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常用性能指标(如何选择电冰箱有那些性能指标?)
1. 如何选择电冰箱有那些性能指标?
1、一般耗电量要看冰箱上面的节能标识。数值越低的冰箱越省电,但是冰箱并非“越省电越好”,电冰箱的耗电量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性能指标。但是要达到最佳的保鲜效果,仅仅在减少用电量上做文章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最优化的结构和制冷设计。
2、冷冻力是衡量制冷器具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冷冻量从2.5公斤左右到18公斤的都有,最好的产品已经达到22公斤。应该根据自己家里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冰箱,冷冻能力越强的,耗电量越大,价格也就越高。
3、家用电冰箱主要的技术性能不应该是制冷,而应该是保鲜。过大的冷冻力不仅会无谓地增加用电量,而且会破坏食品内部的组织和营养结构。对于讲究色香味的人来说,保鲜是消费者购买冰箱的第一需要。 因此要着重考虑冰箱的保鲜性能,目前市场上有电脑温控、电子温控和机械温控3类,电脑温控相对精准一些,可以比较比较看看。
4、冰箱的尺寸不同,容积也就不尽相同,在购买时要注意,有些冰箱看着很大,其实容积比较小,这就要看看冰箱里面的实际大小了,打开冰箱门看设计的是否合理。一般来说,三口或四口之家可考虑选择180L左右的冰箱。
5、品牌的冰箱质量还是比普通的要好,比较经过那么多年的历练,技术、质量等日益成熟了。能使用比较长的时间,故障率也比较低。
2. 如何选择电冰箱有那些性能指标?
1、一般耗电量要看冰箱上面的节能标识。数值越低的冰箱越省电,但是冰箱并非“越省电越好”,电冰箱的耗电量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性能指标。但是要达到最佳的保鲜效果,仅仅在减少用电量上做文章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最优化的结构和制冷设计。
2、冷冻力是衡量制冷器具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冷冻量从2.5公斤左右到18公斤的都有,最好的产品已经达到22公斤。应该根据自己家里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冰箱,冷冻能力越强的,耗电量越大,价格也就越高。
3、家用电冰箱主要的技术性能不应该是制冷,而应该是保鲜。过大的冷冻力不仅会无谓地增加用电量,而且会破坏食品内部的组织和营养结构。对于讲究色香味的人来说,保鲜是消费者购买冰箱的第一需要。 因此要着重考虑冰箱的保鲜性能,目前市场上有电脑温控、电子温控和机械温控3类,电脑温控相对精准一些,可以比较比较看看。
4、冰箱的尺寸不同,容积也就不尽相同,在购买时要注意,有些冰箱看着很大,其实容积比较小,这就要看看冰箱里面的实际大小了,打开冰箱门看设计的是否合理。一般来说,三口或四口之家可考虑选择180L左右的冰箱。
5、品牌的冰箱质量还是比普通的要好,比较经过那么多年的历练,技术、质量等日益成熟了。能使用比较长的时间,故障率也比较低。
3. 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性能指标有以下几种:
1. 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衡量系统传输过程中出现的比特错误的概率。
2. 数据吞吐量(Throughput):衡量系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输的有效数据量,通常以比特每秒(bps)为单位。
3. 带宽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衡量系统在单位带宽下能够传输的有效数据量,通常以比特每秒每赫兹(bps/Hz)为单位。
4. 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衡量信号与噪声的比值,可以用来评估接收到的信号质量。
5. 传输时延(Transmission Delay):衡量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需的时间。
6. 同步精度(Synchronization Accuracy):衡量接收端是否能够准确同步发送端的时钟信号。
7. 连接可靠性(Connection Reliability):衡量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中是否能够保持稳定的连接。
8. 抗干扰能力(Interference Resistance):衡量系统对于外部干扰(如其他无线设备、电源波动等)的抵抗能力。
9. 覆盖范围(Coverage Range):衡量系统能够达到的有效传输距离。
这些性能指标综合考虑了数字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传输速率、传输时延、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可以通过实际测试、数学模型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估和优化。
4. 如何选择电冰箱有那些性能指标?
1、一般耗电量要看冰箱上面的节能标识。数值越低的冰箱越省电,但是冰箱并非“越省电越好”,电冰箱的耗电量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性能指标。但是要达到最佳的保鲜效果,仅仅在减少用电量上做文章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最优化的结构和制冷设计。
2、冷冻力是衡量制冷器具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冷冻量从2.5公斤左右到18公斤的都有,最好的产品已经达到22公斤。应该根据自己家里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冰箱,冷冻能力越强的,耗电量越大,价格也就越高。
3、家用电冰箱主要的技术性能不应该是制冷,而应该是保鲜。过大的冷冻力不仅会无谓地增加用电量,而且会破坏食品内部的组织和营养结构。对于讲究色香味的人来说,保鲜是消费者购买冰箱的第一需要。 因此要着重考虑冰箱的保鲜性能,目前市场上有电脑温控、电子温控和机械温控3类,电脑温控相对精准一些,可以比较比较看看。
4、冰箱的尺寸不同,容积也就不尽相同,在购买时要注意,有些冰箱看着很大,其实容积比较小,这就要看看冰箱里面的实际大小了,打开冰箱门看设计的是否合理。一般来说,三口或四口之家可考虑选择180L左右的冰箱。
5、品牌的冰箱质量还是比普通的要好,比较经过那么多年的历练,技术、质量等日益成熟了。能使用比较长的时间,故障率也比较低。
5. 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性能指标有以下几种:
1. 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衡量系统传输过程中出现的比特错误的概率。
2. 数据吞吐量(Throughput):衡量系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输的有效数据量,通常以比特每秒(bps)为单位。
3. 带宽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衡量系统在单位带宽下能够传输的有效数据量,通常以比特每秒每赫兹(bps/Hz)为单位。
4. 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衡量信号与噪声的比值,可以用来评估接收到的信号质量。
5. 传输时延(Transmission Delay):衡量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需的时间。
6. 同步精度(Synchronization Accuracy):衡量接收端是否能够准确同步发送端的时钟信号。
7. 连接可靠性(Connection Reliability):衡量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中是否能够保持稳定的连接。
8. 抗干扰能力(Interference Resistance):衡量系统对于外部干扰(如其他无线设备、电源波动等)的抵抗能力。
9. 覆盖范围(Coverage Range):衡量系统能够达到的有效传输距离。
这些性能指标综合考虑了数字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传输速率、传输时延、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可以通过实际测试、数学模型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估和优化。
6. 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性能指标有以下几种:
1. 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衡量系统传输过程中出现的比特错误的概率。
2. 数据吞吐量(Throughput):衡量系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输的有效数据量,通常以比特每秒(bps)为单位。
3. 带宽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衡量系统在单位带宽下能够传输的有效数据量,通常以比特每秒每赫兹(bps/Hz)为单位。
4. 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衡量信号与噪声的比值,可以用来评估接收到的信号质量。
5. 传输时延(Transmission Delay):衡量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需的时间。
6. 同步精度(Synchronization Accuracy):衡量接收端是否能够准确同步发送端的时钟信号。
7. 连接可靠性(Connection Reliability):衡量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中是否能够保持稳定的连接。
8. 抗干扰能力(Interference Resistance):衡量系统对于外部干扰(如其他无线设备、电源波动等)的抵抗能力。
9. 覆盖范围(Coverage Range):衡量系统能够达到的有效传输距离。
这些性能指标综合考虑了数字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传输速率、传输时延、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可以通过实际测试、数学模型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估和优化。
7. 如何选择电冰箱有那些性能指标?
1、一般耗电量要看冰箱上面的节能标识。数值越低的冰箱越省电,但是冰箱并非“越省电越好”,电冰箱的耗电量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性能指标。但是要达到最佳的保鲜效果,仅仅在减少用电量上做文章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最优化的结构和制冷设计。
2、冷冻力是衡量制冷器具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冷冻量从2.5公斤左右到18公斤的都有,最好的产品已经达到22公斤。应该根据自己家里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冰箱,冷冻能力越强的,耗电量越大,价格也就越高。
3、家用电冰箱主要的技术性能不应该是制冷,而应该是保鲜。过大的冷冻力不仅会无谓地增加用电量,而且会破坏食品内部的组织和营养结构。对于讲究色香味的人来说,保鲜是消费者购买冰箱的第一需要。 因此要着重考虑冰箱的保鲜性能,目前市场上有电脑温控、电子温控和机械温控3类,电脑温控相对精准一些,可以比较比较看看。
4、冰箱的尺寸不同,容积也就不尽相同,在购买时要注意,有些冰箱看着很大,其实容积比较小,这就要看看冰箱里面的实际大小了,打开冰箱门看设计的是否合理。一般来说,三口或四口之家可考虑选择180L左右的冰箱。
5、品牌的冰箱质量还是比普通的要好,比较经过那么多年的历练,技术、质量等日益成熟了。能使用比较长的时间,故障率也比较低。
8. 衡量内存性能的指标主要有哪些方面?
衡量内存性能的指标有如下几个方面:
1、内存容量(越大越好) 注:内存低于1GB左右,将影响Win7/8操作系统的响应速度,且不同软件、游戏应用环境对内存容量要求不一。
2、内存频率(越高越好) DDR3内存的频率可达到2666+MHz,DDR2与DDR3采用双倍数据速率(DoubleDataRate)技术。DDR2内存的起步频率为400MHz,最高可达到DDR2-1066甚至DDR2-1200MHz;DDR3内存起步频率为800MHz,甚至可达到2666+的频率。 3、时序(越低越好) 时序表示内存完成一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周期,时间越长,则表示执行效率越低。DDR2内存的时序为CL5/CL6,DDR3内存则为CL9/CL11。整体而言,内存的时序呈现频率越高,内存延迟越大。
9. 内存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3个?
内存的性能指标包括存储速度、存储容量、CAS延迟时间、内存带宽等,下面对他们进行一一介绍。
1、存储速度 内存的存储速度用存取一次数据的时间来表示,单位为纳秒,记为ns,1秒=10亿纳秒,即1纳秒=10ˉ9秒。Ns值越小,表明存取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快。目前,DDR内存的存取时间一般为6ns,而更快的存储器多用在显卡的显存上,如:5ns、4ns、3.6ns、3.3ns、2.8ns、等。
2、存储容量 目前常见的内存存储容量单条为128MB、256MB、512MB,当然也有单条1GB的,内存,不过其价格较高,普通用户少有使用。就目前的行情来看,配机时尽时使用单条256MB以上的内存,不要选用两根128MB的方案。提示:内存存储容量的换算公式为,1GB=1024MB=1024*1024KB
3、CL CL是CASLstency的缩写,即CAS延迟时间,是指内存纵向地址脉冲的反应时间,是在一定频率下衡量不同规范内存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PC1600和PC2100的内存来说,其规定的CL应该为2,即他读取数据的延迟时间是两个时钟周期。也就是说他必须在CL=2R情况下稳寰工作的其工作频率中。
4、SPD芯片 SPD是一个8针256字节的EERROM(可电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芯片.位置一般处在内存条正面的右侧,里面记录了诸如内存的速度、容量、电压与行、列地址、带宽等参数信息。当开机时,计算机的BIOS将自动读取SPD中记录的信息。
5、奇偶校验 奇偶校验就是内存每一个字节外又额外增加了一位作为错误检测之用。当CPU返回读顾储存的数据时,他会再次相加前8位中存储的数据,计算结果是否与校验相一致。当CPU发现二者不同时就会自动处理。
6、内存带宽 从内存的功能上来看,我们可以将内存看作是内存控制器(一般位于北桥芯片中)与CPU之间的桥梁或仓库。显然,内存的存储容量决定“仓库”的大小,而内存的带决定“桥梁的宽窄”,两者缺一不可。
提示:内存带宽的确定方式为:B表示带宽、F表于存储器时钟频率、D表示存储器数据总线位数,则带宽B=F*D/8 如常见100MHz的SDRAM内存的带宽=100MHz*64bit/8=800MB/秒 常见133MHz的SDRAM内存的带宽133MHz*64bit/8=1064MB/秒
10. 放大电路中引入交流负反馈可以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请写出其中三个指标?
负反馈在电子放大电路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在减少放大倍数的同时,能改善放大电路的以下性能指标:
1、稳定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2、改变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电阻、阻抗。
3、减小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
4、展宽放大电路的通频带
11. 内存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3个?
内存的性能指标包括存储速度、存储容量、CAS延迟时间、内存带宽等,下面对他们进行一一介绍。
1、存储速度 内存的存储速度用存取一次数据的时间来表示,单位为纳秒,记为ns,1秒=10亿纳秒,即1纳秒=10ˉ9秒。Ns值越小,表明存取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快。目前,DDR内存的存取时间一般为6ns,而更快的存储器多用在显卡的显存上,如:5ns、4ns、3.6ns、3.3ns、2.8ns、等。
2、存储容量 目前常见的内存存储容量单条为128MB、256MB、512MB,当然也有单条1GB的,内存,不过其价格较高,普通用户少有使用。就目前的行情来看,配机时尽时使用单条256MB以上的内存,不要选用两根128MB的方案。提示:内存存储容量的换算公式为,1GB=1024MB=1024*1024KB
3、CL CL是CASLstency的缩写,即CAS延迟时间,是指内存纵向地址脉冲的反应时间,是在一定频率下衡量不同规范内存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PC1600和PC2100的内存来说,其规定的CL应该为2,即他读取数据的延迟时间是两个时钟周期。也就是说他必须在CL=2R情况下稳寰工作的其工作频率中。
4、SPD芯片 SPD是一个8针256字节的EERROM(可电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芯片.位置一般处在内存条正面的右侧,里面记录了诸如内存的速度、容量、电压与行、列地址、带宽等参数信息。当开机时,计算机的BIOS将自动读取SPD中记录的信息。
5、奇偶校验 奇偶校验就是内存每一个字节外又额外增加了一位作为错误检测之用。当CPU返回读顾储存的数据时,他会再次相加前8位中存储的数据,计算结果是否与校验相一致。当CPU发现二者不同时就会自动处理。
6、内存带宽 从内存的功能上来看,我们可以将内存看作是内存控制器(一般位于北桥芯片中)与CPU之间的桥梁或仓库。显然,内存的存储容量决定“仓库”的大小,而内存的带决定“桥梁的宽窄”,两者缺一不可。
提示:内存带宽的确定方式为:B表示带宽、F表于存储器时钟频率、D表示存储器数据总线位数,则带宽B=F*D/8 如常见100MHz的SDRAM内存的带宽=100MHz*64bit/8=800MB/秒 常见133MHz的SDRAM内存的带宽133MHz*64bit/8=1064MB/秒
12. 内存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3个?
内存的性能指标包括存储速度、存储容量、CAS延迟时间、内存带宽等,下面对他们进行一一介绍。
1、存储速度 内存的存储速度用存取一次数据的时间来表示,单位为纳秒,记为ns,1秒=10亿纳秒,即1纳秒=10ˉ9秒。Ns值越小,表明存取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快。目前,DDR内存的存取时间一般为6ns,而更快的存储器多用在显卡的显存上,如:5ns、4ns、3.6ns、3.3ns、2.8ns、等。
2、存储容量 目前常见的内存存储容量单条为128MB、256MB、512MB,当然也有单条1GB的,内存,不过其价格较高,普通用户少有使用。就目前的行情来看,配机时尽时使用单条256MB以上的内存,不要选用两根128MB的方案。提示:内存存储容量的换算公式为,1GB=1024MB=1024*1024KB
3、CL CL是CASLstency的缩写,即CAS延迟时间,是指内存纵向地址脉冲的反应时间,是在一定频率下衡量不同规范内存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PC1600和PC2100的内存来说,其规定的CL应该为2,即他读取数据的延迟时间是两个时钟周期。也就是说他必须在CL=2R情况下稳寰工作的其工作频率中。
4、SPD芯片 SPD是一个8针256字节的EERROM(可电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芯片.位置一般处在内存条正面的右侧,里面记录了诸如内存的速度、容量、电压与行、列地址、带宽等参数信息。当开机时,计算机的BIOS将自动读取SPD中记录的信息。
5、奇偶校验 奇偶校验就是内存每一个字节外又额外增加了一位作为错误检测之用。当CPU返回读顾储存的数据时,他会再次相加前8位中存储的数据,计算结果是否与校验相一致。当CPU发现二者不同时就会自动处理。
6、内存带宽 从内存的功能上来看,我们可以将内存看作是内存控制器(一般位于北桥芯片中)与CPU之间的桥梁或仓库。显然,内存的存储容量决定“仓库”的大小,而内存的带决定“桥梁的宽窄”,两者缺一不可。
提示:内存带宽的确定方式为:B表示带宽、F表于存储器时钟频率、D表示存储器数据总线位数,则带宽B=F*D/8 如常见100MHz的SDRAM内存的带宽=100MHz*64bit/8=800MB/秒 常见133MHz的SDRAM内存的带宽133MHz*64bit/8=1064MB/秒
13. 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性能指标有以下几种:
1. 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衡量系统传输过程中出现的比特错误的概率。
2. 数据吞吐量(Throughput):衡量系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输的有效数据量,通常以比特每秒(bps)为单位。
3. 带宽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衡量系统在单位带宽下能够传输的有效数据量,通常以比特每秒每赫兹(bps/Hz)为单位。
4. 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衡量信号与噪声的比值,可以用来评估接收到的信号质量。
5. 传输时延(Transmission Delay):衡量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需的时间。
6. 同步精度(Synchronization Accuracy):衡量接收端是否能够准确同步发送端的时钟信号。
7. 连接可靠性(Connection Reliability):衡量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中是否能够保持稳定的连接。
8. 抗干扰能力(Interference Resistance):衡量系统对于外部干扰(如其他无线设备、电源波动等)的抵抗能力。
9. 覆盖范围(Coverage Range):衡量系统能够达到的有效传输距离。
这些性能指标综合考虑了数字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传输速率、传输时延、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可以通过实际测试、数学模型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估和优化。
14. 放大电路中引入交流负反馈可以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请写出其中三个指标?
负反馈在电子放大电路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在减少放大倍数的同时,能改善放大电路的以下性能指标:
1、稳定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2、改变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电阻、阻抗。
3、减小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
4、展宽放大电路的通频带
15. 放大电路中引入交流负反馈可以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请写出其中三个指标?
负反馈在电子放大电路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在减少放大倍数的同时,能改善放大电路的以下性能指标:
1、稳定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2、改变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电阻、阻抗。
3、减小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
4、展宽放大电路的通频带
16. 衡量内存性能的指标主要有哪些方面?
衡量内存性能的指标有如下几个方面:
1、内存容量(越大越好) 注:内存低于1GB左右,将影响Win7/8操作系统的响应速度,且不同软件、游戏应用环境对内存容量要求不一。
2、内存频率(越高越好) DDR3内存的频率可达到2666+MHz,DDR2与DDR3采用双倍数据速率(DoubleDataRate)技术。DDR2内存的起步频率为400MHz,最高可达到DDR2-1066甚至DDR2-1200MHz;DDR3内存起步频率为800MHz,甚至可达到2666+的频率。 3、时序(越低越好) 时序表示内存完成一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周期,时间越长,则表示执行效率越低。DDR2内存的时序为CL5/CL6,DDR3内存则为CL9/CL11。整体而言,内存的时序呈现频率越高,内存延迟越大。
17. 内存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3个?
内存的性能指标包括存储速度、存储容量、CAS延迟时间、内存带宽等,下面对他们进行一一介绍。
1、存储速度 内存的存储速度用存取一次数据的时间来表示,单位为纳秒,记为ns,1秒=10亿纳秒,即1纳秒=10ˉ9秒。Ns值越小,表明存取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快。目前,DDR内存的存取时间一般为6ns,而更快的存储器多用在显卡的显存上,如:5ns、4ns、3.6ns、3.3ns、2.8ns、等。
2、存储容量 目前常见的内存存储容量单条为128MB、256MB、512MB,当然也有单条1GB的,内存,不过其价格较高,普通用户少有使用。就目前的行情来看,配机时尽时使用单条256MB以上的内存,不要选用两根128MB的方案。提示:内存存储容量的换算公式为,1GB=1024MB=1024*1024KB
3、CL CL是CASLstency的缩写,即CAS延迟时间,是指内存纵向地址脉冲的反应时间,是在一定频率下衡量不同规范内存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PC1600和PC2100的内存来说,其规定的CL应该为2,即他读取数据的延迟时间是两个时钟周期。也就是说他必须在CL=2R情况下稳寰工作的其工作频率中。
4、SPD芯片 SPD是一个8针256字节的EERROM(可电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芯片.位置一般处在内存条正面的右侧,里面记录了诸如内存的速度、容量、电压与行、列地址、带宽等参数信息。当开机时,计算机的BIOS将自动读取SPD中记录的信息。
5、奇偶校验 奇偶校验就是内存每一个字节外又额外增加了一位作为错误检测之用。当CPU返回读顾储存的数据时,他会再次相加前8位中存储的数据,计算结果是否与校验相一致。当CPU发现二者不同时就会自动处理。
6、内存带宽 从内存的功能上来看,我们可以将内存看作是内存控制器(一般位于北桥芯片中)与CPU之间的桥梁或仓库。显然,内存的存储容量决定“仓库”的大小,而内存的带决定“桥梁的宽窄”,两者缺一不可。
提示:内存带宽的确定方式为:B表示带宽、F表于存储器时钟频率、D表示存储器数据总线位数,则带宽B=F*D/8 如常见100MHz的SDRAM内存的带宽=100MHz*64bit/8=800MB/秒 常见133MHz的SDRAM内存的带宽133MHz*64bit/8=1064MB/秒
18. 衡量内存性能的指标主要有哪些方面?
衡量内存性能的指标有如下几个方面:
1、内存容量(越大越好) 注:内存低于1GB左右,将影响Win7/8操作系统的响应速度,且不同软件、游戏应用环境对内存容量要求不一。
2、内存频率(越高越好) DDR3内存的频率可达到2666+MHz,DDR2与DDR3采用双倍数据速率(DoubleDataRate)技术。DDR2内存的起步频率为400MHz,最高可达到DDR2-1066甚至DDR2-1200MHz;DDR3内存起步频率为800MHz,甚至可达到2666+的频率。 3、时序(越低越好) 时序表示内存完成一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周期,时间越长,则表示执行效率越低。DDR2内存的时序为CL5/CL6,DDR3内存则为CL9/CL11。整体而言,内存的时序呈现频率越高,内存延迟越大。
19. 衡量内存性能的指标主要有哪些方面?
衡量内存性能的指标有如下几个方面:
1、内存容量(越大越好) 注:内存低于1GB左右,将影响Win7/8操作系统的响应速度,且不同软件、游戏应用环境对内存容量要求不一。
2、内存频率(越高越好) DDR3内存的频率可达到2666+MHz,DDR2与DDR3采用双倍数据速率(DoubleDataRate)技术。DDR2内存的起步频率为400MHz,最高可达到DDR2-1066甚至DDR2-1200MHz;DDR3内存起步频率为800MHz,甚至可达到2666+的频率。 3、时序(越低越好) 时序表示内存完成一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周期,时间越长,则表示执行效率越低。DDR2内存的时序为CL5/CL6,DDR3内存则为CL9/CL11。整体而言,内存的时序呈现频率越高,内存延迟越大。
20. 放大电路中引入交流负反馈可以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请写出其中三个指标?
负反馈在电子放大电路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在减少放大倍数的同时,能改善放大电路的以下性能指标:
1、稳定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2、改变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电阻、阻抗。
3、减小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
4、展宽放大电路的通频带