赖和尊重的服务商,进入世界百强企业行列,实现正威“振兴民族精神,实现产业报国”的企业使命!
集团战略合作伙伴包括但不限于:中船重工、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恒大、美的集团、招商银行等中国央企或世界500强。
17. 安庆有哪些习俗?
腊货传递出最早的年味
腌制腊货的习俗在安庆市由来已久,每年腊月晴好的日子,大街小巷到处都能见到晾晒的腊货,这些腊货经过阳光的“爱抚”,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时刻传递着即将过年的信息,让人们最先感受到了年味。
由于腊货贮存时间长、食用方便、味道鲜美等特点为众多市民所钟爱,因此腌制腊货始终是很多人家腊月里的“必修课”。今年80多岁的汪老太说,以前腌制的腊货主要用途是应急,腊月雨雪多、蔬菜稀少,不便买菜的时候,一家人象征性地弄点腊货下饭,或是临时来了客人用于招待。这个时候,不管是客人还是家人,只要见到桌上有了腊货,就会感到过年的气息。腌制腊货的另外一个目的是图个好的吉兆,通过储备的腊鱼、腊肉、腊鸡、腊鸭等,企盼来年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从腊货腌制、晾晒、食用的整个过程,每道环节都倾注着美好的愿望,年味无意间也被渗入到了每道工序之中,时时触及着人们的神经,一不留神就会想到快过年了,让人最先接受到过年的信息。
现在,很多人家仍然延袭着腌制腊货的习惯,其目的已有所改变,更多的是为了品尝它独特的口味,其实,腊货本身的特有味道就是年味的组成部分,只是一部分人没有这样认为而已,现在想想,当腌制腊货的那一刻就意味着离过年不远了,过年的餐桌上又缺少不了这种传统的年货,所以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腊货都是最早传递出年味的食品,从某种意义上理解,腊货的味道就是年味。然而,如今不少人图省事不腌制腊货,想吃的时候购买也很方便,所以由腊货反映年味的效果,在他们身上有所淡化,他们只通过别人晾晒的腊货感受到丝丝年味,缺少了自己动手倾心尽力操作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恰恰蕴涵着只可意会的年味。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传统的过年习俗渐渐地省略了,如腌制腊货、炒炒米、炸圆子等,这就是人们感觉年味渐淡的根本原因。
炒米飘出传统的年味
炒米,对于广大宜城市民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食品,然而很多人未必知道,炒米不仅是安庆市特有的食品,还是我国最早的快餐之一,在它的身上聚集着浓浓的年味,凝聚着安庆人民的智慧。
由于生活水平的关系,过去,很少有人平时炒炒米的,只有过年的前夕,各家各户才炒炒米,炒炒米大多选择寒冷的天气,将洗干净的米经过冷冻,炒出来才松脆可口,经济条件好的人家用糯米,普通人家则用粳米。炒炒米仅靠主妇一人是不行的,因为一个人操作顾上顾不了下,稍不留神就会将米炒焦,所以得有人打下手,控制炉灶里的火候,男人早早地将柴劈好,在一旁看事做事予以配合,一边陪伴着妻子,一边俩人商量过年的一些细节,通常,结束炒炒米都要到深更半夜,虽然天寒地冻,但灶台里的火烧得屋里暖洋洋的,营造了春天般的氛围,一家人其乐融融。每年的这个时候,空气中都会不断地弥散出炒米的香味,不谙世事的孩子也能切实地感觉到就要过年了。这段时间孩子们最高兴,玩得再晚家长也不会责备,看到谁家灯火通明,串上门后将小嘴放甜点,准能有所收获,无论是炒炒米、炒花生、蚕豆、还是炸圆子,都可以尽情地享受,平日的饥饿感也荡然无存。但是,炒了炒米或准备了其他年货的人家,也仅仅在制作过程中慷慨大方,过年前后是不会轻易地给孩子吃的,因为当时的生活普遍清苦,所准备的年货是为了接待前来拜年的客人的,要是让孩子敞开吃,正月将缺乏待客之物。
在过去的日子里,正月接待客人是离不开炒米的,拜年的客人一般耽搁的时间不会太长,尽到了礼仪还要到其他人家去,而安庆素来有着“烧茶”的习俗,由于炒米食用十分便利,因此始终是过年待客的主要食品,为主、客节省了时间。炒米“一食两用”的优点,是安庆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智慧结晶,这种食用方法在全国非常稀少。国人尚且不知快餐这个名词时,安庆人民早就食用炒米了,所以说炒米是我国最早的快餐之一。
因为炒米的特点突出、地域特征明显,所以备受人们喜爱,很多背井离乡的安庆人更是对其情有独钟。家住里仁小区的王老太说,她的儿子在广州工作了30多年,每次回家都要捎带一些炒米走,因为她的儿子觉得在享用炒米的时候,宛如回到了家中,体味到了儿时过年的感觉。在华康新村附近加工经营炒米的一位妇女说,她所加工的炒米,经常被当地居民捎往全国各地。其实,很多外地人也很喜爱炒米,合肥的张先生同安庆并没有渊源,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品尝了炒米泡鸡汤后,他对炒米产生了感情,总是想方设法从安庆购买炒米,还成了炒米的义务促销员,他的一些同事、亲朋如今也被炒米“炒”得心神不定了。
炒米至今仍然是一种年货,但早已不是稀罕之物了,由于炒米的制作过程较为繁琐,很少有人自己制作,因此,在宜城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加工经营炒米的,正因为如此,安庆人准备年货少了这项工作,这一缺失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年味。
除夕话不尽丰富的年味
要说年味,大年三十是最浓厚的,因为这一天一夜为“年”的凝结点,有着话不尽的年味。
虽然经过了多日的准备,大年三十这天,各家各户的主妇还是早早地为年夜饭忙碌着,因为这餐饭积蓄了一年的财力,是最讲究、最奢侈的,普通的人家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这个时候倾其所有奉献出来,家庭富裕的人家年夜饭更是丰盛。开席前,必燃放长长的鞭炮,一方面行“接祖”之礼,另一方面为庆祝亲人团圆创造喜庆气氛。年夜饭不管家境如何,鱼是少不得的,有鱼则寓意吉庆有余,除了食用的鱼外,还要专门准备一份“听话鱼”,所选择的鱼种也很讲究,大多使用鳜鱼或鲤鱼,目的是图个口吉,“听话鱼”是不吃的,席间,晚辈祝福长辈、长辈关爱晚辈的美好语言,都由其听取、记录,年夜饭隆重而欢庆的气氛将年味推向了高潮。
年夜饭快结束时,大人给小孩压岁钱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但有了压岁钱的孩子是没有完全支配它的权力,只能提取很少的一部分自己独立使用,尽管如此,孩子们还是欢天喜地的,所营造的喜庆氛围,成为年味的重要元素。吃过年夜饭,孩子们在家里呆不住了,成群结队地开展自己喜欢的游戏,真正地成了自由人,不管玩到什么时候也不会挨骂的;男人则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不是神吹海侃就是打牌,以此方式“守岁”;而女人还轻松不下来,因为大年初一是不干家务活的,尤其不能扫地,以免将“财喜”扫掉,所以三十晚上还要将家里收拾干净。
年夜饭快结束时,大人给小孩压岁钱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吃过年夜饭,孩子们在家里呆不住了,成群结队地开展自己喜欢的游戏,真正地成了自由人,不管玩到什么时候也不会挨骂的;男人则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不是神吹海侃就是打牌,以此方式“守岁”;而女人还轻松不下来,因为大年初一是不干家务活的,尤其不能扫地,以免将“财喜”扫掉,所以三十晚上还要将家里收拾干净。
人们之所以感觉过去的年味浓,是因为到了“年关”,每个人都为过年而忙,无论是劳作的过程,还是思想意识都围绕着过年这个主题,年味当然格外浓厚。现在,人们的日子好过了,生活的需求随时都能满足,再也不会有“年关”的意识,很多人将年夜饭也搬到了酒店,省掉了繁琐的操办过程,轻松地享受着过年的悠闲,但事物是一分为二的,有得必有失,缺失了筹办年夜饭的经历,年味在这个环节变得淡薄了许多。可是,“守岁”的年味整体上比过去浓,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为人们“守岁”提供了精神大餐,集聚了更多年味的成份。当电视机里敲响新年的钟声,人们不仅燃放烟花爆竹,还通过各种现代化通讯手段拜年。年轻人在歌舞厅放声高歌、翩翩起舞,尽情地歌唱美好的生活、品尝甘甜的年味。现在的年味较之以前更丰富多彩了,有时代的气息,年味有着众多的体现方式,说不尽、道不完,只要细心品味,每个角落都能嗅到过年的气味。
拜年散发出和谐的年味
过年期间,拜年这项活动,将年味“发酵”到了极点,无论是街头的景物,还是行人的装扮,都以一种欣欣向荣的精神迈向春天的怀抱,空气中的年味也洋溢着春的气息。
按照传统的习俗,安庆人拜年是有讲究的,大年初一早上,女儿、女婿要到岳父家拜年,当然不能空着手去,至于携带什么礼物则没有规矩,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和岳父、岳母的喜好酌情而定。但进门时女婿一定要走在前面,因为新的一年开始,迎接的第一位客人是男人,这一年就会兴旺发达、万事如意,如果是女人则触了霉头,当年有可能不顺心;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是别人家的人,自然也是客人了,而女儿、女婿是到岳父家的第一批客人,所以女儿不敢大意地率先进入父母的家。
来到岳父、岳母的家中,翁婿、母女之间相互祝福必不可少,主、客的分别也一目了然,岳父、岳母忙着端茶递水,女儿、女婿坐定后,岳母就会到厨房“烧茶”,所谓“烧茶”就是办理便餐。为女儿、女婿“烧茶”,大多用面条、鸡腿和五香蛋,懂事的女儿、女婿是不肯吃鸡腿的,留着给岳父、岳母“做人”用,吃了中午正餐后,经过一番热情的话别,才算完成给岳父、岳母拜年的任务。过去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母女间少有走动,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初一这天也是母女说说私房话的大好时机,从她们的窃窃私语到开怀大笑,无不体现出喜悦的年味。
在那个年代,物质生活水平不高,但人们的精神充实,拜年,这种亲情交流形式,在你来我往的过程中,使年味更加浓烈了。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了,拜年的方式多样化了,电话、信息、网络等现代化通讯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行走式的拜年方式,使拜年的形式由流动的表象潜入静止的“内存”。因为很多人将过年形式锁定在传统模式范围,忽视了新兴的拜年方式,所以感到现在的年味没有过去浓,其实,现在的年味并不比过去淡,就拜年而言,年味更多的由现代化通讯工具来体现,这是社会进步的特征,人们已经渐渐地认同了这种便捷的拜年方式,浓浓的年味随着现代化通讯工具融入人们的心田
18. 安庆有哪些习俗?
腊货传递出最早的年味
腌制腊货的习俗在安庆市由来已久,每年腊月晴好的日子,大街小巷到处都能见到晾晒的腊货,这些腊货经过阳光的“爱抚”,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时刻传递着即将过年的信息,让人们最先感受到了年味。
由于腊货贮存时间长、食用方便、味道鲜美等特点为众多市民所钟爱,因此腌制腊货始终是很多人家腊月里的“必修课”。今年80多岁的汪老太说,以前腌制的腊货主要用途是应急,腊月雨雪多、蔬菜稀少,不便买菜的时候,一家人象征性地弄点腊货下饭,或是临时来了客人用于招待。这个时候,不管是客人还是家人,只要见到桌上有了腊货,就会感到过年的气息。腌制腊货的另外一个目的是图个好的吉兆,通过储备的腊鱼、腊肉、腊鸡、腊鸭等,企盼来年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从腊货腌制、晾晒、食用的整个过程,每道环节都倾注着美好的愿望,年味无意间也被渗入到了每道工序之中,时时触及着人们的神经,一不留神就会想到快过年了,让人最先接受到过年的信息。
现在,很多人家仍然延袭着腌制腊货的习惯,其目的已有所改变,更多的是为了品尝它独特的口味,其实,腊货本身的特有味道就是年味的组成部分,只是一部分人没有这样认为而已,现在想想,当腌制腊货的那一刻就意味着离过年不远了,过年的餐桌上又缺少不了这种传统的年货,所以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腊货都是最早传递出年味的食品,从某种意义上理解,腊货的味道就是年味。然而,如今不少人图省事不腌制腊货,想吃的时候购买也很方便,所以由腊货反映年味的效果,在他们身上有所淡化,他们只通过别人晾晒的腊货感受到丝丝年味,缺少了自己动手倾心尽力操作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恰恰蕴涵着只可意会的年味。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传统的过年习俗渐渐地省略了,如腌制腊货、炒炒米、炸圆子等,这就是人们感觉年味渐淡的根本原因。
炒米飘出传统的年味
炒米,对于广大宜城市民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食品,然而很多人未必知道,炒米不仅是安庆市特有的食品,还是我国最早的快餐之一,在它的身上聚集着浓浓的年味,凝聚着安庆人民的智慧。
由于生活水平的关系,过去,很少有人平时炒炒米的,只有过年的前夕,各家各户才炒炒米,炒炒米大多选择寒冷的天气,将洗干净的米经过冷冻,炒出来才松脆可口,经济条件好的人家用糯米,普通人家则用粳米。炒炒米仅靠主妇一人是不行的,因为一个人操作顾上顾不了下,稍不留神就会将米炒焦,所以得有人打下手,控制炉灶里的火候,男人早早地将柴劈好,在一旁看事做事予以配合,一边陪伴着妻子,一边俩人商量过年的一些细节,通常,结束炒炒米都要到深更半夜,虽然天寒地冻,但灶台里的火烧得屋里暖洋洋的,营造了春天般的氛围,一家人其乐融融。每年的这个时候,空气中都会不断地弥散出炒米的香味,不谙世事的孩子也能切实地感觉到就要过年了。这段时间孩子们最高兴,玩得再晚家长也不会责备,看到谁家灯火通明,串上门后将小嘴放甜点,准能有所收获,无论是炒炒米、炒花生、蚕豆、还是炸圆子,都可以尽情地享受,平日的饥饿感也荡然无存。但是,炒了炒米或准备了其他年货的人家,也仅仅在制作过程中慷慨大方,过年前后是不会轻易地给孩子吃的,因为当时的生活普遍清苦,所准备的年货是为了接待前来拜年的客人的,要是让孩子敞开吃,正月将缺乏待客之物。
在过去的日子里,正月接待客人是离不开炒米的,拜年的客人一般耽搁的时间不会太长,尽到了礼仪还要到其他人家去,而安庆素来有着“烧茶”的习俗,由于炒米食用十分便利,因此始终是过年待客的主要食品,为主、客节省了时间。炒米“一食两用”的优点,是安庆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智慧结晶,这种食用方法在全国非常稀少。国人尚且不知快餐这个名词时,安庆人民早就食用炒米了,所以说炒米是我国最早的快餐之一。
因为炒米的特点突出、地域特征明显,所以备受人们喜爱,很多背井离乡的安庆人更是对其情有独钟。家住里仁小区的王老太说,她的儿子在广州工作了30多年,每次回家都要捎带一些炒米走,因为她的儿子觉得在享用炒米的时候,宛如回到了家中,体味到了儿时过年的感觉。在华康新村附近加工经营炒米的一位妇女说,她所加工的炒米,经常被当地居民捎往全国各地。其实,很多外地人也很喜爱炒米,合肥的张先生同安庆并没有渊源,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品尝了炒米泡鸡汤后,他对炒米产生了感情,总是想方设法从安庆购买炒米,还成了炒米的义务促销员,他的一些同事、亲朋如今也被炒米“炒”得心神不定了。
炒米至今仍然是一种年货,但早已不是稀罕之物了,由于炒米的制作过程较为繁琐,很少有人自己制作,因此,在宜城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加工经营炒米的,正因为如此,安庆人准备年货少了这项工作,这一缺失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年味。
除夕话不尽丰富的年味
要说年味,大年三十是最浓厚的,因为这一天一夜为“年”的凝结点,有着话不尽的年味。
虽然经过了多日的准备,大年三十这天,各家各户的主妇还是早早地为年夜饭忙碌着,因为这餐饭积蓄了一年的财力,是最讲究、最奢侈的,普通的人家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这个时候倾其所有奉献出来,家庭富裕的人家年夜饭更是丰盛。开席前,必燃放长长的鞭炮,一方面行“接祖”之礼,另一方面为庆祝亲人团圆创造喜庆气氛。年夜饭不管家境如何,鱼是少不得的,有鱼则寓意吉庆有余,除了食用的鱼外,还要专门准备一份“听话鱼”,所选择的鱼种也很讲究,大多使用鳜鱼或鲤鱼,目的是图个口吉,“听话鱼”是不吃的,席间,晚辈祝福长辈、长辈关爱晚辈的美好语言,都由其听取、记录,年夜饭隆重而欢庆的气氛将年味推向了高潮。
年夜饭快结束时,大人给小孩压岁钱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但有了压岁钱的孩子是没有完全支配它的权力,只能提取很少的一部分自己独立使用,尽管如此,孩子们还是欢天喜地的,所营造的喜庆氛围,成为年味的重要元素。吃过年夜饭,孩子们在家里呆不住了,成群结队地开展自己喜欢的游戏,真正地成了自由人,不管玩到什么时候也不会挨骂的;男人则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不是神吹海侃就是打牌,以此方式“守岁”;而女人还轻松不下来,因为大年初一是不干家务活的,尤其不能扫地,以免将“财喜”扫掉,所以三十晚上还要将家里收拾干净。
年夜饭快结束时,大人给小孩压岁钱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吃过年夜饭,孩子们在家里呆不住了,成群结队地开展自己喜欢的游戏,真正地成了自由人,不管玩到什么时候也不会挨骂的;男人则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不是神吹海侃就是打牌,以此方式“守岁”;而女人还轻松不下来,因为大年初一是不干家务活的,尤其不能扫地,以免将“财喜”扫掉,所以三十晚上还要将家里收拾干净。
人们之所以感觉过去的年味浓,是因为到了“年关”,每个人都为过年而忙,无论是劳作的过程,还是思想意识都围绕着过年这个主题,年味当然格外浓厚。现在,人们的日子好过了,生活的需求随时都能满足,再也不会有“年关”的意识,很多人将年夜饭也搬到了酒店,省掉了繁琐的操办过程,轻松地享受着过年的悠闲,但事物是一分为二的,有得必有失,缺失了筹办年夜饭的经历,年味在这个环节变得淡薄了许多。可是,“守岁”的年味整体上比过去浓,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为人们“守岁”提供了精神大餐,集聚了更多年味的成份。当电视机里敲响新年的钟声,人们不仅燃放烟花爆竹,还通过各种现代化通讯手段拜年。年轻人在歌舞厅放声高歌、翩翩起舞,尽情地歌唱美好的生活、品尝甘甜的年味。现在的年味较之以前更丰富多彩了,有时代的气息,年味有着众多的体现方式,说不尽、道不完,只要细心品味,每个角落都能嗅到过年的气味。
拜年散发出和谐的年味
过年期间,拜年这项活动,将年味“发酵”到了极点,无论是街头的景物,还是行人的装扮,都以一种欣欣向荣的精神迈向春天的怀抱,空气中的年味也洋溢着春的气息。
按照传统的习俗,安庆人拜年是有讲究的,大年初一早上,女儿、女婿要到岳父家拜年,当然不能空着手去,至于携带什么礼物则没有规矩,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和岳父、岳母的喜好酌情而定。但进门时女婿一定要走在前面,因为新的一年开始,迎接的第一位客人是男人,这一年就会兴旺发达、万事如意,如果是女人则触了霉头,当年有可能不顺心;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是别人家的人,自然也是客人了,而女儿、女婿是到岳父家的第一批客人,所以女儿不敢大意地率先进入父母的家。
来到岳父、岳母的家中,翁婿、母女之间相互祝福必不可少,主、客的分别也一目了然,岳父、岳母忙着端茶递水,女儿、女婿坐定后,岳母就会到厨房“烧茶”,所谓“烧茶”就是办理便餐。为女儿、女婿“烧茶”,大多用面条、鸡腿和五香蛋,懂事的女儿、女婿是不肯吃鸡腿的,留着给岳父、岳母“做人”用,吃了中午正餐后,经过一番热情的话别,才算完成给岳父、岳母拜年的任务。过去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母女间少有走动,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初一这天也是母女说说私房话的大好时机,从她们的窃窃私语到开怀大笑,无不体现出喜悦的年味。
在那个年代,物质生活水平不高,但人们的精神充实,拜年,这种亲情交流形式,在你来我往的过程中,使年味更加浓烈了。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了,拜年的方式多样化了,电话、信息、网络等现代化通讯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行走式的拜年方式,使拜年的形式由流动的表象潜入静止的“内存”。因为很多人将过年形式锁定在传统模式范围,忽视了新兴的拜年方式,所以感到现在的年味没有过去浓,其实,现在的年味并不比过去淡,就拜年而言,年味更多的由现代化通讯工具来体现,这是社会进步的特征,人们已经渐渐地认同了这种便捷的拜年方式,浓浓的年味随着现代化通讯工具融入人们的心田
19. 安庆有哪些习俗?
腊货传递出最早的年味
腌制腊货的习俗在安庆市由来已久,每年腊月晴好的日子,大街小巷到处都能见到晾晒的腊货,这些腊货经过阳光的“爱抚”,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时刻传递着即将过年的信息,让人们最先感受到了年味。
由于腊货贮存时间长、食用方便、味道鲜美等特点为众多市民所钟爱,因此腌制腊货始终是很多人家腊月里的“必修课”。今年80多岁的汪老太说,以前腌制的腊货主要用途是应急,腊月雨雪多、蔬菜稀少,不便买菜的时候,一家人象征性地弄点腊货下饭,或是临时来了客人用于招待。这个时候,不管是客人还是家人,只要见到桌上有了腊货,就会感到过年的气息。腌制腊货的另外一个目的是图个好的吉兆,通过储备的腊鱼、腊肉、腊鸡、腊鸭等,企盼来年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从腊货腌制、晾晒、食用的整个过程,每道环节都倾注着美好的愿望,年味无意间也被渗入到了每道工序之中,时时触及着人们的神经,一不留神就会想到快过年了,让人最先接受到过年的信息。
现在,很多人家仍然延袭着腌制腊货的习惯,其目的已有所改变,更多的是为了品尝它独特的口味,其实,腊货本身的特有味道就是年味的组成部分,只是一部分人没有这样认为而已,现在想想,当腌制腊货的那一刻就意味着离过年不远了,过年的餐桌上又缺少不了这种传统的年货,所以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腊货都是最早传递出年味的食品,从某种意义上理解,腊货的味道就是年味。然而,如今不少人图省事不腌制腊货,想吃的时候购买也很方便,所以由腊货反映年味的效果,在他们身上有所淡化,他们只通过别人晾晒的腊货感受到丝丝年味,缺少了自己动手倾心尽力操作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恰恰蕴涵着只可意会的年味。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传统的过年习俗渐渐地省略了,如腌制腊货、炒炒米、炸圆子等,这就是人们感觉年味渐淡的根本原因。
炒米飘出传统的年味
炒米,对于广大宜城市民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食品,然而很多人未必知道,炒米不仅是安庆市特有的食品,还是我国最早的快餐之一,在它的身上聚集着浓浓的年味,凝聚着安庆人民的智慧。
由于生活水平的关系,过去,很少有人平时炒炒米的,只有过年的前夕,各家各户才炒炒米,炒炒米大多选择寒冷的天气,将洗干净的米经过冷冻,炒出来才松脆可口,经济条件好的人家用糯米,普通人家则用粳米。炒炒米仅靠主妇一人是不行的,因为一个人操作顾上顾不了下,稍不留神就会将米炒焦,所以得有人打下手,控制炉灶里的火候,男人早早地将柴劈好,在一旁看事做事予以配合,一边陪伴着妻子,一边俩人商量过年的一些细节,通常,结束炒炒米都要到深更半夜,虽然天寒地冻,但灶台里的火烧得屋里暖洋洋的,营造了春天般的氛围,一家人其乐融融。每年的这个时候,空气中都会不断地弥散出炒米的香味,不谙世事的孩子也能切实地感觉到就要过年了。这段时间孩子们最高兴,玩得再晚家长也不会责备,看到谁家灯火通明,串上门后将小嘴放甜点,准能有所收获,无论是炒炒米、炒花生、蚕豆、还是炸圆子,都可以尽情地享受,平日的饥饿感也荡然无存。但是,炒了炒米或准备了其他年货的人家,也仅仅在制作过程中慷慨大方,过年前后是不会轻易地给孩子吃的,因为当时的生活普遍清苦,所准备的年货是为了接待前来拜年的客人的,要是让孩子敞开吃,正月将缺乏待客之物。
在过去的日子里,正月接待客人是离不开炒米的,拜年的客人一般耽搁的时间不会太长,尽到了礼仪还要到其他人家去,而安庆素来有着“烧茶”的习俗,由于炒米食用十分便利,因此始终是过年待客的主要食品,为主、客节省了时间。炒米“一食两用”的优点,是安庆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智慧结晶,这种食用方法在全国非常稀少。国人尚且不知快餐这个名词时,安庆人民早就食用炒米了,所以说炒米是我国最早的快餐之一。
因为炒米的特点突出、地域特征明显,所以备受人们喜爱,很多背井离乡的安庆人更是对其情有独钟。家住里仁小区的王老太说,她的儿子在广州工作了30多年,每次回家都要捎带一些炒米走,因为她的儿子觉得在享用炒米的时候,宛如回到了家中,体味到了儿时过年的感觉。在华康新村附近加工经营炒米的一位妇女说,她所加工的炒米,经常被当地居民捎往全国各地。其实,很多外地人也很喜爱炒米,合肥的张先生同安庆并没有渊源,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品尝了炒米泡鸡汤后,他对炒米产生了感情,总是想方设法从安庆购买炒米,还成了炒米的义务促销员,他的一些同事、亲朋如今也被炒米“炒”得心神不定了。
炒米至今仍然是一种年货,但早已不是稀罕之物了,由于炒米的制作过程较为繁琐,很少有人自己制作,因此,在宜城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加工经营炒米的,正因为如此,安庆人准备年货少了这项工作,这一缺失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年味。
除夕话不尽丰富的年味
要说年味,大年三十是最浓厚的,因为这一天一夜为“年”的凝结点,有着话不尽的年味。
虽然经过了多日的准备,大年三十这天,各家各户的主妇还是早早地为年夜饭忙碌着,因为这餐饭积蓄了一年的财力,是最讲究、最奢侈的,普通的人家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这个时候倾其所有奉献出来,家庭富裕的人家年夜饭更是丰盛。开席前,必燃放长长的鞭炮,一方面行“接祖”之礼,另一方面为庆祝亲人团圆创造喜庆气氛。年夜饭不管家境如何,鱼是少不得的,有鱼则寓意吉庆有余,除了食用的鱼外,还要专门准备一份“听话鱼”,所选择的鱼种也很讲究,大多使用鳜鱼或鲤鱼,目的是图个口吉,“听话鱼”是不吃的,席间,晚辈祝福长辈、长辈关爱晚辈的美好语言,都由其听取、记录,年夜饭隆重而欢庆的气氛将年味推向了高潮。
年夜饭快结束时,大人给小孩压岁钱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但有了压岁钱的孩子是没有完全支配它的权力,只能提取很少的一部分自己独立使用,尽管如此,孩子们还是欢天喜地的,所营造的喜庆氛围,成为年味的重要元素。吃过年夜饭,孩子们在家里呆不住了,成群结队地开展自己喜欢的游戏,真正地成了自由人,不管玩到什么时候也不会挨骂的;男人则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不是神吹海侃就是打牌,以此方式“守岁”;而女人还轻松不下来,因为大年初一是不干家务活的,尤其不能扫地,以免将“财喜”扫掉,所以三十晚上还要将家里收拾干净。
年夜饭快结束时,大人给小孩压岁钱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吃过年夜饭,孩子们在家里呆不住了,成群结队地开展自己喜欢的游戏,真正地成了自由人,不管玩到什么时候也不会挨骂的;男人则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不是神吹海侃就是打牌,以此方式“守岁”;而女人还轻松不下来,因为大年初一是不干家务活的,尤其不能扫地,以免将“财喜”扫掉,所以三十晚上还要将家里收拾干净。
人们之所以感觉过去的年味浓,是因为到了“年关”,每个人都为过年而忙,无论是劳作的过程,还是思想意识都围绕着过年这个主题,年味当然格外浓厚。现在,人们的日子好过了,生活的需求随时都能满足,再也不会有“年关”的意识,很多人将年夜饭也搬到了酒店,省掉了繁琐的操办过程,轻松地享受着过年的悠闲,但事物是一分为二的,有得必有失,缺失了筹办年夜饭的经历,年味在这个环节变得淡薄了许多。可是,“守岁”的年味整体上比过去浓,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为人们“守岁”提供了精神大餐,集聚了更多年味的成份。当电视机里敲响新年的钟声,人们不仅燃放烟花爆竹,还通过各种现代化通讯手段拜年。年轻人在歌舞厅放声高歌、翩翩起舞,尽情地歌唱美好的生活、品尝甘甜的年味。现在的年味较之以前更丰富多彩了,有时代的气息,年味有着众多的体现方式,说不尽、道不完,只要细心品味,每个角落都能嗅到过年的气味。
拜年散发出和谐的年味
过年期间,拜年这项活动,将年味“发酵”到了极点,无论是街头的景物,还是行人的装扮,都以一种欣欣向荣的精神迈向春天的怀抱,空气中的年味也洋溢着春的气息。
按照传统的习俗,安庆人拜年是有讲究的,大年初一早上,女儿、女婿要到岳父家拜年,当然不能空着手去,至于携带什么礼物则没有规矩,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和岳父、岳母的喜好酌情而定。但进门时女婿一定要走在前面,因为新的一年开始,迎接的第一位客人是男人,这一年就会兴旺发达、万事如意,如果是女人则触了霉头,当年有可能不顺心;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是别人家的人,自然也是客人了,而女儿、女婿是到岳父家的第一批客人,所以女儿不敢大意地率先进入父母的家。
来到岳父、岳母的家中,翁婿、母女之间相互祝福必不可少,主、客的分别也一目了然,岳父、岳母忙着端茶递水,女儿、女婿坐定后,岳母就会到厨房“烧茶”,所谓“烧茶”就是办理便餐。为女儿、女婿“烧茶”,大多用面条、鸡腿和五香蛋,懂事的女儿、女婿是不肯吃鸡腿的,留着给岳父、岳母“做人”用,吃了中午正餐后,经过一番热情的话别,才算完成给岳父、岳母拜年的任务。过去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母女间少有走动,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初一这天也是母女说说私房话的大好时机,从她们的窃窃私语到开怀大笑,无不体现出喜悦的年味。
在那个年代,物质生活水平不高,但人们的精神充实,拜年,这种亲情交流形式,在你来我往的过程中,使年味更加浓烈了。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了,拜年的方式多样化了,电话、信息、网络等现代化通讯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行走式的拜年方式,使拜年的形式由流动的表象潜入静止的“内存”。因为很多人将过年形式锁定在传统模式范围,忽视了新兴的拜年方式,所以感到现在的年味没有过去浓,其实,现在的年味并不比过去淡,就拜年而言,年味更多的由现代化通讯工具来体现,这是社会进步的特征,人们已经渐渐地认同了这种便捷的拜年方式,浓浓的年味随着现代化通讯工具融入人们的心田
20. 安庆有哪些习俗?
腊货传递出最早的年味
腌制腊货的习俗在安庆市由来已久,每年腊月晴好的日子,大街小巷到处都能见到晾晒的腊货,这些腊货经过阳光的“爱抚”,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时刻传递着即将过年的信息,让人们最先感受到了年味。
由于腊货贮存时间长、食用方便、味道鲜美等特点为众多市民所钟爱,因此腌制腊货始终是很多人家腊月里的“必修课”。今年80多岁的汪老太说,以前腌制的腊货主要用途是应急,腊月雨雪多、蔬菜稀少,不便买菜的时候,一家人象征性地弄点腊货下饭,或是临时来了客人用于招待。这个时候,不管是客人还是家人,只要见到桌上有了腊货,就会感到过年的气息。腌制腊货的另外一个目的是图个好的吉兆,通过储备的腊鱼、腊肉、腊鸡、腊鸭等,企盼来年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从腊货腌制、晾晒、食用的整个过程,每道环节都倾注着美好的愿望,年味无意间也被渗入到了每道工序之中,时时触及着人们的神经,一不留神就会想到快过年了,让人最先接受到过年的信息。
现在,很多人家仍然延袭着腌制腊货的习惯,其目的已有所改变,更多的是为了品尝它独特的口味,其实,腊货本身的特有味道就是年味的组成部分,只是一部分人没有这样认为而已,现在想想,当腌制腊货的那一刻就意味着离过年不远了,过年的餐桌上又缺少不了这种传统的年货,所以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腊货都是最早传递出年味的食品,从某种意义上理解,腊货的味道就是年味。然而,如今不少人图省事不腌制腊货,想吃的时候购买也很方便,所以由腊货反映年味的效果,在他们身上有所淡化,他们只通过别人晾晒的腊货感受到丝丝年味,缺少了自己动手倾心尽力操作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恰恰蕴涵着只可意会的年味。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传统的过年习俗渐渐地省略了,如腌制腊货、炒炒米、炸圆子等,这就是人们感觉年味渐淡的根本原因。
炒米飘出传统的年味
炒米,对于广大宜城市民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食品,然而很多人未必知道,炒米不仅是安庆市特有的食品,还是我国最早的快餐之一,在它的身上聚集着浓浓的年味,凝聚着安庆人民的智慧。
由于生活水平的关系,过去,很少有人平时炒炒米的,只有过年的前夕,各家各户才炒炒米,炒炒米大多选择寒冷的天气,将洗干净的米经过冷冻,炒出来才松脆可口,经济条件好的人家用糯米,普通人家则用粳米。炒炒米仅靠主妇一人是不行的,因为一个人操作顾上顾不了下,稍不留神就会将米炒焦,所以得有人打下手,控制炉灶里的火候,男人早早地将柴劈好,在一旁看事做事予以配合,一边陪伴着妻子,一边俩人商量过年的一些细节,通常,结束炒炒米都要到深更半夜,虽然天寒地冻,但灶台里的火烧得屋里暖洋洋的,营造了春天般的氛围,一家人其乐融融。每年的这个时候,空气中都会不断地弥散出炒米的香味,不谙世事的孩子也能切实地感觉到就要过年了。这段时间孩子们最高兴,玩得再晚家长也不会责备,看到谁家灯火通明,串上门后将小嘴放甜点,准能有所收获,无论是炒炒米、炒花生、蚕豆、还是炸圆子,都可以尽情地享受,平日的饥饿感也荡然无存。但是,炒了炒米或准备了其他年货的人家,也仅仅在制作过程中慷慨大方,过年前后是不会轻易地给孩子吃的,因为当时的生活普遍清苦,所准备的年货是为了接待前来拜年的客人的,要是让孩子敞开吃,正月将缺乏待客之物。
在过去的日子里,正月接待客人是离不开炒米的,拜年的客人一般耽搁的时间不会太长,尽到了礼仪还要到其他人家去,而安庆素来有着“烧茶”的习俗,由于炒米食用十分便利,因此始终是过年待客的主要食品,为主、客节省了时间。炒米“一食两用”的优点,是安庆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智慧结晶,这种食用方法在全国非常稀少。国人尚且不知快餐这个名词时,安庆人民早就食用炒米了,所以说炒米是我国最早的快餐之一。
因为炒米的特点突出、地域特征明显,所以备受人们喜爱,很多背井离乡的安庆人更是对其情有独钟。家住里仁小区的王老太说,她的儿子在广州工作了30多年,每次回家都要捎带一些炒米走,因为她的儿子觉得在享用炒米的时候,宛如回到了家中,体味到了儿时过年的感觉。在华康新村附近加工经营炒米的一位妇女说,她所加工的炒米,经常被当地居民捎往全国各地。其实,很多外地人也很喜爱炒米,合肥的张先生同安庆并没有渊源,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品尝了炒米泡鸡汤后,他对炒米产生了感情,总是想方设法从安庆购买炒米,还成了炒米的义务促销员,他的一些同事、亲朋如今也被炒米“炒”得心神不定了。
炒米至今仍然是一种年货,但早已不是稀罕之物了,由于炒米的制作过程较为繁琐,很少有人自己制作,因此,在宜城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加工经营炒米的,正因为如此,安庆人准备年货少了这项工作,这一缺失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年味。
除夕话不尽丰富的年味
要说年味,大年三十是最浓厚的,因为这一天一夜为“年”的凝结点,有着话不尽的年味。
虽然经过了多日的准备,大年三十这天,各家各户的主妇还是早早地为年夜饭忙碌着,因为这餐饭积蓄了一年的财力,是最讲究、最奢侈的,普通的人家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这个时候倾其所有奉献出来,家庭富裕的人家年夜饭更是丰盛。开席前,必燃放长长的鞭炮,一方面行“接祖”之礼,另一方面为庆祝亲人团圆创造喜庆气氛。年夜饭不管家境如何,鱼是少不得的,有鱼则寓意吉庆有余,除了食用的鱼外,还要专门准备一份“听话鱼”,所选择的鱼种也很讲究,大多使用鳜鱼或鲤鱼,目的是图个口吉,“听话鱼”是不吃的,席间,晚辈祝福长辈、长辈关爱晚辈的美好语言,都由其听取、记录,年夜饭隆重而欢庆的气氛将年味推向了高潮。
年夜饭快结束时,大人给小孩压岁钱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但有了压岁钱的孩子是没有完全支配它的权力,只能提取很少的一部分自己独立使用,尽管如此,孩子们还是欢天喜地的,所营造的喜庆氛围,成为年味的重要元素。吃过年夜饭,孩子们在家里呆不住了,成群结队地开展自己喜欢的游戏,真正地成了自由人,不管玩到什么时候也不会挨骂的;男人则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不是神吹海侃就是打牌,以此方式“守岁”;而女人还轻松不下来,因为大年初一是不干家务活的,尤其不能扫地,以免将“财喜”扫掉,所以三十晚上还要将家里收拾干净。
年夜饭快结束时,大人给小孩压岁钱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吃过年夜饭,孩子们在家里呆不住了,成群结队地开展自己喜欢的游戏,真正地成了自由人,不管玩到什么时候也不会挨骂的;男人则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不是神吹海侃就是打牌,以此方式“守岁”;而女人还轻松不下来,因为大年初一是不干家务活的,尤其不能扫地,以免将“财喜”扫掉,所以三十晚上还要将家里收拾干净。
人们之所以感觉过去的年味浓,是因为到了“年关”,每个人都为过年而忙,无论是劳作的过程,还是思想意识都围绕着过年这个主题,年味当然格外浓厚。现在,人们的日子好过了,生活的需求随时都能满足,再也不会有“年关”的意识,很多人将年夜饭也搬到了酒店,省掉了繁琐的操办过程,轻松地享受着过年的悠闲,但事物是一分为二的,有得必有失,缺失了筹办年夜饭的经历,年味在这个环节变得淡薄了许多。可是,“守岁”的年味整体上比过去浓,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为人们“守岁”提供了精神大餐,集聚了更多年味的成份。当电视机里敲响新年的钟声,人们不仅燃放烟花爆竹,还通过各种现代化通讯手段拜年。年轻人在歌舞厅放声高歌、翩翩起舞,尽情地歌唱美好的生活、品尝甘甜的年味。现在的年味较之以前更丰富多彩了,有时代的气息,年味有着众多的体现方式,说不尽、道不完,只要细心品味,每个角落都能嗅到过年的气味。
拜年散发出和谐的年味
过年期间,拜年这项活动,将年味“发酵”到了极点,无论是街头的景物,还是行人的装扮,都以一种欣欣向荣的精神迈向春天的怀抱,空气中的年味也洋溢着春的气息。
按照传统的习俗,安庆人拜年是有讲究的,大年初一早上,女儿、女婿要到岳父家拜年,当然不能空着手去,至于携带什么礼物则没有规矩,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和岳父、岳母的喜好酌情而定。但进门时女婿一定要走在前面,因为新的一年开始,迎接的第一位客人是男人,这一年就会兴旺发达、万事如意,如果是女人则触了霉头,当年有可能不顺心;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是别人家的人,自然也是客人了,而女儿、女婿是到岳父家的第一批客人,所以女儿不敢大意地率先进入父母的家。
来到岳父、岳母的家中,翁婿、母女之间相互祝福必不可少,主、客的分别也一目了然,岳父、岳母忙着端茶递水,女儿、女婿坐定后,岳母就会到厨房“烧茶”,所谓“烧茶”就是办理便餐。为女儿、女婿“烧茶”,大多用面条、鸡腿和五香蛋,懂事的女儿、女婿是不肯吃鸡腿的,留着给岳父、岳母“做人”用,吃了中午正餐后,经过一番热情的话别,才算完成给岳父、岳母拜年的任务。过去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母女间少有走动,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初一这天也是母女说说私房话的大好时机,从她们的窃窃私语到开怀大笑,无不体现出喜悦的年味。
在那个年代,物质生活水平不高,但人们的精神充实,拜年,这种亲情交流形式,在你来我往的过程中,使年味更加浓烈了。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了,拜年的方式多样化了,电话、信息、网络等现代化通讯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行走式的拜年方式,使拜年的形式由流动的表象潜入静止的“内存”。因为很多人将过年形式锁定在传统模式范围,忽视了新兴的拜年方式,所以感到现在的年味没有过去浓,其实,现在的年味并不比过去淡,就拜年而言,年味更多的由现代化通讯工具来体现,这是社会进步的特征,人们已经渐渐地认同了这种便捷的拜年方式,浓浓的年味随着现代化通讯工具融入人们的心田
21. 2023年已审批开工的项目有哪些?
河北
名单共列项目507项,总投资1.32万亿元,2023年预计完成投资2600.1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261项,总投资5455.1亿元,年度预计投资1093.4亿元;续建项目194项,总投资6646.1亿元,年度预计投资1298.8亿元;建成投产项目52项,总投资1131亿元,年度预计投资207.9亿元。涵盖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现代化提升、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民生补短板等领域。
从行业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56个,总投资3213.2亿元,主要包括信息智能、生物医药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项目。
产业链现代化提升项目70个,总投资2762.6亿元,主要包括钢铁石化、食品、农业产业化、轻工等领域项目。
现代服务业项目89个,总投资1166.7亿元,主要包括孵化产业设施、商贸物流、文体旅游等领域项目。
基础设施项目63个,总投资5369.4亿元,主要包括能源、交通、水利等领域项目。
民生补短板项目29个,总投资720.3亿元,主要包括新型城镇化、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项目。
山东
2023年省重点项目共1400个,总投资1.09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446亿元。
重点项目包括三个方向: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700项,主要是紧扣“十强”产业、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突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降碳提质以及新兴产业绿色赋能、数字化转型,推动一批“四新”投资项目和支撑产业突破发展的重点骨干项目。
“双招双引”签约项目200项,主要是做好省级重大招商签约活动、市县负责同志招商引资活动成果落地,将各地已正式签约或签订投资意向的优质项目纳入推进体系,项目以省外投资为主、确保2023年开工落地。
补短板项目500项,主要是聚焦生态环保、老旧小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粮食能源储备、社会民生保障等,推进一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民生保障能力、补齐短板弱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
四川
2023年四川省重点项目名单,涵盖新开工项目236个,续建项目464个。其中,产业类项目数量最多,为346个;其次是基础设施项目,271个;民生工程及社会事业项目、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项目分别为60个、23个。
1月3日,四川省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举行。本次现场推进项目共423个、总投资7483.7亿元。据了解,此次开工建设能源项目35个、总投资386.2亿元。其中,电源项目19个、总投资299.4亿元,包括华能彭州燃机、道孚县“1+N”等项目;电网项目15个、总投资31.8亿元,包括德阳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成自铁路成都罗家湾牵引站220千伏供电工程等;煤炭储备基地项目1个、总投资55亿元,为广汇物流四川广元煤炭储备基地。项目建成后,将推动构建多能互补、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体系;有效提升全省特别是负荷中心供电能力,满足重要用户用电需求;增强全省电煤应急保障能力。
此外,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六次会议上,提出了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3年重大项目建议清单,共248个项目,总投资约3.3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215亿元。
其中,交通项目共有69个纳入清单,总投资超1.4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65亿元。制造业项目计划实施58个,总投资达50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70亿元,主要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材料、航空装备、智能网联汽车、晶硅光伏、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此外,两地拟推动实施17个创新平台项目。其中,位于重庆的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重庆科学中心,位于成都市的智慧医疗医学中心二期项目等计划在2023年完工。
重庆
政协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重庆市发改委表示,2023年重庆计划市级重大项目个数是1123个,这也是历年来市级重大项目首次上千,总投资约3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3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2%、15.4%、18.4%,计划新开工项目296个、完工投用项目228个;前期规划研究项目240个、总投资约1.1万亿元。
产业转型升级年度计划投资868亿元,其中电子产业计划投资增长253.7%、新能源汽车增长176.5%、新材料产业增长107.4%。
今年高铁全面发力,6条高铁,渝昆、渝黔、渝万、渝西、城达万、成渝中线全面建设,计划新开工渝宜高铁建设;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有序推进,计划新开工轨道交通7号线、17号线,跟高新区密切相关,以及市郊铁路中心城区至永川线、中心城区到南川线。
中心城区的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700亿元以上、占比超过40%;主城都市区年度计划投资占比超过70%。
就业和社会保障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同比增长290%,教育项目同比增长80%,健康项目同比增长48%。
福建
2023年度省重点项目1580个,其中省在建重点项目1409个,省预备重点项目171个,总投资4.09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480亿元。
分行业来看:省在建重点项目(1409):农林水利104个、交通116个、能源37个、城乡建设与生态环保184个、工业691个、服务业135个、社会事业142个。
省预备重点项目(171)个:农林水利11个、交通29个、能源12个、城乡建设与生态环保20个、工业77个、服务业12个、社会事业10个。
河南
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措施》,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新型基础设施等10大领域,梳理出1万个左右重大项目,力争2023年全年完成投资2万亿元以上。
同时,继续办好“三个一批”活动,完善“三个一批”活动评价细则和项目遴选核查程序,带动2023年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15万亿元。
据统计,全省集中签约项目611个,总投资7069亿元;开工项目1271个,总投资1.6万亿元;投产项目1443个,总投资8792亿元。
为进一步突出标志性项目的引领作用,河南围绕产业转型、交通基础设施、能源水利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等4个领域,遴选100个百亿级重大项目,按照“一项目一方案一专班一责任领导”要求强力推进。
目前,已列入“双百工程”项目110余个,总投资近1.8万亿元,其中,单个项目平均超过150亿元,一季度计划完成投资800亿元以上。
上海
上海持续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150亿元。
2023年上海市重大工程计划安排正式项目191项,其中科技产业类77项,社会民生类27项,生态文明建设类17项,城市基础设施类62项,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类8项;另计划安排预备项目48项。
目前,已列入“双百工程”项目110余个,总投资近1.8万亿元,其中,单个项目平均超过150亿元,一季度计划完成投资800亿元以上。
陕西
陕西今年安排省级重点建设项目643个,总投资20356亿元,年度投资4818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247个,年度投资1667亿元。
这643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陕西聚焦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西安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医学中心等重大战略和发展定位,重点推进24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两链融合”项目87个,总投资1411亿元,年度投资417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增加46个,总投资增加838亿元,年度投资增加432亿元,在全省总盘子中的占比分别提升了2.8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煤炭分质利用、可降解塑料、高端聚烯烃等领域的重点项目有55个,总投资3393.6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62.7亿元,占2023年省级重点项目总盘子的17.8%。
2023年,陕西计划组织实施镇安、富平、柞水抽水蓄能电站等20个新能源项目,总投资1190.27亿元、同比增长65.3%,年度投资622.3亿元、同比增长91.5%。
2023年,陕西计划组织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71个,总投资7199亿元、同比增长27%,年度投资1355亿元、同比增长72.8%,占2023年省级重点项目总盘子的28.1%。
广东
广东全年将安排省重点项目1530个,总投资约8.4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规模的项目达205个,50亿元至100亿元规模的项目有152个,囊括基础设施工程、产业工程、民生保障工程共三大行业。
其中,安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项目991个,年度计划投资6758亿元;安排铁路项目35个、综合交通枢纽项目8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28个,年度计划投资共1491亿元;安排综合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类项目371个,年度计划投资4900亿元;安排科创项目28个,年度计划投资85亿元。
分行业来看:基础设施工程年度计划投资6159亿元,为全部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的61.6%;
产业工程年度计划投资3109亿元,为全部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的31.1%;
民生保障工程年度计划投资732亿元,为全部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的7.3%。
北京
2023年第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此次活动共有5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约486亿元。其中,投资超过10亿元的项目有12个,总投资超420亿元;社会投资项目22个,总投资超过340亿元。
项目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工永丰数字科技中心等12个高精尖产业项目;聚焦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开工京唐城际铁路北京隧道段等21个基础设施项目;聚焦城市更新行动落地,开工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等8个城市更新项目;聚焦惠民生暖民心实事,开工9个民生改善项目。
项目预计2023年内完成投资超140亿元,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塑造城市格局、提升城市品质和百姓获得感,助力增强城市发展后劲和活力。
目前已梳理出一季度计划开工160项市区重大项目。除1月份开工50个项目外,二、三月份计划开工项目110个,总投资近2200亿元。其中投资超过10亿元的项目有13个、总投资超2020亿元,包括京东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2023年保障性住房项目(打捆)等2个总投资超百亿元的重大项目。
预计今年将持续发挥“3个100”市重点工程品牌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集中推进100个重大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对全市投资支撑比例将保持在三成以上,以重大项目带动扩大有效投资。
天津
2月1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天津市关于着力推动经济运行一季度良好开局全年整体好转的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673个,总投资1.53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60.57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92个,总投资3154.54亿元,年度投资934.12亿元;续建项目481个,总投资1.22万亿元,年度投资1426.44亿元。
安排重点储备项目182个,总投资3834.62亿元。其中,科技和产业创新类项目127个、总投资2399.7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77.98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201个、总投资2782.2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30.98亿元;基础设施和城市更新等项目320个、总投资10721.7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49.24亿元;民生改善类项目207个、总投资3246.9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2.37亿元。
2月2日,天津市发改委公布天津市2023年重点建设、重点储备项目名单。天津市安排重点建设项目673个,重点储备项目182个。重点建设项目包括: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及大宗气体站项目、中芯国际T2/T3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华海清科股份有限公司晶圆再生项目、飞腾芯片研发平台改造等项目。重点储备项目清单中,包括西青区集成电路产业园项目、中科曙光天津产业基地三期工程等项目。
浙江
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3年重大项目实施计划》。2023年推进省重大项目1000个左右,计划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第一批安排省重大项目791个,年度计划投资8337亿元。力争新建项目开工率达到100%,投资完成率超过100%。
新开工重大项目:第一批安排杭州地铁四期、金七门核电一期、安华水库扩容提升、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台州湾新材料产业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医学中心等251个新建项目,2023年计划完成投资2729亿元。
续建重大项目:第一批安排通苏嘉甬铁路、铁路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东苕溪防洪后续西险大塘达标加固工程、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衢江抽水蓄能电站、湖畔实验室、省全民健身中心等540个续建项目,确保2023年完成投资5608亿元。
贵州
2023年,贵州计划推进实施省重大项目4000个以上、完成投资8000亿元以上,坚定不移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
2023年,贵州省还将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安排省级政府年度投资计划490亿元左右,大力推进2500个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建设。其中,重点扩大产业投资,深入实施产业及产业配套基础设施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支持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改造,为推动经济实现整体好转、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情况:共开工重大项目687个,总投资3767.67亿元,其中“四化”项目564个、基础设施项目88个、民生工程35个。
安徽
1月3日,安徽省召开一季度全省投资和重点项目工作推进会,今年一季度,全省开工项目1017个,总投资7069.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56.7亿元,涉及制造业、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多个行业领域,其中制造业项目投资额占总投资额70.8%。
各地各部门将增强“拼”和“抢”的紧迫感,聚焦重点领域,强化项目支撑,突出招大引强,推动项目快建设、快竣工、快投产,力争首季“开门红”。
2023年,安徽将开工建设沿江高铁合肥至武汉段、京台高速合肥至蚌埠段改扩建、长江安庆河段治理等项目;高铁、高速通车里程分别新增125公里、300公里以上;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推出PPP标杆项目10个以上。
江西
2023年江西将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持续打好六大领域“项目大会战”,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四大攻坚行动”,2023年初步计划实施3527个省大中型项目,总投资4.42万亿元左右,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56万亿元左右。
1月30日,江西省发改委发布《关于2023年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方向)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备选项目的公式》,将拟上报国家的99个项目按投资方向分类予以公示。
99个项目按投资方向分成四类。其中,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项目9个、尾矿库治理项目3个、湿地保护和修复项目15个、协同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工程项目72个。
99个项目总投资金额合计约218.46亿元,其中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项目总投资金额98.6亿元、尾矿库治理项目总投资金额1.23亿元、湿地保护和修复项目总投资金额7.73亿元、协同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工程项目总投资金额110.89亿元。
2月6日,2023年省市县三级重大项目协同联动开工暨2023年“项目大会战”动员大会举行。2023年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工重大项目1234个,为2023年省大中型项目清单中计划一季度开工的项目,总投资11801亿元。其中,10-50亿元项目342个,50亿元以上项目37个。
2023年省级层面重点推进大中型建设项目3558个(均为投资亿元以上项目),计划年度完成投资1.56万亿,其中往年已开工在建项目1820个,计划年度完成投资8519亿元。计划新开工项目1738个,计划年度完成投资7042亿元。
云南
1月28日云南召开2023年一季度重大产业项目调度暨开工推进会,今年一季度,云南全省计划开工项目675个、总投资197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64亿元。
根据项目计划书,能源以外工业项目228个、能源工业项目61个、农业项目268个、数字经济项目32个、文化旅游项目86个。昆明、曲靖开工项目数均超过100个,昆明、曲靖、红河开工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均超过100亿元,滇中5州(市)势头强劲,开工项目个数、年度计划投资规模占全省的60%左右。
云南将围绕壮大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锚定产业投资完成1万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提升至50%以上的目标任务,推动各地优势资源加快产业化,推动外向型经济向重点口岸聚集,推动重点园区加快打造现代产业集群。
江苏
江苏制定了一份2023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清单,220个项目年度计划总投资5666亿元,较上一年增加76亿元。另有储备项目45个,比上一年增加18个。储备项目数量大幅增加,旨在为稳投资、稳增长蓄能储劲。
江苏220项省级重点项目中,产业项目有180个,比去年增加14个,其中制造业项目158个,比去年增加21个。这些项目中,147个是江苏50条重点产业链上的项目。
1月10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召开。2023年江苏将牢牢抓住高质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这个重点,进一步扩大交通有效投资。
今年江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02亿元,同比增长10.7%。2023年江苏将确保南沿江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开工建设潍坊至宿迁铁路,力争开工合肥至宿迁铁路宿迁至泗县段。进一步推动铁路专(支)线进港口、进园区,建成滨海港铁路支线、运河宿迁港铁路专用线、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工装配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
甘肃
2023年甘肃省将持续扩大交通领域有效投资,计划完成投资1300亿元,8个县将实现通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建设平庆铁路、兰张三四线武张段,加快建设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黄河甘肃段河道防洪治理等力争年内开工;强化城镇建设补短板。
辽宁
2023年,辽宁省拟新开工建设重大项目20个,主要包括华晨宝马全新动力电池,中石油大连石化搬迁改造,徐大堡核电1、2号机组,沈阳机场二跑道,大连新机场,引洋入连等超100亿元的重大项目。
1月31日,辽宁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召开。辽宁2023年将以交通强省建设和当好振兴发展开路先锋为总目标,重点抓好畅联辽宁工程建设、综合运输服务能力提升等7方面工作,推动实施64项亿元以上重点交通项目,总投资规模达3460亿元,完成投资530亿元,同比增长15.3%,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做好坚实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高速公路方面,计划完成投资155亿元;
普通公路方面:计划完成投资104亿元;
铁路方面,计划完成投资70亿元;
港口水运方面,计划完成投资11亿元;
枢纽场站方面,计划完成投资10亿元。
新疆
1月28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召开了,2023年自治区交通建设第一次推进会,确保自治区交通建设实现“开门红”。
2023年,自治区计划完成公路交通建设投资832亿元,计划实施项目66个。其中,续建项目54个,新开工项目12个。自治区计划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8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6000公里。
今年,自治区将持续推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星星峡至吐峪沟段改扩建工程、G3013线乌恰至康苏、G577昭苏至木扎尔特口岸等12个新开工项目,将实行清单化管理,明确每个环节的时间节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成熟一个、开工一个,确保8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
西藏
2023年,西藏将加快实施国家“十四五”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151个项目,在2023年底前全部完成“十四五”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前期工作。
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西藏将全力推进川藏铁路建设、推动滇藏铁路波密至然乌段开工建设,加快拉日高速公路、狮泉河镇至昆莎机场高速公路、京藏高速公路那曲试验段、G318线提质改造、G219线墨脱至察隅段新改建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实现普兰机场通航。推进高海拔县城供暖供氧、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项目,着力补齐城市发展短板。
青海
重点推进重大项目800个以上,总投资1.3万亿元;铁路方面,加快建设西成铁路,机场方面开工建设共和机场,高速公路突破5000公里,水利方面力争引黄济宁工程早日开工,能源方面开工哇让、同德等抽水蓄能电站。
2月3日,青海省水利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2023年,青海将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48亿元以上,重点推进200余项水利工程建设,巩固提升52万农牧区群众饮水安全水平,改善灌溉面积1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0平方公里以上。
广西
广西发展改革委在今年年初即研究部署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为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奠定扎实基础。研究提出2023年第一批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方案并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第一批重大项目方案共计2528个项目,总投资46486.4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261.67亿元。
进一步加强自治区领导联系推进重大项目、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涉桂项目等推进工作,强化跨市、跨部门信息沟通和工作调度,提早下达2023年自治区本级预算内项目前期经费4亿元,支持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以及重大规划、重大课题及重大事项等推进工作。
2023年广西将强化平陆运河等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加快发行、拨付使用首批新增政府债券344亿元,盘活存量土地不低于2500公顷,力争一季度自治区层面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000亿元;落实招商引资考核激励,大力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力争一季度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500亿元以上、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投资总额3700亿元以上。
湖北
对省里谋划的总投资3.45万亿的1.4万个亿元以上项目紧盯不放、能开则开、能快则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加快沿江高铁等8个铁路项目、京港澳高速湖北段改扩建等39个高速项目、天河机场三跑道等1个机场项目建设以及引江补汉、鄂北二期等工程;新建5G宏基站2万个以上。
1月31日,湖北省举行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506个,总投资1.5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460亿元,再创单季新高。
湖北这次集中开工的2506个亿元以上项目中,百亿元以上项目20个,总投资15492亿元,项目数量、投资规模均超历史同期。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投资占比58.2%,基础设施投资占比29.8%。
从区域分布看,武汉都市圈项目1232个,总投资7739亿元,其中武汉新城将启动创新策源基地、双柳长江大桥等重大工程30个,总投资474亿元。
黑龙江
2023年,黑龙江提出“1113”的目标,确保今年在建项目1万个,总投资1万亿元,其中,省级重点项目1000个,年度完成投资3000亿元。通过突出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内蒙古
2月4日,全区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今年全区计划实施政府投资5000万元以上、企业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168个,总投资3.2万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7739亿元,较去年增加1403亿元。其中:总投资100亿元及以上项目52个,较去年增加了11个;50亿元至100亿元项目98个,较去年增加了45个。
从投资类型看,今年全区政府投资项目1077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364亿元,较去年增长166亿元。企业投资项目2091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6375亿元,较去年增长1237亿元。两类项目年度计划投资额均实现了稳步增长。
从建设性质看,今年全区新建项目1592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118亿元,较去年增加875亿元。续建投资项目1576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621亿元,较去年增加528亿元。新建项目年度投资计划超过了续建项目。
宁夏
2023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000个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0亿元以上。
2023年度,自治区确定“155”自治区本级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包括101个重点建设项目、52个重点预备开工项目、51个重点前期项目,以形成梯次推进、持续用力、前景可期的工作格局。
其中,自治区本级重点建设项目101个,总投资404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67亿元,包含产业项目67个,基础设施项目21个,社会事业项目5个,民生改善工程8个;自治区本级重点预备开工项目52个,项目总投资约139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197亿元;自治区本级重点前期工作项目51个,项目总投资约3245亿元。
项目涵盖了产业、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各个领域,覆盖面广、投资规模大、质量效益优、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是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有力增长的重要支撑。
22. 2023年已审批开工的项目有哪些?
河北
名单共列项目507项,总投资1.32万亿元,2023年预计完成投资2600.1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261项,总投资5455.1亿元,年度预计投资1093.4亿元;续建项目194项,总投资6646.1亿元,年度预计投资1298.8亿元;建成投产项目52项,总投资1131亿元,年度预计投资207.9亿元。涵盖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现代化提升、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民生补短板等领域。
从行业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56个,总投资3213.2亿元,主要包括信息智能、生物医药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项目。
产业链现代化提升项目70个,总投资2762.6亿元,主要包括钢铁石化、食品、农业产业化、轻工等领域项目。
现代服务业项目89个,总投资1166.7亿元,主要包括孵化产业设施、商贸物流、文体旅游等领域项目。
基础设施项目63个,总投资5369.4亿元,主要包括能源、交通、水利等领域项目。
民生补短板项目29个,总投资720.3亿元,主要包括新型城镇化、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项目。
山东
2023年省重点项目共1400个,总投资1.09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446亿元。
重点项目包括三个方向: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700项,主要是紧扣“十强”产业、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突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降碳提质以及新兴产业绿色赋能、数字化转型,推动一批“四新”投资项目和支撑产业突破发展的重点骨干项目。
“双招双引”签约项目200项,主要是做好省级重大招商签约活动、市县负责同志招商引资活动成果落地,将各地已正式签约或签订投资意向的优质项目纳入推进体系,项目以省外投资为主、确保2023年开工落地。
补短板项目500项,主要是聚焦生态环保、老旧小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粮食能源储备、社会民生保障等,推进一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民生保障能力、补齐短板弱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
四川
2023年四川省重点项目名单,涵盖新开工项目236个,续建项目464个。其中,产业类项目数量最多,为346个;其次是基础设施项目,271个;民生工程及社会事业项目、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项目分别为60个、23个。
1月3日,四川省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举行。本次现场推进项目共423个、总投资7483.7亿元。据了解,此次开工建设能源项目35个、总投资386.2亿元。其中,电源项目19个、总投资299.4亿元,包括华能彭州燃机、道孚县“1+N”等项目;电网项目15个、总投资31.8亿元,包括德阳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成自铁路成都罗家湾牵引站220千伏供电工程等;煤炭储备基地项目1个、总投资55亿元,为广汇物流四川广元煤炭储备基地。项目建成后,将推动构建多能互补、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体系;有效提升全省特别是负荷中心供电能力,满足重要用户用电需求;增强全省电煤应急保障能力。
此外,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六次会议上,提出了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3年重大项目建议清单,共248个项目,总投资约3.3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215亿元。
其中,交通项目共有69个纳入清单,总投资超1.4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65亿元。制造业项目计划实施58个,总投资达50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70亿元,主要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材料、航空装备、智能网联汽车、晶硅光伏、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此外,两地拟推动实施17个创新平台项目。其中,位于重庆的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重庆科学中心,位于成都市的智慧医疗医学中心二期项目等计划在2023年完工。
重庆
政协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重庆市发改委表示,2023年重庆计划市级重大项目个数是1123个,这也是历年来市级重大项目首次上千,总投资约3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3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2%、15.4%、18.4%,计划新开工项目296个、完工投用项目228个;前期规划研究项目240个、总投资约1.1万亿元。
产业转型升级年度计划投资868亿元,其中电子产业计划投资增长253.7%、新能源汽车增长176.5%、新材料产业增长107.4%。
今年高铁全面发力,6条高铁,渝昆、渝黔、渝万、渝西、城达万、成渝中线全面建设,计划新开工渝宜高铁建设;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有序推进,计划新开工轨道交通7号线、17号线,跟高新区密切相关,以及市郊铁路中心城区至永川线、中心城区到南川线。
中心城区的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700亿元以上、占比超过40%;主城都市区年度计划投资占比超过70%。
就业和社会保障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同比增长290%,教育项目同比增长80%,健康项目同比增长48%。
福建
2023年度省重点项目1580个,其中省在建重点项目1409个,省预备重点项目171个,总投资4.09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480亿元。
分行业来看:省在建重点项目(1409):农林水利104个、交通116个、能源37个、城乡建设与生态环保184个、工业691个、服务业135个、社会事业142个。
省预备重点项目(171)个:农林水利11个、交通29个、能源12个、城乡建设与生态环保20个、工业77个、服务业12个、社会事业10个。
河南
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措施》,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新型基础设施等10大领域,梳理出1万个左右重大项目,力争2023年全年完成投资2万亿元以上。
同时,继续办好“三个一批”活动,完善“三个一批”活动评价细则和项目遴选核查程序,带动2023年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15万亿元。
据统计,全省集中签约项目611个,总投资7069亿元;开工项目1271个,总投资1.6万亿元;投产项目1443个,总投资8792亿元。
为进一步突出标志性项目的引领作用,河南围绕产业转型、交通基础设施、能源水利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等4个领域,遴选100个百亿级重大项目,按照“一项目一方案一专班一责任领导”要求强力推进。
目前,已列入“双百工程”项目110余个,总投资近1.8万亿元,其中,单个项目平均超过150亿元,一季度计划完成投资800亿元以上。
上海
上海持续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150亿元。
2023年上海市重大工程计划安排正式项目191项,其中科技产业类77项,社会民生类27项,生态文明建设类17项,城市基础设施类62项,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类8项;另计划安排预备项目48项。
目前,已列入“双百工程”项目110余个,总投资近1.8万亿元,其中,单个项目平均超过150亿元,一季度计划完成投资800亿元以上。
陕西
陕西今年安排省级重点建设项目643个,总投资20356亿元,年度投资4818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247个,年度投资1667亿元。
这643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陕西聚焦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西安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医学中心等重大战略和发展定位,重点推进24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两链融合”项目87个,总投资1411亿元,年度投资417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增加46个,总投资增加838亿元,年度投资增加432亿元,在全省总盘子中的占比分别提升了2.8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煤炭分质利用、可降解塑料、高端聚烯烃等领域的重点项目有55个,总投资3393.6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62.7亿元,占2023年省级重点项目总盘子的17.8%。
2023年,陕西计划组织实施镇安、富平、柞水抽水蓄能电站等20个新能源项目,总投资1190.27亿元、同比增长65.3%,年度投资622.3亿元、同比增长91.5%。
2023年,陕西计划组织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71个,总投资7199亿元、同比增长27%,年度投资1355亿元、同比增长72.8%,占2023年省级重点项目总盘子的28.1%。
广东
广东全年将安排省重点项目1530个,总投资约8.4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规模的项目达205个,50亿元至100亿元规模的项目有152个,囊括基础设施工程、产业工程、民生保障工程共三大行业。
其中,安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项目991个,年度计划投资6758亿元;安排铁路项目35个、综合交通枢纽项目8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28个,年度计划投资共1491亿元;安排综合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类项目371个,年度计划投资4900亿元;安排科创项目28个,年度计划投资85亿元。
分行业来看:基础设施工程年度计划投资6159亿元,为全部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的61.6%;
产业工程年度计划投资3109亿元,为全部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的31.1%;
民生保障工程年度计划投资732亿元,为全部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的7.3%。
北京
2023年第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此次活动共有5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约486亿元。其中,投资超过10亿元的项目有12个,总投资超420亿元;社会投资项目22个,总投资超过340亿元。
项目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工永丰数字科技中心等12个高精尖产业项目;聚焦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开工京唐城际铁路北京隧道段等21个基础设施项目;聚焦城市更新行动落地,开工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等8个城市更新项目;聚焦惠民生暖民心实事,开工9个民生改善项目。
项目预计2023年内完成投资超140亿元,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塑造城市格局、提升城市品质和百姓获得感,助力增强城市发展后劲和活力。
目前已梳理出一季度计划开工160项市区重大项目。除1月份开工50个项目外,二、三月份计划开工项目110个,总投资近2200亿元。其中投资超过10亿元的项目有13个、总投资超2020亿元,包括京东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2023年保障性住房项目(打捆)等2个总投资超百亿元的重大项目。
预计今年将持续发挥“3个100”市重点工程品牌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集中推进100个重大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对全市投资支撑比例将保持在三成以上,以重大项目带动扩大有效投资。
天津
2月1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天津市关于着力推动经济运行一季度良好开局全年整体好转的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673个,总投资1.53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60.57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92个,总投资3154.54亿元,年度投资934.12亿元;续建项目481个,总投资1.22万亿元,年度投资1426.44亿元。
安排重点储备项目182个,总投资3834.62亿元。其中,科技和产业创新类项目127个、总投资2399.7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77.98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201个、总投资2782.2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30.98亿元;基础设施和城市更新等项目320个、总投资10721.7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49.24亿元;民生改善类项目207个、总投资3246.9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2.37亿元。
2月2日,天津市发改委公布天津市2023年重点建设、重点储备项目名单。天津市安排重点建设项目673个,重点储备项目182个。重点建设项目包括: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及大宗气体站项目、中芯国际T2/T3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华海清科股份有限公司晶圆再生项目、飞腾芯片研发平台改造等项目。重点储备项目清单中,包括西青区集成电路产业园项目、中科曙光天津产业基地三期工程等项目。
浙江
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3年重大项目实施计划》。2023年推进省重大项目1000个左右,计划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第一批安排省重大项目791个,年度计划投资8337亿元。力争新建项目开工率达到100%,投资完成率超过100%。
新开工重大项目:第一批安排杭州地铁四期、金七门核电一期、安华水库扩容提升、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台州湾新材料产业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医学中心等251个新建项目,2023年计划完成投资2729亿元。
续建重大项目:第一批安排通苏嘉甬铁路、铁路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东苕溪防洪后续西险大塘达标加固工程、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衢江抽水蓄能电站、湖畔实验室、省全民健身中心等540个续建项目,确保2023年完成投资5608亿元。
贵州
2023年,贵州计划推进实施省重大项目4000个以上、完成投资8000亿元以上,坚定不移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
2023年,贵州省还将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安排省级政府年度投资计划490亿元左右,大力推进2500个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建设。其中,重点扩大产业投资,深入实施产业及产业配套基础设施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支持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改造,为推动经济实现整体好转、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情况:共开工重大项目687个,总投资3767.67亿元,其中“四化”项目564个、基础设施项目88个、民生工程35个。
安徽
1月3日,安徽省召开一季度全省投资和重点项目工作推进会,今年一季度,全省开工项目1017个,总投资7069.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56.7亿元,涉及制造业、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多个行业领域,其中制造业项目投资额占总投资额70.8%。
各地各部门将增强“拼”和“抢”的紧迫感,聚焦重点领域,强化项目支撑,突出招大引强,推动项目快建设、快竣工、快投产,力争首季“开门红”。
2023年,安徽将开工建设沿江高铁合肥至武汉段、京台高速合肥至蚌埠段改扩建、长江安庆河段治理等项目;高铁、高速通车里程分别新增125公里、300公里以上;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推出PPP标杆项目10个以上。
江西
2023年江西将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持续打好六大领域“项目大会战”,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四大攻坚行动”,2023年初步计划实施3527个省大中型项目,总投资4.42万亿元左右,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56万亿元左右。
1月30日,江西省发改委发布《关于2023年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方向)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备选项目的公式》,将拟上报国家的99个项目按投资方向分类予以公示。
99个项目按投资方向分成四类。其中,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项目9个、尾矿库治理项目3个、湿地保护和修复项目15个、协同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工程项目72个。
99个项目总投资金额合计约218.46亿元,其中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项目总投资金额98.6亿元、尾矿库治理项目总投资金额1.23亿元、湿地保护和修复项目总投资金额7.73亿元、协同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工程项目总投资金额110.89亿元。
2月6日,2023年省市县三级重大项目协同联动开工暨2023年“项目大会战”动员大会举行。2023年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工重大项目1234个,为2023年省大中型项目清单中计划一季度开工的项目,总投资11801亿元。其中,10-50亿元项目342个,50亿元以上项目37个。
2023年省级层面重点推进大中型建设项目3558个(均为投资亿元以上项目),计划年度完成投资1.56万亿,其中往年已开工在建项目1820个,计划年度完成投资8519亿元。计划新开工项目1738个,计划年度完成投资7042亿元。
云南
1月28日云南召开2023年一季度重大产业项目调度暨开工推进会,今年一季度,云南全省计划开工项目675个、总投资197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64亿元。
根据项目计划书,能源以外工业项目228个、能源工业项目61个、农业项目268个、数字经济项目32个、文化旅游项目86个。昆明、曲靖开工项目数均超过100个,昆明、曲靖、红河开工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均超过100亿元,滇中5州(市)势头强劲,开工项目个数、年度计划投资规模占全省的60%左右。
云南将围绕壮大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锚定产业投资完成1万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提升至50%以上的目标任务,推动各地优势资源加快产业化,推动外向型经济向重点口岸聚集,推动重点园区加快打造现代产业集群。
江苏
江苏制定了一份2023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清单,220个项目年度计划总投资5666亿元,较上一年增加76亿元。另有储备项目45个,比上一年增加18个。储备项目数量大幅增加,旨在为稳投资、稳增长蓄能储劲。
江苏220项省级重点项目中,产业项目有180个,比去年增加14个,其中制造业项目158个,比去年增加21个。这些项目中,147个是江苏50条重点产业链上的项目。
1月10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召开。2023年江苏将牢牢抓住高质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这个重点,进一步扩大交通有效投资。
今年江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02亿元,同比增长10.7%。2023年江苏将确保南沿江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开工建设潍坊至宿迁铁路,力争开工合肥至宿迁铁路宿迁至泗县段。进一步推动铁路专(支)线进港口、进园区,建成滨海港铁路支线、运河宿迁港铁路专用线、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工装配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
甘肃
2023年甘肃省将持续扩大交通领域有效投资,计划完成投资1300亿元,8个县将实现通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建设平庆铁路、兰张三四线武张段,加快建设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黄河甘肃段河道防洪治理等力争年内开工;强化城镇建设补短板。
辽宁
2023年,辽宁省拟新开工建设重大项目20个,主要包括华晨宝马全新动力电池,中石油大连石化搬迁改造,徐大堡核电1、2号机组,沈阳机场二跑道,大连新机场,引洋入连等超100亿元的重大项目。
1月31日,辽宁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召开。辽宁2023年将以交通强省建设和当好振兴发展开路先锋为总目标,重点抓好畅联辽宁工程建设、综合运输服务能力提升等7方面工作,推动实施64项亿元以上重点交通项目,总投资规模达3460亿元,完成投资530亿元,同比增长15.3%,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做好坚实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高速公路方面,计划完成投资155亿元;
普通公路方面:计划完成投资104亿元;
铁路方面,计划完成投资70亿元;
港口水运方面,计划完成投资11亿元;
枢纽场站方面,计划完成投资10亿元。
新疆
1月28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召开了,2023年自治区交通建设第一次推进会,确保自治区交通建设实现“开门红”。
2023年,自治区计划完成公路交通建设投资832亿元,计划实施项目66个。其中,续建项目54个,新开工项目12个。自治区计划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8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6000公里。
今年,自治区将持续推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星星峡至吐峪沟段改扩建工程、G3013线乌恰至康苏、G577昭苏至木扎尔特口岸等12个新开工项目,将实行清单化管理,明确每个环节的时间节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成熟一个、开工一个,确保8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
西藏
2023年,西藏将加快实施国家“十四五”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151个项目,在2023年底前全部完成“十四五”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前期工作。
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西藏将全力推进川藏铁路建设、推动滇藏铁路波密至然乌段开工建设,加快拉日高速公路、狮泉河镇至昆莎机场高速公路、京藏高速公路那曲试验段、G318线提质改造、G219线墨脱至察隅段新改建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实现普兰机场通航。推进高海拔县城供暖供氧、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项目,着力补齐城市发展短板。
青海
重点推进重大项目800个以上,总投资1.3万亿元;铁路方面,加快建设西成铁路,机场方面开工建设共和机场,高速公路突破5000公里,水利方面力争引黄济宁工程早日开工,能源方面开工哇让、同德等抽水蓄能电站。
2月3日,青海省水利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2023年,青海将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48亿元以上,重点推进200余项水利工程建设,巩固提升52万农牧区群众饮水安全水平,改善灌溉面积1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0平方公里以上。
广西
广西发展改革委在今年年初即研究部署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为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奠定扎实基础。研究提出2023年第一批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方案并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第一批重大项目方案共计2528个项目,总投资46486.4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261.67亿元。
进一步加强自治区领导联系推进重大项目、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涉桂项目等推进工作,强化跨市、跨部门信息沟通和工作调度,提早下达2023年自治区本级预算内项目前期经费4亿元,支持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以及重大规划、重大课题及重大事项等推进工作。
2023年广西将强化平陆运河等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加快发行、拨付使用首批新增政府债券344亿元,盘活存量土地不低于2500公顷,力争一季度自治区层面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000亿元;落实招商引资考核激励,大力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力争一季度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500亿元以上、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投资总额3700亿元以上。
湖北
对省里谋划的总投资3.45万亿的1.4万个亿元以上项目紧盯不放、能开则开、能快则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加快沿江高铁等8个铁路项目、京港澳高速湖北段改扩建等39个高速项目、天河机场三跑道等1个机场项目建设以及引江补汉、鄂北二期等工程;新建5G宏基站2万个以上。
1月31日,湖北省举行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506个,总投资1.5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460亿元,再创单季新高。
湖北这次集中开工的2506个亿元以上项目中,百亿元以上项目20个,总投资15492亿元,项目数量、投资规模均超历史同期。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投资占比58.2%,基础设施投资占比29.8%。
从区域分布看,武汉都市圈项目1232个,总投资7739亿元,其中武汉新城将启动创新策源基地、双柳长江大桥等重大工程30个,总投资474亿元。
黑龙江
2023年,黑龙江提出“1113”的目标,确保今年在建项目1万个,总投资1万亿元,其中,省级重点项目1000个,年度完成投资3000亿元。通过突出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内蒙古
2月4日,全区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今年全区计划实施政府投资5000万元以上、企业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168个,总投资3.2万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7739亿元,较去年增加1403亿元。其中:总投资100亿元及以上项目52个,较去年增加了11个;50亿元至100亿元项目98个,较去年增加了45个。
从投资类型看,今年全区政府投资项目1077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364亿元,较去年增长166亿元。企业投资项目2091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6375亿元,较去年增长1237亿元。两类项目年度计划投资额均实现了稳步增长。
从建设性质看,今年全区新建项目1592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118亿元,较去年增加875亿元。续建投资项目1576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621亿元,较去年增加528亿元。新建项目年度投资计划超过了续建项目。
宁夏
2023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000个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0亿元以上。
2023年度,自治区确定“155”自治区本级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包括101个重点建设项目、52个重点预备开工项目、51个重点前期项目,以形成梯次推进、持续用力、前景可期的工作格局。
其中,自治区本级重点建设项目101个,总投资404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67亿元,包含产业项目67个,基础设施项目21个,社会事业项目5个,民生改善工程8个;自治区本级重点预备开工项目52个,项目总投资约139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197亿元;自治区本级重点前期工作项目51个,项目总投资约3245亿元。
项目涵盖了产业、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各个领域,覆盖面广、投资规模大、质量效益优、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是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有力增长的重要支撑。
23. 2023年已审批开工的项目有哪些?
河北
名单共列项目507项,总投资1.32万亿元,2023年预计完成投资2600.1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261项,总投资5455.1亿元,年度预计投资1093.4亿元;续建项目194项,总投资6646.1亿元,年度预计投资1298.8亿元;建成投产项目52项,总投资1131亿元,年度预计投资207.9亿元。涵盖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现代化提升、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民生补短板等领域。
从行业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56个,总投资3213.2亿元,主要包括信息智能、生物医药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项目。
产业链现代化提升项目70个,总投资2762.6亿元,主要包括钢铁石化、食品、农业产业化、轻工等领域项目。
现代服务业项目89个,总投资1166.7亿元,主要包括孵化产业设施、商贸物流、文体旅游等领域项目。
基础设施项目63个,总投资5369.4亿元,主要包括能源、交通、水利等领域项目。
民生补短板项目29个,总投资720.3亿元,主要包括新型城镇化、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项目。
山东
2023年省重点项目共1400个,总投资1.09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446亿元。
重点项目包括三个方向: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700项,主要是紧扣“十强”产业、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突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降碳提质以及新兴产业绿色赋能、数字化转型,推动一批“四新”投资项目和支撑产业突破发展的重点骨干项目。
“双招双引”签约项目200项,主要是做好省级重大招商签约活动、市县负责同志招商引资活动成果落地,将各地已正式签约或签订投资意向的优质项目纳入推进体系,项目以省外投资为主、确保2023年开工落地。
补短板项目500项,主要是聚焦生态环保、老旧小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粮食能源储备、社会民生保障等,推进一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民生保障能力、补齐短板弱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
四川
2023年四川省重点项目名单,涵盖新开工项目236个,续建项目464个。其中,产业类项目数量最多,为346个;其次是基础设施项目,271个;民生工程及社会事业项目、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项目分别为60个、23个。
1月3日,四川省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举行。本次现场推进项目共423个、总投资7483.7亿元。据了解,此次开工建设能源项目35个、总投资386.2亿元。其中,电源项目19个、总投资299.4亿元,包括华能彭州燃机、道孚县“1+N”等项目;电网项目15个、总投资31.8亿元,包括德阳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成自铁路成都罗家湾牵引站220千伏供电工程等;煤炭储备基地项目1个、总投资55亿元,为广汇物流四川广元煤炭储备基地。项目建成后,将推动构建多能互补、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体系;有效提升全省特别是负荷中心供电能力,满足重要用户用电需求;增强全省电煤应急保障能力。
此外,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六次会议上,提出了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3年重大项目建议清单,共248个项目,总投资约3.3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215亿元。
其中,交通项目共有69个纳入清单,总投资超1.4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65亿元。制造业项目计划实施58个,总投资达50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70亿元,主要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材料、航空装备、智能网联汽车、晶硅光伏、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此外,两地拟推动实施17个创新平台项目。其中,位于重庆的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重庆科学中心,位于成都市的智慧医疗医学中心二期项目等计划在2023年完工。
重庆
政协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重庆市发改委表示,2023年重庆计划市级重大项目个数是1123个,这也是历年来市级重大项目首次上千,总投资约3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3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2%、15.4%、18.4%,计划新开工项目296个、完工投用项目228个;前期规划研究项目240个、总投资约1.1万亿元。
产业转型升级年度计划投资868亿元,其中电子产业计划投资增长253.7%、新能源汽车增长176.5%、新材料产业增长107.4%。
今年高铁全面发力,6条高铁,渝昆、渝黔、渝万、渝西、城达万、成渝中线全面建设,计划新开工渝宜高铁建设;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有序推进,计划新开工轨道交通7号线、17号线,跟高新区密切相关,以及市郊铁路中心城区至永川线、中心城区到南川线。
中心城区的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700亿元以上、占比超过40%;主城都市区年度计划投资占比超过70%。
就业和社会保障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同比增长290%,教育项目同比增长80%,健康项目同比增长48%。
福建
2023年度省重点项目1580个,其中省在建重点项目1409个,省预备重点项目171个,总投资4.09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480亿元。
分行业来看:省在建重点项目(1409):农林水利104个、交通116个、能源37个、城乡建设与生态环保184个、工业691个、服务业135个、社会事业142个。
省预备重点项目(171)个:农林水利11个、交通29个、能源12个、城乡建设与生态环保20个、工业77个、服务业12个、社会事业10个。
河南
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措施》,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新型基础设施等10大领域,梳理出1万个左右重大项目,力争2023年全年完成投资2万亿元以上。
同时,继续办好“三个一批”活动,完善“三个一批”活动评价细则和项目遴选核查程序,带动2023年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15万亿元。
据统计,全省集中签约项目611个,总投资7069亿元;开工项目1271个,总投资1.6万亿元;投产项目1443个,总投资8792亿元。
为进一步突出标志性项目的引领作用,河南围绕产业转型、交通基础设施、能源水利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等4个领域,遴选100个百亿级重大项目,按照“一项目一方案一专班一责任领导”要求强力推进。
目前,已列入“双百工程”项目110余个,总投资近1.8万亿元,其中,单个项目平均超过150亿元,一季度计划完成投资800亿元以上。
上海
上海持续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150亿元。
2023年上海市重大工程计划安排正式项目191项,其中科技产业类77项,社会民生类27项,生态文明建设类17项,城市基础设施类62项,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类8项;另计划安排预备项目48项。
目前,已列入“双百工程”项目110余个,总投资近1.8万亿元,其中,单个项目平均超过150亿元,一季度计划完成投资800亿元以上。
陕西
陕西今年安排省级重点建设项目643个,总投资20356亿元,年度投资4818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247个,年度投资1667亿元。
这643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陕西聚焦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西安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医学中心等重大战略和发展定位,重点推进24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两链融合”项目87个,总投资1411亿元,年度投资417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增加46个,总投资增加838亿元,年度投资增加432亿元,在全省总盘子中的占比分别提升了2.8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煤炭分质利用、可降解塑料、高端聚烯烃等领域的重点项目有55个,总投资3393.6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62.7亿元,占2023年省级重点项目总盘子的17.8%。
2023年,陕西计划组织实施镇安、富平、柞水抽水蓄能电站等20个新能源项目,总投资1190.27亿元、同比增长65.3%,年度投资622.3亿元、同比增长91.5%。
2023年,陕西计划组织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71个,总投资7199亿元、同比增长27%,年度投资1355亿元、同比增长72.8%,占2023年省级重点项目总盘子的28.1%。
广东
广东全年将安排省重点项目1530个,总投资约8.4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规模的项目达205个,50亿元至100亿元规模的项目有152个,囊括基础设施工程、产业工程、民生保障工程共三大行业。
其中,安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项目991个,年度计划投资6758亿元;安排铁路项目35个、综合交通枢纽项目8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28个,年度计划投资共1491亿元;安排综合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类项目371个,年度计划投资4900亿元;安排科创项目28个,年度计划投资85亿元。
分行业来看:基础设施工程年度计划投资6159亿元,为全部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的61.6%;
产业工程年度计划投资3109亿元,为全部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的31.1%;
民生保障工程年度计划投资732亿元,为全部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的7.3%。
北京
2023年第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此次活动共有5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约486亿元。其中,投资超过10亿元的项目有12个,总投资超420亿元;社会投资项目22个,总投资超过340亿元。
项目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工永丰数字科技中心等12个高精尖产业项目;聚焦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开工京唐城际铁路北京隧道段等21个基础设施项目;聚焦城市更新行动落地,开工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等8个城市更新项目;聚焦惠民生暖民心实事,开工9个民生改善项目。
项目预计2023年内完成投资超140亿元,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塑造城市格局、提升城市品质和百姓获得感,助力增强城市发展后劲和活力。
目前已梳理出一季度计划开工160项市区重大项目。除1月份开工50个项目外,二、三月份计划开工项目110个,总投资近2200亿元。其中投资超过10亿元的项目有13个、总投资超2020亿元,包括京东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2023年保障性住房项目(打捆)等2个总投资超百亿元的重大项目。
预计今年将持续发挥“3个100”市重点工程品牌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集中推进100个重大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对全市投资支撑比例将保持在三成以上,以重大项目带动扩大有效投资。
天津
2月1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天津市关于着力推动经济运行一季度良好开局全年整体好转的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673个,总投资1.53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60.57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92个,总投资3154.54亿元,年度投资934.12亿元;续建项目481个,总投资1.22万亿元,年度投资1426.44亿元。
安排重点储备项目182个,总投资3834.62亿元。其中,科技和产业创新类项目127个、总投资2399.7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77.98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201个、总投资2782.2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30.98亿元;基础设施和城市更新等项目320个、总投资10721.7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49.24亿元;民生改善类项目207个、总投资3246.9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2.37亿元。
2月2日,天津市发改委公布天津市2023年重点建设、重点储备项目名单。天津市安排重点建设项目673个,重点储备项目182个。重点建设项目包括: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及大宗气体站项目、中芯国际T2/T3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华海清科股份有限公司晶圆再生项目、飞腾芯片研发平台改造等项目。重点储备项目清单中,包括西青区集成电路产业园项目、中科曙光天津产业基地三期工程等项目。
浙江
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3年重大项目实施计划》。2023年推进省重大项目1000个左右,计划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第一批安排省重大项目791个,年度计划投资8337亿元。力争新建项目开工率达到100%,投资完成率超过100%。
新开工重大项目:第一批安排杭州地铁四期、金七门核电一期、安华水库扩容提升、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台州湾新材料产业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医学中心等251个新建项目,2023年计划完成投资2729亿元。
续建重大项目:第一批安排通苏嘉甬铁路、铁路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东苕溪防洪后续西险大塘达标加固工程、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衢江抽水蓄能电站、湖畔实验室、省全民健身中心等540个续建项目,确保2023年完成投资5608亿元。
贵州
2023年,贵州计划推进实施省重大项目4000个以上、完成投资8000亿元以上,坚定不移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
2023年,贵州省还将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安排省级政府年度投资计划490亿元左右,大力推进2500个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建设。其中,重点扩大产业投资,深入实施产业及产业配套基础设施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支持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改造,为推动经济实现整体好转、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情况:共开工重大项目687个,总投资3767.67亿元,其中“四化”项目564个、基础设施项目88个、民生工程35个。
安徽
1月3日,安徽省召开一季度全省投资和重点项目工作推进会,今年一季度,全省开工项目1017个,总投资7069.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56.7亿元,涉及制造业、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多个行业领域,其中制造业项目投资额占总投资额70.8%。
各地各部门将增强“拼”和“抢”的紧迫感,聚焦重点领域,强化项目支撑,突出招大引强,推动项目快建设、快竣工、快投产,力争首季“开门红”。
2023年,安徽将开工建设沿江高铁合肥至武汉段、京台高速合肥至蚌埠段改扩建、长江安庆河段治理等项目;高铁、高速通车里程分别新增125公里、300公里以上;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推出PPP标杆项目10个以上。
江西
2023年江西将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持续打好六大领域“项目大会战”,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四大攻坚行动”,2023年初步计划实施3527个省大中型项目,总投资4.42万亿元左右,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56万亿元左右。
1月30日,江西省发改委发布《关于2023年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方向)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备选项目的公式》,将拟上报国家的99个项目按投资方向分类予以公示。
99个项目按投资方向分成四类。其中,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项目9个、尾矿库治理项目3个、湿地保护和修复项目15个、协同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工程项目72个。
99个项目总投资金额合计约218.46亿元,其中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项目总投资金额98.6亿元、尾矿库治理项目总投资金额1.23亿元、湿地保护和修复项目总投资金额7.73亿元、协同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工程项目总投资金额110.89亿元。
2月6日,2023年省市县三级重大项目协同联动开工暨2023年“项目大会战”动员大会举行。2023年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工重大项目1234个,为2023年省大中型项目清单中计划一季度开工的项目,总投资11801亿元。其中,10-50亿元项目342个,50亿元以上项目37个。
2023年省级层面重点推进大中型建设项目3558个(均为投资亿元以上项目),计划年度完成投资1.56万亿,其中往年已开工在建项目1820个,计划年度完成投资8519亿元。计划新开工项目1738个,计划年度完成投资7042亿元。
云南
1月28日云南召开2023年一季度重大产业项目调度暨开工推进会,今年一季度,云南全省计划开工项目675个、总投资197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64亿元。
根据项目计划书,能源以外工业项目228个、能源工业项目61个、农业项目268个、数字经济项目32个、文化旅游项目86个。昆明、曲靖开工项目数均超过100个,昆明、曲靖、红河开工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均超过100亿元,滇中5州(市)势头强劲,开工项目个数、年度计划投资规模占全省的60%左右。
云南将围绕壮大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锚定产业投资完成1万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提升至50%以上的目标任务,推动各地优势资源加快产业化,推动外向型经济向重点口岸聚集,推动重点园区加快打造现代产业集群。
江苏
江苏制定了一份2023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清单,220个项目年度计划总投资5666亿元,较上一年增加76亿元。另有储备项目45个,比上一年增加18个。储备项目数量大幅增加,旨在为稳投资、稳增长蓄能储劲。
江苏220项省级重点项目中,产业项目有180个,比去年增加14个,其中制造业项目158个,比去年增加21个。这些项目中,147个是江苏50条重点产业链上的项目。
1月10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召开。2023年江苏将牢牢抓住高质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这个重点,进一步扩大交通有效投资。
今年江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02亿元,同比增长10.7%。2023年江苏将确保南沿江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开工建设潍坊至宿迁铁路,力争开工合肥至宿迁铁路宿迁至泗县段。进一步推动铁路专(支)线进港口、进园区,建成滨海港铁路支线、运河宿迁港铁路专用线、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工装配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
甘肃
2023年甘肃省将持续扩大交通领域有效投资,计划完成投资1300亿元,8个县将实现通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建设平庆铁路、兰张三四线武张段,加快建设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黄河甘肃段河道防洪治理等力争年内开工;强化城镇建设补短板。
辽宁
2023年,辽宁省拟新开工建设重大项目20个,主要包括华晨宝马全新动力电池,中石油大连石化搬迁改造,徐大堡核电1、2号机组,沈阳机场二跑道,大连新机场,引洋入连等超100亿元的重大项目。
1月31日,辽宁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召开。辽宁2023年将以交通强省建设和当好振兴发展开路先锋为总目标,重点抓好畅联辽宁工程建设、综合运输服务能力提升等7方面工作,推动实施64项亿元以上重点交通项目,总投资规模达3460亿元,完成投资530亿元,同比增长15.3%,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做好坚实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高速公路方面,计划完成投资155亿元;
普通公路方面:计划完成投资104亿元;
铁路方面,计划完成投资70亿元;
港口水运方面,计划完成投资11亿元;
枢纽场站方面,计划完成投资10亿元。
新疆
1月28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召开了,2023年自治区交通建设第一次推进会,确保自治区交通建设实现“开门红”。
2023年,自治区计划完成公路交通建设投资832亿元,计划实施项目66个。其中,续建项目54个,新开工项目12个。自治区计划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8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6000公里。
今年,自治区将持续推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星星峡至吐峪沟段改扩建工程、G3013线乌恰至康苏、G577昭苏至木扎尔特口岸等12个新开工项目,将实行清单化管理,明确每个环节的时间节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成熟一个、开工一个,确保8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
西藏
2023年,西藏将加快实施国家“十四五”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151个项目,在2023年底前全部完成“十四五”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前期工作。
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西藏将全力推进川藏铁路建设、推动滇藏铁路波密至然乌段开工建设,加快拉日高速公路、狮泉河镇至昆莎机场高速公路、京藏高速公路那曲试验段、G318线提质改造、G219线墨脱至察隅段新改建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实现普兰机场通航。推进高海拔县城供暖供氧、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项目,着力补齐城市发展短板。
青海
重点推进重大项目800个以上,总投资1.3万亿元;铁路方面,加快建设西成铁路,机场方面开工建设共和机场,高速公路突破5000公里,水利方面力争引黄济宁工程早日开工,能源方面开工哇让、同德等抽水蓄能电站。
2月3日,青海省水利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2023年,青海将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48亿元以上,重点推进200余项水利工程建设,巩固提升52万农牧区群众饮水安全水平,改善灌溉面积1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0平方公里以上。
广西
广西发展改革委在今年年初即研究部署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为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奠定扎实基础。研究提出2023年第一批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方案并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第一批重大项目方案共计2528个项目,总投资46486.4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261.67亿元。
进一步加强自治区领导联系推进重大项目、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涉桂项目等推进工作,强化跨市、跨部门信息沟通和工作调度,提早下达2023年自治区本级预算内项目前期经费4亿元,支持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以及重大规划、重大课题及重大事项等推进工作。
2023年广西将强化平陆运河等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加快发行、拨付使用首批新增政府债券344亿元,盘活存量土地不低于2500公顷,力争一季度自治区层面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000亿元;落实招商引资考核激励,大力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力争一季度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500亿元以上、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投资总额3700亿元以上。
湖北
对省里谋划的总投资3.45万亿的1.4万个亿元以上项目紧盯不放、能开则开、能快则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加快沿江高铁等8个铁路项目、京港澳高速湖北段改扩建等39个高速项目、天河机场三跑道等1个机场项目建设以及引江补汉、鄂北二期等工程;新建5G宏基站2万个以上。
1月31日,湖北省举行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506个,总投资1.5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460亿元,再创单季新高。
湖北这次集中开工的2506个亿元以上项目中,百亿元以上项目20个,总投资15492亿元,项目数量、投资规模均超历史同期。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投资占比58.2%,基础设施投资占比29.8%。
从区域分布看,武汉都市圈项目1232个,总投资7739亿元,其中武汉新城将启动创新策源基地、双柳长江大桥等重大工程30个,总投资474亿元。
黑龙江
2023年,黑龙江提出“1113”的目标,确保今年在建项目1万个,总投资1万亿元,其中,省级重点项目1000个,年度完成投资3000亿元。通过突出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内蒙古
2月4日,全区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今年全区计划实施政府投资5000万元以上、企业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168个,总投资3.2万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7739亿元,较去年增加1403亿元。其中:总投资100亿元及以上项目52个,较去年增加了11个;50亿元至100亿元项目98个,较去年增加了45个。
从投资类型看,今年全区政府投资项目1077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364亿元,较去年增长166亿元。企业投资项目2091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6375亿元,较去年增长1237亿元。两类项目年度计划投资额均实现了稳步增长。
从建设性质看,今年全区新建项目1592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118亿元,较去年增加875亿元。续建投资项目1576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621亿元,较去年增加528亿元。新建项目年度投资计划超过了续建项目。
宁夏
2023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000个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0亿元以上。
2023年度,自治区确定“155”自治区本级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包括101个重点建设项目、52个重点预备开工项目、51个重点前期项目,以形成梯次推进、持续用力、前景可期的工作格局。
其中,自治区本级重点建设项目101个,总投资404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67亿元,包含产业项目67个,基础设施项目21个,社会事业项目5个,民生改善工程8个;自治区本级重点预备开工项目52个,项目总投资约139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197亿元;自治区本级重点前期工作项目51个,项目总投资约3245亿元。
项目涵盖了产业、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各个领域,覆盖面广、投资规模大、质量效益优、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是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有力增长的重要支撑。
24. 2023年已审批开工的项目有哪些?
河北
名单共列项目507项,总投资1.32万亿元,2023年预计完成投资2600.1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261项,总投资5455.1亿元,年度预计投资1093.4亿元;续建项目194项,总投资6646.1亿元,年度预计投资1298.8亿元;建成投产项目52项,总投资1131亿元,年度预计投资207.9亿元。涵盖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现代化提升、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民生补短板等领域。
从行业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56个,总投资3213.2亿元,主要包括信息智能、生物医药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项目。
产业链现代化提升项目70个,总投资2762.6亿元,主要包括钢铁石化、食品、农业产业化、轻工等领域项目。
现代服务业项目89个,总投资1166.7亿元,主要包括孵化产业设施、商贸物流、文体旅游等领域项目。
基础设施项目63个,总投资5369.4亿元,主要包括能源、交通、水利等领域项目。
民生补短板项目29个,总投资720.3亿元,主要包括新型城镇化、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项目。
山东
2023年省重点项目共1400个,总投资1.09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446亿元。
重点项目包括三个方向: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700项,主要是紧扣“十强”产业、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突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降碳提质以及新兴产业绿色赋能、数字化转型,推动一批“四新”投资项目和支撑产业突破发展的重点骨干项目。
“双招双引”签约项目200项,主要是做好省级重大招商签约活动、市县负责同志招商引资活动成果落地,将各地已正式签约或签订投资意向的优质项目纳入推进体系,项目以省外投资为主、确保2023年开工落地。
补短板项目500项,主要是聚焦生态环保、老旧小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粮食能源储备、社会民生保障等,推进一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民生保障能力、补齐短板弱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
四川
2023年四川省重点项目名单,涵盖新开工项目236个,续建项目464个。其中,产业类项目数量最多,为346个;其次是基础设施项目,271个;民生工程及社会事业项目、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项目分别为60个、23个。
1月3日,四川省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举行。本次现场推进项目共423个、总投资7483.7亿元。据了解,此次开工建设能源项目35个、总投资386.2亿元。其中,电源项目19个、总投资299.4亿元,包括华能彭州燃机、道孚县“1+N”等项目;电网项目15个、总投资31.8亿元,包括德阳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成自铁路成都罗家湾牵引站220千伏供电工程等;煤炭储备基地项目1个、总投资55亿元,为广汇物流四川广元煤炭储备基地。项目建成后,将推动构建多能互补、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体系;有效提升全省特别是负荷中心供电能力,满足重要用户用电需求;增强全省电煤应急保障能力。
此外,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六次会议上,提出了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3年重大项目建议清单,共248个项目,总投资约3.3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215亿元。
其中,交通项目共有69个纳入清单,总投资超1.4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65亿元。制造业项目计划实施58个,总投资达50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70亿元,主要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材料、航空装备、智能网联汽车、晶硅光伏、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此外,两地拟推动实施17个创新平台项目。其中,位于重庆的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重庆科学中心,位于成都市的智慧医疗医学中心二期项目等计划在2023年完工。
重庆
政协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重庆市发改委表示,2023年重庆计划市级重大项目个数是1123个,这也是历年来市级重大项目首次上千,总投资约3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3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2%、15.4%、18.4%,计划新开工项目296个、完工投用项目228个;前期规划研究项目240个、总投资约1.1万亿元。
产业转型升级年度计划投资868亿元,其中电子产业计划投资增长253.7%、新能源汽车增长176.5%、新材料产业增长107.4%。
今年高铁全面发力,6条高铁,渝昆、渝黔、渝万、渝西、城达万、成渝中线全面建设,计划新开工渝宜高铁建设;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有序推进,计划新开工轨道交通7号线、17号线,跟高新区密切相关,以及市郊铁路中心城区至永川线、中心城区到南川线。
中心城区的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700亿元以上、占比超过40%;主城都市区年度计划投资占比超过70%。
就业和社会保障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同比增长290%,教育项目同比增长80%,健康项目同比增长48%。
福建
2023年度省重点项目1580个,其中省在建重点项目1409个,省预备重点项目171个,总投资4.09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480亿元。
分行业来看:省在建重点项目(1409):农林水利104个、交通116个、能源37个、城乡建设与生态环保184个、工业691个、服务业135个、社会事业142个。
省预备重点项目(171)个:农林水利11个、交通29个、能源12个、城乡建设与生态环保20个、工业77个、服务业12个、社会事业10个。
河南
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措施》,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新型基础设施等10大领域,梳理出1万个左右重大项目,力争2023年全年完成投资2万亿元以上。
同时,继续办好“三个一批”活动,完善“三个一批”活动评价细则和项目遴选核查程序,带动2023年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15万亿元。
据统计,全省集中签约项目611个,总投资7069亿元;开工项目1271个,总投资1.6万亿元;投产项目1443个,总投资8792亿元。
为进一步突出标志性项目的引领作用,河南围绕产业转型、交通基础设施、能源水利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等4个领域,遴选100个百亿级重大项目,按照“一项目一方案一专班一责任领导”要求强力推进。
目前,已列入“双百工程”项目110余个,总投资近1.8万亿元,其中,单个项目平均超过150亿元,一季度计划完成投资800亿元以上。
上海
上海持续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150亿元。
2023年上海市重大工程计划安排正式项目191项,其中科技产业类77项,社会民生类27项,生态文明建设类17项,城市基础设施类62项,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类8项;另计划安排预备项目48项。
目前,已列入“双百工程”项目110余个,总投资近1.8万亿元,其中,单个项目平均超过150亿元,一季度计划完成投资800亿元以上。
陕西
陕西今年安排省级重点建设项目643个,总投资20356亿元,年度投资4818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247个,年度投资1667亿元。
这643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陕西聚焦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西安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医学中心等重大战略和发展定位,重点推进24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两链融合”项目87个,总投资1411亿元,年度投资417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增加46个,总投资增加838亿元,年度投资增加432亿元,在全省总盘子中的占比分别提升了2.8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煤炭分质利用、可降解塑料、高端聚烯烃等领域的重点项目有55个,总投资3393.6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62.7亿元,占2023年省级重点项目总盘子的17.8%。
2023年,陕西计划组织实施镇安、富平、柞水抽水蓄能电站等20个新能源项目,总投资1190.27亿元、同比增长65.3%,年度投资622.3亿元、同比增长91.5%。
2023年,陕西计划组织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71个,总投资7199亿元、同比增长27%,年度投资1355亿元、同比增长72.8%,占2023年省级重点项目总盘子的28.1%。
广东
广东全年将安排省重点项目1530个,总投资约8.4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规模的项目达205个,50亿元至100亿元规模的项目有152个,囊括基础设施工程、产业工程、民生保障工程共三大行业。
其中,安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项目991个,年度计划投资6758亿元;安排铁路项目35个、综合交通枢纽项目8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28个,年度计划投资共1491亿元;安排综合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类项目371个,年度计划投资4900亿元;安排科创项目28个,年度计划投资85亿元。
分行业来看:基础设施工程年度计划投资6159亿元,为全部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的61.6%;
产业工程年度计划投资3109亿元,为全部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的31.1%;
民生保障工程年度计划投资732亿元,为全部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的7.3%。
北京
2023年第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此次活动共有5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约486亿元。其中,投资超过10亿元的项目有12个,总投资超420亿元;社会投资项目22个,总投资超过340亿元。
项目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工永丰数字科技中心等12个高精尖产业项目;聚焦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开工京唐城际铁路北京隧道段等21个基础设施项目;聚焦城市更新行动落地,开工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等8个城市更新项目;聚焦惠民生暖民心实事,开工9个民生改善项目。
项目预计2023年内完成投资超140亿元,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塑造城市格局、提升城市品质和百姓获得感,助力增强城市发展后劲和活力。
目前已梳理出一季度计划开工160项市区重大项目。除1月份开工50个项目外,二、三月份计划开工项目110个,总投资近2200亿元。其中投资超过10亿元的项目有13个、总投资超2020亿元,包括京东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2023年保障性住房项目(打捆)等2个总投资超百亿元的重大项目。
预计今年将持续发挥“3个100”市重点工程品牌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集中推进100个重大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对全市投资支撑比例将保持在三成以上,以重大项目带动扩大有效投资。
天津
2月1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天津市关于着力推动经济运行一季度良好开局全年整体好转的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673个,总投资1.53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60.57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92个,总投资3154.54亿元,年度投资934.12亿元;续建项目481个,总投资1.22万亿元,年度投资1426.44亿元。
安排重点储备项目182个,总投资3834.62亿元。其中,科技和产业创新类项目127个、总投资2399.7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77.98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201个、总投资2782.2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30.98亿元;基础设施和城市更新等项目320个、总投资10721.7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49.24亿元;民生改善类项目207个、总投资3246.9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2.37亿元。
2月2日,天津市发改委公布天津市2023年重点建设、重点储备项目名单。天津市安排重点建设项目673个,重点储备项目182个。重点建设项目包括: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及大宗气体站项目、中芯国际T2/T3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华海清科股份有限公司晶圆再生项目、飞腾芯片研发平台改造等项目。重点储备项目清单中,包括西青区集成电路产业园项目、中科曙光天津产业基地三期工程等项目。
浙江
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3年重大项目实施计划》。2023年推进省重大项目1000个左右,计划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第一批安排省重大项目791个,年度计划投资8337亿元。力争新建项目开工率达到100%,投资完成率超过100%。
新开工重大项目:第一批安排杭州地铁四期、金七门核电一期、安华水库扩容提升、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台州湾新材料产业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医学中心等251个新建项目,2023年计划完成投资2729亿元。
续建重大项目:第一批安排通苏嘉甬铁路、铁路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东苕溪防洪后续西险大塘达标加固工程、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衢江抽水蓄能电站、湖畔实验室、省全民健身中心等540个续建项目,确保2023年完成投资5608亿元。
贵州
2023年,贵州计划推进实施省重大项目4000个以上、完成投资8000亿元以上,坚定不移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
2023年,贵州省还将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安排省级政府年度投资计划490亿元左右,大力推进2500个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建设。其中,重点扩大产业投资,深入实施产业及产业配套基础设施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支持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改造,为推动经济实现整体好转、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情况:共开工重大项目687个,总投资3767.67亿元,其中“四化”项目564个、基础设施项目88个、民生工程35个。
安徽
1月3日,安徽省召开一季度全省投资和重点项目工作推进会,今年一季度,全省开工项目1017个,总投资7069.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56.7亿元,涉及制造业、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多个行业领域,其中制造业项目投资额占总投资额70.8%。
各地各部门将增强“拼”和“抢”的紧迫感,聚焦重点领域,强化项目支撑,突出招大引强,推动项目快建设、快竣工、快投产,力争首季“开门红”。
2023年,安徽将开工建设沿江高铁合肥至武汉段、京台高速合肥至蚌埠段改扩建、长江安庆河段治理等项目;高铁、高速通车里程分别新增125公里、300公里以上;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推出PPP标杆项目10个以上。
江西
2023年江西将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持续打好六大领域“项目大会战”,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四大攻坚行动”,2023年初步计划实施3527个省大中型项目,总投资4.42万亿元左右,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56万亿元左右。
1月30日,江西省发改委发布《关于2023年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方向)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备选项目的公式》,将拟上报国家的99个项目按投资方向分类予以公示。
99个项目按投资方向分成四类。其中,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项目9个、尾矿库治理项目3个、湿地保护和修复项目15个、协同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工程项目72个。
99个项目总投资金额合计约218.46亿元,其中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项目总投资金额98.6亿元、尾矿库治理项目总投资金额1.23亿元、湿地保护和修复项目总投资金额7.73亿元、协同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工程项目总投资金额110.89亿元。
2月6日,2023年省市县三级重大项目协同联动开工暨2023年“项目大会战”动员大会举行。2023年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工重大项目1234个,为2023年省大中型项目清单中计划一季度开工的项目,总投资11801亿元。其中,10-50亿元项目342个,50亿元以上项目37个。
2023年省级层面重点推进大中型建设项目3558个(均为投资亿元以上项目),计划年度完成投资1.56万亿,其中往年已开工在建项目1820个,计划年度完成投资8519亿元。计划新开工项目1738个,计划年度完成投资7042亿元。
云南
1月28日云南召开2023年一季度重大产业项目调度暨开工推进会,今年一季度,云南全省计划开工项目675个、总投资197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64亿元。
根据项目计划书,能源以外工业项目228个、能源工业项目61个、农业项目268个、数字经济项目32个、文化旅游项目86个。昆明、曲靖开工项目数均超过100个,昆明、曲靖、红河开工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均超过100亿元,滇中5州(市)势头强劲,开工项目个数、年度计划投资规模占全省的60%左右。
云南将围绕壮大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锚定产业投资完成1万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提升至50%以上的目标任务,推动各地优势资源加快产业化,推动外向型经济向重点口岸聚集,推动重点园区加快打造现代产业集群。
江苏
江苏制定了一份2023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清单,220个项目年度计划总投资5666亿元,较上一年增加76亿元。另有储备项目45个,比上一年增加18个。储备项目数量大幅增加,旨在为稳投资、稳增长蓄能储劲。
江苏220项省级重点项目中,产业项目有180个,比去年增加14个,其中制造业项目158个,比去年增加21个。这些项目中,147个是江苏50条重点产业链上的项目。
1月10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召开。2023年江苏将牢牢抓住高质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这个重点,进一步扩大交通有效投资。
今年江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02亿元,同比增长10.7%。2023年江苏将确保南沿江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开工建设潍坊至宿迁铁路,力争开工合肥至宿迁铁路宿迁至泗县段。进一步推动铁路专(支)线进港口、进园区,建成滨海港铁路支线、运河宿迁港铁路专用线、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工装配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
甘肃
2023年甘肃省将持续扩大交通领域有效投资,计划完成投资1300亿元,8个县将实现通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建设平庆铁路、兰张三四线武张段,加快建设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黄河甘肃段河道防洪治理等力争年内开工;强化城镇建设补短板。
辽宁
2023年,辽宁省拟新开工建设重大项目20个,主要包括华晨宝马全新动力电池,中石油大连石化搬迁改造,徐大堡核电1、2号机组,沈阳机场二跑道,大连新机场,引洋入连等超100亿元的重大项目。
1月31日,辽宁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召开。辽宁2023年将以交通强省建设和当好振兴发展开路先锋为总目标,重点抓好畅联辽宁工程建设、综合运输服务能力提升等7方面工作,推动实施64项亿元以上重点交通项目,总投资规模达3460亿元,完成投资530亿元,同比增长15.3%,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做好坚实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高速公路方面,计划完成投资155亿元;
普通公路方面:计划完成投资104亿元;
铁路方面,计划完成投资70亿元;
港口水运方面,计划完成投资11亿元;
枢纽场站方面,计划完成投资10亿元。
新疆
1月28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召开了,2023年自治区交通建设第一次推进会,确保自治区交通建设实现“开门红”。
2023年,自治区计划完成公路交通建设投资832亿元,计划实施项目66个。其中,续建项目54个,新开工项目12个。自治区计划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8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6000公里。
今年,自治区将持续推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星星峡至吐峪沟段改扩建工程、G3013线乌恰至康苏、G577昭苏至木扎尔特口岸等12个新开工项目,将实行清单化管理,明确每个环节的时间节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成熟一个、开工一个,确保8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
西藏
2023年,西藏将加快实施国家“十四五”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151个项目,在2023年底前全部完成“十四五”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前期工作。
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西藏将全力推进川藏铁路建设、推动滇藏铁路波密至然乌段开工建设,加快拉日高速公路、狮泉河镇至昆莎机场高速公路、京藏高速公路那曲试验段、G318线提质改造、G219线墨脱至察隅段新改建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实现普兰机场通航。推进高海拔县城供暖供氧、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项目,着力补齐城市发展短板。
青海
重点推进重大项目800个以上,总投资1.3万亿元;铁路方面,加快建设西成铁路,机场方面开工建设共和机场,高速公路突破5000公里,水利方面力争引黄济宁工程早日开工,能源方面开工哇让、同德等抽水蓄能电站。
2月3日,青海省水利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2023年,青海将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48亿元以上,重点推进200余项水利工程建设,巩固提升52万农牧区群众饮水安全水平,改善灌溉面积1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0平方公里以上。
广西
广西发展改革委在今年年初即研究部署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为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奠定扎实基础。研究提出2023年第一批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方案并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第一批重大项目方案共计2528个项目,总投资46486.4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261.67亿元。
进一步加强自治区领导联系推进重大项目、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涉桂项目等推进工作,强化跨市、跨部门信息沟通和工作调度,提早下达2023年自治区本级预算内项目前期经费4亿元,支持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以及重大规划、重大课题及重大事项等推进工作。
2023年广西将强化平陆运河等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加快发行、拨付使用首批新增政府债券344亿元,盘活存量土地不低于2500公顷,力争一季度自治区层面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000亿元;落实招商引资考核激励,大力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力争一季度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500亿元以上、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投资总额3700亿元以上。
湖北
对省里谋划的总投资3.45万亿的1.4万个亿元以上项目紧盯不放、能开则开、能快则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加快沿江高铁等8个铁路项目、京港澳高速湖北段改扩建等39个高速项目、天河机场三跑道等1个机场项目建设以及引江补汉、鄂北二期等工程;新建5G宏基站2万个以上。
1月31日,湖北省举行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506个,总投资1.5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460亿元,再创单季新高。
湖北这次集中开工的2506个亿元以上项目中,百亿元以上项目20个,总投资15492亿元,项目数量、投资规模均超历史同期。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投资占比58.2%,基础设施投资占比29.8%。
从区域分布看,武汉都市圈项目1232个,总投资7739亿元,其中武汉新城将启动创新策源基地、双柳长江大桥等重大工程30个,总投资474亿元。
黑龙江
2023年,黑龙江提出“1113”的目标,确保今年在建项目1万个,总投资1万亿元,其中,省级重点项目1000个,年度完成投资3000亿元。通过突出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内蒙古
2月4日,全区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今年全区计划实施政府投资5000万元以上、企业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168个,总投资3.2万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7739亿元,较去年增加1403亿元。其中:总投资100亿元及以上项目52个,较去年增加了11个;50亿元至100亿元项目98个,较去年增加了45个。
从投资类型看,今年全区政府投资项目1077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364亿元,较去年增长166亿元。企业投资项目2091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6375亿元,较去年增长1237亿元。两类项目年度计划投资额均实现了稳步增长。
从建设性质看,今年全区新建项目1592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118亿元,较去年增加875亿元。续建投资项目1576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621亿元,较去年增加528亿元。新建项目年度投资计划超过了续建项目。
宁夏
2023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000个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0亿元以上。
2023年度,自治区确定“155”自治区本级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包括101个重点建设项目、52个重点预备开工项目、51个重点前期项目,以形成梯次推进、持续用力、前景可期的工作格局。
其中,自治区本级重点建设项目101个,总投资404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67亿元,包含产业项目67个,基础设施项目21个,社会事业项目5个,民生改善工程8个;自治区本级重点预备开工项目52个,项目总投资约139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197亿元;自治区本级重点前期工作项目51个,项目总投资约3245亿元。
项目涵盖了产业、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各个领域,覆盖面广、投资规模大、质量效益优、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是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有力增长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